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社区工作者考试大纲整理
1什么是社区?
指居住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的分类与功能?按照省去返回的主要功能划分社区;工业社区、商业社区、农业社区、文化社区、军事社区。按照社区结构及特点划分社区;农业社区和城市(城镇)社区。根据社区经济发达和富裕程度划分社区类型;发达社区、贫民社区、中产者社区、富人社区等。按照社区是否具有地域划分社区类型;地域性社区和非地域性社区一句社区的空间地域范围和人口划分社区类型;巨型、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6 按照社区形成方式划分社区类型;自然社区、法定社区。按照社区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划分社区类型;地域社区、功能社区。
社区功能社区执行生产、分配和消费功能省去有社会化功能,将省会主流知识、省会价值和行为模式传递到个人。社区执行社会控制功能,通过社区组织影响其成员的行为模式,使社区成员遵守其行为规范。社区是社会参与的场所。社区有互相扶助的功能,照顾病者、交换劳动、帮助家庭解脱经济贫困是社区存在的最原始功能之一。社区工作的含义
社区工作是以社区为对象的社会工作介入手法,其介入行动的形式或类型可以是政策或项目的创新修正,也可以是一个新的计划开始启动。社区工也是一个有计划的改变过程。它通过组织社区成员参与集体行动去界定社区需要,并挖掘社区资源,合力解决社区问题,改善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在参与过程中,让社区成员简历对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培养其自助、互助与自决的精神,提升他们在社区参与及影响决策方面的能力和意识,发挥其潜能。社区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满足社区需要,解决社区问题,实现社区公正。
4社区工作的目标与专业特征
省去工作的目标可以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就总体目标的分类基本遵循了罗斯曼和托马斯的两种分法。
具体目标分类,省去工作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推动社区居民参与解决自己的问题。提升社区居民的社会意识。培养互相关怀和社区照顾的美德。善于利用社区资源以满足社区需要。追求权力和资源的公平分配,调整或改善社会关系,减少社会冲同。发挥居民的潜能,发掘并培养社区领导人才。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社区工作的专业特征以社区为对象采用结构导向的视角分析问题介入问题的层面更为宏观设计政治范畴善于反思和批判社区工作的功能 社会福利功能 社会服务功能 合理配置社区资源,出尽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社会控制与社会稳定的功能社区工作的基本原则组织原则教育原则注重全面利益注重平衡发展注重社区自助注重工作生根注重区域性的配合计划注重预防性的服务工作社区工作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
另:
1、注意“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目标
2、因应社区的现有情况,计划工作步伐
3、尊重社区自决
4、强调居民的自动参与
5、广泛及包容性的社区参与民主及理性的社区行动形式。
6、民主及理性的社区行动形式
另2:
1.坚持以人为本
2.坚持社会化
3.坚持分类指导
主要任务。通过努力,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覆盖社区全体成员、服务主体多元、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社区服务体系,努力实现社区居民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
社区工作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第二篇:社区工作者考试复习题
社区工作者考试复习题
一、判断题:
1、异地入伍的义务兵不予优待(∨)
2、从地方直接招收的军队学员家属享受优待金(×)
3、义务兵因病可以评残(∨)
4、二等乙级(含二等乙级)以上伤残军人享受公费医疗(∨)
5、领取伤残保健金的伤残军人享受所在单位伤残职工相同的生活福利待遇和医疗待遇(∨)
6、转变观念,调整思路是社区自治的前提。(∨)
7、资源共享、共驻共建是社区自治的关键。(×)
8、社区建设是前提,社区自治是主题,社区服务是目的。(∨)
9、民政部从国情出发,借鉴国外的经验1991年提出了社区建设这个新的概念。西方叫社区发展。(∨)
10、推进社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
11、救灾工作的原则是实行政府领导,统一管理,分部门负责。(∨)
12、中小灾害一般由灾区所在街道、村委会组织本行政区域内的救灾工作,区政府有关部门协助。(∨)
13、大灾、特大灾害由区政府直接负责救灾工作。(×)
14、五保供养是保证“三无”对象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
15、五保供养是城市的集体福利事业。(×)
16、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160元。(×)
17、最低生活保障线是指能够维持城市居民在正常条件下的最基本生活需要的平均支出水平,它表现为人们只购买绝对必需的生活资料。(∨)
18、农业与非农业户口混合型的家庭,应将家庭在职人员的工资、奖金等收入与其他家庭成员从事农副业生产等收入一并计入收入内。(∨)
19、家庭月人均收入达不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混合型的家庭中,只对非农业户口人员予以保障。(∨)
