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简要谈谈你所提交论文的写作经过和主要论点
1. 简介:
——我这次提交的两篇论文,一篇是文言文教学的体会,一篇谈研究性学习的意义。文言文教学体会那篇发表在后,但写作在前,它是我教前几届学生的教学实践的小结。在这篇文章中,我主要谈了三点意见:一是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和工具书、参考书,加强自读、自学环节;二是组织好课堂讨论,加强互学环节,这包括同学间的相互启发和教师的指导;三是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对文言文中的某些词语有不同的理解,这是正常的现象,可以求同,也可以存异。通过这些做法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由于这是一篇教学体会,理论阐发不多,所以写成以后一直没有拿出去。
后来我有意识地读了一些教学理论的著作,对于现在提倡的研究性学习有了一些认识。我觉得以前的一些做法,比如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培养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出自己的创见,等等。其实,也带有研究性学习的因素,或者说是朝这个方向所做的初步探索。我觉得在当前的信息社会中,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以前说的“授人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不让他吃现成的,要让他自己去解决问题。于漪老师说的“教,是为了不教”,也有这个意思。我这篇文章,主要谈了四个问题:一是关于研究性学习理论的阐述和理解;二是研究性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三是研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的关系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偏重理论,实践方面不够;二是偏重形式,创新方面不够);四是对教师的要求。这两篇文章主要是谈对研究性学习理论的理解,探讨怎样将这一理念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去。
这两篇文章,一篇偏重实践,一篇偏重理论,都写得比较粗糙、肤浅,有不少问题,自己也没有真正解决。希望专家批评指教。
2. 教育理论著作:
——我文章中引文的出处和最后的参考文献都被编辑删掉了。主要的参考文献有: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版的《研究性学习的理想与现实》(张华、李雁冰),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的《研究性学习教学论》(刘朝晖、申仁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的《研究性学习百论: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教育》(王文琪等人)。还有《教育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教育评论》等刊物上发表的有关文章,如第二段有两段引文,前一段引自《教育科学》2002年2期上的《研究性学习的后现代特征与教学论意义》(杨四耕),后一段引自《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11期上的《我们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霍益萍、张人红)。
3. 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
——关于“研究性学习”,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我在第2段中引了两种说法:
前一种说法引自《教育科学》2002年2期上的《研究性学习的后现代特征与教学论意义》(杨四耕),其中堆砌了很多哲学名词,看上去很深奥,其实只要把第一句话中的“后工业社会”换成“现代信息社会”或者“高科技时代”,就容易理解了,也就是说,研究性学习是与现代社会对人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要求想适应的学习方式。它注重的就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从社会发展角度对“研究性学习”所作的解释;
后一种说法引自《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11期上的《我们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霍益萍、张人红)。讲了三个方面,我的理解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体验、学会学习,获得信息时代所需要的能力。
4. 建构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文章中已经作了解释,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人脑不是被动地记录输入信息,而是通过理解、筛选、综合,形成自己的看法,构建成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体系。研究性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起这种体系。
5.“语文教学的多元化、个性化、自主性、体验性的特征”:
——“多元化”是指语文教学中各种元素的多样化;“个性化”是指语文教学中因人而异,富有个性的教学(如同一命题作文,各人写出来是不同的,个性比较突出,不像数学答案是一样的);“自主性”是指学
生可以自己主动地学习语文(有了一定基础,语文比数、理、化更适合自主学习);“体验性”是指学生对语文文本的感受和体验,特别是影视、小说、戏剧等富有情感的课文,更需要通过体验来接受。所以这几点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特点。
6.“在阅读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筛选能力、推理能力、质疑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
——“筛选能力”就是选择能力,不是读了什么都一股脑儿全盘接受;“推理能力”是指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能力;“质疑能力”是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这三种能力都要求用脑子去阅读,不能不动脑子地阅读。“阅读策略”是指读什么,怎么读,应当有目的、有方法、有效果,开卷有益。而不是那种随便读读,一无所获的阅读。
7.关于课堂讨论:
——传统教学也经常采用读书,写读后感,课堂讨论等活动形式,我认为这些活动都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可以认为其中有研究性学习的因素,甚至也可以说是研究性学习的萌芽,但单单停留在这些活动形式上是不够的,所以说它“不足以突现研究性学习的特色和优势”。
8.杜威:
——杜威是20世纪上半世纪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是当时传统教育的改造者,是新教育的拓荒者,他是胡适的老师,他提倡实验主义,或者称实证主义、实用主义。“做中学”就是他实验主义的通俗说法。实验主义要求大胆假设,小心推断,整个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引文中说的五种形态。他主张的在实验中学、在“做中学”,与研究性学习有相通之处。
9.意义:
——(1)现代信息社会要求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语文教学中提倡“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这样的新型人才;
(2)传统的语文教学存在着高耗低效现象,提倡研究性语文教学有助于促进语文教学改革,更好地实现语文教育的目标;
(3)研究性语文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
10.联系二期课改中提出的“两纲”教育、“三维”目标:
——“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实现二期课改中的“两纲”教育和“三维”目标。二期课改中提出的“两纲”教育是民族精神教育(国家意识教育、文化认同教育、公民人格教育),生命教育。在语文课中的“两纲”教育主要是通过对教材文本的学习来实现的。提倡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自主钻研文本,广泛收集与文本相关的信息资料,形成自己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和领会,再加上教师的引导和指导,可以更好地突出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更加主动地接受“两纲”教育,较之被动地接受,更加自觉自愿,也更加深入人心。
二期课改中提出的“三维”目标: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知识;过程、方法目标——让学生如何掌握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有感情地、乐意去掌握知识,即让学生学会、会学、乐学。
提倡研究性学习,与“三维”目标更是完全一致的。特别是“过程、方法目标”,研究性学习就是一种高层次的学习方法,正是在“做中学”,让学生学会如何去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对于实现“知识、技能目标”和“精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也都有促进作用。
(二期课改还将课程分为三类:即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其中“研究型课程“特指高中,这是就课程而言的。我们说的研究性学习或研究性教学也主要指高中。不过在较低的年级中应当提倡在教学中带有一些研究性学习的因素。)
第二篇:论文写作经过
论文写作经过
按照指导老师的写作要求,确定题目后,初步围绕题目拟好大纲。我首先按照以下几点去写作的:
1、先拟标题;
2、写出总论点;
3、考虑全篇总的安排;从几个方面,以什么顺序来论述总论点,这是论文结构的骨架;
4、大的项目安排妥当之后,在逐个考虑每个项目的下位论点,5、依次考虑各个段的安排,把准备使用的材料按顺序编码,以便写作时使用;
6、自检和请老师审查,作必要的修正。
选择一个好的题目是整篇论文最重心部分,然后才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依次围绕题目去展开论述。我熟悉人力资源这一行业,然后在网上查阅摘抄大量参考资料,对于我确定选题和写作素材都有很大帮助。最终确定以《浅谈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及对策》来做为此次论文题目。
