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营销模式分析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
2014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营销模式分析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当“十座城市九座霾”成为美丽中国的另一种概述时,我们不得不说: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工程机械行业,更是责任重大。
对于“革命”的解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革命是指推动事物发生根本变革,引起事物从旧质变为新质的飞跃。从狭义上讲,革命主要是指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而本文要陈述的工程机械“闹革命”,貌似在广义和狭义上都能说的通。
无论是营销方式变化带来的销售渠道的改变,还是产品创新带来的施工手法的改良,亦或是燃料替换带来的新能源备受青睐,都可以看作是一场惊天动地的“革命”,因为它们加速了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进程,更为行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全新面貌。
网上做交易——传统营销被“革命”
近些年来,淘宝奋战双
十一、京东大战苏宁等“商业战役”捷报频传,表面上看是商家抓住了消费者对低价没有抵抗力的软肋,更深层次来看,是新型营销模式高效率、低成本、频互动的优势所带来的必然胜利。
工程机械行业涉足电子商务已经不是新鲜事。早在2011年,徐工集团就开拓出工程机械营销“新蓝海”,进行电子商务运营。徐工机械电子商务负责人对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编辑说:“徐工精心打造了一整套的网络营销手段,通过包括徐工官网、即时通讯(例如QQ)、搜索引擎、电子商务门户、邮件、微博、阿里巴巴网店以及各合作企业的网站等各种媒介,徐工与客户进行着全方位的沟通。用户可以选择在徐工官网的某个具体产品页内留言,15分钟内就会有专人与客户联系;也可以在网站上直接点击QQ图标,就立即能通与客服QQ专员进行深入的沟通。”这位负责人说,他们的唯一目的,就是要让那些潜在的客户,能在第一时间内通过各种他们所习惯的方式,对接上徐工的官方销售渠道。
作为工程机械行业第一门户网站的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也紧抓时代脉搏,创建了O2O模式的铁臂商城。这是工程机械行业首家网上购机交易平台,通过线上撮合、线下交易的O2O模式,为交易双方或多方提供交易信息,帮助工程机械企业实现整机产品销售及相关服务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通过O2O模式,为工程机械用户和企业牵线搭桥,从而达到“三赢”的目的。
一提到营销,也许大家还是会反应出这样的画面:与业务员面对面,他说着你听着,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电脑交流、通过电脑转账的画面会深深印在大家的脑海,这是一种新型营销方式,也是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营销革命。
机器喷涂——传统砂浆施工被“革命”
2013年的春天,一种名为A8砂浆大师的设备正式登上工程机械舞台,同时也开启了砂浆施工的新篇章。
长期以来,国内砂浆施工主要采用人工现场搅拌模式,其效率低下、污染严重等弊端日益凸显,同时,中国干混砂浆在喷涂作业和可靠性上存在问题,在运输中容易产生离析导致搅拌不充分,所以中国的商品砂浆市场空间一直没有打开。
三一重工A8砂浆大师是三一融合德国顶尖技术推出的全球首款移动砂浆成套设备,开创了预拌砂浆施工新模式——湿拌砂浆。A8砂浆大师的问世,改变了以往的人工作业模式,实现砂浆从筛砂到上墙全过程的封闭式、机械化施工,大大降低了粉尘、噪音污染,减少了建材和能源的消耗,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环保。全机械化的施工模式,也被外界誉为预拌砂浆行业的“工业革命”。
机器代替人力,不仅仅单纯地改变了施工工法,更体现出工程机械行业对于先进科技的认知和认可。
天然气作动力——传统能源被“革命”
当“十座城市九座霾”成为美丽中国的另一种概述时,我们不得不说: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工程机械行业,更是责任重大。
工程机械普遍采用柴油做燃料,我国更是柴油机和柴油车生产大国。其排放的颗粒物PM量尤其大,据测算,柴油机颗粒物排放量占总量的85.4%,对空气污染十分严重。如此,对于怀抱一颗赤诚爱国之心的工程机械行业来说,这不仅是污染,更是一个污点。积极推行新能源成为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LNG是英语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的缩写,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很多国家都将LNG列为首选燃料,其在能源供应中的比例迅速增加。LNG正以每年约12%的高速增长,成为全球增长最迅猛的能源行业之一。按照我国的LNG使用计划,2010年国内生产能力将达到900亿立方米,而2020年为2400亿立方米。
对于工程机械行业来说,推行新能源的首要任务当然是研发新能源产品。从2005年中国重汽研发出国内第一辆天然气重卡到2012年国内LNG重卡销量超过1.2万辆;从2010年徐工研发推出国内第一台LW500K-LNG型天然气装载机到2013年首款以LNG作为燃料的挖掘机在上海三一重机临港产业园下线,无论是重卡、装载机、挖掘机,还是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泵车等众多工程机械细分领域,都可以看到LNG那年轻富有活力的新面孔。种种迹象显示,LNG产品正以势不可挡的革命者的姿态汹涌而来。
其实,无论是营销革命、产品革命还是能源革命,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工程机械行业跟得上发展的步伐,走在时代的前沿,不被新兴势力所淹没和淘汰,进而为社会、为国家创造更大的价值。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到,革命从它最全面的意义来说,是从一个时代向另一个时代的剧变性的跃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工程机械“闹革命”,既为行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为时代大变革增添了气势磅礴的不竭动力。
第二篇: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分析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分析
发布时间:2012-06-21 作者:赵福兰
2011年5月9日,2011“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行榜”在北京揭晓。10家中国企业榜上有名,其中有3家进入全球10强,徐工集团继续领衔中国企业,居50强排行榜第7位。该榜单已经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技术、产品与建材市场发展的风向标,而榜单的背后所反映的则是一个产业的崛起与壮大。
近几年,随着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全球工程机械产业重心向中国的加速转移,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正在成为全球行业增长的主导者,并由过去的跟随者正成长为全球市场的挑战者、变革者,甚至引领者。
近1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无论是在技术创新能力、产品开发能力、制造能力,还是产业链掌控能力都实现了跨越式的提升,企业不仅实现了规模上的持续扩张、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而且全球产业地位也迅速跃升。
随着产业结构的迅速升级,产品研发不断向高端、大型化、智能化方向的挺进,中国在大型和超大型工程机械装备产品与技术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从全面冲线世界级水平的500吨、12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20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到世界最长臂架的混凝土泵车,再到全球最大的水平臂上回转自升D5200-240塔式起重机,一批代表中国甚至全球先进水平的产品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密集诞生。至此,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不仅彻底打破了大型和超大型工程机械产品依靠进口的局面,而且正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中水平最高、核心能力最强的代表,成为产业国家竞争力的重要象征之一。
