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度宁波市科协重点学术活动选题指南
附件
12012年度宁波市科协重点学术活动项目选题指南
一、2012年学术活动指导思想
今年学术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弘扬“三思三创”精神,全面实施“六个加快”战略,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宁波的发展地位、城市品质和生态环境这“三大关切”,深入开展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学术研讨工作。
二、2012年学术研讨的重点方向
1.围绕深入推进“六个加快”各专项行动计划的实施,开展有关方面的研讨。
围绕加快建设国际强港,促进海洋经济和技术发展开展研讨。
围绕发展港口现代物流,在推进港口物流园区建设,完善港口物流服务功能等方面开展研讨。
围绕发展现代海洋产业,在加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加快现代渔港建设等方面开展研讨。
围绕推进科技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先进制造业中心、发展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的方法途径开展研讨。
围绕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开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品质、强化城市管理、构建宁波都市圈等方面开展
研讨。
2、围绕加强“三农”工作,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开展研讨。围绕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提高农民收入、促进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等方面开展研讨。
3.围绕全面提高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创建智慧城市开展研讨。
围绕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加快电子商务建设,加强物联网推广应用等方面开展研讨。
围绕智慧产业基地建设,在推进重点行业网络数据中心建设,加快发展智能装备和产品等方面开展研讨。
围绕智慧城市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在加快政府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平台建设,建立健全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机制,积极培育信息资源市场等方面开展研讨。
4、围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生态文明等方面开展研讨。
围绕发展循环经济、淘汰落后产能、开展环境整治、构筑生态屏障、提高空气质量等方面开展研讨。
围绕加强生态建设,优化城乡环境开展研讨。
围绕推进节能减排,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发展环保产业,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等方面开展研讨。
5.围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党政领导重视、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热点、难点开展研讨的学术活动。
6.围绕发挥院士智力服务的优势、为我市人才工作和促进学术、技术水平提高等方面开展研讨的学术活动。
第二篇:2005宁波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指南
附件1:
2005宁波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指南
一、宁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
1、宁波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判断研究
2、宁波发展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研究
3、宁波进入“社会矛盾凸显期”的阶段、特征判断及对策研究
4、宁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内涵与任务要求研究
5、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与政府作用研究
6、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7、整合社会关系,综合协调社会利益的机制研究
8、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民主与法制保障研究
9、新形势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机制研究
10、构建和谐社会与公共财政调节作用研究
11、和谐社会与宁波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发展目标研究
12、发挥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积极作用,加快形成宁波社会管理整体合力研究
13、宁波社会弱势群体救助体系与转化机制研究
14、宁波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与应对措施研究
15、宁波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体系研究
16、建立健全维护宁波公共安全有效机制研究
17、在把握“黄金发展机遇期”与“社会矛盾凸显期”中不断提升政府工作层次研究
二、宁波发展市域经济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本专题中的市域经济指以市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级政府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统筹市域规划,强化区域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优势的区域经济。它是国家整体经济中介于县域经济和省域经济之间,具有规划、发展相对独立性和政治、经济、社会功能相对完备健全的经济单元,是更具有开放性、协调性、共享性等特点的经济系统,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层次之一,处于沟通上下、统筹城乡、总揽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全局的重要地位。
此专题的具体选题如下:
1、市域经济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解决市域经济的基本理论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市域经济的基本概念、特征;发展市域经济的理论依据;市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及趋势。
2、市域经济的空间视角研究
通过本课题研究,明确市域经济与域内域外的关系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市域经济的空间性与开放性;市域经济与域内经济如县域经济、镇域经济等的关系;市域经济与域外经济如都市圈经济等的关系;市域经济与全球经济。
3、宁波发展市域经济的背景、意义和条件研究
