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性别平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途径
文章标题:性别平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途径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崭新、宏伟的世纪工程,它反映了我国人民美好的理想追求,承载着改进、完善社会内、外部关系功能的重任。营建和谐社会的要义之一是达到人际和谐,而性别和谐是人际和谐的根本保证。当前,封建性别观念死灰复燃,性别不平等引发的性别歧视、性别矛盾悖逆和谐社会的本质特
征,严重阻碍和谐社会的建设,只有彻底改变占社会人口半数的女性发展的不平等状态,促进男女共同发展,才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必然途径。
作者简介:屠文淑,女,宁波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21世纪初,“构建和谐社会”以明快、新颖的语词风格和丰厚的内蕴跃入人们的视角,蓄载着完善政治和改进社会的双重含义。作为时代话语,和谐社会已不囿于社会主体和外部环境的和谐,即人类不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更要回馈自然,才能维持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平衡之链;和谐社会更多指向社会内部的稳定和谐,从社会的组织构建、法律制度、关系矛盾、意识观念等多方位地提高社会内聚力,促进人际和谐、性别和谐,体现公平正义、诚信友爱,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进而达到经济社会稳定、持续的发展,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际和谐是根本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所以重要,因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点就是以人为本,促进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全面发展。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实现和谐社会的种种要素特点都围绕着人际和谐,并以图达到高境界的人际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具有创造活力的社会,旨在理顺社会变革时期的各种关系,化解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转社会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力量,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贡献的人文氛围,使人的智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社会的潜力、活力、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蕴含公平正义的社会,势必对不同群体生存境遇、发展态势产生关注。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性别之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对这些差距的漠视,必然会导致强势与弱势的对垒,引发群体心理失衡,激化社会矛盾。中共中央一再重申: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中央政府从政策制度上为维护人民群众现实的直接的利益,反对和纠正各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提供保证外,全社会同样要努力形成济贫扶困、乐善好施、团结互助的良好风尚,形成人际的平等友好、融洽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诚信文明的社会,诚信文明是对人际和谐的内在要求,与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发展是相一致的。诚信是经济社会里人际交往的基本的道德信念,文明是社会成员的综合素质的展示。社会的发展不能缺离物质基础,也不能离开精神支撑,物质文明是和谐社会高层次的物质形态,与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三个文明全面、协调发展既推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又保证了人际和谐、社会和谐的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是稳定有序的社会,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是对人际和谐的保障。新的社会时期,各种不可知因素都会对社会的稳定产生影响,加强各级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畅通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使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情况,热点问题,民意诉求能够下情上达;使党和政府的政策法规能够及时传达、正确执行。同时,针对一些自然、社会突发事件对生活环境的冲击,对人民安全构成的威胁,加强全民的法律意识、忧患意识,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形成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治理工作机制,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确保社会的安定、平稳和秩序,营建人际和谐的优化环境。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性别和谐是保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和谐与人际和谐相统一的社会,只有形成人际和谐才能保证社会的和谐,社会和谐又促进了人际新的和谐。人际和谐的前提是性别和谐,既完整意义上的性别平等。男女性别的不平等是旷日持久的世界性话题,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角审视性别平等更具特殊意义。1975年召开联合国第一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墨西哥宣言》阐释性别平等:就是男女的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平等以及男女权利、机会和责任的平等。这里既涉及到人们对性别平等的认知、观念等内隐的主观成分,也涵盖社会为男女提供的外显的客观条件。然而,这两方面都与真正的性别平等存在不尽人意的较大距离。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自执政起就以政治宣言的形式肯定女性与男性享有同等的尊严和价值,并以法律、政令等手段来保
