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埭头石塔小学召开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
石塔小学召开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
11月22日上午,石塔小学组织全体教师在办公厅召开了期中教
育教学经验交流会。
会上教导主任首先针对开学以来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总结,指出
了不足。接着让每位教师以期中考试成绩为依据,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了如何备课、怎样讲课和在新课改下应采取的教学方法等心得体会,在全体教师之间进行了交流。最后沈校长指出,教学要适应形势的发展,教学相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进步、有提高,才能真正尽到一个教育者应尽的义务。希望全体老师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共同努力,研究教学,研究课堂,研究学生,反思自身,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为石塔小学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通过这次教学经验交流会,不但进一步提高了全体教师的教育教
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还对接下来的教学工作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石塔小学:吴俊山
联系电话:***
013-11-22
第二篇:关于埭头石塔小学拆除教学楼的申请报告
关于埭头石塔小学拆除综合楼的申请报告
秀屿区财政局:
石塔小学创办于1952年,座落在莆田市秀屿区埭头镇石塔村286号,在埭头镇人民政府的东南方向6千米处,服务于石塔村十八个村民小组,服务半径有1.5千米,覆盖人口有7000多人。现有在校学生470人,14个教学班,教职工28人。校园面积4870平方米,建筑面积2560平方米,拥有前后两座校舍,其中靠前一座为条石混凝土结构的三层综合楼,建筑面积960平方米,建造于1992年,主要用途是教学办公住宿。经有关鉴定,该建筑无圈梁,无构造柱,达不到抗震设防标准和综合防灾要求,目前楼面钢筋老化爆裂,墙体渗透,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急需拆除重建。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经研究决定,拟将危房拆除,并做好固定资产财务调整和残值回收工作。
拆除教学楼960平方米,价值人民币23万元。拟新建1号教学楼计1200平方米,建成后主要用途是教学,届时学校将有教室、实验室、图书室、电脑室、体育室等,可容纳学生600人左右,将达到8度抗震设防标准,具备综合防灾能力,各项指标均能达到国家要求。那时,我校将成为一所校舍安全美观,家长满意的学校。
秀屿区埭头石塔小学
2010.12.5
第三篇:埭头石塔小学举行消防安全紧急疏散演练
埭头石塔小学举行消防安全紧急疏散演练
为提高全校师生紧急疏散应对能力,检查学校紧急疏散预案的可行性及师生协同情况,5月15日下午,埭头石塔小学举行消防安全疏散演习。按照要求,消防警报一拉响,学生们遵循就近原则,有序疏散。各楼层引导老师维持疏散秩序,指明疏散方向和路线。整个过程中,全体师生态度认真,动作迅速,均在规定时间内疏散到安全地带。
近年来,石塔小学在突出办学特色、狠抓教学质量的同时,始终把安全工作当作重中之重来抓。“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是所有师生的共同信念。为了提高广大师生的应急逃生和自救能力,学校每年都要不定期地举行几次逃生演练,以达到强化安全意识、普及应急知识的目的。同时利用主题班会、晨会、宣传栏、宣传标语和条幅等形式向他们宣传面对灾害的方法,学会自救、互救,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由于措施得力,现在很多孩子俨然成了安全方面的“专家”。
第四篇:埭头培红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埭头培红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2010-2011)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为了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保证教学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教学工作任务,按埭头中心小学教学常规要求,现对本校教学常规制度作修订,望每位教师遵照执行。
