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清漾毛氏族谱》背后的惊人故事
《清漾毛氏族谱》背后的惊人故事 [上一篇]
[ 2006-4-18 8:40:36 | 作者:heweiping_ | 出处:原创 | 天气:晴 ] 字体:大 中 小
《清漾毛氏族谱》背后的惊人故事
2002年3月8日,国家档案局邀请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组论定,确定了首批48件国家级珍贵遗产档案,江山市《清漾毛氏族谱》位列其中。《国家档案报》公布名录并配以副标题“藏在深闺人未识,件件档案值万金”。清漾,这个江郎山下只有百十户人家的村庄,突然成为众多的媒体和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浙江日报》纷纷撰文介绍。
事情要从1999年说起。一天,档案局长来告诉我一件事:江山广渡村的清漾毛氏后裔,想把祖上留下来的《清漾毛氏族谱》卖给兰溪的毛氏。族谱有66本,整整一樟木箱子。卖3000元。当时,我也并不知道《清漾毛氏族谱》有何等的价值。但我想,既已保存了那么多年,又有如此数量,就不应该外流。我说,你们档案馆把它买下作为馆藏吧。但那时,江山的财政状况正是历史上最困难的一个时期。档案局长说,3000元钱,我也拿不出啊。是啊,档案大楼还欠着100多万元的工程款呢。我想,看能不能找个企业家捐助。于是,我给当时互感器厂厂长毛赛春女士打了个电话。毛赛春女士倒是非常爽快,一口应承。于是,由她买下这部族谱捐给档案馆作为馆藏。举行了一个小型的捐赠仪式。
2000年4月,由衢州社科联郑亘安先生撰写的《毛泽东祖籍溯源——从韶山到衢州》一书出版。其中以详尽的史料考证,毛泽东韶山家谱中所记“毛氏祖居三衢”,便是衢州地区。而经由《清漾毛氏族谱》证考,衢州毛氏最早的居住地乃是江山石门镇的清漾村。
2001年4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浙江大学教授毛昭晰先生来到江山。我高兴地接待他,见面第一句便说,“毛先生。您是寻根问祖到江山了。”毛昭晰先生连连点头,是的。他说,“我十一岁的时候,我的爷爷曾把我领到奉化石门的毛氏祠堂门口,他对我说,„孩子啊,你要记住。我们奉化石门的毛氏是从江山石门的毛氏迁过来的。你长大以后,一定要找个机会回故乡去看一看。‟”毛昭晰先生回忆,那时自己很小,也很疑惑,就问,“那为什么我们石门村的人念„石门‟这个音和奉化人念„石门‟这个音不一样呢?”爷爷说,„因为我们石门村的人念„石门‟这个音是从江山老家的方言带过来的。‟老人家还指给我看毛氏祠堂门口的对联。上联是„宋室开基八百年‟,下联是„江山衍脉三千里‟。”我们陪毛昭晰先生到了江山石门镇。石门镇的党委书记告诉我们,石门镇的毛氏都出自清漾村。要寻根必须到清漾村。清漾!象当空一个闪电,所有星星点点,模模糊糊的知识登时全被照亮,所有的沟沟豁豁一时空明澄澈。我们驱车直奔清漾村。
清漾村位于城南25公里的石门镇。紧挨着著名风景区江郎山。村旁林木极茂密的山上有一瀑布,曰“剑瀑”。悬空而下60余米,自成清溪。碧水荡漾。瀑布另一侧山上有一天然石大门,石门紧闭,门缝中似有横锁之印痕。石门宽高约二十多米,如浮雕嵌于山中。恰似“芝麻开门”的神话。让人不由要上前去扣敲。这就是石门名字的来由了。
清漾村百多户人家,皆为毛姓。我们在一个村民的指点下,找到清漾塔。是市里的文物保护单位。塔旁有毛氏祖坟。73岁的毛昭晰先生难掩激动,虔诚地揖拜了祖先。并从塔前取了一把泥土包好。村中尚存石匾,为胡适先生亲笔提写:“清漾祖宅”。毛昭晰先生也一一摄下照片。
祖宅门口曾有苏轼题联“天辟画图星斗文章并灿,地呈灵秀山川人物同奇。”而后中堂柱联何人所写已不可考,意思则更明确,“天下四君子纯修第一,两朝三尚书伟绩无双。”(三尚书指宋代毛晃、毛友及明代毛恺)
清漾毛氏自东晋时由安帝封地三衢,而在清漾村始居,历史上共出过6个尚书,80个进士。
毛昭晰先生与蒋介石原配夫人毛福梅女士为同族血亲。此时,他沉思良久,慨然道,“原来整个中华民国史,其实是我们江郎山下这个清漾村的家族史。”
我们在清漾塔边俯视这小小的村庄。青山怀抱中,白墙黛瓦,素然而立。屋檐低低,门窗窄窄。没有丝毫的夸张,没有娇柔的奢华。若与那精美如画的廿八都相比,它是一个朴素至极的青衣。后来省社联的连晓鸣先生曾有评价,说这村庄“贵而不富”。我想也恰恰是毛氏宗祖历代仕宦恪守清正廉洁,耕读传家,“莫把欺心承祖考,要留好样与子孙”,始得人才辈出,绵延昌达。
清漾村最近的一位人物,是原北大图书馆馆长。被称为“东方图书馆”的国学大师毛子水先生。
02年四月,我们收到了两个文件:一是江郎山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一是《清漾毛氏族谱》被列为国家级珍贵遗产档案。在上海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之后,陈书记说,我们还是去核实一下比较好。于是,我们和旅游局长,文化局长一行人直奔奉化溪口。
那天溪口镇政府门口静悄悄的,我们一群中就有人喊,“有谁知道石门村?”