选题确定之后便是搜集资料,第一手资料包括与论题直接有关的文字材料、数字材料表等,还包括自己亲自实践中取得的经验资料。这是论文中提出论点、主张的基本依据。第二,他人的研究成果。第三,经济学的有关课题,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案例。第四,名人的有关论述,有关政策文献。第五,背景材料。搜集和研究背景材料,然后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结构框架展开论文写作。最重要的是正文部份,也是最核心部份。写作中,要思考,融会贯通,有些内容为什么要改,自己理解了,才会在论文的其它地方有意识的发现类似的错误。最后写结论和参考文献,是一篇论文的收束部分,是以研究成果和讨论为前提,提出论证结果。
后记:这篇是我毕业论文写作经过,看上去是简单了点,但是却实让我头痛了好长时间,这是毕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第三篇:记叙文写作教案:起因、经过和结果
记叙文写作:起因、经过和结果
【知识引导】
她笑了,笑得那么甜,那么美。
她把钱包交给了老师,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她。她在校园里拣到了一个钱包。
这是被打乱了次序的三句话。按照我们的理解,显然应该重新排序,顺序是:
她在校园里拣到了一个钱包。
她把钱包交给了老师,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她。她笑了,笑得那么甜,那么美。
这三句话正表示了一件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可见,我们只要把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说清楚,这件事才能明明白白。“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就是训练记叙的完整性和条理性。歌德曾说:“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都说得清楚了。”可见,写清楚一件事是写好复杂记叙文的基础。写一件事,不说明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就难以使人信服;不了解事情发生的原因,就无从下笔;不写清楚事情的经过,结构就不完整;不交代事件的结果,读者就会疑惑不解。所以只有让事件要素完备、主次分明、层次清晰,才能给读者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但学生在写清楚一件事的作文时经常会犯以下错误
一、没有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没有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二、没有把事情经过写具体,重点不够突出。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三、记叙的条理不够清晰。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一些学生不能够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去记叙一件事,使文章的条理不够清楚明白。
本课内容是苏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上册第一单元“长征组歌”的第二部分:写作——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它隶属于记叙文的写作训练,是其他文体写作的基础。记叙文写作可分为写人、记事、状物三种,究其实质,事件叙述清楚是记叙文写作的基础。所以,安排本课为八年级写作课的开篇,应当予以重视。那么中学生怎样才能在写作中避免以上这些常见的错误,更好地写清楚一件事呢?
一、先说起因。起因是事件的基座,是逻辑源头。举个例子说,有一个同学写自己第一次割麦子,开头就说,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麦浪滔滔,甚是喜人,但天气预报说三天后有大雨,于是“我”也去抢收麦子。接下来记叙割麦的过程:因为第一次割麦,“我”累死累活,可还是又慢又差,狼狈不堪……这篇文章开头就揭示了事件的起因,把“割麦”这一事件置于“抢收”的当口。我们常说“顺理成章”,把事件的起因交代明白,下文才能“顺理”。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事件的起因不等于文章的开头,写作时一定要注意。
二、写事件的经过要具体,要描绘生活中生动、具体的细节以及自己真实的感受,不能只停留在泛泛的一般叙述上。所谓具体,就是将事件中的感人动情处细细刻画,将事情的高潮大肆铺染,让读者如临其境。在学习课文《草》时,你最感动的地方一定是周副主席论“吃草”的片断:“‘应该感谢他们,感谢这些同志用生命和健康为全军换来了经验。也要记住这些草!’稍稍喘息了一下,他又说下去……”再比如,一位同学写自己打扫储藏室的事情,初稿写得干巴巴的,没有任何描写。写刚进储藏室的情况,只有一句话:“储藏室又大、又脏、又乱,我很不想干。”后来,在老师启发下,她把这句话扩写成了下面的一段:“这个储藏室又大、又脏、又乱,一进门,就有股怪味儿往脑子里钻,我纵了纵鼻子,想扭头就走……”修改后的文字比原来的具体,丰富,显得更真实。
三、把一件事叙述完整,有头有尾,人们才能掌握事情的全貌,进而正确地理解这件事所显示的思想意义。事件的结果中常常蕴涵着主题。比如上面的例子,麦子割完了,可谓“龙口夺食”,这个结果就可以开发出这样的主题:家里的农事获得了丰收,我具体地体验了劳动的艰难,我的人生也获得了一个小小的丰收。因此,有效地记叙事件的结果,常常有助于突出主题。
一句话,要写清楚一件事,必须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记叙清楚,尤其是事情的经过要写得具体明白、条理分明。那么,又怎样把一件事写得精彩呢?
