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练习

时间:2019-05-15 11:24: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考语文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练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考语文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练习》。

第一篇:高考语文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练习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做题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异之。

后关东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朗谓邵曰:“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年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先徙,带山之县必骇,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之原也,切为郡内忧之。”邵不从。边山之民果乱,内徙,或为寇抄。

是时董卓迁天子都长安,卓因留洛阳。朗父防为治书御史,当徙西,以四方云扰,乃遣朗将家属还本县。或有告朗欲逃亡者,执以诣卓,卓谓朗曰:“卿与吾亡儿同岁,几大相负!”朗因曰:“明公以高世之德,遭阳九之会,清除群秽,广举贤士,此诚虚心垂虑,将兴至治也。威德以隆,功业以著,而兵难日起,州郡鼎沸,郊境之内,民不安业,捐弃居产,流亡藏窜,虽四关设禁,重加刑戮,犹不绝息,此朗之所以于邑也。愿明公监观往事,少加三思,即荣名并于日月,伊、周不足侔也。”卓曰:“吾亦悟之,卿言有意!”

朗知卓必亡,恐见留,即散财物以赂遗卓用事者,求归乡里。到谓父老曰:“董卓悖逆,为天下所仇,此忠臣义士奋发之时也。郡与京都境壤相接,洛东有成皋,北界大河,天下兴义兵者若未得进,其势必停于此。此乃四分五裂战争之地,难以自安,不如及道路尚通,举宗东黎阳。黎阳有营兵,赵威孙乡里旧婚,为监营谒者,统兵马,足以为主。若后有变,徐复观望未晚也。”父老恋旧,莫有从者,惟同县赵咨,将家属俱与朗往焉。后数月,关东诸州郡起兵,众数十万,皆集荧阳及河内。诸将不能相一,纵兵抄掠,民人死者且半。久之,关东兵散,太祖与吕布相持于濮阳,朗乃将家还温。时岁大饥,人相食,朗收恤宗族,教训诸弟,不为衰世解业。

建安二十二年,遇疾卒,时年四十七。

(节选自《三国志•司马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卿与吾亡儿同岁,几大相负!几:怎么 .B.此朗之所以于邑 邑:同“悒”,愁闷不安。也。.C.伊、周不足侔也。侔:相等,齐 .D.不为衰世解业。解:消除,解除 懈怠,松弛 .1.D.解:懈怠,松弛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势必停于此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B.民人死者且半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C.将家属俱与朗往焉 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D.不为衰世解业 如姬为公子泣 ..2.A.指示代词,表示远指,那。(B副词,将/副词,暂且,姑且;C兼词,于彼,到那里/语气助词,不译;D介词,表原因,因为/介词,对,向)3.以下各项,全都能够体现司马朗有远见的一项是

①今寇未至而先徙,带山之县必骇 ②以四方云扰,乃遣朗将家属还本县

用心

爱心

专心

③即荣名并于日月,伊、周不足侔也 ④即散财物以赂遗卓用事者,求归乡里 ⑤天下兴义兵者若未得进,其势必停于此 ⑥不如及道路尚通,举宗东黎阳 A.①②④⑥ B.②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①④⑤⑥ 3.D.(②句主语为朗父;③为司马朗求得脱身的违心奉承之词。)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朗小时候就善于应答,表现出不于同一般少年的敏捷与机智,这种才能在被董卓诘问时有一次得到充分的体现,而且最终使自己及家人脱离危险。

B.对冀州刺史李邵移家避难的做法很不以为然,一是因为移家于温不能真正避开灾难,二是因为李邵的离开会引起当地居民的骚乱,但他的劝阻并未起作用。

C.司马朗认为,如果董卓能够清除众多的恶人,广泛推举贤能的人才,观察往事,略加考虑,就能取得盖世的功业。董卓被他的忠心和诚意打动,最终放了他。

D.司马朗回到家乡,发现家乡也不是可以安居的地方,并建议乡亲们跟他一起举家迁到黎阳去,但父老们留恋故土,很少跟着司马朗迁走的,后来家乡民众死伤近半。4.C.(司马朗并不是真正认为董卓可以取得盖世功业,有“朗知卓必亡”为证;“董卓被他的忠心和诚意打动,最终放了他”属无中生有。)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

(2)今寇未至而先徙,带山之县必骇,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之原也,切为郡内忧之。(3)朗知卓必亡,恐见留,即散财物以赂遗卓用事者,求归乡里。5.(1)我虽然年幼,却没有希望高攀的习性,少报年龄来求得早有成就,这不是我立志要做的事。

(2)现在敌寇还没有到来您就先迁走,依傍山地的各县百姓必定发生骚乱,这样就会动摇民心而成为违法乱纪的根源,我私下为郡内百姓的安危感到担忧。

(3)司马朗知道董卓必定败亡,害怕自己被留下,就分送财物给董卓手下管事的人,请求返回故乡。参考译文: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地人。九岁时,有人直接叫他父亲的名字,司马朗说:“轻慢别人父母的人,也就是不尊敬自己父母的人。”这个客人就向他道歉。他十二岁时,通过通经考试成为童子郎,监考的人因为司马朗身体健壮高大,怀疑他隐瞒了年龄,就讯问他。我的父族和母族,历代人都长得个头高大,我虽然年幼,却没有希望高攀的习性,少报年龄来求得早有成就,这不是我立志要做的事。监考的人对他的话感到惊讶。

后来关东的军队起事,原冀州刺史李邵家住在野王,靠近山势险要的地方,他打算迁居到温地。司马朗对李邵说:“唇齿相依的比喻难道只是指虞国和虢国吗?温和野王两地也正是这样;现在您离开那里而居住到这里,只是躲避早上灭亡的时刻,却保不住晚上灭亡罢了。况且您是郡国百姓中享有名望的人,现在敌寇还没有到来您就先迁走,依傍山地的各县百姓必定发生骚乱,这样就会动摇民心而成为违法乱纪的根源,我私下为郡内百姓的安危感到担忧。”李邵没有听从他的劝告。沿山一带的百姓果然发生骚乱,他们向内迁徙,有的还进行抢劫。

这时董卓迁移天子改都长安,董卓仍留在洛阳。司马朗的父亲司马防担任治书御史,应当向西迁移,因为天下各地纷乱如云,就派司马朗带着家属返回本县。有人告发司马朗打算逃跑,把他抓起来送到董卓那里,董卓对司马朗说:“你和我死去的儿子同岁,怎么这样辜负我!”司马朗于是就说:“您凭借高出世俗的美德,恰逢天下遭遇灾难的机会,清除众多的恶人,广泛推举贤能的人才,这确实是出于您的虚心思虑,(这样下去)将会出现大

用心

爱心

专心

治的局面。您的威势和德行以至于隆盛,您的功勋和业绩以至于显著,然而战争灾难一天天兴起,各州郡纷乱不安,郊野四境之内,百姓不能安居乐业,他们抛弃了住房财产,到处流浪逃窜,虽然四面的关口设卡制止,对逃亡的人加重刑罚惩治,但仍然不能禁绝止息,这就是我忧愁不安的原因。希望明公能观察往事,略加考虑,这样您荣耀的名字就能和日月同辉共存,即使是伊尹、周公也不足以和您相比。”董卓说:“我也明白这些,你说的是你自己的心意!”

司马朗知道董卓必定败亡,害怕自己被留下,就分送财物给董卓手下管事的人,请求返回故乡。他回到故乡后对父老们说:“董卓犯上作乱,被天下人仇恨,这正是忠臣义士发奋有为的时候。我们郡和京城境界相连,洛阳城东面有成皋,北面毗连黄河,天下兴起义兵的人们如果不能前进,那情势必然使他们停留在这里。这里是军队四分五裂交战争夺的地方,很难使自己安居下去,不如趁现在道路还可以通行,带领整个宗室向东迁往黎阳。黎阳有军营,赵威孙过去同我们乡里结为婚姻,担任监营谒者,统领军队,足可以做我们的首领。如果以后有变化,再慢慢观望也不晚。”父老们留恋故土,没有跟着司马朗迁走的,只有同县的赵咨,带着家眷一起和司马朗迁往黎阳。几个月后,关东各州郡起兵,聚众几十万人,都集结在荥阳、河内一带。将领们不能统一行动,放纵士兵抢掠,百姓被杀死的近一半。过了很久,关东的兵散去,太祖和吕布在濮阳一带相互对峙,司马朗才带着家人回到温地。这一年发生大饥荒,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司马朗收留抚恤宗族里的人,教育自己的弟弟们,不因为是衰乱时期就放松学业。

建安二十二年,因患病去世,当时四十七岁。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做题

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人也。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贾诩有良、平之奇。察孝廉为郎,疾病去官,西还至汧,道遇叛氐,同行数十人皆为所执。诩曰:“我段公外孙也,汝别埋我,我家必厚赎之。”时太尉段颎,昔久为边将,威震西土,故诩假以惧氐。氐果不敢害,与盟而送之,其余悉死。诩实非段甥,权以济事,咸此类也。

董卓之入洛阳,诩以太尉掾为平津都尉,迁讨虏校尉。卓败,众恐惧,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等欲解散,间行归乡里。诩曰:“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众以为然。后诩为左冯翊,傕等欲以功侯之,诩曰:“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固辞不受。

张绣在南阳,诩阴结绣,绣遣人迎诩。诩说绣与刘表连和。太祖比征之,一朝引军退,绣自追之。诩谓绣曰:“不可追也,追必败。”绣不从,进兵交战,大败而还。诩谓绣曰:“促更追之,更战必胜。”绣谢曰:“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败,奈何复追?”诩曰:“兵势有变,亟往必利。”锈信之,遂收散卒赴追,大战,果以胜还。

是后,太祖拒袁绍于官渡,绍遣人招绣,并与诩书结援。绣欲许之,诩显于绣坐上谓绍使曰:“归谢袁本初,兄弟不能相容,而能容天下国士乎?”绣惊惧曰:“何至于此!”窃谓诩曰:“若此,当何归?”诩曰:“不如从曹公。”绣曰:“袁强曹弱,又与曹为仇,从之如何?”诩曰:“此乃所以宜从也。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从一也。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宜从三也。愿将军无疑!”绣从之,率众归太祖。太祖见之,喜,执诩手曰:“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表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

文帝即位,以诩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诩年七十七,薨,谥曰肃侯。

(节选自《三国志•贾诩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用心

爱心

专心

A.故诩假以惧氐 假:借,借助 .B.间行归乡里 间:秘密地,悄悄地 .C.促更追之,更战必胜。促:赶快 .D.愿将军无疑!无:没有 .1.D.无:同“毋”,不要。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氐果不敢害,与盟而送之。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B.绣惊惧曰:“何至于此!”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C.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樊哙侧其盾以撞。..D.夫有霸王之志者。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2.B.疑问副词,为什么。(A介词,跟,和/动词,结交,亲附;C连词,表目的 /连词,表承接;D助词,„„的<人>/语气助词)

3.以下各项,全都能够体现贾诩“有良、平之奇”的一项是

①我段公外孙也,汝别埋我,我家必厚赎之。②诩曰:“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 ③诩谓绣曰:“促更追之,更战必胜。” ④诩显于绣坐上谓绍使曰:“„„,而能容天下国士乎? ⑤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宜从三也。⑥绣从之,率众归太祖。A.①③④⑥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⑥ 3.C.(②言其不邀功的品格;⑥言张绣从其计。)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诩有谋略才华,能灵活处理面临的情况将事情办成,但年轻时并不广为人知,只有阎忠比较了解他,甚至拿贾诩与西汉时期的张良、陈平相比。

B.董卓败亡后,他的亲信们十分害怕,打算各自逃生,贾诩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劝阻了他们,事成之后坚决拒绝了李傕等人为他请功的做法。

C.在张绣和曹操的对抗中,贾诩提出了两次建议,张绣先败后赢,证明贾诩善于用兵和长于分析敌我强弱的态势,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阎忠的看法。

D.拒绝强有力的袁绍的招引,力劝张绣投靠曹操,表明贾诩不仅善于分析大的形势,而且也善于根据袁、曹二人的做法分析人物性格和志向。4.C.(“长于分析敌我强弱的态势”这一点从张绣与曹操的战斗中看不出来。)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贾诩有良、平之奇。(2)后诩为左冯翊,傕等欲以功侯之,诩曰:“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固辞不受。(3)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5.(1)年轻时没有人知道他,只有汉阳人阎忠认为他不同寻常,说贾诩有张良、陈平那样奇特的才能。

(2)后来贾诩担任左冯翊,李傕等人因贾诩有功想请封他为侯,贾诩说:“这只是救自己性命的办法,哪里有什么功劳!”坚决推辞不接受。

(3)袁绍强盛,我们以很少的兵马归附他,他一定不会重视我们;曹公军队弱小,他得到我们一定很高兴,这是应该归附他的第二个原因。参考译文:

贾诩宇文和,武威姑臧人。年轻时没有人知道他,只有汉阳人阎忠认为他不同寻常,用心

爱心

专心

说贾诩有张良、陈平那样奇特的才能。他被推荐为孝廉,成为郎官,因病辞去官职向西还乡走到汧,在路上遇到叛变的氐人,和他同行的几十个人都被抓起来。贾诩说:“我是段公的外孙,你们不要活埋我,我家一定会出重金来赎我。”当时太尉段颎,过去长期担任守卫边防的将领,威名震动西部边疆,所以贾诩假借他来恐吓氐人。氐人果然不敢杀害他,和他结盟并送他回去,其余的人都被杀死。其实贾诩并不是段颎的甥孙,他的灵活应变把事情办成功,大都是这一类的情形。

董卓进入洛阳的时候,贾诩以太尉属官的身份担任平津都尉,又升迁讨虏校尉。董卓失败后,他的部属都感到害怕,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等人打算解散队伍,抄小路逃回家乡。贾诩说:“听长安城中的人议论说要杀尽凉州人,如果各位丢下部属单独出走,那么就是一个亭长也能把你们捆绑起来。不如率领部属向西去,在经过的地方招募兵马,来攻打长安,替董公报仇,如果有幸把事情办成,就可以尊奉朝廷来征服天下,如果不成功,再逃跑也不迟。”大家都认为他说的对。后来贾诩担任左冯翊,李傕等人因贾诩有功想请封他为侯,贾诩说:“这只是救自己性命的办法,哪里有什么功劳!”坚决推辞不接受。

张绣在南阳时,贾诩暗中结交张绣,张绣派人迎接贾诩。贾诩劝说张绣和刘表联合。太祖接连征讨张绣,一天早晨带领军队撤退,张绣要亲自率兵追击他。贾诩对张绣说:“不能追击,追击一定会失败。”张绣没有听从,进兵与曹军交战,结果被打得大败而回。贾诩又对张绣说:“赶快再去追击,再打一仗必定获胜。”张绣说:“没有听从您的建议,才落到这步田地。现在已经打了败仗,怎么又要追击呢?”贾诩说:“用兵的形式有了变化,赶快去追一定有利。”张绣相信了他的话,于是聚集逃散的士兵再去追击,与曹军大战,果然获胜返回。

在这以后,太祖在官渡抵御袁绍,袁绍派人招引张绣,并给贾诩写信希望双方互为外援。张绣想答应袁绍,贾诩在张绣的坐席上公开对袁绍的使者说:“回去告诉袁本初,他和袁术兄弟之间都不能相容,还能容纳天下的优秀人物吗?”张绣惊恐地说:“怎么说出这样的话?”又私下对贾诩说:“像这样的话,我该归附谁呢?”贾诩说:“不如归附曹公。”张绣说:“袁绍强大而曹公弱小,我又与曹公结下了冤仇,我归附他会怎么样呢?”贾诩说:“这正是应该归附他的原因。曹公尊奉天子来号令天下,这是应当归附他的第一个原因。袁绍强盛,我们以很少的兵马归附他,他一定不会重视我们;曹公军队弱小,他得到我们一定很高兴,这是应该归附他的第二个原因。有称雄天下的志向的人,本来就应当放弃自己的仇怨,来向天下人表明自己高尚的品德,这是应该归附他的第三个原因。希望将军不要迟疑!”张绣听从了他的话,带领人马归顺了太祖,太祖见到贾诩十分高兴,拉着他的手说:“使我得到天下人的信任和敬重的,就是你呀。”上表请求任命贾诩为执金吾,封为都亭侯,又升迁为冀州牧。

文帝即位后,任命贾诩为太尉,晋升爵位为魏寿乡侯。贾诩七十岁时去世,谥号为肃侯。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做题

秦秀,字玄良,新兴云中人也。父朗,魏骁骑将军。秀少敦学行,以忠直知名。咸宁中,为博士。

秀性忌谗佞,疾之如仇,素轻鄙贾充,及伐吴之役,闻其为大都督,谓所亲者曰:“充文案小才,乃居伐国大任,吾将哭以送师。”或止秀曰:“昔蹇叔知秦军必败,故哭送其子耳。今吴君无道,国有自亡之形,群率践境,将不战而溃。子之哭也,既为不智,乃不赦之罪。”于是乃止。及孙皓降于王濬,充未之知,方以吴未可平,抗表请班师。充表与告捷同至,朝野以充位居人上,智出人下,佥以秀为知言。

及充薨,秀议曰:“充舍宗族弗授,而以异姓为后,悖礼溺情,以乱大伦。昔鄫养外孙

用心

爱心

专心

莒公子为后,《春秋》书‘莒人灭鄫’。圣人岂不知外孙亲邪!但以义推之,则无父子耳。又案诏书‘自非功如太宰,始封无后如太宰,所取必己自出如太宰,不得以为比’。然则以外孙为后,自非元功显德,不之得也。天子之礼,盖可然乎?绝父祖之血食,开朝廷之祸门。《谥法》‘昏乱纪度曰荒’,请谥荒公。”不从。

王濬有平吴之勋,而为王浑所谮毁。帝虽不从,无明赏罚,以濬为辅国大将军,天下咸为之怨。秀乃上言曰:“自大晋启祚,辅国之号,率以旧恩。此为王濬无功之时,受九列之显位,立功之后更得宠人之辱号也。四海视之,孰不失望!蜀小吴大,平蜀之后,二将皆就加三事,今濬还而降等,天下安得不惑乎!吴之未亡也,虽以三祖之神武,犹躬受其屈。以孙皓之虚名,足以惊动诸夏,每一小出,虽圣心知其垂亡,然中国辄怀惶怖。当尔时,有能借天子百万之众,平而有之,与国家结兄弟之交,臣恐朝野实皆甘之耳。今濬举蜀、汉之卒,数旬而平吴,虽举吴人之财宝以与之,本非己分有焉,而遽与计校乎?”