话音刚落,就有一个中年男子冲出来,“谁要找石门村?我就是石门村的。”书记说,“我们是从江山来的。”说着递上名片。
中年人举着名片笑起来,“我们的祖上就是从江山迁过来的。我带你们去。”他于是坐上我们的车子,一路跟我们介绍祖上的故事。
车子开了有十来分钟,就到了石门村口。迎面一个石牌坊,中间两个大字“石门”,旁有石对联,端端正正就写着两行字,上联是“宋室开基八百年”,下联是“江山衍脉三千里”。
一进村子,便有一老人迎上来,请入家中。上座奉茶。然后,老人就捧出了家谱,厚厚的一大本。家谱里夹着好多介绍清漾毛氏的文章,其中就有我写的那篇转载于〈报刊文摘〉上的《《清漾毛氏族谱》故事》。我们一下子有了很亲切的感觉。然后老人很热情的领我们看了整个村子。我们后来还看了毛福梅的娘家。02年的9月14日,全国各处有18位毛氏相约前来寻根。有湖南,广西,温州等等地方。在他们看过清漾村和江郎山之后,我请他们吃饭以尽地主之谊。
席间有个湖南毛氏格外激动。老人71岁,已退休。高高的个儿,很魁梧,是湖南永州一个大型国有企业的党委书记。他反复的说,“我太激动了。太激动了。这世界上居然真的有一座江郎山,而且是国家级风景区。”老人告诉我,“你知道吗?我们湖南毛氏的男孩,从小就必须会背一首叫„毛氏秘诀‟的诗。我也从小就会背。我的爷爷说,你要是在外面遇到姓毛的人家,你说我姓毛,人家是不会理你的。但你若能够把„毛氏秘诀‟一背,那人家立刻会敞门请入,认祖归宗。我从小就从诗里知道江郎山,但不知道世界上真的是有这山的。”秘诀中最后两句是“独坐危楼翘首望,江郎山下白云孤。”老人问,“你听过这首诗吗?”“没有。但我判断,这首诗,是离开江郎山的人写的。”“是的,是的。这首诗的题目叫“思乡”。是唐朝一个叫毛衷的人写的。老人又说,“我们毛氏还出过状元呢,叫毛自知。”我一下子笑起来,“毛先生。你翻开我们《江山市志》看一看,毛自知是我们江山第一个状元。”
所有的枝枝脉脉全部接上。我们发现,历史是多么的严丝合缝,疏而不漏。
以史为鉴,我们见过多少家族的盛盛衰衰。中国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多少“乌衣巷口”,“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但清漾毛氏的千年家教,与古与今都应该是很好的范本。
我大胆地推测1500多年前,毛氏先祖毛元琼,字公远。号清漾。欲在三衢的大地上寻觅以构筑家园。在纵横百余里的土地上,一片开阔地中,它一眼就看到了苍然肃立,俯视群山的三爿石巨峰。就是这儿了。他又在峰下漫步,然后他发现了更有适宜之处。此处两峰相夹,一面山上是天然石大门,充满了神秘和某种暗示;一面山上瀑布奔流而下,怡情爽目。正是依奇山傍秀水而配绝景。宜室宜家。从此,这样一个青笼苍翠的地方,就叫“清漾村”了。
江郎山,俗称“三爿石”。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其状奇神。被称为中国丹霞第一奇峰。它在众山之上拔地 而起三面巨峰,构成一个一线天绝迹:长300多米,宽300多米,而两壁狭窄处只有3、5米。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把江郎山与黄山,雁荡山,缙云的鼎湖峰相比较,山山各有其妙,但都“不若此峰突出众山之上,自为变幻,而各尽其奇也!”江郎山下,历代文人经过,留下无数诗篇。陆游。黄公度。杨万里。沈九如。徐渭。刘基。郁达夫。然以辛弃疾的《江郎山和韵》最为传神,不仅写出江郎形态,而且刻画出江郎山的仪态精神。“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正直相扶无依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越过1500多年,我们仍能感触毛氏先祖深邃而智慧的目光。他必经多方寻找才觅得这绝佳处安家。我们常说,环境决定意识。那么也可推断,江郎山傲然挺立,卓而不凡的形象一定给毛氏一代代后人以深远的诱导和影响。始得“江山代有才人出”啊。
在这样睿智而辉煌的毛氏家族面前,所有的赞美都是饶舌。就此打住。
第二篇:清漾历史文化村解说
清漾历史文化村解说词
解说内容:概况——清漾祖祠——厅门埂——清漾祖宅——毛子 水故居——碑廊——清漾毛氏名人馆——凤尾池——休休亭
各位领导:
大家好!欢迎来到江南毛氏发祥地、毛泽东祖居地“清漾”考察指导。【概况】
清漾村位于江山市城南21公里处的石门镇,西南紧依世界自然遗产江郎山。全村335户居民共1135人皆为毛姓。自始祖毛元琼定居到此已有近1500年的历史。千百年来,清漾毛氏谨遵先祖重文崇仕,廉洁勤俭的家风,创下了8位尚书,80多位进士的辉煌历史,繁衍了江西毛氏、奉化毛氏、韶山毛氏等上百支派系,是江南毛氏家族中地位最尊、影响最大、支派最繁的一个盛门。一个不显眼的小山村竟能承负起这样厚重的历史,相信一定有其非同寻常之处。下面,就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去追寻毛氏先祖的足迹,亲自领略博大精深的毛氏文化吧!【祖祠】
祖祠是中国人供奉祖先,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所,被视为宗族的象征。清漾毛氏祖祠是本村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宋朝,重建于清朝,由于年代久远,只留下一些遗存建筑。2010年上半年,市委市政府斥资1860万开始祖祠的复建工程,10月20日,这
里举行了盛大的第二届毛氏文化旅游节。
清漾毛氏祖祠是本村的标志性建筑,根据清代的建筑特色和风貌在原址上复建而成的。从外部看,青砖黛瓦马头墙,是典型的徽派建筑,在细节上又融合了浙、闽、赣式风格,总占地面积2043平米,由前堂、中堂和后堂组成。
1、大门
祖祠门楼为重檐歇山式屋顶,斗拱挑檐,融汇了木雕、砖雕等中国传统工艺。大门两侧的“抱鼓石”与大门上方四根门桩,不仅起着稳固楼柱的作用,同样也是古时地位等级的象征。“门对通衢愿处士率由大道,堂开沃野后人勤服先畴”,作为浙闽的必经之道,清漾人每天迎送着南来北往的过往行人,他们不仅送出了美好的祝福,也给后人留下了勤劳致富的警示。毛氏家族人才辈出,跟清漾得天独厚的风水不无关系。大门柱上“挹郎石之奇三台万仞砥后德镌先猷,南峙崔巍脉脉冈陵皆顾祖;绕文川之秀百折千回溯同源衍异派,东流迢递滔滔波浪尽宗朝”,不仅描绘了神奇的清漾山水,还歌颂了毛氏文化的源远流长。
2、前厅
