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动研究(作业)
让音乐在幼小衔接阶段中活起来
——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惯培养的行动研究
杨昌敏 学号:E1005353E07 摘要:习惯是一种行为、一种方法,良好的习惯有助与学生能顺利、愉快地参与活动。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特别是幼小衔接阶段的孩子)在音乐活动中,产生积极情感,以积极的态度,主动顺利地参与活动,通过感受美、体验美、表达美、创造美而获得身心发展的和谐美。在音乐学习中,当学生产生这种学习倾向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油然而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基础,学习习惯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后天培养的。
关键词:幼小衔接、幼儿、音乐、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培养 绪论:
1、研究背景:幼儿园和小学是分属两个学段的教育机构,在音乐教育教学诸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儿童从幼儿园那种以游戏为主导的活动模式转向以课堂教学为主导形式的音乐学习模式,很难一下子适应。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幼儿教育发展出现的共性之一就是幼小衔接。国外的研究资料表明,从幼儿园到小学,不仅是学习环境的转换,也包括教师、朋友、行为规范和角色期望等因素的变化。
2、研究目的:
(1)、培养“幼小衔接”阶段音乐教学中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2)、“幼小衔接”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正文:
结合前期的理论学习,针对我校教学环境和幼儿的特点,在课题研究中,我采取行动研究法对“幼小衔接”阶段儿童学习兴趣与习惯培养进行研究。
1、培养“幼小衔接”阶段音乐教学中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
音乐是幼儿和小学生生活、学习和成长中不可缺少的领域,对其成长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不容忽视的影响。习惯是一种行为、一种方法,良好的习惯有助与学生能顺利、愉快地参与活动。也是我们音乐教师上好一堂音乐课所必要的前提条件。有好的音乐学习习惯能让学生更快捷的掌握学习音乐的快乐。学习习惯的
培养有助于学生(特别是幼小衔接阶段的孩子)在音乐活动中,产生积极情感,以积极的态度,主动顺利地参与活动,通过感受美、体验美、表达美、创造美而获得身心发展的和谐美。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认为只要正确引导,注重培养,贵在坚持,就可以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1)培养良好的课堂常规习惯
音乐课中,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现在及将来的音乐学习都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也是音乐教师更好地完成预定教学任务的保证。可孩子们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方面他们习惯了三年的幼儿园生活,没有严格的作息时间,以游戏、活动为主;另一方面,刚过了两个月的暑假,更加自由、散漫。刚来上课,不要说好的习惯没养成,能坚持上40分钟的课就已不容易。但他们天真、好奇、可塑性强。要想让学生养成遵守课堂常规的良好习惯,就必须让学生明确和了解其具体要求。
首先是课前准备,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学生能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是上好课的前提。我们现在使用的教科书是由江苏省政府免费提供的,要求循环使用。我要求学生课前排着整齐的队伍提前2分钟到达音乐教室,预留分发书时间。同桌两个小朋友合看一本,共同使用,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音乐书。“物以稀为贵”,学生“没有”了音乐书,却越发觉得珍惜,他们早早地排队来到了音乐教室,为分发音乐书预留了时间,不觉中克服了上课拖拉的习惯。
当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师还可以采用多种鼓励、启发、表扬的方法,让学生自觉的遵守纪律,也可以把纪律要求,变成儿歌,让学生上课前读一读或者唱一唱,比如:排队去音乐教室上课要安静,跟着音乐的速度和节拍进教室。为此,我给孩子们编成了顺口的儿歌:“小朋友表现好,上课走路静悄悄,不跑不推靠右行,轻声慢步不吵闹。”坚持长期从正面启发诱导,使他们明白简单的道理,从而调动他们积极主动性。课上哪一组表现好能做到教师的要求就奖给这一组一个“音乐娃娃”。由于是音乐课,就要有音乐特色的奖励标志,(可用小音符、休止符、唱唱娃娃、动动娃娃、听听娃娃等)不同时期用不同的音乐
