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命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
生命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
彭明辉台湾清华大学
许多同学应该都还记得联考前夕的焦虑:差一分可能要掉好几个志愿,甚至于一生的命运从此改观!到了大四,这种焦虑可能更强烈而复杂:到底要先当兵,就业,还是先考研究所?我就经常碰到学生充满焦虑的问我这些问题。可是,这些焦虑实在是莫须有的!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绝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毁了一个人的一生,也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救了一个人的一生。属于我们该得的,迟早会得到;属于我们不该得的,即使侥幸巧取也不可能长久保有。如果我们看清这个事实,许多所谓”人生的重大抉择 ” 就可以淡然处之,根本无需焦虑。而所谓”人生的困境”,也往往当下就变得无足挂齿。
我自己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从一进大学就决定不再念研究所,所以,大学四年的时间多半在念人文科学的东西。毕业后工作了几年,才决定要念研究所。硕士毕业后,立下决心:从此不再为文凭而念书。谁知道,世事难料,当了五年讲师后,我又被时势所迫,整装出国念博士。
出国时,一位大学同学笑我:全班最晚念博士的都要回国了,你现在才要出去?两年后我从剑桥回来,觉得人生际遇无常,莫此为甚:一个从大一就决定再也不钻营学位的人,竟然连硕士和博士都拿到了!属于我们该得的,哪样曾经少过?而人生中该得与不该得的究竟有多少,我们又何曾知晓?从此我对际遇一事不能不更加淡然。当讲师期间,有些态度较极端的学生会当面表现出他们的不屑;从剑桥回来时,却被学生当做不得了的事看待。这种表面上的大起大落,其实都是好事者之言,完全看不到事实的真相。
从表面上看来,两年就拿到剑桥博士,这好像很了不起。但是,在这” 两年”之前我已经花整整一年,将研究主题有关的论文全部看完,并找出研究方向;而之前更已花三年时间做控制方面的研究,并且在国际著名的学术期刊中发表论文。而从硕士毕业到拿博士,期间七年的时间我从不停止过研究与自修。所以,这个博士其实是累积了七年的成果,或者,只算我花在控制学门的时间,也至少有五年),根本也没什么好惊讶的。
常人不从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来看待生命因积蓄而有的成果,老爱在表面上以断裂而孤立的事件夸大议论,因此每每在平淡无奇的事件上强做悲喜。可是对我来讲,当讲师期间被学生瞧不起,以及剑桥刚回来时被同学夸大本事,都只是表象。事实是:我只在乎每天二十四小时点点滴滴的累积。拿硕士或博士只是特定时刻里这些成果累积的外在展示而已,人生命中真实的累积从不曾因这些事件而终止或加添。常有学生满怀忧虑的问我:” 老师,我很想
先当完兵,工作一两年再考研究所。这样好吗?”很好,这样子有机会先用实务来印证学理,你念研究所时会比别人了解自己要的是什么。
“”可是,我怕当完兵又工作后,会失去斗志,因此考不上研究所。
“”那你就先考研究所好了。
“”可是,假如我先念研究所,我怕自己又会像念大学时一样茫然,因此念的不甘不愿的。“”那你还是先去工作好了!
“”可是。。。。
我完全可以体会到他们的焦虑,可是却无法压抑住对于这种话的感慨。其实,说穿了他所需要的就是两年研究所加两年工作,以便加深知识的深广度和获取实务经验。先工作或先升学,表面上大相迳庭,其实骨子里的差别根本可以忽略。在” 朝三暮四”这个成语故事里,主人原本喂养猴子的橡实是”早上四颗下午三颗”,后来改为”朝三暮四”,猴子就不高兴而坚持改回到”朝四暮三”。其实,先工作或先升学,期间差异就有如”朝三暮四”与”朝四暮三”原不值得计较。但是,我们经常看不到这种生命过程中长远而持续的累积,老爱将一时际遇中的小差别夸大到攸关生死的地步。
最讽刺的是:当我们面对两个可能的方案,而焦虑的不知何所抉择时,通常表示这两个方案可能一样好,或者一样坏,因而实际上选择哪个都一样,唯一的差别只是先后之序而已。而且,愈是让我们焦虑得厉害的,其实差别越小,愈不值得焦虑。反而真正有明显的好坏差别时,我们轻易的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可是我们却经常看不到长远的将来,短视的盯著两案短期内的得失:想选甲案,就舍不得乙案的好处;想选乙案,又舍不得甲案的好处。如果看得够远,人生常则八,九十,短则五,六十年,先做哪一件事又有什么关系?甚至当完兵又工作后,再花一整年准备研究所,又有什么了不起?当然,有些人还是会忧虑说:” 我当完兵又工作后,会不会因为家累或记忆力衰退而比较难考上研究所?”