门屏上展示的是一张中国版图,清晰地描绘出清漾毛氏的迁徙分布情况。江南毛氏以清漾为中心,呈辐射状向南方各地伸延,不仅孕育了本省的奉化毛氏、平阳毛氏,还延伸到了江西吉水、湖南韶山、广西贺州、云南澜仓等地,形成了上百条源于同一血脉的毛氏分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作为江南毛氏发祥地,中国南方90%以上的毛氏都源自我们清漾。
除了进行祭祖活动,这里也是历代毛氏族人举行娱乐活动的场所。正中这高高的平台,便是演出者们施展才艺的舞台。戏台背景是深受百姓喜爱的“福、禄、寿”三星,藻井则为“八仙”彩绘。
“农圃村居业,弦歌盛世音”、“休迷雪月风花试观其后,莫羡勋名事业须问厥初”,从这两副台联中,我们不难看出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是清漾人心目中的太平盛世和理想社会。
3、中堂
众多的楹联和匾额是清漾祖祠的一大特色。中堂横梁“西河望族” 为仿古贴金匾额。望族,即有声望的姓氏大族。“西河”是在西汉时期形成的毛姓堂号,一直以来,清漾毛氏便以西河郡为自己的郡望,并载入族谱。
中堂又叫“合敬堂”,“合敬”即合族同敬的意思。每年正月初一祭祖日,祖祠便会敞开大门,接受族人的顶礼膜拜。时至今日,清漾之名已声名远播,全国的毛氏宗亲都会不远万里前来祭拜、缅怀先祖。
接下来让我们着重来看一下“清漾毛氏衍脉简图”。整个江南毛氏要追溯到西晋的一位将军——毛宝,在毛宝之前,毛姓都是居于长江以北,西晋末年,毛宝随司马王氏征战一路南迁到了江南,从此毛姓有了“北毛”和“南毛”之分,毛宝为西晋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封为“征虏大将军”,也成为了江南毛氏的一世祖。毛宝的儿子毛穆之、孙子毛璩以及曾孙都是在南方四处征战,战死沙场,没有定居下来,真正地定居下来的是第
八世毛元琼。毛元琼在梁武帝大同年间,举家迁往清漾,成为了清漾毛氏的始祖,毛元琼是号清漾,所以整个村子是以祖先的号来命名的,从毛元琼开始,清漾毛氏就开枝散叶了。到了第24世毛让,他就迁到了江西吉水,因为儿子毛休在那边当官,于是把父亲接过去养老,所以毛让成为了江西吉水的始祖。沿着毛让这一支继续往下看,到第37世毛太华,他就是湖南韶山的始祖,毛太华是从吉水到韶山,中间还经过了云南永胜,因为当时毛太华为了避陈友谅、朱元璋之乱,逃到了云南,在云南参军因立战功被拨入湖南,又因为路途遥远,他就带走了他的两个儿子清一和清四,沿着大儿子清一这一支,到第56代就出了一代伟人——毛泽东。所以,清漾是毛泽东的祖居地,江西吉水是毛泽东祖籍地,湖南韶山是毛泽东的故居地,三个不同的定位。
4、后堂
中华毛氏的象征物——“毛公鼎”,1850年在陕西岐山县出土,内刻铭文499字,在中国近7000件出土文物中,享有青铜器铭文之最的美誉。现原物存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馆青铜器展厅,并作为该馆三件镇馆宝物之一。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按实物1:1比例铸造而成的仿制品。
后堂是毛氏族人追思远祖的地方,所以又叫“追远堂”。这里供奉的69位神主均具有特殊地位。他们中有的是各派分系的始祖,有的是家族地位特别崇高者,所以受到毛氏族人的特别尊重。两边画像是中华毛氏历代杰出名人,其中有家喻户晓的毛遂等等。楹联“古树拥云峰凭眺时当思木本、清溪环月沼瀠洄处并
忆水源”、“镐京锡姓氏派衍文昭蔚起醇儒名宦,晋代封公侯源开清漾篤生孝子忠臣”、“忠孝振家声西蜀麾旄南阳捧檄,文章貽世泽高斋辑韵秘阁校书”,均摘自《清漾毛氏族谱》,表达了后人对毛氏先贤的赞赏与敬佩。
清漾人把家族有功之人,放在报功祠供奉,而享有功名和声望的祖宗则放在崇德祠供奉,以此区分各人生平地位。292个牌位代表了毛氏家族史上292个杰出人物。其中部分历史人物的故事还被编绘成壁画,如毛注——搞疏十六劾、毛附凤——草民举义遏元兵等等。【毛氏文化林】
这片以桂花树为主的花园式绿化带为毛氏文化林,其中这棵高达9米,冠幅8米的丛生桂花价值人民币30万,有当地桂花王之称。桂花树因根系发达深长,枝繁叶茂,在此象征清漾毛氏人丁兴旺、子孙繁衍。【厅门埂】
大家所站的位臵是整个景区的核心——厅门埂。厅门埂占地2000平方米,清漾村四面环山,是一块四龙聚首之地。(风水解说见附1)
各位团友,我们正前方看到的这座白色砖塔就是清漾祖塔——文峰塔了,它是整个清漾村的灵魂所在。始建于宋朝。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建塔的目的一般是在于镇煞压邪,补足形势。而文峰塔的建造则是为了兴文运、昌科举。在南宋天僖元年(1205年),清漾毛氏第三十一世孙毛自知高中状元,成为江山历史上
第一个状元。毛自知在政治上支持韩胄北伐金兵,北伐失败后以“首倡用兵”之罪被革去状元之名。此后数年一直郁郁不得志,年仅36岁便于世长辞。为改变这种“文人不利”的状况,清漾毛氏族人在祖宅对面的山上建造了这座七级六面楼阁式的空筒砖塔。说来也怪,该塔建好之后,毛氏文人在仕途上又重新兴旺起来,并且一直延续至今。该塔底层设有一拱券门,高1.6米,宽0.6米。塔体西面无窗,其他五面每层均为假设窗。整座塔的高度大约为12米左右。1982年被列为江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对面圆形山丘的中心位臵就是清漾始祖毛元琼的墓穴。毛元琼,字公远,号清漾。江南毛氏第一代始祖毛宝的八世孙。祖坟坟头正对祖宅大门,背山依塔。1996年由清漾毛氏后人出资修葺。
清漾毛氏祖先巧妙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以塔为笔,以池为砚,以袤野为纸,以桥为墨;顺天道,应人理,营地灵而蕴人杰。构筑成千古人脉,孕育出百十文才豪士。从而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至美境界。
【清漾祖宅】
1、门口
各位领导,在您身后的就是清漾祖宅,这座粉墙黛瓦马头墙的建筑也是整个清漾的精华建筑。它是江南毛氏迁居到此所建的第一所住宅,后经历代扩建,已成为毛氏宗族议事的场所。现在
我们看到的祖宅重修于2003年,面积330平方米,为三进两天井结构。正门两旁的圆拱门上分别写着“礼门”、“义路”。取于孟子:“夫义,路也;礼,门也。”意思就是说只有君子才能从这条路行走,由这扇门出入。
