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煤矿通防工作一季度总结及二季度安排
山西×××煤业有限公司
二○一三年 “一通三防” 一季度
工作总结及二季度工作安排
二Ο一三年三月三十日
山西×××煤业2013年“一通三防”一季
度工作总结及二季度工作安排
我矿2013年第一季度没有采掘生产活动。全矿围绕矿井投产验收及节后复工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工作。“一通三防”方面,完成了安全设施验收、竣工验收、质量标准化验收工作。通风系统以稳定为主,加强日常瓦斯管理,提高设施质量,搞好瓦斯治理和防尘、防灭火工作,加强“一通三防”人员的培训工作和现场管理,为全矿的基建施工提供了可靠的通防保障。第二季度将是矿井生产的关键时期,新开口地点多,还将有两处巷道贯通,认真抓好风流变化关键时刻的风量分配工作,日常通风标准化工作,保障矿井“一通三防”的安全将是第二季度的工作重点。
第一季度的工作总结和第二季度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一、第一季度的工作总结:
1、一季度矿井“一通三防”工作总体概况:
我矿属于兼并重组整合项目联合试运转矿井,正在向正式
生产矿井转化。根据晋煤瓦安发【2011】1635号文批复,2011年度瓦斯等级鉴定瓦斯绝对涌出量为2.72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04 m3∕t,为瓦斯矿井。根据山西公信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晋煤检[2012]0501-MB-D0057》鉴定报告,我矿主采15#煤层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爆炸性指数为13%。自燃倾向为Ⅱ级,为自燃煤层。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主扇风机型号为FBCDZ-10-No.28型, 共两台,轴流式通风机,同等能力
一用一备。主扇配用电机功率均为2×280kW。矿井通风系统合理可靠,现有15103综采工作面、东辅运巷掘进工作面、二采区回风巷均为独立通风,不存在不合理的串联通风及微风作业情况。井下局部通风机型号有两种,分别为FBD-No5.0型(2×11KW)及FBD-No5.6型(2×15KW)对旋式局部通风机,并实现了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和风电、瓦斯电闭锁。使用Φ800mm风筒供风。
矿井总回风量4180m/min。采煤工作面回风量1007.2 m/min。
本矿现有两个进风井筒,副平硐与主斜井进风,一个风井回风。
基建、生产方面,井下有一个采煤工作面,即15103综采工作面;井下现有3个掘进工作面,即15103首采验收面开切眼和东胶带巷开拓工作面、下平硐开拓工作面,开拓工作面均为全岩。
瓦斯检查员由通风科统一管理,每班至少有2名瓦检员对井下各个作业地点及硐室巡回检查2遍。
瓦斯监控系统方面,本矿安装的矿井安全监控系统是煤炭科学研究院中煤安泰公司生产的,型号为KJ78N型,功能齐全,双机热备,带UPS电源。本监控系统与长治县煤炭局信息中心联网,实现监测数据实时上传。全矿井上下共安装6台KJF83A型监控分站,16台甲烷传感器。本监控系统还对主要通风机开停、局部通风机开停、水泵开停等各种设备和矿井负压、总回风巷风速、一氧化碳、温度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监控。
矿井防尘管路及喷雾洒水设施齐全。防尘供水地面静压水池水量为200m3。防尘管路干管支管总长度4800米。防尘支管都接3
3到各工作面。隔爆水袋棚分为主隔爆及辅助隔爆,共8处,全部按规程设置。
防火方面按矿井初步设计有关措施执行。井下消防材料库设施备品齐全。束管监测系统型号为SG-2003型,是北京东西分析仪器公司产品,对15105采空区、15103上隅角、回风巷等地点进行监测。黄泥灌浆系统为天津赛智公司生产,能进行自动化灌浆。
一季度在井底车场附近建成了80人永久避难硐室。型号为DS-80/96,由太原中远设计工程公司设计,设备安装是由长治清华机械厂负责的。
2、一季度“一通三防”日常工作完成情况:
(1)通防管理制度方面按照煤业公司 “一通三防”部的有关制度要求,结合本矿的实际情况,完善了“一通三防”方面的岗位责任制,对各项管理制度进行了细化和完善。
(2)加强了主通风机的管理工作。主通风机每班都有专职司机执守,并且由机运队按照计划进行注油检修,确保正常运行。今年以来,主通风机的问题主要是有时变电所跳闸停电造成停风,但每次不超过10分钟。