记号,这样不仅能让小朋友们在课堂纪律方面慢慢的好起来,也是让小朋友们在无形之中认识这些音乐符号。(2)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是以声音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学习音乐首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感受的能力。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倾听更为重要的了。新课改后,音乐课堂中的容量比较大,欣赏的内容较多,当音乐响起后,很多小朋友会兴奋地动起来,课堂氛围异常热闹。但是两分钟后他们的所谓律动就变成了脱离音乐的无序状态,而且他们对音乐资料中的信息知之甚少。小朋友注意力缺乏持久性,因此我应用多媒体,音响设备等现代化的视听工具,通过优美的音质、动画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但不脱离以听为主的原则。如在欣赏《玩具兵进行曲》时,我先让小朋友们观看了一段玩具兵故事的录像片,然后让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形象,这样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有意识地听乐曲,从各方面去感受音乐形象,渐渐地养成倾听的习惯。
“聆听”习惯的养成,仅仅使学生持有积极的态度还是不够的,因为“聆听”不仅仅是听音乐的过程,同时还是对作品深入感知体验和理解的过程。“聆听”习惯的培养和“聆听”能力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聆听”音乐的方法,培养“聆听”音乐的能力。
在欣赏教学中虽说我们不需要专业化的聆听训练,但作为老师我们应该逐步引导学生从音乐的本体出发,对音乐作品的节奏、旋律、速度、力度、等各个基本要素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通过不断的实践和体验,逐步感受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在教学中,应特别注重把学生的注意力,直接指向音乐,不断引导学生怎么听。在听的时候,要有问题,这样也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我在让学生欣赏时,每一遍都提出要求,并随着听得遍数问题逐渐加深难度,让学生不断提高,每一次对乐曲都有全新认识和感受。再者就是不要强迫性的听,老师在教学方法上要新颖、有趣,导言要简明,清晰、生动有启发性。如:当欣赏《听!谁在唱歌》时,首先提醒学生:“听,谁在唱歌?”这时,孩子们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音乐上,谁都想从音乐中找到答案。然后引导他们注意听音乐中的节拍、节奏。再创设一个森林中的故事情景,配上动物贴画,将欣赏曲中的小动物合理的安排在故事中,根据故事发展的顺序,引导孩子认识音乐中的动物形象。然后,将小动物
出场顺序打乱,再让他们听,请学生给小动物排排队。这一系列教学活动的进行和展开,都紧密围绕着听,使音乐教学收到良好的成效。
在熟悉教材的前提下,我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把音乐作品的内涵和“美”挖掘出来,学生就会对聆听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由被动的“要我听”变为自觉的“我要听”,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
歌唱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接受和乐于参加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我抓住学生喜欢唱歌的特点,正确的加以引导促使他们好习惯的养成。新课标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要求他们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刚从幼儿园出来,最喜欢用大嗓门唱歌来表示他的高兴情绪,要么就是奶声奶气。在音乐课中经常会出现喊唱现象,这时,作为教师千万不能动怒,毕竟他们年纪小,不懂得发声的方法。当然教师作单调枯燥的讲解是不可取得。我在课堂中就常常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分辨哪一种声音好听。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渐渐明白:明亮、甜美、柔和;有控制的、有感情、有表情的声音最好听。如在学生学会《小宝宝睡着了》之后,我启发式提问:在宁静的夜晚,妈妈哄小宝宝睡觉唱歌时,我们的声音应该怎样?学生都知道应轻些,否则小宝宝不仅不会睡着,而且还会被吵醒了。教师和学生一起演唱时做到轻声,使学生慢慢理解“轻声歌唱”的方法,逐渐培养学生轻声歌唱的习惯。(4)培养良好的表现习惯
人们在欣赏音乐的时候往往会随着音乐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变化而晃动自己的头和身体,小孩子更是如此。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引导学生随着音乐进行律动,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内涵,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我把与歌曲相关的图片贴在墙面上做背景,收集了配有音乐的儿歌、欢快的歌谣、乐曲,并制作了一些表演时需要的道具(彩带、头饰、花环、串铃等)来满足孩子表演时的需要。如当律动《小树叶》的旋律一响,学生就去拿彩色的树叶道具,歌舞《娃哈哈》学生就纷纷去戴新疆头饰,而节奏欢快的迪高音乐一响,他们就去带上花环拿上彩带跟着旋律扭动起来,走起了台步,那情景还真象一位位模特在演出呢。他们在活动中情绪高涨,兴趣盎然,部分学生已形成较强的表现欲。
