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
高中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
文言文有一些固定搭配的句式,牢牢地掌握这些句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快速、正确地进行文言文翻译非常有帮助。
现将常见的固定句式汇集如下:
1.“无以”,“无从”,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无法”。例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译文:因此不积累半步一步,就无法达到千里之外;不汇集细微的 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海。
例2: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以手共搏之。
译文:群臣仓猝惶急,没有什么东西来对付荆轲,只能用手搏斗。
2.“„„,抑„„”,译为“是„„,还是„„”或“„„,或者„„”。例: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译文:或者考察其成败的事迹,不都是由人事所决定的吗?
3.“有所”,译为“有„„的”。(人、物、事)
例: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译文:死也是我厌恶的,(但是我)厌恶的还有比死更严重的,所以祸患(也)有(我)不躲避的。
4.“无所”,译为“没有„„的”。(人、物、事)
例: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指南录后序》)译文:天刚亮,在竹林里躲避哨后,(碰到)几十名巡逻的骑兵,几乎没法逃脱而死。
5.“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把„„怎么办呢?”“对„„怎么样呢?”,如果之间没有插入名词、代词和词组,则译为 “怎么,怎么样,怎么办”。有询问怎么处理的意思。
例:“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译文:(沛公说:)“现在出来了,没有告辞,对这怎么办呢?”
6.“如„„何”,译为“对„„怎么办?”
例: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译文:对太行、王屋怎么办?
7.“奈„„何“,译成“把„„怎么办?” 例1: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冶邺》)译文:三老不回来,把他们怎么办? 例2:虞兮虞兮奈若何!译文:虞姬啊虞姬,把你怎么办(安置)?
8.“是故”,“是以”,译为“因此,所以”。
例: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译文:因此,无论(身份)高贵还是低贱,无论年龄大还是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9.“所以”,译为“用来„„的”、“„„原因”。
例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译文:老师,是用来 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
例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我们离开父母亲属来侍奉您 的原因,只是仰慕您的崇高品德。
10.“不亦„„乎”,译为“不也是„„吗?”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经常温习所学知识,不也是高兴的吗?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快乐的吗? 别人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生气,不也是有道德的人吗?”
11.“有以„„”,“无以„„”,译为“有可以拿来„„的”,“没有可以拿来„„的”。
例1:吾终当有以活汝。(《中山狼传》)译文:我总会有可以拿来使你活下去的办法。例2:军中无以为乐。(《鸿门宴》)译文:军营里没有可以用来作乐的东西。
12.“庸„„乎”,译为“哪里„„呢?”
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译文:我以道理为师,哪管他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13.“其„„乎(邪)”,译为“难道„„吗?” 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译文: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是他们真的不知道千里马啊!
14.“得无„„乎”,“得无„„耶”,译为“恐怕„„吧”或“莫非„„吧”。
例: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记王忠肃公翱事》)译文:你们的老人很廉洁,你们恐怕不免穷困吧? 15.无乃„„乎(与),译为“恐怕„„吧?”
例:无乃尔是过与?(《论语》)——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
16.“„„之谓也”,“其„„之谓也”,译为“说的就是„„”“大概说的是„„吧”; “岂„„之谓乎”,译为“难道说的是„„吗?” 例1:其李将军之谓也? 译文:这大概 说的是 李将军 吧? 例2:岂管仲之谓乎? 译文:难道说的是 管仲 吗?
17.“孰与”,“与„„孰”,译为“跟„„比较,哪一个(更)„„”。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比,哪一个更厉害呢? 18.“然则”,译为“既然这样,那么”。例: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译文:这样做官也担忧,不做官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能 快乐呢?
19.“有„„者”,译为“有个„„人”。例: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促织》)译文:县里有一个叫成名的人,读书考秀才,但是多次没有考中。
20.“与其„„孰若(无宁)„„”,译为“与其„„,哪如„„,哪里比得上(不如)„„”。
例: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译文:与其坐着等死,哪如奋起抵抗拯救我们村庄?