20、无特殊原因,不按期领取保障金超过三次的保障对象,视为自动放弃保障资格,停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
21、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有一方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登记。(×)
22、离婚后,男女双方自愿恢复夫妻关系的,必须到法院恢复登记。(×)。
23、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24、婚后生子女,子女随父姓,不能随母姓。(×)
25、夫妻有互相继承遗产的权利。(∨)
26、7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到指定的部门办理老年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办理优待证。(∨)
27、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经其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由举办人持相关材料向市民政局窗口提出申请,市民政局进行审查,经审查符合要求准予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发给相应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
28、我区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已经调整为319元。(∨)
二、多项选择:
1、优抚对象包括以下哪几种人(ABCD)
A、现役军人及家属B、革命伤残军人
C、复员退伍军人D、革命烈士和牺牲病故军人家属
2、伤残按性质分为(ABC)
A、因战B、因公C、因病D、因伤
3、优抚工作方针(ABCD)
A、思想教育B、扶持生产C、群众优待D、国家抚恤
4、伤残军人乘坐交通工具有何优待(AB)
A、国营火车、轮船、长途汽车优惠票价的50%
B、国内民航优惠20%
C、中巴优惠10%D、出租车优惠10%
5、“三属”享受定期抚恤金的条件(ABC)
A、父、母、抚养人、夫、妻无劳动力和生活收入的或虽有一定生活收入,但不足以维持当地一
般群众生活水平的B、子女未满18周岁或虽满18周岁因读书或伤残而无生活来源
C、弟、妹未满18周岁且必须是依靠军人生前供养的D、子女身体健康且已成婚但收入过低
6、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是:(A、B、C、D)
A.以人为本、服务居民B.资源共享、共驻共建
C.责权统一、管理有序D.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E.扩大民主、居民自治
7、根据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0年23号文件精神,社区建设的项目一般有那些:(A、B、C、D、E)
A.社区服务B.社区文化C.社区卫生D.社区治安E.社区环境
8、社区服务的主要内容有:(A、C、D)
A、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求助和福利服务
B、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
C、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
D、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
9、社区建设中理顺(ABC)个关系
A、理顺政府依法行政,政府指导社区依法自治的关系;B、理顺街道办事处依法办事和居民自治的关系; C、处理好社区组织内部关系,社区居委会和党支部、居民的关系
10、社区建设的“四自”功能包括(ABCD)
A自我管理B自我教育C自我服务D自我监督E自我完善
11、兴隆台区自然灾害救济预案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B、C、D、E)。
A、总则B、灾前准备,C、组织机构及其主要职责,D、救济,E、救灾紧急救助。
12、五保供养的对象是(A、B、C)。
A、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人,但是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的。
B、无劳动能力的,C、无生活来源的,D、无家庭财产的。
13、救灾工作实施救济,分为(B、C)。
A、实施救助B、春夏荒救济C、冬令救济D、查核灾情。
14、五保供养的内容是(A、B、C、D、E)。
A、供给粮油和燃料,B、供给服装、被褥等用品和零用钱,C、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房,D、及时治疗疾病,对生活不能自理者有人照料
E、妥善办理丧葬事宜。
15、自然灾害分为(A、B、C)。
A、中小灾B、大灾C、特大自然灾害D、旱灾。
16、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原则为(A、B、C、D、E)。
A、政策保障原则B、家庭保障原则,C、自我保障原则D、优惠照顾原则,E、社会化原则
17、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报审批程序为(A、B、C、D、E)。
A、户主申请B、入户调查C、张榜公布 D、审查复核
E、审核批准。
18、保障对象家庭收入确定范围为(A、B、C、D、E)。
A、各类工资、奖金、退休金、基本生活费
B、各类保险金、救济金、赡养费、抚(扶)养费C、自谋职业收入,D、大、中专院校、技校读书或学徒的其奖学金、生活津贴等收入。
E、对领不到最低工资、最低离、退休费和生活费的在岗职工、离岗职工,领取失业保险金和退休人员按照当地政府公布的有关标准计算其“应得收入”。
19、不应计入家庭收入的范围为(A、B、C、D、)。
A、优待对象领取的优待抚恤金和城镇居民非农业户口义务兵家属优待金
B、对国家做出特殊贡献,政府给予的一次性奖励,C、教育部门及社会为解决在校学生就学困难给予的困难补助金,D、因工负伤致残的职工及其供养亲属享受的公伤津贴、护理费、一次性抚恤金等。