请大家抬头看,悬挂在大门上“清漾祖宅”四个大字是由我国近代学者胡适先生于民国廿二年(1933年)亲笔题写。各位或许会感到有些不解,胡适先生怎么会为这样一座貌不惊人的祖宅题匾呢?因为我们前面提到的国学大师毛子水就是胡适先生的得意门生,这块匾额是胡适先生在了解了清漾毛氏家族史后感叹不已而提笔写下的。门厅两边“孝友睦姻族规依旧,信义和平宗法常新”的对联,由毛子水先生所撰,写出了他对家族家规的深切体会,此联是由清漾毛氏发掘人,第57世孙毛永国亲笔所题。各位请看大门柱上的这幅“天辟画图星斗文章并灿,地呈灵秀山川人物同奇。”为苏轼所题,“地灵人杰”就是这位中国北宋文坛领袖对清漾文化的最好诠释。
祖宅门前是一对抱鼓石,因为鼓声宏阔威严,厉如雷霆,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有辟邪的作用。另外,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宅第门前的抱鼓石也是显示功名的标志之一,就这点而言,毛氏家族“立鼓无愧”。
2、前堂
踏进祖宅大门,前堂两边的橱窗里展出的是近年来各级领导莅临清漾参观指导的照片。清漾村开放以来,已经接待过习近平、吴官正、曾培炎、华建敏等20多位国家、省部级领导。(介绍习近平照片见附2)
毛氏宗祖历代仕宦恪守清正廉洁,耕读传家的家风,“莫把欺心承祖考,要留好样与子孙”,使得人才辈出,绵延昌达。“室有诗书庭有礼,处宜孝友仕宜忠”,毛氏以诗书名世,清白传家,这或许就是毛氏宗族能够兴久不衰,源远流长的根本所在吧。
3、中堂
中堂又叫合敬堂,寓意“合族同敬”。正中太公画描绘了清漾毛氏族人为先祖毛元琼贺寿的场面。“醉发狂言醒时悔,见事不学用时悔,富不俭用贫时悔,艺不少学长时悔”;“和顺为齐家之本,循礼为保家之本,读书为起家之本,勤俭为治家之本”,乃中国历代名家关于齐家戒躁的格言,为历代清漾族人所遵循。“亲其亲,长其长,彝伦攸序;读者读,耕者耕,古道常存”所要告诉我们的就是毛氏家族伦理。国学大师毛子水曾说过:“在欧美各国的乡村文学中,都没有像清漾祖宅中的联语这样美善的。”清漾毛氏的千年家教和族规祖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毛氏儿女,于古于今也都是很好的范本。
3、后堂
现在请大家随我绕到祖宅的后堂。后堂即追远堂,在这里依然可以看到众多悬挂于梁的联语,大家不妨去读一读,细细体会一番。“事不瑜规矩外,存心常在太和中”是历代清漾子孙所铭记的做人做事准则。接下来咱们再把目光放到后堂的正前方。这
是清漾毛氏家族的太公龛,“百代瞻依”的匾额下,供奉的是清漾公毛元琼及夫人的彩塑。所谓“追远”即追思远祖的意思。后堂的左厢房里展出的是清漾8位尚书的画像,右厢房陈列的是该村80多位进士及其他历代著名人物的简介,展柜里摆放的则是珍贵的《清漾毛氏族谱》。《清漾毛氏族谱》是毛氏最早又较完备的族谱,由宋代清漾毛氏第27世孙龙图阁侍制毛渐始修,相继续修12次,共记107代。2002年3月已入选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现在保存下来的大多是清代和民国时期修撰的版本。
两壁墙上悬挂的是毛伯郑等6位清漾先祖的画像,其中包括成语“毛遂自荐”的 主人公毛遂。
毛主席曾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同样的,一个家族出一个人物不难,不易的是这里出了8个尚书、80个进士。一个地方出一个清官也不难,可贵的是这里代代出清官、人人守廉洁。【毛子水故居】
聆听完毛氏先祖的谆谆教诲之后,让我们走进国学大师毛子水的故居。
毛子水(1893-1988),名延祚,字子水,又名隼。清漾毛氏第五十六世孙。毛子水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国学大师,曾任北京大学、西南联大、台湾大学教授,北大图书馆馆长。深受北大原校长蔡元培的赏识。先生6岁入村塾习三字经、千字文;8岁
时跟从父学,诵习《四书》、《诗经》、《左传》等,从而奠定了坚实的国学基础。
故居占地478平方米,坐北朝南,为两进三天井结构。始建于清朝末年。该宅完好地保留了毛子水先生的卧室、书房,及其父母的卧室、客房,室内家具、摆设全为原物、原样。上、下堂左右厢房现为毛子水故居陈列展厅,分别陈设着毛子水家世、生平事迹、著作、遗物及日常交往的名流名人介绍。上堂正中摆放着毛子水先生雕塑,“虚静恬淡”正是其一生性格最精辟的概括。
先生一生只有两件事情—读书和教学,这个展厅展示的是他与老师胡适先生的资料。毛子水被称作是“胡门四大弟子之首”,与老师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在胡适先生去世100天后,毛子水用100个字为老师写的墓碑文,字里行间都表达了对于胡适的尊敬与赞扬。
先生是个无党派人士,学术不涉政治,可他在台湾政界也颇具影响力,连战、马英
九、王金平、吴伯雄、蒋孝严等政坛名人都以先生的学生自居,在纪念馆开馆之时,他们都纷纷寄来题字。
先生有六十几岁的教龄,这几张照片就是他桃李满天下的见证。下面这张是他和第二任夫人张菊英女士结婚时的照片,我们的纪念馆有很多资料都是张女士提供的。【碑廊】
走出毛子水故居,继续我们的文化之旅。古人喜欢以文会友,清漾先贤与当时名人交往也留下了众多的诗文、书谏,为此我们
专门建造了这座碑廊。成“之”字形的碑廊里依次陈列了20块石碑,上面篆刻着苏轼、苏辙、陆游等历史文化名人与清漾先贤交往的诗文,甚至还有宋徽宗、宋孝宗、乾隆三位皇帝为清漾子孙留下的赞文,碑文全部由国内著名书法名家书就。这座碑廊其实就是一座文化长廊,从中可窥视出清漾先贤非同一般的身份地位。碑廊里面走一走,清漾名人知不少。【清漾毛氏名人馆】
感受完诗文的魅力之后,请大家继续随我继续参观毛氏名人馆。
大家抬头看到匾额上的金漆大字是由湖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朱元庚亲笔题写的。清漾毛氏名人馆于2009年3月正式对外开放。整个展馆分为毛氏起源、毛氏名人、毛氏迁徙、一代伟人四部分详细记载毛氏的家族历史和名人轶事。
据《清漾毛氏族谱》载:“毛姓始于文王姬昌第八子姬郑,因建国有功,列官爵位,故称伯郑,被分封在毛地,成立毛国(今陕西、扶风一带),以国为姓。自伯郑始至五十二代孙毛宝均居长江以北,毛宝为西晋征西大将军,西晋末年随司马王室征战南迁成为毛氏始祖。自此便有了“北毛”和“南毛”之分。毛宝之孙毛琚因平定桓玄有功,朝廷追封为“归乡公”,食邑信安(今整个衢州地区)。直至八世孙毛元琼于梁武帝大同年间(公元535—544年)定居江郎山北麓,因号清漾,清漾村因此得名。至毛元琼第十六世孙宋工部尚书毛让因子毛休任江西太守又迁
往江西龙城,开创了江西吉水毛氏。元朝末年,吉水茶乡人毛让第二十一世孙毛太华因避朱元璋和陈友谅战乱赴云南从军,明朝初年因军功从云南拨入湖南湘潭定居,为韶山毛氏始祖。韶山毛氏繁衍到了第二十世时,一代伟人毛泽东诞生!
