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昆明扩大社会保险费征缴面难点与对策
昆明扩大社会保险费征缴面难点与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本身的价值越来越重视,使得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昆明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改革一直在摸索中前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社会保险费征缴面的扩大就是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
一、扩大社会保险费征缴面的难点
近几年,昆明城镇社会保险费的征缴面在不断扩大,社保费收入保持了快速增长,近5年来平均年增长率超过15%。但是从统计数据看,社会保险费实际征缴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昆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综合参保比例超过90%,而其他非公经济单位参保比例不到40%。而以人数比例来看参保水平更低:2003年昆明市个体工商户人数为32.39万,同年参加养老、工伤和生育保险的个体工商户人数为5.87万,比例仅为18.1%。城镇部分外商投资企业、大部分私营企业、个体经营者没有纳入社会统筹范围,或是仅纳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中的一项。而这些单位一般经济效益好、职工工资高、有比较强的缴费能力。同时,非公有制经济所创造的GDP占全市GDP的42%,从业人员超过50万,所以扩大社会保险费的征缴面可行也是必要的。而存在的困难主要有:
(一)对社会保险认识上的问题。一些用人单位和职工不了解社会保险的法律政策,往往同商业保险混为一谈,错误的认为参加了商业保险就等于参加了社会保险,对于两者之间的性质、原则、保障水平上没有正确的认识。另外,有的用人单位对于社会保险在稳定职工队伍、增强员工归属感和积极性方面的认识不足,认为参加保险会提高企业的人工成本,降低企业经济效益使得参保热情不高。
(二)管理和制度上的缺陷。昆明由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办理统一的社会保险登记,再加上劳动就业机构和医保中心共同进行社会保险费的核定。由于征管户数日益增多、征管质量的提高,现有的工作人员相对不足,同时存在信息化水平不高、工作效率的问题,造成对参保单位、职工人数和工资水平的核定存在很大的滞后性,对收费率难以及时确定,造成即使单位有参保热情,经办机构却无法及时给予其参保权利的情况出现。而地税部门作为征收部门就无法对其征收社保费。另外,这些社保经办机构承担了社会保险的全部的基础性和事务性工作,除了征收由地税来管以外,前期的社保登记、企业及个人账户的建立、缴费申报的审核以及后期的缴费情况的汇总、记账和稽核,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得这些社保经办机构要么有心无力,要么要考虑自身的利益,无法对扩大征缴面工作做到全力的支持。
(三)非公有制经济单位人员结构问题。目前,在非公有制经济单位职工中,农村人口占有比较大的比例。云南省规定签订3个月以上劳动合同的农民工要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而部分农民工已经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不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造成同一单位的同事,相邻经营的同行执行不同的养老保险政策;有些经济单位对于临时用工都不签订劳动合同,对很多农村人员,个体私营企业没有依法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以各种理由不为其办理基本养老保险。
(四)非公有制经济单位人员的流动性问题。由于非公经济从业人员一般具有很大的流动性,给社保工作管理带来困难。这些单位的业主和职工对参加社会保险形成的报酬形式认可度都较低,双方都宁愿现金支付,且由于现有的个人账户缺乏灵活性和可移动性,使得人员即使在本地的工作岗位流动都可能续保困
难、不能随着人员离开参加社保单位进入不参保单位而移动,造成经济单位主体和职工都对于参加社会保险的积极性不高。
二、扩大社会保险费征缴面对策
(一)在没有相关强制法规出台的前提下,现在首要任务是加大社保的宣传力度。在社会保险费的五个费种宣传中要突出重点费种,即把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扩大作为五个费种中的重点。2003年全国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3680亿元,社会保险费总收入4882亿元,养老保险费所占比例为75.3%;同期,昆明市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为10.17亿元,社会保险费总收入17.03亿元,养老保险费所占其比例仅为59.7%,比全国的比例低了15.6个百分点。可见昆明市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收入水平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来说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考虑到人口老龄化给养老保险基金带来的压力和将来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重点加强基本养老保险的宣传以加大其收入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加强宣传,要使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员工充分认识到对于维护自身权益的好处和必要性。由于非公有制经济单位成员中以中青年为主,他们对社会保险普遍忽视和规避,要用各种宣传使他们认识到劳动风险存在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参加社会保险以分散这种风险是他们应有的权利。在宣传中,要发挥新闻媒体、社区组织、社保主管部门和其他宣传部门的作用,还可以在街道、社区开设社会保险咨询站点以开展咨询服务等。同时,在进行宣传工作时注意要根据人们关注的疑点、难点问题做出相应的侧重宣传。可以印制对应的具有启发性的宣传手册,专门去回答那些疑难问题;还可以借鉴商业保险的宣传方式以提高人们参与社会保险的积极性,实现“自发性”扩面。
