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高教研究

时间:2019-05-14 14:46: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黑龙江高教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黑龙江高教研究》。

第一篇:黑龙江高教研究

《黑龙江高教研究》是由哈尔滨师范大学主管、哈尔滨师范大学和黑龙江高教学会主办的高等教育学术理论刊物。1982年创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杂志编辑部设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内。《黑龙江高教研究》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以繁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促进高教改革与发展为办刊宗旨。并力争站在全国高等教育科学的前沿,及时抓住重要的现实问题,开辟新的栏目,面向全国组稿,进行理论研究。主管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主办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黑龙江省高教学会??? 编辑单位:黑龙江高教研究编辑部,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3-2614 国内统一刊号:CN 23-1074/G 邮发代号: 14-301期刊

主要栏目杂志现辟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思想研究”、“高校管理研究”、“人才培养研究”、“成人高等教育研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民办高等教育研究”、“两课教学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师资队伍建设”、“高等师范教育研究”、“教学管理与改革研究”、“教材与课程建设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史研究”、“教学法改革研究”、“比较教育研究”等主要栏目

第二篇:高教研究室主任岗位职责

1.负责制订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规划。

2.负责高等教育研究项目的申报、立项、管理工作。

3.负责高等教育研究项目成果的评审、鉴定、报奖工作。

4.负责高等教育研究有关资料的统计和档案的管理工作。

5.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三篇:《重庆高教研究》2014年征稿要点

《重庆高教研究》2014年征稿要点

根据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动态,结合办刊宗旨和刊物定位,《重庆高教研究》编辑部拟定了2014年重点选题,凡在重点选题范围内的稿件,本刊将优先录用。

(一)1.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产学研合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3.高校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研究 4.高校与区域的互动关系研究 5.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研究 6.大学学术权力、行政权力与市场权力的关系研究

7.高教评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8.高校分类建设与质量评价研究 9.国外高教理论的本土化研究

(二)10.高等教育宏观政策与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11.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研究 12.高等教育现代化研究 13.大学章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4.教育技术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影响研究(MOOC的探索与实践)15.高校多元化筹资问题研究 16.高校创新文化研究

17.高校教师评聘的政策与实践研究 18.“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19.高校薪酬制度改革研究 20.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研究

21.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

22.高校学风建设与学术规范研究 23.高校扶贫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三)24.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研究

25.重庆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 26.重庆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27.重庆产业结构调整与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协调性研究

(四)28.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质量提升研究 29.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

30.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

31.大学生学习投入与其学业表现的关系研究

32.大学生素质拓展研究

33.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五)34.新型院校战略发展研究 35.应用科技大学建设研究

36.民办高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六)37.中外教育家高教思想研究 38.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评论 39.高校校长论坛

第四篇:《中国高教研究》2013年最新投稿须知

《中国高教研究》投稿须知

一、稿件要求及体例

(一)来稿要求主题突出、内容充实、观点明确、资料翔实、论证严密、逻辑清晰、语言文字合乎规范,有独到见解,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实践借鉴价值。

(二)稿件一般不超过5000字,个别优质稿件不受字数限制。

(三)稿件体例:来稿的页面内容依次包括题目、作者姓名、摘要(中文摘要篇幅在100-300字)、关键词(一般可选3-5个关键词,多个关键词之间应以分号分隔)、文章内容、作者信息(包括姓名、单位、部门、职务、职称、单位所在省市、邮政编码)、参考文献(要求在文中标注)。

(四)文中标题一般分为三级,第一级标题用“

一、”、“

二、”、“

三、”标示;第二级标题用“

(一)”、“

(二)”、“

(三)”标示;第三级标题用“1.”、“2.”、“3.”标示,每级标题符号前均空两格。

(五)引文务必注明出处。注释一律在本页使用脚注,每页重新排序,用①②③……表示;参考文献放在文末(尾注),用[1]、[2]、[3]……表示。

1.著录格式:

(1)专著著录格式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起始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途径.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责任者超过3人时只著前3 个责任者,其后加“等”字。

示例:

[1]谢作栩.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135-153.

[2]昂温G,昂温P S.外国出版史[M] .陈生铮,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2)专著中的析出文献著录格式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析出文献其他责任者//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其他题名信息.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的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途径.

示例:

[1]马克思.关于《工资、价格和利润》的报告札记[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505.

(3)连续出版物著录格式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年,卷(期).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途径.

示例:

[1]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学通讯[J].1957(1)-1990(4).北京:北京图书馆,1957-1990.

