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历史)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历史)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掌握系统专业理论,具有独立从事教学和科研的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具体要求是:
1、政治立场坚定,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品行端正,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具有团结协作和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
2、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眼界开阔,能了解该专业方向在国内外的研究和发展动向;思路灵活,勇于创新,具有较强的从事教学、科研和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
3、能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能查阅本专业相关的外文书刊、资料,并能用外语撰写论文摘要;掌握现代化的研究手段和工具,能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具有较强的信息检索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能够独立地进行学术交流。
4、具有较高的历史学素养和健康的身心。
二、研究方向
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三、学习年限
本专业研究生培养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对于品学兼优、提前完成培养计划、修满学分且符合学校有关规定者,可申请提前毕业;对于没有达到学校培养要求,完不成学业者,可以申请延期毕业,但在校学习年限最长不得超过四年(含休学),延期学习期间,培养经费自筹。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1、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课程学习时间为3个学期,具体的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见教学计划表。研究生在此期间必须完成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和补修课程的学习。
2、研究生修完37学分方完成教学计划,这37学分包括学位课程23学分,非学位课程10学分,学术活动和实践活动各2学分。如论文答辩前仍未完成规定学分,则不准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3、外国语课共4学分,包括基础英语3学分和专业英语1学分。外语基础较好,符合学校相关规定的研究生,经个人申请,任课教师、导师同意,学院审核,报研究生处批准,可以免修基础英语,但必须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研究生外语学位课程考试。
4、同等学力或跨专业考入的研究生必须补修3门本专业大学主干课程,并参加相应的考试。以考试及格为准,虽然不计入学分,但未补修或未能通过考试者不能参加论文答辩。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管理
1、考核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学位课程的考核以闭卷考试方式为主,辅以考查方式,闭卷考试分值所占比例不能少于该门课程总成绩的50%;非学位课程考核采用考试方式或考查方式;学术活动以《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学术活动登记表》为依据,导师签字认可后由学科负责人进行成绩评定;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由指导教师和培养单位写出评语,评定成绩。
2、学位基础课、专业课和非学位专业选修课、跨专业选修课的考核由研究生处统一安排,学院来负责具体组织。学位课程考试时间不少于2小时。考试和考查成绩均按百分制评定,学位课程达到70分、非学位课程达到60分方为合格,可以获得学分;教学实习、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等环节的成绩按合格或不合格评定,成绩合格即可获得学分。
3、考试不合格的课程应重修,成绩合格方可获得学分。
4、研究生因病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参加考核者,须在考核前提出缓考申请,经任课教师同意,学院主管领导批准(学位公共课须经研究生处批准)后,方可缓考。擅自缺考者,该课程成绩记为0,并按学校规定给予批评教育和相应的纪律处分。
5、研究生若违反考试纪律或考试作弊,该课程考核成绩无效,并按学校规定给予批评教育和相应的纪律处分。
六、培养环节
1、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制定
研究生指导教师要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在新生入学后3个月内,指导研究生制订出个人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必须经学位点负责人审核、学院领导批准,报研究生处备案后实行。
2、中期筛选
中期筛选应在第4学期初进行,4月中旬前完成。主要是以研究生的个人培养计划为依据,考核研究生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思想政治表现和科研能力等。考核小组由院总支书记、院长、分管院长、导师组成员及研究生秘书组成。按期完成培养计划、中期筛选合格的研究生即可进入论文写作阶段,否则应进行淘汰或分流。
3、学术活动
研究生在论文答辩之前要在公开发行的合法学术期刊上独立(或第一作者)发表至少1篇与研究方向一致的学术论文(不包括增刊、专刊、学术会议论文和一般论文集等)或出版专著一部(位列前两位),且第一署名为聊城大学,否则将不能参加论文答辩。
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听取学术报告或参加学术会议不少于10次,公开做学术报告不少于2次,否则将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也不能参加论文答辩。
4、实践活动
