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干部选拔任用四项制度监督情况的报告

时间:2019-05-14 13:27: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贯彻干部选拔任用四项制度监督情况的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贯彻干部选拔任用四项制度监督情况的报告》。

第一篇:贯彻干部选拔任用四项制度监督情况的报告

XX单位

关于贯彻学习“四项监督制度”情况的报告

XX单位:

根据区纪委、组织部《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制度监督的通知》要求,我委及时组织干部职工对“四项监督制度”进行了学习讨论,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

为确保“四项监督制度”学习宣传工作顺利实施,我委成立了由XX同志为组长,XX、XX为成员的“四项监督制度”学习讨论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四项监督制度”学习讨论的组织与实施,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上下协调,为专题学习讨论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四项监督制度”不仅体现了党中央对惩治和预防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信心和决心,更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我们通过学习动员,统一了大家的思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的出台,是加强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的一项创新性的重大举措,反映了全党同志的愿望和人民群众的期待,体现了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推行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必先治官的坚强决心。“四项监督制度”必将推动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沿着更公开、更透明的轨道前进。

二、组织严密,讨论认真

为真正让“四项监督制度”为干部职工所了解,深入人心,我们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原原本本学习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办法(试行)》等四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方面的监督制度。通过学习讨论,了解了“四项监督制度”的内容,明确了“四项监督制度”出台的现实意义。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四项监督制度”,共同构成了事前要报告、事后要报告、离任要检查、违规失责要追究的干部选拔任用监督体系,是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有力武器,是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有力保障。对于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是破解了监督上的难题。“四项监督制度”的颁布实施,体现了中央对干部选任工作“有权必有责,失责受追究”的管理理念。它相互衔接配套,抓住了干部选任工作的薄弱环节,破解了长期以来困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主体界定不清、责任情形划分不明、责任追究不到位的难题,使责任追究更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二是完善了工作体系。为了建立科学规范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中央于2002年7月就制定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拨任用工作

条例》,文件中明确提出对于用人失察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但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拨任用工作条例》只是对于责任追究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具体应该怎样实施,文件并没有给出相应的操作规范。《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程序规范,责任明确,可操作性强,对“如何追究”这个问题给出了明确的回答,弥补了制度系统性方面的缺漏,丰富完善了干部监督工作制度体系;三是打造了整治的利器。以往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干部管理部门想追究,但苦于没有相关的法规依据,不知“板子怎么打,打多重”。现在“四项监督制度”明确地给出了组织处理、纪律处分和法律处置等3种责任追究方式,并加大了相应的惩处力度,这不仅为干部管理部门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提供了有力武器,同时也给各类相关人员树起了醒目的“警示牌”;四是提供了制度保障。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需要不断探索、实践和总结,要形成制度长期得以坚持。中央组织部针对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出台的《责任追究办法》等四项监督制度,回应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关切和期待,以更加严格的制度监督选人用人行为、约束选人用人权力,为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

三、形式多样,确保效果

我们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讨论座谈相结合、课前检查与课后练习相结合、单位集中测试与参与上级考核相关结合的方式,认真组织学习了“四项监督制度”,全体干部职工了解掌握了具体内容,保证了学习效果。全委机关干部职工一致认为:“四项监督制度”为深入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提供了有力的制度化武器,抓住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把选人用人的要求具体化、程序细节化、责任明晰化、惩处刚性化,既突出了对主要领导干部选人用人问题的监督,又注重了选任干部的评价结果与主要领导干部的自身利益相挂钩;既加强了对选人用人过程的监督,又突出选人用人群众满意度这个重点;既是违规失责干部受到从严处理的依据,又是各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得以严格执行的保证。分管人事工作的领导和干部表示: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严格按照“四项监督制度”来做好本单位的人事工作,选好人、用好人,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

XXX单位

二〇一〇年八月二十日

第二篇:贯彻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根据平庄煤业公司党委《转发国电集团党组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平煤党发[2010]6号文件要求,结合我矿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四项监督制度”,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从源头上遏制用人不正之风,促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健康进行。

二、基本要求

颁布实施“四项监督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举措。学习宣传好“四项监督制度”,是贯彻落实好“四项监督制度”的前提和基础。全体党员干部要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学习宣传“四项监督制度”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认真组织实施,切实抓出成效。

(一)突出重点。要重点抓好各单位党政负责人和矿机关各科室负责人的学习贯彻。同时要把“四项监督制度”,列入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的重要内容。

(二)广泛开展学习宣传活动。

1、政工部要在元露动态开办两期学习宣传“四项监督制度”专刊,全文刊发“四项监督制度”,为各单位提供学习资料。同时,在《元露党校》、宣传橱窗开辟“四项监督制度”宣传专栏,在全矿醒目位置悬挂学习宣传“四项监督制度”标语。各党支部要充分利用板报、橱窗等各种宣传阵地对“四项监督制度”进行宣传,在全矿上下积极营造宣传贯彻“四项监督制度”的舆论氛围。

2、邀请集团公司政工部领导讲党课,把学习“四项监督制度”做为重要的党课内容。

3、组织副总以上领导干部做一次学习体会交流活动。

4、组织处级干部和组织人事干部参加集团公司“四项监督制度”考核测评活动。

5、在年末干部考核中,全矿助理以上干部要将学习宣传贯彻“四项监督制度”情况纳入个人述职报之中。

(三)增强学习实效。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好领导干部、组织人事干部的学习宣传,全面掌握四项制度内容和具体要求,确保实现领导干部和组织人事干部熟知“四项监督制度”内容,熟悉“四项监督制度”要求,熟练“四项监督制度”方法,努力将“四项监督制度”贯彻落实到工作实际之中,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构成事前报告、事后评议、离任检查、违规失责追究的干部选拔任用监督体系,实现“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为实现我矿跨越式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三、计划安排和工作步骤

