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复习资料

时间:2019-05-14 14:40: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教育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复习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教育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复习资料》。

第一篇:大学《教育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复习资料

教育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重庆师范大学政治学院2010级思政2班石盼201000510078)

第一章

☞1.教育研究的对象:是教研者所意识或预见到的的教育问题特殊性:复杂性(是一个复杂的人为系统)整合性(受制于现实社会条件诸多因素,需要多方面的人员共同参与)二难性(由于社会条件和个人认识的差异,存在众多有待解决的二难问题)开放性(教育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排斥个人和所处的社会大环境)

2.教育研究的性质:①教育活动是人为的社会实践活动②教育活动以人为对象,以人的发展为目的③教育活动具有双边性、共时性、交互作用性和要素关系的复合性④教育活动具有预策性与活动过程的生存性⑤ 教育活动的本质是在特殊的交往活动中有目的地社会对学习者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3.教育研究的意义:①改善教育实践②推进教育理论建设③提高教师(研究者)素质

4.教育研究的的过程与规范:

查阅文献提出假设制定方案

①准备阶段

基本要求:慎重周密

活动内容:搜集资料形成科学事实 分析事实或旧有理论 ②实施阶段形成新理论撰写研究报告

基本要求:尊重事实有批判有突破观点与材料一致

活动内容:撰写研究工作报告鉴定和评价成果

基本要求:总结和反思着眼未来研究

5.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 选定研究课题检索研究文献提出研究假设设计研究方案评价设计研究方案

第二章

☞1.选题的意义:①科学研究始于问题(对社会进步有意义的)②决定了教育研究的方法和水平③正确选题是教育研究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功

☞2.选题的来源:①从社会需要出发提出课题②从教育实践的问题中提出问题③从日常观察发现的问题中提出课题④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接点提出课题⑤从当前国内外教育信息分析总结中提出课题⑥从学科建设需要的问题中提出问题

☞3.选题的类型:①基础性研究课题(包括教育现象及过程教育规律新的教育领域),课题探索性强度大、自由度大、不定因素多

②应用性研究课题:(包括为基础理论寻找各种实际应用可能性途径的课题),是以改造或直接改变教育现象和过程为主要目标(针对性强、覆盖面广)☞4.一个好选题的主要特点:①问题必须有价值(新颖、符合规定、有可行性)②必须有科学的现时性,有事实依据(实践基础和理论依据)③问题必须具体明确④问题要新颖、有独创性⑤问题要有可行性(把握客观条件和时机问题)

☞5.选题的策略:①要有明确的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②善于对问题进行分解 ③要善于转换问题的提法,并使问题形成系列④要对选定的课题进行论证

☞6.课题计划的基本内容:包括研究题目问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假设

①研究题目②问题提出的背景(理论 实践)③研究的理论基础(指导研究所用的理论)④研究的主要内容(具体研究的哪些方面,不同选题研究的内容不同,可以是历史研究、现实研究、方法研究 ⑤研究的目的(通过选题希望达到的目的)⑥研究意义(改善教育实践、推进理论建设、提高自己和教师素质)⑦研究的假设(研究者根据经验事实科学理论对所研究的问题的规律或原因作出的一种

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是在进行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定的理论)假设的形

式(研究假说:研究者对研究结果的期待假说统计假说:与研究者所预期的结果

完全相反的假说)假设应处理好三个问题:(揭示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要用

陈述句的形式表述出来;是应当可检验的)⑧研究思路(确定研究方向资料查询确定选题构建策略提交论文)⑨研究方法(文献研究调查研究)⑩研究

课题已具备的工作基础和条件(主要包括:参研人员水平已做的哪些工作经费设

备等)11创新点 12经费预算(图书资料 调研 文具 打印成果)☞7.选题的步骤以及方法:

一般步骤:一是查阅文献,研究调查,提出问题;二是提出课题的研究方案;三是课题确立,提出申请,填报项目议定书;四是开题论证

选题方法:一是根据形势需要同步选题,参考各级教育科研部门提供的课题指南,结合自身实际选题;二是随机性选题;三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问题,提出选题;

四是分解子课题。

8.教育文献的类型及来源(p346)

类型:①(按载体形式分为)印刷型、缩微型、机读型和声像型

②(按加工程度分)一级文献、二级文献和三级文献

来源:①书籍:专著、论文集、教科书、资料性工具书、科普读物

②报刊③教育期刊④教育档案类

☞9.文献研究在教育研究中的基本作用及基本步骤:

教育文献是记录有关教育科学的情报信息和知识载体

作用: ①帮助研究人员全面掌握研究问题,选定课题,确定研究方向

②为研究提供有益的思路、方法

③为教育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

④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

一般步骤:提出课题或假设、研究设计、搜集文献、整理文献和进行文献综述

10.怎样写文献综述:

四个阶段(选题、收集和阅读文献、拟写提纲、成文和修改)