通过本课题研究,阐明宁波发展市域经济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宁波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宁波区域经济发展的轨迹;宁波发展市域经济的条件和基础;宁波发展市域经济的意义和作用。
4、宁波发展市域经济与创新区域发展模式研究
通过本课题研究,论述宁波发展市域经济对创新区域发展模式的作用。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市域经济与传统的行政区经济的根本区别;发展市域经济对宁波区域发展格局和发展模式的影响;在发展市域经济过程中创新区域发展模式的对策建议。
5、市域经济发展与宁波经济圈构造研究
通过本课题研究,明确市域经济在构造宁波经济圈中的重要地位。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都市经济圈的基本概念、内涵;构造宁波经济圈的必然性;构造宁波经济圈面临的主要障碍;发展市域经济对构造宁波经济圈的主要作用;构造宁波经济圈的主要途径和对策。
6、宁波市域经济与上海都市圈经济关系研究
通过本课题研究,明确宁波市域经济发展与上海都市圈经济发展的高度相关性。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宁波市域经济与上海都市圈经济的关系;宁波市域经济在上海都市圈经济中的功能与地位;宁波市域经济与上海经济的竞争与合作;宁波与上海都市圈内的要素流动。
7、宁波发展市域经济的路径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宁波发展市域经济的基本指导原则;宁波发展市域经济的主要动力;宁波发展市域经济的重点领域;宁波发展市域经济的分阶段突破口。
8、宁波发展市域经济的政府职能作用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市一级政府在发展市域经济中的主要职能;县(市)、区政府在发展市域经济中的主要职能;市级政府和县(市)、区政府的协调、沟通。
9、宁波发展市域经济与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通过本课题研究,明确宁波发展市域经济需要着力构建的相关体制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市域经济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市域经济与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与创新;市域经济与规划体制改革与创新;市域经济与区域利益协调机制构建;市域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10、宁波发展市域经济与基础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通过本课题研究,提出宁波发展市域经济实现水、电、土地、资金四类基础要素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和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理论;我市基础要素资源在各区域的分布情况;我市基础要素资源在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实现基础要素资源大市统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发展市域经济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的有利条件;发展市域经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途径和抓手。
11、宁波发展市域经济与重点区域开发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重点区域开发对发展市域经济的客观要求;余慈区域统筹开发研究;象山港区域统筹开发研究;北仑港区统筹开发研究。
12、宁波发展市域经济与重大基础设施共享共建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宁波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使用现状;重大基础设施共享共建的必要性;立足市域深化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体制;实现市域内重大基础设施共享共建的对策建议。
13、宁波发展市域经济与城镇体系建设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市域经济与城镇体系建设的关系;立足大市统筹规划城镇体系建设;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强化中心镇特色功能的培育。
14、宁波发展市域经济与产业布局研究
通过本课题研究,明确发展市域经济实现我市主要产业合理布局的主要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我市产业布局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立足市域构建重要产业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立足大市实现我市产业合理布局的可选择模式。
15、宁波发展市域经济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市域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关系;宁波市域内社会保障体系的政策分析;宁波市社会保障体系政策的执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宁波市域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制度的调整和改革。
16、宁波发展市域经济与“三农”问题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市域经济发展与“三农”问题的关系;宁波“三农”问题的现状;大市统筹解决宁波“三农”问题的思路。
17、宁波发展市域经济的个案研究
选取宁波发展市域经济中的一个重点领域展开具体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该领域作为发展市域经济重点领域的主要依据;发展该领域进而促进宁波市域经济向前迈进的可行方案及其实施步骤。
18、宁波市域经济发展与相关城市比较研究
研究国内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或长三角主要城市发展市域经济或推进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的主要情况,通过宁波和这些城市在发展市域经济的基础、路径、经验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对宁波市域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发展速度、发展条件进行基本判断,分析优劣势并提出相关建议。
19、发展市域经济的国内外经验及启示
研究国内外城市发展市域经济或推进区域内经济社会一体化的主要经验,结合宁波发展市域经济进程中出现或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在总结和比较中得出这些先进经验对宁波发展市域经济的主要启示。
三、自选课题
围绕“黄金发展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下宁波经济社会运行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把握“两期”中不断提升政府工作层次的现实与理论问题展开研究。要求申报者有比较系统的前期研究,在课题成果中要提出具体的政策意见。
第三篇:2010年省科协软科学研究课题选题指南
附件1:
2010年省科协软科学研究课题选题指南
01.浙江发展方式转变中科技进步贡献度研究
本课题拟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浙江“十二五”期间在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构成要素及其动态变化情况,研究科技进步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措施,为各级政府自觉依靠科技创新、加快实行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责任制提供量化依据。
02.建设低碳浙江的关键问题研究
长期的粗放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低碳发展将为缓解这对矛盾带来极大的机遇,建设低碳浙江也将成为我省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之一。结合浙江实际,确定低碳浙江的范畴,把握低碳浙江建设的关键问题及实现途径,对建设低碳浙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课题拟紧密结合浙江的实际,分析打造低碳浙江的机遇和挑战,阐述低碳浙江的含义,提出打造低碳浙江的目标及主攻方向。
03.浙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培育
本课题基于结构优化升级、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三次产业互动和支撑要素之间的互动,以构建符合现代产业发展趋势、体现浙江优势与特色的现代产业结构体系为目标,对我省“十二五” 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与培育的路径、关键性问题及其对策举措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可行性的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与措施。
04.“碳关税”对我省外向型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外向型经济是浙江经济的支柱,2008年浙江出口创造的GDP约占全省GDP的53%;从外贸结构看,一般贸易又占八成比例,远高于全国46%的平均水平,也高于广东、江苏等外贸大省。关税对我省外贸的影响不言而语。因此,发达国家酝酿征收“碳关税”的动向尤其值得我省高度重视,并组织力量进行重点研究。本课题拟研究各国关于“碳关税”的最新动向,分析我省出口产品的结构,对“碳关税”对主要出口产品可能带来的影响作出初步评估,提出我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具体建议。
05.钱塘江河口人工岛预可行性研究
为缓解土地供给,在我省杭州湾两岸围垦已基本达到河口治导线的情况下,本课题设想在杭州湾建设大型人工岛,围垦100~200万亩(约700~1400平方公里)土地,作为我省下一步土地开发储备。该课题拟在分析目前杭州湾围垦现状基础上,研究建设人工岛对杭州湾的水文、涌潮、泥沙、河流流向、出海航道的影响,以及建设人工岛的大、中、小围垦方案比较及其影响评价,为今后进行可行性研究提供学术思想。
06.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交易机制及生态系统管理研究 本课题以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为目的,在分析我省主要江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现行水权管理利弊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我省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国内外水权理论与机制设计生态系统管理实践经验,对流域水权交易制度以及相应的水权市场构建、运行模式、激励机制、生态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等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并提出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07.财政科技投入绩效及其评价体系研究
本课题拟在研究国内外相关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我省科技发展的阶段特点与现实条件,探讨我省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体系,再以这一体系分析我省财政科技投入中的若干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绩效观,包括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理论依据、科技投入与其它投入的本质区别、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绩效观等内容;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的体系,如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的原则、主要内容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等。
08.公共资源支持企业创新的平台与机制研究
我省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它们的科技力量薄弱,单独开辟创新之路有困难也有风险。因此,集聚公共科技资源,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使平台服务广大中小企业,这对提高我省广大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拟研究国内外公共资源支持企业创新的经验,分析我省创新平台建设 的体制机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我省公共资源支持企业创新的途径与模式,探讨并提出适合我省实际的新的体制机制。
09.科协系统决策咨询研究体系与能力建设研究
围绕服务科学决策,积极推动国家级科技思想库建设,是中央对科协工作的新要求。积极探索把科技工作者的个人智慧凝聚上升为集体智慧的途径、方法,建立健全渠道畅通、资源共享、开放互补、协作互动的决策咨询网络和工作机制,是增强决策咨询能力、服务科学决策的有效保证。浙江省科协系统能否在推进国家级科技思想库建设中走在全国前列,亟需加强省科协系统决策咨询研究能力与体系建设研究。本课题拟阐述新时期省科协系统加强决策咨询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分析省科协系统开展决策咨询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提出省科协系统提升决策咨询能力、建立健全决策咨询运行体系的具体建议。
10.浙江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模式研究
目前,我省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与经济大省的地位不相适应,以自主创新发展和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是顺应经济科技发展趋势的战略选择,也是我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本课题拟研究新技术产业的界定、自主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途径及现状,借鉴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验,选择适合浙江实际的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模式,提出相关建议。
