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与您的日常教学的异同

时间:2019-05-14 14:46: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研究性学习与您的日常教学的异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研究性学习与您的日常教学的异同》。

第一篇:研究性学习与您的日常教学的异同

研究性学习与您的日常教学的异同。

当前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有两种主要形式,一是在学科课程之外开展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其二是在学科课程的课堂上用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和思想来开展教学。从目前来看,前一种形式比较普遍,但效果不见得好,后一种形式基础广泛,但提倡的不多,笔者认为,这两种形式本可以有机结合,且二者相互渗透,互为补充,彼此促进。

新课教学中,我不提倡预习,上课时,要求学生一支笔,一本笔记,不需要翻课本,新课结束后,根据课本内容及时复习,进一步整理探究思路,体现成功的愉悦,激发更大探究热情。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更应当贯穿在日常教学中。课外活动应注意是课堂的合理延伸,忌大忌空,要量力而行。我校进行的课外活动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即实验研究、社会调查、资料整理。

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总结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感性和理性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借鉴的思路。研究性学习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力,它包括思维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等,因而在评价上应侧重于学习、研究的过程,当然,研究后获得了成果,得到了公认,更要给予充分肯定。

在日常教学中,一般以教材为主线,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式,学生通过与周围同学交流、看课本例题,来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任务的设置与课本例题无关,需要学生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方可完成,当部分学生对问题解决不了时,教师才会讲解和演示,学生再进行巩固和操作练习,最后,学生对本节课进行综合练习,以期将所学内容巩固和掌握。总之,以“任务驱动”,引导学生通过操练及练习、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学习、问题化学习等方法获得对现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二篇:研究性学习与高中语文教学

研究性学习与高中语文教学

——将《新课程下教学技能的研究与创新》落实到教学中

北京东方德才学校语文 高级教师宋志军

研究性学习在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培养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特性化的发展、融合“接受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两种学习方式等方面 ,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说 ,研究性学习是基础教育史上的一次革命。学生角色 ,从被动到主动;教师角色 ,从传授到指导;学习空间 ,从封闭到开放;学习形式 ,从单一到多样。这四大变革 ,为基础教育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也为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应该熟知这些理论,有效地落实到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尽快成长为名师。

一 课堂研究 :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主旋律

由于多种原因 ,人们在理解和实践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两种偏差 ,一是对研究的泛化 ,二是对研究的神化。前者就是随意地给一些人们早已熟知的教与学的形式贴上研究的标签 ,如在课堂上 ,学生对一个思考题的讨论与解答 ,却不仅被冠以研究而且是自由研究的名称;后者则只把从问题的提出、证据收集 ,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到解释的形成、检验和结论的得出等等都是由学生自主发现、由学生独立完成的活动才归为研究。这两种理解都背离了研究性学习的本质。课堂研究 ,内容在课本 ,研究在课堂。可以是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指导性研究 ,也可以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准课题 ,进行深入的研究。它不是简单的问答 ,也不是一般的讨论 ,而是有课题、有研究、有总结、有报告的研究学习的过程。

一是课文研究。最普通、最有效的方法是将课文中的重难点问题或课后的思考题转换成研究课题。如《荷塘月色》的课后练习“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 ,说说为什么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一般的课堂教学是由教师介绍一下作者的时代背景 ,然后学生总结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反映了作者对严酷现实的不满与苦闷彷徨的思想感情。这个问题也就得以解决了。可是 ,如果我们本着“把薄书读厚”的原则 ,将这个问题作为小课题进行研究 ,多问几个为什么 ,多查阅一些资料 ,答案就不这么简单了。

二是文学评论。指导学生写文学评论 ,是基础研究的最佳方案。因为它给读和写找到了最佳结合点 ,同样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再认识、再创造的机会。例如 ,执教《祝福》一课需要 5课时。学生阅读课文 1课时 ,确定课题;课堂写作 2课时(课外查阅资料 2课时);交流评价 2课时。同是 5课时 ,其教学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比较赏析是进行文学评论的重要手段。同中求异 ,异中求同 ,它可以帮助学生打通思路 ,开阔视野。同是爱情诗 ,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与舒婷的《致橡树》就不一样。同时写母亲的小说 ,鲁迅的《药》、高尔基《母亲》、1栗良平的《一碗阳春面》、叶圣陶《夜》这四篇小说中的母亲形象 ,也因社会背景和作者思想倾向的不同而各不相同。教师可以布置预习题 ,让学生查寻资料 ,充分酝酿 ,写出文章 ,做好发言准备。

三是笔记整理。笔记整理的过程 ,是学生学习记忆的过程 ,也是研究学习的过程。如高三复习阶段 ,需要分析记忆的“资料”非常多。然而大多是现存的“死”东西。将“死”材料进行“活”处理 ,可以设计出研究课题(如错别字出现的一般规律;误读汉字的一般规律;中国文学诗歌发展的基本规律……),让学生进行分类研究 ,找出规律 ,然后进行分类整理。

二 课题报告 :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最佳体现

课题研究是高于课本、高于课堂的研究 ,是“课堂研究”的延伸。有些人认为 ,课题研究是少数人的事情 ,或者说根本不是中学生份内的事情。这种观点是极片面的。过去 ,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在课本上特别是在试卷上纠缠太多了。学生视野不阔 ,思路不宽 ,知识不活 ,“高分低能”。该清醒地一想我们的过去和将来!走出课本 ,走出课堂 ,学“大语文” ,学生活语文。1998年春 ,成都外国语学校的欧鹏出访美国 ,应邀在华盛顿特区兰登中学作了两个课时关于《中国传统与现代发展》的演讲 ,他精彩的讲演使美国学生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产生了由衷的佩服。后来 ,他的论文《中华武术与哲学文化》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两篇文章在美国的确产生了较大影响 ,他被誉为“声振美国的中国男孩”。如果没有研究性学习的作用 ,决没有这两篇文章问世 ,更不会产生如此大的轰动效应。