(3)加强局部通风管理,杜绝了瓦斯超限现象,由于日常管理要求严格,各作业地点,尤其是掘进工作面,风筒到位,监控探头,便携式瓦斯报警器到位,所以工作面风量充足,杜绝了瓦斯超限作业现象。
(4)及时构筑通风设施。第一季度本矿新建风门一组,维修风门10道。构筑临时挡风墙1道,保证了风流的畅通。
(5)保证掘进风机实现“三专两闭锁”和“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
3、“一通三防”的其它工作完成情况:
(1)按照煤业公司要求,每月3日之前上报上一月的“一通三防”报表和风量分配计划的安排,我矿按要求按期上报。
(2)抓好了“一通三防”隐患排查。本矿“一通三防”隐患排查领导组每月对井上下的“一通三防”工作进行隐患排查,根据排查情况及时进行治理。第一季度共排查五次,排查隐患22条,按照要求已全部治理,治理率100%。在排查中没有发现重大安全隐患,每月20日之前按照要求及时将“一通三防”隐患排查月报上报煤业公司。
(3)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情况:为搞好质量标准化的建设。在矿井建设期间对“一通三防”工作严格要求,从制度建设、通风系统管理、通风设施管理、局部通风管理、瓦斯管理、防灭火、防尘管理等方面按照标准严格要求,各队管理人员学习标准并进行考试,不及格人员补考并罚款。
(4)加强了综合防尘治理,由采煤队、掘进队、开拓队、机运队各队及时安装转载点各种防尘设施,定期冲洗巷道积尘,作业地点人员全部佩带防尘口罩,搞好粉尘综合治理工作。
(5)认真检查矿井瓦斯,对重点部位采面上隅角、煤仓下口采取挂风帐、设压风喷嘴措施,防止瓦斯积聚。
(6)完善监测监控系统。新购进2套监控分站及后备电源,完善了风门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对瓦斯传感器、瓦斯报警仪按照规定半年进行一检定,十天送长治县一调校,并与县煤炭
局签订了调校协议等。
通过第一季度的努力,我矿在“一通三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公司及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风科部分人员文化程度低,“一通三防”管理人员的素质还有待加强培训,提高工作标准。
2、离“一通三防”质量离标准化还有一定的差距,还需继续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整改工作。
3、风门等通风设施还需要在自动化、先进性方面提升。
二、第二季度“一通三防”工作计划:
1、总体目标:
(1)实现矿井“一通三防”安全质量标准化二级标准;
(2)实现“一通三防”专业安全无事故。
(3)按生产进度完成井巷开工或贯通时的“一通三防”各种设施;
(4)科室人员培训考试合格率达100%。
2、“一通三防”工作项目:
(1)完成东辅运巷与二采区运输巷贯通时通风系统调整工作,防止风流短路。
(2)搞好矿井风量分配,加强日常管理,防止15103回风联络巷风门漏风。
(3)维护好15103综采面的通风系统,确保采面风速合理、风量充足。
(4)管理好二采区回风巷、东辅运巷、15102运输顺槽的风机、风筒、传感器,做到动态达标。
(5)搞好“一通三防”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对损坏通风设施的“三违”现象严重处罚。
(6)风门安装语音提示功能装置,提升通风管理形象。
(7)防尘喷雾设施试用自动控制装置,探索出能达到既能降尘又不影响行人的效果。
(8)筛选楼各作业地点及电气安放、油脂存放地点配齐消防材料,明确责任人。
(9)维护好安全监测系统,及时调校传感器,保障数据可靠。
总之,2013年第二季度的“一通三防”工作任务很艰巨,尤其是安全质量标准化方面压力大。“一通三防”工作的重点是要提高认识,保证通风系统合理稳定可靠,加强局部通风管理,杜绝采掘工作面无风或微风现象,防止瓦斯超限。我们要严格执行“一通三防”管理规定,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为全矿的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通风条件,为矿井早日转入生产矿井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2013年3月30日
第二篇:xx煤矿年一季度工作总结及二季度工作安排
xxx矿一季度工作总结一、一季度工作总结