近期,一些工程机械企业陆续推出了自己的“十二五”规划,行业的前景普遍看好。徐工集团、中联重科和山东光明机器制造等大型工程机械企业均在规划中提出了销售收入大幅增长的目标,部分企业甚至将2015年的销售目标瞄准了超千亿元。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祁俊透露,到2015年工程机械行业的销售收入或达9000亿元。业内人士预测,工程机械行业有望在“十二五”期间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是带动整个工程机械行业需求的基础。“十二五”期间,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进一步提速、对清洁能源需求的不断加大、日益加快的城镇化进程,都将为工程机械行业带来最直接的收益。从国际市场看,随着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经济的复苏,工程机械行业市场前景同样广阔。
不过,我们也应看到,劳动力成本带来的价格比较优势是我国工程机械低端产品具备较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深化,这种竞争优势将难以持续;也正因如此,产品高端化和加快整合将是工程机械行业未来发展的两大主线,这也是工程机械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跨越发展的新契机。
目前,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处在启动期,若干重要领域酝酿着新的突破,国际产业分工和贸易格局将出现深层次调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大部分处在国际分工低端,将面临严峻挑战。以国内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以及大型港口建设为例,这些领域都对工程机械提出了高可靠性、高精度的要求,工程机械高端化的过程不可避免。而整合各个企业的力量、集中不同企业的优势则必将成为当前工程机械行业增长的另一个重要推动力。2009年公布实施的《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就将工程机械所属的机械制造行业列为了国家推进兼并重组的重点行业之一。
也正是基于对客观环境的认识,工程机械行业的不少领军企业在布局国内市场的同时,通过并购国外知名的工程机械企业和研发机构,或者通过海外推广与国际标准接轨,提升自身资源实力,加快布局国际市场。例如,中联重科并购意大利CIFA、三一重工的品牌输出,已经成为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亮点。
除了走兼并重组的路子外,致力技术创新、打造高端产品更不容忽视。以山东光明机器制造有限公司为例,作为国家起重搬运机械定点生产企业,从生产农机产品再到广受欢迎的威肯叉车,这家企业产品先后完成了国内、国外市场的布局。山东光明之所以能成功转型,其中科技的贡献功不可没。
事实证明,加快整合和通过自主创新走产品高端化之路,是工程机械行业适应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最好方法。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对工程机械企业来说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成功拓展高端产品适应市场需求,以及通过整合实现国际化更是显得重要和迫切。可以肯定,只有抓住这两条主线的工程机械企业,才会有真正的发展前景。
工程机械行业不仅是促进民生工程建设的重要依托,同时也是实现各行业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因此工程机械的发展也是优先于其它行业的。也正是因为如此“高效率”成为了衡量工程机械产品的重要指标,但时至今天工程机械的“高效”仍是在高能耗的基础上来实现的,这也就导致了我们在建设的同时也在消耗大量的能源制造大范围的污染,如何实现工程机械既“高效”又节能环保成为了行业普遍关心的问题。
工程机械行业是集技术、资金、劳动力为一体的行业,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市场规模的日益的扩大和我国基础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强,经济市场对细分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包括技术、智能化,还包括节能降耗、绿色环保等一系列因素。时下,节能环保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热门话题,好像与节能环保毫无相关的工程机械行业也搭上市场发展的快车,迫切的需要向高效,节能,绿色,环保方向转型。很多节能环保概念也被运用到工程机械产品中,例如2009年,在国内首次将混合动力概念引入到工程机械的节能研究中,并开发出了首台国产混合动力液压挖掘机,比传统挖掘机节能30%,效率提高25%。这也证实了工程机械企业正在朝着节能环保的目标努力。
虽然现阶段国内少数企业在节能环保上已经小有成就,但是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十二五”是我国经济增长和转型的一个关键时期,如何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生产方式转变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目前我国工程机械行业面临着能源转换效率较低、操作水平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等一些问题,这给行业的节能降耗带来了严峻挑战。未来,在加快整合和通过自主创新走产品高端化之路的同时,我国的工程机械企业还需要向高效,节能,绿色,环保方向转型。
第三篇:工程机械行业分析
一、行业概况
1.基本概念
按国家统计局对行业划分标准,工程机械行业分属于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两个大类行业,具体分为起重运输设备制造(C3530)、建筑工程用机械制造(C3613)和建筑材料生产专用机械制造(C3614)三个小类行业。
2.分类及特点
按产品用途分类,工程机械可分为挖掘机械、铲土运输机械、工程起重机械、叉车、压实机械、路面机械、桩工机械、混凝土机械、凿岩机械及专用零部件的等十三大类。
(1)挖掘机
常见的挖掘机结构包括,动力装臵,工作装臵,回转机构,操纵机构,传动机构,行走机构和辅助设施等。挖掘机最重要的三个参数:整车重量(质量),发动机功率和铲斗斗容。
挖掘机常见的分类有四种:常见的挖掘机按驱动方式有内燃机驱动挖掘机和电力驱动挖掘机两种,其中电动挖掘机主要应用在高原缺氧与地下矿井和其它一些易燃易爆的场所;按照行走方式的不同,挖掘机可分为履带式挖掘机和轮式挖掘机;按照传动方式的不同,挖掘机可分为液压挖掘机和机械挖掘机,机械挖掘机主要用在一些大型矿山上;按照用途来分,挖掘机又可以分为通用挖掘机,矿用挖掘机,船用挖掘机,特种挖掘机等不同的类别。
(2)叉车
叉车在企业的物流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物料搬运设备中的主力军。广泛应用于车站、港口、机场、工厂、仓库等国民经济各部门,是机械化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的高效设备。
叉车通常可以分为三大类:内燃叉车、电动叉车和仓储叉车。内燃叉车一般采用柴油、汽油、液化石油气或天然气发动机作为动力,载荷能力1.2-45吨不等;电动叉车以电动机为动力,蓄电池为能源。承载能力 1.0-4.8吨,作业通道宽度一般为3.5-5.0米。由于没有污染、噪音小,因此广泛应用于对环境要求较高的工况,如医药、食品等行业;仓储叉车主要是为仓库内货物搬运而设计的叉车。仓储叉车大部分以电动机驱动,因其车体紧凑、移动灵活、自重轻和环保性能好而在仓储业得到普遍应用。
(3)挖掘机及叉车零部件
挖掘机及叉车零部件产品主要包括液压件、结构件、传动件、动力元件、行走部件和驾驶室设备等。其中液压件、传动件、动力元件等零部件技术含量高,对于这些核心零部件,目前国内还主要依赖进口;而结构件等基础件由于对技术要求较低,国内已经能够实现完全配套生产。
二、行业发展特征
1.行业现状及特征
目前,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总规模已突破4000亿元,是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市场。其中,装载机、挖掘机、汽车起重机、压路机、叉车、推土机、混凝土机械等一大批工程机械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