课题研究主要有三种方式 :社会调查、科学实验和专题研究。搞社会调查 ,写调查报告;搞科学实验 ,写实验报告;搞专题研究 ,写专题论文或报告。每一项成果的取得 ,都必须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选定课题。爱因斯坦说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的提出 ,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是学生直接发现问题 ,二是在教师的诱导下发现问题。对现实的观察和思考 ,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基本途径 ,对大量资料的搜集和占有 ,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基本方法。对高中而言 ,课题的确立不宜过大 ,应选择开口小、周期短、便于占有材料的小课题 ,要让学生通过阅读能独立或合作完成。确定课题后 ,应在教师的指导下 ,设计好一份具体的课题研究计划 ,以确保课题研究有序、有效地进行。即使是口子比较大的课题 ,也要选准角度 ,“大题小做”。

第二阶段 ,搜集资料。由学生自主独立或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关资料信息的采集、筛选、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蜜蜂酿蜜必须博采 ,搜集资料也必须博采。资料可以是教材中的 ,也可以是报刊杂志中的。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 ,从网络上获取有关信息。应分类采集资料。举例来说 ,2 0 0 1年寒假 ,我让学生进行《中国人如何过大年》的课题研究 ,完成2 0 0 0字以上的专题报告。课

题组在小组讨论会上对于资料的分类作了如下安排 :一类 :民风民俗类。贴春联、供灶神、祭祖先等。少数民族风情……二类 :历史发展类。古代民情、解放前、解放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三类 :现代发展类。春节晚会、电话拜年、发电子邮件、发短信息、发贺卡等……四类 :伤风败俗类。聚众赌博、封建迷信、行贿受贿、斗殴抢劫……

第三阶段 ,定向研究。在收集、占有一定量的信息后 ,由学生针对课题进行研究。成立了课题组的 ,还可以集体讨论 ,学生互相争辩、互相启发。综合研究将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而教师将从传统教学中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课题研究的指导者甚至合作者。这种既要求学生独立思考 ,又要求学生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 ,将培养出学生团结协作、科学求是的优秀学习品质 ,有助于他们以后的终生学习及自我发展。

第四阶段 ,课题报告。首先是写课题报告 ,或调查报告 ,或实验报告 ,或其他报告。可以是个人研究成果 ,也可以是集体研究成果。接着是成果交流。在校报中开辟“学生论坛”专栏 ,在班会上让学生宣读专题论文 ,利用节假日时间组织学生搞“学术讲座” ,进行发展研究成果评选活动 ,将学生的文章推荐到相关的报刊杂志上发表 ,将学生的研究成果编印成册 ,所有这些都是成果交流的好方式。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反馈学生研究质量 ,让学生在“成功”中获得快感。

三、研究性学习与其说是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挑战 ,倒不如说是对语文教师的挑战

过去 ,以“一口好普通话、一笔好字、1 0 0篇好文章”来要求和鼓励每一位语文教师。时至今日 ,经济腾飞 ,知识爆炸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三个一”的好语文老师 ,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了。讲读书 ,教师应该“读书破万卷”;讲写作 ,教师应该“立言”;讲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师首先应该是忠实的实践者。在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有正确的角色定位。

1、平等参与。有经验的语文教师 ,总是以平等身份对待每一位学生。放下长辈的架子 ,摒弃儒者的样式 ,从讲台上走下来。在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 ,是导演 ,是教练。尊重学生 ,客观地评价学生。

2、跟踪指导。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的情况 ,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 ,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对有特殊困难的同学或小组要进行个别辅导 ,或创设必要条件 ,或帮助调整研究计划。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 ,教师伴随着从知识传授者到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组织、指导、参与者的角色转换 ,也将会获得相应的体验和提高。

3、随机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生参与研究的态度。二是学生在研究活动中获得的体验。三是学生在研究活动中所取得的成果。四是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对学生在研究中未能发现的问题进行适当的点拨 ,对学生在研究中有失偏颇或偏激的地方进行适当的纠正。为了让学生对发展研究保持盎然的兴致 ,在评价中要注意激励学生研究的积极性 ,要让学生始终感受到发现的快乐 ,要让学生始终能尝到研究性学习的甜头。

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要努力拼搏,坚持学习,不断进步,将研究性学习落实到高中语文教学中,认真夯实高考考点,并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寓含在教学中,蕴蓄在作文中,为祖国培养合格人才贡献力量。

北京东方德才学校语文 高级教师宋志军

第三篇:关于日常礼仪的研究性学习

关于日常礼仪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永州一中高431班

礼仪是什么?“礼”是礼节,“仪”是仪式,“礼仪”就是礼节的仪式,也就是把礼节仪式化。礼仪并没有谁创造,也没有哪个国家颁布,而是数千年文化沉淀而生出的可以说是约定俗成的一种为人处事的准则。历史长河滚滚而过,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礼仪,或者说仅仅是生活习惯社会性质或地理环境催生的一种动作,也可称为礼仪的雏形,经过时间的不断磨合、筛选、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的礼仪——让你显得彬彬有礼,让你更加高贵。

当然,礼仪是多方面的,我并没有全部研究一番,这里记论的仅仅是关于日常礼仪的研究,而且主要是关于青少年日常礼仪的研究。

一、社交举止礼仪

首先要说的,当然是社交礼仪与举止礼仪,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最为密切。先看举止礼仪吧。

