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中的热点句式类析
高考文言文翻译题中的热点句式类析
近年来,文言文特殊句式,高考一般不单独设题,考查往往融合在句子翻译题中,但忽略了特殊句式,往往会在句意理解、翻译中出现“黑障”。下面结合2011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中出现的热点句式作点分析。
一、省略句
文言文句式中,省略句是考试的热点句式。2011年,全国17套试卷36道翻译题,其中,全国新课标卷2道、全国大纲卷2道、天津卷3道、重庆卷2道、山东卷3道、广东卷2道、江苏卷3道、福建卷2道、安徽卷2道、浙江卷2道、四川卷2道、湖南卷3道、湖北卷3道、辽宁卷2道、江西卷3道等15张试卷考查了省略句。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省略句不可忽视。省略句主要有省主语、省谓语、省宾语、省介词等形式。
1、省主语
如:①一日,携褚币谐富家易谷种。(四川卷11题)
这里主语“吕徽之”承上文省略。译文:一天,(吕徽之)带上纸币到富人家买谷种。②观其命亭之意,亦足以少见其为人矣。(福建卷5题)
这里“观其命亭之意”,主语“我”省略。译文:(我)体察李维肃给新亭命名的用意,也能据(此)约略看出他的为人。
③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江苏卷8题)
这里的“身居前行”,主语“陈公弼”省略。译文:(陈公弼)亲自处在队伍的前列,命令士兵把弓箭拉满但不要射出
④并请文人历叙其事,洵奇男子也。(广东卷9题)
这里“并请文人历叙其事”,主语“罗提督)省略。译文:(罗提督)还邀请读书人详细地记载他(做贼)的事情,确实是个异乎寻常的男子汉啊。
2、省谓语
谓语是句子中的核心,正常情况下,句子是不能没有谓语的。若补不出,则无法译出句子“大意”。
如:①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山东卷13题)
这里“则必从其本事矣”中的“本事”后省略谓语“做起”。译文:国君你想要称霸诸侯成就大事吗,那么就一定要从它根本的事情做起。
②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江苏卷8题)
“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即“勒巫为农者(有)七十余家”,省略谓语“有”译文:(陈公弼)拆毁几百处惑乱人心的祠堂,强制巫师务农的人(有)七十多家。
3、省宾语
省宾语的类型有两种,一是动词的宾语省略,而是介词的宾语省略。在2011年文言文翻译中两种类型都出现了,介词有“与”“使”“以”。如:
①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独汲黯与亢礼。(江西卷13题)
“独汲黯与亢礼”中“与”后承上文省略介词“与”的宾语“之”,完整句式为“独汲黯与(之)亢礼”。译文:唯独汲黯用平等的礼节对待卫青。
②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全国新课标卷7题)
“令”后省略宾语“之”。译文:何灌来到,请求入见,(皇上)不允许,而命令他把守西部边角。
③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隋监未远,不可不察。(浙江卷20题)
介词“使“后面省略宾语“之”。翻译:我愿意去安抚他们,不要使(他们)因劳累而产生怨愤。隋朝的教训离今天不远,(我们)不能不省察。
④孝文皇帝去坟,以俭安神,可以为则。(湖北卷13题)
介词“以“后面省略宾语“之”。译文:孝文皇帝放弃了筑坟的礼节而简单地埋葬,用节俭安定神明,可以把这作为准则。
4.省介词
介词在句中常常省略,这样的介词有“以”“于”。在2011年翻译题中仅出现省略介词“于”的。如:
公募善泅者,持利锯匿上流水中。(广东卷9题)
这里动词“匿”后面省略了介词“于”,表示动作行为(方式)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译文:罗提督招募善于游泳的人,(让他们)拿着锋利的锯子隐藏(在)上游的江水中。
5.省关联词语
如:①然好兴功役,多所改更,议者颇嗤其不切事也。(辽宁卷7题)
这里“然好兴功役,多所改更”中,“然好兴功役”、“多所改更”之前分别省略了“既”和“且”。关联词语“既„„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既„„又„„”,译文:然而既喜爱大兴工程劳役,又多有变动,评论的人都讥笑他不切合实情。
②以数切谏,不得留内,迁为东海太守。(江西卷13题)
这里“以数切谏,不得留内”中,“不得留内”前省略了“故”。关联词语“以„„故„„”,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因为„„所以„„”,译文:他多次强硬进谏,(所以)不能够留在朝庭内任职,被贬为东海太守。
③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而。(重庆卷11题)
这里“迫即走楚壤藉寇而”中省略了假设连词“若”,可译为“倘若”“假使”如果“之类。译文:这些人是为饥寒所迫沦为盗贼的,安抚他们很容易,(如果)威逼,(就)会使他们跑到楚地去依靠强盗了。
二、倒装句
这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文言文句子的语序变化,常见的有四种: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主语后置。2011年高考考查了宾语前置和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前置)两种。
⒈宾语前置句
如:一日,携褚币谐富家易谷种,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四川卷11题)
这个文言句子中的“人弗之顾”是“人弗顾之”的宾语前置句式,这种宾语前置为“否定句中,代词作动词的宾语要前置的类型”。译文:一天,(吕徽之)带上纸币到富人家买谷种,正遇大雪,站在门口,(那家)人不理睬他。