研究生的教学实践以“助教”的形式实施,安排在第二学年,工作量不少于36学时,必须面向本科学生,参加教学第一线的工作,方式包括授课、辅导、批改作业、指导实习、辅导毕业论文等,由指导教师根据备课、讲课及学生的反映等环节对研究生教学实践的效果进行考核,写出评语,“合格”以上方能通过;入学前在大专院校从事教学工作满2年并已经取得助教职称者,经导师审核,院长签署意见,报研究生处批准,可免修教学实践。
研究生要积极参加学院和学科点组织的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在毕业论文答辩以前,要至少完成1篇高质量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否则不能参加论文答辩。
5、学位论文开题
研究生应在第3学期11月底之前通过论文的开题论证,写出论文工作计划。毕业(学位)论文从通过开题论证到论文答辩,应有一年以上的时间,否则不准参加论文答辩。
6、学位论文中期检查
第5学期,学院组织相关导师对研究生的论文撰写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该项工作在研究生申请答辩前6个月完成。如果未能通过中期检查,则学校不受理其答辩申请。
7、毕业资格审查和学位授予资格申请
第6学期4月份,毕业研究生要向学校提出毕业申请,学校将按照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审查研究生的毕业资格,全部完成培养方案要求和个人培养计划任务的研究生方可取得论文答辩的资格。经毕业资格审查合格者,方可获得申请硕士学位的资格。
8、论文评阅、答辩和学位授予工作
研究生论文写作完成后,论文评阅、答辩和学位授予工作按《聊城大学硕士学位授予细则》办理。
七、培养方式
1、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营造良好的培养环境,确保培养质量。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特长,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个性;
2、加强实践环节,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教学实践和科研训练。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参与学术交流和学术研讨,让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的学术信息,把握研究动态;
3、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采用考试、考查与综合能力考核相结合等形式,确定学生的学业成绩;
4、按照学校规定做好中期筛选、开题报告、论文写作指导等工作,确保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历史)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教学计划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历史)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阅读书目或期刊目录
第二篇: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040102)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国家教育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研究型、应用型高层次物理教育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能立志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2.掌握系统的教育学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扎实的物理基础理论、开阔的学术视野;具有从事物理教育研究的创新意识和实际能力;具有使用第一外国语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能够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文献,并具有初步撰写外文科研论文的能力。
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学制
实行弹性学制,基本学制为2年,其中生源为跨专业、同等学力的研究生原则上学制要延长半年。
三、培养方式
1.硕士研究生培养以课程学习和课题研究并重。
2.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每个硕士研究生导师组要由3-5人组成,配合导师,充分发挥其集体培养优势。
3.培养计划要和研究生本人商量后制定,以推进研究生的个性化培养。
4.硕士研究生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提倡采用研讨班、专题式、启发式、探究式及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把课堂讲授、交流研讨、案例分析及教育实践等有机结合,加大对研究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5.有计划地聘请国内外专家(长期或短期)来我院授课,或派出硕士研究生到其他名牌高校或科研院所修读部分课程。提倡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互相承认学分,联合培养研究生。
6.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31学分,其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选修课的学分不少于16学分。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一)必修课(不少于15学分)1.公共必修课(7学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基础外国语课
90学时
120学时
60学时
60学时
60学时
3学分
4学分
3学分
3学分
I学期 I学期 I学期 I学期 2.专业基础课(9学分,按一级学科开设)
现代教育学原理导论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物理教学论
3学分
I学期
注:“现代教育学原理导论”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为全校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