格式:①综述题目;②作者单位;③摘要;④关键词;⑤前言;⑥主题;⑦总结;

⑧参考文献

写法:①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②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都应将所搜集

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

引用和评述。③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④参考文献:表示对被引用

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第三章

☞1.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客观对象,收集、分析事物感性资料的一种方法

☞2.优点:简便易行,获得资料的可靠性较高,还可以获得一些意外的资料①是一种非语言行为,可靠性较高②行为发生在天然的环境里③可以进行纵贯分析,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观察缺点:①缺乏控制②样本数量小③须获准进入④研究敏感性问题缺乏匿名性

类型:①根据观察者对观察对象所处的环境的控制与否: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②根据研究者是否被观察者觉知:公开观察法和隐蔽观察法

③根据观察者观察过程结构性安排:结构观察和非结构观察

④根据观察者对时间取样的不同:时间取样观察法和事件取样观察法⑤根据观察者是否亲身观察: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⑥研究者是否参与被观察对象活动之中:参与式观察和非参与式观察 ☞3.定量观察法的步骤:

①确定观察内容②选择观察方式③制定观察记录和记录代码系统 ④训练观察人员 ☞4.定性观察法的步骤:①确定观察范围②制订观察计划 ③设计观察提纲④实施现场观察⑤整理观察资料

第四章

☞1.调查研究法的内涵: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围绕一定的教育问题,通过运用观察、列表、问卷、访谈、个案研究以及测量的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收集有关事实材料,从而对教育现状作科学分析,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和一整套的实践活动

分类:①案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分:普遍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

②案调查研究的目的分: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

③案调查手段的方式分: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和调查量表法调查 特点:①用途广泛——调查对象的广泛性②方式灵活——调查手段的多样性③调查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④调查结果的延时性

☞2.问卷调查的内涵:是研究者把研究问题设计成若干具体问题,按一定的规则排列,编制成书面的表格交给被调查者作答,然后收回整理、分析,从而得出理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优点:①范围广②效率高③结果受主试、被试交互作用影响小④结果较易量化缺点:①遇灵活性问题时,被试者无法作答②主试无法直接观察每个被调查者,无法记录被试回答问题时的反应③问卷的消毒问题需要关注

问题的答案设计的基本格式是:是否式,选择式,排列式,量表式

☞3.问卷的程序与技术:

程序:①根据研究目的,把课题分成一系列研究课题

②根据对研究问题的分析,确定要搜集的信息类型和确定所要编制的问题形式③以研究课题为中心,对研究问题进一步分解,草拟出问卷问题和答案

④把问卷问题按照一定标准排列并草拟出指导语⑤试测(a.是问卷调查的最后一关b.目的是发现问卷的缺点和不足,以便加以修正和改善c.对象通常是就近

或者你熟悉的人d.试测问卷的容量应比正式问卷稍大一些,以便为参加测试者提出有关问卷意见的余地e.方式和程序应与正式调查问卷一致)⑥再修订

4.调查问卷的结构:标题指导语(介绍调查者的身份和研究目的意义写明回答问题的要求和方法写清楚用途、消除被调查者的疑问)

5.问题的设计:①基本要求(语义清楚语句简洁面向对象价值中立)

②问题的形式(开放式:只提问题,由被试者自己作答封闭式:事先确定可供选择的答案、由调查对象从中选一项半封闭式:由于列出的答案覆盖面不广,或答案列出太多,没有全部列出,可在选择栏后写上“其他”选项作答相倚问题:指回答这根据对前面一个过滤问题或筛选问题的回答情况作答的问题)③问题答案的格式(是否式选择式排序式)④问题的数量一般20~40分钟,30~50到题目为宜⑤问题的排序(同类组合先易后难先一般后特殊先封闭后开放 ☞6.访谈法的内涵:访谈法是调查者通过与被调查者面对面的交谈以口头问答的形式来了解某人、某事、某种行为或某种态度的调查方法。

优点:①灵活性强②能够获得直接可靠的信息来源③可以使用比较复杂的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④可以克服邮寄问卷中回收率低的特点⑤访谈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确定访谈对象的回答是否可信有效⑥可以听到访谈对象的自发性观点和意见缺点:①费用多、时间长,从而使访谈调查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②标准化程度低③调查过程极易产生偏差

☞7.访谈的分类:①根据访谈过程是否有严格的言谈提纲可分为:结构性访谈调查和非结构性访谈调查②根据对同一访谈对象进行访谈的次数可分为:一次性访谈调查和重复式访谈调查③根据一次性完成调查人数的多少可分为:集体访谈调查和个别访谈调查

☞8.访谈的程序:①选择访谈对象②拟定访谈提纲或计划(访谈内容注意事项:a.以上述问题为主线,可根据访谈的具体情况提出更加深入的问题b.在访谈提问中,避免使用暗示性语言和指导性语言c.言简意赅,通俗易懂)③正式访谈(初步接触,进行提问,注意记录,结束访谈)