20、“三无对象”的内容为(A、B、C)
A、无生活来源
B、无劳动能力
C、无法定赡养或抚(扶)养人
D、身边无子女的老年人,E、被父母遗弃的未成年儿童。
21、哪些情形之一的禁止结婚(AB)。
A、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B、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
C、夫妻双方不实行计划生育义务的2.2、有哪些情形是无效婚姻(ABCD)。
A、重婚的B、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C、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 D、未到法定婚龄的 E、有婚前健康检查证明的23、婚姻法的基本原则是(ABCDE)。
A、婚姻自由
B、一夫一妻
C、男女平等
D、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
E、计划生育
24、有(ABCDE)情形之一,调节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A、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B、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C、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D、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E、其他导致感情破裂的。
25、有(ABCD)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财产。
A、一方的婚前财产
B、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
C、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妻一方的财产
D、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26、民间组织管理工作遵循的基本原则(ABCD)
A、坚持依法管理B、坚持统一登记管理
C、坚持双重负责、分散管理D、坚持稳步发展,提高内在质量和素质
27、(ABC)是非法民间组织
A、未经批准,擅自开展社会团体筹备活动的B、未经登记,擅自以社会团体或民办非企业单位名义进行活动的C、被撤销登记后继续以社会团体或民办非企业单位名义进行活动的没
28、民间组织应享有的合法权益(ABCDE)
A、财产权B、名称权和名誉权C、知识产权
D、减免税权 E、诉讼请求权
三、单项选择:
1、我国的优抚工作制度是(A)
A、国家、社会、群众三结合B、政府、单位、群众三结合C、企业、政府、个人三结合2、什么是在乡老复员军人(A)
A、1954年10月31日前入伍的,复员后国家未安置过工作的B、1949年10月1日前入伍的,复员后国家未安置过工作的C、1945年8月8日前入伍的,复员后国家未安置过工作的3、现役军人死亡一次性抚恤金的标准(A)
A、烈士40个月工资、牺牲军人20个月工资、病故军人10个月工资
B、烈士30个月工资、牺牲军人20个月工资、病故军人10个月工资
C、烈士两年工资、牺牲军人一年工资、病故军人半年工资
4、革命伤残人员户口迁移如何抚恤(A)
A、户口迁出地民政部门发给当年的伤残抚恤保健金,户口迁入地的民政部门凭伤残证件和转移手续。
从第二年起按规定予以抚恤
B、户口迁出地民政部门终结伤残金的发放,由户口迁入地的民政部门继续发放
C、户口迁入地的民政部门凭证和户口发放伤残金
5、现行农村义务兵优待金标准(A)
A、不低于上当地农村农民纯收入的70%
B、不低于上当地农村农民纯收入的60%
C、不低于上当地农村农民纯收入的50%
6、什么样的义务兵不能领取优待安置证(A)
A、非农业户口占用农村指标入伍或非户口所在地入伍的青年
B、非本街户口入伍的青年
C、在校学生入伍的青年
7、抚恤分为(B)
A、永久性抚恤和定期抚恤
B、一次性抚恤和定期抚恤
C、分期抚恤和定期抚恤
8、哪些现役军人可评定病残(C)
A军官B志愿兵C义务兵
9、军功奖励分为(A)
A、嘉奖、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荣誉称号
B、特等功、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
C、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
10哪些优抚对象可享受护理费(A)
A、分散供养的特、一等伤残军人
B、所有特、一等伤残军人
C、集中供养的特、一等伤残军人
11、根据《居委会组织法》,政府及其派出机关与社区居委会之间的关系是:(B)
A.管理与监督 B.指导与被指导 C.领导与被领导D.监督与被监督
12、社区居委会的设立、撤销和规模调整,可由哪个部门决定:(B)
A、民政部门
B、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
C、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其派出机关
D、上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13、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是:(C)
A、街道
B、居民委员会
C、一般是指经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
D.范围可大可小
14、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性质是:(D)
A、地方性自治组织
B、.社区居民的管理、服务和教育组织
C、社区居民的群众性非正式的自治组织
D、党领导下的社区居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群众性自治组织
15、浦东新区现辖13个街道、25个镇及1个自然保护区!
