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艺学生社团现状与发展的调查报告
[摘要]通过对南京艺术学院学生社团的组织机构、相关社团负责人、部分社团成员的实地调研,对南艺学生社团发展的状况作了一个初步性分析、归纳和总结,对现行社团活动成功的组织领导方式与方法作了概括总结;对制约社团发展的一些因素做了整理,并结合自己从事社团管理的经验,提出了发展社团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继续发扬南艺社团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继续在组织机构、发展理念、完善机制、改造硬件设施等各方面进行改进,从而更好促进我院学生社团的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学生社团;现状;发展;调查报告
高校学生社团是指由具有某方面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自发成立的、为实现成员共同愿望而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形式,是构建“一体两翼”团建工作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学生社团不仅仅是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大学生不断发展、完善自我的内在要求。大学生社团的良好发展能有效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交际沟通能力、加速大学生自身的社会化进程及为就业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团中央、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学生社团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集体意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锻炼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织动员方式。
一、南艺学生社团发展的基本现状
(一)学生社团基本类型和学院分布状况
近三年来,我院学生社团迅猛发展,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学生社团工作呈现可喜的局面,特别是社团巡礼活动的成功举办,充分证明了学生社团已经成为我院校园文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也成为学生综合能力训练的有效平台。到目前为止,我校共有学社社团122个,其中一级社团9个,二级社团113个。
根据我校社团组建的现状,可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人文类社团,主要指以繁荣校园的人文气息,沉淀校园的文化精髓,陶冶学生的文学情操,提高大学生的文学修养为目的组建的社团。如:艺友集藏协会、黄瓜园文学社等,共计31个。
(2)学术类社团,主要指以满足成员对知识的需求为基础,以提高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共同目的而建立起来的,与专业学习、学术研究结合较紧密的,带有专业实践性质和多学科交流的社团。一般分为专业型和研究型两种。如: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团、大学生管理实践社、英语协会等,共计42个。
(3)公益类社团,主要指以宣传先进公益服务理念,服务同学,服务社会为目的而组建的社团。如:大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协会、“健康青春”红十字协会、环保协会等,共计24个。
(4)体育类社团,主要指为创造最大的体育运动空间,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为目的而组建的社团。如:体育协会、乒乓球协会、棋艺社等,共计25个。
(二)学生社团的活动状况
现在南艺社团活动如火如荼,社团巡礼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体现;而且,这样集中体现社团发展状况的大型活动,不仅是一个竞争的舞台,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平台。每一次社团巡礼的活动中,总能出现新的亮点,总有新的进步,总有新生力量。社团巡礼已经成为我校社团发展成果集中展现。
而且,我校现在每周都会有不同的社团活动,形式各样,异彩纷呈,体育类社团基本周末都是定期活动;公益类社团根据社会和学校情况的变化,不间断的开展;学术类社团是最为活跃的,活动形式多样,活动场次也较多;人文类社团相对比较固定,但社团内部活动却有声有色,这些都有力的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三)学生社团的管理状况
目前,学生社团的成立要通过学院团委和二级学院团委联合审核审批,有力的保证了社团的良性发展。学生社团的招募方式主要有“学生个人自由报名”和“社团内部成员推荐”两种主要方式。日常组织结构最主要的形式是“负责人—部门--成员”的三级制。从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来看,学生社团成立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具有自己的章程,内部规章制度很完善。从指导老师的配备来看,每个社团都有一或两名老师作为指导老师,引导社团发展,保证社团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四)学生社团发展的新特点
学生社团具有鲜明的自主性,对其成员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是其显著特征。作为一种学生的群众性组织,学生社团因其成员文化结构、活动范围、方式、组织机构的影响,决定了它不同于其他的社团,体现出了自身的特色。我校学生社团除了具备组织形式的自发性、群体目标的整合性、社团成员的广泛性、体制结构的松散性、活动的灵活多样性等特点外,还具有艺术院校自己的特点:
1、社团发展迅速,种类繁多。
2、社团创新能力强,活动丰富。
3、社团走出校园,融入社会。
4、专业特长在社团得到充分发挥。
二、促进南艺学生社团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社团组织机构
1、成立社团指导与管理委员会,由负责学生工作的校领导直接领导。
2、设立社团发展规划与理论研究委员会,加强理论指导和研究。
3、设立二级学院社团联合中心,提高基层工作效率。
(二)优化社团管理思想与理念
所谓思想和理念的优化,是指社团作为学校大学生正式的群众团体,其作用、地位在得到学校各级各类部门的承认和认同的基础上,以鼓励、支持、引导、服务的理念为主,着力建立稳定的社团文化传承机制。
1、强化服务理念。
2、确立以政策指导为核心的管理方式。
3、培育社团文化为主,强化文化立社。
4、强调学分激励为主。
(三)健全社团发展运行机制
1、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2、建立健全竞争机制,强化合作意识。
3、健全考核机制,注重社团质的提高。
4、完善社团干部培训机制,提高学生干部素质。
