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发展目标
论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发展目标
一、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2.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相互适应是一条客观规律。中国社会保障必须紧随经济的高速发展,否则,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社会安定就会受到影响。由于传统的城乡分治政策框架和制度安排,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模式,造成“市民”和“农民”分开,农民由于“身份”的制约,没有真正享受到国家应当为他们提供的公共产品,使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存在巨大差距。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城乡发展的一体化,迫切需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13亿多人口,9亿在农村。农村社会保障,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就没有完善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既顺应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又能有效改变城乡二元制社会经济结构造成的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状况,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村的社会文明质量,实现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3.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关心和解决中国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
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后,民生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和热点。在中国现阶段,民生之所以变为一个“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和热门话题,是因为中国社会成员在经济上的分层化越来越明显,经济上的差距越来越大,越来越不平等。这在现象层面上表现出来就是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等问题。这些问题无一不是指向贫困人口、农民和产业工人。贫困人口、农民和产业工人是民生问题的主体。民生问题包括了社会保障问题,讲民生问题不能不讲老百姓的社会保障。让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学上;病有治、老有养、有劳动能力者有活干,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就是民生,这就是老百姓的基本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民生的安全网,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关心和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要求。
二、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制度框架
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关键是建立与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说是庞大的,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等内容。政府主导的面向全民的社会保障主要有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这三大块,它们构成了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目标的基本制度框架。
1.建立与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社会保险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目前全国推开的是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从今年开始全面实施工伤保险。社会保险是实现中国社会保障的基本纲领,是面向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一,建立与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逐步做实个人账户,提高社会统筹层次,强化保险基金统筹部分征缴,增强统筹调剂的能力;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农民工的养老保险;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采取先在乡镇企业职工、村干部、民办教师中实行,然后逐步扩展到全体农民的分步推开的政策。
第二,建立与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建立失业保险与促进就业联动机制;实行开征失业保险税,确保社会保障基金的稳定、可靠的收缴,实现“依法纳税,自我保障”的良性循环;防止、杜绝一些个体、私有企业主不参加社会保险、不给职工相应福利,把本企业该缴纳的社会保障资金据为己有,把风险转嫁给社会和政府;推进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建设,国务院已颁布了《失业保险条例》、《工伤保险条例》,生育保险有劳动保障部门行政规章,这三项保险的配套政策也相继颁布实施,以后进一步改革的关键是扩大覆盖面。
第三,建立与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着力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为城镇没有就业单位的居民,包括大中小学的在校学生建立这项制度,逐步解决他们的基本医疗保险问题;
积极推进农民工参加大病医疗保险;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尽快改变乡村医疗卫生民办化的格局,走官民结合的发展道路,努力实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目标,争取在“十一五”期末能够使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覆盖全体国民。2.建立与完善社会救助制度。
社会救助属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最低层次,包括各专项救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救灾救济、扶贫和紧急救援等制度。社会救助是实现中国社会保障的最低纲领和目标,主要面向贫困人口或者是低收入家庭以及灾民。
第一,建立与完善医疗、就业、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制度。建立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特困户和五保供养对象纳入救助范围;尽力为失业者提供就业自救的机会;注重对贫困家庭子女的扶助,通过寄宿学习、家庭寄养、社会托养、免费职业教育等,改善其成长环境,防止贫困代际传递。在帮助解决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同时,还要重视解决他们在住房、打官司等方面的困难。
第二,建立与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后一道“安全网”。目前,全国城市普遍建立了这项制度,并且做到了“应保尽保”,现在要进一步解决的是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2007年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对完善作为社会保障最后一道“安全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建立与完善五保供养制度。不断促进五保供养制度的规范化建设,国务院重新修订颁布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为五保供养实现从集体保障为主转变到财政保障为主奠定了制度基础。
第四,建立与完善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特别是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制度。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是否能得到及时和人性化的救助,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也是体现社会管理能力的重要方面。