一、教学流程管理制度
教学流程包括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辅导、考核诸环节,根据上级有关要求,从我校实际出发,提出教学流程各环节的具体要求。
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每个教师都应认真执行,精心编写每堂课的教案,结合我校实际。具体要求如下:
一、各类齐全,内容完整。备课有学期备课《即教学计划》、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即教案》、复习计划等。
1、教学计划
各科教师要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教学文件和分年级要求。学期初要先通读全册教材内容,熟悉各单元、各课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明确重点章节和重点内容,教材上的习题自己都应做一遍,教材内容与习题的相互配合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制订思想品德要求、基本教学要求、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以及教学进度和课时安排等。
2、单元备课
有关学科教师在对每单元教材认真钻研的基础上备好单元防晒,主要包括单元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课时划分等。
3、课时备课(教案)各科老师要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年级的教材、不同班级的学生在熟悉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备出不同的教案。教案主要包括课题或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教后随笔等部分。其中教学过程一般有复习、引入、新授、巩固、练习、小结、作业的布置等常规环节,也可以在研究的基础上确立新颖环节,如:自学、尝试、看书、讨论、操作、实验、演示、质疑等。
二、准备充分,符合标准
1、备课要备材料、备学生,从实际出发,不照抄参考教案。
2、教案应视不同的教学内容备出不同类型课,如:
语文:讲读课、阅读课、说话课、写字课、作文评讲课、基础课等。
3、教学目标要具体集中,符合分年级要求,切合教材和学生实际,写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等方面的要求,并做到课课目标明确。
4、重点难点分析确切,并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措施或方法。
5、教学过程各环节层次清楚,每一环节间写明启示性、过渡性归结性的语言。
6、要根据学科的特点、教材与学生的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运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教案上要有所体现,重视教具、学具和现代化教学媒体的运用。
7、重视规律性知识的揭示和学法指导。
8、教学过程中的提问、例题、习题等要有准确的答案,实验要写出过程。
9、精心选择和设计练习,练习设计、提问设计要围绕目标有坡度,要面向全体学生,抓好两头。
10、有必要的板书设计。
11、教案量足,按教学进度中安排的分教课时数备。备课一般超前一周左右。
12、教案详略得当。重要内容详细写,一般教学过程可简些。但要常备常新,不可机械照搬。
13、注意教学效果的反馈,努力写好教学随笔,对教学中的得失作出分析,并思考对策,以积累经验,提高水平。
管理措施
1、教学计划、单元备课、课时备课的检查采取分级管理,分科负责的办法,由教导处抽查。抽查结果作好记载并反馈。
教学计划,期初检查。
单元备课,课时备课,每学期抽查1~2次。
2、教研组建立集体备课制度和经常交流教案的制度
上课
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上好课。具体要求如下:
1、教师上课要带齐教材、教案及所需教具、仪器等,精神饱满,仪态大方。
2、打预备铃后,教师必须到达教室门口等候上课,不得迟到。
3、重视组织教学与学习习惯的培养,包括课堂纪律、举手发言、听课注意力、读写姿势等。
4、坚持讲普通话,语言规范精练生动,语气亲切,具有启发性,条理清楚,符合逻辑,不说与课程无关或对学生不良影响的话。