我只能这样回答:”一个人考不上研究所,只有两个可能:或者他不够聪明,或者他的确够聪明。不够聪明而考不上,那也没什么好抱怨的。假如你够聪明,还考不上研究所,那只能说你的决心不够强。假如你是决心不够强,就表示你生命中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其重要程度并不下于硕士学位,而你舍不得丢下他。既然如此,考不上研究所也无须感到遗憾。不是吗?”人生的路这么多,为什么要老斤斤计较著一个可能性?我高中最要好的朋友,一生背运:高中考两次,高一念两次,大学又考两次,甚至连机车驾照都考两次。毕业后,他告诉自己:我没有人脉,也没有学历,只能靠加倍的诚恳和努力。现在,他自己拥有一家公司,年收入数千万。
一个人在升学过程中不顺利,而在事业上顺利,这是常见的事。有才华的人,不会因为被名校拒绝而连带失去他的才华,只不过要另外找适合他表现的场所而已。反过来,一个人在升学过程中太顺利,也难免因而放不下身段去创业,而只能乖乖领薪水过活。福祸如何,谁能全面知晓?
我们又有什么好得意?又有什么好忧虑?人生的得与失,有时候怎么也说不清楚,有时候却再简单不过了:我们得到平日累积的成果,而失去我们不曾努力累积的!所以重要的不是和别人比成就,而是努力去做自己想做的。功不唐捐,最后该得到的不会少你一分,不该得到的也不会多你一分。
好像是前年的时候,我在往艺术中心的路上遇到一位高中同学。他在南加大当电机系的副教授,被清华电机聘回来开短期课程。从高中时代他就很用功,以第一志愿上台大电机后,四年都拿书卷奖,相信他在专业上的研究也已卓然有成。回想高中入学时,我们两个人的智力测验成绩分居全学年第一,第二名。可是从高一我就不曾放弃自己喜欢的文学,音乐,书法,艺术和哲学,而他却始终不曾分心,因此两个人在学术上的差距只会愈来愈远。反过来说,这十几二十年我在人文领域所获得的满足,恐怕已远非他所能理解的了。我太太问过我,如果我肯全心专注于一个研究领域,是不是至少会赶上这位同学的成就?我不这样想,两个不同性情的人,注定要走两条不同的路。不该得的东西,我们注定是得不到的,随随便便拿两个人来比,只看到他所得到的,却看不到他所失去的,这有什么意义?
有次清华电台访问我:”老师你如何面对你人生中的困境?”我当场愣在那里,怎么样都想不出我这一生什么时候有过困境!后来仔细回想,才发现:我不是没有过困境,而是被常人当作” 困境”的境遇,我都当作一时的际遇,不曾在意过而已。刚服完兵役时,长子已出生却还找不到工作。我曾焦虑过,却又觉得迟早会有工作,报酬也不至于低的离谱,不曾太放在心上。念硕士期间,家计全靠太太的薪水,省吃俭用,对我而言又算不上困境。一来,精神上我过的很充实,二来我知道这一切是为了让自己有机会转行去教书(做自己想做的事)。三十一岁才要出国,而同学正要回系上任教,我很紧张(不知道剑桥要求的有多严),却不曾丧气。因为,我知道自己过去一直很力,也有很满意的心得和成果,只不过别人看不到而已。我没有过困境,因为我从不在乎外在的得失,也不武断的和别人比高下,而只在乎自己内在真实的累积。我没有过困境,因为我确实了解到: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绝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有剧烈的起伏。同时我也相信:属于我们该得的,迟早会得到;属于我们不该得的,即使一分也不可能加增。假如你可以持有相同的信念,那么人生于你也会是宽广而长远,没有什么了不得的” 困境”,也没有什么好焦虑的了。
第二篇: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累积美文
许多同学应该都还记得高考前夕的焦虑:差一分可能要掉好几个志愿,甚至一生的命运从此改变!到了大四,这种焦虑可能更强烈而复杂:到底要先就业,还是先考研究生?我就经常碰到充满焦虑的学生问我这些问题。
可是,这些焦虑实在是不必要。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绝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毁了一个人的一生,也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救了一个人的一生。如果我们看清这个事实,就可以对许多所谓“人生的重大抉择”淡然处之,根本无需焦虑。