⒉介词结构后置
如:勿惧以罪,勿止以力。(山东卷13题)
译文:“勿止以力”中“止以力”是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即“以力止”。译文:(治理百姓的人),不要用刑罚让百姓害怕,不要用强力阻止百姓。
三、被动句
被动句分为形式被动句和意念被动句两种类型。形式被动句常见的有五种形式: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用“为”“为„„所„„”表被动,用“见”“见„„于„„”表被动,用介词“被”表被动,动词本身表被动的意念被动句。2011年高考没有考查形式被动,仅考了一例意念被动句。但我们在备考的过程中不能忽视这五种形式被动句,毕竟它们在考纲范围之内。这一例意念被动句例举如下。
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而。(重庆卷11题)
“此辈迫饥寒为盗”句中的动词“迫”,表被动。译文:这些人是为饥寒所迫沦为盗贼的,安抚他们很容易,如果威逼,就会使他们跑到楚地去依靠强盗了。
四、固定结构
如:治中策蹇驴,时犹布衣,见先生风神高简,问曰:“得非吕徽之乎?”(四川卷11)“得非吕徽之乎?”中的“得非„„乎?是固定结构,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推测,译为“恐怕„„吧”“莫不是„„吧?”译文:陈治中骑着跛驴,当时还是平民,看到吕先生风采神韵高洁简淡,就问道:“莫不是吕先生吧?”
五、疑问句式
可分两种形式:用疑问代词(曷、胡、安、孰、谁、何、焉等)提出问题,用疑问语气词(欤、耶、乎、哉等)提出问题。2011年高考既考查了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式,又考查了用疑问语气词疑问句式。如:
①若子才,无流不可,焉用赠?(浙江卷20题)
用疑问代词“焉”提问,译为“哪里”。译文:至于你的才华,没有什么不能干好的,哪里需用赠物(的方式来警策)?
②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山东卷13题)
用疑问语气词“乎”提出问题,译为“哪里”。译文:国君你想要称霸诸侯成就大事吗,那么就一定要从它根本的事情做起。
③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福建卷5题)
句中“可乎”表反问语气,译为“可以吗?”译文:我为你新修那座这亭子,并重新命名为“一柱”,可以吗?
今年的翻译题型并未涉及到判断句式,但在其他题型中涉及到了,如福建卷第3题“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与‘新修一柱峰亭’有直接关系的一组是”中的备选题干“府判李侯维肃,某故人也”。可以预测,2012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就句式而言,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固定句式、疑问句式等仍将是考查的热点,判断句、被动句也应该作为重要的内容来备考。
第二篇:高考文言文句式翻译专项练习
高考文言文句式翻译专项练习文言文句式翻译专项练习及答案
文言句式练习
判断句
1、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
3、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4、斯固百世之遇也。
5、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6、此人力士。
7、燕王,吾所立
8、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9、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功
10、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11、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12、梁文即楚将项燕。
1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1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5、巨是凡人。《赤壁之战》
16、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7、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被动句
1、五人者......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4、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5、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之积威所劫
6、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7、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8、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9、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倒装句
主谓倒装
甚矣,汝之不惠!贤哉回也!定语后置
1、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2、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5、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宾语前置
1、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宋何罪之有?
