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朱刘中学 七年级姜秀芹
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
朱刘中学 七年级姜秀芹
一、问题的提出
1、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纳入初中教育以来,教育界的有识之士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辩力发现了研究性学习确实是培养中学生科学精神与创造思维精神的最佳学习方式。中学生终于走出了学校小课堂,走入了社会大课堂,他们开始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双手去触摸世界,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同时教育者也学会了换一个角度审视自己的教学工作:从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到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开发,到研究性学习的组织管理等等,都做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但是,教育者们更多关注的是高中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进展情况,而普遍缺乏对初中生的关注。
2、传统的初中教学中,“接受性学习”一统天下。教师仅凭自己的经验和权威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教师的话就是权威,书本上的知识就是真理;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只能机械的记忆教师传授给他的法宝,不必动脑筋思考问题,不敢向权威挑战。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教师忽视了学习者是一个活生生的会思考的人,学生放弃了思考、质疑、挑战的权利。这样的教学,师生的生命力、主体性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这种注重教师讲解和传授、轻视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的局面有待解决。
3、传统的初中教学中,教育者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测评重视结果忽视过程、重视理论掌握忽视实际应用、重视共性培养忽视个性发展、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因此,教师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测评,从评价内容上看缺乏丰富性灵活性;从评价主体上看缺乏多元性;从评价手段和方法上看缺乏多样性。它忽视了学生之间学习能力的差异,忽视了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忽视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情感体验,忽视了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评价方法势必导致教学的封闭化、僵硬化。这种重结果轻过程、重理论掌握轻实际应用、重共性培养轻个性发展、有教师评价无学生评价的评估状况也有待改变。
4、将研究性学习变成初中生的一种学习方式,适应教育发展潮流,体现了新课程培养面向未来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一代新人的全新理念。一个不仅具有终生学习意识而且初步掌握了终生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人,必将 1
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追求“真知”。
二、研究的目的1、提倡将研究性学习纳入初级中学的课程结构。我们不能只满足于让初中生以探究的方式去学习传统的学科课程,而应在初中课程结构中将研究性学习作为活动课程的一个特殊类别来独立开设,让初中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探究和解决开放的现实生活情境中人们遇到并关注的问题,使探究的因素贯穿于整个课程实施过程的始终。
2、改变“接受性学习”一统天下的局面,使“研究性学习”逐渐变成初中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学习的方式实质上是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对教育要求的体现。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而创造能力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因此,教育者应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
三、研究的可行性
从初中生已具有的智力水平和已形成的知识结构看,他们已初步具备了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心理学家的试验表明,初中阶段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初中生的言语能力得到很大发展,言语的发展又促进了思维的发展和智力的开发,他们的思维开始从经验型走向理论型,逐步摆脱对感性材料的依赖,开始尝试用理论来指导思维活动,发展了思维的深刻性,出现了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喜欢独立思考、寻根究底和质疑争辩,思维日趋成熟。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思维力的发展促进了观察力、记忆力、联想力和想象力的同步发展,使整个智力水平都得到飞跃式的提高。
同时,网络技术的飞跃发展为人类的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自然也加快了学生的成长速度。而且经常见诸报端申请专利的少年发明家也大有人在,这更是有利的佐证。
初中生已具有的智力水平和已形成的知识结构充分表明,初中生有能力尝试启蒙性的研究性学习。
四、初中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依据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
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凡有利于学习科学研究、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课程形态都是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实现形式。