21.“能无„„乎”,译为“怎么不„„呢?” 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译文:诚信却被怀疑,忠心却被诽谤,怎能不怨愤呢?
22.“(而)况„„乎”,译为“何况„„呢?”或“又何况„„呢?” 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译文:现在把钟和磬放入水中,即使有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又何况是石头呢!
23.“安能”、“何能”、“何得”,一般译为“怎么能”。
例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译文:怎么能让我低头弯腰去侍奉权贵,叫我不能开怀展笑颜!例2: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
常见固定句式的语法功能,有时能体现一定的表达语气。
1.推测语气 “„„得无„„” 这个词组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推测。
“得无”也常写作“得勿”、“得亡”。译为“莫不是”或“该不会”。例如: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译文: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了吧?(意思就是可能减少了。)
2.疑问语气
(1)“如„„何”、“奈„„何”、“若„„何” 这是三个表示相同的疑问语气,可以翻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待„„”。例: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译为: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2)“„„何(胡)以„„”。“何以”是“以何”的倒装。意思是“用什么”、“拿什么”、“凭什么”,表示疑问。例1: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译为:国家拿什么来救济(灾民)呢?
例2: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孟子•庄暴见孟子》)译为:我们君王大概没有疾病吧,(不然)凭什么能够奏乐呢?
3.反问语气(1)“不亦„„乎”。“亦”是副词,用来加强反问语气。译为“不„„吗”或“难道不„„吗”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译文:难道不是令人高兴的事吗?
(2)何(奚)„„为? 奚以„„为?“为”是表反问的语气词。译为“哪儿用得着„„呢”或“要„„干什么呢” 例:奚以 之九万里而南为?
译文:哪里要 飞到九万里的高空 而向南飞 呢?
文言句式的掌握直接影响着文言句子的翻译和文章的理解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些帮助。同时,同学们还应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发现,不断的去积累,以便更好的去应对高考。
一.翻译下列句子
1.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治邺》
2.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春秋•晏子使楚》 3.若辈得无苦贫乎?(《记王忠肃公翱事》)4.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孟子•庄暴见孟子》)5.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 察今》)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鸿门宴》)
7、谚所谓“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8、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9、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10、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促织》)
11、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1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13、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14、安能、何能、何得,这三种固定结构一般译为“怎么能”。
安能摧屑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15、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高三不再有,劝君珍惜之。一年之经历,终身之财富。
第二篇:【文言文】15种常见文言文固定句式
15种常见文言文固定句式,古文翻译不再难
1.无乃„„乎?
这是一种表示测度语气的固定格式,它表明的是对某种情况的估计或者对某件事情的认识。一般可译为“恐怕„„吧”或者“只怕„„吧”。例子是很多的。如:
①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应译为:使军队疲劳去袭击远方的国家,没有听到过这样的事。军队疲劳力量竭尽,远方的君主对这件事有准备,恐怕不行吧?)《崤之战》。
②暮婚而晨别,无乃太匆忙?(应译为:晚上结婚而早上就得离别,只怕太匆忙了吧?)《新婚别》
教材中有一篇古文叫《季氏将伐颛臾》,其中有一句话,也属于这种固定格式。“求!无乃尔是过与?”(句中划线句应译为:冉求!恐怕该责备的是你们吧?)
2.„„孰与„„
这是一种用来表比较的固定格式,用来比较两个人的高下、优劣或两件事的得失、好坏。它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句中提出了比较内容的,一类是句中没有提出比较内容的。前者应翻译成:“„„与„„相比,谁(哪一样)„„”,后者应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这种格式在古文中出现的频率是非常高的。如下面的例子:
①吾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漂亮?)
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项伯)跟你相比,谁的年纪大,谁的年纪小?)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你们看廉将军跟秦王相比,怎么样?)
④某业所就,孰与仲多?《原君》(我所完成的功业跟二哥相比,谁更多?)