(1)挖掘机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挖掘机生产国和销售国,2010年全国挖掘机累计销售总量16.5万台,同比增长74.5%,销量刷新全球历史纪录。
目前,我国挖掘机市场主要被外资企业占据。外资品牌在大中型挖掘机中占有主导地位,市场占有率达到67%,国内企业产品的占有率约为33%。
外资品牌中,以小松、日立建机、神钢建机等为代表的日本品牌独占鳌头,占全部市场份额的33%左右;以斗山、现代为代表的韩国品牌机排在第二位,市场占有率为25%左右;以卡特彼勒、沃尔沃、利勃海尔为代表的欧美品牌机位居第三,市场占有率为11%左右;以三一重工、柳工、福田雷沃为代表的国产品牌也占国内市场的33%,销量超过韩系和欧美系品牌,并且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
2010年,有7家挖掘机品牌销量超过万台,分别为小松、斗山、现代、日立、神钢、三
一、卡特彼勒。其中,日立建机排名第四位,当年销量增长超过50%。
从产品结构来看,目前国内市场销量主要以中大型挖掘机为主,占据市场份额的75%左右,其中,20~30t的挖掘机销量占行业总销量的45%。未来,中大型挖掘机的需求量仍将保持增长,同时,节能减排,绿色环保以及混合动力型液
压挖掘机械将成为发展的主流,多功能、机动灵活、小型化的挖掘机也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从产品技术特点来看,欧美系和日系的产品以中高端为主,韩系产品集中在中端,而国内挖掘机品牌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并且在零部件配套领域,液压件、发动机等零部件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挖掘机主要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金融危机使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在保增长、扩大内需的政策目标驱使下,以国家和地方重点工程为主的基建投资使挖掘机行业迅速步入复苏通道,公路建设、房地产建设、铁路建设等领域直接拉动了对挖掘机的需求。预计“十二五”期间,受国家大规模基建计划的影响,我国挖掘机市场将会有进一步的增长,大吨位挖掘机将成为行业主流产品。
(2)叉车
目前,我国的叉车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也是世界第一大叉车市场,销量占到全球销量的1/4,达23万台以上。
从竞争格局来看,我国叉车行业产业集中度较高。目前全国共有50多家叉车生产企业,但大多数生产企业规模很小,主流的大型叉车制造商主要有安徽合力、杭州叉车、大连叉车、宁波如意等几家企业,占据国内90%以上的市场份额。仅安徽合力与杭州叉车这两大龙头企业就几乎占据了近60%的市场份额。
根据企业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国内的叉车企业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国内主流企业,如杭叉和安叉集团;第二类是外资叉车巨头在国内投资建设的生产企业,国外龙头厂商如丰田、林德;第三类企业包括新进入的较具实力的非叉车生产企业,如江淮重工、中国重汽集团以及民营企业。
近年来,我国叉车行业投资活跃,一方面国内厂家纷纷努力扩大产能以适应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国外品牌也陆续加大在国内的投资力度,国外龙头厂商如丰田、林德都已经在国内合资建厂,不少外资企业或加快本土化进程,或加大产品进口力度。
由于很多企业进入叉车行业,带来叉车产能大幅增长,市场竞争形势较为严峻。而产品同质化现象导致价格竞争白热化,严重影响整个叉车产业链的盈利水平,使主机厂、配套件厂、代理商都不能随着销售量的增加而获得良好的收益和
再投入资金。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叉车产品和叉车产业都处于成熟期。从国内情况看,叉车产品和叉车行业尚处于发展期,产品技术仍需发展完善,目前国内企业的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产品上,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国外品牌则专注于少而精的高端产品。
未来,叉车行业发展的热点将随着国家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物流仓储业发展等等相关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向电动叉车、高效节能环保型叉车、仓储叉车等方向发展。
2.国家产业政策
近年来,国务院、发改委、工信部陆续出台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十二五”规划》、《机械基础零部件产业振兴实施方案》、《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产业扶持政策,推进我国工程机械零部件企业和产品向规模化和高端化方向发展,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要点: 发展方向和重点:大力发展发动机,液压元件以及传动系统,将政策面、资金面、管理层和人才资源向行业三基(基础零部件、基础制造工艺、专业基础材料)倾斜,引导和培养出一批专、精、特的能满足主机产品配套要求的工程机械产业基础。质量、效益目标:对发动机、液压系统、传动部件、光电子信息系统等各环节进行可靠性研究。使流动资金周转率行业平均达到2次/年以上,先进企业达到3次/年以上;通过科技创新,工业增加值由21%提高到25%以上;行业平均年利润率指标保持在7%以上。节能、降耗、减排发展目标:通过产品结构优化与轻量化设计,达到节材5%,能耗降低15%。大部分产品尾气排放由国II过渡到国III标准,包括噪声、振动等指标达到国家相关标准,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企业生产工艺排放基本无污染。规模发展目标:2015年全行业销售规模将达到9000亿元水平,年平均增长率大约为17%。
三、产业链分析
工程机械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是铸锻件行业和零部件行业,中游是整机行业,下游市场较为广泛。其中,叉车的下游市场主要是交通运输、冶金采矿、机械、化工、能源等行业,如车站、港口、机场、工厂、仓库等;挖掘机的下游市场主要是工程建筑行业,其中,公路建设挖掘机需求量占全年销售量的18.7%,矿山开采占18.4%,市政建设(包括房地产业)占25.3%,这三大行业占了总需求量60%以上。
上游行业:工程机械零部件生产企业最主要的原材料是铸锻件,企业一般从铸锻件批发商处采购,采用现款现货的结算方式。近年来我国钢材受宏观经济、基建投资、铁矿石等原材料、国际钢价走势等方面影响,铸锻件价格变动幅度较大。对于产品附加值较高的零部件企业,可以随原料价格波动对产品出厂价格适当调整;而对于生产基础件的零部件企业,由于对下游议价能力较弱,产品毛利率受原料价格变动的影响较大。
下游行业:挖掘机、叉车等大型基建设备市场需求受国家基建投资规模的影响较大,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基建投资规模的变化均会对产品的市场需求产生影响。零部件企业在与挖掘机、叉车等大型基建设备整机厂结算时,通常会有1-3个月的账期。
四、行业风险分析
(1)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风险。挖掘机和叉车的下游行业主要为建筑工程、交通运输、冶金、机械等基础性行业,与国民经济及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密切相关。如果宏观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将会促进行业整机需求的增加,从而有力带动零部件配套产品的需求;反之则有可能抑制需求。
(2)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工程机械零部件的主要原材料为钢材,钢材及钢制品成本约占主营业务成本的50%以上,钢材的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到产品成本的变动。如果钢材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将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3)技术风险。目前,我国挖掘机和叉车零部件在中低端产品领域,已出现生产过剩的现象,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与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下游客户对零部件产品在技术和质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零部件企业不能
