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第二学段口语交际有效教学反思的研究
“小学语文第二学段口语交际有效教学反思的研究”实施方案
苏蕾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性和背景分析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作为语文课程五个领域之一的口语交际,是构成良好语文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大纲(试用修订版)》和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性质定位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根本上提升了口语交际教学的地位。针对此课题的目的性,我们进行了背景分析:
1、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有效的沟通已成为人们的需求,口语交际能力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
2、小学阶段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黄金时代,由于受知识、能力所限,低年级学困生的词汇极其贫乏,说话无条理,语言显得杂乱无章。再加上教师与家长忽视了对他们口语交际表达能力的耐心指导,使这些孩子慢慢失去了说的兴趣,与他人交流的信心,渐渐的封闭了自己。
3、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景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但有一部分语文教师平时比较注重书面语言方面的教学,忽视了口语教学。
4、学生口语交际表达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质的前提,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基础。只有调查出影响他们语言表达的原因,找到相应的对策,才能最终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二、研究的内容
现行语文新大纲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恰当机敏地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一
目标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涉及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语文课程标准》并按九年一贯的思路,整体设计,分四个学段提出了阶段目标。
小学第二学段口语交际的目标是:
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掌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因此,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口语交际教学,这已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趋势。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研究国内外新的教育理论和教改发展动态,收集与“有效反思”
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精华,结合我校教师特点,不断改进我们的科研实践和教学实践。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第一阶段,查阅文献
资料,寻找理论依据,明确研究方向。
2、调查研究法:主要用于前后测调查中,观察,调查教师课堂教学中运用反
思的状况。为有效反思研究提供实例依据,形成新思想,取
得新经验。
3、行动研究法:通过调查研究取得最新资料,分析综合进行调整修改。及时
修改原方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边实践边总结
边研究,力求用最优质的方案解决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4、个案研究法:通过教龄把教师分成三个组,对不同教师的自我成长进行分
析,使教师在不断改进教育实践的同时,提高她们的教学探
究能力,从而推动教师群体的发展。
5、实验法: 选定教师,根据研究目标,对研究中涉及的各种变量作出分析和
控制,确认有效反思对教学和教师发展的联系。归纳出有效反思的实施方法,并逐步推广。
四:研究步骤与时间安排:
1、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实验准备阶段(2010年3月——2010年5月)
首先对学生的口语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学生在口语交际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制定本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探索、实践阶段(2010年5月——2010年6月)
在该阶段主要是对口语交际课堂中不爱发言的、发言次数少的学生拟定对策。训练学生学习朗读、讲故事的能力,使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该阶段的活动主要是口语交际课堂的说话训练,同时举行小型的朗诵、讲故事比赛。
第三阶段:具体实施阶段(2010年6月——2010年7月)
该阶段着重培养学生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他人请教,对感兴趣的话题大胆、主动的发表个人意见,就不同的意见与他人讨论交流。该阶段的活动一方面继续延伸口语交际课堂的说话训练,另一方面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交际训练,如:讲故事比赛、古诗文朗诵、班级小小气象员、班级好人好事通讯员等。在此期间,进行了十多次讲故事比赛,五次看图编故事比赛,两次朗诵比赛。根据课题工作安排,于2010年7月,对课题研究认真进行了阶段小结,总结经验,及时纠正研究中的不足。
第四阶段:成果汇总阶段(2010年7月——2010年9月)
该阶段主要是汇总情况、收集资料,做结题的准备工作。
五、研究组织与领导、成员及其分工
于丽敏(组长):组织领导课题成员进行教学反思研究活动 李楠(副组长):制定本课题方案实施的具体细则
小学第二学段的语文教师(成员):参与本方案的实施活动,并进行细致的研究工作和总结。
第二篇: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口语交际
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口语交际
【摘要】
一直以来,人们就十分重视语言交流的作用。正如卡耐基所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百分之八十五则要靠人际关系和他做人处事的能力。”古人也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现代社会越来越频繁的人际交往活动中,口语作为生活中基础的交流手段,其重要作用也日益突显: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利用电话代替书信,成为思想沟通,情感交流的信息工具;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都在利用面试谈话代替书面考察,作为评价个人能力,检测实际水平的重要渠道。我国也以文件的形式,把口语交际能力当作一项教学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关键词] :口语交际教师问题策略