5、建议建立健全信息机制,促进有效沟通。
6、健全合理有效的保障机制,维护社团负责人利益。
7、建立健全应急处理机制,保证社团活动正常开展。
8、完善社团内部管理机制,实现传统组织管理与项目管理的互补与结合。
(四)改善硬件设施条件
1、社团办公场所
社团应设立专属独立的办公场地,方便社团领导骨干办公和定期举行工作会议。办公场所的相对固定无疑会使社团更具规范性,使社团各项活动的运作更加流畅高效。
2、社团活动场地
相对来说,社团活动场地是固定,也是不固定的。固定的是必须有一个承接活动的场所;不固定的是依活动的性质和需要而即时安排的:
一、活动场地的申请渠道一定要明晰流畅,场地的申请安排一定要高效快速。
二、所申请活动场地一定要符合相应活动的要求,如:场地面积、音箱配置、灯光条件等等。我校可以根据校园建设总体规划,建设专门的大学生活动中心,规范管理,有效使用。
(五)完善社团资金管理,拓展资金筹集渠道。
社团的发展,活动档次、规模都受社团可支配资金的限制。一个社团的兴衰也常常受资金所限,资金是社团发展的土壤。
1、资金的筹措是应该多元化的,渠道也应该是多方面的。
2、完善监督方式。
三、结语
通过对我校社团的部分调研走访,发现了我校社团发展的积极措施,这些是每个社团人应该传承和发扬的;对于社团内外部存的某些问题,也是期待致力于社团发展的教师和学生一起努力、共同解决的,学校领导也已经召开多次会议进行研究讨论,社团发展得到了足够的重视。现在学生社团正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相应的文件、政策也在制定中;在硬件设施和资金上在竭尽全力的改善和扶持。而社团也开始注重内部组织形式、活动方案、会议总结等各个细节完善,不断的寻找适应自身发展的新模式。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是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建设工程,需要经历长时间的磨练,在实践中历经风雨,稳步前进,慢慢成长、成熟、壮大起来,真正建设成为学生实践平台,促进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
第二篇:高校社团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德才网(http://www.decai.me)
本调查报告以云南大学的在校全日制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采取调查问卷,辅以小型座谈会、文献资料和个案访谈的方法,以SPSS11.5统计软件为分析手段,主要分析了云南大学在校生学生社团参与情况、云南大学学生社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学生社团在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形成中的独特作用;从社团管理科学决策的角度建议:一是规范社团管理,二是提高活动质量,三是加强对社团参与者培养,四是严格监督考核。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参与程度管理
一、调查目的及概况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动员方式,是以班级年级为主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补充。通过对云南大学学生社团发展现状进行调研,了解在校生的社团参与情况,探讨社团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总结有效的管理方法,为云大社团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以推动云大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繁荣校园文化。
本报告的主要数据来自于2007年6月在云南大学范围内开展的云南大学在校大学生问卷调查,除此之外,辅以小型座谈会、文献资料和个案访谈,获取更多具有代表性的动态资料,是研究更加深入和完善。本研究以云南大学的在校全日制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保证云南大学在校学生从本科开始的每个学历层次、每个年级和每个专业都有相应比例的学生参与调查。调查问卷共发放1614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24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77.08%占全日制在校学生总数的7.3%。回收的问卷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并对数据进行了频数分析和交叉分析,通过频数分析得到样本量的百分比统计量,通过交叉分析得到不同群体在某一项或某几项指标上的对比统计量,并经过卡方检验,当显著性水平小于0.05时,认为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结合访谈结果和逻辑判断再得到最终结论。
二、问卷统计资料分析
(一)云南大学在校生学生社团参与情况
对云南大学在校生的调查中我们看到,有853人(68.6%)参加过社团活动,而378人(30.4%)未参加过。从总体来看,社团活动的参与率较高。(见表1)表1:学生社团活动参与情况
是否参与社团活动
参加过
没参加过
合计 人数 853 378 1244 百分数 68.6% 30.4% 100.0%
德才网(http://www.decai.me)
每个大学生社团都有自己工作和预期的目标,并且有围绕这一目标而进行的具体工作。大学生社团的目地主要是:一是对大学生自身的目的,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等;二是对大学生社团所处的高校的目的,如活跃校园的学术氛围,丰富校园的文化活动等;三是对社会的目的,如与社团活动相适应,大学生走出校门, 走向社会,为社会做贡献。
大学生参加社团有较强的目的性,从调查中我们发现,为了兴趣爱好、为了扩大社交圈、为了提高能力、为了增加见识经验和为了学习更多知识是参加社团活动主要目的(见表2和图1)。表2:参加学生社团活动目的 问题 兴趣爱好 献身公益 扩大社交圈 寻找爱情 增加见识经验 对仕途有利 学习更多知识 打发时间 提高能力 其他
图1:参加学生社团活动目的(二)云南大学学生社团发展存在的问题
社团在发挥自身重要作用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对于社团的健康发展,更好地扮演第二课堂的重要角色至关重要。从数据中可知,大学生中认为社团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次为:组织内部管理水平低、经费不足、开展活动少、组织内缺少民主、知名度不高、组织规模小、组织内财务管理混乱等。(见表3和图2)表3:学生社团存在问题 社团存在的问题 知名度不高
组织内部管理水平低 组织内缺少民主 活动少 组织规模小
人数 255 621 328 382 236
百分数 20.9 49.9 26.4 30.7 19.0
人数 514 132 486 50 429 42 303 68 483 66
百分数 41.3 10.6 39.1 4.0 34.5 3.4 24.4 5.5 38.8 5.3
德才网(http://www.decai.me)
经费不足
组织内财务管理混乱 社团少
学校的规章制度限制社团发展 社团不能满足成员的需要 其他
图2:学生社团存在问题