(一)一季度做的主要工作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集团公司工作会议及矿三届五次职代会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坚持把握“一个主题”,抓住“两个目标”,巩固提高“三个水平”,实现“四个突破”的总体工作思路,强化管理,狠抓落实,在生产、经营、安全、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矿井一季度经济运行平稳,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任务,基本实现了首季开门红。
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原煤产量计划21万吨,实际完成211572吨,超计划1572
吨。
进尺计划 3650米,实际完成4251米,超计划601米。局考核成本计划260.38 元/t,实际完成263.34元/t,比计划增加了2.96 元/t。主要是因为一季度外委工程费用实际发生较多;另外,由于受1073、746、748工作面采动影响,征迁时共发生了137万元的耕地占用税。
煤炭销售211008吨,其中入洗206100吨,实现收入5524万元,吨煤平均售价262元。
利润计划亏损563万元,实际帐面亏损638万元,如剔除集团公司认帐的137万元的耕地占用税,实际减亏增盈62万元。灰分计划29.5%,实际完成28.51 %,提质增收近100万元。安全形势基本稳定,杜绝了死亡事故及重大非人身事故,一季度共发生工伤22人次,其中2起重伤事故。
职工收入稳中有升,今年一季度共发放工资1339万元,全矿月人均收入1641元,比去年同期人均增加468元;其中采煤工人均1886元,掘进工人均1640元,辅助工人均1397元。
一季度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是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积极研究政策措施,并认真组织落实。进入今年以来,我们根据集团公司政策措施及考核办法的调整,以落实集团公司下达我矿的各项经营指标为目标,以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积极稳妥为原则,在广泛征求基层单位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及时召开政策研讨会,集思广益,制定了安全1号文、采掘生产作业计划核定办法等政策,并制定了材料使用管理等多项配套政策。为加深基层单位对政策的理解和目标任务的认识,矿及时召开了三届五次职代会,并通过各种会议和广播、电视等宣传手段进行宣传解释说明,统一了全矿职工的思想。各单位都能根据矿上的要求,订计划、订措施、抓落实,以实际行动支持和推动全矿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是精心组织,促进了产量、进尺任务的完成。今年一季度,采煤克服了7煤两巷地压大、煤顶、断层、地质构造复杂及10煤层赋存不稳定、断层多、顶板破碎等困难,以保职工出勤为重点,积极组织开展劳动竞赛,保证了一季度矿井21万吨任务指标 2 的完成。尤其是采煤一区广大干群,积极响应矿上的号召,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实现了一季度共出煤77782吨,超计划21 %,占全矿井总产量的39.6 %,为矿井产量的完成提供了有力保证。采煤二区、三区分别克服了路途远、人员少等困难,抓住有利条件组织生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任务的完成。掘进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矿生产准备会议精神,积极组织开展生产准备会战,全面动员广大职工出满勤、干满点,努力提高掘进系统的单进水平;尤其是掘进一区认真组织开展劳动竞赛,较好地完成了矿下达的进尺计划。机电科等辅助单位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主动为生产一线服务,为矿井产量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基础。