3.建立与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社会福利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最高层次,是实现中国社会保障的最高纲领和目标。它主要面向优抚安置对象、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特殊群体。从当前中国社会福利的基本状况出发,要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制度。
第一,发展老龄事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老龄服务。加快建立和完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确保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继续扩大城镇养老保险的覆盖面,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努力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第二,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在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残疾人同健康人一样,他们的基本生活和合法权益应该得到切实保障,应该得到更多的社会关爱和帮助。
第三,做好孤残儿童养育工作,积极研究孤儿救助、帮扶的政策措施。要通过采取社会收养、集中供养、公民助养、家庭寄养等方式,使孤残儿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第四,完善优抚安置政策,做好优抚安置工作。优抚安置关系到广大烈军属、复员退伍军人、现役军人的切身利益。妥善解决优抚对象的实际困难,维护优抚对象的权益,巩固军政军民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三、实现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发展目标的几项相关工作
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当前要做好以下几项相关工作:
1.多渠道壮大社会保障基金。
一是扩大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继续推行划拨部分国有资产、减持国有股收入等方式,来充实社会保险基金;鼓励和引导参保人员积极缴纳社会保险费;扩大彩票发行规模,使彩票收入成为社会保障资金的一项较稳定的收入来源;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慈善公益事业捐赠的积极性,促进民间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
二是建立经常性的财政投入机制。加大公共财政的建设力度,继续完善现有的财政投入制度,增加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特别是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必须保持必要的投入力度。近
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逐年提高,财政收入连年增长,超收较多,正是加大社会保障基金投入的有利时机。
三是健全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制度。将社会保障基金纳入社会保障预算管理是保证资金专款专用的需要,也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强化预算约束,要在社会保障预算没有建立之前,将社会保障基金纳入预算管理;在具体预算编制上,单独编制预算;在公共预算发生赤字时,不能动用社会保障基金弥补;在社会保障基金出现收不抵支时,通过调整基金收缴比率和支出水平来解决。
2.建立集中协调与分工管理相结合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第一,成立社会保障管理委员会。社会保障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政策、规划、制度和标准,协调与社会保障有关的部门的工作,对保障基金保值增值进行决策,按政策规定审核确认社会保障对象的资格及其待遇标准,并承担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在社会保障管理委员会下设四个机构:一是设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生育保险四者统一的社保局;二是设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两者统一的劳动局;三是设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三者统一的民政局;四是设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局。四个机构都对社会保障管理委员会负责,并接受其领导
第二,依法设立具有法律人格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中心。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中心要按照社会保障行政性与事业性分开的原则,负责基金的收缴、管理、支付、保值与增值。所有的社保资金由统一的资金机构负责收缴;统一收缴后的社保资金,再按各保险项目分别设置账户,实行分别管理;社保资金的具体支付可委托银行操作,而支付标准、对象则由社保操作机构确定;社会保障管理中心还要负责研究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营运的方法和渠道,研究投资风险、收益和回报率,以实现基金的保值与增值。
第三,建立确保基金安全的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系。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系主要有行政监管体系、法律监管体系和社会监督体系三种形式。行政监管体系不仅有主管部门的业务监管,还有横向相关部门如财政、税务、审计、监察等对基金运行过程的监管;法律监管体系对社会保障各项目资金收支管理做出统一的规定,明确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投资运营机构、受益对象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同时,在预算、税收、审计、会计等相关法律中对社保基金的管理做出相应的规定;社会监督体系包括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新闻舆论的监督和全体公民的民主监督。
3.积极推进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第一,在中国宪法里明确写入“国家建立健全同社会保障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世界上大约有70%的国家宪法中包含了社会保障。中国能够把这点写到宪法中去,既能表明国家建立这个制度的目标、方向和决心,也能很好地推进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第二,加快制定《社会保障法》和其他相关法规。《社会保障法》是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律,其重要性勿庸置疑,应加快立法步伐;同时,要抓紧制订《社会保险法》、《基本养老保险条例》和《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通过立法,全面促进社会保障制度法制化,为完善制度和依法管理社会保障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
第三,加强有关社会保障的各种法律的宣传,严格监察、执法,提高各级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提高用人单位依法参保缴费的自觉性,提高劳动者依法维权的意识。
4.发挥商业保险在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有异曲同工之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都是国家通过立法实施的以保障基本生活为目的的社会保障制度,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商业保险在这个基础上发挥补充作用。它通过保险制度的安排,应用大数法则和概率原理,集合多数经济单位,建立雄厚的保险基金,对约定的灾害事故或意外损失给予经济补偿,从而起到稳定社会经济生活的积极作用;它通过资金融通、资金运用等手段,达到资金升值增值的目的,从而强化保险社会保障功能;它通过社会管理功能,参与到社会安全管理、社会救助活动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各个环节,深入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满足不同层次的社会保障需求。因此,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
第二篇:对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考
对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考
