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二年级研究性学习计划
研究性学习活动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指导思想
基本指导思想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运用研究性学习的形式,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确定课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旨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并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对于学生的成长的意义:
1、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成长为探索者。
2、保持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
3、获得参与研究、社会实践与服务学习的体验,增长社会经验。
4、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6、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
三、课程目标
1、学生目标:
①通过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让学生了解科研的一般流程,体验科研的艰辛及取得成果的快乐感受;③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或根据所需去自学新知识的能力;
④培养学生自觉加强团队协作的精神;
2、教师目标:
①让教师全面参与,通过对学生的指导,促进教师转变观念,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和指导;
②通过参与研究性学习,促进教师继续教育和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③通过对学生的指导,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
四、实施过程
1,选题阶段
. ①.要求每位学生确定一个研究课题和选择自己的指导老师。学生可从自
然、社会和生活中,或从各学科中,选择某些自己兴趣和爱好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研究的题目类型,可以是研究一个问题,改进一种工艺,策划一次活动,也可以设计一份产品,制作一件作品,完成一项调查。可以是理性思辨的。也可以是动手制造的。
②.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课题可行性进行分析,修改和确定研究方案 2,撰写课题研究方案:主要包括三部分:
研究名称,背景和研究目的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
研究预期成果
3,研究体验阶段:
学生按课题研究方案,自主开展研究活动。学生定期和指导教师见面(每周至少一次)。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开展研究活动中或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4,总结与展示阶段:
可撰写结题报告(主要包括课题背景,课题目的,课题研究过程与方法和研究结果和分析等内容),也可以撰写实验报告,小论文,制作网页,展示摄影或绘画作品,发明创造,小制作等。成果形式不拘,但格式要规范,内容要具体,鼓励创新。
指导教师推荐研究成果进行评比,同类成果按一定比例评出一、二、三等奖,优秀成果推荐参加校科技节展出和参与评比。
5,学分评定
学分认定以课题研究方案,最终研究成果为参考依据,能在规定时间内较好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的认定为3学分。
活动步骤:
班级布置与动员
↓
个人选题与教师初审,确定最终课题
↓
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
研究体验阶段,教师监控、指导
↓
撰写结题报告和形成课题成果,个人总结
↓
成果展示,评比,颁奖
↓
学生学分评定
四、教师指导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把学生作为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并注意转变自己的指导方式。
(1)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指导切忌将学生的研究引向已有的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
(2)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
附:参考课题
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分析自行车上的受力问题
电器在你家中
食品与化学
体育运动中的力学知识
生活中的电磁辐射
调查电池的用途以及旧电池的处理
调查常用电池的种类、使用范围、性能与价格
电池与生活
回顾火箭的发展历史,为什么固到液具有重大意义
四大发明与我国的古代化学 学过的物理
激光的研究与应用
宁阳四中高二年级 2009年8月28日
第二篇:高二研究性学习计划
高二研究性学习计划
研究性学习活动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指导思想
基本指导思想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运用研究性学习的形式,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确定课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旨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并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对于学生的成长的意义:
•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成长为探索者。
•保持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
•获得参与研究、社会实践与服务学习的体验,增长社会经验。
•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
三、课程目标
1、学生目标:
①通过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让学生了解科研的一般流程,体验科研的艰辛及取得成果的快乐感受;③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或根据所需去自学新知识的能力;
④培养学生自觉加强团队协作的精神;
2、教师目标:
①让教师全面参与,通过对学生的指导,促进教师转变观念,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和指导;
②通过参与研究性学习,促进教师继续教育和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③通过对学生的指导,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
四、实施过程
1,选题阶段
①.要求每位学生确定一个研究课题和选择自己的指导老师。学生可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或从各学科中,选择某些自己兴趣和爱好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研究的题目类型,可以是研究一个问题,改进一种工艺,策划一次活动,也可以设计一份产品,制作一件作品,完成一项调查。可以是理性思辨的。也可以是动手制造的。(要求学生在各课代表处登记填表)
②.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课题可行性进行分析,修改和确定研究方案 2,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三部分:
研究名称,背景和研究目的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
研究预期成果
3,研究体验阶段:
学生按课题研究方案,自主开展研究活动。学生定期和指导教师见面(每周至少一次)。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开展研究活动中或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4,总结与展示阶段:
可撰写结题报告(主要包括课题背景,课题目的,课题研究过程与方法和研究结果和分析等内容),也可以撰写实验报告,小论文,制作网页,展示摄影或绘画作品,发明创造,小制作等。成果形式不拘,但格式要规范,内容要具体,鼓励创新。