从6月中旬开始,利用半年的时间,在全矿开展“四项监督制度”集中学习宣传活动。共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集中学习阶段(6月10日至6月20日)。各支部要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等形式,抓好“四项监督制度”的理论学习。

第二阶段:自查阶段(6月20日至6月30日)。主要是对照四项制度的具体规定,对矿机关及各单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认真全面的自查自纠,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限期抓好落实。

第三阶段:整治落实阶段(7月1日至9月31日)。以四项规定为依据,针对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制度,立足实际,采取切实措施,明确整改落实的目标、方式和时限要求,明确分管领导、分管科室,把整改任务落实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做到分开、公平、竞争、择优,真正建成“阳光工程”。

第四阶段:考核测评阶段(10月1日至12月31日)。主要是抓好“四项监督制度”的考核测评和领导干部的述职述廉工作。

四、组织领导

开展“四项监督制度”的学习贯彻,是矿党委和各党支部当前迫切的政治任务。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认真扎实地学习,不折不扣地执行,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为加强对贯彻落实四项制度的组织领导,成立总公司学习贯彻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矿党委政工部,具体负责学习贯彻落实工作的组织协调。

第三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干部监督四项制度》辅导提纲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干部监督四项制度》辅导提纲

同志们:

根据本次会议的主题,下面我提纲挈领地归纳一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干部监督四项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大家一起学习。

一、关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是中共中央在1995年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基础上作了修订,于2002年7月9日颁布实施。经过修订形成的《干部任用条例》共13章74条,比《暂行条例》增加了2章20条,包括第七章“任职”、第九章“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整个布局,以程序为主线,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作出了全方位的实体性和程序性的规定,形成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完整体系。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原则条件(第1--2章);第二部分:工作程序(第3--9章);第三部分:相关制度(第10--11章);第四部分:纪律监督(第12章);第五部分:其他说明性规定(第13章)。同时,《干部任用条例》对有些规定比较具体,对有一些规定比较原则,在行文中用“可以”、“一般”、“应当”、“必须”等不同修饰词加以明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明确了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应当遵循六条原则。即党管干部原则;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依法办事原则。党管干部是任用干部的一项最重要原则,其实质就是坚持党对干部工作的领导,保证党对干部人事工作的领导权和对重要干部的管理权;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把“任人唯贤”放在“德才兼备”的前面,这是因为任人唯贤是党的干部路线,德才兼备是党的干部标准。很显然,干部路线的地位高于干部标准。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其所要回答和解决的是干部由谁评价和如何评价的问题;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干部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干部选拔任用方式改革的重大成果。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党的领导体制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体现,是实现干部工作“三化”的根本保证。依法办事原则,贯彻了“依法治国”方略,其所要解决的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遵守法律如何相统一的问题。

(二)规定了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的六项基本程序。即民主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任职,依法推荐、提名和民主协商。突出了民主推荐、考察和讨论决定三个关键程序。《干部任用条例》将《暂行条例》关于“选拔任用干部应当经过民主推荐提出考察对象”的规定中的“应当”二字改为“必须”。两字之差,把民主推荐确定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必经程序和基础性环节。同时还规定,个人向党组织推荐领导干部人选,必须负责地写出推荐材料并署名,着重点在强调推荐理由,而不仅仅限于领导干部个人署名。

(三)规定担任党政领导职务应当具备六项基本条件和七项任职资格。六项基本条件与《党章》的规定是一致的。七项任职资格是在总结多年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第二章第六条和第七条)。在领导干部任职资格中指出担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一般应具有下一级两个以上职位任职的经历,这“两个以上职位任职”包括担任非领导职务在内,但不包括兼职职务。还要说明的是,《干部任用条例》中使用了“破格提拔”和“越级提拔”两个概念。所谓破格,除了第七条规定的文化程度、工作年限、工作经历、任职年限等方面的规定外,越级提拔也是一种破格。在通常情况下,只能越一级提拔。越级提拔的,要严格履行规定的程序,报经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同意。必须明确,讲“破格”指破任职资格的“格”,而不能破条例规定的任职的基本条件这个格,不能破基本程序这个格。

(四)规定了民主推荐的两种形式和两种类型。两种形式是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两种类型是个人推荐和组织推荐。还规定了民主推荐的四项具体程序(第三章第十三条)。这里要强调五点:一是明确了民主推荐两种方式并用,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两种形式各有特点。会议投票推荐参与面广、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了解民意,而且保密性强,便于推荐者自主表达真实意愿,但在推荐中也不排除有些人不是出以公心,以对党、对同志负责的态度来投票。而个别谈话推荐有利于推荐者较为直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但有时一些推荐者又往往有这样那样的顾虑,不愿或不敢说 真话、实话。这两种形式孤立地使用,在某些情况下,都可能造成一定程序上的“民意失真”,而两种形式同时使用,综合分析,互为补充,相互印证,则有利于更加客观准确地了解干部的群众公认情况,防止考察工作失真失实导致用人失察失误。二是会议推荐中参加推荐的人数必须达到应参加会议人数的三分之二。三是民主推荐的结果在一年内有效。四是“考察对象人数一般应当多于拟任职务人数”指的是实行差额考察,一般情况是按1:2进行考察,公开选拔时按1:3进行考察。五是《干部任用条例》还规定,对不同职务层次人数的推荐票分别统计,综合分析。