编者按:2009年9月12—13日,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及韩国、日本的社会保障研究机构共同举办了第五届社会保障国际论坛。中国社会保险学会王建伦会长出席会议并做主题发言。本文是她在大会上所做的主题发言全文。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30年,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恢复、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的30年,是探索、总结、推广社会保障制度的30年,也是学习、借鉴国际经验并创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30年。30年里,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伴随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的启动,以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包括面向职业人群的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制度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已基本形成,保障体系从单一层次向多层次发展;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从国有企业向各种经济组织、从正规就业人群向灵活就业人员、从职业人群向城乡居民扩展,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逐步提高;通过“两个确保”、“三条保障线”保障下岗、失业和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中央财政出资帮助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等,体制转轨时期的历史遗留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支持了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建立了省、市、县三级社会保险管理服务体系,并开始向城市街道社区和乡镇延伸,实行了社会保险待遇的社会化发放,离开就业领域人员纳入街道社区管理,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减轻了用人单位的社会事务负担。
回顾30年中国社会保障的改革发展历程,我认为总体上有以下特点:
第一,对社会保险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在逐步深化。最初,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只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配套措施,处于从属地位。中国的改革开放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社会保障成为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更进而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人民生活基本实现小康以后,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社会保障制度成为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为关注民生、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之一。与此同时,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主导思想也经历了平均主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演变过程。
第二,社会保障改革在不同阶段围绕的中心任务动态调整。作为社会稳定的“安全网”、经济运行的“调节器”,在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与改革必然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改革初期,围绕搞活企业,均衡企业负担,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部分地区开始实行企业离退休费用社会统筹,建立待业保险。围绕国有企业改革脱困和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挑战,我们实行“两个确保”,建立三条保障线,开始了全方位的制度建设,统一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了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和工伤保险制度。此后,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促进就业维护各类经济组织职工权益,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功能得到进一步重视,农民工、农民、城镇无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工作开始启动。在服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我们渡过了四处救火、被动应付地解决社会突出矛盾和问题的阶段,开始全方位地构建覆盖全民的保障体系,方向越来越清晰,目标越来越明确。第三,国家一直在努力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地区之间发展差距较大,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因此,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量力而行,以保证基本生活和基本需求为目标,允许地区之间有一定差别。另一方面,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保障需求一直是推动社会保障改革发展的力量源泉。随着经济发展,国家努力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待遇
水平:连续六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稳步扩大医疗保险费用报销范围,降低个人自付比例;适时建立城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失业保险标准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等。
第四,政府责任在逐步明确。政府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上的责任,首先是要认真选择既符合中国改革发展方向,又兼顾历史、国情的制度模式。其次是适时地在稳定基本模式的同时,及时做出政策调整,不致引起大的震动。更重要的是如何决定政府在资金上的投入。在这方面,是走了一些弯路的。改革初期,社会保险制度有减轻国家负担的意图,导致一些群众把改革片面理解为实行个人缴费,增加个人负担。随着改革的深入,政府的社会保障责任逐步明确,并采取了一系列支持鼓励政策。国家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税收减免;通过转移支付弥补地方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历年来已累计投入5000多亿元;帮助地方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近两年投入500多亿元。通过社会保险补贴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是中国的一项创举,实践证明这项政策非常有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国政府突破严格的社会保险框框,积极进行制度创新,通过政府补助,引导居民和农民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近期开始启动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参保人员都提供相当的补助。这样,通过政府补助,实现了从减轻国家负担、强化个人责任到天助人自助的转变。在世界社会保障历史上,对如此大规模的人群提供补助,引导其参加社会保险,中国是第一个。
第五,社会保障政策在改革中逐步完善。在坚持基本制度稳定的前提下,改革采取了循序渐进的做法,不搞大起大落,通过对政策的技术调整,一步一步走向完善。例如,在养老保险上,我们先是引入个人缴费、实行国家、用人单位、个人三方负担,接着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后来又缩小账户规模、调整基础养老金计发基数和系数等,实现了改革的软着陆。医疗保险制度最初实行大额医疗费用统筹,随后引进个人账户;在管理上出台药品目录、诊疗目录,规范就医行为,逐步提高报销比例,再到探索门诊费用统筹,逐步深化、完善。30年的改革历史提示我们,制度体系的建立并不表示问题的减少,相反还可能产生新的困难和问题,对有些困难和问题还必须及时协调解决,以免造成无法承受的结果。总结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改革的30年,我们有以下反思:
第一,要加强社会保障发展战略和改革路径的研究。目前我们面临的养老保险待遇差距过大、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难、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难等突出矛盾都与发展战略研究和改革路径研究不足有很大关系。社会保障待遇具有刚性特点,改革路径又不可逆,决定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必须有顶层设计,高屋建瓴,统筹规划,平衡各类人群的利益关系,做好不同保障项目、同一保障项目内不同层次之间的衔接。这对于进行社会保障改革的国家尤其重要。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面向全体国民,不能以人的身份划类、不能以所有制划限,也不能以不同的职业和环境划分标准,否则,就不仅会出现制度碎片化,还会造成利益矛盾,往往压下葫芦起来瓢,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也就无法促进全社会团结。改革推进的方式同样重要。多年来,每一个重大的社会保障政策出台后,都要选择一些地方先行试点,然后再完善推广。实践证明试点范围的大小以及选择哪些地方试点非常关键。试点的范围如果太小,则问题不能完全暴露,试点的范围如果太大,则成本较高。由于中国各地方差异比较大,试点的结果往往可普及性不高。我认为,今后要切实改变政策出台容易实施难的状况,对每一项要出台的政策事先进行周密论证,广泛征求社会各方意见,甚至可以举行听证会,努力达成社会共识,最后把试点的内容仅仅局限于摸索如何操作以取得更好的结果,而不是对政策进行试点。
第二,要探索体现个人责任的更佳途径和方式。社会保险实行权利义务相对应,个人必须先履行缴费义务,才能有权利按规定享受待遇。为了激励个人履行责任,可以建立个人缴
费记录、实行待遇与缴费挂钩、建立名义账户、建立完全积累且个人自主管理的个人账户等等。体现个人责任的途径和方式有多种,具体哪一种更好则需要结合国情等认真选择。中国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从多年的实践看,实账积累的个人账户由于管理成本高、待遇不确定、资金风险大等原因,对政府、社会保障部门和参保者个人并非总是最理想的选择。特别是在中国现阶段,金融市场尚不完善,市场容量较小,投资工具贫乏,民众理财能力不足,个人账户由个人自主管理、自我负责还不具备条件。无论是委托社会保障部门管理还是金融机构管理,一旦有风险,其后果是无法预计的,也是政府以及各方都难以承受的。
第三,要客观评估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而且老龄化规模大,速度快,持续时间长,对社会保障尤其是养老、医疗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但不能把可持续发展简单地理解为资金问题,更不能因此而惊慌失措,乱了方寸。首先,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宏观经济社会问题,解决这个问题要有宏观视角和历史视野。人口老龄化引发的社会保障未来资金缺口在国家资产负债表上表示的是国家未来的负债,不是个人的负债,不是简单地通过个人积累就能解决的。当前参保者个人为什么对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关注度不高,就是这个原因。其次,社会保障待遇支付要有一定的实物作保障,如果未来经济没有足够的产出,再多的积累也会贬值。所谓存钱养老,对个人来说是可行的,但对于一个国家,而且是经济规模较大的国家来说,不一定可行,关键是要涵养经济活力,促进经济良性运行,提高整体经济的未来支付能力。正如“蜜蜂的寓言”揭示的“节俭悖论”一样,全民族的积累对于宏观经济运行并不一定是福音。预筹积累来应对老龄化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三是,当前为应对老龄化,我们实际上做了三笔积累:做实的个人账户基金、社会统筹基金累计结余、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战略储备。如果不认真解决积累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就要考虑多重积累的可行性。去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后多个国家养老基金出现巨额亏损的教训我们要认真汲取。最后,要尽快研究并出台应对老龄化的各项政策措施,如逐步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建立与经济水平相适应的待遇正常调整机制、加快提高统筹层次、推动多层次保障体系建设等,审时度势,不可贻误时机。
第四,要加快改进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合理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社会保障事权是确保社会保障有序运行的基础,这样可以避免出现中央政府依赖地方政府或者地方政府依赖中央政府两个极端,也可以避免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过程中的地方掣肘,避免管理的碎片化。当然,为此要弹性处理地区差异,不应让地区差异成为阻碍社会保障制度统一的理由。社会保障的管理和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是影响各项政策落实的重要因素。没有良好的管理和服务,各项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障待遇无法落实,国民的保障受到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国民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信任,引发危机。这方面,无论国内外,都有惨痛的教训。要切实改变重政策、轻经办,重管理,轻服务的倾向,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加快推进社会保险标准化、信息化,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第五,要实现社会保障与中国文化传统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是与中国文化传统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几千年来,中国形成了以孝道为核心的伦理价值观,具有家庭互助、家庭养老、尊老爱幼、扶危济困和集体主义的传统。现代社会保障是舶来品,我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时间还不长,在把现代社会保障理念与中国风土人情相结合的路上还有一段路要走。如何将现代社会保障功能与中国文化传统相结合,实现有机统一,做到既有效保障,又鼓励家庭养老,维护家庭和睦稳定。如何整合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住房公积金功能,实现家庭内部、代际之间互济共通,我们还要积极探索。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保险学会)
第三篇: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社会保障关系着社会里每个人的安全感和幸福指数,是切实关系民生的大问题。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5673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4亿人。农村社会保障也取得明显成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享受人数达到4291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农民达到8.14亿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主要问题有:城乡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广大农村地区严重滞后;一些基本保障制度覆盖面比较窄,保障水平不高,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反映在社会群体上,则表现为农民、农民工、被征地农民、城市无业人员和城乡残疾人等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比较突出。
1、社会保障覆盖面小。我国虽然相继建立了针对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但是不少保障制度刚刚起步,覆盖率不高。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应保障的人口大概在3亿人左右,目前参保人数为1.18亿,参保率只有39.3%。此外在养老保障方面,还有农民、农民工和城乡无保障老人三个群体,无法纳入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保障范围还未覆盖全民。
2、社会保障水平低。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只有6%左右,与发达国家20%以上的水平有一定差距。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比例只有12%左右,也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由此造成群众享受到的保障待遇偏低,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比例只有30%左右,城乡低保标准总体偏低等。
3、社保制度不健全。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还不够健全,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一方面,该建立的制度尚未完全建立。比如,我国尚无一部社会保障基本法,社会保障法律体系还不健全,致使社会保障领域的很多工作因没有法律规范而存在着无法可依的现象。另一方面,该统一的制度也未完全统一。比如,受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我国存在着各地区社会保障制度不统一的问题。
怎样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呢?
