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彰小学督导室督导家校社“三结合”

时间:2019-05-14 14:06: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金彰小学督导室督导家校社“三结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金彰小学督导室督导家校社“三结合”》。

第一篇:金彰小学督导室督导家校社“三结合”

金彰小学督导室督导家校社“三结合”活动

为了树德立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努力创办“百姓身边好学校”,今日,金彰小学督导室对德育处的家校社“三结合”进行了督导。

从督导过程中获悉,本次家校社“三结合”将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是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家长学生的交流,组织开展家长会,并选出家长代表;第二阶段是学校、社区代表和家长代表成立家校社“三结合”委员会;第三阶段是举办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等活动。

督导室肯定了本次活动意义重大,使家校社之间充分的交流,形成了合力,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良性的育人环境,将为孩子健康成长做好铺垫。同时也提醒德育处要注重实效,扎实过程,按照计划完成本次活动。

(金彰小学督导室)

第二篇: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

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 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重要性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而另一方无监护能力,无法与父母正常共同生活的不满16周岁的农村籍未成年人。

家庭、学校、社会是留守儿童教育关爱的共同体。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三者相互配合,通力协作,共同构建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网络,事关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千家万户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意义重大。各县(区)教育局、市直学校要认真贯彻国务院、省政府文件、省教育厅精神,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协同家庭和社会,形成有效合力,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美丽幸福萍乡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明确“家、校、社”协同育人、关爱保护留守儿童工作的目标任务

充分发挥教育部门在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促进全面构建“家庭尽责、源头预防、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关爱保护留守儿童体系,协助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机制,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留守儿童接受的学校教育质量明显提高、课外活动得到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得到妥善安置,留守儿童成长、教育环境更为改善、安全更有保障、身心更为健康。

三、充分发挥中小学校在协同育人、关爱保护留守儿童中的重要作用

1.建立一个学校留守儿童信息动态管理平台。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中小学校要建立本校留守儿童信息数据库,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全面摸底,一人一档,如实记录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心理状况、生活状况、家庭状况和监护人状况等情况,并根据情况变化对数据适时更新,实行动态监测。各中小学校要确保对留守儿童关爱缺失的风险和隐患掌握全面、报告及时、关爱到位、处置妥当。要重点排查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家庭生活困难、存在学习或心理问题、无监护人、身体残疾等留守儿童,及时发现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分类教育关爱与保护,精准施策。省教育厅将建设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公共平台,为分类开展关爱保护、分享交流经验提供服务。

2.建立一个学校留守儿童关爱保护阵地。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中小学校要积极整合学校资源,对闲置校舍或图书室、活动室、心理辅导室、乡村学校少年宫等功能室进行改扩建,并配备完善必要的学习生活、文化娱乐、心理辅导、网络通信等方面的设备器材,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为留守儿童提供课业辅导、文体活动、心理抚慰、安全教育等综合服务。组织学校留守儿童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和培训、心理团体辅导训练等,加强留守儿童兴趣培养,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3.建设一支学校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队伍。建立由学校党员干部、班主任、教师等组成的留守儿童“代理家长”队伍,通过“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形式与留守儿童建立固定的关爱联系,使孩子生活有人管、学习有人教、成长有人导、心灵有人抚。“代理家长”要做到“五个一”,即:每天辅导帮扶学生作业一次、每周与帮扶学生谈心一次、每月与帮扶学生父母或监护人至少联系一次,每半年对帮扶学生家访一次。加强对留守儿童相对集中学校教职工的专题培训,提高班主任和宿舍管理人员关爱照料留守儿童的能力。鼓励引导行政机关党员干部、“五老”人员、热心人士、爱心家长、志愿者等,充实学校“代理家长”队伍。各县(区)、市直学校应将教育关爱工作列入教职工绩效考核范围,对长期从事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教职工,在职称评聘、评先评优时应予以倾斜。

