第一篇:选调小学数学教师试卷1
选调小学数学教师试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把56分解质因数是_____________.2、100增加20 后再减少20%是______.3、将一根长 米的绳子平均剪成若干段,一共剪了4次,每段长______米
4、书店图书按八五折出售,就是按______的______出售,也就是降价______出售.5、函数 的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6、点(-2,1)关于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7、如果 是锐角,且 =,那么 =_______.8、如果圆锥的底面半径为5,母线长为10,那么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是_______.9、新教材的修订,旨在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使数学教育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________,有利于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10、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按照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教学.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打“ ”,错误的打“ ”)(每小题2分,共10分)
1、教学方法受特定的课堂内容的制约。()
2、作业批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3、教学中,要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
实践、动手的机会。()
4、《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是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
进行规定的文件。()
5、课堂讨论是建立在教学对话的基础上并扩大了教学对话范围的教学方法。()
三、选择惟一正确的答案代号填空(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一杯盐水含盐10%,则盐与水的比是()
A、1:9 B、1:10 C、1:11 D、1:122、1.62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又向左移动一位,这个小数就()
A、扩大10倍 B、缩小10倍 C、扩大100倍 D、缩小100倍
3、乙数比甲数少40%,甲数和乙数的比是()
4、加工一批零件,有 个合格,个不合格,合格率是()
A、×100% B、×100% C、×100% D、×100%
5、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而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平行四边形 B、菱形 C、正方形 D、等腰梯形
6、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B、C、= D、=
17、如果一元二次方程-2=0两个根分别
第二篇:2007公开选调小学数学教师试卷
2007公开选调小学数学教师试卷
一、填空
1、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法律意识)。
3、《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4、数学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数学思考)(情感与态度)四个维度。
5、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激励)(评价)的功能。
6、教学案例的一般结构是(主题与背景)(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分析)
二、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B)之日起开始实施。 A、1990年9月1日 B、1995年9月1日
2、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A)。A、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积极进取。
3、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D),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实际发展。A、耐心 B、个性 D、个体差异
4、知识和技能的关系是()A、知识是技能的表现 B、技能是知识的表现 C知识、技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D
三、判断题,错的要改正
1、只要把学习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习,就是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2、掌握、了解、理解是过程性目标的行为动词。(*)
3、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要求每个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V)
4、小组合作开始后,教师的角色主要是组织者。(*)
四、简答题
1、简述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2、哪些内容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习?
3、教育科研的一般程序是什么?(基本步骤)
4、试卷命题的要求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五、解答题
1、计算549†(459+459/460)1/4064+1/254+1/508+1/1016+1/2032+1/4064
2、李大妈卖出168元两件衣服,一件赚20%,另一件亏20%,请你分析一下李大妈这次生意是亏还是赚。
3、有ABCDEF六个人进行乒乓球比赛,规定每两人进行比赛一场,每天每人只能打一场球,已知第一天C和E打,第二天D和B打,第三天A和C打,第四天E和D打,问第五天F和()打?
4、小王在操场上散步,他先向西走10米,再向右转45度,又向前走10米,再向右转45度,这样下去,他能不能回到起点,说明理由。
5、在一个面积为10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形,求此圆的面积,你能用几种解题思路。
六、案例分析
1、“年、月、日的认识”情境创设 上课时,教师为学生准备1994--2005年之间共十年的年历表,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讨论。从这些年历表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几分钟后学生汇报。 生1:我发现1999年是兔年,是从2月16日开始的。生2:我发现2001年是蛇年,是从1月24日开始的。 听到这里,上课教师的表情凝重,可是学生的回答依然在这无关的信息上进行着,教学进入了尴尬的境地。原来教师发给学生的每一张年历表的表头上,都有这样的字眼:X年(X月X日开始)。请你对此情境创设进行分析。如果是你讲这节课想怎样创设情境?
