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加快构建和谐社会之我见

时间:2019-05-14 14:30: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土加快构建和谐社会之我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土加快构建和谐社会之我见》。

第一篇:国土加快构建和谐社会之我见

加快构建和谐社会之我见

国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国土资源部门承担着土地、矿产等资源的调查、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重大职责。国土资源工作与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政治社会大局的稳定息息相关。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把社会更加和皆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之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并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去年以来,我们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深入开展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改革完善土地制度,积极参与宏观调控,对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社会和谐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仔细分析起来,还存在以下问题及薄弱环节:

一、国土资源保护形势严峻

国土资源的有效和可持续供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土地及矿产资源都是事关国计民生、事关国家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土地对国家、政党来说是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历史上经常成为政权更替的因素。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就是一个简单的生计、就业问题。一旦农民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土地,生活无着落,就会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将无从谈起。我县的耕地保护形势已相当严峻,我县现有耕地面积479033.9亩,人平耕地面积0.88亩,低于全国水平,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粮食安全警戒线——人平耕地0.8亩仅一步之差,人地矛盾相当突出。并且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征占耕地将不可避免,建设用地与耕地保护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人地矛盾将会更加突出。届时,粮食安全将受到严重挑战。矿产资源大都是耗竭性、不可再生资源。我国的人均资源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3年下半年以来,煤电油运的持续紧张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资源紧缺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资源约束矛盾是我国目前甚至更长一段时间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在资源紧缺的同时,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又非常突出,我县矿山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生产技术落后,矿山企业的开采回收率极低,并且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采富弃贫、采易弃难、采优弃劣现象普遍,矿产资源浪费严重。更为严重的是,一些非法矿山乱采滥挖,造成矿产资源的大量破坏和浪费。加强矿产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已刻不容缓。

二、因土地和矿产资源开采引起的各类纠纷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大局

据有关资料显示:农村土地纠纷已成为目前农民维权抗争活动的焦点,是当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首要问题。土地纠纷主要有因征地引起的纠纷和土地权属纠纷。征地引起的土地纠纷主要是因征地补偿不到位所引起的。土地权属纠纷则大都是因权属不清、界线不明、政策体制变更和各种历史遗留问题所造成的。土地权属纠纷取证比较难,再加上巨大的利益冲突,争执双方互不相让,致使较多土地权属纠纷悬而未决,难以调处。因矿产资源开采引起的纠纷则集中体现在采矿主与当地人民群众的矛盾,因采矿引发地质灾害、地下水流失、环境污染是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这些纠纷如得不到妥善解决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大局。

三、国土资源市场建设还有待加强

近几年来在国土资源市场建设上做了许多卓越有成效的工作,但国土资源市场的体制尚不健全,特别是矿业权市场建设还相当落后,市场主体不能够平等地获取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有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原则,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和谐的因素,特别是矿业权的获取不能充分体现矿产资源的国有性质。资源收益的分配方式不合理,有违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

四、地质灾害的防治有待加强

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所造成的损失往往十分巨大,有些甚至是毁灭性的。我县是地质灾害多发区,目前我县地质灾害隐患点有11个,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县地质防灾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群测群防体系不够完善;防灾措施难以落实到位;没有进行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地质灾害底数不清;地质灾害防治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不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引发矿山地质灾害问题突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各级各部门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努力消除各种不和谐因素。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国土资源保护

(一)、始终高举“耕保”这面旗帜,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一是要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五不准”。二是要层层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明确各级政府的行政首长为第一责任人,

第二篇:构建和谐社会之我见

构建和谐社会之我见

中华美德,人人皆知,“孔融让梨”等典故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至高无上的美德,更说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之都。但是中华美德在今天,仿佛早已被人们忘却,人们对它不管不问,正所谓:此道今人弃如土。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我们国家也不例外。而中华美德正是所有文化中独一无二的瑰宝,我们都是中国人,自然要理所当然地继承我们祖先给予我们的一笔丰厚的礼物,就像我们是中国人,就要说中国话一样,和谐的社会需要中华美德来构建,来填充这个空虚的世界,否则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枯燥无味,这正是中华美德给予我们的,一颗中国心。

