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研究综述作业

时间:2019-05-14 14:39: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张爱玲研究综述作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张爱玲研究综述作业》。

第一篇:张爱玲研究综述作业

张爱玲研究综述

摘要:一代才女张爱玲除了有传奇的人生经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和个人魅力之外,对她及她的作品的接受和研究也走上了一条颇具戏剧性色彩的研究道路。本文主要依据对张爱玲研究时间段的划分,介绍各个研究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其主要观点等内容,展示各阶段的研究热点,分析研究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等问题,梳理研究脉络,展现张爱玲研究的主要状况,从而对六十年来的张爱玲研究工作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和总结。

关键字:张爱玲研究研究时间研究者研究热点

谈及张爱玲,首先在我脑海中浮起的是当初在一本书上所见的一张黑白照片里的形象,那是一个有着姣好的妆容,梳着古朴式的整齐的盘发的女子,身着一袭精致的旗袍,只是一个侧脸,却流露出无限的深意。照片里她微微地低着头,静静地俯视什么,眉宇间却流露出一种说不清的落寞之感,似乎

陷入了某种沉思,就如同她和她的作品一样,意蕴深厚,却令人捉摸不定。

张爱玲是独特的,而她的这种独特不仅表现在她传奇的人生经历,别具一格的个人魅力,以及富有特色的文学创作上,甚至连对她的作品的文学接受和研究也走上了一条戏剧性的道路。她曾是上海滩炙手可热的才女,自1952年远走美国后却一度在国内销声匿迹,连带着她的作品和成就也逐渐地被读者和研究者们所抛弃和遗忘。而随着海外和港台地区 “张爱玲热”的掀起,逐渐开化的大陆文坛也重新拾起了这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所无法忽视的重要人物,并借着这股研究热潮对其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挖掘和探索,研究成果蔚为壮观。本文的主要内容便是依据对张爱玲及其文本研究的时间段划分,简述其发展过程,包括研究学者及其代表著作,研究热点,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等内容,展示张爱玲研究的发展概况。

从对张爱玲的研究的时间段划分上来看,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20世纪40年代

1943年5月至1944 年4 月,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张爱玲连续在《紫罗兰》、《万象》等杂志发表了《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心经》、《琉璃瓦》、《倾城之恋》、《金锁记》等多部小说作品,一时间名声大噪,成为当时大上海红极一时的大才女。而相比于对她的文学作品的接受,对于张爱玲的研究工作是相对滞后的,其中在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当属著名的法国文学翻译家傅雷。1944年5月傅雷以迅雨的笔名在《万象》杂志上发表了《论张爱玲的小说》一文,揭开了“张学”研究的序幕。文中不仅肯定了张爱玲的个人才华和写作技巧,而且对《金锁记》、《倾城之恋》、《连环套》做出了分析与批评。其中既有将《金锁记》与鲁迅的《狂人日记》相比拟的赞赏,“《金锁记》是张女士截至目前为止的最完满之作,颇有《狂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至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也有指出《连环套》最大的弊病在于“内容的贫乏”,且“没有心理的进展,因此也看不见潜在的逻辑,一切穿插都失掉了意义”等中肯的批评。对此,张爱玲也做出了自己的回应,写下了《自己的文章》一文针对傅雷的观点进行逐条批驳和解释,其中也是对张爱玲自身创作态度和文艺观的阐述和论说。而就在傅雷发表文章的同时,《杂志》月刊也登出了胡兰成的文章—《评

张爱玲》。众所周知,当时的胡兰成正与张爱玲交往密切,尽管胡兰成相比于旁人能更为了解和贴近张爱玲的思想个性,但也不乏因个人情感因素而产生的对张爱玲的阿谀吹捧,表现为文章中言辞过于华丽,情思浓溢,从而缺乏了一定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的问题。当然,文中也不乏其个性的见解,例如在文章开头便提出“张爱玲先生的散文与小说,如果拿颜色来比方,则其明亮的一面是银紫色的,其阴暗的一面是月下的青灰色。”可见,在胡兰成的眼里,张爱玲的小说和散文不管是描写明亮还是叙说阴暗,都呈现为一种冷色调,这也与张爱玲所自叙的“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的观点所呼应,奠定了其苍凉冷峻的写作基调与意境。此外,这个时期张爱玲研究的重要成果还有现代女性文学史家谭正璧的《论苏青与张爱玲》,柳存仁的《说张爱玲》,章品镇的《<传奇>的印象》等。

总的来说,四十年代张爱玲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研究者的研究工作相对浅显,研究领域相对狭窄,且其批判和研究的深度也尚未触及作者创作的深层意蕴,多为单篇的论文,整体上还有待提高。

(2)20世纪60年代——80年代

在建国以后,自张爱玲1952年出走到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时间里,张爱玲在国内这个名字全然不见了踪影,报刊杂志,甚至连公开出版的现代文学史的书上也没有她的一席之地,致使这位曾经享誉一时的才女在当时国内的读者中鲜为人知,然而究其原因,是与张爱玲所创作的《秧歌》、《赤地之恋》两部作品有关的,其中涉及的反共倾向导致了政治上对张爱玲的公开避讳,致使王瑶、张毕来等一批学者在编写现代文学史时,出于政治考虑而对张爱玲只字不提。因此,这个时期的张爱玲研究工作主要是由海外华人和港台学者所承当的,在取得明显的进展的同时,也悄然掀起了一股“张爱玲热”。

这个阶段属于张爱玲研究的开拓阶段,而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是1961年,美籍华人学者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对张爱玲进行了长达四十多页篇幅的讲述和介绍,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篇幅超过了鲁迅的一倍多。文中他高度评价了张爱玲,“但是对于一个研究现代中国文学的人来说,张爱玲该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仅以短篇小说而论,她的成就堪与英美现代女文豪如曼殊菲儿、安泡特、韦尔蒂、麦克勒斯之流相比,在有些地方,她恐怕还要高明一筹。”而且他还认为《金锁记》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由于夏志清对张爱玲极高的文学史地位的评价,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迫不及待地走进张爱玲和她的作品。其次,台湾学者在搜集和整理张爱玲研究资料上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水晶是台湾“张迷”中极为痴迷的一个,他最为人所熟知的作品是《张爱玲的小说艺术》。由于他曾两度赴美拜访张爱玲,有过与张爱玲直接的接触,因而他也掌握了张爱玲在美国生活期间鲜为人知的资料,这些也都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著作中还涉及了对张氏小说的象征,意境,心理描写等内容的讨论,提出不少新颖的见解。此时,值得关注的还有发生在唐文标和朱西宁以及王翟、银正雄之间的论争。唐文标是著名的张爱玲研究专家,他的主要贡献在于编辑了《张爱玲研究资料大全集》、《张爱玲卷》等专著,为后人研究张爱玲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参考,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然而,在肯定张爱玲艺术天分的同时,他也提出了张爱玲作品中缺乏“道德的批判”和积极的社会作用,只是“趣味主义”地描写她所熟悉的“腐朽、衰败、垂死、荒凉”的观点。通过《一级一

级走进没有光的所在——张爱玲早期小说长论》等论文的阐述,他提出尽管作家会受到环境和经验的局限,但在一个作家的作品中不能不包含价值判断,作品中道德批评的减少很容易将善恶导致,影响人类社会的平衡,因而“严肃文学中应有人性标准,应有道德制裁,应有‘君子爱人以德’的内容。”针对唐文标的批评,以朱西宁为代表的学者也发表了《先觉者、后觉者、不觉者——读<张爱玲杂碎>》的论文来予以驳斥,批评其文学功能论和殖民地作家的观点。相比之下,香港的研究则显得冷清许多,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林以亮先生,他本人不仅是张爱玲的好友,使他将张爱玲的作品推荐给台湾皇冠出版社出版,还担任了张爱玲的遗嘱执行人,著有《私语张爱玲》、《张爱玲语录》等作品,反映了张爱玲的创作生活,也是不可忽视的研究资料之一。

这个时期的研究工作主要是由这些深处异乡的海外华人和港台地区的学者来进行的,其研究内容已经突破了对张爱玲作品的表层研究而逐步深入其意蕴内涵,关注的重点在于对张爱玲作品中所展现的荒凉的人生意识和宽厚同情心,但缺乏对张爱玲所生存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的研究,致使研究中不免带上了个人色彩。但从零散的评论到系统整体的把握以及专门研究者的出现都标志着张氏研究学术品格的确立。

(3)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叶

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研究界逐渐地实现了思想的变革和解放,而文学史观念的革新也使得大批的现代作家重新回到了文学史的家园,文学史的格局被重新改写,其中就包括被请回文学史的“张爱玲”。从此,张爱玲又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大规模多角度的研究工作逐渐展开,新问题、新观点、新资料不断提出,由于大陆文坛的参与,张学逐渐成为一门更加系统全面的学说。因而80年代至今,也被称为是张爱玲研究的回归时期。

最先将张爱玲纳入大陆文学史排行榜并给予较高评价的是钱理群、吴福辉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而此后随着杨义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殷国明的《中国现代文学流派史》,严家炎的《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不断地对张爱玲进行定位与刻画,使得张爱玲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逐渐地得到确认和巩固,同时在整体上把握张爱玲也具有宏观性的意义。除了进入文学史的视野以外,张爱玲研究的论文也在质和量上有大幅度的提高。在温儒敏的《近二十年来张爱玲在大陆的“接受史”》中提到1981年11月张葆莘在《文汇月刊》上发表的《张爱玲传奇》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早论及张爱玲的一篇文章。而随着夏志清中文版《中国现代小说史》的传入,“促成了大陆文学界普遍的‘读张’的兴味”,使得张爱玲也“正式进入了一些大陆文学史家和研究生的论文视野”。早期研究者中有颜纯钧的《评张爱玲的短篇小说》,赵园的《开向沪港“洋场社会”的窗户-读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等,“都比较‘正式’地考察了张爱玲小说的题材、手法与风格上的特点,注意到其与新文学‘主流’有所不同的‘性质’,并小心翼翼为张爱玲说几句肯定的话。”其中在赵园一文中,通过分析文本提出了“构成张爱玲小说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与封建性”,“两性关系,婚姻关系,是张爱玲发掘人性发掘洋场生活特殊本质的角度”等观点使得后续研究者开始从不同角度论证命题使得发展和完善。此外,还有吕启祥的《<金锁记>与<红楼梦>》,宋家宏的《张爱玲的“失落者”心态及创作》及《一级一级走进没有光的所在-曹七巧探》,张淑贤的《精神分析与张爱玲的<传奇>》,赵顺宏《张爱玲小说的错位意识》,姚玳玫的《闯荡于古典与现代之间-张爱玲小说悖反现象研究》等等,都是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作品,开始运用各种方法分析作者及其作品,揭示其意蕴内涵,同样也为张爱玲研究做出了贡献。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的兴趣也开始转向了张爱玲传奇的一生,1992年下半年至1995年出这两年多时间便有四部有关张爱玲的传记出版,分别是王一心的《惊世才女张爱玲》,于青的《天才奇女张爱玲》,阿川的《乱世才女张爱玲》及余彬的《张爱玲传》。前三部作品单看名字总不免令人遐想有图书商业包装的嫌疑,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张爱玲的了解需求而写的仓促之作,相比之下《张爱玲传》则保持了一定的学理性,在结合海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张爱玲的身世、生平经历及创作做出深入的剖析,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此外,对张爱玲的研究具有重要贡献的还有学者张子善,除了对张爱玲及其作品研究之外,他发掘了《小艾》、《不幸的她》等十余篇张爱玲被湮没的佚文,意义十分重大。

