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高考语文临考阅读手册 类活用及文言文常见句式
高考语文临考阅读手册:类活用及文言文常见句式
一、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在句子中常充当主语、宾语;它前边可以附加数量词、指示代词和形容词。但是,它不能带宾语、补语,不受能愿动词或副词的修饰。如果一个名词不具备自己的语法特点,反而具备了动词的那些语法特点,那么,这个名词就活用作动词了。
规律一:名词前面有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或有“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修饰,名词活用为动词。
规律二: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规律三:两个名词连用,不是并列、偏正关系,其中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规律四:名词前后用“而”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连接,这个名词一般活用为动词
规律五:名词前后用介宾结构作状语或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
二、名词作状语。
状语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起修饰、限制作用的。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能作状语,而是常用副词充当。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可以作状语,起到副词的作用。有的翻译时需要加上适当的介词。
规律一: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
规律二:就一般情况说,凡动词前面的名词在意思上不能认为是用作主语的,就应该认为是用作状语。
三、名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翻译为“以„„为„„”或“把„„当作„„” 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侣鱼虾而友麋鹿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四、名词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宾语发出的。其实质是这个动词里面暗含着“使”的意思。可以通过“使„„怎么样”的句式翻译。
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动词的活用
一、动词用作名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即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或主语中心词,宾语中心词的位置。有时前面有“其”字或“之”字,后面或前面有谓语动词。
追亡逐北亡:逃亡——逃亡的人
北:败北——败北的人
二、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放在宾语前面,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即表示“使宾语怎么样”。可译为“使„„怎样”、“让„„怎样”。
例如:
1、项伯杀人,臣活之。
2、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形容词的活用
一、形容词用作名词 形容词跑到了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当然包括介词的宾语),活用为名词。
1、作主语: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
2、作宾语: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3、作介词宾语: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二、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形容词活用为一股动词,多数是由于后面带了宾语,形容词本身是不能带宾语的。
例如:
亦以明死生之大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三、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表示当事者(主语)以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四、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使得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文言文常见的句式有
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示;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2、用:“„„,„„也(或者也)。”表示;如:夫战,勇气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3、用:“„„者,„„。”表示;如:粟者,民之所种。
4、用:“„„,„„。”表示;如:刘备,天下枭雄。
注意:并非所有用了“者、也”的都表判断。有时它们表句中停顿或舒缓语气。
如: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5、用副词“乃”、“则”、“即”、“皆”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6、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7、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疑问句
文言文中的疑问句,一般要用疑问代词(谁、何、曷、安、孰等)或疑问语气词(乎、邪(ye))提出问题。
用疑问代词的,如: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用疑问语气词的,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三、被动句:
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行为的受动者的句子,叫被动句。翻译为“被”
常见的几种形式:
1、用“„„于„„。”表示;
如:内惑于郑袖,外惑于张仪。
2、用“„„见„„”的形式表示;
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3、用“见„„于„„”的形式表示;
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用“受„„于„„”的形式表示;
如:举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5、动词本身表被动含义,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如: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五、倒装句所谓倒装句,是比照现代汉语说的。文言中句子的语序多有变化,常见的有一下几种。
宾语前置:
在古代汉语里,宾语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都是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为了强调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就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宾语可以分为下面几种:
1、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安、何、谁等)作宾语,一般提前到动词(或介词)前。如:微斯人也,吾谁与归?
2、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也要提前到动词前。
如:未之有也?
3、为了强调宾语,借助“之、是”等词的帮助,把宾语从动词后提到动词前。“之”和“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如:A、何陋之有?B、何厌之有?