“江山代有人才出”,清漾毛氏曾出过8位尚书,80多位进士和200多位毛氏名人。尤须一提的还有人称“明朝包青天”的“三部尚书”毛恺。毛恺,字达和,号介川,清漾毛氏第二十七世孙。自嘉靖十五年(1536年)起进入仕途,先后四十余年历官廿四任,其一生廉洁自律,刚正不阿,人称“毛尚书”。别人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而他却是两袖清风,被老百姓亲切的称为“毛青天”。四百多年来,关于毛尚书的佳话一直在江山民间广为流传。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毛尚书清正廉洁的故事。据说当年他家人为造一座府堂,因地界问题与邻里发生纠纷,便写信给在京做刑部尚书的毛恺,毛恺回信说:“千里修书为堵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那位邻居得之此事后大为感动,主动提出无偿奉送所占用的角落,但家人怕受毛恺谴责没敢要,就这样好好的一座府堂就缺了一角,四百多年来人们在惋惜的同时也被毛尚书的高尚情操所感动着。
清漾毛氏分支派系繁盛,遍布全国,江南毛氏十有八九都是清漾的分支,其中要数韶山毛氏的名声最大。
各位领导,清漾村的游览马上就要结束了,但清漾村的毛氏文化源远流长,如果您觉得意犹未尽的话,欢迎您再次莅临指导!
附件:
1、清漾祖宅风水解说词
2、领导考察照片解说词
附件1:
清漾祖宅风水解说词
在《礼记》中曾有记载:“凡在宅左有流水谓青龙,右有长道谓白虎,前有污池谓朱雀,后又丘陵谓玄武,为最贵之地。”大家请看,在我们的左前方有一条文溪,它望祖宅而来,绕村而去。右前方是一条通往赣、闽的千年古道即风水中的所谓白虎。“前有污池谓朱雀”,祖宅前面的这个莲花池就是污池。“后有丘陵谓玄武”,我们对面的一脉丘陵即玄武。这样就应和了有依、有靠、有辅、有弼的风水格局了。若抛开吉凶贵贱等传统观念,单就景观和功能来说,祖宅左边的淙淙流水,既解决了平时饮用洗涤的问题,也给住所平添了一处自然景观,并滋润草木以无限生机。您再看右边,这条长道一直通向远方的坦途,这不仅解决了出行的问题,同时还是一个人际交流和经济收入的来源。宅子前边的一洼“污池”,让排水不成问题。最后,在我们的正前方看到的连绵起伏的丘陵就是仙霞山脉。仙霞山脉是武夷山的余脉,也是清漾的龙脉所在。整个村庄俨然是一座天然园林。按照传统的风水理论,村落选址最理想的模式是:枕有主峰来龙山,亦称靠山,且来龙山后要有龙脉,即与大山形式相连通。村落的左右有略次于龙山的山冈或土丘,俗称扶手。村落前有月牙形池塘或弯曲的水流,水流对面有一座对景山,也称案山。接下来让我们把清漾村的选址与最佳风水模式进行对照一下吧:清漾村背靠的是仙霞山脉,而仙霞山脉正处于绵延不绝的武夷山脉
上,仙霞山脉即是清漾村的龙脉。再来看看前面的圆形山丘,圆形山丘左为卧龙岗,右称凤凰山,这就是扶手了。如果把中间圆形山丘比作是一颗明珠的话,这里就形成了龙凤抱珠、龙凤呈祥的格局了。前方的莲池再加上其对面的塔山,理想的风水格局也使这里的山水呈现出无比的和谐之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臵,人才辈出的毛氏家族,早已验证了清漾风水的独到之处。
附件2:
领导考察照片解说词
2006年8月16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江山考察,当时平未安排到清漾村,听了介绍之后,他多次提出要到清漾村走一走、看一看。现场考察后,总书记指出:江山要加强对清漾村保护与开发,把它建成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并与江郎山景区联成一体,发展乡村旅游。之后,习近平同志不断升调主要岗位,及直国家领导人。清漾自此备受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江山市也立即把开发清漾村列为工作重点,重金投入,开发工程全面上马,2008年4月,清漾毛氏文化村初具规模,对外开放。所以清漾村能有今天的发展,也得归功于各级领导对清漾的关怀。
第三篇:“四个100%”背后的故事
“四个100%”背后的故事
作者:single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时间:2007-07-11 14:59 人气:324
■采访人:通讯员 鲁战勋 皮凯
■讲述人:大连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2007届国防生
在大连理工大学2007届毕业国防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国防生班引人瞩目。经过四年学习,这个班的学生100%被保送或考取研究生;100%军政素质优良;100%成为共产党员;100%要求到部队基层任职。这骄人的成绩是如何取得的?
真正的冠军不会因起跑不利放弃
杨臣:刚入学时,我的成绩并不好,与非国防生同学相比入学成绩差距有10多分。大一上学期,我并没有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在期末学习成绩排名中,我在全院160名新生中排到了131名。当时我很迷茫,甚至有些自卑,怀疑自己能不能顺利毕业。
这时,国防教育学院和院里的辅导员老师对我们这些国防生进行了学习方法系列辅导,其中同高年级学长之间的学习交流对我帮助很大。我开始认识到,尽管我在学习的起跑线上慢了半拍,但只要树立信心,最终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从大一下学期开始,我的学习成绩有了稳步提高。到了大三下学期,我的学习成绩已经在全系排到了40名左右。2005年,我与其他同学在全校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了三等奖。毕业前,我成功考取了学校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的研究生。
赵佳明:“学生的天职是学习”。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就听老师说过,“学在大工”。入学后,我深切感受到了学院严谨的优良学风。可是,当时我对学习并不感兴趣,加上入学成绩还可以,毕业后到部队不愁就业,自以为学习成绩过得去就行。
在第一学年,我把精力过多地用在了社团工作上。那次上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正赶上校运动会,到了上课时间,还有些事情没干完,就逃了课。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第一学年结束,我的学习成绩由全院的40多名下滑到了120多名。
在军地领导的帮助下,我逐渐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国家依托普通高校培养国防生,是为了提高军队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我学会了处理学习与活动的关系,连续两年被学校评为“优秀学生干部”,并在研究生考试中取得了397分的好成绩。
【相关链接】
由于受志愿填报、身体条件和高考成绩等环节的综合制约,在每年国防生招生录取中,都会有一些国防生最终以低于本专业分数线的成绩被录取。与普通大学生相比,他们毕业后就能到部队工作,不用考虑就业出路问题,但除了要参加文化课学习外,他们要完成450学时-550学时的军政基础训练,这意味着他们要承担更为沉重的学业负担。
入学成绩低、就业有保障、学业负担重没有成为学习不好的理由。与非国防生相比,这个班的学生入学时高考分平均低了22.12分,但到毕业时他们学习成绩的平均分却高了6.02分。据统计,该校2007届毕业国防生共有65人,有32人已被军地院校录取为研究生。真正的冠军不会因起跑不利而放弃。
没有过硬的军政素质不配穿军装
于博:成为军人是我从小的梦想,可是入学军训头几天我就打起了退堂鼓。每一次在烈日下站军姿时,汗水都会浸透衣衫,时间显得那样漫长。开始我们是紧张而兴奋的,但伴随着毒辣的阳光,我们的抱怨情绪也在不断滋长。
看到我们的低落士气,国防教育学院请专家给我们上了生动的立志教育课,教官还在休息时给我们讲部队开展练兵比武的故事。我们渐渐明白了这样的道理:作为军人就必须军事素质过硬,这样才能担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
从这以后,我在训练中严格要求自己。在军训中期,我还入选了国防生队列班,在最后的军训汇报会中为全校师生展演。我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经过不懈努力,在最后的汇报展演中我们终于受到了全校师生以及部队领导的好评。
冯常顺:大三的暑期,我们来到了驻军某部的国防生见习基地。军营紧张的一天生活开始了,上午是队列训练,我有气无力地做着动作。“抬头”,“把胸挺起来”。班长重复着口令,而我却在想:这样的训练有什么意思,我们将来是要当军官的。
正当我心不在焉时,班长厉声喝道:“第四名,把头抬起来!”我一下子愣住了。太阳底下,班长涨红的脸上汗水流淌。他慢慢地说:“是的,我只是个普通战士。将来,你可能成为我的排长、连长。但是,要想成为军官,首先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士兵!”
