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方科技学院2009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参考题目

时间:2019-05-14 14:39: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万方科技学院2009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参考题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万方科技学院2009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参考题目》。

第一篇:万方科技学院2009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参考题目

万方科技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

暑期社会实践参考题目

1.互联网在新农村文化建设(或经济发展)中的普及及其作用研究(以某个县、区、乡镇或自然村为例)

2.社区下岗职工再就业状况调查

3.农村留守子女的教育状况和心理状况调查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调查报告——以某一个具体的村庄为个案

5.阻碍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非经济因素分析

6.大学生村官(或者特岗教师)工作和发展状况的调查和思考

7.农村基层村民自治状况分析

8.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观及其影响

9.普通群众视角中的当代大学生形象调查分析

10.当前农村干部及群众法律意识的调查

11.新形势下,社会(企业)对人才需求特点调查分析

12.私营企业中工会组织现状研究

13.河南民间社会组织发展现状和趋势研究

14.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践与问题反思

15.新型农村医疗制度的推广现状及成效

16.农村宗教信仰和封建迷信活动状况及其对策研究(以某个县、区、乡镇或自然村

为例)

17.流动人口对当前生育水平的影响

18.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宅基地置换城市住房问题研究

19.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20.独生子女家庭老年人困难救助研究

21.河南地域文化资源产业化问题研究

2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问题研究

2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24.职业教育跨越发展研究

25.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与对策研究

26.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思路与对策

27.河南农民工就业形势、对策及其长效机制研究

28.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情况的调查

29.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现状调查

30.提高农民收入的途径调查

31.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调查

32.未成年人犯罪的状况及原因分析

3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34.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35.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考察分析增加农民收入,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对经济持续

稳定增长的必要性。

36.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37.城市与农村生育观的差异、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38.农地征用中侵犯农民利益情况调查

39.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

40.根据实习点的实际情况探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

41.探讨实习地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经验和对策。

42.网络社会中人们交往关系的变化与伦理道德的新课题研究

43.当前人们尤其是青年人的生活理想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看法调查分析。

44.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价值观调查分析。

45.结合实习地或单位的实际,探讨该地或单位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效

益的途径、意义和方法。

46.农村家庭收入与支出结构分析

47.百姓身边的食品安全问题调研

48.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

49.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诉求与工作满意度的调查

50.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现状的调查

51.农村环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52.城乡居民的闲暇生活调查

53.未成年犯罪原因调查及研究

54.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原因及现状研究

55.农村贫困人口生活保障问题研究

56.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问题研究

57.农村发展与农民利益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

58.信息时代公民隐私权保护问题研究

59.社会诚实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60.维护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研究

61.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

6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的社会保障新问题研究

63.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心态研究

64.就业压力与青年社会适应问题研究

65.河南民生问题及对策研究

66.河南城乡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研究

67.河南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68.政务公开与公民知情权的保障和实现机制研究

69.提高机关效能与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

70.网络舆论监督与网络反腐问题研究

71.河南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研究

72.提高河南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对策研究

73.河南企业社会责任建设问题研究

74.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

75.城市社区党的建设研究

76.反腐倡廉和权力制约机制研究

77.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调查与思考

78.防止农民负担反弹问题研究

79.强化农村土地管理研究

80.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研究

81.农村文化中心建设研究

82.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

83.解决“三农”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问题研究

84.农村体育的状况、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

85.繁荣农村文化研究

86.农民增收障碍因素分析与对策

8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问题研究

88.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研究

89.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90.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研究

91.城中村、城边村集体土地置换问题研究

92.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9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94.提高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能力问题研究

95.加速劳动力转移与保持农村社会生机和活力研究

96.劳动力转移中的妇女问题研究

97.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网吧管理的研究

98.青少年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与素质教育研究

99.关于男女性别比例失调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100.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第二篇:万方科技学院2009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格式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2009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四号宋体)

调查报告标题(二号黑体加粗)——调查报告副标题(宋体三号)

作者

系别

专业

年级

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题目:

××××××××××(小二号黑体加粗)

社会实践主要内容:

××××××××××××××××××××××××××××××××××××××××(四号宋体)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评语: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成绩:

评定教师签字:

年月日

论村民自治

张三

摘要:(150字~300字)

关键词:(3~5个)