(五)规定了干部考察工作的六项具体程序(第四章第二十二条)。主要强调五方面:一是新增了对干部“廉”的考察,突出了干部廉洁素质的重要性;二是明确规定要实行考察预告制;三是突出了考察组的作用,有权研究提出领导班子调整的初步方案;四是明确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在干部考察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五是明确规定要实行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强调了考察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考察资格。

(六)明确了讨论决定干部任免的三种主要表决方式。即口头表决、举手表决、无记名投票表决。规定了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的三项具体程序(第六章第三十五条)。这里着重强调的是针对原来的讨论决定干部时间太短、讨论的干部过多等问题,《干部任用条例》明确规定,党委(党组)在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时,必须保证与会成员有足够的时间听取情况介绍,充分发表意见。对影响作出决定的问题,在“会后”应当及时查清,对干部问题的调查作出了时间上的限制。

(七)规定了干部交流的范围、对象和重点(第十章)。这里主要说明三点:一是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成员在同一职位上任职满十年的必须交流。这个“任职满十年”指的是在同一级同一个领导班子内连续担任某一职务的。二是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成员原则上应当任满一届,这是针对原先干部调动过于频繁现象作出的新规定,也包括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原则上应任满一届,特别是乡镇党政一把手的任职。三是实行干部任职回避制度中,把《暂行条例》规定的一般不得在“原籍”任职,修改为不得在“本人成长地”任职,这更加科学,“本人成长地”指的是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成熟的重要时期,一般以“18周岁”为界限,同时结合干部主要社会关系的所在地。

(八)明确规定了干部免职、辞职、降职制度。这里需要指出的在考核、干部考察中,民主测评不称职票超三分之一的经组织考核认定为不称职,干部应当免去现职,这里的“考核”指的是组织部门组织的干部考核,不是指公务员考核;由于各单位人员多少不一致,故“民主测评不称职票超过三分之一”要由组织部门作具体分析后再进行考核认定。

(九)规定了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遵守的十条纪律。即“干部工作十不准”。需要指出的是第六十三条第七款中,规定“不准在机构变动和主要领导成员工作调动时,突击提拔调整干部”,新增加了“调整”两个字,这就明确了在机构变动和重要领导成员工作调动时,除了突击提拔干部不允许外,“突击调整干部”也是干部工作纪律不允许的。

二、关于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

为深入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提供制度保障,今年3月7日,中央办公厅颁布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简称《责任追究办法》);3月9日,中央组织部同步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办法(试行)》(分别简称为《有关事项报告办法》、“一报告两评议”、《离任检查办法》)。上述四个办法统称干部监督四项制度。这四项监督制度可以比作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撒手锏”,选人用人工作上的“过滤器”,评估选人用人效果的“度量衡”。主要内容如下。

(一)关于责任追究制度。《责任追究办法》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责任主体、责任情形和责任追究方式都作了明确规定。

在“追究谁”的问题上,《办法》划分了5类责任主体,明确了39种责任追究情形。其中,涉及党委(党组)主要领导和有关领导11种,组织人事部门主要领导和有关人员9种,干部考察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8种,纪检机关有关领导和人员4种,有关领导干部和人员8种。这5类主体39种情形,针对性、可操作性都很强,选人用人上出了问题,追究责任时,板子打在谁身上,为什么打,清清楚楚。在“谁来追究”的问题上,《办法》作了明确规定。一是组织人事部门及时查。组织人事部门对工作中发现的、群众举报或媒体反映的,凡线索清楚、内容具体的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的问题,必须进行调查处理。二是纪检监察机关直接查。纪检监察机关在受理举报、查办案件等工作中发现的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的问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调查处理。三是“带病提拔”要倒查。领导干部因违纪违法受到撤销党内职务或者行政职务以上处分且在其提拔任职前就有违纪违法行为的,组织人事部门必须对其提拔任用过程进行调查。这是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履行的职责。该调查的不调查,该追究的不追究,负有调查追究责任的也要受追究。

在“如何追究”问题上,《办法》规定了组织处理、纪律处分和法律追究3种方式。组织处理包括调离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降职。受调离岗位处理的,一年内不得重新提拔;引咎辞职或责令辞职、免职的,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两年内不得提拔;受降职处理的,两年内不得提拔。应当给予党纪处分、追究政纪责任或涉及犯罪的,按有关规定处理。

有权必有责,失责受追究,是现代管理的一条重要原则。《责任追究办法》是近年来干部工作中最严厉的一项制度。这一制度,既是使违规失责的人受到从严处理的制度,也是保证各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能够得以严格执行的制度,还是督促正确履行选人用人职责的制度,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制度中有“纲举目张”、“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二)关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事前报告制度。《有关事项报告办法》将报告事项分为两类。一类是必须书面报告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批复后方可进行的事项,共5种:在机构变动或者主要领导成员已经明确即将离任时确因工作需要提拔、调整干部的;越级提拔干部的;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个别特殊需要的领导成员人选,不经民主推荐,由组织推荐提名作为考察对象的;市县乡党政正职在同一岗位任期不到3年进行调整的(此项还需报经更上一级的组织部门批复同意);其他应当事先报批的事项。另一类是党委(党组)做出决定前必须征求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意见的事项,共7种,其中有5种是现实工作中容易产生问题、应予规范,却在以往没有明确要求的事项,如:除班子换届外,一次集中调整干部数量较大的;领导干部近亲属在领导干部所在单位(系统)内提拔任用,或在领导干部所在地区提拔担任下一级领导职务的;领导干部的秘书等身边工作人员提拔任用的;领导干部因被问责受到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影响期满拟重新任用的;超过任职年龄或规定任期需要继续留任的。