文中的三个加线句均应译为“你跟我比怎么样呢”。
3.„„之谓也其„„之谓也
这是宾语提前的一种固定格式,是一种表示总结性的判断句。应该强调一下的是在这种格式中的“之”属于结构助词,起到的是提宾的作用。句首有“其”的也属于这种格式,而“其”属于句首语气助词,表推测,应译为“大概”。这种固定格式可译为“说的就是„„啊”,或者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啊”。请看下面例句:
①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听到了一些道理,以为天下没有谁超过自己了,说的就是我这种人啊!)
②诗曰:“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诗经》上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猜测得到它。”说的就是夫子这样的人啊!)
③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李将军列传》(太史公说:“《论语》上说:‘他自身端正,不下达命令人民就会行动;他自身不端正,即使下达命令他的百姓也不会听从。’大概说的就是李将军这样的人吧!”)
4.得无„„乎?得无„„耶?
这是一种表揣测疑问语气的固定格式,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推测。应译为现代汉语的下面三种格式:恐怕„„吧;莫非„„吧;该不会„„吧
这种格式在古文中出现的频率也是相当高的。请看下面的例子:
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看到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思想感情,恐怕不一样吧?)
②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莫非告诉我捕捉蟋蟀的地方吧?)
③若辈得无苦贫乎?《记王忠肃公翱事》(你们恐怕被穷困所苦吧?)
④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使楚》(莫非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善于偷盗吧?)
⑤日饮食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5.奈„„何如„„何若„„何
这三个格式的用法是一样的,都表示怎样对待或处置某人某事。需要强调的是,“奈”、“如”、“若”是动词,含有“对付”、“处置”、“办理”一类的意思;而“何”则是补语,作“怎么”、“怎样”讲。在中间插入的内容属于“奈”、“如”、“若”的宾语。整个格式可译为“把„„怎么样”,或“对„„怎么办”。
先看下面例句。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王屋、太行何?(《愚公移山》)
②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与妻书》)
③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力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
上面的三个例句中加线的句子应分别译为:
①把太行山和王屋山能怎么样呢?
②(我们)对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③虞姬虞姬把你怎么样呢?
6.何有于„„?
这是一种表反问的固定格式。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格式究其实质是两种特殊句式的紧缩和移位。一是由介词“于”与它的宾语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原句作补语,翻译过来必须还原到动词谓语之前充当状语;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谓宾前置,也就是说“有”的宾语是疑问代词“何”,它前置了,在翻译的时候,也必须还原到“有”的前面。知道了这一点再去理解这种格式就容易得多了。这种固定格式的意思是:“对于„„来说,又有什么„„呢?”
请看下面的例句。
例句: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应译为“对于我来说又有什么呢?”)
7.何„„为?
这是一种表询问或反问的固定格式。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为”这个虚词。“为”有两个读音,一是读“wèi”,一是读“wéi”。读“wèi”的时候,它只有介词性。一是读“wéi”。读“wéi”的时候,情况比较复杂,有三种情况。一是动词性,是一个“本领”很高强的动词,可以这样讲,句中需要什么动词,它都能够代替。二是介词性,只用在表被动的句子里。也就是说在被动句中,“为”必须读“wéi”。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再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两句中的“为”就必须读“wéi”。三是语气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呢”。在“何„„为”这种固定格式中,“为”就属于这种情况。
这种固定格式的正确翻译为:“还要„„做什么?”或者:“要„„干什么?”请看下面例句:
例句: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划线句应译为:“还要告辞做什么呢?”
例句:②项王笑曰:“天之王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划线句应译为:“这是上天要灭亡我,我还要渡江做什么呢?”
8.不亦„„乎?
这是一种表示反问的固定格式。最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格式中的“亦”。这是一个很容易产生误解的词,稍一疏忽就可能把它理解为副词,其实,它是一个助词,没有实在意义,只有加强语气的作用。这种固定格式可译为:“不是„„吗?”或者译为:“岂不是„„吗?”
