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教材培训总结(上交版)范文
新教材培训总结
张兴军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我参加了暑期数学新课程培训。几天下来,对于数学新课程、新教材有了深入的认识,学到了不少新的考虑问题的角度和知识。而这个良好的学习的平台,为我们今后新教材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通过视频,聆听了众多数学教育专家的讲解,还有许多优秀教师的课例和专家的点评。不仅让我了解了较前沿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动态,而且也学到了一些教学理念,经常在专家们讲授的一些教育教学案例中产生一些共鸣,从而让自己能从理论的层次来解释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现象。
通过这次培训我也知道我该如何实施新教材的教学,在教学方面、教态方面、新课引入重难点处理、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的结合、探究问题、发现问题和试卷分析、以及具体的教学过程逐一加以分析、研究、探讨,并在以实战自主为指导思想保证自主进修,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个温馨互助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高中数学新课程内容的增减与知识的分布;怎样把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即专家们所提醒的在对学生讲解时应该把握的尺度;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使我不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要从自身的知识储备上为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作好充分的准备。对于新增部分大学内容应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们拾起来,不仅要弄清,更要弄透。知识的更新与深化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一成不变的教材与教法是不能适应于社会的发展与需求的。对于未曾变动的旧的知识点,考纲上有所变化的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新增内容,哪些是高考必考内容,哪些是选讲内容,对于不同的内容应该分别讲解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做到面对新教材中的新内容不急不躁、从容不迫,不至于面对新问题产生陌生感和紧张感。
通过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内容是由哪些模块组成的,各模块又是由哪些知识点组成的,以及各知识点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专家们所提供的知识框图分析对我们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对于必修课程必须讲深讲透,对于部分选学内容,应视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高中数学
新课程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而制定的。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需求,作为教师理应先行一步,为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通过网络上一些老师具体的课堂案例学习、专家的经典点评,使我认识到应该如何把握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通过网络上一些老师具体的课堂案例学习、专家的经典剖析,使我们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怎样才能将一根根主线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之中。我们已经认识到新的高考越来越倾向于“重视基础,能力立意”。“重视基础”,意思就是从最基本的知识出发。
通过此次学习,不仅使自己的眼界得以开阔,而且使自己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这无疑将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010-8-11
第二篇:培训总结上交[定稿]
河北省中职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师资培训
藁城职教
计算机部
李艳芹
7月11日至16日,一周的时间,我在河北工院参加了河北省中职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师资培训班。这次的培训我受益匪浅。我想感谢学校给了我这个学习和进步的机会,现在我就参加培训后的一些感想与大家分享。
该培训的一个主要内容是由河北师范大学王润兰教授带领的团队主讲的微课设计。教师80余人,聆听了河北师范大学王润兰教授的讲座。王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幽默风趣的话语,精彩的案例,伴随着不时传来的阵阵掌声,让广大教师们经历了一次头脑风暴。
具体的学习方式分为理论传授和业务实践两种。
一、教学专家理论讲解
在王教授的讲座中,我的收获主要涉及两个重要的知识点。一个是到底什么是微课程,另外一个就是微课程的制作方法了。
(一)什么是微课程?
