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的中医护理

时间:2019-05-14 14:00: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眩晕的中医护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眩晕的中医护理》。

第一篇:眩晕的中医护理

眩晕

因风阳上扰、痰瘀内阻,使脑窍失养,脑髓不充所致。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肝、肾、脾。内耳性眩晕、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护理评估

1.眩晕发作的时间、程度、诱发因素、伴发症状。

2.生活自理能力。

3.心理社会状况。

4.辨证:风阳上扰证、痰浊上蒙证、气血亏虚证、肝肾阴虚证。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⑴ 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⑵ 重症宜卧床休息,轻症可闭目养神。

⑶ 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眩晕严重者的坐椅、床铺避免晃动。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⑴ 观察眩晕发作的时间、程度、诱发因素、伴发症状及血压等变化。

⑵ 出现头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语音涩、肢体麻木或行动不便、血压持续上升时,应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3.给药护理

⑴ 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药后效果及反应。

⑵ 眩晕伴呕吐者中药宜冷服,或姜汁滴舌后服用,采用少量频服。

4.饮食护理

⑴ 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肥腻、生冷、烟酒之品。

⑵ 风阳上扰者,可食滋阴潜阳之品。

⑶ 气血亏虚者,多食血肉有情之品。

⑷ 肾阴不足者,多食滋阴益肾之品。

5.情志护理

⑴ 关心体贴患者,使其心情舒畅。

⑵ 对肝阳上亢、情绪易激动者,减少情绪激动的刺激,掌握自我调控能力。

⑶ 对眩晕较重,易心烦、焦虑者,需要介绍有关疾病知识和治疗成功的经验,以增强其信心。

6.临证(症)施护

⑴ 眩晕而昏仆不知人事,急按人中穴,并立即报告医师。

⑵ 眩晕伴恶心呕吐者,遵医嘱针刺或用梅花针叩打穴位。

三、健康指导

1.保持心情舒畅、乐观。

2.注意劳逸结合,切忌过劳和纵欲过度。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为避免强光刺激,外出时佩戴变色眼镜。

5.不宜从事高空作业。

6.有高血压病史者要坚持服药,定期测量血压。

第二篇:中医眩晕医案整理(精)

蒋 ** 男 75岁, 11月 5日初诊, 患者 10天前起床即出现眩晕,不能下床行走,不敢睁眼,睁开自觉天旋地转,伴 恶心,不欲饮食,无高血压病史,在荆州中心医院做颅内 CT 未发现异常,诊断为美尼 尔氏综合症,经输液治疗一周后可以下地自由行走故出院,但眩晕频作,伴恶心欲吐, 目胀,由子女送到我诊所要求中药治疗:(考虑患者年事已高, 诊断治疗需谨慎 由老伴搀扶进来, 忙趴在桌上, 述---晕, 查血压 125/78mmhg,心率 76次 /分,可以正常交流,舌淡苔白腻,脉滑。

中医诊断:眩晕,证型:肝阳上亢、痰阻清窍;治法:清肝泻火,化痰开窍,方以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法半夏 15 白术 15 天麻 20 钩藤 15 石决明 30(先煎 陈皮 15 茯苓 20 丹参 代赭 石 30(先煎 枸杞 15 枳实 15 甘草 10夏枯草 15 蔓荆子 15 生姜 3片 五剂 令以清 淡饮食,平卧。

二诊:11月 16日

患者药以服完,今在家人陪伴下前来复诊,看车停门口,(下来一车家人老人今 天独自下车,不需要家人帮忙,我自感欣慰,进屋后对我很是客气,一手和我紧握,一 手拍我肩膀,说我医术不错,喝了 3剂药就不晕不吐,独自可以出门了,家人也对我表 示感谢,经过检查,舌苔较前薄些,且舌尖红,脉细伴口干,眼睛干涩,视物不清,治 以在滋养肝肾,明目为主佐以化痰,方以杞菊地黄丸加减: 枸杞 30 菊花 15 枣皮 15 山药 15熟地 20 茯苓 15 泽泻 20 丹参 陈皮 15 半夏 12 白 术 18 天麻 20钩藤 20 首乌 20 寄生 20 石决明 当归 20 蔓荆子 15 甘草 五剂收功