在古文中,这种固定格式的出现频率是很高的。下面的几个例句:
①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句中的化线处应译为:“像这样寻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
②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句中的划线处应译为:“我射箭的本领不是很高明吗?”
③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句中的划线处应译为:“学习并且不时地温习它,不是很快乐了的吗?有同学从远方来,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9.有„„者
这种固定格式常用于叙事的开头,以突出叙事的对象。必须强调的是,这种格式还有两种情况。一是叙述的对象“人”在句首出现了,如“楚人有涉江者”,此刻,“有„„者”属于定语后置;二是叙述的对象在句中没有出现,不属于定语后置,如“杭有卖柑者”。请看下面例子:
人有亡斧者。(《韩非子》)在这个句子中,“人”出现了,因此,“有„„者”属于定语后置,应译为:“有一个丢了斧子的人。”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促织》)在这个句子中,叙述的对象没有出现,因而不属于定语后置,应译为:“城里有个叫成名的人。”
10.何„„之有?
这也是一种宾语提前的固定格式。句中的“何„„”是“有”的宾语,“之”属于结构助词,表示提宾。这种格式可译为:“有什么„„呢?”如下面的例子:
①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应译为:“宋国有什么罪过呢?”
②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应译为:“君子住在里面,有什么简陋呢?
③夫晋,何厌(通“餍”)之有?(《左传·崤之战》)应译为:“那晋国有什么可满足的呢?”
④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叔向贺贫》)应译为:“如果不忧虑德行没有完善,却忧虑财物不足,将要哀悼还来不及,有什么可祝贺的呢?”
11.唯(惟)„„是„„惟„„之为„„
这种固定格式也是一种宾语提前的格式。需要再强调一下的是,在这种格式中的“是”与“之为”,均属于结构助词,起到的是提宾作用;而唯(惟),表示的则是动作的唯一性,译为“只”。这种格式在成语中使用的频率是很高的。请看下面的例句:
①惟命是从;
②惟利是图;
③唯你是问;
④唯仁是亲;
⑤唯才是举;
⑥无乃尔是过与?
12.所以„„所以„„者
所+介词(以、从、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这是古文中十分常见的固定格式,是一种名词性的“所”字短语。首先我们得知道,在古文中的“所以”与现代汉语中的“所以”是完全不同的,现代汉语中的“所以”是一个复音虚词,用在因果复句的后一分句,表结果,而在古代汉语中,可以说什么都可以表示,就是不能表示结果。那么,他都能表示什么呢?它可以表示动作所涉及到的原因、根据、工具、处所、办法、凭借等。下面我们来看一些例子:
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表原因)
②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者。(《吕氏春秋·察今》)(表根据③笔,所以书也。(表工具)
④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表处所)
⑤吾知所以距(通“拒”)子者,吾不言。(《墨子·公输》)(表办法)
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表凭借)
⑦圣者,非所与熙(通“嬉”)也。(《墨子》·公输》)(表凭借。应译为:“圣人是不能与他随便开玩笑的。”)
⑧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记》)(表原因)
⑨天地之所以养人者,原不过此数也。(《治平篇》)(表方法)
⑩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表原因)
13.„„何所„„
这是一种表疑问的固定格式,是“所„„者(为)何”的紧缩和移位。懂得了这一点,也就等于知道了在阅读古文中遇上了这种固定格式时应该如何翻译了。请看下面的例子:
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②卖炭得钱何所营?(《卖炭翁》)
③白雪飘飘何所似?