4、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5、“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6、父母唯其疾之忧。
7、惟余马首是瞻。
8、惟你是问。
9、大王来何操?
10、沛*****在?
11、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2、《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3、是以后世无传矣。
14、夜以继日
15、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 介宾短语后置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
3、王尝语庄子以好乐
4、使负栋之柱,多于南山之农亩 省略句
1、省主语
触草木,尽死。
2、省谓语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省宾语
竖子不足与谋。
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4、省介词
今以钟磬置水中。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
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臣言。
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5、省量词 蟹六跪而二螯。
6、分句省略。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固定结构
在了解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时,应注意其中的固定结构。这些固定结构大致可分为表示疑问、表示反问、表示感叹、表示揣度和表示选择五种。
1.表示疑问
①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论浯六则》: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王曰:“何以知之?” ②何所……?(所……是什么?)
《木兰诗》: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
③奈何……?(……怎么办?为什么……?)《鸿门宴》:未辞也,为之奈何?
《阿房宫赋》: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④如……何,奈……何?(拿……怎样呢?)《愚公移山》:如太行王屋何?
《垓下歌》:虞兮虞兮奈若何? ⑤孰与……?(与……比哪个……?)《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孰与徐公美?
《廉颇蔺相如列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⑥安……乎?(怎么……呢?)
《赤壁之战》: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⑦独……耶?(难道……吗?)
《信陵君窃符救赵》: 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之姊耶?
2.表示反问
①何……哉(也)?(怎么能……呢?)
《游褒禅山记》:何可胜道也哉?(兼有感叹)
②何……为?(……干什么呢?)《鸿门宴》:何辞为?
③何……之有?(有什么……呢?)《左传·僖公三十年》:夫晋何厌之有?
④如之何……?(怎么能……呢?)
《荷蓨丈人》: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⑤岂(其)……哉(乎,耶),(哪里……呢? ……哪里呢?)《捕蛇者说》:岂若我乡邻之旦旦有是哉!(兼有感叹)
《采草药》:岂可一切拘以定时哉? 《鸿门宴》:沛公不先入关,公岂敢入乎? 《殽之战》:未报秦施而伐秦师,其为死君乎? 《廉颇蔺相如列传》: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⑥安……哉(乎)?(哪里……呢?)
《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兼有感叹)
⑦不亦……乎?(不是……吗?)
《论语六则》: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察今》: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⑧……非……欤?(……不是……吗?)
《屈原列传》:子非三闾大夫欤?
⑨宁……耶?(哪里……呢?)
《祭妹文》:宁知此为归骨所耶?(兼有感叹)⑩顾……哉?(难道……吗?)
《为学》: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兼有感叹)⑩独……哉?(难道……吗?)
《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3.表示感叹
①何其……也!(怎么那么……啊!)《伶官传序》: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②直……耳!(只不过……罢了!)《孟子·梁惠王上》:王曰:“不可,直不过百步耳!”
③惟……耳!(只……罢了!)
《谭嗣同》: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耳!④一何……(多么……啊!)
《石壕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⑤亦……哉!(也真是……啊!)
《五人墓碑记》:……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⑥……何如哉!(……该是怎样的呢!)
《〈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4.表揣度
①无乃……乎(欤)(恐怕……吧?)(兼表反问)《季氏将伐颛臾》:求,无乃尔是过与?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②得无(微)……乎?(该不是……吧?)(兼表反问)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日饮食得无衰乎?
③其……欤?(不是……吗?)(兼表反问)《师说》:其可怪也欤?
④……庶几……欤?(……或许……吧?)
《孟子二章》:吾王庶几无疾病欤?
5.表示选择
①与其……孰若……?(与其……,哪如……?)《冯婉贞》: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②……欤(耶),抑……欤(耶)?(是……,还是……呢?)