一、文字格式

(一)字体:宋体

(二)字号

1. 标题:二号,粗体

2. 作者:三号,粗体

3. 一级标题:三号,粗体

二级标题:四号,粗体

三级标题:小四号,粗体

正文:五号

(三)行距:单倍行距

例:

一、村民自治的历史

(一)村民自治的概念

1.村民自治

村民自治的概念来源于……

二、版面格式

1.加页眉,内容为: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2010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字体为:小五号

2.页面设置

(1)页边距

上:2.5厘米下:2.5厘米左:3厘米右:3厘米装订线:0厘米

(2)页眉:1.5厘米

页脚:1.5厘米

(3)纸型:A4,纵向

3.插入页码,位置:页面底端

对齐方式:两端

4.注释

采用尾注,自定义标记为[1],[2],[3]……

第三篇:万方科技学院2009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格式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2010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2009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未成年人犯罪的状况及原因分析

——对部分地区未成年人犯罪情况调查

作者熊加毫

系别电气与自动化工程系

专业通信工程

年级09级—1班

学号0916303041

成绩

指导教师成小明

2011年8月20日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题目:

未成年人犯罪的状况及原因分析

社会实践主要内容: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趋势,总的来说呈上升态势,犯罪数量增多,案情复杂,恶性案件突出,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如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成为困扰各界部门的热点问题。因此,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对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了解未成年人的犯罪状况,及原因分析很重要。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评语: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成绩:

评定教师签字:

年月日

未成年人犯罪的状况及原因分析

一,摘要

未成年人犯罪是当今世界性的一大严重社会问题。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成上升趋势,每年有数千名未成年罪犯被收监关押改造。未成年人的文化素养,道德水平等情况,不仅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并且对于国家、社会乃至世界的前途与未来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重视和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研究,是关系到未来发展的大问题。针对目前我国未成年犯罪人数增多,案件数量增大,犯罪后等愈加严重的状况,从中找出社会、家庭等方面原因,找出犯罪主体、类型等方面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积极有效的预防对策。这对我国未成年人的成长及国家未来的发展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面对未成年人犯罪逐年上升趋势,面对未成年犯罪中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我们应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科学的分析未成年人犯罪,正确掌握其规律,采取有效对策,积极进行预防。综合治理,全社会共同努力,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

关键词:未成年人 犯罪 原因

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状况及原因,暑期特别对未成年人教育基地和少管所走访和了解。以及对当代部分未成年人的问卷调查。本人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状况及原因分析如下。

一、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状况

在未成年人当中,我国习惯于把不满十四岁的人称为儿童。再结合到我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为已满十四岁以及对已满十四岁不满十八岁的人犯罪负刑事责任的规定看,所谓未成年人犯罪,就是指已满十四岁不满十八岁的人构成的犯罪。我国当前未成年犯罪的增多,与国际社会一些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所出现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增长状况颇为相似。虽然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无论从数量还是严重程度,均较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未成年人犯罪要轻,但是某些方面却有靠拢的趋向。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1、未成年人犯罪主体初犯年龄降低

初犯年龄降低。据统计,80年代以来青少年犯罪人的平均年龄较过去降低了1至2岁,14岁至17岁已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高发年龄段。随着我国社会物资条件的改善,公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未成年人身体发育加快,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未成年人发育成熟比五十年代提前2-3年,14-17岁之间的孩子,身体外貌与成年人没有多大的区别。力量可与成年人抗衡。性器官的成熟也使他们产生了参与社会交往的要求。但是,他们的心理条件尚不成熟,辨别能力、自控能力、承受能力等方面都存在欠缺。在身体与心理的矛盾斗争过程中,违法犯罪自然就多。所以,14-17岁这一段时间被认为是未成年人的危险年龄。

2、未成年人犯罪类型中新型犯罪增多

80年代以来,未成年人犯罪除传统的犯罪类型外,一些新型的犯罪类型日见增多。例如绑架、劫持人质、雇佣杀人、卖淫嫖娼、制造贩卖吸食毒品、涉枪案件、盗窃机动车、信用

卡犯罪、计算机犯罪等逐渐突出。近年来,互联网在我国迅猛发展,上网人数已达2650万,其中青少年占80%以上。随着互联网“信息垃圾”的增加和“网络犯罪”的出现,这些网络问题对青少年产生的负面影响引起了社会焦虑。从非法侵入电脑的“黑客”来看,80%以上是熟练掌握电脑技术的年轻人。这些未成年人新型犯罪的增多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3、未成年人犯罪形态变化