后与刘暾等同议齐王攸事,忤旨,除名。寻复起为博士。秀性悻直,与物多忤。为博士前后垂二十年,卒于官。(节选自《晋书•秦秀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秀少敦学行 敦:厚,厚道 .B.辅国之号,率以旧恩 率:大致,一般 .C.抗表请班师 抗:呈上 .D.虽举吴人之财宝以与之 举:拿 .1.D.举:全,都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充文案小才,乃居伐国大任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B.吾将哭以送师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C.子之哭也,既为不智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D.及孙皓降于王濬,充未之知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B.均为连词,表修饰(A副词,表转折或出乎意料/副词,表确认、判断;C句中语气词助词,表停顿/句末语气助词,表肯定、感叹语气;D代词,这,这种情况/动词,到,到„„去。)

3.以下各项,全都表现王濬忠直性格的一项是

①充文案小才,乃居伐国大任,吾将哭以送师。②今吴君无道,国有自亡之形 ③天子之礼,盖可然乎?绝父祖之血食,开朝廷之祸门。④王濬有平吴之勋,而为王浑所谮毁 ⑤今濬还而降等,天下安得不惑乎!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 3.A.(②④两项不合题干要求)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秀从小就学习踏实,以忠厚正直知名。他担任博士前后共二十多年,嫉恶如仇,忌恨馋谀奸邪的小人,敢于犯颜直谏。

B.秦秀向来看不起贾充,对贾充担任讨伐吴国的大都督很有意见,打算哭着送军队出征,事实证明贾充果然不是将帅之才。

C.贾充死后立异姓为后嗣,秦秀认为这种做法有违礼法人情,建议赐予贾充“荒公”的谥号以示对这种做法的否定,但未被朝廷批准。

用心

爱心

专心

D.王濬平定吴国为国家立下了大功,但朝廷赏罚不明,没有给予王濬应有的封赏,秦秀上奏朝廷,慷慨陈词,为其鸣不平。

4.A.“二十多年”应为“将近二十年”。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充表与告捷同至,朝野以充位居人上,智出人下,佥以秀为知言。(2)然则以外孙为后,自非元功显德,不之得也。

(3)以孙皓之虚名,足以惊动诸夏,每一小出,虽圣心知其垂亡,然中国辄怀惶怖。5.(1)贾充的奏表和王濬的捷报同时到达朝廷,朝野上下的人都认为贾充官位居于人上,智力在人下,都认为秦秀有知人之明。

(2)那么以外孙为后嗣,如果不是功勋卓著的人或有大德的人,就不能这样。

(3)凭借孙皓的虚名,也足以惊动中原,每一次小小的侵扰,虽然圣主心里知道吴国将要灭亡,但中原之国每次都心怀恐惧。

参考译文:

秦秀,字玄良,是新兴云中人。父亲秦朗,担任魏骁骑将军。秦秀从小就学习踏实,以忠厚正直知名。咸宁年间,担任博士。

秦秀生性忌恨馋谀奸邪之人,嫉恶如仇,平时鄙视贾充,到征伐吴国的战役中,听到任命贾充为大都督,就对自己亲近的人说:“贾充是处理公文的小才,竟然担负征伐敌国的大任,我将哭着送军队出征。”有人制止他说:“当年蹇叔知道秦军一定会打败仗,因此哭着送他儿子出征。现在吴君无道,有自取灭亡的形式,我军统帅进入敌国境内,敌军将不战而败。你现在哭着送军队出征,既不明智,又犯了不能赦免的罪过。”于是他才作罢。等到孙皓向王濬投降时,贾充不知道,还认为吴国不能平定,上表请求班师回朝。贾充的奏表和王濬的捷报同时到达朝廷,朝野上下的人都认为贾充官位居于人上,智力在人下,都认为秦秀有知人之明。

到贾充死后,秦秀上奏说:“贾充舍弃宗族的人不立为后,却立异姓的人为后嗣,违背礼法不合人情,乱了人伦。从前鄫养育外孙莒公子为后嗣,《春秋》上就写到’莒人灭亡了鄫’。圣人难道不知道外孙也很亲近吗?只是从义理上推论,就不是父子关系。又查诏书上说:’如果不是功如太宰,分封后没有太宰那样的功劳,所选的继嗣人一定要是自己的亲生,不能以太宰作为比较的标准’。那么以外孙为后嗣,如果不是功勋卓著的人或有大德的人,就不能这样。天子的礼制,难道可以这样吗?断绝了亲生血脉,就打开了朝廷的灾祸之门。《谥法》上说’昏乱无度叫做荒’,请谥贾充为荒公。”朝廷没有答应。

王濬有平定吴国的功勋,却被王浑谗言诋毁。皇帝虽然没有听信,却赏罚不明,任命王濬为辅国大将军,天下人都为他抱不平。秦秀于是上言说:“辅国这一称号,向来给以旧恩之人。这是王濬在没有立功的时候处于九卿的显位,立功之后却只得到受宠幸的人所获得的不光荣的称号啊。天下人看了这件事,怎能不失望啊!蜀国小吴国大,平定蜀国之后,两位将领都加了三公的称号,现在王濬平定吴国归来反而降了等级,天下人怎能不困惑呢?吴国没有灭亡的时候,即使是凭借三祖的神勇,也要亲受其辱。凭借孙皓的虚名,也足以惊动中原,每一次小小的侵扰,虽然圣主心里知道吴国将要灭亡,但中原之国每次都心怀恐惧。那时,如果有人能率领天子的百万大军,平定了吴国使之归属中原,即使和那位将领结为兄弟之交,我估计朝野的人都心甘情愿。现在王濬率领蜀汉的士卒,在数旬之间就平定了吴国,即使把吴的财富全给了他也是应该的,因为本来就不是自己的,怎么能立即和他计较呢?”

用心

爱心

专心

后来又与刘暾等人一起奏议齐王司马攸的事,触犯了皇上的旨意,被除名。不久又被启用为博士。秦秀性格刚直,处理事务常触犯他人。做博士前后近二十年,逝世在任上。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做题

张浚,字禹川,本河间人。性通脱无检,泛知书史,喜高论,士友摈薄之。

不得志,乃羸服屏居金凤山,学从横术,以捭阖干时。枢密使杨复恭遇之,以处士荐为太常博士,进度支员外郎。黄巢之乱,称疾,挟其母走商山。僖宗西出,卫士食不给,汉阴令李康献糗饵数百驮,士皆厌给。帝异之,曰:“尔乃及是乎?” 对曰:“臣安知为此,张浚教臣也。”乃急召浚至行在,再进谏议大夫。

时王敬武在平卢,军最强,累召不肯应。浚往说之,而敬武已臣贼,不迎使者。浚责之曰:“公为天子守藩,今使者赍诏至,不北面俯伏而敢侮慢,公乃未识君臣大分,何以长吏民哉?”敬武愕眙愧谢。浚宣诏已,士按兵默默。浚召将佐至鞠场,倡言:“忠义之士当审利害。黄巢,贩盐虏耳。舍天子而臣之,何利邪?今诸侯勤王者踵相接,公等据一州以观成败,后贼平,将安往?诚能此时共 诛大盗,迎天子,功名富贵可反手而取。吾怜公等舍安而蹈危也。”诸将杂然曰: “谏议语是!”敬武即引军从浚西。

浚始由复恭进,复恭中失权,更依田令孜,故复恭衔之。及为中尉,数被离间。昭宗即位,复恭恃援立功,专任事,帝稍不平。当时多言浚有方略,善处大计,乃复见委信,尝问致治之要,对曰:“在强兵。兵强,天下服矣。”天子由是甘心于武功。后与论古今事,浚辄曰:“汉、晋之远无可道,陛下春秋鼎富,天资英特,内逼宦臣,外迫强臣,故不能安。此臣所以痛心而泣血也。”

是时,朱全忠威振关东,而安居受杀李克恭,以潞州归全忠。全忠乃与幽州李匡威、云州赫连铎上言:“先帝幸梁,由李克用与朱玫连和,请举兵诛之,愿帅兵为掎角。”帝诏文武四品以上议,皆言:“王室未宁,虽得太原,犹非所有。” 浚固争:“先帝时,身播屯乱,盖克用、全忠不相下也。请因其弱讨之,断两雄势。”帝曰:“平巢,克用功第一。今乘危伐之,天下其谓我何?”久不决。孔纬曰:“浚言万世之利,陛下所顾一时事尔。臣见师度河,贼必破。今军中费尚足支数年,幸听勿疑。”既浚、纬相倡和,帝乃决出师。

„„

全忠胁帝东迁,浚闻曰:“乘舆卜洛,则大事去矣。”盖知其将篡也。全忠畏浚构它镇兵,使全义遣牙将如盗者夜围墅杀之,屠其家百余人,实天复二年十二月。

(节选自《新唐书 •张浚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士皆厌给

厌:饱

B.敬武愕眙愧谢

谢:谢罪

..C.故复恭衔之

衔:怀恨

D.乃复见委信

委:抛弃,舍弃

..1.D.委:托付,委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臣安知为此

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 ..B.汉、晋之远无可道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C.请因其弱讨之,断两雄势

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D.天下其谓我何?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2.B.均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A动词,做/动词,是;C介词,趁着/介词,依靠,凭借;D副词,加强疑问语气,怎么/副词,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等。)

用心

爱心

专心

3.以下各项,全都能够表现张浚的忠心及善于预料事情的一项是 ①黄巢之乱,称疾,挟其母走商山 ②臣安知为此,张浚教臣也

③公乃未识君臣大分,何以长吏民哉? ④当时多言浚有方略,善处大计

⑤臣见师度河,贼必破 ⑥浚闻曰:“乘舆卜洛,则大事去矣。” A.①③④⑥ B.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⑥ D.②③⑤⑥ 3.C.(④言其“善处大计”,与要求无吻合之处,⑤为孔纬断言,不合要求。)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浚生性旷达不拘小节,喜欢高谈阔论,曾经学习纵横术以求博取功名,不愿为黄巢所用,后来对朝廷忠心耿耿。

B.让汉阴令李康为西行路上缺少干粮的僖宗卫士进献几百驮干粮,张浚引起僖宗的注意,被僖宗任命为度支员外郎,接着又直接提升为谏议大夫。

C.平卢的王敬武不肯奉朝廷的征召,张浚前往说服他,不料王敬武已经投靠黄巢,张浚先使王敬武折服,又说服众将佐,最终使王敬武归附朝廷。

D.张浚从朝廷的长远利益出发,不考虑小的恩怨,力主朝廷出兵征讨李克用,皇帝开始虽然拒绝了这一建议,但最终还是答应了出兵之事。4.B.(李康献糗饵在张浚作度支员外郎之后,作谏议大夫是两次提升的结果,并非“直接提升”。)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不得志,乃羸服屏居金凤山,学从横术,以捭阖干时。

(2)舍天子而臣之,何利邪?今诸侯勤王者踵相接,公等据一州以观成败,后贼平,将安往?

(3)全忠畏浚构它镇兵,使全义遣牙将如盗者夜围墅杀之,屠其家百余人。5.(1)张浚不得志,就穿着破旧的衣服隐居在金凤山,学习纵横之术,以便迎合时务往来游说权贵而博取功名。

(2)你们舍弃天子而臣服于他,有什么好处?如今各藩镇为拯救王室已相继起兵,你们据有一州之地而坐观成败,叛贼平定之后将到哪里安身?

(3)朱全忠害怕张浚煽动其他藩镇起兵,指使张全义派牙将装作强盗包围了张浚的别墅将张浚杀死,并杀了他全家一百多口。

参考译文:

张浚,字禹川,原本是河间人。他生性旷达不拘小节,广泛涉猎书册史籍,喜欢高谈阔论,士友们都疏远并瞧不起他。

张浚不得志,就穿着破旧的衣服隐居在金凤山,学习纵横之术,以便迎合时务往来游说权贵而博取功名。枢密使杨复恭遇到他,将他作为处士举荐为太常博士,晋升为度支员外郎。黄巢作乱时,他声称患病,带着母亲躲进商山。僖宗出京西行,卫士的食物供应不上,汉阴令李康进献干粮几百驮,士兵们都得以饱腹。皇帝感到出乎意料,就问他:“你怎么能想到这一点呢?”李康回答说:“臣怎么能想到这一点,是张浚教给我的。”于是皇帝立即将张浚召到驻地,两次晋升为谏议大夫。

这时王敬武在平卢,兵力最为强盛,朝廷多次召他发兵他都不肯。王濬前去游说他,而这时王敬武以投戝称臣,拒不奉迎朝廷使者。张浚指责他说:“公为天子镇守一方,现在使者带着诏书到来,不面北跪接而竟敢轻慢,您还不知君臣大礼,怎么能够掌管吏民呢?”王敬武感到震惊羞愧而谢罪。张浚宣读诏书以后,士兵们都沉默不动。张浚把将佐们都召集到球场,鼓动他们说:“忠义之士应当明察利害。黄巢,不过是贩私盐的匪徒罢了。你

用心

爱心

专心

们舍弃天子而臣服于他,有什么好处?如今各藩镇为拯救王室已相继起兵,你们据有一州之地而坐观成败,叛贼平定之后将到哪里安身?如果确实能在此时共同讨伐大盗,奉迎天子,博取功名易如反掌。我怜悯诸公弃安而投危啊。”众将纷纷说道:“谏议大夫说的很对!”王敬武当即带领军队跟随张浚西进。

当初张浚是依靠杨复恭被引进的,杨复恭一度失势,张浚又转而投靠田令孜,因此杨复恭对他怀恨在心。到张浚作中尉后,多次被离间。昭宗即位,杨复恭依仗曾经立过战功,把持朝政,皇帝渐生不满。当时很多人说张浚富于谋略,善于谋划大事,于是又受到重用宠信。皇帝曾询问他达到天下太平的重要方略,他回答说:“在于强兵。兵力强大了,天下就会归附了。”天子由此一心关注军事。后来皇帝与他谈论古今之事,他总是说:“汉、晋年代久远不必说,陛下年富力强,天资杰出,内受宦官威逼,外受强臣胁迫,所以不得安宁,这使我痛心而泣不成声。

这时,朱全忠威震关东,而安居受杀死李克恭,献出潞州投靠朱全忠。于是朱全忠与幽州的李匡威、云州的赫连铎一起向皇帝上言说:“先帝出行梁州,是由李克用与朱玫合谋造成的,请求朝廷率兵讨伐,我们愿出兵作为策应。”皇上下诏让四品以上的官员讨论,都说:“王室不得安宁吗,即使取得太原,还是不能归朝廷所。”张浚固执己见争论道:“先帝在时,身遭流离艰难,大概就是因为李克用、朱全忠互争高低相持不下的缘故。请乘李克用势力衰弱之际出兵讨伐他,断绝两雄相争的形势。”皇帝说:“平定黄巢,李克用功居第一。如今乘其危难而讨伐他,天下人会怎样说我呢?”拖延了很久没能做出决定。孔纬说:“张浚的建议是对万代有利的,陛下关注的只是一时的事情罢了。我预料官军渡过黄河,贼军必败无疑。眼下军中的费用还可以支持几年,望听取他的建议不要迟疑。”张浚、孔纬二人一唱一和,皇上于是就决定出兵。

乾宁年间,朱全忠胁迫皇帝东迁,张浚听说后说:“车驾迁都洛阳,国家就失去大势了。”这是他明白朱全忠将要篡夺皇位了。朱全忠害怕张浚煽动其他藩镇起兵,指使张全义派牙将装作强盗包围了张浚的别墅将张浚杀死,并杀了他全家一百多口,这是在天复二年十二月。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做题

李元谅,安息人。本安氏,少为宦官骆奉先养息,冒姓骆,名元光。美须髯,鸷敢有谋。以宿卫积劳,试太子詹事。李怀让节度镇国,署奏以自副。居军十年,士心惮服。

德宗出奉天,贼遣将何望之袭华州,于是刺史董晋弃城走。望之欲聚兵以绝东道,元谅自潼关引兵径薄其城,拔之。未几,迁镇国军节度使,封武康郡王。先是,诏发豳、陇兵东讨李希烈。师方出关,(朱)泚使刘忠孝召还;至华阴,华阴尉李夷简说驿官捕之,追及关,元谅斩以徇,所召兵不得入,由是华州独完。俄诏元谅与李晟收京师,次浐西。元谅先奋鏖贼,败之,进屯苑东,晟使坏苑垣入。泚连战皆北,遂大溃,京师平。让功于晟,退壁近郊。加检校尚书左仆射。

贞元三年,吐蕃请盟,诏以军从瑊会平凉,元谅军潘原、游瑰军洛口以为援。元谅曰:“潘原去平凉七十里,虏诈不情,如有急,何以赴?请与公连屯。”瑊以违诏,不听。瑊壁盟所二十里,元谅密徙营次之。既会,元谅望云物曰:“不详,虏必有变!”传令约部伍出阵。俄而虏劫盟,瑊奔还,元谅兵成列出,而泾原节度使李观亦以精兵五千伏险,与元谅相表里,虏骑乃解。元谅遣车重先,而与瑊振旅徐还,时以为有古良将风。是会也,微元谅、观二人,瑊且不免。帝嘉叹,赐善马金币良厚,因赐姓及名。

更节度陇右,治良原。良原隍堞湮圮,旁皆平林荐草,虏入寇,常牧马休徒于此。元谅培高浚渊,身执苦与士卒均,菑翳榛莽,辟美田数十里,劝士垦艺,岁入粟菽数十万斛,什具毕给。又筑连弩台,远烽侦,为守备,进据势胜,列新壁。虏至无所掠,战又辄北,由是泾、陇以安,西戎惮之。卒,年六十二,赠司 空,谥曰庄威。

用心

爱心

专心

(节选自《新唐书•李元谅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军十年,士心惮服

惮:畏惧,害怕 .B.是会也,微元谅、观二人,瑊且不免

微:如果不是,如果没有 .C.元谅培高浚渊

浚:深

.D.进据势胜,列新壁

壁:军营的围墙,指军营 .1.C.浚:疏通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于是刺史董晋弃城走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瑊壁盟所二十里

臣所过屠者朱亥 ..C.虏骑乃解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

..D.身执苦与士卒均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2.D.介词:和,跟,同。(A介词,在 /介词,对于;B名词,处所,地方/助词,与后面的动词结合成作定语的所字结构;C副词,才/副词,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等)

3.以下各项,全都能够直接表现李元谅“鸷敢有谋”的一项是 ①居军十年,士心惮服 ②元谅自潼关引兵径薄其城,拔之 ③元谅先奋鏖贼,败之 ④瑊壁盟所二十里,元谅密徙营次之

⑤帝嘉叹,赐善马金币良厚 ⑥又筑连弩台,远烽侦,为守备,进据势胜,列新壁 A.①③④⑥ B.②④⑤⑥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⑥ 3.D.(①⑤不能“直接”表现李元谅的“鸷敢有谋”。)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元谅原本并不姓李,后因为被姓骆的宦官收为养子而改姓骆,后来又因为在平定京师的战役中功劳大而被皇帝赐予李姓。