4.建立一套学校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工作机制。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中小学校要落实免费义务教育和教育资助政策,确保留守儿童不因贫困而失学。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留守儿童较多的中小学校应将留守儿童教育需求纳入教学计划,开发校本课程,加强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人格品质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应注意教育方式,不得将留守儿童标签化。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每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应至少配备1名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心理辅导教师和班主任要密切关注留守儿童思想动向,及早发现并纠正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学校全面使用《江西省中小学校学生安全提醒教育每日一播》,定期邀请公安、消防、卫生、计生、心理等部门专业人士,加强对留守儿童在防汛、防火、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食物中毒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增强留守儿童尤其是留守女童的自我防范意识,掌握预防意外伤害的安全常识。建立重点时段排查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完善重点时段儿童伤害风险排查、防控、报告等制度,特别要全面加强对寒暑假等重点时段、重点事故点和重点对象的排查,有效预防和控制农村留守儿童伤害事故发生。建立强制报告机制。学校、幼儿园及其工作人员要履行报告责任,在工作中发现留守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或失踪、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或不履行监护责任、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疑似遭受意外伤害或不法侵害等情况的,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告。寄宿制学校要完善教职工值班制度,落实学生宿舍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学习生活、心理辅导等工作制度,形成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常态化、长效化。

5.完善一系列学校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条件保障。要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确保有需求的适龄入学留守儿童能全部入住。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完善寄宿制学校图书室、学习室、亲情电话室、娱乐活动室、课外活动场地等,同时在宿舍生活、用餐、小组学习、课后作业、课外活动等环节,模拟家庭情境,提倡“校中建家”,注重培养留守儿童自主生活和自主管理能力,弥补留守儿童家庭功能的不足,让留守儿童在住校期间感受家的温暖。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原则,认真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的各项政策。积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加快扩大城镇义务教育容量,提升城镇教育承载能力。按照“一人一籍、籍随人走”原则使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做好随迁子女的学籍转接和管理工作;落实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输入地参加中考、高考政策,消除随迁子女就学障碍,让更多的留守儿童能够随父母进城上学。

四、积极协同家庭和社会育人,关爱保护留守儿童 1.积极引导和督促留守儿童家长承担主体责任。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中小学校要向家长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江西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江西省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告知家长和学校各自应履行的职责,增强家长自觉履行监护主体责任的法治意识。通过上门培训、送教下乡、编发家教资料、留守儿童公共网络平台等方式,向留守儿童家长和监护人开展家庭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授课、宣传咨询和教育培训等活动。要加强沟通联系,督促家长和监护人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切实担负起假期安全责任。要督促和指导外出务工家长平时要以各种方式经常关心留守儿童,协助学校加强留守儿童教育和安全管理,努力化解留守儿童成长中遇到的问题。

2.强化家校合作促进协同育人。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中小学校要建立健全制度化的家校合作机制,完善家长委员会组织和功能,家长委员会成员中留守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应占一定的比例。通过家校合作机制,加强留守儿童与受委托监护人、外出父母的有效沟通。通过电话、视频、微信等方式,搭建“亲情关爱”平台,适时播报交流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生活等情况和父母在外工作、生活情况,打造留守儿童与家长的“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增进留守儿童与父母的亲情联系。建立假日期间定期家访制度,加强寒暑假期间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可利用节假日在留守儿童父母相对集中的务工地召开家长会,如实向家长通报留守儿童情况,动员家长回乡创业,指导外出务工家长以多种方式经常关心留守儿童。

3.积极协助当地政府做好控辍保学。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中小学校要积极协助当地政府做好控辍保学工作,落实辍学学生登记、劝返复学和书面报告制度,发现学生逃学旷课、辍学、存在监护缺失或不良行为等风险隐患的,要及时与其父母或者其监护人取得联系,提醒督促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履行监护责任,做好劝返复学工作;对于劝返无效的辍学学生,要及时书面报告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并在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中进行标注,在义务教育年限内为其保留学籍,依法采取措施劝返复学,尽最大可能控制留守儿童失学。

4.积极协同党政部门、群团组织以及社会力量共同关爱留守儿童。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中小学校要积极配合民政部门开展工作,争取民政部门对学校关爱保护工作的支持,特别是要将符合条件的特殊困难学生纳入社会救助政策保障范围。要积极争取财政部门支持,为学校留守儿童教育关爱阵地的建设运转、活动开展等,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要积极争取人社部门支持,增加专兼职人员,解决学校教育关爱保护留守儿童人员不足问题;同时,把关爱保护留守儿童工作作为教师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的重要业绩,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要积极争取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支持,依托群团组织现有服务阵地、志愿者队伍等优势和力量,积极为留守儿童提供假期日间照料、课后辅导、心理疏导等教育关爱服务。要积极争取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专业社会工作者等社会力量支持,引导他们与学校留守儿童结成爱心帮扶对子,为留守儿童奉献爱心。要依托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乡村学校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阵地,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关爱保护。推动有条件的地方由政府购买关爱保护留守儿童公益服务。有条件的中小学可派教师到乡镇(街道)、社区(村)公共服务平台兼职,为留守儿童提供公益性教育关爱服务。