在生活中,我们的一举一动,或颦或怒,都可以说并不是自己的事情。在我们的举手投足间,或优雅,或粗鲁,或高贵,或低俗,都可以给旁人一个自己的印象。所以,这是一种礼仪。我们的举止,应该得体,落落大方,不能给旁人一个怪异的印象。而且我们还是青少年,身体还在发育,举止的习惯,也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先说说我们的站姿吧。站姿有很多种,每个人的都不一样,可很少有人有真正得体健康的站姿。正确的站姿应该是这样的:身体一定要直,稍微向前倾。上身笔直,至于脚的姿势,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脚后跟靠近,双脚脚尖呈“V”字型,分开的角度大约是60°的样子,就是军训时站的军姿。如果你觉得这样站着太累了,太严肃了一点,那也可以选择第二种方式。就是把重心放在一只脚上,另一只脚就可以超过前脚稍稍弯曲放松,而且站累了时就可以把重心放在另一只脚上,这个站姿是最优美得体的了,而且也是最适合日常生活中使用。要注意的是,不论使用哪一种站姿,上身都要保证绝对的挺直,下巴要向内收一些,这样才符合我们正常的生长发育。还有站的时候,尤其不可摇摇晃晃,吊儿郎当,不然不论你站得多直,也全白费了。

有站姿就有坐姿,我们的坐姿是不是也正确呢?首先,入座的动作一定要轻盈、和缓、从容自如。简单点来说就是声音要小,不要太吵。从座位的左侧入座,这是一种礼貌。落座以后,臀部,也就是屁股,坐满座位的三分之二就可以了,留一点优雅的空白,既舒服,又美观。两腿自然着地,两脚间的距离大致与肩宽相等。移动椅子时,一定要站起来,轻拿轻放,而不要图方便,任由椅子腿在地上划拉,发出刺耳的声音。曾经有人做过调查,世界上最令人反感的声音是什么,结果有三种,一种是含有碎石粒的粉笔在黑板上划过的声音,第二种是碎玻璃划过劣质的铁器的声音,最后一种就是椅子腿在地上划拉的声音。有些人对于这种声音不只是反感,简直是敏感,听了就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没来由地生气,所以一定要轻拿轻放。坐下后两手可以自然地垂在身体两侧,也可以放在腿上,如果面前有桌子,最好是放在桌子上啦,但不要摊开了在桌上,这样看起来太粗鲁随意了一点。

我们都要走路,那么以礼仪的标准来看,什么样的行资才是正确的呢?首先,上身挺直,无论做什么,上身都应挺直,这样才能显出你那正直,阳光,大气的那一面出来。不论男孩女孩,走路时都要头部端正,两眼直视前方,挺胸收腹,双臂自然前后摆动,两脚交替前行,步子一致,基本踩出一条直线来。对,没错,就是军训时“齐步走”的标准,只是不用听着“一二一”的号令而已。也许你会觉得日常生活中这样走路太奇怪了,那我只能说,在这个被粗俗风靡了的世界里,真正的优雅却成了粗俗。顺便奉送一个走路练气的法门,就是走七步,吸一口气,再走七步,吐一口气,这七步中,这一口气时不能断的,七步一口气通畅后,在慢慢加步子,八步,九步,十步······这样练下去,有一天你会惊奇地发现······当然不是什么练成内功打通任督二脉之类的事,但延年益寿调养心性还是办得到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要用手势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在遇上外国人时,手势也很大程度的弥补了语言交流的不足。那我们运用手势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手势或者说肢体语言,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存在了。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中,同一种手势有许多不同的意思,所以,如果你不知道这个手势,1

这个动作在这个地方是什么意思时,千万不能乱用。比如说,同意的手心朝下的招手动作,在中国是叫人过来,而在美国呢,则是叫狗过来。你想象一下,你在美国,叫你的朋友Tom过来,用了这个手势,那么Tom有几天不理你是正常的。你把手掌向前推是叫人走开,而在非洲的一些地方则是叫人靠近。在世界大多数地方,都是点头“yes”摇头“no”,而偏偏在阿拉伯那边是摇头“yes”点头“no”,看着阿拉伯人又点头又摇头,真的是可以把人都看晕了。所以,手势千万不可乱用。在生活中,如果手势太多,也会给人一种装腔作势的感觉,如何正确,得体地使用手势,也是一种艺术哦。

面对陌生人时,怎样才能在短时间内拉近别人与你的关系,给人一种温柔和暖意呢?对,微笑。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一个A国的大使去到B国视察,发现B国的人民对他都十分冷淡,一点也不热情,回到A国后他便说B国人民太怎样怎样,后来有人告诉他,他人是自我的镜子,在他人的脸上能看到自己的脸。后来这位大使又去访问B国,面带笑容地视察B国的民众,发现B国人民的脸上同样也洋溢着笑容。由此可见,微笑在日常交往中十分重要的,它可以反映出微笑者自身的修养以及待人的热情。不同的微笑也代表不同的含义,但可以确定的是,不懂得微笑的人是不会有广泛的朋友交圈子的。微笑时也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不能让人感觉太做作,太程序化,太假了,要真诚,自然,一定要记住这点。

明白了正确的举止礼仪,并且应用在了日常生活中,相信一定可以结交更多的朋友。有朋友就有社交圈子,有社交活动,那么怎样才能文明社交呢?

