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大监督制度及其创新[推荐]
人大监督制度及其创新
来源:作者:
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职权。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是贯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监督表现为按照一定形式和程序进行的各项具体监督制度,要使监督制度发挥更大的作用,关键在于不
断改进和创新。
宪法监督制度
宪法规定,全国人大监督宪法的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全国人大组织法还具体规定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的工作之一就是“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交付的被认为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命令、指示和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和规章,提出报告”。
从实施情况看,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始对备案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法规进行审查工作。但由于没有建立专司宪法监督的机构,宪法监督实际上没有很好开展起来。(1)宪法监督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切违宪行为进行纠正和制裁的强制行为。违宪是一种国家行为,特指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违反宪法和国家机关及其组成人员的职务行为违反宪法。宪法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审查有关国家机关的规范性文件的合宪性,纠正国家机关及其组成人员违反宪法的职务行为。(2)建立专司宪法监督的专门机构。许多同志建议建立宪法监督委员会,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领导下开展违宪审查工作,提出对违宪行为的处理意见,以议案的形式报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建立这一机构既符合我国国家体制,又保证了违宪审查工作的经常性。(3)建立和完善宪法监督的程序。我国实施宪法监督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审查规范性文件。对此立法法作了一些规定。二是受理违宪控告。在这方面还没有法律规定,需要对谁可以提出违宪控告、谁受理和承办违宪控告等问题作出具体规定。
执法检查制度
多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为了保障宪法和法律的有效实施,逐步建立了对法律实施的检查监督制度。执法检查成为人大法律监督的一种重要方式。这一监督制度,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1)执法检查的主体是人大常委会,专门委员会也可以单独安排执法检查,协助人大及其常委会进行法律监督。有的地方人大常委会同“一府两院”搞联合执法检查,混淆了监督的主体和对象,是不妥当的。人大执法检查的对象是执法机关,主要检查监督法律实施主管机关的执法工作,督促“一府两院”及时解决法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2)检查要有重点,如可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某些法律执行中存在比较多的问题,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来确定检查重点。
(3)力避形式主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力求掌握第一手材料,把执法检查的过程变成体察民情、反映民意的过程。
(4)要把听取和审议执法检查报告正式列入常委会会议议程,并认真行使审议权,必要时可以提出质询案或作出有关决议。
(5)完善审议反馈制度。执法检查报告和常委会的审议意见应及时转交法律实施主管机关。有关机关改进执法的情况和效果要在规定期限内向常委会作出反馈。
(6)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违宪违法案件,可以组织深入调查,必要时可以组织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根据调查结果作出严肃处理。
(7)同其他监督形式相结合。如把执法检查、实行执法责任制、开展执法评议三者结合起来,把执法检查同舆论监督结合起来。
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的制度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或专题汇报,是国家权力机关开展工作监督的基本形式。这一制度,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1)常委会听取工作报告,要从程序上作一些具体规定。如规定提前把报告稿送给代表、委员,不能临会才发;规定有关部门负责人不仅在会上作报告,还要到会面对面听取意见,回答询问;规定工作报告未被批准要作出适当处置等。
(2)建立工作报告审议反馈制度,切实改变“会上议一议,会后无声息”的状况。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在听取和审议专题报告后,向有关机关提出“审议意见书”的做法值得总结和推广。目前“审议意见书”或“审议意见”存在着整理不规范、报送无程序、办理不得力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通过法定程序,使“审议意见书”这一形式走向规范化、法律化。
审查和批准计划、预算制度
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政府进行工作监督的重要内容。国家权力机关的计划、预算监督,虽然有一些法律规定,但实施中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提前介入,对计划、预算的编制工作进行监督。
(2)在人代会上,变笼统的全面审查为切实的重点审查,并可考虑建立计划、预算修正案制度。
(3)加强计划、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建立和健全经常性经济监督制度。主要是进一步规范对计划、预算
部分调整和变更的审查和批准;重视和加强审计监督;建立健全各项经常性监督制度。
受理申诉、控告、检举制度
