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可3---教师的教科研与专业发展

时间:2019-05-14 14:41: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蔡可3---教师的教科研与专业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蔡可3---教师的教科研与专业发展》。

第一篇:蔡可3---教师的教科研与专业发展

教师的教科研与专业发展

蔡可 首都师范大学--7月13日上午

一、“教师即研究者”观念的提出

现代教师的专业角色:学习者和学者;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心灵的培育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学生学习的榜样;学生朋友

现代教师的专业素质: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合理的专业知识;复合型的专业能力;崇高的专业道德;强健的身体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成为研究型的教师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

二、教师教育研究与教育行动研究

教师的研究与“学院派”研究的不同:以校为本;指向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教师是直接参与者;目的是改进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

何谓行动研究:指向行动,为了行动,在行动中研究。

行动研究的具体案例

三、教师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自我反思与同伴互助;“做中学”;叙事研究;个案研究;文献研究。

四、学校教育科研的重点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学生集体心理研究;学生个案研究;学校发展与管理;学校文化建设。最终指向改进课堂教学;改变学生成长的环境和道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改善学校管理,提高质量,促进学校发展。

蔡可,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网络学院副研究员,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毕业,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博士后。曾供职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处,历任教育部课程中心网络教研暨远程研修办公室副主任、《基础教育课程》杂志执行主编、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成都青羊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专家组组长。发表过有关新课程及语文教育的论文20余篇,曾先后参与‚教育部新课程网络教研‛、‚教育部义务教育暨高中新课程远程研修‛、‚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全国‘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国家语委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等项目。

第二篇:立足学校校本教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范文模版]

立足学校校本教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高淳县固城中学:傅君

摘要: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前提之一。农村中学的教师队伍有其特殊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就要研究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一些现状和表现,特别是要研究造成教师不愿意做教科研的原因。所有这些问题,也只有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得以解决。教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植根于教育教学的校本教科研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立足点之一。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教科研 校本教研的途径 发展性教师评价

一、现 状

农村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一些现状和表现:

农村中学的教师,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心理学需要更新,但知识更新不同于学历提升。

农村中学的教师,超过45周岁一心想做事的人就不多了。特别是在职称评上中高或中一以后,大多数教师喜欢用老眼光老办法来对待问题,业务上满足于上好课,总以为:考得蛮好嘛,干吗要变呢?——难以接受新观念。

从教多年的农村中学教师,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但多数是停留在经验的层面,只停留在“心中有”状态。——经验有待提升,变成“口中有、手中有”。

教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个道理已被理论和实践所证明。与教师专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教科研现状如何呢?

教师写论文做研究,多数为了职称,出于思考和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遇到的问题很少,一但评上,“教科研”念头便隐退其后。个人课题刚刚起步,教师个人的教科研很需要引领和指导,更谈不上用教科研指导教学实践了。取得的教学业绩,离“低耗高效”状态较远。——教科研意识不强,氛围不浓。

更有甚者,由于教科研工作的不得法,造成有的教师不愿意做教科研。“两张皮”。有的人将教科研理解为高深的理论研究,或者认为需要高深理论的指导,科研离开了教育教学实践,造成“两张皮”现象。脱离了鲜活的教育教学实践的教科研,给教师感觉遥远,对教学帮助不大。

想法不务实。有的人想法不务实,立课题求大求全,结果研究没有实效很少收获,挫伤了自己的研究热情和自信。一线教师的教科研完全可以从自己或同事遇到的小而具体的问题着手。

研究的做法不求真。有的人研究的做法不求真,功利心强,流于形式,不脚踏实地的做事,当然不会有实效。这是“假的教科研”,非常有害,要彻底抛弃。应试教育是不可取的,但学生的应试技能是应该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是理所当然的,这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可是,有的人搞教科研,从心理上就回避考试方面问题。他擅长教学非常有经验,结果却到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苦苦地找课题,苦苦地研究,耗时费力,事倍功半。

学校教科研管理方法不科学。有的学校,把教科研当群众运动搞,不问课题的内容,硬性规定,“抓壮丁”。教师呢,无奈何,“累、烦、厌”的情绪伴随,效果可想而知了。

所有这些问题,也只有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得以解决。

二、拓展校本教研的途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以上问题,在我校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存在。“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主要而直接的目的”,因此,校本教科研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立足点之一,并且,校本教科研应该植根于教育教学。

1、创建学习型教研组

学校要根据新课改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出本校的教研制度及校本教研计划。开学初组织教师学习各科新课标要求,按时组织教师之间的听课评课活动,交流心得与反思,同时对教材和教法开展实质性的研讨活动。学科教研组是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组织形式之一,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教学心得、研究教学方法的途径。教师的教学成果来自于教研组的团队合作,大家可以通过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的实践与反思,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提高自我的教学能力,通过教研活动,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促进教师发展。因此,我认为学校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把教研活动认真开展起来,每周定时组织不同形式的教研活动,如: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大家共同探讨教材教法(学科不同,教法可借鉴);还可以利用学校的远程教育网组织教师共同学习省外教育专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秀教师精彩的课堂讲座;这些形式的教研活动既有同伴互助又有专业引领,这样才能帮助广大农村教师尽快成长。

2、撰写教学案例——教师成长的阶梯

“在课堂拼搏中学会教学”。上海一位特级教师的成长经验就是“一篇课文,三次备课”。第一次备课——摆进自我,不看任何参考书与文献,全按个人见解准备方案;第二次备课——广泛涉取,分类处理个案中与其他文献的不同见解(我