准确预测产品的市场发展趋势,及时研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及新产品,或者科研与生产不能同步跟进,满足市场的要求,产品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企业的生产经营将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4)产品质量风险。作为挖掘机和叉车等重型装备的配套部件,产品的使用寿命、质量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至关重要。若零部件企业产品出现重大质量问题而引发安全事故,将给企业信誉带来损害,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
第四篇:中国和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全面分析报告
中国和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全面分析报告
2006年,全球主要工程机械产品销售量达到180万台,市场规模1550-1600亿美元;美国、日本、欧洲和中国是世界工程机械制造业的聚集地,同时也是全球工程机械的四大市场,占据全球70%的市场份额。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企业数量庞大、制造实力雄厚、产品规格品种基本齐全的重要制造产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与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大规模技术引进,到80年代广泛的合资合作,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学习和借鉴中不断壮大。加入WTO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融入世界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几乎所有的世界工程机械著名企业都进入了中国市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工程机械大市场;与此同时,中国的工程机械产品也开始在世界工程机械市场上崭露头角,尤其近几年,出口增长很快,已经成为拉动全行业快速增长的火车头。
2006年,中国向197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了50.12亿美元的工程机械产品,比2005年增长70.5%,历史性的首次实现了10.81亿美元的顺差;外贸依存度已上升到23%。2007年上半年,全行业销售和出口继续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根据对8个主要机种的抽样统计,产品销售收入比2006年同期增长35%,产品销量增长26%。2007年上半年工程机械进出口贸易总额60.4亿美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46.8%;其中出口36.9亿美元,同比增长67.3%,贸易顺差13.3亿美元。与此同时,行业中一大批有实力的企业开发国际市场的积极性高涨,通过参展宣传、项目投标、寻求代理、建点设厂、兼并收购等各种方式向海外扩张,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2007年4月德国慕尼黑的展览会上,中国有107家企业参展,展出面积达13158平方米,创造了中国企业境外参展规模的纪录,反映出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进军海外的信心。
目前,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进入一个关键时期,即由基本上面对国内市场转向面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真正开始参与国际竞争。随着中国工程机械产品越来越多的进入国际市场,企业将面对国际贸易规则、标准和地方法规、技术壁垒、关税、反倾销、代理服务、产品质量、配件供应等诸多问题,企业必须花更多的精力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更多的关注国际市场的变化,尤其要关注竞争对手的情况,学习和借鉴它们的发展经验。
国际工程机械市场的格局虽有变化,但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北美、西欧、中国和日本四大市场仍占据着70%左右的市场份额。但是,新兴的工程机械市场发展很快,如俄罗斯、印度、中东、南美洲、中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俄罗斯和印度,经济增长较快,工程机械需求量大,市场潜力不可忽视。
世界工程机械市场的总规模
综合最新的资料,2006世界工程机械市场销售规模在1550-1600亿美元之间(由于统计的范围、口径不完全统一,数据差距较大),其中:
铲土运输机械(包括推土机、装载机、平地机、铲运机、自卸车、叉装机等)—446亿美元;
挖掘机(包括大、小型挖掘机)—309亿美元;
工业车辆(包括叉车、堆垛车、运搬车等)—270亿美元;
工程起重机(包括越野起重机、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塔式起重机等)—67亿美元;压实、路面机械(包括压路机、摊铺机等)—52亿美元;
混凝土机械)包括混凝土泵、泵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等)—45亿美元;
专用零配件—300亿美元;
其它(包括桩工机械、凿岩机械、道路养护机械、高空作业机械等)—80亿美元。
全球工程机械制造业集中地
全球工程机械制造业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西欧和中国四个国家和地区,这四个区域占全球80%以上的生产份额。其它还有韩国、俄罗斯、东欧地区、印度和巴西等有少量生产。全球有一定规模的工程机械生产企业有2000家左右,其中比较著名的有100家左右。经过多年的竞争、兼并和重组,生产集中度不断提高,形成了10余家大型跨国公司,它们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引领着行业的发展潮流。
2006年全球范围的工程机械行业增长较快,其中起重机、矿山机械、高空作业平台等增幅更为突出;另外,公司利润率普遍比较高,平均都在10%左右,最高的达到了18%,在这方面,国内企业有较大差距。
全球工程机械主要机种的销售量
2006年,全球工程机械主要机种的销售量为180万台左右,这其中包括工业车辆(内燃、电动叉车及仓储车辆)82.4万台,比上年增长了11%;增长较快的机种有挖掘装载机(10%)、大型挖掘机(21%)、小型挖掘机(14%)、工业车辆(11.7%)和移动式起重机(27%)等。
欧洲是工程机械的主要生产地和市场
其中西欧占有绝大多数份额,但东欧地区近年来增速较快,市场潜力较大。欧洲经济近年来保持平稳小幅增长的态势。
欧洲历史上GDP增幅最高的年份是2000年为3.9%,2006年也是经济发展较好的一年,其中德国、爱尔兰和中东欧情况更好一些。
欧洲2006年固定资产总投资为2.3万亿欧元(中国2006年约为11万亿人民币)。5年来欧洲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见表4。
2006年,欧盟各国工程机械销量增长7%,产量增长3.7%。就生产而言,西欧占有96%的份额,东欧仅占4%,但东欧增速较快。
欧洲工程机械总产值2002年为165亿欧元,2006年增至260亿欧元,5年中增长了58%;2007年预计增长5.8%左右,将达到275亿欧元。
2006年欧洲各国工程机械的营业额:德国75亿欧元(占29%);意大利55亿欧元(占21%);英国36亿欧元(占14%);法国26亿欧元(占10%);瑞典21亿欧元(占8%);芬兰16亿欧元(占6%);其它国家31亿欧元(占12%)。
按产品划分的营业额:铲运机械164亿欧元(占62%);混凝土设备34亿欧元(占13%);破碎筛分设备29亿欧元(占11%);路面机械26亿欧元(占10%);塔式起重机10亿欧元(占4%)。
根据欧洲建筑设备委员会(CECE)预测,2007年欧洲工程机械销量将增长10%,2008年增长5%。
另外,近些年欧洲工程机械租赁市场发展很快,2006年租赁企业达到13900家,21020个营业网点,总营业额215亿欧元。其中英、德、法、意、西班牙占81%的份额,见表6。北美地区是世界工程机械最大的生产地和市场
北美拥有大小工程机械制造企业500余家,其中有多家全球著名的大企业。美国工程机械的发展首先缘于其巨大的经济总量。据介绍,美国的工程建设总量每年大致在11650-11900亿美元之间,确保了数百亿美元的工程机械市场需求。
北美工程机械市场近几年稳定上升,表7和表8是2002-2006年期间,北美地区16类主要工程机械产品的销售量和销售额。