证女性享有的权利、机会和责任,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确实发挥了显著作用。但是,几千年来性别认识系统的被定型化,性别角色在人头脑中的固着性,一旦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方面发生任何改革变动,就会率先反映在敏感脆弱的性别领域,女性的尊严、价值以及享有的社会权利、机会和责任受到质疑、侵犯,以至被褫夺。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时期,一些有损女性权益、人格的说法、做法仍貌似公允大行其道,对恩格斯关于“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的观点也兵不血刃的予以阉割,反复劝诱妇女从社会发展的参与者和推动者退回到私人生活领域,恢复传统家庭角色。一部分知识女性、职业女性提出与男性平等共享一切社会权利、待遇的诉求(如男女同龄退休问题)遭到令人难以信服的否决。女性在就业、接受教育和参政等方面也都没有真正享受到与男性完全同等的社会机会和权利,比如上海市妇联在2004年上海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报告中提出20世纪最后10年间,上海市25—49岁女性的在业率下降了24.8个百分点“在这一数字背后是近百万妇女以下岗、失业或提前退休等形式退出劳动力市场。”⑴女性就业的难以维护,显现了女性就业的尴尬境况。同时,女性在享受教育资源方面也不能与男性处于同等水平,这表现在我国女性入学机会仍然低于男性,而且学历层次越高,女性所占的比例越低。在农村,.女性文盲率为13.6%,比男性高9.6个百分点。⑵(P114)在职女性被选派培训、出国深造的几率也都要低于男性;女性参与社会政务的管理更是困难重重,据初步了解全国除港澳台外的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3个省,女性在各级党政领导班子中的比例都远远低于联合国提出的“在政府高层领导中,至少应有30%女性”的要求。女性在社会领域中的实际劣势状态,使她们无法尽情演绎才智,释放自身的巨大能量,从而限制了她们与男性同等地承担社会重任。
性别不平等势必成为建设和谐社会最大的障碍,忽视女性、歧视女性的结果,既遏制了女性群体的发展,也是对这部分重要人力资源的废弃或浪费,破坏了和谐社会的本质特性,在社会复杂的内部矛盾中又搀进性别矛盾,扩大了社会的消极层面,消蚀了社会的创造活力。性别不平等直接造成了人际的不平等、不和谐,违背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内蕴。两性在社会公共领域因性别不同,所拥有的参与、决策、支配权利的不同,势必造成男女发展的不同步,也使部分女性对性别的公平产生困惑与失落,难以角色定位,放弃对成功成才,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助长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分化。公共领域的性别不平等又必然会辐射到私人生活领域,影响家庭中的性别地位,助长家庭暴力。社会变革时期,家庭暴力出现上升趋势,家庭暴力的施暴者以男性为主;家庭暴力发展的类型也从原先文化层次低的农村家庭为主,蔓延到城市的各种家庭类型,包括夫妇双方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甚至男方承担领导职务的家庭;性别不平等又对社会的未来发展隐埋着极不安定的因素,男尊女卑旧性别观念的死灰复燃,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女婴堕胎溺死在全国已是非个别地区,已属非偶然的社会现象。据2005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大、政协两会公布,我国如今男女比例为120:100,性别比例严重失调,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性别不平等催生的家庭侵犯、人性暴戾影响人的精神心理不健全,又会产生恶性循环,挑战社会的民主和法制,导致社会的失序与波动,使人类社会的生存陷于危机之中。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更高层次的性别平等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调动一切人力资源,需要集中社会成员的集体智能和经验积累,需要社会全体成员同心协力的参与,履行职责、发挥才智,形成全社会的巨大合力。实现更高层次的性别平等是解决和谐社会需要的必然之举。所谓更高层次的性别平等,已不仅仅局限于女性回归社会,从家庭私人领域回到社会公共领域,在公共劳动领域的同工同酬,女性谋求生存自主、经济自立与人格独立这些基本层面上,而是表现在女性与男性平等的发展权,在社会事务管理领域、经济管理领域,尤其在权力领域的参与。一个具有高度民主化、法制化的和谐社会,其成员的权利参与、决策参与不应该存在性别的藩篱,不能以性别的偶然性,作为对其智力、才能认定的理论基础,作为对其进入社会权力领域的隐性限定,应该在社会的认识和实际情状两个方面都达到符合时代发展的一致性。女性参与权力决策,不仅是对女性事业的推动,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象征,可以说女性参与管理的程度越高,社会民主和文明的进度也越快。正如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北京行动纲领》提出:“如果没有女性的积极参与,各级决策部门制定的政策没有反映妇女的意志,那幺,平等、发展以及和平的目标将不能实现。”在国家和社会的管理领域没有融入女性的思想智能、决策话语,所制定的战略决策就无法全面完整地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利益。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完善社会组织,调整社会关系,化解社会各类矛盾和问题等等都难以得到真正的落实。女性参与决策与管理,能够破除男性单一性别的决策视角和思路,提供不同性别的新视角、新思路,使政府政策制定考虑的面更广、更为完善和科学,更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更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我们不会忘记,20世纪,美国国会议员杰尼特.兰金(JeanetteRankin)就是唯一一个对美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投反对票的国会议员。⑶(P114)在战争的血腥杀戮中,女性不仅以母性特有的仁慈,也更能以一种冷静的审视态度强烈呼吁和平;在和平时期,女性性别上的特点同样有助于决策思考中的缜密细致,表现出联系人民群众的亲和力,河南灵璧市女公安局长任长霞车祸去世后,老百姓万人送灵车的感人情景,不也充分体现出人民认可赞颂的执政能力吗?