团伙犯罪突出。据调查、未成年犯罪案件中,约有80%是结伙作案。盗窃、诈骗、抢劫、流氓团伙占约大多数,尤其是一些中学学生结伙违法犯罪案件迅速增多。出现了一些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这些犯罪组织有自己的帮规,而且主要从事杀人、抢劫、强奸等严重刑事犯罪,作案手段凶残,成人化,具有疯狂的掠夺性和报复性。2004年6月4日,河南法制频道报道:开封市午朝门派出所抓获一个由四个未成年人组成的抢劫、盗窃团伙,这四个孩子年龄都在15-18岁之间,都是来自离异家庭,据其中的李某讲,他们没事了就整天整夜上网游戏、聊天,没钱了就去偷、去抢中小学生。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发展趋势。

1、低龄化、团伙化、犯罪手段成人化

犯罪的初始年龄降低,最小的有九岁就实施犯罪行为。由于未成年的乐群性、模仿性、相互感染性,很容易形成团伙。而结交朋友不慎,也是导致团伙犯罪的因素,在查获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大约有80%是团伙作案。未成年人犯罪手段也变得越来越狡猾、诡秘、而且带有智能性,这几方面的发展趋势同前面所讲的目前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是相吻合的。

2、由于家庭原因犯罪的比例上升

据有关部门一次对全国八省市二千名未成年犯调查,父母分居、离异、再婚和丧偶的占24.1%,家庭成员或近亲属中有犯罪记录的占20.5%,有不良行为,而家长不过问或管不了的占50%,家庭问题增多,无疑是导致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及犯罪行为的原因之一。

3、女性犯罪比例增大

女性犯罪增加在整个犯罪中是有普遍性,而在未成年犯中,也有明显趋势,尤其是一些年幼无知的女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触犯了法律。据调查,女性违法犯罪大多是性犯罪,如卖淫等,其次是诈骗、盗窃。

4、有失学、辍学经历占的比例较高

通过对未成年在押犯的调查显示,犯罪前的辍学经历的占58%,有个别地方,有逃学、旷课经历的占到91%以上。因此说,流失生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后备军。

5、外来人口中未成年人犯罪比例增多

据统计,北京市外来人口犯罪占整个刑事案件的60%以上,而在查获的外来人口作案成员中,70%以上是青少年。我们所在的开封市,外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比例也大大增多。比如近两年比较引起市民关注的新疆小孩绺窃、盗窃案,曾因作案在大白天闹市区,明目张胆尾随路人绺窃引起市民公愤。除此之外,还有大量农村少年进入城市后违法犯罪。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由于未成年人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与成年人有较大的不同。未成年人的经历十分短暂,活动的空间主要在家庭、学校之间,所以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和要在于家庭、学校、社会和未成年人自身这几方面:

(一)家庭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影响。

家庭是未成年人活动的第一空间,由于血缘关系的决定影响,家庭教育是其他任何教育都无法代替的。年龄越小,对家庭的依附性就越大,与他亲近的人对他的影响和作用也就越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家庭的社会责任感、适度亲情、教育方法以及自身形象是家庭内聚力强弱的杠杆。内聚力愈强,家庭成员犯罪的苦恼性、可能性就愈小。结构破裂的家庭,亲情不适度家庭,成人行为不端家庭对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影响较大。不正确的家庭在青少年的心理造成难以矫治的人格障碍,形成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有些家庭,父母不和、闹离异、经常吵架、打架,给未成年的孩子造成了心理伤害;有些家庭经济条件差,父母自己人穷志短,爱贪小便宜,不能培养孩子自强自立的精神,造成一些孩子贪财好利去偷、去抢;有些家庭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孩子期望过高不切实际,当孩子有过错或学习成绩不理想时,不是打就是骂,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在这种“高压”下,造成孩子厌学、甚至厌世等畸形心理;有些父母自身行为不检点、不务正业、经常酗酒、赌博、使孩子形成不健康的亨乐观、人生观;还有些家庭,溺爱孩子,对孩子视若掌上明珠,含在嘴里怕滑了,拿在手中怕丢了,重视物质方面的满足,忽视了思想品德的教育,娇生惯养,日积月累,助长了子女的自私和奢侈;更有些家长没有履行好法定的监护义务,整日忙于自己的事,不关心子女,任其发展,不闻不问,久而久之,使孩子孤独、自闭、自卑以至怨恨、狂妄,极易被坏人所引诱、利用,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学校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

