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论新民主主义读后感

时间:2019-05-14 14:09: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矛盾论新民主主义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矛盾论新民主主义读后感》。

第一篇:矛盾论新民主主义读后感

《矛盾论》读后感

毛泽东同志所著的《矛盾论》发表于1937年8月,至今已经74年,七十多年来,文章中所阐明的基本原理,它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永远不会过时。如 “对具体矛盾进行具体分析”、“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做好矛盾转化工作”等等,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今天当我们再度学习了毛泽东同志所著的《矛盾论》这篇文章,使我们仿佛又一次聆听毛泽东那立意高远、独具魅力、富有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诲,从而鼓舞我们继续沿着他所开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开拓前进。下面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 :

特点之一,全文构思严谨,有一个缜密的逻辑结构。

文章第一部分介绍两种宇宙观——即形而上学的见解和辩证法的见解,这是论述矛盾的世界观基础。“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第二部分论述矛盾的普遍性。这一部分作者写得比较简略,因为作者对党内绝大多数同志的认识水平已经作了客观的分析,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已经被很多人所承认,因此,关于这个问题只需要很少的话就可以说明白;而关于矛盾的特殊性的问题,则还有很多的同志,特别是教条主义者,弄不清楚。……为了这个缘故,当着我们分析事物矛盾的法则的时候,我们就先来分析矛盾的普遍性的问题,然后再着重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的问题,最后仍归到普遍性的问题。”作者对于客观情况有一个正确的分析,对全局有一个得心应手的把握。

第三部分讲矛盾的特殊性。作者分了几种情形。“首先是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中的矛盾。”“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进而,“不但要研究每一个大系统的物质运动形式的特殊的矛盾性及其所规定的本质,而且要研究每一个物质运动形式在其发展长途中的每一个过程的特殊的矛盾及其本质。”进而,“不但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中的矛盾运动,在其相互联结上,在其各情况上,我们必须注意其特点,而且在过程发展的各个阶段中,也有其特点,也必须注意。”进而,“研究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特殊性,不但必须在其联结上、在其总体上去看,而且必须从各个阶段中矛盾的各个方面去看。”这就是在部分的逻辑结构:各个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各个运动形式在各个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各个发展过程的矛盾的各方面→各个发展过程在其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各方面,层层明晰,浑然一体。

第四部分讲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作者在这一部分开头指出“在矛盾特殊性的问题中,还有两种情形必须特别地提出来加以分析,这就是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可见,第四部分是对第三部分的细化。作者在这一部分的最后一段说明了研究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跟研究矛盾特殊性的关系。“在研究矛盾特殊性的问题中,如果不研究过程中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以及矛盾之主要的方面和非主要的方面这两种情形,也就是说不研究这两种矛盾情况的差别性,那就将陷入抽象的研究,不能具体地懂得矛盾的情况,因而也就不能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的方法。”这样就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巧妙地联结到了一起。第五部分讲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这是对前面内容的深化。第六部分讲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这又是对第五部分矛盾斗争性的细化,作

者明确了“我们回答道: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矛盾斗争的一切形式。”

最后,第七部分,作者进行了总结。这七个部分层次关系清楚,逻辑结构明晰;部

分与部分之间、论点与论点之间衔接过渡自然。这充分表现了作者高屋建瓴的思

想和统领全局的能力。

特点之二,例证丰富。作者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他对马克思、列宁等革命

导师和先行者的著作阅读广泛、理解深刻,可以熟练地援引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

同时,作者的国学根基也非常深厚,对古籍中的典故可以信手拈来,对《汉书》、《资治通鉴》、《水浒传》、《山海经》等典籍都有引用。这些足以见出作者知

识的渊博。可见渊博的知识是进行创作的前提条件。

特点之三,语言准确而生动。这是一篇哲学论文,对于论文而言,语言的准

确性是第一位的。这篇论文语言的准确、精炼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作者

通篇用的都是常见的词汇,但却十分精确地表达出了作者的思想内涵。比如说,作者论述运动的相对地静止的状态和显著地变动的状态时有这样一段。“……我们

在日常生活中所看见的统一、团结、联合、调和、均势、相持、僵局、静止、有

常、平衡、凝聚、吸引等等,都是事物处在量变状态中所显现的面貌。作者像连

珠炮似地一下罗列了十数个词汇来说明矛盾的统一的状态,个个不同,但个个精

当,个个准确,让读者很清楚地明白了哪些是矛盾的统一状态,是相对地静止的状态。同时,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还体现在生动性上,作者能够用很通俗幽默的语言阐明深刻而严肃的哲学命题。如在讲矛盾的同一性要在一定的必要的条件之