2、“幼小衔接”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基础。孩子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到一年级的小学生,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大转折。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动力源,尤其对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更为重要。他们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中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易受外界干扰。只有当孩子有了强烈的学习兴趣后,才会主动地学习,持久地学习。爱因斯坦的“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即是一句至理名言。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在音乐学习中,当学生产生这种学习倾向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油然而生。这样,学生就会每每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时刻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兴趣不是天生的,关键在于培养,下面是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用亲切自然的教态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幼儿刚升入小学,年龄小,他们的情绪不稳定且易受感染。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教态如何,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注意用亲切自然的教态感染学生,用愉快、欢乐的情绪,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对所教内容的喜爱之情来感染、影响孩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唱歌曲《小鼓响咚咚》时,教师用神秘的语气说:“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极为神秘的好朋友。猜猜是谁?”教师出示手上抓着的一把五颜六色的小米粒。“这些小米粒不仅漂亮,而且很神奇,还会跳舞呢!不信,你们瞧!”接着,教师又拿出一只小鼓把五颜六色的小米粒放在鼓皮上,以不同的力度敲击。小鼓敲得响,米粒跳得高;小鼓敲得轻,米粒跳得低。把孩子们引入歌曲的意境后,教师又用亲切的语气说:“你们想不想和小鼓交个好朋友呢?只要你学会了这首歌,小鼓就会考虑和你做好朋友的噢!”孩子们被教师亲切的教态感染着,被生动形象的语言深深吸引,安静的听着、认真的学唱着,对歌曲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儿童心理学认为:“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和兴趣密切联系”“兴趣常是引起无意注意的重要源泉”。因此,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精心地创设音乐审美情境,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而使学生有极大的兴趣参与歌曲学习。创设歌词内容情景,不仅能唤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对所学的歌曲内容产生兴趣,投入到内容情境中,进而使学生对所学的歌曲内容产生内在需要,从要他学变成我要学。例如在教学歌曲《你早》时,选择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为背景音乐,以配乐朗诵的形式导入新课,:清晨,大公鸡伸伸懒腰睁开眼睛,“哇!太阳快要出来了。”它急忙扬起脖子高声唱道:“喔喔喔——,天亮啦——”顿时,小鸟醒了,小河醒了,高山醒了„„小朋友们也醒了,整个大地都苏醒了,新的一天开始了。他们在互打招呼“你早、你早„„”老师根据歌词内容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早晨,大公鸡喔喔喔叫、小朋友们也醒了,整个大地都苏醒了,新的一天开始了„„创设了一个清晨情境。孩子们被教师创设的画面情景叹服,不由地和同桌的小朋友互打招呼“你早、你早„„”“你们也想参与到他们的队伍中吗?让我们学会这首歌曲吧!”这时孩子们已经被老师创设的情景所感染,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起了学生学唱歌曲《你早》的欲望。
(3)用律动舞蹈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由于刚升入小学的学生知识经验不足,思维,语言各方面都处于幼儿的状态,他们活泼好动、喜欢模仿并善于模仿,他们往往不满足于仅用歌声来表达情感,也不满足于安静的听音乐,更喜欢用动作加以补充,边唱边动作边欣赏。当音乐刺激儿童的听觉,并且在她们心灵产生共鸣时,儿童便会动起来,这样的旋律是她们内心感受音乐的深化和升华。因此,身体的律动与音乐相结合是最能让刚升入小学的学生产生共鸣,也是我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手段。(4)模仿和表现生活中的音乐使学生体验学习音乐的乐趣
