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后感

时间:2019-05-14 15:21: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后感》。

第一篇:《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不是乌托邦

当前西方反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声音认为所谓的马克思主义不过是描述了美好的乌托邦之梦而已。事实上,何为马克思主义乌托邦,最普遍的意思应该是没有痛苦、死亡、损害、失败、崩溃、冲突、悲剧甚至劳动的幻想中的未来社会,但就马克思而言,他根本无法描述出社会主义社会或者共产主义社会究竟是什么样子,他从不拿未来说事,而且,乌托邦并不等于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首先,因为马克思是犹太人,犹太人的传统是禁止预测未来,所以他往往对未来只字不提。另外马克思认为未来还没有来到,因此对未来的假想不过是一种谎言,将充满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的未来变成似乎可以预测的假象不仅是毫无意义的,而且是有害的。认为自己有能力影响到未来会给我们造成一种安全的错觉,“像一个抱着毯子不放的小孩那样紧紧抓住未来,便可以高枕无忧”。

先知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们谴责现世的贪婪、腐败和权力欲,并向我们发出警告:如果不能做出改变,人类将根本没有未来。对马克思来说,乌托邦描绘出的社会蓝图分散了人们对现实社会中政治任务的注意力,马克思对那些脱离了历史现实的观点都保持审慎的态度,马克思坚持认为重要的不是对于理想未来的美好憧憬,而是解决那些会阻碍这种理想实现的现实矛盾。未来的种子深植于现实的土壤中,要实现一个人人平等、和睦相处的社会不只需要社会体制的不断完善与力量的加深,还需要社会经济力量的不断充实与提高。

反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出奇幼稚的想法,这来源于马克思对人性的轻信和对人性邪恶的无视,从而忽略了一个事实:人生来就是自私、贪婪、好斗而富于竞争性的动物,而且任何社会变革都不能改变。但是,社会主义并非要求它的公民都是道德上的楷模,他并不意味着我们随时都要把自己束缚在集体的大家庭里。这是因为,能使马克思的目标得以实现的机制都是可以嵌入社会制度中的,而不会把最大的希望寄托在人的善意上。比如在一定的社会体制下,一个人生产一件产品,他自身的贡献是他自己能获得某种满足感,同时这也使社会中的其他人过上了更好的生活,这样的结果就是通过马克思构想中的未来社会关键的生产单位自治合作社的机制实现的。正是因为有合作性的、利益共享的、人人平等的、共同治理的机构的本质,我们自我的实现就能帮助他人过得更好。社会在完善的机制管理下,能给每个人以最大限度的空间实现人生的价值,及自我满足和对世界的贡献。但也并不等于说,人性是绝对不能改变的,人性生来就是邪恶的。

人之初,性本善。婴儿出生时相当于一张白纸,是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拿着画笔一笔笔勾勒出人在社会上生存所需的各种小心思、小技能。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类虽然不可能一下变成纯洁无瑕的天使,但充足的物质基础可以消除一些造成道德堕落的根源。各种体制能够塑造我们的内心体验,他们是在教育的绝佳工具。比如英国法律规定了车辆靠左行驶的的交通规则,但英国人无需强忍着右侧行驶的欲望而发生激烈的心理斗争。社会主义社会并不能达到完全的人人平等,也并不意味着社会将分配给每个人等量的财富和资源。真正的平等不是以同等的标准对待每一个人,而是对每个人的不同需求给予同等的关注,这才是马克思希望建立的那种社会。共产主义要求给每一个人自我实现的条件,但即使是在富足的社会中,自我实现的程度也必须受到限制。人类既然有能力实践自由,也就有能力滥用自由。所以,需要相对完善的社会机制来束缚、管理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塑造人们的内心体验。马克思主义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但这并不是乌托邦社会,即使他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不能画上等号。马克思也并没有完全忽视人性的险恶,正如他相信人类不可能变成纯洁无瑕的天使一样,他强调的不是以人性来管理社会,不是靠人性的善意来规范社会,而是靠完善的社会机制来管理社会,规范人类。归根结底,那种简单的认为马克思主义不过是