(三)关于“一报告两评议”制度。所谓“一报告两评议”就是,地方党委常委会每年向全委会报告工作时,要专题报告干部选拔任用情况,并在一定范围内接受对本级党委干部选拔任用情况和新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民主评议。《办法》对报告形式、时机、评议形式、结果运用等作了明确规定。在报告时机上,一般安排在当年年底或次年年初的全委(扩大)会上进行,可与总结或考核结合进行;在参加评议的范围上,办法确定了六类参加人员,规定得非常明确;在评议方式上,为无记名方式填写《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民主评议表》和《新选拔任用干部民主评议表》;在民主结果的运用上,对满意度偏低、群众反应强烈的地方,经组织考核认定,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对满意度低、群众意见集中的干部,本级组织部门要对选拔任用情况做出说明,并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处理;在推行要求上,《办法》规定,各级党委、政府工作部门和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及国有企事业单位党委(党组)参照执行,也即是说,“一报告两评议”覆盖了所有有用人权的单位。

(四)关于离任检查制度。《离任检查办法》规定,市县党委书记因提拔使用、平级交流、到龄退休等原因即将离任时,由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对其任职期间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的情况进行检查,明确了检查的方式、内容和检查结果的运用。离任检查制度看似是对市县党委书记个人用人行为的检查,实则也是对所在市县干部工作以及干部队伍风气的整体考核。

第四篇:学习贯彻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情况的报告

学习贯彻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

情况的报告

****:

今年3月,中央办公厅、中央组织部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中办法„2010‟9号)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办法(试行)》(中组发„2010‟8号)四项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制度。***党委组织部近日也印发了《关于在全系统领导干部和组织人事干部中开展四项监督制度学习活动的通知》(保监组织字[2010]33号)。

《通知》下发后,我局党委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学习讨论,深入贯彻落实制度内容,通过多层次、全方位、深角度开展一系列学习贯彻活动,进一步提高了领导干部和组织人事干部的认识,明确了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的新要求和新举措,完善了选人用人工作的制度保障,在全局范围营造了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现将有关学习贯彻情况汇报如下:

一、充分认识四项监督制度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加强学习培训,增强贯彻落实四项监督制度的自觉性。

(一)党委领导学习突出“深”

按照《通知》要求,我局及时将对四项监督制度的学习安排进党委学习的内容,及时召开专题学习讨论会,学习四项监督制度重要内容,畅谈对制度条文的理解和认识,特别是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报告制度和“一报告两评议”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四项监督制度是贯彻落实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进一步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举措。把党委选人用人工作的思想高度统一到四项监督制度上来。同时,局党委也将学习贯彻四项监督制度作为2010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一项重要内容,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和学习。

(二)中层干部学习突出“实”

根据《通知》要求,我局及时召开会议,传达和动员处级以上中层领导干部认真投入到四项监督制度的学习贯彻活动中来,配发了四项监督制度单行本和学习教材,组织专题培训班开展学习,并对中层干部的学习贯彻提出“真学”、“真懂”、“真实践”的要求。广大处级以上干部认真学习四项监督制度条例,深刻认识制度出台的背景和重要意义,并对照各自岗位工作实际加以贯彻落实。

(三)组工干部学习突出“精”

对于组工干部,四项监督制度既是规范选人用人工作的制度保障,同时也是组织人事工作操作运行的规范指引。因此,组工干部学习贯彻好四项监督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局党委要求全体组工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四项监督制度内容和实质,特别是要在“精”上下功夫,要吃透制度精神,学会熟练运用,确保四项监督制度的顺利有效实施。广大组工干部遵照要求认真开展学习讨论,熟练掌握制度内容,在贯彻执行制度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督促测试工作突出“严”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局党委始终亲自领导,率先垂范,在做好自身学习贯彻工作的同时,加强对中层领导干部和组工干部学习的指导和督促,在前期认真学习的基础上,根据要求开展了对四项监督制度学习的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全局参学人员均能较好的掌握思想监督制度的主要内容,对干部选拔和选人用人工作的监督程序和方法措施都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对进一步加强局机关选人用人工作的公信度,提高选人用人工作质量和透明度的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通过学习,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到:中央下发四项监督制度,紧紧抓住干部选拔任用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环节,形成了事前报告、事后评议、离任检查、违规失责追究这一环环相扣的完整监督链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坚决态度,对于防止用人失察失误、严肃处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违规违纪行为,进一步提高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都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四项监督制度的出台,是加强干部选任监督工作的一项创新性举措,反映了全党同志的愿望和人民群众的期待。体现了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推行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必先治官的坚强决心,必将推动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沿着更公开、更透明的轨道前进。

二、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在监管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过程中扎实贯彻落实四项监督制度

***主席在2010年全国***监管工作会议上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监管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新形势新任务对***监管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大力加强监管干部队伍建设,为推进科学监管提供坚强保证。***作为***的派出机构,按照***的授权管理辖区商业***市场,依法保护被***人利益,需要我们培养和选拔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综合素质优良的干部来行使好这些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因此,我们要在监管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过程中,进一步深入贯彻四项监督制度,始终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树立、落实和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严格遵守选人用人的各项规定,真正把优秀干部选拔到需要的岗位上。

通过学习,结合***开展工作的实际,局党委提出,要进一步在全局范围内深入学习贯彻四项监督制度,着力抓好五方面的工作:

(一)抓学习教育,促认识深化

全局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和组工干部要坚持把学习教育作为贯彻执行《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和四项监督制度的前提和基础。要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切实做到领导干部熟知、组工干部精通、干部群众了解。一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坚持把干部选任制度相关法律法规作为领导干部特别是班子成员学习的重要内容,作为党委集体学习、中心组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作为***内部培训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增强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组工干部要系统学。坚持把学深吃透《条例》和监督制度作为组工、纪检干部的基本功,采取举办专题培训班、交流心得体会、知识测试等措施,强化学习,入心入脑,切实做到带头执行、模范遵守。三是中层干部要普遍学。坚持把四项监督制度列为处级以上干部学习教育内容,利用内网信息平台、开辟学习专栏等方式加大学习宣传教育力度,使干部群众普遍知晓干部选任制度法规,了解干部选任原则、条件、程度等内容,进一步增强群众对干部选任工作的参与意识、监督意识。

(二)抓机制创新,促制度保障

要坚持把健全完善制度、创新工作机制,作为贯彻落实四项监督制度的重要保障。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和四项监督制度要求,围绕提名、推荐、考察、讨论决定等关键环节,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堵塞制度漏洞,弥补制度空白,不断健全完善***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民主推荐、干部交流、后备干部动态管理等方面的制度,研究制定配套实施细则、操作规程、运行机制等,确保各项制度和办法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要认真落实“一报告两评议”制度,根据***的要求,认真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满意度测评。

(三)抓关键环节,促工作规范

坚持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严格干部选任程序,严把关键环节,严肃工作纪律,切实做到“五个坚持”、“把好六关”和“四不研究”,进一步促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规范化。“五个坚持”,就是坚持用人标准、坚持发扬民主、坚持充分酝酿、坚持集体讨论、坚持照章办事。“把好六关”,就是从严把好资格审查关、推荐提名关、民主测评关、任职考察关、酝酿决策和任前公示关。“四不研究”,就是未经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的不研究;未经组织考察的不研究;程序不符合规定的不研究;群众反映的问题未澄清的不研究。具体要求是:选拔任用干部不定调子,不搞临时动议。只提方向,不提具体职位;只提选任标准,不提具体人选;只提选拔要求,不提选拔范围。工作程序是:先由组织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和职位空缺,拿出调整配备方案,在民主推荐、组织考察的基础上提交党委讨论酝酿,征求纪检监察部门意见,最后提交党委会议讨论决定。提新提拔的干部认真执行试用期规定,做好后续考察追踪。

(四)抓民主监督,促公开透明

要切实加大监督力度,认真落实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不断扩大干部工作民主,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一是干部选任全程记实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监督办法,对选人用人实行全程监督,形成事前防范、事中约束、事后惩戒相补充的监督机制。二是干部试用期制度。严格按照《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制的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考核,做好后续考察追踪。避免选拔任用共工作“虎头蛇尾”。三是监督举报制度。通过设立举报邮箱、投诉电话、信访接待岗等方式,进一步完善监督举报体系,确保广大干部群众监督信息的畅通。四是监督保护制度。从法律上、制度上建立对群众监督的保密、保护和激励机制,让群众敢于监督。五是把监督关口前移,强化党政一把手监督,强化党内、专门机构、社会、群众和舆论五位一体的多层次监督体系,以预防为主,变事后检查为事前事中监督,变被动督查为主动防范,为选贤任能和促进干部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五)抓责任追究,促工作落实

要加大督促检查和责任追究力度,增强贯彻落实四项监督制度的影响力和威慑力,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一是严格督促检查。重点自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任免条件是否具备、任免程序是否合规、提名责任是否明确等问题。二是严格案件查处。建立违规违纪查处制度,对工作中发现、群众举报的要有案必查、查实必处,增强制度的影响力和威慑力。三是严格追究问责。对民主推荐、民主选举中搞拉票、或其他不正当行为的,一经查实严肃处理,以责任追究和选人用人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第五篇: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科学规范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形成企业富有生机与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推进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一支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保证公司改革与发展目标的全面实现,根据《中国共产党 章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公司总公司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工作规则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下列原则: ㈠党管干部和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及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相结合原则;

㈡管人与管资产、管人与管事相统一原则; ㈢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 ㈣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 ㈤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㈥民主集中制原则; ㈦依法办事原则 ; ㈧分类分层管理原则。

第三条 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必须适应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发展的要求。应当注重选拔任用优秀年轻干部。

第四条 本条例适用于选拔任用公司总公司总经理助理及以下、副厂处长以上领导干部。

第五条 党委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职责,负责本条例的组织实施。

第二章 选拔任用条件

第六条 公司领导干部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㈠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水平,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 验。

㈡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对搞好企业充满信心,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立志改革开放,依靠广大职工办企业,工作中艰苦创业,做出实绩。

㈢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经营管理能力强,熟悉本行业务,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具有金融、科技和法律等方面基本知识,善于根据市场变化作出科学决策;具有胜任领导工作的组织能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 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反对形式主义。

㈣依法办事,清正廉洁,以身作则,求真务实,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反对官僚主义,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不正之风。

㈤坚持和维护党的民主集中制,有民主作风,有全局观念,善于集中正确意见,善于团结同志,包括团结同自己有不同意见的同志一道工作。第七条 提拔担任领导职务的,应当具备下列资格: ㈠应当具有三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和在下一级任职的经历;

㈡一般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㈢应当经过党校、行政院校或者组织(人事)部门认可的其他培训机构五年内累计三个月以上的培训,确因特殊情况在提任前未达到培训要求的,应当在提任后一年内完成培训;

㈣身体健康;