1995年9月张爱玲在海外溘然仙逝,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正如温儒敏所说“这位奇女子似乎以其“死”的方式而在大陆媒体中再度‘活’了过来”。一时间海内外又掀起了一股张爱玲热潮,大量的哀悼文章和来自亲友的回忆性散文的发表,以及关于张爱玲私交和日常生活的公布都成为了张学研究者的宝贵资料,而且这一股学界中张爱玲热也开始向大众领域扩散,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走进张爱玲,《张爱玲文集》等也一版再版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其次,张爱玲的作品例如《红玫瑰与白玫瑰》、《倾城之恋》、《半生缘》等开始以其他艺术形式如话剧、电影、电视剧等呈现在观众的面前,至此,“张爱玲”又成为了一个具有商业价值的消费品。

新时期以来,研究者们在前人的基础上运用了各种方法对张爱玲及其作品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关注其创作思想和作品中的内在意蕴,包括对其人生观,婚恋观的重新审视和研究,既有微观细致的作品分析,也有宏观系统的整体把握,张学的研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但问题也依旧存在,这个时期的研究成果大多是针对40年代上海和60年代港台研究的拓展和阐述,而缺乏真正的创新研究,且内容集中于张爱玲的小说研究,其散文作品,海外作品,电影剧本等内容研究不足,还有待后人继续挖掘。

(4)20世纪90年代中叶——至今

从90年代中叶至今,张爱玲的研究热潮逐渐地趋于平稳,人们开始以更为冷静和理性的方式来对待这位作家和她的作品,同样,对于张学的研究和认识也进入了一个更为多元和深入的阶段。而不管是从整体上来把握归纳总结其特性,还是进行细致的文本阅读形成对其重要作品意蕴内涵的揭露,也都成为了目前张爱玲研究最主要的两种方法和思路。

除了90年代围绕张爱玲政治文化身份的论争所形成的以张泉为代表的挺张和以陈辽为代表的批张的论证之外,21世纪初香港的刘再复再次针对夏志清给张爱玲文学史定位的问题上提出了质疑。其缘起是2000年10月在岭南大学所召开的“张爱玲与现代中文文学国际研讨会”,其中与会者就包括夏志清、王德威、刘再复等人。其争论的焦点主要有关于张爱玲“历史家”还是“哲学家”的认定,鲁迅、张爱玲、丁玲等人的评价问题等。当时刘再复在张爱玲研讨会上的发言稿《张爱玲的小说与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提到,针对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提到的张爱玲短篇小说的精神内涵具有历史意识和道德倾向的观点,即肯定张爱玲作为“忠实而深

厚的历史家”使其作品具有“强烈的历史意识”,以及为了表现道德判断,张爱玲的小说意象“强调优秀和丑恶的对比”,从而作品能够引发读者“对于道德问题加以思索”的观点,刘再复认为张爱玲的才能不是表现为“历史家”特点,而是表现为“哲学家”特点,“有一种超越空间(都市)和超越时间(历史)的哲学特点”,“张爱玲的特点是红楼梦的特点,即超越政治,超越国民,超越历史的哲学、宇宙、文学特点”,并通过《金锁记》与《红楼梦》的对比得出《金锁记》、《倾城之恋》的内核“是红楼梦的性质,即哲学、宇宙、文学性质,”其内容写的是“人的生命状态和生活状态,是一切时代皆有皆通的人性状态”等等。

对此,我也赞同刘再复的观点,即认为张爱玲的成功并不在于能够细致而真实地记录历史史实,而是通过这些世间的平凡男女和纷繁世情的描写揭示了在这些生活的表象之下的深藏于人性底层的永恒的秘密即人的欲望,以及无法抗拒的悲剧命运等主题。在张爱玲冷峻的笔触之下,展示在我们眼前的是现实世界的苍凉与荒芜,感受到的是人性的孤独与绝望。例如在《金锁记》当中的曹七巧,被象征着权力和金钱的金锁所圈禁和残害,在受到多年精神和肉体压抑之后她变形了,一旦取得了统治权就迫不及待地想要爆发,想要掌握一切,成为了一个绝对的专制统治者,她的那一双儿女便成为了她统治的牺牲品。这里作者所讨论和展示的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并非单单只存在于封建社会或是某一个具体时代的问题,而是始终伴随着人类的困顿与烦恼。作品的成功之处也就在于,它无分善恶、真假、是非、因果,而只是在于展示人和世界的本质,展示人类永恒的困境。因而,张爱玲的成功在于她扮演了是一个“哲学家”的角色,而不仅仅只是一个真实记录历史问题的“历史家”。

第二个争论点在于对鲁迅、张爱玲、丁玲等人的评价问题。首先,夏志清认为“鲁迅是个夭折的天才”,“从为人和作品看,鲁比张更不如”,“鲁迅在北京时与胡适一样,都是不错的文人,但后来却向中共屈服了,做了左联的领袖,你可以说他伟大,但换个角度说,他也成了走狗”,而“张爱玲是近几十年来最有尊严的中国人”,以及当将丁玲与张爱玲的悲剧相比较是,对丁玲的评价是 “丁玲是不同的类型。丁玲的小说没一本是好的。她的文字这样糟糕,比如她的《莎菲女士的日记》。丁玲的语言很笨,她实在不算什么”等。毫无疑问,夏志清的观点是偏颇的,未免太过激进了一些。对此,刘再复也提出了“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真正有绝望感的作家只有两个人,一是鲁迅,一是张爱玲”,鲁迅是“把天才贯彻到底的”,而张爱玲才是“未把天才贯彻到底”的,是“夭折的天才”,而且在精神内涵上,鲁迅也要比张爱玲深广得多。而对于丁玲的评价,夏志清完全无视了《莎菲女士的日记》在五四时期在女性解放问题所带来的重要影响,而是根据“共产宿命论”来定位那些靠近共产主义思潮的作家就一定是失败的作家。这里也涉及了对赵树理等人的评价。因而,在重新书写文学史的问题上,我们应该本着客观真实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尽力摆脱政治意识形态对文学史写作的牵制,还原作家,还原作品,还原文学史,避免重蹈覆辙,使得作家得到公正的评价。

近年来综观张爱玲研究,各种论述著作涉及话题繁多,例如对作品中女性或男性人物形象分析上有秦弓的《张爱玲对母性形象的阴性书写》、成秀萍的《男性世界的女性书写—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主义色彩》等,意象分析上有杜丽琴的《张爱玲小说女性意象群落研究—月、花、饰物意象》《张

爱玲小说意象群落研究—男性意象群落》,刘峰杰等人所著的《张爱玲的意象世界》等,在叙事艺术研究上有张娟的《旁观者心态与张爱玲小说的叙事策略》、程箐、刘建春的《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时间意识》等等,不同角度,不同方法,不管是归纳总结还是文本细读上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是问题依旧存在,研究领域过于局限,应当借鉴对鲁迅等大家的研究方法,将她与其他现代作家进行对比研究,在拓展研究视野,挖掘研究深度的同时,善于总结归纳,搜集分散于各类论文中的观点并形成系统,从而将张爱玲研究推到新的高度。

回顾张爱玲研究的历史,起伏辗转,从零散到整合,从单一到多面,从孤立到系统,在研究者们的努力下,张学不断丰富和扩展,我们也逐渐完整地认识了张爱玲,并走进了她的真实的艺术世界。张爱玲研究的工作一直都在持续,而且后人也在不断的完善和深入,其成就是可喜的,但问题也是存在的。面对这个重新回到人间的“张爱玲”,其真正需要的不是一时而起的狂热追捧,而是应当以冷静、客观、公正、深入的态度剖析她并最终还原其真实的自我。尽管张爱玲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对她的研究工作还在继续,并且我们也期待会有更加客观、新颖和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的出现。

参考文献:

迅雨(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

张爱玲《自己的文章》

胡兰成《评张爱玲》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

刘绍銘、梁秉钧、许子东《再读张爱玲》

温儒敏《近二十年来张爱玲在大陆的“接受史”》

刘再复《张爱玲的小说与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

夏志清《张爱玲与鲁迅及其他》

刘峰杰《想象张爱玲—关于张爱玲的阅读研究》

陈子善《揭开尘封的张爱玲研究史》

胡沛萍、于宏《近年国内张爱玲小说研究述评》

柳星《海外张爱玲研究现状述评》

章颜《细节的政治—近年来海外汉学视野中的张爱玲研究》 袁良骏《以傅雷为代表的早期张爱玲研究》

杨玉清《张爱玲研究综述》

黄玲玲《六十年代以来张爱玲研究述评》

王卫平、马琳《张爱玲研究五十年述评》

杨青泉《张爱玲研究的“关键词”—张爱玲研究回顾》

第二篇:张爱玲小说主题研究

一、对婚姻悲剧的形象描述

张爱玲小说主题研究

张爱玲,本名张煐,她的父亲张志沂为清朝末年著名大臣张佩纶的儿子,母亲黄逸梵是清末长江七省水师提督黄翼升之女,继母孙用蕃是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孙宝琦的女儿,祖母李菊藕是李鸿章长女。上海沦陷时期,陆续发表《倾城之恋》、《心经》、《金锁记》等中、短篇小说,震动上海文坛。中学时期的张爱玲已被视为天才,并且通过了伦敦大学的入学试。后来战乱逼使她放弃远赴伦敦的机会而选择了香港大学。在那里她一直名列前茅,无奈毕业前夕香港却沦陷了。关于她的一切文件纪录尽数被烧毁。此后张爱玲返回上海,因为经济关系,她以唯一的生存工具——写作,来渡过难关。《第一炉香》和《第二炉香》却成为她的成名作,替张爱玲向上海文坛宣布了一颗夺目的新星的来临。继之而来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倾城之恋》《金锁记》等等更奠下她在中国现代文学重要的地位。就在她被认定是上海首屈一指的女作家,事业如日中天的同时,她恋爱了。偏偏令她神魂颠倒的是为大汉奸汪精卫政府文化部服务的胡兰成。她为这段恋情拼命地付出。她不介意胡兰成已婚,不管他汉奸的身份。可是一段时间后,胡兰成背叛了她。然而,凋谢的不只是张爱玲的心,她惊世骇俗的写作才华亦随之而逝。往后的日子纵然漫长,她始终没再写出像《金锁记》般凄美的文章。

目前研究界对于张爱玲小说的研究成果颇多,但是局限于对张爱玲小说创作历程的单阶段,或几个阶段进行归纳,而缺乏对张爱玲小说创作历程的整体研究。纵观张爱玲的小说,可以发现有几个主题始终持续于她的整个创作。本论文按照张爱玲小说主题的分为三大类型,选取了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依次进行分析。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三大主题涵盖了张爱玲的大部分小说创作,但并非全部,之所以划分为此三类,是因为它们在张爱玲小说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和重要的位置,共同构成了张爱玲小说创作的主要资源。

Ⅷ-第1 页(共 15 页)