研究性学习是以研究为主要特征的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具体体现在: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提高综合应用能力;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学会沟通与合作;培养科学的态度和科学道德;发展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教师不仅面对知识,更重要是面对“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完整”的人。
研究性学习的特征:
自主性: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从自己身边的学习、生活、社会中自主选题、自由结合、自主探究、自写总结,是学生自主主动的发展。教师只是助手和参谋。
问题性:问题性是研究性学习内容呈现的主要方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特征。“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
过程性:研究性学习注重知识自主建构过程。学生通过直接参与研究探索而获得知识和情感的体验、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不一定是“具体”有形的制作成果。它可以是一个方案设计,一个广告创意,提出一种新见解等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否掌握了具体知识和技能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否对所学习的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也就是学习过程的本身也就是所追求的结果。
开放性:由于研究性学习形式的改变,学生突破了原有的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走向了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去认真观察,也可以采用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的社会实践,又可通过文献研究或运用知识、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等。
整体性: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多以小组合作展开学习探究活动的形式出现,组长的认可是学生自己推选,小组的分工各展所长,小组活动是有分有合,协作互补。对问题的探究都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它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
应用性: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学生把学到的基础知识、掌握的基本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中去。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如何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解决学习生活、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习者的实践能力、创造性能力
是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以此促进自我的进步和发展。
五、初中生参与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分析
1、尝试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初中生年龄特征
从学生发展的需要来看,就是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成长中的个体,如果其创新能力不断得到培养和发展,那么,他就有了“走向未来的通行证”。为此,必须高度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提供一切机会让初中生进行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大胆尝试科学研究。
从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看,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身心发展呈现出阶段性渐进性的过程。在各个年龄段上,由于学生的生理成熟水平不同和主导活动不同,心理发展水平就不同,在智力、情感、意志等各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年龄特征。遵循这些特征,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反之,要么是错过儿童创新能力培养和发展机会,要么是欲速则不达。
2、各学龄段初中生参与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发展规律与具体行为表现
通过研究调查表明:初一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的基础上经过思考,对很多问题产生新的理解和认识。初二学生能独立发现不同于教科书、不同于教师的解题方法。初三学生能运用“已知”解决实际问题且具有新颖性和独特性;自己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进行试验。
六、初中生参与研究性学习能力的评价方法
从初中生实际出发,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必须充分关注学习态度,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重视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的过程,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应用,强调学生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并获得感悟和体验,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因此,要注重形成性评价,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要更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对初中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能力评价时,首先要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者可以是教师或教师小组,可以是学生或学生小组,可以是家长,也可以是与开展项目内容相关的企业、社区或有关部门等等。如果有的成果参加评奖或在报刊上公开发表,则意味着专业工作者和媒体也扮演了评价的角色。还要注意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内容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它可以通过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来判断,如是否认真参加每一次课题组活动,是否认真努力地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是否做好资料积累和分析处理工作,是否主动提出研究和工作设想、建议,能否与他人合作、采纳他人的意见等。