面对这个年纪跟我差不多的士兵,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打铁先要自身硬,身先士卒胜于空洞说教。无论将来我在部队担任什么职务,每当我站到训练场上时,我都会想起这一幕,都会衷心地感谢这位班长。
【相关链接】
作为国防生,后备军官的特殊身份注定了他们要比普通大学生承担更多的使命与责任。他们是驾驭未来高技术战争的指挥员,是部队新军事变革的中坚力量。国防生军政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今后部队全面建设的水平。国防生在校期间要利用双休日和假期完成规定的军政训练,这是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成为合格军官所必需的。
为了培养国防生过硬的军政素质,大连理工大学于2004年率先在全国普通高校中成立了国防教育学院,成立了专门的军事教研室。以学校武装部和选培办的专职教员为主,学校从大连舰艇学院和沈阳军区聘请了17名兼职教员,并建立了备课、试讲、查课和教学研究等制度,确保授课质量。
我们愿意接受党组织的一切考验
王雪:2004年11月,我看着也是国防生的冯常顺同学面对党旗郑重宣誓,心里别提多难受了。同样有着优秀的学习成绩,同样对党组织有着深厚的感情,而我却没能成为本年级的第一批党员。我难以接受这个事实,思想上一度有些困惑。
通过选培办和院系党组织悉心帮助,以及针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学习,我终于认识到:党组织对一名大学生党员的要求不仅仅只是优秀的学习成绩,在思想上、工作上以及其他诸多方面都有全面具体的要求。入党的要求没被批准,只能说明自己还不够优秀。
我摆正了心态,努力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在完成学习主业的同时,我积极投身学生工作,学习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2005年5月28日,我终于站在党旗下举起了右手,庄严地喊出了一个共产党员铮铮的誓言——“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刘名芳:在我们所有国防生看来,入党是无比光荣的事情,看着同学一个又一个地加入党组织,我在心里为他们感到高兴的同时也迫切希望自己能够早日成为党组织的成员。为此,我非常苦恼,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后来我才知道,我的困惑早已被冯常顺等党员同学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们主动与我沟通,并积极为我提供帮助和指导。通过与党员同学的交谈,我终于明白了入党的真正含义应该是承担起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责任与义务。
党指挥枪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作为国防生,加入党组织有着更为重大的意义。通过这些党员的悉心帮助,我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现在,我们班的同学都是共产党员。我们是一个团结的班集体,更是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
【相关链接】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支部建在连上,是军队建设的根本方针和基本原则。国防生作为军队干部的重要来源,将来能否以党员身份进入支部、参与管理,关系着军队建设的长期稳定与健康发展。目前,军队本科毕业生的党员比例一般在90%左右。
近年来,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坚持把国防生党建工作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以国防教育学院为依托,建立了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组织工作队伍,并单独成立了国防生党支部,坚持对国防生党员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在各级党组织的悉心培养下,该校2006年毕业国防生中,发展党员48名,党员比例达到了88.9%;2007届毕业国防生中,发展党员55名,党员比例达到了84.62%。
部队和基层是建功立业的大舞台
宋力君:即将毕业,周围的诱惑逐渐多了起来。当时,正赶上因特尔公司和大连理工大学共同建立了半导体学院,所应用的专业知识正好是我的研究方向。父母和亲友打来电话,希望我能慎重选择,他们认为留在地方可能会比去部队更有前途。
说实话,我感到心中很乱,各种想法不断碰撞。此时,全国掀起了向方永刚学习的热潮,他的事迹让我猛然惊醒:我这是怎么了?难道我忘记了自己的责任吗?难道我忘记了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了吗?难道我会舍弃这身心爱的军装吗?