五、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实施保障

1.加强督导评价。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中小学校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各级政府教育督导机构要把关爱保护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对下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并适时开展督导工作;将关爱保护工作作为挂牌责任督学工作的内容之一,对学校实施经常性督导。市教育局教育督导部门将把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列入对各县(区)政府督导的内容。

2.加强典型推广。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中小学校要会同有关单位,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宣传、关爱保护留守儿童宣传,强化政府主导、全民关爱的责任意识和家庭自觉履行监护责任的法律意识。建立健全舆情监测预警和应对机制,理性引导社会舆论,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宣传报道先进典型,营造协同育人的良好社会氛围。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中小学校要及时总结好的做法和经验,宣传推广先进典型;相关经验做法和具体实施方案,请及时报市教育局思品科。市教育局将适时开展创建留守儿童教育关爱示范区、示范校活动,并遴选一批典型做法逐步推广。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中小学校要积极开展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示范校创建工作,充分培育、挖掘和提炼先进典型经验,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对关爱保护留守儿童工作不力、措施不实、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萍乡市教育局办公室 2017年2月28日印发

第三篇:家校社共育心得体会

家校社共育心得体会

对于家校社共育等不等同于家园共育,相信很多人还存在着困惑。家园共育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康丽颖曾经指出,“家校社共育是家长、学校、社会在明确主体责任的情况下多方配合,共同培育和教育孩子,实现最佳的育人效果。家校社共育在目标上应该是一致的,就是帮助儿童在三重空间下,即在家做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我们在每一重空间教育孩子的时候,都要从孩子承担的三种角色角度去考虑。”而“家校共育”是指家庭和学校两大教育构成主体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合作、相互融合进行启智育人活动,在合力育人过程中,既充分利用学校一切教育资源,同时又注重开发家庭教育资源,两者在步调一致形成积极育人合力的基础上,最终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所以这两者之间是相互包容又有区别的。那么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哪个所占的比例更加重要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一、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一般说来,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在学校里 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在学校里 接受计划性的指导,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学校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

简言之,学校教育就是系统的集体式的教育,旨在培养社会性的个人。

二、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家庭生活中,以亲子互动为主要特征,父母作为教育的主体按照一定的期望和目标,采取一定的活动方式教育和影响孩子的教育活动。家庭教育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教育活动,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 启蒙性.“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新生婴儿从呱呱落地到处不独立生活,主要是在家庭中,家庭是孩子首先接触到的社会环境。2 终身性.人一出生,甚至从胎儿开始,一直到他离开人世,都在不断地受到家庭的教育和影响。3情感性.家庭教育建立在骨肉之情的基础上,它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4 针对性.家庭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它具有实施个别教育的一些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5 灵活性.家庭教育是家长在自己的家庭内单独进行的,与学校教育相比,没有固定的教学程序和组织形式,也没有严肃的教学气氛,多数情况下是根据具体情况随机而发。

三、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是通过学校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青少年和人民群众进行的教育。社会教育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比有许多自身的特点:1 开放性.社会教育部向学校教育具有诸多限制。它没有年龄,时间,地点,等局限,随时随地都可以接受教育。2 群众性.社会教育的服务对象不仅是青少年,对各个年龄阶段,各行各业人员都有重要意义。3 多样性.社会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4 补偿性.有些学校尚不具备的知识需要社会教育予以补充。5 融合性.社会教育不仅具有独立形式,而且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教育日益发展,尽管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目前还处于辅助和补偿地位,但他越来越显示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1.接有利于保证整个教育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2.有利于实现整个教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衔。3.有利于实现各种教育间的互补作用,从而加强整体教育的有效性。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他们之间很难相互代替,只有把这三个方面协调一致起来,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特点,注重多渠道一致影响的叠加效应,才能取得最佳的整体教育效果。

第四篇:“家·校·社”青春护航行动活动感想

“家·校·社”青春护航行动活动感想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生的活动领域越来越宽,接触的事务越来越多,他们的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如长期学习的压力,以成绩至上,扭曲了师生关系;家庭教育的或缺位,影响了亲子关系;生命教育的缺失,导致学生心理防范的脆弱和意外事件发生;校园暴力和欺凌的发生,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健康成长,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为做好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妇联、团市委、市关工委、九江日报联合开展的“校园安全建设年”活动,为进一步树立学校老师良好的师德观、家长的正确家庭教育观,发挥社会组织在校园安全中的作用,积极创新家庭、学校和社会组织联动方式方法,推动全社会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建设“平安九江”,建设文明城市,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助力。