我自己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从一进大学就决定不再念研究生,大学四年的时间多半在念人文科学的东西。毕业后工作了几年,才决定要念研究生。硕士毕业后,立下决心:从此不再为文凭而念书。谁知道世事难料,当了五年讲师后,我又被时势所迫,到国外念博士。
两年后我从剑桥回来,觉得人生际遇无常,莫此为甚:一个从大一就决定再也不钻营学位的人,竟然连硕士和博士都拿到了!属于我们该得的,哪样曾经少过?而人生中该得与不该得的究竟有多少,我们又何曾知晓?从此我对际遇一事不能不更加淡然。
当讲师期间,有些态度较极端的学生会当面表现出对我的不屑;从剑桥回来时,却被学生当作不得了的人物看待。这种表面上的大起大落,其实都是好事者之言,他们完全看不到事情的真相。从表面上看,两年就拿到剑桥博士学位,这好像很了不起。但是,在这两年之前我已经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将与研究主题有关的论文全部看完,并找出研究方向。而之前更已花三年时间做控制方面的研究,并且在国际著名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而从硕士毕业到拿博士学位,其间七年的时间我从未停止过研究与自修。所以,这个博士其实是累积了七年的成果,根本没什么好惊讶的。
拿硕士或博士学位只是特定时间里这些成果累积的外在展示而已,生命中真实的累积从不曾因这些事件而终止或添加。
但是,我们经常看不到这种生命过程中长远而持续的累积,老爱将一时际遇中的小差别夸大到生死攸关的地步。
最讽刺的是,当我们面对两个可能的方案而焦虑得不知如何抉择时,通常表示这两个方案可能一样好,或者一样坏,因而实际上选择哪个都一样,唯一的差别只是先后顺序而已。而且,愈是让我们焦虑得厉害的,其实差别愈小,愈不值得焦虑。反而真正有明显的好坏差别时,我们轻易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可是我们经常看不到长远的将来,短视地盯着两种方案短期内的得失:想选甲方案,却舍不得乙方案的好处;想选乙方案,又舍不得甲方案的好处。
如果看得够远,人生长则八九十年,短则五六十年,先做哪一件事又有什么关系?人生的路这么多,为什么总是斤斤计较着一个可能性?
一个人在升学过程中不顺利,而在事业上顺利,这是常见的事。有才华的人,不会因为被名校拒绝而失去他的才华,只不过要另外找适合他表现的场所而已。反过来,一个人在升学过程中太顺利,也难免因而放不下身段去创业,而只能乖乖领薪水过活。
人生的得与失,有时候怎么也说不清楚,有时候却再简单不过了:我们得到平日累积的成果,而失去我们不曾努力累积的。所以重要的不是和别人比成就,而是努力去做自己想做的。最后该得到的不会少你一分,不该得到的也不会多你一分。
第三篇:生命是一个过程
生命是一个过程,一个漫长而又短暂的过程。上天赋予我们生命的同时也给了我们许多坎坷。无论你是伫立在高高的顶峰,还是徘徊在失落的低谷。生命总是在不停地流逝,我们都要平静地去面对。
----题记
人的烦恼、痛苦,都缘于那份贪婪的本性,缘于那份不断膨胀的虚荣,缘于那份由攀比而升华的嫉妒,缘于那份变态的自私、狂妄的自负……是它们迷惑着我们的心,并日复一日的沉积,最终让我们沦为了凡尘的负累者,更有甚者由此扭曲了灵魂,使人在生活的雾区迷失了前进的路。
迷路了,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一生都在迷路。在相同的社会竞争环境下,为什么有的人坚强豁达,而有的人却懦弱褊狭呢?面对生活,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表现:能够战胜自身弱点的人,乐观,积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经得起挫折的打击;而不能战胜自身弱点的人,则表现的悲观,沮丧,颓废消沉、暴戾恣睢,脆弱到经不起一点儿变故。躁动的灵魂,往往是不安的,心灵的天空中密布了太多诱惑的人,才会迷失方向!我们必须适时的正确认识自我,不断剖析、反思,认清自身这些弱点所造成。