下这个道理时,有这样一段。“为什么鸡蛋能够转化为鸡,而石头不能够转化为鸡

呢?为什么战争与和平有同一性,而战争与石头却没有同一性呢?为什么人能生

人不能生出其他的东西呢?没有别的,就是因为矛盾的同一性要在一定的必要的条件之下。缺乏一定的必要的条件,就没有任何的同一性。”这些语言是老百姓都

能看懂听懂的话,离人们的日常生活非常之近,作者用这么活灵活现的语言诠释

了深奥的道理足以见出作者用语之生动。下面是它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深刻的历史意义

首先: 毛泽东《矛盾论》的发表,批判了党内的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用

马克思主义武装了中国共产党,统一了全党的思想,是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同

中国实际相结合原则奠基的不朽之作,是独立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成功经验的哲学总结。标志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成熟。

在当时,由于西安事变的爆发,使得抗日的局面得以到来,又由于中国共产

党人的不懈努力,使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形成。但是,由于在长征之前的江

西中央苏区时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的影响,使得党内主观主义和教条主

义思想得以滋生和蔓延,为此,毛泽东同志写出了《矛盾论》和《实践论》这两

篇文章,借以说明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危害性,并以此来统一全党的思想。

其次,毛泽东同志在本文中还着重指出了“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段论述对中国革命指导意义也是

非常重大的,就拿1927年大革命失败这件事来说吧,是蒋介石背叛了孙中山先生,叛变了革命;但是,这和当时党内所出现的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也是

分不开的,如果在当时我们拥有自己的革命武装,硬起来,不和国民党妥协,那

么,我们就不可能遭到大革命的失败,更不可能发生国民党蒋介石屠杀共产党人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同样,在江西中央苏区,如果我们不迷信苏联的某些“经

验”和听命于共产国际的那些不符合中国实际的指示的话,就不可能发生第四、五

两次反“围剿”的失败。由此看来,“一个政党要引导革命到胜利,必须依靠自己政

治路线的正确和组织上的巩固”。

再次: “不同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毛泽东同志的这一论

断,为我们解决不同性质的矛盾指明了方向,这大千世界所发生的事情,所产生的矛盾,其原因、其性质各不相同,所以,解决的方法也就各不相同,不能用“一

刀切”的方法来解决。比如说这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就要用社会主义革命的方法来解决;这我们党内的矛盾,就要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来解决。例如,1949年建国后,我们对城市里资本家所经营的工厂企业实行和平赎买的政策,这

就和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政府对资本家的财产实行没收充公大不一样,我党

在这个问题上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毛泽东同志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来

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而如果按照那些教条主义者的做法,那就得照抄照搬苏联

在这方面的做法,如果那样做的话,就得事与愿违,达不到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而且没有不出乱子的,这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研究问题,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

(二)《矛盾论》对当代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所谓和谐社会,指的就是社会矛盾体系中的诸方面、诸要素之间处于一种相互

协调、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彼此共生的稳定状态,它是矛盾同一性在人类社会

中的最高表现形态。矛盾诸方面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社会基本矛盾

各方面之间的相互匹配、相互适应是社会和谐的根本原因,而和谐的社会状态是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就是说在每一个历史阶段社会都是以相

对和谐的状态为起点而发展的,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解决和调和新产生的矛盾,进

而达到一个更高层次的和谐。因此毛泽东的矛盾观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指导意义。

首先:认清国情,抓住主要矛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因此,研究过任何过程,如果是存