例一 潘 X X,女,初诊日期:1954年 2月。体本虚弱,多年来襟怀不适,因遭事故, 致肝木上升而 头目眩晕,肝木侮土而呕吐不休。右脉弦劲,饮食不思,二 便不利,舌 绛苔薄, 情势颇急, 可能发痉。宜凉肝安胃, 服观后效再商。桑叶 9克 杭菊花 9克 粉 丹皮 9克 黑栀子 9克 大 白芍 9克 细生地 24克 姜川连 2.1克 法夏 6克 姜竹茹 12

克 黄郁金 9克 羚羊镑 1.2克另煎兑 苦丁茶 9克 服上方左脉见平,舌绛见淡,苔薄 见宣,眩晕立止,唯 呕吐如前,纳食不香,二便未调。依前法去羚羊加安胃品以 止 呕吐。桑叶 9克 菊花 9克 丹皮 9克 栀子炭 9克 夏枯草 9克 苦丁茶 9克 细生地 18克 大白芍 9克 法夏 6克 姜竹茹 12克 干苇根 15克 左金丸 4.5克(分二次送服。上 方服两剂,呕吐为止,舌苔已消,胃纳已香,二便正常,再以小剂泄肝安胃善后。

例二 魏 X X,男, 60岁。患头晕目眩,兼有耳鸣,鼻亦发塞,嗅觉不佳。病有数载, 屡治不效,颇以为苦。切其脉弦,视其舌则胖大无伦,苔则水滑而白。辨证:此证心 下有饮,上冒清阳,是以头冒目眩,其耳鸣、鼻塞,则为浊阴踞上,清窍不利之所致。治法:渗利水饮之邪。方药;泽泻 24克 白术 10克 此方服 1剂而有汗,不改方,共服 五剂,则头晕、目眩、耳鸣、鼻塞等证愈其大半,转方用五苓散温阳利水而收全功。

例三 伍 X X,女, 74岁。初诊日期;1977年 5月 23日。头目昏眩,颈项强痛,四肢 无力,鼻痂干结,大便干燥,尿多而黄,脉沉细,尺部弱,舌有裂纹,苔微白。血压 250/160毫米汞柱。辨为肾阴不足,肝阳上亢。方药:玄参、麦冬、牛膝、茯苓各 12克 代赭石 24克 生龙骨、生牡蛎各 15克 钩藤、菊花、远志、蝉蜕各 6克

二诊;服上方 3剂,头晕见减,大便仍干,小便略少, 血压降至 230/110毫米汞柱。又有心悸胸闷,脉弦细。前方去代赭石、蝉蜕、玄参、麦冬、茯苓,加菖蒲、白蒺藜、女贞子、茺蔚子各 9克,丹参、首乌各 12克,磁石 15克。、三诊:投药 3剂,血压降至 190/100毫米汞柱,头晕便干胸闷心悸略减,但下肢关节 肿痛,脉细数有歇止,舌剥。前方除茺蔚子、牛膝、龙骨、女贞,加羌活、独活、鸡 血藤各 9克,随访一月,血压趋于稳定,身体轻松有力。

例四 杨 X ,女, 44岁。血压高亢,胸闷泛恶,头晕痛殊甚,脉弦滑,苔薄腻, 厥阴为 风脏,相火寄焉。风火相煽,上窜于巅,故致晕痛。兼之胃失和降,则胸闷泛恶,症 情非轻(血压达 230/135毫米汞柱 ,须防突变,急予平旰潜阳,和胃降逆,势见缓和 乃吉。玳瑁片 6克(先煎 姜半夏 9克 生石决明 15克(先 煎 菊花 6克 竹茹 6克 薄 荷炭 3克(后下 炙僵蚕 9 克 姜黄连 2.4克 钩藤 9克(后下 牛黄清心丸 1粒(化服

二诊:头晕痛,纳呆泛恶,心悸气短,苔腻薄黄,脉沉而小滑,与症状未合,是因脾土 失运则痰生,因痰生热,因热生风,血压过高,风阳亢逆,故拟予化痰浊,和胃平肝, 不斤斤于泻肝也。北沙参 9克 竹茹 6克 竹沥半夏 9克 陈皮 6克 白蒺藜 9克 北秫米 9克 橹豆衣 9克 炒枳壳 4.5克 菊花 6克 生石决明 15克(先煎 钩藤 9克(后下 生 苡米 9克 朱茯苓 9克