2、这样教,行吗?——“圆的周长”教学片段与反思 [教学片段] 师: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有“周三径一”的记载。你知道“周三径一”的意思吗?生:直径是1份,周长是3份。生:周长是直径长度的3倍。师:你们都认为这个“径”是指直径,而且都认为周长是直径长度的3倍,为什么不认为周长是半径长度的3倍?生:从图1中可以看出,周长应该是直径长度的3倍,不可能是半径长度的3倍。师:那圆的周长是不是就是直径的3倍呢?你们看老师画图(在已画好直径的圆里再画一条半径,使半径和直径的夹角是60°,并连接成三角形,如图2)。这是一个什么三角形?生:这是一个等边三角形。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刚才你在画三角形的时候,是用60°角作为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角的。生:图中的两条半径相等,就知道是个等腰三角形,而它的顶角是60°,所以它又是个等边三角形。师:这样的等边三角形在这个圆里到底有多少个呢?生:有6个。师:这么快就知道了。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是想象出来的,因为平角是180°,180°里有3个60°,所以下面有3个,上面也有3个,所以一共有6个等边三角形。师: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吗?教师随即在圆里画出另外5个等边三角形(如图3)。师:现在你觉得周长正好是直径长度的三倍吗?生:不正好。曲的线要比直的线长,所以周长要比直径长度的三倍还要多一点。教师在原来的板书“圆的周长是直径长度的3倍”后添加“多一些”。师: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到底是多少呢?(介绍圆周率,推导圆的周长公式。)[听课教师的声音] 有些教师认为,教师没有把动手操作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测量圆周长和直径的长度,直观感受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与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相悖,有“灌输”之嫌。有些教师认为,如果按照教材的意图,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操作、计算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些,学生是动手操作了,但只是在老师的要求下充当了一回“操作工”,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真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而像今天的教学,重视了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回归了数学的本质。从学生课堂倾听的状态与听后的反应可以看出,执教者的教学是有效的。动手实践作为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不能从表面来认识的。这个教学案例之所以引起听课教师争议的原因,就在于采用何种方式认识“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有的教师认为“没有把动手操作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测量圆周长和直径的长度,直观感受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与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相悖,有„灌输‟之嫌。”可是,当我们综观整个教学案例的时候,我们发现整个教学过程中充满了思维的火花和探索的激情,从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周三径一”引出思考的话题: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样的关系?然后再经过师生之间一系列的探索互动,从而使学生形象直观的认识到“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在这个基础上再来揭示“圆周率,推导圆的周长公式”。这样的学习过程怎么会是“灌输”呢?所谓“教无定法”的含义,在这个案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由此也引发我们对“动手实践”的学习方式的深度思考和重新认识,这些思考和认识的焦点
主要集中于“如何提高动手实践的有效性”。关于动手实践有效性的思考动手实践作为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不能从表面来认识的。这个教学案例之所以引起听课教师争议的原因,就在于采用何种方式认识“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有的教师认为“没有把动手操作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测量圆周长和直径的长度,直观感受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与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相悖,有„灌输‟之嫌。”可是,当我们综观整个教学案例的时候,我们发现整个教学过程中充满了思维的火花和探索的激情,从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周三径一”引出思考的话题: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样的关系?然后再经过师生之间一系列的探索互动,从而使学生形象直观的认识到“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在这个基础上再来揭示“圆周率,推导圆的周长公式”。这样的学习过程怎么会是“灌输”呢?所谓“教无定法”的含义,在这个案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由此也引发我们对“动手实践”的学习方式的深度思考和重新认识,这些思考和认识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如何提高动手实践的有效性”。