乌托邦之梦的观点,不得不说是不科学的。

中文一班兰宇 学号:20111141138

第二篇: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后感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后感

一、引言:为什么选择读这本书?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资本主义制度受到了广泛地质疑,资本主义内部的各种痼疾纷纷显露。从城乡差距、贫富不均到经济掠夺问题,加上全球霸权在金融海啸中显露的腐败,种种迹象显示,让整个世界意识到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

关于解读马克思的书籍有很多,每位作者对于马克思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然而我认为每位作者在解读的过程中难免会带入一些些自己的感情,自己的观点。而伊格尔顿希所著写的《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却是特别的新奇,他并没有阐述自己的观点,而是对十个西方常见的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逐一进行了反驳,从而还原了马克思的本质。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选择阅读这本书的原因。

二、作者简介

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1943—),当代最具国际声誉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英国当代思想家。

他曾先后在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爱尔兰国立大学任教,著有多部重要文化及思潮理论观察的书籍,是当代英国最具代表性的新马克思主义研究理论家和文化理论家。一九八三年他的著作《文学理论介绍》(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对新潮流的介绍通俗易懂甚至引人入胜,被重印了将近二十次,成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学系学生的必读教材。至今仍在巴恩斯·诺布尔书店(Barnes and Noble)的文学批评专柜占据一席之地。伊格尔顿定期为《卫报》和《伦敦书评》以及其他许多主流媒体撰写文章。查尔斯王子曾高度评价其在学术界的地位,称其为“可怕的伊格尔顿”。

三、书本内容简介

伊格尔顿总结了西方十大主流反马克思主义观点,在此基础上,又结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环境和当今社会形势的变化,对其进行了考究和论证,并深刻批判了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荒谬之处。他反驳的这10个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终结了;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都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宿命论;马克思主义是乌托邦梦想;马克思主义将世间万物都归结于经济因素;马克思是唯物主义者,对人类精神层面毫无兴趣;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学说是最无用过时的;马克思主义者倡导暴力政治;马克思主义相信国家是万能的;过去40年中,所有引人注目的激进运动都源自马克思主义以外的思想。

四、读后感

通过阅读伊格尔顿所描述的10大错误观点,我们可以简单地罗列出10大观点:

1、马克思主义在后工业社会依然有用。

2、马克思主义不是饥荒的代名词。

3、马克思主义没有冒犯自由和尊严。

4、马克思主义并非鸟托邦之梦。

5、马克思主义不是非即白的历史观。

6、马克思主义从来没有蔑视宗教。

7、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仍然存在。

8、马克思主义不等于暴力和牺牲。

9、马克思主义不意味着消除个人自由。

10、马克思主义与其它政治倾向互惠。

马克思是第一位将资本主义作为历史现象来研究的理论家。资本主义并不能终结人类历史,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它不可能演绎“不朽”的神话。资本主义在加剧人类异化、社会生活商品化、助长人性贪婪的同时,也在消解着它的意义和价值。伊格尔顿在这本书中断言:“作为有史以来对资本主义制度最彻底、最严厉、最全面的批判,马克思主义大大改变了我们的世界。由此可以断定,只要资本主义制度还存在一天,马克思主义就不会消亡。”资本主义追求财富的无限积累,不断扩大金钱投资规模,不择手段获取经济霸权,国际竞争不断压低利润率,造成全球经济衰退、资源分配严重不平衡,由此带来了失业率上升、贫富差距拉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面对当前已经陷入危机的资本主义,这本书回归到马克思的基本思想,并发掘出其哲学理论中的本质力量。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不仅可以从西方反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加深对马克主义精髓的科学理解,而且有利于我们认清楚西方反马克思主义者的真实意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地位。

第三篇: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后感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后感