想想这句名言吧: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如果你真的对中华美德弃而不管,你就等于背叛了中华民族的祖先,虽然这是一个愈发进步的社会,但是不是因为进步了,就可以把中华美德像扔垃圾一样遗弃呢?然后再去盲目地追求外国文化,而自己家乡的文化却遭到冷漠呢?那么,你到底还是不是龙的传人,还是不是一条地地道道的中国龙?如果是的话,你又怎能甘心,做一只外国驴呢?啊!让我们保持一颗纯正的中国心吧,并且是一颗有着中华美德的中国心!要永远记住,你是个中国人,要学习中国文化,中国美德!雷锋叔叔永远值得我们崇敬,因为他身上有许多我们所没有的中华美德。中华美德人人都可以拥有,关键是看你想不想拥有,团结同学你就拥有了中华美德;谦虚好学你就拥有了中华美德;为爸爸妈妈洗一次脚你也拥有了中华美德……中华美德就在细微之处,只有你用心去做了才能发现它。

“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势在必行。这是保护中国文化的一次行动,让我们保护好那一颗中国心,不要让它日积月累没有了往日的风采!请不要只展望未来而忘记过去,过去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回味的地方!细微之处见荣辱说美德 一个人,会因拥有美德而变得更美丽。一个国家,会因充满美德而变得和谐。这个世界,会因充满美德而变得更缤纷。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东方文化美德几千年长盛不衰,每个中华人,都必须要拥有自己国家的传统美德。中华美德有很多,比如说礼让、谦虚、尊老爱幼等等。就好比说《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吧!孔融小小年纪,就知道要把大的梨让给比自己大和比自己小的人,而自己,却一个人拿了一个最小的梨。这就是中华美德之一——尊老爱幼。美德,是至善、至纯、至高人性的结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就会发现它无处不在,只有你用心去做了才能发现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十六届六中全会胜利闭幕了,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九大任务和目标。一时间“和谐社会”成为了当今中国最热门的关键

词。和谐社会强调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和谐关系,其中人自身的和谐是最基础性的和谐,其他和谐关系的实现是建立在其基础之上的,没有人自身的和谐,就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就实现不了人与社会的和谐,最终也达不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所以,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处理好人自身的和谐,而处理好人自身的和谐就要求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个人都努力地从我做起,达到自我和谐,这样整个社会才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从人人做起,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众音齐谐,才能奏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壮美乐章。然而,从我做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易,是需要一番“修炼”的。结合自身实际,我个人认为应该做好以下三点: 首先,从我做起,应当树立诚信法治意识。每个社会都有一个规范体系,这一规范体系的基础是道德,而道德确立的根基是诚信。当今中国社会最缺乏的就是诚信,诚信的大厦早已坍塌,造假已经成为人们的习惯,人们视诚信法治为无物。一个没有诚信法治的社会不可能是和谐的社会。因此,构建和谐社会诚信在先,人人都必须树立起诚信法治的意识。

其次,从我做起,应当讲究修养。儒学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自身修养的提高放到第一位。和谐社会强调人自身的和谐就是通过提高修养来达到和谐的目的。什么是修养,通俗地说,“心灵美”,思想品质好。而不做伤天害理的坏事,多做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善事、好事,是修养的起点和最基本的要求。那些贪财、恋色、弄权、作恶多端之徒,腐败分子,究其违法犯罪根源,都是由贪欲、邪念所致,都是由自我内心的不和谐所致。所以我们应当不断地进行自我“修炼”,消除内心的邪念,催生内心的善意,并身体力行,带头实践,坚决与恶势力作斗争,以此影响、感染、带动大家共创和谐。和谐社会还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是要处理好人际关系,也就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要学会包容,对己严对人宽,对他人要宽宏大量,要理解人、尊重人、赞美人,只有这样才能共创和谐。再次,从我做起,坚决与学术、教育腐败作斗争 作为一名学生主要的职责就是学习,专心学术。然而,现在连圣洁的象牙塔内似乎也不圣洁了,学术、教育腐败泛滥。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象征,知识分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脊梁。学术的腐败、教育的不平等、知识分子的堕落意味着文化的消亡、文明的沉沦。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决与学术、教育腐败作斗争,决不能让这颗毒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在学术教育这块净土上蔓延、癌变。构建和谐社会,人人有责,责无旁贷。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从我做起!