张爱玲小说主题研究

一、对婚姻悲剧的形象描述

(一)金钱至上型

张爱玲小说中一个较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充满了欲望,对金钱的渴望。张爱玲的生活经历促使她强调金钱的重要性。张爱玲自小就是个拜金主义者,她在《童年无忌》中写道:“„„一学会‘拜金主义’这个名词,我就坚持我是个拜金主义者。[1]”在张爱玲的小说中,与“钱”直接相关的代表型作品就有《沉香屑•第一炉香》、《金锁记》、《怨女》,其他诸如《琉璃瓦》、《倾城之恋》、《连环套》等也不同程度涉及到“钱”的重要性。

张爱玲的小说多以婚恋为题材,叙述了一个个情爱的悲剧。张爱玲小说所描述的婚姻大多数一副副黄金、传统的枷锁,婚姻仅仅是女性的“卖身契约”。不少女性为了自己的生存或为了一辈子不至于受穷,把自己的婚姻作为生命天空中惟一的坐标,而把青春作为赌注的一桩婚姻买卖,又以金钱为最终归宿。为了金钱,不惜以婚姻换取生存是女性无奈的选择。《沉香屑——第一炉香》作为张爱玲的处女作,它的发表,在上海引起巨大轰动,使张爱玲的写作才华在文学界崭露头角。其中的梁太太是一个典型的金钱主义者,为钱下嫁一个老头。

著名的学者夏志清多次在公开场合称赞张爱玲为中国当代最优秀、最著名的女作家,并称《金锁记》是自古以来中国最伟大的一部小说[2]。的确,《金锁记》几乎涵盖了张爱玲小说重要的几个的主题:封建的罪恶,变态、罪恶的人性,心酸的婚姻爱情等等,对“金钱”的追求表现得尤其充分。曹七巧本来是乡下开麻油店的小户人家的女儿,虽然粗鲁泼辣,却充满活力。她的愿望也很简单,找一个喜欢她的人生儿育女,只要男人对她多少有一点真心,也还是有幸福可言的。然而,她的哥嫂贪图荣华富贵想攀高枝,包办了她的婚姻,把她嫁给了达官显贵,家财万贯,声名显赫的姜家。在资产阶级婚配注重金钱大背景中,她与姜家二少爷的结合,冥冥中就种下了命运的苦果,注定是一出悲苦、苍凉的结局。

傅雷在中给予《金锁记》以极高的评价,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小说的美感特征。他认为七巧“最初她用黄金锁住了爱情,结果却锁住了自己。爱情磨折了她的一世和一家。[3]”曹七巧,是堪称张爱玲力作的《金锁记》中所塑造的典型悲剧人物,是一个礼教与金钱杂合而生成的“奴隶”与“怪胎”。曹七巧,这位年轻漂亮、活力四射的“麻油西施”,对未来充满了向往。进了姜公馆做了二奶奶之

Ⅷ-第2 页(共 15 页)

一、对婚姻悲剧的形象描述

后,她变成了贪婪金钱的魔妇。金钱在她的心目中有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它可以高于人情,高于一切,为了能够得到金钱,她可以忍受被歧视的命运,苦闷的生活,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青春和幸福。她开始不顾一切地追求着金钱,渴望有一天能得到金钱和因此而来的地位。唯一支撑她活下去的就是老太太和二爷死后自己分得得那些家产。七巧的爱欲和性欲被长期压抑无法释放,于是这种欲望统统转化成对金钱的占有欲使她变成了一个敏感多疑的守财奴。分家时,连老太太留给儿子的几件纪念的首饰也不肯放过,当她与季泽的爱情化为泡影后,特别是当她清楚季泽重新找上门来只是为了算计她的财产时,她对所有的男性都绝望了,因而对整个世界都绝望了。她的结论就是:“人是靠不住的,靠得住的只有钱”。外甥曹春熹跟长安的一点儿亲近动作就被七巧骂成是图谋她的钱,为了钱,跟自己一直爱着的季泽撕破了脸。从受害者到害人者,七巧是悲惨的,可怜的,同时又是可憎可恨的。为了金钱,她毁了自己的一生,而变态的心理又使她亲手断送了儿女的幸福,她恨所有人,也使所有人都恨她。正如书中所说“三十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4]”。

此外,《倾城之恋》也是一部比较集中表现张爱玲的爱情婚姻观的作品。大家闺秀白流苏,“流苏勾搭上范柳原无非是图他的钱[5]”。《琉璃瓦》中姚先生一方面希望女儿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另一方面也确实是想成为“皇亲国戚”。启奎与姚先生大女儿本身就没有爱情的基础。这种婚姻本来就是一场金钱的交易。

(二)难成眷属型

在世上有许多相爱的人最终没有走到一起,而是和另一个说不上爱的人度过了一生。在《半生缘》中有这样一句话:“也许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恋,不过是岁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6]。”《半生缘》中沈世钧和顾曼桢本是两情相悦,爱得纯情真挚,无利益计较,本该有美满的结局。但是,曼桢在懦弱的母亲和自私的曼璐以及佣人的合谋下,被祝鸿才强暴并软禁:而世均在曼璐的误导下单纯地以为她变心,仓皇地与一个自己不爱并且不爱自己的人——翠芝结了婚。曼帧最后对世均说的那一句:“世均,我们回不去了,回不去了。[7]”这句话包括多少悔恨。原本这个幸福是属于她的,但现在她失去了这个资格并且永远失去了。人世间最痛苦的莫过于此了。

《白玫瑰和红玫瑰》中的振保对王娇蕊具有无可抗拒的身体欲望,对她充满

Ⅷ-第3 页(共 15 页)

张爱玲小说主题研究

了真情。因为为了实现自己的名誉和理想的生活,他坚决不娶王娇蕊。他和孟烟鹂这段婚姻是他的母亲给他包办的,他说不上孟烟鹂有什么缺点,便同意这桩婚事,这种草率的决定,最终造成了自己和妻子的悲剧结局。振宝在妻子身上感受不到一点激情,在无聊的家庭生活中一点点的消磨自己的生命。孟烟鹂在丈夫的冷漠中从一个矜持的少女变成了一个怨妇。

(三)追求名分型

第三类是追求名分而结婚型。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大都是生活在旧家庭的小姐,她们一无所长,所以只靠婚姻一条路可走,以婚姻来保障自己身份地位的稳固。她们只是为了名分,不是为了爱而结婚的。《鸿鸾禧》是以玉清与大陆操办喜事的过程来贯穿全文的,虽题目是“禧”,但故事实则是“悲”。玉清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常年生活的物质匮乏让她的心中过度压抑,内心充满着自卑,内心变成冷漠。虽然玉清是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女性。但她依然逃脱不了在封建思想影响下的,一般女子的宿命。那就是女人要依附在有地位、有金钱的男人身上方能显示自己的价值。在《多少恨》中,夏太太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夏太太面对抢自己丈夫的女人不是去跟她讲道理,而是用哭泣来博取同情,她选择了不离婚。“只要你劝他别跟我离婚,虽然我是太太,只要这个名份什么都不管好了!这总不能再说我不对了[8]。”夏太太为了守住名分忍受着丈夫在外面找小妾。对于婚姻的追逐,正是对安稳人生的追求。婚姻是女人生存的保障条件,是女人为了追求自己所认为的安稳的生存方式。《小艾》里的席五太太把并不爱自己的丈夫作为自己的“天”。虽然丈夫早已金屋藏娇,而她自己也早已成为家里的摆设,但她还是选择了屈从,忍耐。张爱玲生活在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处于封建性和资本主义社会交织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向金钱演化,而且,当时的战争阴影笼罩在每个人的头上,尤其是女人,在这个时候迫切需要抓住物质的东西。张爱玲对于婚姻的描写是何其可怜,可叹,可悲又可恨。然而是如此真实,带有很明显旧时代色彩的封建婚姻,在她笔下的婚姻大多数是没有爱情可言,仅仅是一种“交易”——物质、欲望和生存的交易。

(四)婚姻悲剧主题探因

张爱玲的婚姻悲剧色彩与她切身的体验有着莫大的关系。父亲是典型的遗少,染有弄风捧月的旧恶习,性格上暴力乖张,张爱玲母亲是一个受西方文化熏陶很

Ⅷ-第4 页(共 15 页)

一、对婚姻悲剧的形象描述

深且清丽孤傲的新派女性。张爱玲父母婚姻的失败给幼年的张爱玲很大的影响和打击,使她渐渐对婚姻形成了悲观的态度。

张爱玲出生在官宦世家,但到了她的父亲这一辈,家道已经中落。张爱玲的父亲是典型的遗少型人物。吸鸦片,嫖妓,养姨太太,对张爱玲则很粗暴。此外,张爱玲

母亲是西洋化的女性,自幼就失去了正常的家庭温暖,又耳濡目染了封建大家庭的尔虞我诈。“我们分析一个作家的写作心态,一般都要回溯到童年时期。早年的身世往往会影响一个人人格心理的发展,进而影响到她对外部世界的感受和体验。作家的丰富性体验,特别是童年时代对爱的温暖的体验,成为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9]”我们知道从张爱玲四岁起,便由于母亲的离开,使得她的童年缺失了应有的母爱,在父亲又娶继母以后,便开始在继母、父亲的统治下受尽煎熬。一次由于与继母争执,结果被父亲毒打、监禁中,让她在“数星期内我已经老了许多年[10]”。因此在她幼小的心灵中,家在不仅没有丝毫的温馨与甜蜜,而是那么的黑暗、寂寞与荒凉,并散发着腐烂的气息,成为了伴随她一辈子伤痛的记忆。孤独和寂寞也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她童年生活的最大情感体验,这驱使着她走向一条内省、敏感、自我封闭的道路。

“如果父母对孩子平常的温情没有得到一定程度的表露,那么相似的障碍就会产生,每当这种情形出现,在儿童成长中的严重后果就接踵而来,孩子的态度变得固执,也不能恰当地运用爱[11]。”我们知道张爱玲的童年是一个缺乏爱的灰色童年,特殊的成长经历让她很少感受到人生的温情,也让她对于外部事物充满隔膜和抵触,有机会去认清温情背后的感情虚无和人性黑暗。再加上她的家庭成员大都是冷漠和自私的,比如说张爱玲的姑姑和父亲是一对亲兄妹,但张爱玲的父亲是为了自己的一点点利益,把自己的妹妹,也就是把张爱玲的姑姑给出卖了,这是张爱玲家族的冷漠自私。这种冷漠自私不仅存在兄妹之间,还存在于夫妻之间,我们都知道张爱玲的母亲黄素琼也是出自名门,嫁到张家来的时候带来了不少陪嫁,张爱玲的父亲对自己的妻子,张爱玲的生母不断地逼迫,要把她的嫁妆全部逼光,把她的钱全部用光。就连在母子和母女之间也是冷漠自私,张爱玲从父亲家逃出来以后住在母亲的公寓里面。后来弟弟张子静来到妈妈这里,跟妈妈说,妈妈,我也要和你住。但张爱玲的的母亲是这样对跟张爱玲的弟弟说的:我要负担你姐姐已经是勉为其难了,而按照离婚协议,你们两个人的生活费和教育

Ⅷ-第5 页(共 15 页)