二是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这主要通过学生的自我陈述以及小组讨论记录、活动开展过程的记录等来反映,也可通过行为表现和学习的结果反映出来。
三是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况。要对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各个环节中掌握和运用有关方法、技能的水平进行评价,如查阅和筛选资料,对资料归类和统计分析,使用新技术,对研究结果的表达与交流等。
四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要考察学生在一项研究活动中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所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能力,也要通过活动前后的比较和几次活动的比较来评价其发展状态。
五是学生的学习结果。研究性学习结果的形式多样,它可以是一篇研究论文、一份调查报告、一件模型、一块展板、一场主题演讲、一次口头报告、一本研究笔记,也可以是一项活动设计的方案等等。教师需要灵活掌握评价标准。
其次要注意评价手段、方法的多样性。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做法。
总之,对初中生参与研究性学习能力的评价,要从初中生实际出发,要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个性特长、勇于施展才能、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氛围为最终目的,灵活地采用相应的评价手段和评价方法。
七、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作用
1、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研究性学习改变了传统课程以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教学主要任务的局面,让学生通过课题研究的实践,在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对问题进行探索、分析研究、最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有利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改变了接受性学习一统天下的局面,使学生不再只满足于掌握事
实性知识、技能性知识、规律性知识,更追求掌握学习的方法和策略,树立了终身学习的观念。
3、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参与实践的过程,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不只满足于接受、继承、积累,更重视研究、批判、创造。
4、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课题,自主独立进行研究,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发展自己的个性,有利于知识和能力的综合,理论和实践的综合。通过不断尝试、探索、研究、实践形成创新意识,发展创造能力,实现自我价值。
开展研究性学习也能促使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工作,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努力激活学科教学;研究性学习能使教师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自觉地将与学科知识有联系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技术应用等穿插渗透在学科教学中,让学生在较为开放的情境中更多地获取知识,并综合应用知识,更使课堂教学超越了学科的视界,立足于每一个完整的人的整体的生活。
第二篇:附中的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
最近,师大附中的邹老师心情很复杂,两周前的教学工作会议上,领导布置了全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任务。一方面,他知道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模式,不论是对学生还是对学校的教育而言都会是一次发展的契机,为此,他感到振奋。但是另一方面,虽然早在上学期,学校就提出了这方面口号,并对老师进行了培训,但是由于从未有过实践经验,邹老师心里还有些忐忑,他不知道自己能否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也不知道学生能否独立探究问题。
今天又要开会了,邹老师准备在会上说说自己的想法。谁知会上教务处领导的发言不仅解除了他的疑虑,而且还增强了他的信心,因为学校为了保证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质量,已经与师大达成合作协议,聘请该校教授参与指导学生的学习探索,并初步制定了一套评价方案。此外,学校将成立研究性课程学术委员会,聘请参与研究性课程建设的专家、学者以及学校的骨干教师组成评估小组,对教师进行指导,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鉴定。
会议结束之前,刘处长下发了学校制定的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草案,要求每位班主任老师回去后认真研读,踊跃提出改进意见。回到办公室,同其他老师一样,邹老师拿着文件,仔细阅读起来:
“第一部分――教师评价,由指导教师和导师合作完成。”
看到这句话,邹老师有些担心:怎么和这些师大的教授们交往和工作呢?他接着向下看:
“教师评价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
(1)开题报告
要求教师从课题的来源、选题的原则、研究的方案三个角度对开题报告进行评价,评价的详细指标见量化评价表。
在研究性课题中,我们提倡学生自己选择课题,凡课题是由自己提出的,在课题来源的量化评价中给最高分5分;通过“科学系列讲座”受启发提出的课题给4分;导师推荐课题的给2-3分;其他情况可以参照上述标准酌情给分。
在选题的过程中,学生肯定要经历从不会选题到初步学会,从随意选题到根据选题的基本原则去作出判断的过程;最终的选题是否符合选题的原则,符合程度怎样,需要教师进行评价。量化时可根据选题的四个原则,符合一个给2分,每多一个增加1分的办法进行处理。