从幼儿园升入小学这一阶段的孩子活泼好动爱表现,可塑性和模仿力都很强。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这些特点,让学生在课堂上模仿所听到的旋律、节奏、音色、力度,这是对学生音乐素质、技能的一大训练和考验。这种模仿,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在模仿中感知音乐的节奏、音色和力度。模仿可利用人声和器乐进行。如用自己的声音学学吆喝声、婴儿的哭声、动物的叫声等,用拍手和打击乐器模仿一些节奏,用相近的音模仿洒水车救护车的叫声,看谁模仿的象、动情等竞赛活动,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面,这些活动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表演和创造潜能,而且能让学生从中很好地感知音乐形象,享受到
美的愉悦。通过模仿感知,学生对这些声音的节奏、音色、力度体会更加深刻,在模仿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延伸与拓展模仿感知的范围。通过模仿的体验,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更浓的兴趣,使一些抽象的训练、变成了生动有趣的游戏教学。增强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且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
3、研究成效分析
我紧密依据既定的课题实施方案,结合课题组学期工作计划,积极探索研究音乐教育的新途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1、教师方面
(1)作为教师,我从根本上转变了教学观念,通过实验,我再一次深深地领悟学习并运用了音乐新课程理念。尤其是在音乐审美教育教学中,坚持从培养幼儿的审美兴趣出发,面向全体幼儿,设计丰富多彩、活泼生动的教学活动,吸新幼儿参与。使每一个幼儿的音乐潜能都得到开发,鼓励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学习音乐、享受音乐,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2)、开展整合课题实验,造就了一支优良的教师队伍
我都能够从本学科的教育原理入手,各自寻找适合自己教学的教学内容平台。通过上好每一节研究课,自己的发掘、整合,使整堂课丰富多彩,受到了许多听课老师的好评。
2、幼儿方面
(1)、培养了幼儿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幼儿学习的兴趣课题实施使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去表现自己,同时,幼儿还利用课中学到的形式,在学校的艺术节和英语节中,用音诗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整个教学过程中,幼儿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培养了幼儿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2)、培养了幼儿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现在的幼儿见多识广,在教学中,首先在培养幼儿兴趣的基础上,教师采用多种的学习方式,尽量给幼儿以最大的空间,如在欣赏《春天在哪里》,老师不仅引导学生认真聆听音乐,还组织幼儿收集有关《春天在哪里》的文字资料,讨论《春天在哪里》的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讨论音乐家对中国音乐事业所作出的
伟大贡献等。这种“以幼儿为主体、师生互动、幼儿主动探索研究”的新型教学模式,得到了幼儿的认可。
我们相信,在上级教科研部门的指导下,有园领导的全力支持,有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课题组全体成员有信心也有能力,把这一课题研究不断深化,最终取得丰硕成果。
4、自我反思
在课题研究中,我虽然取得了点滴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
1、多数孩子来自农村,他们年龄小,相对来说自制力较弱。由于存在差异,还有个别孩子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习惯不太好。
2、虽然孩子们整体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有所提高,但还不能主动积极地学习。在今后的研究中,继续探索“幼小衔接”音乐教学的有效策略,形成系统的幼小衔接音乐教学模式,培养他们学会在音乐学习中合作和交往的能力,这是值得我深思的问题,也是我想继续研究的内容。
3、进一步提高教师自身专业技能的素质。只有教师不断提高技能,才能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2、朱则平、廖应文主编:《音乐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3、翁持更主编:《中小学音乐教育》2010年第6期、2011年第2期。
第二篇:小学生作业现状与改进行动研究(节选)
小学生作业现状与改进行动研究(节选)
高密市第二实验小学
一、问题提出
小学生作业负担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我们时常听到家长抱怨: 孩子太累,作业量偏大;学生抱怨:作业太多,没时间完成;教师抱怨:工作太忙,作业批改耗时费力收效不大,等等。为破解这一问题,我们对小学生作业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
二、调查行动
(一)调查的方式和范围
