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石墨资源开发利用及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石墨资源开发利用及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发布日期:2009-07-01来源:平度市国土资源局
为准确把握平度市石墨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石墨资源,平度市国土资源局对我市石墨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提出了今后工作思路,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平度市石墨资源情况及资源地位
平度及莱西石墨矿田是我国石墨资源三大主要产地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平度石墨年产量折合纯碳约15万吨左右,约占全国石墨总产量的1/3。从资源储量看,我市累计探明储量(矿物量)1381.5万吨,截止2006年末保有储量(矿物量)701万吨,预计远景资源储量4600万吨。石墨开采保证程度较高。
在石墨品质方面,平度石墨具有其它产地不可比拟的优势。我市石墨矿石品位一般在2.5%—3.5%,个别矿山达到5%—8%,以结晶质鳞片石墨矿物为主,结晶程度高,鳞片粒度大,质量好,在采取精、深加工技术生产高品质、高赋加值产品方面,平度市石墨资源质量优势明显。
石墨作为非金属矿物,兼有金属矿物的性状,尤其在耐高温、耐酸、耐碱、润滑、导电、柔韧性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广泛应用于钢铁冶炼、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特别是在近年来蓬勃兴起的电子工业、汽车工业领域占有其他矿产品不可替代的地位。历来被材料行业看作是不可或缺的战略物资。石墨是平度市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源,全面把握,正确认识平度石墨的特殊地位和目前的危机形势,研究制定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的方法措施,非常重要。
二、平度市石墨资源开发利用历史简述
平度市石墨资源开发利用经历了从粗放、零星、低水平到相对科学、集约、深加工、高产值的曲折过程。自上世纪70年代末平度市石墨采、选业产生至今,矿山采选工艺技术,生产规模,产品档次,经营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由早期的遍地开花、人工采掘、单体石墨小槽式水料生产,转化为现在比较规范的全机械化采掘、运输,中、高碳石墨流水生产作业,产品向深加工,精加工档次转变。出现了黑龙石墨公司、高尔富石墨公司为代表的集团化龙头生产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
到2007年初,各类石墨采选企业40家,其中独立选矿加工企业13家,采选一体企业27家,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生产各类石墨产品约1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约2.5亿元。生产销售中高碳及深加工企业28家;有5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1000万元,23家企业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固定资产超过1000万元的矿山4家,500万元以上的矿山11家。
石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直接阻碍了石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矿山布局混乱,大矿小开、粗放式管理、没有科学的生产规划。小规模粗放经营,随意选择排尾场地,不仅大幅增加了采选成本,而且因为相互争矿,无序占压耕地,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随着采深的增加,尾沙库的增高扩大,该类问题更显突出;二是初级选矿技术粗糙,资源浪费严重。矿山在没有取得足够的生产许可时限以前,要获取最大的利益回报,不可能靠增加投入、改善选矿技术水平来提高选矿回收率、增加企业收益,目前普遍存在的靠增加采矿量增加产量的现象也就成为必然。其结果是增加了企业的石墨产量,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收益,但同时降低了石墨的回收率,大量石墨资源鳞片进入尾矿,资源浪费严重。
三、石墨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在青岛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石墨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工作同其他矿种的管理一样,正在从重开发、轻保护到开发与保护并重向保护重于开发转变,矿政管理工作正在逐步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转变。
1999年,依据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办法及相关规定,省国土资源厅、青岛市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分别为平度41家石墨矿山颁发了采矿许可证,平度石墨资源初步实现了规范有序管理;2003年,按照青岛市政府要求,平度市组织编制了《平度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提出了“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要求,强调保护性开发石墨资源的重要意义,为我市石墨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工作提供了规范依据;在加强规范的同时,平度市政府不间断的开展了以石墨开发为重点的矿业秩序治理整顿,对不符合资源规划和存在安全隐患的石墨矿山进行了有效治理,逐步关闭了生产规模小,开采技术落后、资源浪费严重的矿山。截止2006年底,在生产石墨矿山只保留21家。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要求,青岛市政府于2007年编制实施了《青岛市矿产资源整合规划》,在此规划指导下,平度市政府编制了《平度市矿产资源整合方案》,将原有的21家矿山整合保留为15家,对其中采矿许可证已经有效期满的10家矿山,实施有偿出让。2008年1月,按照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管局的指示要求,我市编制了《平度市石墨矿山整合实施方案》,报请青岛局获得批准实施。目前,在青岛市国土资源局的组织领导下,我市石墨矿山的整合工作已进入发证收尾阶段。
四、搞好石墨矿山规范管理建议
1、搞好石墨资源整合规范,促进我市石墨资源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截止2006年末保有储量(矿物量)701万吨,预计远景资源储量4600万吨。完成对10家石墨矿山的整合工作后,平度市境内共有石墨矿山15家,按单一矿山生产规模1万吨(规定要求最低规模0.6万吨/年)计,全市石墨总产量15万吨/年,现有探明储量可满足全市矿山45年的生产需要。随着勘查工作的深入和资源管理工作的逐步加强、规范,我市石墨资源可以保证矿山企业上百年的生产需求。
石墨矿山在我市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石墨资源较集中的乡镇,已经成为镇域经济不可或缺的经济支柱。目前,全市石墨行业已经形成开采、加工、销售、服务、矿山机械等门类齐全的石墨产业链,直接从业人数超过2.5万人,石墨产业年产值2.5亿元以上,在我市工业经济中居重要地位,特别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有重要意义,有2万多个家庭经济收入来自石墨产业。石墨资源较为集中的张舍镇,矿业经济占镇财政收入的85%左右。2008年由于开展矿业秩序整顿、召开奥运会等因素,矿山企业停产4个月时间,镇级财政收入中仍有1100万元来源于石墨企业。如果关闭这些矿山,明年财政收入将大幅度降低,同时全镇将有5000名农村劳动力失去工作岗位。
石墨矿山的整合工作,是按照《青岛市矿产资源整合规划》、《平度市矿产资源整合方案》、《平度市石墨矿山整合实施方案》的规定,依法、规范、按程序开展的行政工作,符合《青岛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国土资源房管局关于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我市各有关市直部门要积极配合、密切协同,尽快完成各自的本职工作,为青岛市国土局全面完成登记发证工作搞好服务。
完成石墨资源整合工作后,可以保证2.5万个就业岗位,中高碳产品及深加工产品产值预计可实现5亿元,对于我市提高抵御金融海啸冲击的能力和今后的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切实搞好资源秩序整顿,坚决制止违法采矿
在整合工作结束后,我市将对石墨矿山组织一次综合治理整顿。对没有列入整合保留的矿山予以彻底清理,对敢于违法开采、越界开采的矿山,从严予以处罚,切断电力设施,拆除违法建筑,查封非法设备、工具,采取公安、安监、国土、工商、环保联合执法的方式,各司其职统一行动,从根本上防止死灰复燃;对参与整合发证的矿山,要从严规范,从严管理。营业执照、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爆破物品使用许可证必须齐全,采矿生产必须规范,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必须停产整顿,没有达标的不得生产。
3、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价值