在男女两性组成的社会中,女性在数量上与男性等量齐观,在才智能力上也不比男性逊色。特别是中国女性,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她们都不是以社会边缘人的身份置之度外,而是积极的参加者、贡献者。在改革开放的经济建设大潮中,女性更是社会不容低估的重要人力资源。尽管全国不同地域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城乡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女性本身素质也存在参差不齐的较大差异。然而,女性群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却是毋庸置疑的。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社会成员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女性要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取得与世俱进的发展,追求更高层次的性别平等势在必然。以女性而言,几千年来传统的封建性别等级观念仍在左右着人们的性别期待,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男优女劣的性别刻板印象主导着人们的性别意识,即使在接受过高等教育,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男女中,性别刻板印象的变化在有些方面与社会其他群体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女性要改变人们头脑中滞后的性别观念,促使社会现行权力系统的改变,首先要应对的是自身传统角色意识的挑战,要变被动的人格为进取的主动人格,在最大程度上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最大程度地发挥聪明才智。这种发挥只能在社会的某些公共领域中才能得到充分认可、得到全面体现,诸如高科技领域、管理领域,特别是在能够全面展示能力、魄力、创造力的上层权力领域。中国有句老话“在其位,谋其政”,权力既是支配、操纵社会的力量,也是更大的社会责任,女性具有权利的社会身份,才会拥有表现和发展得更大空间,才会实现在权力领域与男性真正平等意义上的对话和讨论,才能够以女性的思维,从女性的角度表达意愿、提出要求,切实争取和维护女性的权益,并以自身的业绩和形象改变传统的性别观念;女性参政者也会在重大的责任压力下,奋发图进,提高参与决策和领导的能力,胜任权力角色,为女性群体输入新的性别意识,树立新的人生坐标。以社会发展水平而言,女性是否有平等机会参与权力决策,反映出政治民主性和社会公平性的提高程度,体现了社会心理的认知水平,社会道德文化的开放品质,对封建主义性别观的消除能力,自然更是衡量一个国家女性地位的重要标志。今天,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女性权力回归,女性发展也迫切要求有与其相适应的权利参与,创造女性参与政治决策的宽松环境应成为社会的明智选择。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谋求两性共同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也就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解释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人的全面发展是基础,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是两性的共同发展,作为人口半数的女性不能发展,或者不能得到与男性、与社会同步的发展,所造成的结果不仅仅是女性一个性别的悲剧,从长远的历史维度考察,必将是人类文化的悲剧,人类社会的悲剧,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势必受到极大的制约,只能是在社会财富巨大浪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巨大破坏状态下的一种畸形的发展。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⑷(P273)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之一,就是前者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提供了广阔、宽松的空间,没有社会地位、社会等级和财产多寡的限制,更没有性别的限制,每个联合体的成员都拥有发展的同等权利、机会和条件,以每个人的发展推动社会群体的发展,全社会的发展,而不是像后者以牺牲大部分人的权利、利益来换取少部分人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义,就是依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也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
对“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完整地理解,应该是不存在性别界限的男女两性的共同自由发展。在女性发展明显落后于男性发展的现实社会,推动女性的快速发展,为女性发展提供良好的内外环境条件是必要的。内部环境是人的心理环境,人的心态认知,如何根除封建性别刻板印象须男女共同去努力,共同提高到完善人格的尺度去认识。因为“人格是度量人性的尺子”要坚持人性中美好、善良、纯正、平等的品质,必须有开放的、坚实的人格;外部环境则是整个社会对女性表现出大度与宽厚,消除一切人为的限制和禁锢,在社会的一切公共领域模糊性别的界限,突出人的才能价值,创造女性发展的良好人文环境,也是男性得到更快发展的积蓄准备,彼此依存,相互促进,是谋求两性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人民追求的一种理想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男女两性共同平等发展才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去努力追求,去达到的,才是推进和谐社会实现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⑴陆建民.发展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男女平等的突破口[J].妇女研究论丛,2004,(3).
⑵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组2004年公布的研究结果.