为了使研究更有针对性,我们针对语文、数学、英语三学科的作业布置与批改反馈情况,分年级设计了学生、家长问卷,对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和一至六年级的家长两个层面进行了调查。对所有调查问卷,进行了回收、梳理,问卷的回收率达99%,使整个调查工作具有极大的代表性和全面性。
(二)调查数据整理与分析(语文科)
通过对本次调查问卷的初步梳理,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作业量、作业内容和形式,作业批改和反馈,学生对作业的态度等方面。
表格1:学生调查问卷统计表
表格2:家长调查问卷统计表
由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作业量方面。
语文作业量学生调查问卷统计
语文作业量家长调查问卷统计
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作业量偏大,随着年级的升高,作业所需时间越来越多。家长问卷反映三至六年级用一小时左右分别占到5.6%,10.01%,20.8%,34.9%,学生问卷反映四至六年级用一小时左右分别占到3.89%,17.3%,36.8%,只有三年级占20.2%,这个统计数字的产生估计跟学生年龄小,对学习时间分化不准有一定关系。三四年级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差别较大,在40分钟完成的三四年级学生问卷分别是25.5%、37.69%,三四年级家长问卷分别是59.7%、78.62%,相差约35个百分点。五六年级家长和学生的评价比较一致,在20分钟以内完成的比例分别为38%和19%,在40分钟完成的比例分别为45%和44%。
(作业布置、学生喜欢的作业类型、作业批改、作业态度、对待不完成作业的处理、作业习惯养成、家长对作业签字的态度等七个方面的统计图表及数据分析格式同上,此略之)
(三)调查分析得出的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当前作业设计存在如下问题:
1、从调查来看,作业量偏大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年级越高越严重;
2、作业内容机械重复、单调、缺乏趣味性;
3、作业形式单一,缺乏变化;
4、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批阅与反馈方式的简单、对不完成学生作业的惩罚性作业处理影响了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研究行动
细细分析,导致小学生作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机制的原因,应试教育、各类统考限制了教师布置作业的广阔视角,局限在怎样应付考试上;有来自教师自身的原因,有来自家长社会的压力;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条件的制约。
1、教师对于作业不够重视,缺乏科学态度。
2、传统作业观制约着教师,忽略学生差异。
3、家长社会的高期望,让教师承受无形压力。
4、工作忙碌,教师无暇顾及。
三、实践行动
(一)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作业改革的根本出路,只有课堂教学效率高了,才不至于形成课内不足课外补,校内不足校外补,讲解不足作业补的恶性循环。为此,我们初步构建了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为作业的有效改革提供最根本的保证。语文课堂教学的模式是 “明确学习目标--自主读书、勾画圈点--合作读书、互相指正--直奔重点、相机点拨--积累语言、检测反馈。”
(二)创新制度,保障实验的顺利进行
完善《第二实验小学作业布置与反馈办法》,尤其是在教师在每天规定的作业的量和书写时间上进行严格的规定,一旦违反按规定严格处理,促使教师在规定的作业时间内。建立《优秀作业案例评选制度》,发现优秀案例随时评选推报。
(三)创设时机,利用各种方式引领教师学习,转变观念
教师是作业改革的关键性人物,因此只有教师观念的转变,才能有行动的改变。因此学校通过给教师配备专业的书籍;每位教师都能上网浏览查阅资料;聘请专家讲座等各种方式引领教师。
(四)改革作业形式、内容
改革作业的形式与内容让学生愿做作业、乐做作业,才能达到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目的。为此,我校在作业设计上进行了如下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语文作业的设计凸现趣味性、层次性和开放性。
趣味性主要体现在改传统单一的书面作业为讲故事,画图画,剪报,表演等形式多样的兴趣作业。
层次性主要体现在基础题上,学生凡是能默写的字词就不抄,能少抄的就少抄,甚至可以不抄,也不统一规定遍数。开放性主要体现在改变一味要求学生看课本做练习,以期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做法。注重语文学习和生活的融合,处处留心皆语文。如布置一些愉快的创新画作业、生动的表演作业、轻松的音乐作业、有趣的创编作业、丰富的实践作业、综合的研究作业、乐此不疲的采撷作业,等等。
(五)、改革作业的批改反馈,激发学生的兴趣
作业的批改与反馈,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无声的“对话”。通过这种“对话”教师可以从中得到教与学的信息反馈。而教师对学生发出的激励性反馈信息常常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
1、评语激励。评语,是一种作业批阅的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还可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的进步。在反馈中尽量捕捉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