我市的石墨产品仍以生产初级原料型产品为主,中碳以下石墨占总产量的94.51%,占总产值的92.04%。高碳等深加工产晶只占石墨总产量的5.49%,占总产值的7.96%。精加工、高科技产品几近空白。目前市场上低碳石墨每吨售价仅350—500元,中碳混目石墨1800元左右,高碳和高纯石墨售价可达4000元以上,石墨乳、碳纳米材料、球型石墨等高科技产品产值、利润增值率则数10倍提高。今后,我市将采取行政、经济等手段引到企业向精、深加工型企业发展,提高高附加值石墨制品产量,以较少的矿山数量,获取总产值、利润10倍乃至数十倍的提高,将我市石墨矿业经济实现质的飞跃。
4、建立平度市石墨协会,提高我市石墨资源工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没有制约的市场竞争,只能导致行业自相残杀。没有价格标准,没有生产量的限制,资源无限消耗,企业无利可图,损失的不仅是国家利益,也是区域经济利益。
解决这一问题,不仅靠政府政策引导,主管机关的行政管理,同时要发挥协会的自律作用。今后,要把平度的石墨采选企业联合起来,成立石墨协会。入会企业通过协会章程,形成相互制约机制。在协会的平台上,一是可以有效制约恶意竞争,鼓励公平竞争,引导企业改善生产技术,管理水平,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反对从压级压价,争夺客源中寻找出路;二是可以根据市场行情,统一价格标准,共同效益,共同抵御市场风险,让企业获取更大利益;三是可以实现企业间的紧密合作,在技术、设备、资金、销售诸方面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克服企业单打独斗的许多不足;四是在协会的统一组织带领下,可以更好地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增强企业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石墨是平度市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源。平度市委市政府将在青岛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全面把握,正确认识平度石墨的特殊地位,积极研究制定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的方法、措施,有效推动我市石墨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第二篇:石墨烯产业发展概况(本站推荐)
石墨烯产业概况
一、概况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 杂化方式形成的蜂窝状平面薄膜,厚度在一个纳米以下,最早是由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AndreGeim 和Konstantin Novoselov 用微机械剥离法从石墨中分离得到的。石墨烯具有非常良好的抗拉强度及透光、导电和导热性能,被誉为新世纪的“材料之王”。
近年来,石墨烯概念在全球受到追捧,各国政府、科研院所、企业和金融机构等都对此给予了较大关注。根据BCC Research 最新研究报告预测,2018 年全球石墨烯市场规模将达到1.95 亿美元,到2023 年将超过13 亿美元。中国石墨烯产业发展也较快,2015 年全国石墨烯市场规模约610 万美元,同比增长超过336%,初步统计2016 年已突破2000 万美元。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的石墨烯产业也饱受争议,业界有人质疑其将“沦为下一个光伏产业”,给产业的后续发展构成障碍。
二、中国石墨烯产业发展现状
由于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速度不够快的原因,目前中国的石墨烯行业还没有出现大规模产业化,政府的产业扶持政策体系也在完善过程中。但依据目前的市场需求预测,中国的石墨烯产业化将会在较短时间内取得突破。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布的2016 年数据显示,到2020 年,全球石墨烯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 亿元,新能源行业的锂电池和超级电容市场规模将突破534 亿元,其中中国占比50%~80%。2.1 产业链发展现状
按照产品属性进行划分,石墨烯产业可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部分。上游为石墨烯的原材料产业,包括石墨开采和烃类物质加工等;中游是石墨烯的生产加工产业,包括石墨烯薄膜、石墨烯粉体等产品的加工等;下游是石墨烯的应用,主要包括半导体、柔性电子、生物医药、环保等领域。总体来看,石墨烯产业的上中下游发展程度不同。2.1.1 石墨产业
上游的石墨等产业发展较为成熟。首先,资源储量较大。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报告,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石墨资源国,石墨基础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33%,已查明资源储量2.6×108t,预测资源潜力18.7×108t,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和山东等省区。从产量来看,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石墨生产国,2015 年全国石墨产量达到86×104t,占世界总产量的67.7%。目前国内有石墨矿山194 座,其中大型矿山40 座,中型19 座,小型135 座,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河北、山东、湖南及四川等地。
中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墨出口国和消费国,2015 年出口量为25.1×104t,占世界贸易量的79.0%; 消费量约为61.4×104t,占世界消费总量的53.4%。2.1.2 石墨烯生产加工业
石墨烯生产加工是产业链的中游,目前中国从事石墨烯研发、生产和应用的相关企业数量超过400 家,约占全球石墨烯从业企业总量的3/4。典型的从业企业有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常州二维碳素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南江集团(技术由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提供)、中科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等。在企业的地理分布上,北部以山东青岛为主,东部以江苏的常州、无锡为主,南部以广东省的深圳、东莞为主,在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各省份有零星的石墨烯从业企业,但未形成产业集群。从企业类型上看,目前将石墨烯作为主营业务的企业有近70 家,其中包括石墨烯粉体相关企业50 多家,石墨烯薄膜相关企业近10 家。在石墨烯的生产技术方法上,采用微机械剥离法、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外延生长法等传统技术的企业较多,采用乙氧钠裂解法和切割碳纳米管法等复杂技术的较少。从企业规模上看,目前从事石墨烯生产的企业80%以上为中小型企业,年销售额多数在百万元级别。不过已有一些上市企业开始涉足石墨烯产业。据初步统计,截至2016 年12月,共有18家上市公司参与石墨烯产业链布局,其中包括主板的东旭光电、力合股份、新华锦、方大碳素、中天科技等6 家公司,中小板的康得新、中科电气等5 家企业以及创业板、新三板第六元素、二维碳素、凯纳股份、华高墨烯等7 家中小企业。从企业盈利情况来看,目前石墨烯生产企业的总体盈利能力很弱。一些宣称具备百吨年产能的生产企业,企业产值和盈利能力远远没有预期的高,多数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根据2016 年的企业业绩报告,上半年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884.85 万元,常州二维碳素材料净利润为-938.74万元,青岛华高墨烯净利润为-314.5万元。2.1.3 下游应用业
下游产业是石墨烯的应用领域。石墨烯特殊的平面二维结构,有利于电子的传输,因而有多方面的应用。其可以作为导电添加剂,进一步降低电池的内阻,从而提高电池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可以作为导热材料,对热导纤维和导热塑料等进行改性,提升材料的散热能力;可以用作新型导电油墨和塑料的主填充料,调节导电油墨的电阻率和附着性能;可在防腐漆膜中承担骨架作用,提高膜的抗腐蚀效能。另外,石墨烯优异的抗静电、防辐射功能和溶胀性、吸湿性、抗菌性等其他方面特性,使之可以为生物医用纺织材料、抗菌医用材料、柔性传感器等提供新材料。
目前来看,中国在复合材料、锂电池、超级电容等方面的石墨烯应用已开始起步,而在柔性显示、传感器、超级电容器、散热材料、半导体器件及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还处在探索阶段。近两年来,国内一些科研机构在石墨烯材料的应用上取得了一些突破。其中江南石墨烯研究院等实现了石墨烯薄膜材料和现有ITO 模组工艺线的对接,在全球成功制成电容触摸屏手机样机;中国科技大学利用石墨烯精确快速筛选离子的功能,制成用于海水淡化的石墨烯氧化薄膜;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研制出氮掺杂有序介孔石墨烯,用作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使汽车只需充电7s,续航就能达到35km,等等。
不过从整体来看,中国石墨烯产业链还很脆弱,完整的、成熟的上下游产业链有待巩固。目前,大部分从业企业把资金和精力都投在石墨烯的材料生产上,而下游应用集中于低附加值产品上,一些高附加值产品因为缺乏相关人才和技术,进展甚微。2.2 技术与专利