课题的研究方案是研究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具体的要求见表一的说明。教师应对学生的研究方案是否符合上述要求进行评价,在量化时,可根据符合的程度(A.完全吻合,B.基本吻合,C.比较吻合,D.不太吻合,E.不吻合)分别予以打分。
(2)研究过程
要求教师从课题目标(态度、能力、方法)的角度对学生课题研究的全过程进行评价。在量化表中,又将此细分为五个评价要点。
对科学精神、研究态度、学习习惯、价值观的评价主要通过教师平时与学生的接触、学生研究过程的活动记录与自我评价,辅以访谈的方式进行。对研究方法的评价主要通过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与教师的交流以及从学生的课题报告(论文)中看出。要进行评价,教师首先要对这些评价指标有足够的认识。
态度、能力、方法是很难予以量化的,在具体操作时,仍可以如前述方法,根据符合程度分别予以打分。
(3)课题报告(论文)
要求教师从论文的结构、内容、拓展等方向对学生的研究论文进行全面的评价。科研论文的一般结构包括摘要、关键词、论文主体和附录。摘要和关键词在前面已有说明。论文主体是整个论文的核心,它应该对作者的学术观点做最详实和完整的表述。附录即所搜集并运用到的文献资料,按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排列,附在文后。在论文中,缺少了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中的任何一个,都应将该部分的评价等第降低一个档次,若缺少几个,则应累积降低档次。
课题报告(论文)的内容,应该从科学性、新颖性以及学生独立完成的程度给予评价。其中,学生在完成过程中的独立程度应该是最重要的。教师可以依此为基准,结合科学性、新颖性给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独立完成的部分占成果的主要部分并且在成果中有明显体现的,可得8分;科学性和新颖性也很好的,再加2分;如果完成得不够好,可在此前提下酌情扣分。
论文的拓展即在论文中要有一定的篇幅对自己的研究进行反思,找出其中的不足或没有来得及研究的问题,指出本课题还可以向什么角度、哪些方面拓展。根据论文中对这一问题表述的情况给予评价。
(教师评价表, 点击查看)
看到这里,高一(1)班的刘老师说:“评分标准给得很详细啊,这样看来没有咱们想象中那么难了。”
邹老师却不以为然,他说:“恐怕实施起来没有那么容易,怎样能够全面客观地收集这些所需的资料,怎样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给于适时恰当的指导和帮助,怎样处理好研究性学习与课堂学习的关系,怎样与师大的老师们开展合作,这些都是我们要考虑的。”
“啊,是不是所有的工作都要我们来做啊,这学期可够累的了„„”年轻的秦老师有些不满了。
“别着急,还有学校帮咱们呢。”高一(2)班的吴老师说到。在他的指引下,老师们都向后翻了一页,这是方案的第二部分――学校鉴定:
学校评定由三个模块组成:
(1)学校对学生的评价
这是装入学生学籍档案中的一份表,由校研究型课程组织实施小组(主要由学校教务处相关成员、教研组长、档案室教师组成)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和教师评价的结果,按照表中规定的权重计算出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总评分值,填入表中。
由于学生课题研究的性质不同,这一比例不是固定不变的,课程的组织实施小组会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决定。
(学校对学生评价表, 点击查看)
“师大教授加本校教师再加学校,这样的评价算是够公正了!”快人快语的秦老师感叹道。
听了秦老师的话,邹老师不由想到“研究性学习跟传统学习不同,它的评定理应有所不同,但是学校现在的安排,形式上由一个老师变成了现在的几个老师,本质上还是老师说了算,这样合理吗?”他在工作簿上记下了自己的疑问,接着向下看„„
(2)课题评估表
为了更准确地反映出学生和教师在课题研究中的成果水平,便于学校在今后继续开设研究型课程时参考以作出决策,学校研究型课程学术委员会在评定学生的成绩时,将对其中的优秀课题进行初选,并将初选出的课题交给研究型课程学术委员会作进一步的评定。他们根据教师的评定,按照下表中给出的评价指标,各自独立地予以评定,并对其中确实优秀的课题提出特色加分的建议。一般情况下,特色加分的课题数不应超过评估总数的20%。
学校研究型课程学术委员会聘请的评估小组成员由参与课程建设的专家、学者、课程专家以及我校的骨干教师组成。
(课题评估表, 点击查看)
“这不仅是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对老师而言也是个搞科研的好机会啊!”邹老师暗自欣喜。
正想着,只听秦老师大声说到:“同志们,快看倒数第二页,这奖励真丰厚啊,看来学校很重视嘛!”
大家循声都翻到了方案的最后一部分――激励性评价:
(3)激励性评价
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的课题研究予以奖励,奖励的办法有:
①学校每年对课题研究中的优秀课题进行编辑整理,将优秀成果汇编成册,每个参与课题的同学人手一本。
②设立专项奖学金
固定获奖的比例,大约为编辑成册的优秀课题的20%。根据评估的成绩,将参与评估的课题成绩排队,进入前20%的课题获得专项奖学金,并发给相应的证书。对在课题研究中获得特色加分的学生予以专门的表扬。
③其他奖励
对获得特色加分的课题的研究者,在高考推荐、保送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合上文件夹,邹老师靠在椅背上,叹了一口气:从这个方案可以看出学校对研究性学习的重视,他感到欣慰。但是想想自己刚才记下的那个疑问,邹老师又感觉方案还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整个评价方案忽视了一个重要角色――学生,他们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很多时候学生是脱离老师的视野和指导的,他们需要独立自主地思考和调研,他们才最清楚整个学习过程,最清楚自己的收获与进步。而且,这也不符合新课改的理念,新课改强调对学生的表现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因此,学生应该参与到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之中。至于学生参与评价的方式,邹老师认为可以根据研究性学习实施的过程制定不同的表格,包括开题报告与评价表、研究过程记录与自我评价表、课题报告(论文)自我评价表、个人及课题小组评价表。
转眼又到了开例会的时间,邹老师第一个发言,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得到了很多老师的赞同。接下来,有的老师指出研究性学习应该关注学生的进步和表现,提出在评价中加入定性的描述性评价。还有的老师提出课题研究是一个开放性的学习实践活动,涉及社会和科学技术的方方面面,学生在展开研究时需要走向社会,与相关的科研单位、大学图书馆、实验室等单位联系,取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因此建议在评价中加入社会反馈,由学生走访的单位和学生家长填写,以进一步了解和评估学生的研究能力。
邹老师一边听一边记,脸上时不时露出欣喜的表情„„
1、邹老师提出应使学生也参与到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中,你怎么看待这个想法?
