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树立转型发展的新路标
树立转型发展的新路标 ——山西天聚矿物纤维有限公司董事长郑玉堂和石膏纤维的不了“情缘” 又是一次靓丽转型!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以保护资源、节约能源、生态绿色发展为标志的新型产业拓展大戏,在山西潞城再次上演。策划者就是山西天聚矿物纤维有限公司董事长郑玉堂。
随着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进程的纵深推进,石膏纤维材料的新技术、新工艺开发以及新产业模式的实践,让郑玉堂将转型发展的路标稳稳地插在了转型发展的时代高点上。
几年来,他毅然脱离焦化行业,投身石膏纤维产业,扶助新农村建设等诸多事迹,清晰地勾勒出一名转型急先锋的高大形象。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不安于现状的人,也是凝聚创新精神的人。郑玉堂和石膏纤维的不了‚情缘‛,将有助于我们共同解读这种创新精神,也将有助于理解转型发展的真实涵义。
转型导向下,不走寻常路
近年来,山西省积极推进工业领域的转型之路。单纯传统依靠煤、电、铁产业的发展模式已然风光不再,倡导新型工业化之路成为时代呼声。转型导向下,众多传统领域的企业和企业家纷纷拓展新空间、新领域。郑玉堂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健谈爽朗、高大魁梧的郑玉堂,是土生土长的山西潞城人,60岁出头。谈及自己的经历,他仍感慨于时代发展对他个人的深刻影响。他曾经是一名机关干部,因不安于机关工作的稳定,他带着创业的梦想和激情,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和几个朋友创办了一家焦化企业。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带来财富的同时,也让郑玉堂陷入一种更加理性的思考。时间追溯至2007年,当时,深受环境污染、安全事故、无序开采煤炭等影响,山西省在煤焦铁等传统工业领域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转型浪潮。特别是对焦化行业,限定了非常严格的准入制度。转型已成大势,众多中小型焦化企业已经走到了不得不思变的历史时期。
在国家关于焦化行业的政策大限之下,郑玉堂的焦化企业像其他中小型焦化企业一样,面临着极为艰难的生存境遇。扩大规模、配套环保设备,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员工放假,人心不稳,生产经营停顿。企业何去何从?
借鉴他人的发展模式,这不是郑玉堂的性格。他常说‚没人干的我们去干‛,他没有将目光再投向煤焦铁领域。带着阵痛,他放弃了原有的发展思路,将眼光投向国家倡导的新型产业上。而一次美丽的‚邂逅‛,为他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创业之路。
美丽的“邂逅”,成就美好“姻缘”
石膏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矿产,廉价的石膏可以通过新型技术、工艺,加工生产出价值极高的纤维材料,应用于众多领域。在国外,石膏等非金属矿产的产值率,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在我国,石膏等非金属矿产长期受到忽视,而对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则存在着掠夺性、破坏性开采。
也正是因为石膏,郑玉堂与殷彤教授有了‚邂逅‛。那次邂逅,引发的则是他与石膏纤维产业的不了‚情缘‛。同为潞城市政协委员,他们在参政议政的间隙,探讨转型发展,共话新型产业焦点,竟然找到了共同的兴趣所在,那就是发展石膏纤维产业。
殷彤教授来自中国矿业大学,专门研究石膏等非金属材料加工。当时,在潞城市政府的动员和支持下,他正在潞城市建设一个石膏科研基地。有着敏锐市场嗅觉的郑玉堂,对石膏这一非金属材料的加工产生了浓厚兴趣。刚开始的时候,殷彤教授做试验,他仔细观摩,认真学习。殷彤教授则给他讲解石膏材料的生产技术、市场前景等相关知识。
对石膏的逐步熟悉,使郑玉堂又燃起了创业的热情。石膏项目一经进入视野,他仿佛发现了一片新大陆,雷厉风行的他拿出‚二十岁小伙子的激情、三十岁男人的智慧、四十岁男人的稳健、五十岁男人的不惑‛,决心在这个领域实现重新起步。再加之殷彤教授是非金属矿物的研究专家,而潞城市又有着得天独厚的石膏资源,两人一拍即合,决定上马石膏纤维项目。
于是,山西天聚矿物纤维有限公司成立。郑玉堂按照国家产业政策,毅然决然地拆除了原有厂区的焦炉,计划斥资4966.5万元建设石膏纤维生产项目。改项目其主要原材料为优质石膏,工艺技术路线选择以天然石膏为原料水压转晶法生产石膏晶须。
从炼焦到生产石膏纤维材料,是一种由‚黑‛到‚白‛的转变,是郑玉堂实施的重大产业转移,也是他对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的亲身实践。
靓丽转型,引领新的发展航向
很长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在保持迅猛发展态势的同时,也在大量地消耗煤炭、石油能源以及木材等自然资源。以林木资源为例,我国纸品、家具等行业对木材的需求量逐年快速增长,不仅破坏了国内的森林资源,还通过国际市场消耗国外林木资源。除此之外,纸浆加工生产还要废弃淀粉和糖份,造成环境污染。
为此,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寻求可替代能源或材料,摒弃传统的粗放式增长模式。郑玉堂适应这一新的形势,还提出提出与国际接轨,弥补国内石膏纤维材料的产业空白。
