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哪些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哪些?
答: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八条、第九章、第三十一条第一款、第八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负责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2、负责社会保险费核定并确定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费率;
3、负责建立管理用人单位社会保险档案,保管缴费数据和申报、支付或结算凭证等;
4、负责建立管理参保人员缴费记录和社会保险待遇权益记录;
5、负责审核支付社会保险待遇;
6、负责提供社会保险查询、咨询等相关服务;
7、负责定期向社会公布参加社会保险情况以及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支出、结余和收益情况;
8、定期向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汇报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和投资运营情况;
9、负责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签订服务协议,规范医疗服务行为;(10)负责受理社会保险的举报、投诉。
第二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监督审计工作浅谈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监督审计工作浅谈
平度市社会保险管理中心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05-000-01
摘 要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社保机构”)管理着如此庞大的基金收支和结余规模,加强和做好监督审计工作势在必行。本文从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审计(以下简称“内审”)组织体系等七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为解决好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思路。
关键词 社会保险 经办机构 内部 监督 审计
社保机构作为提供社会保险服务的机构,与财政部门共同受权承担着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运营等工作。以2015年为例,本参加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8.58亿人、6.66亿人、1.73亿人、2.14亿人、1.78亿人;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4.6万亿元、总支出3.9万亿元,基金累计结余达4万亿元。管理着如此庞大的基金收支和结余规模,加强和做好社会保险基金和经办机构的监督审计工作势在必行。
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财政、审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和投资运营情况实施监督。2013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首次列入预算报告,接受我国最高权力机关监督。但上述监督审计工作仅是从社保机构外部进行,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实施人员专业程度不够,不能有的放矢地实施监督审计工作。二是上述监督审计工作仅仅是事后进行,无法进行事前、事中控制。三是不够深入,仅限于例行监督和抽查、抽检,无法实现全流程、全方位监督审计。因此,建立健全社保机构内审体系势在必行。
一、建立健全内审组织体系
为实现内审目标,必须建立健全内审组织体系,通过有效地配置和使用经办机构资源来确保实施。内审组织体系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内审决策机构,主要负责内审的决策、协调和考核等工作;内审日常工作机构,具体负责内审的工作实施,内审单元,主要由社保机构内设机构内部实施。内审决策机构负责人一般由社保机构主要负责人兼任。
二、内审办法的制定与实施
一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法规、规章规定,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内部监督办法。二是做好风险点的排查、监督和动态化管理。以每项工作节点为排查目标,排查出潜在风险点,评估风险等级,制定防控措施,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监督,并做好风险点的动态化管理,及时更新监控目标和措施。三是做好内审的实施。首先,将日常基金支出业务,全部纳入事前监督,做到原始凭证、支出汇总表、业务信息系统数据、银行付款金额“四位一体”审核。其次,对日常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进行专项审计。对整个业务流程进行全方位、无死角审计。
三、具体工作流程
至少由两名以上内审工作人员共同进行,并出示行政执法证件,告知内审范围、内容及要求。现场检查或调查应当制作笔录,对审计出的问题进行取证。根据审计情况写出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对象意见后报内审决策机构。内审决策机构批准后,对审计出的问题提出审计意见,督促落实纠正审计出的问题。
四、审计结果分类和应用
对审计发现问题,由监督审计科按问题影响程序分为A、B、C三大类。A类问题指工作人员涉嫌违法犯罪或对社保基金造成严重影响的问题。B类问题指因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而发生,但可以通过业务纠错程序解决的问题。C类问题指工作人员非主观故意造成的一般业务问题。
对A类问题,除按规定对当事人给予组织、行政处理外,由本中心视情节轻重,决定是否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对发生A类问题的内设机构,取消全体工作人员评先选优资格,内设机构负责人给予组织、行政处理。对B类问题,取消当事人评先选优资格,调离工作岗位,列入重点审计监查对象,内设机构负责人向社保机构领导班子作检查。对C类问题,当事人发生1次的,由分管领导诫勉谈话;一年内发生3次及以上的,取消评先选优资格,列入重点监督审计对象。
五、存在问题
一是权威性不够。从根本上来说,内审日常工作机构的权威来自于经办机构负责人的授权,一旦无法得到足够的授权,监督审计工作将无法真正发挥作用。二是对内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较高。由于社保机构内审人员主要来自于经办机构,与本机构其他工作人员和业务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无较高的职业道德,将不可避免地损害内审业务的中立性。
六、解决思路
一是加??社保机构内部审计法规建议,使这一工作制度化、常态化;二是社保机构负责人要足够授权,大力支持内审机构开展业务。三是加强内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职业道德修养,同时,加强轮岗交流和对违法违纪人员的惩处力度,内审真正发挥出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 中国社会保险发展报告2015,人社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3] 山东省社会保险稽查办法,山东省政府令第158号.[4] 山东省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山东省政府令第第220号.[5] 青岛市社会保险稽查办法,青岛市人民政府,青政办发〔2010〕30号.