目前,国际上关于石墨烯的技术研究热点是导电性、导热性、制备方法优化以及纳米材料制备等,而中国的研究则集中在石墨烯制备、石墨烯纳米材料及复合材料、石墨烯在锂离子与太阳能电池电极材料及光电器件等方面。
中国的科研管理机构较为重视对石墨烯相关技术研究的资助。从2009 年开始,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相继启动了多个石墨烯研究项目,其中包括863 计划课题“石墨烯的控制制备及其在光电领域的应用”和973 计划课题“石墨烯的可控制备、物性与器件研究”,以及一系列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据统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已陆续拨款超过3 亿元,用于资助石墨烯相关基础研究项目,其中2014 年资助石墨烯相关研究项目385 项,2015 年资助石墨烯相关研究项目396 项。
在技术进步的同时,中国石墨烯领域的专利申请也很火热。根据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等联合发布的《2015 石墨烯技术专利分析报告》,截至2015 年4 月3 日,共检索到中国石墨烯专利申请7955 件,其中发明数量7690 件,实用新型444 件,外观1 件。从专利申请的国别看,属于国内申请的有7612件,占95.7%;属于国外申请的有343 件,占4.3%。从专利申请主体看,国内共有专利申请主体1614 个,其中包括881 家企业(占比54.6%)、325 个大学(占比20.1%)、280 名个人(占比17.3%)和128家其他研究机构(占比7.9%,含中科院)。但从专利归属看,企业并不是专利申请最多的主体,其中中科院占有专利申请总量的9.2%,其他大学占有专利申请总量的46.6%,而企业和个人只占专利申请总量的38.5%。
从专利分布领域看,以石墨烯应用研究方面的专利申请为主,共5086 件。国内石墨烯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储能(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复合材料(催化剂、导电/导热材料、吸波材料等)、电子信息(透明导电薄膜、信息存储、光电器件等)和传感器(生物及化学传感器、物理传感器)等八大领域,其中申请量较多的主要有储能(专利申请量1432 件,占总申请量的28%)和复合材料(专利申请量1675 件,占总申请量的33%)。2.3 产业政策
中国政府在本世纪初提出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七大战略新兴产业。石墨烯作为新材料中的新贵,虽然产业刚起步,但也受到了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视,出台了一些政策予以支持。2012 年,工信部发布《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到“积极开发纳米粉体、纳米碳管、富勒烯、石墨烯等材料”;2014 年,国家发改委等发布了《关键材料升级换代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到2016 年,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海洋工程和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产业发展急需的大尺寸单晶硅、宽禁带半导体及器件、新型平板显示玻璃、石墨烯……等20 种左右重点新材料实现批量稳定生产和规模应用”;2015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着力石墨烯材料高质量稳定生产,着力石墨烯材料标准化、系列化和低成本化,着力构建石墨烯材料示范应用产业链,着力引导提高石墨烯材料生产集中度,加快规模化应用进程,推动石墨烯产业做大做强”;2015 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高度关注颠覆性新材料对传统材料的影响,做好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石墨烯、生物基材料等战略前沿材料提前布局和研制。加快基础材料升级换代”等等。2.4 标准体系
俗话说,无规不立,标准体系的完善对于一个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要。中国自2014 年9 月起正式开启石墨烯相关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2016 年8月12 日,国家标准《石墨烯材料的术语、定义及代号》预审查会在常州召开,预计很快将会发布。《石墨烯材料的术语、定义及代号》是中国第一项石墨烯国家标准,规定了石墨烯材料领域的核心术语及相关术语,列举了石墨烯材料常见制备方法、石墨烯材料常见检测与表征方法以及石墨烯材料产品代号,适用于石墨烯材料的生产、应用、检验、流通、科研等领域,对石墨烯产业发展将起到积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有利于产业健康发展。另外,由江南石墨烯研究院主导起草的第一部石墨烯检测方法标准《石墨烯层数测定扫描探针显微镜法》(草案)也已获得国家标准委立项。同时,一些有关石墨烯的地方标准也已发布,包括《石墨烯三维构造粉体材料的检测与表征方法》、《石墨烯三维构造粉体材料名词术语和定义》、《石墨烯三维构造粉体材料生产用聚合物》、《石墨烯三维构造粉体材料生产技术》和《石墨烯三维构造粉体材料生产用高温反应炉的设计规范》等。
三、石墨烯相关上市公司 3.1东旭光电
目前,东旭光电的石墨烯事业由副总经理王忠辉主管,石墨烯的产业化项目落地、资源整合、企业收购等也由其一手策划促成。从2014 年至今,东旭光电的石墨烯产业布局脉络日渐清晰。
2014 年,东旭光电与北京理工大学先后共同组建了石墨烯技术研究院和北京旭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石墨烯在ITO 透明导电膜、散热膜、锂电负极材料领域的应用研究。这也是东旭光电在石墨烯领域的最初布局。2016年3 月,东旭光电收购了一家拥有单层石墨烯宏量制备技术和石墨烯基锂离子材料与电池制备技术的石墨烯制备和应用企业——上海碳源汇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7 月8 日,又推出了全球首款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产品——“烯王”。随后再推出第二款应用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产品——动力滑板车。目前针对终端用户的“烯王”系列产品,基本上实现了小批量的生产和销售,但尚未实现大规模生产。
东旭光电旗下北京东旭华清有限公司,管理着“东旭〃泰州石墨烯产业发展基金”和“东旭〃德阳石墨烯产业发展基金”,以多点布局、分散投资的方式,来降低在石墨烯产业中的投资风险。3.2方大碳素
2010年 6月公司收购成都炭素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成都炭素现有4000t/a 特种石墨生产线项目。2010 年 11 月公司与成都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投资建设协议书,在成都〃资阳工业发展区设立方大科技产业园,该园区占地1200 亩,总投资金额约为21.2 亿元,总投资额中包含三个公司拟建项目:在该园区内建立特种石墨生产基地项目,子公司成都蓉光炭素股份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在该园区建立新型炭材料研发中心项目。
公司旗下拥有抚顺炭素有限责任公司、成都蓉光炭素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炭素有限责任公司、成都炭素有限责任公司、抚顺莱河矿业有限公司、抚顺方大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吉林方大江城碳纤维有限公司、方大喜科墨(江苏)针状焦科技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子公司,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产业优势,目前已成为中国最大、世界前列的优质炭素制品生产供应基地,国内唯一的涉核炭材料科研生产基地。
公司炭素制品综合生产能力达到23万吨,原料生产能力20.4万吨,产品广泛应用于冶金、能源、化工、机械、医疗、生物等行业和高科技领域,畅销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并远销世界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炭素制品生产设备。先后从美国、日本、德国引进了电热混捏机、二次焙烧隧道窑、电极清理机、高压浸渍、振动成型机等国际先进水平的关键性设备,特别是从日本引进的全自动配料、40MN立捣卧式压机设备,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大规格电极生产装备之一,还拥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内串石墨化炉和20000KVA直流石墨化炉。3.3中科电气
2016年8月22日中科电气发布公告,公司以发行股份结合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星城石墨97.6547%股权,收购国内负极材料排名前五的星城石墨,从而成为纯正锂电负极材料标的。
星城石墨专注锂电池负极材料研发生产十多年,技术积累雄厚,石墨粉体加工技术国际先进,热处理工艺和石墨复合技术国内领先,下一代的硅碳负极产品已经中试。客户结构优质,与比亚迪、福斯特、星恒电源、浙江佳贝思等主要客户已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尤其是大客户比亚迪动力电池扩张规划宏伟,对材料的需求逐渐上涨。公司天然石墨产品在比亚迪供应链中占据较高比重。利用动力锂电时代的客户开发,星城石墨规模迅速提升,不断向第一梯队靠拢。3.4金路集团