张爱玲小说主题研究

费应该都是你父亲承担的,所以我没有能力再养你了,你还是回去吧。就这样,张爱玲的弟弟又夹着这双破报纸包的篮球鞋又回去了。

说起张爱玲婚姻悲剧这个主题,还得谈谈她自身的爱情经历。张爱玲自己本人就是爱情的受伤者。她经历过两个男人,然而他们都带给她伤害。她的第一个丈夫伤了她的心。第二个丈夫在婚前剥夺了她做母亲的权利和乐趣,坚决逼她堕胎。在张爱玲看来,所谓言情,不过在讲一场风花雪月的传奇,无情的言情。于胡兰成感情的受伤让她对爱情一点美好的向往都泯灭了,加深了她对描写爱情这个婚姻主题的悲剧。张爱玲和胡兰成,他们的相识、相知、相恋,到最后的分手,是当时上海的一场“传奇”。胡兰成懂她,懂她贵族家庭背景下的高贵优雅,也懂她不幸的童年,就是因为胡兰成的“懂得”。再加上张爱玲从小缺乏父爱,便容易对大龄男人产生特别的感情。她倾尽自己的全部去爱他。她热烈的爱着胡兰成,甚至在他被认为是“文化汉奸”时,仍然对他不离不弃。但胡兰成毕竟是个毫无责任感的人,他在武汉不久,便娶了汉阳医院一个十七岁的护士为妾,全然忘了张爱玲的存在。面对胡兰成对她一次又一次的伤害,张爱玲表示她对他的爱已经烧完了。可见这次婚姻对张爱玲的伤害,促使了她对爱情的不信任。

后来,张爱玲到了美国,在麦克道威尔文艺营认识了赖雅,这时已经距认识胡兰成已经整整过去了12年。两人从事文学创作,志趣相投,惺惺相惜。他因她的孤单而伸出友谊的手,她因他的落魄而怜悯同情,于是两人便相爱结婚了。此时的赖雅已65岁,张爱玲才35岁。好景不长,赖雅以前曾有过两次中风的记录,婚后中风更是隔三岔五向他袭来,张爱玲无形中成了他的看护妇。1967年10月赖雅病逝,张爱玲虽然得到了解脱,但精神与体力几乎给掏空了。父母的婚姻的不幸和自己的爱情悲剧,给了张爱玲沉重的精神打击,直接影响了她的创作观。这些来自感情的悲伤,在她的笔下成了一个个婚姻悲剧。

此外,张爱玲生活的时代背景也是使她创作这一类悲剧婚姻的原因。在二十世纪初的上海,这时的上海是社会大动荡,大分化,大变革,新旧交替的时代。那时候的上海是中西文化的交汇点,是十里洋场。是殖民地色彩非常浓厚的城市,是各种政治势力交错的汇集所。而张爱玲笔下的那些百无聊赖的少爷、小姐,半新半旧的男女们时代气息相当淡薄,他们恋爱也好,结婚也好,完全是一个自我封闭的世界,多数人并不受外界的影响。另一方面上海是一个开放型的大城市,外来文化首先在这里涌入,所以资产阶级黄金至上的拜金主义思想也是从这里引

Ⅷ-第6 页(共 15 页)

二、对封建家庭罪恶的无情暴露

入,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念,这是资本主义性。这两种意识形态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推动着人们滑入更深的旋涡,走向腐化和堕落。

张爱玲是受过新思想熏陶的人,她渴望摆脱旧的婚姻观念、婚姻制度,建立西方人道主义文化思想为内涵的新型平等的婚姻关系。然而,在那个时代,婚姻无法摆脱经济这个重要的因素。中国的妇女在那个年代没有独立的政治、经济权益,社会地位低下,她们甚至没有自己的名字。“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封建道德要求她们依附男人,而她们的观念也有根深蒂固的依赖性。1971年,张爱玲在一次接受专访时说道:她的文学作品都是有据可循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时期中国风雨飘摇,民不聊生,人们随时受到战争和生存的威胁。

二、对封建家庭罪恶的无情暴露

暴露封建家庭制度的弊端与罪恶,是二十世纪上半夜中国文学一个经久不衰的重大主题。当然张爱玲也不例外。

张爱玲毫不留情地描写了中国封建家庭中温情脉脉的虚伪,将人性中的丑陋与邪恶赤裸裸地展示给人们看。她描写封建大家庭的明争暗斗,自相残杀,甚至是变态的母爱、父爱,亲人之间的彼此报复和嫉恨。张爱玲在她的文学创作中继承了《红楼梦》家庭没落的主题,同时又融进了她自己的生活体验。她的小说世界就是有一个个家庭故事构成:既有封建大家庭中的明争暗斗,又有现代小说家子的斤斤计较、互相算计。

(一)批判家庭亲情的冷漠

家庭应该是温馨的,子女应该在家长的关爱中健康成长,家庭成员之间也应该是相互扶持,相互帮助的。但张爱玲的小说描写的家庭关系是冷漠的,很难找到和睦的场景,没有家的爱和温暖可言。由于童年父母温暖亲情的缺失,为她带来巨大的阴影。我们可以从她所描写的家庭图景中窥见其独特的家庭观,她笔下的家庭无色调,家庭成员关系也淡漠。

《花凋》生命的悲凉不仅来自不能逃脱的疾病、死亡,更来自于亲人的冷漠、自私。川嫦是家中最小的女儿,她的父母与诸位姐姐都不甚在意她,她们自己打扮的花枝招展,只把穿过的剩下的东西给她。郑川嫦的父亲是一个整日泡在酒精里的孩尸。她的母亲是一个自私自利的魔鬼,怕暴露自己的私房钱,而放任女儿病死。郑先生在川嫦病重时对夫人说的:“这孩子一病两年,不但你,你是爱牺

Ⅷ-第7 页(共 15 页)

张爱玲小说主题研究

牲,找着牺牲的,就连我也带累着牺牲了不少。不算对不起她了„„[12]”。川嫦的墓志不过是华美的遮羞布,本该温馨舒适的家庭却是灵魂厮杀的残酷战场。每个孤独的灵魂弃儿,在荒野中迷失,为了生存和利益,亲情顶不过股票和私房钱。花终于凋零,冷酷铸就的泥金的小手,终于扼死了人。

在《倾城之恋》中,祖上曾盛极一时的前清翰林白家连年衰败,坐吃山空,家道中落到连日常生活都捉襟见肘。白家六小姐白流苏出阁,白老太为了办一个体面的婚礼,向各房筹钱,老三白良越、老四白良泳两家互相推诿,妯娌之间为了小账斤斤计较,白流苏初感人世冷暖。这里毫无和谐的气氛,亲情的温暖,自私、冷酷、虚伪、亲人之间相互算计。白流苏与丈夫离婚后带着一些家产回到娘家居住,所带的那点家产被哥哥们间接的用完光再无可用之财之后,她开始受尽了他们的冷嘲热讽,他们甚至把她当作耻辱的典范,她的存在无疑成了拖累和多余,甚至把她捻出去都嫌浪费工夫。可见,她在娘家中已经丝毫没有地位,这些亲人比陌生人还要可怕。而媒人徐太太的到来给了她一个逃出升天的机会。之后在妹妹的相亲会上认识了富家花花公子范柳原,迫于在家中的无奈,于是决定把自己当赌注。她明白了自己身后的不过是一群冷酷无情的家人,在心灰意冷的情景下,她不想再让自己下半身活的这么卑微,逃离这个没有人情味的家,于是决定用自己作为赢取身份、地位的砝码毅然的离开了家,去到了香港。

《半生缘》中曼帧的母亲,在曼帧被姐姐的丈夫奸淫后,拿着暴发户女婿的钱,逃避到遥远的家乡,恶意缺席,甚至临走前都没有想真的要去看一下曼帧。在《金锁记》中,曹七巧的哥哥曹大年把自己的亲妹妹嫁给姜家的残废公子,一心只想的是钱。《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微龙被亲生姑母当作诱饵来吸引年轻人,以满足自己变态的虚荣心。微小说《爱》中的女孩生于小康之家,“生得美”,于是,就有许多人来做媒,“但都没有说成”,后来,她被“几次三番地转卖[13]”的屈辱悲惨一生。她的亲戚由于对她的艳羡,到给她说媒,到后来不惜将她拐卖,一步步地折断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关系。张爱玲在这个微小说中,短短的几百字却把亲人之间的嫉妒、自私、冷酷,阴险的内心世界揭示得淋漓尽致,令人不寒而栗。

(二)对家庭观念的批判

张爱玲对中国传统家庭观念给予了全面深刻的抨击。《十八春》中的翠芝爱

Ⅷ-第8 页(共 15 页)

二、对封建家庭罪恶的无情暴露

着叔惠,当旧家庭的千金小姐想自由恋爱是不可能的,她与叔惠之间横着深深的鸿沟。表面上,曼璐的陷阱成全了他和叔惠的婚姻。其实不然,世均的父亲因为玩弄过曾为妓女的曼帧的姐姐曼璐。他是不会接受曼帧这个儿媳妇的。曼帧也好,翠芝也好,她们都无法逃离没落的旧思想、旧观念对她们的命运的迫害。

同样,《茉莉香片》的言子夜和冯碧落是相爱的。可是因为门第观念,冯碧落被迫与聂传庆的父亲订婚。本来言子夜告诉冯碧落:他准备出国留学,而她也可断然的决定逃婚。可冯碧落顾及到自家的名声,和言子夜的前途,于是选择了放弃。等言子夜从国外回来的时候,冯碧落却已经是另嫁他人了。言子夜表面上看他似乎是摆脱了封建礼教,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但是他还是不能忘记他曾经所接受过的属于中国传统的东西。如:仍然穿着旧时代的长袍,仍然对中国的封建文化有着眷恋的。

《创世纪》写的是匡家三代人的生活,匡家已经不是“创世纪”,而是“末世”。匡老太爷的遗产早已败光,靠着老妻的陪嫁度日,大半辈子生活在紫薇的压抑之下,但又无能力反抗。张爱玲的《鸿鸾禧》玉清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常年生活的物质匮乏让她的心中过度压抑,内心充满着自卑,身体变得瘦弱,内心变成冷漠。当玉清从常来压抑与贫穷的生活中解脱出来时,她发了疯似的用金钱来满足自己的物欲,虽然玉清是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女性。但她依然逃脱不了在封建思想影响下的,一般女子的宿命。那就是不能离开丈夫独自获得物质满足的生活。父母包办的旧式婚姻观念也是是张爱玲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张爱玲的笔下,这一问题却被刻划得入木三分。《怨女》就是一例。银娣为儿子玉熹娶妻,从自己的喜好出发,从家庭利益出发,操纵着儿子的婚姻大权。为了安抚儿子,竟然在婚前就应允以后让她纳妾。这种旧式婚姻必将导致悲剧;玉熹婚后纳妾嫖娼,妻子抑郁成疾,加上被婆婆有意折磨,不久离开人世。这些小说对旧式封建观念的批判主题得到有力的体现。

张爱玲的小说多半发生在守旧的公馆和弄堂内,故事的展开也主要围绕在“家”的氛围之中。《金锁记》的姜公馆,这也曾经显赫富有的旧式家庭,姜家成员众多,然而勾心斗角,媳妇们设法在婆婆面前争宠,为了多分一点遗产,不惜放弃脸面,哭闹撒泼。姜家日渐衰落,但他们仍然无法舍弃旧的生活方式。七巧的性格终于被扭曲,行为变得乖戾,不但破坏儿子的婚姻,致使儿媳被折磨而死,还拆散女儿的爱情。

Ⅷ-第9 页(共 15 页)