三是吸取事故教训,强化管理,安全形势得到了保持。针对元月上旬发生的两起重伤事故,矿及时召开了“严肃吸取事故教训,坚决扭转安全被动局面”动员大会,强化安全管理,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扭转了矿井的安全被动局面。面对我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落后的严竣形势,各单位能认真贯彻3月份工作会议精神,强化思想意识,强化管理,使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有所改变,并通过了集团公司的验收。
四是狠抓经营管理,实现了提质增收、节支降耗。进入今年以来,为抢抓机遇,用好用活集团公司政策,及时调整了我矿的政策措施,加强资金预算和经济责任考核,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实现了节支降耗。突出抓好了煤质管理,认真制定并落实《煤质管理办法》,取得了较好的提质增收效果,为矿井当前稳定的经 3 营形势提供了保障。
五是深入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促进了矿井各项工作。通过学习教育,全矿党员干部及普通党员的精神面貌有了较大改观。特别是进入2月份以来,矿各级领导干部主动深入现场、深入群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面对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广大党员充分发挥模范作用,带领职工群众克服种种困难,促进矿井各项任务的完成。
六是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狠抓了工程建设。按期完成了工人村、单身宿舍楼闭路电视线的改造及安装工作;完成了工人村供水系统改造,延长了工人村生活用水的供水时间,方便了职工家属生活;新摩托车棚投入了使用,解决了职工摩托车存放难的问题,改变了以前工广存车杂乱的局面。
(二)一季度存在的问题:
一是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工伤事故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二是质量标准化工作仍处于低水平达标阶段,影响了矿井的整体效益。三是“一通三防”、机电管理工作有待加强。四是在生产管理上,任务完成与奋斗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二、二季度工作目标及工作重点
(一)二季度工作目标:
产量:确保21万吨,力争23万吨;
进尺:确保完成计划,保证正常的生产接替; 矿井原煤成本:控制在257.51元/t以内;
利润:继续保持减亏势头,力争减亏增盈50万元; 安全: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迎头赶上兄弟矿水平,安全形势继续得到巩固和发展,确保实现安全生产4周年。
煤质:灰分控制在29.5%以内。
文明创建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初见成效,提高矿井整体文明程度。
(二)二季度的工作重点:
一是狠抓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确保实现全面见成效目标 二是以突出抓好 “一通三防”和机电管理为重点,强化安全管理
三是充分挖掘生产潜力,大战二季度,促进生产任务完成 四是突出抓好煤质、资源回收和成本管理,实现提质增收创效
五是以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为职工多办实事好事
第三篇:一季度工作总结及二季度工作安排
“一通三防”一季度工作总结及二季度工作安排
一季度,矿通风系统紧紧围绕两级公司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和矿井生产工作安排要求,逐步加强了矿井通风、瓦斯防治、综合防尘、监测监控、通风设施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并在井下回采、掘进工作面搬家倒面期间,我们加紧完善基础管理工作,开展现场通风系统达标治理工作,确保了矿井采掘工作面搬家期间的通风系统安全,杜绝了无计划停风停电、瓦斯积聚、煤尘堆积等事故的发生,为搬家倒面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可靠稳定的通风环境,现将一季度主要完成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还望批评指正。一、一季度工作总结
(一)瓦斯监控系统