三诊:用和胃平肝化浊法,中焦痞闷顿舒,脉象亦起, 头晕痛渐瘥,纳渐增,泛恶亦 止,然腻苔尚未尽化,再宗原法损益之。北沙参 9克 生石决明 15克(先煎 竹茹 6克 陈皮逆于胆。法当解热清中, 利胆安胃。鲜竹茹 10克 赤茯苓 10克 煅赭石(布包 10克 枇杷叶(生姜汁炒 10克 旋复花(布包 7克 金铃子(酒 炒 7克 左秦艽 7克 广陈皮 5克 酒黄芩 5克 炒山栀 5克 炒枳实 5克 川黄连(吴萸水炒 2克 益元散(布包 10克

[评按 ] 厥证系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移时逐渐苏醒的病证。有时也可一厥不复而导致死亡。《内经》论述颇多,后世更分为气厥、痰厥、血厥、食 厥等。例一证属寒痰厥逆,状若假死,惊为怪病,以三生饮 作汤一剂神效。三生饮中 均为辛烈有剧毒,并能令人麻醉,近世医家用者稀少,但大病当前,出奇应变,往往可 以化险为夷。例二为食厥,系因食非所宜致令中毒而致。本例食用生附子、醇酒,毒热 炽于胃而逆于胆, 虽见四肢厥冷, 憎寒 腹痛, 但舌质干赤, 呕吐苦水, 决非阴寒之证。治宜解热清中,利胆安胃、方中陈皮、竹茹、枳实清中,黄连、黄芩,栀子清热解毒, 茯苓运脾;杷叶和胃。审证求因,辨别寒热之真伪,立法遣药,别开生面,药后转危为 安。

第三篇:眩晕头晕的护理措施

眩晕—头晕头痛护理措施

1.发作时护理:

眩晕发作时嘱患者卧床休息,闭目养神,改变体位时动作宜缓慢。必要时加测血压,遵医嘱给予降压药物,氧气吸入。加强巡视,发现眩晕伴有呕吐、头痛剧烈、肢体发麻、血压持续上升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做好护理记录。

2.病情观察:

定时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监测血压变化情况。密切观察眩晕发作的时间、程度、性质、伴随症状、诱发因素以及脉象等情况。观察有无肢麻、言语不利等中风症状。

3.环境和起居护理:

①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噪音和强光刺激,减少陪护,限制探视。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无异味。护理人员操作应相对集中,动作轻巧,防止过多干扰病人。

②床铺平稳,避免他人碰撞晃动。物品放置伸手可及处,避免取物时坠床或跌倒。保持地面干燥、无障碍物,防止滑倒或绊倒。卫生间地面设置防滑设施,并设置扶手和呼叫器。

③头晕头痛时嘱患者注意卧床休息并抬高床头,尽量减少头部旋转动作,特别不宜突然猛转头,或突然、剧烈体位改变,防止眩晕加重或昏扑。上厕所或外出时需有人陪伴,头晕严重者应协助其在床上大小便。

④养成按时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屏气用力排便,必要时遵医嘱给予缓泻剂。

⑤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病情缓解后可适当运动,指导患者要根竞技性和力量型运动。

⑥告知患者外出不宜乘坐高速车、船,避免登高。

⑦眩晕由颈椎病引起者,睡眠时要选用合适枕头,避免长期低头据年龄及血压水平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运动强度、时间、频率以不出现不适反应为度,避免工作,要注意保暖。

4.情志护理:

关心体贴患者,使其心情舒畅。肝阳上亢,情绪易激动者,指导其通过听音乐、与他人沟通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减少不良情绪刺激,并指导患者掌握自我调控方法。对眩晕较重、心烦、焦虑者,可通过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和治疗成功经验增强其信心。

5.饮食护理:

饮食以清淡,低盐低脂饮食,增加粗纤维素食物摄入,防止暴饮暴食,忌肥甘厚味,戒烟酒。控制体重,控制总热量摄入。做好辩证施膳。

6.用药护理:

①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药物,强调长期药物治疗的重要性,用降压药使血压降至正常水平后应继续服用维持量,以保持血压相对稳定,对无症状者更应强调。

②告知患者有关降压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及不良反应,并提供书面材料。③嘱患者必须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得擅自增减剂量或药物,不能擅自突然停药,经治疗血压得到满意控制后,可遵医嘱逐渐减少剂量。擅自增减剂量或药物会引起血压波动,突然停药可导致血压突然升高,甚至诱发其他病症。