在项目筹建中,他从立项、筹集资金、购置设备到人员组织、审批,不停奔波。因为他深知,唯有如此,才能为企业发展探索出更大的发展空间;也唯有如此,才能为全省转型跨越发展做出极为恰当的注解。
而殷彤教授站在更加专业的角度阐述了这一项目的重大意义:首先,是从传统产业向新型产业转型,具有非常好的产业转型示范效应;第二,有意识地从过去的钢、煤、电产业向非金属加工转型,对于更合理地利用非金属矿产是一次很好的尝试;另外,这也是民营企业走向自主创新,产学研结合,寻找新机会,谋求更大发展空间的一个创举。特别是在山西这个内陆富煤省份,山西天聚矿物纤维有限公司主动地从事石膏矿物的加工生产,特别难能可贵。郑玉堂抵御了煤炭领域低成本高利润的诱惑,敢于放弃、也敢于选择全新的发展模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许。
从产学研互动角度而言,郑玉堂的石膏纤维材料项目,能够激发我国非金属矿产加工的研发热情,带动相关产业技术的提升。对于尘封了二三十年的石膏材料开发研究,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郑玉堂所实施的这一次靓丽的产业转型,对山西省内民营企业重新定位发展方向提供了极好的借鉴。多年来,单一倚重煤炭、钢铁的产业结构,始终是山西省实施转型战略中的重点攻坚对象。郑玉堂和他的石膏纤维项目,在全省转型跨越的进程中,如一缕清风,激发了众多企业家开发非金属矿产的热情。在观念上,它使人们不再认为,非金属矿产仅仅是沙子和土,还有很多未被人们认识和开发,且不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资源。
于重重困境中获得新生
转型的战鼓已经擂响,退缩已经不可能,郑玉堂坚韧地引领者工业领域的转型发展潮流。
谈到天聚矿物纤维有限公司这一项目,郑玉堂有着乐观的期待。从市场层面而言,石膏纤维材料作为一种新型建材,用途非常广泛,可以用来造纸,加工板
材,还可代替螺纹钢,用作汽车的刹车片。他认为,通过加工廉价的石膏、石灰石,生产出高附加值的纤维材料,每吨价格在5000元以上,有时能够达到1万元/吨。除此之外,天聚矿物纤维有限公司实施的这一项目,在国内不仅是新项目,而且是大项目,有着很好的规模效应。
但乐观并不等于成功,广阔市场前景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让这个项目运转起来,实现试生产,进而实现规模化生产。为实现这一目标,郑玉堂面临着国内没有现成的技术经验、设备工艺参考等困难;国外考察,则没有足够的资金。
为此,他和殷彤教授,组织技术力量试验一步走一步,摸着石头过河。大型的生产设备,殷彤设计一张图纸,找工厂制造一个。3年期间,有多少相关企业因为看不到希望而放弃石膏材料,而他硬是带着天聚矿物纤维有限公司挺了过来。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十一五’的后3年,是我们经受考验的3年‛。3年来,他始终坚守信念,相信这一项目可行,相信其对社会进步能够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凡事讲究实在,郑玉堂一步一步地走过了3年,也带领项目人员初步完成了石膏纤维材料的建设。期间,国家发改委、环保部,省发改委、环保厅、科技厅始终密切关注,在精神和资金上都给了他莫大的支持。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已有外地纸厂前来洽谈,期望能够达成合作关系。深圳的一位老总,专程来天聚公司考察,联系相关业务事宜。
目前,该项目可达4-5万吨的年产量。计划将来达到30万吨年产量,实现更大规模的生产。在未来几年,将建设煤层气站,拉长产业链,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2011年4月中旬,该项目将试生产,预计每天销售150吨,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仁爱、责任,让他站在了时代高点
企业家的胸怀,让郑玉堂在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而面对经济社会转型期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他也敢于担当,以仁爱、宽厚的尚品高德,肩负起重要的社会责任,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在他看来,企业的价值不仅仅是为企业家、员工创造价值,还应注为推进国家产业创新,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贡献力量。就石膏纤维这一项目而言,既可以实现环保效益,节约能源,还能为我国非金属矿产的规模化生产加工填补空白,为我国非金属矿产加工技术追赶发达国家奠定基础。
社会效益方面,这一项目可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的难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的引擎与带动作用。项目扩大到30万吨年产量后,将解决1000人的就业问题。
所有的这一切,都凸显出郑玉堂强烈的责任意识。其实,原本他可以领着退休金悠闲的生活,不为琐事忧心。但责任把他推上了历史舞台。六十多岁的他,不抽烟、不赌博,粗茶淡饭,就是闲不住,一定要找事干。正是这种精神特质,激发了山西天聚矿物纤维有限公司全体干部职工的创业热情。
除去责任,郑玉堂的仁爱精神也为人所津津乐道。在公司里,他从不拖欠工人一分钱。工厂建有食堂,工人免费吃饭。新农村建设方面,他为村里学校、幼儿园出资赞助,修建学校舞台。逢年过节,为老人们、弱势群体送去慰问。老百姓一句朴素的话:‚老郑是个好人‛,他已经感到足亦。
路是踏出来的。郑玉堂的前进之路,就是自己一步步踏出来的,实实在在地走出来的。我们乐见这样的先锋人物、示范人物更多涌现,共同推动社会进步,共襄盛世!