第三篇:关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能力建设的探讨
关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能力建设的探讨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可以说,让全民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是国家的义务、党的执政目标和政府的责任,而社会保险做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支柱,实现这一目标和责任必将对社会保险公共服务提出更大的需求。基于此,本文拟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社保机构)如何提供更优质、更便民、更便捷的公共服务进行一定程度的探讨。
一、社保机构能力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社会保险管理和服务体系及其队伍已经初步形成,经办能力迅速成长,基本满足了社会保险事业发展的需求。但是,服务需求不断增加、经办负荷不断加大、机构能力明显不足等问题也逐渐显现,有碍社会保险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一)管理体制不顺和运行机制效率不高。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从建立到不断完善,仅用二十多年就基本赶上了发达国家上百年发展的步伐。受制于国情,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在高速发展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问题,如各项社会保险制度的口径不一,城乡之间、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之间分别适用不同的社会保
险制度,地区之间差异性较大,各类人群保障水平的不公平等等。这些问题体现到社保机构上,就造成了社会保险基金统筹层次不一致、垂直和平行管理的模式不一致、信息系统不一致、服务体系和窗口形象不一致。
(二)组织定性不明确。对社保机构的定性不明确,是社保机构发展遇到的普遍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其组织的良性发展。全国各地社保机构在建立之初,其职能都相对单一,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制度建设的持续完善、经办职能的变更、地区差异的加大,导致各地社保机构在名称、级别、职责、结构、人员、薪酬、流程和内控规则等方面均缺乏统一性、权威性和独立性,自身推动发展壮大的力量不足。
(三)人员少任务重,处于小马拉大车状况。以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7年发布的数据为例,至2007年底,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五项社会保险参保总人次达到7.37亿,社保机构在编人员约13万人,全国平均人次比1:5669。从全市社保局来看,2013年底各险种参保总人数为166.3万人,全市社保局在编人员239人,平均人均比达到1:6959。而近几年才铺开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由于人多面广、发展速度快、专业性强,其经办机构人员严重不足,严重制约了事业的发展。在目前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背景下,大幅增加编制人员显然不现实,需要在改革创新中解决问题。
总之,上述原因导致经办能力不足,社会保险覆盖面不到位、社保关系异地转移不方便、一卡通系统建设有阻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社会保险体系建设。
二、加强社保机构能力建设的思路
(一)我国社会保障的战略目标。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是国家抵御社会风险的制度安排,是国家、政党和政府关于政治制度选择、经济政策安排和社会发展结果的结合体。只有就社会保障达成共识,才能明确其发展目标和建设规范,社保机构能力建设才有方向、动力和资源。如今,建设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的总目标已明确,即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目标,一个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将在2020年以前完成。伴随政府的综合配套改革,以国家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和统一预算制为基础的一个大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居民公共服务体系将应运而生。社会保险做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支柱,创建一个以社保机构为基础,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通过购买服务或外包等方式提供高效、优质、便捷的社会保险管理和服务系统,应当优先发展。
(二)社保机构能力建设的发展目标。战略目标确认后,下面再来简要分析何谓能力?在此,我将能力归纳为“内聚能”和“外张力”,即从内部管理形成能量和对外部产生力量。社保机构能力,即指基于内部有效管理产生外部服务绩效。内部有效管理是指可进行数量考量的人财物成本和利用效率,可用经济性指
标进行评价;外部服务绩效是指可进行质量考量的管理能力(对事)和服务能力(对人),可用效率性、效用性和公平性指标进行评价。基于上述认识,我将社保机构能力建设的发展目标归纳为制定科学战略、理顺管理体制、打造效能运行机制、建设扁平组织、再造服务流程和实施绩效评价,缩小社保机构能力和服务需求之间的距离。