北美工程机械租赁市场也很发达,2006年,全地区共有租赁门市部3412个,租赁设备的价值达90.61亿美元。
日本是世界工程机械第二大生产国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高速发展,到80年代末,日本工程机械产量增长了12倍,90年代以后,受经济衰退的影响,产量逐年下降,到2001年降到谷底,2002年开始回升,并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
日本国民生产总值(GDP)发展情况见表9。
日本的基本建设投资,几年来在每年4500-4900亿美元之间,其中,公路、铁路、桥梁等建设占33-39%;私人建筑建设占45-55%。
韩国是上世纪80年代崛起的另一个工程机械生产基地
韩国工程机械发展的特点是技术起点比较高,强调规模化生产,注重海外市场,控制进口以保护国内市场。
韩国工程机械的销售以出口为主,所以受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影响较大;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1年的世界经济衰退,都对韩国工程机械造成很大的冲击。近几年来,韩国工程机械有了比较稳定的发展。
韩国工程机械的保有量为333465台。其中挖掘机104960台,占31%;自卸卡车50927台,占15%;混凝土搅拌运输车23396台,占7%;装载机15109台,占5%;起重机8307台,占2.5%;压路机6185台,占1.8%。
综合以上分析和数据,可以对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和市场做出如下总结:
1、2002年以来,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呈现稳定发展的态势,在经济发展、特别是工程建设事业发展的推动下,传统市场稳定增长,新兴市场发展迅速,多数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盈利丰厚,发展扩张的欲望强烈。
2、从机种发展看,大型机械中挖掘机还是占据第一位,销售额和增速都名列前茅。但相比之下,小型多用途机械的发展则更快,这主要是由于发达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已接近完成,大量的市政、维修、养护、园林工程拉动小型多用途机市场升温,另外,和目前倡导的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也有一定关系。
3、从营销方式看,工程机械租赁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营销手段,大约占到销售额的50%以上,出现了一大批颇具实力的租赁公司。租赁业的发达,也带动了二手机市场和拍卖市场的发展。工程机械营销和使用方式的改变,对于降低施工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节约资源是有积极意义的。
4、在全球范围的工程机械销量较大增长的情况下,预定产品库存和关键零部件短缺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正如所谓“木桶理论”中的一块短板,制约了行业的更快发展。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全行业的关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应该有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投入这个方向,最终实现动态的平衡。
5、2006年全球工程机械市场比预期好;在可预见的将来,工程机械行业及市场发展的前景是比较乐观的,这是目前业内一致的看法。
面对世界工程机械的形势,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如何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迎头赶上,真正成为工程机械强国,这里提几点建议:
1、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封闭是没有出路的。对于工程机械这样一种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复杂机械产品来说,不可能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做到高水平,必须在互相借鉴,交流、学习中共同提高。国际上各大公司合资、兼并、重组,在资金、技术、品牌上互相融合相当普遍,有些产品已经说不清是哪个国家的产品了。从市场来看,国际市场容量大,总体相对稳定,中国的企业,一定不能仅仅把国际市场当成国内市场的补充,而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重视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方针,在国际竞争的环境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2、摆正位置,端正心态。中国工程机械虽然发展很快,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实力,但还远远谈不上是工程机械强国。其表现是在开发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多数企业的经营效益低下,产品的档次、质量不高,缺乏世界品牌等方面。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已经进行了200年,工程机械也拥有100多年的历史,我们必须承认在技术积累、营销理念、质量管理、经济实力等方面与先进国家存在的较大差距,既不妄自菲薄,也不沾沾自喜,应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争取用较短时间迎头赶上。只有我们的产品在世界工程机械主流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有一批世界范围用户认可的名牌产品时,我们才能称自己是工程机械强国。
3、要千方百计的掌握工程机械核心制造技术。目前我国中高端工程机械的关键配套件,主要是高压大流量的液压泵、阀和马达,高端的传动部件和发动机等,基本上依靠进口,不
但价格高,供货还不能保证,成为目前制约我国工程机械发展中高端产品以及扩大出口的瓶颈,所以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全行业的共识。应该说这是行业发展的一个战略问题,没有核心技术,就要受制于人,就只能相当于出卖劳动力和钢铁,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持续稳定发展背道而驰。
应当承认,这些问题并不是能够轻易解决的,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解决资金、技术、人才三大问题。建议有实力的企业,包括主机企业和配套企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投入。建议利用发达国家的技术人才或直接到国外办厂生产;建议多方呼吁争取政府有关部门支持。相信只要重视并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真正掌握工程机械核心技术的日子就不会太远。
4、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和非关税壁垒问题。在迎来中国工程机械出口大幅增长大好局面的时候,全行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高度警惕可能出现的反倾销,知识产权等贸易纠纷。我国目前出口的产品,有相当一部分是上世纪70、80年代以来引进技术或合资产品升级改造的产品,多少带有原产品的痕迹,长期以来,我们的企业对知识产权和专利申报不够重视,还有毫无顾忌的照抄照搬现象,所以在出口量不断扩大的时候,极易引起这方面的纠纷;另外随着出口竞争的加剧,企业间价格竞争的现象已经出现,超低价销售不但使国内企业效益损失巨大,而且极易引发反倾销诉讼,从而需要耗费大量的金钱和精力来应对,得不偿失。应该说,重视知识产权和维护正常出口秩序是全行业的责任,也是现代企业的基本素质。
5、要提高我国工程机械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我们不能满足于用二、三流的产品占领欠发达地区市场,或满足于所谓“高性价比”的质次低价产品来栖身非主流市场。要打造稳定的国际市场,必须有一流或准一流的产品,必须加大在开发创新、节能环保、知识产权、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成本投入,杜绝不正常的超低成本,形成企业的稳定良性发展;要转变观念,克服新产品急于投入市场的做法,重视投产前的试验验证,加强售后跟踪服务,发现问题,认真改进,产品质量的关键是“认真”二字,中国人不是做不好,而是不想做。中国要成为工程机械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五篇: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十二五”规划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十二五”规划