张爱玲小说主题研究

张爱玲对封建家庭是充满不满的。虽然她出身在满清贵族家庭里,但遗憾的是张爱玲从没有感受到家族显赫,成长在遗老遗少的家族衰落中。她的父亲身上就聚满了满清遗少的全部生活方式的癖好,诸如抽大烟、逛妓院;她的父亲挥霍祖业,不务正

业,坐吃空山,赌博、嫖妓吸毒。因此,她的小说中带着对这些封建遗少们的讨厌和排斥。张爱玲对传统观念的批判,除了与她自身的经历是密不可分的。

但一个作家的成长与创作,是离不开她对文学传统的借鉴与继承。古往今来,几乎每个作家都是在吸取前人养料中创新与超越的。从而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张爱玲对传统家族的批判也与自身的文学基础是有关的。张爱玲的父亲虽是个封建遗少,但是旧学功底好,历史知识丰富,他曾将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这部书的时代背景,家庭情况,书中的主要人物详细地分析给女儿听。张爱玲在《红楼梦魇•自序》中谈到自己读《红楼梦》和《金瓶梅》的一些感想,进而写道:“这两本书(指《红楼梦》与《金瓶梅》在我是一切的源泉,尤其是《红楼梦》[14]”。的确,我们完全可以在张爱玲的小说里,咀嚼出《红楼梦》和《金瓶梅》的味道。

三、对丑恶人性的丰富展示

张爱玲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作家,她执着于普通人生中探索人性的真相,对人的真实生存境况表现出强烈的关注。张爱玲的小说中暴露出人的灵魂阴暗与丑陋的一面,描写了各种变态扭曲的心理,矛盾的情结、分裂的人格。米兰•昆德拉页曾说过,小说如果放弃了对人性的探讨,那就是小说的死亡。

(一)亲情的千疮百孔

在对丑恶人性的展示中,《金锁记》是张爱玲作品中最典型的一部。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对人性的探讨上。小说中的女主角曹七巧因为想拥有财富而甘愿嫁给长期瘫痪的姜家二少爷。为了金钱,她忍受着刻骨铭心的情欲的折磨。“多少回了,为了按捺她自己,她进得全身的筋骨与牙齿根都酸楚了。[15]”时光流逝,镜中的人老了十年,曹七巧的苦也终于熬到了头,她名正言顺地得到了一份家产,满足了她梦寐以求得黄金欲。当风流少爷——季泽跑到她家倾诉起“爱情”来的时候,起初她感到的是一种“细细的喜悦”,然而她转念一想,认为季泽是在哄她,想要她的钱,便立即警觉起来,暴怒起来。她甚至无法容忍儿女的生命乐趣,Ⅷ-第10 页(共 15 页)

三、对丑恶人性的丰富展示

她控制着儿子,给他娶了“不甚中意”的儿媳妇芝寿,扶正了娟姑娘,却不让他与妻和妾同房,整夜陪她“抽大烟”,在她的折磨下,长白的妻妾相继离开了人世,“长白不敢再娶,只在妓院走走[16]”。她对女儿也是一样,给女儿裹脚,使女儿不能正常读书,活活埋葬了女儿一生的幸福。曹七巧因财产泯灭了自己的情欲,转回又以封杀别人和自己儿女的情欲来作为自己情

欲缺失的补偿。

长安到了快三十岁,七巧见没有人来提亲,她女儿注定要做老姑娘时,就又换了一种论调说长安“自己长得不好,嫁不掉,还怨我做娘的耽搁了她[17]”。后来在长安的堂妹长馨的帮助下,背着七巧,长安认识了一位留学生童世舫,双方都满足后,婶婶兰仙出面替长安做媒。曹七巧初听见,倒也欣然,订婚后见女儿时时带着幸福的微笑,她就嫉妒了,冷言冷语骂长安“这些年来,多多怠慢了姑娘,不怪姑娘难得开个笑脸。这下子跳出了姜家的门,称了心愿了,再快活些,可也别这么摆在脸上呀――叫人心寒[18]”。见女儿并不计较,还努力戒烟,就挖苦、谩骂死不要脸,急于嫁人,“是肚子里有了搁不住的东西是怎么着[19]?”

《金锁记》不仅写出了命运的多舛,生活的悲苦,还道出了时代的无奈,女性的悲哀:曹七巧,这位年轻漂亮、活力四射的“麻油西施”,为生计嫁给患骨痨的丈夫做偏房,结果是走进了吃人的封建礼教的堡垒——姜公馆,跌入了万丈的人生深渊,开始过着压抑的人生。更令她感到窒息的是,姜公馆里谁都可以轻视她,瞧不起她,连个丫头也敢对她冷嘲热讽,她用青春换来的二奶奶的尊严,已是荡然无存。更值得一提的是作品《金锁记》还写了人的情欲在命运的捉弄,生活的无奈之中渐渐发生了蜕变,一步一步走向了变态,以及这种变态性格酿造的几代人的畸形命运。再加上封建礼教对她人性的压抑,这场礼教的浓霜使得她不得不强压自己的情欲之火,使得自己那开始喷薄的火山,也开始熄灭。此后,她冷酷了,尖酸刻薄了,开始了她的报复之旅。是封建礼教对人性压抑,对爱情的禁锢,使得情欲这块矿石在拜金主义的烈火冶炼之下,铸造出这样的一个殉葬品,一个戴着黄金枷锁的“奴隶”与“怪胎”。曹七巧的悲剧是那个社会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张爱玲在《金锁记》中将曹七巧塑造成了一个人性变态和人性变异的女性形象,塑造成了一个鞭笞情欲,贪婪物欲的魔妇,塑造成了一只关在笼中受伤的野兽,塑成了一个放在封建礼教和拜金主义供台的血淋淋的祭品!《金锁记》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张爱玲将人性的荒诞与苍凉诠释到了极致。

Ⅷ-第11 页(共 15 页)

张爱玲小说主题研究

《茉莉香片》也展示了一个人性扭曲、畸形,变态的富家弟子聂传庆的心理历程。聂传庆的遭遇是值得同情的,在没有父爱的环境里,造就了他扭曲的性格。他确实活得很不幸,活的很压抑。在家,生父把对生母的憎恨迁怒于他,后母更是鄙薄虐待他,使仇父恋母情结在其心中滋长,对异性产生偏执仇妒心理。他变得自卑、猜忌、冷淡、自私。精神失衡,心理裂变,人性扭曲,自我意识错乱,欲罢不能的心理预演欲烈。在故事的结尾,聂传庆积累在心中的怨气火山似的爆发,他无情的用脚摧残着丹朱,流露的是残忍与邪恶。和他懦弱的性格完全不符合。这种转变只因为性格的扭曲与压抑,无法发泄所导致的恶果。《倾城之恋》白公馆的人们,《半生缘》曼帧和曼璐互相倾轧的手足,在张爱玲笔下亲情在金钱和私利面前不堪一击,家庭不是温馨的港湾,简直是互相斗法的战场。张爱玲在《私语》曾说“乱世的人,得过且过,没有真正的家。[20]”可见,亲情的缺失造成了张爱玲这种人性观。

(二)爱情的自私软弱

《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威龙,是女性为了追求异性的爱而将自己毁灭的一个典型悲剧。她深爱着乔其,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她身上,而乔其却只是玩弄她的感情,使她丧失了对人生,对异性的自信,她牺牲了人格和尊严,自愿沦为“高级娼妓”自贱成“造钱”的交际花以取悦并不爱她的丈夫。《心经》中的许小寒,她那种变态的恋父情结,对母亲的嫉妒、排斥,对女孩儿时代的留恋等等。她明明知道自己真爱是违背伦理道德的,但她因为恋着自己的父亲而一遍一遍扼杀掉了健康的爱情。长大后,她肆意地和父亲调情,或借用龚海立来刺激父亲,最后还试图借用绫卿母亲的力量来成全她自己——这样的女孩子多少有点阴险,并带着点心理的变态。她是这样对父亲的一番发自内心的“表白”:“你看不起我,因为我爱你!你那里还有人心那-----你是禽兽!---你看不起我![21]”。无论作为父亲还是情人,父亲许峰仪都是自私、不负责任的——不只对小寒,对他的妻子、情人亦是如此。他不爱自己的妻子,却毫无理性地无将这份本应给予妻子的爱莫名地转嫁到女儿身上,无视妻子的存在并最终遗弃了她。他也不爱段绫卿,段绫卿只是小寒的替代品而已,他不能给她一个家、一个名份。三个女人间夹杂的唯一男性许峰仪,根本无力与真实的自己取得认同,他不断的回避和情感转移不仅造成了三个女人的悲剧,也透露出自己人格的懦弱和人性的自私。相

Ⅷ-第12 页(共 15 页)

三、对丑恶人性的丰富展示

比小寒的自私与心计,许峰仪更残忍,更自私,且多了虚伪。《白玫瑰与红玫瑰》中的振保表面看来是一个对待朋友热心,周到,义气。然而,他始终在情和理之间犹豫,徘徊,挣扎着。男人的心总是骚动的,永远不会把心在一个女人身上逗留,男人可能从未爱过。当红玫瑰为他舍弃一切准备和他浪迹天涯的时候,出身寒微的佟振保背弃了自己爱的诺言,因为“他所有的一点安全,他的前途,都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叫他怎么舍得轻易由它风流云散呢”。

张爱玲在描写人性的时候,多描写人性中丑恶的一面。她表示“我写那些人,他们有什么不好,我都能够原谅,有时候还喜爱,就因为他们存在,他们是真的存在[22]。” 张爱玲的小说大部分中暴露出人的灵魂阴暗与丑陋的一面,描写了各种变态扭曲的心理,矛盾的情结、分裂的人格。尽管她的小说可以说是对时代衰败和家庭败落的悲叹,可以说是对男欢女爱的冷眼旁观,但这些都不是张爱玲小说创作的最高命意。相反,它们构成张爱玲借此表现人生,探索人性的一个背景,一个五彩缤纷的舞台,舞台上演的主题只有一个,张爱玲关注的焦点始终是人性。沈庆利在论文《“巫女”的眼光——论张爱玲对人类本性的探索》中写过这么一句话,“张爱玲的小说尽管有多种主题,但对人性的关注和探索始终是她的最高命意。张爱玲用自己的笔几乎触及人性深处所有的隐秘的角落,书写她对脆弱人性的深邃洞察[23]。”

张爱玲小说充满了这些苍凉与悲哀的悲剧意识,很大程度上源于张爱玲对人生生存处境特别是女性的可悲生存处境的感知与体认,她以多思善感而悲悯的文学气质,以热闹而入世的人生态度审视着世间的一切,对乱世中的悲情投入深切的关注与同情。它浓缩着作者对人性的剖析,特别是对人世的洞悉,体现了张爱玲对生命对人世的一种独到而深刻的体悟。她对人性的洞察和对人生永恒悲剧性的深刻认知,传达出对个体生命的生存寂寞、生存痛苦、生存恐怖的生命悲剧性的理性认知。她对乱世中芸芸众生的悲剧生存境遇,投入了深切的同情与悲悯,形成了“苍凉美”的悲剧基调,她在小说中把软弱的凡人们的生活欲望、生命意志和生存本性,作为为悲剧的最终根源,这种个体生存悲剧所呈现出的苍凉美而非悲壮美的美感特征,表现了张爱玲承续传统的审美情趣和意向。

