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手专升本:综合文科复习资料(整理马哲几大问题)
1.简述质变和量变的关系先答质、量、度的概念
质,指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它与事物的存在具有同一性,即特定的质就是特定事物的存在;
量,指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以及他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它与事物的存在不具有同一性,即不影响某物为某物。
度,指质和量的统一,度是一种尺度、限度,是两个关节点之间量的活动区间。再答量变和质变的概念
事物的变化、发展和运动通过量变和质变体现出来。量变,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质变,指事物内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是事物有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飞跃。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其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最后答量变和质变的关系(联系、渗透、转化)
量变和质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其一,相互联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其二,相互渗透,量变包含着质变,质变需要新质的量变的扩张,以至新质替代旧质;其三,相互转化,质变体现和巩固着量变,在新的物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
2.简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先答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概念
矛盾的普遍性在唯物辩证法中有两个含义:其一是指世界上矛盾存在的普遍性,即矛盾无处不在;其二是指同类事物矛盾性质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
矛盾的特殊性指具体事物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即矛盾的个性,包含三个方面:其一是指矛盾性质及矛盾发展阶段的特殊性;其二是指矛盾及矛盾方面地位、作用的特殊性;其三是指矛盾解决形式的特殊性;
再答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相互区别、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及特殊性的关系即共性与个性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相互区别,即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其二,相互依存,即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共性统摄个性;
其三,相互转化,即随事物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共性与个性可以相互过渡转化。
3.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先答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定义
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是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在经济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构成该社会的观念结构和政治结构,二者统称为社会的上层建筑。
再答两者的对立统一关系(决定、反作用、构成矛盾运动)
其一,在社会形态,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变革;
其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集中表现为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从方式看,上层建筑主要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调节和控制为经济基础服务;从内容看,上层建筑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排斥和反对有损于经济基础的其他因素;从性质看,上层建
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发展;上层建筑为腐朽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的发展。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形态及其矛盾运动,表现为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永无止境的矛盾运动,如此循环反复,推动社会形态的不断更新。
4.简述人的价值是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先答人的价值、社会价值、个人价值的概念人的价值即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或意义。人的价值分为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人的社会价值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满足社会或他人物质精神的需要所作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即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人的个人价值指在社会生活中,社会对个人和自己对自己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肯定关系,即社会对个人满足程度的高低。再答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关系(提供条件满足需要、承担责任多做贡献)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即贡献与满足的统一:
一方面,社会应尽可能的创造条件,满足个人的合理需要;另一方面,个人应尽可能的担责任尽义务,为社会多做贡献。我们主张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贡献与满足的统一。只讲对社会的贡献不讲个人的需要的满足,或者只讲对个人需要的满足不讲对社会的贡献,都是对人的价值的片面理解。最后要提倡奉献精神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对落后的生产力和尚不完善的社会制度还不能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充分的保证,这就要求我们把为社会作贡献,为人民服务放在首位,特别是当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发生矛盾时,提倡个人价值自觉的服务于社会价值,有时甚至牺牲个人价值,去维护和实现社会价值。
5.辩证的否定观的内容
先答肯定和否定的概念肯定,指事物中维持其自身存在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其自身而不是其他事物的方面;
否定,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其转化为其他事物的方面;再答辩证否定观的内容(自我否定、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
一方面,辩证的否定是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任何事物都是通过自我否定,实现自我运动和自我发展;
另一方面,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其一表现为:辩证的否定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由旧质向新质的飞跃;其二表现为:辩证的否定是扬弃,指对新事物既克服又保留。
6.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先答社会存在的概念和要素
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自然环境、人口因素三个方面;
再答社会意识的概念和结构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精神生活现象的总和;从意识的主体划分结构,包括: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从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水平划分结构,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心理是对社会生活的感性认识;社会意识形式是对社会生活的理性认识,其中包括:社会意识形态(反映经济基础,属于上层建筑)和非意识形态(不直接反映经济基础,不属于上层建筑);
最后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决定性、依赖性)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依赖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社会意识的产生、变化与发展都源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
第二,社会存在内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社会意识内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第三,社会存在的阶级属性决定了社会意识具有阶级性;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不同步性、不平衡性、历史继承性、相互影响、反作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第二,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和社会存在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自己的历史继承性;
第四,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7.简述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先答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概念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同一是矛盾所固有的两种相反而又相成基本关系和属性。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即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包含两方面基本内容:其一,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依赖;其二,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体现着对立面之间相互吸引的一种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否定的性质;体现着对立面之间相互分离的一种趋势;