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主体,学生参与到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中来是非常有必要的。我记得我自己在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我反而不够学生们自己清楚整个学习的过程,例如该小组中哪个同学是最积极主动参与的,又有哪个同学是最有贡献的,而这些学生是最清楚的,也最清楚自己的是否进步了,收获了什么。而且,我觉得学生参与评价也是符合新课改的理念新课改强调对学生的表现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以及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学生如何参与评价?皱老师觉得根可以据研究性学习实施的过程制定评价表格,主要有开题报告与评价表、研究过程记录与自我评价表、课题报告(论文)自我评价表、个人及课题小组评价表。我觉得这个值得尝试。
很多时候学生是脱离老师的视野和指导的,他们需要独立自主地思考和调研,他们才最清楚整个学习过程,最清楚自己的收获与进步。而且,这也不符合新课改的理念,新课改强调对学生的表现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因此,学生应该参与到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之中。至于学生参与评价的方式,邹老师认为可以根据研究性学习实施的过程制定不同的表格,包括开题报告与评价表、研究过程记录与自我评价表、课题报告(论文)自我评价表、个人及课题小组评价表。
2、师大附中的初步评价方案中采用了哪些评价工具?
教师评价(1)开题报告(2)研究过程(3)课题报告(论文)采用了教师评价表。
学校评定(1)学校对学生的评价采用学校对学生评价表,(2)采用课题评估表
(3)激励性评价
1、邹老师提出应使学生也参与到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中,你怎么看待这个想法? 答:我认同邹老师的做法。因为研究性学习强调对知识技能的运用,强调学生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并获得感悟和体验,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因此评价要关注每一个学生获得的发展。让学生参与到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中,以此让学生发现同学身上的优点,使学生在学生中相互欣赏,并学会反思自己的不足,这样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2、师大附中的初步评价方案中采用了哪些评价工具?
答:主要采用了评价量表。(1)教师的评价量表。从课题的来源、选题的原则、研究的方案对开题报告进行评价。从科学精神、研究态度、学习习惯、价值观、研究方法对研究的全过程进行评价。从论文结构、论文内容及论文拓展三方面对课题报告进行了评价。
(2)学校对学生的评价量表。从导师评价、本校教师评价、学校评价、总评着手,每项都按规定的权重来进行评价。
(3)课题评估表。从课题的目标、内容、研究方法、延伸性、论文报告质量、学生参与程度、教师指导与管理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4)激励性评价。学校每年对课题研究中的优秀课题进行编辑整理,将优秀成果汇编成册,每个参与课题的同学人手一本。设立专项奖学金。其他奖励。对获得特色加分的课题的研究者,在高考推荐、保送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3、方案中的评价表格多以量化形式出现,有的老师提出要加入定性的描述性评价,你怎么看待这个想法?在写评语时应该考虑哪些问题?
答:我同意有些老师提出的加入定性的描述性评价。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在实践中通常采用“等级分+评语”的方法。通过等级分给学生反馈的信息比较有限,评语则更详尽地指出学生的优缺点,对学生更具体的建议,对他们有很好的指引作用。同时又避免了分数带来的直接刺激,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这种结合起来的评价方式,更全面,客观,公正。
在写评语时老师应当以鼓励性的语言为主,温和委婉的指出学生的缺点,保护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学生的改正。
4、师大附中的初步评价方案中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哪些方面进行了评价?你觉得是否全面?还需要补充哪些?