(三)学生社团有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我们发现人际关系是大学生生活压力的来源之一。(如表4和图3)表4:生活压力来源 压力来源 学习感情
人际关系 家庭环境 经济 就业 总计
图3:生活压力来源
学生社团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和施展才华的舞台,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学生社团在爱好和年龄上的趋同性、非直接竞争性、成员知识的互补性、修养的互助性以及社团活动的一致性为人际关系和谐创造了条件。1
三、小结与讨论
加强大学生社团建设,解决社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推进社团健康发展,发挥社团特有作用的有力保障。当前, 社团的管理和社团活动的质量是不能忽视的两个重要问题,而管理水平和活动的提高,关键在于社团骨干的培养和建立严格的监督考核制度。
冯国森,幸福感与大学生社团研究[J],教育与职业,第21期总第517期
德才网(http://www.decai.me)
411 238 55 42 108 22
33.0 19.1 4.4 3.4 8.7 1.8
人数 386 108 114 94 228 292 1244
百分数 31.0 8.7 9.2 7.6 18.3 23.5 100.01、规范社团管理
目前, 大学生社团多采取由团组织进行宏观管理、社团挂靠单位进行业务指导的双重管理体制, 要明确各方的职责。一要规范社团的章程, 学生社团的章程一般应包括宗旨(性质、目的、意义)、主要任务、成员加入和退会的条件、主要活动方式, 组织机构的设置、负责人产生办法、对成员参加活动的要求和纪律条例、活动资金的筹集及管理办法等。同时,规范管理社团的工作计划、活动方案。二是要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社团管理制度, 即建立健全成立社团的审批制度, 严格活动申报制度, 完善社团的内部管理制度。在审批社团时, 要严把质量关, 新成立一个社团要把握好五条标准: 是否有一套规范的管理办法, 是否有一个挂靠管理单位, 是否有指导教师, 是否有一批活动骨干, 是否有一定的经费来源。
2、提高活动质量
社团活动的质量是社团存在、发展的生命力, 也是提高社团声誉、增强社团凝聚力的关键。但一些大学生社团图外在的形式,重表面热闹,而无实质活动,挂虚名,搞假、大、空。要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社团活动,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 在制定好和学期活动计划方面提供帮助。所开展的活动要坚持思想性和教育性, 活动内容与活动形式的完善统一, 力求出精品, 上档次, 不断扩大社团影响力和活动的教育面。大力扶持科技、学术类社团,坚持以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为主导, 营造浓厚的课外学术科技文化氛围, 使社团活动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经费和是社团活动的物质保证。学校要为社团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3、加强对社团参与者培养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 社团的发展情况和活动开展质量, 与社团组织领导者的综合素质、工作方法、指导思想等方面具有直接的联系。同时社团的参与者,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他们抱着发展兴趣、提高能力的目的来参加社团。但社团的现状是:对于社团的组织领导者来说,社团的锻炼作用较为明显,而一般的参与者感觉受益不大。因此, 要加强社团建设, 不仅要抓好社团负责人的选拔、教育、培养, 要把那些思想素质高、学习成绩好、管理能力强、在同学中有较高威信的学生选拔到社团负责人的岗位上来,更要为那些能力一般的参与者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要注意培养与使用相结合,重在培养,多途径、多方式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4、严格监督考核
大学生社团应该达到陶冶情操、活跃学术气氛、开拓专业视野、优化知识结构、拓展综合素质、提高活动能力的目的。大学生社团活动必须要有利于学生个人成长、有利于校园文化发展。因此应成立专门的社团管理机构监控社团活动,制定社团的申报、命名、成立和注销制度并严格执行,制定明确的社团考核制度,对对管理有方、工作扎实、富有创新、贡献大的社团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以引导和
德才网(http://www.decai.me)
推动社团的健康良性发展, 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独特作用。
德才网(http://www.decai.me)
第三篇: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媒体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媒体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重点高校,但在学生宣传工作上却长期忽视校级学生媒体的建设,从而不能更好地实现学校宣传部门引导学生思想、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服务的作用;这在校园学生媒体校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会明显地暴露出我校在宣传平台建设上的疏漏和不足。据此,我们将首先通过了解北师大校园内部的学生媒体发展现状,从而为我们进一步整合校内宣传资源,创建一个集中的宣传平台奠定信息基础。
一、平面纸质媒体的发展与建设状况
1、校党委下属平面纸质媒体
《北京师范大学校报》
《北京师范大学校报》是北京师范大学校党委下属的校级报纸,10天一期,每期3000份,出刊4版大报,办报宗旨: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大好形势以及在各个工作岗位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活跃校园文化生活,营造健康、浓厚的学术氛围,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刊登校内近期大事、各院系活动新闻、教师及学生作品等,在师大校园内较有影响力。校报报社由党委领导并提供经费支持,主要工作人员为校报编辑部老师,发行人员为学生雇员,文字组编采取的是征稿方式。其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报纸内容对学生生活的贴近性不足;报纸的阅读面有待进一步拓展;信息量有待进一步增加。
《北京师范大学校报》学生副刊《京师学人》