(二)社保经办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社保工作人力、财力的投入,尽可能避免因人员和效率问题造成扩面的瓶颈。一般正规的经济单位都愿意参加社会保险,即使是非公有制经济单位中的那些规模小、很不规范的单位或个人也有比较高的参保热情。要满足他们的参保愿望,要求处理社会保险的登记、核对工作的相关部门真正重视社会保险费的征缴面扩大问题,了解到其紧迫性与必要性,对自己负责的相关工作要有更大的投入。要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在必要时适当增加相关人员以取得效用的最大化。社保经办机构要提高服务质量,通过设立专门窗口、网点以完善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要保证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在参保手续、各种咨询等方面的快捷、简便和准确。同时,要加快征管核定系统的信息化,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来配合工作。另外,在社保局、劳动就业机构、医保中心、财政相关部门、地税局以及相关银行之间要加强联系和沟通,及时地反映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求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需要提到的是,政府应该对社保工作给予重视支持。当处理社会保险的登记、核对工作部门确实由于资金问题无法提供更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满足社会需求时,政府就必须考虑如何去支持社保工作,能否在财政资金上给予更大的支持。
(三)健全社会保险制约机制。规定用人单位使用劳动力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将规范企业行为、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作为扩大征缴面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设立由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和个体、私营企业人员组成的社会保险监督委员户,监督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和社会保险参保情况。同时,要加强对社会保险登记的监督检查,负责社会保险登记核定的相关部门的监察机构应定期对社会保险登记情况进行监察。劳动与社会保障厅还可以会同统计部门,按照社会保险的相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参保范围对参保数字进行分析研究,保证实际参保人数与应参保人数的统一。另外,《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中规定对参保单位要每年进行一次年检。为了保证年检质量,对于所有应参保单位要进行逐一检查。当发现没有进行社会保险登记的单位时,除了按照条例的规定给予经济处罚外,还可以采取一些相应的行政措施加以限制,强令其参保。如税务机关不供发票等。对于新设立的经济单位,可以要求工商部门配合,让其要办理参加社会保险手续后才能到税务部门和其他部门办理相关手续等。同时,地税机关在进行纳税评估时,可以将缴费情况也作为一项评估参数,促使企业为了提高知名度和信誉度而有更高的参保热情。
(四)对于非公有制经济中人员流动性阻碍扩面的问题,要对相关政策进行灵活变更。相关部门应该考虑建立一种灵活的、可以携带的个人账户式的社保制度,以便使尽可能多的非农就业人口、新增劳动力参加社会保险。对于那些城镇农民工的养老保险,由于其流动性大,可以通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转移接续其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使他们能长久的存留在养老保险计划之内;另外,对于农民工中长期稳定在城市就业者,可长期保留其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待其达到退休年龄时同城镇职工一样计发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对于短期进城务工后返回农村的农民,可以一次性结清发还个人账户储存额,终止社会保险关系。■
第二篇:当前社保费扩面征缴难点调查与思考
当前社保费扩面征缴难点调查与思考