B.李元谅作战勇猛,在与何望之的战斗中以及平定京师的战役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并且元谅能够让功与他人。

C.李元谅不仅勇敢而且有谋略,在吐蕃请盟的事件中他自作主张将军营前移,结果瓦解了吐蕃的偷袭,备受皇帝与时人的称赞。

D.李元谅在节度陇右时,加固城防,远设烽燧,占据有利地势设置堡垒,使敌人入侵抢不到东西,作战又总是被打败,因此边境一度安定。4.A(“被皇帝赐予李姓”不是因在平定京师之役中功大,而是在吐蕃请盟的事件中功大。)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望之欲聚兵以绝东道,元谅自潼关引兵径薄其城,拔之

(2)潘原去平凉七十里,虏诈不情,如有急,何以赴?请与公连屯(3)虏至无所掠,战又辄北,由是泾、陇以安,西戎惮之 5.(1)何望之打算聚集兵力截断东部的道路,李元谅从潼关率兵直逼敌城,攻克城池。(2)潘原距离平凉七十里,虏人伪诈不可信,如果平凉一旦有紧急情况,我怎样赶去?我请求和你相邻驻守。

(3)虏兵前来无从抢掠,交战屡战屡败。因此,泾、陇得以安宁,西戎畏惧他。

参考译文:

用心

爱心

专心

李元谅,是安息人。原本姓安氏,小时候被宦官骆奉先收为养子,改姓骆,名元光。他胡须很美,凶猛勇敢有计谋。因为宿卫很有功劳,试任太子詹事。李怀让作镇国节度使时,上奏任命他为本军副使。在军中十年,士兵畏服他。

德宗出奔奉天,贼派遣将领何望之袭击华州,当时刺史董晋弃城逃走。何望之打算聚集兵力截断东部的道路,李元谅从潼关率兵直逼敌城,攻克城池。不久提升他为镇国军节度使,封为武康郡王,这之前,朝廷下诏书征调豳、陇两地的军队向东征讨李希烈。军队刚出潼关,朱泚派刘忠孝为使召回这支军队;刘忠孝到达华阴,华阴县尉李夷简劝说驿官拘捕了他,李元谅下令将他押到潼关,暂首示众,朱訿所召的军队不能进入,因此唯独华州得以保全。不久下诏书命李元谅和李晟收复京师,停驻在浐西。李元谅率先出兵和贼兵激战,打败他们,进驻苑东,李晟派人打破苑墙冲进去。朱訿连战连败,于是大军溃逃,京师平定。李元谅让功给李晟,退驻近郊。朝廷提升他为检校尚书左仆射。

贞元三年,吐蕃请求会盟,皇帝下诏书让李元谅率军跟随浑瑊到平凉会盟,元谅驻扎在潘原,游瑰驻军洛口作为接应。李元谅说:“潘原距离平凉七十里,虏人伪诈不可信,如果平凉一旦有紧急情况,我怎样赶去?我请求和你相邻驻守。”浑瑊认为这样有违诏命,没有听从。浑瑊驻扎在距离会盟地点二十里的地方,李元谅暗中将驻军营地移近。会盟之时,李元谅观望云气后说:“不好,虏人一定会有变化!”传下命令让部队出阵。不久虏人劫盟,浑瑊逃回,李元谅军队列阵而出,泾原节度使李观也衰五千精兵埋伏在险要处,和李元谅相互呼应,虏人的骑兵看到后方才离去。李元谅让先撤辎重,他和浑瑊整顿军队缓慢撤回,当时的人们认为他有古代良将的风范。这次会盟,如果没有李元谅和李观二人,浑瑊将不能脱身。皇帝嘉奖赞叹他们二人,赐予他好马金币等非常丰厚,并赐给他姓和名。

改任陇右节度使,治所在良原。良原城墙坍毁城壕淤塞,附近都是宽广的树林草原,虏兵入侵,常常在此放马休整。李元谅加高城墙疏浚护城河,亲自动手和士兵同甘共苦,斩除丛生的杂草树木,开出几十里良田,都劝士兵耕种,每年收入各种粮食几十万斛,各种用度全都得以满足。又修筑连弩台,远设烽燧观察敌情,作为守备,他还进占有利地势,设置新的军垒。虏兵前来无从抢掠,交战屡战屡败。因此,泾、陇得以安宁,西戎畏惧他。去世,时年六十二岁,追赠司空,谥号为庒威。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做题

张荣,字世辉,济南历城人,状貌奇伟。尝从军,为流矢贯眦,拔之不出,令人以足抵其额而拔之,神色自若。金季,山东群盗蜂起,荣率乡民据济南黉堂岭,众稍盛,遂略章丘、邹平、济阳、新城及淄州之地而有之,兵至,则清野入山。

岁丙戌,东平、顺天皆内属,荣遂举其兵与地纳款于按赤台那衍,引见太祖,问以孤军数载,独抗王师之故,对曰:“山东地广人稠,悉为帝有。臣若但有倚恃,亦不款服。”太祖壮之,拊其背曰:“真赛因八都兒也。”授金紫光禄大夫、山东行尚书省,兼兵马都元帅,知济南府事。时贸易用银,民争发墓劫取,荣下令禁绝。

庚寅,朝廷集诸侯议取汴,荣请先六军以清跸道,帝嘉之,赐衣三袭,诏位诸侯上。辛卯,军至河上,荣率死士宵济,守者溃。诘旦,敌兵整阵至,荣驰之,望风披靡,夺战船五十艘,麾抵北岸,济师,众军继进,乘胜破张、盘二山寨,俘获万余。大将阿术鲁恐生变,欲尽杀之,荣力争而止。癸巳,汴梁下,从阿术鲁为先锋,攻睢阳,议欲杀俘虏,烹其油以灌城,又力止之。既而城下,荣单骑入城抚其民。甲午,攻沛,沛拒守稍严,其将唆蛾夜来捣营,荣觉之,唆蛾返走,率壮士追杀之,乘胜急攻,城破。就攻徐州,守将国用安引兵突出,荣逆击之,亦破其城,用安赴水死。丙申,从诸王阔端破宋枣阳、仇城等三县。

时河南民北徙至济南,荣下令民间,分屋与地居之,俾得树畜,且课其殿最,旷野辟

用心

爱心

专心

为乐土。是岁,中书考绩,为天下第一。李璮据益都,私馈以马蹄金,荣曰:“身既许国,何可擅交邻境!”却之。年六十一,乞致仕。后十九年,世祖即位,封济南公,致仕,卒,年八十三。(节选自《元史•张荣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众稍盛,遂略章丘 稍:逐渐,慢慢地 .B.岁丙戌,东平、顺天皆内属 内:同“纳”,指(被)收容,接纳 .C.麾抵北岸,济师 济:成功 .D.旷野辟为乐土。辟:开垦,开辟 .1.C.济:渡,过河。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兵至,则清野入山 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 ..B.荣请先六军以清跸道 樊哙侧其盾以撞。..C.且课其殿最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D.身既许国,何可擅交邻境!徐公何能及君也? ..2.D.疑问副词,表反问,怎么。(A连词,表承接/连词,表选择;B连词,表目的/连词,表承接;C连词,表递进,并且/连词,表让步,尚且)3.以下各项,全都体现张荣神勇与仁爱之心的一项是

①拔之不出,令人以足抵其额而拔之 ②荣遂举其兵与地纳款于按赤台那衍

③军至河上,荣率死士宵济,守者溃 ④议欲杀俘虏,烹其油以灌城,又力止之。⑤荣下令民间,分屋与地居之,俾得树畜 ⑥中书考绩,为天下第一 A.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⑤ 3.A.(②言其归顺;⑥述其政绩)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荣曾率领乡民占据济南附近的州县,与元军对抗长达几年的时间,最后不得已归顺了元朝。

B.张荣作战勇敢,在攻取汴梁的战斗中,张荣毛遂自荐作为先锋,强度黄河,攻破城池,迫使守将国用安投水自尽。

C.张荣不仅作战勇敢,而且颇有仁爱之心,他阻止元军将领屠杀俘虏的做法,为迁徙到济南的百姓安置房舍、土地。

D.张荣虽投降元军,但言辞并不卑微,深得元太祖赏识;后来对元朝忠心耿耿,拒绝别人的私下贿赂。4.B(“守将国用安”是徐州守将)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尝从军,为流矢贯眦,拔之不出,令人以足抵其额而拔之,神色自若(2)时贸易用银,民争发墓劫取,荣下令禁绝

(3)就攻徐州,守将国用安引兵突出,荣逆击之,亦破其城,用安赴水死。5.(1)他曾经从军,战斗中被流箭射中眼角,箭拔不出来,他让人用脚蹬着他的额头往外拔,他神色自若。

(2)当时买卖用银子,老百姓争相挖掘坟墓来抢夺,张荣下令予以禁止。

(3)接着攻打徐州,徐州守将国用安率兵冲出城来,张荣率兵迎上去痛击他们,也攻克了该城,国用安投水而死。

用心

爱心

专心

参考译文:

张荣,字世辉,是济南历城人,相貌奇伟。他曾经从军,战斗中被流箭射中眼角,箭拔不出来,他让人用脚蹬着他的额头往外拔,他神色自若。金朝末年,山东盗贼蜂拥而起,他率领村民占据济南黉堂岭,队伍人数逐渐增多,于是夺取了章丘、邹平、济阳、新城及淄州等地,外面的兵来到,就坚壁清野藏进山中。

丙午年,东平、顺天都归顺了朝廷,张荣于是献出他的部属和土地向按赤台那衍投降,他被引荐给太祖,太祖问他孤军奋战几年而敢于对抗朝廷军队的原因,他回答说:“山东地广人多,都被皇帝您占有了,我只要有依靠,也不会投降的。”太祖认为他很勇敢,拍着他的后背说:“真是了不起的勇士!”于是授予他金紫光禄大夫、山东行尚书省,兼兵马都元帅,掌管济南府的政事。当时买卖用银子,老百姓争相挖掘坟墓来抢夺,张荣下令予以禁止。

庚寅年,朝廷招集诸侯商议攻取汴梁,张荣请求让自己在六军的前面为皇帝开路清道,皇帝嘉奖他,赐给他三套衣服,下诏书使张荣的地位在诸侯之上。辛卯年,部队到了黄河边,张荣率领敢死之士夜间渡河,守河的敌军溃败。到了第二天早上,敌军整顿队伍后前来,张荣骑马冲入敌阵,敌人望风溃逃,张荣缴获了五十艘战船,指挥部队到达北岸,渡过黄河,部队继续前进,乘胜夺取了张、盘二座山寨,俘获一万多名敌兵。

大将阿术鲁担心俘虏会发生兵变,想把他们全都杀掉,张荣极力阻止了这种做法。癸巳年,汴梁被攻下,张荣跟随阿术鲁作为先锋去攻打睢阳,当时众人议论想杀掉俘虏,榨取他们的油来烧城,张荣又尽力阻止了。接着城被攻下,张荣只身一人骑马进入城中安抚城中的百姓。甲午年,张荣率兵攻打沛县,沛县的防守较严,夜里敌将唆蛾前来劫营,张荣发觉了,唆蛾逃回,张荣率领精壮士兵追上去杀了他,并乘胜紧急攻打城池,城池被攻破。接着攻打徐州,徐州守将国用安率兵冲出城来,张荣率兵迎上去痛击他们,也攻克了该城,国用安投水而死。丙申年,跟着诸王阔端攻克宋枣阳、仇城等三县。

当时河南的百姓向北迁徙到济南,张荣下令给当地百姓,分出房屋和土地给移民居住,使他们能够种植和养殖,并且还考核他们,划分等级,将旷野开辟为乐土。这一年,中书省考核官员政绩,张荣为全国第一。李璮占据益都,私下里赠送给他马蹄金,张荣说:“我既以身许国,怎么能擅自结交邻境呢?”拒绝了李璮。张荣六十一岁时,请求退休。过了十九年,世祖继承皇位后,封他为济南公,退休后去世,时年八十三岁。

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做题

夏侯端,寿州寿春人。仕隋为大理司直,高祖龙潜时,与其结交。大业中,高祖帅师于河东讨捕,乃请端为副。时炀帝幸江都,盗贼日滋。端颇知玄象,善相人,说高祖曰:“金玉床摇动,此帝座不安。天下方乱,能安之者,其在明公。但主上晓察,情多猜忍,切忌诸李,强者先诛,金才既死,明公岂非其次?若早为计,则应天福;不然者,则诛矣!”高祖深然其言。及义师起,端在河东,为吏所捕,送于长安,囚之。高祖入京城,释之,引入卧内,与语极欢,授秘书监。

属李密为王世充所破,以众来降,关东之地,未有所属。端固请往招谕之,乃加大将军,持节为河南道招慰使。至黎阳,李勣发兵送之,自澶水济河,传檄郡县,东至于海,南至于淮,二十余州,并遣使送款。行次谯州,会亳州刺史丁叔则及汴州刺史王要汉并以所部降于世充,路遂隔绝。

端素得众心,所从二千人,虽粮尽,不忍委去。端知事必不济,乃坐泽中,尽杀私马,以会军士。因歔欷曰:“今王师已败,诸处并没,卿等土壤,悉皆从伪,特以共事之情,未能见委。然我奉王命,不可从。卿有妻子,无宜效我。可斩吾首,持归于贼,必获富贵。”众皆流涕。端又曰:“卿不忍见杀,吾当自刎。”众士抱持之,皆曰:“公于唐家,非有

用心

爱心

专心

亲属,但以忠义之故,不辞于死。诸人与公共事,经涉艰危,岂有害公而取富贵!”复与同进。

属李公逸为唐守杞州,闻而勒兵迎馆之。于时河南之地,皆入世充,唯公逸感端之义,独坚守不下。世充遣使召端,解衣遗之,礼甚厚,仍送除书,以端为淮南郡公、吏部尚书。端对其使者曰:“夏侯端天子大使,岂受王世充之官!自非斩我头将往见汝,何容身苟活而屈于贼乎!”遂焚其书,拔刀斩其所遗衣服。因发路西归,解节旄怀之,取竿加刃,从间道得至宜阳。初,山中险峻,先无蹊径,但冒履榛梗,昼夜兼行,从者三十二人,或坠崖溺水、遇猛兽而死又半,其余至者,皆鬓发秃落,形貌枯瘠。端驰驿奉见,但谢无功,殊不自言艰苦。高祖悯之,复以为秘书监。俄出为梓州刺史。所得料钱,皆散施孤寡。贞观元年病卒。(节选自《旧唐书•夏侯端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炀帝幸江都,盗贼日滋 滋:滋长,增多 .B.属李密为王世充所破 属:隶属,归属 适逢 .C.端知事必不济 济:成,成功 .D.闻而勒兵迎馆之 勒:统率 .1.B.属:适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乃请端为副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B.若早为计,则应天福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C.关东之地,未有所属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D.尽杀私马,以会军士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2.C.用在动词前,与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等。(A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就/副词,用于判断句,表确认;B连词,表假设/代词,你;D连词,表目的,来/连词,表修饰)3.以下各项,全都能体现夏侯端对唐高祖忠义之心的一项是

①若早为计,则应天福;不然者,则诛矣!②关东之地,未有所属。端固请往招谕之 ③然我奉王命,不可从 ④卿不忍见杀,吾当自刎 ⑤遂焚其书,拔刀斩其所遗衣服 ⑥所得料钱,皆散施孤寡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⑤⑥ 3.C.(④中的“自刎”当为其意欲成全他人,并非对高祖的忠义;⑥体现其疏才济人的品格)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夏侯端曾经在隋朝做官,他和唐高祖的交往在高祖还没做皇帝时就已经开始了,他对天下形势的分析得到高祖的赞同。

B.为了替高祖招抚关东之地,夏侯端主动请缨前往,一路上有二十多个州郡都给他送来钱款资助他,但到了谯州道路受阻。

C.又与夏侯端平日很得人心,所以他在遇到艰难的情况下,跟从他的人没有谁背弃他,更没有人杀死他以求富贵。

D.王世充为了得到夏侯端,派人送来自己的衣服和丰厚的礼品,甚至还送来委任官职的文书,但夏侯端不为所动。4.B(“二十余州,并遣使送款”所言并非送来“钱款”,这里的“送款”是表达诚恳、恳切之意的意思,亦即表示愿意顺从。)

用心

爱心

专心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公于唐家,非有亲属,但以忠义之故,不辞于死。

(2)于时河南之地,皆入世充,唯公逸感端之义,独坚守不下。(3)端驰驿奉见,但谢无功,殊不自言艰苦。5.(1)您和唐家,并没有亲属关系,只是因为忠义的原因,不避死难。

(2)在当时,河南的地盘都归入王世充的管辖中,只有李公逸为夏侯端的忠义所感动,独自坚持没有被攻克。

(3)夏侯端乘驿车疾驰去见高祖,只是对无功而返表示谢罪,一点也不说自己所遇到的艰难困苦。参考译文:

夏侯端,是寿州寿春人。在隋朝做官任大理司直,高祖没有做皇帝时,就和他建立了友谊。大业年间,高祖率兵自爱河东执行讨捕任务时,就请他作副手。当时隋炀帝驾幸江都,盗贼日益增多。夏侯端通晓天象,善于根据人的相貌来占测其命运,建议高祖说:“金玉床星摇动,这说明帝座不安稳。天下正混乱,能安定天下的人,大概就是您了。但当今皇帝考查人很苛刻,生性多疑残忍,十分忌恨姓李的臣属们,强的就先杀掉,李金才已经死了,您难道不是要紧随其后吗?如果早作打算,就能顺应天赐的福佑;不然的话,就要被杀掉了。”高祖非常赞同他的建议。到义师起事,夏侯端在河东,被官吏逮捕,送到长安城里,被囚禁了起来。高祖进入京城,释放了他,把他带到卧室,和他谈得十分高兴,任命他为秘书监。

适逢李密被王世充战败,率领众人来投降,关东的地域,没有归属。夏侯端坚持请求前去招抚他们,于是加封他为大将军,持节作为河南道招慰使。到了黎阳李勣派兵护送他,从澶水渡过黄河,檄文传送到各州县,东面到大海,南面到淮河,有二十多个州,都派遣使者来表示愿意顺从。行进到了谯州,正逢亳州刺史丁叔则和汴州刺史王要汉率领部下向王世充投降,道路于是被隔断。