(二)选修课(不少于9学分)
1.公共选修课(2-4学分,由研究生院组织开设,任选)2.专业方向选修课(7学分)物理课程论
40学时
40学时
40学时
40学时
2学分
I学期 2学分
Ⅱ学期 2学分
Ⅱ学期 2学分
Ⅱ学期 2学分
Ⅱ学期 物理教育专题研究
物理实验教学研究
物理教育逻辑
3.跨院校、跨学科课程(2学分,必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40学时
(三)必修环节(7学分)1.学术活动(10次以上)
1学分
2.教学实践
1学分
硕士研究生都要参加学院组织的教学实践活动,为低年级本科生批改作业等。由主讲教师负责对硕士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情况进行考查,考查合格记1学分。
3.文献阅读
1学分
文献阅读以讨论班的形式进行,主要是学生报告,导师组成员现场指导。要阅读的内容必须是与即将要做的论文密切相连的系列内容,由导师组和研究生本人商量后制定。
4.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
4学分
(四)补修课程
生源为同等学力或跨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3门专业基础课程,即按一级学科开设的课程,作为补修课程。补修课程只记成绩,不计学分。
五、考核要求
所有专业基础课都要指定主要参考书,至少有一门进行严格的闭卷考试。
六、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完成各项必修环节,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学位论文是为了培养硕士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可以是科研论文、学术综述、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等多种形式。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合格后记3学分。我院原则上不要求硕士研究生答辩前应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1.开题报告
硕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时间安排在第三学期初,开题报告必须公开进行。开题报告合格后记1学分。
2.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在第四学期末(或以后)进行。硕士研究生答辩应按照《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中的有关要求进行。
第三篇: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081504)
一、本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要介绍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以研究大中型水利水电枢纽及河道整治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监理、运行管理等领域,并正在进一步向水资源规划、工程建设监理、科学研究等知识方面和加强能力培养方面拓展。在专业范围内设置五个研究方向,即:⑴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⑵灌区混凝土抗冻裂耐久性研究及新材料开发;⑶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理论及应用;⑷农田水环境和土壤水盐调控;⑸干旱区水环境研究。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特别是要加强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要求是:
研究生必须认真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热爱祖国,具有集体主义精神以及追求真理和献身于科学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和科学道德。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简称硕士生)必须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在所研究方向的范围内了解本学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掌握坚实的农业水土工程分析的方法及技术,具备扎实基础及系统的专业知识,能熟练运用各种分析方法,数值处理方法,具有独立从事学科研究、教学和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三、学习年限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课程学习为一年至一年半。撰写硕士学位论文一年至一年半。硕士研究生总学分要求不低于39学分,其中课程学习学分不低于34学分,学位课程不低于23学分,必修环节不低于5学分。共必修学位课12学分,专业共同必修课6学分,选修课10-12学分,研究方向课6学分。必修环节包括教学实践2学分,开题报告1学分、参加学术报告会2学分。特别优秀的硕士研究生提前完成培养计划并符合提前毕业条件,经过规定的审批程序可以提前毕业,获得学位。也允许研究生在某些情况下延期毕业。
四、专业及研究方向
本学科招生专业的设置,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经修订后于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来确定。培养方案原则上按照《专业目录》的二级学科制订;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角度,真正体现新学科专业的内涵和发展趋势,同时应保持原有的优势和特色。在专业范围内设置五个研究方向。研
究方向的设置不以求全为目标,从设置科学、规范,宽窄适度,相对稳定出发,充分考虑本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图书资料、实验设备等现有基础和条件,努力把握本学科专业的发展趋势,立足于较高的起点和学科发展的前沿。具体如下:
1、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