再答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的关系(相互联结、绝对相对)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统一体现在: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即两者相互依存;
另一方面,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对立体现在: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8.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先答一个命题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普遍联系和发展的科学,是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三大基本规律以及本质、现象、必然、偶然、原因、结果、可能、现实、内容、形式等基本范畴组成的理论体系,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
核心。
再答四条论据(揭示动力、理解关键、根本方法、斗争焦点)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第二,对立统一规律,贯穿于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全部理论的关键;
第三,矛盾分析法即对立统一分析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四,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和根本分歧。
9.简述实践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先答实践的概念
实践是人们能动的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它具有三个特征:客观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它具有三种形式: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处理人与人关系改造社会的活动、科学实践。作用及四条论据(来源、动力、标准、目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其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的需要决定认识的产生;一切认识归根结底都来源于实践;
其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及经验资料;实践的发展不断给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物质条件和认识手段;其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其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有效的改造世界。
第二篇:马哲 问题
2011-2012(1)特色理论作业
一、实践作业
1.阅读以下文章,根据阅读内容写一篇读后感。(15分,不少于1500字)
(1)胡锦涛:《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发表讲话》
(2)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4)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
要求:必需写明阅读了那篇文章,所读文章的内容概要,然后再写自己的感受。
2.调研报告:根据给定选题,写出一份调研报告。(15分,不少于1500字)
结合自己家庭生活状况的变迁(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收入状况的变化),运用鲜活的实例和数字,分析说明社会主义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要求:
1、要实事求是地进行调查分析;
2、必需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且努力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据。
3、没有调查实例和数据不给分。
二、课程论文(100分,占总成绩的60%)
本科生:根据胡总书记七一讲话的内容,结合现实深入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
专科生:结合实例,论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要求:
1、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3000字。
2、论述必须结合现实,有具体的实例与数字。
3、有自己独特见解给予高分。
第三篇:2013年成考专升本政治马哲简答题
2013年成考专升本政治马哲简答题
1、简述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及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答: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的,二者是绝对与相对的关系,即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二者相互区别,不可混淆。
另一方面,运动与静止的统一表现在,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即动中有静,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静中有动,相对静止中包含绝对运动;运动和静止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承认相对静止有重要意义:
第一、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开不同的事物。第二、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区别、利用事物的首要条件。第三、相对静止是绝对运动的度量尺度。
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及其实现条件。答:具体表现在: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c)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有重要影响作用。d)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实现条件:
第一、必须掌握和遵循客观规律。第二、必须具备必要的物质手段。
3、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根本分歧。
答: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辩证法用连续的观点看问题,反之,形而上学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辩证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辩证法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辩证法承认矛盾的客观性,肯定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而形而上学否认矛盾的客观性,这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二者对立的根本和焦点。
4、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核心。
答: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根本内容就是矛盾双方即对立又统一的联系;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就在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全部理论的关键。
第三、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第四、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焦点和根本分歧。
5、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答: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的需要决定认识的产生,也就是说,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需要产生了认识世界的需要。其次,实践出真知。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并提供解决新课题的经验材料。不断给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手段和物质条件。不断推动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的唯一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正确认识世界是为了有效改造世界。
6、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答: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亦称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认识离不开客体,人的认识根本上是由客体决定的。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能动的,认识也离不开主体,人的认识要受到主体的生理状况和精神状况的制约。
7、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答:第一、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第二、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表现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即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首先,社会意识的产生、变化与发展都根源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其次,社会意识的内容无论其具体形式和水平如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再次,社会意识的阶级属性是对社会存在的中阶级关系的反映。
8、怎样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答: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第一、相对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尽管有其特殊性,但它们本质上都是客观的物质体系。第二、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相似,都是由其内部固有的矛盾推动,存在一个辩证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三、对人类社会同样可以用自然科学的分析方法精确地进行考察和研究。
第四、社会发展与自然界发展同是客观发展过程,但也有区别。特殊形式,作为主体的人的实践性和自觉创造性。社会历史的自然历史过程和人的自觉活动相统一的过程。
9、社会进步的科学内涵。