2、评比激励。评奖激励是学生喜欢的一种方式。只要学生作业做得好,教师就给他们画“五星”、“红花”,一周结束时,将这些“五星”“红花”进行累计,评出本周的“作业能手”
3、作业展评激励。在教室内专设学生作业展示区,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相互交流,在交流中共同提高。每学期举行全校性的作业能手评选,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激励学生认真做作业。
4、分层评价反馈激励。对不同程度学生的作业作不同的反馈。特别是中、差生对学习和作业往往缺乏信心,在批改作业时,尽量做到不用“x”,在做错的题目旁边加上“?”,等学生订正好后把“?”改为“√”。在给作业打分时,没得满分的同学如果订正对了同样可以得“100”分。对较差同学的作业,可暂不打分,等他们弄懂订正后,再给他们评分,使中差生在反馈的评价中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自信心,去争取更大的进步。
(六)创新评价,激励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我校出台了“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争获达标章”评价激励办法。“作业完成优秀银章”下设:语文作业优秀红章、数学作业优秀绿章、英语作业优秀黄章。学科彩章每周一评,由任课教师和学生根据制定的评价标准评比。银章由班主任教师根据学生得彩章的情况进行等换,获得三枚不同颜色的作业彩章换一枚银章。同时将作业的评选纳入到“习惯养成金章”的评选中,两周一次评比,连续两周获得两枚银章,得一枚金章。
第三篇: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在历史学科中的应用
行动研究法是本世纪四十年代中期由美国心理学家勒温(K·Lewin)首先提出的,最初行动研究法在心理学、民族学领域被运用,五十年代被推广应用到教育界。七十年代以来,行动研究法在欧、美各国已经成为主要的教育研究方法之一。近些年来国外的教育科学方法论著中几乎都开辟专门章节论述行动研究法。可以说行动研究法也是当今最流行,最受欢迎的教育科研方法之一。行动研究法的主要特征是:实践性、合作性、及时反馈性、开放性和兼容性。
行为研究是一个螺旋式加深的发展过程,每个螺旋发展圈都包括计划、实施、观察、反思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基本环节。历史教学中运用行为研究法,可以将一节课的知识、技能、情感等教育目标有效地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并及时根据课堂主体学生的行为活动,调整教学进度,活动强度和难易程度既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又有机的将知识与技能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反思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计划,做到有的放矢,高效快捷。
第四篇:教育行动研究
教师怎样作教育行动研究心得体会
孔艳琼
一听到研究就会联想到专家和学者和支撑研究的的高深的教育理念,其实教育行动研究就在我们每个教师身边,它是指教师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学者或者组织中的成员合作,将问题发展为研究主题,进行有系统的研究,以讲求实际问题解决的研究方法。教育行动研究的要义主要归结为三点:(1)教育行动研究的首要目标是提高行动质量,解决实际问题。(2)教育行动研究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研究过程也行动过程的结合。(3)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手段是教师对自己从事的工作进行持续的反思。通过阅读本章后我觉得教育行动研究就是我们把平常进行的教育教学写成反思和笔记,收集相关的教育教学案例,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感悟或领悟。如:如何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变得更贴近学生的需要,更接近新课程的要求。最后要强调的是教育行动研究并不等同于教育经验总结,二者还是有区别的:传统的校本研究常以经验交流或经验提升的方式展开,如观课,说课与评课,集体叙事与案例开发,专题经验的总结等形式,但这些研究的方法同教育行动研究相比较,主要是“规范性”的程度有所不同。从研究的过程来看,(问题的提出)教育行动研究重视理论和课程标准的参照作用,研究的问题感较强,重视对问题的初始调查,而教育经验总结对问题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强,缺乏理论支持,问题的焦点比较模糊。(问题的归因)教育行动研究重视理论和经验的启发作用,以实证的调查为最终依据。而教学经验总结主要依靠主观推断和臆测。(措施与行动)教育行动研究措施建立在调查归因的基础之上,并体现在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的行动中,注意收集日常资料。而教学经验总结措施主要结合在备课和教案中日常资料的收集包括课堂实录,课后小结,教学日记等,行动展示则表现为上示范课,评课与说课等活动。(评估与反思)教育行动研究重视在实证观察的基础的上对措施和行动的有效性进行评估与反思,而教学经验总结缺乏实证材料的支持,评价上正面评价居多,反思成份较少。
我觉得不如变个题目更为合适,即:教师为什么要进行教育行动研究?学校工作的改善需要教育行动研究,教育行动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学校工作的实际问题,改善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通过教育行动研究促进学校工作全方位的改革,包括学校的办学思想、管理行为、文化建设、课程与教学改革等。