党的十七大和十一届人大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二次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五有”目标,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大新目标体系之中。十一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又将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因此,认真思考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和日益高涨的民众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下,建立和完善一个全面、系统、适度、公平、有效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分享到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成果,从而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等问题,是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一届人大会议精神的最具体表现。由此看出,社会保险费扩面是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和制度的需要,是社会保险的发展方向。从基层征收局的实际看,社会保险费扩面的主要对象是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非公有制经济的从业人员。近期,笔者对县域非公有制经济实体社保费扩面情况进行了走访调研,现就扩面推进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如下想法。
一、当前社保费扩面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社会保险认识上的问题
(1)企业追求生产(营业)成本最小化,不愿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法人对社保费认识不足,主观不愿为员工入保。出于降低经营成本考虑,大多个体、私营企业老板根本不愿为员工买社保。县里个体、私营企业较多,他们大多个体员工都没有入社保为由,不愿为这里的员工入社保。且抵阻情绪很大,明确表示,别的地方没搞这里也无法搞。有许多个体、私营企业,老板认为给员工的工资就包含了一切费用,要入保就从员工工资中扣。而扣员工工资,员工也不愿入保了。
(2)员工追求眼前既得利益,关心的是当前生活,顾不上考虑将来生活,不想缴纳社会保险费。
低工资群体不愿参保。以餐饮服务业为例,员工工资不高,大多都在800元左右,多数来自农村,吃的都是青春饭。他们认为自己还年轻,参不参加社会保险无所谓,对参加社会保险根本没有一点认识。要入保,老板不愿承担;从员工工资中扣,员工大多都是临时思想不愿入。不愿舍弃既得利益,缴保险,干脆声明,自己不参保。
另外,外来务工人员参保的积极性也不高。他(她)们一怕参保后受到制约,二怕缴保险的钱将来带不走,即使能带走也只能带自己缴纳的部分。因此,外来务工人员大多要求老板增加工资,一般不提缴纳社会保险的要求。
(二)管理和制度上的缺陷。由于征管户数日益增多、征管质量的提高,现有的工作人员相对不足,同时存在信息化水平不高、工作效率的问题,造成对参保单位、职工人数
和工资水平的核定存在很大的滞后性,对收费率难以及时确定,造成即使单位有参保热情,经办机构却无法及时给予其参保权利的情况出现。而地税部门作为征收部门就无法对其征收社保费。另外,这些社保经办机构承担了社会保险的全部的基础性和事务性工作,除了征收由地税来管以外,前期的社保登记、企业及个人账户的建立、缴费申报的审核以及后期的缴费情况的汇总、记账和稽核,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得这些社保经办机构要么有心无力,要么要考虑自身的利益,无法对扩大征缴面工作做到全力的支持。
二、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不能保障社保费征缴工作的有序进行。
(一)征缴范围不明确,征缴的法律依据不充分。按照国务院院颁布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征缴范围是: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规定的城镇企业仅仅是县城、建制镇规划区范围,还是包括建制镇辖区内所有的企业,这个范围至今仍不明确。
(二)政策规定各地不一致,参保人劳动权益得不到保护,使部分已参保人对劳动社保失去信心。灵活的劳动用工制度,提供了广泛的劳动力市场,但由于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征缴基本上是各自为政,征缴基数的确定都是统筹区域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职工工资水平确
定,地区间的不平衡现象严重,参保人员只能在当工作地参保,跨区域异动后,社保关系转不出,就是个人部分能够转出,对方也不能受,参保还得重来。现行的社保政策不能为已参保人员提供持续完整的服务,因此,相当多的缴费人以合法的利益得不到保护为由而不参保。
(三)处罚措施不力,强制执行难以到位。《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26条规定“缴费单位逾期拒不缴纳社会保险费、滞纳金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税务机关申请人民法院依法强制征缴。”毫无疑问,这一规定是为了强化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的力度,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当要求执法部门对欠缴费用的业主进行强制执行时,往往得不到积极、主动的协助。由于目前还没有强有力的、统一的法律对社保进行规范,现有法规法律约束力不强。所以社保部门对部分企业不愿参保或长期拖欠社会保险费、漠视职工基本社会保障权利的行为,也只能是无可奈何。
四、征管体制不顺,地税社保费征收任务压力较大。税务机关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协调存在问题,目前,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税务机关双重管理的模式缺乏效率。政府对税务机关的考核,只有一个就是征收任务,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从自身利益出发,在少数企业核实征缴基数时片面追求数量,不注重质量,核实的数额不准确,企业不能接受,又不得不重新核定,影响了正常的征收工作。