第二篇:树立战略思维 加快邮政转型发展
树立战略思维 加快邮政转型发展
近日,在看柳传志的一篇专访,题目为《柳传志:我特别敏感职业经理人的短视问题》,柳传志谈到:“我觉得职业经理人的短视问题,在跨国企业中表现得尤为严重。如果董事会也没人坚持做企业长远战略的话,这个时候企业就会出现一个空白地带—没有人设计愿景。”
听到这段访谈,感触颇深,柳传志所说的职业经理人短视问题,在我们邮政企业何尝不曾存在。中国邮政作为一个大型国有企业,自上而下的考核激励机制和干部任用机制,造成各级邮政部门只为追求本期内业务任务的完成,而忽略了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研究,长期以来,造成邮政基层发展竞争力差,缺乏发展的持续性。
一、邮政发展现状
邮政作为一个传统的服务行业,自邮电分营以来,经过十多年的经营,取得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从传统的“走街串巷,投包送信”的简单服务,逐步迈向信息化、专业化、多元化的现代邮政服务业;不断升级函件、速递、储蓄、汇兑、报刊发行等传统业务,持续开发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分销代理、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等新型业务。
1、发展方向不明确。目前,邮政发展又进入一个关键时期,邮政金融、速递物流两大板块独立运营后,邮政企业如何发展?许多同志很茫然,对邮政的发展前景产生怀疑和悲观失望情绪。一些同志对发展代理金融、代理速递物流抱排斥心理;对发展函件业务抱畏惧心
理;对短信、航空电子客票等已经看得见的高效业务、潜力业务、新兴业务抱敷衍心理。
2、重回全员营销的老路。全员营销曾为邮政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在公司化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如果我们还是单纯依赖全员营销,一抓发展就祭起全员营销这个“法宝”,采用全员摊派和层层分解指标的发展方式,既不利于企业的和谐稳定,更会令我们的专业经营和专职营销体系裹足不前,我们搏击市场的能力就永远得不到飞跃,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无从谈起。
3、依靠过度投入来发展各项业务。邮政各项任务可以用一个字“多”来形容,从年初到年尾十几个营销项目需要发展,所有任务都需要考核,所有任务每年都是两位数的增长。这就造成一些压力较大的项目完全依赖营销费用和奖励来支撑发展,有时甚至发生利用奖励来买任务的情况,造成业务发展的越好,亏损的越多的局面。
目前,邮政改革已经进入关键时期,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挑战、新的机遇、新的任务,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推进邮政企业的转型发展。
二、如何推进转型发展
邮政转型发展,必须与邮政企业发展战略相联系,在跨国企业中,职业经理人的短视问题,会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同样,在中国邮政,管理层的短视问题,也会严重影响中国邮政的长远发展。企业没有长远发展战略,没有长远发展远景,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造成企业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长期下去,造成企业竞争能力不断下滑,各项业
务市场占有率不断下滑,甚至出现业务不断萎缩的局面。本人认为,中国邮政转型发展,应当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转型。
1、完善考核体系,强化邮政可持续发展能力,把邮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领导人重要考核指标。
邮政从上到下,包括到支局网点都存在,“麻雀虽小,五藏俱全”的问题,业务发展存在“领导重视,业务发展就好;领导一放松,业务发展就下滑”的局面。因此,造成邮政所有业务都发展,所有业务发展都没有自己的竞争优势,作为邮政的大客户要一次又一次的接受邮政的“营销轰炸”,造成客户的反感。因此,邮政的转型发展,必须从考核体系入手,强化领导任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考核。从邮政的核心产品竞争力,网点竞争力,人力资源队伍构成,投入产出比例等方面考核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并将相关指标纳入领导人考核指标中,从而使邮政管理层面更多关注邮政战略层次的思考。
2、加快网点建设力度,使网点建设与业务发展同步,从而促进业务发展。
中国邮政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就是遍布城乡的服务网点,中国邮政拥有全国36000个储蓄网点和45000个汇兑网点,才确保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为及工、农、中、建之后的第五大商业银行的地位。营业网点是体现企业核心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推动邮政长远、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早投入、早建设、早见效。目前,邮政网点大多是十多年前的装修,与社会发展相滞后的局面,严重影响了中国邮
政的品牌形象和业务发展。转型发展,必须从中国邮政重要的核心竞争能力入手,加快网点建设,提高邮政单个网点的竞争能力。
3、加强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吸引力度,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的队伍。
目前,随着邮政的改革的不断收入,邮政人才弱势的现象不断凸现。特别是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基层出现金融专业管理人员缺少的局面,懂金融、会管理的人才严重不足。任何成功的企业,其成功的根本原因都是拥有高素质的企业家和高质量的员工。可以毫不夸张地讲,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企业得以持续发展和腾飞的关键。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会不断提高,在现代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处于中心地位。转型发展就要充分重视人力资源在一个企业中的作用,通过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促进各项业务的发展。
总之,邮政转型发展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程,需要从战略的高度来思考邮政的发展,从战略的层面来推动转型发展,只有从根本上转变目前这种高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才能实现邮政企业真正的转型发展。
吴向阳
2010年4月27日
第三篇:转型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
文/赵发中 蒋科峰
多少年来,拖着煤炭这辆全国能源供应列车,山西经济“前行易转向难”。喊了多年,提了多年,山西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对于经济结构不合理的山西,转型已成为事关山西未来,事关人民福祉的不二选择。正如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所说,转型发展是山西的命运、前途之所在。
山西因煤而兴,又为煤所困。山西作为全国资源依赖型经济的典型代表,不论GDP增长还是财政增收,靠的就是煤焦冶电单一化的支柱产业,这种严重依靠能源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在世界范围内资源型经济面临共同的难题,丢开资源不行,依赖资源行不通,唯一的出路就是转型到依托资源但又不依赖资源,跳出资源但又不抛弃资源。
山西发展转型的出路唯有改革,目前推进改革的尚方宝剑,就是掌握并用好国家赋予山西省“综改试验区”的先行先试权和移植推广国外经验的优先权。改革就是要闯出一条路,敢做前人没做过的事,只要符合综改试验的方向和目标,都可以大胆试、大胆闯。煤炭大省的酸楚与无奈
新中国成立以来,煤炭大省山西的产煤量在120亿吨以上,其中的3/4贡献给了全国各地。“用满载煤炭的火车一列接一列,可以绕地球三圈”。可以说,在新中国成立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山西已经深深地烙上了煤炭的印记。
这也使得山西的经济产业结构单一,煤炭、焦炭、冶金、电力四个产业就占据了整个工业产值的80%以上。而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还造成了山西环境污染、生态欠账的问题。目前,在山西全省有2万平方公里因采煤形成采空区,相当于山西省国土面积的1/8。山西的万元GDP耗能和二氧化硫排放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2倍以上,山西每采一吨煤就要破坏
2.48吨水。
因此,山西省上上下下早有这样的共识:当前山西的经济发展已经难以持续了。
而与之相比更显无奈和酸涩的是,山西居民并没有因采煤而致富,一掷千金的煤老板绝对不是山西的代表——目前山西的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都排全国20位以后。
这被山西财经大学教授崔满红称之为资源诅咒的怪圈在作怪:从全球经济历史的视角考察,资源充足时该地区表面的经济繁荣会在资源枯竭时荡然无存;就总体而言,资源依赖型地区的经济发展总体上是落后于其他地区的——这种趋势,全世界都没有改变过。
随着不可再生的煤炭资源不断被挖掘生产,资源诅咒的怪圈已经开始套在了山西老百姓的头上——在山西,不少“以煤立市”的城市其实已经出现了资源枯竭的现象,其经济已经面临着后继发展乏力的难题。事实上,无论是政府官员、学者专家,还是普通大众,每一个山西人也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峻性和紧迫性。