第三篇:构建和谐社会之我见

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它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提升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这不只是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认识上的一大飞跃。和谐社会心向往之,问题是如何建设和谐社会。

一、首要的是处理好阶级、阶层的关系

不同阶层之间的经济地位是有差别的,有时还是有悬殊的。差别不大是正常的,悬殊过大是危险的。高低悬殊必然带来不安宁、不和谐。因此,我们必须建立阶层利益的整合机制。

中国是多民族、多宗教、多党派、多阶层的国家。多民族、多宗教、多党派、多阶层,概括起来,我们的社会是一个社会因素繁多、社会资源丰富的社会。然而,同任何事情都有二重性一样,“丰富”也有二重性。不丰富,相互关系简单,容易协调;丰富了,相互关系错综复杂,协调起来就难了。常量、变量、多变量,函数、反函数,线性、非线性,有时候要协调好,简直是难上难。可是,如果不协调好又不行,非协调好不可。

和谐社会是一曲交响乐。其“音符”,说到底,是社会的各个阶级、阶层。

共和国进入社会主义阶段以后,两大对立阶级不复存在了,不能再以阶级斗争为纲了,可是这决不等于没有阶级了,更不等于没有阶层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社会少不了分层。当今中国有哪些阶层,尚在讨论中,不管是八个,还是十个,总而言之,是没有人否认中国还有阶级、阶层存在这一客观实际。

根据现代阶层理论,阶层是指按一定标准区分的社会群体,或经济标准,或政治标准,或职业标准。根据不同的理论和不同的研究目的,也有不同的划分标准和方法。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社会中不同阶层因在改革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和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出现了分化和组合。

首先,经济体制的变革,国有企业的改革,工人阶级逐渐在分化。就连纯粹的产业工人,也因从事不同产业,如夕阳产业与高科技产业的工人,老工业基地与新兴产业基地的工人,劳动密集型产业下岗职工与知识密集型产业技术工人等,因职业性质的明显差异,其阶级归属感和阶级意识也有明显差异。万变不离其宗。不管怎么变,工人总归是工人。孙中山先生曾高呼“劳工神圣”,那么应该如何看待工人的地位呢?其次,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农民进入了刚刚兴起的乡镇企业,转化为企业职工。还有一部分农民进入城市后,由于没有稳定职业,形成了流民性质的群体。第三,知识阶层在崛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战略造就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新形象与新地位,知识经济的出现又为知识分子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舞台。第四,私营个体阶层在发展壮大。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需要,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个体私营阶层有了较大发展,他们参与政治的愿望与兴趣越来越大。第五,企业经营管理阶层逐渐凸现出来。在计划经济社会中,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一直属于党政干部系列。但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使得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有不同阶层存在,不同阶层之间就会有矛盾,有磨擦。比如说,新的利益群体的出现,必然会使各阶层在维护自身既得利益和预期利益的过程中产生各种矛盾甚至冲突。冲突不是和谐。可是冲突能够转化为和谐。阶层矛盾普遍存在,问题是如何处理。阶层是执政党的政治资源。阶层之间的矛盾在卓越的执政党面前,也是可贵的执政资源,也是考验执政能力、检验执政理念、优化执政方式的难得机遇。执政党犹如交响乐的指挥。指挥有方,荡气回肠。

按照“和谐社会”理论,决定和谐的首要因素是财富分配。不同阶层之间的经济地位是有差别的,有时还是有悬殊的。差别不大是正常的,悬殊过大是危险的。高低悬殊必然带来不安宁、不和谐。因此,我们必须建立阶层利益的整合机制。

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可能的趋势有三种:一是在国家经济持续发展中,逐步形成公正合理开放的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其结构形态将从现在的“洋葱头形”,即底层很大但中间阶层发育不起来,演变成为“扁平化”的理想状态,即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二是受到改革不及时、不配套的制约,和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成为病态的社会阶层结构,其结构形态可能继续保持现在的“洋葱头形”。三是由于改革出现重大失误,经济社会发展严重不协调,公正、合理、开放的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停止发育成长,从现在的“洋葱头形”退化为“蜡烛台形”,即底层越发庞大,自底部往上就一路孱弱始终无法壮大,中间阶层不大,头也不大,这样的一种畸形社会形态和社会骨架,根本无法促成现代化发展。

为了实现阶层“扁平化”,应当调整过高收入,反对灰色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应当提高所得税,增加利息税,扩征遗产税。要让富人懂得:抽肥补瘦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普遍的做法。要让富人懂得:缩小差距以后仍然有差距,富人依然是富人。要让富人懂得,这样做也是富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需要。