一、口语交际教学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的总目标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世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和素质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他们自身发展的需要。口语交际课是培养学生交流思想、传播信息、表达情感、学习规范语言的教学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可以为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力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口语交际对发展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的读写能力,提高其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放弃或忽视口语交际教学。目前,小学语文的各种考试仍局限于笔试方式,考试成绩仍是评价教师和学生唯一的依据,而各种考试和检测都没有或甚少触及口语交际,这种现状,造成教师迷失教学方向,形成考就教,不考就不教。
2、创建生活化的课堂,营造民主、宽松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兴趣和情感。浓厚的兴趣,积极的情感是最好的老师。口语交际课上,许多学生的嘴很“紧”。要真正的解放学生的嘴巴,就要建立民主宽容的课堂气氛,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要给学生一种感觉:口语交际课是我们自己的,是轻松的、自主的。如何才能使我们的课堂“贴近学生的生活”呢?一是提倡创设仿真的生活情境, 或者依据教学内容把课堂上当时真实的情境作为教学情境。二是提倡在教学过程中, 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作为课堂教学资源。于永正老师上言语交际课《学一点问的本领》就是这样。他抓住本班数学老师做了一件大好事,被救者家属写来表扬信这一契机开始教学。他在让学生看过表扬信后,说:“朱校长说,准备在明天全校老师会上表扬周老师,但对这件事的具体情况还要了解一下。校长请我们班问问周老师,问清楚了,写下来,交给朱校长。”巧妙地给学生学习如何提问采访创设了跟校长交际的情境。不但如此,于老师下面还请来了周老师,让学生像记者一样提问,又是一个交际的情境。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动力为第一个交际情境所激发;而第二个交际情境则切切实实地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教学中, 我们要打破课内课外的壁垒, 不拘泥于教材, 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学生广阔的生活天地之中, 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切实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于永正老师上的口语交际课《认识蔬菜水果、招待客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一上课,于老师就提着一篮子蔬菜、水果急匆匆地走进教室,然后告诉学生:因为家里来了客人,中午忙着去买东西招待客人了。谁知道一进学校,上课铃就响了,只好把东西带到教
室里来了„„由此引出让学生上台来介绍水果,给水果分类,模拟用蔬菜水果招待客人„„生活中,这样招待客人的情景我们经常会碰到,课堂上教师调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生活原型,引导学生回忆当时在情境中是怎样做,怎样说的,如实地在课堂上呈现,这样的教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们主张调集学生已有的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生活原型, 引导学生回忆当时自己在情境中的表现, 充分利用每个学生的不同表现作为教师组织教学的材料, 让学生之间形成较为广泛的互动。在学生的交流互动中, 教师要善于捕捉信息, 把握教学契机, 然后通过师生评点、教师引导的方式, 把一些口语交际的方法和要求传授给学生。这种基于学生原有认识基础、能力基础的教学更有效, 更容易转化为能力。
3、提供交际案例,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案例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口语交际训练办法。案例就是一个交际的情境,既可以描述正确的做法让学生仿效,也可以放一些问题让学生发现,并探索、讨论正确的口语交际方法、途径。例如吉春亚老师在执教六年级下册的口语交际《假如我会克隆,我要„„》一课时,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上:“全球克隆问题研究大会”,“全球克隆成果鉴定大会”等字样,将学生带入一个虚拟的情境中,在引导学生了解了克隆的简单发展史后,提供这样一个交际案例:现代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造福人类,一方面也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请问各位科学家,你们是否同意“克隆”呢?通过这样一个“动”的案例,人人参与,学生或是对自己的克隆研究成果进行阐述,或是对他人的克隆设想进行质疑„„训练时,教师还要注意,对于六年级的学生,不能仅仅是让其说出“假如我会克隆,我要克隆刘翔”那么简单,应该将教材延伸,给出一两个能引起学生争鸣的案例,如:有一天你发现你的朋友是个克隆人,你会如何面对?请选择你的同桌或好伙伴来演一演。这样的设计,有利于调动和激发学生交际的积极性,产生“互动”的效果,只有交际的双方都处于互动的状态,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训练。在案例的互动中,学生的语言自由放飞,这样的“活”的案例,为口语交际的实效提供了保障,实现了交际的多向互动、沟通,使学生的言语五彩缤纷、充满个性,具有一定说服力,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提高。想想,如果教师在充分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课型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学会以教材为载体,以培养和提高全体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训练重点,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训练空间,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就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更好的落实训练要求了。
四、说是基础,听是习惯,要并驾齐驱。
口语交际不同于以往的说话训练,它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终极目标是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的交际应对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在口语交际训练之前都有一个通病——愿说不愿听,会说不会听。所以在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时,要重点培养学生听人说话的习惯,引导学生听别人说话要认真、专注,听清楚别人表达的意思,抓住别人说话的要领,以便能对别人的话做出及时反应,灵动交际。据美国口语专家罗斯的研究统计,在人的言语交流活动中,听所占的比重最大,占45%,说占30%,可见听的重要性。只有学会听,才可能发现别人言语中的信息,准确地接受和处理信息,而不会“此答非所问”,只有听清楚了,听明白了,才可能就“来”的话语做出“去”的回应,否则整堂课要不只有单项的“自言自语”,要不就是“牛头对马嘴”,啼笑皆非。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听”呢?如在口语交际《我要发明的机器人》这个内容的训练中,在学生“设计”出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 并做了介绍后,大家来评比谁的设计好?谁的设计有问题?你认为他该怎么改进,给他提出改进建议„„等等,这样一来,学生就必须先认真听,注意抓住他人“语言”中的信息,作出相应的回应,“交际”也就开始了。