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上任不久,在一次全省领导干部大会的讲话中,列举出了的一组让山西人不能不深刻反省的数据:“十五”末的2005年,山西GDP在全国排第16位;2009年排全国第21位,先后被广西、内蒙古、陕西、江西、天津超过,四年后退五位。从人均看,2005年人均GDP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9%,排全国第15位,2009年为85.5%,下降3.5个百分点,后退两位。从增速看,“十五”期间全省GDP年均增长13.3%,而“十一五”前四年年均增长l0.5%,在中部和周边均排末位。
转型跨越是“华山之路”
山西煤炭资源经过几十年的高强度开采,浅层煤炭资源、优质资源、整装资源越来越少,一些矿区的服务年限仅够维持15~20年,以区域生态承载和环境代价换发展的路子难以为继,“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发展方式亟待改变。
面对日益严峻的发展形势,原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曾说:“对山西来说,转型发展是痛定思痛之举,是改革创新之举,是跨越发展之举!实践使我们体会到,过度依赖资源的发展
路子不能再走了,必须转变,越早越主动,只有在转型中发展,才能为发展赢得空间。”2010年9月,山西省省委书记袁纯清、省长王君拜会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专栏),就资源型经济转型进行了会谈。会谈中袁纯清表示,山西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炭大省,提供了重要的能源支撑,但长时间、大规模、高强度、粗放式的煤炭开采和能源开发,导致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山西不转型将难以为继。
转型跨越是摆在山西面前的“华山之路”。作为煤炭资源大省,山西虽然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自己的发展已经落后于人,在2010年各项经济统计指标中,山西在中部六省排名靠后,所以转型发展是必然选择。
转型发展要做好两件事:提升传统产业、培植新型产业。转型并不是放弃煤炭,而是要提升改造煤炭工业。煤炭工业的提升,就是要借助煤炭资源整合的成果和“综改区”的优惠政策发展循环经济,例如大力发展煤电、煤焦、煤气等循环经济产业链。
虽然转型任务艰巨,但山西转型的基础条件还是不错的,例如“十一五”期间,社会经济的发展为转型跨越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综改区的设立,更是给山西省转型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山西的资源经济面临着产业结构单
一、产业优势不突出、资源面临枯竭的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抓住国家支持建设综改区的多项优惠措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并转型。要在现有常规能源基础上结合市场需求,转变单一煤炭开采方式,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开发新能源。
作为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山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更为迫切。目前,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思路基本明确,即利用矿产资源和文化资源两大优势,巩固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战略地位,并实现由单一支柱产业结构向新型多元稳固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变。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部署,山西省转型发展的定位是,以构建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基础,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大省;力争到2020年,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全国重要能源基地战略地位全面提升。
“既然叫„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就应该为中国资源地区、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的改革探索出一条新路。”清华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施祖麟介绍,山西属于中部地区,是国家的一个重要的能源基地,因此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过程中,需要处理好资源型经济转型和整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对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示范。山西省省委书记袁纯清曾撰文表示,发展循环经济是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基本路径。山西作为我国典型的资源型地区,面临着巨大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今后必须要走循环经济的路线,才能摆脱目前过度依赖煤炭的困境。
“煤炭对全国、全省而言,不会存在枯竭的问题,但对某一个地方则会。所以,对一个县、一个市来说,为煤炭产业寻求替代产业的问题必须考虑。”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专栏)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表示,山西在寻求煤炭替代产业上应先行先试,做好煤炭主业这篇文章、从多方面帮助煤炭主业发展的同时,大力培育新的非煤产业,并使其逐步成为新的支柱产业,也是转型综改试验区必须面对的课题。
袁纯清表示,顺着循环经济的路径走下去,可以有效激发废弃物资源化的潜能和特质,实现变废为宝、物尽其用,将一种资源优势放大和扩展成几种资源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和产业支撑。
突破自我才会拥有未来
山西的转型发展是要“闯”出来的,所谓的“闯”,主要是指思想观念的转变。改革开放的实践反复证明,一个地区的发展,只有突破自我的束缚,才会拥有美好的未来。要在“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转型发展的理念,把握转型发展的规律。
首先,推进转型发展必须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要通过制定规划,确立转型发展的方向;通过强化载体,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通过狠抓项目,搭起经济转型的框架;通过提供服务,推动各项转型任务的实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要发挥好,政府宏观调控的引导作用也不能丢。尤其是经济发展处于关口的时候,政府综合运用政策、税收、行政等多种手段,调节和引导经济发展的走向,刺激和疏导经济发展的动力,显得更为重要。
其次,推进转型发展必须发挥好企业的主体作用。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转型发展的主体。要把各类企业和全省人民推到转型发展的最前沿,形成全民促转型的社会氛围。没有国有、民营企业家的自主创业,没有广大干部、全省人民的参与和推动,就没有山西经济的转型发展。发挥好他们的主体作用,这是转型发展的根本所在。
第三,推进转型发展必须发挥好资源的基础作用。山西因资源而兴盛,也因资源而衰退,但没有必要因噎废食、投鼠忌器。不能放弃资源找资源、脱离优势找优势,而应把煤炭资源作为转型发展的坚实基础,依托煤炭资源固有的能源地位、煤炭开采完成的资金积累、煤炭销售形成的人脉网络,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向山西集中。化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这是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基本路径。
第四,推进转型发展必须发挥好科技人才的引领作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方式由依靠自然资源消耗,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要加大技术改造、素质培养、质量建设、产品研发和人才引进的力度,靠科技和人才推动经济转型。实践证明,发挥好科技人才的引领作用,经济转型的步伐就会更快、成效就会更明显。第五,推进转型发展必须发挥好节能减排的尺度作用。要把推进节能减排作为检验转型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尺,坚持不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不立项,未通过环评和节能评估的不开工,环保设施不配套的不投产;国家产业政策明令关停的、污染物超标排放的、产能严重过剩的坚决淘汰;全面推广节水、节能、环保技术改造。未来的实践会证明,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必将实现山西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双赢。
对于未来的转型之路,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表示,“十二五”期间,山西将以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重要抓手,以安全生产为重要保障,大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在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基础上,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再造一个新山西。