《伶官传序》: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③其……耶?其……也?(还是……呢?还是……呢?)《马说》: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第三篇: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2)为乡里所患《周处》
(3)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2)得幸于武宗《乐工罗程》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悲哉世也《公之侨献琴》
2.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宾短语后置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1)投以骨《狼》
(2)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3)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以上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以初中阶段文言文学习中经常会遇到。掌握这些特殊句的用法,对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大有帮助。
第四篇: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2)为乡里所患《周处》
(3)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2)得幸于武宗《乐工罗程》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悲哉世也《公之侨献琴》 2.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宾短语后置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1)投以骨《狼》
(2)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3)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以上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以初中阶段文言文学习中经常会遇到。掌握这些特殊句的用法,对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大有帮助。文言文特殊句式
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用“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于远近。”(不能被邻里所容)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动见瞻观,何时易乎?(曹丕《与吴质书》)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参佐无不被系束。(《世说新语·桓南郡好猎》)5.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判断句
用“者……也”表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是阳城人)
“方柯者,语文小栈之站长也。”(方柯是语文小栈网站的站长)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句末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方柯,天才也。”(方柯是天才)
用“者”表判断
“方柯者,中国之人。”(方柯,是中国人)用“为”表判断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不能说是设法生财)
用“乃”表判断
“是乃狼也。”(这是狼)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苏轼《石钟山记》)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条雄。(司马光《赤壁之战》)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状语后置定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例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定语后置
文言中,一些修饰性的定语常常置于中心词之后。例如:
遂率子孙荷担考三夫。(《列子·愚公移山》)大阉之乱,绍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4.介词结构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则往往置后作补语。例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得双石于潭上。(苏轼《石钟山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司马迁《陈涉世家》)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晏子春秋·晏子辞千金》)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介词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如:《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普通宾语前置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相当多见,有几种情况。一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苏轼《石钟山记》)。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弗怠之)(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一是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提前。例如:
大王来何操?(操何)(司马迁《鸿门宴》)沛公安在?(在安)(同上)子何恃而往?(侍何)(彭端淑《为学》)微斯人,吾谁与归?(与谁)(范仲淹《岳阳楼记》)不然,籍何以至此?(以何)(司马迁《鸿门宴》)一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例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韩愈《师说》)唯利是图(图利)
第五篇:高考文言文固定句式(教师版)
高考文言文常见固定结构(15例)(教师版)
一、“以为”、“以„„为” 文言中的“以为”,可以作为一个双音节词,和现代汉语的动词“以为”、“认为” 相当。如: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然而,在更多的场合,“以为”却是“以„„为„„”的紧缩,常见的有如下两种情况。第一,在“„„以为„„”、“以„„为„„”句式中,“以”是介词,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为”的状语,此时的“„„以为„„”、“以„„为„„”相当于“用„„做„„”或“把„„当作„„”。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4.夫以铜为鉴,可正衣冠。(《新唐书·魏征传》)——把铜板当作镜子,可使衣冠端庄。5.至丹以荆轲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第二,在“„„以(之)为„„”、“以„„为„„”句式中,“以”是动词,“认为”的意思;“„„为„„”是主谓词组,作“以”的宾语。这种句式,相当于“认为(觉得)„„怎么样”或“认为(觉得)„„是„„”。6.(满座宾客)以为妙绝。(《口技》)——(满座的宾客)认为它(口技)奇妙极了。(按:“以为妙绝”,即“以(之)为妙绝”,原句省略“以”的宾语“之”。)
二、“所以” 在文言文里,“所以”是两个词,凝固结构大致有两种情形。其一,“以”字当“因为”讲,“所以”相当于“„„的原因”、“„„的缘故”,用来表示原因。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前出师表》)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记》)其二,“以”字当“拿”、“用”或“凭借”讲,“所以”相当于“„„的办法”或“用来„„的”,用来表示手段、方法、根据、工具等。如: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前出师表》)——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和本分啊。
5.先王之所以为法者,民也。(《吕氏春秋·察今》)6.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教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三、“如„„何”、“奈„„何”、“若„„何” 古汉语中,“如(若)”、“奈”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而这两个词经常连在一起用,组成凝固结构。“如何(若何)”、“奈何”,可译为“怎”、“怎么办”、“怎么样”或“怎么对付”等。如: 1.王曰:“取吾璧玉,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如果将“如何”(或“奈何”、“若何”)二字拆开,当中夹进名词或代词,就形成表示疑问的凝固格式“如„„何”、“奈„„何”、“若„„何”,这种格式可用“对(拿、能)„„怎么样(怎么办)”来对译。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西门豹顾曰:“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治邺》)——西门豹回头(看大家)说:“巫婆、三老不来回话,对这事怎么办呢?” 6.若先生与百姓何?(《国语·周语》)——对先生与百姓怎么样?