夏侯端平日很得人心,跟随他的两千人虽然粮食吃完了也不弃他而去。夏侯端知道事情一定不行了,就坐在沼泽中,把自己的马都杀了,为士兵充饥,于是悲泣着说:“现在王师已败,几处地方都已陷落,你们的乡里,都已归顺卫军了,你们只是因为和我共事的原因,才没有抛弃我。但是我奉王命,不能投敌。你们有妻子儿女,不适合效法我。你们可以砍下我的脑袋,拿着它去投靠敌军,一定能获取富贵。”大家都感动的落泪。夏侯端又说:“你们不忍心杀我,我应当自杀。”士兵们抱住他,都说:“您和唐家,并没有亲属关系,只是因为忠义的原因,不避死难。我们和您共事,历经艰难危险,怎么能杀害您而去获取富贵呢?”士兵又和他一同前进。

适逢李公逸为唐守卫杞州,闻讯后派兵把他迎入馆舍中。在当时,河南的地盘都归入王世充的管辖中,只有李公逸为夏侯端的忠义所感动,独自坚持没有被攻克。王世充派遣使者征召夏侯端,脱下衣服送给他,礼品十分丰厚,又送上委任书,任命他为淮南郡公、吏部尚书。夏侯端对王世充的使者说:“我王世充是天子的大使臣,怎么能接受王世充的官职?如果不是看下我的头去见王世充,怎么能为了安身苟活而屈从于贼呢?”于是烧毁王世充的任命文书,抽刀砍毁王世充所赠的衣服。于是启程向西回归,解下节旄放进怀里,在竿上面捆上刀,从小路走到宜阳。起初,山中险峻,先前并没有小路,只是踏着榛梗,如也不停地赶路,随行的三十二个人中,或坠崖淹死,或遇到猛兽而死的又有一半,其余赶到目的地的人,都鬓发脱落,形貌枯瘦。夏侯端乘驿车疾驰去见高祖,只是对无功而返表示谢罪,一点也不说自己所遇到的艰难困苦。高祖怜悯他,再次让他担任秘书监。不久他出任梓州刺史,所得到的俸禄,大都分散施舍给孤寡之人。他在贞观元年病逝。

用心

爱心

专心

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做题

叶嘉传①(节选)

苏 轼

叶嘉,闽人也。其先处上谷,曾祖茂先,养高不仕,好游名山,至武夷,悦之,遂家焉。尝曰:“吾植功种德,不为时采,然遗香后世,吾子孙必盛于中土,当饮其惠矣。”

至嘉,少植节操。或劝之业武。曰:“吾当为天下英武之精,一枪一旗,岂吾事哉。”因而游,见陆先生②,先生奇之,为著其行录传于世。建安人为谒者侍上,上读其行录而善之。曰:“吾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曰:“臣邑人叶嘉,风味恬淡,清白可爱,颇负其名,有济世之才,虽羽知犹未详也。”上惊,敕建安太守召嘉,给传遣诣京师。

天子见之曰:“吾久饫卿名,但未知其实耳,我其试哉”。因顾谓侍臣曰:“视嘉容貌如铁,资质刚劲,难以遽用,必捶提顿挫之乃可。”遂以言恐嘉曰:“砧斧在前,鼎镬在后,将以烹子,子视之如何?”嘉勃然吐气曰:“臣山薮猥士,幸惟陛下采择至此,可以利生,虽粉身碎骨,臣不辞也。”少选间,上鼓舌欣然曰:“始吾见嘉,未甚好也;久味之,殊令人爱,朕之精魄,不觉洒然而醒;《书》曰:‘启乃心,沃朕心’,嘉元谓也。於是封嘉为钜合侯,位尚书。曰:“尚书,朕喉舌之任也。”

后因侍宴苑中,上饮逾度,嘉辄苦谏。上不悦曰:“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辞逆我,余岂堪哉。”遂唾之,命左右仆于地。嘉既不得志,退去闽中。既而曰:“吾未如之何也,已矣。”上已不见嘉月余,劳于万几,神薾③思困,颇思嘉。因命召至,喜甚,以手抚嘉曰:“吾渴见卿久也。”遂恩遇如故。居一年,嘉告老。上曰:“钜合侯,其忠可谓尽矣。”遂得爵其子。又令郡守择其宗支良者,每岁贡焉。

赞曰:今叶氏散居天下。皆不喜城邑,惟乐山居。氏于闽中者,盖嘉之苗裔也。天下叶氏虽夥,然风味德馨,为世所贵,皆不及闽。闽之居者又多,而郝源之族为甲。嘉以布衣遇天子,爵彻侯,位八座,可谓荣矣。然其正色苦谏,竭力许国,不为身计,盖有以取之。(《苏轼文集》第2册429页)

【注释】

①《叶嘉传》是苏轼以拟人化手笔为茶叶所写的一篇传记文.叶嘉实指茶叶。②陆先生:指茶圣陆羽。③薾(ěr):疲困的样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家焉 家:安家 .B.至嘉,少植节操 植:培养 .C.或劝之业武 业:从事,以„„为业 .D.遂得爵其子 爵:爵位 .1.D.爵:动词,赐予爵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上读其行录而善之 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B.但未知其实耳,我其试哉 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C.每岁贡焉 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D.竭力许国,不为身计 臣请为王言乐。..2.D,介词,给、替。(A.连词,表承接/连词,表并列;B.副词,加强语气/代词,你的;C.语气助词/代词)

用心

爱心

专心

3.以下各项,全都表现皇帝对叶嘉“赏识器重”的一项是

①上读其行录而善之 ②吾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③有济世之才,虽羽知犹未详也 ④封嘉为钜合侯,位尚书

⑤吾渴见卿久也 ⑥然其正色苦谏,竭力许国,不为身计 A.①②④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④⑤⑥ 3.C.(③⑥不符合要求)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叶嘉崇高品质的赞美之情和对叶嘉功成身退行为的称许之意。B.叶嘉赢得皇帝的器重和赏识,主要凭借的是他高洁刚正、恬淡飘然的品格。

C.文章对叶嘉形象的描写和性格的刻画,有多处表现出与茶叶特点的吻合,让人赞叹作者构思的巧妙。

D.作者借对叶嘉品格的表现,反映了自己对叶嘉刚正、高洁、令人清醒等品格的追求。4.A(文章主要表达了“对叶嘉功成身退行为的称许之意”的说法不妥。)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植功种德,不为时采,然遗香后世,吾子孙必盛于中土,当饮其惠矣。(2)因而游,见陆先生,先生奇之,为著其行录传于世。

(3)始吾见嘉,未甚好也;久味之,殊令人爱,朕之精魄,不觉洒然而醒。5.(1)我在培植功德,虽然不一定被当时的人所采用,然而会给后世留下清香,我的子孙后代一定会在中原地区兴盛起来的,他们将来一定会享受到我所培植的功德的恩惠的。(2)于是游学并拜见陆羽先生,先生认为他与众不同,为他写下了记录他特点的文章,并流传于后世。

(3)刚才我看到叶嘉并没有多少好感,回味他的话,让人珍爱啊,我的精神不知不觉就轻松而清醒了。

参考译文:

叶嘉,福建人。他的先人住在上谷。曾祖父叫茂先,修养高尚却不去做官,喜欢游览名山,到武夷山,很喜欢它,于是就在这里安了家。曾经说:“我在培植功德,虽然不一定被当时的人所采用,然而会给后世留下清香,我的子孙后代一定会在中原地区兴盛起来的,他们将来一定会享受到我所培植的功德的恩惠的。”

等到叶嘉这一代,年轻时就注重培养好的气节品行。有人劝他练习武艺。他说:“我应该作为天下英武之人的精华,扛一支枪举一杆旗哪里是我做的事呢?”于是游学并拜见陆羽先生,先生认为他与众不同,为他写下了记录他特点的文章,并流传于后世。当时正赶上汉皇帝喜欢读经史,建安人作为觐见的人侍奉皇上,皇上读了介绍叶嘉的文章,认为他很好,说:“我单单不能跟这个人处于同一个时代啊!”觐见的人说:“我的同乡叶嘉,气质恬静淡然,清廉高洁,很有名气,有治理天下的才干,即使是陆羽先生也未详细地了解他呀!”皇上大惊,下令建安太守征召叶嘉,并用传车送他到京城来。

皇帝看到了叶嘉,说:“我很久以前就听过你的大名,只是不了解你的真实情况,我一定要试试看。”于是就回头对大臣们说:“看到叶嘉外貌像铁一样,禀性刚劲,难以急用,必须用棰子不断敲打捣碎才可以。”就用话来吓唬叶嘉:“砧板斧子在你面前,锅鼎就在你的背后,将要烹煮你,你觉得怎么样?”叶嘉激动地吐了一口气,说:“我只是住在深山密林的卑贱之人,有幸被你采摘到这里,能够用来造福他人,即使粉身碎骨,我也不会推辞。”过了一会儿,皇上高兴地咂了咂舌头,说:“刚才我看到叶嘉并没有多少好感,回味他的话,让人珍爱啊,我的精神不知不觉就轻松而清醒了。《尚书》说‘敞开你的心

用心

爱心

专心

扉,滋润我的心田’,说的就是叶嘉啊。”于是封叶嘉为钜合侯,位居尚书,并说:“尚书是专管我的喉舌的。”

后来因为在花园侍宴,皇帝饮用过量,叶嘉苦苦劝谏。皇帝很不高兴,说:“你专管我的喉舌,却用难听的话忤逆我,我怎么受得了呢。”就唾弃他,命令侍从把他打倒在地上。叶嘉仕途不顺之后,就隐退回到福建中部。后来他说:“我也不知该怎么办,算了吧。”皇帝因为一个多月没有看到叶嘉,又在国事上操劳受累,神情倦怠思维困顿,很想念叶嘉。于是就下令把他召来,非常高兴,用手抚摸着叶嘉说:“我渴望见到你已经很久了。”还像以前一样恩宠他。过了一年,叶嘉请求让他告老回乡,皇帝说:“钜合侯,对我可真是尽忠了。”就封赐爵位给他的儿子。又下令郡守选择他家族中品行优良的弟子,年年推荐给朝廷。

评论说:现在姓叶的分散在天下各地,他们都不喜欢住在城县里,只喜欢住在山中。住在福建中部的,是叶嘉的后代。天下姓叶的虽然很多,可是品德芳香被世人看重的,都比不上福建的。叶嘉以平民百姓的出身受到皇帝礼遇,被封为最高的侯的爵位,位居八大职位之列,可也说是相当荣耀了。那么他正直的本色、苦苦劝谏的精神,尽心尽力报效国家、不替自己考虑的品行,那是有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

用心

爱心

专心 19

第二篇: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技巧

例说高考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技巧

2005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共有16套,其中涉及传记类文言文阅读试卷的共有11套,2006年高考语文试卷共有17套,其中涉及传记类文言文阅读 试卷的也有11套。这实际上表明,高考文言阅读的材料仍然集中在传记类上,而且考查的主要题型基本上趋于稳定——对文言实词、虚词以及句式、文中信息的筛 选归纳概括均以客观题形式考查,文言翻译以主观题形式考查。从试卷的命题规律和趋势上来看,客观题目大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客观题部分

1、文言实词考查的主要形式是理解加点的文言实词在所给句子中的含义。从所选择的文言实词来看大多数文言实词属于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方面,从近几年来看文言实词的考查大多数是在《考试说明》上的120个实词范围之内。

2、文言虚词考查的主要形式是辨明虚词在所给句子中的用法和意义。从题型来看,近几年来高考文言虚词考查较多采用给出四组8个例句,每组内部分别由一个加 点的虚词,考生须对同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做出判断。每题用来做比较的8个例句中,有4个例句出自高考文言阅读材料,有4个例句 出自中学课本。

3、文言句式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汉语特有的句式上,从近几年来看,大多数是考查倒装句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判断句等)的特点,省略句式的补充成分等方面。

4、筛选文中信息的题目的设题技巧相对较多,近几年来看常用的技巧有:

(1)断章取义。也就是说对内容、中心的概括片面,比如2005年的湖北卷第14题的D项中“重在描写变幻莫测的武术技巧”与原文不符,原文表面描写两个 和尚对李超武技的指导,实际写两和尚对李超德行的指导。再如2006年的天津卷第14题的C项,“寇恂杀死皇甫文的原因就在于他出言不逊,触犯了寇恂的尊 严。”的表述与原文的主旨不一致,实际上寇恂杀死皇甫文的原因不是因一己之利,而是一种策略,以此来威慑高峻,使其早降。

(2)张冠李戴。此类题目的迷惑性较强,选项中出现的人物和事件均在原文中有所体现,很容易被人误认为是正确的。比如2006年的重庆高考试卷的第11题 的选项B中表述说“张养浩直接给皇帝上疏”,与原文的表述不一致,从原文可知张养浩是通过左丞相拜住上疏,属间接给皇帝上疏,很明显这是张冠李戴。

(3)无中生有。此类题目往往是把没有关联的事件用看似很正常的手段联系在一起,这类题型的设计往往很巧妙,一定要多留心。如2005年的黑、吉、桂试卷 中的第10题的C选项中说文中人物“优孟为相”,这一说法不能从原文看出。再如2006年全国卷Ⅱ中的第10题的B项“说服吕后收回成命”有误,吕后只是 “召诸将议之”,尚未有“成命”。

从试题考查项来看,大多数试卷注重对原文的“人物才智品行的分析归纳与内容分析理解与概括”的考查,这也是近几年来文言文考查的重点,另外还要注意对作者观点的评价这类题型。

(二)主观题部分

这部分表面上只是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实际上是对文言文综合能力的考查,因为要做好这类题目,考生要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以及语言表达技巧方面有较充分的理解。下面结合2006年重庆高考试卷的解析对高考文言文阅读的解答技巧进行归纳: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读书不辍,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授堂邑县尹。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拜住袖其疏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 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今灯山之构,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帝大怒,既 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

一、帛一,以旌其直。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 粜,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 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 以济之。

到官四月,末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六十二》)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堪:忍受 B、拜住袖其疏入谏 袖:藏在袖里 C、特拜陕西行台中丞 拜:拜访 D、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 少:稍微

【解析】考查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答案A项中的“堪”的含义有“经得起、忍受,能够、可以”。《孔雀东南飞》中有“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之句,句中的“堪”字可以解释为“经得起、忍受”;《论语》中有“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之句,句中的“堪”也是“经得起、忍 受”的含义。答案B项中的“袖”字的含义主要有“衣袖,藏在袖子里”,《信陵君窃符救赵》中“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之句,与选项B的用法是相同的。C项中的“拜”用在表官职的名词前面,一般讲为“授职、任命”,此处讲为“授职、任命”。答案D项中的“少”作为“稍微”解释,在《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中 有“太后颜色少解”之句,与选项D项一致。正确答案为C。

【技巧归纳】考查文言实词重在考查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高考题设错的方式一般是用词语的今义来注释其古义,误导考生犯望文生义、以今解古的错误。错误原因 是先入为主,只知其一,不顾其二。考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一定要注意那些古今意义不同和古用今废的词语。同时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注意课本上的常见文言 实词的理解,从本义来看,考查的四个字在课本中均出现过,另外还要注意结合语境来理解。

文言实词的题目解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解题方法上看,最简单的莫过于将各个解释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 正确答案。

2、如果设置选项的实词中有考生不熟悉的生僻词,那么对这个词的解释一般就是正确答案,它只不过是干扰项罢了;反之,如果设置选项的实词是常用 词,题中给出的解答又正好与现代汉语的常见用法吻合,一般情况下,这类选项有可能就是错的。

3、有的实词词意在文中根据自己对该词所掌握的用法无法正确解 释,就应该考虑它的通假或活用情况。

4、利用一些推断实词含义的常见方法进行推断,比如古今对照法(即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词义)、邻字辅助法(根据相 邻的字来推断词义)、语法分析推断法(即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对句判断法(又称“语言结构推断法”,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成语印证法、课文迁移法(又称“联想推断法”,即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字形推断法、语境推断法等。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B、昼则默诵,夜则闭户 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 C、不得已而为盗耳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D、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解析】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A项前者指示代词“这”;后者人称代词作定语“他的”。B项均为“就”。C项前者副词“才”;后者为转折连词“却”。D项,前者是介词“为了、因为”,后者表被动“被”。正确答案为B。【技巧归纳】考生复习虚词时不仅要注意虚词的用法,而且要注意虚词的意义,尤其是语境义。在比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的考查中,考生多注重意义,而不 注重用法,这极易导致判断的失误。同一意义,可有多种不同的表述;而文言虚词在特定句子中的用法是有语法规则的,具有稳定性。因此,文言虚词的“意义”是 缘“用法”而生的,我们在辨析其异同时,应该遵循先“用法”后“意义”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化繁为简,绕开误区,准确作答。

解答文言虚词题,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看清题目要求,明确思考角度;利用排除法,由易到难,逐步确定;注意检查,即把解释的意思代人原文,联系上下文看 理解是否恰当。②先理解翻译课内句子中的虚词,再比较推断文段中句子的虚词用法;③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辨明上下文的关系;④通过分析语句 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是否相同。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张养浩“行义”和“直言”的一组是()A、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 B、首毁淫祠三十余所 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

C、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 D、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 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

【解析】本题是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的能力。考生要注意把握好题干中的两项要求——“行义”和“直言”以及“分别”两字的暗示。万不可只顾其一 不顾其二。A项前者属“行义”,后者只是行为,并非“直言”。B项前者写张养浩破除迷信之举,还能算是仗“义”;后者是“直言”。C项,两句都不能回答题 干。而D项前句说把自己家里的财产都分给村里的穷人,当然是行为仗“义”;后一句皇帝已经点明“非张希孟不敢言”,这说明张养浩敢于“直言”,所以是正确 的。正确答案为D。

【技巧归纳】解决信息筛选题要认真读懂原文,理解所选的用来作判断的句子的含义,扫清文字障碍,捕捉到重要信息,这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其次是读懂题干,弄 清标准(例如题干中全能说明“敢于直言”的一组),标准愈明,答案才愈有可能选准。第三,依据标准,找到每句话所在的原文,结合上下文先理解语句意思,再 与题干要求对照,逐一检查,再作出选择。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的考查,实际上就是考查学生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即拿来一篇文言文,通过整读,应能快速准确地把握如下的信息:写的是什么人,其生活在什么时代(朝代),干了什么事(起因、经过、结果),这些事有什么意义,文中还涉及了什么人,他与主要人物之间是什么关系等等。性格表现题答题技 巧:

1、解答此题的基本思路:将几个例句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例句,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来判断正误。建议先找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任务性格 的选项,用排除法选择。

2、要注意审题,例如如果题中问的是“全都直接表现某某人热爱国家、不畏强敌的言行的一组是哪项”,有些考生往往忽略“直接”或 “言行”这样的重要词语,造成所答非所问。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A、张养浩从小品行端正,读书刻苦努力;任堂邑县尹时,执法公允,深得老百姓景仰和称颂。