一、“校园安全伴我行”

组织浔城志警志愿者、红十字会等志愿者,联合消防等单位走进学校、社区开展青少年安全教育讲座和模拟演练等,参观“安全防范教育基地”和消防部队,这一活动有助于帮助同学们学习和了解安全防范的技巧和重要性,珍惜生命,保护自我。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校园安全关系到学生们的根本,所以很有必要。

二、“正向教育校园巡”

联合家庭教育导师、心理咨询专家、学校老师等走进学校和社区开展家庭教育讲座、生命教育讲座、中高考减压工作坊等,让学生学习和了解如何调解和释放压力,让家长学习和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技巧,增进亲子关系。家庭教育是很重要的一环,不能忽视,但很多家长可能很爱孩子,却不一定掌握了正确的方式方法去教育引导孩子,根据专家、老师的指导,她们能更有效的与孩子交流,学生们也能学习到如何解压,以更健康的心态与精神状态去迎接挑战。

三、“素质拓展我真行”

走进学校为师生进行大型历奇趣味拓展,开展暑期“警训营”、带领学生走进素质拓展基地以及亲子趣味运动会,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调节学习带来的压力,增进亲子间、同辈群体间的互动与沟通,激发个人潜能,培养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好的心态以及健康的体魄,坚强的意志会让同学们在挑战中发挥的更稳定。

四、“知心姐姐伴你行”

这一板块主要利用浔城志警微信公众号功能之“我想说说我的烦恼”和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服务热线对存在情绪困扰、学习压力、亲子关系不和谐等问题进行网络或电话咨询,利用线上平台,同时结合线下进行跟进辅导。在互联网时代,线下的活动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发展,所普及的面也往往没有线上大,所以线上的活动也不能忽略,有些人可能不好意思当面述说困难,这一板块就可以帮助他们。

“家·校·社”青春护航行动主要围绕“校园安全伴我行”“正向教育校园巡”“素质拓展我真行”“知心姐姐伴你行”四大板块内容实施,并就内容划分各个部门进行负责,各部门单位间相互协作,航行动的开展。

联合推进“家·校·社”青春护

第五篇:小学2017年家校联系工作总结

xx小学

2017年家校联系工作总结

老师和家长的沟通,在孩子成长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家校沟通是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我校以民族文化传承活动为契机,以“达成共识、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共育孩子”为目的。依据学校自身特色,在探索中求发展,在实践中求完善,把办好家长学校,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化工作模式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工程。紧紧抓住家庭在三大教育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抓实三个结合,强化家长育人意识,提高家长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家庭作用,群策群力,齐抓共管,力求形成“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的育人氛围,让家长学校发挥育人的最大功效,使家长成为孩子成长的良师益友,使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好帮手。具体做法如下:

一、聘期家长委员,达成家校共识

学校领导始终把家校沟通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为确保家校沟通每项工作落到实处,成立了学校和各年级的家长委员会,实行“两年一调整”制度。聘请不同身份、热心学校工作、联系和活动能力强、教育子女有成效切在家长中有一定威信的家长担任委员。德育处负责学校家长委员会的日常事务,年级组长负责本年级家长委员会的日常事务。校长定期主持召开学校家长委员会会议,研究学校家庭如何配合、共同教育学生的问题,制定下一步家校合作计划,家长委员会则反映家长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要求,这样平等交流和沟通,达到了协调学校和家庭之间关系的目的。

二、坚持“三个一”,家校零距离对话

坚持开展“三个一”,即:一学期一次家长会,以学生为轴心,老师与家长互相交流;为了帮助家长掌握更多的家庭教育知识和先进的教育方法,学校利用每年的家长会,选拔综合素质强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实践能力的骨干教师及教子有方的家长代表做经验交流,使每一位家长都能有所收获。我们要求教师在准备家长会的时候做到“四个认真”,明确“四个任务”。“四个认真”就是:认真学习家教知识;认真了解家长现状;认真进行集中授课和个别辅导;认真总结家教经验。“四个任务”就是:以转变家长的人才观为重点,指导和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的任务;向家长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和观念的任务;学习家庭教育科学知识,掌握教子成才的方法,分阶段系统地向家长传授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的任务;规范家庭教育行为,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增强家庭、学校相互联系,共同培养孩子健康地成长。