一、参与学习的有效性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习主体对于学习的热情和行动,这些是学生参与学习并获得收获的保证。在上面的案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也能够通过学习过程的细节触摸到这种热情:师:这样的等边三角形在这个圆里到底有多少个呢?生:有6个。师:这么快就知道了。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是想象出来的,因为平角是180°,180°里有3个60°,所以下面有3个,上面也有3个,所以一共有6个等边三角形。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想象参与学习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而这正是学生有效参与学习的体现。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学习过程中“动手”只是“实践”的一种形式而已,学生的想象、思考等等一系列内在思维活动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实践”,不同的是这种“实践”具有内隐、单向的特征。因此,要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有效性,就必须重视学生参与学习的有效性,而学生参与学习的有效性又不能仅仅只是注重实践的形式,更需要重视的是实践的“内在形式”。
二、学习目标的有效性构成动手实践的有效性离不开学习目标的有效性。在上面的案例中,我们发现整个教学过程都围绕着认识“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来开展的,也就是说教学目标是很明确的。围绕着这样的学习目标,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一系列的交流互动,而这些互动和交流也时时闪现着思想的火光:师:现在你觉得周长正好是直径长度的三倍吗?生:不正好。曲的线要比直的线长,所以周长要比直径长度的三倍还要多一点。对于动手实践来说,无论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都需要有一个有效的学习目标,只有学习目标的有效性才能够保证动手实践的有效性,否则,那就是浪费时间,从而不能真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更无益于学生的学习。
第三篇:公开选调小学数学教师试卷
公开选调小学数学教师试卷2 [转贴 2010-07-30 21:59:41] 字号:大 中 小
一、填空
1、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法律意识)。
3、《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
年)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4、数学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数学思考)(情感与态
度)四个维度。
5、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激励)(评价)的功能。
6、教学案例的一般结构是(主题与背景)(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分
析)
二、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B)之日起开始实施。
A、1990年9月1日 B、1995年9月1日
2、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A)。
A、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积极进取。
3、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D),因材施教,促
进学生的实际发展。
A、耐心 B、个性 D、个体差异
4、知识和技能的关系是()
A、知识是技能的表现 B、技能是知识的表现 C知识、技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D
三、判断题,错的要改正
1、只要把学习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习,就是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2、掌握、了解、理解是过程性目标的行为动词。(*)
3、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要求每个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同一个数学
问题。(V)
4、小组合作开始后,教师的角色主要是组织者。(*)
四、简答题
1、简述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2、哪些内容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习?
3、教育科研的一般程序是什么?(基本步骤)
4、试卷命题的要求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五、解答题
1、计算
549÷(459+459/460)
1/4064+1/254+1/508+1/1016+1/2032+1/4064
2、李大妈卖出168元两件衣服,一件赚20%,另一件亏20%,请你分析一
下李大妈这次生意是亏还是赚。
3、有ABCDEF六个人进行乒乓球比赛,规定每两人进行比赛一场,每天每人只能打一场球,已知第一天C和E打,第二天D和B打,第三天A和C打,第四天E和D打,问第五天F和()打?
4、小王在操场上散步,他先向西走10米,再向右转45度,又向前走10米,再向右转45度,这样下去,他能不能回到起点,说明理由。
5、在一个面积为10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形,求此圆的面积,你能
用几种解题思路。
六、案例分析
1、“年、月、日的认识”情境创设
上课时,教师为学生准备1994--之间共十年的年历表,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讨论。从这些年历表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几分钟后学生汇报。
生1:我发现1999年是兔年,是从2月16日 开始的。
生2:我发现 是蛇年,是从1月24日开始的。
听到这里,上课教师的表情凝重,可是学生的回答依然在这无关的信息上进行着,教学进入了尴尬的境地。原来教师发给学生的每一张年历表的表头上,都有这样的字眼:X年(X月X日开始)。
请你对此情境创设进行分析。如果是你讲这节课想怎样创设情境?
2、这样教,行吗?――“圆的周长”教学片段与反思
[教学片段]
师: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有“周三径一”的记载。你知道“周三径一”的意思吗?
生:直径是1份,周长是3份。
生:周长是直径长度的3倍。
师:你们都认为这个“径”是指直径,而且都认为周长是直径长度的3倍,为什么不认为周长是半径长度的3倍?
生:从图1中可以看出,周长应该是直径长度的3倍,不可能是半径长度的3倍。
师:那圆的周长是不是就是直径的3倍呢?你们看老师画图(在已画好直径的圆里再画一条半径,使半径和直径的夹角是60°,并连接成三角形,如图2)。
这是一个什么三角形?