5、严格实施既定的教学目标,注意信息反馈,适时点拨,及时应变,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6、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兼顾两头,保证练习时间,课堂教学效率高。
7、课堂结构严密。每个环节都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
8、教具选择合理,动用恰当,操作熟练规范,努力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
9、板书设计合理,书写有序工整。
10、准时下课不拖堂。
管理措施
1、教研组建立听课评课制度。
2、学校领导组织教研组长、同学科教师每学期有计划地听取教师的随堂课、公开课。
3、学校根据阶段听课情况提出改进教学的要求与措施。
4、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观摩、教学评比活动。
作业
参照教研室《小学生作业的基本要求》对作业提出要求:
1、教师应根据大纲要求、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与教学实际,布置适量的作业、练习,让学生及时反馈,及时巩固所学。
2、作业要求明确,内容精选,难易适度,提倡设计新颖的智能训练,练重点、练关键,紧扣教学目标,做到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反对大量机械重复。
3、作业分量要适当,课后练习要落实。严格按市教育局规定的作业量布置课外作业。一年级作业在课内或自习课、晚托课上完成,不布置书面回家作业;
二、三年级家庭作业各科合计不超过30分钟;
四、五年级不超过分钟。以上时间以中等水平的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为准。严禁罚抄。
4、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认真书写、格式规范。书写正确、端正、匀称,随年级升高提出书写速度要求。仔细检查,及时订正。簿本整洁、规范、无涂写、无破损。
5、各科作业应有明确的规范格式要求。(教研组视现状要作进一步讨论,决定后要执行)
6、认真及时批改课内外作业,及时获取反馈信息,以高速改进教学。批改符号规范,批改正确,书写清楚,不错改漏改。努力提高作业批阅的效率。
7、麾下要求严格,及时批改,养成学生订正的习惯。
8、教师要教育学生养成先作业后玩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作业的质量。
管理措施
1、期初教导处列出各科、各年级作业簿本一览表。教研组组织学习《作业布置与批改要求》,并在教学中贯彻。
2、每学期由教导处和教研组长检查作业1~2次。
各科教师按要求如期交齐任教班级学生的有关作业本。按学号叠齐,不得缺交,特殊情况须说明。
3、适当举行优秀作业展评等活动。
4、分管领导、教导处与教研组长要深入班级了解作业情况,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辅导
辅导是使教学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教学流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辅导的目的要明确,态度要耐心,方法要因人而异,富有启发恶性循环,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提高与能力的培养。
1、当堂辅导,要面向全体学生,及时得到教学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使学生掌握知识做到“节节清”。
2、补缺补差辅导,要及时耐心。对后进生的辅导要有计划,有措施,有信心,使学生掌握知识做到“当天清”。提高差生转化率。
3、特长生辅导,要发挥其个性特长,鼓励并争取在各项竞赛中获奖。
管理措施
1、学期初,由学科教师(主要是语、数)提出差生名单,制订补差措施,交教导处备案。教导处期末统计差生转化率。
2、统计各项竞赛得奖情况。
考核
考核是进行教学评价的主要手段,是对教学过程进行调节控制,掌握教学平衡的一个重要环节。
1、考核应有计划地进行,并注意平时与集中、单项与综合、口头与笔试相结合。平时测验严格按教学计划中的预定次数完成,不随意增减。
2、考查内容应遵照大纲要求。考题严格依据教材和年级要求,突出教学重点,做到难易适度,份量适当,形式多样。重视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查,力求使命题科学化。
3、每次考查要抓好合格率,及时做好成绩统计,质量分析,重视考后讲评及补缺补差工作,使学生掌握知识做到“段段情”,同时明确改进教学的方向。