答:从导师评价、本校教师评价、学校评价、总评着手,每项都按规定的权重来进行评价。包括开题报告,从课题的来源,选题原则,研究方案进行评价。对研究过程的评价,主要是科学精神,研究态度,学习习惯,价值观,研究方法等方式进行评价。最后是对课题报告的评价,从论文结构,论文内容,论文拖长等方面给予评价。
评价方案比较全面,可以加入定性的描述性评价,其次是家长评价也可以加进去,这样更加全面。
5、对于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需要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每个阶段,你认为在学生探究的不同阶段各应该对哪些内容进行评价?有哪些收集信息的来源?
答:分阶段体现在以下方面:(1)开题报告阶段。选题的过程,课题方案的制定。(2)课题研究阶段。在实施过程中收集资料的整理,独立解决问题的程度,小组内的配合,科学的态度。(3)结题阶段。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体验;研究成果的表述与交流,如结题报告课件制作、相关论文等。
收集信息的渠道有:平时与学生的接触谈话,了解其研究过程的态度,能力;小组成员间的互相评价;学生的活动记录,结题报告等书面材料。
第三篇:附中的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
《附中的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案例分析
1.邹老师提出应使学生也参与到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中,你怎么看待这个想法?
答:我觉得邹老师的想法很好,因为学生才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他们需要独立自主地思考和调研,他们才最清楚整个学习过程,最清楚自己和自己的同学学习的收获与进步。只有学生参与进来才符合新课改的理念,新课改强调对学生的表现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强调评 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主体呈现多元化。评价者可以是教师或教师小组,也可以是学生或学生小组;可以是家长,也可以是与开展项目相关的企业、社区或有关部门等。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四个特点,都决定了应使学生也参与到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中去。因此学生应该参与到研 究性学习的评价之中。
2.师大附中的初步评价方案中采用了哪些评价工具?
答:师大附中的初步评价方案中采用了教师评价表、学校对学生评价表、课题评估表、激励性评价工具。
3.方案中的评价表格多以量化形式出现,有的老师提出要加入定性的描述性评价,你怎么看待这个想法?在写评语时应该考虑哪些问题?
答:应该将定性的描述性评价加入到评价中。因为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做法。
在写评语时,应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二是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三是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况;四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五是学生的学习结果。
4.师大附中的初步评价方案中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哪些方面进行了评价?你觉得是否全面?还需要补充哪些?
答:师大附中的初步评价方案中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下列方面进行了评价:
(1)开题报告,要求教师从课题的来源、选题的原则、研究的方案三个角度进行评价。
(2)研究过程,主要是对科学精神、研究态度、学习习惯、价值观、研究方法等方式进行评价。
(3)课题报告(论文),从论文结构、论文内容、论文拓展等方面,从科学性、新颖性以及学生独立完成的程度给予评价。
评价方案是比较全面的,不过还可补充我认为还应增加开题报告与评价表、研究过程记录与自我评价表、课题报告(论文)自我评价表、个人及课题小组评价表。评价中还可以加入一些定性的描述性评价。
5.对于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需要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每个阶段,你认为在学生探究的不同阶段各应该对哪些内容进行评价?有哪些收集信息的来源?
答: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要贯穿于研究性学习发生的全过程。一方面要收集过程信息,作为评价的依据;另一方面,研究过程中贯穿了几次阶段性评价(包括开题评价、中期评价和结题评价等)。收集的数据更为全面,具体表现为:(1)开题报告中课题的提出、评审、立项;
(2)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情况;
(3)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体验;研究成果的表述,如结题报告课件制作、相关论文等。
(4)结题阶段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可以是研究论文、调查报告、主题演讲、口头报告、活动设计的方案等。
第四篇:附中的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推荐)
《附中的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案例分析
1,邹老师提出应使学生也参与到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中,你怎么看待这个想法?
答: 因为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而且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具有评价过程全程性、评价主体多元性、评价内容丰富性、评价手段、方法多样性等四大特点,符合教学改革的新理念,让学生运用概念和规则解决问题,并深入进行研究性学习,加深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2,师大附中的初步评价方案中采用了哪些评价工具?
答: 师大附中的初步评价方案中采用的主要是评价量表,有教师评价表、学校对学生的评价表、课题评估表等三种量表和一个激励性的评价。
3,方案中的评价表格多以量化形式出现,有的老师提出要加入定性的描述性评价,你怎么看待这个想法?在写评语时应该考虑哪些问题?