生:这是一个等边三角形。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刚才你在画三角形的时候,是用60°角作为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角的。
生:图中的两条半径相等,就知道是个等腰三角形,而它的顶角是60°,所以它又是个等边三角形。
师:这样的等边三角形在这个圆里到底有多少个呢?
生:有6个。
师:这么快就知道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想象出来的,因为平角是180°,180°里有3个60°,所以下面有3个,上面也有3个,所以一共有6个等边三角形。
师: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吗?教师随即在圆里画出另外5个等边三角形(如图
3)。
师:现在你觉得周长正好是直径长度的三倍吗?
生:不正好。曲的线要比直的线长,所以周长要比直径长度的三倍还要多一
点。
教师在原来的板书“圆的周长是直径长度的3倍”后添加“多一些”。
师: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到底是多少呢?(介绍圆周率,推导圆的周长公式。)
[听课教师的声音]
有些教师认为,教师没有把动手操作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测量圆周长和直径的长度,直观感受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与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相悖,有“灌输”之嫌。有些教师认为,如果按照教材的意图,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操作、计算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些,学生是动手操作了,但只是在老师的要求下充当了一回“操作工”,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真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而像今天的教学,重视了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回归了数学的本质。从学生课堂倾听的状态与听后的反应可以看出,执教者的教学是有效的。动手实践作为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不能从表面来认识的。这个教学案例之所以引起听课教师争议的原因,就在于采用何种方式认识“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有的教师认为“没有把动手操作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测量圆周长和直径的长度,直观感受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与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相悖,有‘灌输’之嫌。”可是,当我们综观整个教学案例的时候,我们发现整个教学过程中充满了思维的火花和探索的激情,从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周三径一”引出思考的话题: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样的关系?然后再经过师生之间一系列的探索互动,从而使学生形象直观的认识到“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在这个基础上再来揭示“圆周率,推导圆的周长公式”。这样的学习过程怎么会是“灌输”呢? 所谓“教无定法”的含义,在这个案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由此也引发我们对“动手实践”的学习方式的深度思考和重新认识,这些思考和认识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如
何提高动手实践的有效性”。
关于动手实践有效性的思考
动手实践作为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不能从表面来认识的。这个教学案例之所以引起听课教师争议的原因,就在于采用何种方式认识“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有的教师认为“没有把动手操作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测量圆周长和直径的长度,直观感受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与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相悖,有‘灌输’之嫌。”可是,当我们综观整个教学案例的时候,我们发现整个教学过程中充满了思维的火花和探索的激情,从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周三径一”引出思考的话题: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样的关系?然后再经过师生之间一系列的探索互动,从而使学生形象直观的认识到“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在这个基础上再来揭示“圆周率,推导圆的周长公式”。这样的学习过程怎么会是“灌输”呢? 所谓“教无定法”的含义,在这个案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由此也引发我们对“动手实践”的学习方式的深度思考和重新认识,这些思考和认识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如何提高动手实践的有
效性”。
一、参与学习的有效性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习主体对于学习的热情和行动,这些是学生参与学习并获得收获的保证。在上面的案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也能够通过学习过程的细节触摸到这种热情:
师:这样的等边三角形在这个圆里到底有多少个呢?
生:有6个。
师:这么快就知道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想象出来的,因为平角是180°,180°里有3个60°,所以下面有3个,上面也有3个,所以一共有6个等边三角形。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想象参与学习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而这正是学生有效参与学习的体现。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学习过程中“动手”只是“实践”的一种形式而已,学生的想象、思考等等一系列内在思维活动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实践”,不同的是这种“实践”具有内隐、单向的特征。因此,要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有效性,就必须重视学生参与学习的有效性,而学生参与学习的有效性又不能仅仅只是注重实践的形式,更需要重视的是实践的“内在形式”。
二、学习目标的有效性
构成动手实践的有效性离不开学习目标的有效性。在上面的案例中,我们发现整个教学过程都围绕着认识“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来开展的,也就是说教学目标是很明确的。围绕着这样的学习目标,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一系列的交流互动,而这些互动和交流也时时闪现着思想的火光:
师:现在你觉得周长正好是直径长度的三倍吗?