2011年7月31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和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在山东青岛联合举行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会议由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王金星副秘书长主持,工信部装备工业司王建宇处长发表重要讲话,苏子孟秘书长就工程机械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具体情况作了介绍。
规划从行业现状及“十一五”期间发展概况、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十二五”期间市场需求预测、“十二五”期间发展战略与指导思想、“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发展重点及主要任务、政策性建议和措施意见等七个方面对行业发展状况和前景进行了阐述和规划。高度概括总结了行业“十一五”期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展望了行业未来五年的发展前景。
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期间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深化改革、科学发展观为发展动力,市场为导向,调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为发展主线,认真领会、贯彻中央各项相关政策、强化宏观引导,规划利用好一切社会资源和积极因素,转变观念,理顺思路,突出重点。
一、行业现状及“十一五”期间发展概况
(一)全行业规模总量跃居世界首位,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2009年,全行业规模以上生产企业有1400多家,其中主机企业710多家,职工33.85万人,固定资产原值668亿元,净值485亿元,资产总额达到2210亿元,年平均利润率为7.51%。
包括装载机、挖掘机、汽车起重机、压路机、叉车、推土机、混凝土机械等一大批工程机械产品产量跃居世界首位。另外,因地铁城轨建设、高速铁路建设、风电建设等特殊工程作业需要,盾构机、旋挖钻机、大型工程起重机、大型混凝土箱梁运吊设备等超出了常规发展速度,成为新的增长点。
(二)自主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了行业快速发展
“十一五”以来,工程机械行业扎实推进自主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五年来,共有106项创新成果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其中10项荣获一等奖,37项荣获二等奖、59项荣获三等奖。
全行业共有19种大型工程机械被列入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发展领域;有18家企业被列入军需采购对象。
已建成基本覆盖工程机械行业重点产品领域、布局合理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工程)实验室4个,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17个。
企业提取的新技术研发费用已占到销售总额的5%以上。
我国工程机械自给率从“十五”期末的82.7%,提高到2009年的88.5%,逐步实现从制造到创造的跨越。
产品的可靠性不断完善,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挖掘机、平地机平均无故障时间达到700小时以上。
(三)调结构,转方式取得明显成效
1.生产集中度大幅度提高
2010年销售额达到100亿以上的企业11家,他们是徐工、中联、三
一、柳工、山推、龙工、厦工、小松中国、斗山中国、日立建机、神户制钢。2010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企业2010年销售额占全行业的比重达到85%以上;而2005年销售额在10亿元以上企业只有22家,占行业销售总额的比重为40%。
2.产业集群加快形成。
3.民营经济、中小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
4.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5.代理商体制初步形成,售后维修服务体系逐步建立。
(四)国际化步伐加快,全球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大幅提高
2010年,我国工程机械进出口贸易额为187.4亿美元,比上年增加45.7%。其中进口金额84亿美元,比上年增加63.2%;出口金额103.4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4.2%;贸易顺差19.4亿美元,比上年减少顺差6.2亿美元,同比下降24%。而2005年进口额仅为30.64亿美元,出口额仅为29.4亿美元。
我国许多企业对自身的定位已经从行业领先变为国际领先,在国际化道路上不断探索着更加可行的方案。除了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建立海外服务体系外,自身的国际化扩张也是企业关注的重点:一是设立海外研发机构或收购相关科研院所,设立海外工厂或并购海外企业。二是引进高端人才。
(五)人才培育取得新成果
协会于2006年9月18日成立了“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工程机械行业分中心”,授权开展工程机械行业国家新职业的申报、国家职业标准的制订和鉴定教材的编制和实施、人员培训等工作。
批准了“工程机械修理工”(含操作工)和“工程机械装配与调试工”二个新职业的申报,并列入国家职业大典。
组织编写了“工程机械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和“工程机械装配与调试工国家职业标准”。
一批人员经考核合格取得了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
(六)积极投入抗震救灾,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根据国家发改委及总装备部的要求,及时调运了数百台工程机械发往灾区。
汶川地震抢险救灾中,全行业向灾区捐赠设备和现金共计2.8亿元,包括各种设备近700台。
许多企业还迅速派出救灾突击队,带着设备开赴救灾第一线。
柳工、徐工、中联、厦工、山推、三
一、山河智能、洛阳一拖、京城重工、惊天液压、成都神钢、卡特彼勒、小松、合肥日立、贵州詹阳、沃尔沃、JCB等企业,都在救灾行动中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企业素质,受到政府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二、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
(一)自主创新理念和能力有待加强
主要是自主创新的理念不够深入,自主创新的能力不足。具体体现到产品技术和企业管理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二)低水平同质化无序竞争状态依然不减
轮式装载机、叉车、挖掘机、塔式起重机等产品生产企业均多达70多家,大部分企业没有研发平台,靠模仿或通过中介渠道廉价获取产品技术资料,这些企业生产制造装备比较落后,投资少,企业社会负担轻,管理成本低,生产的产品进入市场成本低,门槛低,造成低质低效产品在市场上大量流通。
(三)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及制造水平制约行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一般配套件生产供应充足,但是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关键配套部件主要依靠进口,平均每吨价格8万多美元,例如传动部件、控制元件、柴油发动机及关键液压件严重紧缺,能力过剩和结构性短缺反差强烈,从而严重制约了中国工程机械向高端技术产品的发展。
四)行业标准化工作体系已不适应市场经济运行法规的要求
标准化工作体制一直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循序发展:
一是标准化具体技术内容及条款已过时;