1、完成了二采区皮带巷、2-1121联巷瓦斯监控系统设计、安装工作。
2、完成了2-100工作面瓦斯监控系统的设计安装工作,该面共设计安装19台各类传感器,2台KJF16B分站,2台KDW-65型电源。在本次设计中对监控线路布置进行了重新优化,以便于下一步的维护、安装。
3、狠抓了瓦斯传感器、CO传感器的日常调校工作,对每周二的调校工作进行严格把关,从而杜绝了漏调、误调现象的发生。
4、完成了便携式数字瓦斯检查仪管理规定的编制工作,为下步规范便携式数字瓦斯检查仪的创造条件。
5、对井下各类传感器的日常巡查、维护工作进行重点督察,从而大大减少了传感器误报警。二月份至今我矿监控系统误报警次数为2次,其中井下煤仓上口瓦斯传感器误报警1次,原因是在传感器调校时未提前将传感器状态设置为标校状态,造成瓦斯传感器误报警。2-100工作面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1次,原因为胶轮车未及时加水从而造成尾气中一氧化碳超
限从而造成报警。
(二)放炮管理
1、严格把关,坚决落实“一炮三检、三人联锁”放炮制度,顺利完成了2-1001巷机头刷扩、2-106工作面过构造、2-100工作面施工机窝及2-1121巷的放炮任务。
2、与供应科联系对目前井下放炮所用的专用炮棍规格尺寸进行了统一。
(三)通风系统管理
根据2-106工作面搬家回撤的需要,3月11日对井下2-106工作面通风系统进行了调整,通过在2-1062末段巷道、一采区轨道巷末段、2-106联巷及+80水平皮带大巷施工了5组临时调节设施后将原来的正巷进风副巷回风进行了调换,调整后2-106工作面进风1650m3/min,回风1700m3/min,且工作面上隅角、架间、三角区瓦斯均为0%,只在回风巷中检测到瓦斯浓度为0.34%。为工作面搬家期间的瓦斯治理提供了良好条件。
(四)瓦斯管理
针对2月初2-106工作面准备进行回撤,通风部门提前编制下发了《2-106工作面回撤期间通风管理措施》,从各级人员跟班、上下隅角、三角区瓦斯管理、工作面防尘、瓦斯监控、防灭火、局扇安装、木柱支设方式等方面对2-106工作面回撤期间的通风管理工作进行了细致安排,并积累了以下关于治理上隅角瓦斯的经验。
1、采煤工作面瓦斯来源及其浓度分布规律
采煤工作面瓦斯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来自采煤工作面煤壁及采落的煤块;二来自采空区。采煤工作面瓦斯浓度分布规律是: 沿工作面倾斜方
向从进风到回风风流瓦斯浓度逐渐增加,在中下部增加梯度较小而且慢,在工作面上部增加梯度较大而且较快;在垂直于煤壁的横断面上,瓦斯浓度总的变化趋势是从煤壁到采空区是“高——低——高”,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高于工作面其他地点,其中上隅角上部及煤壁瓦斯浓度最高。
2、上隅角瓦斯产生的原因
正常通风条件下,一进一回的“U”形回采工作面,在工作面进风巷和回风巷的风流压差作用下,上隅角作为工作面的漏风汇,是采空区瓦斯涌出的必经之道,必然造成上隅角瓦斯积聚。另外,相对于空气来说,采空区内含瓦斯空气的密度较小,从而产生“瓦斯风压”的自然上升力,必然使采空区内含高浓度瓦斯的空气向上隅角运移,使上隅角成为采空区高浓度瓦斯集中涌出的地点。这也是上隅角成为工作面采空区瓦斯集中涌出和局部积聚频繁超限的重要原因。
3、上隅角瓦斯治理措施
①采用风帘导风法稀释上隅角瓦斯浓度
风帘导风稀释上隅角瓦斯是最早使用的一种简便方法。办法是用一块大小适当的风筒布在上隅角上风侧遮挡采面风流,使其改变流动方向,将风引至上隅角,吹散稀释上隅角积聚的瓦斯。
②利用伸缩导风筒导风
选择一条10m长的伸缩风筒,将伸缩风筒一端固定在工作面末端支架通道中,一端引至上隅角处,利用伸缩风筒将工作面新鲜风流导至工作面上隅角处,以增大该处风量,从而达到稀释瓦斯浓度的效果。
③风量、风压调节法
即在靠近采区回风巷的工作面回风巷内设置调节风窗,合理调配工作面风量,并使用风窗增加部分风压,使风压和工作面的风阻、风量与工作面通过能力相匹配,以减少多余的风量进入采空区,降低漏风带宽度,增加部分风压,减少瓦斯从煤层和采空区的涌出量,从而降低瓦斯浓度。
进入2-106综采面后,在确保供风量的前提下,通过采取增阻调节法,即在2-1062回风顺槽设置调节风窗,从而控制回风巷风量,同时使上隅角空气静压提高,涡流区风流定向,大大降低了上隅角瓦斯浓度,并坚持动态管理,安排专人随着工作面推进定期对综采面各个生产点综合通风参数进行跟踪检测、整理和分析,根据分析结论随时进行风量、压力调整,使上隅角风流流向、压力保持动态平衡、稳定。
④及时回柱,强制放顶法
随着工作面推进,及时拆除上隅角附近锚网支护的托盘和螺栓,使上隅角顶板随采随落,与工作面放齐,尽量减少上、下隅角空间,切断采空区瓦斯通道,改变采空区漏风分布状况。