生:不正好。曲的线要比直的线长,所以周长要比直径长度的三倍还要多一
点。
对于动手实践来说,无论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都需要有一个有效的学习目标,只有学习目标的有效性才能够保证动手实践的有效性,否则,那就是浪费时间,从而不能真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更无益于学生的学习。
三、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学习过程是学习目标得到落实的载体,学习目标的有效性需要通过学习过程的有效性体现出来,而这往往是我们日常
第四篇:小学数学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模拟试卷(含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模拟试卷(含答案)
一、填空题。
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2、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和符号意识,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模型思想。
3、教学活动是(师生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4、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中,让学生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会通过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5、学习统计,需要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体验和学会(统计方法),并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分析)。
6、在各个学段中,《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学习领域。
7、《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8、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机械的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9、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10、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11、乘法是求(若干个相同加数相加的和)的简便运算。
12、六角形的内角和是(720)度。
13、在相距120米的两楼之间种树,每隔6米种一棵,共栽(19)树。
14、环绕公园的湖边栽着柳树和杨树。每相隔两棵柳树之间有2棵杨树,一共有180棵杨树。柳树一共有(90)棵。
15、把一根木头锯成7段,每锯开一次要4分钟,一共需要(24)分钟。16、302路公共汽车从车站每隔5分钟发出一辆班车。从早上6时发出第一辆班车算起,到早上6时32分为止,302路公共汽车应该发出(7)辆班车。
17、旅游团有25位旅客入住酒店,有双人房和三人房两种客房,双人房160元/间,三人房210元/间。你觉得安排(2)间双人房和(7)间三人房最
1省钱。
918、一工厂车间8月份比7月份多生产500吨原料,8月份比7月份增产了,7月份生产了(4500)吨原料。
19、小芳和冬冬原来共有60张邮票,冬冬给了小芳5张邮票后,两人的邮票同样多。小芳原来有(25)张邮票,冬冬原来有(35)邮票。20、把46块水果糖和38块巧克力分别平均分给一个组的同学,结果水果糖剩1块,巧克力剩3块。这个组最多有(5)位同学。
二、选择题。1、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口算正确率和速度要求是(C)。A.100% 10-15题/分 B.98% 10-12题/分 C.95% 8-10题/分 D.90% 8-10题/分
2、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A)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3、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B)
A.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B.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
4、“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C)A.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
B.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C.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 D.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5、推理一般包括哪两种推理。(D)
A.合情、猜测 B.归纳、类比 C.顺推、逆推 D.合情、演绎
6、用字母表示数是数与代数领域中关于(A)的学习。A.式与方程 B 数的运算 C 数的认识 D 探索规律
7、为什么0不能做除数?(C)
A.因为一个数除以0,商是无穷大 B.因为0/0是不定式 C.因为0做除数,商无法确定 D.因为任何数乘0都得0
8、让学生估计1页书有多少个字,一本故事书有多少个字等,是培养学生的(B)。
A.符号感 B.数感 C.统计观念 D.空间观念
9、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是属于(C)的内容。A.数与代数的数的运算 B.数与代数的式与方程 C.图形与几何的测量 D.图形与几何的图形的认识
10、用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是属于图形与几何学习领域中关于(B)的学习内容。
A、图形的认识 B、图形的测量 C、图形的运动 D、图形的位置
11、通过应用和反思,加深对所有知识的和方法的理解,了解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属于(B)的范畴。
A、数与代数 B、综合与实践 C、几何与图形 D、统计与概率
12、摸牌和下棋是属于(B、)学习领域的学校内容。
A、统计和概率 B、实践与综合应用 C、空间和图形 D、数与代数
三、判断题。
1、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和同伴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2、情感、态度目标与其他目标的实现是一种“渗透”、“融合”的关系。(√)
3、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要求每个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
4、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的教学经验是课程资源,学生间的学习差异、师生间的交流启发,乃至学生在课堂出现的错误也是有效的课程资源。(√)