首先要说的是电话礼仪,电话作为现代快捷的通讯工具,十分常见,几乎家家一台。可是,我们在享受电话带来的快捷服务时,是否会影响他人的生活呢?这是十分值得注意的问题。大家一定有切身的体会,当你沉睡在甜美梦乡时,一阵吵闹的电话铃声将你惊醒,再难拾回那美妙梦境。这是打电话的时间。拨打电话时,要选择适当的时间,比如在三餐时,睡觉时,节假日时最好不要打电话。如果真有急事不得不打,那么一定要对对方表达出由衷的歉意。另外,拨打国际电话时要注意的时差,不是有一句歌词叫什么“我早茶月光洒在你头发”,就说明了时差的影响。还要注意的是打电话的时间,我的意思是打电话所以的时间,和上面说的内容区别开来。这个时间长短不好说,但你想想,当你十分劳累十分想要睡一觉或者是有十分紧急的事情要做比如水要开了,飞机要起飞了,肚子疼得实在憋不住就要就地解决了,可电话那头的那人还在口若悬河地滔滔不绝,你又有何感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呀。不要乱打应急电话,如110,119,那是违法的,对了,还有10086,虽然不违法,但别人接线已经够忙得了还要去烦他,真的很让人鄙视。还有其它的什么接打电话时要自我介绍啊,进了让对方自己结束通话啊,确定对方挂了后才挂电话啊之类的,做到了这些,电话那头的人一定就认为与自己通话的是个翩翩君子或淑女了。

对了,移动电话,也就是手机,其礼仪与电话相差无几。但因为手机携带方便,往兜里一踹满世界都能走,所以千万不能在飞机场或加油站边打手机,开车时也不行,这就不关礼仪什么事了,而是关于你的人生安全,安全第一呀!而且现在手机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多,上网刷微博,聊QQ干啥都行,俗话说:“一机在手,天下我有”,但手机的辐射很大,用多了很有害处,还是少用为宜。

假如你没有电话手机也不在身边,却有很急的事,怎么办?对,打公用电话。公用电话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公用电话摊,一种是公用电话亭,无论用哪一种都要长话短说,一个原因是保密,防止你通话内容泄密,另一个原因就是给后面要用电话的人一个方便,虽然说现在也不会有什么人跟你抢公用电话用了。另外,绝对不能破坏公用电话,我经常在街上看到那些被砸坏了的没有公用电话的公用电话亭,心想还不如把两边都漆黑了当公共厕所用。

当然,我们在日常见面时的交谈肯定比在电话中普遍得多。在交谈中,就算达不到声音甜美,语态诚恳,使人感觉到你的热情,也要注意两点,一是声音,二是说话的方式。

在说话时,你的声音是十分有讲究的。同样一句话,如果你的语速,音质和声调改变,那么这句话的意思也会有很大幅度的改变。拿一句话来说吧,“十几个学校的老师来到这儿参观”,如果你在“十几个”后边停顿的话,那么只有十几个老师,还好招待,而若在“学校”后停顿的话,住宿费就够受了。再比如“你干了件好事呀!”多么直白的赞美呀,可你若换一种调子说出来,那就成了多么直白的挖苦嘲讽了。这些话语,在语文上是需要改错的病句,而在语言上是分明的表述不清。说话也是一门艺术,说话时必须发音正确,清晰易懂,这样才能让对方完全明白你说的话的内容与意思。让人听明白你的话,也是一种礼仪。

关于说话的技巧方式,许多书,杂志上都有提及,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要顾及他人的感受,不能自己说自己的,而不理会听者是否哈欠连天或是烦躁不安,这样十分不礼貌。若要反驳他人的话,一定要用文明用语,慢慢说,总会说清楚的。争吵也没多大用,还不如直接打一架呢,谁赢了谁说话,虽然俗话说“不打不相识”,可心胸那么豁达的人还是少数,何况其中一个人被一不小心打傻了,那想相识也相识不了了。暴力解决不了问题,再怎么激动的争吵 同样解决不了问题。宽容,十分重要。

第二,不可夸夸其谈信口雌黄废话连篇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你看没一个褒义词。话说多了会让人感到沉闷,尤其是废话多了会让人厌烦甚至发怒。比如《大话西游》中的那个唐僧,不仅孙悟空想干掉他,连观音也忍受不了想掐死他。曾经有人做过一个调查,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宁愿与一句话都不说的人待一个月也不愿意与废话连天的人待一个小时,因为他们会忍不住自杀或杀了那个话篓子。

然后,在谈话中,懂得如何倾听也十分重要。说话太多了,难免会到无话可说的地步,那样就会十分尴尬。而适时的倾听,则会给人一种谦虚好学,成熟稳重的感觉。之前有一次我去见我的一个长辈,长辈十分有兴致,跟我说了很多,用当然插不上嘴,只好听着,适时地补上一句“啊”“哦”“然后呢?”分开后长辈还跟别人夸我,说我很懂礼貌。我只是善于倾听而已。

最后,说话什么最重要?幽默。不止说话,我认为无论是写作还是为人处世都要把幽默有趣当成一种应该达到的高度。但要注意,幽默并不是一味地恶搞无厘头,这样太恶心了,也不应把低俗当幽默。幽默应该是一种高雅的人生态度。

对于其它有关说话的礼仪,只是一些被说滥了的东西,比如礼貌用语啊,正确的称呼啊,自我介绍之类。从小到大相信各位听了许多边看了许多,我也不写废话了。

接下来的是关于对待残疾人与老人这种相对而言的弱势群体。我说他们是“相对而言的弱势群体”是因为他们自己一般不会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的。而且残疾人的自尊心尤其地高。要是一个残疾人生怕别人看出他是残疾人来,而您傻呵呵地冲上去说“你不行”“我来”诸如此类的话,他非劈头盖脸地骂您一回不可。对待他们,残疾人,我们一定要幽默地帮助,给予他们最大的善心与尊敬,不能有一点儿歧视,要平等,用你的心去感化,接纳他们,给他们以最需要的帮助。