学校是未成年人接受正规的社会化教育的主要场所,是社会化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学校的作用不仅是传播知识,同时还负有塑造美好心灵,灌输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情操的职责。但是,我国的教育体制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重智力轻德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对一些基本的社会常识、做人道理和社会公德规范教育不够;对学生的法制教育缺乏,很少上法制课,进行普法教育。在具休教育中过高要求,方法死板,忽视了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甚至有的逃学、辍学。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有些学校乱收费,乱办班,甚至压制学生向家长要钱,使一些学生感到没有钱干什么都不行,产生不良心理。调查发现,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中普遍存在着厌学情绪。学校教学秩序差,教学水平低,老师不关心学生,教育方法不当,升学无望,学了没用的想法流行的地方,违法犯罪率就高。

(三)社会环境因素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

社会环境大至整个社会,小至未成年人的生活空间。从大的社会环境来讲,我国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金钱的力量显露无遗。有的人不择手段地捞钱,盗窃、抢劫、捌骗、贪污受贿、权钱交易;有的人吃喝玩乐,卖淫嫖娼,吸毒贩毒。这一系列社会丑恶现象的出现,使得整个社会大环境受到影响。未成年人活动的小环境也随之受到影响。一是未成年人闲暇生活的内容。如果未成年人闲暇时间常去一些本不该去的地方,比如:歌舞厅、录像厅、桑拿按摩房;常看不健康的书籍、音像制品、玩电子游戏、网络游戏,那么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就会逐渐成为牺牲品;二是交友不当。认识社会上一些有违法犯罪劣迹或别有用心的人并被他们引诱,利用成为违法犯罪的工具。根据司法部组织的调查,少年犯中经常接触有违法犯罪的同学或朋友的比例为68.17%,这就突出反映了不良交友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影响之大。近年来,社会上不三不四的坏人和一些没有改造好的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通过貌似正常的交往,采取各种卑劣手段,利用未成年人的弱点、腐蚀、拉拢、影响、教唆一些未成年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越来越多。

(四)未成年人的自身原因。

首先是未成年人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其生理基础是各个器官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发育由不成熟的过渡。尤其是在14岁之后,身体各器官及其功能急剧变化,导致心理上的社会化过程迅速发展,且不稳定,生理心理的发展不能协调地进行,以致在认识活动、情感反映、意志行为等方面出现一系列的不平衡不适应,他们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往往比成年人更为强烈。他们认识上敏感好奇,富于想像,喜欢直观模仿,但辩别是非能力差,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差,片面追求新奇刺激;他们自我意识增强,出现独立意向,逐步形成自我中心倾向,往往自命不凡,渴望早日步入社会,但因稚气未脱,往往不能如愿,使之理想与现实脱节,形成玩世不恭、善恶颠倒的心理倾向;他们情绪、情感不稳定、易于冲动,特别是狂暴的激情,使未成年人往往不能自控而走上犯罪道路。有的未成年人不懂法,不学习法律,不相信法律,对违法犯罪后果的严重性质预见不够。有的性格偏差,不善言谈,不与人交往,性格过分内向;有的情绪容易激动,好动好斗。还有的是特殊情况,比如生理方面某一种或几种元素缺乏或者过剩,身体器官出现病变,功能异化等。

注释:

①《未成年人犯罪的定罪与量刑》

②《北京日报》 2002年综合版

③《北京青年报》 2003年综合版

④《办理未成年人案件法律依据》

⑤《北京日报》 2002年综合版

⑥《未成年人犯罪的定罪与量刑》

第四篇: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参考题目

思想政治理论课

暑期社会实践参考题目

1.互联网在新农村文化建设(或经济发展)中的普及及其作用研究(以某个县、区、乡镇或自然村为例)

2.社区下岗职工再就业状况调查

3.农村留守子女的教育状况和心理状况调查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调查报告——以某一个具体的村庄为个案

5.阻碍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非经济因素分析

6.大学生村官(或者特岗教师)工作和发展状况的调查和思考

7.农村基层村民自治状况分析

8.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观及其影响

9.普通群众视角中的当代大学生形象调查分析

10.当前农村干部及群众法律意识的调查

11.新形势下,社会(企业)对人才需求特点调查分析

12.私营企业中工会组织现状研究

13.河南民间社会组织发展现状和趋势研究

14.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践与问题反思

15.新型农村医疗制度的推广现状及成效

16.农村宗教信仰和封建迷信活动状况及其对策研究(以某个县、区、乡镇或自然村

为例)