一学年一次家长开放日(周)活动,将家长请进校园,请家长听(听课)、议(评议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谈(召开家长代表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一学年一次“双优”表彰会(优秀孩子、优秀家长)。利用每年的六一(期末),我校对表现优秀的孩子及家长进行表彰。利用这些活动牵动着广大家长的心,形成了人人要当好家长的热潮。

三、利用网络平台,架起沟通的桥梁

通过网络发信息与家长取得联系。这种方式是我校目前使用频率最高,也是最为便捷的、效果最好的。我校每个班级都设有QQ群或微信群。通过借助这种网络优势,实现教师和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实现先进教育、管理理念在家长中的传播,拉近老师与家长的距离,成为家校沟通的主阵地。现在,我们的学生家长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和我进行“零距离”交流。

由于依托于现代化的QQ网络平台,第一时间可以在班级QQ群群聊中告知家长今日作业、学校或班级开展的活动等;也可将学生每日到校作业完成、课堂表现、假期指导等对学生日常管理的信息发布出去,使我们和家长的沟通更快捷,让家长了解该如何配合学校和老师的工作。其次,我们要求班级适时地给家长朋友们以温馨提示,让家长感觉到来自学校和老师的温暖。如春天到了,建议家长利用周末可以带孩子走近大自然,感受春天的变化;当天气有变化时提醒家长和孩子的穿着以及在上学放学路上注意安全;结合社会上流行的一些疾病,教育家长如何做好预防与治疗,都会换来家长们对我们工作的满意和支持。

总之,班级QQ群既促进了家校沟通,也引领了教师、家长的成长。良好的家校沟通能使家长更多地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成长,了解学校、班级的规章制度,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良好的家校沟通促使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从而更有效地教育学生;良好的家校沟通也能使家长与家长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互相学习,从而达到共同进步。

四、效果显著,重在坚持和创新

通过多年的家长学校开办,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使家长改变了旧的教育方法,树立了正确的科学教育观。

2、使家长开始重视培养学生兴趣,扭转了重智轻德、重智轻体的思维误区,主动合理的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

3、改变了学生与家长、老师与学生、老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由些许的敌对和逃避变为了如今的亲近。

4、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家长开始积极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孩子的爱国主义、和克服困难、勇于创造的精神。

5、家长学校的开办不仅提高了家长的素质,也增强了我校教师的荣誉感和事业心,加强了家长和学校间的联系。

多年来,我校的家长学校工作重过程,讲实效,求创新,服务了学生,服务了家长,也成为学校教育工作、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我们将不断地加强组织领导,努力提高师资素质,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学校管理,创新工作方法,实行激励机制,使我校的家长学校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孩子的成长擎起一片蓝天。

2017

xx小学年4月

下载金彰小学督导室督导家校社“三结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金彰小学督导室督导家校社“三结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8小学学校家校共建工作总结

    池屯小学学校家校共建工作总结 人的一生会受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和许多偶发事件的熏陶和影响,其中家庭教育由于它固有的特性而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华民族有着良......

    小学2017年家校安全责任书

    ********小学家校安全责任书 孩子平安、健康成长是家校双方共同的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青木镇中心小学......

    小学家长学校家校联系制度

    小学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制度 一、制度内容 1.成立以学校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小组。由社会、家长共建单位参加的三结合教育委员会,各班选派5—7名家长组成班级家长委员会......

    XX小学暑假家校互动

    XX小学暑假家校互动暑假已经来临,同学们走出校门,走入社会,正是实践体验“生活大课堂”的美好时光。为更好地引导同学们丰富假期生活,汲取成长的营养,学习以“非常 ‘7+2’,快乐......

    尹家峪小学督导评估汇报材料范文

    尹家峪希望小学督导评估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来我校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恳请各位领导对我校的工作多多提出宝贵意见......

    发挥家校社教育合力,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发挥家校社教育合力,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我校针对青少年学生的特点,在构建三位一体的育人新模式上,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真实性;以课程为核心、以网络为平台、以社区......

    基于技术的家、校、社有效协同教育模式研究报告

    基于技术的家、校、社有效协同教育模式研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国内外关于协同教育理念的研究现状 “协同教育”是具有时代特征的新的教......

    小学一年级家校合作的几点做法

    小学一年级家校合作的几点做法 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汇景实验学校 肖天旭 我是个小学老师,工作二十多年了,这些年,我对任小艾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有特别深刻的体验,她说:“没有家长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