三、加强社保机构能力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明确社保机构的性质和地位。社会保障是国家抵御公民社会风险的制度安排,即国家义务。公民对国家的第一需要即提供基本生活的安全保障,同样国家合理存在的前提之一则是保障公民基本生活安全。国家的社会保障义务需要转化为执政党的纲领和政府责任,才能得以实现。这个转化过程具有两级授权,即国家对政府授权,产生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政府对非政府组织授权,建设社会化的社会保险服务体系。社保机构就是服务型政府的执行机构,即国家义务(社会保障)的受托人。受托人是接受国家委托和履行国家义务的责任主体,以其良好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组织结构、服务流程和工作效能,保证实现国家的社会保障目标。综上所述,社保机构先做国家公共项目的受托人,再做项目外包和购买服务的委托人和监督人,最终是社会保险项目的责任人。
(二)理顺社保机构管理体制。管理体制是组织结构和系统建设的核心问题,涉及社保机构上下级关系和内外协作关系,是
明确社会保险责任和人、财、物配置的制度安排。只有坚持政府主导、政事分开、全国统一、国家垂直管理与地方合作、利用社会资源、引入竞争机制、简化服务流程、完善信息系统、建立居民征信制度,才能建立起高效运行和方便居民的社会保险社会化管理与服务体系。从我市实际情况出发,可以对县区社保机构实现统一管理,一方面实现社保机构“人、财、物”的集中,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构建全市统一的社会保险体系;另一方面可以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各项社会保险的市级统筹,做大基金规模,提高基金使用收益。
(三)打造高效运行机制。所谓社保经办,即参保人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同级别或跨级别经办,可以分为中央、中间和终端。打造高效运行机制应追求的是“信息向中央集中,减少中间环节,服务向社区终端延伸”,缩短需求和服务之间的距离,提高办事效率。在建立居民个人信息库和征信制度时,社保机构应与税务、公安、民政等相关部门共享居民信息,减少重复建设成本、预防福利欺诈,逐步成为政府采集和管理居民信息的权威机构。同时,社保机构作为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和支付的责任主体,应具备综合治理和公共服务能力,需要统一各类缴费基数、建立一票征收和一卡通支付系统,不断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购买银行服务,建立各类待遇支付窗口。
(四)完善社保机构组织建设。社保机构组织建设是内聚能的过程,需要体现组织的一体化和扁平化,逐步实现五险机构整
合,建立统一社保机构;需要完善账户管理与社会服务、信息管理与统计调研、财务管理与内部稽核、系统管理与技术支持以及内部综合行政管理等管理模块。组织建设需要引入企业管理文化,在岗位、预算、人员、编制、薪酬、评价等环节保持足够弹性,走出编制和预算约束的困境,在资源供给和服务需求之间找到出路。
(五)健全社保机构内控制度。社会保险信息流和资金流,涉及参保人个人权益记录、保险待遇以及国家责任和财政负担。信息不实可能损害受益人利益或者增加支出负担,财务漏洞和基金贬值将影响支付能力和制度安全。因此说,社保经办工作的前台像银行,后台像基金,需要加强内控制度建设,以确保社会保险数据和基金的安全性。社保信息采集工作,应当学习和借鉴银行操作流程和管理经验,做到完整、准确、安全,符合即时复核、授权操作、防止欺诈和安全备份等要求。社保机构财务管理和基金管理,应当学习和借鉴基金公司的管理经验,认真查找风险点、建立风控制度,将责任落实到岗位和人员。健全内控制度时还应考虑地区差别,建立满足差异化的能力指标和自我比较、同行评比和公共服务机构环比等制度。
(六)重视社会保险法治。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的理念,而已颁布实施的《社会保险法》就是社保机构经办所有业务的根本和出发点,其明确了社会保险基本原则和制度安排、社会保险资金来源和权利保护、政府的财政责任和监督
责任、用人单位、职工、居民各类参保人的权利和义务、社会保险主体的法律责任和违法行为惩处等等。重视社会保险法治即依法共同治理,不断加强社会保险法治环境建设,涉及社会保险文化传播、社会组织和公民自律等方面的内容,是提高社保机构能力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社会保险实行依法共同治理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这必须建立在全民信誉体系即居民征信制度基础之上的,包括居民信用的法律规范、管理体系、信用交易、消费市场以及有效的失信惩戒和守信受益激励等一系列制度安排。
(七)统一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在信息化社会,电子社保是经办机构能力建设的重要手段。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近期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五险信息从外部连接到内部整合,减少重复工作;扫除障碍,推进一卡通系统建设和维护工作。为此,要遵循客户中心理念,解决业务规划建模、通讯综合接入、业务并联协同、资源集成共享、网络信任管理等关键技术,制定统一标准规范,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共同完成统一技术支撑系统,促进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和信息技术系统规范化、标准化和整体化发展。而远期目标,则是向服务型政府的大社保管理体制和公共服务系统靠拢,以社会保险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带动现代社会服务业的发展,早日实现居民身份证向社保卡转换。
二0一四年十二月三日
第四篇:鄄城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风险管理自查报告(推荐)