五、努力规范和提高自己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做好学生的表率。
小学生由于自身知识储备不足,生活经验积累的欠缺,认识、思维能力有限,加上与生俱来的性格原因等等,往往在口语交际时不愿、不会表达,有的表达时语言不规范,出现
病句、方言等现象。小学生的模仿性很强,他们会模仿老师的样子学说话,学表达。如果教师的口头语言表达准确,语言修养良好,就会“不是蜜,但它可以粘住一切”,不仅能给教学艺术锦上添花,还能给孩子很好的示范引导作用;如果教师自身言语表达有问题,就很容易给孩子错误地示范和引导,直接导致教学艺术的失败。所以,良好的口头语言表达艺术修养应当成为每一个教师的自觉追求。
六、小学口语交际的现状:
(现状之一):重书面,轻口语由于受传统语文“重书面,轻口语”的束缚,部分教师对“口语交际”这一新型课程认识不够。有些教师是课紧就不上,课松就大家自由谈谈,不做精心的教学设计,教学无目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得不到更好的锻炼,使口语交际课如同虚设。笔者曾在几所农村小学看到过这样的口语交际课:教师用半堂课的时间进行口语训练,剩下的半堂课要求学生将要表达的内容用笔写下来,以写代说,将口语课上成了“写话课”。问其原因,原来“口语交际”一般没有考查,即使有,也不会“口试”,而是在语文试卷上提出一个话题,让学生围绕这个话题写一段话。所以教师也就以“写话”来应付这个“笔试”。
(现状之二):重说话,轻交流口语交际课除了具备听话,说话的能力,还要有交往的能力,待人处事的能力,可是在教学中,我们往往把口语交际课上成了过去的听话说话课,指导学生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怎么说。指名表达时,被叫学生站在自己的座位上表达。在这种情况下,表达者要么背对着倾听者“交际”,要么对着倾听者的背“交际”,即使有学生上台面向大家表达,也仅是“表达”而已,没有在特定情境下的交际礼仪训练及必要的身体、情态辅助语言的运用,更没有倾听者的应答训练,使原本贴近生活、轻松活泼的口语交际课变成了课堂气氛浓重、紧张严肃的说话课。
(现状之三):重陈述,轻情境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兴趣最有效的方法“只有心理产生需要时,学生才能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课堂教学,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
一、可是课上有些教师只是按口语交际的要求让大家说一说、讨论讨论这一固定的模式去上每一节的口语课,课上只是个别活跃的学生滔滔不绝,成了课上的主角,部分学生好像自己是局外人,和自己无关,在一旁看热闹或开小差,缺少交流和互动。教师应该认真和学生共同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使学生上每一节都有一种全新的感觉,对每次口语交际都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情况堪忧很多课堂上学生不敢大胆与他人交流,有紧张心理。部分学生当众说话神情紧张,说话时羞涩,不敢正视对方,声音颤抖,手足不自然,心理有话说不出来。交流时表达不是很清楚,口语不够规范、流畅。学生口语交际现状不容乐观。现状之一:学生不愿交际,不敢交际。有些学生胆子小,怕说错话,叫他到讲台前来说,便扭扭捏捏,东张西望,脸涨得通红,不知所云,这些都是学生不敢交际的表现。学生之所以怕交流,不仅仅在乎说什么,更在乎与什么样的人说,在怎样的氛围中说。学生害怕说话不当、举止失措而当众出丑,害怕一旦说错被同学嗤笑,挨老师批评;有些学生论口语功底挺不错的,但是一旦在大庭广众之下就难以启齿了。我觉得这些学生缺乏的就是勇气,大胆展示自己的勇气,担心得过多,面前总有一道难以跨越的坎,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不敢交际。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少当众说话的锻炼机会,没有交流展示的习惯,更没有交际成功的喜悦与满足,造成交际时心理紧张。学生的语言贫乏,不规范。在口语交际课上,学生由于生活经验贫乏,积累的词汇不够丰富,在说话时还常常受方言影响,将不规范的方言词掺杂其中,这就造成了语言表达上的障碍。交际时有的结结巴巴,有的无话可说,有的人云亦云,使原本能体现个性和创造性的口语交际变得枯燥无味。口语交际课堂往往成了尖子展示自我的舞台,更多的学生则是陪坐。很多时候,发生口语交际冷场的原因,并不是课堂气氛紧张,而是学生缺乏生活材料和语言材料的积蓄,造成思维的狭隘性或单一性,影响语言的流畅性或丰富性,使得原来有话可说的话题变得无话可说,或者不知该怎么说,会出现“嗯„„啊„„”“这个„„那个”等垫语增多和语流中断的现象,久而久之,淤积在心中的那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苦衷会直接影响交际的勇气,甚至逐渐丧失交际兴趣。
(现状之四):学生不善于倾听。口语交际双向互动,不但要求说者会说,还要求听者会听。“学会倾听”有两层意思,一是要求听别人讲话要用心,要细心。“倾听”,即是细心听、用心听的意思,这也是一种礼貌,表示对说话者的尊重。第二层意思是要“会听”,要边听边想,思考别人说的话的意思,能记住别人讲话的要点,到了高年级,还要能听出“话中话”来。可课堂上我们经常发现孩子犯这样的错误:在课堂上以自我为中心,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当自己说的时候,情绪高涨,热情投入。但是当别的同学在说的时候,往往是不注意仔细听的。
【综上所述: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口语的目标是: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的地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农村小学语文老师也清楚地意识到口语交际课的重要性,然而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老师们却束手无策,或是老师轻描淡写,或是学生寥寥数语,导致农村小学的孩子不会说,说话经常出现吞吞吐吐、含糊不清、词不达意、颠三倒四的现象;不敢说,他们思维较慢,注意力容易转移,紧张的心理不善于表达自己,不愿意与人说话;说不好,学生与人进行口语交际抓不住重点,离题万里,漫无边际,不善于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要说的内容,话语连贯性差,缺乏条理性。如何使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笔者认为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有效训练策略有三。
一、.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新大纲提出这样的要求:“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这是口语交际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情境的实践中培养出来的,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形象思维占主要优势,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情境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⑴实物创设情境;小学生智能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他们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粗略,因此,在教小学生说话时,要教会他们观察。直观形象的实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学生观察,引起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激发他们口语交际的热情。如第六册语文课本中有口语交际“说家乡”,教师把一幅幅家乡的山水画、果园、田野、建筑、风情世俗等熟悉的画面呈现于学生面前,学生个个眼前一亮,随着教师的相机点拨,人人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话题到“家乡的景”“家乡的人”“家乡的建筑”“家乡的风情”小组中交流,然后每小组留下一人,其他成员带着本组交流成果分别到其他小组分享,这样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口语交际,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⑵表演创设情境;儿童是用形象、色彩来思维的,儿童只有通过表演,再现生活情