答:社会进步是指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合乎规律的前进性、上升性运动,包括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进步和发展。之所以是对社会发展的总概括,是因为社会进步是指:第一是一个有方向的概念;第二是一个整体概念。
10、简述社会主义本质中生产力目标和价值目标的关系。
答: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在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中,生产力目标与价值目标二者是互为条件的。(1)生产力目标是价值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只是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 削阶级,消除了产生两极分化的根源,但要消灭贫穷、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发展生产力。人们只能在生产力所决定的允许的范围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可见,发展生产力是实现价值目 标的物质基础。
(2)价值目标又是生产力目标的条件。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但是我们只能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因为这是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的,不坚持社会主义,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生产力既得不到解放,也得不到发展。
11、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的主要原因。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动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由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
(1)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结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的分配结构。
(2)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也决定了分配形式的多样化。由于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承包经营等实现形式。必然产生按劳分配以外的各种分配收入。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各种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管理)都要有相应的市场评价,这些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应得到相应的收入。
此外,市场经济中还需要有风险收入、以及通过社会保障获得的收入等等。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是多种所有制经济、经营方式、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2、为什么说农业是根本,必须大力发展农业?
答:邓小平认为,农业是根本。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把农业放在首要地位,大力发展农业。这是因为:
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的基础作用主要表现在: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产品是轻工业的重要原料、重要的出口商品;农村又是工业品的主要市场;农业的发展能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提供劳动力等。
其次,在现实生活中,我国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农业生产的发展直接关系广大农民生活的提高;直接关系到本世纪末能否达到小康水平;农产品又是城乡人民的生活必需品,所以又直接关系到城乡人民生活的提高,物价稳定,社会安定。
最后,我国农业生产相对落后,已成为国民经济最薄弱的环节,它已很难支撑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快速发展。因而,农业生产的发展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现代化建设、社会稳定的基础,并最终决定着国民经济其他各部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是能否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
13、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1)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的目标有三条: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2)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的具体目标,就是要增强党与行政机构以及整个国家领导机关的活力;就是要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就是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各行各业以及基层的积极性,从而在政治上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
(3)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
14、简述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答:第一、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除了因为这一理论依据和所坚持的世界观、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而且表现在它坚持的基本原则,它强调的基本理论,都源于马克思主义。第二、邓小平理论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继承和坚持,更重要的是发展和创新。
何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
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
第四、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15、简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论述。答:第一、把发展生产力放在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地位。
邓小平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发展生产力。第二、把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统一起来。
邓小平认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是对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只有发展生产力,而没有也不需要解放生产力的传统观念的一个重大突破。第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起来。
邓小平既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又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并使二者成为不可分割、有机联系的整体。第四、把基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统一起来。
只有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
第五、把发展过程同最终结果统一了起来。
社会主义是一个过程,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有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把发展过程与最终结果有机地统一了起来。
16、简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答:邓小平在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阐述社会主义本质的同时,反复地强调社会主义的最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并且提出了下列一些重要思想。
(1)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和最根本的推动力。马克思最注重发展生产力。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才能实现共产主义。(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不断发展生产力,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3)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只有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巩固。(4)当前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从根本上说,只能靠不断发展生产力。为此,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围绕这个中心。
17、如何正确理解“三个有利于的”的判断标准。
答: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讲话中提出了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三个有利于”为标准。
①“三个有利于”标准使实践标准具体化。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什么是当务之急的实践却是个不容易把握的问题。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就是坚持了实践标准并使之具体化,有很强的针对性。
②“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现实意义。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一些旧的观念时时干扰我们的工作和认识,如对姓“社”姓“资”的争论。“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现实、具体而又符合时代特征的标准,具有现实针对性。
③“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三个有利于”的头一条就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而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也就是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实力。而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既符合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也有助于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综上所述,“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是一个以生产力标准为基础的包括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在内的社会主义价值判断系统。