⑶克瑞斯丁·丝维斯特著,余潇枫等译.女性主义与后现代国际关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⑷马恩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性别平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途径》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性别平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途径。
第二篇:在平等中构建和谐社会
放在历史的视野中来看,从~战争后到改革开放前,中国一直都在追求建立“大同社会”。《礼记》中把“大同”作为理想来追求。“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独孤废疾者,皆有所养”。康有为写了《大同书》。孙中山追求“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大同社会,倡导“天下为公”。毛泽东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也是“大同”理想的尝试。这种理念坚持了100多年,到邓小平时代发生了变化。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客人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出要建立一个“小康”的社会。“小康”这个词也出现在《礼记》里,“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小康不仅仅意味着温饱,已经隐含着分化,但是人们提建设小康社会时往往忽略了这一点。邓小平当然没有把“小康”当做最终目标,那时他的“小康”指标很单纯,就是看人均收入。人均收入达到1000美元就算是达标了。后来,1983年他去了趟苏州,当时苏州人均收入已达到800美元,他继而认为人均800美元就足够了,可以实现六个目标,即解决人们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住房问题(人均20平方米)、解决城乡就业问题、解决农村人口外流问题、普及中小学教育和基本公共福利、改变人们精神面貌使犯罪率大大减少。在整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前期,“小康社会”的提法用得并不多,那时强调的是“发展是硬道理”,“一心一意谋发展”。到1990年代末,当我们回头盘点时,不免有一喜一忧。喜的是,改革20多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年增长率达到9%,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经济奇迹。但在欣喜的同时,也产生了忧虑。现在,中国人均收入已经超过1000美元,但上述六个问题中除了前两个问题解决得比较好之外,其他几个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变得更严重了。这个社会变得越来越不和谐。口袋里面的钱可能多了,但是空气脏了,要花更多的钱清洁空气,清洁水源,还有其它一大堆恼人的问题。于是在20世纪末,中国政府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之所以强调“全面”是因为以前对“小康”的理解太片面。新一代领导人现在又提出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谐社会这个词在中国人听来并不特别,但译为英文“harmonioussociety”则极具中国特色。中国传统很讲“和”字,钱穆先生将中国的文化精髓总结为四个字:天人合一。和为贵、和平、和善、和解、和蔼、和缓、和谐,从大同社会到小康社会,再到和谐社会,都是中国传统的延续。现在之所以强调建立“和谐”社会,是因为中国经济虽然发展了,但社会中有太多怨气、戾气,缺乏和气。建设和谐社会的三个基础什么是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显然不仅仅是经济的高速发展。在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的时候,很可能整个饼做得非常大,但是这个饼的大部分被非常少的人拿走了,而大部分的代价被大多数人承担了。这个社会虽然发展了,但未必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和谐社会也并不仅仅是一个稳定的社会。政治高压或其它因素的存在,可以使一个社会保持很稳定,但是这个社会未必很和谐,人们的气不是很顺。所以,建立一个和谐社会,简单地说就是要让这个社会里的人气都比较顺,没有太多的怨气,心态平和,彼此交往谦让有礼、互敬互助。和谐社会的建立有赖于三个重要基础:社会基础、政治基础、思想基础。所谓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就是社会分化不太严重。如果一个社会严重分化,两极尖锐对立,人的气就非常难理顺。人是有嫉妒心的,如果社会差别太大,人的嫉妒心难免非常强。他想要和你平等的愿望没能实现,他也会有强烈的受挫感。建立一个和谐社会还必须有一个政治基础,即有一套调节利益冲突的正式的机制。不是让人成天进京或到省城上访,然后被遣送回乡,又回来再上访,又被遣送回乡。而是他要表达自己的利益和诉求时,有正当的渠道可以说话,他的诉求可以被整合成一定的意见,这个意见在整个社会的决策过程中可以被听到。所以,一个和谐的社会必须有一套政治协调机制。这个机制是什么样的,各个国家可能不一样,但是必须要有这么一套机制。和谐社会的建立还要有一个思想基础。如果这个社会仅仅是靠从第三方,或者从外部进行调节的话,这种成本太高,而且未必能把各方面的事情都调节清楚。在一个和谐社会里,人们都接受同一个看法:我们生活在一个共同体里,我们不是一个狼的群体,不是每个人相互为敌的群体。我们是一个人的群体,所有的人在这个社会中都是平等的,都应该受到尊重。这个社会如果不好,对所有人都没有好处,如果不和谐,大家的利益都会受损。今天的世界,要找一个标准的和谐社会很难,但是有些社会比另外一些社会更为和谐。比如说北欧,是比较发达的,也比较和谐。有些不发达的地方也比较和谐,比如不丹。调查显示,在亚洲,不丹人民感觉最幸福。尽管他们的国家不太发达,但是很和谐。不丹有传统的协调机制,社会不那么分化。在寻求平等中构建和谐社会就中国而言,我们追求和谐社会,是因为我们的社会不够和谐。中国的社会基础、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现在都还不尽完善,在有些地方根本不存在。比如社会分化,也许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过程中,社会结构难免变得更加复杂化、多元化(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阶层报告》,从1952年到2000年,社会阶层由简单到复杂,目前分十个阶层,可能还有更多),但是职业上的不同,并非必然导致收入和生活方式的严重不平等。联合国开发署《~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的核心,是讨论中国的各种不平等。我们一般关注的不平等仅仅是收入方面的,但是实际上有太多其它的不平等,比如教育、医疗方面的不平等,社保方面的不平等,包括失业保障、医疗保障、退休保障等方面,然后才是财富方面的不平等,等等。把方方面面的不平等汇到一块,这个图是很难看的。就是说,中国社会是很不平等的,不光和中国过去比很不平等,而且和世界其他很多国家比也不平等。我在~年写了一篇文章《中国公共卫生的危机和转机》,引用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世界191个国家评卫生公平指数,中国排在第188位,倒数第4名。这对一个自称社会主义的国家