C、何后之有?D、马首是瞻E、惟利是图。
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
(1)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求可使报秦之人)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知其事之宾客)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高之庙堂远之江湖)
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
(1)词结构“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面作状语,所以翻译的时候就把它当作了状语因此有人称它“状语后置”或“介宾结构后置”。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
谓语前置。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六、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
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
例如: “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愚溪诗序》)„„
第二种:表疑问语气。
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何(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例如: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
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例如: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第四种:表反问语气。
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等。
例如: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
第二篇:文言文常见句式归纳
文言文常见句式归纳
文言文句式总共可以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
一、固定句式
文言文固定句式,是学好文言文的法宝之一。固定句式在解题的很多时候,可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下面是文言文固定句式的汇总。
(一)表疑问的固定句式
1.安所,疑问代词“安”只能和“所”组合,表处所。可译作“什么地方”。例如:
若徐州不定,将军当安所归乎?(《 三国志〃 荀彧传》)
2.何所,即“所何”,疑问代词前置。是“所„„ 者何为”的移位和压缩。可译作“„„ 的(人、物、事)干什么用”。例如:
卖炭得钱何所营?(《卖炭翁》)
3.何以,即“以何”的倒装。表示疑问。可译作“用什么办法”“有什么”“为什么”“凭借什么”。例如:
何以言之?(《 赤壁之战》)
4.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例如:
(1)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失街亭》)
(2)奈何取之尽锚株,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5.如„„ 何,译为“对„„ 怎么办”。例如:
如太行、王屋何?(《 愚会移山》)
6.奈„„ 何,译成“把„„ 怎么办”。例如:
巫姻、三老不来还,奈之何了(《西门豹治邺》)
7.何如,常用来问行为方式或事物状况,可译为“怎么样”。“何如”还经常用于对人或事物进行比较,相当于“孰与”的用法,译为“比„„ 怎么样”。例如:
(1)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2)王孝伯问谢公:“林公何如右军?' ’谢曰:“右军胜林公。”(《 世说新语》)
8.何遵,表示问原因,译为“怎么”。例如:
此何速不为福乎?(《塞翁失马》)
(二)表反问的固定句式
1.不亦„„ 乎,译为“不是„„ 吧”。例如: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 学而》)
2.何„„ 为,译为“还要„„ 干什么”。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姐,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3.何以„„ 为,由疑问代词“何”、介词“以”和动词“为”组成。“何以”即“以何”的倒置。“何以„„ 为”等于介词结构加动宾词组“为何”。可译作“用(要)„„ 做什么”。例如:
敌未灭,何以家为?(《宋史〃 击飞列传》))
4.何„„ 之有,疑问代词“何”同它所修饰的中心词共同作“有”的宾语。为了强调宾语,把“何”提前。
“何有”之间嵌人结构助词“之”作“何”提前的标志,表示反洁。可译作“有什么„„ 呢”。例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
5.何有于„„,表反话,可译作“对于„„ 来说,又有什么呢”。有时可理解为“何„„ 之有”,但它中间的词语被省略,译时应补出。例如: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海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 述而》)
6.庸„„ 乎,译为“难道„„ 吗”。例如: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7.其„„ 乎,表示洁问或揣度,译为“难道„„ 吗”或“大概„„ 吧”。例如:
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少年中国说》)
8.如之何,奈何,译为“怎么„„ 呢”。例如: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 君子于役》)
(三)表推测、揣度或商榷的固定句式
1.得无„„ 乎,得无„„ 耶,译为“恐怕„„吧”或“莫非„„ 吧”。例如: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岳阳楼记》)
2.无乃„„乎,译为“恐怕„„ 吧”。例如: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般之战》)
3.„„ 之谓也,其„„ 之谓也,其„„ 之谓乎,译为“说的就是„„
啊”“大概说的就是„„吧”。例如:
诗曰:“孝子不匾,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郑伯克段于部》)
(四)表感叹的固定句式
1.何其,它一般有两种用法:一种是表示原因和程度,译为“为什么”“多么”;一种是表示感叹语气,译为“多么”。例如:
(1)南郭惠子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 荀子》)
(2)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沽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2.一何,有的写作“壹何”,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增强感叹语气,可译为“多么”。例如: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五)表比较的固定句式
1.孰与,与„„ 孰,译为“跟„„ 比较,哪一个„„ ”。例如: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2.孰若,译为“哪里比得上”。例如: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六)表选择或并列的固定句式
1.非„„ 则,表示选择。可译作“不是„„ 就是„„ ”。例如:
非死则徙尔。(《 捕蛇者说》)
2.其„„ 其„„,表示选择。可译作“是„„ 还是„„ 气有时候前一个“其”字可省略。例如:
诚爱赵乎?其实僧齐乎?(《史记〃 赵世家》)
二、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者”等形式。如: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陈胜者,阳城人也。(3)项脊轩,旧南阁子也。(4)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5)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6)七略四库,天子之书。(7)宫中府中,俱为一体。(8))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9)此三者,吾遗恨也。(10)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11)斯用兵之效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