“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
这里,王教授提出了注意力十分钟法则,人的注意力在学习最开始的十分钟,是最集中的,也是学习效率最高的,这也是为什么微课程要控制在十分钟以内。超过了十分钟,人的精神出现怠倦,不愿意再仔细看下去,那么微课也就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
其次,微课程力求在十分钟里说清楚一个知识点,知识点不宜过多过杂。王教授给我们展示了几个微课程的实例,无一例外的,每一个微课程都短小精悍,知识点明确清晰,且创意十足,让人看一遍就能记住视频中教授的知识点。
微课的概念充斥着网络王教授给出了一些自己搜集整理的有代表性的权威性说法,让我们在短时间内理解了微课的最本质的内涵和最有针对性的特点。
(二)微课程的制作
这次王教授的团队提出了多种制作微课的方法,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手机录制。手机人人都有,且录制视频非常的方便,比起复杂的录屏软件而言,更容易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也可以用一些手机APP或平板电脑及一些专门的软件来实现。有条件的话,最好是在专门的演播室里来录制。无论是哪种方法都需要一个很好的规划。
1.首先是选题,微课重在解决疑难,突出的应该是个性问题,是教学的某个环节,是教学中的难点突破,课后的习题讲解。微的作用是解惑,而不应该是授业。
规划微课内容主要包括:
(1)分析学生、教材、重难点和易错点(2)设计内容结构、表述方式和视觉效果(3)制作微课、后期加工、字幕、版权(4)应用课前预习、课中辅导、课后总结(5)评价教学效果
2.接着是进行微课的设计
虽然是微课,教案中的环节也要详细,条理要清析。必要的是课题、学科、适应年级、学生的认知起点、作品分析、基本流程都是要齐全的,在教学流程设计时参考教学用书,不能“拿来主义”,要有自己的见解,有思想、有价值、有创新,真正起到解惑的作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撰写微课自主学习任务单。王润兰教授关于微课程设计给教师的17条建议
(1)时刻谨记您的微课程用户是学生。(2)一个微课程只说一个知识点。(3)尽量控制在10分钟以内。
(4)不要轻易跳过教学步骤,即使很简单,很容易的内容。
(5)要给学生提供提示性信息(例如:用颜色线标识,屏幕侧边列出关键词,用符号图形标注等)。
(6)微课程是整个教学组织中的一个环节,要与其它教学活动环境配合,记住:在微课程中适当位置设置暂停,或者后续活动的提示,便于学生浏览微课程时转入相关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单统一调度下学习微课程。
(7)微课程应有恰当的提问,问题的设计要恰当安排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和核心问题,灵活使用多样化的提问策略促进学生思考。
(8)每一个微课程结束时要有一个简短的总结,概括要点,帮助学习者梳理思路,强调重点和难点。
(9)对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要说清楚是什么,还要说清楚不是什么,让学生明确基本概念和原理;对于关键技能的教学,要清楚地说明应该如何做,不应该如何做。
(10)用字幕方式补充微课程不容易说清楚的部分,注意:只须呈现关键词语,不必像电视剧一样将所有的台词都打出字幕,这会增加学生的阅读认知负荷。
(11)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例如,要根据学习单的指导来看视频,看完视频以后要回到学习单来讨论、练习),要告诉学生使用微课程的技巧,(例如,遇到没有听懂的地方可以暂停重听)。
(12)在学习单上将微课程和相关的资源与活动超链接起来,方便学生在学习单的统一调度下跳转学习。
(13)一门课程开始的时候,要清楚地介绍这个课程的评价方法和考试方式,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学习。
(14)开始时,要介绍主讲老师本人的情况,让学生了解教师。(15)注意研究借鉴可汗在讲与你的类似课程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16)留心学习其他领域的设计经验,注意借鉴、模仿与创造,例如,从电影、电视、广告等大众媒体中找到可以借鉴的创意。
(17)有关微课程制作的操作技术细节(很多时候,细节往往影响了微课程的使用效果):鼠标不要在屏幕上乱晃;字体和背景的颜色要搭配好;讲解课程时,鼠标在屏幕上的速度不要太快;画面要简洁,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图标、背景、教师人头像等,都要删除;录制视频的环境要安静、不要有噪音。
其实微课的制作相对来说较容易,但是如何设计导学案,在教学内容的哪一环节设计微课,用怎样的方式设计孩子们容易理解才是最难的,也是我学习之后一直思考的问题。
(三)微课的录制
在制作自己的微课作品过程中,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是要注意的:
1.录制时调整电脑分辩率为1024*768,颜色位数为16位。ppt尽量做到简洁、美观大方。2.时间须严格控制在五分钟左右。
3.内容非常碎片化,非常精炼,在五分钟内讲解透彻,不泛泛而谈,若内容较多,建议制作系列微课。
4.在编写微课内容时,基于教学设计思想,完全一对一地“启惑”“解惑”。5.微课在内容、文字、图片、语言等上须正确准确无误。
6.微课讲解时,声音响亮,抑扬顿挫。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详略得当,不出现“你们”“大家”“同学们”等大众受众式用语。
7.若在讲解中使用课件,课件有视觉美感(建议ppt尽量采用单色,突出简示洁之美)。8.视频画质清晰。
9.建议能看到教师头像。“PPT+视频”的录制模式下,头像不遮挡教学内容。10.要有片头片尾,显示标题、作者、单位等信息。11.视频格式为:Flv、Mp4,视频尺寸为:640*480或320*240。音频格式有:AAC(aac、m4a、and、f4v)、MP3andVorbis(oggandoga)。
二、企业专家的实践经验及顶岗实战指导
最后一个环节是录制整合材料,可以利用好多视频处理软件来对录制的内容进行加工处理。这个环节也其实也是微课的后期编辑阶段是上一个环节的延续和应用。
一些软件的使用主要由后面的白子良和梁海建两位教师进行讲授。王教授的团队授课,更多的倾向于学员自己动手,这也让我们的培训脱离了沉闷的教学,整个课堂沉浸在自己动手的欢乐中。
培训指教师把参加的培训学员分为几个小组,大家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完成了组内作品和个人作品。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我们接触使用了许多软件工具包括视频制作软件、影音编辑软件、交互式课件开发软件以及录屏软件等等。具体涉及到Focusky、Rapitivity、GlodjWave、Inspiration、Camtasia Studio以及会声会影,狸窝视频转化器等等特别适用的软件,还有一些简单方便的录制微课的手机APP,比如说快讲,这就是一款很方便又很适用的又特别容易上手的制作简单微课的小工具。我们还学会了象思维导图、概念导图的应用,在实战中应用这些教学设计软件真的会使得自己的教学手段更加丰富,教学设计更加合理,教学效果也一定会有很大的提升。