此外,张爱玲对人性丑恶的揭露,很大程度上受其母亲的影响。她的母亲喜好西方文化,再加上张爱玲曾广泛接触了西方文学如毛姆、威尔斯、奥尼尔等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家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世界出现的精神危机有着深刻的洞察,Ⅷ-第13 页(共 15 页)

张爱玲小说主题研究

现代派的作品充满了虚无主义思想,强烈的危机意识和悲观主义情绪。张爱玲就自觉接受了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情欲、性欲论调,并以此来解释人生的饥渴和挫折,对扭曲的时代和病态的社会进行强力批判和暴露。

参考文献

[1]张爱玲.《童言无忌》,《流言》[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2]刘再复.张爱玲与夏志清的小说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35-36.[3] 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1945年5月《万象》杂志.[4][10][15][16][17][18][19]张爱玲.金锁记[A]张爱玲文集[Z].海口:海南出版社1995.[5]张爱玲.倾城之恋[A]张爱玲文集第三卷[Z].海口:海南出版社,1995.[6][7] 张爱玲.半生缘[A]张爱玲文集[M]安徽文艺出版社.2004.[8]张爱玲.多少恨[A].金宏达、于青编.张爱玲文集第一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9]王克俭.文学创作心理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11]余斌.《张爱玲传》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49页.[12]张爱玲著.《花凋》.张爱玲小说.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3.[13]张爱玲.《张爱玲散文全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14]张爱玲.《红楼梦魇•自序》,收入《张爱玲文集》第四卷,编者:于青、金宏达.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7月第一版.[20]张爱玲.《私语》.第206页,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2005年1月出版.[21]张爱玲《倾城之恋•心经》.北京文艺十月出版社.2009.[22]张爱玲.《我看苏青》.选自《张爱玲作品集——余韵》花城出版社,第64页.[23]沈庆利.“巫女”的眼光——论张爱玲对人类本性的探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Ⅷ-第14 页(共 15 页)

三、对丑恶人性的丰富展示

致 谢

行文至此,我的这篇论文也快接近尾声了。岁月如梭,我四年的大学时光也即将敲响结束的钟声,这让我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从开始选题到顺利论文完成,论文的写作与修改如在迷宫中行走,不知道迷宫是否有出口,甚至也想要放弃。在此,我向热心帮助过我的所有老师和同学表示由衷的感谢!在写这篇论文的过程中,曾遇到过很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是专业上的问题,有的是论文格式上的问题。感谢在论文写作和修改期间始终对我报以宽容、耐心的何世龙老师,使我的论文可以顺利的的完成。何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为人和蔼可亲,从论文的选题、大纲制定到论文撰写、终稿的完成,导师在这个漫长过程中一直耐心教导,促使我在论文的形式和内容都有了很大的改进。何老师扎实稳健的治学风格、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引导我不断开阔思路,鼓励我大胆的创新,使我在这一段宝贵的毕业时光中,既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和锻炼了心态,又培养了良好的实事求是的习惯。

最后,再一次向关心和帮助我完成此篇论文的何世龙指导教授和提供我论文建议的答辩小组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感谢你们为我们营造的浓郁学术氛围,以及学习指导与监督上的无私帮助!

高乃英 2015年5月10日

Ⅷ-第15 页(共 15 页)

第三篇:浅谈张爱玲专题

浅谈张爱玲

话说张爱玲,个人总是以为,她只是一个良好的记录者。而非一个良好的作者。

诚如她所说:一般的说来,活过半辈子的人,大都有一点真切的生活经验,一点独到的见解。他们从来没想到把它写下来,事过境迁,就此湮没了。

无论是什么,她所写的,都是她的真实感受。所以,自从她和胡兰成黯然的分开之后,她就没能再创作出诸如《金锁记》一般的精品了。或许,也有别的方面的因素吧。但是,本人还是认为那大约就是因为她所创作的都是,或者,至少是part of her story。诸如《小团圆》,《半生缘》,无论是什么,都是包含着一种非常浓厚的悲剧主义浪漫色彩。或许美丽的如梦似幻,但却是最终逃不开现实化悲剧的色彩。

在她的小说中,男女主人公是不会那样在离别之后又奇迹般的相遇的。分开,就是分开。或许,是新的开端。或许,又是永远的记忆定格。也许,在分开后也曾有过深情的回眸,也许,在离别后也有黯然的瞬间。但至少,曾经爱过。至少,有过曾经。那样,就够了么?或许吧,感情的事,又有谁说的清楚呢?

这般缜密的生物反应,至少是现在的科技所无法参透的。是爱,还是不爱;是恨,亦或者只是难以割舍?没有人知道答案,也没有人能确切的感知别人的内心。这就注定了的,让爱情变成了一个如此难解的玩意。

就好像,你写着这个字,无论多少划,都不足以体现你心中的繁杂。就好像,是古往今来那么多的痴男怨女,那么多的哭笑恨骂都被熔融到这10划之中了。原来以为,爱是承诺。但经历了,才渐渐的醒悟过来,爱,不过是一个苍白而脆弱无力的字眼。所有的情感,早已不是这个字所能承载的了。

一如张爱玲所言:“如果我不爱你,我就不会思念你,我就不会妒忌你身边的异性,我也不会失去自信心和斗志,我更不会痛苦。如果我能够不爱你,那该多好。”爱情就又如这世上最优秀的猎者,先是用甜蜜诱惑你上钩,再来,就用那原先的甜蜜细细的打磨你内心最为柔软的角落。慢慢的,揉烂了,便成了灰,然后,心就死了,却依旧流着泪,不止。

这种感情就又如福寿膏一般,浅浅的一品,便上了瘾,然后,就再也无法割舍了。然后,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就无数次的重复着快乐的癫狂与失落的无望。大好的时光,便这样的在无望的等待之中一晃而过。

得到乎?失去乎?

佛曰:“不可说也”

第四篇:现代教育研究作业

重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和改进策略

摘要: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极其庞大而又特殊的群体。根据有关资料估算, 截至2006 年底, 西部农村地区仅14 岁及以下留守儿童总量就达到了775 万, 其中, 学龄留守儿童不少于500 万。地处中国西部的重庆, 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现状使重庆农村出现了23512万留守儿童。重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折射出了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教育方面存在缺失。重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 加强学校教育是重要途径。

关键词:重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

一、家庭教育现状及其改进策略研究

改革开放大潮中的重庆周边区县,有大批人员离家出国或到外地去经商、务工或学习,他们把孩子留在交给祖辈、带养人或教师照管。目前, 学术界对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的家庭区分出了“准单亲”型、“祖孙同堂”型、“寄人篱下”型、“儿童独立成户”型等多种。留守儿童,在缺少父母关爱,以及良好的家庭教育下成长,于是在出现了不少问题。然而,他们的祖辈大多文化知识水平并不高,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可谓是一窍不通,对于孩子的心理问题无法及时给予疏导,对于孩子的学习也无法辅导。

对策:针对以上情况,在2006 年11 月底,重庆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南川区召开,全市40 个区县相互学习、交流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经验。南川区实行“代理家长制”。要求代理家长落实“五个一”,做到“三知”、“三多”。落实“五个一”,即每周与留守儿童联系交流、辅导作业一次,每月与留守儿童的父母、任课教师、托管人联系一次,每学期制定一份帮扶留守儿童工作计划书,每学期撰写一份帮扶工作情况总结或留守儿童教育经验文章,每季度向乡镇(街道)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机构报告一次工作进展情况。做到“三知”,即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家庭基本情况、班级和教师情况,为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引导工作奠定基础。做到“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沟通、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学生集体活动、多到留守儿童家中走访。江津区李市镇探索“隔代家庭教育新机制”。一是充分发挥农村隔代家长学校的主导作用,每学期至少对隔代家长培训两次,并请优秀的隔代家长介绍经验。二是利用“家长开放日”让隔代家长学习教育经验。三是通过开展“农民道德评议”活动促进隔代家长改掉不良习惯,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同时,聚合各方力量构成教育网络。

二、学校教育现状及其改进策略研究

据调查发现, 在2005 年以前,西部农村少数中小学校因为种种原因, 对留守儿童实施了“只要不出事, 只要学校没有责任,他们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的管理策略,极个别学校或教师对“极为顽劣”的留守儿童, 还采取了开除或劝其

转学的办法。而今, 这种情况有了显著改变, 绝大多数中小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关爱, 不过, 有关教育也还较多地停留在进行舆论宣传、组织临时性活动的层次上。

由此可知,重庆农村留守儿童之所以存在诸多问题, 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体系同程度的缺失相关,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学校教育的缺失是重要的因素。重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等教育资源缺乏, 教育观念较落后, 不能有效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不足, 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面也存在着一些缺失。

1.教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重要性认识的缺失。

重庆农村学校绝大多数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在整个社会中的重要性, 没有认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是一个急需教师重点关心和帮助的特殊群体。

2.学校对留守儿童关爱的缺失。一方面侧重于在校期间的教学管理, 侧重学生遵守纪律情况和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师更多的是关心如何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 关注学校的升学率,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生活关心就难以顾及, 较少主动与留守儿童的家长沟通, 对那些有问题的留守儿童的教育没有耐心, 经教育 无效时, 基本放任不管。另一方面是教师较关注学习成绩相对好的学生, 对成绩相对较差的“留守儿童”关注不够。

3.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的缺失。“重庆市普通中小学主要办学条件达标率均低于75%”③。重庆农村经济普遍较落后, 农村中小学总量不足, 且分布不均衡, 重庆市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的各项指标的达标率与城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绝大多数农村学校因条件限制还不能对留守儿童实行寄宿制管理, 农村学前教育的情

况更差。客观条件决定了重庆农村留守儿童不能接受到较好的教育。

4.农村师资力量的缺失。一是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 优秀教师流失严重。二是教师队伍数量不足, 生师比偏高。三是教师队伍学历层次不高, 全市68, 575 名初中专任教师中, 专科及其以下学历占46133%④。重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则远低于以上比例。以上因素决定了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的薄弱, 留守儿童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

对策

重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 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了农村中小学校、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通过多年来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深入研究, 笔者认为,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 是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的最好弥补。

1.学校要提高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重要性的认识。

学校应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来抓。一是学校倡导教师承担起家长的部分责任, 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关注与管理。二是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档案, 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 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的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关注、共同教育的局面, 增强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关爱。

2.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搭建关怀平台。

一是学校开通亲情电话, 为留守儿童和外出务工家长搭建交流平台。二是建立班主任与留守儿童家长定期联系机制, 并使外出务工家长定期与班主任取得联系, 了解子女学习、生活等情况, 形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动平台;三是搭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平台。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 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 及时发现和矫正留守儿童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四是为留守儿童成长搭建活动平台。广泛开展有助于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以先进文化占领青少年教育阵地, 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2.努力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针对重庆农村现有教师素质普遍不高的现状, 一是教育行政部门应从政策优惠和物质奖励上, 鼓励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条件艰苦的偏远山区学校去工作,给这些学校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活力。二是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 使他们转变教育观念、增强奉献精神、提高教学能力, 提高老师的整体素质。三是可以利用重庆高校的人才资源, 大力推行优秀学生顶岗实习工作。