针对宁夏降雨稀少、水资源奇缺、风大沙多、土壤渗漏严重的特定生态环境搞节水灌溉,已形成如下研究特色:微灌用高含沙水净化技术研究,干旱寒冷多风地区渠沟田全防渗节水技术研究,精准灌溉技术研究,高速公路绿化滴灌、温室蔬菜滴灌、旱作物、水稻节水灌溉模式、水肥优化利用生理及分子机制研究。特别是把节水技术、节水装置、节水管理与农业栽培、作物生理与分子机制研究结合起来,为节水农业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方向不仅对节水灌溉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宁夏农业上台阶、缓解宁夏水资源短缺、促进作物优质高产和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通过本研究方向的学习,使硕士研究生掌握节水灌溉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毕业后能独立地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及其节水灌溉等相关领域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2、灌区混凝土抗冻裂耐久性研究及新材料开发
针对宁夏厂房与地下工程等水利水电建筑物存在严重的冻融破坏和裂缝问题和宁夏煤碳贮存量排在全国第五位、粉煤灰堆积如山、造成严重的公害的问题,开展混凝土抗冻抗裂研究,充分利用粉煤灰、矿渣等废料资源研制适合当地条件的复合结构混凝土和复合水泥。研究特色为:研究掺人不同类型、不同比例的废料材料构成复合混凝土及复合水泥的特性;研究掺人不同废料材料制成的混凝土及复合水泥的生产技术。同时生产的产品不仅能广泛应用于厂房与地下工程等水利水电建筑物,而且能较高的解决水利水电建筑物抗冻、抗渗及抗裂的难题,以促进宁夏水利水电事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本研究方向进行废料资源的研究利用和人才培养,既是解决我国能源短缺和水利水电工程严重冻害及抗裂的当务之急,又是发展西部边陲经济的基本保证。
3、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理论及应用
针对宁夏是我国北方的干旱寒冷地区,又具有国内最严重的湿陷性黄土、特殊性状的膨胀土和软土场地的这种特殊区域进行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研究特色为:干旱寒冷地区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分析计算理论及其应用;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的共同工作分析;水工结构、高层建筑结构、大跨度结构的多维动力学半解析分析;近地表地下工程开挖或爆破对地面建筑物的动力作用及其分析计算;大型灌区节水改造中建筑物的优化配置及输水系统的优化。泵站运行管理及节能,泵系统水力过渡过程分析研究,深入研究宁夏特殊条件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理论,对合理、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和经济、安全可靠地规划设计建筑物十分重要。
4、农田水环境和土壤水盐调控
针对宁夏南部山区由于山高坡陡、植被稀少等因素造成水土流失非常严重,中部由于沙尘暴、龙卷风等因素造成土地荒漠化逐年加剧,北部由于排水不畅、土壤母质含盐量高、蒸发强烈等因素造成土壤盐碱化突出的问题,研究农田水环境与非饱和土壤水盐运动。研究特色为:农田水环境质量控制与改造;灌区盐碱化防治的预测预报;水环境承载力的系统分析;非饱和土壤水盐运动中大量出现的各类偏微分方程,以及它们在各种复杂边界条件下的数值计算方法及数值模拟的实用软件包;非饱和土壤水盐运动环境中的溶质运移问题的高效稳健、高度并行数值模型以及模拟预测。本研究方向不仅可以提出农田水环境与非饱和土壤水盐运动的新型算法及实用软件包,而且可以提出改善农田水环境、防止土壤盐碱化的预防措施和科学性、实用性的建议,为解决宁夏千万亩农田水环境问题和推动宁夏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
5、干旱区水环境研究
结合我国水环境承载力的现状,大力开展水环境承载力的理论体系及实用化的评价方法。对于协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水环境可持续承载的关系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本研究方向属于基础应用科学研究,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和成果,注重西北干旱地区城市水资源的现状和发展以典型地区为重点进行研究,在研究中突出城市持续发展与水资源极限承载力相协调,从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能性等方面对极限水环境承载力进行分析;特别重视城市发展对水环境的影响;在分析中充分注意西北干旱地区城市具有持续干旱的特点,建立包括社会经济、水资源、水质等方面的极限水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结合遗传算法进行水环境的预测。其主要内容有:①干旱区水环境极限承载力概念;②建立评价干旱区水环境极限承载力指标体系;③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解决干旱区水环境极限承载力的建模和预测问题;④实例应用。
五、课程设置与必修环节(见教学计划表)
六、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工作是培养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硕士生应保证至少有一年以上,博士生应保证至少有一年半以上的时间进行研究论文工作。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必须独立完成研究课题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导师的作用,主要是指导研究方向和选择课题,制订
培养计划,检查工作进展,讨论和分析研究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考核论文水平。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校内外有关学术活动,在浓厚的学术气氛申开阔眼界,扩展思路,启发创造能力。研究生的论文工作包括:
1、文献调研,掌握近年来有关该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做出分析和评价,撰写文献总结或综述,在学科点内做文献调研报告。