2013年9月份,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德阳烯碳高科公司,新公司注册资本10000万元,其中公司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以共同拥有的“石墨烯大量制备技术”各出资2000万元,各占注册资本的20%,其余各方以现金出资。新公司拟实施年产300吨石墨烯项目,项目分三期实施,每期建设年产100吨石墨烯产业化项目。2013年至2015年,实施第一期工程,建设年产100吨的生产装臵及配套设施,三至五年时间,实施第二,三期工程,形成年产石墨烯300吨的生产能力。
四、攀枝花石墨烯产业发展情况 4.1 石墨资源情况
攀枝花石墨资源储量大,开采条件好,石墨初步查明资源储量约 3000 万吨,占全国的 13%左右,根据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完成的《四川省石墨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报告》,预测攀枝花市可新增石墨资源量 3800 万吨,累计资源量约 6800 万吨。
目前攀枝花市石墨资源主要分布在仁和区和盐边县,其中仁和区石墨查明资源储量约 1600 万吨,包括中坝乡石墨矿区1555.21 万吨、大田镇三大湾石墨矿点 4.65 万吨等,4.1.1攀枝花石墨资源禀赋及特性评价
1、矿体特征。攀枝花石墨矿床含矿岩系属前震旦系会理群大田组地层,在矿区范围内含矿岩系呈―“残留体”状产于混合花岗岩中。主要岩性有含石墨白云母(绢云母)石英片岩、含石墨二云母石英片岩、黑云母石英片岩和石墨矿体。
2、矿石结构。攀枝花石墨矿石主要结构较单一,占 90%以上者为鳞片粒状变晶结构,也见有少量的中一细粒齿状锒嵌变晶结构、筛状变晶结构、斑状变晶结构、交代假象结构、交代缝合线结构。
3、矿石构造
(1)片状构造。片状构造是矿石的主要构造,占 90%以上,绝大多数矿石为此种构造。片状矿物云母和石墨沿片理面平行排列呈连续薄层定向分布,粒状或扁平状石英与片状矿物相间而定向分布。
(2)片麻状构造。云母、石墨片状矿物在粒状石英间呈定向断续条带排列,分别聚集相间分布。
(3)条带状构造。由颜色、矿物成分和结构不同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呈集合体分别相间连续定向排列成条带,一般条带宽 2mm 以上。由石墨、云母和石英组成深色条带,由云母、石英组成浅色条带。此种构造在矿石中也较普遍,常成为品位较低的表内矿石或表外矿石的构造。4.2资源开采加工情况
2015 年底,攀枝花共设臵石墨矿矿权 4 个,其中探矿权 2个,采矿权 2 个,目前攀枝花有两家石墨矿采选企业,均处于停产状态。
1、探矿权
(1)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中坝石墨矿勘探。位于仁和区中坝乡中坝村,面积
3.46 平方公里,探矿许可证号T***88,探矿权人为攀枝花市攀西石墨股份有限公司,有效期 2015 年 12 月 31 日至 2017 年 12 月 31 日。
(2)四川省盐边县高家村铂、镍锰石墨矿详查。位于盐边县渔门镇、惠民乡和仁和区同德镇交界处,勘查许可证号T***65,面积 58平方公里,探矿权人为盐边县成宗矿业有限公司,有效期 2015 年 10 月 28 日至 2017 年 10 月 28日。该探矿权前期主要针对铂钯矿产资源进行勘查,详查阶段预期提交一个石墨矿详查靶区。田坪石墨矿位于该探矿权范围内,目前已完成详查工作,查明石墨资源储量 739 万吨。
2、采矿权
(1)攀枝花市攀西石墨股份有限公司中坝石墨矿。位于仁和区中坝乡中坝村,面积 0.1003平方公里,采矿许可证号C***0106069,采矿权人为攀枝花市攀西石墨股份有限公司,有效期 2011 年 2 月 12 日至 2016 年 2 月 12 日。截止 2012 年底,采矿权范围内查明石墨资源储量 444.11 万吨,生产规模 6 万吨/年,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采区回采率为 89%,现处于停产状态。
(2)攀枝花市仁和区大田骨粉综合加工厂大田三道湾石墨矿。位于仁和区大田镇银鹿村,面积 0.543平方公里,采矿许可证号 C51040020110***,采矿权人为攀枝花市仁和区大田骨粉综合加工厂,有效期 2011 年 1 月 18 日至 2018 年 5 月28 日。截止 2012 年底,采矿权范围内石墨经济可采储量 3.439万吨,生产规模 0.05 万吨/年,采区回采率为 80%,现处于停产状态。4.3石墨产业、企业
攀枝花市的石墨开采规模小,与其他产区相比,产品的种类和数量都相差较远,且以初级产品为主,深加工应用产品进展缓慢。与全国相比,无论是产品的种类和数量都相差很远,而目前攀枝花市最大的仁和区中坝石墨厂仅能生产中碳石墨(4000t /a)和高碳石墨(20t /a),且产品售价都较低。由于存在资金、技术和思想观念的制约,石墨加工利用工作进展缓慢,虽然产品供不应求,但由于品种少产量低,销售范围不广,始终未能成为攀枝花市高附加值及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
攀西石墨股份有限公司是在原联营股份。集体企业———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坝石墨矿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私营股份制企业,始建于1984 年,是西南地区专业从事石墨开发、生产、经营的股份制企业。公司拥有全国第三大石墨原矿采矿权,能生产低碳、中碳、高碳石墨粉共5000 吨。
在现有攀西石墨股份有限公司、攀枝花石墨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基础上,依托“中国西部石墨之都”,借力“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与德阳烯碳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创威新材料有限公司、四川碳世界科技有限公司等四川石墨烯骨干企业紧密合作,融入四川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培育本地企业,引进外来投资,建立攀枝花市石墨及石墨烯产业链,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石墨烯材料的生产要注重规模化、柔性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石墨烯材料生产线原则上要进入化工园区,将现有企业规划入园,符合化工园区环保准入条件和园区规划环评要求,粉体生产线装臵规模不低于10 吨/年,薄膜生产线能够连续自动转片。鼓励石墨烯粉体制备与攀枝花天然石墨资源开发有机结合。
五、问题与风险
石墨烯产业在中国已开始起步,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给产业的后续发展带来风险。5.1 原料开采滥觞无序
石墨是制备石墨烯的重要原料,中国具有较大的石墨储量,但同时也有190 多家石墨开采企业,每年开采晶质石墨和隐晶质石墨过百万吨。由于各种原因,一些企业滥采乱掘、采富弃贫,导致大量石墨资源浪费。据中国石墨行业协会测算,按照目前的开采方式和速度,最多20 年,国内已探明的石墨资源将消耗殆尽,届时中国将要从国外高价进口石墨,由石墨大国变成石墨贫国。这给中国石墨烯产业的后续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隐患。5.2 技术研发良莠不齐
中国虽然掌握世界石墨烯专利总量的近一半,但与发达国家横向比较,在技术研发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基础研究多,原始创新少。目前国内对石墨烯的研究多集中在电学、化学的基础领域,其中尖端原创成果稀少,绝大多数是在追赶国外创新。
二是技术侧重点的经济适用性差。目前国内研究多集中在基础研究领域,如bottom-up 方法制备、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电极中的应用、石墨烯复合材料等;而欧美发达经济体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光电器件、传感器、医药和环保材料等高端应用领域。相比之下,中国石墨烯技术研发成果的未来经济可期性较差。
三是企业作为技术研发主体的责任没有体现。一个产业,只有当从业企业具备强大的研发实力时,才有持续前进的动力。可遗憾的是,目前国内的石墨烯研究主体中,大学和科研院所占绝大多数,较多关注的是理论基础研究,成果呈现出碎片化、同质化的现象。真正具备研发实力的企业只有深圳鸿海等少数几家,但其掌握的专利数量远少于IBM、英特尔、陶氏化学、通用、杜邦、东芝等跨国公司。在未来的世界产业科技竞争格局中,中国企业明显处于下风。5.3 产业发展秩序紊乱
中国的石墨烯从业企业超过百家,但与海外三星、IBM、诺基亚、英特尔、陶氏化学等大公司推动石墨烯材料产业化应用不同,中国的从业企业主要将石墨烯材料作为添加剂使用,是对传统产业进行修补。目前国内真正能规模化量产单层石墨烯的企业不到10 家,一些企业和机构出于通过资本炒作获得收益的投机心理,一味夸大行业的产能和产值,造成市场盲目跟风。另有一些企业将单层和多层混为一谈,把厚度远远超过10 个原子层的石墨烯微片或石墨烯纳米片产品也混称为石墨烯,造成业界认识的混乱。一些地方政府也推波助澜,不管是否具备条件,都急于上马建设石墨烯产业园区。初步统计,目前全国有将近20 个石墨烯产业园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之中,但其功能性都差不多,未来必定会出现严重的同质化竞争,低价格局将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不利于行业的发展。5.4 资金支撑量小力微
石墨烯产业是一个典型的“技术+资本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以供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但目前中国石墨烯产业面临严重的资金不足问题。