鄄城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风险管理自查报告
为全面贯彻落实社会保险法关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业务、财务、安全和风险管理制度”的要求,有效防范社会保险经办中的各种潜在风险,提高社会保险经办能力,鄄城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严格按照《菏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社会保险经办风险管理专项行动的通知》(菏人社字〔2017〕145号)要求,进行了全方位的自查、评估,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机构控制
鄄城县人社局依据三定方案鄄编办(2011)26号文,制定鄄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社保经办机构岗位人员设置及责任分工。明确了我局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岗位职责分工。鄄城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建立了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内部控制、内审监督、岗位权限管理、基金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档案管理、信息公开及披露等风险管理制度制度;设立了风险管理部门,配备了专职人员;建立了岗位制约机制,严格实行了授权管理;并且初审与复核、稽核与业务经办等岗位设置体现了岗位不相容原则。
二、业务运行控制
鄄城县失业保险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失业保险条例》、《山东省失业保险规定》、《菏泽市失业保险基金市级统筹办法》;工伤保险事业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企业保险处根据《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机关事业保险处根据《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15〕4号)、《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鲁人社发〔2015〕46号);职工医疗保险处根据《菏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菏泽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菏政办法〔2016〕19号);以及农村保险处结合本科室改革后工作实际情况;制定了各自科室的保险业务操作管理办法和工作制度,明确了基金征缴、待遇核定、待遇发放等各项业务环节的操作流程。鄄城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严格监督本单位工作人员依法依规办理各项业务,核定业务数据,执行已颁布的各项社会保险业务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鄄城县工伤保险处根据菏政发[2015]27号文件,按照不同工伤风险类别的行业执行已颁布的工伤保险基准费率征收工伤保险费,根据参保单位当年的收支率进行费率浮动。机关事业保险处按照新政策执行养老金缴费比例和职业年金、按照新政策参保和录入缴费信息、按照新政策做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等,认真做好各项新政策落实工作。鄄城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规定征缴人员与财务人员按规定定期对账,定期核对参保信息。所有经办业务审批程序健全,材料齐全,业务台账记录准确,个人权益记录及时、完整、准确、安全、保密原则。鄄城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建立了业务档案资料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了经办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资料的留存、归档、立卷和保管的规定。其中鄄城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011年启动,由于档案室人员设备缺少,近年的档案还处于立卷整理中。
三、基金财务控制
鄄城县机关事业保险处、会计管理中心、企业保险处、农村保险处、工伤保险处、失业保险处、与职工医疗保险处制定了财务会计操作规程,按照会计制度进行记账、核算,明确了主管、记账、复核、出纳等岗位责任制,做到了岗位之间不兼任、财务不相容岗位配备专职人员,人员数量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基金收支按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和财政专户管理,按规定存入银行,按险种分别建账、分别核算,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合法有效,更正会计记录有依据,对收支情况实行分级授权,有审核、复核和审批手续;鄄城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指定专人按月与银行、财政对账、编制存款余额调节表,存款余额与会计账表等一致,做到账账、账表、账单相符;社会保险基金专用收据由专人负责保管,收据领用和填开用途及范围按规定办理,收据按规定缴销、销毁并办理审批手续;银行票据购买和保管由专人负责,银行票据领用、填开按规定登记办理,严格执行货币、有价证券的保管与账务处理分离;空白凭证的保管与使用分离;资金收支的审批与具体业务办理分离;会计处理与业务经办、信息数据处理分离。实行银行预留财务专用章、人名章、票据、电子密钥由专人分别保管,印章使用符合规定的用途、范围,审批手续完备。
四、信息系统控制