④中药用药护理: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药后效果及反应。眩晕伴呕吐者中药宜冷服,或姜汁滴舌后服用,采用少量频服。

⑤静脉输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中药制剂,应严格按照操作程序,注意用药安全和用药后反应。输注甘露醇脱水剂时应快速滴注保证疗效。

7.遵医嘱给予中医特色疗法护治:

①针刺法:主穴太冲、风池、血海。肝郁火旺者配阳陵泉、昆仑;阴虚阳亢者配太溪、三阴交、太阳穴;痰瘀互结者配阴陵泉、丰隆、头维;气血亏虚者配足三里、百会、气海;肾气亏虚者配关元、神阙、肾俞。斜刺所选穴位,平补平泻,得气为度。

②穴位注射法:主穴曲池、足三里、太冲,配穴关元、丰隆、三阴交、阳陵泉。每次取主穴1个配穴1个,进针得气后注射维生素B1或B12注射液。

③按压点穴法:眩晕而昏仆不知人事者,应按人中穴。气血亏虚者可按压神门、内关、关元、涌泉穴。风动阳亢证按压点穴风池、太冲、合谷。神经亏虚证可按压点穴肾俞、肝俞、三阴交。

④艾灸法:主穴曲池、足三里、太冲,配穴肝俞、肾俞、关元、丰隆、三阴交、太溪、阳陵泉。⑤耳穴压豆法:取降压沟、肝、胆、交感、肾、神门、皮质下等耳穴,将王不留行籽对准穴位进行贴压。

⑥中药足浴:遵医嘱用中药煎水浴足。

⑦中药穴位贴敷:选用吴茱萸、肉桂等溫经通脉、疏肝下气的中药或冰片、大黄、川牛膝等清热凉血、引血下行的中药研末调糊贴敷于穴位。8.对症护理

①剧烈头痛并伴有恶心、呕吐,为血压突然升高或高血压脑病表现,应立即让患者卧床休息,观测血压及脉搏、心率、心律的变化,尽快与医师联系,迅速采取镇静与降压措施。

②呼吸困难、发绀时,常为高血压心脏病引起左心衰竭的表现。要立即令患者半卧位、给予氧气吸人,吸氧用的湿化瓶应换用20%—30% 乙醇,并按医嘱应用强心药物。

③如有心悸,应严密观察脉搏、心率及心律变化,做好记录。安慰患者,令其卧床休息,消除紧张情绪。

④晚期原发性高血压伴心、肾功能衰竭时,可出现水肿。护理中应注意严格记录水的出入量。饮食中限制钠盐(每天食盐量不高于3 g),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注意保护好皮肤,预防褥疮的发生。

⑤晚期高血压易引起脑血管意外,出现昏迷与偏瘫。对于这类患者,平时应注意安全护理,防止坠床、窒息、肢体烫伤等。

9.高血压危象的预防及护理

①家属要熟悉引起高血压危象的常见诱因,如精神创伤、过度疲劳、情绪激动、感染、用药不当或中断治疗等。在护理过程中,要帮助患者避免、消除各种诱因,注意观察其血压、神志、心率、心律、呼吸的变化。食盐限制在每日3g以下,在服用噻嗪类或呋塞米利尿剂时,应注意给患者补充含钾丰富的食物(如橘子、香蕉等),禁烟酒及刺激性饮料。

②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抽搐、惊厥等高血压危象的症状,一旦出现上述症状,要迅速救治。主要原则是快速降压、制止抽搐。应用利尿剂及脱水剂降低颅内压防止并发症。抬高床头、给予吸氧、安慰患者避免躁动、使其保持安静。

第四篇:中医护理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卫生学院

特色专业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

通过特色专业建设,在巩固护理专业现有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学条件,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实践培养力度,加大人才引进和师资队伍建设,扩大办学规模,突出中医护理优势,不断优化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围绕“立足安阳,面向河南,质量优先,办出特色”的办学思路,最终实现培养具有现代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中医护理特色的高级护理人才。

(一)通过“建设、引进、培养”等手段,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

两年内计划培养或引进省内外有影响的专业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4人,“双师型”教师达到30人,聘请企业技术人员5人担任专业课教学,使兼职教师总数达到12人以上,实现由医院、行业技术专家组成的专兼职高水平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70%以上。鼓励“双师型”教师在现有基础上在技术等级上更上一个台阶。有计划地派出专业教师到高校深造,鼓励教师在本科基础上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同时制定制度,要求专业教师定期到医院参观学习,选派教师到医院长期参与生产实践,积累实践经验,成为高层次的双师型教师,使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高,打造一支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二)强化优势,彰显中医护理特色