有他有,我无他有,我有他无)后修改方案;第三次备课——边教边改,在设想与上课的不同细节中,区别顺利与困难之处,课后再“备课”,这一做法,坚持三年,就成为了上海市著名的特级教师。因此,每位教师要学会备课做到课前有预测、对策,要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进行预测,要针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或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测,并找出对策;课后进行反思,找到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反思自己的观念是否更新,与他人的经验是否有差距,学生是否有收获,然后写出每节课后小结,到半学期或一个学期再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把它上升为理论,这样教师就由学习的人转变为思考学习的人,再由思考学习的经验转换为教学实践,从而发展为能力,这就是教师专业化自主发展的过程,也是造就经验教师和专家教师的必由之路。

3、在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

教师要经常进行教学反思,例如:“怎样备课”、“怎样写教案”、“怎样上好一节课”、“如何听课、评课”、“如何引导学生课堂质疑”、“怎样发挥学生教学资源的作用”等,这些问题虽细小、具体,却是教师几乎每天都可能碰到的教学实际问题,应成为校本教研的主旋律。反思的目的在于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养成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现象、教学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性见解的习惯,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学校要求教师写教后记、案例分析,并鼓励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反思进行理论总结。

经验加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效途径,专业发展不能无视教师原有的经验,要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反思和实践,实现智能的重新建构。教师只有不断的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新环境,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先进的教育理论也只有在教师个体与其自身具体实践情景和经验的研究结合起来的条件下,才能得到有效的运用。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反思型教师。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及时进行反思,要善于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方法。在日常教学中记下自己的教学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并与学校教师进行交流,这样使教师由个体反思向群体反思、由肤浅反思向深度反思转变,这种不停的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教师可以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思路和教育教学方法,使自己在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上快速成长。

4、建立教研集体,完善规章制度

校本研究强调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学研究的问题是要从学校教学实践中归纳和汇集,而不是预设和推演的。因此,我们要变教室为研究室,变教师为研究者,发挥集体智慧,促进每位教师自我反思创新,将学校建成具有浓郁研究氛围的学习化集体。

学校作为教研的主体,教务主任、教科主任要主动承担校本教研的组织、领导之责,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是基本研究单位,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及区、校骨干教师是骨干力量,全体教师都是参与者、行动者、研究者。为了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保证校本研究有序开展,学校要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如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制度,教研论文评选、奖励制度,课堂教学评优制度,考核与奖惩制度,教师学习制度等。学校以教研组、年级组为单位,制定详实的活动计划,每一项计划都要做到人员、内容、组织保障、检查督促四落实。校长、主任都要具体包保一个教研组、年级组,参与活动。通过完善制度保障和强化规章的约束,促使教学研究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自发走向自觉,由无序走向有序。

5、加强理论培训,促进观念转变

要注重对教师进行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新的课程理念,使广大教师提高了认识,明确了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该做什么,成功的课应该具备什么。在教学目标上,不仅传授知识,还要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健康个性,体现认识、情感、技能、目标的统一。在教学关系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个学生,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在教学内容上,从知识、能力、品德、方法等方面研究教材、挖掘教材,把握教材、处理教材。从而使教师转变教育观、教学观、课程观、质量观、评价观。着重研究教学与课程的整合问题、师生关系的互动问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问题、小组合作学习等问题。老师通过学习使实践活动有了理论的支撑,目标更明确,有利地促进了全体教师对新课改的精神实质的正确理解和把握,促进了课改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

6、同伴互助,资源共享

(1)抓好集体备课。实行以年级为单位的集体备课,加强集体备课与教学研讨。要求教师以新理念指导教学,采用每位教师负责一个单元的备课方式,活动时,中心发言人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等方面介绍教学设想,然后,全体成员再针对本班学生实际及自身的教学风格进行参与式讨论。写出个案,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形成教案(学案),然后由一人主教,备课组集体听课,听完课之后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再次进行修改,反复磨合,直至满意为止。

(2)广泛开展教师之间听课、评课活动。同一学科教师之间要互相听课,同时,鼓励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相互听课,为教师之间的学习与交流搭建平台。学校要定期就教育教学中疑难问题开展集体教研活动,要求教师将本人在教学中遇到的疑

难、困惑问题,随时记录下来,通过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专题研讨等形式进行集体“会诊”,找出解决的办法。

(3)加大力度,提高教师的电化教学水平。目前,郊区各间学校都有电脑教室或多媒体教室,电教组应该对40周岁以下的教师进行课件制作培训,还可以举行课件制作比赛,通过制作课件培训,就会改变过去只会制作演示文稿的局面,在评优课中,大量运用了动画课件,使老师们的电脑课件制作水平上一个新的层次。同时,还注意课件的整理积累,收集较成功的课件,以利于保存和其他教师使用,达到资源共享目的。

7、搭建实践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提升

从教师的需要出发,开展特色活动。例如 “四课”活动(即:组内研究课、个人精品课、骨干教师公开课、优秀教师示范课);教学评优;基本功大赛;说课比赛;师德演讲比赛等。达到“以赛促研,以研促学”的目的。

三、以发展性教师评价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评价,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能有效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面向教师未来的激励性评价。评价的是故去,着眼的是未来。学校可以改变评价中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做法,注意研究制定形成性评价制度,注意在评价中尊重差异,体现教师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师自我反思。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出发,在“尊重、平等”的氛围中开展评价。教师根据前后的评价结果,知进步知不足,有信心有方向,加快专业发展脚步。

提倡人文关怀,让教师个性发展。每学期每位教师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强化终身学习意识。树立终生学习,持续发展自己的理念,设计自己的发展蓝图,明确个人的发展目标。能结合工作实际,适合自己特点的个人发展要求,选择符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并按计划实施,促进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小学管理》2003年11月《改善教科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学校管理》2012年2月《“六有”撬动教师专业发展新引擎》。

3、《学校管理》2011年9月《依托教科研推进校本研修,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第三篇:学习《教师专业化与专业发展》心得体会3