二是标准化管理和支承体系与改革脱节,行业标准大部分是在专业研究院所具体归口负责,当前这些研究院所都进入企业或公司化管理,经费来源受阻; 三是原有标准水平不利于行业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发展。
(五)工程机械二手设备交易管理缺失,高能耗、高污染、低效与不安全产品在市场上大量流通
例如:二手挖掘机2009年进口2万多台,2010年又上升到3.2万多台。这样既扰乱了中国工程机械市场环境,又违背国家节能减排方针的贯彻,这种情况亟待治理。
我国工程机械正在运行使用的机器有350万台左右,是燃油消耗大户,每年消耗燃油约6500万吨。部分设备陈旧落后、能耗高、排放超标、液压油跑冒滴漏、安全无保证的产品依然在运行使用,该到淘汰或报废的产品仍然淘汰不掉,交易过程中相互坑蒙拐骗、偷漏税现象时有发生。
三、“十二五”期间市场需求预测
(一)国内发展环境分析及需求预测
预计“十二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在20%左右,城镇投资仍将占到85%左右;
国家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水利工程建设、海洋建设工程、铁路、公路、城镇公共交通和基础设施、电力、输气工程、输电工程;
振兴东北、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
地方“十二五”规划建设项目;
到2015年,我国对工程机械的市场需求将达到8370-8510亿元。
(二)国际市场需求发展预测
预计到2013年国际工程机械销售额将逐步回升到金融危机发生之前的发展趋势,其中发展中国家要成为主要市场,从而加速“十二五”后期国际工程机械需求增长。
本规划预测到2015年主机产品国际需求量将达到2100亿美元,其中流通领域约占700亿美元左右。
四、“十二五”期间发展战略与指导思想
(一)发展战略
推进我国工程机械产业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初步形成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主机产品、基础技术、功能部件的研发与制造体系。主要产品达到国际平均先进技术水平,实现我国工程机械产业由粗放型、模仿型、数量型向科技创新、质量、效益型的转变。
(二)指导思想及主要措施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调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认真宣传贯彻好中央各项相关政策、强化宏观引导,规划利用好一切社会资源和积极因素。转变观念,理顺思路,突出重点。
主要措施:
一是把深化经济体制与机制改革放在首位,继续探索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则;
二是要调整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重心,将政策面、资金面、管理层、人才资源行业三基(基础零部件、基础制造工艺、专业基础材料)倾斜,引导和培养出一批专、精、特的能满足主机产品配套要求的工程机械产业基础;
三是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助攻目标来实施,进一步加大对国家级技术中心的政策性支持力度,对共性技术研究的软硬件投入提高国家财政的支持力度;
四是加强一流创新研发人才的培训和引进,提供一流水平的创新研发环境,培养出一批学科带头人;
五是进一步落实调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措施,包括创新研发体制与机制改革、政策配套、行业管理层、市场引导、企业发展思路等问题。
五、“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
(一)总量目标
根据国内市场需求及国际市场的发展预测,考虑到进出口顺差进一步扩大,产品技术附加值进一步提高,本规划预测2015年全行业销售规模将达到9000亿元水平(人民币),年平均增长率大约为17%。
(二)科技发展目标
重点围绕低碳、绿色、高效、节能、信息化工程全面展开各项技术的深入研究,要在以下八个领域有所突破:
推动行业科技战略联盟的组建;
推广技术创新方法的学习和应用;
加强产品可靠性的共性技术研究;
通过轻量化设计技术、可靠性与安全性评价技术的应用研究,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完成10种以上产品的轻量化设计,并形成示范应用;
开展工程机械再制造技术研究;
加快产品智能化、数字化、可视化以及远程故障诊断和通讯技术的升级;
开展工程机械产品节能技术研究和工程机械产品能源多样性技术研究;
加强工程机械产品人机工程学研究。
(三)质量、效益目标
对发动机、液压系统、传动部件、光电子信息系统等各环节进行可靠性研究。使主要产品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MTBF)由400小时提高到600小时。
流动资金周转率行业平均达到2次/年以上,先进企业达到3次∕年以上;
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30万元/人·年以上;
通过科技创新,工业增加值由21%提高到25%以上;
行业平均年利润率指标保持在7%以上。
(四)出口目标
(五)节能、降耗、减排发展目标
通过产品结构优化与轻量化设计,改造传统制造工艺,提高专业化生产化规模,达到节材5%,能耗降低15%。大部分产品尾气排放由国II过渡到国III标准,包括噪声、振动等指标达到国家相关标准,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企业生产工艺排放基本无污染。
六、发展重点及主要任务
(一)提高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水平和制造水平
1.提高工程机械产品动力配套性能。
2.抓好工程机械液压元件的产品开发和高精化、规模化制造。
3.对专用传动部件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进行系统性研究和开发。
(二)实施智能化工程,提高产品智能化控制的技术水平
实现智能优化控制、故障自诊断、安全保护逻辑控制、信息反馈可视化,是当今工程机械行业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在“十二五”期间对工程机械重点主流产品都要达到智能化、信息化控制水平,特别是大型工程机械,要实现本机和远程的智能化控制。
(三)继续支持发展大型工程机械
重点发展单台价值在100万元以上,并已纳入重大装备制造业大型施工机械19种机型的产品,例如大型轮式起重机、大型履带吊、国家重大建设工程用的特大型塔式起重机、高铁建设用的重大成套装备、铁路机械化养护成套装备、大型桩基设备、大型土石方工程机械、河道与湖泊大型疏浚设备、大型商品混凝土机械、全断面掘进机及电铲等专用大型工程机械,国产化率要达到65%以上。
(四)重点支持研发生产的新产品
1.加快研发海洋工程施工机械。
2.发展城市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综合技术装备。
3.加快发展城市垃圾处理与综合利用装备。
4.支持发展新型施工升降机、自走式和自行式高空作业平台、高处作业吊篮、叉装机等产品的发展。
5.加快工程机械各类配附件、专用属具的研发制造,在全国培育几个属具制造基地。
6.加快发展环保节能型仓储装备,包括电动叉车、高起升堆垛机、自动化物料搬运车辆等。
7.大力发展新型建材机械和混凝土制品机械。
8.大力推进旧工程机械产品回收再制造工程。
(五)培育发展航母型国际知名公司和一批专、精、特的中小企业
打造3-4个销售额达到1000亿元级企业集团和5-6个500亿元级企业集团,成为国际知名公司。同时要支持发展一批专、精、特及成长性较好的中小型企业,使行业结构更趋于合理。
(六)提高工程机械行业检测试验技术水平
应对国家级检测中心进行投资扶植,与国际水平接轨,否则我们在国际贸易中就没有据理力争的话语权。
(七)建立二手设备的交易管理机制 对二手设备交易及现役设备的流通管理列项进行专题研究,培育和建立有序、规范、高效的二手工程机械交易市场和管理机制。
(八)规范工程机械行业租赁和融资租赁的运作体系
安排工程机械租赁业务方面的专项规划,完善和制定工程机械行业租赁业务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方面的政策性条例,达到规模化和规范化的发展目标。
(九)进一步完善工程机械行业维修服务体系,提高维修服务水平
通过专项调研,对现有维修企业进行评级选拔,纳入政策扶植发展范围,在资金上给予必要的支持。建立工程机械维修服务方面的专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实行公办与民办结合,鼓励大企业集团投资办学,实行以公益为主盈利为辅的办学方针,为社会输送工程机械维修人才。
(十)建立工程机械产品修理、装调、操作工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全面提高维修、装调、操作工人的技能水平,大大有利于设备合理使用和保养,改善现役设备完好率。在“十二五”期间,要逐步将各类产品培训教材编写好,按地区和分产品进行实地培训。
七、政策性建议和措施意见