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

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和谐社会是一个大社会系统,由社会各要

素的子系统组成,和谐社会又是一个动态系统,各子系统在不断运动中,从不和

谐达到和谐,逐渐由初级走到高级。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主要有以下的基本矛

盾,一是思想上的冲突,导致价值观念上的矛盾;二是利益分配上的冲突,导致

利益上的矛盾;三是人的发展与社会地位不同的冲突,导致人际关系上的矛盾;

四是社会各界层利益冲突导致的利益矛盾;五是人的需求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冲突导致的需求矛盾;六是人类在生产中过度掠夺式的开发自然的冲突导致人

与自然的矛盾;七是地区间的差异的冲突,导致区域间的矛盾。这些内容都是构

建和谐社会所必须的,这些矛盾都是不能回避而必须解决的。认清这些主要矛盾

有利于我们工作的开展,为改革和发展创造一个长期稳定的大环境,从而利于和

谐社会的早日实现。

其次:不断解决矛盾,探索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

建设和谐社会是史无前例的壮举,在这个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前所未有的问题和

困难,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抓住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探索建设和

谐社会的途径,不断总结新问题新办法。从目前来看,社会各界对于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已经形成的基本共识,集中在以下几点:

(一)调整社会阶层,推进社会公平

(二)加强思想建设

(三)健全民主法治

运行机制

(四)健全政府运行机制

(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六)健全环境保

护和资源利用制度等等,下面我就自己认识较深刻的公平问题和三农问题谈点看

法。

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当前发展的实际,和谐社会的目标是实现国家总体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而公平和公正应当成为是否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评判标准。

我们也必须承认,在一定社会差别下的各个社会阶层和群体直接的和平相处是可

能的。但是,阶层间的贫富两极分化是产生社会矛盾,导致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原

因。国家应当采取有效的政策平衡两极分化,使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保持在社会

公众能容忍的合理幅度内。

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和地区差距,减少贫困。要力争从根本上扭转城

乡差距过大并不断扩大的局面,继续加强提高农民收入的措施,连接城市生产和

农村消费的链条,完善和改革征用农民土地的补偿制度,整合现有的农村贫困救

助制度,建立起农村“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制基础框架;配合联合国的千

年发展目标,实行新的减贫计划。

总之,通过学习《矛盾论》这篇文章,使我更加认识到了世界上任何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而这些矛盾又各有不同,所以,我们要做到

对症下药,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根据不同的情况解决不同的矛盾,而不要死抠马列著作中的那些死板教条,要确立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做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克服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使中国革命这艘航船能够拨正船头,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总之,《矛盾论》这篇文章,是我党反对主观主义特别是

反对教条主义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它不仅在过去,在全面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今天,同样有着它极其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新民主主义论读后感

《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在1940年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

上的讲演。以新民主主义为中心阐释了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以及文化要义。通

过对《新民主主义论》的阅读让我对新民主主义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而且其中的很多精辟论述对我们现今社会仍有很好的启迪教育意义。

1940中国的抗战进入了新的阶段,一方面日本在在中华民族的英勇抵抗下,侵略的步伐难以大步向前,另一方面我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对抗战前途产生

了迷茫与困惑。妥协?反共!气氛加重。怎么办?面对现实,实事求是。面对强

大的敌人,我们要团结,不是单靠共产党的敌后根据地,也不是单靠国民党的正

面战争,更不是汪伪政府的曲线救国,以投降的媚态求生。而是需要建立统一战

线,国共团结,依靠群众,外部寻求一切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积极抗战:另一

方面看到解放之路的艰难,做好抗战的长期准备。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第一节

——中国向何去处有这样一段话“我们民族的灾难深重极了,惟有科学的态

度和负责的精神,能够引导我们民族到解放之路。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

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这一段话归纳起来就是“实践是检

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民主革命到改革开放,从民族的解放之路到国家的伟大复兴之路,实事求是依然是我们需要遵循的标准。因为坚持依靠客

观实践,实事求是使我们赢得了革命的胜利,改革开放取得了阶段性的胜

利,但改革到了深水区,各种问题也凸显出来,要想解决问题,继续发展,我们依然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积极实践。我觉得这也是《新民主主义论》