本新闻共4页,当前在第1页1234

第四篇:加强国土资源管理构建和谐社会

文章标题:加强国土资源管理构建和谐社会

国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国土资源部门承担着土地、矿产等资源的调查、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重大职责。国土资源工作与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政治社会大局的稳定息息相关。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

把社会更加和皆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之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并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去年以来,我们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深入开展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改革完善土地制度,积极参与宏观调控,对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社会和谐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仔细分析起来,还存在以下问题及薄弱环节:

一、国土资源保护形势严峻

国土资源的有效和可持续供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土地及矿产资源都是事关国计民生、事关国家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土地对国家、政党来说是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历史上经常成为政权更替的因素。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就是一个简单的生计、就业问题。一旦农民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土地,生活无着落,就会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将无从谈起。我县的耕地保护形势已相当严峻,我县现有耕地面积479033.9亩,人平耕地面积0.88亩,低于全国水平,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粮食安全警戒线——人平耕地0.8亩仅一步之差,人地矛盾相当突出。并且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征占耕地将不可避免,建设用地与耕地保护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人地矛盾将会更加突出。届时,粮食安全将受到严重挑战。矿产资源大都是耗竭性、不可再生资源。我国的人均资源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3年下半年以来,煤电油运的持续紧张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资源紧缺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资源约束矛盾是我国目前甚至更长一段时间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在资源紧缺的同时,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又非常突出,我县矿山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生产技术落后,矿山企业的开采回收率极低,并且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采富弃贫、采易弃难、采优弃劣现象普遍,矿产资源浪费严重。更为严重的是,一些非法矿山乱采滥挖,造成矿产资源的大量破坏和浪费。加强矿产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已刻不容缓。

二、因土地和矿产资源开采引起的各类纠纷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大局

据有关资料显示:农村土地纠纷已成为目前农民维权抗争活动的焦点,是当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首要问题。土地纠纷主要有因征地引起的纠纷和土地权属纠纷。征地引起的土地纠纷主要是因征地补偿不到位所引起的。土地权属纠纷则大都是因权属不清、界线不明、政策体制变更和各种历史遗留问题所造成的。土地权属纠纷取证比较难,再加上巨大的利益冲突,争执双方互不相让,致使较多土地权属纠纷悬而未决,难以调处。因矿产资源开采引起的纠纷则集中体现在采矿主与当地人民群众的矛盾,因采矿引发地质灾害、地下水流失、环境污染是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这些纠纷如得不到妥善解决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大局。

三、国土资源市场建设还有待加强

近几年来在国土资源市场建设上做了许多卓越有成效的工作,但国土资源市场的体制尚不健全,特别是矿业权市场建设还相当落后,市场主体不能够平等地获取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有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原则,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和谐的因素,特别是矿业权的获取不能充分体现矿产资源的国有性质。资源收益的分配方式不合理,有违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

四、地质灾害的防治有待加强

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所造成的损失往往十分巨大,有些甚至是毁灭性的。我县是地质灾害多发区,目前我县地质灾害隐患点有11个,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县地质防灾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群测群防体系不够完善;防灾措施难以落实到位;没有进行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地质灾害底数不清;地质灾害防治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不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引发矿山地质灾害问题突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各级各部门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努力消除各种不和谐因素。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国土资源保护

(一)、始终高举“耕保”这面旗帜,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一是要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五不准”。二是要层层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明确各级政府的行政首长为第一责任人,将耕地保护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管理考核。三是要坚决贯彻执行耕地的“占一补一”制度,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四是要加强耕地保护动态巡查制度,对非法占用、破坏耕地的行为及时制止和查处。五是要在耕地保护的同时积极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是确保耕地占补平衡的有效途径,要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同时保证耕地质量不降低。

(二)、加强矿产资源管理。一是要严厉打击非法矿,整顿好矿业秩序

。良好的矿业秩序既能保证矿产资源合理有序的开发利用,又能有效克服乱采滥挖造成的资源浪费。二是要加强政府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宏观调控作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严格按规划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三是要促使矿山企业走集团化、公司化发展道路,针对我县矿山企业规模偏小的现状要努力促使矿山企业强强联合,实行集团化、公司化管理,以此来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矿山企业的开采回收率,降低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的资源浪费。