《京师学人》报是北京师范大学学生记者团主办的校级学生报纸,是北京师范大学校报的副刊,于2006年4月20日创刊。《京师学人》基本每月发行一期,每期发行3000份,8个版小报。《京师学人》面向师大全体学生,其编辑团队主要由北京师范大学学生记者团编辑部的成员组成(记者团作为全校唯一专业从事新闻工作的学生组织,隶属于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设有新闻评论、影视、外联、编辑等部门,负责管理北师大新闻网、北师大校报学子部落、《京师学人》及校电视台等几大平台)。《京师学人》目前存在的不足在于:发行周期尚不稳定,内容仍然存在局限,不能够完全满足校方的宣传需求,也不能够完全满足学生的信息需求,同时由于专业化程度还不高,《京师学人》的规范性和专业性上还有许多
值得进一步提高的地方。
2、校团委下属平面纸质媒体
《京师团讯》
《京师团讯》是校团委学生工作指导老师负责编制的团学工作信息汇报文件,尚不能称之为健全的媒体,更不具备学生媒体的贴近性特点,其发行范围仅限于各院系团委办公室,阅读人群局限在相关老师层面,作用也只在于通知或公告,发行量小,影响力小。
《学生荟报》
《学生荟报》是校学生会主编的学生社团报纸,以学生会活动为主要关注内容,带有内部参考类刊物性质,每月一期,每期1500份,每期4版大报。《学生荟报》的发行,面向全校学生,但也存在贴近性、专业性不足的问题,办报能力和水平有待大幅度提高。
3、各院系所下属平面纸质媒体
目前,我校各院系已有13家院属学生媒体,包括:
历史学院《春秋人文报》、外文学院《Ing》、物理学院《求索》
文学院《文学院之声》《师大观察》、管理学院《管韵》、教育技术学院《教育新干线》、生命科学学院《绿缘》
化学学院《后花园》、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信息快报》、环境学院《绿帆》、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经纬》、心理学院《我的大学》、体育学院《起飞》
此外,还有励耘班的《丛游》、心理咨询中心的《雪绒花》、教师教育学院的《未来
教育家》等团体刊物。
在上述十几家媒体中,杂志类刊物有14家,占绝大多数,仅历史学院《春秋人文报》,文学院《师大观察》、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信息快报》和《雪绒花》是报纸类刊物,能够全校发行。关于各院系学生媒体的发展的具体状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从学生刊物的发行周期、发行范围和发行量来看,80%的学生刊物是月刊、双月刊甚至半年刊,只有信科的《信息快报》是每周两期,每期1000-1500份,面向全校发放,此外历史学院的《春秋人文报》也能够在较短的周期内制作并发行,该报21天一期,每期2500份,在学校范围内有较大影响力。此外,绝大多数刊物单次发行量都在100-200份左右,发行对象也大多局限在本院学生和校级、院级领导以及兄弟院校的高层。像励耘班的刊物不仅发行不定期、印数不定量,而且发行范围更是只局限在励耘班学生内部,这当然也与学生刊物的性质有关,但必须要承认的是,北师大的学生刊物交流水平低,影响力不足,所
以,在今后的发展中,增加交流,扩大本院系刊物的影响力成为学生刊物进一步发展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第二,就学生刊物的内容上来说,几乎所有的刊物都承担着宣传本院活动的职能,这与刊物的隶属有关;同时,大多数的学生刊物主要读者群体是本院学生,征稿也是面向本院,所以往往刊载的内容缺乏广泛吸引力。当然也有一些学生刊物如《春秋人文报》、《我的大学》、《信息快报》、《ing》等刊物针对广泛的读者群进行全面的征稿、宣传,所以,院系刊物要扩大影响首先应从内容和特色的建设入手。
第三,就学生刊物发展的稳定性上来说,许多学生媒体由于缺乏健全的组织建构,出刊时断时续,文学院的《师大观察》就处于时有时无的状态。目前大部分的院系学生刊物都是主编、副编、编委三级工作体制,人数大约10-20人者居多,但也有5、6人的小机构组织,除了《春秋人文报》拥有50-70名工作人员外,绝大多数学生刊物的组织建制规模都相对较小。组织的不健全不利于学生媒体的长足发展,同时,所属机构拨付经费的多少也是学生刊物发展稳定性的重要保障。目前,绝大多数院系学生媒体的印刷成本在500-1000元每期,他们除了院系所拨付的资金外缺乏更多收入,这也是院系学生媒体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
二、网络媒体的发展与建设状况
1、网络论坛
蛋蛋网:http://
师悦share网:http://share.bnu.edu.cn
师大紫金香:http://bbs.bnulife.com
上述三家师大网络论坛中蛋蛋网影响力巨大,因其包容了大量的师大学子学习生活娱乐等各方面所需的资料和资讯因此广受师大学子喜爱,而师悦网则由于刚刚成立不久,影响力正在日渐扩大,至于紫金香论坛,则由于长期人气不足,受到的关注相对较少。整体来说,网络论坛具有巨大的宣传舆论利用空间,其宣传形式也易于使学生接受并喜爱。学生能够通过论坛留言、发帖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因此网络论坛具有更好的互动性和直接性,而且其匿名留言的方式更有利于学生表达其真实想法。此外,网络论坛能够集文字、图像、视频、音频于一体,因此其宣传手段更加多元且有效,值得我们进一步利用。
2、北师大新闻网
北师大新闻网(http://news.bnu.edu.cn)下属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由记者团成员及老师负责管理,刊登近期新闻事件,进行信息预告、学术快递、制作人物专题等,新闻的更新度较高,但点击率较低,受众面还比较狭窄。
3、电子杂志
目前校内学生制作的各类电子杂志都不具有严格的周期性,也缺乏管理组织团队,截止目前所知的仅有:北师大乐巢社电子杂志《New Bee Nest 新风潮》一家和《校报》的电子版http://bnu.cuepa.cn/
电子杂志具有较好的视听效果,但存在问题是影响范围小,不仅难以与成熟的社会媒体竞争,而且也难以与校园内的其他新媒体相比。
三、视频、音频媒体的发展与建设状况
1、校电视台
校电视台下属学校校党委宣传部,主要播报节目为每周新闻和专题事件,每周一期,主持人多为兼职主持的学生,非学生社团。电视节目有较好的试听效果,但目前校电视台的整体收视率较低,在学生中缺乏影响力,主要收看者是教职工。
2、校广播台
校广播台下属学校校团委,是独立的学生社团组织。每天12:00-13:00;17:00-18:00播放广播,内容包括新闻节目和其他文艺、娱乐节目,由于每天更新,因此与学生的贴近性较强,而且传播方式是学生活动高峰时段的播报,因此可以做到全校受众的良好覆盖,但语音作为一种不可视的流媒体,其自身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包括传播时间固定、短暂;传播信息一旦过多,难以完全传播给听众;传播的信息不可重复等等。因此总体来说,广播台的影响力虽然得到充分发挥,但与纸质媒体相比仍存在一定缺陷。
四、其他类型媒体的发展与建设状况
1、手机短信平台
目前,我校保卫处、研工部、就业指导中心等机关都开始使用手机短信平台向在校生发布相关信息,使手机短信平台发挥了良好的信息传递作用。但该平台在新闻宣传方面的巨大功效作用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挖掘、利用。
2、橱窗新闻
近两个月来,我校立身路和西操场西侧的道路橱窗得到良好利用,每日都进行报纸更新,其中更新的报纸主要是社会媒体,包括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参考消息、光明日报等。
小结:北师大学生媒体发展现状与发展建议
1、发展现状:
从主流上来说,北师大校园内目前最具有普遍影响力的学生媒体是校园论坛BBS,它具有真正的信息互动作用,学生是信息发布的主体。此外的校级媒体,包括校报、新闻网、校电视台、校广播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脱离学生需求、缺乏学生关注的问题,因为校报、新闻网、校电视台都是校党委宣传部下属的宣传平台,其宗旨必然是服务党委宣传工作,其信息、新闻的发布者主要是党委宣传部老师,而非学生自身,这必然导致传媒缺乏其应有的互动性,影响力受到局限;而校团委下属的校广播台虽有极高的听众覆盖率,但因其是不可视的流媒体的传播平台,其在宣传效用上远不及文字,而《学生荟报》、《京师团讯》又因其发行范围、读者对象的局限,也缺乏普遍的校园影响力。上述情况都表明,我校党、团委在学生宣传工作方面还存在严重的缺陷和不足,难以进行有效的信息下达和意见上达。
从各院系各部门的宣传工作来说,北师大校园内的院系学生媒体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最具规模的院系学生媒体《春秋人文报》(历史学院)目前已经可以和校级学生报纸《京师学人》相媲美,不仅发行量超过了2500份,而且周期也缩短到21天一期,发行时还采用全校范围的公开派送,已经颇具影响力。但其余绝大多数的院系媒体仍坚持以本学院内部师生为服务对象,基本不对外拓展影响。而且整体来说,除新闻传播专业的院系学生媒体外,绝大多数院系学生媒体都缺乏足够的专业性,有待通过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方面的水平。此外,经费方面的局限也是院系学生媒体难以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瓶颈。
从各类宣传资源的整合程度上来说,我校校园内尽管各类宣传平台都有所建设,但缺乏一个统一的、整合了的宣传平台,不能很好地将各类、各渠道的信息进行有效的、高效的整合,从而导致许多宣传资源被浪费,包括同一新闻事件的重复报道,同一对象的重复采访等等。这不仅浪费了人力资源,也损失了最好的宣传效果,使得校园舆论出口不一,宣传工作难以有效落实。同时,校园内部各类、各渠道宣传平台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如果能够很好地进行整合,必将形成更加具有集团性的优势宣传模式,但目前,我校各类宣传平台的相互交流尚且不足,更难以谈论所谓资源整合。
总之,现阶段我校虽然涌现了各类优秀的校园媒体,但这些媒体总体上仍处于成长阶段,存在着较多问题,比如资源整合程度较低,各类媒体制作专业性不足、各媒体组织的人才培养机制有待完善、媒体开放程度较低等。为此,我们提出了以下发展建议。
2、发展建议:
1、创建集平面纸媒、网络视频新媒体、橱窗短信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集团化的校园媒体,整合校园宣传资源,提高宣传效率,更好地管理校园舆论,实现校党委、团委与学生的高效沟通。
2、加强对学生媒体发展的扶持力度。在制度、经费、硬件条件等各方面为学生媒体提供发展空间和后备支援。
3、校园媒体应进一步立足内容,打造贴近师生的“亲民媒体”。各种媒体实际上都是传播信息的形式,因此内容是媒体生存、发展、壮大的基础。鉴于内容的重要性,学生媒体必须立足于内容质量的提升,并以此巩固自身的生存根基。作为学生媒体,我们的受众仍然是以学校内部的师生为主。因此,树立以师生为中心的“读者本位”观念是媒体继续生存发展的前提。贴近师生,就是要关注他们所关注的问题,给予他们以恰当的人文关怀。这样一来,媒体与师生的距离在无形中被拉近,媒体固定的读者群也会随之形成。
4、校园媒体之间加强相互联系,形成“开放媒体”的理念,扩大媒体的影响力。联系形式可以采取向各院系师生征稿、稿件互换、进行问卷调查、举办交流会等等。至于向外拓展,可尝试的途径更为多元化。比如,与其他学生媒体建立报刊互换机制,选择优秀篇目放到网络平台上,学习社会媒体的优点以逐步完善本媒体的运转机制等等。
总之,我校在学生媒体的发展建设方面大有可为,通过在校党委、团委力量的推动和学生的自主配合,我校能够在短期内建设并提升我校宣传平台的整体实力,并能够更好地实现北师大校方的宣传目的,更好地实现校园媒体的在沟通、宣传、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四篇:社团培训教材《第三章: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
德才网(http://www.decai.me)
社团培训教材《第三章: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
一.学生社团发展的现状
(1)学生社团成为大学校园的“第二基层组织”。伴随着高校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和高校在校学生规模的剧增,高校学生社团在学生管理、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和明显。无论从社团数量,还是从参加社团的人数来看,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国内外各大高校都有许多十分活跃的社团活动,多姿多彩的大学生社团活动已经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据2011年全国学生社团调查不完全统计,上海高校学生社团1200个,参与学生占上海高校学生总数的72%;浙江高校学生社团1820个,参与学生14.2万人,占浙江高校学生总数的68%;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学校的学生社团都在100个以上。据共青团中央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日前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80%以上的大学生参加过校内社团、跨校社团或网络社团,平均每人参加社团数为1.5个以上。学生社团种类繁多,社团成员几十人、上百人甚至上千人不等。
(2)社团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已发生变化。社团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呈现出由过去的兴趣型为主向兴趣型和务实型并重转变、由人文型为主向人文型、科研型和公益型并重转变的趋势。
(3)大学学生的社团观发生较大转变。一是伴随着高等教育社会化趋势的深入发展,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与社会需求接轨,越来越多的学生认识到,在校期间尽可能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积累一定的社会阅历,培养锻炼各方面的社会技能,对于缩小校园与社会的距离,将来能够尽快适应社会非常重要。促使学生参加社团,逐渐从纯粹的兴趣到现在的“兴趣+务实”转变。二是面对扑面而来的知识经济浪潮,学生们逐渐意识到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因此,不再满足于社团活动的文化表层,而是注重将科技精神以及学术研究充实学生社团的文化深层,以此促进自身的成才。于是,高校中的各类学术研究协会、科技协会和科技创业团队正在广泛兴起。
二、高校学生社团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①活动不够稳定,缺乏持久的生命力。相当一部分的社团活动存在着忽冷忽热、低水平重复的现象,对社团核心人物的依赖性过大。社团核心成员在位时重视活动的轰轰烈烈,忽视必要的衔接,以至于核心成员离任,社团就一蹶不振,甚至走向终结。一些社团成立时招收会员无条件限制,来者不拒,致使社团成员之间层次不一,缺乏梯队建设,社团发展后劲不足。