二、解决社保费扩面中的问题对策
(一)加强宣传力度,增强企业与职工的参保意识。
社会保险费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单位不能只看到本单位的眼前利益,而不看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引导他们从讲政治、保稳定的高度,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来认识社会保险费制度的重要意义,提高他们的社会保险意识。
广泛宣传,加强监督。各级宣传部门要组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社会保险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增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的法律意识。各级工商联和个体协会要向民营企业及个体从业人员进行扩面工作宣传,促使其尽早参加社会保险。对拒不参保的用人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予以公开曝光。
(二)加强法制建设,积极推动社会保险立法 应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体系,明确征收范围,统一缴费标准,实行全国统筹。在此基础上再实行社保费改税。《社会保险法》尽早出台,将有助于从法律角度促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和提高社会保障能力,使社保费征收工作有法可依,使各级领导真正重视社保,使广大职工交得放心,有效地理顺参保难、缴费难的问题。
(三)提高服务水平,优化服务质量
社会保险费征缴费工作人员要从执法管理的角色转变为执法管理和服务双重角色上来,把纳税服务作为对纳税人应尽的义务,不要过分强调职业自豪感,不要摆官老爷作风,应把纳税人作为自己的“上帝”,真正树立法律意义上的平
等意识,强化“维护纳税人的权利和提高积极遵从度”的意识,同时开展纳税服务,应以税法为基础,以征税人主动服务为特征,征纳双方责权利相对称,为纳税人提供税前、税中、税后的全方位的纳税服务,如准确及时为缴费人登记个人缴费手册,要提供周到的政策咨询,帮助缴费人解决疑难问题,解决参保人的后顾之忧。特别是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方便纳税人,有效利用现代化网络为纳税人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实行“一窗式”服务,“一站式”服务,减少工作环节,降低税收成本
(四)加大检查查处力度
建议由政府牵头,县人民法院、劳动保障部门、地税局实行协调联动,加大执法力度,推进社保费征收工作有序开展。劳动仲裁、劳动合同鉴定等部门在工作中,要求各类企业在同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的同时,必须依法办理社会保险参保缴费手续。劳动保障部门同地税局一起,组成联合检查小组,对辖区内所有用工单位进行地毯式执法检查,要求未参保企业依法限期参保。对长期拖欠或拒不缴纳的,依法进行处罚,并移送法院强制执行。
(五)健全社会保险制约机制。规定用人单位使用劳动力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将规范企业行为、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作为扩大征缴面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设立由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和个体、私营企业人员组成的社会保险监督委员户,监督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和社会保险参保情况。同时,要加强对社会保险登记的监督检查,负责社会保
险登记核定的相关部门的监察机构应定期对社会保险登记情况进行监察。劳动与社会保障厅还可以会同统计部门,按照社会保险的相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参保范围对参保数字进行分析研究,保证实际参保人数与应参保人数的统一。另外,《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中规定对参保单位要每年进行一次年检。为了保证年检质量,对于所有应参保单位要进行逐一检查。当发现没有进行社会保险登记的单位时,除了按照条例的规定给予经济处罚外,还可以采取一些相应的行政措施加以限制,强令其参保。如税务机关不供发票等。对于新设立的经济单位,可以要求工商部门配合,让其要办理参加社会保险手续后才能到税务部门和其他部门办理相关手续等。同时,地税机关在进行纳税评估时,可以将缴费情况也作为一项评估参数,促使企业为了提高知名度和信誉度而有更高的参保热情。
(六)改革、完善制定相关配套政策,突破难点。
改革社保费征缴办法:新的征缴办法运作是:参保单位按工资总额和规定的费率计算,直接向地税社保费征收部门申报,一并交纳。个人应交的社保费由现时所在单位从个人工资中扣回;参保具体人员由缴费单位按在岗人数确定,并作明细申报以便个人帐户分录,对其中部分未参保的人员由单位在缴费的同时向社保部门补办参保手续。这既解决了现行“扩面难”的问题,使每个参加工作的人都纳入社会保障,又解决了因工作流动而中断交费的原参保人员恢复缴费,可提高征缴率,压缩欠费,增加社保基金收入;在参保人的管
理上,单位与个人应相对分离,个人参保后,不再是固定在某个单位的参保人,《社保证》(社保关系)随工作移动而动;在征收管理上,以“工资总额”为总控制指标,采取与企业所得税的进入成本的工资总额和用工申报、个人所得税的征税标准、税收日常检查和汇结算等结合起来,实行联动控制、管理。