最核心的部分。

《新民主主义论》对政治,经济,文化三者的关系有很科学的阐释:一

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

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中国的政治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文化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经济是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从某种意义上新民主主义的进程是需要长期的不懈努力,我们现在仍在新政治,新文化,新经济的道路上开拓向前。

《新民主主义论》早已经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长期性,那我们的改革

也是即需要循序渐进,不依靠主观的夸大,又要积极实践,解决前进的问

题。

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和整个中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彻底的纲领,又由中国共产党单独进行了土地革命。

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是国家的先锋力量:反帝,反压迫。

相应地,我们现在也要抓住主要任务,看清当今世界的形势,在新时期建

设民主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坚持了经济建设为中心,政治上稳健推

进改革,总体效果良好。但是民主民权仍没有充分得到保障,强拆房强征

地,公务员录取升迁制度的不透明性,权力缺少有效的监督,腐败问题严

重等等。最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药家鑫案件体现最多的是公众对社会基

本公平性的质疑,当光明的法律遇到阴暗处的特权时,正义的天平会倾斜

吗?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这在旧三民主义

中就提出。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 谈到新民主主义政治时说过资产阶

级有其反帝反封建的一面,但他们也不愿意同帝国主义完全分裂,并且他

们同农村中的地租剥削有密切联系,因此,他们就不愿和不能彻底推翻帝

国主义,更加不愿和更加不能彻底推翻封建势力。当前在国家重要大型行

业,比如房地产,煤炭,交通运输等行业,存在很多的腐败与官商利益勾

结的情况,近年来,许多的煤炭监管单位,土地规划部门,运输建设招标

单位部门可是没少出现双规官员。再比如某某领导的亲人担任房地产的大

股东,参与分红。当然毫无疑问,政治民主与改革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出现的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的话,会严重影响民主改革的发展,最

严重的后果是像毛主席说的国民党,有改革的愿望,可自身的局限性又令

自己投鼠忌器,犹豫不决,无法带领人民走向真正的民主与富强。我们不

仅要治标,还要治本,还要防范于未然。加大反腐力度,加大监督监管,最重要的的是执行,药家鑫案件不缺少法律依据,三聚氰胺,瘦肉精不缺

少对应的食品监督检疫规定。

另一方面我们的改革开放也不能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发展才是硬道

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要求将“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

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

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此则节制资本之要

旨也。”我们的国有经济改革就是这样的思路,加强国有企业对国民支柱

产业的控制力,而放手其他企业进入完全市场竞争。我们国家众多企业进

入了世界500强,国民经济总量进入世界第二位。总量直接反应地区经济的活跃,但质量与人均量还不高,活跃的持久健康性无法保障。

新民主时期任务是建立我们自己的新经济,现在我们是要在优化调整

经济结构上下功夫。

现在我们的通货膨胀持续,创新力不足,科技实力与发达国家还有不

小的差距,再也不能走粗放型发展路线,而要坚持走集约型,科学可持续的道路。同样还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积极实践的基本原则。一方面经济优化不是一步而就的,需要有阶段稳步前进,在哥本哈根气候

会议上,面对发达国家的指责,我们的确要勇敢争取自己发展的权利。另

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时间的紧迫性,时机的易逝性。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就

指出,中共十五大就提出改变经济的发展模式,直而到党的十七大再次着

重提出,经济还是没有很好得到的优化。当今世界形势更是变幻莫测:北

非中东的政治危机直接对我国的战略资源供应产生了影响,同时让我们看

到协调改革与发展中问题重要性;日本由于地震而引发核危机,让我们感

受到世界的紧密联系(也许有人在内心会有感到一丝丝的窃喜),但我们

也再次清晰差距,清晰与日本先进制造业的巨大差距,其相应产品在世界

高端市场的份量在核危机后全世界各地都可感受到。美国的债务危机本来

是其国内的危机,却转嫁到了别的国家。我们也受到不小的冲击。以前(现

在依然)我们的经济是严重依靠出口,国内的消费市场没有充分打开。

延续着新民主主义奋进的精神,我们依然与当时的革命前辈一样为了建设一

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 “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而努力,作为”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更应该在现今的时代肩负起自

己的责任,从自己开始,努力学习,思考,实践。有人说收起共产主义吧,“讲实话收起是不行的,还是比赛吧”。那么我们的民主政治改革,经济发

展优化也要坚定进行下去,还是比赛吧,与世界一起赛跑!