作为一个工科的学生,在纠结于各种电路之中,在繁重的学习之余,我花费了七天时间阅读了特里·伊格尔顿的《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阅读这本书之后,对于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对的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重新思考马克思的话语,也带给我了很多启示。伊格尔顿论证“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的时候他并没有采取“自言自语”、“自说自话”的叙事方式,而是直面人们对马克思的种种疑虑,一个一个地破解这些疑虑。他采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驳斥了反对马克思的错误观点,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当代价值。反驳的十个观点分别为:

一、马克思主义结束了;

二、马克思主义从理论上看也许还有些道理,不过一旦将其付诸实践,结果往往是无法想象的恐怖、独裁和暴政;

三、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宿命论;

四、马克思主义不过是乌托邦之梦;

五、马克思主义将世间万物都归结于经济因素;

六、马克思是唯物主义者;

七、马克思主义最为过时之处在于它过分痴迷于乏味的阶级问题;

八、马克思主义者倡导的是暴力的政治斗争;

九、马克思主义主张建立全面强大的国家;

十、过去四十年中,所有引人注目的激进运动都源自马克思主义以外的思想。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和东欧垮台以后,国际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怀疑,责难、误解、甚至任意对马克思主义加以歪曲、污蔑、恶意诋毁。面对当前世界错综复杂的国际金融、经济和政治危机的挑战,作者阐述了在当今的社会形势和时代背景下,马克思的真理性仍然存在,也并没有失去其当代价值。自《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到今天已经160多年了。今天的时代,比起马克思所生活的年代,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工业资本主义到“晚期”、“消费主义”、“后工业”或“后现代”资本主义的转变,产生了一系列显著的变化。传统的工业制造业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后工业时代——文化、通讯技术和服务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使得物质财富也极大丰富了,今天的贫困似乎也与原来意义上的贫困有了很大的不同,等等。这些问题,鲜活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使人们不得不面对它,不得不认识它。马克思对于当今社会还有什么意义呢?马克思主义具有当代价值是因为它具有人类性,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与人类理想是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的使命体现了人类的使命,它以自身的存在体现人类的存在。当代资本主义依然矛盾重重,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仅没有解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激化,表现在经济危机周期缩短,而且还有财政危机和倾向使用危机。社会主义优越性是无可否认的事实。苏东剧变只能说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不能说是社会主义的失败。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所以说社会主义的当代价值是十分肯定的。

在这本书中,特里·伊格尔顿从世界范围特别是从资本主义社会来阐述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对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当今社会的重大意义不仅在于其对资本主义制度全面彻底的揭露,还在于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对当今社会同样适用。该书进一步阐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运作市场经济体系的可行性,同时还为马克思主义与可持续发展找到了一个极佳的契合点,对当下的经济建设工作有着深远且具可操作性的参考价值。特里·伊格尔顿作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员,特里·伊格尔顿以他对资本主义的了解和多年身在其中的体验以独到的视角来诠释他的观点。对于“马克思主义结束了”这一错

误观点,作者认为“作为有史以来对资本主义制度最彻底、最严厉、最全面的批判,马克思主义大大改变了我们的世界。由此可以断定,只要资本主义制度还存在一天,马克思主义就不会消亡。只有在资本主义结束之后,马克思主义才会退出历史的舞台。而从近些年的情况来看,资本主义看上去迅速衰败的迹象并不明显。今天,大多数马克思主义的批评者都对此表示认同。不过他们宣称,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早已不是马克思当年描绘的那个样子了,如果不与时俱进,马克思的思想就会失去价值。在认真地审视这样的说法之前,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马克思本人是十分清楚资本主义在不断发展变化这样一个事实的。资本主义不同历史阶段的划分更是来自马克思主义:商业资本主义,农业资本主义,工业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金融资本主义,帝国资本主义等等。既然马克思早已洞察了资本主义不断变化的本质,最近几十年中资本主义的形态变化又怎能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可信度呢?另外,马克思本人曾经预言工人阶级数量的锐减和白领工人的增加(稍后我们将谈到这一点)。他还预见到了所谓的全球化——一个真正思想陈旧的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而且,马克思的这种“陈旧”恰恰是他的观点仍然适用于当今世界的关键之处。”这一点便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是显而易见的。特里·伊格尔顿指出:“就像马克思曾经预言过的那样,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财富分配不均已经大大加深。今天,一位墨西哥亿万富翁的收入相当于一千七百万最穷困的墨西哥人收入的总和。”资本主义创造的财富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多,但付出的代价也是惊人的,现在资源匮乏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资本主义的‘杰作’”。从作者的回答中,我们很容易看出与,特里·伊格尔顿是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资本主义的“内在逻辑”,并以当代的事实来说明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马克思主义是具有其当代不可替代的价值的。