☞ 9.访谈的技术:

①接近访谈者的技巧:自我介绍说明来意得到配合②提问引导访谈技巧:标准化提问解释性提问注意提问的时机重复提问的时机停顿的时机 使谈话更加深入的时机

③追问的技巧:正面追问:即直接指出回答不真实不具体、不准确、不完整的地方侧面追问:即换一个不同的角度,或侧面提问来追问

系统追问:即系统地追问事情的发生、发展等

补充追问:只问那些需要补充回答的问题

重复追问:重提已经得到回答的问题,以检验前后回答的一致性反感追问:用“激将”追问,来观察被访谈者的反应

④倾听的技巧:做到有效率地听(排除各种倾听障碍作出对回答的恰当反应)有效率地听取访谈内容中的信息

⑤回应的技巧:回应包括认可、重复、重组、总结、自我暴露、鼓励对方应该避免的论述型回应、评价型回应的方式

⑥记录的技巧:迅速准确地记录访谈对象所陈述的内容

随时观察访谈对象的表情和动作、并记录下来

第五章

1.教育实验研究法的定义、特点、优点、局限

定义:教育实验研究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

特点:①以科学的假设为前提②实验过程被施行严格的积极主动的控制③探求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优点:有利于教育理论的发展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化

局限:①由高度控制带来的环境“失真”。

②由实验人员和实验过程带来的副作用

③不可避免的样本不足和选择误差

2.教育实验变量的控制(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p170

自变量: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为了引起研究对象发生预定变化而主动操作的变量,也叫刺激变量,原因变量。

因变量:在自变量的作用下研究对象可能产生的结果,又叫做结果变量。

无关变量:除了自变量以外,一切可能对因变量产生影响而干扰实验结果的因素。①教育实验中因变量的确立与分解

a.制定实验目标、聚焦研究焦点

b.分解实验目标c.对目标要素进行具体描述

②自变量的选择与操纵

a.寻找共变关系b.筛选、改组或创设自变量c.拟定具体措施

③实验效度与无关变量控制

a.内效度与外效度b.影响实验效度的因素c.提高实验内、外效度的途径 d.被试分配的三种方法:等组法(随机分派设置对手组对偶被试分组法)单组法轮组法

3.实验设计的符号及其含义(略)P179~P182

X——自变量,即实验处理Y——因变量Y1、Y2——实验组前后测平均成绩Y1’Y2’——控制组前后测平均成绩R——随机分派MR——配对后随机分派 虚线表示上、下两组未做等组化处理

实线表示上、下两组为等组

4.教育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类型:P178~P182

基本要素:①自变量和因变量(操纵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观测因变量);②实验组和控制组;③前测和后测;

类型:①实验室实验与自然实验;②确认性实验、探索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③单因素实验与多因素实验;④前实验、准实验与真实验

(1)单因素设计,包括①前实验设计(单组后测、单组前后测和固定组比较设计)②准试验设计(不等控制组和时间序列设计)③真实验设计(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实验组控制组后测和所罗门四组设计);(2)多因素设计

5.前实验、准实验、真实验

这是坎贝尔和斯坦利根据实验的控制程度和内外在效度的水平进行的分类。

前实验指可以进行观察和比较,但缺乏控制无关干扰因素的措施,从而无法验证实验使用的因素同实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也很难将实验结果推论到实验以外的其他群体或情境,内外效度都很差的实验。

准实验指不能随机分派被试,无法像真实验那样完全控制误差来源,只尽可能予以控制的实验。

真实验则指能随机分派被试,完全控制无关干扰因素,能系统地操作实验因素,从而使内外在效度都很高的实验。

第二篇:教育学研究方法

一下是要填的相应的内容 仔细核查不要填错 记得盖章

甲方(就是我要实习的学校你决定)

地址邮政电话(就是按照上面的来)

乙方(万立英)

怀化学院数学系

数学与应用数学09级

女22

0909402015

2012 11 12013 1 10

2012 11 12013 1 10

小学六年级数学老师

1020

最后面就是盖章签字了 你帮我弄吧

安全承诺书(分开在另外一张纸上写)

我女儿万立英于2012年11月1日开始于(地方)实习,到2013年1月10号为止,自行负责安全问题,若出现任何安全事故自行负责.(最后一行签名就行加上日期)

证明书(分开在另外一张纸上写)

特此证明我女儿万立英于2012年11月1日开始于(地方)实习,到2013年1月10号为止.(最后一行签名就行加上日期)

照以上的写就可以了以上三分份都给我寄3分过来有什么不东打电话

第三篇:会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会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班级:燕山工商1501