学习《教师专业化与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学习,对专业化的教学有了足够深入的认识。这将在以后的教学之路上不断地激励我大步向前,勇于探索勇于创造。通过 “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听了专家的关于教师专业学习的讲座,我感觉颇深。并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在教学工作上在专业发展上还很稚嫩,尚需要重新或有更高起点的认识。

在教学教学生涯中,我是一名工作认真,教学热情高的教师。无论是教学工作中,自己在备课方面、教学方面、与学生沟通方面、与家长交流等多方面,我都以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态度去完成。本以为自己做的已经很好,可是这次学习,让我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这过去的教学,发现还有一条崭新的路,自己应该去走而没有走。

这条路就是教师专业发展之路。我现在着力思考的问题就是怎么样才能在自己已有了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把自己的专业素养也努力地发展起来,成长起来。经过这次学习,我认为自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学习,才能使自己的专业素养成长起来。

一、心态思想方面。和年轻的教师相比自己在学校不算新人,所以平时有一种老的心态。现在我认为这是不对的。作为教师,尤其是一名生物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永葆青春活力,永远有不竭的激情。有一个得过且过的心态怎么可以胜任呢?所以,我在生活中任何一件小事上,都努力让自己保持一份不肯服输,不肯让步的劲头。我认为从这样的自我强化中,我得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思想收获。自己遇到困难、麻烦不再寄希望于别人,不再妥协退让。都努力去争取。这让我站在三尺讲台上,与十几岁的青春少年们一样有了拼搏意识,奋斗精神。事事做的大比从前有精神有派头。

二、工作实践方面。以前我总是一个人在教育岗位上孤军奋斗。经过这次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地,我要多和身边的同事交流,多向身边的同事学习。果然,当自己肯于哈腰向同事们咨询的时候,我忽然发现,我的工作,比以前更专业化了,我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比以前更专业化了。我的教学比以前更专业化了。这样的变化是我始料末及的。这一切的发生还有赖于这次的学习。在工作上,我比以前更踏实努力,更充满希望地和同事们合作。大胆地去实践,去创造。

三、生物教学方面。我也有很深的体会。我不仅参加各种培训、竞赛活动,我还努力地坚持每学期阅读一到两有关专业方面的书刊。在听取专家的讲座与学习中,我感觉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对专业化的教学有了足够深入的认识。这将在以后的教学之路上不断地激励我大步向前,勇于探索、勇于创造。也希望有机会把自己对专业化发展的认识能更完整地更系统地总结出来。和大家共同学习共探讨。

第四篇:市级教科研培训小结——教科研与专业发展同行

教科研与专业发展同行

——市教育科研骨干培训班心得体会

今年很有幸,参加了上海市教育科研骨干培训班的学习,聆听了很多专家老师富有见地的讲座,今天又实地参观了建平中学,下周更有机会与同行们共同探讨了自己在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困惑、获得的经验;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让我感受到了作为一线教师在注重教育教学实效的同时,更应该将教科研和自身的专业发展相结合,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内驱力,实现教育教学、教科研、专业发展多方面共同提升。以下是我培训过程中的一些感悟:

一、转变了观念,让教科研与专业发展同行

教育科研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理论的指测评价。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连续、系统的探索

二、研究任务的层次性活动。“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教育科研可分为理论研究层次、应力。”教育科研是为教育工作服务的,其显用研究层次和技术研究层次。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教育科研是一种意识,一种视野,相应的是成长中的一种自觉需求。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过程,从大学里的书本知识到工作中的实际操作,再有实际操作到意识的提高„„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专业发展是一个曲折的过程。

还记得第一次参加教科研骨干培训班的感受:依稀还记得李忠老师在开班仪式上对我们提出的三点要求:一要明确学习意义;二要端正学习态度,要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被动学转变为主动学;三要提升教育科研素养,包括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教育科研方法,学会操作实施,学会指导别人。听起来并不复杂的几点要求让我至今受益匪浅。这次学习班的第一天上课,有幸再次听到我的教科研启蒙老师的讲座,让我再次感到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是新的社会历史时期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的要求,是促进教师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的有 1 效途径,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保障。因此,一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的。

这一认识,在我聆听了岳龙老师《关注生命成长——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策略与方法》后更加明确。

二、教科研并不高深,它源自我们对教育教学的思考

作为一名教师起初我也非常害怕做课题。觉得教育科研与我无关,觉得这是专业的教育科研人员的事。怕做课题,是因为感到教育科研无从下手,不明白教育科研工作到底该干些什么,找不到课题的切入点在哪里。经过了多次参加培训,在导师们手把手的指导下完成了自己选题、课题申请书的修订,结题论文等多稿的修订后,我慢慢的领悟到,其实教科研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加深了我们教育教学过程的思考,从更高、更专业的角度思考我们该如何解决教育教学环节中遇到的问题,最终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杨玉东老师关于《走进课堂做研究——课堂观察技术与诊断》的报告、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顾志跃老师关于《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的报告让我看到了,其实课题就在我们身边。选题就是要选出我们平时的困惑,做课题就是研究那些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杨老师关于从“课堂分析、诊断、评价的技巧课堂记录和分析的技巧,学科内容诊断的技巧,“以学论教”评价的技巧”三个技巧方面让我们知道如何突破经验层面的局限?这不就是我们这些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瓶颈的问题吗。顾志跃老师说教师成长的最高阶段是站在学科高地,对学科教学的六个基本要素:如,学科功能、课标、教材、教法、学法、评价等开展实践与研究,形成自己的见解与观点,得到同行认可,在学科教学界形成一定影响,教学风格鲜明,教学效果显著,教学成就突出,深受同行敬重,深受学生、家长喜爱的教师。这些不也是我们迫切解决的问题吗。2 从这些方面思考,找出困惑,解决困惑的过程不就是很好的课题吗。所以说教科研并不高深,它源自我们对教育教学思考过程中的提炼。