2、做开题报告和方案论证,说明该选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目前发展水平,完成课题的条件和可行性,提出研究方案并在学位点内报告,进行论证。最后,填写正式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表,存入学籍档案。此项工作,硕士生应在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博士生应在第二学期结束前完成。
3、进行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建立模型,理论推导,数值计算;设计实验方案,研制和调试仪器设备,实验数据的获取和分析处理等。
4、撰写论文,进行答辩。硕士论文要求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博士论文要求有创造性的见解或成果。
七、教学大纲和参考书目
培养方案中规定的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都应该编写教学大纲,包括该课程主要内容,学时分配,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对预修课程及后续课程的说明,并列出主要参考书目。比较成熟的专业课尽量选用正式出版的教材(包括中文或外文教材);教师可以根据学科发展趋势,结合自己的教学科研经验自编教材,胶印使用;暂时没有自编(胶印)教材的课程,教师必须将详细授课提纲印发给研究生。
1、教学大纲(见附件)
2、参考书目
[1]李远华主编.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M].武汉水利电力出版社,1999.[2]康绍忠,刘晓明,熊运章.土壤一植物一大气连续体水分传输理论及其应用[M].水利电力出版社,/199
4[3]闵涛.数值分析[M].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4]雷志栋等.土壤水动力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5]王本德等编.水电系统规范、管理决策方法论[M].中国电力出版社,1997.[6]旋熙灿等编.水利工程经济(第二版)[M].中国电力出版社,1997.[8]章樟雄,董曾南.粘性流体力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9]余常昭.环境流体力学导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10]钱宁,万兆惠.泥沙运动力学[M].科学出版社.[11]陶文铨.数值传热学[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2]汪志农主编.灌溉排水工程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13]刘豹.现代控制理论[M].机械工业出版社.[14]成建国主编.水资源规划与水政水务管理实务全书(上、下)[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15]薛禹群.地下水动力学原理.地质出版社[M],1986.[16]李保国,龚元石,左强.农田土壤水的动态模拟及应用[M].科学出版社,2000.3、阅读文献
1.水利学报; 2.水科学进展; 3.水资源保护; 4.水力发电学报; 5.水利水电技术; 6.人民黄河; 7.人民长江;
8.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9.水文; 10.地下水;
11.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2.节水灌溉;
13.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14.中国水利水电文摘; 15.水利建设与管理; 16.水电能源科学等。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及教学计划
注:专业外语开课学院为学科所在学院
【本文由大学生电脑主页[]—大学生的百事通收集整理】
第四篇:中央音乐学院攻读文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央音乐学院攻读文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我院文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包括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艺术、音乐教育以及音乐科技等61个研究方向,为更好地培养水平较高、数量较多的音乐高级专门人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结合我院具体情况,特制定攻读文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如下:
第一条 培养目标
硕士学位研究生应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在所从事的音乐研究、音乐创作、音乐表演、乐器修造方面具有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学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独立从事研究、创作、表演、乐器修造以及专业教学的能力。
第二条 学习年限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为三年,申请学位年限最长可延至五年。
第三条 培养方式
硕士生的培养方式,采取理论学习和艺术实践相结合的办法。既要使硕士生掌握一定深度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以培养和提高硕士生理论研究的能力;又要重视专业技能的训练与提高,达到相当水平。要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和研究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因材施教,教学相长。根据专业特点,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具体培养方法可以灵活多样。
硕士生的培养工作由硕士生导师负责。导师应由学术水平较高、教学研究工作经验较丰富的教授、副教授担任。表演专业可聘请一位理论系教师协同指导论文写作。指导教师的名单应经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审批。
第四条 各专业课程安排
各专业方向的课程安排,应由招收硕士生的系部起草拟定。对硕士学位共同课、主科、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程的科目、学分、时间安排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各专业方向课程安排应由系委会讨论通过,系主任签署意见后报院审批,研究生部备案。