首先,要有结构意识。我们决不能总想着一口气把事情讲完,我们要考虑的是读者,也就是阅卷老师看你作文时的感受。文章要有一个思路,先怎样——后怎样——再怎样,有这样一条线索,按照中间部分至少三段的原则,写起来方便,读起来明白。
第二,明确写事情的经过不是目的,只是表达中心的一种手段,要学会巧用事件。可以通过倒叙改变叙事结构;可以通过插叙充实文章内容;可以制造悬念引人兴趣;可以一波三折增加事件的曲折度。这些写作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学过的课文和课外现代文阅读的文章中,学习好的有特色、有个性的故事的结构方式,通过结构控制叙事的“一根筋”,这是在动笔写之前要构思好的。
第三,好的语言要想办法写进事件中去。事件的发展过程是可以停下来的,看看事件周围的人和事就可以描写,描写环境可以渲染人物的心情;描写周围的人物可以衬托主人公的形象。也可以想一想,这不就是心理描写吗?既可以表现人物,又可以突出中心。一门心思表述事件的经过,就会把这些方法都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必须在写作中学会不断地停下来,想一想,写一写,避免写完后发现只写了事件的过程,没注意语言的问题。
第四,选材时要注意一件事的素材,事要大一点,也就是动笔后有的可写,不会让人感觉拖沓、唠叨,特别不要出现铺垫过长的情况,事件的中心过程要有的可写。
最后,还应考虑过渡的问题。有些同学在写作中总会有这样的感觉,思路顺着事件的经过写,停下来就接不上了。其实没关系,在事件的叙述过程中,不用事无巨细一一交代,可以有跳跃,只要把过渡做好,自然地到后面的环节就可以。
总体说来,写一件事的作文也是需要语言、有吸引人的事件,决不能只满足于把事件交代清楚。
【写作导引】
有中心、有结构、有好[训练题目]
A.以“我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B.以“—————里的新鲜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训练要求]
A以“我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⑴情节要吸引人。
⑵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要写清楚。B以“—————里的新鲜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⑴题目的重点在“新鲜”,要写出事情不一般化的地方。
⑵事情的来龙去脉要写清楚。[方法指津]:
1.学生根据训练题目,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认识或想法。2.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解题:
A题:是写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是“我”。写作本文时要注意把故事的特点体现出来——故事注重情节,要写得曲折动人;故事的语言比较接近口语,要通俗、亲切、自然。
B题:写作本题注意,第一,要写新鲜事。所谓新鲜,不是去猎奇,去编造离奇的故事。而是去认真观察生活,观察的面广一些,点深入一些,写出那种能给大家带来新鲜感的事。因而,学生必须在选材上多下功夫。(注意培养实事求是,言之有物的文风)第二,事情的来龙去脉要写清楚。这就要求文章把记叙的六要素交代清楚,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具体,写清楚。
[片段训练] 学生在5分钟之内写一个生活中发生的事,可选择记叙一件事的起因或结果的作文片段,要求事情记叙清楚、明白、完整。教师抽查并朗读。
示例:
今天看见这么一件事,你说我管不管?下午放学,我经过滨河公园,边走边欣赏花坛里盛开的百花,那花朵,朵朵艳丽,芬芳飘溢,沁人心脾。这时我看见几个低年级的小同学围在花坛的石台上,正在玩扑克牌,他们玩得可真带劲。牌甩得啪啪响。忽然一个小胖子高兴得叫起来:“我赢了!掏钱,掏钱!一人两毛钱!”一个小同学叹了口气说:“唉!真倒霉,这一会儿输了两块多钱了,给你!”