㈤提任党的领导职务的,应当符合《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的党龄要求。

第八条 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破格提拔。

第九条 一般应从后备干部中选拔。第三章 干部任免、聘任

第十条 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产生各级党委、纪委成员及其负责人。

第十一条 工会、共青团等群众团体负责人的产生按有关规定履行民主程序。第十二条 党群部门领导干部按规定权限实行委任制。第十三条 行政领导干部实行聘任制度。

㈠ 聘期一般为三年,任期届满,根据工作需要及本人意愿可以续聘。

㈡ 新聘任的领导干部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满后,经考评胜任现职的正式聘任,不胜任的予以解聘。

第十四条 领导干部任免、聘任,应当按下列程序进行: ㈠ 采取领导推荐、组织(人事)部门推荐、民主推荐、自荐及公开招聘的方式产生人选;

㈡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对推荐人选进行考察,会议研究,提出建议人选。

㈢对新提职或副职提正职的领导干部进行任前公示。㈣党委、董事会、总经理按规定程序任免、聘任(解聘)。

第四章 后备干部管理

第十五条 实行后备干部工作制度。

第十六条 在党委领导下,组织(人事)部门具体负责选拔、培养和管理。第十七条 后备干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㈠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严于律己、勤政廉洁。

㈡子公司、部厅后备干部一般在45岁以下,厂(处)后备干部一般在40岁以下。

㈢一般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和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㈣具备与拟任岗位责任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

㈤ 作风民主,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

第十八条 后备干部与在职干部的比例:正职2:1以上,副职1:1以上。

第十九条 后备干部人选的系统推荐选拔工作每年进行一次,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㈠组织(人事)部门提出推荐选拔方案,报同级党委主管领导审定后实施;

㈡组织本单位职工民主推荐;

㈢组织(人事)部门考察后,提出人选建议; ㈣报党委(常委)会议集体讨论决定;

㈤向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备案,并纳入日常管理。第二十条 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制订培养计划,落实到岗、到人的培养措施。通过岗位交流、挂职锻炼、设置助理等方法,培养复合型领导人才。

第二十一条 组织(人事)部门和教育部门 有计划地选送高层次岗位的后备干部到国家重点院校、科研院所、先进企业或国外培训。

第二十二条 对后备干部每年调整一次,有进有出,优胜劣汰,始终保有一支适应公司发展需要的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业齐全的后备干部队伍。

第五章 公开选拔、竞聘上岗

第二十三条 公开选拔、竞聘上岗是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方式之一。公开选拔、竞聘上岗适用于选拔各单位、各部门的行政领导干部和党群部门的领导干部。公开选拔要运用市场机制,面向社会和全集团进行;竞聘上岗在本单位或本系统内部进行。

第二十四条 特殊或急需的领导人才,可采取多种方式从社会上招聘。第二十五条 各子公司可以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自行在公司集团或面向社会(含海外)公开招聘领导干部。

第二十六条 报名参加公开选拔、竞聘上岗人员的基本条件和资格,应当符合本条例第六条和第七条的规定。

第二十七条 公开选拔、竞聘上岗工作在党委领导下进行,由组织(人事)部门组织实施,一般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㈠成立竞聘领导小组,负责竞聘工作的组织协调。㈡成立竞聘工作办公室,在竞聘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具体组织竞聘工作。

㈢公布竞聘职位、岗位待遇、报名条件、竞聘程序、方法等,组织报名。

㈣通过对报名者的资格审查和素质测评,每个岗位一般不少于2个人的竞聘人选。

㈤对竞聘人选进行面试答辩,提出评议意见,报竞聘领导小组。

㈥组织(人事)部门对竞聘人选进行考察,形成材料报党委。

㈦党委讨论提出建议人选后,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 任免(聘任)等手续。

第六章 民主推荐

第二十八条 选拔任用领导干部,一般应经过民主推荐提出考察对象。

第二十九条 党委、纪委换届,根据上级党委批准的党委委员、纪委委员职数,同级党委组织所属党组织酝酿推荐两委委员候选人。个别提拔任职,按照拟任职位推荐。

第三十条 党委、纪委换届,产生两委委员候选人应当经过以下步骤: ㈠召开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确定下届党委、纪委组成原则; ㈡党委下发关于推荐本单位两委委员的通知,组织所属党组织酝酿推荐,根据多数党组织的意见,提出候选人初步人选; ㈢党委对初步人选进行考察并根据考察结果确定候选人预备人选,报上级党组织审批。

第三十一条 确定考察对象时,应当把民主推荐的结果作为重要依据之一,同时防止简单地以票取人。

第三十二条 个人向党组织推荐领导干部人选,必须负责地写出推荐材料并署名。经组织(人事)部门审核后,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民主推荐。所推荐人选不是所在单位多数群众拥护的,不得列为考察对象。第七章 考察

第三十三条 对确定的考察对象,由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严格考察。

第三十四条 考察领导职务拟任人选,必须依据干部选拔任用条件和不同领导职务的职责要求,全面考察其德、能、勤、绩、廉,注重考察工作实绩。

第三十五条 考察领导职务拟任人选,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㈠组织(人事)部门制定考察工作方案; ㈡采取个别谈话、发放征求意见表、民主测评、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专项调查、同考察对象面谈等方法,全面进行考察; ㈢组织(人事)部门根据考察情况,研究提出调整或任用的建议方案,向党委报告。第三十六条 考察领导职务拟任人选,必须形成书面考察材料,建立考察文书档案。考察材料必须写实,全面、准确、清楚地反映考察对象的情况,包括下列内容: ㈠德、能、勤、绩、廉方面的主要表现和主要特长; ㈡主要缺点和不足; ㈢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情况。第三十七条 实行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考察人员必须坚持原则,公道正派,深入细致,如实反映考察情况和意见,并对考察材料负责。第八章 酝酿