18、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答: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基本涵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对我国现有社会制度基本性质的总概括和总规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这是对我们现有社会发展水平的总认识和总判断。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其特定的质的规定性,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19、为什么说改革是我国的第二次革命。
答:第一、改革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解放生产力。第二、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形的变革。
第三、改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形,从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的深刻性和广泛性等方面来说,改革是中国又一场革命。
20、简述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及如何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
答:党的基本路线或总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制定的行动纲领,是总揽全局的根本知道方针,是党制定各项具体方针的一句,是全党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的基础。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如何坚持这个基本路线不动摇: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始终如一地搞好经济建设,决不受任何干扰。
第四篇:成人高考专升本《马哲》单选题复习(一)
成人高考专升本《马哲》单选题复习(一).txt35温馨是大自然的一抹色彩,独具慧眼的匠师才能把它表现得尽善尽美;温馨是乐谱上的一个跳动音符,感情细腻的歌唱者才能把它表达得至真至纯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单选题练习
1、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A.世界观 B.世界观的基础
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D.理论化、系统化的智慧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A、劳动人民的世界观 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C、为全世界服务的世界观 D、新兴阶级的世界观
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所依据的自然科学前提,最主要的是()A .机械力学 B.地质学和胚胎学
C .动植物生理学和有机化学
D.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是()
A.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5、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A、经验材料 B、一般方法 C、具体方法 D、理论结论
6、哲学与具体科学是()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C、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D、有限与无限的关系
7、哲学与具体科学是()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C、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D、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A.自然界发展的基本规律 B.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C.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D.理论思维发展的基本规律
9、哲学研究的规律适用于()A、自然的某些领域 B、人类社会的某些领域 C、人类思维的某些领域
D、自然、社会、思维各个领域
10、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C.联系与发展和孤立与静止的关系 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11、哲学所研究的一般规律适用于()
A.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些领域 B.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一领域 C.客观物质世界的一切领域 D.整个社会领域
12、哲学基本问题中最为根本的方面是()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具有特殊性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能否一致的问题
13、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是()A、唯心主义 B、相对主义 C、不可知论 D、反映论
14、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区分()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C、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标准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15、物质第一性的观点()
A.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承认 B.唯心主义并不否认 C.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 D.只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承认
16、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世界是否可知 B.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
C.世界是否运动变化 D.是否承认世界统一性
17、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突出特点()A、辩证法 B、直观性 C、形而上学性 D、机械性
18、唯物主义回答()
A.世界如何起源 B.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C.世界的状况怎么样 D.世界如何发展
19、辩证法回答()
A.世界如何起源 B.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C.世界处在怎样的状态 D.世界如何发展
20、唯心主义哲学两个最基本的派别是()A.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 B.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D.辩证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21、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A、唯物主义 B、辩证法 C、可知论 D、认识论
22、辩证法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这三种历史形态是(A、主观辩证法、客观辩证法
B、自然辩证法、历史辩证法、唯物辩证法 C、自然辩证法、朴素辩证法、唯物辩证法)D、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唯物辩证法
2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A、是又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
B、是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
C、是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的 D、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
24、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了费尔巴哈的基本内核是()A、唯物主义 B、辩证法 C、可知论 D、认识论
25、“万物皆备于我”是()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唯心主义辩证法的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26、“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是()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唯心主义辩证法的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27、神主宰世界是()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唯心主义辩证法的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28、“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是(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唯心主义辩证法的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29、“理在气先”是()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唯物主义的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30、“人为自然界立法”是()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唯心主义辩证法的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31、“道生万物”是()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唯物主义的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32、“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唯心主义辩证法的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33、“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这是一种(A.