⑤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孔雀东南飞》)
14.有所„„无所„„
这两种固定格式在古文中出现的频率就更高了,可以说比比皆是。需要强调的是,“有”、“无”是动词,“所„„”是名词性的“所”字短语作它们的宾语。这两种固定格式的翻译比较灵活。请看下面的例子。
①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可译为:“对财物没有取什么,对妇女没有宠幸谁”
②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净过日而已。(《与妻书》)句中划线的地方,可译为:“贫困没有什么可苦恼的。”
③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同上)句中划线处,可译为:“一丝一毫的财物都不敢接近。”
15.有以„„无以„„
这两种固定格式与上面讲的实际上是一回事,因为“有以”与“无以”是“有(所)以”与“无(所)以”的省写。“有”、“无”仍是动词,“(所)以„„”是“有”或“无”的宾语。如“军中无以为乐”,就是“军中无所以为乐”,但不必机械地译为“军中没有用来作乐的东西”,可改变语法结构译成“军中没有什么用来作乐的”。“有以„„”的译法类同。如下面的例子:
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可灵活地译为“没有用来达到千里的方法”和“没有用来汇聚成的江海的方法”。
②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荆轲刺秦王》)可译为:“我才有用来报答太子的方法。”
还应该强调一下,“有以”常和“未”连用,此时,与“有以”的用法相同。
如:臣未有以报也。(《庄暴见孟子》)
第三篇:·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叫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休(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等。第四篇:高中文言文句式归纳
高中语文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式 二,被动句式 三,省略句式 四,倒装句式 五,固定句式
『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① 皆(此,乃,是,则)……也 ○此天子气也.○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出师表》(诸葛亮《出师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② 所以……者……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事『所以』不成『者』 ,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③ 者……也(其中”者“表停顿, ”也“表判断)○亚父者,范增也.○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④ ……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⑤ 用动词“为” “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刘禹锡《陋室铭》)?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苏轼《石钟山记》)○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诸葛亮《出师表》)()
⑥ 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予本非文人画士……(龚自珍《病人馆记》)
⑦ 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秦,虎狼之国.『倒装句式』
□ □主谓倒装(“主语后置”或“谓语前置”.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即“汝之不惠甚矣!”(《列子愚公移山》))?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即“其贫若是”)(《晏子春秋晏子辞千金》)? [甚矣哉/为欺也!]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宾语前置相当多见,有几种情况.一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①否定词(不,否,弗,非)+代词宾语+动词→未之知,不余欺,弗之怠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苏轼《石钟山记》).?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弗怠之)(宋濂《送东阳马生序》)②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提前.例如:(疑问代词+动词?)(疑问代词+介词+动词?→介宾短语)?大王来[何操]?(操何)(司马迁《鸿门宴》)(疑问代词+动词?)?沛公[安在]?(在安)(司马迁《鸿门宴》)(疑问代词+动词?)?客[何为]者?(为何)(司马迁《鸿门宴》)(疑问代词+动词?)?子[何恃]而往?(侍何)(彭端淑《为学》)(疑问代词+介词+动词?→介宾短语)?微斯人,吾[谁与]归?(与谁)(范仲淹《岳阳楼记》)(疑问代词+介词+动词?→介宾短语)?不然,籍[何以]至此?(以何)(司马迁《鸿门宴》)(疑问代词+介词+动词?→介宾短语)○夫晋,[何厌之有]?