听到这儿,我才明白这几个同学玩牌赌博呢!管吧,这事与我不相干,管不好还得挨骂;不管吧,这么点小孩儿就赌博,真看不下去!(起因)
眼前小弟弟们那张张笑脸,多么像公园里盛开的花朵,我想,这花朵多么纯洁、多么美丽,绝不能让他们沾染上灰尘。(结果)
[拟写提纲]
指导学生确定文章主要内容,撰写《我的故事》作文提纲,同桌交流一下。1.展开回忆,追溯往事
如:开头可以开门见山写出自己的感受 2.具体描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记忆深刻的一件事
3.谈些感想,抒发情感,点明主旨 备选的素材列出清单:
(1)我和我家——在家庭中,发生在我和亲人之间的故事(2)求学路上——学习生活中,发生在我和老师同学之间的故事(3)边走边看——发生在我和社会上陌生人之间的故事 【佳作欣赏】
我的故事
在那成功的背后,必有一个苦涩的故事。我从小就梦想着成为一名芭蕾舞明星。穿上漂亮的公主裙,系上粉红色的芭蕾舞鞋,然后,站在我梦寐以求的舞台上,用脚尖轻轻地点着大地,慢慢地旋转,旋转……
终于这美好的机会眷顾了我,凭着我的潜质和热情,我被允许插班到芭蕾舞三级表演班。我的明星旅程由此开始。
这是我第一天来到这个硕大无比的练功房。推开练功房门,一看:四周全是镜子,好美!半开着的玻璃窗,阳光从外面洒进来,金灿灿的,仿佛是我的梦想在灿烂地闪耀。我换好我心爱的舞鞋,进入了这个“梦想”的练功房。
“下腰!下腰!你怎么总比别人高出一截?”老师的又一声呵斥使我明白: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万事都会有开端,只不过我的开端很苦。
“往下压,坚持住!”为了让我压好腿,老师干脆坐在我的腿上,把我的腿使劲往下压,他又扳正了我的身体,使我面向前腿,我与撕裂般的疼痛抗衡着。我忍住泪不哭,因为我明白:万事皆有开端。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
经过我不懈的努力,终于,在一个晴朗的上午,老师欣慰地告诉我:“你可以立脚尖了。”我终于换上了那粉粉的脚尖鞋。顿时,心里一阵激动,但这激动很快又被失落替代,一条布满荆棘的路,铺在了我面前。
我镇定地握住了把杆,挺胸,收腹,提气;我慢慢地拱出脚背,立起脚尖,好痛!我明白这只是一个开始。
一个小时过去了,我一直重复着这个枯燥的动作;两个小时过去了,我依旧在练。终于,我忍不住了,“疼!”我叫了出来。此时,我早已汗流浃背,感到全身毛孔都在胀大,额头上的汗珠更是不停地往外溢,脸上早已分不清哪是汗水、哪是泪水了,只觉得它们都在争先恐后地往外溢。我知道,我的脚长得很不符合跳芭蕾舞的要求,但我会付出比别人多一倍的努力。因为我坚信:开端的痛苦一定会换来成功的甜美!
经过我不懈的努力,终于我被“伯乐”发现,成为芭蕾独舞表演的最佳人选。
为了练好舞,我每天都会挤出时间。每次练完后,我可以把腿放到别人放不到的地方去,那种舒展的感觉是旁人难以感受到的。
舞台上,美丽的七彩灯光汇聚在我一个人身上,我快乐地舞着,我是一个用脚尖舞不停的小公主。最后一个漂亮的谢幕,博得了全场观众最热烈的掌声。我,成功了!
成功的背后,总是有一个苦涩的故事。只要拥有一种坚持、一种信念、永远都不放弃的精神,那苦涩也蕴藏着一种甜美……
[评析]这是一篇比较典型的记叙文。它主要有这样几个亮点:(一)审题准确,入题简洁明快。文章一起笔,就开门见山写出自己的感受:“在那成功的背后,必有一个苦涩的故事。”(二)层次清楚,结构严谨。文章开头扣题,中间点题,末尾化题,一环紧扣一环,前后呼应,首尾圆合。(三)叙述清晰,描写细腻,感情真实。小作者通过叙述自己参加芭蕾舞训练的过程,得出了自己的独到认识:“成功的背后,总是有一个苦涩的故事。只要拥有一种坚持、一种信念、永远都不放弃的精神,那苦涩也蕴藏着一种甜美……”“练压腿”“立脚尖”两个独特的细节描写,文笔细腻,感情真挚,令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四)表达方式多样化。文章融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于一体,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升格示例】
[原版亮相]
家庭中的新鲜事
今年我决定为奶奶过一个快乐难忘的62岁生日。