姓名:陶祥

学号:201590060021

指导教师:岳杰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会计学界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大量地介绍、引进西方会计理论,使我们扩展了视野.了解了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理论的发展现状和西方会计理论的研究成果.在引进、介绍、消化西方会计理论的同时,我国会计界当前的主要任务在于构建适应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体系.本文着重总结会计理论与会计研究方法,并对传统的会计研究方法总结了现状与改革措施.关键词:会计理论 领域研究 历史沿革 本质再认 实践应用 局限发展 改革

一、会计理论会计理论体系构建的研究

会计本质上是会计本身所固有能决定会计性质和发展的最重要特点,而理论是指“某一探究领域的通用观点所构成的一套前后一贯的假设性、概念性和实用性原则”。当经济管理活动与行动理由结合,使会计理论体系增加了实务能力。

(一)会计理论定义的碰撞

会计理论:关于对现实世界中会计现象的逻辑推论、概括和解释的系列。和其他科学理论一样,会计理论的目的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1)解释:是指会计理论应能够为观察到的会计实务提供理由。(2)预测:是指会计理论应能够预测未观察到的会计现象。未观察到的会计现象包括未来现金那些已经发生、但与其有关的系统性证据尚未从数据中搜集到的现象。

(二)会计理论的内容

1.关于会计准则。这是财务会计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2.关于财务报告。它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会计信息系统能否实现其目标。因此,有关财务报告的研究成为近年来会计理论的热点问题。

3.会计研究方法和学术流派。对方法论的研究也是会计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4.其他一些专门问题。研究会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特殊问题,也是会计理论的组成部分。从内容上看,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涉及的方面比较复杂。比如物价变动、商誉、人力资源等。

(三)会计理论体系的层次

1.会计环境理论:内部环境、外部环境

2.会计基本理论:包括会计本质、目标、职能、对象、要素、假设、信息质量特征等; 3.会计中介理论:亦称会计准则基本概念理论,类似于西方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应用理论的桥梁;

4.会计应用理论:包括会计确认与计量、会计程序与方法、会计工作的组织机构等

(四)会计理论的分类

1.按学科分类(1)财务会计理论;(2)管理会计理论;(3)审计理论;争议(4)新兴会计理论。

2.按研究方法分类(1)规范会计理论

指通过一系列的规范概念,从内在逻辑上概括、推理,指明会计“应该是什么”,从而使会计实务规范化的会计理论。

(2)经验(实证)会计理论

指以实务或结果为标准,验证与衡量会计命题、观点的正确性,指明“会计是什么”,从而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的会计理论。(3)行为会计理论

a.西方行为会计理论是关于人类行为是如何影响会计资料和经营决策,会计信息又是如何影响决策和人类行为以及预测人们行为的方法和改变人们行为的策略的会计理论。b.中国的会计行为理论研究会计主体提供会计信息的行为规律的理论。

c.徐氏行为会计理论是以对人的生产经营“行为—价值”运动进行核算和管理为内容、以提高人的生产经营行为的经济效益为目的、以人为中心的会计核算与管理体系。

3.结构性理论、解释性理论、行为性理论 结构性理论:试图说明现存会计实务,并预测在某种情况下会计人员如何通过会计报告来反应既定情况产生的具体会计事项。解释性理论:不是描述会计实务方法程序的外表形式和结构,而是借助经济学概念来解释会计实务。

行为性理论:强调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以及会计信息应如何影响使用者的决策行为。

二、会计工作中的方法研究

会计研究方法是指会计研究中,会计人员在资料收集、论证分析、形成结论以及对结论的检验等步骤所运用的方法的总称。

(一)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现实意义

1.有助于我们从方法论的角度对一些重要的会计理论问题统一认识。

2.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是会计理论研究中新思想、新理论的生长点,会计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往往与研究方法的重大革新相联系,因而对会计理论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有助于会计理论研究多出成果和快出成果,有助于我国会计理论体系的建立。

3.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研究成果可以直接丰富和发展会计理论的内容。④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是会计理论发展和演进的重要基础和必要的评价尺度。

(二)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层次

1.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

2.一般方法: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

3.具体方法: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流派。

规范研究又分为:归纳学派和演绎学派,纯粹的归纳称为描述性方法,纯粹的演绎称为规范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主要解释和预测一些会计现象或者与会计有关的现象。从研究对象分类包括:一以会计信息与资本市场的关系问题为对象;二是会计信息与人们行为之间的交互复杂的影响。

(三)相关研究方法

1.《西方现代理论》陈今池(1)描述性方法(2)规范性方法(3)决策法(4)社会经济福利法

2.《现代西方会计理论》葛家澍 林志军

(1)按照研究方法分类:归纳法,演绎法,实证法

(2)按照研究目的分类:法规法,伦理法,社会学法,经济学法,事项法,系统法

三、我国会计理论的历史沿革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会计是随着社会发展需要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会计理论也是在历史的持续中发展起来的。我们今天的现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昨天的成就。--利特尔顿

1.古代会计:古代会计活动是确实存在的,但会计理论却是非常薄弱的,可以说,古代没有会计理论,即使有,也只是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而没有以著作的形式在书面上反映出来,至今已无法考证。