3.实行留守儿童“寄宿制”。

实施“寄宿制”是目前各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难题的最有效措施。学校实行寄宿制度能够克服监护人管理不到位的情况, 对孩子们实施有效管理。用寄宿制的办法把留守儿童集中到学校统一管理, 从宏观上讲, 节省了分散管理的社会成本,提高了效率。留守儿童“寄宿制”的优势在于, 可以帮助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促进个性发展、提高学习成绩、改变辍学倾向、培养道德情感和提高社交技能。目前的重庆广大农村中小学普遍缺乏寄宿条件。特别是一些交通不方便、经济条件差的地方, 初中都不能实行寄宿制度。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 改善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 增加师资的配备, 实行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教育。重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 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解决重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除了加强重庆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外, 应构建以政府为主导, 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的重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体系。

三、社区教育现状及其改进策略研究

当前, 人们普遍认为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社区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这种观点, 比较符合事实, 但它并不能说明留守儿童社区教育无法开展。2006 年11 月底,重庆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南川区召开,全市40 个区县相互学习、交流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经验。其中,长寿区建立“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室”。该区依托计划生育协会建立“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室”,使留守儿童工作真正落实到基层,弥补了工作人员和经费的不足。在工作中,该区先在江南镇进行试点,镇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小组,村工作室由村里的老干部、退休教师等组成骨干帮教队伍,从生产、生活、学习和思想四个方面关心留守儿童,并形成了走访制度、检查制度、评比制度等。永川区开展“手拉手”活动。团队干部、辅导员、退休老干

部、青年志愿者、同学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通过“大手拉小手”、“小手拉小手”、“让我走近你”、“结对子”、“ 爱心联盟”、“ 代理家长”、“假期学校”、“净化工程”等形式,开展走访、谈心、捐助、写信、辅导、管理等活动,让留守儿童得到亲人般的关怀和师长般的教导。此外,九龙坡区各部门齐抓共管,加强组织领导,紧紧抓住学校教育这个主阵地,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帮扶作用,大力创新道德实践活动,努力寻求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新途径。万州区甘宁镇采取多种形式帮助有困难的留守儿童,特别是镇关工委组织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20 多人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与困难的留守儿童家庭结对帮扶,取得了实效。云阳县路阳镇确立了“五有”目标即“分类管理,让留守儿童有人教育;建立代理家长制,让留守儿童有依靠;展‘1+X’结对帮扶活动,让留守儿童有人关爱;整治校园周边环境,让留守儿童有良好环境;加大考核力度,让留守儿童有人重视。”垫江县桂溪镇确定了“四增四减”工作思路,即“增强合力,减少管理盲区;增加就业,减少留守基数;增大投入,减少体制障碍;增进改革,减少教育缺失。”

文献综述:

[1]赵鑫.李森:新课程改革呼唤校长的有效教学领导[J].网络科技时代.2007,(15):14-17.[2]张秀琴,王媛.中小学校长素质研究20年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07):19-22.(字数:3755)

重庆市妇联按照市委副书记张轩的指示,由市妇联主席蓝运华带队,于8月21日至9月25日对我市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据此次调研统计,至2007年8月底,全市有0-16岁农村未成年人440万,其中留守儿童235万人,占农村未成年人总数的53.41%。比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推算的146.47万人增加了88.53万人,增长60%。(127字)

第五篇:护理研究作业

1.【第1章】有关证据推荐意见C 级正确的是()。A 建立在Ⅴ 级证据基础上

B 基于专家报告或意见

C 有一定的局限性

D 支持力度较强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2.【第1章】重测信度常用来反映研究工具信度的哪个方面的特征?()A 稳定性

B 内在一致性

C 等同性

D 敏感性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3.【第1章】在“糖尿病自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相关性”研究中,属于自变量的是()。A 糖尿病

B 自理能力

C 病程

D 生活质量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4.【第1章】下列不属于确立研究问题阶段的内容是()。A 选题

B 查阅文献

C 形成假设

D 随机分组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5.【第1章】一篇科研论文的关键词一般为()。A 3~5 个

B 5~7 个

C 2~3 个

D 没有限制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6.【第1章】评价研究是否做了预试验属于()。

A 对研究目标的评价

B 对科研设计的评价

C 对研究变量的评价

D 对测评工具的评价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7.【第1章】科研论文中针对研究结果的各种现象、数据及资料进行阐述、推理和评价,作出理性的分析和解释的部分是()。A 前言

B 材料与方法

C 结果

D 讨论与分析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8.【第1章】某医院对本院从2005 年1 月至2005 年12 月的院内感染发生率进行了统计,欲用统计图的形式反映出各个月的院内感染发生率的变化趋势,应最好选用下列哪一种类型的统计图?()A 圆图

B 线图

C 单式直条图

D 百分条图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9.【第1章】科学研究中的不端行为不包括()。A 伪造数据

B 歪曲结果

C 实验数据判断偏差

D 杜撰原始数据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10.【第1章】计算哪种效度时,一般用因子分析?()A 结构效度

B 表面效度

C 内容效度

D 效标关联效度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11.【第1章】下列用于提高质性研究结果可信程度的方法中,哪项是错误的?()A 减少霍桑效应

B 采用准确的测量方法

C 将整理后的资料返回研究对象,以核对资料 D 采用合众法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12.【第1章】哪项不是质性研究资料收集的方法?()A 问卷法

B 访谈法

C 观察法

D 记录行为的过程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13.【第1章】下列属于计数资料的选项是()。A 血压

B 心率

C 体重

D 治愈人数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14.【第1章】用点的密集程度和趋势表示两种现象的相互关系一般选用哪种类型的图?()A 圆图

B 散点图

C 直方图

D 百分条图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15.【第1章】某社区医院对该社区内的中学生进行体检,获得了有关身高、体重、肺活量和胸围的具体数据,请问这些资料属于何种类型的资料?()A 计量资料

B 半计量资料

C 等级资料

D 计数资料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16.【第1章】利用综述文献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进行文献查找的方法称为()。A 倒查法

B 顺查法

C 抽查法

D 追溯法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17.【第1章】下列哪个文献的类型是属于零次文献?()A 书信

B 年鉴

C 期刊论文

D 进展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18.【第1章】下列有关概率p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 p值范围在-1~1之间

B p≤0.1在统计学中被称为是小概率事件

C p≤0.05在统计学中被认为是事物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的界限

D 必然发生事件的概率为0,不可能发生事件的概率为1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19.【第1章】质性研究收集资料的工具多为()。A 问卷

B 量表

C 观察量表

D 研究人员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20.【第1章】霍桑效应是哪种资料收集方法的缺点?()A 观察法

B 会谈法

C 生物医学测量法

D 投射法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21.【第1章】下列哪项不是科学研究的特点?()A 合乎逻辑

B 着重共性问题

C 可验证

D 结果不能重复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22.【第1章】人种学研究方法最早由谁提出的()。A Maslow

B Syle C Leininger

D Roy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23.【第1章】评定者间信度常用来反映研究工具信度的哪个方面的特征?()A 稳定性

B 内在一致性

C 等同性

D 敏感性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24.【第1章】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个度量,统计上用哪种符号表示?()A α

B P

C t

D S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25.【第1章】评论论文立意是否有创新,是否完全重复别人的工作,是为了评价科研论文的()。A 选题

B 研究方法

C 研究结果

D 讨论和小结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26.【第1章】若研究者在研究中让研究对象过多地接受创伤性检查或承担增加检查项目的费用,这样做是侵犯了研究对象的哪一项基本权力?()A 自尊的权力

B 知情的权力

C 自决的权力

D 避免伤害的权力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27.【第1章】护理研究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是()。

A 选题和确立研究问题

B 科研设计

C 收集资料

D 书写论文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28.【第1章】下列科研设计中解释研究变量间因果关系最强的是()。A 实验性研究

B 类实验性研究

C 非实验性研究

D 质性研究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29.【第1章】护理论文第二段“对象与方法”内容是判断论文下列哪项特征的主要依据?()A 实用性

B 真实性

C 科学性

D 可行性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30.【第1章】评价研究中测评工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属()。A 对研究目标的评价

B 对文献回顾的评价

C 对研究变量的评价

D 对测评工具的评价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31.【第1章】非实验性研究的特点是()。A 随机分组

B 随机抽样

C 不施加干预

D 对因果关系论述较强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32.【第1章】确立研究问题的过程主要步骤是()。A 提出研究问题

B 查阅文献

C 假设形成

D 问题陈述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33.【第1章】研究某地区老年人健康需求,随机抽取该区10 个居委会的老人进行调查,此抽样方法为()。A 便利抽样 B 单纯随机抽样

C 系统抽样

D 整群抽样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34.【第1章】用于描述计量资料型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统计学指标是()。A 构成比

B 标准差

C 标准误

D 均数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35.【第1章】国外早期护理研究主要是关于哪方面的?()A 护理教育

B 护理理论

C 专科护理

D 护理发展史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36.【第2章】类试验性研究必须具备的内容是()。A 随机分组

B 随机取样

C 干预

D 设对照组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37.【第2章】证实论文言之有据,及对他人的尊重.是论文的哪一部分?()A 前言

B 结果

C 参考文献

D 讨论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38.【第2章】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前言的陈述?()A 介绍立题的依据

B 研究工作的重要性

C 自我评价

D 研究预期的目的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39.【第2章】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尊重原则的内容?()A 自主决定权

B 隐私权

C 匿名权

D 知情同意权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40.【第2章】KR-20值常用来反映研究工具信度的哪一方面的特征?()A 稳定性

B 敏感性

C 等同性

D 内在一致性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41.【第2章】下列四种类型效度中最能反映研究工具质量好坏的是()。A 表面效度

B 内容效度

C 效标关联效度

D 结构效度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42.【第2章】科研论文是()。A 科研数据的书面总结

B 科研设计的书面总结

C 科研工作的书面总结

D 科研选题的书面总结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43.【第2章】选择研究对象要服从于()。A 研究目的 B 随机原则

C 规定的样本数

D 选题背景资料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44.【第2章】文章的精华部分是()。A 前言

B 摘要

C 讨论 D 结果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45.【第2章】文章富有生命力的标志是具有()。A 科学性

B 创新性

C 实用性

D 逻辑性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46.【第2章】运用临床现有的资料如病历进行分析和总结的研究,称为()。A 回顾性研究

B 前瞻性研究

C 试验性研究

D 预期性研究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47.【第2章】在研究时,研究者若没有向研究对象说明研究的目的和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就侵犯了研究对象的哪一项基本权利?()A 保护隐私的权利

B 自决的权利

C 知情的权利

D 避免伤害的权利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48.【第2章】识别某一本图书的唯一标识是()。A 书名

B 著者

C 出版社

D ISBN号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49.【第2章】血压(mmHg)、体重(kg)、身高(cm)、肺活量(ml)等属于()。A 计量资料

B 等级资料

C 计数资料

D 随机资料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50.【第2章】在观察法中,研究者的哪一类观察者的角色最易触犯伦理问题?()A 完全的参与者

B 完全的观察者

C 观察的参与者

D 参与的观察者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51.【第2章】某护士对本科室的病人进行调查,即选择最容易找到的人作为研究对象,请问她用的是什么抽样方法?()A 配额抽样

B 滚雪球抽样

C 方便抽样

D 分层抽样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52.【第2章】关键词可帮助读者在检索中()。A 了解论文内容

B 迅速查到文献

C 找到分类索引

D 找到著者索引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53.【第2章】研究问题的陈述内容可用以指导()。A 撰写论文