第三十八条 领导职务拟任人选,在考察前后,讨论决定或者决定呈报前,应当充分酝酿。

第三十九条 酝酿应当根据领导职位和拟任人选的不同情况,分别在党政领导班子有关成员中进行。职能部门领导成员人选,应当征求上级分管领导成员的意见。

第九章 讨论决定

第四十条 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党委(常委)集体讨论作出任免决定,或者决定提出人选意见。

第四十一条 党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前,应当征求委员(常委)和行政主管领导的意见。

第四十二条 党委(常委)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到会,并保证与会成员有足够的时间听取情况介绍、充分发表意见。与会成员对任免事项,应当发表同意、不同意或者缓议等明确意见。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采取口头表决、举手表决或者无记名投票等方式进行表决。对意见分歧较大或者有重大问题不清楚的,应当暂缓表决。对影响作出决定的问题,会后应当及时查 清,避免久拖不决。党委(常委)有关干部任免的决定,需要复议的,应当经党委(常委)超过半数成员同意后方可进行。

第四十三条 党委(常委)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㈠党委分管干部工作的领导成员或者组织(人事)部门负责人,逐个介绍领导职务拟任人选的提名、推荐、考察和任免(聘任或解聘)理由等情况; ㈡参加会议人员进行讨论; ㈢进行表决,以党委(常委)应到会成员超过半数同意形成决定。

第四十四条 副厂处以上领导干部的职务变动,应当按照规定时限向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备案。

第四十五条 总公司根据需要有权直接向下属各单位委派、交流、调动干部,并有权纠正其不正确的任免(聘任或解聘)等事项。

第十章 任职

第四十六条 实行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度。领导干部任前公示是指对拟提拔的党群领导干部提出初步意见、对行政领导干部决定建议人选后,通过一定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明示提拔对象的有关情况,接受群众监督,广泛 听取广大职工的意见后,再决定是否任用。

第四十七条 公示的对象为拟提拔的领导干部,平级变动、兼职的不进行任前公示。

第四十八条 公示内容为拟提拔干部的自然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政治面貌、文化程度、籍贯、职称、现任职务、拟任职务和主要工作经历等。

第四十九条 公示范围: ㈠拟提拔为总公司机关部厅、直属处室副职以上领导职务和直属单位、子公司正职的,在全公司公示。㈡拟提拔为总公司部厅(含新钢代行总公司职能的部厅)下属处室(含新钢代行总公司职能的直属处)正职、副职的,在总公司部厅、处室及专业系统公示。㈢拟提拔为总公司直属单位、子公司的属于总公司直管的副职领导干部,在本单位、拟任单位及总公司部厅、处室公示。

第五十条 需在全公司范围公示的,通过《公司日报》或公司电视台进行;需在局部范围公示的,以“领导干部任前公示”文件形式公示。

第五十一条 公示期一般为七天。公示结果不影响任职的,按规定办理任职手续。第五十二条 对决定任用的领导干部,由党委(常委)指定专人同本人谈话。

第五十三条 领导职务的任职时间,按照党委任命文件或行政聘任文件行文时间计算。

第十一章 交流、回避

第五十四条 实行领导干部交流制度。㈠交流的对象主要是:因工作需要交流的;需要通过交流锻炼提高领导能力的;在一个岗位工作时间较长的;按照规定需要回避的;因其他原因需要交流的。㈡提倡专业技术干部与管理干部,行政干部与党群干部之间的交流,以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㈢同一单位(部门)的党政正职一般不同时交流。㈣干部交流可以在公司集团各个成员单位、部门之间进行。㈤交流的干部接到调令后,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到任。第

五十五条 实行领导干部任职回避制度。领导干部任职回避的亲属关系为:配偶,父母,配偶的父母,子女及其配偶,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子女,配偶的兄弟姐妹。有上列亲属关系,并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实行任职回避: ㈠在同一领导班子中任职的; ㈡同时在有直接隶属关系的领导班子中任主要领导职务的; ㈢一方在领导班子,另一 方在其分管的部门及工程、投资项目中任领导职务的;

第五十六条 领导干部任职回避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㈠本人提出回避申请或者组织(人事)部门提出回避建议; ㈡按领导干部管理权限由党委(常委)进行审核和做出决定。

第五十七条 回避双方职务不同的,一般由职务较低一方回避;职务相同的,根据工作需要和当事人的实际情况决定其中一方回避。

第五十八条 新任用或新调入的领导干部在任职或调入前,应如实报告应回避的关系,并及时申请回避。因婚姻、职务变化等情况新形成的回避关系,当事人应当及时申请回避。

第五十九条 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回避制度。党委(常委)及其组织(人事)部门讨论干部任免,涉及与会人员本人及其亲属的,本人必须回避。在干部考察工作中涉及其亲属的,本人必须回避。

第十二章 考核与 民主测评

第六十条 实行领导干部考核工作制度。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在党委领导下,由组织(人事)部门牵头组织实 施。计财部门负责提供经营指标和财务数据;审计部门负责对企业依法经营和财务数据的真实情况进行核实评价;纪检部门负责对党风廉政建设和违纪情况作出评价;工会负责做好对领导干部的民主评议、民主测评工作。

第六十一条 以领导干部任期目标和岗位责任制为依据,对其德、能、勤、绩、廉进行考核。

第六十二条 应当采取以下形式对领导干部进行考核: ㈠日常考核。每月主管领导对下属完成岗位责任制的情况进行考核。组织(人事)部门每月有计划地与部分领导干部谈话,听取干部、职工的反映和意见,掌握领导干部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