三、在研究中教、在教中研

很多人在完成了选题,明确了研究的方向后该怎么完成自己的课题研究呢?一系列的疑惑,通过专家们系统的梳理,我感觉自己跳出了狭碍的教育科研观,进一步理解了“什么是学校教育科研”,明确了教育科研的定义是“有计划、有目的地探寻未知的教育规律,并且将它纳入教育科学体系,指导教育实践的过程”,了解了“教育科研如何选题”、“教育科研的三大原则”、“如何设计学校教育科研的课题”、“课题设计的内容包括什么”、“课题设计的要求”、等内容,让我清晰了开展课题我该做些什么、怎么做,找到了做课题的门路,为我今后开展教育科研指明了方向。我们在做课题的过程中实际就是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教学的过程,一如我的课题《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在课堂中,我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性、开放性、实践性、工具性等特点,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的培养提供了有效途径。虽然这个课题已经结题,但课题结题并不等于研究的终结,依旧有些许遗憾与问题,正说明这个课题是一座富矿,具有加大力度继续开产的价值。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将不断的解惑。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如今我在我承担学校市级家教家教课题的子课题——“独二代”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这次培训更强化了我的理论功底,并为自己的课题研究提供了更多参考。

四、教科研之路任重道远

新的历史阶段,新的形式对我们中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仅要学会教,还要学会研,而且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能力。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只有具备全面的素质,才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需要的社会主义新 3 人。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科研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然而我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那沉甸甸的情感。

我一直很想找个机会对各位老师说声谢谢,是你们给了我们这些远离校园的人一次难得的,终生受益的学习机会,是你们耐心、细致的辅导让我们这么短的时间内都有了非常大的提高,谢谢你们,所有的老师,我会秉承您们严谨认真的态度,把自己在学习班中的收获融入在今后的教科研工作和学习过程中。

最喜欢的报告:岳龙老师《关注生命成长——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策略与方法》

培训班的建议:希望多了解一些优秀的市级、区级课题的分析报告

第五篇:草根”教师致力于专业发展也可大有作为

“草根”教师致力于专业发展也可大有作为

——做个有思想的带有诗人味的科研型开放式“草根”教师

镇江市润州区教育培训中心 刘友开

我是一个“草根”教师,“草根”到从小曾逃过荒,要过饭;“未要过饭,不晓得狗狠”是我童年人生的最深感悟;我是一个“草根”教师,“草根”到高中毕业后曾失学劳动了4年,还挑过大河工;“没有挑过大河工,不知道劳役之苦”是我青年人生的最深感悟;我是一个“草根”教师,“草根”到被评为省特级教师,还讲不好普通话;“评上特级当自省,教师人生须笔耕”是我中年人生的最深感悟。

其实,我们在中小学任教的广大普通的一线教师,绝大多数人也是“草根教师”。所不同的是,很多教师没有“草根”到我这个样子罢了。我认为,“草根”教师致力于专业发展也可大有作为。“草根”教师致力于专业发展的途径有多条,但我认为做个有思想的带有诗人味的科研型开放式教师当必不可少。今天就此话题结合本人的探索和实践与各位致力于专业发展的老师们作个交流。

一、草根教师致力于专业发展必须思想先行

思想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的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说白了就是人的念头、想法、反思、追求、志向。人是思想的芦苇,思想是人的灵魂和精髓。有思想的人可以创造出任何人间奇迹;做有思想的教师可以大有作为;当代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必须思想先行。

(一)有思想的人可以创造人间奇迹

任何有思想的人,都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从文盲战士到著名作家的陈登科和高玉高就是有力的明证。

著名作家陈登科少年时代只读了两个寒学,被塾师斥之为“只能放猪,不能念书”。后来,他参加抗日游击队,直到1947年25岁的他在苏北淮安北乡敌后的解放战争的战火中才写就第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只有60多个歪歪扭扭的大字,内有13个错字,21个别字,3句话不通,连题目也没有。他就是从这样低的起点开始学习写作,后来竟然在不知道什么是散文的情况下,写出了著名的散文《孩子们》;在不知道什么是报告文学的情况下,写出了著名的报告文学《硬骨头》;在不知道什么是小说的情况下,写出了著名的小说《杜大嫂》。后来成长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并曾长期担任安徽省作家协会主席、安徽省文联副主席。

文盲战士高玉宝边打仗边“画”书,从22岁开始,仅用1949至1951年的二年打仗业余时间,就“画”出了20多万字的自传体长篇小说《高玉宝》,创造了书名、主人公、作者三者同名于一书的三位一体式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迹,并成长为军旅专业作家和师级干部。他的入党申请书只有一句话“我从心眼里要入党”。这样的8个字,只有一个“我” 是写对的,还有一个“要”写成别字“咬”,其佘的6个字都是“画”出来。他的小说《高玉宝》20多万字中,很

多字不会写,也都是“画”出来。

陈登科和高玉宝之所以能创造奇迹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他们都有各自的写作、创作的思想,却是最为主要的因素。试想,他们起初如果不去思想、不去践行的话,那结果将永远不会终成著名作家。陈登科和高玉宝的实例,足以说明:任何奇迹是人创造的,每一个有思想的人更容易创造理想的人间奇迹。

(二)做有思想的教师可以大有作为

思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做个有思想的教师,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魏书生和支玉恒的鲜活实例充分证明了这样的一个道理:思想的力量是巨大的,有思想的教师,也可创造出教书育人的奇迹。