②管理不够规范,制度建设有待加强。部分学生社团由于成立仓促,加上自身建设没有跟上,存在着组织结构不健全、内部分工不明确、活动开展无计划等问题,直接影响了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
③发展不平衡,良莠不齐,水平不一。有些社团仅凭社团成员一腔热情,成立之
德才网(http://www.decai.me)
初大家蜂拥而至,经过一段时间或组织几个活动后便回复低潮,甚至处于停滞状态,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影响了学校社团整体水平的发挥。缺乏有影响力、号召力和学校名牌社团。同时,各院系间相同或相近性质的社团之间交流少,发展不均衡。
④指导教师配备力量不足,社团建设深度鲜有提高。从整体来看,无论是有专业人士介入的社团,还是由团委教师一力包揽的社团,其指导力量都显得薄弱。光靠团委教师或辅导员参与指导和管理,一则专业不同,无以服人;二则心有余而力不足。请专业人士指导和管理,固然是好事,却依然存在弊端,专业人士大都有自己的事业,宏观地指导没有问题,但要成年累月与同学在一起,很难做到;再者多数专业人士对活动中涉及的专业问题能给学生提供较好帮助,但对具体活动形式、社团的日常管理,恐怕就没有经验或者没有兴趣了;另外,还有一个机制性的原因:目前高校学生社团工作一般是义务从事的,担任指导教师并没有固定的劳动报酬,这也是导致指导教师配备力量不足的原因之一。
⑤活动经费缺乏保障,活动场地不足。虽然不少学生社团正在尝试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活动并取得明显成效,但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经费不足仍是目前影响学生社团发展的主要因素。学生社团绝大部分筹资能力薄弱,使社团发展受到限制。在活动场地方面,除一小部分社团有固定场地外,绝大部分社团没有固定场所,这给社团活动带来一定的困难,也不利于社团管理和活动的策划,这也是一些社团昙花一现的主要原因。
以上是全国高校学生社团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每个高校由于其校情因素,有其特殊性。照此,我校学生社团也有特殊性,社团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上述的问题,同时还存在以下比较突出的问题:
①多校区带来管理上的困顿;
②学生社团活动责任承担不明朗;
③部分社团不具有可持续发展力;
④学生社团自治管理发挥不够;
⑤学生社团负责人存在思维、视野上的困顿。
高校个大学生社团在发展过程中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阻碍,这迫切需要社团管理者和实践者冷静思考、宏观把握、仔细分析、创造条件、探索出路。
三.对策及建议
目前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出现了发展瓶颈。如何较好地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克服社团发展瓶颈,推动社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需要高校学生社团管理者长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加强大学生社团建设,解决社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推进社团健康发展,发挥社团特有作用的有力保障。当前, 社团的管理和社团活动的质量是不能忽视的两个重要问题,而管理水平和活动的提高,关键在于社团骨干的培养和建立严格的监督考核制度。
1、规范社团管理
德才网(http://www.decai.me)
目前, 大学生社团多采取由团组织进行宏观管理、社团挂靠单位进行业务指导的双重管理体制, 要明确各方的职责。一要规范社团的章程, 学生社团的章程一般应包括宗旨(性质、目的、意义)、主要任务、成员加入和退会的条件、主要活动方式, 组织机构的设置、负责人产生办法、对成员参加活动的要求和纪律条例、活动资金的筹集及管理办法等。同时,规范管理社团的工作计划、活动方案。二是要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社团管理制度, 即建立健全成立社团的审批制度, 严格活动申报制度, 完善社团的内部管理制度。在审批社团时, 要严把质量关, 新成立一个社团要把握好五条标准: 是否有一套规范的管理办法, 是否有一个挂靠管理单位, 是否有指导教师, 是否有一批活动骨干, 是否有一定的经费来源。
2、提高活动质量
社团活动的质量是社团存在、发展的生命力, 也是提高社团声誉、增强社团凝聚力的关键。但一些大学生社团图外在的形式,重表面热闹,而无实质活动,挂虚名,搞假、大、空。要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社团活动,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 在制定好和学期活动计划方面提供帮助。所开展的活动要坚持思想性和教育性, 活动内容与活动形式的完善统一, 力求出精品, 上档次, 不断扩大社团影响力和活动的教育面。大力扶持科技、学术类社团,坚持以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为主导, 营造浓厚的课外学术科技文化氛围, 使社团活动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经费和是社团活动的物质保证。学校要为社团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3、加强对社团参与者培养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 社团的发展情况和活动开展质量, 与社团组织领导者的综合素质、工作方法、指导思想等方面具有直接的联系。同时社团的参与者,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他们抱着发展兴趣、提高能力的目的来参加社团。但社团的现状是:对于社团的组织领导者来说,社团的锻炼作用较为明显,而一般的参与者感觉受益不大。因此, 要加强社团建设, 不仅要抓好社团负责人的选拔、教育、培养, 要把那些思想素质高、学习成绩好、管理能力强、在同学中有较高威信的学生选拔到社团负责人的岗位上来,更要为那些能力一般的参与者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要注意培养与使用相结合,重在培养,多途径、多方式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4、严格监督考核
大学生社团应该达到陶冶情操、活跃学术气氛、开拓专业视野、优化知识结构、拓展综合素质、提高活动能力的目的。大学生社团活动必须要有利于学生个人成长、有利于校园文化发展。因此应成立专门的社团管理机构监控社团活动,制定社团的申报、命名、成立和注销制度并严格执行,制定明确的社团考核制度,对管理有方、工作扎实、富有创新、贡献大的社团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以引导和推动社团的健康良性发展, 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独特作用。