指导教师推荐研究成果进行评比,同类成果按一定比例评出一、二、三等奖,优秀成果推荐参加校科技节展出和参与评比。
5,学分评定
学分认定以课题研究方案,最终研究成果为参考依据,能在规定时间内较好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的认定为5学分。
第1周:班级布置与动员
↓
个人选题与教师初审,确定最终课题
↓
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
第2-4周:研究体验阶段,教师监控、指导
↓
第5周:撰写结题报告和形成课题成果,个人总结
↓
成果展示,评比,颁奖
↓
学生学分评定
四、教师指导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把学生作为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并注意转变自己的指导方式。
(1)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指导切忌将学生的研究引向已有的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
(2)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
09年9月
第三篇:高一年级研究性学习计划
高一年级研究性学习计划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一、研究性学习课程设置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要求高中学生完成研究性学习课程通识培训10个学时,获得5个学分,完成一个研究性课题,获得10个学分,共计获得15个必修学分。
二、研究性学习实施的步骤
1、成立课题小组
2、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
3、研究计划的制定。
4、撰写开题报告。
5、课题研究的实施。
6、结题与答辩。
三、本学期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进度安排:
1.准备及课程通识培训阶段:8月26日—10月30日进行高一年级全体师生研究性学习动员和研究性学习课程通识培训,完成通识培训10个学时。
2.分组、选聘指导老师及选题阶段:11月1日—11月25日
3.开题评审阶段:11月26日—12月20日 各小组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并撰写开题报告。
4.研究阶段:12月21日—第二学期5月10日 各小组按照研究计划进行研究。
5.结题汇报阶段:第二学期5月10日—5月25日 各研究小组撰写结题报告,各班组织结题答辩会,完成课题验收工作。
6.优秀课题选报阶段:第二学期6月1日—9月30日 根据各小组结题情况,选取优秀课题准备参报兰州市科技创新大赛。
备注:阶段时间根据实施过程以及情况可做适当调整。
四、研究性学习学分认定
学分认定由研究性学习课程工作小组具体组织实施。研究性学习结题需要提交的材料为:
填写完整的《研究性学习指导手册》; 过程性材料; 结题报告; 课题结题评审单;
展示用的PPT文件及实物模型。
课题最终成绩根据研究性学习结果评审表评定:
评审结果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A(50%)、B(30%)、C(20%)、D为不合格。合格者获得相应学分10分,不合格者不予以学分,评价结果汇总记入学生档案。
五、课程实施具体要求:
1.研究性学习课时固定时间:高一年级每周五下午第二节课为研究性学习固定时间,除学校时间外,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研究性学习课程。
2.全体指导教师须按时跟踪督促课题组学生按照开题报告书研究计划落实步骤,认真填写《研究性学习指导手册》,每周审查进度、资料,直至结题,以获得学分认定为完成本项教学任务依据。
3.班主任为班级课题责任人和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班级研究学习纪律;指导教师若需带学生外出活动须保证学生纪律和安全,确保万无一失。
教学处 2014.8
第四篇:高二年级计划
高2015级秋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更好地贯彻我校“追求人品与学识同步卓越”的办学理念,为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中倡导关爱身心健康、树立积极健康观、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等理念、营造我校心理健康良好氛围,创建和谐校园。高二年级特制订了本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二、计划内容
1、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
2、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3、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
4、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障碍或心理困扰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辅导。
5、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地沟通。
6、半期考试后,对15——18班的学生进行的团辅,借助讲座《用激情缔造成功》及时鼓励学生勇往直前。
第五篇: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研究性学习计划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研究性学习计划 高一任课教师全员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工作。
1.组织形式:每学期每位学生选择一门研究性学习课程,按研究性学习教学班上课,修满规定学时,通过考核,获得5学分。
2.时间安排:周五下午第4节。
3.课程实施分以下四个阶段:
(一)组织动员、课题申报阶段(第一—第五周)
①第一周-第三周(9月3日—21日):高一任课教师申报确定本学期研究性学习指导课题方向和供学生选择的参考课题名称。
②第四周(9月24日—28日):学生查阅资料,选择研究性学习课题与指导教师。教务处对学生选题进行整理,分研究性学习教学班等。
(二)问题情意创设阶段(第六、七周)
①第六周(10月12日周五下午第四节课):分研究性学习教学班,由学科集备组长负责召集本学科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活动内容:指导教师介绍开展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和基本方法,组织指导学生确定研究课题,组成课题研究小组,确定小组长,设计研究方案。
②第七周(10月19日周五下午第四节课):分研究性学习教学班,指导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各研究课题的开题论证,拟定计划和实施方案。各课题研究小组填写好课题申报表、开题报告。
(三)研究实践体验阶段(第八—第十五周)
①第八周——十一周(10月22日—11月16日)、第十三周—第十五周(11月26日—12月14日):以课题研究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收集课题研究资料,课题组组长要每周向指导教师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并取得指导教师的指导帮助。课题研究小组组长填写研究性学习每周活动记录表。
②第十二周(11月23日周五下午第四节课):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召开研究性学习中期交流汇报会。每个学生要求写一份中期研究报告。
(四)总结、表达、交流、评价阶段(第十六—第十八周)
①第十六周(12月21日周五下午第四节课):个人、小组进行总结,要
求每个学生撰写研究体会。每个小组合作写一份课题研究报告。各研究主题召开成果展示、交流、论文汇报会。教务处派专人到场拍照记录,并以此作为评选优秀研究性学习小组及优秀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的依据。
②第十七周(12月28日周五下午第四节课):各指导教师推荐一优秀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年段研究性学习答辩并制作成果展示展板。
③第十八周(12月31日—08年1月4日):各课题小组整理“研究性学习资料袋”,交教务处存档。
④第十九周(08年1月7日-1月11日):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写好本学期研究性学习工作总结交教务处。
教务处
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