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34、“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观点属于()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35、“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是()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36、“物是观念的集合”的观点属于()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37、“自然规律是绝对观念的表现”是()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38、“理在事先”的观点属于()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39、“吾心即宇宙”的观点属于()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40、“绝对精神”产生万物是()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41、“心外无事,心外无理”()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42、“我思故我在”是()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43、“人的意志高于一切,决定一切”是(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44、“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是()A、唯物主义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唯心主义的观点)
45、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舜亡”,这是一种()A、宿命论的观点 B、唯意志论的观点 C、朴素唯物论的观点 D、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46、“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是()A、唯物主义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47、“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这是(A、唯物主义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48、“天不变,道亦不变”,这是()A、唯物主义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49、“人连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这是()“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是()A、唯物主义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5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51、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不存在()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B.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5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最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因为它是()A、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不断发展的 B、科学之科学
C、人类思想史上不可逾越的顶峰 D、包罗万象的科学体系
5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历史功绩是()A.把自然和社会联系在一起 B.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在一起。C.把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结合在一起
D.把科学性和革命性联系在一起
54、马克思、恩格斯在哲学上最伟大的理论贡献是()A.创立了辩证法 B.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C.创立了唯物主义 D.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
55、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征是()A、客观性 B、辨证性 C、实践性 D、系统性
56、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一切哲学相区别的最重要、最根本的理论特征是(A.革命性 B.实践性 C.科学性 D.能动性
57、马克思主义哲学按其本质来说()A、运动的、发展的 B、批判的、革命的 C、科学的、真理的 D、实践的、客观的
5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集中体现在它的()A.实践精神 B.科学精神 C.批判精神 D.改革精神)
59、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的科学 A.自然界发展最一般的规律 B.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C.整个世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D.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60、划分两种社会历史观的根本标准是()A、是否承认人类社会的茅盾
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是否承认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6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A.物质世界 B.客观存在 C.实践 D.科学
62、一切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A.世界是不可以认识的 B.世界万物不过是“感觉的复合”
C.人在神的启示下可以认识世界
D.世界来源于精神
63、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
A.世界在本原上是精神的 B.世界是发展的 C.世界是物质的 D.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
6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结束了()A.一切唯心主义哲学 B.一切形而上学
C.一切旧唯物主义
D.作为“知识总汇”和“科学之科学”的哲学
65、判断一种哲学是否是“真正的哲学”取决于它()A、是否坚持唯物论 B、是否坚持唯心论 C、是否坚持辩证法
D、是否反映了时代精神的精华 66、“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这句话表明()A、产生于一定时代的哲学都是时代的精华 B、真正的哲学就是唯物主义 C、真正的哲学就是唯心主义
D、真正的哲学取决于它是否以思想的形式表现了时代的精神
67、现代科技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A.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现时代 B.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 C.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的体系 D.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作了否证
68.现代西方哲学从思想倾向上可分为两大思潮,它们是()A.经验主义和人本主义 B.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
C.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 D.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
69、人本主义思潮发端于()A、贝克莱和休谟 B、谢林和费希特 C、叔本华和尼采 D、黑格尔和孔德
70、科学主义思潮发端于()A、黑格尔 B、孔德 C、叔本华 D、马克思
71、现代西方哲学,不论是人本主义,还是科学主义,其实质都是(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辩证法 D、形而上学
72.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出现的两大理论成果是()A.中国革命的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建党思想 B.中国革命的理论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C.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 D.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73、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A.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B.向社会实践学习的方法
C.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D.逻辑推理的方法
7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A、提高知识理论水平
B、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 C、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 D、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参考答案:
1C 2B 3D 4A 5D 6B 7B 8B 9D 10A 11C 12A 13C 14B 15C 16B 17B 18B 19C 20C
21B 22D 23C 24A 25D 26B 27B 28D 29C 30D 31C 32D 33B 34A 35C 36A 37C 38C 39A 40C 41A 42A 43A 44B 45C 46B 47C 48D 49C 50A 51B 52A 53B 54B 55C 56B 57B 58C 59C 60C 61C 62D 63D 64D 65D 66D 67B 68C 69C 70B 71B 72D 73C 74B
第五篇:200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马哲部分简答题
200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马哲部分简答题
一、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2)它们之间的区别表现在: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特殊领域的具体规律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个别性和特殊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