一是技术研发资金投入相对乏力。当前全球有80 多个国家、近300 家公司投入石墨烯材料的研发,英、韩、欧等将石墨烯研究提升到了战略高度。据了解,英国在2011~2016 年至少投入了2.37 亿美元支持石墨烯研究,韩国自2012 年起计划7 年内向石墨烯领域提供总额为2.5 亿美元的资助,而欧盟委员会更是将石墨烯列为“未来新兴技术旗舰项目”之一,并从2013 年起10 年内向石墨烯应用研究领域提供10.5 亿美元资助。相比之下,中国政府在石墨烯相关研究领域的投入只有近0.5 亿美元,要少很多。
二是企业融资困难。目前中国的石墨烯从业企业以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为主,骨干大部分是科研院校出来的研究人员,市场开发和维护能力不强,导致企业的盈利能力很低,风险系数较高。而金融机构据此多数持观望态度,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问题。如果后续还是缺乏外来资本的介入,中国这些中小石墨烯从业企业最终会因财务危机而退出市场。相比之下,欧美发达国家的情况要好很多,因为他们的从业企业大多是三星、LG、IBM 等大型跨国公司,企业本身有实力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石墨烯进行长期的系统研究,而且政府对此也大力支持,石墨烯的市场青睐度很高,融资渠道也较通畅。
第三篇:泥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状况调研报告
按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实践活动的要求,围绕“发挥自身优势,推动**新发展”参考课题,科技局班子问计于专家,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研究和开展了泥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方面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概述
(一)泥炭的概念
泥炭(peat)又称草炭、泥煤,是由沼泽植物残体在水下缺氧环境
中经厌氧菌的不完全分解形成,具有多组分、多级分、半胶体特性的高分子复杂亲水物质。泥炭是一种在农业、工业和医药等方面具有多种用途的资源。泥炭有机质由腐植酸和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体组成,有疏松的结构、含抗甾类、黄酮类等。被称为“乌金散”的腐植酸(简称 ha)药物记载起源于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二)我国的泥炭资源概况
水热组合条件是影响泥炭形成与发育的主导因素,因此,泥炭的空间分布主要决定于泥炭形成时期的气候状况,其次是地质、地貌和水文等因素。全球泥炭的分布具有地带性特点,从高纬到低纬可分为4个地带:带湿润广泛发育的弱泥炭堆积带;温带湿润发达的强泥炭堆积带;热带湿润不发达的弱泥炭堆积带;赤道雨林或热带雨林较发达的强泥炭堆积带。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形成多种多样类型的泥炭。泥炭资源的调查系统数据变化大,1963年列入世界泥炭资源统计表中的泥炭地面积10万公顷,泥炭储量只有2亿吨;1980年的数据是,泥炭地面积348万公顷,储量达270亿吨;1988年国家地质矿产部在“全国泥炭资源报告”中指出,全国有泥炭地面积104万hm2,储量为46.8亿吨(绝干重量计),该数据是按泥炭矿层自然状态下超过30cm(埋藏泥炭大于50cm)的标准调查获得,比较接近世界规范。如按世界泥炭含水量40%要求计算储量,我国泥炭的容重0.8-0.85g/cm2(干容重0.3-0.45g/cm2)。这样一来,我国泥炭总储量应是124.8亿吨(不包括近50年已开采用掉的约10亿吨泥炭)。近年来我国泥炭列为矿产资源后,地质调查工作水平有很大提高,1986年地质矿产部所组织的全国性泥炭资源远景调查,采用了地质填图、钻探、取样和测试等手段,配合航测、卫片解译及现代化仪器分析,实现了规范化的泥炭调查,在获得的总储量中属可用资源量的有115.6亿吨,占全国总资源量的92.5%,其中探明储量或称勘探储量为8.8亿吨,占全国可用资源量的7.6%;推断储量81.3亿吨,占70.4%,预测储量为25.3亿吨,占21.9%。
从泥炭存在形式看我国泥炭量与质量分布特点是,裸露泥炭明显多于埋藏泥炭。裸露泥炭和埋藏泥炭分别占总量的70.72%和29.28%。从泥炭营养类型分析,以富营养泥炭占优势。富营养泥炭储量为43.2629 亿吨,为总量的99.91%;中营养(173.33 万吨)和贫营养泥炭(221.86 万吨)甚少,分别占0.04%和0.05%。从泥炭的残体类型看,草本泥炭极其丰富。草本泥炭储量为42.6567万吨,占总量的98.51%,混合泥炭(3923万吨)占0.91%,木本泥炭(2311万吨)占0.53%,藓类泥炭为(221.86 万吨)最少,只占0.05%。并且,大部分营养型草本泥炭中氮、磷、钾含量高,分别为2.1%~3.0%、0.06%~0.2%、0.5%~1.2%。
我国泥炭分布还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主要集中分布在五大泥炭聚集区:东北山地现代泥炭聚集区,西部高原现代泥炭聚集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埋藏泥炭聚集区,云贵高原埋藏泥炭聚集区,雷州半岛埋藏泥炭聚集区。从省、市、自治区泥炭储量来看,四川省泥炭资源最丰富,云南省次之,甘肃、江苏、西藏、黑龙江、安徽、吉林、内蒙古、新疆等均是泥炭储量超亿吨的省份。另外,从泥炭的赋存时代、埋藏类型及其成炭植物类型诸方面来看,我国泥炭主要赋存于第四纪的全新统地层中,约占总量的97.12%,部分产于上更新统,仅占2.8%,少量赋存于更新统及第三纪的上新统中,仅占0.08%;裸露泥炭明显多于埋藏泥炭,分别占总量70.72%和29.28%;低位泥炭占绝对优势,为总量的99.1%,中位和高位泥炭甚少,分别占0.4%和0.5%;其中低位草本泥炭极其丰富,占总量的98.51%,混合泥炭和木本泥炭分别占0.91%和0.53%。
如上所述,全国各地泥炭资源量超过1亿吨只有10个省、市、自治区,分别为四川、云南、甘肃、江苏、西藏、黑龙江、安徽、内蒙古、吉林、新疆等,共占全国可用资源量的92%。据有关资料,根据我国各地泥炭的储藏量,其中四川和云南的储量最大,属于最丰富的地区。
(三)**县泥炭资源情况
**县目前基本查明或初步查明的泥炭总储量达4.6亿吨,广泛分布于赤瑞湖、异龙湖区域,且埋藏浅、厚度大、层位稳定、易开采。
第四篇:泥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状况调研报告
按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实践活动的要求,围绕“发挥自身优势,推动xx新发展”参考课题,科技局班子问计于专家,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研究和开展了泥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方面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概述
(一)泥炭的概念
泥炭(peat)又称草炭、泥煤,是由沼泽植物残体在水下缺氧环境中经厌氧菌的不完全分解形成,具有多组分、多级分、半胶体特性的高分子复杂亲水物质。泥炭是一种在农业、工业和医药等方面具有多种用途的资源。泥炭有机质由腐植酸和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体组成,有疏松的结构、含抗甾类、黄酮类等。被称为“乌金散”的腐植酸(简称 ha)药物记载起源于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二)我国的泥炭资源概况
水热组合条件是影响泥炭形成与发育的主导因素,因此,泥炭的空间分布主要决定于泥炭形成时期的气候状况,其次是地质、地貌和水文等因素。全球泥炭的分布具有地带性特点,从高纬到低纬可分为4个地带:带湿润广泛发育的弱泥炭堆积带;温带湿润发达的强泥炭堆积带;热带湿润不发达的弱泥炭堆积带;赤道雨林或热带雨林较发达的强泥炭堆积带。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形成多种多样类型的泥炭。泥炭资源的调查系统数据变化大,1963年列入世界泥炭资源统计表中的泥炭地面积10万公顷,泥炭储量只有2亿吨;1980年的数据是,泥炭地面积348万公顷,储量达270亿吨;1988年国家地质矿产部在“全国泥炭资源报告”中指出,全国有泥炭地面积104万hm2,储量为46.8亿吨(绝干重量计),该数据是按泥炭矿层自然状态下超过30cm(埋藏泥炭大于50cm)的标准调查获得,比较接近世界规范。如按世界泥炭含水量40%要求计算储量,我国泥炭的容重0.8-0.85g/cm2(干容重0.3-0.45g/cm2)。这样一来,我国泥炭总储量应是124.8亿吨(不包括近50年已开采用掉的约10亿吨泥炭)。近年来我国泥炭列为矿产资源后,地质调查工作水平有很大提高,1986年地质矿产部所组织的全国性泥炭资源远景调查,采用了地质填图、钻探、取样和测试等手段,配合航测、卫片解译及现代化仪器分析,实现了规范化的泥炭调查,在获得的总储量中属可用资源量的有115.6亿吨,占全国总资源量的92.5%,其中探明储量或称勘探储量为8.8亿吨,占全国可用资源量的7.6%;推断储量81.3亿吨,占70.4%,预测储量为25.3亿吨,占21.9%。
从泥炭存在形式看我国泥炭量与质量分布特点是,裸露泥炭明显多于埋藏泥炭。裸露泥炭和埋藏泥炭分别占总量的70.72%和29.28%。从泥炭营养类型分析,以富营养泥炭占优势。富营养泥炭储量为43.2629 亿吨,为总量的99.91%;中营养(173.33 万吨)和贫营养泥炭(221.86 万吨)甚少,分别占0.04%和0.05%。从泥炭的残体类型看,草本泥炭极其丰富。草本泥炭储量为42.6567万吨,占总量的98.51%,混合泥炭(3923万吨)占0.91%,木本泥炭(2311万吨)占0.53%,藓类泥炭为(221.86 万吨)最少,只占0.05%。并且,大部分营养型草本泥炭中氮、磷、钾含量高,分别为2.1%~3.0%、0.06%~0.2%、0.5%~1.2%。