“老年人就像是一片亮丽的晚霞,在黑暗来临前依然照耀着大地上的人们,烂漫,温暖,安详而静怡。年轻时,他们的怀抱曾养育了后代,老年时,他们的怀抱依然是后辈们最安全的避风港。”这段话写得太好了,让我忍不住摘抄下来。老人如此伟大,作为后辈们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尊重他们,不给予他们最高的礼遇呢?我们应从生活的点点滴滴着眼,入手,给老人们最贴心,最温暖的关怀。当然,集体在“老人节”那一天冲进敬老院把老人的脚洗脱一层皮这种事就不要做多了吧。

好了,最后用网络礼仪来结束第一章,上网的礼仪就简单的多了,毕竟网络那么虚无缥缈的东西一般的礼仪也很难用得上了,只要不做一下行为,就是一个合格网民了。

1、盗用他人ID与各类密码

2、而已散布不定信息

3、妨碍网络系统安全

4、沉迷于网络游戏

5、侵犯他人隐私

6、中伤,诽谤他人

7、登陆非法网站

这些都是我从书上抄的,依我看还要再加一条——使用恶意插件与外挂软件。

二、交往与在特殊场合时的礼仪

关于交往礼仪与在特殊场合时的礼仪,要讲的就少一些了。

交往,在我们的生活中,难免与别人交往。上街买个水果与老板讨价还价,是交往;去邮局领包裹,是交往;就算别人砸你家窗户,你冲出去和别人干了一架,也还是交往。交往的礼仪,说简单一点就是待客之道与为客之道。

关于待客之道,我设计了几个场景、副本,以及处理办法,供大家参考。

场景一:客人来到你家,找的是你家的另外一个人,可那人刚好不在。

处理办法:你要及时告诉来访者,就是客人:那人出去了。并告诉客人,那人是什么时候出去的,出去多久了,大约什么时候回来。当然,你若不知道的话最好说不知道,要猜也要猜得靠谱一些,别信口胡说,以免闹出误会。

副本一:客人不愿意等待。

处理办法:请客人留下姓名、电话等数据,如果客人坚持不留,并且神色慌张左顾右盼,想要尽快脱身,那么你要警觉起来,客人也许在执行机密任务,或者干见不得人的事,你要仔细观察,并给出致命一击......。好的,我承认以上以上那几句话是胡说,客人不留就让他走吧。

副本二:客人愿意等待。

处理办法:将客人请进客厅,为客人提供茶水、书刊或电视。并且一定要热情,不可一副冷冰冰、爱理不理的模样。如果你一定要这样做还不如告诉客人你刚整了容,脸上做不出表情,请客人见谅。但这时客人一定会问你整了哪里,你只好不好意思地吐出两个字:理发。

副本三:你不让陌生人进门。

处理办法:让客人留下联系方式并请客人回家静候,等被访者回来后再打电话给约他相机。一定要记住,语气要恭敬,彬彬有礼。

这些都是书上说的,其实我认为真正发生了这件事一般很简单就可以搞定了。现在科技那么发达,客人掏出手机一个电话打给被访者:“你在哪里呢?......哦!哦!知道了!”然后就解决了,而你直接说“再见”就行了。

场景二:少数民族的客人到访。

处理办法: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嘛。老实讲,我有一段时间是很怕少数民族的人的。有劳于老师、家长们的谆谆教导,我一直把少数民族幻想成那种你说错一句话就要操刀子砍人的民族,直到后来才好一些了。但若遇上少数民族的客人来访,你一定要注意,最好在客人来到之前查阅一下该民族的风俗习惯与民族禁忌,比如回族人来了你就别吃猪肉,避免令人不快的举动产生。在待客过程中一样的要亲切、有礼,也不要因为对方是少数民族而太恭谨,毕竟民族平等嘛,你太客气了也会让人家不好意思。

当然,客人也不会一直拜访你,你也免不了去拜访别人,那拜访他人又有些什么礼仪呢?

首先,要守时,可早不可晚。但也不可太早了,令对方措手不及。其实这也要看习惯的,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习惯。在中国,人们习惯早到一些,可以帮对方做做菜、聊聊天,增进情谊,而在一些西欧国家,时间则掐得特别准,说几点到就几点到。有一个故事说,一个德国人准备六点去拜访一家中国人,中国人出去买了东西回到家门口时发现德国人在那儿来回踱步,便问他为什么不进去坐。德国人看了看表,说:“还有三分钟。”

如果你因为突发情况导致失约,那一定要及时告诉对方,以免对方等待太久而心生恼怒。

另外,你要选择适当的时间去别人家中做客,以免造成尴尬。所以最好提前向对方预约,告诉对方你去的时间,贸然前往十分不礼貌,而且如果恰逢对方不在,也会令你徒劳而返,就像那首诗里说的,什么“青苔”,什么“门扉”的。

如果你事先预约了,去拜访对方时也要做到不失礼节。首先要穿着合体、整洁,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进入室内后要先向对方家里的长者打招呼,依对方指定的位置就座,不可过于随意了。一般来说别人都会叫你随意,那是客气话,如果你真随意了别人还要不开心呢。

你也会邀请别人,所以也要讲究邀请的礼仪。邀请的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种,口头邀请与书面邀请。口头邀请一般适用于一般朋友聚会,而书面邀请则适用于那些比较庄重、正式的场合。无论用哪种方式,都要明确邀请的目的、时间与地点,千万不可强求对方,以免使对方为难。

如果你邀请朋友来家中,那事先要征得家人同意,不应该在家人不知道的情况下突然邀请朋友来到家中,这样会令家里人措手不及。如果你要邀请朋友参加某项活动,时间应提早三日为宜,因为太迟了会令朋友没有准备,而太早了朋友有可能就把这件事忘了。还有无论是怎样的邀请,你都应先通知好对方,好让对方有准备。

当你作为被邀请者接到邀请时呢,应及时作出响应,并表示对此事十分感兴趣,对于被邀请十分开心,并答应一定会准时前往。当然了,如果你对此事十分不感兴趣,对于被邀请由衷的不开心,那也没办法,还不如趁早拒绝呢。但拒绝的语气一定要委婉,常规流程是,首先感谢对方的热情、友好,表示自己非常乐于接受,可是又有这种那种事,去不了,请对方见谅。不可只说一个断然的“不”字,那样十分伤感情。所以我说礼仪什么的归结到一个字就是“忍”,忍受一切不合理的想法,那么别人就会夸奖你说:“哇!你真讲礼!”