1.关于做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工作:
第一、明确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方针。世界各国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有大有小、保障水平有高有低,这与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水平有关,也与政治体制和历史传统有关。但就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基本保障项目而言,却是大同小异的。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总结出12个字,即“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也可以说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方针。
第二、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要继续完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加快覆盖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各类劳动者。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要注意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努力加快扩大覆盖面。
第三、加大社会保障投入。要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稳步增加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财政性社会保障投入要重点向农民、农民工、被征地农民、城市无业人员和城乡残疾人等特殊困难人群倾斜。社会保障投入是用人单位、职工和政府的共同责任,要合理划分三方责任,形成科学的分担机制。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提出,要从四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一是对城镇就业群体,重点做好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工作;二是继续解决体制转轨的历史遗留问题,全面落实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政策,将未参保集体企业职工等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三是对目前实行自愿参保原则的新农保、新农合以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通过强化政策激励,引导符合条件的群众积极参保、长期参保;四是完善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政策,实行先保后征。
3.经过总结与思考我认为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做到下列五个方面:一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初步形成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不断完善城镇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二是着力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不断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重点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员、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的参保工作,使更多的人享有社会保障。逐步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更好地发挥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的功能。三是认真解决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加快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推进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工作。四是加快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按照中央的部署,今年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各地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合理确定低保对象范围和标准,中央财政对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同时,继续完善城市低保制度,巩固应保尽保、推进分类施保、强化动态管理。在巩固既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农村医疗救助,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城市医疗救助。五是继续加大各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但从其所需承担的任务和当前存在的新问题看,面临的形势十分严重。概括地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面临三个重大挑战摘要:从长期看,要解决人口老龄化造成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新问题;从中期看,要减轻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巨大社会震动;在近期,则要考虑如何根据宏观经济形势波动适时调整各有关项目的收支水平,以保障经济的稳定增长。这三个新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如何妥善布置其中的轻重缓急,既解决好当前的紧迫新问题,又完善制度和机制,以利于长远发展,是决策的难点和关键。
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还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动不断调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正处在经济转轨和人口老化的压力下,虽然取得了一定突破,框架基本建立,但还远谈不上完善和健全。从现在起到2020年,要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任重道远。
(一)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多层次保障体系:从体系建设的角度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三大新问题,一是不同社会群体间的保障水平差异过大;二是由于农村基本没有社会保障,基本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小;三是多层次保障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国家强制性基本保障仍然在唱独角戏。在未来的20年内,必须加快解决这三个新问题。
(二)同步推进医疗保险、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三项改革” 医、保、药“三项改革”同步推进,从2001年起至今,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基本解决了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长期存在的单位负担重和拖欠医疗费用等新问题,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势头初步得到遏制。但和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制度相比“三项改革”还处在起步阶段,更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三)适时调整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具体实施力度 社会保障筹资水平和支付水平影响到职工的收入预期和支付预期,从而影响到社会消费需求,对宏观经济的波动产生放大或抑制功能。应当根据宏观经济的发展需要,适时调整有关社会保障项目的改革进展力度。近阶段,一是对于原来国家包揽过多的国有单位职工,必须坚持经费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权利和义务相结合的改革目标,逐步降低国家的负担,适时增加职工的缴费水平。