扩展阅读
山西省省长王君谈转型
山西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正式获批,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山西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对山西3400万人民的关怀。我们要紧抓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切实用好这一重要平台,大力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着力解决产业结构单一化的问题,构建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长期以来,山西以挖煤为主,煤焦冶电占工业的80%以上,这种经济是不可持续的、不健康的。我们不仅要搞煤焦冶电,还要搞新兴产业,搞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工业、特色食品工业和文化旅游产业等。
其次,解决生态环境脆弱的问题,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们将着眼于建设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加大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力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再次,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城乡统筹发展。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省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城乡二元结
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城市和农村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为此,省委、省政府在进一步巩固提升已实现的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的基础上,启动实施新的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即再用两年时间实现农村的街巷硬化、便民连锁商店、文化体育场所、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使农村面貌发生显著改善。
第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和民生欠账较多的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民生全面改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进一步加快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做好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各项民生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最后,解决制约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推进改革创新,强化政策支撑,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吸引和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为资源型经济转型提供政策制度保障和人才技术支撑。
第四篇:加快转型发展 打造新竞争优势
加快转型发展 打造新竞争优势
耕耘金融事业33年,张建国对行业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独到的判断力。担任中国建设银行行长以来,带领建设银行以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快转型升级取得丰硕成果。在谈及新常态下大型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时,张建国行长认为必须立足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大局,与国家各项战略导向保持高度一致。以转型发展打造市场竞争的新优势,为改革助力“保增长”作出积极贡献。
2015年新年伊始,中国银行业改革与转型话题持续深度发酵。2014年民营银行破冰的“鲶鱼效应”尚未完全显现,“互联网+”思维乘着“两会”的东风强势逆袭,大有加快转变银行业经营理念与竞争格局之势。与此同时,酝酿20余年的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在即,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或超预期。多重挑战“不期而遇”,并发而起,新常态下的中国银行业何从发力,如何于挑战中寻机遇,从转型中找发展,打造市场竞争的新优势?近日,带着上述问题,本刊记者独家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张建国。
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在即
银行业须加快审慎经营转型
本刊记者:2015年3月31日,《存款保险条例》正式公布,并于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一项酝酿已久的金融改革制度,您认为此时推出会对银行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张建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对于更好地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建立金融稳定的长效机制,对于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存款人角度看,这一制度的推出将改变储户“政府隐性担保、存款无风险”的传统意识,使大家更加关注存款性金融机构的经营情况和风险状况,选择较为安全的金融机构。
从金融机构角度看,存款保险制度推出,将强化其风险意识,促使各金融机构更加理性揽存、稳健经营。
从金融稳定角度看,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有利于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是完善我国金融安全网、构建存款类金融机构市场化监督和约束机制的重要举措,有利于防范化解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从银行业市场格局看,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增强存款人对中小金融机构特别是民营银行的信心,为其加速发展创造公平适宜的外部环境。
从深化改革的角度看,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一方面将打破商业银行存款无风险、难以破产退出的现状,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缓解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使其真正成为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为加速乃至最终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条件。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业利润产生的影响有限,但短期内为存款人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机会。建设银行将认真贯彻落实存款保险制度,积极维护客户利益,确保稳健经营持续发展,为促进金融稳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本刊记者:今年两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存款利率最后要放开,很可能在最近一两年就能够实现。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或许打开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后窗口。您认为当前实现利率市场化还面临哪些问题?
张建国:2014年11月至今,人民银行已两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并扩大存款利率浮动区间,利率市场化已到了临门一脚的关键时刻。在改革过程中,会伴生三个问题:一是银行存款成本上升问题,进而推动全社会融资成本上升或居高不下。二是银行利差收窄、盈利能力下降。三是风险偏好变化与信用风险爆发的几率增加。
为保证利率市场化改革成功,首先应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防范系统性风险。其次应强化融资主体自我约束,增强利率敏感性。要强化国有企业预算约束,增强利率敏感性。要弘扬契约精神,营造诚信环境,强化民营企业信用约束和社会责任,对恶意逃债、赖债行为加强法律制裁。要强化居民风险意识,追求高收益必须承担相应的高风险。此外,还应提高商业银行风险定价能力,创新利率风险对冲工具。
“一带一路”提速人民币国际化
国家战略催生银行业转型新机遇
本刊记者:不久前国家三部委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提到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并指出要强化金融合作。这将为我国银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发展机遇?