(一)调整国家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支持方向与支持力度
工程机械产业支持的发展资金(专项财政补贴、技改贴息、免税政策、增值税返还政策、发展基金等)要主要用于创新研发工程(人才、软件、装备等)、行业共性基础技术、产品质量可靠性工程研究、工业工程管理建设、信息化效益工程、创新联盟及相应的技术设计与工艺攻关项目、产业集群规划等。
(二)建议在国家标委会领导下,改革标准化制修订工作体系,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标准化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和话语权,与国际接轨,促进行业技术进步。
(三)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目录的界定,应由鼓励、限止、淘汰类产品的表述原则,转向相关产品领域内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行业标准方面来界定。不达标者予以淘汰,属新领域且技术优异的产品予以鼓励。属于创新鼓励类产品应享受优惠政策。
(四)对影响我国工程机械发展的关键功能部件,由国家主管部门牵头,编制具体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专项规划,将产业发展重心向基础技术和关键功能部件产品领域转移。
(五)支持以龙头企业为主的地方产业集群基地的技术升级,提升规模效益和流程效益。
(六)继续支持企业实行走出去发展战略,开拓和巩固海外市场,对出口企业(基地)的薄弱环节要有政策与资金的支持,培育成为国际化竞争企业。
内求外需助力推动 工程机械前景在望
按照调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发展思路,伴随着固定资产投资的推动和出口的持续性增长,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正式发布的政策刺激下,工程机械行业将会再次出现较好的投资机会。
个股投资上,建议关注混凝土机械龙头三一重工(16.29,0.24,1.50%),起重机龙头徐工机械和中联重科(10.64,0.15,1.43%),推土机及装载机重点公司柳工(19.27,0.18,0.94%)和厦工股份(13.63,0.11,0.81%),以及港口机械领域的振华重工(5.62,0.13,2.37%)和山推股份(14.22,0.18,1.28%)等。
政策出台刺激行业发展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正式发布。规划从行业现状及“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概况、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十二五”期间市场需求预测、“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发展重点及主要任务、政策性建议和实施意见等七个方面对行业发展状况和前景进行了阐述和规划。
按照调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发展思路,预计2015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销售规模将达到9000亿元,年平均增长率大约为17%,出口260亿美元左右。2015年全行业销售收入和出口额均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提供保障
尽管工程机械行业一季度业绩高增长、二季度业绩下降,但是全年上看,工程机械2011年销量仍有望保持15%的平均增长水平,行业龙头公司更是有望实现40%以上的高增长。三季度保障性住房、公路建设、机场及水利建设加速等政策推动下,都将会使我国基础建设继续保持一定的投资强度,从而直接拉动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起重机等工程机械产品的刚性需求。
水利建设对工程机械的拉动。7 月份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提出,力争通过5 年到10 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局面。此次会议显示国家正在从战略层面推进水利建设改革,三季度各项具体政策有望逐步落实。从总量上计算,未来十年水利建设投资年均4000 亿,按照10%用于购买建筑施工机械衡量,年均需采购工程机械400 亿,占2010 年工程机械销售总额的10%; 从增量上计算,2010 年水利建设投资占全部基建投资比例近5%,按照年均40%的增速计算,将拉动基建投资增速年均提高2 个百分点; 从机械品种上看,除去专用设备外,水利建设对土石方机械(如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及大型起重设备(履带式起重机)需求拉动较大。随着三季度水利项目的开工,相关工程机械需求有望逐步受益。
保障房建设拉动需求。2011年上半年人民币房地产开发贷款新增2098亿中,保障房几乎砍下了半壁江山,累计新增908亿元,较年初大增54.8%,也高出同期房地产开发贷款比年初增速48.3个百分点。2011 年全国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的目标达到1000 万套,增长70%。“十二五”期间国家计划新建保障性住房达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到20%。
据 2011 年保障房建设任务分解,整个保障房建设对应的资金需求预计在1.3 万亿左右,其中10%—15%的资金用于基础的工程机械,从需求来看,混凝土机械和挖掘类机械将从中受益。随着保障房建设的加速,相关的工程机械企业业绩将会有大幅提升。
出口促进业绩增长。6 月份行业出口持续上半年以来的高增长,推土机、压路机、装载机出口同比分别增长63%,29%,117%,1-6月累计同比分别增长69%,12%,86%。受海外经济复苏以及工程机械龙头海外扩张策略的影响,行业出口的趋势乐观,同时,通过品牌优势、成本优势等作用,工程机械龙头企业在整个世界市场范围内占据了一定的地位,出口将进一步扩大。
工程机械行业投资主线 家主要挖掘机制造商1—6 月累计销售挖掘机125430 台,同比增长28%。5 月份开始挖掘机销量同比出现下滑,虽然本月下滑幅度基本持平,但是考虑到三季度是行业传统淡季,加之区域振兴带动挖掘机销售区域的转移,出口增速以及进口替代,以三一重工、厦工股份等为代表的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快速上升。家主要装载机制造商1—6 月累计销售装载机140915 台,同比增长19%。虽然三季度是行业传统淡季,但考虑到下游需求广泛,中西部需求拉动,产品需求多集中于矿山、港口物流等方面,且行业起步早,目前发展相对成熟,因而产品需求亦相对平稳,预计未来2-3 个月,装载机的平稳表现仍将延续。内需方面,装载机的区域需求相对平稳,而受益海外经济复苏,装载机的出口大幅增长;竞争格局方面,装载机的巨头垄断格局依然存在,重点关注柳工、厦工股份等上市公司。家主要推土机制造商1—6 月累计销售推土机8817 台,同比增长12%。2011 年6 月22 家主要压路机制造商共销售压路机1861 台,1—6 月累计销售14238 台,同比增长2%。推土机下游主要集中在公路建设,经历过高速发展的“十一五”之后,公路投资将进入平稳期。推土机的增长将会由水利投资和出口来拉动。虽然内需需求逐渐平稳,但推土机的出口增长同样快速,2011 年上半年,行业出口推土机已经超越2008 年同期,创历史新高。而相比2011 年前5 月出口20.6%的占比,6 月份推土机出口占比高达36.1%。推土机行业一家独大的格局仍在强化,2011 年山推股份的市场份额提升2.9 个百分点。家主要汽车起重机制造商1—6 月累计销售汽车起重机23364 台,同比增长15.00%。2011 年6 月份8 家主要履带起重机制造商共销售履带起重机171 台,1—6 月累计销售1040 台,同比增长12.92%。2011 年6 月份11 家主要随车起重机制造商共销售随车起重机773 台,同比增长28.19%,环比下滑4.33%。1—6 月累计销售4285 台,同比增长33.70%。虽然随车起重机同比延续年初以来的高增长,但其销量占起重机行业整体销量占比较低。起重机巨头徐工机械的市场份额小幅下滑,中联重科在履带起重机方面的强势提升,三一重工在汽车起重机方面市场份额提升明显,振华重工在港口起重机机械领域内的垄断地位不可动摇。
工程机械季度增速表现呈波浪型,全年仍将维持15%的平均增长水平;行业去库存压力较小,持续时间有限;业绩预期表现分化,龙头企业盈利更为扎实;在保障房、水利建设和出口的直接影响下,在交通港口建设等侧面因素的作用下,通过技术积累和品牌沉淀等多种优势引导下,预计未来五年的目标工程机械龙头企业收入所对应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均在25%至30%之间,高于行业平均增速8个百分点以上。重点关注三一重工、徐工机械、柳工、厦工股份、中联重科、山推股份、振华重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