B、元宵节,英宗想在宫内的鳌山上张灯结彩,张养浩直接给皇帝上疏,劝以“崇俭”,皇上听取了他的意见。

C、关中大旱,张养浩接受任命,全力赈灾济贫。他制止“豪猾”利用换钞盘剥百姓,千方百计保证了人们的粟米供给。

D、张养浩政事勤勉,毫不懈怠,积劳成疾。去世之时,关中百姓十分悲痛,如同失去父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的分析概括能力,同时也考查了考生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注意不能凭主观臆断,一定要从原文 出发。选项B的表述说“张养浩直接给皇帝上疏”,与原文的表述不一致,从原文可知张养浩是通过左丞相拜住上疏,属间接给皇帝上疏。其他项的表述均能从原文 中找依据。正确答案为B。

【技巧归纳】对文段内容的概括分析题答题技巧:

1、注意区分“作者观点态度”与“所述事件”、“所主,这是做此类题的大忌。

2、要尊重原文,实事求是,不 要主观臆断,不要随意拔高或降低作品的思想内容。

3、有时作者的思想观点分散在全文各处,需要适当的概括综合,才能全面、准确的反映作者观点态度的全貌。遇到这种情况,切忌以偏概全,只见数目,不见森林。

4、作者的观点态度有时表现得含蓄、曲折,这就要注意挖掘有关词语的隐含信息。

12、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4分)(2)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4分)

【解析】该题应首先把握住原文中的考查点:哪几个关键词、什么句式等,然后采用直译,直译不通则适当意译。第一句中的重点词:“加”“目”“绝”和状语后 置“加之以刑”,其中“目”是名词作动词的活用;第二句整体看并不难,但要翻译准确不容易。尤其要注意句中的“伏”“愿”和整句的通顺。参考答案为:(1)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2)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虑深远作为准则,把喜好奢侈及时行乐作 为警戒。

【技巧归纳】要做好文言语句翻译,首先要注意把握文言文翻译原则——信(忠实原文)、达(文意通达流畅)、雅(语言富有文采)。其次要注意翻译时以直译为 主,意译为辅。直译是指按原文逐字逐句对照翻译,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表达方式。意译是指按原文的大意翻译,即允许在内容不走样的前提下,用合适的话 和表达方式表示。这两种方法可以单用,也可以兼用,视原文情况而定。凡是遇到古今异义、词义通假、词序颠倒、句式特殊的句子,直译后语意不通顺,表达欠准 确,则可练习上下文,适当用意译。当然还需要熟练掌握一些常见的翻译技巧——留、换、补、删、调、贯。留,即保留原词。指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 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换,即改换词语顺序。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补,即 增补词语。补出古代简练说法所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删,即删略词语。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调,即调整句式。指把文言句中 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贯,即修饰句子。指文句中带修辞意味的说法,用典用事的地方,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语句翻译完成后,再回头检查 一遍,看看有没有漏译,语句是否通顺。

楚江怀古唐宣宗大中初年,原在山西太原幕府掌书记的马戴,因直言被贬为龙阳(今湖南汉寿)尉。从北方来到江南,徘徊在洞庭湖畔和湘江之滨,触景生情,追慕前贤,感怀身世,写下《楚江怀古》五律三章。这是其中一篇。诗人描写了洞庭湖的风景,凭吊屈原,抒发了自已羡慕屈原的情怀,表达了自已苦闷忧伤的心境。全诗借景抒怀,凝练深挚,情真意切。

《楚江怀古》第一首详解 注释

马戴,字虞臣,会昌四年进士第。宣宗大中初,太原李司空辟掌书记,以正言被斥为龙阳尉。懿宗咸通末,佐大同军幕,终太学博士。诗集一卷,今编二卷。写作背景

唐宣宗大中初年,原在山西太原幕府掌书记的马戴,因直言被贬为龙阳(今湖南汉寿)尉,从北方来到江南,徘徊在洞庭湖畔和湘江之滨,触景生情,追慕前贤,感怀身世,写下《楚江怀古》五律三章。本篇虽题“怀古”,却泛咏洞庭景致。诗人履楚江而临晚秋,时值晚唐,不免“发思古之幽情”,感伤自身不遇。首联先点明薄暮时分;颔联上句承接“暮”字,下句才点出人来,颈联就山水两方面写夜景,“夹”字犹见凝练;尾联才写出“怀古”的主旨,为后两首开题,而以悲愁作结。诗人描写了洞庭湖的风景,凭吊屈原,抒发了自己羡慕屈原的情怀,表达了自己苦闷忧伤的心境。全诗借景抒怀,凝练深挚,情真意切。全文 其一: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马戴诗《楚江怀古》(黄仲金 书)其二: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芦洲生早雾,兰湿下微霜。列宿分穷野,空流注大荒。看山候明月,聊自整云装。其三: 野风吹蕙带,骤雨滴兰桡。屈宋魂冥寞,江山思寂寥。阴霓侵晚景,海树入回潮。欲折寒芳荐,明神讵可招。《楚江怀古》第一首详解注释 〖微阳〗微弱的阳光。〖楚丘〗楚地的山丘。〖洞庭〗洞庭湖。

〖木兰舟〗木兰树所制的舟船,此因楚江而用《楚辞》中的木兰舟。木兰舟本典出《迷异记》:“木兰洲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七里洲中有鲁班刻木兰为舟。”木兰:小乔木。〖广泽〗广阔的大水面。

〖云中君〗本《楚辞·九歌》篇名,为祭祀云神之作,此也因楚江而想到《九歌》。〖竟夕〗整夜。韵译

雾露团团凝聚寒气侵人,夕阳已落下楚地的山丘。猿在洞庭湖畔树上啼叫,人乘木兰舟在湖中泛游。

明月从广漠的湖上升起,两岸青山夹着滔滔乱流。云中仙君怎么都不见了?我竟通宵达旦独自悲秋。题解

本篇虽题“怀古”,却泛咏洞庭景致。诗人履楚江而临晚秋,时值晚唐,不免“发思古之幽情”,感伤自身不遇。首联先点明薄暮时分;颔联上句承接“暮”字,下句才点出人来,颈联就山水两方面写夜景,“夹”字犹见凝练;尾联才写出“怀古” 的主旨,为后两首开题,而以悲愁作结。诗人描写了洞庭湖的风景,凭吊屈原,抒发了自己羡慕屈原的情怀,表达了自己苦闷忧伤的心境。全诗借景抒怀,凝练深挚,情真意切。

楚江怀古 评析

(作者李元洛)

近人俞陛云在《诗境浅说》中说:“唐人五律,多高华雄厚之作,此诗以清微婉约出之,如仙人乘莲叶轻舟,凌波而下也。”他以“清微婉约”四字标举此诗的艺术风格,确实别具只眼。

秋风遥落的薄暮时分,江上晚雾初生,楚山夕阳西下,露气迷茫,寒意侵人。这种萧瑟清冷的秋暮景象,深曲微婉地透露了诗人悲凉落寞的情怀。斯时斯地,入耳的是洞庭湖边树丛中猿猴的哀啼,照眼的是江上飘流的木兰舟。“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涉江》),诗人泛游在湘江之上,对景怀人,屈原的歌声仿佛在叩击他的心弦。“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这是晚唐诗中的名句,一句写听觉,一句写视觉;一句写物,一句写己;上句静中有动,下句动中有静。诗人伤秋怀远之情并没有直接说明,只是点染了一张淡彩的画,气象清远,婉而不露,让人思而得之。

楚江怀古

黄昏已尽,夜幕降临,一轮明月从广阔的洞庭湖上升起,深苍的山峦间夹泻着汩汩而下的乱流。“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二句,描绘的虽是比较广阔的景象,但它的情致与笔墨还是清微婉约的。同是用五律写明月,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李白的“梦绕城边月,心飞故国楼”(《太原早秋》),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都是所谓“高华雄厚”之作。而马戴此联的风调却有明显的不同,这一联承上发展而来,是山水分设的写景。但“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田同之《西圃词说》),“广泽生明月”的阔大和静谧,曲曲反衬出诗人远谪遐方的孤单离索:“苍山夹乱流”的迷茫与纷扰,深深映照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撩乱彷徨。

楚江怀古

夜已深沉,诗人尚未归去,俯仰于天地之间,沉浮于湘波之上,他不禁想起楚地古老的传说和屈原《九歌》中的“云中君”。“屈宋魂冥寞,江山思寂寥”(《楚江怀古》之三),云神无由得见,屈子也邈矣难寻,诗人自然更是感慨丛生了。“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点明题目中的“怀古”,而且以“竟夕”与“悲秋”在时间和节候上呼应开篇,使全诗在变化错综之中呈现出和谐完整之美,让人寻绎不尽。从这首诗可以看到,清微婉约的风格,在内容上是由感情的细腻低回所决定的,在艺术表现上则是清超而不质实,深微而不粗放,词华淡远而不艳抹浓妆,含蓄蕴藉而不直露奔迸。马戴的这首《楚江怀古》,可说是晚唐诗歌园地里一枝具有独特芬芳和色彩的素馨花。

第一首虽题“怀古”,却泛咏洞庭景致。诗人履楚江而临晚秋,时值晚唐,不免“发思古之幽情”,感伤自身不遇。首联先点明薄暮时分;颔联上句承接“暮”字,下句才点出人来,颈联就山水两方面写夜景,“夹”字犹见凝练;尾联才写出“怀古”的主旨,为后两首开题,而以悲愁作结。全诗风格清丽婉约,感情细腻低徊。李元洛评曰:“在艺术上清超而不质实,深微而不粗放,词华淡远而不艳抹浓妆,含蓄蕴籍而不直露奔迸。”

(1)请从动、静结合角度分析此两句话“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的表达效果;

“广泽生明月”,“广泽”即广阔的洞庭湖面是静的,“明月”本来也是静的,但一个“生”字,将月亮冉冉升起的动感写出来了;“苍山夹乱流”,“苍山”是静的,“乱流”是动的。两句诗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了洞庭湖的阔大与静谧,赋予了明月以活泼泼的生命,还写出了苍茫的青山,喧闹的滔滔江流,构成了一幅含情的淡彩的楚江月夜山水图,给人以无限的遐想。(2)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诗题怀古,实是抒发自己的感情,自己仕途失意,泛游楚江,听到“猿啼”,看到“微阳”、“乱流”等萧瑟清冷的暮秋景色,让诗人倍感寂寞悲凉,对景怀人,很自然地想起屈原来。“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他想起屈原《九歌》中的“云中君”。然而,云神无由得见,屈子也邈矣难寻,诗人自然更是感慨丛生了。全诗以悲愁作结,既抒发了对忠君爱国但报国无门的屈原的爱慕、缅怀之情,又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愁苦之情。

8.(1)第三联用动静结合手法,描绘洞庭湖阔大,明月初升,青山苍茫,滔滔江流喧闹不休,构成了一幅壮阔的楚江月夜山水图。(3分)

(2)第三联寓情于景,表达自己直言被黜内心的不平。(2分)(意思接近即可)9(1)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愁苦之情。(2分)

(2)表达了对忠君爱国但报国无门的屈原的缅怀,以及秉持正道之心。(2分)(3)抒发了客居他地的思乡之情。(2分)(意思接近即可)

第三篇:传记文言文

传记文言文 阅读有妙招

2005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共有16套,其中涉及传记类文言文阅读试卷的共有11套,2006年高考语文试卷共有17套,其中涉及传记类文言文阅读试卷的也有11套。这实际上表明,高考文言文阅读的材料仍然集中在传记类上,而且考查的主要题型基本上趋于稳定——对文言实词、虚词以及句式、文中信息的筛选归纳概括均以客观题形式考查,文言翻译以主观题形式考查。从试卷的命题规律和趋势上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 客观题部分 ■

1.文言实词考查的主要形式是理解加点的文言实词在所给句子中的含义。从所选择的文言实词来看大多数文言实词属于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从近几年来看文言实词的考查大多数是在《考试说明》上的120个实词范围之内。

2.文言虚词考查的主要形式是辨明虚词在所给句子中的用法和意义。

3.文言句式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汉语特有的句式上,从近几年来看,大多数是考查倒装句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判断句等)的特点,省略句式的补充成分等方面。

4.筛选文中信息的题目的设题技巧相对较多,近几年来看常用的技巧有:

(1)断章取义。也就是说对内容、中心的概括片面,如2006年的天津卷第14题的C项,“寇恂杀死皇甫文的原因就在于他出言不逊,触犯了寇恂的尊严。”的表述与原文的主旨不一致,实际上寇恂杀死皇甫文的原因不是因一己之利,而是一种策略,以此来威慑高峻,使其早降。

(2)张冠李戴。此类题目的迷惑性较强,选项中出现的人物和事件均在原文中有所体现,很容易被人误认为是正确的。

(3)无中生有。此类题目往往是把没有关联的事件用看似很正常的手段联系在一起,这类题型的设计往往很巧妙,一定要多留心。如2006年全国卷Ⅱ中的第10题的B项“说服吕后收回成命”有误,吕后只是“召诸将议之”,尚未有“成命”。

从试题考查项来看,大多数试卷注重对原文的“人物才智品行的分析归纳与内容分析理解与概括”的考查,这也是近几年来文言文考查的重点,另外还要注意对作者观点的评价这类题型。

■ 主观题部分 ■

这部分表面上只是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实际上是对文言文综合能力的考查,因为要做好这类题目,考生要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以及语言表达技巧方面有较充分的理解。下面结合2006年重庆高考试卷的解析对高考文言文阅读的解答技巧进行归纳: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读书不辍,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授堂邑县尹。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拜住袖其疏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今灯山之构,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

一、帛一,以旌其直。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粜,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到官四月,末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六十二》)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堪:忍受

B.拜住袖其疏入谏袖:藏在袖里

C.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拜:拜访

D.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少:稍微

【解析】考查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答案A项中的“堪”的含义有“经得起、忍受,能够、可以”。《孔雀东南飞》中有“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之句,句中的“堪”字可以解释为“经得起、忍受”。答案B项中的“袖”字的含义主要有“衣袖,藏在袖子里”,《信陵君窃符救赵》中“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之句,与选项B的用法是相同的。C项中的“拜”用在表官职的名词前面,一般讲为“授职、任命”,此处讲为“授职、任命”。答案D项中的“少”作为“稍微”解释,在《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中有“太后颜色少解”之句,与选项D项一致。正确答案为C。

【技巧归纳】考查文言实词重在考查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高考题设错的方式一般是用词语的今义来注释其古义,误导考生犯望文生义、以今解古的错误。错误原因是先入为主,只知其一,不顾其二。考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一定要注意那些古今意义不同和古用今废的词语。同时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注意课本上的常见文言实词的理解,从本义来看,考查的四个字在课本中均出现过,另外还要注意结合语境来理解。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B.昼则默诵,夜则闭户

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

C.不得已而为盗耳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D.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解析】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A项前者指示代词“这”;后者人称代词作定语“他的”。B项均为“就”。C项前者副词“才”;后者为转折连词“却”。D项,前者是介词“为了、因为”,后者表被动“被”。正确答案为B。

【技巧归纳】考生复习虚词时不仅要注意虚词的用法,而且要注意虚词的意义,尤其是语境义。在比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的考查中,考生多注重意义,而不注重用法,这极易导致判断的失误。同一意义,可有多种不同的表述;而文言虚词在特定句子中的用法是有语法规则的,具有稳定性。因此,文言虚词的“意义”是缘“用法”而生的,我们在辨析其异同时,应该遵循先“用法”后“意义”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化繁为简,绕开误区,准确作答。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张养浩“行义”和“直言”的一组是()

A.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

B.首毁淫祠三十余所

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

C.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

D.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

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

【解析】本题是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的能力。考生要注意把握好题干中的两项要求——“行义”和“直言”以及“分别”两字的暗示。万不可只顾其一不顾其二。A项前者属“行义”,后者只是行为,并非“直言”。B项前者写张养浩破除迷信之举,还能算是仗“义”;后者是“直言”。C项,两句都不能回答题干。而D项前句说把自己家里的财产都分给村里的穷人,当然是行为仗“义”;后一句皇帝已经点明“非张希孟不敢言”,这说明张养浩敢于“直

言”,所以是正确的。正确答案为D。

【技巧归纳】解决信息筛选题要认真读懂原文,理解所选的用来作判断的句子的含义,扫清文字障碍,捕捉到重要信息,这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其次是读懂题干,弄清标准(例如题干中全能说明“敢于直言”的一组),标准越明,答案才越有可能选准。第三,依据标准,找到每句话所在的原文,结合上下文先理解语句意思,再与题干要求对照,逐一检查,再作出选择。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A.张养浩从小品行端正,读书刻苦努力;任堂邑县尹时,执法公允,深得老百姓景仰和称颂。

B.元宵节,英宗想在宫内的鳌山上张灯结彩,张养浩直接给皇帝上疏,劝以“崇俭”,皇上听取了他的意见。

C.关中大旱,张养浩接受任命,全力赈灾济贫。他制止“豪猾”利用换钞盘剥百姓,千方百计保证了人们的粟米供给。

D.张养浩政事勤勉,毫不懈怠,积劳成疾。去世之时,关中百姓十分悲痛,如同失去父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的分析概括能力,同时也考查了考生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注意不能凭主观臆断,一定要从原文出发。选项B的表述说“张养浩直接给皇帝上疏”,与原文的表述不一致,从原文可知张养浩是通过左丞相拜住上疏,属间接给皇帝上疏。其他项的表述均能从原文中找依据。正确答案为B。

【技巧归纳】对文段内容的概括分析题答题技巧:1.要尊重原文,实事求是,不要主观臆断,不要随意拔高或降低作品的思想内容。2.有时作者的思想观点分散在全文各处,需要适当的概括综合,才能全面、准确的反映作者观点态度的全貌。遇到这种情况,切忌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3.作者的观点态度有时表现得含蓄、曲折,这就要注意挖掘有关词语的隐含信息。

12.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该题应首先把握住原文中的考查点:哪几个关键词、什么句式等,然后采用直译,直译不通则适当意译。第一句中的重点词:“加”“目”“绝”和状语后置“加之以刑”,其中“目”是名词作动词的活用;第二句整体看并不难,但要翻译准确不容易。尤其要注意句中的“伏”“愿”和整句的通顺。参考答案为:(1)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2)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虑深远作为准则,把喜好

奢侈及时行乐作为警戒。

【技巧归纳】要做好文言语句翻译,首先要注意把握文言文翻译原则——信(忠实原文)、达(文意通达流畅)、雅(语言富有文采)。其次要注意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当然还需要熟练掌握一些常见的翻译技巧——留、换、补、删、调、贯。留,即保留原词。指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换,即改换词语顺序。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补,即增补词语。补出古代简练说法所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删,即删略词语。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调,即调整句式。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贯,即修饰句子。指文句中带修辞意味的说法,用典举例的地方,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