第页
共 4 页
有时,“如何”、“若何”又变作“何如”、“何若”的形式,可以作为疑问形容词用,译作“怎么样”。7.(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项羽本纪》)——问道:“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四、“何以„„为” 文言中,“何以„„为”也是表示疑问的一种格式。其中“何以”的意思是“怎么用得着”,“为”是语气助词。“何以„„为”用现代汉语可译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译为“怎么(为什么)用得着„„呢”。
如:1.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汉书·霍去病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项羽本纪》)——现在人家正处在宰割者的地位,我们处在被宰割的地位,还告辞做什么?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项羽本纪》)— “何以„„为”中的“何”字,有时换作“奚”、“恶”;“以”字有时换为“用”字,这样便形成“奚以„„为”、“何用„„为”等形式,意义不变。如: 6.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哪里用得着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向南飞呢?
五、“何„„之有”
“何„„之有”式表示反问,是“有何”的倒装。“何”是动词“有”的前置宾语,“之”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何„„之有”可译为“有什么„„呢”或 “有什么„„的呢”。如: 1.譬如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列传》)——这好比是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一样,有什么功效呢?
2.姜氏何厌之有?(《郑伯克段于鄢》)——姜氏有什么满足呢? 3.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宋国有什么罪过呢? 4.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六、“不亦„„乎”
“不亦„„乎”是古代一种比较委婉的反问(含有探问)句式。句式中的“亦”字是副词,可译为“也”;“乎”字是疑问语气词,可译作“吗”。“乎”字与前面的“不亦”呼应,构成反问句式“不亦„„乎”,可以用现代汉语“不也„„吗”或“岂不也是„„吗”对译。如: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2.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逍遥游》)
七、“无乃„„乎”
“无乃„„乎”是表示一种委婉商量的疑问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揣测。“无乃”,表示“不是”的意思,与疑问语气词“乎”相呼应,构成“无乃„„乎”的凝固结构,这一凝固结构可以用“恐怕(只怕、大概)„„吧”对译。如: 1.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部队(因长途行军)筋疲力尽,郑国又有了准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 2.居简而行简,无乃太简乎?(《论语·雍也》)——在简单的基础上,再行简单,恐怕是过于简单了吧?
有时“无乃„„乎”中的“无”字换成“毋”字,成为“毋乃„„乎”的形式,其意义不变。如: 君反其国而私也,毋乃不可乎?(《礼记·檀弓》)——您一返回国家便有了私心,这样做恐怕不可以吧?