今天是奶奶的生日,我没有将这个计划告诉任何人,只是在一旁偷偷的制定这个精心的策划。过了一会,我发现奶奶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没有一丝生日的喜悦,换来的只是吃力地打扫,疲惫的身躯。霎时,我感到十分酸涩,一把将繁重的活抢了过来,哽咽地说:“奶奶您去休息吧!”奶奶感到十分惊讶,但没有问太多,时间过得真快,已经到下午了,我拿出了自己100多元零花钱。告别了奶奶来到了蛋糕房。看着这么多的蛋糕,心里又是激动,又是高兴。终于蛋糕做好了,我望着漂亮的蛋糕,恨不得马上就给奶奶一个惊喜。我打电话让父母给奶奶生日礼物,并用剩余的钱买了长寿面,一切都准备好了。我小心翼翼地提着蛋糕走回家。
到了家,我把蛋糕捧在手中,打开了门,对正在忙碌的奶奶说:“生日快乐。”奶奶刹那间楞住了,泪从眼眶中涌出,我甜甜地笑了。
晚上,我把蛋糕摆好,插上蜡烛。父母和我唱着生日快乐歌,奶奶闭上眼许愿。我惊讶地发现泪从眼角边流了出来,我知道那是激动与高兴的泪花。
从古到今,都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孩子送父母的孝,却都忘了一旁劳累的长辈,他们需要的不是钱,我们晚辈要去孝敬长辈。
[升格导议]
这篇习作,中心是非常明确的,全文围绕着“慈孝”这一内容叙事,内容充实。全文叙事较完整,抒发了一定真情实感,但细细品来,还有交代不够清楚,感染力也不是很强。
如何把这篇习作升格为一篇切合题意而又有感染力的好作文呢? 开头部分直接冒出要替奶奶过生日,显得有些突兀,没有铺成。应对为何帮奶奶过生日,进行一个交代,把握好如何写好记叙文的起因。
最重要的是在细节描写上下工夫。“我”为了体现一份孝心,如何细致地帮奶奶挑选蛋糕,以及挑选过程中伴随的感受等,进而使那份孝心展现得更真挚、更感人。
此外,习作结尾也有不足,仅仅表达我因此事而懂得孝敬长辈是不够的。如果在结构上能够点题,首尾呼应,那文章就更完美了。
[升格作文]
家庭中的新鲜事
啊!奶奶笑了,忘记了疲惫,忘记了烦恼,心里只有涌不尽的快乐,我望着奶奶才真正体会到亲情中最珍贵的莫过于慈孝。
父母们经常忙于工作,忘记了一边疲惫不堪的母亲,每次奶奶过生日父母总是浮皮潦草,送的生日礼物也只是一个忙碌工作的背影,奶奶的无奈与悲伤却无人体会,61个生日次次如此,今年我决定为奶奶过一个快乐难忘的62岁生日。
今天是奶奶的生日,我没有将这个计划告诉任何人,只是在一旁偷偷的制定这个精心的策划。过了一会,我发现奶奶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没有一丝生日的喜悦,换来的只是吃力地打扫,疲惫的身躯。霎时,我感到十分酸涩,一把将繁重的活抢了过来,哽咽地说:“奶奶您去休息吧!”奶奶感到十分惊讶,但没有问太多,时间过得真快,已经到下午了,我拿出了自己100多元零花钱。告别了奶奶来到了蛋糕房。看着这么多的蛋糕,心里又是激动,又是高兴。今年,奶奶62岁了,而且是属猪的,因此我选了一个有2个寿桃和一个老寿星的蛋糕,并让师傅在上面写上62,做出一头猪。看着蛋糕一点一点地做完,我如同夏天吃西瓜美滋滋的,我想奶奶一定十分高兴。终于蛋糕做好了,我望着漂亮的蛋糕,恨不得马上就给奶奶一个惊喜。我打电话让父母给奶奶生日礼物,并用剩余的钱买了长寿面,一切都准备好了。我小心翼翼地提着蛋糕走回家。
到了家,我把蛋糕捧在手中,打开了门,对正在忙碌的奶奶说:“生日快乐。”奶奶刹那间楞住了,泪从眼眶中涌出,我甜甜地笑了。晚上,我把蛋糕摆好,插上蜡烛。父母和我唱着生日快乐歌,奶奶闭上眼许愿。我惊讶地发现泪从眼角边流了出来,我知道那是激动与高兴的泪花。
从古到今,都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孩子送父母的孝,却都忘了一旁劳累的长辈,他们需要的不是钱,不是工作的背影,更不是从不关心他们的身影,他们更需要的是孝,而我们晚辈更要去孝敬长辈,不要再让这件事成为“新鲜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升格作文导评]
升格后的这篇作文,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细细品味,主要有这样几个亮点: 1.这篇文章的中心是非常明确的,全文围绕着“慈孝”这一内容叙事,内容充实。
2.全文以时间为顺序,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都交代的非常清楚,表达有条有理。
3.文章前有铺垫,后有照应,写出了自己从过生日一事中感悟出的深刻的道理,挖掘出了文章的思想内涵。
4.文章的文笔较为细腻流畅,尤其是对奶奶劳累的身影的描绘,对一家人为奶奶过生日的场面的描写,语言较为生动生动贴切,彰显了小作者不俗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5.文章的结尾的抒情议论从文章的内容上起到了画龙点睛,揭示全文的主旨的作用。文章写得还是很有特色的。