贪婪是一团火焰,嫉妒是锋利的刀,虚荣是一记暗伤,……患轻,累及一时,患重,痛苦一生。它们就像潜藏的病毒一样,如果得不到及时清理,很容易导致操作失灵,系统瘫痪,只有定期杀毒才可以消灭它们。人生亦是如此,只有时时警戒,克服这些困扰我们的弱点,我们才能内心宁静,针对这些弱点下手,抛开沉重的包袱,把妄念驱除干净,让心里洁净得像虚空一样,烦恼又到哪里去落脚呢?郁闷又怎么会产生呢?只要心里充满阳光,罪恶自然无处遁行。
人,穷其一生所追求的,最终不过是过眼云烟。学会知足,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活得开心,活得潇洒,不要总活在别人的品评、议论中,那样只会让你显得媚俗,丧失个性,迷失自我。人生的快乐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对生活所持的态度,学会“世事六然”的淡定:凡事由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悟然!快乐,悲伤,烦恼、困惑、痛苦……就像人生路上的一个个音符,酸甜苦辣拼凑在一起,才是人生的乐章。
人的一生很像是在雾中行走;远远望去,只是迷蒙一片,辨不出方向和吉凶。可是,当你鼓起勇气,放下恐惧和怀疑,一步一步向前走去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每走一步,你都能把下一步路看得清楚一点。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热爱生活,保持乐观、自信的心境,迈出坚定从容的步伐,不再彷徨,我们完全可以穿越迷雾,把自己看得清楚,让自己变的轻松!生活的真谛在于理解;生活的诀窍在于理智;生活的理想在于远大;生活的艺术在于和谐;生活的步履在于踏实;生活的乐趣在于追求;生活的安乐在于平淡;生活的烦恼在于心态;生活的质量在于养身;生活的价值在于细节;生活的意义在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在于完美;生活的全部在于今天。
人生之路不是用眼睛来看的,它需要用心去感受。眼睛可以欺骗我们,也可以被一片小小树叶遮住,心却永远不会。人的视线有距离限制,也受天气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心的视线却可以无限宽广。应该走哪条路,又或者哪条路更适合自己,谁也不会预先知道。只有用心去选择将要走的路,用心走好自己所选择的路。
相爱的时候需要的是真诚,争执的时候需要的是沟通,生气的时候需要的是冷静,愉快的时候需要的是分享,指责的时候需要的是谅解,困惑的时候需要的是开解,委屈的时候需要的是倾听,猜疑的时候需要的是交流,误解的时候需要的是宽容,其实在生活或婚姻中,事事较真的人决不会是个幸福快乐的人。
如果别人喜欢你,那是你的表象取悦了他的眼;如果别人信服你,那是你的魅力征服了他的心。别太把别人的喜欢当回事,充其量你只是活在他的表面;要珍视别人对你的信任,因为你已经走进他的心中,万一出来了,就很难再次进去。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把自己装扮成花瓶,而是不断提高能够让别人信服的能力。透过生死,才会明白健康的重要;透过成败,才会明白豁达的重要;透过得失,才会明白淡泊的重要。痛苦总是在不经意间席卷而来,让人难以自拔,耿耿于怀。其实,并不是生活中幸福太少,痛苦太多,而是我们一直铭记的总是不顺心、不开心的,牢记的总是自己还有什么没有得到,而不是想象我已经得到了什么。人难免遭遇挫折与失误,就事论事,不泛化,不扩大,不追究以前,也不浮想未来,痛苦就被包裹了、被局限了,人生也就轻松多了。很多时候,我们没法预知人生的坎坷,也没法控制生命的长度,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让每一天的生活都变得充实。