第三篇: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
试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挑战及措施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角度, 明确提出“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科学论断的提出, 既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的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也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党在执政55年后更加关注社会建设, 更加注重社会和谐、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 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已经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扩展。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挑战
(一)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
我们过去一段时间, 重增长, 轻发展, 造成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 不仅与和谐社会的目标相悖, 而且经济发展本身也受到了严重制约, 造成消费增长不力, 主要靠投资拉动增长的局面。近25年来,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 GDP 总量增长了10倍,平均发展速度为9.4 % , 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这是世界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迹。但是, 经济发展不等于单纯的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如果不能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整体提高结合起来, 不能促进普遍的社会公正与社会进步, 就可能加剧社会矛盾。因此, 必须改变旧的 GDP 增长观念, 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形成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制。
(二)经济发展不均衡
经济发展不均衡表现为城乡及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在逐年扩大。近年来, 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在逐年扩大, 农民增收难, 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公共卫生服务、社会保障事业投入不足, 严重滞后于城市发展,三农问题不仅仅是涉及农民的问题, 而且是涉及经济转型、城乡关系、体制结构的综合性问题。从地区差距来看, 尽管国家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 但是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呈现阶梯型下降, 相对差距仍呈扩大趋势。
(三)人与自然关系失衡
人与自然关系失衡, 因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对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日益严重。过去,我国的经济增长是粗放型的增长, 在很大程度上是以高投入、高消耗为代价的, 这不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要发展循环经济, 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机制, 为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基础和生存环境, 尽可能减少因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对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
在建设小康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中国能否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关键在于党和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及其从各方面提供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
(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保障。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同样需要以充足的物质条件作 保障。发展必须是和谐的发展, 因此必须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 要在“五个统 筹”的基础上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统一考虑, 实现更大范围内的统筹发展。发展必须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构建和谐社会, 其根本在于坚持以人为本, 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 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党和政府及社会必须担负的责任。坚持以人为本, 不仅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而且要相应提高人自身的各种素质, 同时要从体制上保障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权利的实现, 这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贯彻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政治保障。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和谐是社会各要素协调有序的表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不仅表现在能够迅速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而且表现在政治上能够充分发扬人民民主, 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以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 利, 能够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始终是党追求的重要目标, 也是党完成历史使命的重要手段。只有大力发展民主政治,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才能最大限度地凝聚公众的智慧和力量, 维护公众的权利和利益, 获得公众的认可和支持。