(1)此乃臣效命之秋也。”(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3)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4)即今之傫然在墓者。(5)梁父即楚将项燕。(6)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7)非死,则徙尔。(8)此皆良实,志虑忠纯。(9)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10)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11)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如: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4)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4.语义上主谓直接判断。例如:
(1)刘备天下枭雄。
(2)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
(1)臣诚恐见欺于王。(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3)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4)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5)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6)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为”“为„„所”表被动。如: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3)为予群从所得。(4)恐为操所先。
(5)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6)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3.“受”“受„„于”表被动。如:
受制于人。
(三)倒装句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
大王来何操?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
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
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例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五人墓碑记》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列子〉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例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例如: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3.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宾短语。
标志词:于、以。如:
俄有武夫出于波间 覆之以掌,虚若无物。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
(1)甚矣,汝之不惠。(2)美哉,我少年中国。”(3)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4)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5)德何如,则可以王矣?(6)何由知吾可也?(7)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8)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9)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10)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
(四)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1)承前省。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也作蒙后省)。如:
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如:
(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 如:
(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
如: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 如:
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 如: 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 如:
(1)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2)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3)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4)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5)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6)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7)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8)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9)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帷幕。
(10)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第三篇:文言文常见句式概括范文
文言文常见句式概括
设计人;何绪奇
2010年6月2日星期三
文言常用句式和现代汉语的常用句式基本上是相对应的,主要要求同学们掌握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变式句等五种。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苏轼《石钟山记》)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条雄。(司马光《赤壁之战》)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二、疑问句
文言中的疑问句,一般要用疑问代词(谁、何、易、胡、安、孰、焉等)或疑问语气词(乎、欤、耶等)提出问题。
用疑问代词的,例如:
谁为哀者?(张溥《五人墓碑记》)独五人之激檄,何也?(同上)蹈死不顾,亦曷故哉?(同上)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司马迁《鸿门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且焉置土石?(《列子•愚公移山》)用疑问语气词的,例如:
壮士,能复饮乎?(司马迁《鸿门宴》)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沟《六国论》)
三、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动见瞻观,何时易乎?(曹丕《与吴质书》)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参佐无不被系束。(《世说新语•桓南郡好猎》)
5.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省略句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很多省略现象,古代汉语中更为多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例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左传•曹判论战》)
2.省略谓语。与现代汉语比较,文言中谓语的省略较多见。例如: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同上)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3.省略宾语。有动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司马迁《陈涉世家》)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沈括《活板》)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司马迁《鸿门宴》)有介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竖子不足与()谋。(同上)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4.省略介词。文言中介词“于”也常常省略。例如: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苏轼《石钟山记》)激昂()大义,蹈死不顾(张博《五人墓碑记》)