(四)建立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通过立法全面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惯例。单项的社会保险立法19世纪末就在欧洲一些国家产生了,综合性的社会保障
立法以美国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为代表。社会保障方面,不仅有各国的立法,还有国际法。最重要的国际法是国际劳工组织 1952年通过的102号《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尽管国际劳工组织没有完全的立法权,但102号公约被公认为社会保障立法发展史上的里程碑。50年代以后建立社会保障的国家多数参考了这一公约的条款。以立法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有利于规范全社会不同群体参加社会保障的行为。
总之,经过近20多年的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现在已经基本构成。在此基础上,再经过20年的奋斗,建立起统一的覆盖城镇全体劳动者的基本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制度,建立起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适合农村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医疗救助制度,建立起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起以《社会保障法》为主体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就再上了一个台阶,对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将发挥更大的积极功能。
第四篇:论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论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如果说经济、政治和法德制度是一个社会的结构之骨,那么其信用体系就是该社会结构的筋。一个信誉差的人难以在社会中立足,一个信用水平低的社会则不可能有很好的公序良俗。在充斥着欺骗和谎言的社会,每一个人都不得不为社会信用缺失的恶果埋单。
我国市场经济是由计划经济脱胎而出的,信用基础比较薄弱。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缺乏明晰的产权界定和强烈的维权意识,经济资源由政府通过行政命令在自己所属各单位之间进行配置,信用只是资源配置的一种微不足道的辅助性手段,而且信用手段只能由作为政府“出纳机关”的国家银行掌握;以避免资源配置的自发性为理由,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是被严格禁止的。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的发展对信用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而信用制度和信用管理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却远远落后于这种要求;同时,从政府到民间,都存在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做法的痛苦过程,因而失信行为广泛发生。此外,造成中国目前信用危机有以下几方面的深层社会因素。
第一,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对诚信意识的背离。市场经济对大众行为的根本影响,主要表现在行为的动机方面。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假设绝大多数人都会在社会给定的条件下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当人们长期受限制的求利心理渐渐被“正名”而得到认可,并被看做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后,一些人便堂而皇之地采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追求自身的利益。经济生活中的各种不诚信现象渐渐向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蔓延,这是导致人们对诚信意识背离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封建专制长期压抑对诚信意识的扭曲。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中,民众的命运随时会因为统治者一时的喜怒哀乐而改变。人们面临着“人治”社会各种各样险恶的生存环境,不仅人们的欲望不能真实地表达,思想也受到种种限制。说谎献媚往往可以给人带来好处,真实诚信却常常吃亏遭殃,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意识扭曲着人们的诚信意识,是社会诚信意识缺失的内在原因。第三,道德教育政治化对诚信意识的弱化。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体制中对
德育非常重视,但在内容设置上往往与政治教育相融合,甚至以政治教育取代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服从于政治需要,片面强调政治意义上的“忠”而忽视个人本性的“诚”,甚至把二者对立起来,这是导致失信的重要原因。
第四,国家信用管理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发达国家大都有比较健全的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包括国家关于信用方面的立法和执法(银行信用方面的立法、非银行信用方面的立法和失信惩罚机制);政府对信用行业的监督管理;政府对全社会的信用教育和信用管理的研究与开发。目前我国在这些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我国的《民法通则》、《合同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虽然都有诚实守信的法律原则,《刑法》中也有对诈骗等犯罪行为处以刑罚的规定,但这些仍不足以对社会的各种失信行为形成强有力的法律规范和约束,针对信用方面的立法仍然滞后。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的问题也相当严重,社会上更是缺乏严格的失信惩罚机制。政府对信用市场的监督管理薄弱,对从事企业信息服务的中介机构缺乏有效的监管。
第五,信用中介服务十分落后。目前我国仍是“非征信国家”,因此,社会信用中介服务行业发展滞后。目前,我国虽然也有一些为企业提供信用服务的市场运作机构(如征信公司、资信评级机构、信用调查机构等)和信用产品(如信用调查报告、资信评级报告等),但不仅市场规模很小,经营分散,而且行业整体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基本处于无序状态,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而科学的信用调查和评价体系,导致了企业的信用状况得不到科学、合理的评估,市场不能发挥对信用状况的奖惩作用,企业也缺乏加强信用管理的动力。
信用问题已经成为媒体和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信用体系建设大致包括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公民信用等三个层面问题。不过,人们更为热衷于讨论的是企业和公民个人信用问题,而对至关重要的政府信用问题却鲜有问津。所谓政府信用就是民众和社会对政府信誉的主要评价或价值判断,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系统的核心,是国家信用的主题,同时也是执政党和政府形象的具体体现,政府信用堪称一国政治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基因。“取信于民”是政治开明、社会稳定的基本保证,政府信用直接关系政府的形象和政府的信誉,政府信用是政府权威的灵魂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就像著名经济学家张维新先生的观点一样:“要建设中国信用体系,首先要打造信用政府”。实际上,政府的威信一靠外在的政绩,二靠内在的信用,以牺牲政府自身的引用炮制的所谓政绩必然是“失信于民”的泡沫政策,“取信于民”其实就是政府最大的政绩,最有威信,最有公信力的政府必然是通过“取信于民”赢得民心的“信用政府”,用老百姓的大实话讲:政府“说话就要算数”。
俗话讲:老百姓心中都有一杆秤,这杆无形的心中之秤就是用老衡量政府信誉度的“信用之秤”。政府信用的失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政令朝令夕改,官僚主义的行政作风盛行,行政腐败严重,行政决策随意,行政不作为泛滥,行政缺乏透明度,制造行政神秘感氛围,滥用行政管制,不当干预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行政执法中的地方或部门保护主义倾向明显等等。在现代法制国家,政府治理模式已经由官僚行政向民主行政、人治型行政向法治型行政转变,而民主型行政和法治型行政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政府恪守信用。政府的存在就是基于为广大纳税人提供服务的需要,用句中国式的政治话讲,就是要“为人民服务”,政府制定的每一项法规、政策,措施其实就是对民众的承诺,都是与民众订立的无形的公共契约,“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滥用职权,执法不力,执法不公、执法随意,甚至执法犯法都是对政府信用的嘲笑。