2.近代会计:古代会计活动是确实存在的,但会计理论却是非常薄弱的,可以说,古代没有会计理论,即使有,也只是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而没有以著作的形式在书面上反映出来,至今已无法考证。

四、管理理论对会计的支持

郭道扬教授从会计史学研究出发,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提出会计宏观控制思想。他认为,现代会计是现代经济控制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社会中实现对经济信息优化计量及有效利用,以期实现控制目标的关键管理工作。

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控制:“这种会计控制既要通过对会计历史资料的研究,认定历史循环中的合理部分,揭示历史反复中的教训,又要立足于现时的会计控制工作,有效地发挥会计控制的现时作用”,还“要考虑历史的延续性,推断经济世界及会计世界发展的历史趋势。”

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现代会计对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控制是系统的、全方位的控制,它把传统会计的被动控制转化为主动控制,把单向式控制改变为多向式控制,从而把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与事后控制连接成一个整体,以有效地发挥整体控制的功能”。

微观中观和宏观的控制:“要促使现代会计控制由直线平面式向立体式转化,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化,其关键在于对会计控制范围进行科学的划分。”根据经济控制领域的大小,一般把会计控制的空间划分为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基本方面,以分别决定会计控制的内容、制度、方式和方法,并将三个基本方面结合起来。

五、会计理论在具体领域的应用

(一)政府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分离

(二)建立完整的政府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会计准则

(三)将政府会计纳入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职称的考试范畴

(四)培养专门的政府会计人才

六、会计学实证研究与规模研究的理论

对于目前的会计理论研究,大部分的学者均主张将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结合起来。笔者比较同意我国著名会计学家盖地的研究范式。盖地指出,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是相互依存的,会计理论离不开规范研究,而规范研究离不开实证研究,从会计实践到会计理论的科学路径应该是:实践-实证研究-规范研究-会计理论。笔者认为,会计理论研究的过程应该是对从实践中获得的客观性事实进行实证分析,从而保证会计理论的实用性;对实证研究产生的理论进行规范研究,从而保证了实证研究理论的逻辑完整性,进而获得的会计理论则能够很好地应用到指导具体的会计实务,同时在逻辑上又是完备的。这样的会计研究范式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对会计理论的要求,也有益于会计理论的快速发展。

第四篇:健身理论方法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原动肌:直接完成动作的肌群 对抗肌: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群

固定肌:固定原动肌一端附着点所在骨的肌肉 肌肉初长度:肌肉收缩前的长度

向心收缩:肌肉收缩时,长度缩短的收缩 等长收缩:肌肉收缩时其长度不变 离心收缩:肌肉在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的收缩

有氧供能系统:在痒供应充分的条件下,人体的糖和脂肪呗有氧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大量的能量,供ADT合成ATP 血糖指数:与参照食物摄入后血糖浓度的变化程度相比,含糖食物使血糖浓度升高的相对能力 完全蛋白质:蛋白质中所含必要氨基酸虽然种类基本齐全,熟量充足,比例恰当 半完全蛋白质:蛋白质中所含必需氨基酸虽然种类齐全,但其中某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含量相对较低

蛋白质互补作用:几种蛋白质混合食用,各蛋白质取长补短,改善了必需氨基酸含量比例,题号混合蛋白质生物价

必需脂肪酸:人体不能合成,由食物供给的脂肪酸

运动性脱水:由于运动而引起体内水分和电解质(钠离子)丢失过多的现象

健康运动处方:针对个人身体状况,身体活动能力和健身目的,用处方的形式制订的一种科学化,系统化和定量化的周期性健身运动方案指导主观运动感觉(RPE):对运动中个体的适应水平,外界环境影响、身体疲劳情况等的整体自我感觉

运动频率:每周锻炼的次数

肌肉痉挛:抽筋,某一部为肌肉有时不由自主地突然性强直收缩,且变得异常坚硬,引起局部疼痛和活动障碍

静态伸展:当健身者练习部位拉伸到最大限度时,依靠自我控制和外力保持静止姿势 动态伸展:有节奏地多次重复同一动作的伸展练习

身体成分:机体脂肪组织和非脂肪及其在体重中所占百分比,包括脂肪重和瘦体重 核心力量:人体核心部位的肌肉在神经支配下收缩所产生的力量

RM:最大重复的次数

超量恢复:能力物质恢复可超过原来储备水平,比运动前能量物质储备还多

ATP:是骨骼肌收缩最直接的能量

按摩:是改善肌肉血液循环,促成代谢产物的排出,消除运动后肌肉疲劳的一种手段 健身运动损伤:在健身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损伤

肌肉拉伤:肌肉主动强烈的收缩或被动过度拉长所造成的肌肉微细损伤,肌肉部分撕裂或安全断裂

延迟性肌肉酸痛:人体从事不习惯运动后产生的肌肉痉挛疼痛和不舒服的感觉。大概在运动后24-48小时

问答题:

肌肉的工作包括哪几类?