马克思生活的时代过去了,但马克思思想产生影响的时代并没有结束,没有人敢肯定马克思在未来的影响并不比现在大。其实马克思的理论价值远不止这些。在资本主义占据主导地位的今天,马克思主义依然可以带领我们认识当下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如果我们带着现实问题去重温马克思、恩格斯的话,仍然可以很容易从中获得启示。所以说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仍然是不可小觑的,特里•伊格尔顿在书中也明确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而在当代形势下我们也仍然可以感受的到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第四篇:《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后感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后感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后感

一、马克思主义在新世纪的复活

1999年的秋天,英国广播公司通过国际互联网开展了评选“千年最伟大思想家”的活动。卡尔·马克思位居第一,被评选为即将过去的一千年里最伟大、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千年伟人”。爱因斯坦、牛顿和达尔文、康德、尼采等人紧随其后。有的投票者写道:“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运作模式作出了最好的分析。由于资本主义在20世纪末实际上已成为全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制度,他的思想学说对于帮助我们认识当今世界,仍极具重要意义。”英国《观察家》杂志曾发表评论感慨地说:“自从20世纪柏林墙倒塌起,很多资产阶级学者就不断宣称马克思已完全与时代无关了,可是资本主义固有的危机的不断爆发却又把马克思带回历史舞台。”(转引自顾海良主编《马克思主义如何改变世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73-174页)

2005年7月,英国广播公司(BBC),在《我们这个时代》栏目中,开展了一项题为《谁是现今英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哲学家》的调查,结果马克思的得票数远远超过休谟、康德、柏拉图等人,荣登榜首。栏目主持人布拉格宣布说:马克思当选为最伟大哲学家有诸多因素,但是能够解释一切的理论是他夺冠的最重要原因。(同上,第16页)

2005年8月22日,《明镜》周刊刊登题为《多数德国人认为马克思主义仍有现实意义》的封面文章,在国内外引起轰动。该周刊记者问不来梅大学劳动和经济研究所所长鲁道夫·希克尔和柏林自由大学历史学家保罗.诺尔特:为什么马克思的思想和著作现在还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希克尔的回答是:作为社会理论家,马克思揭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规律以及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模式,并勾画出一个现代社会发展的远景。这些在过去都非常吸引人,现在仍令人神往。这两位学者都认为:马克思改变了世界。(同上,第16页)

2008年12月10日,在马克思纪念图书馆成立75周年的纪念活动上,英国伦敦大学戈德史密斯学院政治学教授戴维·麦克莱伦致辞说: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人们对经济和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人们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也随之更为客观。大家已经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资本主义作出了最为有力和深刻的分析。(同上,第13页)