以上是从宏观层面来加以考虑的,结合以上建议,并根据社团工作经验,就目前我校学生社团的发展实际而言,学生社团应该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加以考虑:
德才网(http://www.decai.me)
1.要注重制度发展,走出人治怪圈。
制度育人、制度造福。当前,我校的学生社团大多停留于“人治”的水平上,离社团良性发展所要求的“法治”和制度化发展仍有一定的距离。目前,我校学生社团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社团负责人,依赖于社团负责人个人的综合能力、发展思维、责任感和人际关系,依赖于社团骨干的努力程度。这种状态对于社团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社团的科学发展应该走“法治”道路,走制度化发展之路。这样既能实现社团的规范化发展,又能为个人充分发挥才能才智提供更大的舞台。要想实现社团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实现制度化发展,首先要加强社团的各项制度建设。根据社团的实际情况,探索建立和健全符合社团情况的社员管理制度,组织制度,会议制度,奖惩制度,评价制度,考核考察制度,活动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社团选举制度,干部培养任免制度等,为社团的各项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支持。其次要创造条件,为制度的有力实施提供保障。不能让制度成为一纸空文,更不能使制度成为空中楼阁,所以社团要在政策上、经费上和技术上保障各项制度的实施,社团成员要自觉维护制度的权威性,从意识里和行动中践行制度要求。最后要建立相关约束机制。建立和完善配套制度,进行约束激励管理。对于模范遵守社团制度的个人和行为给予相关荣誉和表彰,对于破坏社团制度化发展的个人与行为给予严厉批评和惩罚,恩威并施,软硬兼施,保障社团的制度化运作和发展。
社团的管理和发展要走出“人治怪圈”,大胆向制度化道路迈进,从而实现社团发展不以社团负责人的责任心、能力、工作方式的变化而变化,不因负责人个人的因素而导致社团的发展存有不稳定、不持续性。但是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不应该对社团的管理细节规定得过严过死,而没有社员的发挥空间,所以应该留有更大的空间给予社员发挥。
2.要提升活动质量,坚持“走上去、走下去、走出去”方针。
社团活动的质量是社团存在、发展的生命力, 也是提高社团声誉、增强社团凝聚力的关键。为此,社团应该重视活动质量的提高,活动水平的提升发展。着力提高社团活动质量和档次,以活动求生存,以质量获发展。在社团活动上坚持“走上去、走下去、走出去”方针,扎扎实实搞好社团的活动建设。
牢牢坚持“走上去”方针就需要花脑筋、挖心思将社团的活动质量、活动思想、活动的方式、方法和内容的水平和档次提上去,将活动的思想性和教育性升上去,让社团活动的质量和影响力走上去。
牢牢坚持“走下去”方针就是需要出轮子、想办法提升社团活动的参与度,增强社团活动的吸引力,扩大社团活动的影响力,打牢社团活动的群众基础。让社团活动对广大同学有吸引力,符合同学需要,贴近同学生活,满足广大社员的参与利益。
牢牢坚持“走出去”方针就是需要广大社团人大胆走出去,不仅要思想上走出去,解放思想;更要行动上走出去,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封闭无发展,止步无前途。所以需要我们的社团工作者解放思想,走出社团工作旧思维、旧思路、旧途径,德才网(http://www.decai.me)
开展新道路;需要我们的社团工作者大胆走出去,与兄弟组织,与校外企事业单位和同类组织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整合校内外资源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在坚持“走上去、走下去、走出去”方针的同时,社团活动的策划、实施开展应该始终站在社员的立场和利益上考虑,本着“以社员为本”的活动思想切实开展一些有意义的好活动,切实开展一些与社团宗旨相符合的好活动,切实开展一些有最广大社员参加的高民意的大众化活动。
3.要加强人员培养,紧紧围绕育人工作。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 社团的发展情况和活动开展情况, 与社团负责人的综合素质、工作方法、指导思想等方面具有直接的联系。所以加强社团负责人的培养与选拔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社团应尽早加强社团骨干和核心人员的培养,早日早就社团负责人人才,为社团的发展规划,为社团的长远着想。
同时社团的一般参与者,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他们抱着发展兴趣、提高能力、结交朋友的目的来参加社团,投身社团发展。但是多数社团的现状是:对于社团的主要领导者(负责人)来说,社团的锻炼和发展作用较为明显,而一般的社团参与者感觉受益不大。因此, 要搞好社团的各项建设,不仅要抓好社团负责人的培养与选拔工作,更要为那些一般社团参与者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提供机会,给他们多一些锻炼机会,多一些学习的平台,注重普通社员的培养与锻炼,锻造大批社团发展后备人才。要定期开展一些基本知识、技能培训,创造条件开展对外交流走访,开展系列具有广泛参与度的活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培养社团人。
社团的持续发展需要注重培养与使用相结合,重在培养。多途径、多方式培养各层次社团人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社团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为社团的长远发展提供强大的后备力量。
4.要重视宣传与交流,扩大社团影响力
重视社团的窗口建设,加快社团宣传工作的多元化、高质化、高效化建设步伐,倾力打造良好的内外形象。宣传工作要注重多元、全方位和高质量、高效化建设。宣传海报、活动资料、宣传标语和写真喷绘等传统平面宣传阵地牢牢守住并要有所发展,但应该把重点放在现阶段相对薄弱的宣传阵地上。诸如网络、新闻、广播、论坛等宣传阵地。同时宣传工作要有新思路、新突破,创新工作方式,创造新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宣传工作。
切实展开多元、有效外交,积极营造社团的良好发展环境。各学生社团要加强与学校其他学生社团的沟通与联系,构筑平台实现社团间的合作与进步,创造条件与我校其他学生组织加强联系,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发展机制。探索实行定期高校走访交流合作制度,与各大高校同类组织交流经验、互通有无,共同进步。有针对性的加强与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和NGO组织的联系与合作,极力取得社会各界的友好支持和经费赞助。
社团间的交流与合作,社团形象的内外塑造都需要各学生社团工作人员的重视,需要广大同学的支持。
德才网(http://www.decai.me)