管理措施
1、教研组要开展命题研究工作。
2、平时与期中测验由教研组负责实施,教导处备案。
3、期末语、数、自、思、社由教研组讨论写出一份范卷交教导处;其他学科写出考查计划交教导处,内容包括:学期教学目标、学生达标情况、考核内容、考核方法、评分标准及考核时间等。教导处对此作出定性评价。
4、期末各科教师交一份考试或考查质量分析,并做好成绩统计工作。教导处对“质量分析”作出定性评价,并及时汇总统计成绩。(优秀率:低年级90分以上,中年级85分以上,高年级80分以上)
5、为了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对教学质量作出如实评价,教导处可根据教学实际,作好学科质量抽查工作,并提出改进方向和措施。
二、兴趣活动课管理制度
兴趣活动是学生自愿参加的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育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幼苗具有重要意义。
一、要求
1、兴趣活动以学生的兴趣为动力,贯彻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原则,重视实践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避免形式主义,克服单纯的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
2、活动安排有计划、有预期目标,有合适的内容安排和实施手段,保证兴趣活动有效地进行,防止盲目性、片面性、随意性。
3、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做到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自主性,聪明才智。
4、活动前准备充分,教师指导活动认真,组织过程合理,学生投入,活动效果好。
5、后有记载、有小结,及时获取反馈信息,以调整提高活动兴趣的效率。同时做好学生出缺勤统计,保证出勤率。
6、保证每次活动的质量,定时、定点、定内容,不无敌落课,杜决形式主义的活动内容。
二、管理措施
1、分级管理,期初由教导处安排活动小组,检查活动计划,每学期检查活动备课记录1~2次。
2、分管领导经常深入活动现场,指导检查兴趣活动开展情况。
3、期末每组写一书面小结;同时适当开展作品展评、表演、比赛等活动,以考核各组活动成果。
4、统计各项竞赛得奖情况。
三、教研、科研管理制度
开展教研、科研活动可以认识和揭示教学规律,掌握和运用教学规律,正确处理教学中的矛盾和问题,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推动教学工作不断前进,逐步提高教学质量。
一、要求
1、每个教研组(或每个教师)每学期都要有明确的研究专题,并根据专题组织研究课。
2、教研组期初有计划,期末有小结,活动正常,做到“六定”:定时间、定地点、定目的、定内容、定人员、定方式。活动要讲究实效。
3、每个教师应积极参加每次教研活动,认真严肃地完成教研组分配的任务,并按认定的专题在日常教学中悉心探索,提高教学质量,期末写出专题小结。
4、重视积累和合理使用各种教学资料,自制教具。
二、管理措施
1、每学期初教研组(或个人)要设计科研课题或研究专题,并向校长室申报或备案。校长室根据课题设计情况选定校级课题,并把较好的课题向区、市申报,同时列出全校教师研究专题、课题。
2、校长室、教导处领导分科蹲点教研组,具体指导与检查教学研究工作。
3、期末统计教师使用资料,运用电教、自制教具等情况。
4、期末评选“优秀教研组”、“优秀教研组长”,举行教学经验总结交流会,并编写《经验论文集》。
四、进修提高管理制度
1、“学无止境,教无止境”,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以超前的意识培养下一代。
一、要求
1、教师间互相听课、评课,并有认真的听课记录,每学期每人听课不少于5节。
2、认真参加市、区、校各级教研活动,并及时传达落实有关精神。
3、新教师要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积累实践经验。
4、平时经常阅读有关教育教学的报刊杂志,掌握教育信息;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同时要博览群书,不断增长与更新知识,开阔眼界。
5、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基本达到“一手好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的标准,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一技之长。
6、积极参加职务培训,达到规定学分。