(3)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现在: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具体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发展;另一方面,具体科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简述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答:(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即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运动即一切事物的一切变化与过程。
(2)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关系。这表现在: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因为物质是世界上一切运动的主体与客观基础,设想离开物质主 体的运动必然主张以意识为主体的运动,最终陷入唯心主义。如黑格尔“绝对观念”的运动。另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因为运动是世界上一 切物质的存在形式与根本属性,设想离开运动的物质必然主张静止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最终陷入形而上学。如欧洲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实质上是承认了运动的绝对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否认静止的存在。恰恰相反,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绝对运动中存在着某种相对静止的状态,但相对静止不是物质的本质属性,而是绝对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三、简述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答:(1)运动即一切事物的一切变化与过程。静止主要是指物质运动的三种特殊状态:其一是相对于特定的参照系而言,事物没有发生机械运动。其二是相对于 质变而言,事物仍处在量变阶段。其三是相对于某种具体的物质运动形式而言,事物没有发生那种形式的运动而处于其他形式的运动之中。
(2)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运动与静止的对立表现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二者相互区别,不可混淆。所谓运动是绝对的是 说,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任何事物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永恒运动的,是无条件的。所谓静止是相对的是说,静止是运动在特定条件下的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另 一方面,运动与静止的统一表现在: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即所谓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3)在运动与静止关系上有两种形而上学的错误:一种是割裂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否认运动,只讲静止,将静止绝对化的形而上学不动论;一种是割裂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只讲运动,否认静止的形而上学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四、简述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答:(1)在唯物辩证法中,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哲学 范畴,对立和同一是矛盾所固有的两种相反而又相成的基本关系或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趋势和性质。具体 表现为:第一,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这是指矛盾双方各自以对方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互为媒介,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孤立地存在 和发展。第二,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性。这是指矛盾双方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存在相互渗透的渠道和桥梁,相互转化的趋势和可能。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对 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2)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第一,矛盾 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统一表现在二者之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关系。即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 在,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第二,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对立表现在二者之间是相对绝对、相互区别的关系。即矛盾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斗争性是绝对的。
五、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辨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答:(1)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因为:第一,唯物辩证法揭示的是事物的联系与发展,而对立统一规律揭示的是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根本动力,也就是说,所谓联系实质上是矛盾与矛盾、矛盾这方面与矛盾那方面的联系,所谓发展实质上 是矛盾推动下的发展。第二,唯物辩证法是有着丰富内容的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而对立统一规律则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全部理论的关键,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与范 畴都是对立统一规律在某二方面的展开。第三,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而是否承认矛盾则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第四,唯 物辩证法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矛盾分析法则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2)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完整理论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但不是唯物辩证法的总体。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求我们要在掌握对立统一规律的基础上,全面完整地掌握唯物辩证法的科学理论体系。
六、简述实践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答:(1)实践是指人类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客观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三个特点,表现为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实践和科学实验等三种基本形式。
(2)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这表现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首先,实践的需要决定认识的产生,也就是说,人 们改造世界的需要产生了认识世界的需要。其次,实践出真知,人类的一切认识,无论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归根结底都是来自实践的。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 的动力。首先,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并提供解决新课题的新的经验材料。其次,实践的发展不断给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手段和物质条件。再次,实践不断推动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正确认识世界的目的是 为了有效改造世界。
七、简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答:(1)感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对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的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两个特点,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发展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而得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和内 在联系的认识,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两个特点,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是认识发展的高级阶段。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 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对立主要表现在:它们是认识发展过程中两个不同的阶段,在内容、特点、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感性认识与理性 认识的统一主要表现在:第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没有感性认识的积累。理性认识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论。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不上升到理性认识,就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第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方面,感性认识中有理性因素。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中也渗透了感性因素。
八、简述人类劳动的本质特征?