B 科研设计

C 收集资料

D 统计学分析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54.【第2章】科研论文第一段“前言”部分主要叙述内容是()。A 研究对象入选条件

B 研究背景和预期目的 C 护理干预措施

D 收集资料方法和步骤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55.【第2章】下列属于信度主要特征的选项是()。A 可操作性

B 内在一致性

C 敏感性 D 精确性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56.【第2章】根据循证医学, 下列那一项是证据水平为I级的证据()。A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系统综述

B 类实验性研究设计

C 专家的会诊意见

D 调查性研究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57.【第2章】前瞻性研究又称()。A 量性研究

B 质性研究

C 实验性研究

D 队列研究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58.【第2章】荷兰《医学文摘》的英文刊名缩写为()。A EM

B BA

C IM

D SCI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59.【第2章】以下哪项对护理研究的描述是不正确的?()A 从实践中发现需要研究的护理问题

B 通过科学方法有系统地研究或评价该护理问题

C 直接或间接地用以指导护理实践的过程

D 对医疗新技术的开展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60.【第2章】下列哪项不属于科研选题时的注意事项?()A 选择对临床有指导意义和创新内容的问题进行研究

B 选题范围不可太大,涉及面过大则不易深入

C 研究问题的可行性

D 研究内容尽量完全重复别人的工作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61.【第2章】护理科研论文的摘要书写不包括()。A 目的 B 病例介绍

C 结果

D 结论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62.【第2章】表示二分制研究工具内在一致性的数值是()。A KR-20值

B 重测信度系数

C Cronbach’α相关系数

D 等同性相关系数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63.【第2章】研究结果的价值关键在于立题要()。A 有吸引力

B 有深度

C 有新意

D 有实践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64.【第2章】观察法的主要优点是()。A 能准确解释因果关系

B 适用范围广且方便

C 反映研究的科学性高

D 不涉及伦理或隐私等问题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65.【第2章】某医院对各科室护士的职称构成情况进行调查并获得了相应数据,欲用统计图的形式表示出各职称的构成比,应最好选用以下哪一种图形?()A 单式直条图

B 复式直条图

C 百分条图

D 线图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66.【第2章】 循证医学的证据水平一共有几级()。A 4

B 5

C 6

D 3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67.【第2章】评价研究方法和结果时,主要是评价其()。A 先进性

B 实用性

C 科学性

D 可行性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68.【第2章】实验性研究和非实验性研究是按下列哪项来分类的?()A 按研究设计内容不同

B 按研究性质不同

C 按研究对象不同

D 按研究目的研究 正确答案:A 多选题 69.【第3章】下列关于检验效能的说法正确的有()。

A 用 1-β表示其大小

B 检验效能只能取单侧

C 一般认为检验效能至少取 0.80

D 也称假阴性率

E β表示第一类错误概率,即不能否定无效假设的概率 正确答案:ABCD 多选题 70.【第3章】在评价科研论文时,主要考虑的论文特征有()。

A 科学性

B 实用性

C 文学性

D 先进性

E 创新性 正确答案:ABDE 多选题 71.【第3章】下列哪些文献属于一次文献?()A 手稿

B 专著

C 期刊论文

D 综述

E 书稿 正确答案:BC 多选题 72.【第3章】在统计学中说明离散(变异)程度的指标有()。

A 均数

B 全距

C 方差

D 标准误

E 标准差 正确答案:BCE 多选题 73.【第3章】下列属于实验室指标的测量的是()。

A 心电图测量

B 指尖血氧饱和度测定

C 血气分析指标的测定

D 细菌菌落计数

E 生物活检进行病理检查 正确答案:CDE 多选题 74.【第3章】研究目标可分为()。

A 阶段目标

B 最终目标

C 初步目标

D 理论目标

E 操作目标 正确答案:AB 多选题 75.【第3章】科技研究成果按其功能分类可分为()。

A 医学理论类

B 临床类

C 应用或开发技术类

D 基础类

E 软科学类 正确答案:ACE 多选题 76.【第3章】选题过程中查阅文献的目的是()。

A 充实研究方法 B 启发研究思路

C 阅读相关理论

D 为收集资料做准备

E 避免完全重复他人的工作 正确答案:ABCE 多选题 77.【第3章】非实验性研究包括()。

A 描述性研究

B 因果关系研究

C 相关性研究

D 干预性研究

E 比较性研究 正确答案:ACE 多选题 78.【第3章】护理论文正文按四段式书写的内容应包括()。

A 前言

B 摘要

C 材料与方法

D 结果

E 讨论与分析 正确答案:ACDE 多选题 79.【第3章】综述论文的数据主要来自()。

A 中文文献

B 外文文献

C 学术报告

D 问卷调查

E 选题过程 正确答案:AB 多选题 80.【第3章】为减少人为造成的“不自然”性并保证观察结果的真实性,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互动关系最好为()。

A 局外观察者

B 参与性观察者

C 观察性参与者

D 完全参与者

E 参与者 正确答案:CD 多选题 81.【第3章】监督科学研究中的不端行为需要哪些人员的共同努力?()A 每位作者

B 研究参与者

C 审查者

D 编辑人员

E 患者 正确答案:ABCD 多选题 82.【第3章】观察法的缺点有()。

A 受主观因素的干扰

B 回收率偏低

C 因侵犯隐私权而引起伦理问题

D 受检测仪器功能和精确度的影响

E 有些行为和现象不能通过观察法获得 正确答案:ACE 多选题 83.【第3章】科研选题通常来自()。

A 个人的实践活动

B 受他人研究结果的启发

C 文献

D 现在和未来需要探讨的内容

E 研究者的兴趣 正确答案:ABCDE

多选题 84.【第3章】下列文章中可列入论文参考文献的是()。

A 期刊论文

B 文摘

C 综述论文

D 手稿

E 书籍 正确答案:ACE 多选题 85.【第3章】病人服用口服药的依从性衡量方法有()。

A 问卷测定法

B 观察法

C 剩余药片记数法

D 生物化学测定法

E 统计分析 正确答案:CD 多选题 86.【第3章】关于假设的陈述,正确的是()。

A 常从理论推测而来

B 是科学性和推测性的统一

C 能为研究设计提供方向

D 一般的量性研究常有研究设计

E 描述性研究一定要有科研假设 正确答案:ABCD 多选题 87.【第3章】简表是对整个申请书主要内容和特征的概括表达,一般包括()。

A 课题的基本特征和申报特征

B 申请者的基本情况

C 项目组成员的构成和分工

D 项目摘要

E 签章 正确答案:ABCD 多选题 88.【第3章】科学研究的结果可表现在下列哪几方面内容?()A 描述事物的现状

B 指导实践

C 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规律

D 开展进一步研究

E 产生理论或引出定律 正确答案:ACE 多选题 89.【第3章】研究工具信度的主要特征包括()。

A 内在一致性

B 稳定性

C 可行性

D 等同性

E 敏感性 正确答案:ABD 多选题 90.【第3章】临床研究过程中应考虑到()。

A 研究对象的复杂性

B 研究设计严谨

C 测量指标的不稳定性

D 临床研究的特殊性

E 研究结果的统计学分析 正确答案:ACD 多选题 91.【第3章】科研设计中选择研究指标的基本要求是()。

A 能具有达到预期目的的性能

B 能如实反映事物的客观实际

C 能从中获得准确结果和科学判断

D 能增进相关的专业知识

E 能增加研究的理论依据 正确答案:ABC 多选题 92.【第3章】用来表示研究工具的内在一致性这一特征的信度计算方法是()。

A 重测信度

B 评定者间信度

C Cronbach’α系数

D KR-20 值

E 复本信度 正确答案:CD 多选题 93.【第3章】以下哪些属于立题申报阶段的工作内容?()A 预初试验

B 调查研究

C 专家论证

D 撰写论文 E 统计分析 正确答案:ABC 多选题 94.【第3章】书写摘要的内容主要包括下列哪几项?()A 目的 B 方法

C 引文

D 结果

E 结论 正确答案:ABDE 多选题 95.【第3章】选题过程是科技工作者下列哪些方面的综合体现()。

A 临床工作

B 科研能力

C 理论水平

D 学历背景

E 工龄长短 正确答案:BC 多选题 96.【第3章】进行预试验的目的是()。

A 加速科研工作的进展

B 检查课题设计中的问题

C 熟悉和摸清研究条件

D 确立研究问题

E 确认变量 正确答案:BC 多选题 97.【第3章】撰写科研论文时,材料与方法部分的内容包括下列哪些选项?()A 对象条件

B 抽样方法

C 观察项目

D 研究步骤、收集资料场所、选用的量表和仪器

E 研究工具的信度和资料整理与统计学处理方法等 正确答案:ABCDE 多选题 98.【第3章】科技文献按加工层次分为()。

A 一次文献

B 二次文献

C 三次文献

D 四次文献

E 零次文献 正确答案:ABCE 多选题 99.【第3章】科研论文题目书写的基本要求是()。

A 文题与内容相符

B 文题要醒目准确

C 文题具有检索性

D 一般不超过20字为宜

E 文题尽量不加标点符号 正确答案:ABCD 多选题 100.【第3章】下列有关统计表绘制要求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A 表号和表题应写在表的上方偏左

B 统计表内可以有横线、斜线和竖线

C 表注写在表的下面不列入表内

D 表内同一列数字的小数点后的位数应一致,位次对齐

E 表内无数据时应该用“—”表示 正确答案:CDE

下载张爱玲研究综述作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张爱玲研究综述作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管理学研究作业

    管理学研究论文 学院:专业:学号:姓名: 论文题目:浅谈企业管理创新问题 2014年1月16日 目录 摘要..................................................................................

    行动研究(作业)

    让音乐在幼小衔接阶段中活起来 ——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惯培养的行动研究 杨昌敏 学号:E1005353E07 摘要:习惯是一种行为、一种方法,良好的习惯有助与学生能顺利、......

    近五年来张爱玲的研究综述

    近五年来张爱玲的研究综述 张爱玲,作为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历来被许多人喜欢赞赏。她为中国近代文学史的发展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尤其在小说方面,张爱玲作为中国......

    近几年来对张爱玲小说的研究[5篇]

    近几年来对张爱玲小说的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 边巴德吉 2011010830 摘要:张爱玲是中国文史上一个独特的个体,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许多新的开拓,一代才女张爱玲除了有传奇的人生经历......

    张爱玲经典语录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轻轻地说一句:“你也在这里吗?”——《爱》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半生缘......

    张爱玲名人名言

    张爱玲名人名言汇总(精选100句)从前他跟她说过,在学校里读书的时候,星期六这一天特别高兴,因为期待着星期日的到来。他不知道他和她最快乐的一段光阴将在期望中度过,而他们的星期......

    张爱玲(推荐5篇)

    张爱玲(1921——1995)生于上海,祖籍河北丰润县,原名张瑛。父母在张爱玲在童年时就离异,致使敏感的张爱玲从小就在高门巨族中过着孤独而凄凉的生活,很早就咀嚼了人世沧桑,世态炎凉。......

    张爱玲演讲稿

    今天我们介绍的作家大家都很熟悉,她就是张爱玲,一个传奇的不落世俗的女子,下面,请大家和我一起走进她的世界。我们今天主要从她的家庭,成就和爱情来介绍她。这些,最令我佩服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