法律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人大可以受理人民群众对“一府两院”及其工作人员的申诉和意见。
受理对法院、检察院所处理的重大典型案件的申诉、控告、检举,通常叫作个案监督。
一是要坚持集体行使职权的原则。委员长会议、主任会议负责处理常委会的重要日常工作,专门委员会可以协助人大及其常委会进行监督工作。它们可以承办人大及其常委会交付的个案监督的具体事宜,但不能代替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处置权和决定权。
第二,要坚持事后监督的原则。但如果程序严重违法,如严重超期办案、超期羁押、越权办案,不及时监督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的,人大也可以采用适当方式进行监督。
第三,要对个案监督的范围作出规定和界定。
询问和质询制度
“询问”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知情权”,对被询问者是一种带督促性质的监督。“质询”从表面上看也是行使知情权,实践中多是对不适当行为(包括违法失职行为)提出质询案,对被质询者是一种责成纠正不适当行为的性质。法律对这两种监督手段都作了程序规定。还可以考虑,对任何启动质询程序,哪些问题可以质询,质询答复不满意如何处置等,再进一步作出具体规定。
特定问题调查制度
全国人大议事规则和地方组织法对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组织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都作了详细的规定。但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的程序在宪法、全国人大组织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中都没有具体规定,在现实中不便操作。
因此,参照全国人大议事规则关于全国人大组织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的程序,建议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委员长会议或者1/5以上的常委会组成人员联名,可以提议组织关于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由委员长会议提请全体会议决定。
罢免和撤职制度
“罢免”和“撤职”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处置权的主要方式,是人大监督手段中最严厉的一种。
1982年宪法、全国人大组织法及地方组织法除了规定罢免对象外,还初步规定了提出罢免案的程序。全国人大议事规则就对提出罢免案的主体、罢免的对象和提出罢免案的程序都作了具体规定。
按照地方组织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可以撤消本级人民政府个别副省长、自治区副主席、副市长、副州长、副县长、副区长和由本级人大常委会任命的人民政府其他组成人员,人民法院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中级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分院检察长的职务。但对撤职的程序未作出规定,实践中不便操作。为了加强地方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建议参照人大代表提出罢免案的程序和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议案的程序,对地方人大常委会提出撤职案的程序作出具体规定。
近年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原则和精神,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在监督工作方面创造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形式。
工作评议组织代表评议“一府两院”的工作,简称工作评议或者代表评议。
述职评议从20世纪80年代末,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根据宪法、地方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在工作评议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为由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人员的述职报告。现在全国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普遍开展了述职评议。
部门执法责任制由人大常委会组织和推动行政执法部门和司法部门明确自己主要执行的法律、法规,并通过一系列制度保证执法责任到位。
发出法律监督书这是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从实践中创造的一种较为严厉的监督形式。所谓法律监督书,是指人大常委会依照一定程序向同级“一府两院”及其工作人员发出的限期纠正违法行为的一种法律性文书。
上述监督形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制定人大监督法时还应把地方人大的监督经验吸收进来。
第二篇:创新完善人大监督制度提升实效思考建议
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任务越来越重,对人大监督工作要求越来越高。近些年来,地方人大监督工作有了较大进展,但监督不到位、效果不明显的问题还很突出。监督不力仍然是地方人大工作的薄弱环节。要从根本上扭转监督不力的现状有赖于监督制度的创新。
一、地方人大监督不力的主要根源
(一)监督方向不定位
权力法治要求,法律赋予的权力必须得到认真的执行,新创设的权力必须纳入法治的轨道。人大监督权力在法治方向上的游离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法律赋予的监督权力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在现有监督方式中,地方人大运用频率较高的是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执法检查、视察和调查、工作评议或述职评议、受理人民群众的申诉控告和检举等,而法律规定的如询问、特定问题调查、质询、罢免和撤职等刚性监督手段却很少运用,甚至搁置不用。
二是大量运用的探索性监督方式缺乏具体的法律依据。近十多年来,地方人大常委会在行使监督职权过程中,探索和尝试了多种新的监督方式,如代表评议、述职评议、执法责任制、错案追究制、个案监督、任职演说、法律监督书或审议意见书等。但是,这些新的监督方式不是法律设定的,在现行的宪法和法律中找不到任何具体的规定,而且带有行政工作方式的痕迹和随意性。有人把这种运用宪法和法律以外的监督方式戏称为“大路”不走走“小路”。其中有的监督方式,部分专家学者和司法工作者存有质疑。