17.流动人口对当前生育水平的影响

18.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宅基地置换城市住房问题研究

19.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20.独生子女家庭老年人困难救助研究

21.河南地域文化资源产业化问题研究

2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问题研究

2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24.职业教育跨越发展研究

25.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与对策研究

26.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思路与对策

27.河南农民工就业形势、对策及其长效机制研究

28.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情况的调查

29.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现状调查

30.提高农民收入的途径调查

31.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调查

32.未成年人犯罪的状况及原因分析

3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34.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35.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考察分析增加农民收入,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对经济持续

稳定增长的必要性。

36.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37.城市与农村生育观的差异、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38.农地征用中侵犯农民利益情况调查

39.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

40.根据实习点的实际情况探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

41.探讨实习地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经验和对策。

42.网络社会中人们交往关系的变化与伦理道德的新课题研究

43.当前人们尤其是青年人的生活理想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看法调查分析。

44.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价值观调查分析。

45.结合实习地或单位的实际,探讨该地或单位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效

益的途径、意义和方法。

46.农村家庭收入与支出结构分析

47.百姓身边的食品安全问题调研

48.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

49.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诉求与工作满意度的调查

50.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现状的调查

51.农村环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52.城乡居民的闲暇生活调查

53.未成年犯罪原因调查及研究

54.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原因及现状研究

55.农村贫困人口生活保障问题研究

56.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问题研究

57.农村发展与农民利益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

58.信息时代公民隐私权保护问题研究

59.社会诚实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60.维护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研究

61.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

6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的社会保障新问题研究

63.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心态研究

64.就业压力与青年社会适应问题研究

65.河南民生问题及对策研究

66.河南城乡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研究

67.河南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68.政务公开与公民知情权的保障和实现机制研究

69.提高机关效能与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

70.网络舆论监督与网络反腐问题研究

71.南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研究

72.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的对策研究

73.企业社会责任建设问题研究

74.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

75.城市社区党的建设研究

76.反腐倡廉和权力制约机制研究

77.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调查与思考

78.防止农民负担反弹问题研究

79.强化农村土地管理研究

80.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研究

81.农村文化中心建设研究

82.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

83.解决“三农”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问题研究

84.农村体育的状况、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

85.繁荣农村文化研究

86.农民增收障碍因素分析与对策

8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问题研究

88.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研究

89.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90.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研究

91.城中村、城边村集体土地置换问题研究

92.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9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94.提高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能力问题研究

95.加速劳动力转移与保持农村社会生机和活力研究

96.劳动力转移中的妇女问题研究

97.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网吧管理的研究

98.青少年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与素质教育研究

99.关于男女性别比例失调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100.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第五篇:暑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

关于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调研

摘要: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在以农业为主的我国越来越重要并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关注。近几年来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上虽做过很大的努力,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至今仍未形成一套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此通过对农村社会保障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在本文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后提出了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农村 社会保障 现状 问题 对策

第一部分:前言

一、农村社会保障的概念

农村社会保障是指以地方政府为主,以基层社区为依托,由国家、社区、公民群体及个人合作兴办,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和个人消费支出集中资金,向农村社会成员中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者、经济收入低于贫困线者提供物质帮助,以保证其基本生活的需要,促进农村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一种制度。虽然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的问题依旧存在。该问题在农村社会保障问题上的突出表现为政府扶持力度小、覆盖范围窄、法律制度缺失、保障水平不强等。

二、现行农村社会保障的模式及实现途径

通过暑假对###,##等乡镇的实地调查发现,了解到农村现行社会保障模式的具体类型和救济途径有:

1、家庭赡养。以子女供养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赡养一直是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形式,它不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还是法律赋予的老年人的基本权利。

2、土地保障。土地既是农民的生产资料又是生活资料,具有生活保障功能,是农民实现自我保障的基础和依托。

3、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坚持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政府、集体、个人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是农民医疗需求的基本保障,通过近几年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治病难的问题。

4、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坚持政府主导与农民自愿相结合、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办法,目前正处于推广的起步期,是今后很长时期内需要重点引导和普及的一项基本生活保障。

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指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施的差额补助制度。