第二篇:新民主主义读后感

新民主主义论读后感

09级会计(2)班

090703271薛越 读完《新民主主义论》这篇光辉著作,结合自己所学的历史知识,我受益匪浅。在书中,毛泽东总结了鸦片战争以来,特别是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论述了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有关民族和殖民地革命的理论。著作分别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来论证新民主主义的先进性。

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中国共产党想要领导人民革命并取得胜利,必须认清这一基本国情,深入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时代特征。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分析和研究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时代特征,不断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解决了中国革命面临的一系列重要问题,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独创性的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

在这套先进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地主阶级剥削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毛泽东指出:在“全世界多种多样的国家体制中,按其政权的阶级性质来划分,基本地不外乎三种: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已被实践证明在中国行不通,而中国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是以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为国体,第二是以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政体。这就是新民主主义政治。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在中国建立这样的共和国,它在政治上必须是新民主主义的,在经济上也必须是新民主主义的。如果没有新经济,新政治、新文化就成了空中楼阁。因为特定的社会形态首先表现为经济形态。

毛泽东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经济作出分析,认为被破坏的自然经济、软弱的民族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强占的不平衡经济,是导致中国贫穷落后的罪魁祸首。从而得出了引导中国成为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所应实施的经济纲领——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毛泽东的远见为中国的革命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也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这种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也正是因为这种新文化的指导,中国从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成了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

此外,我还有两方面的感想:

一是我们在平时的日常学习工作中要灵活的运用这些革命理论,针对自己的具体情况,探索出一条最适合本人的快速、稳健发展的道路。

二是要尊重客观规律,在学习工作中不能只凭自己的感觉盲干。毛泽东虽然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并在实际中取得了成功,但是在建国不久就不顾现实,宣布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构想,以至于今天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很多事情仍然是在复归新民主主义社会。一代伟人都是这样,作为我们一个普通的人就更应该时时提醒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实事求是,才能在工作中少走弯路,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第三篇:新民主主义读后感

一九四九年七月一日,在中国即将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前三个月这个日子里,毛泽东选择了表明共产党的执政方向。《论人民民主专政》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在我们实现了全国的解放,面对我们剩余的敌人,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污蔑与质疑,以及我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困惑,做出的对我国国体的解释。人民民主专政也是一个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过程,更是极大的体现出我国对人民实行民主的决心。

“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主席将中国不再走西方的发展道路“归功”于帝国主义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我们一开始是不服西方的,但后来我们见证了一件件实事。这些事情都让中国人真心实意想向西方列强学,可是却得不到其中的真谛,以致二战中遭遇日本的侵略。

随后毛泽东提出西方发展之路不适应中国,同时再次提出了消灭阶级,消灭国家权力,消灭党的最终目标,而到达目标的路恰恰又是人民民主专政。而这正是中国在经历了磨难和看清了国际关系局面后所必须选择的道路。“在帝国主义存在的时代,任何国家的真正的人民革命,如果没有国际革命力量在各种不同方式上的援助,要取得自己的胜利是不可能的。胜利了,要巩固,也是不可能的。„„人民中国的现在和将来,也是这样。” 的确,工人阶级的领导是俄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因为国家性质是由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的。俄罗斯的十月革命告诉我们共产党推崇的社会主义符合中国的国情。毛泽东指出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一一这就是结论。

毛主席是正义的,伟大的。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是对中国革命经验的总结,只有坚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马列主义这个理论才有指导意义,否则,一切都是空话而已。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开创性的认识,是中国跟西方长期接触适应后,选择的结果。在毛泽东的心目中,不存在任何绝对不变的权威,一切都处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中。并且如果问题涉及中华民族发展前途,只要有必要,马列主义甚至都可以放在一边。