二、管理措施
1、期末查阅听课笔记与阅览记录,统计听课评课及学习理论书的情况。
2、开展适应期新教师“拜师学教”与积累期青年教师的“导师带教”活动。
3、定期开展教学基本功训练与竞赛活动。
4、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参加职务培训及高一层学历进修。
第五篇:秀屿区埭头樟林小学校史
秀屿区埭头樟林小学校史(简介)
樟林小学创建于解放后的1952年,第一任校长是埭头汀岐北山的胡子尚。当时,由下窑的俞清水和胡林的林永两位乡贤前往汀岐聘请胡子尚先生到樟林,在樟林原天主堂创办樟林初级小学(1--4年级),小学高年级(5--6年级)学生要到石城小学继续就读。创办之初,学校规模较小,只有2个班级三位老师(胡子尚、黄金存、何天贵)。当时办学条件非常简陋,老师把天主堂分隔为二间,作为二个班级的教室,课桌椅由学生自带。校长、教师在教堂头楼上办公,三位教师挤在原来圣父住的一间约15平方米的房间里。伙食是与教堂前邻居陈麒麟先生一家人一起合伙办餐。寒暑假也由陈麒麟父子无偿护校。
1953年学校改办为高级小学,校长仍为胡子尚,新增唐光野、林文樵、郑文海、李德明四位教师。
1958年,黄金远任第二任校长,学校继续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期间在天主堂两边改建扩建了二层六间的教室、宿舍和厨房。1957年第一届小学毕业生只有四五个人。1960年应届小学毕业生由前三届的十来个人增加到50多人,学生来自周边的后郑、后亭、石塔、东黄、长岭、渭沟、溪尾、吴宅等自然村。
1962年,黄文良任第三任校长(由当时的副校长升任为正校长)。
1964年,林承恩任第四任校长。期间遇到1966—1967年文化大革命,学校也由当时樟林大队的贫宣队管理,由石城驻军授予贫宣队革委会印章。当时学校部分老师遭受到造反派批斗,学校教育教学受到严重冲击。1967年,林金太任第五任校长。七十年代初学校又得到发展,在操场前面新建了一座中间两层(两房一厅)的办公楼和两边一层共六间教室的教学楼,彻底改变了学校的办学条件。
1972年,由许亚国任第六任校长(当时的副校长升任为校长)。这时的樟林小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1975年,在时任村支书魏文龙、大队长林金穗和支委林文耀、卢金富等的大力支持和发动全村干群出工出力支持下,(据林金穗回忆,当时,大队派林金穗负责,大队文书卢金富、校长许亚国、教师林荣添四个人一起负责管理学校基建,除木材、瓦片、水泥外,石料、运输、技工、小工等均按“工日”分配给全大队各生产队的群众。同时得到林金戟、胡文辉、林亚裕等工程队的大力支持。)学校把原来的天主堂拆除,改扩建为能容纳一千多人的当时全市小学唯一的大礼堂,并在礼堂头建起二层石拱的石板屋办公厅及八间教师宿舍。接着又先后在礼堂头两边建设了两层十间的教室和宿舍;在操场西边建设了三间石拱石板屋的教室,在操场东边建设了戏台等。当时樟林大队还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评为“集资办学先进单位”,大队党支部书记魏文龙应邀到建瓯参加全省“集资办学先进单位”表彰大会。1976年,当时的东林学区撤销,樟林小学改设为学片校,管辖石塔、翁厝、后郑、后亭、度边、东林、石城、淇沪、黄瓜等十所小学。1971年学校曾创办附设初中班,后撤并到埭头二中。1977年恢复附设初中班。
1980年,许亚国调任埭头学区任校长,由胡洪祖任第七任校长。1977年恢复高考后,学校又开始抓教育教学质量,这时的樟林小学不管是小学还是初中,教育教学成绩都走到全学区的前列。1981年石塔小学、后亭小学附中撤并到樟林小学附中,翁厝小学的毕业生也在樟林附中就读。初中学制也由二年变为三年,樟林附中发展到了六个班级,二百多人。
1982年,陈俊豪任第八任校长。当时的樟林小学及附中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学校又把操场东面的戏台改建为一座四房一厅的宿舍楼和二间学生厨房及柴火间,并由樟林大队提供发电设备,供学校教师办公和初中学生晚自修用。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一直走在全学区前列,特别是附中的教学成绩,当时的“小中专”上线率超过了许多完全中学。周边的平海、东峤等几个乡镇的学生都慕名来到樟林附中就读。学生高峰时,小学达到900多人,十八个班;初中达有300多人,七个教学班,单初三就有三个班,150多人。教师最多时有60多人(包括附中教师)。1979年学校创办学前班,高峰时幼儿达到250多人,五个班级。后学校把学前班改为附设幼儿园。1992年附中独立为樟林初级中学后,樟林小学成为一所农村完全小学及附设幼儿园。1987年,樟林学片分为樟林、东林两个学片,樟林学片管辖石塔、翁厝、后郑、后亭、度边等六所小学。1992--1994年,樟林学片小学五年级毕业生在樟林小学集中办了二届重点班(教师是郑成荣、林庆志和郑成荣、林增岭),为莆田一中、二中等重点中学输送了一批人才。