(三)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培育和形成全民族的精神支柱,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构建和谐社会, 不仅需要以高度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作支撑, 更需要以强大的文化建设和不断积累的精神文明作为智力支持。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就需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发挥文化对人的引导、教育、塑造功能, 从而营造民主、健康、文明、进步的社会氛围。同时, 社会的和谐发展, 还需要由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的社会群体共同去创造。和谐社会是更高水平的社会形态, 它以 人的自觉、合法行为作保障, 这对人的素质要求将进一步提升。因此, 在当前体制转轨、经济和社会转型的时期, 必须把握文化发展的特点, 促进文化建设的转型。当前, 文化建设要“从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从相对封闭状态下靠行业垄断向对外开放形势下凭实力参与竞争转变;从单纯的事业发展向事业、产业发展并重转变。”
(四)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促进政府转型, 创造“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条件。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政府主导的渐进式改革环境下, 政府是社会的首要治 理主体。政府在公共产品的提供、公共事务的治理、公共资源的分配、社会矛盾和社会利益的协调等方面有着其它部门无法替代的作用。构建和社谐社会, 必须推进政府转型, 探索新 的社会运转和社会服务机制, 构建一套与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样化相适应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建设服务型政府。现代政府的实质是服务型政府, 政府只有通过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才能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合法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下, 政府职能必须转变到更多地从事公共服务上来, 这样才能满足人民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更高需求。
(五)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当前群众对行业垄断、城乡差别、干部特权、收入差距拉大等现象十分不满。建设和谐社会, 必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既要通过深化改革, 完善市场体制, 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 又要通过宏观调控, 在二次分配中维护社会公平;既要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 又要防止两极分化;既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先富群体的发展活力, 又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我们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 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综合运用财政、信贷、就业、扶贫开发、法律援助等手段, 逐步建立符合和谐社会目标要求的, 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一是保持社会稳定, 促进社会和谐;二是通过再分配的机制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改善民生。因此, 建设与全面小康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意义重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特点、社会结构的状况和人民群众的需要, 规划社会保障体系所包含的保障项目。当前, 社会保障项目应包括城镇养老保险、城镇失业保险(覆盖到农民工)、城镇医疗保险、工伤保险(覆盖到农民工)、城镇生育保险(覆盖到农民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医疗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被征用土地农村居民生活保障、老年医疗救助、贫困家庭医疗救助、残疾人康复障等。在条件成熟时,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 李启彬.和谐社会呼唤先进文化支撑[J].湖北日报, 20 04 —11 —09(理论周刊版).[2] 匡贤明, 苗树杉.政府转型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 ——“ 政府转型与建设和谐社会” 改革形势分析会议 综述 [Z].中国改革论坛网: h t t p : / / w w w.ch i n ar ef or m.o rg.cn.
第四篇:性别平等之我见
性别平等之我见
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中,中国政府是承诺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的49个国家之一。同时,中国把男女平等定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五项基本国策之一。此后,中国政府在坚持男女平等这一基本国策的基础上,努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2010年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设立100周年,也是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出15周年。今年两会期间,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关于妇女地位和性别平等的重要讲话。中国政府再一次把男女平等问题提到人们普遍关注的层面。