6、老年人生活补助。指对在农村年龄超过六十的老人每年发放一笔小额的补助。

除以上几项普遍实施的社会保障措施外,国家针对特殊的群体也采取了许多不同的保障形式,如对于符合五保条件的公民给予的农村五保供养待遇;对老红军、复员军人、伤残军人等由民政部门给予优待抚恤保障;对符合条件的计划生育户给予的计划生育奖励扶助保障;

12以及其它自然灾害专项救助、特困救助等生活救济。

三、现行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状况

通过暑假对###,##等乡镇的实地调查发现,了解到农村现行社会保障的发展状况:

1、家庭赡养。在农村大多数子女都很孝顺,会按时的给父母赡养费用,有些父母直接和自己的儿子住在一起,所以吃住都由自己的孩子负责。但也会有少数的人因为和父母的关系而不愿赡养自己的父母。

2、土地保障。大部分的农民都有自己的土地,农民可以利用自己的土地种植水稻或者承包给别人用来种植西瓜、甘蔗等,从而获得相应的报酬。

3、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民的参加合作医疗的概率达到80%多,而且绝大部分的农民对农村合作医疗感到满意,因为参加了合作医疗后,农民生病的花费有一部分可以得到政府的补贴。

4、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还处在探索试点阶段,所以参保的人不是很多,而且由于农存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部分的农民不愿意花钱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有的农民甚至对养老保险不放心,以为是骗钱的。

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每年都有许多的人生活贫困,有的甚至还不能解决温饱问题。例如:一些无子女的老人,身带残疾的人和一些精神方面有问题的人。经过调查发现,政府每年会给这些人(所谓的低保用户)每年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施的差额补助制度给他们发放补助。

第二部分:主体

一、调查方法

此次调研主要采用实地走访、个例分析、参考文献的方法。实地走访方法,为了得到更加实效有效的信息,采取进行实地走访的方式进行调研,实地走访的调查对象主要是当地村里的领导,当地的农民,老人等群体。个例分析,个例分析主要是我们根据实地走访中所了解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调查对象进行深入采访,然后根据采访所得的具体而深入的信息进行个例分析。参考文献,因为社会在几年前就已经十分重视农村社会保障发展这一问题,社会上关于农村社会保障的调研报告、论文等参考文献十分多,他们的调研及研究成果毫无疑问在一定程度上能对我们的调查研究有着重要作用,例如有助于快速而准确的设计调查思路,现状分析,方案解决等程序。

二、调查研究发现的问题

此次调研经过实地到当地村子的调查:对当地村里的领导,当地的农民,老人等群体进行走访后,对一些问题加以询问后。大致发现了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一些问题。

1、家庭保障功能弱化。随着社会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一对中年夫妇将要承担双方父母四人的“生老病死”和一个或两个子女的抚养责任,这将使未来家庭不堪重负。同时,由于农村大部分青壮年都到发达的城市去打工了,家里基本上就剩下两个老人和几个小孩,万一老人生病或去了什么事要找个人照顾都不好找,这会使得农村养老问题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2、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目前,我国人口已进入老龄化阶段,全国70%以上的老龄人口分布在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会导致社会劳动人口减少、社会负担加重,同时在客观上也加重了农村养老的压力。

3、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问题。每年农村都有许多的人生活贫困,有的甚至还不能解决温饱问题。但是每年政府对每个村子里的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名额是有限的,这就造成了有一部分生活贫困的人不能得到该补助。而且确定该名额的标准和方法不一定会让所有的人都满意。大家都会觉得自己应该有权利获得该补助,但僧多粥少的现状还是存在的。

4、疾病问题依然是困扰农民生活的瓶颈因素。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功能不强,并且医疗费用日益高昂,许多的农民无钱治病,有病难医,不少农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而且农村医疗报销的范围和标准在各地有不同的规定,例如在农村看病只有在政府指定的医院治病,然后他们的医疗费用可以得到报销,如果到外省的医院医治的话,那就有可能不会得到报销。这肯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农村合作医疗应该发挥的功能。

5、社会保障的筹资问题。要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资金的来源和管理问题,一个是缴费的时间平衡问题。社会保障费用应来自雇员和雇主的缴费。目前,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筹资渠道单一, 养老保险名为三方筹资,则农民一方出资, 社会保险有名无实, 形同个人储蓄。

综上所述,“二元社会保障体系”导致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功能缺位,而且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还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虽然中央政府出台了一些政策和规定以用来确保农民应该获得的利益,但是由于现实因素的影响农民的利益和生活还是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当前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已无法适应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政府及相关的部门迫切需要建立符合现代文明,体现社会公平与公正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部分:结尾