我国泥炭分布还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主要集中分布在五大泥炭聚集区:东北山地现代泥炭聚集区,西部高原现代泥炭聚集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埋藏泥炭聚集区,云贵高原埋藏泥炭聚集区,雷州半岛埋藏泥炭聚集区。从省、市、自治区泥炭储量来看,四川省泥炭资源最丰富,云南省次之,甘肃、江苏、西藏、黑龙江、安徽、吉林、内蒙古、新疆等均是泥炭储量超亿吨的省份。另外,从泥炭的赋存时代、埋藏类型及其成炭植物类型诸方面来看,我国泥炭主要赋存于第四纪的全新统地层中,约占总量的97.12%,部分产于上更新统,仅占2.8%,少量赋存于更新统及第三纪的上新统中,仅占0.08%;裸露泥炭明显多于埋藏泥炭,分别占总量70.72%和29.28%;低位泥炭占绝对优势,为总量的99.1%,中位和高位泥炭甚少,分别占0.4%和0.5%;其中低位草本泥炭极其丰富,占总量的98.51%,混合泥炭和木本泥炭分别占0.91%和0.53%。
如上所述,全国各地泥炭资源量超过1亿吨只有10个省、市、自治区,分别为四川、云南、甘肃、江苏、西藏、黑龙江、安徽、内蒙古、吉林、新疆等,共占全国可用资源量的92%。据有关资料,根据我国各地泥炭的储藏量,其中四川和云南的储量最大,属于最丰富的地区。
(三)xx县泥炭资源情况
xx县目前基本查明或初步查明的泥炭总储量达4.6亿吨,广泛分布于赤瑞湖、异龙湖区域,且埋藏浅、厚度大、层位稳定、易开采。
圈定泥炭分布面积7.106万亩,其中:湖面水域面积4.654万亩,耕地面积2.452万亩。
赤瑞湖矿区位于xx县城区西部10公里的宝秀盆地中,矿区面积17平方公里,泥炭分布面积0.936万亩,其中:湖面水域面积0.06万亩,耕地面积0.876万亩,远景储量达0.9668亿吨。腐植酸含量达35.31%,有机质含量46%-56.69%,总平均值达到50.79%。
异龙湖矿区泥炭分布面积6.17万亩,其中:湖面水域面积4.594万亩,耕地面积1.576万亩,远景储量达3.63亿吨。腐植酸含量达27.4%,有机质含量83.5%。
宝秀泥炭矿区经地质队1983年9月至1985年1月进行了初步普查。施工了深钻4个、50型取样钻9个,完成勘探剖面二条,使用钻探工作量1569.03米,取样钻382.14米,合计1951.17米。基本情况是:
1、地理位置
矿区位于xx县城西十公里宝秀盆地中。东经102°22′11′北纬23°45′5′至东经102°22′25′。该泥炭矿是地质队在区调工作中发现的,2、矿区地质
泥炭埋藏于宝秀盆地中,盆地长约7公里,宽2-4公里,面积约17平方公里。高程1400-1430米,南面较北面稍高,盆地向东逐渐变窄。
xx断层控制了宝秀盆地的延伸方向,为一断陷湖积盆地。湖积层(第三系和第四系)厚高大于530米,基底大致呈锅底状。盆地中心赤瑞湖上第三纪时位于小陈营一带(盆地西部),沉积了54米厚的褐煤,第四纪时湖泊中心渐渐东移到火车站附近。
盆地四周发育有昆阳群(pt),盆地内为上第三系(n)、第四系(q),第三系不整合覆盖于昆阳群之上,第四系(q)与第三系呈微角度不整合。
区内第四系发育齐全,从更新统到全新统均有沉积,总厚192.51-310.37米,成因类型多样,有冲积—洪积、湖沼和湖积等。
洪积—冲积发育在盆地边缘,大都为三角形的洪积—冲积扇,厚度可达48米,主要由灰白、褐黄色砂质粘土大小不等的角砾、半滚圆砾石组成。
湖沼相和湖相沉积物分布在赤瑞湖周围,由泥炭、软褐煤、粘土、亚粘土、砂和砾组成。
盆地内第四系自上而下为:
全新统:厚度35-43米,为湖沼湖、湖相沉积。岩性主要为粘土、亚粘土,含主要可采泥炭二层。上部泥炭厚8至12米,下部泥炭厚1至5米。其孢粉组合以蕨类孢子为主,占57%,针叶花粉占17%,低矮被子植物花粉占13%。
上更新统田坝心组:厚度47-48米,以褐色、灰白、灰绿色粘土和亚粘土为主,夹少量砂层,含泥炭3至7层,在盆地中部均有工业价值,最大厚度可达4米以上。经c14同位素样品分析测定,年龄距今23100±1000年,属晚更新世。其孢粉组合接近现代植被面貌,蕨类孢子点33%,针叶树木占27%,阔叶乔木花粉占23%,低矮被子花粉占17%。
中更新统大样营组:厚度在45-65米之间,底部为砂砾层,中上部亚粘土、粘土、平砂层和砾砂层,含软褐煤1-5层。孢粉组合以蕨类孢粉为主,占47%,针叶乔木花粉占19%,低矮被子植物花粉占18%。
下更新统小陈营组:厚度在64-156米之间,为亚粘土、亚砂土和砂砾,夹厚1米以下的软褐煤0-5层,在盆地中心部位软褐煤可达2米左右。孢粉组合以蕨类孢子为主,占70%,裸子植物花粉占11%,被子植物乔木花粉占10%,低矮被子植物花粉占5.6%。
与下伏上第三系呈微角度不整合。
上第三系分布在宝秀盆地300米以下,为湖相沉积,厚度大于223米。含50多米厚的褐煤。倾角多为10°-20°,与昆阳群岩层不整合接触。
3、矿床地质
该区泥炭为低位木本-芦苇中偏低分解度泥炭,圈定泥炭分布面积6243750平方米,已获得泥炭远景储量96675014.93吨。
泥炭呈水平层状产于第四系全部统、上更新统和中更新统中,盆地东部火车站一带沉积最厚,往周围逐渐变薄至盆地边缘尖灭。
区内全新统(q4)泥炭共分五层,第一层及第五层为该区泥炭主矿层,厚度较大,也较稳定。第一层平均厚8.82米,最厚达15.50米。第五层平均厚3.86米,最厚9.28米。第二、三、四层厚度变化较大,其平均厚度分别为1.94、3.15、4.03米。更新统泥炭(或软褐煤)共七层,为六—十二层。其埋藏较深,厚度变化大,六—十二层平均厚度分别为2.13、5.69、1.77、1.50、0.90、2.92和0.57米。该区泥炭总平均厚度21.36米。
该区泥炭为优质泥炭、一至五层各层有机质含量46%-56.69%,总平均值达到50.79%。分析项目共45项,性能多样,用途广泛,使用部门可选择所需要的性能合理利用。
4、储量计算
50米以上(全新统)的1-5层泥炭及50米以上(更新统)的6-12层泥炭分别计算储量。
(1)、一至五层泥炭储量计算:其中第一层和第五层以2米厚度分块段计算。
第一层共分为8个块段,第五层共分为5个块段,块段面积用求积仪求出。第二、三和四层泥炭未分块段,用求积仪求出分布面积,采用平均厚度计算。
计算储量结果:
第一层储量=8825577.344吨。
第五层储量=8434535.625吨。
一、五两层共求得d级储量1760112.97吨。
第二、三、四层储量计算。分别求得第二层储量为5789578.4吨、第三层10292181.10吨、第四层为12247092.46吨。二、三、四层储量共28328851.96吨。
五层合计d级储量45588964.93吨。
(2)、六至十二层泥炭储量计算:
由于只有四个深孔控制,对比也较困难,所以未分层计算,采用平均厚度12.39米,进行估算,面积用方格法计算,为4平方公里,采用干容重平均值1.031吨/立方米。算得远景储量51086050吨。
该区共泥炭d级储量45588964.93吨、远景储量51086050吨、共计96675014.93吨。为大型泥炭矿。
该矿区泥炭厚度大、沿走向稳定、储量大、埋藏浅、交通方便,是开采的有利条件。其不利条件是,多为农田覆盖,水文地质资料较少,但经进一步工作后,在处理好生态平衡条件下,可进行开采利用。
二、泥炭的特性、利用现状和展望
在自然条件下泥炭呈褐色、黑褐色或棕色。泥炭是比较稳定的有机-无机(矿物物质)复合体,具纤维状或颗粒状结构,含纤维量30%~90%,比重约1.3,发热量9.5~15kj / kg,干燥泥炭的最高热值近21 mj/kg(5000kal/ kg)。泥炭(干基)主要成分:有机质30%~90%(腐殖酸含量一般10%~30%,高者可达70%以上);灰分10%~70%; 氮、磷、钾含量较多;此外泥炭中丰富的蛋白质和腐殖酸态氮、氨基酸也是潜在的成分。此外,我国泥炭还含有铜、铁、锌、钼、硼等农作物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泥炭所含的矿物中包括钙、镁、硅及其它多种微量元素(如硼、铁、锰、锌等)是其在农业上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条件。而且,泥炭有机质、腐殖酸含量高,纤维含量丰富,疏松多孔通气透水性好是制作土壤改良剂、植物生长刺激素、有机—无机复合肥料的最有效的原料资源。泥炭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有较强的离子交换能力和盐分平衡控制能力,是良好的作物栽培基质。泥炭腐殖酸的自由基属于半醌结构,既能氧化为醌,又能还原为酚,在植物体的氧化还原中起着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生理刺激作用和较强的抗旱、抗病、抗低温、抗盐渍的作用。总之,泥炭含有多种有益组分且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所以在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中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国内外利用概括
现今世界泥炭开采量(近2 亿吨/年)的70%都用于农业。泥炭应用于农业方面,在发达国家已有几十年历史,他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俄罗斯在近10 年来,用于农业(包括园艺)的泥炭数量已占年总产量的60%; 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加拿大、美国和瑞典等国家生产的泥炭也大部分用于农业。我国对泥炭的开发和综合利用的研究开始于20 世纪70 年代初,在农业方面的利用也有较大进展。泥炭在农业上的应用具有产品种类多、用量大、综合效益高等特点。但主要是用于制备各种腐殖酸类肥料(主要品种包括腐殖酸铵、腐殖酸氮磷以及泥堆沤肥等)、营养土、营养钵以及饲料等。
(二)肥料方面的利用
肥料是发展农业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有机肥料又是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农作物产量不可缺少的条件。富营养草本泥炭不仅含较高的有机质和腐殖酸,而且包含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泥炭一般呈弱酸性至中性,是制造腐肥(泥炭腐殖酸肥料)的优质原料。国外用泥炭作为肥料有如下几种类型:浓缩泥炭—无机—氨化肥料;泥炭腐殖酸肥料;绿化用泥炭肥;温室、温床用泥炭土;泥炭营养钵。我国自20 世纪70 年代初在有泥炭资源分布的省、区都进行过泥炭腐殖酸类肥料(腐肥)的生产和应用。20世纪80年代初,在总结经验的同时,加强了对腐肥和腐殖酸类物质的科学研究,改进了加工工艺,在配料、生产和施用等各个环节都加强了科学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益。长期使用泥炭复合肥能明显的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使土壤疏松、增加有效养分、增强土壤保肥性能。对于持续农业和无污染蔬菜、粮食的生产有一定的意义。