o 希望在生命中冉冉升起;让阳光照亮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落;让生命中的每一片土地都长出绿色。啊,生命中的绿色!你是生命的源泉,生命因你而生机勃勃;你是生命的花朵,生命因你而百倍娇艳;你是生命的航灯,照亮了前进的脚步与方向;你是生命的种子,让生命直至永恒!啊,生命中的绿色!天崩地裂摧残不了你坚强不屈的本色,岁月沧桑改变不了你青春无悔的信念,你用人世间最伟大的爱燃起亿万颗中华儿女沸腾的心,在生离死别的一瞬间,那份真诚.那份感动,那份发自心灵最深处的痛与爱,交织成人间最壮丽的诗篇——我们众志成城!献给灾区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人们
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是小智,知道自己不需要什么是中智,把知道变成做到是大智。知道自己的长处是小智,知道自己的短处是中智,能扬长避短是大智。能打败敌人是小智,能分清敌友是中智,能化敌为友是大智。谋事是小智,谋人是中智,谋势是大智。讲实际是小智,讲原则是中智,将实际与原则相结合解难题是大智。
我们都希望孩子顺顺利利过一生,但人生是孩子自己的,与其帮孩子画一幅完美的图画,让孩子被动接受,不如让孩子自己动手去画、去创作,哪怕用成人的眼光来看那些画太过幼稚。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会真正地去辨识苦辣酸甜,才懂得自己去选择、去热爱自己的人生,去喜欢上不断探寻的过程。我们要做的,仅仅是在他们跌倒或伤心时,给予一个鼓励的微笑和一个温暖的怀抱。不要剥夺孩子走弯路的权利,对于漫长的人生体验而言,那条路上的风景也许更美。
不懂珍惜,守着金山也不会快乐。不懂宽容,再多的朋友也终将离去。不懂选择,再努力也难以成功。不懂行动,再聪明也难以圆梦。不懂合作,再拼搏也难以大成。不懂积累,再挣钱也难以大富。不懂满足,再富有也难以幸福。不懂养生,再治疗也难以长寿。
人生就像天平,总是需要某种平衡:一边是给予,一边是接受;一边是付出,一边是得到;一边是耕耘,一边是收获;一边是物质,一边是精神;一边是自己,一边是他人。上帝也很为难,他不可能把所有的好事都让给你,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不幸都塞给你。看淡得失,你才能找到生命的最佳平衡状态。
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要谈论自己,更不要议论别人。谈论自己往往会自大虚伪,在名不副实中失去自己。议论别人往往陷入鸡毛蒜皮的是非口舌中纠缠不清。远离搬弄是非、挑拨离间之人,手段高的,用小人以驱驰,能力高的,还小人以颜色,品德高的,待小人以宽容,血压高的,怕只有被小人气死的份儿了。
时光辗转,沉淀下所有微熏的往事,光影交错间,淡了些人影,又添了新颜。从来,我们都是世间匆匆过客,既然注定只是过客,就该携一颗从容淡泊的心,走过山重水复的流年,笑看风起尘落的沧桑。凡尘来往,你去我留,不过如此。交错而过,匆匆回首,一些故事还没来得及真正开始,就已被写成了昨天。
有时候,爱是一种伤害,有的人选择伤害别人,有的人选择伤害自己;有时候,情是一种痛苦,有的人习惯成全别人,有的人习惯痛苦自己。别伤不该伤的心,爱的时候,给他自由,不爱时,给爱自由。男人对女人的伤害,不一定是他爱上了别人,而是在女人有所期待时让她失望,在女人脆弱时没有给她应有的安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没必要去复制别人的生活。有的人表面风光,暗地里不知流了多少泪;有的人看似窘迫,实际上人家可能过得潇洒快活。幸福没有标准答案,快乐也不止一条道路。收回羡慕别人的目光,反观自己的内心吧。自己喜欢的日子,就是最好的日子;自己喜欢的活法,就是最好的活法。
大喜易失言,大怒易失礼,大惊易失态,大哀易失颜,大乐易失察,大惧易失节,大思易失爱,大醉易失德,大话易失信,大欲易失命。遇事当谋,隐时忍而蓄势,动后果断不犹;好事当冷,头热易错失,心清可少虞;歹事当静,塞翁失马,祸福相倚;常事当珍,既为常人,应惜常物;运事当抓,机遇不逮,人生澜稀
不管多远的路,也能走到尽头;不论多深的痛,也有结束的一天;背负明天的希望,在每一个痛苦并快乐的日子里,才能走得更加坚强;怀揣未来的梦想,在每一个平凡而不平淡的日子里,才会笑得更加灿烂。只要不放弃,就没有什么能让自己退缩;只要够坚强,就没有什么能把自己打垮!