16、社区建设的核心(A)
A、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自治管理。
B、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自我服务
C、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自我教育
D、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自我监督
17、社区建设的宗旨是(A)
A、为人民服务B、自我服务
C、为油田建设服务D、自我教育
18、社区建设重点解决好(A)的关系和衔接问题。
A、政府依法行政与社区民主自治
B、驻街企业与居民群众
C、物业公司与业户
D、居民自我服务与自我监督
19、百岁以上(含百岁)老人,每人每月发给生活补贴(B)
A、50元 B、100元 C、150元 D、200元
20、对(B)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优待证。
A、60B、70C、80C、9021、救灾法律制度属于行政管理法律制度的范畴,在民政工作中属于(A)
A、社会保障类B、救灾救济类C、最低生活保障类
22、接收救灾捐赠款物均属于(B)。
A、正常业务,B、救灾专用的资金和物资,C、政府财政资金。
23、救灾款必须是(A)。
A、专款专用,B、购买固定资产,C、业务费支出。
24、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D)。
A、274元,B、244元,C、210元,D、319元。
25、农村非农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C)。
A、274元,B、120元,C、244元,D、163元。
26、年满18周岁以上的各类院校毕业生申报低保,给予(B)个月的择业期,择业期内不计算个人收入。
A、1—6,B、6—12,C、12—18,D、18—24。
27、退役士兵申报低保,从其退役之日起,(C)个月内不计算个人收入。
A、2,B、4,C、6,D、8.
28、残疾人家庭申报低保,其家中的健康人可按实际收入下浮(B)计算收入。
A、5%,B、10%,C、15%,D、20%。
29、办理城市低保,须在申请人提出之日起(C)日内办结审批手续。
A、10,B、20,C、30,D、40.
30、被赡养人申报低保,其赡养费按照被赡养人子女家庭月人均收入减去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后剩余部分的(C)除以被赡养人数计算。
A、10%,B、30%,C、50%,D、70%。
31、丧失一部分劳动能力的人申报低保,其收入按(D)计算。
A、20%,B、30%,C、40%,D、50%。
32、我国管理民间组织的基本方针是(A)
A、一手抓培育发展,一手抓监督管理
B、严格审批,严格管理
C、自然发展,宏观管理
33、农村老年人(B)不承担义务工、劳动积累工
A、男满55周岁以上,女满50周岁以上
B、男满60周岁以上,女满55周岁以上
C、男满65周岁以上,女满60周岁以上
34、婚姻法规定,结婚登记的年龄是(B)
A、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18周岁。
B、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C、男不得早于24周岁,女不得早与22周岁。
35、夫妻有互相(C)的义务。
A、夫妻有互相帮助的义务。
B、夫妻有互相理解的义务。
C、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
36、父母对子女有(A)的义务。
A、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
B、父母对子女有赡养的义务。
C、父母对子女有包办的义务。
37、非婚生子女享有与(B)同等的权利。
A、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有不同的权利。
B、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
C、不一定
38、我国新婚姻法是(C)开始实行的.A、1950年5月1日.B、1981年1月1日C、2001年4月28日D、2002年5月1日
39、婚后生子女可以随(A)姓。
A、婚后生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
B、婚后生子女必须随父姓。
C、婚后生子女必须随母姓。
40、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B)提出离婚诉讼。
A、婚姻登记登记机关。
B、人民法院。
C、街道办事处
41、离婚时、原为夫妇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B)偿还。
A、一方偿还B、共同偿还C、父母偿还
42、子女应当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A)父母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
A、不得干涉 B、可以干涉 C、一定干涉
四、简答题:
1、最低生活保障线
2、社区建设
3、社区建设的核心和“四自六共”
4、社会保障工作
5、社区
6、社区建设的宗旨
五、论述题:
1、社区工作者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2、如何加强社区居委会的自身建设?