㈡考核。每年年终结算和审计结束后进行。采取确认目标,自我考核和述职,民主评议和民主测评,主管领导逐级考核,专业职能部门考核,组织人事部门认定的方式进行。

㈢离任或任期届满考核。被考核者按任期目标责任书内容提出述职报告,经审计部门审计,组织(人事)部门会同工会进行民主测评后,根据日常考核和有关部门提供的情况做出综合评价。第六十三条 考核结果作为兑现分配、奖惩和职务晋升降免的依据之一。

第六十四条 实行民主评议、民主测评领导干部工作制度。民主评议民主测评工作在党委领导下,由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民主评议民主测评干部委员会具体组织实施,评议测评本单位的领导干部。

第六十五条 民主评议民主测评领导干部委员会成员由同级职工代表大会的代表和组织(人事)、纪检、工会、审计等部门的人员组成。机关部厅、处室由机关党委成立相应的评议测评小组,组织对机关部厅、处室领导干部的评议测评。

第六十六条 职工代表大会民主评议民主测评领导干部的工作,一般每年进行一次,与领导干部的述职同步。既要评议领导班子,又要评议每名班子成员。

第六十七条 民主评议民主测评应当按下列程序进行: ㈠由单位主要领导向被评议的领导干部和职工代表宣讲目的、意义和要求。㈡召开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代表会议,听取民主评议对象的述职。㈢可采取座谈会、个别谈话和无记名填写民主评议干部测评表等形式对领导干部进行民 主评议。㈣民主评议民主测评领导干部委员会对评议意见和测评表进行汇总,对被评议、测评的领导干部按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确定评价档次,向职工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职代会团(组)长联席会议报告后报送上级组织(人事)部门。

第十三章 免职、辞职、降职、退出领导职务 第六十八条 领导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应当免去现职: ㈠在考核、干部考察中,民主评议、民主测评不称职票超过三分之

一、经组织考核认定为不称职的。㈡ 不胜任现职的。

第六十九条 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 按下列标准认定: ㈠在重大政治问题上是非不分;不认真贯彻执行上级的决议、指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对工作造成重大影响。㈡对所管单位或所管工作连续半年打不开工作局面;所管单位或所管工作长期处于后进状态。㈢单位屡次发生重大不稳定问题或发生重大安全、设备、质量责任事故,并造成重大影响负有主要领导责任者。㈣容不得不同意见,难以与班子其他成员合作共事,对领导班子成员之间严重不团结负有主要责任。㈤工作中弄虚作假,虚报浮夸,欺上瞒 下,造成严重不良影响。㈥以权谋私,为配偶、子女和亲友就业、录用、调动、提职、晋级、入党、出国、经商等谋求特殊照顾,造成严重影响。㈦违反干部人事工作制度,任人唯亲,封官许愿,在用人上造成重大失误和影响。㈧因身体健康状况原因,难以履行现岗位职责。㈨在紧要关头和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危时不能挺身而出,旁观退缩。㈩其他违反党纪、政纪,造成严重影响或重大损失。

第七十条 实行领导干部辞职制度。辞职包括因公辞职、自愿辞职、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㈠ 因公辞职,是指领导干部因工作需要变动职务,依照有关规定向有关组织提出辞去现任领导职务。㈡自愿辞职,是指领导干部因个人或者其他原因,自行提出辞去现任领导职务。自愿辞职,必须写出书面申请,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审批。任免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书之日起一个月内予以答复。未经批准,不得擅离职守;擅自离职的,给予纪律处分。㈢ 引咎辞职,是指领导干部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不宜再担任现职,由本人主动提出辞去现任领导职务。㈣责令辞职,是指党委及其组织(人事)部门根据领导干部任职期 间的表现,认定其已不再适合担任现职,通过一定程序责令其辞去现任领导职务。拒不辞职的,应当免去现职。

第七十一条 引咎辞职、责令辞职、降职的干部,在新的岗位工作一年以上,业绩突出,符合提拔任用条件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重新担任或者提拔担任领导职务。

第七十二条 实行领导干部退出领导岗位制度。㈠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或工龄满三十年的领导干部,可以实行内部退养,到法定退休年龄再办理正式退休手续。㈡部分达到内退年龄的领导干部,因工作需要,经组织批准,可以安排调研员岗位,协助领导班子工作,不纳入定员编制,保留原职级。

第七十三条 实行领导干部能升能降、薪随岗变制度。领导干部工作变动,任职什么岗位就享受什么职务的待遇。

下载贯彻干部选拔任用四项制度监督情况的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贯彻干部选拔任用四项制度监督情况的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左权盘城岭煤业有限公司 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第一章总则 一、为建立科学规范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形成有效管用、简便易行、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任用人......

    学习贯彻“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心得体会

    前不久,党中央颁布实施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中央组织部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

    学习贯彻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实施方案

    关于学习贯彻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的实施方案各支部:根据市委下发的《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中央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的通知》精神,为进一步规范干部选拔任用......

    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刍议

    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刍议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刍议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实现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的目标,已不......

    (初稿)干部选拔任用阳光监督

    探索“4321”工作模式 确保干部选拔任用阳光化 近年来,我市在大力推进以全程监督、正面监督、群众监督、惩戒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阳光化的过程中,逐步探索出“4......

    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心得体会

    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政策法规集中教育活动学习心得埇桥区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营飞(2012年5月19日)按照上级部署和要求,本人积极参与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政策法规集中教育活......

    《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学习体会(推荐)

    学习贯彻“四项监督制度”进一步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水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学习体会 “四项监督制度”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坚定不移地推行治国必先治党、......

    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学习体会

    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学习体会北安市畜牧兽医局田军最近按照市委的要求,我认真学习了中央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