得意时要看淡,失意时要看开。得意时,不忘形,宜淡然;失意时,不变形,宜泰然。成功时,不轻狂,宜超越;失败时,不灰心,宜立志。不论得意失意,切莫大意;不论成功失败,切莫止步。得意志满时,需要的是淡然,给自己留一条退路;失意落魄时,需要的是泰然,给自己觅一条出路。
善良不等于友善,和谐不等于和平,理论不等于争论,先进不等于进步,伟大不等于伟岸,坚持不等于支持,清廉不等于廉政,教训不等于教育,文化不等于文明,正道不等于正义,思考不等于思想,发展不等于发达,明白不等于明智,清醒不等于清楚,认识不等于认同。走在人世间,没必要把仇恨指向别人,因为别人无罪;也不要把后悔留给自己,因为自己无辜;更不要把成见留给世界,因为世事无常。岁月的长河中,人的命运看似变化莫测,实际上,我们今天所走的每一步,都已为明天埋下了伏笔。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如同我们随手撒下的种子,最终结出属于自己的果实。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该说话时说话是一种水平,该沉默时沉默是一种聪明。该苦干时苦干是一种能力,该退出时退出是一种修养。该表现时表现是一种睿智,该隐藏时隐藏是一种城府。该吼叫时吼叫是一种威仪,该圆滑时圆滑是一种谋略。屈伸有度是成熟,意气平和是性情
能够牵手就是幸福,想想劳燕分飞的还有多少;能够相思就是幸福,想想同床异梦的还有多少;能够平凡就是幸福,想想迷失人生的还有多少;能够活着就是幸福,想想病疴缠身的还有多少……生活给予我们的并不少,只是我们的目光都在别处。其实你拥有的,也许正是别人渴望的。
有些痛,忍忍就过去了。有些话,忍忍就不想说了。有些爱,忍忍就不想爱了。有些人,忍忍就不想等了。有些麻烦,忍忍就解决了。碰到难题,如果我们能转过头去,换个方式、换个思维,或许结局就不一样了。其实牛角尖的反方向就是海阔天空的出口,苦海的岸也许就在回头的身后。
人世沧桑,难免要遇到一些坎坷的事,也难免要遇到一些与自己不友好的人,以至于要和损害过自己的人相处。人活一世,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重要的是做真实的自己。毕竟,能给自己带来幸福的,不局限于哪一个人,也不局限于哪一件事。只有自己才是永恒的依靠。别人怎么看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做你自己。
勤奋者抓紧时间,懒惰者消磨时间;有志者珍惜时间,无为者浪费时间;忠诚者遵守时间,投机者等待时间;聪明者积累时间,愚昧者忽略时间;求知者利用时间,无知者荒废时间;实干者重视时间,浪荡者践踏时间;乐观者赞美时间,悲观者叹息时间。丧志将使青春稍纵即逝,徘徊将使时光萎靡消沉。
第四篇:生命仅仅是一个过程
生命仅仅是一个过程,甚至是一个转瞬即逝的过程,甚至短暂得如同天穹中一颗消隐的流星,那么我们不是应该让生命绽放更多的光彩吗?蒙田在他的《热爱生命》一文写到:“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塞涅卡也曾说:“如能善于利用,生命乃悠长。”
是的,生命于人只有一次,生命该何时何地何因终结,谁也无法预料。但伟人在身后留下一座丰碑,哲学家在身后留下博大深遂的思想,诗人在身后留下慑人心魄的情感,画家在身后留下瑰丽珍贵的遗产……
我们是芸芸众生里的一员,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就应该让自己生命里的一切思想、情怀、品格盛开成三月如诗如画的原野,在寂寥的人生路途上,用生命去唱一支热烈而充实的歌。这样,才算得上是善待生命,不负年华。
你现在还是个学生,是个未成年人,是个消费者,还不需要为父母承担什么责任,如果你的父母生病住院,你去看一下他们,他们就很高兴了,甚至别人还夸你是个很懂事的孩子。可是,在你长大成人,自立成家,你也有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你的父母生病住院,你去看一下就行了吗?如果,需要开刀,需要几成几十万,才能治好他们的病,甚至才能保证他们的生命的时候,你将怎么办?你能拿得出多少?你肯不肯去借别人?为了他们健康和生命,你能不能全力以赴?就象当年他们对你一样?万一有一天,你的父母突然撒手离开了你,你哭一下,流几滴眼泪,别人或许也会夸你是个孝顺的孩子。可是,在很多后的将来,你回想起来,回想起父母的疼爱父母的恩情父母的容颜,你仅仅哭就行了吗就够了吗?