第三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扩面征缴的对策探究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扩面征缴的对策探究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是党和国家实施的旨在保障广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问题的一项重点惠民工程,也是完善现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对于真正实现全社会的“老有所养、老友所依”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意义。但随着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深入开展,可以看到一些地区广大城乡居民的参保热情不高,观望心理严重,影响了这项重点民生工程的持续推进,如何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引导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保,笔者认为离不开以下几点:
一、多措并举促参保。一是以宣传教育促参保。要充分运用报纸、刊物、信息平台、网络、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逐步建立建成宣传工作的长效机制,实现宣传工作的常态化、动态化、制度化运行,让城乡居民真正理解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惠与好处,充分调动其参保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扩大参保覆盖面;二是以灵活收缴促参保。要坚持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寻求快速、高效、准确的保费收缴和待遇支付方法,为广大城乡居民保费收缴和待遇享受提供便利服务。三是提高标准促参保。出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补贴和待遇享受标准增长计划,并及时对外公布,充分调动广大城乡居民参保缴费的积极性。
二、强化队伍抓经办。要紧紧围绕“扩面、续保”目标要求,一是选派素质优良、业务娴熟的经办人员。本着“年龄调轻、文化调高、业务调强、经验调丰”的要求,采取交流、下派等多种方式逐步配强各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队伍。二是加强村(社区)经办队伍建设,逐步落实每个村(社区)固定一名乡镇(街办)干部专职从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经办和保费收缴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基层经办机构的经办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加大投入保经费。按照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场地、设施“六有”的目标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大经费投入,编制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经费预算报告,重点在区、乡镇(街办)、村(社区)场所建设、信息化建设、宣传培训、业务经办等方面增加经费预算,确保基层平台建设提档升级,在全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严控稽控强监管。一是组建专职稽核队伍。建立由人社、财政、民政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稽核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稽核计划,明确目标责任,确保稽核工作深入开展;二是信息共享、合力联动。与公安、民政、计生等部门定期核对死亡人员信息,及时停发死亡人员养老保险待遇,防止冒领、重领、错领等问题发生,确保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享受工作的公平、公正运行,营造积极有利的社会氛围。三是健全内控机制,健全完善业务运行、基金管理等内控流程,强化动态监管,严把政策关口,确保专款专用,坚决防范和化解基金管理风险,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安全高效运行,让广大城乡居民“放心、舒心、安心”,以达到促进扩面征缴的工作目的。
第四篇:谈社会保险费征缴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谈社会保险费征缴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阅读:[ 1715 ]次 发布时间:2011-4-13
社会保险费交由地税部门负责征收后,虽然覆盖面逐年扩大,收入逐年递增,但征缴工作中暴露出来不少问题;如企业拖欠费款,缴费基数不统一,扩面难度大等,都困扰了社会保险基金的征收。通过对我县企业社会保险费征缴情况进行的调查,归纳起来存在以下方面问题:
一、老企业亏损严重,缴费困难。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一些老企业如供销、基层粮站等,已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经济效益普遍下降,资金周转困难,企业甚至连年亏损,濒临倒闭,只靠出租房屋场地维持生计,确实无力按时缴纳社会社会保险费。
二、部分企业领导怕“税”不怕“费”,不愿缴纳。即使有能力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由于企业领导对社会保险不重视,缴费意识淡薄,尽管征缴人员多次上门催缴,企业还是我行我素,能拖则拖、能欠则欠,只讲权利,不讲义务。即使这样,政府为了社会的稳定,还要发放这些单位的社保金,企业不缴钱职工也能领到保费,何乐而不为?