接下来......我们说说特殊场合的礼仪。

我们一生要参加许许多多的聚会,比如说同学聚会啊、野营啊之类的,无论是男孩女孩,都只要注意几点就够了。第一,服装要得体,什么样的聚会就穿什么样的衣服。比如你在同学聚会上穿身比基尼,在沙滩派对上穿得西装革领,都会被人当成异类对待,当然一种聚会对于服装没多大要求,那就是变妆舞会。第二,言语、举止要得体,谨防太过激动导致行为失态。当然也不要太过拘谨,如果你是迫不得已才来参加的,实在不想与周围人打交道,那找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来看也不失为一个好法子,但也不排除你这样做反倒使你成了聚会的焦点。第三,聚会上适时地开开玩笑是必不可少的事情,但要注意,有的人开得起玩笑,有的人开不起玩笑。我有个朋友就一点也开不起玩笑,说两句就生气、哭鼻子,但没办法,选择朋友就是要包容他的一切,包括那些不讨好的地方。另外开玩笑的内容要健康,否则别人不会认为你幽默,反而会觉得你没教养,粗俗不堪。最后,开玩笑一定要心怀善意,千万不要把善意的玩笑演变为恼人的恶作剧,要讲究分寸嘛。

听音乐会或者是上剧院上电影院时,有一点一定要注意,那就是保持安静。再就是不乱扔垃圾,不影响他人,也都差不多。关于听音乐会时鼓掌的问题,十分重要,要选择每一章节的中间间隙鼓掌,而不是在演奏过程中乱鼓掌,或者完全可以等周围人都鼓掌时你再鼓,那就完全没有危险了。还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剧院的保安都是孔武有力的,若你在里边捣乱,他们就会把你请出去喝杯茶,那滋味可不好受了。

三、外出礼仪

在我们外出时,可以说自己就不是自己的了,而是大家的、公共的。因为在公共场所无论我们做什么事,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他人。社会是一个整体,人若离开社会而作为个人存在的话是无法生活下去的。这个社会并不一定是人与人组成的社会,也可以由其它世界万物组成。比如著名的小说《鲁宾逊漂流记》上所描写的一样,鲁滨逊孤身一人流落荒岛,难道就是脱离社会了吗?不,他只是脱离了人类社会。这个荒岛以及荒岛周围的一切又组成了另一个社会,鲁滨逊若想在这个社会中生存下去,就必须遵循这个社会的规则,或者说另一套礼仪。题外话不多说,那么在公共场合中如何才能在他人心目中留下好印象呢?其实很简单,在公共场合守秩序,不插队,不拥挤。就这样,可说起来简单,真去做时,却也不那么简单了。就拿“不插队”这一项来说吧,谁又能真正做到一次也不插队?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一个班级里选“三好学生”,一个平时沉默寡言,成绩也不太好的学生也交了申请书,申请书上的理由只有一条:开学至今从未插队。最后老师选了他。其它学生不服,老师说:“你们谁不服的话可以算一算,开学至今已有四个月,一个月算三十天,也就是一百二十天,这个学生是住校的,一天三餐都要排队,一百二十天乘三等于三百六十次,他若说的是从进入学校这一天起算的话,三百六十乘以四等于一千四百四十次,每排一次队就是一次诱惑的考验,他能在诱惑面前坚持一千四百四十次不犯错,你们行吗?”其它同学听后都默默散开了。对于小事的坚守是最难的,因为小事往往容易让人姑息,可对于小事的放纵,又怎能成就大事?其次,守秩序这些事不仅体现了你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身权益的保障。

外出时,首先要使自己仪表整洁,这也是对他人的尊重。试想一下,当你在选购商品时,或者挤公交车时,亦或是在街上闲逛时,迎面走来一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而且浑身散发着不那么好闻的异味的人,你又有何反应?相信你会以手掩鼻,赶紧躲开,并且深深地鄙视他。当你是如此待人时,其它人也会如此待你,我是说浑身散发着异味的你。所以,在公共场合的着装,仪表十分重要。

卫生包括了个人卫生与公共卫生。个人卫生前面讲过了,以不令人掩鼻而逃为准。公共卫生也很重要,因为你也是社会的一份子,公共卫生差了你也捞不到什么好处。并且保护好公共卫生也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水平与道德修养高低。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在公共区域堆放杂物,其实这也很容易做到,其实什么都很容易做到,可人们就是做不到,我也没有办法了,下一话题。

每个人都有年老的时候,都会变得脆弱,都会需要年轻人的关怀,我们也都有年幼的时候,同样需要

大人们的呵护、关爱。推己及人,我们现在就要去关爱别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实我说了这么多主要是想说明一句话:“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听不懂?我换一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听不懂?那好,我说最简单的:“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你不想得到什么,就别给予他人什么,这就是我要说的。

女人在我们的生命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母亲、姐妹、妻子,无一不是给我们以关怀,给我们以温柔,给我们以最大的幸福。可千百年来,东西方的女性却一直被迫忍受着“男尊女卑”这一不平等合约。现如今时代多元化,世界开放了,女性的地位不断在上升。“lady first(女士优先)”这个标语挂在世界任一角落。而尊重女性,礼让女性也成了礼仪中最普遍,必须要做到的一条。记住,没有女人,就没有这个世界。