5、探究学习的基本思想是让学生在“重新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它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积极投身其中的学习方式。(√)
6、“情感与态度目标”是可以预设的。(×)
7、掷两枚硬币,它们全部正面朝上的机会是1/2。(×)
8、必须是平均分才能用分数表示。(×)
9、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包括收集、整理、叙述、分析这几个环节。(×)
10、分数、小数和百分数都是有理数的常用表示方法。(√)
11、随着火车的平移运动,坐在火车里的人也在做平移运动。(√)
12、“一个数的个位是0”是“这个数能被2整除”的必要条件。(×)
四、简答题。
1、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关于“统计与概率”的学习内容。根据你的经验和理解,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的教学重点有什么不同?并请你根据这一知识点,设计一道题目,考查第二学段的学生。
答:第一学段的重点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并运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感受数据蕴含的信息。第二学段的重点是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验随机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认识各种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统计量的实际意义。
2、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关于“图形与位置”的学习内容。根据你的经验和理解,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教学重点有什么不同?并请你根据这一知识点,设计一道题目,考查学生。
答:第一学段的重点是学生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给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知道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绘所在的方向。第二学段的重点是了解比例尺,按给定的比例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并能根据相对参照点的方向和举例确定其位置。会绘制与描述简单的路线图,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
3、解释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和符号意识中的“数感”和“符号意识”。
答:数感主要是只关于数与数量表示、数量大小比较、数量和运算结果的估计、数量关系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达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用符号可以进行一般性的运算和推理。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时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4、练习设计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1)练习课也要创设情景,激发兴趣;(2)练习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3)多一些问题解决,少一些机械操作;(4)用足用好每一道练习题;(5)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索和交流时间。
第五篇:小学数学教师选调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把56分解质因数是_____________.2、100增加20 后再减少20%是______.3、将一根长 米的绳子平均剪成若干段,一共剪了4次,每段长______米
4、书店图书按八五折出售,就是按______的______出售,也就是降价______出售.5、函数 的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6、点(-2,1)关于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7、如果 是锐角,且 =,那么 =_______.8、如果圆锥的底面半径为5,母线长为10,那么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是_______.9、新教材的修订,旨在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使数学教育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________,有利于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10、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按照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教学.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打“ ”,错误的打“
”)(每小题2分,共10分)
1、教学方法受特定的课堂内容的制约。
()
2、作业批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
3、教学中,要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实践、动手的机会。
()
4、《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是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进行规定的文件。
()
5、课堂讨论是建立在教学对话的基础上并扩大了教学对话范围的教学方法。()
三、选择惟一正确的答案代号填空(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一杯盐水含盐10%,则盐与水的比是()
A、1:9
B、1:10
C、1:11
D、1:12 2、1.62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又向左移动一位,这个小数就()A、扩大10倍 B、缩小10倍 C、扩大100倍 D、缩小100倍
3、乙数比甲数少40%,甲数和乙数的比是()
4、加工一批零件,有 个合格,个不合格,合格率是()A、×100%
B、×100%
C、×100%
D、×100%
5、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而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平行四边形 B、菱形
C、正方形
D、等腰梯形
6、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7、如果一元二次方程-2=0两个根分别为,那么 与 ? 的值分别为()A、3,2
B、-3,-2
C、3,-2
D、-3,2