著名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支玉恒,原来是教体育多年后才改行教语文的。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只有初中毕业,从未上过大学,却被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聘为兼职教授。他长期任教两个班的中学语文,兼做一个班的班主任,能用20节课的时间教完200节课的内容,学生成绩好得出奇、个个品学兼优。

作为以教书育人的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只有思想才能点燃思想。有思想的高度,才会有教育的深度和宽度。“看不到的不一定不存在。”那是因为你站的高度还不够。许多费解的问题不能迎刃而解,那是我们的思想高度还不够,还不能高屋建瓴地看问题。

虽然经验是宝贵的,生活的每一个领域都不否认经验的价值,但我们教师所固有的自负、固执和狭隘等原因,使得他们极难自我超越。因此,我们教师要突破这种自我封闭的枷锁就要有思想,积极创意和参与教育科研活动,从自发成长走向自觉成长。“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学研究必须与教育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走上档次、上水平、有思想、有特色的内涵发展之路。

(三)当代教师的成长必须思想先行

思想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美丽的。有思想,能使男教师更加高贵;有思想,能使能女教师更加美丽。教师思想的芦苇常青还能使老教师的青春也能永驻。做一位有思想的教师,是当代每一个教师的必然选择,也是你我的共同选择。

人老志弥坚、思想更进步的霍懋征和周小燕老师为我们年长的教师也要有思想树立了典范的榜样。

教了几十年小学数学、己到50多岁的霍懋征老师,在临近退休前主动要求教语文实验班自主搞起多读多写的研究,成了全囯著名的小学语文教育专家,还被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

今年己94岁高龄的周小燕老师在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颁奖大会上说,教师人生如同踢足球。90岁时刚踢完了上半场,还有下半场。下半场还要踼,还想进两个球:一个球是创造一个中国原创歌剧;另一个球是再培养一两个德艺双馨的、为祖国服务的演员和音乐人才。

无论是周小燕的“球论”和陈登科、高玉宝人生的华丽转身,还是魏书生、支玉恒、霍懋征老师的“改行”实践,我认为,这一切的一切最重要的都是无不在昭示着这样的一个真理和事实:人的思想一旦被激活,思想的力量是巨大的、无穷的,也是高贵的、美丽的。有思想的人是不可战甠的,有思想的教师必定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并必定会创造出教书育人的辉煌奇迹。

由此可见,教师的培训,教师的研修,教师的成长,教师的专业发展,拿文凭、苦学历、拼证书、评职称、练技能等对知识和技术的过多关注固然重要,但教师的思想被激活则显得更为重要。教师有了正确的思想,才会有自主发展和更好、更高、更快发展的原动力。做个有思想的教师应该是教师人生和专业发展的首要选择和必修课。

反思“草根教师致力于专业发展必须思想先行的实践”,我的体会是:专业 发展草根情,思想必须要先行。自立立人促成长,自觉觉人会多赢。

二、带有诗人味的草根教师诗意人生更精彩

“诗能怡情,诗能言志,能怡人的豪情,能言人的壮志。诗能鼓劲,诗能壮气,能鼓人的冲天干劲,能壮人的浩然正气!我曾在《我的教育诗》诗集的自序中写过:“小小学生会写诗,泱泱“诗国”才会名副其实,弘扬母语华文国粹诗传统,关键在于手不懒!”

全国著名作家、镇江市作家协会主席王川先生在《我的教育诗》“再版序言”中高度评价说:“以教师的情怀而入诗的人,无论他的诗写得如何,其用心都是伟大的。„„在这部书(《我的教育诗》)中,诗被他(刘友开)请下了神坛。”

我的人生追求,就是要想做一个有思想的带有诗人味的科研型开放式教师。”

(一)学习写作“评课诗”开辟诗教研究新天地

说起我学习写教育诗,竟是从在一次会议上偶然的“急中生智”中开始的。那是1997年9月17日的上午,我在主持淮阴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培训会最后半天的大会主席台上的临时动意。由于觉得时间不够用,情急之下,我便在头脑中冒出来用“诗的语言”来写“评课诗”的念头。于是,我坐在主席台上一边主持会议,一边听别人评课,一边根据自己的听课记录写“评课诗”。结果各地代表的评课发言结束,我的仿古诗式的“评课诗”也写出来了。

紧接着,我在作大会总结时,穿插着即席朗诵了我给每位上课老师写的“评课诗”,竟呈现出意想不到的火爆场面。时近中午12时,会场上近千人,不仅没有一个人走动或离开和随便讲话,反而随着我的一首首“评课诗”的朗诵而爆发出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

这阵阵掌声产生的轰动效应既为大会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也为我的评课理念自此得到了升华,形成了我以后听课时的习惯。即听课时除了及时地记录下心得体会外,还将自己的感受体会写成了“评课诗”。《小学语文研究》杂志还多次在多个专栏中集中或分散地发表了我的多首“评课诗”,并在“荐读语”中作了高度评价:

“刘友开老师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几十年,撰写了大量内涵丰富的教育教学论文,最令人称道的是他那独特的评课诗。每每听课后,刘老师都即席吟诗,论理抒情,在朗朗清韵中既指点出教学的精髓处,激励教者、启发同行,又给人以美 的诗情享受。……每首诗都短小精悍,跳动着深刻的理念、灵动的语言,相信您读后定有所悟。”

(二)出版《我的教育诗》“把诗请下神坛来”

伟大来自平凡,细节决定成败,聚砂也能成塔,坚持就是胜利。自从1997年9月至2006年10月的整整9年中,我所写的“评课诗”、“评人诗”、“评事诗” 等已有一定的数量,于是便于2006年11月由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诗集《我的教育诗》。这本书出版后当年就被教育部中国中小学教师奖励基金会(正司级)评为全国中小学教师优秀科研论著。不久,还以首开“评课诗”为主体的当代教育诗之先河的创新性特色,被特邀参加全国诗教经验交流大会进行交流。在全国教科研成果经验交流大会上,我应邀作了题为《做个带有诗人味的科研型教师》的经验介绍,在全国的教育界、学术界和诗学界均引起了较大较大的反响。