11.浙江省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源泉与模式研究 金融危机使浙江经济及企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也表明制约浙江经济发展的深层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如何在现有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动力机制、找到新的发展源泉、形成新的发展模式,是浙江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亟待研究的的重大课题。本课题拟通过研究浙江经济现有发展模式及其特点,分析找到浙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深层矛盾,提出浙江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源泉与模式。
12.浙江资源循环产业与政策研究
本课题拟在借鉴日本、美国、欧盟等先进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循环产业发展政策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浙江资源循环产业发展的历史脉络、阶段特征、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对浙江资源循环产业发展的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进行评价,提出浙江资源循环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制度设计,解决资源循环利用过程中的“循环不经济”和“经济不循环”的问题,为浙江资源循环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借鉴和指导。
13.推进浙江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
浙江是经济大省,也是能源消费大省,但浙江的陆域矿产资源尤其是能源资源贫乏,能源一直是浙江经济发展的“瓶颈”。从目前我省经济发展阶段来看,浙江已步入工业化中后期,能源消费形成了一个由工业化、城市化和居民消费现代化三大动力推动的超强增势,会产生巨大的能源需求。本课题拟通过研究浙江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明确发展我省新能源产业所具备的优势和 劣势,确定浙江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优先次序,制定出有利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激励体系,构建浙江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体系。
14.浙江光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去年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相继发布和出台了加快光伏等新能源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本课题拟根据世界光伏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详细调研涉及各种不同种类的光伏电池、光伏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和不同方面(如关键生产设备、关键材料、关键技术)对未来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耗能情况、产业本身的环境污染、对省内GDP贡献的潜力、与省内经济发展状况的契合程度等方面,特别是产业和产业与本省状况的具体结合,为未来省政府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和策略提供实际的数据支撑,以及促进我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资料。
15.浙江船舶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近年来,全球船舶产业的布局调整与旺盛的市场需求共同推动中国船舶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与先进造船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船舶工业总体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航运市场急剧下滑,造船市场受到很大冲击,浙江船舶工业凸显很多问题。本课题拟在研究浙江船舶产业科技创新现状的基础上,从分析船舶产业集群特点出发,揭示船舶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找出产业集群的发生条件与决定因 素,探索浙江船舶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有效战略举措。
16.浙江萤石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对策
浙江省素有萤石资源大省的美名,也是全国氟化工生产的重要基地,但由于我省萤石矿产资源开采历史较早,萤石矿产资源被大量开采,原矿出口或粗放加工,致使享有萤石矿产大省的浙江也要从外省进口萤石。为保障我省氟化工生产基地发展的原料需求,立足本省萤石矿产持续供给,本课题拟以萤石矿山的开采现状、萤石资源的加工利用状况为基础,分析我省萤石资源的保障程度,编制萤石资源开发利用专项规划的主要内容,提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萤石资源的有关经济政策,使我省萤石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
17.科学仪器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研究
科学仪器是信息的源头,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战略性产业中最核心的部分。本课题拟对我省科学仪器研究机构、产业和应用领域现状进行调研,模清存在问题和发展瓶颈,联合长三角地区的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对国内外科学仪器发展现状和2030年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特别是对我省物联网产业的研究机构和产业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提出推进我省发展科学仪器和“感知浙江”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8.浙江纺织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
改革开放30年来,纺织产业的发展促成了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产业集群的形成和经济的繁荣。然而,浙江纺织产业目前 仍然以低层次加工、低附加值为主要特征,在市场竞争上主要表现为价格竞争力,这与浙江工业化的进程是不相称的。本课题拟对浙江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环境、现实需求、途径进行分析,从企业、行业、政府等层面进行浙江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进一步提高浙江纺织产业竞争力,促进浙江工业结构升级,为深入研究浙江纺织产业转移和浙江产业集群升级打好基础。
19.浙江省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研究