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时,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方受到了广泛的质疑,马克思和他的《资本论》热销了。在德国,专门出版学术著作的卡尔一迪茨出版社经理称,2008年10月的头3个星期,《资本论》售出417本,1—10月售出1500套,是2007年全年销量的3倍,是1990年销量的100倍。购买者以20—25岁的年轻人为主。在德国,《资本论》成了2008年圣诞节最佳的礼物。因为金融危机而焦头烂额的时任德国财政部长的施泰因布吕克,开始阅读《资本论》,他在接受《明镜》周刊采访时说,“通常情况下,大家都承认马克思理论的相当一部分是不错的。”德国马克思故居展览馆馆长比特里克斯则说:“我记不清听到人们这样讲了多少次:‘这个人是对的’。”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斯在读完《资本论》之后发表评价说,长久以前,马克思就窥探到了资本主义的运转之道。(同上,第41、174页)

路透社专栏作者贝恩德在《卡尔·马克思和世界金融危机》的文章中指出,我们熟悉的资本主义正在死亡,现在有一种共识正在达成,即资本主义需要在21世纪得到全面修正以拯救自身,马克思对不受约束的资本主义的批判正在得到确证。美国《每月评论》杂志编辑埃伦·克米辛斯·伍德,在他的《回到马克思》一文中指出:“我们现在所处的历史时刻是回到马克思最佳、最合适的时期。”他认为,今天全球化或普遍化就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资本逻辑发展的结果,这个逻辑就是积累、商品化、利润最大化和竞争的逻辑,而且它们几乎已经渗透到了人类生活和自然本身的所有方面。所以,伍德认为,马克思的学说比以往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因为马克思比任何人都更有效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规律。无独有偶,在伍德之后,美国《纽约时报》也发表了名为《回到马克思》的长文,该文引用了美国某证券交易所领导人的一段话:“我长期待在华尔街,我越来越相信马克思是正确的。现在我绝对相信,马克思的方法是理解资本主义的出色方法。”(同上,第41-42页)

二、伊格尔顿的《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值得一读

就在这种背景下,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文学理论家、文化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教授的《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问世了,再一次地表明了在西方力挺马克思主义的力量还存在着,并且还很活跃。《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的中译本由国内的新星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作者特里·伊格尔顿1943年出生于英国曼彻斯特附近的一个爱尔兰工人移民家庭,后任曼彻斯特大学文学理论教授、兰开斯特大学教授,2009年在美国圣母大学担任一个五年的客座教授。特里·伊格尔顿在西方理论界影响极大,“以至于有人把他和美国的詹姆逊、德国的哈贝马斯并称为当今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三巨头。”(薛稷《伊格尔顿:培育社会主义“新人”的文化政治批判》,载乔瑞金等著《英国的新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93页)伊格尔顿在他的著作中始终“认为马克思主义不只是一种解释工具,而应当是批判和摧毁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指南。”(同上)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包括英文版前言、正文10章、结论三大部分。

作者在《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英文版的出版前言中有一段话说得非常好:“与政治家、科学家、军人和宗教人士不同,很少有思想家能真正改变历史的进程,而《共产党宣言》的作者恰恰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建立在笛卡尔思想之上的政府,用柏拉图思想武装起来的游击队,或者以黑格尔的理论为指导的工会组织。马克思彻底改变了我们对人类历史的理解,这连马克思主义最激烈的批评者也无法否认的事实。就连反社会主义路德维希·冯·米塞斯也认为,社会主义是‘有史以来影响最深远的社会改革运动;也是第一个不限于某个特定群体,而受到不分种族、国别、宗教和文明的所有人支持的思想潮流’”。(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第2页)

作者着重从十个方面(共十章),也就是西方反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的十个观点入手,逐一进行了剖析。作者在第一章有句话很有哲理:“只要资本主义制度还存在一天,马克思主义就不会消亡。只有在资本主义结束之后,马克思主义才会退出历史舞台。”