(二)监督程序不完善
宪法和地方组织法对地方人大监督程序的规定过于原则,缺乏明确的、可操作性的规定,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对监督对象的了解缺乏有力的组织支持。如县级人大监督预算执行情况、对预算进行初审的工作主要由财经工作委员会承担,而财经工作委员会一般只有1人,工作人员大多不具备足够的财政、审计、税收专业知识;况且审计机构又设在政府,人大缺乏专业化、科学化的辅助机构去充分了解预算执行的合法性、真实性,结果是政府怎么报,人大就怎么批,预算监督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
二是监督程序难于启动。按照立法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地方人大常委会对越权、违反上位法或规定不适当的规章应予以改变或撤销;县级以上地方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本级人民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但法律没有具体规定审查程序由谁来启动,通过什么方式来启动。最有积极性启动程序的是利益受到或可能受到相关政府规章、决定、命令损害的公民、企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但法律还没有明确规定这类行政相对人有向地方人大提出审查建议的权利。因此,越权、违反上位法或规定不适当的规章和违法的“红头文件”,就罕有被地方人大撤销的。
三是时间要素没有保证。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方式都是在会议上行使的。但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会议会期往往比较短,议程多,代表或者常委会组成人员即使提出监督方面的议案,一般也很难进入法律程序。有些地方人大常委会规定,“一府两院”的有关工作报告必须于常委会会议召开半个月或七天前报送人大常委会,以便于常委会组成人员熟悉情况或开展调研,但由于这一规定缺乏法律权威性,实践中大多没有得到严格执行,常委会组成人员有时甚至是到了会场才看到报告,审议质量和效果可想而知。
四是处置、惩戒程序缺位。法律对不监督或不服从监督行为没有明确规定追究责任,如审查、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未通过怎么办?对受质询机关的答复不满意,又怎么办?法律都没有规定,以致监督主体不愿或不敢大胆行使监督权,监督对象借口法律依据不足抵制或消极对待人大监督。
(三)监督体制不协调
体制问题是导致人大监督不力的深层次原因,其中影响最深刻的是领导体制的问题。领导体制主要表现为党和国家机关在决策、执行、监督中的关系上。党政关系表现在我国政治制度的方方面面,从国家政策的决策、执行、监督过程的角度看,体现为“党政双轨行政”的独特结构,即党组织不仅具有与政府机构相对应的严密的科层制,而且具有从决策、执行到监督的系统功能,“党组织在进行政策制定以后,继而控制和参与这些政策的实施……与政府部门一起履行执行功能。”①实际工作中突出表现为:党政领导“一肩挑”,党政联合决策、行文,党政合署办公等。人大监督对象是“一府两院”不包括党委。由于党委和政府联合发文作出决策、决定的现象仍大量存在,对这种党委行为和政府行政共为一体的做法,人大难以监督。
二、创新地方人大监督制度的建议
人大监督工作创新要以制度创新为归宿。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着重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同样,创新地方人大监督就是要把我们的一些成功的做法形成制度,制定成法律法规,使其具有权威性、稳定性和统一性。从权力、程序、体制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使其更符合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始终保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确的发展方向。
(一)权力法治化。权力法治意味着必须执行法定职权,必须将一切可行的监督方式纳入法制轨道。首先是宪法和法律已经规定的监督方式,如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撤销规范性文件、撤职、罢免等,要消除顾虑,敢
于运用。广东等地尝试运用质询、询问权,不仅没有造成负面影响,而且很好地促进了政府工作,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其次,正在探索的监督方式合适与否,应有明确态度。一项新的监督方式尽管在实践中有些效果,但如果长期没有纳入法律的范畴,不仅影响其实施的权威性,而且会影响人们对法治的信心、对法律的信仰,也对人大加强监督工作不利。因此,国家立法机关对代表评议、述职评议、个案监督、审议意见书、法律监督文书等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要进行甄别和总结,尽快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或制定统一的监督法,将其规范起来,确立其法律地位。
监督权力能不能得到有效行使并达到目的,还有赖于程序的科学、合理和完善,地方人大之所以在宪法和法律之外探索监督工作的新方式,原因之一就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方式尽管无可挑剔,但程序不完善,运作起来极不方便。相对而言于实体权力来说,程序问题是个更重要的问题,要把程序建设从司法领域扩大到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的运行中。
(二)程序规范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体正义主要体现在反映人民意志,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上。但是,无论实体的设计是如何美妙,如果在程序的设计及其运作不符合实体的目的时,再美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体也会变成虚幻。程序对于人大监督的意义在于,程序具有定向展开、过程不可逆、管理和决定的非人情化的特性,“人大监督一旦依照程序进行,无论程序参加者还是外界的什么力量,都难以左右程序的运行……随着程序过程向前推进,人大监督则一步一步地得到实现”。②针对人大对监督对象的了解缺乏组织支持和有效方式的问题,建议效法欧美、日本等国审计机关隶属议会的做法,把审计部门划归人大常委会领导。建议将立法听证扩展到监督领域,在监督工作中引入听证制度,由监督对象、专家学者和利害相关人进行质证和辩论,以公开、直接的方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保证监督的民主性和公正性。