第三篇:社区工作者考试复习题
社区工作者考试复习题
一、判断题:
1、异地入伍的义务兵不予优待(∨)
2、从地方直接招收的军队学员家属享受优待金(×)
3、义务兵因病可以评残(∨)
4、二等乙级(含二等乙级)以上伤残军人享受公费医疗(∨)
5、领取伤残保健金的伤残军人享受所在单位伤残职工相同的生活福利待遇和医疗待遇(∨)
6、转变观念,调整思路是社区自治的前提。(∨)
7、资源共享、共驻共建是社区自治的关键。(×)
8、社区建设是前提,社区自治是主题,社区服务是目的。(∨)
9、民政部从国情出发,借鉴国外的经验1991年提出了社区建设这个新的概念。西方叫社区发展。(∨)
10、推进社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
11、救灾工作的原则是实行政府领导,统一管理,分部门负责。(∨)
12、中小灾害一般由灾区所在街道、村委会组织本行政区域内的救灾工作,区政府有关部门协助。(∨)
13、大灾、特大灾害由区政府直接负责救灾工作。(×)
14、五保供养是保证“三无”对象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
15、五保供养是城市的集体福利事业。(×)
16、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160元。(×)
17、最低生活保障线是指能够维持城市居民在正常条件下的最基本生活需要的平均支出水平,它表现为人们只购买绝对必需的生活资料。(∨)
18、农业与非农业户口混合型的家庭,应将家庭在职人员的工资、奖金等收入与其他家庭成员从事农副业生产等收入一并计入收入内。(∨)
19、家庭月人均收入达不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混合型的家庭中,只对非农业户口人员予以保障。(∨)20、无特殊原因,不按期领取保障金超过三次的保障对象,视为自动放弃保障资格,停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
21、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有一方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登记。(×)
22、离婚后,男女双方自愿恢复夫妻关系的,必须到法院恢复登记。(×)。
23、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24、婚后生子女,子女随父姓,不能随母姓。(×)
25、夫妻有互相继承遗产的权利。(∨)
26、7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到指定的部门办理老年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办理优待证。(∨)
第四篇:2014陕西社区工作者考试专业知识:社区基础大纲之社区建设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4陕西社区工作者考试专业知识:社区基础大纲之社区建
设
【具体内容】
第二章社区建设
(一)社区发展的含义、意义和发展历程
1、含义: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2、意义:
(1)社区已经成为社会管理的基础环节,承担的社会管理事实越来越多,只有不断地建设好社区,才能促进社会管理的完善。
(2)社区已经成为广大居民群众生活的家园,需要社区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多,只有不断地建设好社区,才能促进各种群体和睦相处。
(3)社区已经成为各种社会矛盾的交会点,对化解社会矛盾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地建设好社区,才能较好地维护社会稳定。
(4)社区已经成为新时期党和政府执政的重要基础,在支持党和政府履行执政使命上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只有不断地建设好社区,才能把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落到实处。
总之,建设好社区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十分重大,是城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在城市执政基础的客观需要。
3、发展历程:
(1)提出问题,集中研究论证阶段
(2)开展初步实验,积累经验阶段
(3)形成决策意见,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阶段
(4)适应新形势,不断深化和完善城市社区建设阶段
(二)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实现条件和发展方向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从我国国情出发,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强化社区功能,巩固党在城市工作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加强城市基层政权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扩大基层民主,密切党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2、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2)资源共享、公驻共建;(3)责权统一、管理有序;
(4)扩大民主、居民自治;(5)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3、目标:
(1)基本目标: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不断提供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2)主要目标:
①适应城市现代化的要求,加强社区党的组织建设和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建立起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构建新的社区组织体系。
②以拓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不断丰富社区建设的内容,增加服务的发展项目,促进社区服务网络化和产业化,努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③加强社区管理,理顺社区关系,完善社区功能,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④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社区力量,合理配置社区资源,大力发展社区事业,不断提高居民的素质和整个社区的文明程度,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
4、实现条件:
(1)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健康发展,是实现社区建设基本目标的前提和条件。
(2)坚持党和政府的领导,是实现社区建设基本目标的有力保证。
(3)强化社区功能,完善社区服务,解决社区问题,是实现社区建设基本目标的关键。
(4)依靠社会力量,利用社会资源,是实现社区建设基本目标的方法和手段。
5、发展方向:
(1)健全社区管理机制体制,提高社区治理水平。
(2)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满足居民群众生活需要。
(3)繁荣社区文化,提高社区居民文明素质。
(4)切实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5)推进社区党建全覆盖,增强城乡基层党组织的生机活力。
(三)社区建设的特点、功能、内容和任务
1、特点:(1)综合性;(2)社会性;(3)地域性;(4)群众性;(5)多样性。
2、功能:(1)管理协调功能;(2)社区服务功能;(3)社区综合管理功能;(4)医疗保健计生服务功能;(5)环境维护功能;(6)文体教育功能;(7)社会保障功能。
3、内容:(1)社区组织;(2)社区服务;(3)社区卫生;(4)社区文化;(5)社区环境;(6)社区治安。
4、任务:(1)拓展社区服务;(2)发展社区卫生;(3)繁荣社区文化;(4)美化社区环境;(5)加强社区治安。
文章来源:陕西人事考试网(http://sa.offcn.com)
第五篇:2014陕西社区工作者考试专业知识:社区基础大纲之社区建设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4陕西社区工作者考试专业知识:社区基础大纲之社区建
设
专业知识有限,对于参加社区工作者考试的考生来说,是一个致命伤,陕西人事考试网为了弥补广大考生的这一短板,为大家整理了2014年社区工作者考试社区基础知识知识大纲:社区建设,希望能为参加社区工作者的考生带来一定的帮助!