教育行动研究可以改善学校工作:一是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如上海一所中学搞的“成功教育”研究旨在使学习困难学生获得诸方面成功的一种教育。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最终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大幅度提高,一些学科统考成绩名列全区前茅。二是促进学校文化建设。我国学者季苹把学校文化比作一棵“生命树”。生命之树的叶子是学校中具有的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状态,生命之树的主干是指学校中大多数人对具体的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的态度和方式。生命之树的土壤是指学校所在地区的本土文化和行政文化。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又提出了全新的学校文化要素,就是学习、开放、交往、研究。美国学者提出学校文化的核心是一组共享的价值和信仰,主要体现在(1)学校有开放、多向、诚信的沟通形式(2)学校要有一个互助合作的社群观(3)成员间要有持续的对话与深思熟虑(4)每个成员根据计划与实际积极地探讨和解决问题(5)注重个人与团体的反思与行动。三是教育行动研究能广泛应用于学校各工作领
新课程的有效实施需要经过教师的整体教育研究,而且实施的过程一定程度上也是教育研究的过程,为了确保新课程的有效实施,教师必须自觉地进行课程探究,而这种研究活动对教师自身发展来说也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首先研究活动促进自己的教。教师通过研究自己的教育活动,可以发现和解决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进自己的教育行动,提高自己的教育活动水平。此所谓“教研相长”。其次,研究活动也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随着社会与教育实践的发展,教师专业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拓宽。当今社会不仅要求优秀教师具备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而且要具备较强的教育研究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已成为教师专业职责内容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再者,研究活动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不仅仅在教学活动和教育生涯中体现自己的专业价值,而且使自己在学术研究、学术创造、文化发展上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并能更好地体现教师实践社会责任,使教师成为一个学者型的教师。
教育研究中的几个注意的问题:
第一,以行动研究为主。教育行动研究作为教师行动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是教师为改进新课程实施的实践,解决新课程实施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而进行的研究。这意味着:教师在学校中成为教育研究的中心,教师自主地进行探究,成为不断反思的专业人员并且其专业地位得以实质性提高。教育行动研究在西方已经有较长的历史,现在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发展出多种类型,拥有多种具体的研究方法,在当前的中国,教育行动研究也开始受到重视,由于重视教师的参与,重视课程实施过程与研究过程的结合。重视针对新课程实施中的实际问题,重视教师对自己的课程实施实践的反思和改进,因而是提升教师的新课程实施水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类型。
第二,以校本研究为主。近几年来。“校本”日益被我国的学者和教师广泛关注,即人们日益关注学校生活,日益关注学校的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校本”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校本研究。所谓校本研究就是以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培养更高层次学生需要为选题范围,以学校教师作为研究的主要力量,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取得研究成果,并将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学校教育活动的研究活动和实施实践活动的改进。
第三,在研究中加强合作。由于教育研究的复杂性,也由于教师研究能力和经验的不足,在教育研究的过程中要加强教师与教研员的合作,校内教师的合作,甚至是大学课程专家和研究机构的合作,通过合作寻求一定的理论支撑,并借助各方面的智慧和努力来提高教师的研究和决策水平。为了加强这种合作并使之规范化和有序化,有学者主张,要建立以下三种研究共同体:一是大学教师和中学教师合作的共同体;二是教研员和教师合作的共同体;三是校内部分教师结成的共同体。
第五篇:步入行动研究
模块九活动二 步入行动研究
一、你觉得一线教师可以怎么应用行动研究法?平时注意收集学生数据,经常反思总结算不算行动研究?