针对监督程序难以启动的问题,要明确赋予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有关监督议案、质询案的权力。当然,完整意义的监督权不能由个人行使,只能由常委会行使。而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提监督议案权只是部分地行使监督权,还不能说他具有监督权,具体运作方式可借鉴美国参议院的做法,“一个议员与若干名议员联名,只要按议案固定格式填上一段表达自己愿望的文字,并将其投入议案箱或交给在场主管议案的职员即算正式提出。”③议案提出后由主任会议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这样,即能保证监督议案提得出、监督程序便于启动,又能防止监督议案过多过滥、影响监督的严肃性。对地方政府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审查程序,可立法赋予利害相关人有向地方人大提出审查建议的权利。
(三)体制科学化。“党政双轨行政体制”与合理的人大监督是不完全相容的。当前,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就是要在党委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的格局下,充分发挥人大的职能作用,特别是发挥人大监督的作用。人大监督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党的领导。因为,其一,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功能不仅是立法而为社会分配价值,重要的是它具有开展最高权威性的国家监督的功能和优势。其二,人大监督与加强党的领导的目标是一致的,宪法和法律是党领导人民通过立法机关制定的,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法制化、定型化,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人大保证宪法、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就是遵从人民的意志,实现党的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工作,既是制约,防止其滥用权力,又是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高行政效能,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
为完善人大监督体制,使其能够协调有效运行,一要实现党的领导的法治化,依法分清并确定党的权力和人大的权力,对于本行政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法制建设和涉及全体公民整体利益的重大决策,凡是依法应当提交本级人大或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的,都必须提交本级人大或常委会经过法定程序进行讨论或形成决议决定,并由人大督促政府贯彻落实。二要摒弃党政联合决策、联署行文的方式。党委其实完全可以不与政府联署而另发文件,以免党政不分,造成被动。而且,党政合发文件,使党的政治领导行政化,实际上降低了党的领导权威,变成政府行为的工具或附庸,显然失当也失策。三要加强人大的组织建设,合理设置人大的政治资源,人大常委会的主要领导人在党内应有相当位置,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配置,要以年轻化、知识化、德才兼备为标准,并提高专职委员的比例,提高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整体工作素质、职业忠诚度和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增强人大的生机与活力。
第三篇:浅谈如何创新人大监督机制
去年6月份,中共中央转发的《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进一步发挥全国人大代表作用,加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的若干意见》(即9号文件),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健全监督机制、完善监督制度,改进和加强监督工作。吴邦国委员长在江苏、山东等地考察时,先后几次就如何做好人大监督工作发表重要讲话。结合文件和讲话精神,下面就如何创新监督机制,改
进和加强监督工作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创新人大监督机制的必要性
监督权贯穿于人大工作的始终,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通过行使监督权,一方面能够促进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另一方面能够发现和纠正执法机关违犯法律、法规的行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行使监督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离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人大的监督并没有真正到位,有的人大及其常委会还没有很好地行使这个职权。究其原因,归结于人大监督机制尚不健全,为此,人大监督机制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从制度的层面与行为规范的角度进行设计创新,以适应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促进依法治国,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
健全和创新人大监督机制是确保监督职能充分发挥的前提和基础。人大监督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力,人大监督工作能否有效开展,直接关系到人民当家做主权利的落实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目标的实现。而这种权力的运行,离不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和这种制度机制的有效运作,其中最重要的是完善和创新人大监督机制。人大监督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国家权力机关和“一府两院”关系。这些关系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整个机制的有机构成,无论哪一个环节疏忽或者遗漏了,都会影响整个机制功效的正常发挥。只有不断完善和创新人大监督机制,严格依法行使监督权,才能保证人大其它职权得到落实,才能保证人民在国家中的主人地位得以实现。