行走在路上,这是每个人都要重复很多次事。而说到外出礼仪就不能不讲行路的礼仪。李白不是有一首诗吗?“行路难,难于上青天......”呃,好像背错了,不管那么多了。其实行路的礼仪十分简单,其实我说了那么多,研究了那么多的礼仪都十分简单,可越简单的东西却偏偏是那么难。它难就难在它简单,他难就难在它太繁琐,它难就难在它太容易做到,它难就难在偏偏人们做不到。人们不是做不到,而是下不定决心,没有恒心去做。

行人走斑马线,由人行天桥过马路,大家都知道,可我却经常看到一些人,为了赶那几秒钟的时间,说实话我真不知道他在急什么?不看红绿灯的指示,在车水马龙的路上穿过。先不说别的,首先你的生命就受到了威胁,几分钟的等待与活生生的性命孰轻孰重呢?真搞不懂人们为什么老喜欢以小搏大。要知道,红灯时没走斑马线横穿马路,若被车撞到你作为伤者也要负很大责任的。据说有一个小学的开学典礼上校长讲了这么一段话:“同学们,当你们在红灯时横穿马路被车撞时,你爬也要爬回斑马线上去啊!”这是在中国,而外国就不是这样。在国外的一些地方,这种精神被升华了,绿灯过马路已成了一种责任。一个在德国生活的中国人发现,在德国,不论时间多晚,不论路上有没有车,德国人都要等到绿灯亮了才过马路。中国人很奇怪呀,就问他的德国朋友这是为什么?朋友告诉他,在他们过马路的时候,可能不远处就有一个小孩在偷偷地看,如果他们闯了红灯,那么小孩就会记在心里,等到他们上路时便也会闯红灯,这样可能会造成事故,所以德国人走绿灯,也是为了给孩子们一个指引。他们有没有那么高尚我不知道,但他们一定知道自己的孩子也会偷偷地在看,他们也会想用自己的行动,为自己的孩子祈福。

在行人与行人之间,也需要互相的礼让。行走在街上,难免会有一些磕磕碰碰,如果双方都针锋相对时,可能会使双方关系恶化。退一步海阔天空,要勇于承担错误,也要懂得宽恕他人。“怒”与“恕”,心上纠结便是“怒”,心上通透变为“恕”。

四、后记与参考书籍

礼仪在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中国自古以来是礼仪之邦,可身为一名中国人我却感到了周围礼仪的缺失。人无礼与兽无异,甚至不如禽兽,所以完成了这份关于青少年日常礼仪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参考书目:《青少年礼仪规范》

《晓梅说礼仪》

《青少年礼仪一百讲》

《中国传统礼仪》

第四篇:学习迁移与日常教学

学习迁移与日常教学

成都市华建学校 莫晶

“从孩子的观点出发,学校里最大的浪费是他不能运用他在校外所学的东西„„可是,另一方面,他也不能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这是学校的孤立;孤立于生活之外。”

——约翰·杜威

这样的孤立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最不愿面对的结果,未来学家托夫勒说:“未来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手捧《人是如何学习的》,我“柳暗花明”般寻求到了“灵丹妙药”:“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广泛的目标而提取信息——学习以某种形式向其他环境迁移。”;“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为灵活地适应新问题和新情境做好准备。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帮助学生把从学校所学到的知识迁移到家庭、社区和工作场景等日常场景。”

历史学科具有独特的结构特点,跨越古今、包罗万象,涵盖着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这是一个有系统的整体,每个历史事件都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有其自身的发展历程。同一时期不同的历史事件之间或多或少地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去做到将知识不断转换和迁移,最终使学生灵活地迁移、组合知识,从而具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能力呢?

一、注重历史学科内的知识迁移。

我们知道历史学科内的知识往往具有相通性,很多知识也具有相似性,历史的发展又是有规律可循的。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引导学生在已学过的本学科内进行知识迁移。这往往能够帮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中找出规律。

比如,在世界历史教学中,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其背景、过程及结果都可以运用知识迁移进行对比、分析和比较,从而得出一系列结论:两国资产阶级的发生原因大致相同,其中根本的原因都是封建生产关系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时,其阶级力量与封建力量的对比会严重影响到革命的进程和结果。又如,在世界历史上,存在过很多疆域辽阔的帝国,如罗马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蒙古族建立的帝国等,这些国家多存在时间不长、后被异族占领、文化中断,今天都已不复存在,这可以引导学生迁移到中国历史,我们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无论如何改朝换代,我们的国家——中国仍存在,我们的思想文化仍一脉相承,为什么?分析其原因,可以产生许多思考。民族问题、地理问题、文化问题、国家政策问题等等,甚至还可以延伸到秦始皇的改革。使我们进一步看到尽管他是一位暴君,但他进行的改革,其意义是何等的伟大。

二、注意在不同学科间进行知识迁移。

著名的科学家贝弗里奇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大多数的发现,应用于所在领域以外的领域。而应用于新领域是往往有助于促成进一步的发现,重大科技成果有时来自迁移。”可见,学科间的知识迁移也是很重要的。

我们今天的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不同学科间知识的迁移贯通和整合的能力。比如在讲到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交子”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在四川?这里必须迁移到经济学、地理学的相关知识来分析。在学习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巴尔干形势时,可以迁移到今天巴尔干局势,科索沃战争、北约轰炸等,为什么这个地方战乱多?这个问题的分析要延伸到地理环境、地域政治、民族关系、宗教文化等。其实历史的学习和研究本身就离不开地理、环境、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的。再如介绍中国四大发明对欧美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可以借用马克思的一段话:“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然后再列读鲁迅一段有趣的话:“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使学生的视角迁回到中国历史,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兴趣。