五、变式句
所谓变式句,是比照现代汉语说的。文言中句子的语序多有变化,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主语后置。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愚公移山》)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晏子春秋;晏子辞千金》)
2.宾语前置。宾语前置相当多见,有几种情况。一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苏轼《石钟山记》)。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弗怠之)(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一是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提前。例如:
大王来何操?(操何)(司马迁《鸿门宴》)沛公安在?(在安)(同上)
子何恃而往?(侍何)(彭端淑《为学》)
微斯人,吾谁与归?(与谁)(范仲淹《岳阳楼记》)不然,籍何以至此?(以何)(司马迁《鸿门宴》)一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例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韩愈《师说》)唯利是图(图利)
3.定语后置。文言中,一些修饰性的定语常常置于中心词之后。例如:
遂率子孙荷担考三夫。(《列子•愚公移山》)
大阉之乱,绍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4.介词结构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则往往置后作补语。例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得双石于潭上。(苏轼《石钟山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司马迁《陈涉世家》)
第四篇:2016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总结及练习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总结 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①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是由形容词、名词变来的。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的时候,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动词的使动用法,顾名思义,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实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实行这个动作。”②在古代汉语中,不及物动词常有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课本中共有这些句子:
⒈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第一册《勾践灭吴》)退,使„„撤退。⒉噽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第一册《勾践灭吴》)服,使„„臣服。⒊夫差与之成而去之。(第一册《勾践灭吴》)去,使„„回去。⒋焉用亡郑以陪邻?(第一册《烛之武退师》)亡,使„„灭亡。⒌夫如是则修文德以来之。(第一册《季氏将伐颛臾》)来,使„„来。⒍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第二册《过秦论》)亡,使„„灭亡。⒎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第四册《滕王阁序》)屈,使„„委屈;窜,使„„逃窜。
⒏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第三册《六国论》)却,使„„退却。⒐近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第三册《石钟山记》)鸣,使„„鸣叫。⒑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第三册《病梅馆记》)复,使„„恢复;全,使„„保全。⒒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值,居为奇货。(第四册《促织》)昂,使„„高。⒓宁许以负秦曲。(第六册《廉颇蔺相如传》)负,使„„承担。⒔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第六册《廉颇蔺相如传》)归,使„„回去。⒕鸣鼓而聚之,击木而招之。(第二册《种树郭橐驼传》)鸣,使„„鸣。⒖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第二册《鸿门宴》)从,使„„跟从。⒗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第五册《齐桓晋文之事》)朝,使„„朝见。⒘项伯杀人,臣活之。(第二册《鸿门宴》)活,使„„活下来。⒙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第三册《伶官传序》)兴,使„„兴盛;亡,使„„灭亡。二名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③
课本中有这些句子:
⒈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第四册《滕王阁序》)下,使„„放下来。⒉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第二册《鸿门宴》)王,使„„做大王。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④
课本中有这些句子:
⒈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磨厉之于义。(第一册《勾践灭吴》)洁,使„„洁净;美,使„„美丽;饱,使„„温饱。⒉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第二册《过秦论》)弱,使„„削弱。⒊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第二册《过秦论》)弱,使„„变弱。⒋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值,亦无售者。(第四册《促织》)高,使„„高。⒌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第五册《齐桓晋文之事》)危,使„„危险。⒍臣请完璧归赵。(第六册《廉颇蔺相如传》)完,使„„完整无缺。⒎今媪尊长安君之位。(第一册《触龙说赵太后》)尊,使„„尊贵。⒏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第二册《谏太宗十思书》)安,使„„安居。⒐想馋邪则思正身以黜恶。(第二册《谏太宗十思书》)正,使„„正。⒑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第一册《勾践灭吴》)耻,使„„受耻辱。⒒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第六册《报任安书》)辱,使„„受辱。⒓然居吾乡,则长人者好烦其令。(第二册《种树郭橐驼传》)烦,使„„繁琐。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样”的意思。这种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一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⑥ 课本中有这些句子: ⒈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第二册《师说》)师,以„„为老师。⒉侣鱼虾而友麋鹿。(第四册《前赤壁赋》)侣,以„„为伴侣;友,以„„为朋友。⒊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第二册《师说》)师,以„„为老师。二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⑦ ⒈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第一册《邹忌讽齐王纳柬》)美,认为„„美丽。⒉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第一册《秋水》)少,认为„„少;轻,认为„„轻。⒊成以其小,劣之。(第四册《促织》)劣,认为„„劣小。⒋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第二册《师说》)耻,以„„为耻。⒌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第二册《师说》)耻,以„„为耻。⒍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第二册《师说》)耻,以„„为耻。⒎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第二册《廉颇蔺相如传》)羞,以„„为羞耻。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意动用法则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是主观的看法,客观不一定必然如此。三.名词用如动词