(三)园艺利用
园艺利用主要是指配制泥炭营养土和制备营养钵等。国外园艺泥炭用量大、应用广,可用于草坪、育苗、花卉和各种经济作物,尤其是塑料大棚和玻璃暖房的用量最大。我国近10 年来对园艺泥炭的研究和应用比较重视。如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制的泥炭营养土,用于花卉栽培、水稻育秧、室内园林植物培育、蔬菜育苗与植物组织培养,具有促进生长、成活率高、延长花期、缩短育种期等多种功能,是花卉、苗木和蔬菜育苗、试管苗移栽的优良栽培基质。南昌市园林处花圃采用南昌腐殖酸厂生产的“天女”花肥培植杜鹃、金菊、茶花等十种木本花和菊花、仙客来等九种草本花,结果其肥效优于等养分无机肥和枯饼,长相、长势也较好,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四川大学利用若尔盖地区的“高原泥炭”,经处理进行花卉、水果和农作物的栽培试验,获得了增产,同时也达到了美化环境的良好效果。目前,我国北方地区使用塑料大棚和玻璃暖房育苗、种菜、养花已比较普遍,发展泥炭营养土大有可为。
(四)饲料利用
泥炭含有大量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生理活性物质和维生素,用泥炭研制动物饲料已为一些国家所重视。白俄罗斯牲畜饲养研究所试验了八种泥炭饲料配方,认为可用泥炭替代饲料中15%~50%的谷物。但是泥炭用作资料还存在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目前,我国的泥炭饲料还处于试验研制阶段,今后应加强研究试验和推广应用,以减少粮食饲料用量,充分利用丰富的泥炭资源,发展我国的饲养业。
第五篇: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根据河南省南阳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大做强黄牛产业的指示精神,由南阳市畜牧局、南阳市黄牛协会、南阳市黄牛科技中心组成的联合调研组于XX年春,先后到邓州、唐河、新野、方城等县市区实地考察了黄牛养殖户、养殖场和加工企业,广泛听取了农户、经纪人、企业经理、科技工作者以及县、乡、村领导对黄牛产业发展的经验、意见、建议和发展对策。并在此基础上,经调研组反复讨论、修改,形成这份调研报告,就我市目前黄牛产业的特点、问题及今后一定时期内的发展对策提出了构思,谨供参阅。
1、目前我市黄牛产业的特点
南阳牛是勤劳智慧的南阳劳动人民千百年来精心培育而成的一个优秀的地方品种。XX年底,存栏160.1万头,出栏91.9万头,年产牛肉13.1万t,产值达50.8亿元,占畜牧业产值27.7%。南阳牛在南阳畜牧业经济乃至整个农村经济中,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具体表现有六大特点:
1.1、南阳牛的肉用性能已接近国际平均水平
南阳牛经过这些年的系统选育和品种改良,一是它的体型已发生了大的变化,已由原来的役用体型,接近肉用牛的体型;二是规模养殖场的育肥牛日增重一般在0.8一1.5kg之间,已接近国际肉用牛的日增重;三是经过科学育肥后的牛屠宰率达到55-65%,净肉率达到45-55%,已达到国际肉牛的标准。综上所述,南阳牛的肉用性能总体已接近国际肉牛的平均水平。
1.2、南阳牛的用途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昔日养牛为耕田的现象已基本不复存在。从调研看,南阳牛由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使役为主,九十年代的役肉兼用,到目前平均每头成牛年耕役时间不足半月,并主要作为辅助动力,有些地方的黄牛已“不会”耕田。基本上完成了由生产资料向生活资料的转变,南阳牛的用途已完成了历史性的转折。
1.3、规模饲养成为发展的主流
目前,我市养牛规模场、小区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工作新的亮点,在短短的几年中,已达160多个,部分规模场仍在建设中。目前我市黄牛规模养殖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以新野县歪子镇棉花庄、唐河县上屯镇高庄为代表的联户母牛养殖小区。由村组统一协调小区建设用地、牧草用地、牛场及附属设施,统一规划,农户投资。以养母牛,繁小牛为主,多以5-20头繁殖母牛为规模,投资少、风险小、成本低、收益稳。二是以唐河、社旗、方城等县为代表的专业大户养殖。以户为独立单元,统一设计,统一规划。每户饲养规模50-200头,繁育小牛和育肥相结合,规模适度,经营灵活。三是以新野县、邓州市、宛城区等为代表的标准化专业育肥场。饲养规模500-1000头,以架子牛育肥为主,高标准、高投入、高效益,具有较强的示范引导作用。
1.4、区域分布走向科学化
通过调研了解到,城市郊区、交通便利、经济相对发达、人均耕地少的地方黄牛数量在减少,而人均土地多、丘陵地区、浅山区、沿河两岸等地方黄牛数量有所增加,如位于浅山丘陵区的唐河县湖阳镇黄河自然村,户均达到2头牛,位于白河西岸的新野县上港乡小五村户均1.5头牛。这种现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自然表现,是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的一种正常现象。在欧美畜牧业发达国家,一般是城市郊区养奶牛,平原养猪养鸡,山区、浅山区、交通偏远的地方养肉牛。南阳市黄牛养殖的这种趋向,说明了黄牛产业的区域分布正在走向科学化、理性化。
1.5、产品开发已形成燎原之势
目前我市拥有大中型屠宰加工企业10余家,经过这些年的精心经营,开发出的黄牛产品已达100余种,其中分割牛肉产品达40余种,部分产品可替代进口牛肉;深加工熟食产品达60余种,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产品主要销向上海、广州、南京等40多个大中城市和食品加工企业。科尔沁牛业有限公司的人住南阳,必将带动和提升我市整体肉牛产业的大发展。
1.6、南阳牛品牌已经唱晌
南阳牛以体格高大,肉质细嫩,皮板致密,耐粗饲,适应性强等而闻名于世。建国初期,我市建立了第一部分牛产业发展研究及对策全国第一个黄牛繁育及科研机构,开展对南阳牛的系统选育和科学研究工作。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率先在国内推广普及牛的人工授精技术,实现了黄牛繁育史上一次历史性的跨越。八十年代初,第一个在地方良种黄牛上制订并颁布实施了《南阳牛》国家标准,同时,把品系繁育技术应用于南阳牛育种工作中。九十年代,首次在国内提出把南阳牛培育成为我国自己的地方性的专门化肉牛品种。该项目相继列入国家“948”项目和省、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998年,南阳牛被国家农业部首批列入国家畜禽品种保护名录,XX年又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域名注册,南阳牛将受到世界上143个国家及地区的保护。XX年我市又成功的举办了首届黄牛节。XX年又对南阳牛进行了商标注册。XX年南阳牛的品种选育被列入国家科技支撑项目。XX年南阳牛育种技术创新被列入国家863项目,同时,南阳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肉牛产业的意见》(宛政(XX)74号),每年拿出1000万元用于南阳肉牛产业的发展。
2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在这次调研中,大家反映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四个方面:
2.1、市场问题
所到之处,大部分养殖户,特别是养殖繁殖母牛的农户反映养牛业比较效益低。养繁殖母牛每年它的收入就是一头小牛,6个月左右断奶时的价格一般在2500-3500元之间,散养不计成本还可以,规模养殖从市场上购草、购料就难以赚钱,这也是目前繁殖母牛难以象鸡猪那样大规模饲养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市同全国一样,肉牛产业比较效益低,其主要原因是牛肉的生产成本高,但市场价格低,价格背离价值造成的。牛肉的生产成本高于其它肉类,更高于奶、蛋产品,一般来讲,牛肉的料肉比为7:1:羊肉为5:1,猪肉为3:1,禽肉为2:1。禽蛋为2:1,牛奶为1:2-4,所以说生产牛肉的成本属于最高,一般为猪肉的2倍以上。目前我国的牛肉由于疫情和药残等原因,销不到发达国家去,只能销往俄罗斯、东南亚、香港这些国家与地区,价格与国内差不多。国内牛肉市场由于产品开发跟不上,花色品种单一,绝大部分属于大众化食品,中、高档产品少,这是造成国内牛肉产品价格低的主要原因。
2.2、社会问题
一是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在所调研的村、组中,一般来讲,机械化程度越高,养牛的农户越少,每增加一台四轮或手扶车,要减少2头牛(其中一头繁殖母牛,一头小牛)。二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目前外出打工的多为青壮年,他们的转移使养牛环节的“下力气活”无人于。另一方面,目前养牛的农户大部分为中老年人,中老年人的自然减员也影响了养殖黄牛的数量。三是环境卫生及饲养场地。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许多农户建起了楼房,环境卫生的要求也高了,既不养牛,也不养猪养禽。以上现象说明:第一农民对环境卫生的要求在提高,从卫生安全的角度讲要发展养殖,必须考虑入畜分离;第二受宅基地有关规定的影响,有些农户养殖场地狭小,难以扩大规模;第三近几年来,农户散养畜禽有所下降。四是盗牛问题。从调查的结果看,盗牛的绝对数并不大,但它的危害、负面作用相当大。往往是一户被盗,全村养牛户受惊,有的甚至影响到周边十多华里。
2.3、资金问题
调研组所到之处均有要求解决养牛资金的呼声,由于金融政策的原因,现在农村贷款相当困难,几家企业也反映资金不足。农户贷款有四难:一是贷着难;二是数额少;三是期限短;四是利率高。相对于其它行业来讲,养牛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牛个体大,生产周期长,养殖所需的固定投资和流动资。中固鸯牧絮恙XX年增钓金相对比较多。黄牛加工企业也同样需要较大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的占用。农户困难,无钱养牛,企业无钱,开工不足。目前在养牛业价格和效益回升的形势下,农户和企业呼唤政府协调资金,倾斜养牛业。