二、分析创新人大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监督法律制度的缺失
人大监督机制的健全和完善的关键在于监督法律制度的“刚性”,而正是监督法律制度的缺失使人大监督的应有的效能不能得以发挥。
首先,监督法律制度的不完备使监督不能到位。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监督法,有关监督的法律分散在宪法和法律法规中,这样所产生的后果是:其一,造成监督制度缺乏系统性,各种监督形式法律联系差、层次性不清,模糊了民意机关监督的法律权威;其二,有关人大监督的法律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形成监督中的空白地带。
其次,法律对监督权规定的非刚性化。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监督权,就是为了对行政权和司法权进行制约,确保其不被滥用。但是如何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权进行有效的控制,以确保监督权不被滥用或搁置,我国宪法和法律却没有刚性规定。虽然法律也提到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要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但这种监督并不具有可操作性,更缺乏必要的刚性,它实质上是建立在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自觉自愿的基础之上,因而很难落到实处。由于法律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权的规定没有相应的法律责任与其对应,使其成为一种缺少法律责任的特殊的“超级”权力。也就是说,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是否行使监督权、监督权行使质量的高低,都不需要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而没有法律责任的权力,其权力运行的结果或者被滥用、或者被束之高阁,这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的。这种制度设计模式,不仅影响到权力机关监督权的运行效果,同样也削弱了其他职能如立法、重大事项决定以及人事任免等的运行效果。
(二)代表制度的欠缺
人大代表制度的欠缺使作为监督主体的人大代表意识薄弱,缺乏使命感。这集中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人大代表的日常管理制度的空白。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各级人大常委会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它承担处理权力机关交办的日常事务、为权力机关组成人员服务的义务。但在对代表的履职情况进行考核时,却面临着没有法律依据的尴尬局面。因此,作为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庞大的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竟然没有设立相应的机构来履行对其组成人员的管理职责,人大代表是否履行职务以及履行职务质量的高低,都不需承担任何法律后果。而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从客观上纵容了部分权力机关组成人员的“不作为”和消极用权现象。我们知道,人大权力是集体行使,人大监督工作的权威来自于每一个组成人员的智慧,是集体劳动的结晶。如果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的人大代表不能尽职尽责,那么权力机关监督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当前,人大监督工作力度不够、效果不尽如人意,这与部分人大代表在对待监督权的运用上所采取的“不作为”或“消极作为”有很大关系。增强人大代表的责任心,仅靠人大代表的自觉性远远不够,还必须辅之以必要的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有效行使对代表的日常管理权限,切实加强对人大代表的考核、管理。对于那些不认真履
第四篇:如何创新人大工作(精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对人大机关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在新形势下,人大机关工作如何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工作感受,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一是注重业务学习。要在人大机关大力倡导刻苦学习的良好风尚,使每位机关干部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性、紧迫性,把学习作为提高素质能力的有效途径,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养成好学善思习惯,自觉主动地爱学习、勤学习。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培训,重点学习宪法、监督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广泛学习和涉猎有关经济、科技等方面知识,熟练掌握人大工作规则和程序,不断提高机关干部依法履职能力和水平,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
二是注重制度建设。要善于总结自身工作经验,借鉴外地先进做法,进一步建立健全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规章制度,使其更加切合实际,更具操作性,为人大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制度保障。要根据中央八项规定的精神,进一步健全人大机关公文处理、事务管理等方面工作制度,形成职责明确、分工负责、规范有序的机关运行机制,提高人大机关的服务保障水平。
三是注重干部培养。坚持德才兼备用人原则,加强人大机关干部与党委及“一府两院”交流的要求,切实加大对人大干部的培养、使用和交流力度,积极向党委推荐优秀干部。进一步优化机关干部配置,合理调整工作职能,对人大机关干部在政治上多培养、工作上压担子、生活上多关心,充分激发机关干部的工作动力和创造活力,努力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有活力的人大干部队伍,使人大机关成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基地。