(4)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著录格式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连续出版物题名,年,卷(期):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途径.示例:

[1]叶绍梁,谢 菊.学科建设制度创新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4(11):36-38.

(5)专利文献著录格式

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途径.

示例:

[1]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88105607.3[P].1989-07-26.

(6)电子文献著录格式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途径.示例:

[1]萧 钰.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2001-12-19)

[2002-04-15].http//.

2.文献类型标识分别为:普通图书[M],论文集、会议录 [C],科技报告[R],学位论文[D],专利文献[P],专著中析出的文献根据专著类型确定,期刊中析出的文献[J],报纸中析出的文献[N],汇编[G],标准[S],其他[Z],电子文献(包括专著或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电子文献)根据文献类型和电子载体而定,如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磁盘计算机程序[CP/DK],网上电子公告[EB/OL],等等。

3.不同示例及其他具体规定详见《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

二、投稿其他事项

1.论文请用Word文档格式排版,正文使用5号宋体字,直接发送

cher1234@263.net至本刊编辑部;或用A4纸打印并随稿附该文电子文本(3.5寸盘),寄至: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教育部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邮政编码 100816

2.来稿在正式稿件之外请详细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子信箱、联系电话等;获得基金赞助的文章,应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

3.来稿原则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编辑部有权对稿件作必要的编辑加工,不同意者请在来稿中注明。稿件请勿一稿多投。对于拟录用稿件,编辑部将在3个月内发出录用通知,如不使用,不另行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

来源:《中国高教研究》网站

第五篇:黑龙江农村养老问题研究

人老是一种客观的不可逆转的趋势。人老的直接后果就是获得生存条件的各种能力逐渐丧失,那么,曾经为这个社会做出过贡献的老人们在其获得生存的能力逐渐失去时,谁应该向老人伸出援助之手,为其提供物质和精神的帮助呢?这就是养老问题。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的实施,拥有中国大多数老年人口的农村地区将迅速出现家庭小型化的倾向。同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农村年轻一代道德观念的下降等因素,都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形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不难想象,在新的世纪,农村养老问题将是我国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农村养老这个被我们回避了半个世纪的课题,在人权制度逐渐完善、社会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已经没有了回避理由。

一、当前中国农村养老的基本方式分析

现代社会,中国农村的养老方式已不再是单一的家庭养老,而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多种养老方式并存的农村养老格局。许多新的养老方式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认真分析比较研究不同的养老方式,寻求一种适合中国农村情况的养老制度,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

1家庭养老。

这是当前中国农村使用最普遍的养老方式,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具体体现。这是一种最完美的养老方式,它所具有的优越性是任何其他养老方式都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在现有经济水平条件下及传统文化模式下,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国农村的主流养老方式。有关资料显示:老年人口的全部经济来源构成中,来自子女供给部分城市占16.8%,镇占21.0%,县(农村地区)占38.1%。这说明子女供养在城镇老年人中占有一定地位,而在农村中则占有重要地位。(9)

2集体养老。

集体养老就是由集体经济组织对年老多病、无依无靠的老人进行赡养的制度。集体养老的形式主要有五保制度和养老院制度。集体养老存在的物质基础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的完善和物质的丰富,存在的心理基础是老人社会交际的广泛和子女对养老认识的多元化。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和农民意识的落后直接影响了集体养老的普及化和规模化。笔者认为集体养老只能作为农村养老的重要补充形式而不可能象有些地方官员所言成为家庭养老的替代形式。

3养老保险

面对农村老年人口数目的迅速增长和家庭养老的弱化,农村养老改革也加快了步伐。从1991年开始,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民政部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组织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险改革的试点。到1998年底,全国已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00多个县(市、区)开展了农村养老保险改革试点,有8200多万农民参加了养老保险。(10)应该说,农村养老保险从无到有并初具规模,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以上数字对于8亿农民来说,社会化养老保险对大部分农民来说还是离他们较远。由于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仍比较落后,且地区间极不平衡,差异较大,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险制度与现实情况相脱离。

4储蓄养老

依靠平时的积蓄用来防老,在农村仍然有一定的市场。据笔者对河南省部分农村的调查,15%的农民对养儿防老已丧失信心,他们认为只有钱财是可靠的,因而尽可能省吃俭用,节约储蓄以备老年之用。但是,低利率、高膨胀、天文数字的医疗费以及农民收入的降低,使得储蓄养老已失去太大价值。

二、人口老龄化对传统农村养老模式的挑战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城乡发展差距大,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尚未建立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长期以来,农村养老保障主要依赖于家庭养老。日趋严重的农村老龄化问题,必将对农村老年人口养老问题提出严峻挑战。