早在本书出版之际,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学博士、全国著名诗词研究专家刘士林在“序言”中高度赞扬本书是“用诗力提升生命的意志与努力”;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中国当代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在“序言”中高度评价说:本书是“用心血和汗水写出自己独特的教育诗”;全国当代著名诗人赵恺先生在“序言”中褒扬说:“友开的诗深得陶行知真传”,“教育诗倾听孩子谈话,并和孩子谈话。孩子的声音,是天籁”,“友开与天籁同在”。

本书出版后,也得到了全国许多著名专家、教授、学者的高度评介和广大教师的欢迎以及不少网友的好评。

陶行知先生的四子、哈尔滨工业大学资深教授陶城先生还过誉地称我是“杰出的大众诗人”,并为我书中的部分诗篇谱曲、传唱。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硕贤教授在序言中指出:“从刘友开老师的诗作看,他十分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诗中在体现出一种敬业精神。这是当前十分值得在社会上提倡的精神。我也很赏识他关于„做个有思想的带有诗人味的科研型开放式教师‟的提法。”

南京大学教授、南京大学名誉校长匡亚明教授原秘书沈道初先生还撰写专论指出:“诗篇有创新,诗集影响极大,推向了全国,对于弘扬诗教传统,培养四有新人都有着极大的好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杨叔子、王玉明、吴硕贤等专家等著名专家、学者也都在全国诗教大会上为我题词“加冕”。全国人大常委、国家总督学、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先生还欣喜地亲笔题赠“志为桃李咏春晖”的墨宝,加以褒奖。

许多教师和不少的网友也都以得到一本《我的教育诗》诗集为荣。我从此中获得的无穷乐趣真是难以言表。我将以此为新的起点,“志为桃李咏春晖”。

(三)尝试在课堂撒播诗种教学生学写新古诗

对于传统的“老古诗”(古体诗词的简称)教学,几十年来一直沿袭着只教学生读、不教学生写的教学方法。即读读、背背、讲讲、译译、默默(写)、考考,而从不教学生学习(仿)写(创)作“新古诗”。这样地教学“古诗”,就如同在岸上教学游泳一样“隔靴搔痒赞何益”,又好象是不从事实弹演习的“纸上

谈兵无实效”。我想,这可能就是“古诗”传承到现在仍然“后继无人”(只会读讲“老古诗”,不会写作“新古诗”)的最根本原因之所在。那么,怎样改革“老古诗”教学的这一积弊,使“新古诗”教学走上既教读又教写的教学之正道,借以培植母语华文国粹——“老古诗”的“后继有人”之新苗呢?我的主张是“读写并重地营造“老古诗”教学新的生长点:学写‘新古诗’”。

我在这里所说的“新古诗”,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古体诗——“老古诗”,而是特指有别于古体诗的古诗(“老古诗”)和新体诗的新诗的,但又有继承了这样的古诗(“老古诗”)和新诗精华的新古体诗。我把它简称为“新古诗”。

我的主张是只用旧体诗(“老古诗”)的句式整齐和押大致相同或相近的韵,不考虑合不合格律、平仄、对仗。实际上我并不主张“新古诗”非要合格律、平仄、对仗不可。我只是想用“格律诗”(“老古诗”)这个“句式整齐”和“大致押韵”这双老的古旧体诗的“旧鞋”,来试走一下我的“言志”、“缘情”的“新古诗”的新路。这个所谓的“新路”,不过就是我对我所写的教育对象的真情实感的“发言”而己。故美其名曰“我的教育诗”。

所幸的是,我从1999年开始的已探索践行了12个年头的“新古诗教学新说”正暗合了大陆的诗学界当前刚刚兴起的“创建中国特色新体诗”和提倡的“新古诗运动”之真谛。

回顾十多年来我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探索践行活动,我认为“读写并重地营造‘老古诗’教学新的生长点:学写‘新古诗’”,既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我的体会和做法是:

1、上调研课向学生的心田撒播诗种;

2、探讨“新古诗”课堂有效教学基本式;

3、上研讨课让诗花在课堂遍地绽放。如孔家巷小学六(3)班和四(1)班的学生每人都能在课堂上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内写出了属于自已的分别以《观××花有感》为题的和以《春节》为题的“新古诗”(举例略)。真可谓是,诗潮在学生心头激情奔放,诗情在课堂里盎然荡漾,诗句在学生的笔下涌动流淌,诗声在教室的空间里激越回响。以上教学中有的课例还得到了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专家崔峦先生的及时论证和充分肯定的。他在《这是一个成功的古诗教学课例》一文中强调指出:本课教学中“安排了仿、创诗歌的教学环节,应当说,这并不是本学段必须达成的教学目标,但从教学效果看,这个班的学生完全有仿写乃至创编诗歌的能力。这也提醒我们,教学既要‘依标扣本’,又要‘因材施教’。”

象这样在古诗教学的课堂中教学生写成“新古诗” 的“古诗类课文有效教学基本式”研讨活动,我们还在不断地进行着探讨。

撒诗雨来吹诗风,风调雨顺播诗种。激诗情来开诗花,开花结果杏坛中。反思我在追求“做个带有诗人味的草根教师”的诗意栖居人生旅程,我的感悟是:草根教师诗人味,坚持不懈头不回。古诗教学创新路,志为桃李咏春晖。