③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例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韩愈《师说》)?唯利是图(图利)惟命是听(成语)惟利是图(成语)惟你是问.?惟兄嫂是依(韩愈《祭十二郎文》)?惟马首是瞻(《冯婉贞》)□□定语后置
○而秦法,[群臣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愚公移山》)?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 里有则往往置后作补语.(谓语中心语+[{以,于,乎(用在句中)}+名词,代词,名词性短 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得双石[于潭上].(苏轼《石钟山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司马迁《陈涉世家》)○良曰: “长[于臣].”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 佚(yì)之狐言于[郑伯』.○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也.○使(∧之)毕使[于前]〔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省略句式』 □□①省略主语
.②省略谓语.③省略宾语.④ 省略介词“于” ⑤介宾短语中介词“以” “为” “与”后省略“宾语”.1,省略主语.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例如: ?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问:)何以战?“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左传曹判论战》)?()对曰: ○沛公曰: “ 『(项伯∧)『孰与』君少长”『省略主语“项伯” 』 』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省略主语“晋伯” 』
2,省略谓语.与现代汉语比较,文言中谓语的省略较多见.例如: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判论战》)?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3,省略宾语.有动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司马迁《陈涉世家》)?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沈括《活板》)?项王曰: “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司马迁《鸿门宴》)○毋从(之∧)俱死也.○使(∧之)毕使于前〔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4,有介词(“为”“与”“以”等)后宾语的省略.例如: , ,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陶渊明《桃花源记》)○为(吾∧)击破沛公军!“ 『省略介词宾语”吾“ 』 ○以(∧之)试人,血濡缕.『省略介词宾语”之“ 』 ○荆轲有所待, 『欲与(∧之)俱』.○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沛公奉卮(zhī)酒为(∧)『寿』 ,约为婚姻.○”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之∧)饮.○欲呼张良与(之∧)俱去 ○若入前为(之∧)『寿』.○竖子不足与(之∧)谋!○若郑『以(∧)为』东道主.5,省略介词.文言中介词“于”也常常省略.(动词+[(于∧)+处所,对象等])例如: ○封闭宫室,还军(于∧)霸上,以待大王来.○将军战(于∧)河北.○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坐上.○晋『军(∧于)函陵』 ,秦军氾(于∧)南.○与燕督亢之地图献(于∧)秦王.○沛公居(于∧)『山东』时,贪于财货.□□被动句式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如“为” “见” “于” “为所” “为……所”等.○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动句式标志语“为” 』 ○吾属今为之虏矣!『被动句式标志语“为” 』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被动句式标志语“见”!』 ○不者,若属皆且为(之∧)所虏!“
1,用介词”于“ ”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之)所……“表被动.2,用”为“ 例如: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3,用”见“ ”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参佐无不被系束.(《世说新语桓南郡好猎》)?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5,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五篇:高考文言文固定句式(教师版)
高考文言文常见固定结构(15例)(教师版)
一、“以为”、“以„„为” 文言中的“以为”,可以作为一个双音节词,和现代汉语的动词“以为”、“认为” 相当。如: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然而,在更多的场合,“以为”却是“以„„为„„”的紧缩,常见的有如下两种情况。第一,在“„„以为„„”、“以„„为„„”句式中,“以”是介词,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为”的状语,此时的“„„以为„„”、“以„„为„„”相当于“用„„做„„”或“把„„当作„„”。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4.夫以铜为鉴,可正衣冠。(《新唐书·魏征传》)——把铜板当作镜子,可使衣冠端庄。5.至丹以荆轲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第二,在“„„以(之)为„„”、“以„„为„„”句式中,“以”是动词,“认为”的意思;“„„为„„”是主谓词组,作“以”的宾语。这种句式,相当于“认为(觉得)„„怎么样”或“认为(觉得)„„是„„”。6.(满座宾客)以为妙绝。(《口技》)——(满座的宾客)认为它(口技)奇妙极了。(按:“以为妙绝”,即“以(之)为妙绝”,原句省略“以”的宾语“之”。)
二、“所以” 在文言文里,“所以”是两个词,凝固结构大致有两种情形。其一,“以”字当“因为”讲,“所以”相当于“„„的原因”、“„„的缘故”,用来表示原因。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前出师表》)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记》)其二,“以”字当“拿”、“用”或“凭借”讲,“所以”相当于“„„的办法”或“用来„„的”,用来表示手段、方法、根据、工具等。如: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前出师表》)——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和本分啊。
5.先王之所以为法者,民也。(《吕氏春秋·察今》)6.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教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三、“如„„何”、“奈„„何”、“若„„何” 古汉语中,“如(若)”、“奈”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而这两个词经常连在一起用,组成凝固结构。“如何(若何)”、“奈何”,可译为“怎”、“怎么办”、“怎么样”或“怎么对付”等。如: 1.王曰:“取吾璧玉,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如果将“如何”(或“奈何”、“若何”)二字拆开,当中夹进名词或代词,就形成表示疑问的凝固格式“如„„何”、“奈„„何”、“若„„何”,这种格式可用“对(拿、能)„„怎么样(怎么办)”来对译。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西门豹顾曰:“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治邺》)——西门豹回头(看大家)说:“巫婆、三老不来回话,对这事怎么办呢?” 6.若先生与百姓何?(《国语·周语》)——对先生与百姓怎么样?