总之,升格后的这篇作文,没有改变原文的立意,结构上首尾呼应,浑然一体,记叙清楚,语言更朴实流畅,描写更逼真细腻,全文更富有真情实感,不失为一篇佳作。
第四篇:写作——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八年级)
写作——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训练目标]
1、学会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掌握按时间顺序写和按空间顺序写这两种记叙事情过程的基本方法。[训练题目]
1、以“我们班里的新鲜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题目的重点在“新鲜”,要写出事情不一般化的地方;②事情的来龙去脉要写清楚。
2、以“一个关于我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情节要吸引人。②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要写清楚。
3、订一份个人课外阅读计划。
4、课外练笔:看了精彩的电视节目后可尝试写写观后感。[训练指导] 写一件事要做到清楚明白,就要交代清楚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其中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记叙文的基本要素。要把事情的发展过程记叙得完整、明白、清晰,就得讲究并掌握记叙的顺序,最基本的是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第1题的要求有两点,第一,要写新鲜事。怎样理解这一要求?所谓新鲜,不是要学生去猎奇,去编造离奇的故事。而是要学生去认真观察生活,观察的面广一些,点深入一些,写出那种能给大家带来新鲜感的事,这正如题目要求中所说,要写出事情“不一般化”的地方。写作本题,首先要求学生在选材上多下功夫。第二,事情的来龙去脉要写清楚。这就要求文章把记叙的六要素交代清楚,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具体,写清楚。第2题,写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是“我”。要注意的是,写作本文要把故事的特点体现出来:故事注重情节,要写得曲折引人;故事的语言比较接近口语,要通俗、亲切、自然。第3题,掌握写“计划”的格式,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订计划。第4题,初写观后感可以从小处入手,抓住某一事件、某个人物,甚至某个画面、某句台词,写下自己的感受。
第五篇:论文和调查报告写作注意事项
关于调查报告和毕业论文的写作注意事项
一、调查报告
请同学们自拟题目,自行进行调查研究后写出一篇调查报告,字数在1000字以上,该调查报告可以与毕业论文的内容相关,也可以与毕业论文的内容无关,指导老师为各自的班主任,写好后请用16K纸打印,请班主任指导并给成绩,于2014年3月15日前完成。该报告占3个学分,是必修课。
二、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占7个学分,是必修课。
1、分组与选题
我们将每个班分成几个小组,每个组有固定的指导老师,每个组我们按照约4:1的比例附有参考题目(见附件一),请按照分组情况和自己的指导老师联系选题,可以从参考题目中选题进行写作(注:只能从本组给定的备选题目中选择),也可以自拟题目进行写作,所选题目不得与其他同学重复。若自拟题目,内容和题材不能和备选题目相似。
2、写作
已经确定了题目的同学,老师会按照选定的题目进行指导。写作中请主动与自己的指导老师联系,请他给与指导,指导老师只负责对论文内容的进行指导,具体的论文格式(包括字数、字体、排版等要求请按照论文格式要求调好,具体见附件二)。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写作的同学请指导老师给出成绩及评语并在论文封面上签字。
3、交稿
将完稿的论文及成绩登记表于2014年3月15日前交到各自班主任处。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