⑤采用压风管路,增加上隅角瓦斯积聚区风流扩散系数,提高风流驱散局部积聚瓦斯能力。
利用上隅角附近的压风管路接一趟支管引至上隅角处稀释局部积聚瓦斯,经过实践检验,在现有瓦斯涌出条件下,有效地将上隅角瓦斯浓度控制在0.5%以下。压风管路是担负矿井职工安危的“三条生命线”之一,长期随工作面同步推进,取用停用开关方便,不需要另加电器设备(从地面
空压机房直接供向各采掘工作面),安全性高,适应性强。
(五)局部通风
完成了二采区皮带巷、2-1121联巷、2-1121巷、二采区皮带巷局扇设计、安装工作。
(六)通防设施管理
1、完成了一采区三联巷两道临时调节设施的施工,确保该处风量保持在900m3/min。
2、一采区三联巷贯通后及时在一采区二联巷施工了两道临时设施,确保一采区各巷道风量、风速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3、在二采区皮带机头下风侧10米施工一道调节设施,确保二采区皮带配风量保持在700m3/min左右。
4、在2-1062巷施工了两道临时调节设施,将2-106工作面风量控制在2000m3/min左右。
(七)其他
1、完成了2011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的编制上报工作。
2、完成了瓦斯移动抽放设备购置请示的编制发文工作。
3、与沈阳煤科院已完成了前期沟通,并初步拟定了合同,计划3月中旬到矿对2-112掘进巷道进行瓦斯基础参数的收集、测定工作。
4、对队组通防考核标准进行了重新修订。
5、修编上报了2010年科技项目申报表。二、二季度及四月份工作计划
(一)瓦斯监控系统
1、高标准完成2-103掘进巷道的瓦斯监控系统设计、安装工作。
2、按照集团公司通风处要求完善KJ95N监控系统双机并联上传功能,杜绝瓦斯监控系统上传中断事故的发生。
(二)通防设施
1、高标准完成2-106工作面正副巷永久闭墙的施工。
2、完成2-1001联巷气动风门的拆除更换工作。
3、完成2-1001皮带机头调节设施的施工工作,确保该段巷道风量、风速满足要求。
4、完成一采区二联巷永久风门的设计施工工作。
5、完成二采区回风巷永久风门的施工工作。
6、完成2-1121返掘巷永久风门的施工工作。
7、提前做好2-103正巷与一采区回风巷贯通后的设施施工工作。
(三)通风系统管理
对井下通风系统进行合理调整确保一采区皮带巷末段及2-1001皮带机头处风量、风速满足要求。
(四)瓦斯管理
1、做好2-103掘进巷道、2-112掘进期间钻孔瓦斯资料的收集工作。
2、邀请沈阳煤科院技术员来矿开始对井下2-1121巷与2-1122巷日常煤巷掘进中的瓦斯参数进行测定。
(五)综合防尘
1、完成二采区回风巷隔爆水袋的加工吊挂工作。
2、完成一采区轨道巷、一采区皮带巷、一采区回风巷三组主隔爆水袋的加工吊挂工作。
3、恢复一采区轨道巷、+80水平轨道大巷主隔爆水袋及2-1002巷8
组辅助隔爆水袋。
4、在2-1121巷、2-1122巷各安装一组40L辅助隔爆水袋。
5、完善2-100工作面防尘设施的安装工作,确保皮带机头转载点及工作面正巷煤尘不堆积。
6、联系太原派尼尔公司来矿完善岩巷掘进工作面气动喷雾的推广应用工作。
7、完成2-100工作面5个孔的煤体注水任务。
(六)防灭火
1、积极与局通风处联系,尽快组织两台防灭火注氮泵到矿。
2、在2-100工作面完成一趟两芯束管的铺设、安装工作。
(七)局部通风管理
1、做好2-103掘进巷道开口前的局扇设计及安装工作。
2、做好一采区轨道巷运输系统调整后2-112两条掘进巷局扇位置的调整工作。
(八)其他
1、报集团公司关于购置瓦斯移动抽放设备的请示,争取在4月份立项、招标。
2、联系资质单位对我矿井下通风阻力进行测定。
通风科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七日
第四篇:生产一季度总结及二季度安排
一季度生产总结及二季度安排
一季度生产总结
1、适时组织了节前40天原油上产活动。针对节前新井工作量大、新井同台井组较多实际,通过强化运行衔接,优化动力运行,加快作业进度,抢上完成了一批新井及重点措施工作量。
2、结合冬季生产特点,强化生产运行。针对雨、雪、雾、冰等恶劣天气,要求各矿做到及时倒空拉油,保证拉油时率。同时,协调车辆单位安全出车,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强化领导带班和现场安全监护,保证上机投产、拉油及各类施工。
3、强化生产突击和重点工作落实。针对春节长假,新井工作量充足,组织好正作业新井完井的上机、电、流程工作,确保节前完成投产。对完钻新井做到心中有数,投产方案、作业动力、管杆泵、机电流程等配套工程早落实、早准备,确保钻井搬迁后及时上作业。