这次培训,收益良多!首先,通过接触“微课程”,真正让我们领会到了微课程“微而精,小而奇,内容少,蕴意深,从小处入手,解决一个问题”的独特魅力。在素质教育条件下,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和学的效率,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作用。
当然,微课程的制作是一种很费脑筋,很需要遵循科学和规律的。这也启示我们,科学就是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和随意,必须严谨、认真、科学。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多动脑,多制作像这些有效的微课程集,引导学生在思索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问题解决后得到提升。
总之,微课是一种以微视频为主的多种教学资源构成,并在教学应用实践过程中不断“生长”而成的一种微型网络学习课程,它是在web2.0时代随着新技术和新媒体(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网本、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智能化数字终端设备的普及)的迅速发展以及广大用户对学习方式多样化(如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按需学习、合作学习、移动学习、远程学习、泛在学习等)的迫切需求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的出现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在我们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微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在今后的课堂上,我会不断去尝试、争取能让微课伴着孩子们一起进步。为期七天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也领略了新时代的教学新方法。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学生可以半脱离课堂,不再单纯的课堂授课方式,让学生的学习空间更广泛,思维更开拓。而我们也能迎来新时代的教学方法!
2016年平7月17日
第三篇:新教材培训总结
2011年甘肃省高中英语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民乐县第一中学牛志海
2011年8月1日—10日我们学校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参加了为期10天的高中新课程改革培训。在此期间,我们聆听了全国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山东省以及华中师范大学的专家的精彩讲解,收获很多,下面就浅谈一下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
1.认识新课标带来的新观念
(1)学习方式的转变
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以及使用一定的学习策略。
让学生了解学习效果=50%学习策略+40%努力程度+10%智商
(2)教学观的转变
应做到:
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运用各种任务,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创设和谐课堂。
在语言“活动”中学习,在“自主”学习中发展,在共同“合作”中增知,在“探究”实践中创新。
(3)教材观的转变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是教学的主要媒介,是课程实施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教材不是圣经,它无非是个文本,是个例子,我们不要做教材的奴隶,要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重组教材、活化教材,并可尝试一材多用,使教材真正成为一种(但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
2.领会新教材编写的新思路
(1)新教材的编写思路
以“话题”为单元,以“结构”为基础,重视“功能”的体现,通过“任务”开展活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学习。
“热身”: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构建新的知识。
“阅读”:运用图式理论,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将篇章作为整体来处理。
“语言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形成发现和归纳构词规律和语法规则的能力。
“语言运用”:通过围绕中心话题的听说读写的综合性活动和任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小结”:要求学生自己归纳和总结各单元所学的词、短语及语法,加强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建议”:通过提供学习建议,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英语,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
(2)新教材的特点
话题与时俱进,语言地道自然,教学理念先进,倡导体验学习,引导探究学习,编排体系合理,设计图文并茂,留给创造空间,单元生词大幅增加,语法进度大步加快。
(3)新教材的困惑
生词量大,学生感到难记。听力录音欠科学,不便使用。听力材料多而长,设题较难。写作任务多,难以完成。完形填空单一匮乏。两极分化开始出现。如何较好地进行评价。新教材新教法如何面对新高考。
3.探索新教材实施的新教法
(1)关于新教材的备课
通览全书,把握主脉
有机整合,前后呼应
通读单元,重组教材
不仅为“教”而设计,更要为“学”而设计。
(2)关于新教材的重组
新课标对教材的使用提出了如下建议:“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的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
新教材重组的原则:通读整个单元,熟悉教学内容,领悟编写意图,结合实际恰当取舍
新教材重组的理念:倡导图式理论,坚持input-based
instruction的教学理念,运用英语“四位一体”语言技能体系。新教材重组的方法:删减法,扩充法,简化法,调整法,替换法
4、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词汇教学中的文化渗透。结合课文,做好英美国家的地理、风俗习惯、民族、宗教、制度、饮食习惯、历史等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
(2)、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创造异国文化氛围。重视第二课堂和课外教学,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的优势,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在课余时间里为学生播放一些富含目的语文化的英语节目、新闻报道的录音,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同时提醒他们注意吸收目的国的文化信息。