我院前身是安阳市中医药学校,1958年建校,得天独厚的专业优势,蕴藏着丰富的中医护理精华和中医特色。在此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实践机会、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充分发挥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护人性化护理优势,抓住中医在老年护理、社区护理、康复保健等方面的优势,培养学生在临证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护理、技术操作以及卫生保健、疾病预防等方面的专业优势。

(三)完善课程设置体系,突出中医护理专业学科优势

从课程内容、课程类别、课时安排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不断完善课程设置体系,注重中西医课程的连接和融汇。按照“强化人文、突出特色、着重能力、体现整体”的理念 ,开发专业综合课程,构建适应职业岗位(群)需求的模块化课程,形成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专业课程为主体的新型课程体系。

(四)教材建设

积极构建和完善护理专业课的立体化教材体系,鼓励教师编写具有中医特色的教学大纲及质量控制点、教学参考资料、教学课件、学生学习辅导材料等;支持教师主编、参编中医护理学专业规划教材和统编教材。建设期间,将结合社会需求及教学实际,编写教材及教学参考书,制作电子课件,满足我院护理教育改革需要。

(五)加强实验室、实践基地建设,注重中西医护理人才实践能力培养

加强仪器装备、管理制度、实验室环境等方面的建设,在建设中注重突出中医护理学专业特色,强调实践与临床相结合。计划在两年内大力加强中医护理实训中心的建设,丰富各实训室的设施,准备新增中护理技能操作实训中心,面积200平米,针灸拔罐实训室、推拿按摩实训室、放血疗法实训室、中药治疗实训室和示教室;护理实训室5个,面积达400平方米,在建设中注重突出中医护理学专业特色,强调实践与临床相结合,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进一步规范实践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我院深厚的中医底蕴,庞大的中医人才库。逐步建立与医院—学校结合相适应的校院双方共建、共享、共管的管理机制,依据“校院合作、工学结合”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与安阳市中医院、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地区医院、第三人民医院、第六人民医院等签订了协议,作为我院医护理专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按照教学计划要求,学生在医院完成实习,医院专业技术人员承担或参与指导学生实习。

(六)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护理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教学中首先立足吃透教材,将教材的内容融入学生的知识体系,然后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等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加工和提炼,重点讲解一般护理、辨证施护。讲授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借助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看得见、听得懂,变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变枯燥为生动,变被动为主动,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倡导“学导式教学”,变“以教为主”为“以导为主”,尝试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小组讨论为主要教学形式的教学方法;开展病例式、问题式、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注重课堂教学的启发和引导。进一步丰富、更新、改建立体化教材,使其适应学科进展的需要。

二、建设方案

坚持“以人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理念,通过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完善教材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学习效果评价方式等,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富于创新、实践能力较强、专业特色突出的护理人才,满足社会需求。

(一)加快师资队伍建设

结合护理专业师资情况,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教、护、研相结合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建设期内,努力打造一支临床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1、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充分发挥本专业老教师的传承作用,实施“师徒结对,定向帮带”的青蓝工程,建立“传、帮、带”关系,促进新老教师共同发展。通过教学演示、共同备课、教案(课件)指导、实践课教学模型的准备与维护、集体备课讨论、预讲、预示、把关及教学总结、评价等途径,言传身教,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

2、充实护理专业师资队伍 为满足社会对护理人才需求,护理专业培养人才压力越来越大,师资相对不足,从“建设、引进、培养”方面着手,从医院聘请1—2名行业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从本专业现有教学团队中,选拔2名专业实践能力强、教学科研基本功扎实并熟知护理发展前沿动态的教师,安排其到天津医专、郑州大学护理学院进行1~2个月的职业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培训,回校后举办培训讲座,提升其引领专业建设与发展的综合素质,并要求提交有关护理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报告;到安阳市人民医院、安阳市中医院、安阳市妇幼保健院考察学习1个月,了解护理发展的最新动态,使其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具有领先的理念,宽阔的视野,较高的科研水平及组织管理能力,使其成为在同类院校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双师素质”教师。