动力性工作:向心工作,离心工作

静力性工作:支持工作,加固工作,固定工作 影响肌肉力量的因素有哪些?

1肌肉生理横断面2肌肉初长度3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4肌肉纤维类型和运动单位 肌肉收缩形式,对每一种收缩形式举例

1向心收缩2等长收缩3离心收缩4等动收缩 人体运动时骨骼肌直接能源是什么? 高能磷酸化合物ATP

人体运动时供能系统有哪些?可供维持运动时间多长?

1磷酸原系统(ATP-CP系统)6-8秒2乳酸供能系统2-3分钟3有氧供能系统3分钟以上 健身运动的供能代谢规律与特点?

1运动强度与有氧,无氧供能比例2运动强度与能源物质分解比例3运动维持时间与能源物质供能比例

健身运动对循环机能的影响?

1心脏适应性增大2静息心率徐缓3改善心血管机能

糖类分类有几种?

1单糖-葡萄糖2双糖-蔗糖(过多对人体有害,如肥胖)3多糖-淀粉 糖类的营养供能?

1功能量2维持中枢神经3促进蛋白质的吸收利用4构成机体一些重要生理物质5节约蛋白质6抗生酮作用维持脂肪正常代谢7保护肝脏

糖类供能与脂肪供能特点?

糖类:易吸收,产热快,耗氧少,可无氧分解供能,有氧代谢

脂类:密度高,发热量大,重量轻,需氧

糖类,蛋白质,脂类占每天摄入粮食总热量的比例是多少?

糖类60%-70%蛋白质10%-15%脂类20%-25% 蛋白质的种类?构成基本要素?

完全蛋白质,不完全蛋白质,半完全蛋白质。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运动时哪些情况蛋白质需要量增加? 耐力性运动,力量型运动

水占体重多少?每天消耗多少热量对应摄入多少?人体每天基本需水量是多少?

60%,跟人每天消耗4.184KJ(1Kcal)热量摄入1ml-1.5ml的水。(25L越10杯)健身跑步球类运动,力量塑形类能量代谢特点? 1健身跑步是以有氧耐力为基础,有氧代谢供能为特点2球类健身运动是有氧代谢与无氧代谢供能为特点3已发展肌力和肌肉体积为主以ATP-CP和乳酸能无氧供能为主,以发展肌肉耐力为主,以糖和脂肪的有氧氧化供能为主 运动处方基本要素?

1健身目的2健身方式3运动强度4每次运动持续时间5运动频率6注意事项7能量消耗 运动损伤分类? 1按受伤的组织结构分类:皮肤、肌肉、关节损伤2按伤后皮肤或黏膜完整性分类:开放性损伤、闭合性损伤3按伤情轻重分类:轻伤、中等伤、重伤4按损伤程度分类:急性损伤、慢性损伤

有氧运动的作用是什么?

1有效改善心肺血管机能提高肌肉利用氧的能力2能提高脂肪在体内的分解代谢预防肥胖3增强体质,对人体健康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健身运动分为哪几类?

代谢特点分为1有氧运动2无氧运动。按健身作用分为1有氧运动类2塑形调整类3舞蹈类4力量类5平衡柔韧性。按组织形式分为1社区健身2工会组织3学校俱乐部4经营性健身俱乐部 健身运动方式选择的原则?

1有氧运动为主2动力性与静力性运动结合,局部与全身运动结合3对于缺少运动的人,动作结构选择周期性运动为主4要考虑个人的运动兴趣爱好5运动方式既要相对稳定又要有所变化 普拉提的练习原理与训练原则?

原理:是训练人体的核心部位-人体深层的腹部肌肉及脊柱两侧的肌肉和后背肌肉。通过核心部位的肌肉耐力练习,达到健身的功效

训练原则:1呼吸的原则-胸式呼吸发2身体控制原则3意念控制原则4训练原则

核心力量训练特点训练方法核心稳定性评价方法?

特点:1训练负荷小2核心力量训练是以稳定和协调为目的3非稳定支撑是核心力量训练的主要形式

训练方法:1不借助任何器械的徒手训练方法2运动不稳定器械进行的训练方法3使用综合器械进行的联系4不平衡状态下的负重力量练习核心稳定性评价方法:呈俯卧姿势,以肘部及双脚脚趾撑起整个身体,骨盆处于中立位,头,肩,髋,膝,踝呈一条直线,屈肘90°,前臂平行与肩同宽(八个阶段,三分钟测试)伸展训练方法?