8、如果函数 = 的图象经过(-1,2),那么该函数的图象必在()A、第一、二象限
B、第三、四象限
C、第一、三象限
D、第二、四象限
四、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1÷(0.6-0.125)×0.8
2、()÷ 教师选调考试题(小学数学)
教师选调考试题(小学数学)(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填空(第14-16小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8分)
(1)503469007读作(),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2)814 的分数单位是(),再加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得到最小的质数。(3)2.4时=(时 分)1米5分米=()米 5.2立方分米=()升 1.4平方米=()平方分米
(4)有一个数缩小10倍后,小数点再向右移动两位得到的数是5.21,原来的这个数是()。(5)甲数比乙数多25%,甲数与乙数的最简整数比是(:)。(6)2008年元月30日是星期三,这年的3月6日是星期()。
(7)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1:3,根据角的分类,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8)一个圆柱体的高是3厘米,侧面积是18.84平方厘米,这个圆柱体的底面周长是()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9)如果甲数为a,乙数比甲数的2倍多5,那么乙数是()。
(10)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105。这三个自然数中,最 小的是(),最大的是()。(11)A=2×3×7,B=2×2×7,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12)△+□+□=44;△+△+△+□+□=64;那么 □=(),△=()。
(13)1、1、2、6、24、120,按照这6个数的排列规律,第7个数应该是()。(14)在一幅地图上用2厘米表示实际距离32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一个数增加它的30%是5.2,这个数是()。
(16)陈老师把5000元人民币存入银行,定期为一年,年利率是2.25%,到期他能取回利息()元。(利息税为20%)
二、判断(每小题1分,共7分)
(1)比0.3大而比0.5小的数只有1个。()
2)a是b的15 ,a和b成正比例。()
(3)六年级99人的体育成绩全部达标,六年级的体育达标率是99%。()(4)学校气象小组用统计图公布一周每天气温的高低和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5)新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因此每一节课都必须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6)《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评价方式多样化”,这并不等于不要进行考试。()(7)新一轮课改用“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但是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都没改变。()
三、选择(第1-5小题为单选题,6-8小题为多选题,每题1分,共8分)
(1)一堆钢管,最上层有5根,最下层有21根,如果是自然堆码,这堆钢管最多能堆()根。A、208 B、221 C、416 D、442(2)把一个较大正方体切成8个小正方体,这些小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是较大正方体表面积的()倍。
A、1 B、2 C、4 D、8(3)在除法里,被除数扩大10倍,除数(),商不变。A、缩小10倍 B、扩大10倍 C、缩小100倍 D、扩大100倍
(4)在下列各组分数中,都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一组是()。A、318、35、315 ; B、512、515、514 C、316、915、58 D、3032、812、2045(5)小明以每分a米的速度从家里去电影院看电影,以每分b米的速度原路返回,小明往返的平均速度是()。
A、(a+b)÷2 B、2÷(a+b)C、1÷(1a +1b)D、2÷(1a +1b)(6)《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包括()。A、知识与技能 B、解决问题 C、数学思考 D、情感与态度
(7)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的是()。A、基础性 B、普及性 C、发展性 D、巩固性
(8)在《数学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方式是()。A、模仿和记忆 B、动手实践
C、自主探索 D、合作交流
四、计算(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4分,第3小题4分,第4小题6分,共26分)(1)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每小题3分,共12分)(2)解方程或比例(4分)X-40%X=2.4 120 :X=13 :179(3)列式计算(4分)①24的38 减去215 的差与一个数的60%相等.求这个数。②212 除以14 的商比313 与125 的积多多少?(4)看图计算(6分)
①在下图中,OA、OB分别是小半圆的直径,且OA⊥OB,OA=OB=6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②下图中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厘米,又△DEF的面积比△ABF的面积多6㎝2,求DE的长。
五、操作题(2分)
(1)东村要接一根水管与送水管连通,怎么安装最省材?(画出示意图)?东村 送水管
(2)在下面的两条平行线之间画一个与△ABC的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并写出简要作法。
六、应用题(25分)
(1)一个长、宽、高分别是8㎝、5㎝、4㎝的容器中,盛有120毫升的水。水面离容器口还有多少厘米?(2)某运输公司要运送2520吨货物去洪水重灾区,已经运了9天,平均每天运120吨,如果剩下的要10天运完,平均每天要运多少吨?
(3)上午8:30,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4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7千米,两车在离中点28千米处相遇。相遇时是什么时刻?
(4)一个书架有两层书,上层的书占总数的40%,若从上层取48本放入下层,这时下层的书就占总数的75%。这个书架上共有多少本书?
(5)一件工程,甲独做要20天完成,乙独做要30天完成,丙独做要40天完成,现三人合做,乙因其它任务中途停了几天,结果用了12天完成这项工程。乙中途停了几天?
七、简答题(4分)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请谈谈你对“组织者”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