景,从中感受、体验形象,观察、思维、想象和表达能力才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如二年级上册练习4的口语交际“买文具”,这是小学生社会交际活动中常见的买卖交易,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买卖双方本着各自的立场说话、做事,教师设计两个层次的问题:“售货员没搭理你,怎么说?” “要求调换商品,怎么说?”,让学生在小组内扮演交际的主人公张小雨和收货阿姨的对话情景:张小雨走进文具店,没有称呼说“我要买一支钢笔”,售货员阿姨没有搭理张小雨,“阿姨,我要买一支钢笔”,售货员阿姨随手拿了一支笔递给张小雨说“六元伍角一支”,张小雨看了看“这支笔不好,换一支吧,阿姨”“你想要什么档次的笔?”,“中档的吧,笔尖细点的”。“你看,这支笔可以吗?”“阿姨,请您多拿几款给我挑选,行
吗?”,售货员阿姨拿了几支笔给张小雨,张小雨挑选到满意的笔付了钱,说“谢谢阿姨!”。学生在表演的情境中轻松愉快、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既顺应了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能力发展的过程,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说话态度和语言习惯。
二、联系生活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仅仅依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引导学生运用课内尝到的口语交际知识,积极主动地在平时的社会生活中进行实践。
而丰富多彩的生活又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活水源泉。
因此,教师要主动帮助学生巧搭口语交际的“舞台”,创设富有时代感和浓郁的生活情
趣的语境,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生活“舞台”中观察、表达,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练习2的口语交际“介绍我的朋友”,让学生把朋友带到自己家中,向爸爸妈妈介绍朋友的年龄、家庭住址、兴趣爱好、学习、特长等情况,通过这种生活实践式的说话训练,让我真正看到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也让他们学会了在生活中交际。
三、激励评价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口语交际课上,要重视学生有兴趣,才有交流的动机,他们需要老师常用肯定和
表扬的方式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介绍我的小制作”,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过程跟大家说一说,不管学生讲得是否有条理,只要他(她)想说、敢说,老师要耐心地听学生发言,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思路;要善于发现学生微小的进步及时肯定,不要轻易挑剔学生这个词“不规范”,那个词“有毛病”,即使某个词说错了,也要允许或提醒他重新换个词再说。小学生初练口语,往往语无伦次,更需要老师的细心呵护。
[结 论]:
口语交际是人人必需掌握的工具,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我们老师应培养和提高
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多种切入点,创设宽松、愉悦的交际环境,让学生创造性地说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口语交际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以言语为媒介的互动行为,因此,口语交际教学时应当有“对象”意识。只有交际对象广泛,才能使学生的言语应对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得到多角度、全方位的提高。在选定了具有交互性的话题后,还需要教师充分挖掘交际内涵,拓展话题的交际功能,掌握口语交际训练的各年段要求,根据学生实际,从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三大能力去组织教学,选择教法,做到:有说-------畅所欲言,有听------洗耳恭听,有应对-------礼尚往来,使得口语交际过程真正成为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其综
合素质的途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任重而道远。[致 谢]感谢恩师于永正(原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教研室主任,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文中大量引用于永正老师的课例,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此外,本文得到凯里市教研室王伟主任、十四小杨广龙校长的指正,在这里一并谢过。
第三篇:小学语文有效口语交际教学探析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浅探
作者姓名: 沈
雯
工作单位:南京市汉中门小学
学号:20090349869
3指导教师:王晞
内容摘要: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以学生的切实之需为切入点,以学生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挖掘课程资源,充分激发学生的听说兴趣,培养学生听话说话的能力,使学生的口语交际“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才能真正提高口语交际的实效性。在教学策略上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手段:挖掘教材,开发文本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听说兴趣。双向互动,发展语言能力。关注课外,挖掘生活资源。通过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充分挖掘身边的文本资源和生活资源,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得到具体的落实,在情境的创设,动态的交流中提高口语交际课堂的实效性,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乐于表达的能力,通过全方位的训练和多角度的评议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在不断的归纳、体验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口语交际 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浅探