二、强化服务意识,确保工作规范高效
一是做好会务工作。人大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依法集体行使职权、集体讨论决定问题,其法定方式是举行会议。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会议的质量决定人大工作水平和机关效能。因而,在搞好会议服务方面,既要遵循法定的程序和有关议事规则,又要科学安排,把服务工作做细,不出差错,做到会前准备充分,会中周到服务,会后督办落实。
二是做好调研工作。调查研究是人大工作的议事之基、决事之据,是人大机关当好参谋助手的基本功。人大监督工作是在党委的领导下,紧扣工作大局,围绕法律法规实施情况、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展开,因此,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真实情况,为常委会集体决策提供科学参考。常委会审议意见转办后,要及时做好跟踪问效和督办落实等工作。
三是做好服务工作。人大机关担负着承上启下、协调左右、联系内外、保障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正常运转的重要职责,必须发挥好组织协调功能。既要搞好政务性协调,又要抓好事务性协调;既要搞好同“一府两院”的协调,又要搞好上下级人大之间的联系。要建立健全各项政务和事务管理规章制度,并切实抓好落实,在文稿起草公文处理、活动安排、机要保密、信访、接待等方面实行规范化管理,在机关办公设施、财务管理、车辆安排等后勤方面做到保障有力,使机关各项工作责任明确,规范有序,高效运转。
三、转变工作作风,树立为民务实清廉形象
一是加强党性锻炼。要以党章为镜,用党性原则来进行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要向先进人物看齐、以反面典型为鉴,远学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近学龚全珍、杨斌圣,加强自身修养,切实引以为戒。
二是加强作风建设。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扬求真务实和开拓创新精神,坚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密切联系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及时了解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扑下身子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工作、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主动地为群众排忧解难。要积极开展深入基层和联系群众活动,通过“入户结亲”、下访听诉、召开征集意见座谈会等,了解社情民意,想方设法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通过这些活动,让机关干部受到教育,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三是加强廉政建设。公生明,廉生威。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代表人民行使职权的同时,也接受人民监督。要取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必须做到严以律己,做廉洁自律的表率。从每一件小事上,从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严格要求自己。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做到慎独、慎微,自重、自省、自警,严守党纪国法,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第五篇:创新人大工作之我见
创新人大工作之我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切工作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同样,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人大工作也是如此。认识创新人大工作的价值意义,把握创新的发展契机,推进创新的全面实践,已经成为新阶段不断推进人大工作的中心主题,因此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应适应时代性政治任务的新形势,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发挥重要作用。那么如何使创新人大工作取得实效?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理解创新人大工作的紧迫性和现实内涵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其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地方人大工作实践来看,虽然在各个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从创新动力、创新条件和实际的创新情况看,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如,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权、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人事任免权等重要职权,因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这些职权的行使不够到位。主要表现为:在重大事项决定权方面,忽视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作用。“一府两院” 对一些应该提请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往往直接自行决定,或由政府提请党委讨论决定,致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大事项决定权难以行使,另外,人大常委会决定的重大事项得不到有效实施:由于一些决定、决议调研不够深入,可操作性比较差,决议、决定作出后,对实施情况检查力度又不够,对决定权的行使没有与立法、监督、任免等职权结合起来,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重大