长期以来,浙江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明显落后,水平较低,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近两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研发适合丘陵山区使用的轻便农业机械”,对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给予了极大关注与重视。本课题拟在摸清我省乡镇农机队伍的业务素质、使用新型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技术、农业机械技术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多用性等有关情况的基础上,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提出制约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探讨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途径、浙江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瓶颈”问题,以及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装备需求与促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措施等。
20.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研究
随着农产品量的不断增长,其安全性问题却越来越突出,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屡屡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的建设已成了事关消费者身心健康和中国国际声誉的重大问题。本课题拟理清浙江省农 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步骤、方式和关键点等,建立一种基于PLM的区域农产品物流质量安全系统框架,构建具有实践意义的、基于可追溯的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物流体系的策略。
21.浙江水产品加工业的经济价值和产业链发展的路径选择 水产品加工业是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点发展产业。近年来,随着海洋环境和养殖环境逐渐下降,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引起的出口“技术贸易壁垒”时有发生,给我省水产加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压力。因此,如何进一步挖掘我省水产品加工业的经济价值、加快水产加工产业链升级、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实现渔业经济向循环经济的转变、实现水产品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解决已迫在眉睫。本课题拟以我省水产加工行业为对象,对我省水产业加工进行较为系统的经济分析和政策研究,分析其现状及存在问题,挖掘其经济价值,探索探索产业链发展途径和模式以及实现水产加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为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22.浙江省海洋渔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浙江是海洋渔业大省,水产品总产值占大农业总产值的30%左右,渔业已成为浙江省海洋经济的重要支柱。但因过度捕捞,近年来海洋捕捞渔获物营养级年年下降,渔获物品种低龄化、小型化日趋严重,总体质量也越来越差。本课题拟对我省海洋生物 多样性和海洋渔业的历史、现状及其威胁因子进行系统研究,分析海洋渔业和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及造成海洋生物多样性衰退原因,提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促进我省海洋渔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渔业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3.浙江省加快河道生态绿化的对策研究
浙江省河流众多,水系发达,共有河道6万多公里。搞好河道生态绿化,对于改善我省发展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绿色浙江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拟研究河道生态绿化国际发展新趋势,分析我省河道生态绿化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我省河道生态绿化的科研重点和需突破的技术,在深入分析我省河道生态绿化现状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加快浙江省河道生态绿化的建议与政策。
24.医疗风险管理现状调查与防范机制的建立
医疗风险是近年来世界医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其不仅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风险事件的发生也会影响到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安全。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医疗风险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且未走上法制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本课题拟对近几年全省不同级别公立医疗机构的医疗风险管理现状进行深入剖析(即组织和管理制度、投诉管理和纠纷处理机制、医疗风险控制信息收集与申报制度、医疗风险产生的原因与相关因素、解决方法和途径、导致的后果及发展趋向等),探索医疗风险发生的规 10 律、特点、高危因素及深层次原因,以期建立科学的防范机制,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逐步建立与完善医疗风险预警机制和信息网络,推进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的风险管理机制。
25.市级疾控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研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危害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心理恐慌,而且可能导致社会混乱、威胁国家安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涉及多个部门、多个系统,其能力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断努力来加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本课题拟以杭州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目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为重点调查对象,通过对其辖区信息、疾控机构基本情况、预警能力、现场调查及处理能力、实验室能力、应急保障能力、健教能力及信息发布等几个方面的分析,提出市级疾控机构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存在的问题,为卫生行政部门进一步完善应急反应体系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26.快递物流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研究