本书的《结论》虽然文字很短,但内涵很丰富。作者在《结论》里,提示的观点很精准、很辨证,这些观点对于我们这些五六十岁的、年轻时就做过理论工作的人极有启迪意义,消除了我们过去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比如作者写到:“他(指马克思,下同)把社会主义视为民主的深入,而不是民主的敌人”,显然马克思并不认为实行民主仅是资本主义的特权,而我们过去对民主怀有疑虑,甚至恐惧;“他认为有些革命可以用和平的方式取得胜利,也丝毫不反对社会革命”,显然我们过去误把马克思主义仅仅理解为暴力革命,把阶级斗争推崇到了极致,而把改良斥为“阶级立场不坚定”,这是一种偏见;“他的理想在于休闲而不是劳动”,“他慷慨地赞美中产阶级,并将社会主义视为自由、人权和物质繁荣伟大遗产的继承者”,显然马克思对普世价值、普世思想是完全认同的,对发展中产阶级是赞同的。作者在《结论》部分的观点,对当今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有参考价值。

作者在分析了马克思的著作中关于生态的一系列论述后,指出“维多利亚时代的思想家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惊人地预言了现代环保主义”,(第224页)认为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对人类的贡献鲜少有人比拟。

三、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质疑

西方拒斥马克思主义的声音从未断过,“过时论”也一直存在,今后还会存在,我们要正视并力求回答这种论点。笔者的看法是:

第一,反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人,是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个革命家。反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人,主要是这是这些人的阶级立场和阶级意识所决定的。因此,今后仍然会有反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力量,对此我们不必大惊小怪。

第二,“过时论”是一种机械的、僵化的看待马克思主义的论点。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人理由是说马克思的学说,特别是《资本论》回答或者解释不了今天世界出现的新情况、新成果。马克思没有看到电子计算机技术、宇航技术、3D打印机技术等,也没有见过WTO,那决不是马克思主义错了,而是我们自己太教条主义了。持有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人,是因为他们没有把握马克思主义自身具有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的理论本性,反而把马克思主义看成了千古不变的“教义”和固化的原理、现成的历史药方。任何思想智慧,一旦成为僵化的教条,特别是政治的符咒,就会丧失生命力,甚至成为思想的束缚、进步的障碍。在当今中国,尤其需要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自有的逻辑关系和科学方法论的力量,并活用到社会现实之中,这样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尊重。

第三,马克思主义吸收了人类优秀思想和文化的成果,形成了自己系统的、独立的思想体系,因此它是一种学术和思想流派,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绝不会有人诋毁而失去历史价值、思想光辉。资产阶级的政客和学者诋毁、嘲讽马克思的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既有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的原因,也有对学术经典的无知与偏见。他们在抹黑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的同时,也一定要攻击作为思想家、批评家的马克思及其学说。在人类思想史上,马克思的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思想和学术的流派,其理论魅力、思想力量和社会实践价值都不是一般的学术流派可以相比的。马克思主义在人类思想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一种学术或思想的流派至今仍在西方思想界有众多的信奉者,当然其中许多马克思主义者也在发展马克思主义。从这个角度上看,马克思主义作为学术和思想的流派,就根本不存在“过时与不过时”的问题。如果马克思主义过时了,为什么总在社会、经济或文化出现重大变化或现象时,会有一些人提及马克思主义呢?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学说的生命力是客观存在的。近年来,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热有所升温,这是不争的事实。“现存的就是合理的”,因此我们得不出这样的结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第四,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意识形态之准则,这是政党的权利,任何国家、任何政党是没有理由对此说三道四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执政党的指导思想,但不能因此在学术的思想流派方面,成为只允许一家独尊的理由。著名学者余英时是个非马克思主义者,但他也承认“马克思在西方史学影响很大,但只是千百家之一,并未定于一尊”。(《余英时探访录》,访谈者陈致,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42页)如果承认马克思主义也是一门学术,那么,学术民主、学术平等的规则也对马克思主义适用的:马克思主义的某些论点、结论是可以探讨和争鸣的;对马克思主义解读、引申的文字也是可以不问其地位而进行平等讨论的。因为这是弄懂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之必然的要求,否则人们仅靠被动“灌输”,岂能发展马克思主义?