人民民主专政,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是一条现在仍可以走下去的真理。同时,人民民主专政也是为了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其间一条较为持久的渠道。而毛主席正是看出了这条路的延续性和持久性,提出人民人民专政,让人民当家作主,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第四篇:《新民主主义》读后感心得

《新民主主义》读后感

我最近读了《毛泽东选集》的某几篇文章,其中对第二卷的《新民主主义的宪政》感触良多。这是毛泽东一九四○年一月九日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演,原题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载于一九四○年二月十五日延安出版的《中国文化》创刊号。同年二月二十日在延安出版的《解放》第九十八、九十九期合刊登载时,题目改为《新民主主义论》。

读完之后,不得不说,毛主席的文笔真的很好,层次分明,论点论据清晰,全文分为十五个篇章。主线是中国的文化,从中国的文化谈起,探索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新民主主义论》是借《中国文化》出版之际写出的,可见应该对于文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至于新文化,则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

毛主席在此提出了他思想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实事求是”,“自以为是”和“好为人师”那样狂妄的态度是决不能解决问题的。清政府正因为自以为是,觉得天朝无所不有,放弃了发展的大好机会,导致中国积贫积弱,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直出于被列强瓜分的地位。

在民国之后,民众的观念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五四运动之后,更是出现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是一次文化热潮,中国早期的共产思想就是在这个时候发展起来的。而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种文化,只能由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去领导,任何别的阶级的文化思想都是不能领导了的。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一句话,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同时我们也需要铭记历史,在发展本民族的文化同时,还积极借鉴并吸收外国优秀文化。例如各资本主义国家启蒙时代的文化,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外国的一些先进的制度,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尤其在如今经济全球化下,不断学习,才能让我们的民族文化充满生机,富有竞争力。而我们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这种富有生命力的文化,像我们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理论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种文化经历了历史的检验、人民的检验,证明是适合中国的发展,新民主义是适合中国的。它能保留我们民族的特性的同时,还能吸收外国民族文化的特性,转化为我们民族文化生长的养料,这是新民主主义的内容——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新文化。

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科学的。他不是那个神创造的,也不是那个人随便说说就出现的。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一个纯粹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一定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但这不代表他就要去与所有唯心主义者为敌,或是排斥他们。共产党员可以和某些唯心论者甚至宗教徒建立在政治行动上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

线,但是决不能赞同他们的唯心论或宗教教义。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去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在新时代,我们接受新的文化,就需要遵循科学的路线,理性分析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历史证明,像封建时代里,统治者和人民都相信神明之说,只会使大众变得更愚钝,在疾病和灾难面前,这样的国家和人民连反抗的力气都没有,更别说如何高速发展了。所以,发展新民主主义就是发展科学的文化。

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历史是人民创造的,社会的文化也是广大人民的智慧结晶,而新民主主义是代表人民的意志,是人民争取幸福的思想武器。我们要把教育革命干部的知识和教育革命大众的知识在程度上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结起来,把提高和普及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结起来。然而这种文化和实践运动也是属于群众的。因为所有的文化传播都是围绕着人民群众,为他们而革命,为他们而呐喊,为达此目的,文字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加以改革,言语必须接近民众,民众就是革命文化的无限丰富的源泉。

新民主主义是民族的、是科学的、是大众的,也是我们需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的思想文化,我们的文化也才能屹立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感谢淘宝轩梦恋情的提供

http://shop61970653.taobao.com

第五篇:《矛盾论》读后感

《矛盾论》读后感

·提纲:矛盾论是毛泽东最重要的哲学思想著作之一,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奠定了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石。作者从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方面全面系统的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武器。

·关键词:唯物辩证法、矛盾、对立统一

·正文

《矛盾论》是毛泽东主席在1937年写的。主要是为了克服中国共产党内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对于我们今天辩证法的学习很有帮助,该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大量具体而生动的例子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并且在许多方面发挥发展了马克思列宁的思想,创造性的运用了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成功的分析和解决了中国革命过程中的许多的复杂矛盾。参照书中的分节顺序和自己的理解,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我的心得体会。