鄄城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国家有关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建设的标准,规范业务系统和数据库,结合鄄城县实际情况制定了与业务流程相匹配的信息系统操作流程等管理制度,核心业务由专职信息系统操作人员办理。鄄城县社会保险机构明确了业务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按信息系统操作流程的规定录入、修改、访问、使用、维护数据,建立了应急处理预案,并做到了业务系统专网管理,与外部互联网完全隔离,互联网计算机绝不保存涉密信息。对于有关数据及相关资料及时备份,建立了数据远程备份机制,信息系统处理事项已具有了可复核性、追溯性、责任认定性和责任追究制。
鄄城县人社局信息中心遵循严格的制度要求,谨慎对待参保人员的信息,并于2017年11月份从各乡镇全数收回有关居民医疗的信息修改权限,并按照相关规定因地制宜统一办理了身份证号码不合法人员新增参保业务问题。
五、内部控制的管理与监督
为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与监督,防范和化解基金风险,规范社会保险基金运行,依据国家、省市有关法规制度,结合我局实际,2014年12月,由社保办牵头成立会计管理中心。负责各项社保基金的财务印鉴管理、收支审核、会计账务处理、会计报表编制、会计档案管理。严格按照会计制度设定设置账目、审核出纳录入的凭证、打印、装订、保管会计凭证,编制报表,做到账目健全,账目清楚,帐证帐务相符。
鄄城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劳社部发〔2007〕2号文件的要求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和内控管理规范,成立了基金监督科,内控制度已在鄄城县人社局内部公开并得到了有效执行;各个保险事业处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工作计划,确保年底可以顺利完成社保内部控制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基金监督科实行对本单位各项业务进行定期,不定期地抽查制度,并将相关情况及时反馈业务部门,报告局主要领导,提出意见、建议并对发现的问题监督整改。近日我们已经组织各保险经办机构进行了社会保险内部控制自查自纠工作,从而进一步完善各项社保基金内部控制制度,起到以查促防的作用。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建立风险识别评估监控体系,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实行风险分析报告制度,由各保险经办机构排查出各处的风险点,并提出合理的防范措施,制定了风险处置预案。
通过这次自查进一步提高我局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完善了统筹办法,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依法经办,以着力打造“便捷、优质、高效、安全”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体系为总要求,以建设完善的经办风险管理体系为主线,以落实内控要求为核心,以基层经办机构为重点,以现场检查评估为手段,坚持边查边改,查改结合,不断夯实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风险管理基础,健全风险管理各项制度,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2018年5月10号
第五篇: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经办业务职责、范围
莫问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经办业务职责、范围
一、机关事业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科职责
负责市级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医疗、工伤与生育等保险工作的推行;负责市级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医疗、工伤与生育保险的参保、基金征集、催收清欠和统计工作;建立和管理养老、医疗、工伤与生育保险基金征集台账;编制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汇总表;负责参保职工养老个人账户的建立、管理、转移、接续;负责改制、兼并事业单位社保费用的清偿,开展相关业务经办工作的调研分析;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业务受理范围
(一)养老保险:
莫问市自收自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机关事业单位在编的全民劳动合同制工人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2002年以后新进人员以及档案存放在市人才交流中心的流动人员。
(二)医疗、工伤、生育保险:
莫问市市级党政机关、全额事业、自收自支、差额事业以及省属机关、事业单位的在编工作人员。
三、主要对外业务项目
(一)参保单位管理
1、莫问市社保局审计稽核科完善了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登记和新增参保单位手续。参保单位报送《社会保险登记证》、《法人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进行微机录入,确定参保缴
费险种、比例等。
2、办理时限:收齐资料后2-5个工作日,承诺办结时间2个工作日。
(二)参保职工人数及其缴费基数的核定
1、申办要求:一年一次,参保单位每年第一季度内申报审核。