第四篇:2017届江苏高考传记练习

2017届传记练习

[福建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 林天宏

①2006年6月13日下午,一场大雨过后,正阳门箭楼被带着水雾的脚手架包裹得严严实实。北京旧城中轴线上的这座标志性建筑,正经历着新中国成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

②由正阳门箭楼北望,长安街车水马龙,它与城楼左右两侧的南北长街、南北池街,一同构成了北京旧城东西、南北走向的交通要道。

③我问同行的一个记者:“你知道改造北京旧城,使其具有现代城市雏形的第一人是谁?”“梁思成?”她答道。

④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却并不让人意外。随着北京旧城改造不断进入媒体视野,梁思成等一批建筑学家已被大众熟知。但少有人知晓的是,从1915年起,北京已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市政工程建设,正阳门箭楼、东西长安街、南北长街与南北池街,都是在时任内务部总长朱启钤的主持之下改造与打通的。

⑤同样少有人知晓的是,1925年,25岁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生梁思成,收到父亲梁启超从国内寄来北宋匠人李诚撰写的《营造法式》一书,兴趣大增,由此走上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之路。1930年,梁思成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那里撰写了《中国建筑史》,成为建筑学一代宗师。而《营造法式》一书的发现者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正是朱启钤。

⑥“朱启钤是中国古建筑研究工作的开拓者与奠基人,没有他,就不可能在上个世纪30年代出现像梁思成这样的建筑学领军人物,我们读到《中国建筑史》的年份,还不知要推迟多少年。”中国文物研究所某研究人员曾这样评价。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他被研究者们有意无意地抹掉了”。

⑦朱启钤于1930年创办的中国营造学社,将他的筹划与组织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为学社请来当时最为优秀的学术精英: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梁思成,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刘敦桢,著名建筑师杨廷宝、赵深,史学家陈垣,地质学家李四光,考古学家李济„„他还以其社会人脉,动员许多财界和政界人士加入学社,直接从经费上支持营造学社的研究工作。曾有建筑史家这样评价朱启钤:“人力、物力、财力,这些都是研究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条件,能把这方方面面的人事统筹起来,是需要非凡之才能的。朱启钤以一己之力,做了今天需要整个研究所行政部门做的事。”

⑧有数据显示,截至1937年,营造学社野外实地测绘重要古建筑达206组,因此探索出一整套研究中国古建筑的科学方法,为撰写中国建筑史构建了扎实的科学体系。

⑨假若没有朱启钤,中国的古建筑研究,又会是怎样的图景?如今,斯人已逝,营造学社停办也已整整60周年。

⑩6月13日的那场大雨,将故宫端门外西朝房冲洗得干干净净。游人如织,屋宇间却依旧透着落寞,此处正是营造学社旧址。而位于东城区赵堂子胡同3号的朱启钤故居,住着数十户人家,杂乱之中,依稀可辨当年气魄。

【注】 朱启钤(1872-1962),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1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文章叙述了朱启钤在古建筑研究方面几件鲜为人知的事,从正面肯定了他的历史地位。B.文章提到朱启钤1915年就开始主持北京市政工程建设工作,意在说明他才是改造北京旧城的 “第一人”。

C.文章写朱启钤为营造学社请来当时最优秀的学术界精英,体现了他的“筹划与组织”才能。D.朱启钤完全以一己之力,直接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支持了营造学社的筹建和创办。E.朱启钤带领中国营造学社实地测绘我国重要的古建筑,探索出修缮北京正阳门箭楼的科学方法。

14.文章多处提到梁思成,这对写朱启钤有什么作用?请分别作简要分析。(4分)

2017届传记练习

15.作者为什么两次提到6月13日那场大雨?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暮年放翁和晚年雷诺阿 肖复兴

放翁晚景颇惨:“医不可招惟忍病,书犹能读足忘穷”。他以笔写心,聊以用读书和写作维持着清贫的自尊。看《剑南诗稿》末几卷,更多的是平常之心。

“九十衰翁心尚孩,幅巾随处一悠哉,偶扶拄杖登山去,却唤孤舟过渡来。”他兴趣盎然,不断地杖藜外出。“买尽烟波不用钱”,他那时对外出接触世风民情与大自然的理解,和我们如今某些豪华的旅游大相径庭。所以,他从司空见惯中看出“山从树外参差出,水自城阴曲折来”,看出其中我们容易忽略不计的迂回有致的曲线;他从屡见不鲜里看到“片月又生红蓼岸,孤舟常占白鸥波”,看到其中我们常常视而不见的斑斓色彩。同时他看到农事稼穑,体味到乡间情味:“邻父筑场收早稼,溪姑负笼卖新茶”。

在家,“羹煮野菜元足味,屋茨生草亦安居”,知足常乐。日复一日平淡的生活,他却能够捕捉到生趣。“小担过门尝冷粉,微风解箨看新篁;旁篱邻妇收鱼钩,叩门村医送药方。”偶然过门的小贩卖的凉粉,微风之中钻出土的新竹,邻居女人收起渔钩,村里的赤脚医生送来药方,这些琐碎的生活,放翁一一入诗,让人感到平易中的温馨。

“挂墙多汉刻,插架半唐诗”、“浅倾家酿酒,细读手抄书”,书不再是安身立命的功名之事,而是一种惯性的生活和心情的轨迹。“体倦尚凭书引睡”,能够想象着那时的放翁,一定是看着看着书,眼皮一打,书掉在地上,书成了他的安眠药和贴身知己。

读暮年放翁,总想起钱锺书先生的论述,钱先生特别强调“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并说“陆游全靠这方面去打动后世好几百年的读者”。

读暮年放翁,我忍不住想起晚年时的雷诺阿。

去年的夏天,美国费城专门举办了“晚年雷诺阿”画展。我特意赶去看,发现晚年雷诺阿已经半身不遂,坐在轮椅上,把画笔绑在手臂上,画出的大多是女人的身影和裸体,无一不是肥硕的,健康的,美丽的。特别是画展的最后一幅,叫做《音乐会》,两个肥硕的女人正穿衣打扮,准备去听音乐会。那两个女人占满整幅画框,满怀的喜悦之情,几乎要把画框冲破。

看到满满几个展厅的画作,想到一个老迈残病之躯,创作力那么旺盛。雷诺阿活了78岁,放翁活了86岁,他的活力和雷诺阿真的很像,几乎每一天都在写诗。82岁时,放翁写过一组《戏遣老怀》,其中有“花前骑竹强名马,阶下埋盆便作池”。返老还童,是和雷诺阿把女人都画成肥硕的一样的童心,一样的赤子之心呀。

我不知道我能活到多大年纪,即使活不到放翁和雷诺阿那样的年纪,也要向往那样的心境。那是一种遥远的境界。

16.暮年放翁的“平常之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2017届传记练习

17.请说说文中引用诗歌的作用。(6分)

18.请概括暮年放翁和晚年雷诺阿的共同点?(6分)

亦雅亦俗汪曾祺 黄 波

买到汪曾祺的两本小书,都是山东画报出版社在汪氏逝世后出版的,一为《文与画》,收录其关于国画的文字,并配有他自作的画;二为《五味》,均为谈吃的美文。其实汪氏小说集散文集舍中均有购藏,这次再度解囊,实在是这两本小书装帧精致,开本小巧,也便于把玩。在开始回暖的阳光下,不带任何功利目的地随便翻翻,我突然想起,汪先生的诞辰(3月5日)就要到了。

我不懂文学,当代作家作品寓目者极少,而汪曾祺是这极少数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可是说到喜欢的理由,一时又无从置答。喜欢其文字的清和雅?喜欢他于文字中透露的那种仿佛不经意的淡淡的情致?„„好像是,又好像不完全是。这回重读的汪曾祺作品,均非其专攻所在,不过是其创作之余事,居然对上面这个连自己也茫然的问题若有所悟。

汪曾祺谈吃,一点儿也不气派。拌菠菜、干丝、豆汁儿、芸豆„„都是家常物什。他自己婉辞“美食家”的桂冠时,即以此为谦谢的理由,说:“大菜,我做不了。我到海南岛去,东道主送了我好些鱼翅,我放在那里一直没有动,因为不知道怎么做。”不喜“大菜”,只好“小菜”,这本系文人故习,犹如作诗不能露出富贵气一样。著有《随园食单》的清代诗人袁枚在一封书信中就说:“饮食之道不可以随众,尤不可以务名。燕窝、海参,虚名之士也,盗他味以为己味。”他讥讽为世人所艳称的“燕窝、海参”为“虚名之士”,正和汪曾祺把“鱼翅”轻轻抛在一边如出一辙。不过,文人的这种习性也要拿捏得恰到好处才行,否则,过犹不及,容易显出几分矫饰的味道,像袁枚就多少有一点,因为我们很难想象,时不时要在显贵府上打秋风的他,会一心把那张馋嘴放在家常小菜上。而汪曾祺不同,他一下笔,我们就知道,这些小东西,他是真喜欢。饮食一道,汪曾祺嗜好从选料、收拾到调配、下厨,都不假手外人,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享受到的不仅是食之味,更是食之趣,而他通过那些淡淡的文字,又把这种趣味传递给了我们。所以,简直没有资格上餐桌的拌萝卜丝,在他手里和眼里竟是这般精致,“小红水萝卜,南方叫‘杨花萝卜’,因为是杨花飘时上市的。洗净,去根须,不可去皮,斜切成薄片,再切为细丝,愈细愈好。加少糖,略腌,即可装盘,轻红嫩白,颜色可爱。”黄瓜皮在他那里也是下酒的佳品,“黄瓜切成寸段,用水果刀从外至内旋成薄条,如带,成卷。„„扦瓜皮极脆,嚼之有声,诸味均透,仍有瓜香。此法得之海拉尔一曾治过国宴的厨师。一盘瓜皮,所费不过四五角钱耳。”“嚼之有声”四字真是妙极!世间老饕甚多,不知道有多少还会于大快朵颐中细品那一记脆声?

汪曾祺作画,他自己说“无师法”,只是“瞎抹”,也许近于事实,因为他原无意在画家中争一席地。汪氏之画是真正的“写意”,略有一点构思,便信手挥洒,不过事经营,不刻意求工,逸笔草草,以抒其意。这也不算稀奇,大体还是传统文人画的路子。值得注意的,是其入画的对象,大蒜,红萝卜,扁豆花,盘中的一尾鱼,完全的生活化平民化。齐白石的画,间有乡野小品,但像汪曾祺这样主要地、大规模地以日常物事入画,似不多见。

2017届传记练习

汪曾祺文与人的风格还是他自己的文字说得最为到位。“做菜的乐趣第一是买菜,我做菜都是自己去买的。„„我不爱逛商店,爱逛菜市。看看那些碧绿生青、新鲜水灵的瓜菜,令人感到生之喜悦。”有不喜欢汪曾祺的人讥讽他像遗老,可谁曾见过“爱逛菜市”、在买菜中体味“生之喜悦”的遗老?是的,汪曾祺雅,但他更是俗的,他对世俗生活的热爱,装是装不出来的。

汪曾祺让我想起两个古代文人,就是陶渊明和苏东坡。他们身上的一个共同点,我以为可用一句话概括,即“士大夫的趣味,平民的情怀”。陶、苏的风雅自不消说得,而同时他们与世俗的亲近也是真诚的。邻居杀只鸡邀陶渊明同享,他会乐不可支地写一首赴席的好诗;坡翁街头听人谈鬼,说咱们姑妄谈之姑妄听之。这样的文人,既耿介清高,又让我辈平民可亲可感。汪曾祺继承的,正是陶渊明和苏东坡的余韵。我们看他的小说和散文,抒情节制,也不刻画大奸大恶,更不以污秽的东西入文,其矜持颇近于传统美学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典型的士大夫的审美趣味,而现在我们通过《文与画》和《五味》所看到的,则是一个世俗化、平民化的汪曾祺。“士大夫的趣味,平民的情怀”,这可说是中国文人的一种很好的传统。但时至今日,我们不得不想一想,应该如何使这样的传统不致消失了。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作者买到汪曾祺的两本小书,一为《文与画》,二为《五味》。原因是这两本小书装帧精致,开本小巧,也便于把玩。

B.作者喜欢汪曾祺是缘于他文与人的风格:其文字清新,且透露出那种仿佛不经意的淡淡的情致;其人雅,但更是俗——真正热爱世俗生活。

C.汪曾祺喜欢从菜市选料如萝卜、黄瓜、鱼翅类,一直到调配、下厨的全过程都独自完成,从中享受做菜的趣味和菜的滋味。

D.汪曾祺自称作画“无师法”,只是“瞎抹”,但从他画的对象和“写意”的风格来看,他的画是雅致的,其创意似不多见。

E.汪曾祺为文,体现出传统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审美趣味,其选材不写大奸大恶、污秽之物,抒情节制,而让平民可亲可感。汪氏如陶渊明、苏轼一样有“士大夫的趣味,平民的情怀”。

2.请你结合文意谈谈对“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理解。(6分)

3.文章将汪曾祺与袁枚比,又将汪曾祺与陶渊明和苏轼比,试说说这两处对比的异同。(6分)

4.文章着重写“谈吃,一点儿也不气派”“作画„„只是‘瞎抹’”皆属俗事,而文题是“亦雅亦俗”,结合原文,探究作者对“俗”“雅”的处理是否得当,并谈谈你对“俗”“雅”的理解。(8分)

2017届传记练习

1.【解析】 A项正确,但过于直白浅显;C项“喜欢从菜市选料如萝卜、黄瓜、鱼翅类”错,不包括“鱼翅类”;D项“他的画是雅致的,其创意似不多见”与原文不符。

【答案】 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答CD不给分。2.【解析】 首先要理解这句话本身的意思,然后再结合上下文内容分析,既要有“士大夫的趣味”又要有“平民的情怀”,体现在为文上抒情节制,不刻画大奸大恶,也不以污秽的东西入文。

【答案】 ①“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说快乐和悲伤都要有节制,不要走向两个极端。②既有高雅的趣味,又有与世俗亲近的真诚。③写诗为文抒情有节制,不刻画大奸大恶,更不以污秽的东西入文,保持一种高尚的矜持。(每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3.【解析】 前者相比,主要突出汪曾祺是真的喜欢家常小菜,而袁枚则不是;后者相比,意在说陶渊明、苏轼还有汪曾祺有一个共同点“士大夫的趣味,平民的情怀”,汪曾祺继承了他们的余韵。

【答案】 ①文章将汪曾祺与袁枚比,是要比出二人的同中之异:袁枚讥讽为世人所艳称的“燕窝、海参”为“虚名之士”,汪曾祺把“鱼翅”轻轻抛在一边,两者如出一辙,然而汪曾祺对家常小菜的喜欢才是真喜欢。②与陶渊明和苏轼比,是要比出异中之同:他们身上的一个共同点,即“士大夫的趣味,平民的情怀”。陶、苏的风雅自不消说,他们与世俗的亲近也是真诚的。汪曾祺继承的,正是陶渊明和苏东坡的余韵。(6分,每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4.【解析】 把握作者对汪曾祺“雅”与“俗”的分析与评价。

【答案】 文中写汪曾祺先生的雅:有“不喜‘大菜’,只好‘小菜’,这本系文人故习”;作画是“写意”,大体还是传统文人画的路子。他的俗:喜欢的小菜都是家常物什,喜欢画的对象是完全的生活化平民化。写他的“俗”,其实是写他对世俗生活的本真热爱,同时又突出了他不同于一般文人的“雅”。亦俗亦雅,相得益彰,写出了如陶渊明、苏轼一样既耿介清高,又让平民可亲可感的汪老形象。

1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文章叙述了朱启钤在古建筑研究方面几件鲜为人知的事,从正面肯定了他的历史地位。B.文章提到朱启钤1915年就开始主持北京市政工程建设工作,意在说明他才是改造北京旧城的 “第一人”。

C.文章写朱启钤为营造学社请来当时最优秀的学术界精英,体现了他的“筹划与组织”才能。D.朱启钤完全以一己之力,直接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支持了营造学社的筹建和创办。E.朱启钤带领中国营造学社实地测绘我国重要的古建筑,探索出修缮北京正阳门箭楼的科学方法。

13.DE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对传记文本的内容理解和文体特征分析的能力。D项“直接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错,原文第⑦段说的是“这方方面面的人事统筹起来”,并非直接支持。E项于文无据,原文第⑧段只是说“探索出一整套研究中国古建筑的科学方法”,并没有专指“正阳门箭楼”。

14.文章多处提到梁思成,这对写朱启钤有什么作用?请选一例作简要分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思路的理解。传记作用题的常规思路一般包括三点,一是内容作用(表现传主人品或才学),二是形式作用(真实性),三是结构作用。就本题而言,形式与结构作用都无法自圆其说,重点应答内容作用,即表现朱启钤对古建筑研究的重要贡献。至于举例分析,考生只要能理解作用,并不难答。

【答案】 答题要点:文章通过对梁思成有关事迹的叙述,或直接或间接地写出了朱启钤对我国古建筑研究的重要贡献。

2017届传记练习

所选事例及分析:

第③段,文章写记者认为改造北京旧城第一人是梁思成,间接说明朱启钤不为人所熟知,点明题意,引出下文。

第⑤段,梁思成因《营造法式》一书而走上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之路,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中国建筑学界有很高的地位;而《营造法式》一书的发现者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就是朱启钤,这间接反映出朱启钤鲜为人知的贡献,照应题目。

第⑥段,点明如果没有朱启钤,就不可能在上个世纪30年代出现像梁思成这样的建筑学领军人物,直接突出朱启钤的贡献。

15.作者为什么两次提到6月13日那场大雨?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思路的理解能力。“雨”的作用,类似于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主要目的在于表现人物和暗示主题,而本文的主题,显然是标题 “被抹掉的奠基人”所要表达的言外之意,即:既赞颂朱启钤的贡献,又为朱启钤的贡献鲜为人知而不平。另外,题干中的“两次”,指出了答题的要点应包括结构作用,考生答题时,要注意到两次“雨”在文章中的位置,答出其在结构方面的首尾呼应作用。

【答案】 答题要点:①文章开头写雨中正阳门箭楼的修缮,引出朱启钤1915年就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北京市政工程建设(或,现代北京的旧城仍保留了朱启钤当年规划的格局);②结尾的雨引出营造学社旧址的落寞和朱启钤故居成为大杂院的情况,照应文题,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感慨;③首尾呼应,结构完整。开头写正阳门箭楼的修缮,结尾写营造学社旧址故宫端门外西朝房的落寞、朱启钤故居的杂乱,二者通过“雨”联系在一起,抚今追昔,深化了“不要忘记这位奠基人”的主题。