1994年,陈金泰任第九任校长。这时的樟林小学无论是师资力量、教育教学质量还是办学条件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自1988年小学教师第一次开始评职称;1999年第一届小学教师大专自学考试毕业,教师的工作热情、学历水平、教学能力都大幅提高。1995年,在村党支部书记林志强、时任村主任林国顺的大力支持下,村里对学校操场前面土石木结构的旧教室进行拆除,建起了一座三层十八间标准教室的新教学楼及学校围墙、大门、门房、厕所等基础设施。1996年学校得以顺利通过省教育“两基”达标验收,达到“十配套”要求。1994--1997年,樟林学片又在樟林小学集中办了三届小学重点班(教师是林庆道和陈国喜、林庆道和吴金约、林庆道和沈清柏),又为重点中学输送了一批人才(最后一届由于97年取消重点校考试,学生就近入学,临近考试前停办,学生回到原来学校)。2000年,学校被莆田县评为一九九九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03年,埭头中心小学成立党总支,学片成立党支部,陈金泰兼任党支部书记。2008年,在樟林村“两委”关心支持下,村民营企业家、经济能人胡洪政、魏文锐、林建锋共同捐资十万元,对校操场进行了硬化建设,铺设水泥操场、更换了办公桌椅。2009年秀屿区“双高普九”迎评时,学校小学高级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2%以上,大专以上学历教师占70%以上。2010年3月,村经济能人、老板林开族为学校捐建了一间电脑室的设备(21部电脑、一台42寸液晶电视等);魏文锐、魏国强、魏志坤为学校捐建了一间多媒体教室的设备,使得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完善。撤县设区后,樟林小学先后被评为秀屿区“文明学校”、区“素质教育合格校”、区“德育先进集体”、区“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2010年“六一”节时,区长王玉明带领区“五套”班子的领导,区共青团、区妇联的领导及镇党委书记、镇长等到学校参加庆祝“六一”儿童节活动,慰问学校师生。王区长盛赞学校师生精神面貌积极向上,活动组织严密,秩序井然。2010年9月,东林学片撤销,东林、淇沪小学重新划归樟林学片(小学)。2010年11月,在各级党和政府的关心下,为了确保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学校按上级要求拆除了礼堂及所有土石木瓦结构的危房。2011年,学校开始国家校安工程建设,在原礼堂头及两边教室的基础上建起了一座三层十五间教室及宿舍的教学楼(面积为1225平方米),并于2012年11月竣工。
2012年,吴锦洲任第十任校长。学校又有了发展。2012年9月教师节前夕,在樟林村党支书林志强、村主任魏丽珊的主持下,村里召集中小学、私立幼儿园的校级领导举行座谈会,共同探讨樟林村基础教育发展遇到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目标。会上村经济能人、老板魏志坤夫人郑少娟当场给予中小学、幼儿园12800元的节日慰问金,并勉励一线教师继续为樟林村的基础教育工作作出新的贡献。2012年11月,学校通过了市级标准化学校达标验收(部分硬件项目待改善)。12月学校新教学楼顺利通过质监、设计、监理等单位的联合验收。2012年9月黄瓜学校初中部撤销,黄瓜小学也再次划归樟林学片(小学)。2013年2月13日(农历蛇年正月初四),在村书记林志强、村主任魏丽珊等的精心策划筹备下,召开了樟林村基础教育捐资助学座谈会,会上共筹集改善办学条件资金一百四十六万六千九百二十元元,认捐、现捐奖教奖学基金三百二十一万六千八百元(捐资人芳名榜附后)。共投入一百二十多万元用以改善小学办学条件:更换了全部课桌椅、为每位教师配备了一部手提电脑、新建了一座标准化厕所、改造了教师宿舍、改建了围墙、新建了舞台旗台、全部硬化了操场、铺设200米人造草坪环形跑道及篮球场等,并于3013年11月全部竣工,使得学校的办学条件又走在埭头镇的前列。3013年9月,学校被镇党委、政府和镇教育发展促进会评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10月,学校被确定为全区二十一所小学教学质量提升校之一„„ 樟林村父老乡亲和樟林小学师生有着优良的爱校爱教好学传统,相信在新一届学校和村“两委”领导的带领下,在全体师
(回忆讲述人:林金穗、许亚国、胡洪祖、陈俊豪、吴新堂、卢金富、林荣添、陈金错、林有利、陈国铭、林承恩等;郑成荣撰稿整理。真诚欢迎樟林村父老乡亲和樟林小学(含附中)校友提供更详实的资料。)生与父老乡亲的共同努力下,樟林小学的明天一定会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