一、两种宇宙观

这一节里讲了形而上学的宇宙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毛主席先指出前者的错误,“说到社会发展的原因,他们就用社会外部的地理、气候等条件去说明。他们简单地从事物外部去找发展的原因,否认唯物辩证法所主张的事物因内部矛盾引起发展的学说。因此,他们不能解释事物的质的多样性,不能解释一种质变为他种质的现象”。然后他开始阐述唯物辩证的宇宙观:“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相反,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

综上,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就归结到是否承认事物之间的矛盾及事物内部矛盾是其发展的动力。而万物的生老病死,永不休止的天体运动,春夏秋冬的轮回,生物体内外不断进行的物质变化„„一切现象都在证明一个事实: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因此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而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就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外因相互关联影响的关系。

毛泽东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概括为两种宇宙观的对立,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思路和方法。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关于矛盾的普遍性,毛主席论证了“不论是客观现象,或思想现象,矛盾是普遍地存在着,矛盾存在于一切过程中”。在我看来,这是很好理解的:生活中好与坏,善与恶,男与女,光与影;正数和负数,地磁场的南北极,微分和积分,加减法,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正电和负电,氧化与还原,电子的得与失„„都是矛盾而且客观存在的。还有如书中举例:“战争中的攻守,进退,胜败,都是矛盾着的现象。失去一方,他方就不存在。双方斗争而又联结,组成了战争的总体,推动了战争的发展,解决了战争的问题。”

矛盾的特殊性我认为是不需要证明的。毛主席提出矛盾的特殊性,目的在于说明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孔子云“因材施教”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如果千篇一律,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去对付变化万千的矛盾和问题,用墨守成规、循规蹈矩去应对不断变化的客观世界,必然不会有什么收效,甚至会把事情越弄越糟。毛主席还说“研究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特殊性,不但必须在其联结上、在其总体上去看,而且必须从各个阶段中矛盾的各个方面去看”,这句话说的就是要全方位地看问题,当然没错啊。

这里尤其要提出的是:人们的认识过程是在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循环往复中不断深化的。“人们总是首先认识了许多不同事物的特殊的本质,然后才有可能更进一步的进行概括工作,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的本质。”这就是从特殊到一般。人们以这种认识为指导来继续向着各种具体的事物进行研究,这就是从一般到特殊。由此新获得的对事物特殊本质的认识,又可以补充、丰富和扩展对事物共同本质的认识,这又是新一轮的“由特殊到一般”了。因此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毛泽东的分析论证深刻批评了教条主义的错误,为我们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方面

从开头看到这里,我发现毛主席写矛盾论的思路很清晰,先是从“唯物辩证的宇宙观较形而上学的宇宙观更好地解释了事物发展”引出对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的分析,从而引出对矛盾的研究,即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现在又开始分析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一步步走来,循序渐进,有条不紊。

这一节,我们首先要认清“主要矛盾”以及“矛盾中的主要方面”这两个概念。起着领导的决定性作用,这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的则是次要矛盾;同理,在矛盾的各个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其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由此引出很重要一点: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然而这种情形不是固定的,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互相转化着,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在矛盾发展的一定过程或一定阶段上,主要方面属于甲方,非主要方面则属于乙方;到了另一发展阶段或另一发展过程时,就互易其位置,这是依靠事物发展中矛盾双方斗争的力量的增减程度来决定的。”这是前文论证“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必然结论。作者运用这个方法精辟的分析了现实的社会矛盾,如半殖民地的中国,是运用马克思矛盾分析方法的一个成功范例。

四、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对立面是统一。对立和统一或者斗争和同一是矛盾双方同时存在的两种关系,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同一性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相同的性质”,而是“一切对立的成分都是这样,因一定的条件,一面互相对立,一面又互相联结、互相贯通、互相渗透、互相依赖”,这种性质,叫做同一性。这包括两层含义: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自以和它对立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如果没有和他作对的一方,它自身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第二、矛盾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向着相反的方面转化。