暮年放翁和晚年雷诺阿 肖复兴

放翁晚景颇惨:“医不可招惟忍病,书犹能读足忘穷”。他以笔写心,聊以用读书和写作维持着清贫的自尊。看《剑南诗稿》末几卷,更多的是平常之心。

“九十衰翁心尚孩,幅巾随处一悠哉,偶扶拄杖登山去,却唤孤舟过渡来。”他兴趣盎然,不断地杖藜外出。“买尽烟波不用钱”,他那时对外出接触世风民情与大自然的理解,和我们如今某些豪华的旅游大相径庭。所以,他从司空见惯中看出“山从树外参差出,水自城阴曲折来”,看出其中我们容易忽略不计的迂回有致的曲线;他从屡见不鲜里看到“片月又生红蓼岸,孤舟常占白鸥波”,看到其中我们常常视而不见的斑斓色彩。同时他看到农事稼穑,体味到乡间情味:“邻父筑场收早稼,溪姑负笼卖新茶”。

在家,“羹煮野菜元足味,屋茨生草亦安居”,知足常乐。日复一日平淡的生活,他却能够捕捉到生趣。“小担过门尝冷粉,微风解箨看新篁;旁篱邻妇收鱼钩,叩门村医送药方。”偶然过门的小贩卖的凉粉,微风之中钻出土的新竹,邻居女人收起渔钩,村里的赤脚医生送来药方,这些琐碎的生活,放翁一一入诗,让人感到平易中的温馨。

“挂墙多汉刻,插架半唐诗”、“浅倾家酿酒,细读手抄书”,书不再是安身立命的功名之事,而是一种惯性的生活和心情的轨迹。“体倦尚凭书引睡”,能够想象着那时的放翁,一定是看着看着书,眼皮一打,书掉在地上,书成了他的安眠药和贴身知己。

读暮年放翁,总想起钱锺书先生的论述,钱先生特别强调“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并说“陆游全靠这方面去打动后世好几百年的读者”。

读暮年放翁,我忍不住想起晚年时的雷诺阿。

去年的夏天,美国费城专门举办了“晚年雷诺阿”画展。我特意赶去看,发现晚年雷诺阿已经半身不遂,坐在轮椅上,把画笔绑在手臂上,画出的大多是女人的身影和裸体,无一不是肥硕的,健康的,美丽的。特别是画展的最后一幅,叫做《音乐会》,两个肥硕的女人正穿衣打扮,准备去听音乐会。那两个女人占满整幅画框,满怀的喜悦之情,几乎要把画框冲破。

看到满满几个展厅的画作,想到一个老迈残病之躯,创作力那么旺盛。雷诺阿活了78岁,放翁活了86岁,他的活力和雷诺阿真的很像,几乎每一天都在写诗。82岁时,放翁写过一组《戏遣老怀》,其中有“花前骑竹强名马,阶下埋盆便作池”。返老还童,是和雷诺阿把女人都画成肥硕的一样的6

2017届传记练习

童心,一样的赤子之心呀。

我不知道我能活到多大年纪,即使活不到放翁和雷诺阿那样的年纪,也要向往那样的心境。那是一种遥远的境界。

16.暮年放翁的“平常之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17.请说说文中引用诗歌的作用。(6分)

18.请概括暮年放翁和晚年雷诺阿的共同点?(6分)

参考答案

16.年事已高但仍坚持不断外出,接触体悟大自然与世风民情;生活贫困而平淡,但知足常乐,不乏生趣;读书写作成为生活习惯,聊以维持着清贫的自尊。(每点2分)

17.阐释暮年放翁平常心的论据;在解读中引导读者更好地体会放翁暮年心境;增强了文章诗意、情趣和感染力。(每点2分)

18.抱残病之躯,但有平常心;坚持创作,艺术水准仍很高;童心未泯,珍视生活的琐碎之美。(每点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25分)

亦雅亦俗汪曾祺

黄 波

买到汪曾祺的两本小书,都是山东画报出版社在汪氏逝世后出版的,一为《文与画》,收录其关于国画的文字,并配有他自作的画;二为《五味》,均为谈吃的美文。其实汪氏小说集散文集舍中均有购藏,这次再度解囊,实在是这两本小书装帧精致,开本小巧,也便于把玩。在开始回暖的阳光下,不带任何功利目的地随便翻翻,我突然想起,汪先生的诞辰(3月5日)就要到了。

我不懂文学,当代作家作品寓目者极少,而汪曾祺是这极少数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可是说到喜欢的理由,一时又无从臵答。喜欢其文字的清和雅?喜欢他于文字中透露的那种仿佛不经意的淡淡的情致?„„好像是,又好像不完全是。这回重读的汪曾祺作品,均非其专攻所在,不过是其创作之余事,居然对上面这个连自己也茫然的问题若有所悟。

汪曾祺谈吃,一点儿也不气派。拌菠菜、干丝、豆汁儿、芸豆……都是家常物什。他自己婉辞“美食家”的桂冠时,即以此为谦谢的理由,说:“大菜,我做不了。我到海南岛去,东道主送了我好些鱼翅,我放在那里一直没有动,因为不知道怎么做。”不喜“大菜”,只好“小菜”,这本系文人故习,犹如作诗不能露出富贵气一样。著有《随园食单》的清代诗人袁枚在一封书信中就说:“饮食之道不可以随众,尤不可以务名。燕窝、海参,虚名之士也,盗他味以为己味。”他讥讽为世人所艳称的“燕窝、海参”为“虚名之士”,正和汪曾祺把“鱼翅”轻轻抛在一边如出一辙。不过,文人的这种习性也要拿捏得恰到好处才行,否则,过犹不及,容易显出几分矫饰的味道,像袁枚就多少有一点,因为我们很难想象,时不时要在显贵府上打秋风的他,会一心把那张馋嘴放在家常小菜上。而汪曾祺不同,他一下笔,我们就知道,这些小东西,他是真喜欢。饮食一道,汪曾祺嗜好从选料、收拾到调配、下厨,都不假手外人,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享受到的不仅是食之味,更是食之趣,而他通过那些淡淡的文字,又把这种趣味传递给了我们。所以,简直没有资格上餐桌的拌萝卜丝,在他手里和眼里竟是这般精致,“小红水萝卜,南方叫„杨花萝卜‟,因为是杨花飘时上市的。洗净,去根须,不可去皮,斜切成薄片,再切为细丝,愈细愈好。加少糖,略腌,即可装盘,轻红嫩白,颜色可爱。”黄瓜皮在他那里也是下酒的佳品,“黄瓜切成寸段,用水果刀从外至内旋成薄条,如带,成卷。……扦瓜皮极脆,嚼之有声,诸味均透,仍有瓜香。此法得之海拉尔一曾治过国宴的厨师。一盘瓜皮,所费不过四五角钱耳。”“嚼之有声”四字真是妙极!世间老饕甚多,不知道有多少还会于大快朵颐中细品那一记脆声?

汪曾祺作画,他自己说“无师法”,只是“瞎抹”,也许近于事实,因为他原无意在画家中争一席7

2017届传记练习

地。汪氏之画是真正的“写意”,略有一点构思,便信手挥洒,不过事经营,不刻意求工,逸笔草草,以抒其意。这也不算稀奇,大体还是传统文人画的路子。值得注意的,是其入画的对象,大蒜,红萝卜,扁豆花,盘中的一尾鱼,完全的生活化平民化。齐白石的画,间有乡野小品,但像汪曾祺这样主要地、大规模地以日常物事入画,似不多见。

汪曾祺文与人的风格还是他自己的文字说得最为到位。“做菜的乐趣第一是买菜,我做菜都是自己去买的。……我不爱逛商店,爱逛菜市。看看那些碧绿生青、新鲜水灵的瓜菜,令人感到生之喜悦。”有不喜欢汪曾祺的人讥讽他像遗老,可谁曾见过“爱逛菜市”、在买菜中体味“生之喜悦”的遗老?是的,汪曾祺雅,但他更是俗的,他对世俗生活的热爱,装是装不出来的。

汪曾祺让我想起两个古代文人,就是陶渊明和苏东坡。他们身上的一个共同点,我以为可用一句话概括,即“士大夫的趣味,平民的情怀”。陶、苏的风雅自不消说得,而同时他们与世俗的亲近也是真诚的。邻居杀只鸡邀陶渊明同享,他会乐不可支地写一首赴席的好诗;坡翁街头听人谈鬼,说咱们姑妄谈之姑妄听之。这样的文人,既耿介清高,又让我辈平民可亲可感。汪曾祺继承的,正是陶渊明和苏东坡的余韵。我们看他的小说和散文,抒情节制,也不刻画大奸大恶,更不以污秽的东西入文,其矜持颇近于传统美学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典型的士大夫的审美趣味,而现在我们通过《文与画》和《五味》所看到的,则是一个世俗化、平民化的汪曾祺。“士大夫的趣味,平民的情怀”,这可说是中国文人的一种很好的传统。但时至今日,我们不得不想一想,应该如何使这样的传统不致消失了。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作者买到汪曾祺的两本小书,一为《文与画》,二为《五味》。原因是这两本小书装帧精致,开本小巧,也便于把玩。

B.作者喜欢汪曾祺是缘于他文与人的风格:其文字清新,且透露出那种仿佛不经意的淡淡的情致;其人雅,但更是俗——真正热爱世俗生活。

C.汪曾祺喜欢从菜市选料如萝卜、黄瓜、鱼翅类,一直到调配、下厨的全过程都独自完成,从中享受做菜的趣味和菜的滋味。

D.汪曾祺自称作画“无师法”,只是“瞎抹”,但从他画的对象和“写意”的风格来看,他的画是雅致的,其创意似不多见。

E.汪曾祺为文,体现出传统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审美趣味,其选材不写大奸大恶、污秽之物,抒情节制,而让平民可亲可感。汪氏如陶渊明、苏轼一样有“士大夫的趣味,平民的情怀”。

2.请你结合文意谈谈对“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理解。(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将汪曾祺与袁枚比,又将汪曾祺与陶渊明和苏轼比,试说说这两处对比的异同。(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着重写“谈吃,一点儿也不气派”“作画„„只是‘瞎抹’”皆属俗事,而文题是“亦雅亦俗”,结合原文,探究作者对“俗”“雅”的处理是否得当,并谈谈你对“俗”“雅”的理解。(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析】 A项正确,但过于直白浅显;C项“喜欢从菜市选料如萝卜、黄瓜、鱼翅类”错,不包括“鱼翅类”;D项“他的画是雅致的,其创意似不多见”与原文不符。

【答案】 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答CD不给分。2.【解析】 首先要理解这句话本身的意思,然后再结合上下文内容分析,既要有“士大夫的8

2017届传记练习

趣味”又要有“平民的情怀”,体现在为文上抒情节制,不刻画大奸大恶,也不以污秽的东西入文。

【答案】 ①“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说快乐和悲伤都要有节制,不要走向两个极端。②既有高雅的趣味,又有与世俗亲近的真诚。③写诗为文抒情有节制,不刻画大奸大恶,更不以污秽的东西入文,保持一种高尚的矜持。(每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3.【解析】 前者相比,主要突出汪曾祺是真的喜欢家常小菜,而袁枚则不是;后者相比,意在说陶渊明、苏轼还有汪曾祺有一个共同点“士大夫的趣味,平民的情怀”,汪曾祺继承了他们的余韵。

【答案】 ①文章将汪曾祺与袁枚比,是要比出二人的同中之异:袁枚讥讽为世人所艳称的“燕窝、海参”为“虚名之士”,汪曾祺把“鱼翅”轻轻抛在一边,两者如出一辙,然而汪曾祺对家常小菜的喜欢才是真喜欢。②与陶渊明和苏轼比,是要比出异中之同:他们身上的一个共同点,即“士大夫的趣味,平民的情怀”。陶、苏的风雅自不消说,他们与世俗的亲近也是真诚的。汪曾祺继承的,正是陶渊明和苏东坡的余韵。(6分,每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4.【解析】 把握作者对汪曾祺“雅”与“俗”的分析与评价。

【答案】 文中写汪曾祺先生的雅:有“不喜‘大菜’,只好‘小菜’,这本系文人故习”;作画是“写意”,大体还是传统文人画的路子。他的俗:喜欢的小菜都是家常物什,喜欢画的对象是完全的生活化平民化。写他的“俗”,其实是写他对世俗生活的本真热爱,同时又突出了他不同于一般文人的“雅”。亦俗亦雅,相得益彰,写出了如陶渊明、苏轼一样既耿介清高,又让平民可亲可感的汪老形象。

第五篇:文言文的阅读方法(传记类)题库

文言文传记专题复习及阅读技巧

文言文人物传记是一种以记叙为主的散文,这类文章一般都要写到下列内容:传主的姓名、字号、朝代和籍贯,传主的官职及其变动情况,传主的工作地点及其变动情况,传主的主要政绩、成就、特长、特点,传主生前和死后受到的封赏,等等。

一、分析历年真题:

1.从体裁上说,选文均为史传作品。

主要以叙述为主,议论较少,篇幅短小,语言精练简洁。选文主要出自《史记》《汉书》《后汉书》《新五代史》《新唐书》《晋书》《资治通鉴》《元史》《明史》等。

2.从内容上说,选文主人公多为正面形象。

选文主人公大多为有声名的文臣武将,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简历和突出事迹。文章思想性强,选文一般突出人物敬业奉公的品行和卓异的才能。

二、传记类文本的四大读点:

一是人物:传记人物为谁?哪一个朝代?还涉及哪些人?

二是职官:此类文本的人物多是官员。要搞清楚他任何职?朝中官还是地方官?几度升黜?

三是事件:要弄清楚文中写了什么事:孝义?勤学?清廉?爱民?抗上?等等,一共写了多少件事? 四是品格:文本的主人公多为正派人物,而题目要求“筛选”和“提取”的信息,又往往是他们表现出来的良好品格。三、三次审读,完成解题:

(一)初读文章、明确梗概。

1、弄清其人其事:勾画出文中出现的地名、人名、官名,弄清楚人物之间的关系,概括了解其人其事。

2、疏通语句:添加出文段中部分句子省略的主语或宾语。

(二)再读文章、推断文意。

1、方法:利用好文言的命题自身的题干,或正或错都是提示,有助于你对文意的推断。

2、要素:弄清叙事脉络,即何人在何地做了何事,结果怎样,有何后果或影响,这些事能表现主人公怎样的品质或才能。

3、语言:结合全篇推敲第一步中添加的省略部分是否合适。

(三)核对文章、完成答题。

一、客观题部分

1.文言实词考查的主要形式是理解加点的文言实词在所给句子中的含义。从所选择的文言实词来看大多数文言实词属于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2.文言虚词考查的主要形式是辨明虚词在所给句子中的用法和意义。

3.文言句式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汉语特有的句式上,从近几年来看,大多数是考查倒装句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判断句等)的特点,省略句式的补充成分等方面。

4.筛选文中信息的题目的设题技巧相对较多,近几年来看常用的技巧有:

(1)断章取义。也就是说对内容、中心的概括片面。

(2)张冠李戴。此类题目的迷惑性较强,选项中出现的人物和事件均在原文中有所体现,很容易被人误认为是正确的。

(3)无中生有。此类题目往往是把没有关联的事件用看似很正常的手段联系在一起,这类题型的设计往往很巧妙,一定要多留心。

从试题考查项来看,大多数试卷注重对原文的“人物才智品行的分析归纳与内容分析理解与概括”的考查,另外还要注意对作者观点的评价这类题型。

二、主观题部分

这部分表面上只是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实际上是对文言文综合能力的考查,因为要做好这类题目,考生要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以及语言表达技巧方面有较充分的理解。

「技巧归纳」解决信息筛选题 1.要认真读懂原文,理解所选的用来作判断的句子的含义,扫清文字障碍,捕捉到重要信息,这是最为关键的一步。是读懂题干,弄清标准,标准越明,答案才越有可能选准。

依据标准,找到每句话所在的原文,结合上下文先理解语句意思,再与题干要求对照,逐一检查,再作出选择。

(技巧归纳」对文段内容的概括分析题答题技巧:

1.要尊重原文,实事求是,不要主观臆断,不要随意拔高或降低作品的思想内容。

2.有时作者的思想观点分散在全文各处,需要适当的概括综合,才能全面、准确的反映作者观点态度的全貌。遇到这种情况,切忌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3.作者的观点态度有时表现得含蓄、曲折,这就要注意挖掘有关词语的隐含信息。

.断句和翻译。用“/”给问段断句 [技巧分析] 1.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遍数读多了,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2.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遇到“曰”“云”“言”等字,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的内容。

3.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我们在学习中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

① 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② 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④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4.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记住下面几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如:“何„„之有”(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 “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不亦„„乎”(不亦说乎?);“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得无异乎?)等,可以帮助断句。

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2)翻译下面的句子

「技巧归纳」

1.要注意把握文言文翻译原则——信(忠实原文)、达(文意通达流畅)、雅(语言富有文采)。

2.要注意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当然还需要熟练掌握一些常见的翻译技巧——留、换、补、删、调、贯。

留,即保留原词。指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

换,即改换词语顺序。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

补,即增补词语。补出古代简练说法所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 删,即删略词语。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

调,即调整句式。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贯,即修饰句子。指文句中带修辞意味的说法,用典举例的地方,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

补充:文言文阅读的文章体裁都是人物传记,掌握好这类文章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能有助于学生读通读懂文言文。现将这类重点词语归类如下,供学生和教师复习时参考。

五、传记类文学常识: 2.3.(一)关于职务的文言词语

第一类: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

1)表任命的:征、辟、察、举、拜、召、荐、除、进、称、补、作、为、就、授、封 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起、迁

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荐、举: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拜:授予官职;

除:任命,授予官职; 授:给予官职;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擢:在原官职上提拔; 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第二类:调动官职的词语:迁、转、调、徙、补、改、放、出、出官

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 转、调、徙:调动官职; 补:补充缺职; 改:改任官职。

第三类:兼职、代理的词语:兼、领、署、权

兼:同时掌管,兼任; 领:兼任;

署:代理,暂时担任; 权:暂代官职。

第四类:降职、罢免的词语

1)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出、诎(黜)2)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 3)表恢复的:复、还

4)表辞去的:辞、致仕、告退、退、归故里、乞骸骨 贬:降职;

谪:被罚流放或降职;

出:离开京城外调(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 左迁:降职;

罢、免:罢黜、免去官职; 黜、废:废弃不用。

第五类:还有一些不表示职官的变动,但常常与职官结合在一起,可灵活翻译为执掌、主持的意思:知、行、主

1. 表示有才能或因才能被看重(不重用)类的词语:(1)以„„称:因为某些才能而被人称赞。

例:(毛玠)少为县吏,以清公称。(《三国志·毛玠传》)..(2)以„„闻:因为某些才能而闻名。

例:无何,宰以卓异闻。(《促织》)..(3)异:认为才能奇特。

例:太祖定荆州,闻其为张羡谋也,异之,辟为丞相掾主薄。(《三国志·魏书·恒二陈徐卫卢传》).(4)见知:被人所知。例:(田单)为临淄市掾,不见知。表示才能遭嫉妒或受迫害类的词语。..(1)害:嫉妒。

例:冯敬之属尽害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2)短:说某人的坏话。例:遭幸臣程元振、鱼朝恩短毁。(《新唐书·郭子仪列传》).(3)隙:与某人有隔阂。

例:融与郗虑有隙。(《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4)刺:指责。例:刺诸县短长。(96年高考卷).(5)衔:恨。

例:遣吏部尚书宋璟于门下过官,知古衔之。(《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七》).(6)疾:憎恨、嫉忌。

例:由是知名,而为州家所疾。(《三国志·吴书·刘繇太史慈士燮传》 .(7)劾:弹劾,揭发罪状。

例:乃劾富民父子数人共杀女奴。(《资治通鉴·宋纪十五》).(8)贾祸:招来祸患。

例:或谓永:“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

2. 表示办案或犯罪遭审判类的词语。

(1)坐:①因犯错而定罪。②诉讼时在法官面前对质

例:滂坐系黄门北寺狱。(《后汉书·党锢列传》). 晋人使与邾大夫坐。(《左传·昭公二十三年》)(2)案(按):考察、审问。

例: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同上).(3)论:判罪。

例:论守独石、内官弓胜田猎扰民。(《明史·列传第六十五》).(4)当:定罪。

例:顺等罪当死,勿论。(《明史·于谦传》).(5)狱:案件。

例:若水独疑之,留其狱数日不决。(《续资治通鉴》).(6)牒:文书。

例:俄有吏袖空牒窃印者。.