静态伸展:1主动静态伸展2被动式静态伸展3PNF伸展

动态伸展:1弹震式伸展2渐进式动态伸展 心率测量的方法:

1反映心血管机能水平2反映心血管及呢过的能量节省化程度3反映运动强度4反映运动后机能的恢复情况

脉搏不同状态测量的应用(评价)

1安静状态的心率的评价(安静状态的心率稳定表明循环技能良好)2运动中心率和运动后即刻心率的评价(在进行定量负荷时,心率上升幅度较小者循环机能状态好,心率上升幅度大者循环机能状态较差)3运动后恢复期心率技能水平的恢复情况与运动量大小、运动机能水平高低和身体机能状态有关,在相同情况下,心率恢复越快,技能水平越好。

心功能测量、心血管机能耐力测量、肌力测量、肌耐力测试的方法有?

新功能测量:布兰奇心功能测量----30秒30次弹起心血管技能耐力测量:三分钟台阶测试、一千米步行测试、十二分钟耐力跑测试肌力测量:握力测量,背肌力测量肌耐力测量:腹肌耐力测量,俯卧撑测试

握力、背肌力、坐位体前驱测量的目的是什么?

握力,反映手部肌肉的等长收缩能力背肌力,反映背部肌肉的最大力量坐位体前驱,测量背脊上部周围的肌群及小腿后部肌群的伸展能力

W HR的意义?

1腰臀比可作为有价值的评价健康危险的指标2可作为反映脂肪区域性分布的有效指标3可作为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的指标 空气置换法的特点;

1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测试技术2测试精确度高3测试过程安全4测试速度快5适合各类人群6一起费用昂贵

皮褶厚度,BNI、WHR判断肥肿的标准及正常范围?

皮褶厚度法女性肥胖标准体脂百分比大于百分之30男性肥胖标准体脂百分比大于百分之25BMI大于或等于28为肥胖 18.5到23.9为正常WHR 正常0.78到0.80肥胖大于1男性0.85到0.9女性0.80到0.85 身体成分测量的方法有哪些? 应用广泛实用角度看,体重指数法,皮褶厚度法,困度法。测量精准角度:水下称重法、双能X线扫描法,磁共振法,生物电阻法,空气置换法 不同健身方法效果评价指标? 1力量健身类,反映了上下肢、腰背部最大肌力,上下肢肌耐力,心肺功能,身体成分和身体形态,其中以卧推(3RM)和深蹲(3RM)权重最大2有氧健身类,反映了心肺功能,身体成分和身体形态,以心肺功能权重最大3塑性健身类,体脂百分比,腰围和屈膝仰卧起坐权重最大4减脂塑形,体脂百分比,屈膝2仰卧起坐,台阶效应.。

第五篇:大学公共课教育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学: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教育问题:人们在对客观教育现象的感知,认识的基础上,发现具有积极意义而需要引起重视,更好利用的现象,或者是人们发现需要改善的不良现象等。

3、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

4、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人才的总的要求。

5、教育制度: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6、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学校各级各类的学校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休

学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7、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8、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规定的全部教学科目及其在课程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进程安排及

其达成标准的体系的总称,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如教学课程,生物课程等。

9、课程目标:是学校所有课程为完成国家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必须实现的具体要求。

10、教学模式:实质上是在一定数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11、教学:指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有机结合而构成的统一的实践过程。

二、填空题

1、是孔子的弟子记述孔子言行的一本著作2、3、西方近代史上撰写第一部系统教育论著的捷克教育局夸美纽斯,撰写了《大教育论》

41806

6。7、8、9

1213、教育目的作用(功能)包括:导向作用(功能)、激励作用(功能)、调控作用(功能)、选择作用(功能)、评价作用(功能)。

1415、旧中国首次制定现代学制是19021617、1922年通过了“壬戌学制”,它基本参照美国的学制制定,通常又称“六三三新学制”,是旧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

2021、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班级教学、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分组教学。

三、简答题

1教育的基本要素构成及要素间的主要矛盾:

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

主要矛盾:a、教的主体与学的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及相互转化的矛盾关系。

b、教育学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

c、教的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教与学的矛盾。

2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为通过对生产力的发展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进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a、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b、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c、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文化功能:文化保存和文化传递功能、活动文化功能、文化选择功能、文化批判功能、文化交流融合功能、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

3教育对个体的主要功能:

a、教育的个体社会化与个性化功能b、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c、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

4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a、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b、使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c、注重提高全民素质 d、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5学生的本质特点:a、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 b、学生是具有发展需要的人 c、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d、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

6教育与学生的发展关系:a、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 b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c、在整体的基础上促进个体发展 d、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7活动课程的基本特征:a、以学生活动的直接经验为课程开发的基点,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是学生的经验及成长需要 b、课程内容广泛 c、课程实施过程注重实践 d、个体的创造性 e、形式的多样性 f、结果的非唯一性

隐形课程的含义:课堂之外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文化或校园文化,它覆盖的范围很广,几乎涉及学校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及各种行为。包括物质性隐形课程、制度性隐形课程、心理性隐形课程