5.要营造优秀社团文化,增强社团可持续发展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集体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氛围决定着这个集体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途。社团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是社团发展的不竭动力。所以社团应该重视文化的建设工作,致力于打造特色文化,注重文化功效,培养优秀的社团文化, 利用文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去加强社团的各项管理工作和服务工作。
社团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是积极营造优秀社团文化,并且让社团价值观、社团精神为全体成员所认同和接受。建立共同的文化氛围,树立共同的价值观,使全体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得以发挥,从而产生归属感,使命感,形成向心力、凝聚力,把社团文化融入到社团的日常工作中去,融入到社团发展当中来。
社团的各项工作需要奉献、需要合作、需要感情。所以社团应该极力营造奉献、合作、有爱的社团文化,实现文化育人,文化促发展的良好局面。要充分发挥社团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力,发挥文化的推动力为社团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力量。
德才网(http://www.decai.me)
第五篇:关于苏州大学学生网球社团发展现状的浅析
关于苏州大学学生网球社团发展现状的浅析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3-000-01
摘 要 高校网球社团的成立有利于促进网球运动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运动环境。针对苏州大学网球社团发展现状,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归纳总结法,社团成员人数较少,男女比重失衡,在招募成员时需考虑此因素;活动形式单一,应以多样化形式提高社团成员兴趣;宣传手段单一,力度不足,应加入先进元素,提高宣传效果等。
关键词 苏州大学 学生 网球社团 现状
一、前言
网球运动在高校深受广大学生欢迎。体育文化氛围浓厚,设施齐全,教师专业,是高校为网球社团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大学生课余时间充足,对网球运动有较高兴趣。虽然,较多高校已经开设网球课,但课堂时间短,上课人数多,无法满足部分学生求知欲,网球社团应运而生。高校网球社团的成立有利于促进高校网球运动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运动环境。满足大学生运动需求,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增加社会体育人口[1]。
本文鉴于网球社团在高校的开设需求,对苏州大学网球社团进行调查,了解现状,分析问题,并提出个人意见,促进学生网球社团的发展。
二、结果与分析
(一)公共体育网球课程开设
苏州大学在改革开放30年代就开设有网球课程,随着网球运动在高校的发展,网球课程也更加符合学校特点。
2014年至2015年该校第二学期公共网球课开放情况:男生437人,分13个班,女生920人,分27个班。公共网球课程开设的一些现状:只面向大
一、大二的学生开设,大
三、大四学生没有体育课程;学生会因选修网球课程的人多,而无法选的上;一个班级中人数较多,场地、器材有限,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公共体育网球教师共有10人,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很难保重教学质量。
以上原因都证明在苏州大学开设网球社团的必要性,学生通过网球社团来练习网球技术,提高身体素质,培养网球运动的终身意识。
(二)学生网球社团发展近况
Tenniser苏州大学网球社团成立于2009年3月份,坚持立足于网球运动,多元化发展。
1.网球社团社员情况
每年开学初期,社团联合会统一组织招新大会,各社团展示自己特色,吸引学生加入社团,又称为“百团招新大战”。学生报名后,网球社团再通过面试的方式来招募社员。
目前,共有会员33人,其中男生8人,女生25人。男女人数差异较大,对平时的网球训练有影响,在招新时应考虑男女生比重。
2.网球社团活动事宜
有固定的活动时间,每周三下午3:00-5:00,每周日上午10:00-12:00,活动形式多为日常训练,较为单一,应该更加多元化,除网球技能外,理论知识、网球裁判方法也可加入其中,开展小型比赛,或参加校外比赛,丰富训练内容,提高社员兴趣。
3.网球社团经费、场地情况
社团经费一部分来自社员自行缴纳的会费,另一部分来自社会赞助,基本上可以满足社团的日常训练需求。
网球场地等硬件设施是网球运动的保证,从学生人数来讲,本部校区、东校区网球场地各四片,数量不足,对开展网球运动限制较大。各个场地全天免费为学生开放,寒暑假有偿对外开放,独墅湖校区的灯光球场晚上需要收取相应费用。社团活动场地在使用前须向学校打出申请,除社团成员活动外,其他网球爱好者、网球训练队也进行活动。针对社团的情况学校应该积极提供有利条件,增加网球场地等硬件设施,提供活动资金,确保社团活动正常进行,促进学生网球运动发展。
4.网球社团宣传手段
社团拥有自己的LOGO,具有代表性、宣传性。活动宣传手段采用:海报,QQ等社交工具,手段单一,力度一般。在学校网球社团影响力不足,社团活动宣传不到位,赞助资金少,活动无法保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扩宽宣传面,采用多样的宣传手段,定期更新网球社团信息,利用活动图片、视频等加强宣传力度。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网球场地设施少,社团活动会与其他网球爱好者使用场地时间发生冲突;2.成员严重男女比例失衡,不利于男生网球技术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网球社团的长期发展;3.网球社团的活动形式多以日常训练为主,较为单一;4.网球社团仅仅面向校内活动,参加社会活动较少,与外界交流不足;5.网球社团的经费来源会费和赞助,来源面窄,基本满足日常训练活动;6.网球社团宣传手段形式单一,力度不足,达不到宣传效果。
(二)建议
1.学校适当增加网球硬件设施的配备,网球社团与相关部门协商定期、定点进行网球活动,错开活动时间;2.社团在招募成员时注意男女生比例,加强对男生的宣传力度,减少男女生数量差异;3.丰富社团活动形式,除日常训练外,邀请专业教师授课、网球裁判理论学习、网球比赛视频的观看、组织社团内部比赛等形式,加强社团成员的积极性;4.网球社团以集体或社员个人名义报名参加社会中网球比赛,以此增加社员认识面,丰富社团活动。增加对外交流,有利于学生形成终身运动的意识;5.学校在社团活动中应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社团活动丰富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从而吸收更多社会赞助;6.网球社团利用网络先进手段,增加宣传形式,传统方式外,可加入视频宣传、微信点赞等手段,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效果。
参考文献:
[1] 叶松.普通高校成立网球俱乐部的必要性和对策研究[J].2014.2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