小学生在入学之前已经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进入小学则是系统的学习语言的开始。口语交际作为一种有声的语言,它主要是依靠口语进行双向或多向的信息交流的一种活动。小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有助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有助于促进智力、发展思维,有助于学生良好气质的形成。
语文新课程提出了“口语交际”的目标要求。由“听话说话”到“口语交际”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更是教学理念和实践的突破;不仅是提法、教材的改变,更是内涵的丰富、观念的更新、教法的改革。口语交际与以往听说训练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后者突出听和说的单向技能发展,而前者在要求听、说能力协调发展的同时强调“交际”,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注重情意态度方面的要求,注重交际中的文明素养。
由于“口语交际”与“听话说话”有着鲜明的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更应当准确而全面地把握其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学生的切实之需为切入点,以学生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挖掘课程资源,充分激发学生的听说兴趣,培养学生听话说话的能力,使学生的口语交际“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才能真正提高口语交际的实效性。
一、挖掘教材,开发文本资源。
曾几何时,我们很多老师就是将语文课当成语言知识讲解课,对语言现象、书面语言技巧大讲特讲,忘却或轻视了学生语言实践这样,语文培养出来的只是纸上谈兵的人,不是富有人文素养而能说会写的人。教教材的内容是必要的,但如果我们的教师拘泥于教教材的内容,不仅是不够的,而且是不对的,因为“教材无非是例子”这句话的含义在于我们不仅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语文教学中除了指导学生学习范文呈现给我们的字词句等规定性的符号及其意义以外,还应该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必要的口语交际训练,掌握语言表达方法,后一教学目标的实现,既依托教材本身,又具有很大的创造和发展空间。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教师往往不能很好地完成口语交际教学的任务,因此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较弱,不愿说,不敢说,说的过程中思路不清晰,表达不完整。每次考试中的口语交际,很多学生失分较多。为了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我们要挖掘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源,创造性地利用教材拓展口语交际教学,加强学生口语交际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小学语文新课标教材中所选用的课文无论从内容到形式,还是从思想含义到语言表达都蕴含着口语交际因素。不论是课文、插图,抑或身边的一草一木,都可以作为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源泉。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引导学生观察身边事物,就能挖掘到许多有效的训练点,为学生提供训练的机会。
1.听故事练说话。根据儿童喜欢听故事的特点,把一些内容健康的故事引入口语交际教学,让学生听故事、练说话。如教师进行《小猫钓鱼》的教学,此课是小学生从课本上接触到的第一个童话故事,形象鲜明,充满童趣,教学步骤设计为:出示“小猫钓鱼”的幻灯片,配以轻快的乐曲,用儿童化口语讲这个故事,然后,叫学生听后复述,有许多学生能绘声绘色地讲述出来。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可让他们边看图边听录音,然后讲述。
2.看图画练说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把多媒体引入语文课堂,使学生借助直观的形象、图景、画面等,化静态的文字为动态的画面,变抽象的语言文字为直观形象,不但易于理解,而且印象极为深刻。如教学《秋姑娘的信》一文时,让学生认真看动画视频,在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再复述课文,就能生动地将秋姑娘和她的好朋友们之间的故事表达出来。学生在看、听、说的过程中充分地去观察、想象、思维,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表达,从而使学生语文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和提高,同时还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
3.感受事物练说话。由于小学生信息获取大都依靠具体的直觉形象,因而在听说训练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去感受事物,使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情真意切。如在口语交际教学《我最喜欢的水果》中,为了让学生能有条理地、完整地介绍出一种水果,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水果带进课堂,通过摸摸、看看、闻闻,尝尝,从各个方面去感受不同水果的颜色形状和口味。再让学生把看到的、感受到的说出来。结果,学生说话的内容丰富多采,用词准确,对水果的喜爱的情感也得到了由衷的抒发。
二、创设情境,激发听说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教学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由此可见,口语交际是具有很强的情境性。《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一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但是,在口语交际的教学中不可能每次都在真实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所以,教师需要采取多种方法,给学生创设符合他们实际口语交际情境,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口语交际的积极性,通过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全体参与,实现生生、师生双向互动。所以,为学生巧妙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这样,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因此,我们要善于凭借教材,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创设生动有趣、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特征的情境,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教师更要顺应儿童心理,巧妙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交际的情境,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