市场经济是最典型的信用经济,信用是最贴近市场经济本色的隐喻,信用经济的理论不仅仅指作为市场经营主体的个人或企业的市场行为要诚实守信,同时也强调作为市场宏观调控和监督主题的政府也应恪守信用,对自己的承诺负责,对自己行政行为的后果负责。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政府应当坚持“有所谓”和“有所不为”的理念,戒掉动辄行政管制之“瘾”,尊重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和正当的市场调节行为。信用政府的魅力不只是在于美化政府的形象和提升政府的信誉,还体现在可以赢得民众的信赖,支持、配合政府的决策和管理,从而实现内外两方面的“双赢”。因此,讲求信用,取信于民是政府的形象所系和魅力所在,也是广大老百姓的福祉所依和民心所向。
孟子曾说:“诚,是建立在天人合一与性善论基础上的,天道本身就是诚”。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诚不是法制社会对个人必须做出的基本要求,而是整个个人对社会的义务。
道德的诚信是发自内心、自愿的、不计利害算盘的诚信,而非换取利益的筹码、追求诚信并不局限于你的职业、年龄、社会地位,它是人的一种操守,是道
德、人格不可获取的因素,也是确立了这样的道德诚信,各种诚信制度才能从道德上得到保障。信用的建立往往是要付出代价的,在制度上不完善的转型期,诚信往往会使眼前利益收到一定程度的损害,这时道德的诚信尤为可贵,如果大家都追求策略的诚信,那么在诚信还未能获得明显利益的情况下,谁会讲究诚信?诚信又从何开始建立?
政府在信用体系中处于特殊地位,即政府是信用规则的制定者、维护者,也是对失信行为的裁判者。政府的信用形象和维护信用的能力出现偏差,社会整个信用状况就会产生动摇。而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信用的最大需求者和供给者。政府信用和企业信用,在全社会的信用总量中起着支配和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关键是规范和提升政府信用和企业信用。
建立信用政府,最基本的要求是“办事有章,言而有信”,转变职能,政务公开,依法行政。首先要强化政府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其次,要加快制定《行政许可法》等规范市场主体和政府行为的新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的统一管理和协调,以规范、高效的行政服务搭建起政府信用平台,减少行政审批环节,打破地方保护,为企业提供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再次,要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力度,让所有失信于民的政府行为,都置于国家法律法规的监控之下,依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政府行为透明、积极、规范,不仅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也有利于减少政府部门对市场的不合理干预,使政府向服务与监督并举的角色转换,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政府不仅要做诚实守信的模范,还要充分发挥作用,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尽快建立。在建设信用体系方面,政府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颁布法规,制定政策,实现对经济的指导,确立基本的信用制度;其二,支持守信,惩戒失信,行使广泛的监督职能,保障社会信用的健康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在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以及律师、会计师、医师等各类维持诚信人员的监督管理及为社会提供高质量信用服务方面,政府也应承担重要责任。
一言以蔽之,政府信用是百姓最好的“定心丸”,没有什么比拥有信用和赢得民心更加堪称政府最大的政绩。我认为打造信用政府是塑造“信用体系”的首要问题,我相信信用政府会让老百姓过上更加舒心、更加开心、更加放心的好生
活。
第五篇: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论文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论文摘要:农村社会保障建设是我国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能否顺利实现。逐步建立起一套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成为当前河南乃至全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农村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城乡的和谐,更不可能有中国的和谐。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让农村成为和谐有序的社会、稳定发展的社会和健康繁荣的社会。而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关键举措是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个方面。从1991年试点到2003年底,全国有1870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其中有5 428万人参保积累基金总额为259亿元。2003年当年领取养老金的农民有198万。由此看出,农村社会保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应清醒地看到,目前农村社会保障还很薄弱,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1层次低,范围小,覆盖面窄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除对缺乏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无依无靠的老、弱、孤、寡、残疾等实行“五保”制度外,绝大多数农民没有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其养老、医疗、工伤主要靠自我保障、家庭保障。
1.2社会化程度低,保障功能差目前,农村保障制度是乡、村两级统筹,造成的主要问题一是苦乐不均,二是保障程度普遍偏低。有些地方,保障对象的保障金几十年不变,经过几次通货膨胀后,原有保障基本生活的目的也难以达到。这种状况不仅削弱了社会保障对劳动者的生活保障作用,而且成为集体经济和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和参与市场竞争的障碍。
1.3保障制度的可操作性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救灾体系没有形成科学的等级评价制度;第二,没有一个具体的贫困标准和救济标准,因而评价一个家庭是否贫困时,就只能凭直觉,标准一降再
降,受救济的人数逐步减少;第三,确定收入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法,这是由于农村的特点造成的。
1.4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缺乏法律保障,资金筹措不足,同时难以保证保值增值。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有利于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据统计,我国目前全国70%以上的老龄人口分布在农村,2004年,我国农村60岁以上老人已近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0.90%,且老年人口数量大体以年均3%的速度增加。进入21世纪,农村65岁及以上的老人比例大幅度上升。在农村,大多数老年农民的现状是一无积蓄(有的只是少量积蓄),二无保障,从经济来源到生活照顾几乎完全依靠子女。因此农民老有所养势将成为我国农村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2.2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众所周知,资源的流动性是保证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作为最活跃、最积极的生产要素,其流动成为资源优化配置和保证经济运行的重要方面。我国原有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相互分割的,特别是所有制分割和城乡分割。乡镇企业职工和农民享受很少甚至根本就享受不到社会保障待遇,使农村劳动力难以向其他所有制流动,难以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由于广大农村地区养老只能靠家庭,劳动力为赡养和照顾父母所束缚,也不利于农村劳动力的流动。