在本文结束前,我想引用三位学者的话:一位是20世纪中叶西方著名的经济学家,同时也是一位顽固的马克思经济学的反对者约瑟夫·熊彼特;第二位是当代西方著名马克思主义学者、法国人汤姆·洛克曼;第三位是当代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海尔布隆纳。

熊彼特在感叹于马克思经济学的“伟大”时曾说:

大多数智力或想象的创作,经过一段时间,短的不过饭后一小时,长的达到一个世代,就完全湮没无闻了。有些却不。它们遭受了晦蚀,但是又复活了,不是作为文化遗产中不可辨认的成分而复活,而是穿着自己的服装,带着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自己的瘢痕而复活了。这些创作,很可以称之为伟大的创作——我们的定义把伟大和生命力联结在一起,是没有弊病的。按这个意义来说,伟大这个词无疑适用于马克思的道理。(〔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9页)

汤姆·洛克曼说:

马克思是现代世界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马克思的理论和其他所有理论一样,都是可以讨论和批判的。马克思深刻关注其所处的历史时刻,他活动于十九世纪下半叶,那个时代的世界同今天相比有着巨大的差异。正如人们所理解的那样,马克思的理论是建立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基础之上的。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倘若马克思今天仍然活着,他一定会修正自己的论点以反映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变化。这种想法不仅是合理的,也是符合马克思本人的信念的。尽管马克思的理论应该得到修正,但是简单认为它们已经过时或者应该摈弃的想法是荒谬的。恰恰相反,只要经济因素在人类生活中扮演主角,马克思的理论就仍然非常重要。(〔法〕汤姆·洛克曼《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中译本前言”第1—2页)

海尔布隆纳说:

我对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是什么的分析所持的态度要更肯定得多,不管这种分析在说明资本主义将变成什么方面有什么问题。这个从简单商品开始的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分析,我认为是我们所曾见过的最值得注意和最发人深省的敏锐思维之一,我常把它同柏拉图和弗洛伊德的学说相比,它是完全当之无愧的。这种分析的洞察力是马克思主义的独特的,也许是最突出和最不朽的成就。(〔美〕海尔布隆纳《马克思主义:赞成和反对》,第62页,中国社会科学情报研究所,1982年)

海尔布隆纳还指出:

只要资本主义存在着,我就不相信我们还能在任何时候宣布他关于资本主义内在本性的分析有任何错误。(同上)

第五篇: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后感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后感

作为一名理科生,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马克思并没有太多了解。尽管书中还有很多东西我并未真正地读懂,但是,我觉得这本书使我发现了一个崭新的,从未接触过的世界。在那个世界,有人在为全人类的未来而思索,奋斗,呐喊;有人以深远的目光回顾历史,又探进未来;有人坚定地拥护和捍卫着自己的信仰……

在本书中,特里.伊格尔顿针对当前西方世界的十个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行了反驳。作者在前言中说到,自己并不像那些狂热强硬的左翼分子那般,全盘吸收而不加自己理解。他对马克思的某些观点仍持保留意见。他并未因马克思伟大的思想而人云亦云,相反,他对自己的言论与思想负责。这点让我十分感动。

下面我摘录几点来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第一章讨论的问题是,当代反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结束了,马克思主义在今天的后工业化西方社会中毫无用处。但作者认为,过时的恰恰是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缺陷阻止了其发展,它已经成为了人类进步的绊脚石。随着经济全球化,大量加工业被外包给“欠发达国家”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地区,让一些鼠目寸光的西方人误以为重工业已经从世界消失。可是,世界的不平等反而愈加严重。在西方国家马克思主义的失势,是因为它所对抗的资本主义不但没有消亡,反而变本加厉。所以这个时候,人们最需要的恰恰就是追求变革的决心,只有做到“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才能明白这“不可为”是否真的不可为。