针对S548块、L86块6口新井及临
33、临25块3口老井需压裂情况,生产办会同工艺所、作业科等单位,早动手、早准备,及时与压裂大队联系,及时协调压裂车组,顺利组织完成了9口新老井压裂施工任务,确保早压裂、早投产,为生产争取了主动。
4、强化生产运行。针对连续降雪、道路结冰、井场泥泞及多雾天气影响,生产系统积极加强衔接配合,想方设法保生产保施工。要求采油矿加强井场、道路积雪的清理和维修工作,确保作业、日常维 护等车辆进出畅通;作业运行上节日期间要留足动力保障新井、高产井的抢上抢扶工作,节后及时开足动力确保全厂作业恢复正常运行;相关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冰、雪、雾等特殊天气下的生产应急防范,在抢险人员、物资、车辆保障上,要有充足准备,考虑周全,确保节日期间全厂生产安全、平稳运行。
5、深入开展“注采管理上水平”、作业“提质提速提效”活动,确保夺油上产成效。一季度,组织采油矿大力开展“注采管理上水平”活动,厂领导及机关科室下基层,采用领导包矿、科室包队,就加强油水井管理,加药热洗、提高油井时率及群众性井筒挖潜活动,加强生产督导。组织作业系统开展“提速提质提效”活动,严格落实干部跟班,抓关键工序和完井工序,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监控。通过组织作业运行会,加强采油矿、工艺、地质的工序衔接,抓好特车、监测、油管转送等单位协调配合,最大程度地提高作业时效。
二季度工作安排:
1、通过上产突击活动,力争产量上水平。二季度,正是抓上产的黄金季节,各单位要抓住气温回升、天气晴好有利时机,强化生产运行管理,加快工作节奏,提升运行质量,加大工作量投入。要结合采油厂上产动员会部署,充分认清当前严峻形势,切实按照动员会部署要求,增强紧迫感、使命感,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全力打好春季上产攻坚仗。要抓住上产有利时机,通过强化衔接,加强保障,加快运行速度和运行质量,尽快拿下新井及措施工 作量;通过摸实情、拿对策,切实提升管理水平,夯实稳产基础,确保产量上台阶,全力推动采油厂原油产量上水平,为上半年及全年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2、加大生产运行力度。一是要注重生产运行质量和效率。注重强化工作量组织,发挥晨会、生产视频会、作业运行会作用,加大重点工作运行力度,要求采油矿、作业大队、生产辅助单位和机关职能科室,每天主要或生产领导按时参加生产会,利用面对面形式,剖析问题,解决难题,做到当天工作当天完成,克服推诿扯皮,加大对生产过程中问题的曝光力度,实现生产运行的畅通和快捷。二是突出重点,加大重点井、高产井的运行力度。全面掌握生产动态,搞好部门协调配合,加快生产节奏,做到各项工作有计划、有预测、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有总结,促进生产运行整体质量提高。三是加大新井和措施上产力度。适时把握钻井动态,从井位准备,钻机安排,钻井运行、完钻搬迁,跟踪到位,摸准情况,对待投新井,从作业搬迁、方案落实、动力搬上以及机、电、流程等进行系统配套优化。要按照先易后难原则,安排上产措施工作量,为产能补充创造条件。
3、要进一步提升基础管理水平。以进一步完善“一井一策”为基础,准确掌握单井压力、温度、液量等生产参数,对特殊井、重点井等,原则,制定具体措施。加药、热洗、升温、降压具体措施要抓落实,建立、完善躺井预警、防范及对策性措施机制。
4、要强化雨季生产超前准备。为积极做好雨季生产准备,利用二季度有利时机,加大井场、道路整修,重点做好拉油井、大头井、土路长井场低洼易积水井的道路整修工作,确保雨季井场道路畅通不积水,车辆施工不误车。从物资准备、井场道路维修、抽油机基础加固、低压电路隐患检查整改、线路树障清理、防内涝、雨季应急预案等方面早布置、抓落实。组织开展井场、道路整修工作,为雨季生产奠定良好基础。
5、加快地面工程运行衔接。生产办将加强与工程科结合,定期组织地面工程运行协调会,及时掌握地面工程运行动态,加强职能科室和生产单位、施工单位间的协作协调,及时协调处理各类问题和矛盾,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抓组织、抓运行,加快投转注井和大型工程施工速度。
第五篇:通防科一季度总结和二季度打算
安全通防部通防科
2009年一季度工作总结和二季度工作安排一、一季度工作总结
1.通防业务工作