张建国:“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央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新常态下构建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造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对推动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沿线国家共同发展意义重大。2014年以来,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实施,自贸区建设加速进行,高铁核电等优势产业进军世界,中国这艘千年前就已乘风破浪、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大船再次扬帆起航,驶向广阔大洋的姿态已渐清晰。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势必融合到这一战略框架及其所衍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之中。在亚投行和丝路基金的支持下,“一带一路”的建设将在与沿线国家互联互通、经贸往来,西部和沿海特色产业等方面快速发展,将为中国银行业带来大量而稳定的业务机遇。首先,推进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带动经济较薄弱的西部地区,形成对外开放的“一体两翼”,逐步将内陆沿边地区推向对外开放的前沿,拉动特色优势产业、海洋经济、能源产业的发展。其次,我国在基建、装备制造、钢铁等产业有资金、有技术、有经验,通过“一带一路”的跨国合作,能够助力国内优势产业“走出去”,在全球树立品牌,并消化国内部分行业的过剩产能。因此,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网络建设、产业转移等领域将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此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处于转型升级阶段,战略的实施能够为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存在的巨大资金缺口提供融资新渠道,促进我国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推动地区金融合作形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去年年底,建设银行去马来西亚筹建分支机构,我们看到东南亚的一些国家非常欢迎“一带一路”战略,他们都很希望“一带一路”战略能带动自己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在契合各国的共同需求前提下,减少壁垒,推动人员和经贸往来,激发经济活力和合作潜力,将在经贸合作升级、提升人民币国际化地位等方面为我国银行业带来新市场、新路径。
本刊记者:随着“一带一路”规划的出台,亚投行也将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平台,其与丝路基金的设立必将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请您谈谈对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看法?
张建国: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推动下,我国经济金融与全球经济金融必将进一步高度融合,人民币国际化已成大势所趋。目前,人民币在海外市场的结算量、保有量已经很大,并且仍在扩大,但人民币在境外作为世界货币的基本功能尚未得到应有体现,应从国家层面高度重视人民币“能出去、愿持有、用的多”的吸引力问题。
一是要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这是人民币实现国际化的基本前提。短期可以保持人民币汇价双向波动,但长期应维护币值稳定,这样才能增强国外境外持有人民币、使用人民币的意愿,并不断增强使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的吸引力。
二是要利用我国在大宗商品进口中的重要地位,推动人民币计价和人民币清算。在部分大宗商品交易中,尽可能使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时机成熟时,还要推广至其他领域。
三是要提升对外输出人民币的能力,优先推进单边资本项下可兑换。一方面通过人民币投资带动人民币输出。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援助、国际合作过程中,尽可能使用人民币投资;另一方面从战略角度与重要贸易伙伴及友好国家加快开展更大规模的货币互换,快速提升人民币的国际输出能力。
四是优化银行业国际布局,提升全球服务能力。近几年,我国大型银行国际化发展不断取得新成绩,应在更多市场为人民币的使用和持有搞好服务,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承担好资产管理、清算中心的职责。
本刊记者:建设银行在服务和支持我国“走出去”发展战略方面有哪些实际举措?
张建国:近年来,建设银行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通过自身转型发展,不断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2014年6月,建设银行被指定成为伦敦人民币清算行,被赋予了人民币国际化更广阔的意义,这也是对建设银行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的巨大肯定。
最近两年,建设银行“走出去”的步伐非常坚定。建设银行已经在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设有21家一级海外机构,组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服务网络,建设银行国际业务的增长幅度,也远远高于国内银行业务的增长幅度。预计到2015年底,建设银行海外机构将达到30家,布局海外的步伐将会进一步加快。海外的服务网络增强以后,对中国走出去的企业将会起到更好的支持帮助作用。
2014年全年,建设银行支持“走出去”项目405个,实现签约额逾150亿美元,支持出口近5747亿美元,覆盖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2014年底,建设银行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承办的第一个“一带一路”重大“走出去”项目——国家电网埃塞俄比亚12.8亿美元出口信贷银团项目正式签约,为2015年全行大规模开展“走出去”国际融资业务吹响了号角。下一步,建设银行将以出口信贷、跨境担保、跨境并购融资、跨境供应链融资、项目融资等优势产品为依托,进一步完善金融产品体系,优化行内业务流程;以重大项目、重点客户为突破点,搭建总分行、母子公司、条线间联动营销平台,进一步挖掘优势行业与客户的业务需求;以境外机构、子公司为基础,进一步加快海外布局,强化境内外联动,统筹利用各机构优势为“走出去”企业服务。
新常态下银行业发展面临新趋势
风险管控向常态化管理转型
本刊记者:最近,包括建设银行在内的多家上市银行陆续发布了2014年经营业绩年报。盈利增速放缓,不良贷款率有所攀升成为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官方数据显示,2014年商业银行净利润1.55万亿元,同比增长9.65%,全行业增速近三年来呈现不断下降的态势。您对此如何解读?
张建国: 2014年不良率反弹是整个银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2014年,建设银行开展了为期一年的不良资产风险管理年活动,总行、分行都牵头处置重大风险事项,通过打包处置的方式,不良资产收回的比率达到了35%,可以说是积极应对不良率上升、主动化解风险的结果。2014全年,建设银行计提了619亿元的拨备来应对资产质量下降。处置了700多亿元的不良资产,核销了320亿元坏账,这确实对我们的净利润增长形成了一定的压力(随着经济增速的下降,银行业净利润增长速度下降将是一个趋势。一方面是整个经济下行造成资产质量的压力。今年面临的风险情况将更加复杂,不良贷款反弹压力还在加大。地方政府债务确权及转换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相关行业造成冲击。银行是典型的亲周期行业,宏观经济下行,银行业的资产质量也面临很大压力。银监会的分析表明,今年不良率还可能上升,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反弹压力持续加大,迫使银行动用部分计提拨备。另一方面是价格的问题,主要是人民银行大幅度不对称调息带来的影响。我们将从资产质量优化、产品结构调整,尤其是控制风险等方面,来应对这方面的压力。
基于此,2015年建设银行风控工作将从“非常措施”向常态化管理转型,从事后处置向更注重事前防范的全流程管控转型,以守牢风险底线、积极服务全行转型发展为主线,坚定信心,主动作为,夯实基础,创新手段,强化集团全面风险管理,促进全行转型发展。一是落实主体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二是进一步加大不良贷款化解力度,提高处置效率和效果,同时争取政策支持,拓宽不良贷款处置途径,挖掘市场潜力,引入市场化机制,借助子公司平台,创新不良贷款处置方式。三是发挥前中后台风险“三道立体防线”作用,前移风险管控关口。四是守牢合规底线,推进内控合规管理方式转型。全员合规是全行稳健经营的必要前提。合规管理将落实到每个网点、每个业务流程、每个岗位上。
本刊记者:2014年建设银行正式确立了新时期战略转型发展规划,并启动了内部机构的集约化调整改革。2015年,建设银行转型发展战略将如何落地?