3、加强中医护理师资培养

通过举办各种培训和进修等形式,对在职、在编教师进行系统中医护理知识培训,改善其知识结构,丰富知识面,提高教学、学术水平,将现有师资培养成能适应中医护理教育和中医护理事业发展要求的新型师资队伍,同时引进中医高等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的师资。

4、鼓励教师提升学历层次,加强对外交流,进行科教结合 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从本专业现有教学团队中,选派若干名教师,定期到三甲医院进行顶岗实践;择期选派培养对象到重点院校进行学习进修,通过对外合作交流,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鼓励在职教师提升学历层次,树立科研意识,使他们具有临床工作经历,职业岗位技能,能承担相应学习领域核心课程的教学,具有中医护理课程开发的能力,成为中医护理专业教学、科研骨干。

5、管理制度建设

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建立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保障体系。引进教务管理系统和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推进教学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及科学化,保障培养人才的高质量和人才管理网络化。

(二)改革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

1、优化课程设置

结合目前的课程设置和教材使用情况,注重中西医护理专业课的相互衔接及相互渗透的合理性,使其更符合社会需要、引领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建设院级重点课程和省级精品课程,以点带面、示范引路,普遍提高中医护理专业课程建设。

2、突出中医优势,优化护理课程体系

突出中医护理、人文并重为原则优化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课程体系。补充完善老年护理、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内容,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中医护理的需求,突出专业特色。重视中医护理实践技能培训的同时,充分利用实验室和实训基地,根据中医基本技能培训板块,强化学生中医操作技能的培训,如:拔火罐、艾灸、穴位注射、刮痧、中药湿热敷等,提高学生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动手能力。

3、培养模式

在护理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下,由医院共同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学生就业等,推行“校院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三年教学进程中,根据专业课程内容需要,安排学生分阶段到医院、社区完成教学见习或实习。让学生尽早接触临床,增加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的认知规律。凸显学校办学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稳定学生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4、教学内容

建立以整体观和辨证施护为框架的人性化护理新模式。在技能教学中引入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用辨证施护的方法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

5、教学体系

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教学体系。中医护理专业主干课程实行“双计划”与“双大纲”。校内实验、实训基地由模拟到仿真,到全真率达到40%以上。医院的临床实习由简单到复杂全部全真操作。院校“双实训基地”互为补充,专业课程实行理论考试与护士职业资格考试接轨,实行护理教学与执业护士资格相衔接的教学体系。

6、教学方式 以学科自身的完整体系为准则,重视教育的真正目的和对象。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积极推行启发式、讨论式、交互式、自学式等具体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师以精讲、答疑为主,倡导“学导式教学”,变“以教为主”为“以导为主”,尝试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小组讨论为主要教学形式的教学方法;开展病例式、问题式、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注重课堂教学的启发和引导。

7、加快教材建设

积极构建和完善护理专业课的立体化教材体系,鼓励教师编写具有中医特色的教学大纲及质量控制点、教学参考资料、教学课件、学生学习辅导材料等;支持教师主编、参编中医护理学专业规划教材和统编教材。建设期间,将结合社会需求及教学实际,编写教材及教学参考书,制作电子课件,使教材内容适应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并与行业技术发展同步,开发立体化教材。

(三)强化实践性教学

1、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

改进教学手段和方式,在学生开始接触《中医护理学基础》、《护理学基础》等专业基础课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多动手,多实践,确保教学过程的有序性、知识及能力训练的的递进性和渐进性。加强对阶段实习、课间见习及毕业实习的管理,通过“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培养动手能力强,理论知识扎实的护理人才。

2、改革实验教学体现专业特色

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发挥中医护理优势,丰富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突出中医护理操作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实验教学水平,确保教学质量。

3、进一步完善实习基地建设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体现专业特色,增加社区实践内容,并进一步规范实习基地带教管理,不断完善实习带教工作,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体制,加大质量监控力度,以保证实践性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分析及解决临床问题能力。

(四)突出中医优势

1、加强教师的中医教学实践能力

青年教师要求学习《中医基础护理》、《中医临床护理》理论,并定期对中医护理常见技术操作进行培训和考核,同时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采取自学、参加中医类师资培训班以及护理教研室交流学习等,不断提高青年教师中医护理知识水平。通过学术交流、业务进修、学历进修、短期培训及各种继续教育,加强青年教师中医护理学习,提高中医教学实践能力。