【考试大纲】
1、第一章社区概论
2、第二章社区建设
3、第三章社区居民自治
4、第四章社区组织
【具体内容】
第二章社区建设
(一)社区发展的含义、意义和发展历程
1、含义: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2、意义:
(1)社区已经成为社会管理的基础环节,承担的社会管理事实越来越多,只有不断地建设好社区,才能促进社会管理的完善。
(2)社区已经成为广大居民群众生活的家园,需要社区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多,只有不断地建设好社区,才能促进各种群体和睦相处。
(3)社区已经成为各种社会矛盾的交会点,对化解社会矛盾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地建设好社区,才能较好地维护社会稳定。
(4)社区已经成为新时期党和政府执政的重要基础,在支持党和政府履行执政使命上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只有不断地建设好社区,才能把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落到实处。
总之,建设好社区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十分重大,是城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在城市执政基础的客观需要。
3、发展历程:
(1)提出问题,集中研究论证阶段
(2)开展初步实验,积累经验阶段
(3)形成决策意见,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阶段
(4)适应新形势,不断深化和完善城市社区建设阶段
(二)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实现条件和发展方向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从我国国情出发,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强化社区功能,巩固党在城市工作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加强城市基层政权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扩大基层民主,密切党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2、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2)资源共享、公驻共建;(3)责权统一、管理有序;(4)扩大民主、居民自治;(5)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3、目标:
(1)基本目标: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不断提供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2)主要目标:
①适应城市现代化的要求,加强社区党的组织建设和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建立起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构建新的社区组织体系。
②以拓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不断丰富社区建设的内容,增加服务的发展项目,促进社区服务网络化和产业化,努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③加强社区管理,理顺社区关系,完善社区功能,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④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社区力量,合理配置社区资源,大力发展社区事业,不断提高居民的素质和整个社区的文明程度,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
4、实现条件:
(1)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健康发展,是实现社区建设基本目标的前提和条
件。
(2)坚持党和政府的领导,是实现社区建设基本目标的有力保证。
(3)强化社区功能,完善社区服务,解决社区问题,是实现社区建设基本目标的关键。
(4)依靠社会力量,利用社会资源,是实现社区建设基本目标的方法和手段。
5、发展方向:
(1)健全社区管理机制体制,提高社区治理水平。
(2)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满足居民群众生活需要。
(3)繁荣社区文化,提高社区居民文明素质。
(4)切实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5)推进社区党建全覆盖,增强城乡基层党组织的生机活力。
(三)社区建设的特点、功能、内容和任务
1、特点:(1)综合性;(2)社会性;(3)地域性;(4)群众性;(5)多样性。
2、功能:(1)管理协调功能;(2)社区服务功能;(3)社区综合管理功能;(4)医疗保健计生服务功能;(5)环境维护功能;(6)文体教育功能;(7)社会保障功能。
3、内容:(1)社区组织;(2)社区服务;(3)社区卫生;(4)社区文化;(5)社区环境;(6)社区治安。
4、任务:(1)拓展社区服务;(2)发展社区卫生;(3)繁荣社区文化;(4)美化社区环境;(5)加强社区治安。
文章来源:陕西人事考试网(http://sa.off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