快递物流与电子商务是新经济时代两个发展密切相关、业务互为支撑的行业。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的结合,不仅成就了一种新兴的市场模式,更为快递物流提供了新的业务空间和增长点。但总体而言,快递物流与电子商务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双方在很多方面还缺乏统一的规范,相关法律标准政策还缺乏必要的衔接,而快递物流更是存在网络拓展等诸多影响自身发展的瓶颈。本课题拟从合作的角度分析和解决快递物流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 的问题,研究探讨快递物流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的机制和途经,围绕电子商务的发展需求,提出快递物流能开发的服务项目等,促进双方平等、互利、共赢。
27.区域城际轨道交通的完善对区域综合交通的影响研究 当前,我国区域客运走廊的发展呈现出运输速度高速化、运输结构网络化、管理技术信息化、运行控制智能化、运营环境协调化和运输方式之间协同化的趋势。我省1、2、3小时区域经济和综合交通圈已基本形成,有必要系统、深入地研究区域城际客运专线的完善对区域综合交通的影响及客货流变化规律。本课题拟在分析区域综合交通现状、新建客运专线地区或通道客货运现状和需求的基础上,对区域城际客运专线完善以后,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结构的变化进行深入研究,着手建立以环保的公共交通为主体运输方式的可持续发展的客运走廊,并采取与其相适应的运输管理和组织模式,提高区域旅客运输服务水平。
28.构建科协文化价值体系推动科协健康发展
紧密结合科协的性质和特点,深入研究科协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贡献中应发挥的作用,探讨科协文化建设的形式和载体,文化建设与履行职能的关系,文化价值体系与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关系,构建能够体现科协特点和时代特征的科协文化价值体系,使科协文化价值体系对科协的目标导向、激励凝聚、管理实践、规范行为等发挥重要作用,增强科协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推动科协健康发展。
第四篇:选题指南
参考选题
1、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调查与比较分析
2、农村居民消费能力不足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3、某市居民消费水平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
4、物价上涨对个人投资行为的影响
5、某地居民投资行为的调查分析
6、融资融券业务对证券公司的影响
7、金融期权与实物期权在企业薪酬激励中的应用与比较
8、A+H双重上市公司股价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9、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10、EBO模型(或其他方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11、某地上市公司(或企业)整体特征与质量评价
12、某地特色产业(如旅游等)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
13、某地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如农民增收、土地流转、合作医疗、乡镇企业等
14、某一项目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15、某县(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6、近期某商品价格上涨原因的经济学分析
17、某一社会现实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18、结合毕业实习经历自拟题目
进度安排:
1、论文题目与大纲(拟定),2011.3.18前发我邮箱;
(注:尽量早点给我,以便有时间修改并利用实习时间收集论文资料。)
2、毕业实习报告及实习鉴定表,3.31前交纸质稿,同时将实习报告电子稿发我邮箱;
3、前期报告,4.18前报告初稿提交毕设系统并发我邮箱,修改合格后4.24日前在系统中更新;
4、中期报告,5.2前报告初稿提交毕设系统并发我邮箱,修改合格后5.8日前在系统中更新;
5、论文初稿,5.20前初稿提交毕设系统并发我邮箱,修改合格后5.22日前在系统中更新;
6、论文定稿,6.1前提交毕设系统并发我邮箱,修改合格后6.3日前在系统中更新。邮箱:lyj1220@126.com
第五篇:选题指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调查报告选题指南
每个调查小组可以从以下参选主题中任选一项作为调查的主要内容,如果同学们有更好的选题,在征得老师的同意下,也可自拟调查主题。
参选主题:
1、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状况调查
2、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3、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调查
4、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状况调查
5、大学生课外学习与培训状况调查
6、大学生休闲娱乐状况调查
7、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的调查
8、网络对大学生影响的调查
9、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状况的调查
10、大学生安全意识与自救能力状况调查
11、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
12、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状况调查
13、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
14、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
15、大学生校园文明状况调查
16、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状况调查
17、大学生法律意识与维权能力状况调查
18、大学生择业观调查
19、大学生网络道德文明状况调查
20、大学生社会形象现状调查
21、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状况调查
22、大学生爱情观调查
23、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调查
24、大学校园学习风气调查
25、大学生学习成本调查
26、大学生爱国主义观念和行为状况调查
27、大学生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调查28、90后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状况调查
29、大学校园社团状况调查
30、大学生参与各种竞(比)赛状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