3. 表示要求辞官回家的词语。(1)乞骸骨:告病告老请求退休。

例:莽上疏乞骸骨。(《汉书·王莽列传第六十九上》)...(2)致仕:请辞官回家。

例:乾统初,(杨绩)乞致仕,不许。(《辽史·列传第二十七》)..(3)归养:回去奉养父母。例:独子无兄弟,归养。(《信陵君窃符救赵》)..

(二)常见职官的文言用词

武官:一般称呼为将军、尉、将、司马、节度使、掌书记、参谋、参军等。如:中郎将、屯骑校尉、祁连将军等。

中央文官:一般称呼为大夫、侍从、郎中、员外郎、主事等。例如:谏议大夫、御史大夫、侍郎、秘书郎、翰林待诏(侍从)。

地方文职:太守、刺史、长史、别驾、黜陡使、知州、知府、令等。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丞相:相当于宰相。(2)三司:太尉(军事首脑)、司徒、司空。(3)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4)郎中:尚书属下部员。(5)员外部:尚书下属官。

(6)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7)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8)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9)太史:记史,管文书。

(10)六部:吏、户、礼、兵、刑、工。(11)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13)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14)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5)守: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16)知府: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17)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18)知县:县一级行政长官(19)经历:部委所属机构主官。(20)行人:供差遣出使。

(21)县丞:协助县令治理一县之事。(22)教授:专管训导考核学生。

(23)游击:掌管军队 防御,负责防御工作的师级军官。(24)侍郎侍中:官府侍卫

(25)主簿:秘书,掌钱粮、户籍。(26)给事中:皇帝禁中寄禄官。(27)掾(yuàn):古代官署属员的通称。(28)有司 :有关的官员。

(三)其他常见的文言用词

1.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2.表主管的:知、典、主

3.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4.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5.表人物地位:贵、贱、卑、官绅、豪、缙绅

6.表人物个性的:鲠直、耿、(仁)厚、矜、耿介、悫愿、刚毅、宽厚、骨鲠、正直、恺悌、聪、慧、敏、木讷、奸、佞、诈、狡猾、危行、阿谀、献媚、谄谗、谲

7.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8.跟科举考试有关的:贡举、登第、中第、状元、会元、解元、乡试 9.表饱饥的:饱、饥、饿、馁、馑 10.表容器的:石、斛、觞、樽 11.表受到诬陷的:中、谮、诬 12.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13.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

14.表内心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 15.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16.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17.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

18.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骂、责、罹、戾、诟、谩 19.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杖、流、赭衣、械、20.表监狱的:囹圄、狱

21.表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

22.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缯、蚕、桑、23.表桌床的:案、几、床、榻

24.表走的:步、趋、走、遁、亡、逃、徙、匿 25.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

26.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

27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28.跟马有关的:马、驹、厩、策、羁、辔、逸、驭、御、驾、辕、辙 29.表害怕的:畏、惧、惮、骇、患、30.表揭发的:劾、讦、揭

31.跟皇帝有关的:上、帝、祚、践祚、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诏、召、诰、(驾)幸、对策、奏、表、疏、32.表朝见的:朝、觐

33.表死亡的:(驾)崩、山陵崩、晏驾、薨、卒、死、没(殁)、终、圆寂 34.跟京城有关的:禁、阙、畿、京、京畿、35.表到往某地的:如、过、诣、幸、往、经 36.表离开某地的:去、迁、徙

37.表拜访的:造、过、访、谒(见)、顾 38.表告别的:辞、别、谢 39.表暗中的:阴、间、密

40.表穿戴的:纨绔、布衣、结、履、绶、冠、冕、巾、弁、弱冠、笄、免冠、带 41.表房舍的:宇、舍、馆、宅、第、邸、庑、屋

42.跟水利有关的:堤、决、溃、溢、涨、灌溉、涝、旱、堰、43.跟粮食有关的: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熟、刈、籴、粜、廪、荒、欠收、44.表粮食丰收的:丰、饶、赡、足、给、45.表食物的:糗、馔、肴、膳、羞(馐)、蔬、果、(四)常见古今义词

先(祖先、已经死去的,多指上代或长辈)课(督促劝说去做某件事)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逸(马脱了缰绳、放纵)禁(皇帝居住的地方)对(回答或对话)如(到、往)

檄(古代用来征召;声讨的文书)中(中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害)

诬(捏造事实诬陷别人;欺骗言语不真实)掾(古代属官的统称)

工(工匠;精巧;擅长;官吏)僭(超越本分;过分;虚假不真实)孤(幼年失去父亲)阪(山坡)

容(宽容;容许;许可)贷(借出;借入;宽恕)狱(官司;诉讼案件;监牢)白(告诉)与(赞扬)多(赞扬)

遽(急速;就;恐惧)勤(辛劳)

尤(罪过过错;抱怨指责;优异杰出;特别尤其)树(种植)给(食用丰足)

劫(强夺;掠取;威逼;威胁)按(追究;考察;查办)赡(丰足充裕;供给供养)

典(主持)

令(美好、县令)差(病愈)执(捉拿)延(延请)省(减免)雅(平时)

谢(道歉、推辞、告诉)

第(次第;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折(驳斥;指责使对方屈服)察(察举;考察后给予推荐)赧(因羞愧而脸红)竟(结束、完)

坐(因„„而犯罪;因为)甫(才)寻(不久)

祚(大堂前东面的台阶;帝位)造(造访)

过(拜访;经过;过失;责备)弑(子杀父;臣杀君)用(财用;因为)常见的古今异义词语:(1)特征:特别征召。

例:大将军、三公并辟,又举敦朴,公车特征..,起家拜少府,皆不就。(《后汉书·党锢列传》)(2)视事:官员到职工作。

例:嘉靖中,授句容知县。始视事..,恂恂若不能。(3)故事:按旧例。例: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4)下车:官吏初到位。

例:衡下车..,治威严。(《张衡传》)(5)中外:朝廷内外。

例:帝虚己委居正,居正亦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中外..想望风采。(《明史·列传第一百一》)(6)横行:纵横驰骋。

例: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下。(《三国志·魏书·王卫二刘傅传》(7)首领:脑袋,性命。

例:得全首领..以没,尚当追削官秩。(8)交通:交往。

例:后知云亡命罪人,而与交通..。(《汉书·杨胡朱梅云传》)

附:

一、10个文言虚词

1、之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满井游记》)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2、者

(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3、而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②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4、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如: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上枢密韩太尉书》)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①其一犬坐于前(《狼》)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

(三)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 尔。(《送东阳马生序》)

5、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①屠惧,投以骨(《狼》)

(二)连词 1.表示目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 ①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①醉则更相枕以卧(《始得西山宴游记》)

(三)“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6、焉

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呢”。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3.代词,相当于“之”。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如:①不复出焉(《桃花源记》)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③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判论战》)

7、虽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如: ①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8、然

(一)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如:①父利其然也(《伤仲永》)②谓为信然。(《隆中对》)③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始得西山宴游记》)

(二)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如: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②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三)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译作“„„地”。如: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如:①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墨池记》)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3.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 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 “好像„„似的”。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9、乃

(一)作副词。有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如:①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2.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如: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3.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4.用于判断动中,相当于“是”“就是”。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二)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如:①乃入吴寻二陆。(《周处》)②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三)作代词,译为“你、你的”。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10、于

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 帝(《愚公移山》)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

二、常见文言固定结构对译

诚„„则„„,如果„„那么(就)„„。得以:能够。俄而:不久,一会儿。而况:何况,况且。而已:罢了。否则:如果不„„就„„。

何乃:何况是,岂只是;为什么竟。何其:为什么那么,怎么这样;多么。既而:随后,不久。既„„且„„:又„„又„„。见„„于„„:被。可得:可以,可能。可以:可以用来,足以用来;可以,能够。乃尔:居然如此,竟然如此,这样。

且夫:再说,而且。然而:这样却;但是;(既然)这样,那么。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如果这样,那么。是故:所以,因此。是以:所以,因此,因而。庶几:或许,可能;差不多;但愿,希望。

虽然:虽然如此,(但),即使如此。所谓:所说的,所认为。

所以:„„的原因,之所以„„,为什么„„;用来„„的方法,用来„„的东西,是用来„„的,用来„„的地方,用来„„的人(事),靠它来„„的。往往:处处,到处;常常。唯„„是„„:只。

为„„所„„:被。未尝:从来没有。

谓„„曰„„:对„„说,告诉„„说;把„„叫做„„。谓之:称他是,说他是;称为,叫做。

无几何:没有多久,不久,一会儿。无虑:大约,大致。毋宁,无宁:宁肯,宁愿;莫不是,不是。

无所:没有„„什么人(或物),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地方„„,没有什么办法,没有条件„„。无以„„为:用不着。

无以:没有用来„„的东西、办法,没有什么用来,没有办法;不能,无法。无庸:不用,无须。无由:不可能,无法,无从。

相率:竟相,一起。相与:互相,相互,彼此。;同你;一起,共同;相处,相交。向使:假如,如果。

一何:多么;为什么„„那么„„。

一切:一律,一概;权宜,暂且。以故:所以。以„„故„„:因为„„所以„„。以是:因此。

以„„为„„认为„„是„„,把„„当作„„;让„„作„„,任用„„为„„;用„„做„„,把„„作(为)„„。

以为:认为他(它)是,认为;用它来。以至于:一直到;结果。

因而:据此而,借此而,因此而;因而。

有所:有„„的人(或物),有什么„„;有„„的地方,有„„的原因,有„„的办法。有以:有条件,有办法,有机会,能够。

于是:这时候,在这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这个原因。之谓:叫做,就是,才算;这就叫做;就是,说的就是。之于:对待,对„„的态度(做法);同,对于;同„„相比。至于:到了,一直到;竟至于,结果。自非:如果不是,除非是。

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 何所„„?所„„的是什么? 奈何„„?„„怎么办?„„为什么? 如„„何?奈„„何?拿„„怎么样呢? 孰与„„?与„„相比,哪个„„? 安„„乎?怎么„„呢? 独„„耶?难道„„吗? 何为„„?为什么„„? 何„„哉?怎么能„„呢? 何„„为?„„干什么呢? 何„„之有?有什么„„呢? 如之何„„?怎么能„„呢? 独„„哉?难道„„吗? 何其„„也!怎么那么„„啊!直„„耳!只不过„„罢了!„„何如哉?该是怎么样的呢? 无乃„„乎?恐怕„„吧? 得无„„乎?该不是„„吧? „„庶几„„欤?或许„„吧?

与其„„孰若„„?与其„„,哪如„„? 其„„其„„也„„?是„„还是„„呢? 2.无以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汇集:

1、无从,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例: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因此不积累半步一步,就无法达到千里之外;不汇集细微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海。

2.„„,抑„„,译为“是„„,还是„„”或“„„,或者„„”。

例: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或者考察其成败的事迹,不都是由于人事所决定的吗?

3.有所,译为“有„„的”。(人、物、事)

例: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死也是我厌恶的,(但是我)厌恶的还有比死更严重的,所以祸患(也)有(我)不躲避的。

4.无所,译为“没有„„的”。(人、物、事)

例: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指南录后亭》)——天刚亮,在竹林里躲避哨后,(碰到)几十名巡逻的骑兵,几乎没法逃脱而死。

5.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把„„怎么办呢?”“对„„怎么样呢?”,如果之间没有插入名词、代词和词组,则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有询问怎么处理的意思。

例:“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沛公说:)“现在出来了,没有告辞,对这怎么办呢?”

6.如„„何,译为“对„„怎么办”。

例: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对太行、王屋怎么办?

7.奈„„何,译成“把„„怎么办”。

例: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冶邺》)——三老不回来,把他们怎么办?

8.是故,是以,译为“因此,所以”。

例: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有,师之所存也。(《师说》)——因此,无论(身份)高贵还是低贱,无论年龄大还是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9.所以,译为“用来„„的”、“„„原因”、“„„的方法”。

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我们离开父母亲属来侍奉您的原因,只是仰慕您的崇高品德。

10.不亦„„乎,译为“不也是„„吗?”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孔子说:)“学习并且经常温习所学知识,不也是高兴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快乐的吗?别人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生气,不也是有道德的人吗?”

11.有以„„,无以„„,译为“有可以拿来„„的”,“没有可以拿来„„的”。

例1:吾终当有以活汝。(《中山狼传》)——我总会有可以拿来使你活下去的办法。

例2:军中无以为乐。(《鸿门宴》)——军营里没有可以用来作乐的东西。

12.庸„„乎,译为“哪„„呢?”

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我以道理为师,哪管他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13.其„„乎(邪),译为“难道„„吗?”

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是他们真的不知道千里马啊!

14.得无„„一乎,得无„„耶,译为“恐怕„„吧”或“莫非„„吧”。

例: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记王忠肃公翱事》)——一你们的老人很廉洁,你们恐怕不免穷困吧?

15.无乃„„乎(与),译为“恐怕„„吧”。

例:无乃尔是过与?(《论语》)——恐怕是你们的过错吧?

16.„„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译为“说的就是„„啊!”“大概说的就是„„吧”。

例:谚所谓“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民谚中说的“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大概就是说的虞国与虢国的关系吧。

17.孰与,以„„孰,译为“跟„„比较,哪一个„„”;孰若,译为“哪里比得上”。

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比,怎么样呢?

18.然则,译为“既然如此,那么”。

例: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这样做官也担忧,不做官也担忧,既然如此,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

19.有„„者,译为“有个„„人”。

例: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促织》)——县里有一个叫成名的人,读书考秀才,但是多次没有考中。

20.与其„„孰若(无宁)„„,翻译为“与其„„,哪如„„,哪里比得上(不如)„„”。

例: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与其坐着等死,哪如奋起抵抗拯救我们村庄?

21.能无„„乎,译为“怎么不„„呢”。

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诚信却被怀疑,忠心却被诽谤,怎能不怨愤呢?

22.(而)况„„乎,译为“何况„„呢”或“又何况„„呢”。

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现在把钟和磬放入水中,即使有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又何况是石头呢!

23.安能、何能、何得,这三种固定结构一般译为“怎么能”。

例1:安能摧屑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怎么能让我低头弯腰去侍奉权贵,叫我不能开怀展笑颜!

例2: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剥丝,层层深入。

常见文言语气:

1.推测语气

„„得无„„

这个词组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推测。“得无”也常写作“得勿”、“得亡”。翻译为“莫不是”或“该不会”。例如:

日食饮得无衰乎?(《后汉书•庞萌传》)

翻译为:每日的饮食莫不是减少了吧?(意思就是可能减少了。)

2.疑问语气

如„„何 奈„„何 若„„何

这是三个表示相同的疑问语气,可以翻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待„„”。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翻译为: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何(胡)以„„

何以是以何的倒装。意思是用什么、拿什么、凭什么,表示疑问。

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翻译为:国家拿什么来救济(灾民)呢?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孟子•庄暴见孟子》)

我们君王大概没有疾病吧,(不然)凭什么能够奏乐呢?

3.反问语气

不亦„„乎

亦是副词,用来加强反问语气。翻译为“不„„吗”或“难道不„„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

难道不是令人高兴的事吗?

何(奚)„„为?

为是表反问的语气词。翻译为“哪儿用得着„„呢”或“要„„干什么呢”

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翻译:还要报答干什么呢?

下载高考语文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练习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考语文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练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高考文言文阅读:传记类文章常用词语归类总结

    高考文言文阅读 传记类文章----常用词语归类 高考文言文选用的材料基本是人物传记。主人公多是正面的文臣武将,文章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或几件突出的事迹,凸现该......

    传记练习

    2015级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命制人: 审核人: 包科领导: 班级: 姓名: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 梁衡既然中国近代史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算起,禁烟英雄林则徐就是近代史上第一人。 可惜这个第......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传记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 传记阅读 传记阅读关键词:思路 事迹 性格品质 态度 意图 启示 一、09年新课标《考试大纲》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要求是: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传记中引用的作用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传记中引用的作用 在传记中,直接采用大量原始材料——引用,可以增加作品真实性,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引......

    高考语文文言文试题

    199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阅读(80分) 考生注意:填空、简答题的空格数是答案字数的最大限度,要求答题在准确的前提下,文字力求简明。......

    高考文言文游记类阅读指导

    高考文言文游记类阅读指导一.游记的分类:记事描景《登泰山记》 抒情类《小石潭记》 言志类《醉翁亭记》 说理类《石钟山记》 二.景物描写:1、角度:(1)形状、声音、色彩 (2) 远近、......

    结合传记格式突破高考文言文(优秀范文5篇)

    结合传记格式突破高考文言文 文言文是高考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在高考卷面中占很大的比率。在2004年的语文高考考试大纲中,古代诗文阅读又占到了六题26分的比率,在150......

    高考文言文句式翻译专项练习

    高考文言文句式翻译专项练习文言文句式翻译专项练习及答案 文言句式练习判断句 1、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2、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3、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