三、教育科研能助草根教师成长和专业发展

教育科研,对于每一个教师来说,应该说并不神秘,也并非高不可攀。我的体会是,只要自己想去做,学着做,坚持不懈地去做、去干,就必定会有收获、就必定会有成果、就必定会有成功。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主体。它既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登堂入室的“敲门之砖”,更是帮助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之剂”。我的体会是:世上没有事太难,只要愿意肯登攀。课题研究不可怕,就怕自己不想干。

我从教30多年来从事教育科研的做法和体会。我把我所从事过的课题研究概括为三种类型:一是“O”课题意识状态下的自发型课题研究;二是“半”课题意识状态下的松散型课题研究;三是“全”课题意识状态下的规范型课题研究。

(一)“O”课题意识状态下的自发型课题研究

所谓“O”课题意识状态下的自发型课题研究,就是指研究者本人自我发现具有一定教育或现实意义的问题或事项,没有经过有关权威教科研部门或机构组织批准立项,或者也不需要批准立项,就自己确定研究的问题或事项,并进行自发性研究,从而获得科学结论或达到一定效果的研究活动。

如,本人刚走上工作岗位的8年中,在新安小学任教时期自发确定的关于“陶行知”、“ 新闻报道”、“作文教学”等“O”课题意识状态下的自发型课题的研究,就隶属于“O”课题意识状态下的自发型课题研究。回顾我在刚走上工作岗位开始做教师的8年中,我自以为主要扮演了行知路上“自愿者”和新闻报道“爱好者”及作文教学“探索者”这三大角色。

在新安小学工作了7年,我撰写并发表了《陶行知与新安小学和新安旅行团》、《陶行知为新安小学“托钵化缘”》等文章,使我有幸成为首届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理事,辅导学生开展的“为新安旅行团老团员立传”的少先队活动荣获了全国首届“创造杯”,并为我后来研究陶行知、研究汪达之、研究新安旅行团,编写出版《汪达之教育文集》等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反思“枯荣无碍根扎深”的经历,我的切身感悟是:“行知精神”引领我,作文教学来“突破”。新闻报道 “帮大忙”,专业发展 “教学做”。

我把这一自发型课题研究的体会概括为:初生牛犊“虎穴”前,不用扬鞭自奋蹄。

(二)“半”课题意识状态下的松散型课题研究

所谓“半”课题意识状态下的松散型课题研究,就是指研究者本人自我发现具有一定教育或现实意义的问题或事项,先确定研究方向或内容进行自主研究,待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或经验后,再申报立项并进行继续研究,或有了一定的教科研研究经验后被应邀中途参与别人或单位已获准立项的课题组进行研究,从而获得科学结论或取得一定的成果,并获得有关权威部门或机构组织认可的研究活动。

如,本人在淮安市(楚州区)教研室工作的14年中,所从事“思想品德课‘五环式’教学法的研究”等,就隶属于“半”课题意识状态下的松散型课题研究。

经过前后10多年的艰苦努力和创造性的劳动,终于创立了以解决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为主旨的“五环式”教学法,提出了“导入新课→主题教育→深

化理解→评价扩展→巩固延伸”的5个教学环节。

“五环式”教学法问世后立即得到了省、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全国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当时任江苏省教委副主任的周德藩先生在《“五环式”教学法研究》一书的序言中高度评价“‘五环式’教学法是对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一大贡献”;江苏省人民政府督学王之琦先生盛赞“‘五环式’教学法是教育科研的一个成功范例”;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尚凤祥先生高度赞扬“‘五环式’教学法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与科研的一个重要成果”;江苏教育学院教授王铁军先生指出“‘五环式’教学法是对传统德育课教学的发展”;安徽师范大学教授钟以俊先生论证“‘五环式’教学法作为一种常规教学结构是切实可行的”。

“五环式”教学法的创立还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优秀教研员和教育行政后备干部等优秀人才。此外,“五环式”教学法在淮安全市得到了普及性地推广应用的基础上,还被不断地推广应用到省内外的许多地区和学校。

时至今日,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已被改为《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新课程后,我又及时撰写并发表了《 “五环式”教学法仍然适用于“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的专论文章,使“五环式”教学法继续为新课程的教学在不断地发挥其重要的指导作用。据网上了解,现在仍有不少省内外许多学校的老师在《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应用“五环式”教学法,并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足以说明“五环式”教学法这一教科研优秀成果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它仍在不断地成长着。

反思这一时期我从事的“半”课题意识状态下的松散型课题研究的经历,我的切身感悟是: 教育科研非不可,课题研究敲门砖。学海急流谁先过,抓住课题能过河。我把这一松散型课题研究的体会概括为:十多年来磨一剑,课题研究靠百炼。

(三)“全”课题意识状态下的规范型课题研究

所谓“全”课题意识状态下的规范型课题研究,就是指研究者本人在已具备相对完整的课题意识,并已具备一定的课题研究能力的情况下,自我发现并确定有较大教育或现实意义的较大的问题或事项,先经过认真准备,进行申报立项,获得有关权威教科研部门或机构组织批准立项后,进行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规范性的科学研究,取得科学结论或一定成效,并获得有关权威教科研部门或机构组织书面认可的研究活动。

如,本人在近二年刚结题的江苏省重点课题“小学习作教学中乡土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研究”和正在研究的国家教师科研基金重点课题“教师专业成长的总结和反思研究”等,就隶属于“全”课题意识状态下的规范型课题研究。我把这一类型的规范型课题研究的体会概括为:教育科研春常在,专业成长百花开。

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己初步探索出它能够较好地将习作教学置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个维度的交叉点上,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中的课程资源进行多方面的有机整合和综合运用,并己初步探索出了在习作教