1.农村老年人口的增加,加大了农村养老的压力。

2.老年人口的高龄化降低了老年人的自我养老能力。农村老年人口受教育程度比较低,未读过书的占一半以上,受教育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占到九成以上,低素质决定了农村老年人口大部分都是体力劳动者,年龄对他们的自我养老能力影响很大。老年人口中高龄人群比重的增加,降低了老龄人口的自我养老能力,同时也降低老龄人口自理能力。农村老年人口高龄化和健康状况的下降,无疑加重了农村养老的负担和压力。

3.农村家庭的小型化弱化了家庭养老的功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农村家庭的子女数也大大下降,导致家庭规模小型化、核心化的比例上升。家庭规模的小型化、核心化,使过去一般是多对夫妇供养一对老人变成现在一对夫妇供养两对及两对以上老人,无论财力上还是精力上,都让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难以为继。

4.“空巢老人”的增多,独身老人比重上升,加大了农村养老的社会化需求。传统的家庭养老不仅由子女为老人提供经济保障,更重要的是生活照顾和精神抚慰。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后,虽然也履行了在经济上供养父母的义务,但考虑到进城农民的自身经济状况,供养的程度是有限的,而且无法给予老人必要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同时,农村老人尤其是高龄人口中独身老人,由于缺少了“老来伴”,没有在生活上相互照应、在情感上相互慰藉的对象,使得养老更加困难。

三、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的现状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我国起步较晚,制度也不完善,再加上农民素质、社会心理、东方文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农民对保险制度的信任度、非货币经济等等因素的影响,与城市职工养老保险相比,状况很不如意。尽管到1998年底,全国已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00多个县(市、区)开展了农村养老保险改革试点,有8200多万农民参加了养老保险。但以上数字对于8亿农民来说,社会化养老保险对大部分农民来说还是离他们较远。从目前农民缴费的情况看,人均缴费不到150元钱,根据他们的缴费额,几十年后,平均每人每月拿不到几元钱(相对于目前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养老保险金,根本达不到保险的目的。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承认,随着农村经济情况的好转,部分参与社会保险并最终获得部分社会经济来源的条件已经产生:第一,除极少数未脱贫的地区之外,中国农民已经过上了温饱生活,很多农民已经在向小康生活水平迈进,具有了一定参加社会保险的经济承受能力。经济较发达的浙江省杭州地区农民,开展养老保险的乡镇覆盖率已达到95%,一些富裕的年迈农民通过一次性交纳几千元养老基金,已开始按月50元、60元不等数额领取养老保险金(13)。第二,随着全国保险业务的发展,社会影响的扩大,计划生育政策手段的强化等等,农民参加保险的观念不断增强。他们开始理解到了参加社会保险对自身利益的保障作用,自觉性不断提高。上海市早在1984年即顺应农民需要而推出了《农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山东烟台从1989年开始,大胆地进行农村社会保险体制的改革,取得了极好的社会效果。

这种喜忧参半的现状是和我国的基本国情完全一致的。我国的农村人口多、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差距大,因而在养老问题上,各地情况差别很大,有些地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全面覆盖,如东莞、温州以及山东的一些地方,而有些贫困地区,连一般的保费还无法收齐。由于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仍比较落后,且地区间极不平衡,差异较大,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险制度与现实情况相脱离。因此,在现有经济水平条件下及传统文化模式下,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国农村老年人的主要方式。

四、解决我国农村养老的方式选择及立法的价值取向

根据当前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传统文化模式、社会化服务状况以及养老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家庭养老仍然是中国农村中的主要养老方式,只不过这种家庭养老已不再是传统的家庭养老,而是以家庭作为养老的载体辅助于多种养老方式的农村养老模式。可以这样说,不管今后农村养老如何改革,家庭作为养老载体的地位是其他养老方式无法替代的。因此对于家庭养老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我们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切不可以偏概全,随意放弃对家庭养老的研究和规范,更不可武断地认为社会养老保险能够完全替代家庭养老。之所以说家庭作为养老载体的地位是其他养老方式无法替代的,主要原因在于:

1.家庭养老的成本较低。

同居一室,家庭成员更便于照顾老人,无需由专人脱离生产而专职对老人进行看管,既不影响生产,又不影响养老,符合帕累托效率最优原则。

2.我国养老保险的社会化程度不高。

由于诸多的原因,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的全面推广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在养老保险的社会化程度还很低的情况下,家庭养老这种古老的养老方式不能随便地减弱或放弃。3.家庭服务业不甚发达