(1)协助硫磺沟煤矿加强瓦斯治理工作。一季度,硫磺沟102采煤工作面共施工预抽放钻孔40个,总进尺3014m,采空区高位抽放钻孔12个,总进尺410m。抽放瓦斯纯量达到了64.3万立方米。随着对瓦斯涌出规律认识的逐步加深和抽采强度的加大,瓦斯治理逐步向好的方向转化,1月份瓦斯超限影响生产的时间平均为7.2小时/日,二月份截止到23日瓦斯超限影响生产的时间平均3.57小时/日,瓦斯抽采率保持在基本保持在29.1%~48.97%。
(2)防灭火工作方面。1月上旬,在工作面的上隅角检测到CO,浓度为10ppm左右,1月7日对工作面进行开放式预防注氮,到1月19日前后,工作面上隅角的CO浓度突然升高,通过埋设在架后采空区的束管检测到采空区内的CO达到100ppm以上,2009年1月21日,在上隅角架后风帐内监测到一氧化碳浓度最高达到670PPm,同时采空区束管气体取样分析出乙烷,浓度为18PPm。考虑到开切眼在安装和推进初期的情况,确定自燃隐患地点为开切眼内顶煤自燃。公司决定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加强工作面CO浓度检测,采取两个隅角设置风帐和堆码黄土袋等方式减少采空区漏风等措施,并在两个顺槽适当位置构筑防火门,同时继续通过插管对采空区压注高分子阻化剂。通过采取这些综合防灭火措施,发火隐患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上隅角风帐内的一氧化碳浓度从最高的670PPm逐步下降到220PPm,采空区内束管监测到乙烷浓度从最高的19PPm逐步降到11PPm,采空区内的氮气浓度最高达到90%(累计注氮量为67万立方),氧气浓度降到了10%-4.8%,发火隐患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4)硫磺沟煤矿102工作面于2009年2月27日进行了封闭,共施工4到密闭墙。
(5)硫磺沟102工作面封闭后共施工了抽放钻孔14个,累计531米。3月13日预裂爆破钻孔一组。
(6)协助硫磺沟煤矿安装了JSG-7型煤炭自然发火束管监测系统,目前该系统已经正常运行。
(7)审查了吉新煤矿和硫磺沟煤矿2009年科技项目方案论证。
2.制度建设方面:
(1)转发了《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兖矿新疆矿业有限公司矿井风量计算方法的批复》。
(2)转发《兖矿集团有限公司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综合治理暂行规定》。
(3)下发了兖矿新疆能化有限公司2009安全培训计划。
(4)对硫磺沟煤矿的《W(9-15)102工作面封闭方案》和《硫磺沟煤矿反风演习方案》进行了批复。
(5)制定了《兖矿新疆矿业有限公司通风专业考核办法》,文件即将下发。
3.隐患排查方面
一季度,认真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公司分别于元月26日、2月28日召开了隐患排查会议,对硫磺沟煤矿上报的8项重大安全隐患和吉新煤矿上报的4项重大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梳理,并进行了通报。一季度完成3项重大安全隐患的治理。各矿对安全隐患
排查治理工作在认识上有了较大提高,技术资料管理逐步规范。
4.教育培训方面
一季度,根据集团公司安全培训计划和自治区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培训计划,及时编制下发了兖矿新疆能化有限公司2009年的安全培训计划。目前,硫磺沟煤矿与吉新煤矿的通道数工种的培训工作已经按照计划正在培训。
5.安全检查。通防科在一季度下井14次,检查问题56条,并认真进行了跟踪整改,对现场通防安全管理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二季度工作安排
1.抓好硫磺沟煤矿102工作面封闭后各项通防工作的开展:
(1)督促102工作面顶煤内靠近轨道顺槽上方工艺巷施工的工作。
(2)进一步加大对硫磺沟煤矿瓦斯预抽放督察工作,使其加强预抽放的力度,扩大预抽放的范围,延长预抽放钻孔的抽放时间,进一步提高预抽放效果。
2.协助硫磺沟煤矿和吉新煤矿做好科技项目工作的进展。
3.制定下发《安全仪器仪表管理规定》,加强仪器仪表的管理。
4.制定下发《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办法》。
5.做好硫磺沟煤矿102工作面启封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6.做好吉新煤矿601工作面安装期间的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