值得一提的是,“无乃„„乎”切忌用“不是„„吗”去对译,因为在古汉语中,“无乃„„乎”表示委婉商量的语气,而“不是„„吗”则偏重于反问。
第页
共 4 页
八、“得无„„乎”
“得无„„乎”是一种表示疑问的固定格式,在一般情况下,a译为“能不„„吗”或“能没有„„吗”。如: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能不有所不同吗? 然而,当“得无„„乎”用于表示猜想性、推测性的疑问时,“得无”则为“该不会(是)”的意思,“得无„„乎”可用现代汉语的b“该不会(莫非、只怕、恐怕)(是)„„吧”对译。2.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九、“有„„者”
文言文中,常用“有„„者”这样的凝固结构,叙述某个特定的人物的行为事迹,以突出所要叙述的对象。“有„„者”可译作“有(个)„„的”或“有(个)„„的人”。如: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揠苗助长》)楚人有涉江者。(《吕氏春秋·察今》)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史记·魏公子列传》)
十、“孰”、“„„孰与„„”
“孰”字,作疑问代词为常见的现象,它可以就人就事提出疑问。指代人时,可译作“谁”,指代事物时,用“哪”或“哪个”对译。如: 孰知道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知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另一种用法是,“孰”字之前如有先行词,即表示人或事物的词语,而这个先行词是表示“孰”字所代的范围的,这时,“孰”字就有从中“选择其一”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哪一个”或“哪一件”。如:
4.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徐公哪一个美? 5.哀公曰:“弟子孰为好学?”(《论语·雍也》)——哀公问:“学生们哪一个算是好学呢?” 古人用另一种形式“孰与”两词连用,表示比较,并成为固定格式。如: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项羽本纪》)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荀子·天论》)——观望等待时机,哪里比得上顺应并利用它呢? 注:“孰与”这个凝固结构在文言文中常常遇到,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拆开理解,二是要译出它的“比较”意义。
十一、“与其„„孰若„„”和“与其„„岂若„„”
“与其„„孰若„„”和“与其„„岂若„„”是表示在反问中有比较而抉择(肯定)其中之一的两种凝固结构,可用现代汉语“与其„„不如„„”或“与其„„怎么赶得上„„” 对译。如: 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童区寄传》)
有时,“与其„„孰若„„”格式中,“与其”不出现,单用“孰若”关联。如: 4„„从天而颂之,孰若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
十二、“与其„„宁„„”和“宁„„无(不)„„”
第页
共 4 页
“与其„„宁„„”和“宁„„无(不)„„”是表示抉择的两种格式,其抉择是在比较中肯定其中之一的。两种格式可用现代汉语“与其„„宁可„„”和“宁可„„不„„”对译。如: 1.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礼仪,与其奢华过分,宁可(倒不如)俭朴;丧事,与其治理的完备,宁可(倒不如)哀戚。2.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新注四书白话解说》)——与其有聚敛民财的臣,宁可(还不如)有偷盗的臣。
3.与其害于民,宁我独死。(《左传·定公十三年》)——与其对民有害,宁可我一个人死去。4.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项羽本纪》)——汉王笑着推辞说:“我宁可斗智慧,也不能较量力气。” 5.孙叔曰:“进之!宁我薄(通‘迫’),无人薄我。”(《左传·宣公十二年》)——孙叔说:“进军!宁可使我们的军队逼近敌人,不让敌军逼近我们。”
还有时“与其”中的“其”字不出现,构成“与„„宁„„”的形式,其意义也不变。如: 与人刃我,宁自刃。(《史记·鲁仲连列传》)
十三、“有以” “无以” 可译作“有什么可拿来”、“没有什么可拿来”对译。“用来(拿来)”、“来”等。如:
1.项王未有以应。(《项羽本纪》)
2.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羽本纪》)3.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羽本纪》)——(项庄)说:“君王与沛公共饮,军营中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拿来作乐,请让我舞剑助兴。”
十四、“„„有所„„”、“„„无所„„” 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有什么„„”、“„„没有什么„„”的意思。如: 1.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项羽本纪》)——我进入关中以后,一点点东西也不敢有所贪图。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有时,“所„„”词组用在“何”字后边,组成“何所„„”形式,这也是文言中常见的格式。如: 3.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史记·淮阴侯列传》)
十五、“„„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矣”、“其„„之谓乎”
“„„之谓也”是总结性判断的基本形式。可以翻译为“说的就是„„啊”或“这就叫„„啊”。如: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其„„之谓也”的形式中“其”字是语气副词,意思是“大概”。这样就舒缓了“„„之谓也”的肯定语气,增加了商量、推测的语气。如: 4.太史公曰:“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应当指出的是,本文只是就古汉语中常见的凝固结构进行大致的归类,所依据的也只是大家所熟知的古代文作品,和考试中常见的句式,那些不常用的及一些特殊句式所涉及的部分格式未作探究,诸如“„„者哉”、“„„者„„也”之类;同时还应当指出的是,对于古汉语凝固结构的诠释不能死搬教条,还要据其在不同语境中定酌。
第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