二、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一)、加强征地管理。当前因征地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要切实加强征地管理,合理调整土地收益分配关系,坚决维护农民权益,使农民集体土地转用或征收为国有土地的过程中真正分享城镇化、工业化的成果,保证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确保社会稳定、和谐。另外还要鼓励农民将经依法批准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到有长期稳定收入的投资项目中去。

(二)、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灾害工作要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将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要加强群测群防体系、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等各项基础工作;要层层落实地质防灾责任和措施;要加快开征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备用金,治理矿区地质灾害。

(三)、加强信访工作。对各类信访问题要及时予以答复,能解决的要及时给予解决,不能解决的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尽快解决,给上访者以满意的答复,避免重复上访和越级上访。

(四)、积极调处各类纠纷。对因土地和矿产资源开采引起的纠纷能独立解决的,要独立解决,不能独立解决的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由政府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加大纠纷调处力度,避免矛盾激化,确保社会稳定。同时要加强土地的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使土地权属明晰,减少土地权属纠纷的发生。

三、加强国土资源市场建设

进一步建立健全国土资源市场,在制度上、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经济社会环境,使市场主体能平等地获取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的获取要采取招标、拍卖、挂牌等有偿出让方式。特别是矿业权市场建设要有新突破,要依法维护国家资源所有权益,在市场主体获取矿业权的同时,要充分体现矿产资源的国有性质,提高市场主体获取矿业权的成本,提高市场的准入门槛,另外还要调整好资源收益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关系。

总之,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关要求,国土资源部门应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消除国土资源管理过程中的各种不和谐因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加强国土资源管理构建和谐社会》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加强国土资源管理构建和谐社会。

第五篇:思想汇报:构建和谐社会之我见

敬爱的党组织:

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它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提升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新格局。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当前举国上下都在探讨的一个命题。

构建和谐社会,对于任何社会形态来说,都是最重要的一项工程。历史上没有哪一个社会不和谐而长久存在的,不和谐社会总是要被和谐社会所取代,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问题是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各个行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但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核心、急需的问题是什么?笔者认为,是解决社会极为不公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稍微懂得一点社会学知识的人都知道,构成社会的主要成分是阶级、阶层。只要不是共产党*社会,阶级和阶层就是客观存在的,过分强调阶级和阶层的作用是错误的,但反过来,不承认阶级和阶层的存在,也是自欺欺人的。任何社会的前进和发展,既是阶级和阶层互相斗争的结果,又是互相促进的产物。构建和谐社会,并没有什么高深奥妙的理论,只是一个很浅显、人人皆知的道理,那就是在各阶级和阶层之间找到一个公平公正的政治经济尺度,塑造一个公平的社会。

现在,之所以不和谐,主要是社会不公平,阶级和阶层之间政治地位和利益收益差别较大。在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上,有的人不劳而获,有的人少劳多获,有的人劳而不获(如民工辛苦一年,拿不到工资);有的人脑满肠肥、花天酒地,有的人饥寒交迫、食不果腹。这种不和谐社会,或者经过执政者调节,加以修正,最终形成一个和谐社会;或者任其发展下去,由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因进行自我调节,达到和谐程度。总之,最后是要达到和谐目标的。社会就是这样,在和谐与不和谐的矛盾中不断向前发展。

因此,笔者想再强调一下,构建和谐社会并不难,并没有什么高深奥妙理论,只要解决好社会的公平问题就可以了。当然,解决社会公平并不是要牺牲社会效率,而是在兼顾社会效率的基础上,达到社会公平。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关注社会效率不是重点问题,而需要亟待解决的是社会公平问题。

汇报人:xiexiebang

小编为大家推荐

下载国土加快构建和谐社会之我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土加快构建和谐社会之我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构建和谐社会之我见3

    构建和谐社会和青年人的责任与使命之我见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404班杨薇200411104构建和谐社会之我见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它表明,......

    构建和谐社会之我见(5篇)

    构建和谐社会之我见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我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我见 商学院财务会计教育2班2010244205欧丽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但是,我们还没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我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摘要:踏入新世纪以后,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处于一个极为关键的历史性时期,在这一阶段,随着改革和发展事业的深化,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日益突出;城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我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我见》“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实践的基础上,在党中央的引领下,社会上掀起了一阵阵理论......

    构建和谐社会之我见 5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我见继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我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我见》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实践的基础上,在党中央的引领下,社会上掀起了一阵阵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我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我见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中外历史上都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