曾几何时,高三与高考对于天真烂漫的我们来说不过是两个遥远的名词,而现在,二者已经横亘在了我们面前。一年之后,当高考成绩发布之时,倘若你是金榜题名,那你定会春风得意地一日看尽长安花;倘若你是不幸名落孙山,那你也许只会是无奈地一江春水向东流。
让我们看看前辈们对高三和高考的评价吧。
那是一段狂热地献身于高考的日子,是精神状态最昂扬,但心灵世界最宁静的日子。学习成为了生命的唯一,我日日坐禅入定般投入拼搏,日子清亮明净。
虽然高考制度还有诸多诸多的不完善,虽然媒体的夸张和现在学子们的虚弱把高考描绘得如何如何的可怕,但我还是要说:即使你不经历“黑色六月”,你也应该经历相似的人生洗礼——这是生命能够承受之重!
其实年轻人本不应该这样多愁善感。年轻的翅膀可以让我们飞得更高更远,尽管它的稚嫩还无法承受太多的沉重。
说到这里,其实怎么把相同的生命活出缤纷色彩,取决于我们自己。追求更高更高,你就不会用消极的眼光看待生命,迷失在自己编织的灰色世界。人执着于自己的追求,就可以活的轰轰烈烈,成就一番事业。同时,在生活中,努力学会坚强、学会抗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辜负生命的重托,才能对得起生命的流程。
第五篇:培训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学习成长过程
2011-9-28
培训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学习成长过程
关 键 字:团队建设 人力资源 培训管理
核心提示:在做完每场培训后一段时间,我们的培训助教都会常常打电话给客户做后续服务。但很多客户就在抱怨说,那培训下来,一点效果都没有,我的员工根本没有改变,还是那个样,业绩也还是一样等等之类的话。那我们不禁也会反思,培训真得没有用吗?当然答案是否定的,笔者就将此话题展开分析。
在做完每场培训后一段时间,我们的培训助教都会常常打电话给客户做后续服务。但很多客户就在抱怨说,那培训下来,一点效果都没有,我的员工根本没有改变,还是那个“熊”样,业绩也还是一样等等之类的话。那我们不禁也会反思,培训真得没有用吗?当然答案是否定的。
为什么有些客户抱怨说没有用,我想他们是没有真正理解培训的意义,当然这不能全责怪他们。客户常常误解培训的误区有哪些呢?笔者就将此话题展开分析:
第一、认为培训是一剂猛药
很多客户都认为,企业中出现哪个问题就想马上一次性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也所谓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也从来不去找找出现这状况的根源,全部希望就寄托在一次的培训就能彻底搞定。
第二、认为企业只要参加一场培训就可以了
很多客户都认为,认为一场培训就能解决企业的所有问题,改变所有的状况,把培训当作是一剂猛药,一吃下去马上就百病消除。其实一场培训下来,你除了用心在课堂上之外,还要灵活运用到工作当中,不断的重复,不断的实践,把这些灵活运用当作是一种习惯。如果你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光培训完了不运用,不重复运用,也是无效果的。因为真正养成一个好习惯需要90天。
其实培训就像人每天要吃饭一样,今天吃了,明天还要吃,后来还要吃,培训是一个持续的成长过程。今天你的企业碰到的是员工增员难的问题,进而可能会出现新员工成长又出现问题,可能下个月就是员工产能的问题,再过一段时间就可能是员工留存的问题了等等。所以说,企业老总不能把培训当作是一剂猛药,也不要希望只参加一场培训就可以搞定全部出现的问题,应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一个学习成长过程。
最后,也要再强调一次,长期、持续学习型的企业一定会比没有参加过学习的企业更有竞争力。因为这也是十一年来一品教育团队发展的一个见证,也是这么多年来很多企业合作伙伴总结出来的一个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