一、健全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和建议

(一)提升家庭保障的功能作用。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新农村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提高土地产出效益,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提高农民子女的文化素质,改善其就业状况,增强其就业能力,提升农民子女的赡养能力,为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提供“造血”功能。

(二)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的立法工作。农村社会保障法制化一方面能够规范日常社会保障工作的管理与操作,另一方面能够通过法律的强制性提高公民的社保遵从度,保证社会保障工作的顺利推进。不仅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纵深发展的有力途径。开展农村社会保障立法,应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三)建立全面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网络。本着公平、正义、协调的原则,大力压缩行政支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增加社会保障支出总量,加大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建立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支出增长机制,尽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使农民享受与城市居民基本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

(四)拓宽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来源渠道。进一步整合民政、劳动、卫生、计生、扶贫等部门资源,成立统一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机构,采取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形式多方募集社会保障资金,中央财政、地方财政要明确各自责任和投资分配比例,适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社会保障资金支出比例,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五)完善农村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现阶段,应着重建立与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依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科学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优先建立与完善全面覆盖的、适应农村实际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按照一般地区普遍实施基本养老保险,经济发达地区附加推行补充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等多种形式,根据农村实际灵活规定缴费方式和缴费时间,规范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实现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逐步建立和健全灵活多样的养老保险制度。

(六)要提高农民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认识。正确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参加新农合,进一步规范药品和医疗收费标准,加强对新农合的管理和监督,全面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要让农民够感受到这些制度能在生活中给自己带来切实的便利。

(七)官民一心搞好社会保障体系,为官者应一切以人民的社会保障利益为主,为官者不应该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为官者最好的政绩就是能使当地的居民能安居乐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稳定。

二、结束语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重要内容,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三农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作为三农问题的一部分,农村社会保障问题也越来越显得重要并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关注。虽然近几年来国家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上投入了很多,但在实际的生活中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从而没有在农村极大的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经过这次调查,从而发现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的东西,不仅可以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了深入的了解,还对当地农民的生活状况,社会保障制度对他们的影响等问题有了自己的看法。近年来也有许多的学者和专家在这方面做了研究,相信只要国家和政府针对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那么在以后的时间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会充分发挥其功能。农民的生活也会由此受到许多有益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于淑波 农村三大社会保障制度探析[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6,(03)

[2] 曹冰玉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进程研究[J ].湖南大学学报, 2006,(03).[3] 马述忠 农村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J ].北京市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03).[4] 温兴琦:《切实关注农村社会保障》《宏观经济研究》[J]2003年。

[5] 王义才《家庭养老﹑土地保障与社会保险相结合是解决农村养老的必然选择》《人 研究》2000年。

下载万方科技学院2009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参考题目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万方科技学院2009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参考题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精选五篇)

    2013年天目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 暑期社会实践动员大会二、要求(社会实践报告的写作要求) 1、突出主题——学习十八大精神、实践科学发展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

    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河南理工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暑 期 社 会 实 践 调 查 报 告关于当地农民的收入情况和农村教育班级姓名学号 当地农民的收入情况和农村教育调查时间:2012年7月20日-2012年8......

    暑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调查

    2013年暑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调查 关 于 当 地 农 村 教 育 的 研 究 调 查 报 告 班级姓名学号 xxxxx xxx xxxxx 关于当地农村教育的研究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13年8月1......

    思想政治理论课假期社会实践参考题目[最终版]

    思想政治理论课假期社会实践参考题目及要求(2013-12-3) 一、调查参考题目 ※三农问题: 1.“美丽农村”示范村建设状况的调查——以××乡××村的调查为例 (调查主要内容:美丽农村......

    2012年暑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华东交通大学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关于冠峰村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调查报告 付强*李敏志*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经济与农村环境建......

    2012年暑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

    华东交通大学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探析 刘浩*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和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农村出现了许多“留守老人”。他们承担着繁重的体力......

    2008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格式

    河南理工大学2008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关于社会对智障儿童的关注现状的调查院系材 料 学 院专业班级材 控 08-2班姓名学号310806020228指导教师2010 年 8 月 15......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暑期实践报告)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论文) 题 目 __ 学 院__ __ ___ _ 班 级__ 负责人_ _ ___ _ _ 联系电话 指导老师_ __ __ ___ _ _ 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与就业指导课程实践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