三、破产转制企业欠费难以追缴。按规定企业破产清偿债务时,首先是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然后才是其它债务,但在实际工作中,要么企业早已无资产可变现处理,要么企业借改制之机,采取多种手段逃避缴纳欠费,使缴费落空,缴费无从谈起。
四、法制不健全,执法依据单一。社会保险征收发展至今,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地税部门对拖欠社会保险费的企业难以采取有效法律措施,缺乏强硬的征缴手段。同时地税部门在社会保险费的征收、管理、稽查等方面执法的主体地位不够明确。
五、挤占挪用社会保险费现象严重。不少企业在发放职工工资或在承包期间,都按国家规定代扣了职工个人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对扣缴的保费,企业以经济效益差为由不向地税部门申报缴纳,甚至挪做它用,极大地损害了职工的利益,影响了职工参保的积极性和社会的稳定性。
六、权责划分不清。从现在的征管情况来看,社保部门负责管理,地税机关负责征收,很容易造成部门之间的扯皮,出现了权责不对等现象。正是以上机制造成了在社会保险费的征管过程中,只能在“征”字上下工夫,想在“管”字上完善,显然力不从心,以致形成地税机关在缴费人的心目中只是负责代征社会保险费的错误印象,这在挫伤了地税部门的征管积极性的同时也降低了执法威信。
七、地税机关重视程度不够。近几年来,因为破产改制企业一次性大数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等原因,使得每年下达的征缴任务都能够完成。这样也就助长了征收机关的“轻敌”思想,形成了领导只关注征收数量不关心征收质量,一线管理员重税轻费、费源不清、业务不熟、坐等上门缴费的现象一定程度存在。
八、管理办法有待改善。现行的《条例》规定:只要职工个人负担部分的社会保险费缴足,不管企业负担的部分缴没缴足,职工都有权利领取社会保险金。因此,职工主动督促企业足额缴纳保险费的原动力不足,滋生了一些单位领导拖欠社保费的思想。
九、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够广泛。现在只覆盖了企业及其职工,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其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均未纳入社会保险范围。此外,一些已被纳入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的用人单位却不参加保险统筹,特别是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参保、扩面工作的困难很大,成为当前社保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十、社会保险费的缴费基数核定不实。按照现行规定,参保单位必须于每年年初向社保经办机构提供应缴费人员名单和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按月向社保经办机构申报。但在实际征管中参保单位主动办理申报的极少,更谈不上严格按照实发工资总额进行申报,许多企业往往故意压低缴费基数,造成了社保经办机构只是简单的按照最低标准核定应缴基数,而地税机关在征收过程中又是按照社保部门传递的征缴计划进行征收。这就直接导致了社保金征收总量的减少。
当前,要解决好上述问题,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激励机制和目标责任制,改变“费软税硬”现象。对企业实行目标管理,把社会保险费是否足额上缴作为企业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对于拖欠职工保险费的企业及其领导年终不得评选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并给予适当的经济处罚。对地税部门内部也要加大目标考核力度,实行责任追究,坚持“税费并重”,将社保费的征收落实到每一个税管员身上,税务管理员对参保企业经营情况、费款的征收、欠费的追缴情况,要深入进行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完不成征收任务的有关人员,应严格实行责任追究。
二、完善监督机制,实行相关部门联动。对欠缴、少缴费的企业要采取制约措施,即在征地建房、车辆购置、奖金发放、招待费开支等方面予以限制。另外,工商、税务、审计等部门对这些企业年检时,必须督促企业依法足额缴费,将此作为年检的一项前置条件。
三、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企业缴费氛围。针对社保工作覆盖群体多的状况,地税机关和劳动部门,要采取多种宣传措施,加大社会保险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企业领导和职工的认识。首先,要提高企业领导的缴费认识,使其明白参加社会保险不仅是法律赋予每个职工的权利和义务,更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其次,要提高企业职工的参保意识,督促企业及时参保,按时缴费,使参保和缴费变为企业应尽的义务,自觉的缴纳。