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实际上也都属于名词做动词,除这两种用法外,名词在其他情况下还可以作谓语动词。课本中有这些句子:
⒈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第一册《勾践灭吴》)女,嫁女。⒉非其夫人之所织不衣。(第一册《勾践灭吴》)衣,穿衣。⒊今夫差衣水犀甲者亿有三千。(第一册《勾践灭吴》)衣,穿。⒋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第一册《烛之武退师》)军,驻扎。⒌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第一册《烛之武退师》)鄙,把„„当作边邑。⒍秦伯说,与郑人盟。(第一册《烛之武退师》)盟,结盟。⒎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第一册《触龙说赵太后》)质,做人质。⒏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衣,穿。⒐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第一册《寡人之于国也》)衣,穿;王,称王。
⒑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第一册《劝学》)水,游泳。⒒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第四册《滕王阁序》)襟,连带。⒓与其身也,则耻师焉。(第二册《师说》)师,学习。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第二册《师说》)师,学习。⒕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第三册《六国论》)礼,礼遇。⒖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屠慧褒始舍其址。(第三册《游褒禅山记》)舍,盖屋。⒗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者。(第三册《游褒禅山记》)名,命名。
⒘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第三册《游褒禅山记》)名,说出。
⒙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第三册《石钟山记》)名,命名。⒚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第三册《项脊轩志》)乳,哺乳。⒛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第三册《登泰山记》)烛,照。23.此文人画士,心之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第三册《病梅馆记》)绳,衡量。
24.德何如则可以王?(第五册《齐桓晋文之事》)王,称王。25.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第五册《齐桓晋文之事》)衣,穿。26.魏其,大将也,衣赭色,关三木。(第六册《报任安书》)衣,穿。27.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戒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第六册《廉颇蔺相如传》)舍,安排住宿。
28.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第六册《廉颇蔺相如传》)衣,穿。
29.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第六册《廉颇蔺相如传》)嘻,发出嘻的声音。
30.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第六册《廉颇蔺相如传》)刃,杀。31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第六册《屈原列传》)祖,效法。32.仗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第四册《促织》)仗,用杖打。33.买五人之脰而函之。(第三册《五人墓碑记》)函,用盒子装。34.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第一册《子路曾西冉有公西华侍坐》)端,穿着礼服;章甫,戴着礼帽。35.甚至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第二册《种树郭橐驼传》)爪,用手抓破。36.范增数目项王。(第二册《鸿门宴》)目,看。37.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第三册《伶官传序》)函,用盒子装。38.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第二册《阿房宫赋》)焦土,成为焦土。39.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第四册《前赤壁赋》)下,攻下;东,向东。名词用作状语
现代汉语中一般只有时间名词做状语,普通名词做状语的很少。但古代汉语中不但时间名词作状语,普通名词也可做状语。普通名词做状语可以分为四种情况: 一表示方位或处所 课本中有:
⒈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第六册《廉颇蔺相如传》)前,上前。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第一册《勾践灭吴》)庙,在庙堂上。⒊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没,又郊败之。(第一册《勾践灭吴》)郊,在郊外。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第一册《劝学》)上,向上;下,向下。
⒌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臾之地,北收要害之都。(第二册《过秦论》)南,向南;西,向西;东,向东;北,向北。⒍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汶水东流。(第三册《登泰山记》)西,向西;东,向东。⒎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第六册《廉颇蔺相如传》)廷,在朝廷上。⒏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第六册《信陵军窃符救赵》)北,向北;西,向西。⒐仓皇东出。(第三册《伶官传序》)东,向东。⒑骊山北构而西折。(第二册《阿房宫赋》)北,向北;西,向西。
⒒平原君乃置酒,前为鲁连寿。(第六册《信陵君窃符救赵》)前,上前。二表示工具或依据 课本中有: ⒈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第二册《过秦论》)席,用席子。⒉市中游侠儿的佳者笼养之。(第四册《促织》)笼,用笼子。⒊日将暮,取儿藁葬。(第四册《促织》)藁,用稻草。⒋故令人持璧,间至赵矣。(第六册《廉颇蔺相如传》)间,从小路。三表示比喻 课本中有:
⒈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第二册《过秦论》)云,像云一样。⒉雄洲雾列,俊采星驰。(第四册《滕王阁序》)雾,像雾一样;星,像星一样。⒊常以身翼蔽沛公。(第六册《鸿门宴》)翼,像翅膀一样。四表示对人的态度 人皆得以隶使之。(第三册《五人墓碑记》)隶,像奴隶一样。普通名词作状语和一般主谓结构形式完全一致,但意思完全不同。判断一个名词是做状语还是主语,一般来说要看这个名词前是否还另有主语,若另有主语那么这个名词就做状语,否则就是主语。五.形容词做动词
形容词可做谓语,但是不能带宾语。当形容词后面带宾语时,它活用为动词。⒈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第二册《师说》)好,喜欢。⒉方是时也,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第三册《游褒禅山记》)明,照明。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五册《齐桓晋文之事》)老,尊敬;幼,爱护。⒋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第六册《廉颇蔺相如传》)严,尊重。⒌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终不怜公子姊也。(第六册《信陵君窃符救赵》)轻,轻视。⒍使上官大夫短屈平于顷襄王。(第六册《屈原列传》)短,揭短。⒎然居吾乡,则长人者好烦其令。(第二册《种树郭橐驼传》)好,喜欢。六.形容词做名词
⒈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第一册《烛之武退师》)乏困,缺少的东西。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第五册《齐桓晋文之事》)明,视力。⒊为甘肥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第五册《齐桓晋文之事》)甘肥,甘美的食物;轻,轻快的衣服。