1、以新激趣。心理学研究表明,新异事物能够引发人的兴趣。小学生尤为如此,一本新书,一件新衣服,总能引起他们强烈的兴趣。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如果能选择新异的交际内容,设计新异的交际形式,也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教学《春天在哪里》前,可以先让学生回家“找春天”,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具有春天特征的事物,可以用眼睛看一看,用耳朵听一听,用鼻子嗅一嗅,用手摸一摸,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活动,感受春天,然后请他们用彩笔画下自己找到的春天。口语交际课上,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把他们的画摆满整个教室,让教室成为“春天的海洋”,请他们站在画中,闭上眼睛,聆听大自然的交响乐:有早晨鸟儿的啼叫声,小雨的沙沙声,泉水“丁冬、丁冬”声,小朋友的欢叫声„„音乐停了以后,再问他们“你们感受到春天在哪儿了吗?”学生们个个争先发言,很多孩子说得很精彩,语句也很美。
2、以疑激趣。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在《小兔运南瓜》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出“小兔见到大南瓜想办法”和“南瓜已经运到家”的场景,边展示边进行语言渲染:早晨,小白兔起床,发现外面阳光灿烂,想起妈妈说,南瓜成熟了,心想:我已经长大,能帮妈妈做些事情了。它跑到菜园里一看,哇噻!南瓜好大,好黄。这么大的南瓜我背不动,想什么办法把它搬回去呢?”然后将两幅场景图之间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学着小白兔的语气说:“哥哥姐姐,你来帮我想想办法吧?”有了语境的渲染,课件的铺垫,孩子们纷纷献计献策,说出可以把南瓜运回去的办法。
3、以美激趣。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用美的语言,美的音乐,美的图画等,为学生创设一个美的交际情境,其美的力量一定能愉悦学生耳目,荡涤学生心灵,开发学生智力,触发学生情思,让学生产生爱美、寻美、创造美、表现美的冲动。在教学《我们去“旅游”》时,可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一处优美的自然景观,课件中美的山,美的水,美的树,美的花,美的一切,深深的吸引着学生,感染着学生。教师再加以引导、点拨,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兴趣和主动性很快就激发出来了。
在现行的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能够创设口语交际的情景。例如:一年级下册的语文教科书里,包含很多童话般的篇章。像《柳树醒了》《荷叶圆圆》《夏夜多美》等等,利用这些童话,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对话,学生的兴趣马上就被调动起来了,一下子就进入到角色交流之中。又如这册书里面,还包含了很多练习学生生活的课文,像《看电视》《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阳光》等等,可利用文章中所包含的生活信息,创设出接近学生生活的情景。“你在家里是怎样看电视的?”、“你自己的小手帮家里人做过哪些事情呀?、“你有没有晒过东西啊?”等等生活的话题,也让学生放飞思绪,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自然,学生就想说了。
三、双向互动,发展语言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交际双方的来言去语,一般都是围绕着交际双方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的。参与交际的双方既是说话人,又是听话人,既是表达者,又是领会者,交际双方的角色变换是不断的,这就形成了言语的双向流动。可见,口语交际有着很强的双向互动性。这是口语交际训练不同于以往听话或说话训练的一个显著特征。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往来交换思想、看法、意见,交流经验、成果、情感,或者买卖东西,寻求帮助,交涉事情等待人处事的活动,必须要有交际对象,构成交际关系,形成双向或多向互动的交际方式才能进行。因此,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要有双重的角色意识,注意角色的转换。除指导点拨时,师生之间构成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要像日常社会口语交际那样互为对象,构成交际关系,并模拟生活实际双向互动地进行训练,才能体现出口语交际训练的特点,切实锻炼和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互动
1、师生互动。这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一种相互交流与沟通的方式。是双方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而不是学生在教师的权威下被动地做出反应。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更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口语交际”中教师必须从“说话能力”上对学生的言语进行指导、修正,并做好典范。如《大家来讨论》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扮演奶奶、妈妈、小吃店的经营者,同样也可以扮演孙儿、女儿、吃客,让学生体验跟不同身份的人劝说所应该注意的措词、说话口气和礼貌。
2、生生互动。自我尝试练说是很好的形式。但在口语交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参与口语交际时,常常会碰到一些“拦路虎”,使口语交际训练不能顺利进行。作为课堂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老师,只要换一种思维,变一个角度,因势利导,就可以将停滞状态的课堂变成双向互动的“语言场”。做法很简单,就是让遇到问题的学生主动向别人请求帮助。请求可以点名道姓,也可以请老师给予帮助,“被请者”应积极给予请求者以及时的帮助或作出某种响应。如《该怎么办》一课,有两个地方学习时可能会遇到困难:一处是小松怎么会把花瓶打破,当时发生了什么;另一处是小松如实跟爸爸说,他是怎么说的?学生如果在口语交际训练时“卡了壳”,交际的双方都可以请求帮助。这样的“一请一助”、“一来一往”、“你来我往”,课堂就实现了双向互动。
3、小组间互动。在口语交际的课堂教学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对“话题”特别感兴趣,参与口语交际学习的热情也非常高,他们会争先恐后地要求发言、表演。在这种情况下,那种个别式的台上表演已经不能满足课堂口语交际学习的需要了,我们可以将学生组织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在小组里自由选择,自由组合,尽兴表演。通过小组和小组之间互问互答、表演、比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要求每组成员都积极参与,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动脑筋想办法,为自己的小组获胜获奖出力。如《猜谜游戏》一课,可用“打擂台”的形式,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说得多,说得好,听得认真,猜得多,并请各小组的同学都当小评委,打出分数,评出优胜组。这样做,不仅课堂形成了双向互动,而且互动的面扩大了,互动的需求增加了,互动也带来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互听
互相倾听就是细心听取别人说话,善于倾听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修养。学会倾听不但能正确完整地听取所要的信息,而且会给人留下认真、踏实、尊重的印象。因此良好的倾听习惯的培养绝非小事。因此 “倾听”是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会听、听懂、能听出问题,才能更好地互动应对,达到交际目的。学生初次“倾听”,很可能不会“听”,教师的示范指导很必要。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要侧耳倾听,或频频点头,或微笑,或疑惑,以专注的神情去影响每个学生。