(3)、坚持教学相长,促进学生、教师共同进步。注重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师生交往中发展自己,不断反思教学实践,在总结经验中提升自己,坚持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己,投身教育研究,在把握规律中端正自己,尊重同行教师,在借鉴他人中完善自己。
第四篇:新教材培训总结
2006年保山市初中化学新课标和新教材
培训总结
昌宁县柯街中学李华晏2006年8月21日
2006年保山市初中化学新课标和新教材培训总结
昌宁县柯街中学李华晏
2006年8月17日到8月18日保山市教科所组织全区的化学老师进行了为期一天半的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培训。
三天的培训,紧凑有序,有条不紊。先是由市教研员对此次培训做安排和要求,接下来是由人教版化学主编董伟平老师对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和新教材进行解读和剖析,解决了老师在理解和使用新课标和新教材时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同时引导老师们建立新的教育理念;教材分析完后大家观看了宜昌中学老师的《质量守恒定律》优质录象课,看完录象后先分组讨论接着老师们个人踊跃发言,提出自己对新课改的认识和学习心得,气氛活跃。
经过三天的培训,我收获颇多。
(一)通过培训,我对课改的目的和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对课改的理论和实质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课改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和需要,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今年的新课改培训,我们与其他有经验的老师坐在了一起,我们共同听专家的点评,听其他老师在新课程教学中的经验、得失、困惑,我们一起讨论,一起探索,也一起成长。我们眼前的路也越来越亮,我对此充满信心,我知道,以后的路不会是一片坦途,但我相信,有了对的新课程的培训,我们一定会走下去的。因为新教材培训除了在理论上给我们以武装外,教研员安排的新课程研讨对我们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新课改地区老师们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对教材重点篇目的设计,它体现了学科教学的最新进展,强调知识、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面向全体学生,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满足了多样化的学习要求,是老师们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使老师们在本学期上课时能够成竹在胸,为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通过培训,对照大纲,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思想及教法上的落后之处,更新了教学观念。
过去的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尽管也提到思想教育和能力的培养,但大家的着眼点只在知识,能够落实得也只有知识。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根本区别在于明确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的课程目标,并有可操作性的规定。例如,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所作的改革,加强了科学探究的教学,增加了学生的活动(讨论、探究、制作等),注重学生的经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插图,活跃版面等措施,其目的都在于改变过去只重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忽视基本能力的训练。所以作为我们现代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那种重知识轻能力的观念。不仅要使学生学会知识,同时还要使学生学会学习,为他们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今后化学应注重化学学科内部以及和其他学科的整合。同时进一步做到因材施教,依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教案、考察题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从化学学科中得到能力和意识的培养。教学不应是学生在受苦受罪中学习知识、提高技能;不应用中考成绩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应该努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高兴的情绪下,学习知识,学会终生
学习的技能。改变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学实际上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并不是只理解知识就够了。要努力调动学生共同参与进来,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过程,进而真正的认识学习的本质,真正获取各种能力。
(三)通过培训,使我更加明确了培养学生的方向、教改的终极目标,新的人才观更加坚定了。
要建设好我们的国家,人才是第一的,人才从哪里来?教育中来。新形势告诉我们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教育过程中要加强德育教育和人文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品学兼优的人才。未来的人才要网络化、立体化、个性化、多样化,我们的教育也要跟得上这些趋势和潮流,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尖端人才。现代信息技术以迅猛的速度在发展,她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学生们也有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因此我们必须合理地利用好她,使她为我们的课堂为我们培养人才的战略,发挥积极的力量。