不久后,在毕业入伍教育上,军事教研室刘教授的一席话更加坚定了我的决心,“你能穿上这身军装就是国家信任你,不能把这当儿戏,这是责任、是使命!”我们和普通大学生不一样,我们选择了国防生,选择了走进军营,就必须坚定地走下去,这是我们的责任。
宋中正:作为国防生,既然选择了军人这个职业,就要勇于承担建设强大国防的重任。我认为,要把大学四年所学到的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军队建设中去,更应该从基层做起,通过部队第一线的磨砺,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脚踏实地地开创事业。
通过军政理论学习,我知道了部队需要我们这样的人才去提高国防和军队的科学技术水平,实现“科技强军”的目标。另一方面,我的一位学长给了我很大的影响。我刚上大二时,他毕业入伍。我即将毕业时,他已在部队基层工作了两年。
虽然他的模样并没有太大改变,但是从他的行为举止中可以感受到军人所具有的独特气质。是什么使他在短短两年中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是基层部队的熏陶和锻炼。只有通过部队基层的锻炼才能使地方大学国防生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军官。
【相关链接】
作为从事国防生管理教育工作的依托培养工作者,如何通过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坚定学生献身国防、立志从军的理想信念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作为国防生,不将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军队集体联系起来,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军官。一纸《国防奖学金协议书》,签下的不仅是自己的名字,更是向祖国和人民的庄严承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基层工作能力的培养是干部成长发展的基础素质,对干部的整个成长过程都将产生深远影响。“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国防生,都想干出一番事业,报效祖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应该说,基层是军人建功立业的最佳舞台。
《中国教育报》2007年7月11日第7版
第四篇:《酒干倘卖无》背后的故事
《酒干倘卖无》背后的故事
“酒干倘卖无”的意思是闽南语“有空酒瓶卖吗?”,是收酒瓶的叫卖语。《酒干倘卖无》是一首台湾80年代传遍华夏大地的歌曲,是电影《搭错车》的主题曲。
《搭错车》是台湾影史上最著名的一部歌舞片,影片中孙越饰演哑叔,是一个退役的台湾老兵,以捡拾破烂为生,他不能说话,只能用唢呐吹出“酒干倘卖无”的声音,家里的墙壁是由空酒瓶叠成的。
穷苦的哑叔有一天去捡破瓶子时捡到了一个两个月大的弃婴,是个女孩。女孩身上有封信,信上写着:“她叫阿美,收养她的好心人,妈祖菩萨会保佑你――可怜人敬上”,哑叔高兴地把她抱回家去。哑叔每天忙忙碌碌,但看着她一点一点地长大,心里很高兴。邻居有一次调侃说,你捡回来的女儿不会是个哑巴吧?当天正好是女儿的一周岁生日,她争气地开口叫了声“爸爸”,这使哑叔激动不已,辛劳化成脸上的喜悦。
时间过了几年,某一天,哑叔的邻居捉了一只小狗跟哑叔商量,准备杀了吃肉,刚把小狗打个半死,没想到趁他们说话的时候,小狗跑到正在写作业的阿美身旁,阿美看到了受伤的小狗觉得很可怜,便要求哑叔把小狗留下养了起来,取名来福。
哑叔依然慈爱善良,家里依然不富裕,墙依然是那些酒瓶子。哑叔就那样用每日赚得的一点点钱,养大了阿美。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斗转星移,时光飞逝,老人鬓已如霜。阿美也长大了,变成了美丽乖巧、孝顺开朗、亭亭玉立的少女。哑叔终于苍老,皱纹、白发、瘦弱、老态龙钟。而当日留得一命的小狗也已成了威武的大狼狗。
阿美爱唱歌,有一副好嗓子。她结识了一个青年――时君迈,英俊而有才华,只是怀才不遇,仅仅是个默默无闻的词曲作者。他们彼此志同道合,情投意合,常常一起说些音乐,一起唱歌。
阿美越唱越出色了。后来,在时君迈的介绍下认识了一个搞唱片的经纪人,在这个经纪人的运作下她终于成名。由穷苦朴素,变得亮丽耀眼,但是却忙得没有时间回家,没有时间陪伴哑叔,没有时间和时君迈在一起。阿美和时君迈甚至有了争吵,他们的距离越来越远了。最后,阿美成了红透半边天的女歌星,而青年依旧是济济无名地涂写些词曲。
阿美出了名,却失去了自由,经纪人不许她回家,不许她和青年来往,更不许她和哑叔见面。因为,一个大明星,怎堪有个贫穷的家,怎堪有个没前途的男友,怎堪有个残疾的老父。那样会影响她在歌迷心目中的形象。
有一日,阿美召开记者招待会,哑叔和邻居阿明用了最大的努力以最体面的装束去记者招待会。久已不见,老人颤巍巍、激动地含笑看着女儿,渴望她叫他一声爸。阿美的经纪人在旁边一直阻止少女与这落魄的老人相认。镁光灯闪耀,阿美走去想拥抱老人却被经纪人拦住。现场骚乱,哑叔的邻居阿明开始叫嚣少女为什么不认爸爸,哑叔害怕自己会影响女儿的前程,于是推着邻居离开了。
破旧的家中,一下子变得寂静,没有了女孩的欢声笑语,只剩无边的空洞。哑叔落寞的身影和养了多年的来福同样低着头,仿佛知道主人的心痛。一天,哑叔在散步的时候,一辆摩托车疾驰过来,哑叔因为时时刻刻惦念着女儿,而没有留意那狂啸的马达声。来福一个飞奔扑向哑叔后背,把主人推到路边,自己却被摩托车撞飞轧过。哑叔把来福带回了家。兽医摇摇头,意思是没救了,然后告诉哑叔他们,还是人道毁灭吧。来福躺在桌子上,满身是血,身体一起一伏地急促呼吸,一双眼睛凄楚而痛苦地看着主人。哑叔老泪纵横,痛苦地举起了一根棍子,犹豫着,然后狠狠地朝来福的头部砸去„„与哑叔相依为命的来福离开了这个世界,哑叔处境更加凄凉!
一边,是落幕般的清冷;一边,是舞台上的喧嚣。
一边,是曲终人散的凄凉;一边,是好戏开幕的热烈。
一边,是失去的悲伤;一边,是成功的喜悦。
阿美终于成了台湾当红的歌星,她吩咐经纪人带20万(70年代)给哑叔,希望哑叔能买间新房子,希望他能生活得比以前舒适。阿美并非冷血,她也在无奈中挣扎和矛盾。之后父女俩一直没再见面。阿美的成功,阻断了他们的联系。以至于对老父的疾病,阿美一无所知。
阿美要开演唱会了。时君迈在阿美家附近时想去看看阿美的父亲,走到阿美父亲的窗前,邻居给时君迈讲述了阿美父亲从小用《酒干倘卖无》的小号声来逗阿美欢乐。在这一瞬间,时君迈得到了灵感,立马回到家里写了一首歌,在演唱会前几天寄到阿美手里。阿美看了歌词痛哭流涕,她不停地学唱,父亲辛苦抚养她长大的一幕幕全都如潮般涌向眼前。