答:我觉得一线教师应用行到研究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教师本人首先得学习行动研究法的相关理论。
2.按照行动研究法的步骤进行操作,即从计划、行到、观察、反思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基本环节做起。
3.在行到过程中会有挫折,要有应付挫折的措施和战胜挫折的信心。
我认为平时注意搜集数据,经常反思总结应该属于行动研究的范畴,但是我感觉不是很严格。因为,行到研究本身就是一种小范围内探究教育问题的研究方法,主要目的不在于建构理论体系、归纳规律,而在于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通过行到来加以解决,以提高教育教学实践的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平时搜集数据,经常反思总结,也是行动、观察、反思,属于行到研究的环节,但是如果指定计划,让研究更有目的性、针对性,反思时更注重理论上的总结、经验的推广应用,就是更严格意义上的行动研究了。
二、你认为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点所在吗? 答:我认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确实首先应该实现教师成为高标准的研究者。教师专业化,是实现学科专业发展和教育专业发展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是一种教师实际行为,不是一句空话。专业化成长与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需要每天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定期出去培训和交流,所学的知识与技能需要不断地得到充实和更新,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又是课程的研究者。这就要求教师运用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对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分析,以便对自己的实践有一个理论上的理解和总结,并发现其中的长处与不足,为以后的改进作好准备。应该结合自己的学情、环境、条件在实践中不断自我反思、同事互助或导师引领等相互渗透,重研讨、重实践、并且不断总结,而不甘愿做一个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教书匠”。学者型,专家型教师是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教师的创造性在于学习和提高自己“转识成智”的能力,即用智慧去驾驭信息和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转换知识观,而且了解不同学科、不同场合、不同目的所使用的不同知识形态,采取不同的传递方式,指导和帮助学生能够在这些知识面前善于判断、选择、取舍,并能够进行不同知识的组合、转换,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学习着手解决问题。而不甘愿做一个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单一学科的“教书匠”。学者型,专家型教师是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具体如下:
1.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也要改变原来“教书匠”形象,向研究型人才发展。
2.教育对象的不断变化,也未教师的成长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和能力。
3.不断发展的现代科技也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只有不断学习加强研究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不至于被社会所淘汰。
所以,对于教师本身而言和从教育教学的实践要求出发,都需要教师向研究型教师方向发展。
三、以你参与过的研究课题为例,说说你对教育研究方法的体会。答:从参加工作至今也参加了不少课题研究,而自己主持的只有一个课题。体会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计划:虽然知道要根据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或者困惑,来确立研究问题,但是,经常会出现选题或者确立主题过大的现象,给后期的研究带来方向性不强,或者针对性不强的障碍。
2行动:在教育教学实际的工作中,繁杂事务很多,这些都是干扰行动研究的因素,有时候明明在计划中应该能够实施的工作,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推迟,甚至搁浅。这是在行动研究中必须克服的最大干扰因素,只有克服这个因素的干扰,研究结果才更客观、更科学、更有推广价值。
3观察:观察不是一个独立的环节,而是对行动全过程、行动结果、背景以及行动者特点的观察。我们的研究过程中观察会出现疏漏,不全面、不细致,有时候出现整理资料不是很及时等现象。
4反思:由于前面三个环节中或多或少出现问题,在反思环节中需要弥补的也就比较多,反思一般都比较深刻、比较客观,并把前面积累的资料包括经验、教训等一并整理归档。对行动的全过程和结果做出判断评价,并为下一个阶段的计划提供修正意见。
总之,经过一次一次的行动研究的进行,我会在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等方面得到不断提高,为后续的行动研究做的更好提供条件,是研究的结果更有推广性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