第页
共 4 页
有时,“如何”、“若何”又变作“何如”、“何若”的形式,可以作为疑问形容词用,译作“怎么样”。7.(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项羽本纪》)——问道:“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四、“何以„„为” 文言中,“何以„„为”也是表示疑问的一种格式。其中“何以”的意思是“怎么用得着”,“为”是语气助词。“何以„„为”用现代汉语可译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译为“怎么(为什么)用得着„„呢”。
如:1.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汉书·霍去病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项羽本纪》)——现在人家正处在宰割者的地位,我们处在被宰割的地位,还告辞做什么?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项羽本纪》)— “何以„„为”中的“何”字,有时换作“奚”、“恶”;“以”字有时换为“用”字,这样便形成“奚以„„为”、“何用„„为”等形式,意义不变。如: 6.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哪里用得着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向南飞呢?
五、“何„„之有”
“何„„之有”式表示反问,是“有何”的倒装。“何”是动词“有”的前置宾语,“之”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何„„之有”可译为“有什么„„呢”或 “有什么„„的呢”。如: 1.譬如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列传》)——这好比是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一样,有什么功效呢?
2.姜氏何厌之有?(《郑伯克段于鄢》)——姜氏有什么满足呢? 3.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宋国有什么罪过呢? 4.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六、“不亦„„乎”
“不亦„„乎”是古代一种比较委婉的反问(含有探问)句式。句式中的“亦”字是副词,可译为“也”;“乎”字是疑问语气词,可译作“吗”。“乎”字与前面的“不亦”呼应,构成反问句式“不亦„„乎”,可以用现代汉语“不也„„吗”或“岂不也是„„吗”对译。如: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2.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逍遥游》)
七、“无乃„„乎”
“无乃„„乎”是表示一种委婉商量的疑问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揣测。“无乃”,表示“不是”的意思,与疑问语气词“乎”相呼应,构成“无乃„„乎”的凝固结构,这一凝固结构可以用“恐怕(只怕、大概)„„吧”对译。如: 1.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部队(因长途行军)筋疲力尽,郑国又有了准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 2.居简而行简,无乃太简乎?(《论语·雍也》)——在简单的基础上,再行简单,恐怕是过于简单了吧?
有时“无乃„„乎”中的“无”字换成“毋”字,成为“毋乃„„乎”的形式,其意义不变。如: 君反其国而私也,毋乃不可乎?(《礼记·檀弓》)——您一返回国家便有了私心,这样做恐怕不可以吧?