在男女平等方面,中国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也做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努力。“男女平等”早已写入我国宪法,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也明确指出,妇女作为劳动者的一部分享受平等的就业机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等等。但是,“男女平等”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实施仍不容乐观。在社会上,男女不平等的现象已就普遍存在着,性别歧视问题仍然在社会问题上占据着很大的比例。我认为,男女不平等的状况普遍集中在社会就业问题上。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已不容小视。而激烈竞争的社会、就业的压力和挑战也间接地助长了男女不平等这一问题出现的态势。由于女性生理条件的限制和传统观念中对女性的偏见,女性在就业问题上更多了一重阻碍。日新月异的社会给人们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不断发展着的社会需要不断发展着的人才。虽然,有很多女性能很快适应这个变化发展着的社会,甚至在很多方面比男性做得更好,但是,社会就是那么现实,给女性开出了最苛刻的条件。
有很多企业在招聘时,总是会写明只招男性的条件。这是不公平的。但是他们总是会有很多的理由来搪塞女性,搪塞国家政策。他们总是认为,优柔寡断是女性的专长,他们需要的人才是有魄力、有决策能力、能让人信服的,而这些只是男性独有的魅力。孰不知,经过这么久的历练,女性早已从陈腐的旧观念中将自己释放,女性以其独有的婉约之美诠释另一种魄力、决策能力和信服
力〃〃〃〃〃〃而社会的普遍思想还被禁锢在传统观念中。我觉得,这是男女不平等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认为,男女不平等的现象需要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男女不平等的问题需得到国家、社会以及个人的重视,男女不平等的状况需要得到切实的解决。要从根本上消除性别歧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坚定更稳固的地基。
我认为,在推动性别平等问题上,就国家而言,国家要提出正确的政策导向和法律保障,为性别平等这一良好趋势指引方向。完善社会监督体系,加强舆论监督,切实推动性别平等在社会各方面的贯彻落实。
在社会方面,我认为,推动社会观念的转变是促进性别平等的一个重要方法。在新时代这一发展潮流下,女性已不再是以前愚昧、软弱、目光短浅等等代名词的体现。在新时代下,与运了一批批新知识女性,他们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而社会观念也应顺应女性的,衍生出更正确、更适合社会发展的新观念、此外,作为女性自己本身,也应作出相应的努力。积极参加社会各方面的实践,提高自身能力,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我想,更重要的是,女性自己要学会争取,争取社会对自己的肯定。魄力、决策力、信服力等等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可以通过后天环境锻炼得到的,而那些锻炼的机会也是要靠自己去努力争取的。
虽然说,性别不平等的现象仍普遍存在着,但是,我坚信,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性别不平等的现象会慢慢消失,性别不平等的问题将会得到妥善的解决。到那时,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前进了一步。
第五篇:在平等中构建和谐社会
放在历史的视野中来看,从鸦片战争后到改革开放前,中国一直都在追求建立“大同社会”。《礼记》中把“大同”作为理想来追求。“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独孤废疾者,皆有所养”。康有为写了《大同书》。孙中山追求“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大同社会,倡导“天下为公”。毛泽东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也是“大同”理想的尝试。这种理念坚持了100多年,到邓小平时代发生了变化。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客人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出要建立一个“小康”的社会。“小康”这个词也出现在《礼记》里,“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小康不仅仅意味着温饱,已经隐含着分化,但是人们提建设小康社会时往往忽略了这一点。邓小平当然没有把“小康”当做最终目标,那时他的“小康”指标很单纯,就是看人均收入。人均收入达到1000美元就算是达标了。后来,1983年他去了趟苏州,当时苏州人均收入已达到800美元,他继而认为人均800美元就足够了,可以实现六个目标,即解决人们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住房问题(人均20平方米)、解决城乡就业问题、解决农村人口外流问题、普及中小学教育和基本公共福利、改变人们精神面貌使犯罪率大大减少。在整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前期,“小康社会”的提法用得并不多,那时强调的是“发展是硬道理”,“一心一意谋发展”。到1990年代末,当我们回头盘点时,不免有一喜一忧。喜的是,改革20多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年增长率达到9,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经济奇迹。但在欣喜的同时,也产生了忧虑。现在,中国人均收入已经超过1000美元,但上述六个问题中除了前两个问题解决得比较好之外,其他几个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变得更严重了。这个社会变得越来越不和谐。口袋里面的钱可能多了,但是空气脏了,要花更多的钱清洁空气,清洁水源,还有其它一大堆恼人的问题。于是在20世纪末,中国政府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之所以强调“全面”是因为以前对“小康”的理解太片面。新一代领导人现在又提出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谐社会这个词在中国人听来并不特别,但译为英文“harmoniouociety”则极具中国特色。中国传统很讲“和”字,钱穆先生将中国的文化精髓总结为四个字:天人合一。和为贵、和平、和善、和解、和蔼、和缓、和谐,从大同社会到小康社会,再到和谐社会,都是中国传统的延续。现在之所以强调建立“和谐”社会,是因为中国经济虽然发展了,但社会中有太多怨气、戾气,缺乏和气。建设和谐社会的三个基础什么是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显然不仅仅是经济的高速发展。