答:赞同在评价中加入定性的描述性评价,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能更快地反馈信息,还可以进行参照类比。写评语时,应考虑到以下几点:一是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情感;二是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和感受;三是学生在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控情况;四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五是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师大附中的初步评价方案中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哪些方面进行了评价?你觉得是否全面?还需要补充哪些?
答:主要是:(1)开题报告,主要是从课题来源、选题原则、研究方案等三个角度进行评价,2)研究过程,主要是对科学精神、研究态度、学习习惯、价值观、研究方法等方式进行评价,(3)课题报告(论文),从论文结构、论文内容、论文拓展等方面进行评价。是比较全面的,不过还可补充学生自评及小组互评。
5,对于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需要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每个阶段,你认为在学生探究的不同阶段各应该对哪些内容进行评价?有哪些收集信息的来源?
答:评价的信息资料收集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其大致包括:
(1)开题报告中课题的提出、评审、立项;(2)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情况;(3)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体验;研究成果的表述,如结题报告课件制作、相关论文等。
收集信息的来源主要有:开题报告,研究实施方案,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表现,结题报告,总结材料,成果回报等。
第五篇:附中的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
1、邹老师提出应使学生也参与到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中,你怎么看待这个想法?
答:我认同邹老师的想法,因为学生才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起主导作用,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只有学生最清楚整个学习过程中自己的收获与进步,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不但可以让他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也清楚自己的强项与不足。同时也不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强调对学生的表现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因此,学生应该参与到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之中。
2、师大附中的初步评价方案中采用了哪些评价工具?
答:(1)评价量表,有教师评价表、学校对学生的评价表(学生学籍档案)、课题评估表等三种量表。
(2)激励性的评价
(3)专项奖学金。
3、方案中的评价表格多以量化形式出现,有的老师提出要加入定性的描述性评价,你怎么看待这个想法?在写评语时应该考虑哪些问题?
答:我赞同加入定性的描述性评价这种想法。因为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可以互相弥补在评价过程中的不足,保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热情,还可以更全面的反映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实际情况。但是,在评价方案中加入定性技术性评价时,要注意评语的书写要客观、公正,以激励性语言描述为主,将等级与评语互相结合,让学生明确地了解自己在研究性学习中存在的优缺点,确实起到很好的指导性作用。
在写评语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要注重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表现和态度。
2、要对参与者在事件过程中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出中肯的评价。
3、要客观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研究方法、技能掌握情况。
4、多肯定学生的积极性,体现鼓励性评价。
4、师大附中的初步评价方案中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哪些方面进行了评价?你觉得是否全面?还需要补充哪些?
答:方案中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包括以下评价:
教师评价:①开题报告:要求教师从课题的来源、选题的原则、研究的方案三个角度对开题报告进行评价,评价的详细指标见量化评价表。②研究过程:要求教师从课题目标(态度、能力、方法)的角度对学生课题研究的全过程进行评价。在量化表中,又将此细分为五个评价要点。③课题报告(论文):要求教师从论文的结构、内容、拓展等方向对学生的研究论文进行全面的评价。学校评价:①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和教师评价的结果,按照表中规定的权重计算出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总评分值。②课题评估表:学校研究型课程学术委员会在评定学生的成绩时,将对其中的优秀课题进行初选,并
将初选出的课题交给研究型课程学术委员会作进一步的评定。③激励性评价: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的课题研究予以奖励。
我觉得还不全面,因为这只是教师和学校两个方面对学生的评价,而研究性学习评价主体是多元化的。评价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或者是家长,也可以是其他参与者,可以增加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内容。
5、对于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需要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每个阶段,你认为在学生探究的不同阶段各应该对哪些内容进行评价?有哪些收集信息的来源?
答:对于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需要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每个阶段,在不同阶段应对以下内容进行评价:①开题报告中课题的提出、评审、立项;②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情况;③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体验;研究成果的表述,如结题报告课件制作、相关论文等。
收集信息的来源渠道是多方面的,主要有:①学生的开题报告;②与学生谈话,了解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体验、实践能力等;平时的观察,判断学生的研究精神与态度;建立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记录表;中期评价结论;③评审学生的结题报告及论文的答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