(四)通过培训,使我更加认识到应借助新教材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当前中学化学教学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消除和克服脱离实际、把化学教学高程学术研究的现象。新教材正是适应了这一要求,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例如,在新教材中,增设了资料、阅读、讨论、家庭小试验、研究性课题等栏目让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还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欲望,以利于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同时,也让他们在学习中思索,在思索中试验,在实验中发现,再发现中再学习。就是在这样的学习和实验过程中,使同学们认识到,学化学是为了用化学,学好化学大有用武之地
正如腾冲一为老师所说的:“历时一天半的培训,听了专家、资深老师精彩演讲和学术指导,扬扬数语,感概万千,彻悟这是人文和目光在流淌。其实我非常珍惜相聚的时光,它虽然很短暂,但我给它留下了美好的瞬间,虽然我们感到焦虑,但获得了一些课改中的文化快餐,使我们有了精神食粮,使我们有了探索的向导,使我们更加体会到‘路在脚下’是如此的铿锵。这次大会,我认为是新的教育模式与旧的传统角逐的出师表,是孕育具有高尚情感,雄厚科学底蕴的后代动员令。课程只是基础的材料,我们要充当培养液的作用,让一代学子茁壮成长。”一位老教师寥寥数语是对这次培训的高度总结。
这次培训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教师在岗培训的重要性。但对培训内容一定要慎重选择,老师们更欢迎从教学一线成长起来的专家,他们的讲座更具有针对性,更能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很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如何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如何做一个科研型、创新型的教师。
总之,这次培训的意义是重要的,作用是深远的,希望这样的培训能继续搞下去,并能越做越好!
第五篇:高中数学新教材培训总结
高中数学新教材培训总结
(天水武山一中)
高中数学新教材编排的体系,富有一定弹性的教材结构、注重从实际问题引入等特点更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更适合一线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但在高考选拔制度未改变的情况下,也有很多教师无视新教材的这些变化,在教法、学法上没有作相应的调整,甚至只是浏览一下新教材中删除、补充了哪些内容,然后按照自己多年归纳、总结好了的知识体系进行轻车熟路的灌输,与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背道而驰。因此,如何科学、合理、正确地使用好新教材,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能力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教材打破了原来分科安排内容(分为代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的编写体系;安排知识顺序时注意处理好与初中数学的衔接;符合逻辑上基本规则;在深浅上注意坡度的设计;工具性内容靠前安排;相关内容适当集中。这些特点更加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更适合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课前预习,也有利于我们展开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
数学教学不应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应在讲知识内容的同时注意对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加以提炼总结,使之能逐步被学生掌握并对他们发挥指导作用。因此,新教材在各章的内容安排上,十分注意对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
新教材突出了数学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意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教材编排上:章前图的设计为了说明数学来源于实际;章前引言从实际问题导出;阅读材料很多是介绍数学模型及应用方法;习题也适当地增加了联系实际的题目,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创设联系实际问题的氛围,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学一线的教师如何充分挖掘、利用新教材的这些特征,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下是本人在新课程培训和学习新教材过程的一点体体悟:
1、高中数学新教材是一个综合编排的知识体系,知识编排顺序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更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前预习。而一个善于提前阅读
教材、自我探索知识的学生,通过阅读,对知识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逐步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学习成绩也比较好。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前预习、阅读教材,主动探索数学知识。
2、创设适当的问题情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学生产生“疑而未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进而转化为一种对知识的渴求,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3、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注重结论与过程的统一,强调过程,就是强调学生探索知识的经历和获得知识的体验。它不但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各种能力,而且也使所学的知识更加牢固。
4、利用“实习作业、研究性课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实习作业”和“研究性课题”是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而设置的,它是我国教材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高中数学新教材的一大特色。但由于受功利主义的影响,也是最容易被教师遗忘的角落。
综上所述,课程改革不应只是停留在观念改变上,而应该深入到我们教学工作的实际中,真正做到通过课程改革引发实际教育教学中思想、观念、方法等的改变,把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贯彻于教学过程中,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