演唱会开始了,当阿美唱完第一首歌时,哑叔的邻居阿满嫂跑来告诉阿美,哑叔心脏病发,阿美立即赶去了医院。但演唱会尚未结束,经纪人惟有找别的歌星上来替场。阿美赶到医院,连喊:爸,爸!可在阿美刚跨进门时,哑叔已经停止心跳了。阿美没能见到爸爸最后一面,痛哭流涕,伤痛欲绝。演唱会快要结束时,阿美赶了回来,含泪演唱了那首《酒干倘卖无》:
多么熟悉的声音,陪我多少年风和雨,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没有你哪有我。
假如你不曾养育我,给我温暖的生活,假如你不曾保护我,我的命运将会是什么。
是你抚养我长大,陪我说第一句话,是你给我一个家,让我与你共同拥有它。
虽然你不能开口说一句话,却更能明白人世间的黑白与真假,虽然你不会表达你的真情,却付出了热忱的生命。
远处传来你多么熟悉的声音,让我想起你多么慈祥的心灵,什么时候你再回到我身旁,让我再和你一起唱:
“酒干倘卖无,酒干倘卖无,酒干倘卖无,酒干倘卖无„„”
全场观众从来没有听到如此感人肺腑的歌曲,纷纷感动落泪。这就是那首曾经在祖国大陆大街小巷传唱的《酒干倘卖无》,时至今日,这首歌仍备受当代青年喜爱而成为许多人日不离口的小曲。
第五篇:酒干倘卖无背后的故事
那是一部关于《酒干倘卖无》的电影。片名叫《搭错车》——也许我比较愚笨,直到现在我还是不明白这个片名和故事内容有什么联系。但感人的是影片,可以不在乎其名。
那时候,是十多年前了。那时候,鲜有VCD,看的是租借来的录相带。那时候,我还只是上小学。所以关于那部片子,我也只能拾起记忆中残存的斑斑碎片。
故事主人公哑叔是曾参加过抗日战争的退伍军人,他在一次冲锋时被敌人用刺刀割断声带,变成了哑巴。他后来到了台湾,靠捡破瓶子为生,他家里的墙壁是由一个又一个空酒瓶叠成的。他不能说话,只能用唢呐吹出“酒干倘卖无”的声音。
穷苦的哑叔有一天去捡破瓶子时捡到了一个两个月大的弃婴,是个女孩。女孩身上有封信,信上写着:“她叫阿美,收养她的好心人,妈祖菩萨会保佑你(字幕上是“你”,字条上是“您的”)--可怜人敬上”哑叔满脸笑容,高兴地把她抱回家去。回到家之后,哑叔和老婆吵了起来,因为老婆实在忍受不了本来已经穷困潦倒的家庭还要再多抚养一个人。经过多次争吵,哑叔的老婆实在忍受不了这种生活,于是她写了封信放在桌上,就离开哑叔了。单身而又穷困潦倒的哑叔养育着一个未满周岁的婴儿。他每天忙忙碌碌,但看着她一点一点地长大,心里也是很高兴的。邻居有一次调侃说,你捡回来的女儿不会是个哑巴吧。结果这个女儿在当天一周岁时终于争气的开口叫了声爸爸,这使哑叔激动不已,辛劳化成脸上的喜悦。
时间又过了几年,某一天,哑叔的邻居捉了一只小狗,跟哑叔商量,准备杀了吃肉,刚把小狗打个半死,没想到趁他们说话的时候,小狗跑到正在写作业的阿美身旁,阿美看到了受伤的小狗,觉得很可怜,便要求哑叔把小狗留下养了起来,取名来福。哑叔依然慈爱善良,家里依然不富裕,墙依然是那些酒瓶子。哑叔就那样用每日赚得的那一点点钱,养大了阿美。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斗转星移,时光飞逝,老人鬓已如霜。阿美也长大了,变成了美丽乖巧、孝顺开朗、亭亭玉立的少女。哑叔终于苍老,皱纹、白发、瘦弱、老态龙钟。而当日那留得一命的小狗也已成了威武的大狼狗。
阿美爱唱歌,有一副好嗓子。她结识了一个青年——时君迈,英俊而有才华,只是怀才不遇,仅仅是个默默无闻的词曲作者。他们彼此志同道合,情投意合,常常一起说些音乐,一起唱歌。
阿美越唱越出色了。后来,在时君迈的介绍下认识了一个搞唱片的经纪人,在这个经济人的运作下她终于成名。由穷苦朴素,变得亮丽耀眼,但是却忙得没有时间回家,没有时间陪伴哑叔,没有时间和时君迈在一起。阿美和时君迈甚至有了争吵,他们的距离越来越远了。最后,阿美成了红透半边天的女歌星,而青年依旧是济济无名地涂写些词曲。
阿美出了名,却失去了自由,经纪人不许她回家,不许她和青年来往,更不许她和哑叔见面。因为,一个大明星,怎堪有个贫穷的家,怎堪有个没前途的男友,怎堪有个残疾的老父。那样会影响她在歌迷心目中的形象。
有一日,阿美召开记者招待会,哑叔和邻居阿明用了最大的努力以最体面的装束去记者招待会。久已不见,老人颤巍巍、激动地含笑看着女儿,渴望她叫他一声爸。阿美的经纪人在旁边一直阻止少女与这落魄的老人相认。镁光灯闪耀,阿美走去想拥抱老人却被经纪人拦住。现场骚乱,哑叔的邻居阿明开始叫嚣少女为什么不认爸爸。哑叔害怕自己会影响女儿的前程,于是推着邻居离开了。破旧的家中,一下子变得寂静,没有了女孩的欢声笑语,只剩无边的空洞。哑叔落寞的身影,和那只养了多年的来福,同样低着头,仿佛知道主人的心痛。
一天,哑叔在散步的时候,一辆摩托车疾驰过来,哑叔因为时时刻刻惦念着女儿,而没有留意那狂啸的马达声。来福一个飞奔,扑向哑叔的背后,把主人推到路边,自己却被摩托车撞飞,轧过,从肚子碾过,翻了个身,躺在路边,腹部起伏,满地是血。
哑叔把来福带回了家。兽医摇摇头,意思是没救了,然后告诉哑叔他们,还是人道毁灭吧。
来福躺在桌子上,满身是血,身体一起一伏地急促呼吸,一双眼睛凄楚而痛苦地看着主人。哑叔老泪纵横。总归是要死,与其让它忍受疼痛的煎熬,不如让它痛快地离去。哑叔痛苦地举起了一根棍 子,犹豫着,然后狠狠地朝来福的头部砸去„„与哑叔相依唯命的来福也离开这个世界了,哑叔处境更加凄凉。
一边,是落幕般的清冷;一边,是舞台上的喧嚣。一边,是曲终人散的凄凉;一边,是好戏开幕的热烈。一边,是失去的悲伤;一边,是成功的喜悦。阿美终于成了台湾当红的歌星,她吩咐经纪人带20万(70年代的20万应该等于2011年不少钱了)给哑叔,希望哑叔能买间新房子,希望他能生活得比以前舒适。阿美并非冷血,她也在无奈中挣扎和矛盾。之后父女俩一直没再见面。阿美的成功,阻断了他们的联系。以至于对老父的疾病,阿美一无所知。
阿美要开演唱会了。时君迈在阿美家附近的时候想去看看阿美的父亲,走到阿美父亲的窗前,邻居给时君迈讲述了阿美父亲从小用《酒干倘卖无》的小号声来逗阿美欢乐,在这一瞬间,时君迈得到了灵感,没有见阿美的父亲,而是立马回到家里,为了唤醒阿美,为她写了一首歌,就是这首《酒干倘卖无》。时君迈在演唱会前几天把歌寄到了她手里。阿美看了歌词,痛哭流涕,她不停地学唱那首歌,父亲辛苦抚养她长大的一幕幕全都如潮般涌向眼前。
演唱会开始了,当阿美唱完第一首歌的时候,哑叔的邻居阿满嫂跑来,告诉阿美,哑叔心脏病发,快不行了,阿美立即赶去了医院,但演唱会尚未结束,经纪人唯有找公司里别的歌星上来替场。阿美赶到医院,终于见到了父亲,阿美连喊:爸,爸!可此时,哑叔已经在阿美跨进门前停止心跳了。哑叔去世时也没看女儿最后一面,阿美也痛哭流涕,伤痛欲绝。演唱会快要结束的时候,阿美含泪演唱了《酒干倘卖无》„„
观众们从没听见过这么动人的歌曲,全场观众感动落泪,报以雷鸣般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