即使人人都参加了社会养老,年老时有一笔可观的收入,但由于农村家庭服务业刚刚起步,从事家庭服务的人员十分有限,因而,如果没有家庭这个养老载体,老人们即使手中握着钱也仍然无法安度晚年。

4.思想观念、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对老人养老载体选择的影响。

传统的“子孙满堂”观念在农村依然根深蒂固,年老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对家庭的依赖性、对子孙理解的渴望会进一步强烈。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拿到保险金的老人会选择离开自己的家人而与他人生活在一起吗?很显然,家庭永远都是最理想的养老载体。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的观念更新以及人口的流动对家庭养老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单靠原有的道德、法律法规对家庭养老进行规范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

因此,建立完善的农村养老制度,必须将家庭养老放在重要的位置。养老的载体与养老的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家庭愿意承担养老责任,但没有物质上的支持,老年人的生活仍然无法得到保障;或者相反,老年人仅有资金上的保证,但无人对其进行照顾,其生活也是难以得到满足。所以,在巩固原有的家庭养老模式的前提下,必须在农村强制推广社会养老保险,使农民建立防患意识,在其年轻力壮、创造力最强时,能有少部分的储蓄,以备年老、多病没有生活能力时所用。

鉴于上述分析,根据我国农村的基本国情,参照“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对农村养老的基本精神,我国农村养老立法的价值目标应该定位于:以家庭养老为主导,强化社会养老保险,引进商业养老保险,建立多种形式并存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14)

解决农村养老问题,除了加强对全社会的尊老、敬老的宣传教育,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外,在依法治国的今天,还要依靠完善法制。但是,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单独的农村养老法,有关农村养老的问题散见于《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继承法》、《保险法》、《民法通则》等等之中,这种分散的规定方法不仅容易造成彼此的不协调,而且影响到农村养老制度的实施。考虑到中国农村的特殊性和养老保障的复杂性,笔者认为,本着“以家庭养老为主导、强化社会养老保险、引进商业养老保险,建立多种形式并存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农村养老立法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08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2)迈克尔•米特罗著《欧洲家庭史》第145页,华夏出版社。(3)岳庆平著《中国的家与国》第91页,吉林文史出版社

(4)刘英著《中国婚姻家庭研究》第355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5)张德强著《嬗变中的婚姻家庭》第79页,兰州大学出版社。

(6)参见姚远《政府在家庭养老中的地位与作用》载《西北人口》1999年第2期

(7)中国老龄科研中心《中国老年供养体系调查资料汇编》,华龄出版社1994年版,第86页。(8)参见姚远《传统型家庭养老面临危机》,载《视点》1996年第11期,第10页

(9)参见《田雪原文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10)参见《中国统计年鉴》,(1998年)

(11)马文•哈瑞斯著《文化的起源》第178页,华夏出版社。

(12)王延中 《不应终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载《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5月24日时事版

(13)参见揭新华《国内外农村社会保险的比较研究》载《上饶师专学报》1997年第2期)

(14)参见杨连专 罗军《论农村养老立法的价值取向》,载《人大建设》2001年第

下载黑龙江高教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黑龙江高教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教道德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浅谈高校教育之诚信道德 印刷与包装系 曹丽琴 人的发展是21世纪发展的主题。人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和主体。现代竞争本......

    高教法规

    高教法規 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施行細則 公布文號: 中華民國七十六年六月六日 行政院七十六人政壹字第一五七二四號函核定 中華民國七十六年七月三日 教育部台(76)參字第二九八......

    全国2008年4月高教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究

    全国2008年4月高教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 全国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66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

    高教职业道德学习心得

    回归教育本职工作,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体会 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明确了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高教信息参考

    高教信息参考 2006年第4期 (总第4期) 本期要目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等学校教学工作 ●当代教师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朱清时院士:高校学科建设也需“宏观调控” ●用好薪酬改......

    乐高教学法

    乐高教学法 乐高课堂遵循4C教学法:联系(Connect)-建构(Construct)-反思(Contemplate)-延续(Continue)。4C教学法是开展乐高教育学习活动的基础,它利用了学生动手搭建、探索因果......

    乐高教学法

    乐高教学法 乐高课堂遵循4C教学法:联系(Connect)-建构(Construct)-反思(Contemplate)-延续(Continue)。4C教学法的有效应用取决于教师能够让学生达到学习的畅流状态,实现同伴间......

    高教信息简报

    2006年第1期(总第31期)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图书馆主办 信息技术部编辑1、周济:中国并未把校园BBS论坛关掉而是加强管理 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教育部部长周济介绍中国教育“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