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的互相对立和排斥。斗争性是无条件的,无论什么事物的运动都有相对静止的状态和显著变动的状态,这两种状态的运动都是由事物内部包含的两个矛盾着的因素互相斗争所引起的。当事物它只有数量上的变化,没有性质的变化时,显出好似静止的面貌。当量变达到了某一个最高点,引起统一物的分解,发生了性质的变化,就显出显著变化的面貌。事物总不断地是由第一种状态转化为第二种状态,而矛盾的斗争则存在于两种状态中,并经过第二种状态而达到矛盾的解决。所以说,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而对立的互相排除的斗争则是绝对的。

五、总结

总结来说,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它是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相反的。它对于人类的认识史是一个大革命。

当代美国学者诺曼莱文认为毛泽东的主要贡献在于对辩证法的政治——革命策略的提炼,他成功的复活了马克思主义传统中的黑格尔主义因素。而在我看来,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次伟大尝试和飞跃,强调辩证法必须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反对教条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革命,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者结合中国革命实践与中国传统哲学(包括神话中的夸父追日、七十二变、后羿射日、聊斋志异等),采取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如鸡蛋和鸡子的例子,用浅显易懂的话语诠释了深刻的内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学习并运用好矛盾论这个伟大的工具,敢于正视矛盾,不回避不掩饰矛盾,掌握分析矛盾的方法,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结语

在以前,我的正义感使我对光明与黑暗、善与恶能够分辨。追求前者而厌弃后者。但我 从没有想到怎样去改变这现实中的一些丑恶现象。我只知道依靠个人奋斗、掌握实在的技能、本领,在社会上争得一席之地、作一个清白的、有用的、争气的人。读了《矛盾论》,毛泽东的哲学思想,使我的认识升华了。我感到,要改造现实,不能光靠个人的努力,还要团结周围的人,所有的中国人一起来努力。作为一名即将步入中国共产党的热血青年,我必须掌握矛盾普遍性的分析方法,正确认识中国革命的历史和现状,在实践中科学分析和正确处理各种具体矛盾,反对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完善自身发展进而为社会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下载矛盾论新民主主义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矛盾论新民主主义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矛盾论》读后感

    《矛盾论》读后感 外国语学院2014级英语5班姓名:絮语无言学号:2014030205xx 曾读过一些毛泽东本人的和关于毛泽东的书籍,每当读到这些往日的文字,总会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油然......

    矛盾论读后感

    矛盾论读后感1 “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它是和形而尙学的宇宙观相反的。它对于人类的认识史是一茖大革命。按照......

    矛盾论读后感

    《矛盾论》读后感 该文章中介绍了两种宇宙观——即形而上学的见解和辩证法的见解,这是论述矛盾的世界观基础。“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事物的矛盾......

    矛盾论读后感

    读《矛盾论》有感 当我在粗浅的阅读毛主席的《矛盾论》后,我矛盾了。为什么呢?在阅读后,我有太多太多想表达出来的观点,但却又发现我似乎连一个观点都无法说清楚,说透彻。下面我......

    矛盾论读后感

    《矛盾论》读后感 说起伟人的著作名篇,总感觉太深奥、太抽象、太遥远,其实不然。就拿毛泽东的《矛盾论》来说,以前,听我父亲谈论的较多,说他们6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从小时起读毛泽......

    《矛盾论》读后感

    《矛盾论》读后感 这次有机会阅读毛泽东的作品,之前一直没有读过,毛泽东是位伟人,想必他的作品也会很深刻、很有内涵。 对于世界,人们一直都有两种见解,一种就是形而上学,即是唯心......

    矛盾论读后感

    作业:《矛盾论》读后感 矛盾论作为唯物辩证法的“理论核心”,其基本规律表达便是对立统一规律。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在实践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理论解释......

    《矛盾论》读后感

    概论读书心得《 矛 盾 论 》 读后感班级:物联网工程 11-01姓名:屈卞忠 学号:30《矛盾论》读后感 《矛盾论》是毛泽东继《实践论》之后,为了同一目的,即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