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第二册《师说》)惑,困惑。
第五篇: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词类活用整理
2012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文言文词类活用整理
《劝学》
1、輮使之然也 动词用作名词,指用火熨使物弯曲这道工序。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名词用作状语,每天。
3、非能水也 名词用作动词,游泳。
4、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名词用作动词,跨步
5、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名词用作状语,“向上”、“向下”。《师说》
1、吾师道也 名词活用作动词,学习
2、吾从而师之 意动用法,以„„为师
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愚益愚: 形容词作名词:圣人、愚人
4、小学而大遗 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5、吾未见其明也 形容词作名词 明智
《赤壁赋》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用作状语,向西,向东)(2)下江陵(名词用作动词,攻占)
(3)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军)(4)舞幽壑之潜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5)泣孤舟之嫠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6)正襟危坐(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
(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用作状语,向南)
(8)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9)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出白色,天亮)
《始得西山宴游记》
(1)日与其徒上高山(名词作状语,每天)(2)穷回溪(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3)卧而梦(名词作动词,做梦)
(4)始指异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异)(5)穷山之高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最高点、顶点)(6)箕踞而遨(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7)萦青缭白(形容词用作名词,青山,白水)(8)自远而至(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处)
《六国论》
1、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2、以地事秦(名词用作动词:侍奉)
3、李牧连却之(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
4、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作动词,礼遇)
5、日削月割(名词作状语)
《烛之武退秦师》
(一)名词作动词
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驻军,驻扎)
2、越国以鄙远(意动,以„„为边邑)
3、与郑人盟(订了盟约;建立同盟,结盟)
4、唯君图之(计划,考虑)
5、既东封郑(使„成为疆界)
6、阙秦以利晋(使„得利)
(二)名词作状语
7、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边;在西边)
8、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9、朝济而夕设版焉(在早上;到黄昏)
(三)动词作名词
10、君亦无所害(害处)
11、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
(四)形容词作名词
12、臣之壮也(壮年)
13、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
14、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五)形容词作动词
15、因人之利而敝之(损害/使动)
16、肆其西封(扩张、延伸)
(六)一般动词的使动
17、烛之武退秦师(使„.退却)
18、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使„亏损)
19、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灭亡)
《廉颇蔺相如列传》
1、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
2、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
3、乃使从者衣褐(衣,穿)
4、怀其璧(怀,怀揣着)
5、蔺相如前曰(前,走上前)
6、臣乃敢上璧(上,献上)
7、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8、臣语曰(语,告诉)
9、而相如庭斥之(通“廷”,在朝廷上)
10、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表示“至”的方式,从小路)
11、奉璧西入秦(西,方位名词状语,向西)
12、乃前曰(前,,方位名词做状语,向前)
13、完璧归赵(完,使„„完整)
14、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
15、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承担)
16、毕礼而归之(归,使„„回去)
17、以绝秦望(绝,用„„断绝)
18、且庸人尚羞之(羞,以„„为羞耻)
19、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为先;后,以„„为后)20、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名作动,宽容)
21、而绝秦赵之欢(欢,形作名,友好关系)
22、宁许以负秦曲(曲,形作名,理亏之责)
23、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约束,动作名,盟约)
24、大王必欲急臣(急,形作动,逼迫)
《鸿门宴》
1、沛公军霸上(驻军)
2、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
3、吾得兄事之(侍奉)
4、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
5、若入前为寿(上前)
6、刑人如恐不胜(用刀割刺)
7、道芷阳间行(取道)
8、沛公欲王关中(称王)以上名作动
9、于是项伯复夜去(连夜)
10、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那样)
11、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
12、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那样)
13、头发上指(向上)
14、道芷阳间行(从小路)以上名作状
15、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
16、从百余骑(使„„跟从)
17、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使„„进来)
18、拔剑撞而破之(使„„破)
19、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使„„回去)20、樊哙侧其盾以撞(使„„侧过来)以上使动
2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以„„为王)意动
22、素善留侯张良(交好)
23、秋毫不敢有所近(接触,沾染)
24、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急事)
25、君安与项伯有故(老交情)以上形作名
《陈情表》
1.夙遭闵凶:不幸的事
2.2.猥以微贱:社会地位低下之人 3.3.凡在故老:年老之人 以上形作名
4.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作动,离 5.则刘病日笃:名作状一天天地 6.谨拜表以闻:使动,使皇上闻
《逍遥游》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向南飞。名词用作动词)2.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上,向上飞;下,落下。名词用作动词)3.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郊野景象。形容词用作名词)4.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指自然之性。形容词用作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