(三)互评
合理恰当的评价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发展的必要手段,“说”是评的“内容”,“评”是说的促进。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教师评、学生自评、学生互相评等等,当学生表达结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就能够让口语交际训练升华到一个评价自我、评价别人的高度。
教师的评价应该以激励为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异,说话的能力差异更是大,有的同学善说,会说,有的同学见人就害羞,有的同学说一句话要半天,更不要说在人前说话。他们需要老师常用肯定和表扬的方式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所以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作评价时,教师可用“我从他的话中,看到——听到——”及“我听出了他的这句话真精彩,因为他说„„”等语言去引导学生知道“听”要抓要点,抓感觉,还要多赏识,少挑刺,力争取人之长,补已之短。
学生的互评也很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经常把对学生的评价换成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如“请大家仔细听,这位同学说得怎么样?”这是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请大家评一评刚才某同学的回答。”这是指导学生在听的基础上学会思考、学会给别人提看法:“别着急,吸口气,再慢慢说”,“你讲得很对,能不能说得再响亮些?”这是对学生口语交际信心的激发和对口语交际技能的强化训练。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互动式的小学课堂中,经常会发生课堂乱、交流偏离主题等现象,教师要善于控制、善于引导,能做到 “放得开,收得住”。在学生交流发言时,教师要注意倾听,及时总结学生的各种意见,善于捕捉交流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在讨论遇到障碍、深入不下去时适当点拨;在交流脱离主题时加以提醒;在交流结束时帮助学生整理。
四、关注课外,挖掘生活资源。
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指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儿童的生活。”生活是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的源泉,是进行口语交际的前提和动力。《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以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和情景,来展示口语交际活动,重视日常生活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交际活动,教师要善于引用学生利用这些活动开展学习和锻炼,从教室这个小课堂走向生活的大课堂,在生活中实践、积累、发展,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就是生活的工具,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源头活水。教师要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1.在校内开展模拟社会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会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因此,教师可以在校内开展模拟社会活动。可以利用语文活动课和课余活动时间,组织一些模拟社会交际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如模拟在“旅游”活动中当小导游,向“游客”介绍学校和各地的风土人情、景物;模拟在“购物商场”活动中当售货员,向“顾客”推介商品;在模拟“银行”、“餐厅”等服务活动中当服务员等。这些模拟活动,必然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也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进行实际的交际活动打下基础。
2.在大自然中发展语言。新课标指出“教学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学前儿童生活和学习空间”。陶行知对农村教育提出了“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课本”。教师要充分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把课堂移到大自然,田野、山头、果园、饲养厂等,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发展语言运用能力、陶冶情操。带孩子到大自然中进行教育,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
如教学《春天来啦》一课,教师就可让学生置身于大自然,呼吸大自然的空气,触摸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去寻找春天大自然的特点,去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丽,去互相畅谈自己的感觉。把学生从课堂带入到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去。孩子们到野外观察,被一些新鲜有趣的现象所吸引,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创新思维就异常活跃。既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又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会。在课堂教学中,虽然能让学生掌握酝酿的口语交际的知识、技能,但是单靠课堂短短的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语言的实践,需要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因此,我们除了重视通过课堂教学加强训练外,还需要引导、组织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实践,积极开展各种社会交往活动。
总之,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任务,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身边的文本资源和生活资源,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得到具体的落实,在情境的创设,动态的交流中提高口语交际课堂的实效性,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乐于表达的能力,教学不要仅仅停留在课堂、学校,还应当延伸到学生生活的点滴中去,通过全方位的训练和多角度的评议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在不断的归纳、体验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顾名远等:名师营造课堂氛围的经典细节,九州出版社,2006。滕刚等:让小学生热爱学生的100个故事,九州出版社,2008。周一贯:语文教研案例论,宁波出版社,200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王群.口语交际训练教程.汉语词典出版社,2002.