2、申报材料:单位填写《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基金变动审批表》、《机关工作人员工资变动名册》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变动名册》(最少一式2份、并同时报送电子资料)、人事局核定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变动审批表》(此表只需1份)(以上各表合称“三表”),附相关部门人员的调进调出和录、聘用文件及工资定级或变动手续。
3、办理程序:参保单位审核签章、申报材料经经办人员初、复审后,相关基本信息进入信息数据库进行征缴管理。
4、办理时限:收齐资料后2-5个工作日,承诺办结时间2日。50人以上单位的申报审核协议而定,一般不超过5个工作日。
(三)参保人员及其缴费基数的增减变动与养老保险关系转移
1、申办条件:参保单位按规定时间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人员增减或状态变动发生的60天内。
2、申办要求:每月15日前接收申办资料。
3、申报材料:参保人员增加或减少,单位填报《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增减变动表》,或《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申请表》、或《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职)人员养老金审批表》,同时附调入调出、录用辞退、离岗读书等相关证明材料和人事部门工资审定或变动资料以及退休审批、死亡证明材料。
4、办理程序:参保单位审核签章、申报材料经经办人员初、复审后,相关基本信息进入信息数据库进行征缴管理。养老保险关系转出本统筹范围,个人账户情况经本人核查签字、科室审核确认后,报分管领导签批,在财务科办理个人账户基金转账手续。
5、办理时限:资料收齐后2-5个工作日,承诺办结时间2个工作日。
(四)养老保险缴费计划编制执行
1、申办条件:单位参保已经完成一年一度的参保职工人数及其缴费基数的核定工作。
2、申办要求:单位可选择按月、按季度、按半年、按年一次的缴费方式缴纳社会保险费。选定后每年第一季度内必须实施缴费。
3、办理程序:每月15日前申报有关人员、基数等纸质数据资料,电子资料同时报送。经初审、复核并录入微机后,每月20日编制征收计划。
4、办理时限:资料收齐后2-5个工作日,承诺办结时间2个工作日。
(五)省管单位或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医疗保险基数确定
1、申办条件:有医疗保险关系无养老保险关系的省管单位或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
2、申办要求:每年第1季度申报上一的养老金或退休费总额。
3、申报材料:省社保局出具的上养老金明细资料或由人社局审批的上离退休人员退休费总额明细资料及电子资料。
4、办理程序:参保单位申报材料经经办人员初、复审后,相关基本信息进入信息数据库管理并交由医保局按规定划定个人账户。
5、办理时限:资料收齐后2-5个工作日,承诺办结时间2个工作日。
(六)参保单位职工医疗保险参保状态变动(在职转退休)
1、申办条件:参保单位按规定时间足额缴纳医疗保险费;人员增减或状态变动发生当月内。
2、申办要求:当月20日至次月15日申办。
3、申报材料:在职参保人员减少,单位填报《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医疗保险增减变动表》,同时附退休审批资料。
4、办理程序:参保单位审核签章、申报材料经经办人员初、复审后,相关基本信息进入信息数据库进行管理。按文件规定一次性趸交规定年限的保费后享受退休医疗待遇。
5、办理时限:资料收齐后2-5个工作日,承诺办结时间2个工作日。
(七)在职人员参保期间死亡,终止社会保险关系
1、申办条件:参保单位在职人员参保期间死亡。
2、申办要求:死亡后30日内由所在单位申报。
3、申报材料:在职参保人员减少,单位填报《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增减变动表》、《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医疗保险增减变动表》,同时附死亡资料。
4、办理程序:参保单位审核签章、申报材料经经办人员初、复审后,相关基本信息进入信息数据库进行管理。按文件规定终止社会保险关系,其中:个人累计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一次性退还
其法定继承人。
5、办理时限:资料收齐后2-5个工作日,承诺办结时间2个工作日。
(八)参保单位注销
1、申办条件:参保单位注销或改制为企业等
2、申办要求:缴费单位发生撤销、合并改制及其他情形。
3、申报材料:在职参保人员减少,单位填报《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增减变动表》、《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医疗保险增减变动表》,同时附批示资料。
4、办理程序:参保单位审核签章、申报材料经经办人员初、复审后,相关基本信息进入信息数据库进行管理。按每月征收计划缴清社会保险费后办理注销登记,并按相关规定办理清偿。
5、办理时限:资料收齐后5-10个工作日,承诺时间5个工作日。
(九)参保单位养老保险补缴
1、申办条件:参保单位未全员、足额申报缴纳社会保险
2、申报材料:在职参保人员增加,单位填报《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增减变动表》,提供补缴月份人社部门审批的人员工资表资料。
3、办理程序:参保单位审核签章、申报材料经经办人员初、复审后,相关基本信息进入信息数据库进行管理。随次月征收计划征收并补收本金、利息和滞纳金。
4、办理时限:资料收齐后5-10个工作日,承诺时间5个工作日。
工作岗位设置:
前台:
1、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业务
2、机关事业单位医疗、工伤、生育业务 后台: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业务复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