2.3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可能性
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国家财力有限,这就给农村社会保障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是中央财力的快速增长和中央政府对“三农”的支出政策的加强使得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的经济可能性增加。
①持续稳定增长的经济为农村社会保障提供了物质基础;②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为农村社会保障提供了准备;③农民观念的更新为农村社会保障提供了思想基础;④部分地区的实践经验为农村社会保障
提供了参考;⑤改革为农村社会保障铺设了道路;⑥原有的基础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供了条件。4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策构想
4.1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政策建议①把农业保险纳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目前,在我国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客观存在的情况下,把传统的社会保障项目延伸到农村中的做法,受国家财力、农民收入水平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不可能建立较为公平、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而农业保险的纳入,则可以较好地保证广大农民的基本生活条件,使农村、农业稳定发展壮大,从而保障整个社会稳定。即使在一些发达国家,面对反复无常的自然界和社会风险的侵害造成的重大灾害损失,如果没有农业保险的保障作用,往往也会使农场主们步履维艰。②加快立法,为农村社会保障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依据。社会保障的性质在于它的政府强制性和非盈利性,它体现的是社会成员在政府保障下的平等保障权利。目的是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分享经济发展的实际利益,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所以,从科学管理的角度出发,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必须以法律的形式出现,而不能以政策的形式出现。必须确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法律地位,依法建立包括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社会救济法律制度、社会福利法律制度、社会互助法律制度、社会优抚法律制度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确保基金使用安全、高效。
[1] [2]下一页
4.2具体措施①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职责,改革农村单一的社会保障组织形式,建立专门的社会保障机构,统一管理农村社会保障事业;②采取多种形式筹措资金以支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运行,建立严格、高效的资金的管理和运营机制;③统一协调,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领导和宣传工作,更多地体现农民自我保障的原则,实行国家、集体和个人自我保障相结合的模式;④建立和健全三项制度,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项制度是重点;⑤建立与社会保障体系相联系的相关政策保障体系,加强服务网络及平台建设。具体为养老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就业保障体系、职业伤害保障体系、生育保障体系、社会救助体系、社会福利服务体系、社会优抚体系等。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根本出路在于加速农村经济发展。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农村经济不发达,农民收入低的原
因造成的。如果农民收入丰厚,除日常所需外有多余的存款,那么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增加农民收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创新的重点
5.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需要重新定位与制度创新。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我国从试点到推广至今已有近20年时间,现在需要总结经验教训,结合新情况和新形势,提出新的政策措施。新制度的设计需要重点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寻求新的筹资模式;二是扩大保障对象范围;三是制定新的待遇标准;四是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充分体现政策扶持;五是要逐步拓宽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渠道,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六是要整合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源;七是要保持政策和业务的稳定性、连续性,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特别是现行制度承诺的高利率问题,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5.2继续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分类保障,适时与城镇合作医疗保险接轨。
5.3建立医疗救助制度,弥补合作医疗保障的不足,并对其功能进行矫正。医疗救助制度是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救助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医疗保险制度尚不普及之时,其重要性更为突出。为此,在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基础上,应加强建立医疗救助制度,为那些确实有经济困难、无钱看病的人群实施医疗救助。
5.4加强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实行网络化管理。
5.5实行社会保障“一卡”管理制。基于人口流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转化和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管理等多方面的需要,有必要以身份证号码为账号,建立“一卡”缴费账户,该账户可以随居民的流动而转移,保险关系进行属地化管理,其账户上附带的保险费,只需要随卡由迁出地划转迁入地。这一制度要求社会保障的管理和服务能够配套,如社会保障实行城乡统一机构管理,业务实行网络化管理,服务机构要求由城市延伸到农村等。依目前社会保障工作基础看,实行“一卡”制管理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但目前可先以身份证号码建立个人账户,为未来统一管理打基础、做准备。
参考文献
[1] 蒋翠珍.建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初探[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1(9).[2] 王延中.中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问题[J].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3] 刘翠霞.中国农村的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J].新华文摘,2002(2).[4] 郭海清.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最大难点与解决办法[J].经济师,2004(1).[5] 张启春.谈谈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J].江汉论坛,2003(4).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