第四篇: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范文]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一、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重视程度不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虽然部分老师对口语交际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但是因为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因此并没有重视口语交际的实际训练。对于小学语文交际教学,更多的老师认为口语交际就是平常的口头作文课,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的普遍做法就是,先给学生安排训练的理论题目,然后再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浏览性的检查,这样错误的认识不仅没有达到口语交际的目的还造成了教学时间的浪费。
第二,学生缺乏主动性。我国的教育模式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这不仅使老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只单纯的重视对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创造性能力,而且也限制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并没有主动的参与意识,这不仅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第三,缺乏实践性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设口语交际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在日常交际的活动过程中促进学生综合能力、行为习惯以及待人态度的培养。然而,实际的口语交际教学中对学生实践性的交际训练依然十分缺乏。这主要体现在,首先,老师没有准确理解口语交际训练的实质内容,大多时候老师都错误的将口语交际当作口头式作文课,因此在口语交际的训练中,不仅没有发挥口语交际的实效性,还使学生的交际训练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然后,口语交际的训练只限于部分成绩好、思维活跃的学生,而绝大多数学生都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第四,教学内容的不正确理解。对于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大多老师都简单的理解为教材内容,而没有将口语交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有机的结合。因为老师对教学内容的不正确理解,就导致了学生实际口语交际的效果并不明显。
二、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
第一,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通过教学情境的设立激发口语交际的热情和兴趣,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培养自己思维的广阔性以及发散性。因为思维的广阔性不仅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条件,还是促进学生养成认真思考习惯的关键因素。老师要经常性的给与学生表扬和肯定,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表述。如在学习《狐狸和乌鸦》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分别扮演狐狸和乌鸦的角色,从教学内容出发,给学生设定一个交际情境,如果第二天狐狸和乌鸦又一次相遇,那它们又会发生故事呢?老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故事补充完整。通过这样的情境对话,不仅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能促进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发展。
第二,提供足够交流空间。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充分的互动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灵活运用多样化的互动方式,如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是通过学生间的交流,来达到思想意识交换的目的;也如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这个主要体现在老师和学生之间角色的互换来进行一种思想上的平等交流,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师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被动的接受老师口述的教学过程。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老师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发挥课堂教学的主体作用,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口语交际的活动中。再如集体式互动,集体式互动包括小组学习模式的交流、全班学生的共同交流以及面向社会的广泛交流等。这种集体式的交流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交际面,还能有效地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第三,引导学生掌握交际方法。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老师应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引导作用,通过传授口语交际相关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好的进行口语交际。在学生的训练过程中,老师应该积极地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不断地尝试中,体会口语交际的实际价值。如在学习《木兰从军》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对花木兰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了解,然后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将“木兰从军”的故事表述出来,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更能在提高课堂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总而言之,小学语文的口语交际教学不仅是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锻炼,更是对老师教学方法的一种全新考验、挑战。针对我国目前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而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充分地认识到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它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关键作用,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从存在的问题出发,改进不足并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学习和实际训练,这不仅能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创造性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第五篇:浅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摘要:小学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而低年级更是发展语言能力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关键时刻,加强口语培训,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良好的口语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着从小学语文课堂上,以实际教学经验来分析口语教学。
关键词: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一、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
(一)重语文知识轻口语教学
近年来,虽然新课程要求注重小学生口语教学,但许多学校教师以及很多家长仍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致使语文课堂教学单纯地重视对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家长也只重视学生语文考试成绩的高低,而忽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与提升,使口语交际教学边缘化,同时这也限制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这不仅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而且不利于?W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观念不到位,教学流于形式
教师是教学的执行者,教师的口语交际教学薄弱。再加之许多教师缺乏对口语教学的深入思考和研究,口语交际教学能力有限,比如,教师把口语交际教学仅仅当成是平常的口头作文课实施教学,对于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理解不够,把口语教学当成是一种知识化内容,从而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学生情感体验,使得口语教学成了浪费教学时间。
二、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第一,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在小学口语交际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口语交际的积极性和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拓展性和发散性思维。因为思维的广度不仅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基本条件,也是促进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的关键因素。教师要坚持表扬和肯定学生大胆表现自己。我记得教过“坐井观天”的课,我演青蛙,学生扮演鸟,我通过声色并茂的朗诵,与学生积极互动,生动地阐述这一故事,通过这种情境对话,不仅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能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发展。
第二,提供足够的交流空间。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充分互动是前提和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互动方式,如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是学生通过学习交流思想的桥梁。它也是师生互动的主体。现在的师生角色在平等交换思想的交流中,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口语教学过程。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应自觉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以激发学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另一个例子是集体互动,它包括团体学习、课堂互动和广泛的社会互动。这样的集体交流不仅可以扩大学生交流,而且可以有效地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第三,引导学生掌握交际教学法。在口语交际训练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指导作用。通过口语交际教学的相关方法和技巧,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更好地进行口语交际。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试图在不断尝试中实现口语交际的实际价值。例如,教第一年的口语交流时,听故事和讲故事,我先让学生观察每幅图,看懂每幅图,引导学生注意这个故事具有情节反复的特点,且每一次反复中都有一定逻辑关系,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书中的八幅插图,在图片的帮助下讲故事。让学生养成有序观察、认真思考、良好的沟通习惯。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且在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总而言之,口语交际教学会对儿童的情感、意识、思维、能力等各方面产生积极作用,克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状,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教学的科学有效的方法,是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闫红菊.浅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J].学周刊,2011,25(14):98-99.[2]李昊昊.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设计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3]安玫.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刍议[J].教学与管理,2011(9):118-119.[4]朱婷.运用情景教学法开展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D].延安:延安大学,2014.作者简介:
孙小娟,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好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