2.4、牛自身问题
黄牛相对其它畜禽来讲,繁殖系数低,饲养周期长,产业链上环节多。牛属于单胎动物,怀孕周期长。繁殖母牛一年最多能生出一胎。改良牛饲养到1.5岁左右才能正常出栏(体重450-500kg),纯种南阳牛2.0~2.5岁才能正常出栏,而生猪一般是6个月出栏,肉鸡45天出栏。饲养上包括养母牛、繁小牛、育幼牛,加工上包括牛肉分割、熟食制品生产及牛皮、牛血、牛骨、牛杂等副产品的综合利用,产业链条长,环节多,相对来讲产业化的运作难度加大。
3、建议和对策
3.1、提高认识,增进做大做强黄牛产业的信心南阳是一个农业大市,也是一个养牛大市,推进我市养牛业的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区位优势:我市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适宜养牛,又是国家规划的中原肉牛带核心区域。二是品种优势:南阳牛中外驰名,加上长期坚持不懈地品种选育,品质越来越优,肉用性能越来越好,为黄牛产业的升级打下了良好基础。三是饲草资源优势:我市年产农作物秸秆达800万吨,可利用的草山草坡面积560万亩,黄牛发展的潜力巨大。四是良种繁良体系优势:在品种改良上,我市建成了两个国家级的黄牛制种、供种场,即市黄牛科技中心和市黄牛良种繁育场,拥有比较健全的市、县、乡、村四级改良体系。
3.2、加大宣传,进一步唱晌南阳牛这一品牌
3.2.1、引进“牛文化”:“牛文化”一词最早见于一位印度教授撰写的《中国应该引进“牛文化”》一文。文章的大意为:中国为全球吃的大户,但中国人主食淀粉过多,肉类猪肉统治,缺少营养丰富的牛肉、牛奶。他建议中国应引进“牛文化”多吃些牛肉,多喝些牛奶,少用些补品,一则提高民族素质,二则促进农户养牛,让农民增加收入。南阳是黄牛的故乡,养牛历史悠久,应大力引进和弘扬“牛文化”,宣传传统饮食的弊病和吃牛肉、喝牛奶的好处,逐步改善膳食结构,启动消费,拉动内需。
3.2.2、扩大宣传渠道:应多渠道、多方位、多形式的加大对南阳牛的宣传工作。可采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形式,宣传南阳牛的形成、品种特征、研究成果及牛产品;宣传典型的养殖户、养殖场、专业村、专业乡(镇)及加工企业;宣传养牛优惠政策以及为养牛业做出贡献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等等。总之通过宣传,进一步唱响南阳牛品牌,使南阳囚黄牛而名,畜牧业因黄牛而兴。
3.3、制定政策。扶持黄牛产业大发展
从宏观上讲,制定政策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产业政策,含产业规划、财政支持、融资贷款、贴息补助、减免税收、土地使用、企业改制等;二是技术政策,主要指良种推广、产品开发、标准法规、产业开发立项等;三是产品促销政策,主要指品牌保护、公益广告、媒体宣传等。从微观上讲,近几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推动了农业、畜牧业大的发展。作为肉牛产业,投资大、周期长、繁殖系数低,理应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一是实施肉牛良种冻精补贴;二是加大对保种场和保种区的扶持力度;三是对实施良种登记的公母牛及其后代进行补贴;四是对性能测定站和育种中心进行补贴;五是对规模养殖母牛户、小区进行奖励或补贴;六是扶持肉牛加工企业的发展。
3.4、培育龙头,逐步把牛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起来
我市目前加工企业虽然不少,但大都生产规模小,加工能力弱,产品档次低,养殖与加工环节脱节,第一部分牛产业发展研究及对策也很难起到龙头带动作用。这种状况导致南阳牛有名,而牛的产品没有名气。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是抓好对唐河肉牛产业集团公司、南阳市肉类联合加工厂、南阳市甲林清真肉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等重点畜牧加工企业的扶持,并鼓励这些企业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形成具有竞争力和带动力的龙头。二是抓招商,年加工屠宰10万头肉牛的科尔沁牛业南阳有限公司,~期工程全面启动实施。新野县已建成科尔沁牛业5000头育肥场1个,千头育肥场9个。下一步重点是落实配套措施,是企业能稳步向前发展。三是促进和培育大型交易市场以及经纪人队伍,保证养殖、买卖、加工环节的良性循环。
3.5、健全体系。
积极推进南阳牛的标准化生产切实抓好良种繁育体系和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应以南阳黄牛研究所和南阳黄牛科技中心为龙头,健全市、县、乡、村四级良繁体系。一方面加大南阳牛的品种保护力度,扩建保种场,增大保种区,有效地提高纯种南阳牛的数量和质量。另一方面通过良种登记、性能测定、人工受精、开放式基础育种群和核心母牛群的建立等措施,加快南阳牛肉用新品种的培育步伐。在牛肉产品安全体系建设上要把好“六关”。一是入口关,加强对兽药、饲料使用管理,确保畜牧业投人品的安全;二是生产关;三是出口关,搞好检测和榆疫监督工作;四是产品的认定认证关;五是准入制度关;六是质量追溯制度关。
3.6、建好基地,使农户真正从黄牛的产业中富起来
应走千家万户养牛为摹础,以专业场、户、小区为骨干的发展路子。平原地区养牛应以千家万户为基础,特别是繁殖母牛,这样不计投入,比较效益高。专业场、户、小区应以青年牛肥育为主,利用青年牛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的特点,一可以加快资金周转,增加收入,提高效益;二可以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杀青”问题;三可以通过育肥,提高牛肉的品质。有条件的地方,每户可以饲养3-5头繁殖母牛,入驻小区,组成小规模大群体。在山区、浅山区、丘陵地区以及沿河两岸有草地的地方,可通过增加投入,加大人工种草的力度,提高牧草的产量和品质。增加载畜量。有条件的地方可直接办家庭牧场或联户牧场、股份制牧场等多种形式,以规模饲养繁殖母牛为基础,犊牛可以一直饲养到出栏,直接进入市场。在基地的建设上,应重点抓好规模养殖。规模场建设要按照有关规定,统一规划,重点扶持,个体投入,规模经营,技术服务,种草养畜,生态发展的原则,依据区域特色,因地制宜地引导黄牛产业的向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3.7、加大投入,建立多元投资体系
目前,制约我市养牛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投入不足。俗话讲“穷养羊,富养牛”,说明养牛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需要的资金量大,周期长。建议南阳市及黄牛发展基地县市区设立南阳牛发展基金,用好小额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扶贫项目,秸秆养畜项目等,向基地县、乡倾斜,逐步有序地放开民间融资渠道,广开财源,以利支持龙头企业、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大户等发展黄牛业。
3.8、创新机制。
改革黄牛产业经营模式在黄牛产业化中,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但技术并不能自动延伸到产业,技术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产业化,产业的发展更需要有效的机制和体制创新,从这点来认识,机制和体制往往比技术本身更重要。我市目前绝大多数牛肉加工企业与农户两者之间存在的是简单的“买断”式购销关系。这种简单的购销关系很不牢固,由于是两个生产单位利益主体,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很难协调,一旦出现市场波动,发生利益冲突,这种关系便告解体,如产品畅销。中固蠡牧东志XX年增刊时,企业之间竞价抢购牛源;产品滞销时,企业减价收牛或不收牛。这样导致农户还是企业都急功近利,只顾眼前利益,影响产品质量和对市场的稳定供应。加工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的改革,重点是通过经济关系把农户或养殖场连结为企业经营范畴的一部分,组织生产合作社或专业协会,以此把黄牛加工企业同农户的经济利益联结在一起,合作社的成员既承担风险又分得利益,成员所生产的商品必须全部出售给合作社,利益的分配和成员同企业当年的交易数量与质量挂钩。合作社把所有成员的利益联结在一起,集中每个成员的力量和智慧。我们的加工企业可借鉴发达国家合作社的有效形式,通过资产的重组和股份改造,将企业同农户的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
3.9、优化环境,保障养牛产业的顺利发展
要认真贯彻落实《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肉牛产业的意见》(宛政(XX)74号)。发改部门要加大对肉牛产业发展项目扶持力度;各级财政和金融部门要按照肉牛产业发展的投入政策,抓好资金的落实与管理;土地部门要把肉牛产业用地列入总体用地规划,按农业用地管理;电业、水利部门要认真落实豫政(XX)37号文件规定,对用水用电按照农用标准收费;税务、工商、环保等部门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思想,放宽收费政策;保险部门要开辟险种,解决肉牛养殖的风险问题;城建部门对新上的肉牛产业生产、加工项目,在收费上给予适当减免;公安部门每年要开展1-2次专项行动,集中打击农村盗牛行为,解决农民养牛的安全问题;纪检监察部门和农民负担监督部门要认真落实整治企业经营环境和减轻农民负担的有关规定,为肉牛产业发展创造宽松环境;畜牧部门要搞好发展规划,抓好技术服务和行业执法,促进南阳肉牛产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