2、加强对外中医护理学术交流与合作

加强国内中医药院校间的交流合作,加大中医护理科研力度。同时通过对外交流,实现不同学校、不同区域、不同文化背景下教学经验的交流、互补,提高护理教学质量。

3、教研并重丰富中医护理内涵

鼓励教师通过教学、临床、科研活动,进一步探索中医护理精华,丰富中医护理教学内容,进一步完善中医饮食调护、养生保健、病后调养等内容,充分发挥中医护理优势,成为我院护理专业特色之一。

(五)进一步完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

不断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健全“学生教师双评制度”,并指定专家对护理学专业的各门课程进行质量监控。实行领导、教师、教学督导组、教研室、学生等多层面全方位评价,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系统评议,评议结果及时反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第五篇:眩晕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分析总结 一

眩晕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分析总结

一、眩晕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情况统计分析

经过近1 年的临床路径工作,共治疗符合标准的眩晕病人 54 例,现就本病疗效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临床疗效:中医治疗方法采用中药汤剂 54 例、中药静脉

制剂 54 例、针灸 23 例等治疗,就患者愿意接受的中医治疗方法,中药汤剂及中药静脉制剂使用广泛,而中医特色疗法的使用率较

低,下一步注重中医特色疗法的使用。

2、辨证分型:风痰上扰证 32 例,阴虚阳亢证 11 例,肝火

上炎证 8 例,肾精不足证 2 例,痰瘀阻窍证 0 例,气血亏虚证 1 例。

3、中医特色:中药饮片使用率 100%,中成药使用率 60%,特色疗法使用率 15%,中医药治疗比率逐年提高。

4、治疗效果:临床痊愈率 40%,临床显效率 50%,有效率 10%,无效率 0%。

5、患者满意度调查: 通过对完成的部分病例患者进行调查,对治疗费用、疗程、治疗效果、诊疗服务很满意,满意率达到

98%,并愿意接受本临床路径。

二、眩晕中医临床路径难点及问题

1、在临床治疗中,眩晕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治疗周期平均在 7 天左右,可以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

2、中医特色疗法费用较低,眩晕病患者进行针灸治疗时,患者不愿接受。

3、部分眩晕患者在早期因呕吐而不能服用中药汤剂治疗。

三、完善和改进路径标准的建议和措施

1、针对眩晕病中医临床路径治疗总结,建议进一步完善眩 晕临床路径方案。

2、针对在临床治疗中,眩晕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 疗,治疗周期平均在 7 天左右,可以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建议

缩短临床路径天数。针对存在中医特色疗法费用较低,眩晕病患者不愿接受针 灸治疗的难点,部分眩晕患者在早期因呕吐而不能服用中药汤剂

治疗,通过引进新设备经颅超声溶栓治疗仪结合中医药进行治

疗,提高中医特色治疗率。

下载眩晕的中医护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眩晕的中医护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医护理工作计划(大全)

    2013年科室护理工作计划 为了落实《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在各级领导大力支持,有医院、护理部正确领导,更有全科护理人员齐心协力,使患者及家属真正放心满意.特制订本年度......

    中医护理自我鉴定

    中医护理自我鉴定 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我在成都市新都区中医院为期半年的中医护理知识培训学习,在中医护理知识培训学习期间我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

    2016 中医护理工作计划

    2018年普外二科中医护理工作计划 为了落实《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特制订本年度中医护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完善组织 成立中医护理工作小组,专人负责,明确职责,负责全科中......

    中医护理工作计划

    篇一:2013中医护理工作计划 xx市中医医院 2013年中医护理工作计划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及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

    中医护理病历

    中医护理病历 病人入院评估单 一、一般资料 包括科别、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联系地址、联系人、电话、入院时间、入院方式、(步行、扶行、抬入、担架、轮椅)入院诊断、......

    中医护理查房

    中医护理查房记录 组织部门:护理部 查房类型:业务查房 查房时间:2012年3月23日 查房目的:腰痛的护理 患者姓名:耿月英 性别:女年龄:72岁入院时间:2012年3月17日 诊断:中医:腰痛(肾阳亏......

    中医护理礼仪

    中医护理礼仪 随着现代化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的发展,严格护理管理、完善护理程序、强化护士高度的责任感都是不可缺少的促进要素。然而,在贯穿这些要素的其中,护士礼仪已成......

    中医护理工作总结

    中医护理工作总结 中医护理工作总结1 为更好的推动我院中医护理工作的扎实开展,让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群众,我院于20xx年8月份开展中医特色护理工作,结合我院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