值得一提的是,“无乃„„乎”切忌用“不是„„吗”去对译,因为在古汉语中,“无乃„„乎”表示委婉商量的语气,而“不是„„吗”则偏重于反问。
第页
共 4 页
八、“得无„„乎”
“得无„„乎”是一种表示疑问的固定格式,在一般情况下,a译为“能不„„吗”或“能没有„„吗”。如: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能不有所不同吗? 然而,当“得无„„乎”用于表示猜想性、推测性的疑问时,“得无”则为“该不会(是)”的意思,“得无„„乎”可用现代汉语的b“该不会(莫非、只怕、恐怕)(是)„„吧”对译。2.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九、“有„„者”
文言文中,常用“有„„者”这样的凝固结构,叙述某个特定的人物的行为事迹,以突出所要叙述的对象。“有„„者”可译作“有(个)„„的”或“有(个)„„的人”。如: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揠苗助长》)楚人有涉江者。(《吕氏春秋·察今》)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史记·魏公子列传》)
十、“孰”、“„„孰与„„”
“孰”字,作疑问代词为常见的现象,它可以就人就事提出疑问。指代人时,可译作“谁”,指代事物时,用“哪”或“哪个”对译。如: 孰知道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知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另一种用法是,“孰”字之前如有先行词,即表示人或事物的词语,而这个先行词是表示“孰”字所代的范围的,这时,“孰”字就有从中“选择其一”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哪一个”或“哪一件”。如:
4.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徐公哪一个美? 5.哀公曰:“弟子孰为好学?”(《论语·雍也》)——哀公问:“学生们哪一个算是好学呢?” 古人用另一种形式“孰与”两词连用,表示比较,并成为固定格式。如: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项羽本纪》)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荀子·天论》)——观望等待时机,哪里比得上顺应并利用它呢? 注:“孰与”这个凝固结构在文言文中常常遇到,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拆开理解,二是要译出它的“比较”意义。
十一、“与其„„孰若„„”和“与其„„岂若„„”
“与其„„孰若„„”和“与其„„岂若„„”是表示在反问中有比较而抉择(肯定)其中之一的两种凝固结构,可用现代汉语“与其„„不如„„”或“与其„„怎么赶得上„„” 对译。如: 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童区寄传》)
有时,“与其„„孰若„„”格式中,“与其”不出现,单用“孰若”关联。如: 4„„从天而颂之,孰若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
十二、“与其„„宁„„”和“宁„„无(不)„„”
第页
共 4 页
“与其„„宁„„”和“宁„„无(不)„„”是表示抉择的两种格式,其抉择是在比较中肯定其中之一的。两种格式可用现代汉语“与其„„宁可„„”和“宁可„„不„„”对译。如: 1.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礼仪,与其奢华过分,宁可(倒不如)俭朴;丧事,与其治理的完备,宁可(倒不如)哀戚。2.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新注四书白话解说》)——与其有聚敛民财的臣,宁可(还不如)有偷盗的臣。
3.与其害于民,宁我独死。(《左传·定公十三年》)——与其对民有害,宁可我一个人死去。4.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项羽本纪》)——汉王笑着推辞说:“我宁可斗智慧,也不能较量力气。” 5.孙叔曰:“进之!宁我薄(通‘迫’),无人薄我。”(《左传·宣公十二年》)——孙叔说:“进军!宁可使我们的军队逼近敌人,不让敌军逼近我们。”
还有时“与其”中的“其”字不出现,构成“与„„宁„„”的形式,其意义也不变。如: 与人刃我,宁自刃。(《史记·鲁仲连列传》)
十三、“有以” “无以” 可译作“有什么可拿来”、“没有什么可拿来”对译。“用来(拿来)”、“来”等。如:
1.项王未有以应。(《项羽本纪》)
2.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羽本纪》)3.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羽本纪》)——(项庄)说:“君王与沛公共饮,军营中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拿来作乐,请让我舞剑助兴。”
十四、“„„有所„„”、“„„无所„„” 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有什么„„”、“„„没有什么„„”的意思。如: 1.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项羽本纪》)——我进入关中以后,一点点东西也不敢有所贪图。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有时,“所„„”词组用在“何”字后边,组成“何所„„”形式,这也是文言中常见的格式。如: 3.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史记·淮阴侯列传》)
十五、“„„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矣”、“其„„之谓乎”
“„„之谓也”是总结性判断的基本形式。可以翻译为“说的就是„„啊”或“这就叫„„啊”。如: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其„„之谓也”的形式中“其”字是语气副词,意思是“大概”。这样就舒缓了“„„之谓也”的肯定语气,增加了商量、推测的语气。如: 4.太史公曰:“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应当指出的是,本文只是就古汉语中常见的凝固结构进行大致的归类,所依据的也只是大家所熟知的古代文作品,和考试中常见的句式,那些不常用的及一些特殊句式所涉及的部分格式未作探究,诸如“„„者哉”、“„„者„„也”之类;同时还应当指出的是,对于古汉语凝固结构的诠释不能死搬教条,还要据其在不同语境中定酌。
第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