利益,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使人大真正成为人民群众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忠实代表。三是坚持在依法履职的基础上创新。宪法、法律、法规是人大开展工作的法律依据,法定性、程序性是人大工作的基础,人大工作必须在严格依法办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促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行使更加到位,工作更加富有成效。四是坚持在求实中创新。人大工作既要坚持扎扎实实,又要坚持不断创新。常委会每年在制定工作计划时,都要紧紧围绕党委的工作中心、“一府两院”工作重点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社会问题,在求实创新上精心安排,并将创新的内容、机制、方法直接贯穿到工作计划之中。五是坚持在继承中创新。要从实际出发,按照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规律,克服主观随意性和盲目性,使创新工作在继承基础上改革,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在把握以上原则的基础上,还要认清人大工作现实,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念。首先,要树立完善发展也是创新的观念。要把创新和首创区别开,“他山之石”的创新,只要借鉴为已所用,也是一种“创新”。目前,人大还有许多工作是刚刚起步,例如对《监督法》的贯彻实施工作如何进行等,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不同地区、兄弟城市之间可以相互借鉴在贯彻实施《监督法》工作中好的做法和先进经验,以此来发现自身不足,完善相关制度,提高工作水平。其次,树立解决矛盾和问题就是创新的观念。当前,人大工作创新,要正确处理好在一些实际工作中涉及到的人大与党委的关系以及创新工作与法律关系的问题,具体说来就是,要着力解决人大决定重大事项、人事任免与党委决定重大事项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要解决人大监督与党的监督之间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等。同时,更要注重解决人大创新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利益关
动,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问卷调查、选点察看等形式,准确掌握情况,确保审议发言客观、公正、真实,充分体现群众观点,反映民意。
3、精心准备,落实报告。在围绕议题视察后,常委会应组织专门人员客观全面地汇总情况,形成书面意见发至相关单位,并坚决杜绝把调研报告写成工作总结或经验介绍、只写取得的成绩而不写存在的问题的不良现象;在调查研究结束后,要按照监督法的要求,及时写出详实、准确的调查报告,为常委会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提供第一手资料。
4、激发代表热情,促使其积极发言。常委会可采取把报告提前发给委员预审和会中审议相结合,充分发扬民主。在审议时邀请议题所涉及部门并熟悉情况的部分人大代表和专业人士列席会议,增加审议的深度和广度。会后,常委会还可以综合大多数人的正确意见、建议,进行科学提炼,形成客观实际的决议、决定或审议意见。
5、严格制度,加强跟踪督办。及时将审议意见以常委会文件形式交付“一府两院”办理并规定完成时限,要求相关承办部门在下一次常委会上汇报审议意见的落实情况,经过再次审议督促抓好审议意见的办理。对关系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常委会可采取听取办理情况汇报和组织人大代表进行视察和执法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取得实效。
三是要在人事监督上善于有作为。要坚持并不断完善对拟提请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考试、公示、审查、任免程序,既要保证党委意图的实现,又要严格把关,保证人事任免工作质量。强化有效措施,制定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工作评议、述职评议方法,加大对政府组成人员的评议力度。要敢于运用法律赋予的刚性监督手段,大胆使用质询权等权力,使法律赋予的权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是不断提高调研能力。首先,要突出重点。在每年或每一个阶段都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确定一、二项工作重点,并要在掌握民情、民利、民意、民心的基础上,认真确定调研课题,有的放矢开展的开展调研。其次,要关注热点。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必须深入基层,切实掌握翔实的第一手材料,以真实反映民意、充分代表民愿、广泛集中民智,为常委会决策提供服务。第三要找准落脚点。把着力点放在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提出新对策上,这样才能达到动机与效果的有机统一。
二是不断强化监督能力。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对“一府两院”工作的监督,使其切实按照科学发展观和规划目标要求,努力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谋事、干事。其次要进一步加大对财政预、决算的审议监督力度,努力探索从程序性监督向程序性监督和实质性监督并重转变的途径。第三要通过规范有序的执法检查等多种形式,扎实开展法律监督,督促“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三是不断增强决策能力。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要经常深入基层走访选民和普通群众,可以采取为本地区经济社会更好发展献计策为主题的“市民月”等活动,达到听民声、访民情的目的。其次,要增强民意反映效能。常委会和人大代表要善于把民意转化为议案、建议、意见或形成群众意见书,提高民意表达质量,使更多的民意进入人大及其常委会决策程序,并通过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全面、准确、真实地反映出来,这样才会有效避免民意“走空”、“漏失”。第三,要增强民意践行能力。要严格规范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议事决策规则,根据合法性、重大性、可行性、群众性、合理性原则正确界定重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