硕士学位的课程包括以下五类:
一、共同课:政治,外国语;
二、主科;
三、专业必修课;
四、专业选修课;
五、一般选修课。硕士学位课程总学分要求不低于48学分。课程学习着重加强基础理论,扩大和加深专业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科研能力。
研究生课程均应有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学习要求、教学方式及主要参考书目。
研究生选修课的教学大纲需经所在部门审批通过,报研究生部备案。研究生的课程教学,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重注意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
艺术实践、专题讨论、文献阅读、选题报告、学术活动等培养环节的考核主要用考查的方式进行。考查主要根据平时完成作业(包括习题、演出、课堂讨论、文献阅读的数量与质量等)的情况进行检查,由导师或有关教师写出评语和考查结果,记入学习档案。
各方向课程安排见教学方案。
第五条 硕士学位音乐会、毕业作品、学位论文与答辩
表演专业研究生须在毕业学年完成一至两场学位音乐会,学位音乐会的规格要求见《中央音乐学院文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环节要求》。学位音乐会通过后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作曲方向硕士生毕业要求创作至少两首学位作品。一首为室内乐(约10分钟),一首为管弦乐(约15-20
分钟)。
电子音乐作曲方向硕士生毕业要求创作至少四首学位作品(约40分钟),并根据具体情况,2-3人组合,举行电子音乐作品毕业音乐会。
音乐教育专业硕士毕业生要求完成1-2学期的教学实习,并在毕业学年进行教学答辩。教学答辩通过后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当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作者对所研究的课题应有新的见解。硕士生应在第二学年举行开题报告(最晚不超过第四学期第10周),通过研讨集思广益(详见《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要求与程序》)。
研究生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经指导教师同意后,即可向研究生部提出答辩申请。关于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可参见《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申请答辩的程序可参见《中央音乐学院硕士学位与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第六条 学位授予
凡完成课程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学位音乐会、毕业作品及学位论文答辩通过者可授予文学硕士学位。
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部
2008年3月24日 2010年12月8日修订
第五篇:委托培养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协议书
委托培养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协议书
山西师范大学(以下简称乙方)接受(以下简称甲方)要求,招收同志(以下简称丙方)为年院(所)
专业研究方向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三方协议如下:
一、委托培养的研究生,是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且符合当年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录取标准的考生,考生可以是甲方人员,也可以是其他在职人员,经乙方对其德、智、体全面考核合格后,准予入学,丙方毕业后回甲方工作。
二、在对丙方的培养过程中,乙方必须认真执行研究生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并可根据甲方的要求开设部分选修课程,也可根据甲方的要求作甲方的课题或项目,丙方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并修够学分,通过毕业论文后准予毕业,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后授予硕士学位。
三、丙方保证在校学习期间模范地遵守乙方的校规及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努力学习。遵守甲方的有关规定,毕业后回甲方工作。如培养期间因自身原因无法完成研究生培养计划,不能继续学习者,同意由甲方安排工作。
四、丙方在学习期间的培养费用,每生每年8000元,由甲方支付。第一学年的费用在乙方发给其录取通知书前交付,第二,三学年的学费在每年的8月31日前交付。
五、丙方入学前是甲方在职人员的,在校期间只转党,团组织关系。工资关系、户口、人事档案均在甲方,并在甲方享受原工资、福利待遇。上学期间的副食补贴、困难补助、书报费、医疗费、上学来往交通费等均由甲方负责解决。其他被录取为委托培养研究生的本人工资关系、户口、人事档案等转往甲方,学习期间的各种待遇由甲方负责解决。如果需乙方发给其奖学金,甲方需按国家教育部的奖学金标准拨款给乙方。
六、丙方入学后一个月内,乙方对其进行政治、健康、业务复查,复查不合格者,原为甲方在职人员的退回甲方,原为非甲方在职人员的,按乙方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办理。
七、研究生的学制为三年(从年月日至年月日)。
八、丙方在校学习期间,培养管理、住宿、成绩考核、学位论文等工作与非定向研究生相同。
九、丙方毕业后由甲方负责分配使用,乙方届时应将其毕业证、学位证、派遣证等直接转交甲方。丙方毕业时,如果甲方单位解散、变更,乙方不负责安排丙方的工作,研究生限期离校。
甲、乙、丙三方自愿遵守本协议,并经签字盖章后生效。本协议未尽事宜,三方协商解决。
甲方:乙方:山西师范大学
负责人:负责人:
经办人:经办人 :
公章 :公章:
丙方(被委托培养研究生)签字:
注:(1)签定本协议的甲方必须有人事权,否则无权签署,公章处加盖单位公章或人事部门公章。
(2)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丙三方各执一份。
年月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