其次,要注意历史与现实结合。知古以鉴今,这也是学习历史的目标之一。分析历史,找出规律,并用于研究今天社会与生活。在历史知识的迁移中,多关注我们今天的社会与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因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便是由历史发展而来的,我们无法割裂。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我们思考,从而指导学生了解与研究我们今天的社会。

第三,日常教学中要注意营造一个能导致知识迁移的环境。一个民主的气氛,教师亲切的教态,清晰的节奏,条条道路通罗马的鼓励使课堂、学生处于一种活动状态。在教学方式上,可以安排讨论、辩论,也可课外查找资料,甚至是写成专题,小论文,办成黑板报等生动活泼的形式来进行。只有这样,才容易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师生也就都可以很轻松而和谐地交流,学生也能了解与研究我们今天的社会最终回到真实的世界。

生活,其实是支撑和激励学生学习的源泉,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是实现教学交流的起因,是学生实现创新的基础。“把真实世界的问题引入课堂”,赋予学习具体情境,让孩子们解决具体的案例,进而迁移到类似案例的解决过程中,逐步提高孩子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只有培养了能力,学会了学习,才不会被一个竞争日益激烈、发明创造不断涌现的现代社会所淘汰,从而达到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

以上就是我们华建学校历史团队对于《学习与迁移》章节的解读,感谢各位老师与专家评委。

第五篇:研究性学习教学总结

2011年上学期研究性学习教学总结

沙坪中学

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已经结束,回头来看一下自己所走过的教学之路,很有必要对教学过程作一个回顾和反思,理一理教学思路、教学策略,找一找存在的问题,为下学期的教学打好基础。

一、努力学习教育改革文件和教育理论,在教学中切实落实“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

研究性学习的开设是新课改实施的产物,是国家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内经济发展的现状、人才适应市场的状况所作出的战略决策。新课改的实施,给教育界及社会各界人士的观念带来极大的冲击,广大教师及教育管理者一下子很难接受新课改的思想,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开设是困难重重的。我是一名爱思考的教师和教育改革的积极支持者,我认为,从目前的教育现状和学生的能力现状来看,开设研究性学习实在是太必要了。研究性学习的开设,将改变学校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将会有较大的改变,学校培养的人才质量也将有极大的提高。

二、以建构主义理论为统领,指导教学实践。

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在教学中,我按照学校的教学模式及要求,对主要的教学内容我都安排他们进行讨论式学习,并派小组代表到讲台前发言,介绍本组的学习体会或学习成果。这种教学方式的实施,得到了学生的极大拥护和支持,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非常喜欢这种讨论式的学习方式,他们感到了学习的轻松。他们认识到,老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培养了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他们从学习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重要,团结的重要。

三、积极开发校本教材,探索适合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课程没有教材。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程的理念,结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自己开发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然后,围绕课题研究所要进行的活动组织教学。如:教学生提问题、教学生把问题转化为课题、教学生拟订课题研究方案、教学生写论文、调查报告等。在每个过程中都有很多细节问题,要教师去思考,去设计。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一门实践课,强调学生动脑与动手,教师熟悉的学科教学模式在这个课程中是不能适应的,必须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我在网上查找资料,购买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书籍学习,寻找与探索适应我所带学生的教学模式。

四、坚持写教学反思,不断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水平。

担任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学,使我有机会学习和接受了很多的先进教育思想。我在新思考网---综合实践活动栏目,获得了大量有关研究性学习的知识。在学校的督促和指导下,我进行了持续的教学反思。在写教学反思的过程中,促进了我对教学过程的思考和总结,促进了我去看理论书籍,促进了我在教学上的创新。

在教学实践中,我遇到了许多有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如: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结合的问题、学生研究性学习成绩考核问题、教师任教该课程的积极性保持问题、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等等,它使我保持着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的热情,为我的教学实践提供着动力。

下载研究性学习与您的日常教学的异同word格式文档
下载研究性学习与您的日常教学的异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研究性学习教学心得

    研究性学习教学心得 研究性学习教学心得1 昨天我们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在多媒体教室展开,回想起这一星期的点点滴滴,我们都有许多心得和体会。当初,对研究性学习一无所知的我们以......

    美术教学研究性学习

    美术教学研究性学习一、研究问题的提出1、概念的界定 从研究性学习的含义看,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从广义上理解,它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教......

    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地理教学(地理论文)

    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地理教学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其思维方式的特点在于研究立意注重“人地关系”,研究角度上偏重“空间结构”,因果分析上注重“综......

    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探究性、开放性的学习方式。它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在了解知识发生和形成的过程中,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

    探究型学习与研究性学习

    探究型学习与研究性学习关于探究型学习(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含义,实施,存在问题等,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在这儿提供了一些观点,以供参考。 1、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探......

    研究性学习收获与体会

    研究性学习收获与体会在这一段时间的艰辛的调查研究中,我们所遇到的困难,都尽力地攻克了,我们的收获不仅是甜蜜的成果,而且还有能力上,大家都有所提高。它可锻炼我们处理信息操作......

    研究性学习——水资源与节约用水

    研究性学习水资源与节约用水 初二(2)班 组长:李焱昆 组员:张浩盟、张笑昱、张帆、程中艺、陈星宇 指导教师:苏永莲老师 目录:  背景说明 ----------------------- 3  研究目的 --......

    饮食与健康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课题 食品与健康 瓜洲中学 吴玲 一、设计思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普遍由传统的―吃饱,吃好‖转向注重―营养、健康‖为主的生活模式。而且也逐渐意识到现在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