张建国:新常态下,大型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必须立足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大局,与国家各项战略导向保持高度一致。通过自身转型发展,主动适应新常态,抓住新机遇,不断创造新价值,以转型发展打造市场竞争的新优势,为改革助力“保增长”作出积极贡献。
为适应新的形势发展,2014年年底以来,建设银行对内部机构进行了一系列集约化调整,总行设立资产管理部,与投资银行部合署办公,集团客户部调整为战略客户部,电子银行部调整为网络金融部,同时成立新的渠道与运营管理部,负责全行营业性业务运营管理、营业网点管理以及集约化处理等职能的业务支持和服务。2015年这类调整还将继续,争取为建设银行的战略转型提供组织架构方面的有力保障。
在优化治理架构、提升服务能力的同时,建设银行还围绕“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按照总书记对建设银行提出的“三个能力”建设要求,大力提升区域发展和国家重点项目服务水平。目前,已制定并下发了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以七大服务领域、六大产品配置、六大推进举措的细化措施,全力保障国家在“一带一路”关键领域的融资需求,打造支持“一带一路”经贸往来的金融大动脉。
2015年是建设银行全面实施新时期战略转型发展规划元年。建设银行将紧紧围绕向综合性银行集团、多功能服务、集约化管理、创新银行、智慧银行五个方面推进转型,全面建设最具价值创造力的现代商业银行集团,主要实现五个方面的突破:一是加快推动传统经营模式向大资产大负债模式转变。探索编制集团大资产大负债经营计划,打造大资产管理平台,加强集团资金全量管理,提升金融市场业务管理水平。
二是加快推动单一服务模式向差别化综合服务模式转变。开展综合金融服务下的综合营销、综合定价和综合考核;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业务,打通各类资金供求通道;健全跨区域、跨条线、跨境联动机制,搭建集团层面业务协同平台。
三是加快推动传统网点经营模式向全面渠道经营模式转变。大力发展网上银行、远程银行、自助银行等电子渠道,打造“智慧银行”类服务体系,实施“移动优先”战略,强化线上线下协同。
四是加快推动统一管理模式向统一性与差别化管理相结合模式转变。细化分类管理,资源配置向客户基础好、资本占用少、成本较低、价值创造力强的业务、产品和区域倾斜。
五是加快推动传统信息系统管理向大数据管理模式转变。尽快完成全行大数据中心建设,全面提升数据挖掘分析能力,为转型发展提供专业化支持。
第五篇:蓝色经济区转型发展的新优势
蓝色经济区:转型发展的新优势
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时,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这是总书记对山东、也是对青岛的殷切期望。省委、省政府已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作为全省抓好转方式调结构、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重中之重。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青岛市率先行动,边研究、边规划、边推动,确保蓝色经济区建设能够快起步、起好步、早见效,推动我市尽快实现转型发展。
一、我市建设蓝色经济区的优势
青岛因海而生、凭海而兴,发展海洋经济、建设蓝色经济区具有四大优势:
一是区位和自然条件优越。青岛东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经济腹地延伸至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拥有近海海域1.22万平方公里,滩涂375.3平方公里,海岸线711公里,海岛69个,天然港湾49处。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山、海、城、文、商”完美结合,为海洋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是海洋科技力量雄厚。青岛拥有海洋科研、教学机构28家,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有海洋领域的两院院士17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5000余人,我国海水养殖的五次浪潮都在青岛发起,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海洋科技城。
三是海洋产业初具规模。多年来,我市海洋渔业、港口物流、船舶制造、滨海旅游等传统产业稳步发展,海洋生物制品、海洋药物、海水淡化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特别是海洋生物产业迅速崛起,海洋生物医药产值已占全国的40%,是我国海洋药物及海洋生物制品研发和生产基地。
四是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经过多年的建设,青岛港口集群基本形成,港口货物吞吐量
居世界第七位,集装箱吞吐量居世界第十位;空港起降能力达到4E级标准,已开通94条国际、国内航线;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列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
二、我市蓝色经济区建设前期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年多来,我市蓝色经济区建设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并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明确目标任务,强化组织推进。总书记讲话后,我们立即组织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有关方面,立足青岛海洋科研、教育等优势,研究青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基本思路,提出了把青岛建设成为“我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先行区、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海洋自主研发和高端产业的集聚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区”的目标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和专业指导,成立了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规划建设委员会、工作推进协调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组建了常设专门办事机构;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意见》,编制了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创意承办了2009中国·青岛蓝色经济发展国际高峰论坛。
二是坚持高端引领,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按照中央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我市全面部署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力调整优化海洋经济结构。2009年全市海洋产业产值达到1238亿元,实现增加值475亿元,海洋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15:41:44调整为10:36:54,三产比重平均每年提高2个点;重大海洋产业项目和园区加快推进,北船重工造修船基地竣工投产,武船重工海洋工程、国家生物产业基地、712船舶电力等项目加快建设,前湾港区新增6个万吨级集装箱泊位,董家口港区全国最大的40万吨矿石码头加快建设,前湾保税港区一期封关运营,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初展形象。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增强海洋经济自主创新能力。“十一五”以来,约46%的国家“863”计划海洋领域课题由驻青院所承担,获得海洋领域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科技进步、自然科学二等奖14项。2009年,全市研发投入达到105亿元,占GDP比重在2.1%左右。先后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全国首个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城市,青岛高新区被国家批准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国家深海基地、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在加快建设,海洋经济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四是加强环境保护,进一步完善蓝色经济区支撑条件。2009年,实施了34项水污染
治理再提高工程,新建排水管网265公里,投资额超过前10年总和,全市海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海湾大桥主要结构基本完成,海底隧道主线全线贯通,2011年实现通车。青岛地铁一期、环湾大道等基础设施工程进展顺利。
三、我市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点任务
我市建设蓝色经济区有五大重点任务:
一是开展蓝色经济区建设先行试验,引领全国海洋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我们理解总书记关于打造蓝色经济区的重要指示,不同于以往传统的海洋经济发展观念,它更加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加注重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促进人与海洋和谐相处,是新时期我们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海洋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更好的满足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的需求。我市将争取国家和省里的支持,承担起探索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模式先行试验的任务,重点是做好四个先行:
体制改革先行,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探索陆海统筹发展新模式,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提供经验和示范;科技创新先行,在海洋基础科学、前沿技术和应用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提升我国海洋科技整体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产业发展先行,以海洋高技术产业为引领,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构建海洋高端新兴产业体系;对外开放先行,创新国际区域合作新机制,全面提高青岛及半岛城市群国际化水平。
二是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核心区。
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必须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经济实力的核心,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我市将结合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有效利用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经济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充分发挥陆海空综合交通枢纽、高端海洋科技服务平台和良好产业基础的支撑作用,不断加强与半岛各城市间的良性互动,争取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的核心区,更好地服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
我市将构筑“一带、五区、多支撑点”的蓝色经济总体空间布局,作为未来蓝色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重点是推动董家口港口及临港产业区、胶州湾西海岸经济区、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胶州湾东海岸现代服务业区、鳌山海洋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示范区五个功能带动区建设,打造一批现代渔业、滨海旅游、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现代物流、资源综合利用、科普教育、海岛开发等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形成以环胶州湾为核心,东
西两翼展开的蓝色经济带。
三是培育高端产业,建设山东半岛高端产业集聚区。
高端产业代表着现代产业发展的趋势和结构调整的方向,具有创新性强、先导性突出、成长性好的优势,能够大幅度提升经济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带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我市将按照“优化提升一产,发展壮大二产,突破发展三产”的思路,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和产品,培育一批有特色、有竞争力、有较强辐射力的优势高端产业。一产方面,重点发展水产苗种业、海水养殖业、远洋捕捞业、水产品加工业和休闲渔业“五大产业”;二产方面,重点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工程装备、海洋仪器仪表、海洋防腐防污及医用纺织新材料、海洋船舶、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化工、海洋生态环保、海洋矿产与新能源利用、海洋工程建筑等十大产业;三产方面,重点突破港口物流、滨海旅游、海洋科技教育、海洋文化体育、会展业、金融业等六大产业。同时,围绕蓝色经济区建设需要,搞好金融、法律、中介、总部经济等配套服务,将青岛建设成为胶东半岛海洋高端产业聚集区。
四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
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一个遵循生态平衡规律的生态系统,人类已经饱尝陆地生态环境恶化的苦果,有效保护并逐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必须成为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重要前提。
胶州湾是青岛的母亲湾,是大自然赋予青岛的宝贵资源,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市在建设蓝色经济区的过程中,把保护与改善胶州湾海域环境作为重中之重,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十二五”期间胶州湾海域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我市将大力整治入湾河流,实施沿河污水管网建设和截污工程,逐步完成河流生态廊道建设,恢复河道自然生态功能;加强环湾岸线保护,合理利用岸线资源,统一胶州湾岸线使用标准和要求;加强综合治理,建设胶州湾湿地保护区,搬迁改造污染企业,建立环境总量控制体系,制定完善相关法规,实现胶州湾功能区环境稳定达标。
五是突破深海发展事业,打造我国走向深海的桥头堡。
进入21世纪,深海技术已成为各国重点发展的技术领域,目前,我国深海事业正处于
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机,抓住机遇,发展深海高新技术是维护我国海洋主权和权益,弥补陆地资源不足的重要途径和战略需求。
青岛将发挥海洋科研优势,立足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依托国家深海基地建设,重点在深远海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大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深海生物资源开发、深海运载等方面,突破一批前沿关键技术,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推动我国深海重大装备的研制和产业化,打造面向深海科技研发、深海资源调查、深海装备研试以及服务深海产业发展的开放式国家级平台,建设成为我国发展深海产业的重要技术储备基地。
四、我市建设蓝色经济区的重点措施
一是加快创新体系建设。重点是突破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仪器仪表装备制造、海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十大关键技术,实施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与高端产品开发、海洋新材料开发、海洋工程装备与特种船舶关键技术研发等十大海洋科技创新专项,完善海洋科技研发投入保障、海洋科技创新基础平台、“人才强海”战略等六大保障体系。
二是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铁路、公路、空港、管道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陆海相连、空地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加强电源与电网建设,形成布局合理、选择多元的电网体系;加强水源建设,努力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加快“数字海洋”建设,利用中美、环东亚海底光缆青岛接入点和高性能数据计算平台,建设数字信息港,发展数据服务外包,建立面向海洋经济、海洋开发管理和海洋决策支持的信息基础平台和区(市)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三是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建立统一协调的决策机制、专家咨询制度和工作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实施财政税收支持、土地和海域利用优先、知识产权保护和奖励政策;引进和培养一批领军人才、打造一批龙头企业、搭建好服务平台。
四是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以重大项目建设促进蓝色经济区快起步、起好步、早见效,加快培育具有青岛特色的海洋产业集群。引进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新兴海洋产业项目,在海水淡化设备制造、海洋新能源、海洋工程与仪器设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等方面,争取用3-5年的时间,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国内一流的生产基地或研发中心。建立重大
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和重点项目库,实现规划一批、推进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以重点项目支撑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