我想,在追求真理的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批判、怀疑和阻挠。但我们都不该轻易地放弃。既然是使命,是自己的信仰,就该坚定不移的执行。就像《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的瞿恩那样,为了坚守自己的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信仰,英勇就义。他的生命画下了句点,精神却长留人间,影响着后代无穷。

在第二章中,当代西方反马克思主义又提出,马克思主义一旦付诸实践,结果往往是无法想象的恐怖,独裁和暴政。但在作者看来,在社会主义国家看到的这些在资本主义国家早期也出现过,这是在低水平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建设所必然引起的。马克思本人从来没有设想过会在穷国实现社会主义,也没有想过社会主义会在一个国家单独实现。在物质贫乏的条件下并非不能建设社会主义,但问题是如果没有必要的物质资源,社会主义会扭曲变形,最终变成斯大林主义。马克思本人反对死板的教条、军事恐怖、政治压迫和独断专行的国家权力。

我的感想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要遵循客观规律。否则,像斯大林主义或是文革期间,社会发展必将倒退,人民的生活必将受到冲击,距离社会主义的道路也会越来越远。

在第六章中,反对者们说,马克思是唯物主义者,他认为除了物质,什么都不存在。他对人类精神层面毫无兴趣,且极端蔑视宗教。马克思主义完全无视人性中那些最可贵的东西,因此也不难理解斯大林这样的马克思主义信徒们所犯下的暴行了。而作者说到,有无数的事物既不属于物质生产,也无法归结为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并非涵盖一切的终极理论。诚然,马克思经常谴责道德规范。然而,他所谴责的是那种忽略物质因素,赞成道德因素的历史研究。他谴责的不是道德,而是道德主义。

这一章的内容对我来说显得尤为晦涩难懂,书中的很多哲学概念对我来说相当陌生。但是,书中对于马克思唯物主义内涵的一些阐述仍能给我一些启发。书中对主观能动性的一些阐述,现实与精神、意识的关系,让我认识到,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发展都是离不开人的。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实践与创造。

……

书读完了。也许我的一些观点尚显得幼稚或是有失偏颇,但这是我向马克思主义,向着哲学的殿堂迈进的珍贵的一小步。我将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深入地学习马克思哲学理论,拓展我的视野,提升我的精神境界。

商学院工商管理大类一班

2014141084130

张婷

下载《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克思概论论文-《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后感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后感 一、图书信息 作者:(英)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 译者:李杨 任文科 郑义 出版社:(中)新星出版社 第一版;(英)耶鲁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8月8日......

    《马克思是对的》观后感

    观看有理论深度,有时间温度的通俗理论对话类节目《马克思是对的》第二集《洞悉世界的眼睛》和第三集《不朽的资本论》,让我对马克思思想的起源,他著书的经历有了深入的认知和敬......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后感19世纪至今,世界从政治、经济、军事、格局,到意识形态领域等方面,发生了很多变化,19世纪40年代卡尔·马克思和恩德里希·恩格斯创作了《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是对的》观后感

    《马克思是对的》观后感 观看有理论深度、有实践温度的通俗理论对话类节目《马克思是对的》第二集《洞悉世界的眼睛》和第三集《不朽的〈资本论〉》,让我对马克思思想的起源,......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书笔记

    2008012641 韩思斯经87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对的》读书报告 一、前言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讲述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本主义内部的各种痼疾纷纷显露。从城乡差距、贫富不......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有感(范文模版)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有感特里?伊格尔顿教授所撰写的《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为什么能风靡世界,深受中国读者青睐?我想主要是因为他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对否定和反对马克思......

    马克思读后感

    读《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有感 读了毛泽东的 一文后,不仅使我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有了更深的了解,为更全面的读懂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准备, 而且对于我......

    马克思读后感

    系别:外语系学 号 :姓名:高文君 20100201344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 浩瀚的宇宙,数千年来经过无数科学家和感兴趣的仁人志士的探索和不断后,宇宙仍是一个人类未完全解开的谜。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