隐形课程的特征:a、隐形课程具有弥散性和普遍性 b、隐形课程的影响具有持久性 c、隐形课程的影响是双重的,积极地和消极的 d、隐形课程的内容是学术性和非学术性的综合体

8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意义:a、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b、师生关系是衡量教师与学生学校生活的重要指标 c、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帮助实现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作用 d、师生关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e、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9班级授课制的特点:有班、课、时三个特点a、以班为单位由教师同时对整个班级进行教学,班级是按照学生年龄和知识水平编成的,且人数和成员固定b、教学内容按学校和学年分成许多有系统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均衡的部分,每部分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计划有步骤的展开教学活动,其中每一部分的内容就叫做一课 c、每一课都限定在统一且固定的单位时间内进行,课与课之间有一定的休息时间。

课堂教学的优点与不足:(优点)a、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b、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c、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缺点)全班同学在同一时间里按照同一进度学习内容,这样就难以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不能灵活安排教学活动

四、-论述题

(一)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1、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主要体现在:顺序性和阶段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不均衡性、个体差异性、整体互补性

2、教育要适应青年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a、教育要适应青年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的特点,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b、教育要适应青年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应有所不同 c教育要适应青年一代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可变性和不均衡性,关键期教育和区别对待结合 d、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整体互补性,真正实现所有学习者的全面发展。

(二)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影响因素和建立途径

1、基本特征:尊师爱生,相互配合;民主平等,和蔼亲密;共享共创,教学相长。

2、影响因素:a、教师方面: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的智慧;教师的人格因素。b、学生方面:学生对教育和教师的认识。c、环境方面:主要是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和课堂的组织环境。

3、建立途径:要建立民主,和蔼亲密、充满活力的理想师生关系,有以下几种途径:a、了解和研究学生,教师要与学生取得共同语言,使教育影响深入学生内心世界,就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b、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正确的学生观包括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学生的不成熟性具有成长价值;学生具有主体性,特别是创造性;学生是责权主体,有正当的权益和利益;学生是一个整体的人,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c、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热爱学生包括热爱所有的学生,对学生充满爱心,尊重学生特别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自尊心,维护学生合法权益,避免师生对立,教师处理问题必须公正无私,使学生心悦诚服。d、建立教师威信:教师威信的建立不能单靠行政手段来取得,真正的教师威信受四个因素影响:第一,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第二,教师的人格魅力;第三,教师与学生交往的能力;第四,教师对评价手段的使用。e、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f、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社会和学生对教师角色的渴望。教师素质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教师要想使师生关系和

谐就必须通过自己崇高的理想,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活泼开朗的性格、多方面的爱好与兴趣等来吸引学生。

(三)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其各个环节的主要工作与要求

1、教学设计(备课):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学方法,制定教学进度

2、课堂教学(上课):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恰当,组织的好,积极性高,语言规范、板书工整

3、作业布置与批改:作业内容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学生思考;分量要适当,难度要适度;要求要明确、具体;及时检查认真批改

4、课外辅导:为学生解答疑难问题;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缺课的学生补习;指导学习方法;对尖子学生作提高性指导;为有学科兴趣的学生提供课外研究的帮助;开展课外辅助教学活动。

5、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学业成绩检查一般分为考查与考试两类:学业成绩的评定有评分和评语两种形式;学业成绩检查评定的基本要求:a、应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规定的范围,不出偏题怪题,不搞突然袭击。b、注意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c、考查、考试的次数和时间要统一安排,适当控制,次数不宜过多,并且同一学科两次考试的间隔不宜过短d、评定成绩要客观公正e、及时分析总结

下载大学《教育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教育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研究的效度:指结论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内在效度)和结论的普遍性(外在效度)。(p8) 内在效度:指研究结果能被有把握地准确解释的程度(即研究本身......

    教育学复习资料

    .. 教育学复习资料 第1题 分 提出先行组织者策略的是 A、奥苏贝尔B、斯金纳C、皮亚杰D、维果茨基 答案:A 第2题 分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A、大学教育......

    教育学复习资料

    田园诗歌的杰作,人性至善之赞歌 ——《边城》教学设计 课型:品读课 高二必修五教材:沈从文的《边城》节选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2)积累一些优......

    教育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 现代学校教育: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教育。 2、 学制:制度化了的公共教育系统的体制,对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总体制度、性质、任务 和正常运行机制......

    教育学复习资料

    教育学 1、什么事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1)教育的产生,就是为了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经验 2)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其他动物没有 3)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4)教育的本质就是有......

    2012教育学复习资料

    1.如何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场所,班级管理是以班集体为基础展开的。因此,建设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工作,也是班主任主要劳动成果的......

    教育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教育学概述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1. 孔子:办学校、设六艺,因材施教 2. 苏格拉底:产婆术 3. 《学记》蔵......

    教育学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 1、填空 一空一分 2、判断一题一分 3、简答题一句一分 4、论述一句二分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填空和判断) 1、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