在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的时候,很可能整个饼做得非常大,但是这个饼的大部分被非常少的人拿走了,而大部分的代价被大多数人承担了。这个社会虽然发展了,但未必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和谐社会也并不仅仅是一个稳定的社会。政治高压或其它因素的存在,可以使一个社会保持很稳定,但是这个社会未必很和谐,人们的气不是很顺。所以,建立一个和谐社会,简单地说就是要让这个社会里的人气都比较顺,没有太多的怨气,心态平和,彼此交往谦让有礼、互敬互助。和谐社会的建立有赖于三个重要基础:社会基础、政治基础、思想基础。所谓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就是社会分化不太严重。如果一个社会严重分化,两极尖锐对立,人的气就非常难理顺。人是有嫉妒心的,如果社会差别太大,人的嫉妒心难免非常强。他想要和你平等的愿望没能实现,他也会有强烈的受挫感。建立一个和谐社会还必须有一个政治基础,即有一套调节利益冲突的正式的机制。不是让人成天进京或到省城上访,然后被遣送回乡,又回来再上访,又被遣送回乡。而是他要表达自己的利益和诉求时,有正当的渠道可以说话,他的诉求可以被整合成一定的意见,这个意见在整个社会的决策过程中可以被听到。所以,一个和谐的社会必须有一套政治协调机制。这个机制是什么样的,各个国家可能不一样,但是必须要有这么一套机制。
和谐社会的建立还要有一个思想基础。如果这个社会仅仅是靠从第三方,或者从外部进行调节的话,这种成本太高,而且未必能把各方面的事情都调节清楚。在一个和谐社会里,人们都接受同一个看法:我们生活在一个共同体里,我们不是一个狼的群体,不是每个人相互为敌的群体。我们是一个人的群体,所有的人在这个社会中都是平等的,都应该受到尊重。这个社会如果不好,对所有人都没有好处,如果不和谐,大家的利益都会受损。今天的世界,要找一个标准的和谐社会很难,但是有些社会比另外一些社会更为和谐。比如说北欧,是比较发达的,也比较和谐。有些不发达的地方也比较和谐,比如不丹。调查显示,在亚洲,不丹人民感觉最幸福。尽管他们的国家不太发达,但是很和谐。不丹有传统的协调机制,社会不那么分化。
在寻求平等中构建和谐社会就中国而言,我们追求和谐社会,是因为我们的社会不够和谐。中国的社会基础、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现在都还不尽完善,在有些地方根本不存在。比如社会分化,也许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过程中,社会结构难免变得更加复杂化、多元化(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阶层报告》,从1952年到2000年,社会阶层由简单到复杂,目前分十个阶层,可能还有更多),但是职业上的不同,并非必然导致收入和生活方式的严重不平等
。联合国开发署《2005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的核心,是讨论中国的各种不平等。我们一般关注的不平等仅仅是收入方面的,但是实际上有太多其它的不平等,比如教育、医疗方面的不平等,社保方面的不平等,包括失业保障、医疗保障、退休保障等方面,然后才是财富方面的不平等,等等。把方方面面的不平等汇到一块,这个图是很难看的。就是说,中国社会是很不平等的,不光和中国过去比很不平等,而且和世界其他很多国家比也不平等。我在2003年写了一篇文章《中国公共卫生的危机和转机》,引用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世界191个国家评卫生公平指数,中国排在第188位,倒数第4名。这对一个自称社会主义的国家是很难看的排名。常听到一个说法,一个社会发展到人均GDP1000-3000美元时,阶层分化是不可避免的。实际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避免的。很多国家和地区在发展过程中都避免了这种情况,比如韩国、日本,还有中国的台湾。除了收入差别,还有基本的安全方面的差别。最近国际劳工组织公布了一个报告《一个公平的全球化:为所有人创造机会》,专讲安全感。我们以前讲的安全都是公安部门打击各种犯罪,实际上安全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比如说你有没有安全感,怕不怕突然因为生病失去收入,怕不怕失业,或者是大学毕业后就业无门。还有,中国存款率为什么这么高,就是对未来感到不安全。国际劳工组织的报告把世界上所有国家分为四类,将中国排在最不安全的国家那一类。报告呼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公平的规则、具有团结精神的全球化、对人民更加负责和从本国治理做起。目前的利益调节机制也很有问题。以前社会比较简单,没有明显分化,有一个党愿意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社会和谐并不是不可能。而在社会结构越来越复杂,社会分化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仍希望有一个组织代表所有人的利益,就非常难了。这个时候就要建立一整套的表达机制和整合机制,使不同的利益得以充分表达并得到协调。这方面中国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中国的社会分化之所以变得如此严重,跟我们政治体制里没有一整套利益协调机制是有关系的。如果有那么一套机制,普通民众、工人、农民、下岗工人、贫困人口的意愿都能够得到充分表达,能够被整合到公共政策决策过程中的话,中国社会可能不会变得如此分化。所以,社会基础和政治基础是相互关联的,二者同样重要。思想基础固然也很重要,但是如果我们所面对的社会如此不公平,却还要把气理顺,假装认为这是一个共同体,则是非常困难的。这种认同到了一定的阶段会非常重要,在一个比较和谐的社会,民众是有这种感觉的。和谐社会需要共同体意识中国传统社会的和谐建立在三纲五常的基础上,讲的是纲常伦理:君要贤,父要慈,子要孝,等等。每个人强调自己的责任而不是权利,这是旧时保持和谐的思想基础。但是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到了毛泽东时代,官方推行的思想基础也被大多数人实践。开始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后来讲大公无私,以国家、集体的利益为最大利益,提倡这些来建立一个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但这个时代也过去了。现在我们的社会是“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但我们又不信上帝,所以就没有人为大家了,这样就难以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我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经常有这样的经历,学生中有大陆人、香港人、美国人、欧洲人,其中欧洲学生共同体的感觉非常强。比如我讲需要有公众税收,增加一点个人所得税,中国学生总是很为富人担忧,说这个会不会影响投资呢?欧洲学生认为这不是问题,说40-50的税收是应该的,用于再分配,使这个社会可以和谐,成为一个共同体。讲到东西德合并以后,彼此发展差距很大,西德拿出几千亿马克援助东德,若是在中国,上海市民可能会说,我们凭什么拿钱援助贵州?他们效率那么低下,还不如把钱花在我这儿,效率要高得多。这说明,中国人的共同体意识非常弱。这种意识,大陆比香港弱,香港比美国弱,美国比欧洲弱,大陆比欧洲就更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