学中开发和利用乡土教育资源的可行性方法和途径。即:较好地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地整合对接统一到习作教学中开发和利用乡土教育资源的课题研究上来。这对于习作学科的课程建设和其它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强化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和深化学校课程改革等,都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其直接的实践成果也十分显著(举例略)。本课题研究的成果己获省第六期教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并被中央教科所评为全国教科研课题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现代教育报》等媒体还向全国推荐这一课题研究的优秀成果。正如省、市专家一致高度评价的那样“这个课题的研究不是假研究,而是真正的真研究,研究过程的真实扎实有效、研究成果的丰硕卓著,以及开题报告和结题报告撰写的规范性与高质量等都堪称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典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书育人可谓是大事业!教科研课题研究对于有志于专业发展的教师来说,也可谓是大学问!毫无疑问,我们今日之教师每一个人应该抱有“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之志!只要我们以有涯之教师人生去追求和发展无涯之教育事业,每一个人都必定会在教科研课题的研究中获得“蓦然回首”的柳暗花明、左右逢源的无限生机。可以说这种柳暗花明和无限生机正是从“望尽无涯路”和“消得人憔悴”的“灯火阑珊处”那儿得来的。我之所以能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20本,还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以及全国教育科研杰出校长等,大都是得益于教育科研对我的引领。

2008年7月,在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第四届教育科研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表彰奖励大会上,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执笔起草专家杨春茂在听了我所作的《教育科研助我“草根”教师专业成长》后在“点评”中这样说道:“„„从刘友开老师的经验介绍当中,我们看到了他科研的成功,更看到了他做人的成功。”

反思“教育科研助我草根教师成长和专业发展”的经历,我的切身感悟是:教育科研非不可,课题研究敲门砖。学海急流谁先过,抓住课题能过河。

四、改革开放呼唤着教师个人人生开放

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发展,强烈地呼唤着一场个人层面的“改革开放”;开放的最终落脚点必然是个人开放式人生。有专家指出,在开放的时代要想获得成功,掌握自己的命运,必须与时俱进、与世界同步、与他人合作共赢,甚至只是不想孤立于世界之外,都必须努力打造开放式人生。”

我个人对人生开放的途径和体验主要有三:一是乐为他人作“嫁衣”;二是“笃学”尚须广交友;三是试将“过誉”共分享。(以下略去约6000字)反思“改革开放呼唤着我教师个人人生开放”的经历,我的切身感悟是: 教学相长互帮助,广交朋友开新路。严谨治学当虚心,奋发进取奔殊途。

生活了50多年,从教了30年,我有幸从父老乡亲、同事朋友、学生师长和周恩来、陶行知、汪达之及新安旅行团等凡人、名人、伟人的精神甘霖下沐浴着灵魂的洗礼;从家史、乡史、校史和本地及外地风土人情的沃土中汲取到精神 的营养;从乡村的田野和社会的生活及学校的课堂里接受到文化的熏陶;从穷乡僻壤的乡土文化和中华民族的精粹文化及世界上的国际文化载体里获取到聪颖的智慧:使我得以立足本职、爱岗敬业、辛勤耕耘,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不断地成长。

综上所述,我们完全有理由得出这样的结论:做个有思想的带有诗人味的科研型开放式草根教师,并不难,关键在于我们想不想去干。只要我们真心实意、坚持不懈地去干,“草根”教师致力于专业发展也一定可以大有作为。

做个有思想的带有诗人味的科研型开放式草根教师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把沉睡在教师心中的梦想唤醒和激情焕发,把教师的经验和智慧升华为思想、理念、反思、追求、志向,书写出教师人生华美的精彩篇章!

歌咏言,诗言志。最后谨以下面的诗句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并以此作为我今天所讲这个话题的结束语:

我是一个“草根”教师,“草根”到只知:人,也莫幸于心活。然而,作为一个教师,只要你自己不肯倒下,就不会被任何邪恶势力所催垮 ——这是我从教30年教育工作生涯的最深感悟„„

我是一个“草根”教师,“草根”到只知:坚持,永不言弃。

因而,只有这样,即使遇到命运的暴风骤雨,也才会使弱者变强,愚者变智 ——这是我对昨天生存人生的最深感悟„„

我是一个“草根”教师,“草根”到只知:人,一定要有坚强意志。因而,只有这样,哪怕还剩一腔热情,一滴热血,一斤热力,创造的爱神也会铸就神奇

——这是我对今天生活人生的最深感悟„„

我是一个“草根”教师,“草根”到只知:做大地的儿子。因而,只有这样,才能冬藏春长

——这是我对明天生命人生的最深感悟„„

下载蔡可3---教师的教科研与专业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蔡可3---教师的教科研与专业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 宋鑫 3013212076 摘要:教师评价从目的上可分为奖惩性教师评价即行政性教师评价和发展性教师评价。行政性教师评价和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特点,揭示了教师......

    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范文大全]

    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 王较过 (陕西师范大学西安 710062) (“西部园丁培训计划”第三期昆明培训) 一、教师队伍建设 没有高素质和高水平的教师,就不会有高品位和高质量的教......

    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

    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 信息时代教师的能力结构: 技术知识、学科知识、教学法。学科教学知识。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

    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

    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直接应用者,是新型学生发展的重要引导者。新一轮课程改革能否成功,关键是教师的角色必须转换,教师的教学......

    教师专业化与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化与专业发展的认识 及自身专业水平分析和发展规划 随着人类文明飞越式的发展进程,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教育的价值有着更为理性,客观的认识,对教育的期望正逐渐......

    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与心理健康3

    柳河镇胜利小学 培训讲稿(三) 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与心理健康 第八章 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与角色适应 第一节 教师角色 角色的概念 角色是指处于一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对他提出的要......

    教师专业发展

    一、 名词解释 1.教师专业化: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读后感 读了《教师专业发展》,收益颇深。通过学习我对教师这一专业的发展阶段有了更深的理解。 国内外学者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与研究角度、提出了各式各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