答:(1)劳动是指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以及能量、信息变换过程,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
(2)劳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其本质特征主要是:第一,劳动是有明确的目的的改造自然的自觉活动。第二,劳动必须创造并使用一定的物质手段,主要是劳动 工具。第三,劳动的对象具有广泛性,是以人类自身为主体改造整个世界并创造人化世界。第四,衡量人类劳动的尺度具有多维性,包括真理尺度、价值尺度和审美 尺度,即真、善、美的统一。
九、简述劳动创造了人?
答:(1)劳动是指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以及能量、信息变换过程,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
(2)人是从猿进化而来的,但从猿到人的转变不仅是一个生物进化过程,更是一个从自然界向人类社会飞跃的根本性质变。在这个质变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 用。主要是:第一,劳动改造自然的需要创造了生产工具。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使动物适应自然的活动变为人改造自然的劳动,也使猿的前肢变为了人的手。第二,劳动交流的需要产生了语言。语言的产生使人的意识具有了物质的外壳,从而使抽象思维和意识的交流成为可能,动物心理才变为人的意识。第三,劳动合作的需要 产生了人的社会联系,形成了人类社会。社会的形成不仅大大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更标志着作为自然一部分的猿变为与自然相对立的人,猿之间的动物群体 关系变为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十、简述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答:(1)国体亦称国家的类型,指的是国家的阶 级内容,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它联合哪些阶级去统治哪些阶级。政体亦称国家的形式,指的 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统治。
(2)国体是国家的阶级内容,政体是阶级统治的具体形式,所以国体与政体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使国体得以实现。
十一、简述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答:(1)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精神现象的总和。
(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依赖性。这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意识的产生、变化与发展都根源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 化。第二,社会意识的内容,无论其具体形式和水平如何,也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第三,社会意识中的阶级属性是对社会存在中阶级关系的反映。
十二、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
答:(1)在生产方式的矛盾统一体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二者间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则促进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则阻碍生产力发展。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及其矛盾运动。其中,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内容方面,是活泼易变的,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形式方面,是相 对稳定的,因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始终存在着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着生产方式从低级向高级的不断发 展。
十三、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
答:(1)在社会形态的矛盾统一体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2)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
(3)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表现为积极地为经济基础服务,第一,从方式上看,上层建筑是通过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和领域的控制和调节来为经济基础服 务的。第二,从内容上看,上层建筑一方面要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要消灭和排斥异己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第三,从性质上 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在整个社会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最终取决于其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如果上层建筑维护的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先进的经济基 础,则该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社会性质是进步的,如果上层建筑维护的是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落后的经济基础,则该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社会性质是反动的。
(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形态及其矛盾运动,表现为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社会形态的不断更新。
十四、简述人的价值?
答:(1)人的价值即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或意义。
(2)人的价值分为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物质的、精神的需要所做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 任,简单地说就是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人的个人价值是指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社会对个人和自己对自己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肯定关系,简单地说就是社会 对个人的满足程度的高低。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也就是贡献与满足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