四、加大清欠力度,减少欠费。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职工工资发放情况,将企业划分为有能力缴费、有部分能力缴费和暂时无能力缴费三类进行管理。对有能力和有部分能力的欠费企业,要进一步采取法律手段强制实施征收。对效益较差,但有能力发工资的企业,要限期追缴。对停产和已宣布破产的企业,要严格按照固定资产变买抵债程序和破产程序,落实资产变现,用于补充企业欠缴的社会保险费。
五、重新界定相关部门的权限,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建议社保部门负责资金使用管理、地税机关负责征管、财政部门负责监督。真正把保险费征收工作融入到正常的税收管理中去,做到税费共管、税费同查。依托形式多样征收工作,提高参保单位的缴费意识,进一步明确税务、社保、财政等部门人员的征管责任。
六、加快社会保障方面立法步伐,强化征收管理措施。针对社会保险各险种缺乏相应的实施细则和征缴手段薄弱的现状,制定征收法律,明确社会保险适用范围、征收对象、缴费基数、费率、征收环节、缴费期限、征收机关、违章处罚等事项。特别是强制征缴手段方面,应当参照税收管理措施执行,赋予征收机关对应参保而未参保单位及欠费单位采取查封企业财产、拍卖查封财产清偿欠费、银行扣款、冻结存款帐户等强制措施。
七、规范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确立以企业申报为主,地税机关利用自身征管优势进行管理的征管模式。通过各种手段,准确掌握参保单位的工资总额。加大检查力度,发现参保单位申报不实除限期补缴外,还要给予相应处罚,从处罚手段上约束参保单位申报缴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八、全面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工作,拓宽基金来源渠道。如果扩展到全部城镇职工,企业社会保险参保对象至少能增加50%,若再扩展到全体农村劳动力,参保人员至少能翻两番,全社会都实行社会保险缴费,企业“缩水”就没有机会了,或可以很好地觉察。再则,社会成本费也就可以一视同仁地包含在企业成本中,企业就没有可能用压减社会保险费的办法来降低成本而获取利润,反过来均等的缴费,实现了公平竞争,增强了企业缴费意识。
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和发放是关系到国家稳定的大事,在当前党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中,将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坚信,随着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社会保险费征缴,将会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第五篇:我市社会保险费征缴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我市社会保险费征缴情况的调查与
思考
我市社会保险费征缴情况的调查与思考2007-02-06 12:27:09
我市社会保险费征缴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为了探索新形势下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规律,进一步加强我市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我局组织力量对我市的社会保险费征缴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改进征缴现状的具体措施。
一、我市社会保险费征缴现状
(一)社会保险费费源分布情况。截止××年月底,我市共有户企事业单位参加了养老保险,缴费人数人,年应缴养老保险费万元。其中:有足额缴费能力的户、缴费人数人,年应缴费额万元,分别占、、;有部分缴费能力的户、缴费人数人、年应缴费额万元,分别占、、;没有缴费能力的户、缴费人数人、年应缴费额万元,分别占、、。共有户企事业单位参加了失业保险,缴费人数人,年应缴失业保险费万元。其中:有足额缴费能力的户、缴费人数人,年应缴费额万元,分别占、、;有部分缴费能力的户、缴费人数人、年应缴费额万元,分别占、、;没有缴费能力的户、缴费人数人、年应缴费额万元,分别占、、。共有人参加了医疗保险,应缴费基数万元(参保单位参保人数调查情况详见表,参保单位缴费基数调查情况详见表)。
表:
参保单位参保人数统计表
项目应参保人数已参保人数(缴费人数)应参保人数与已参人数差异
养老失业医疗养老失业医疗养老失业医疗
合计
单位:人
表:
参保单位缴费基数统计表
单位:万元
项目上年应缴费基数(检查数)上年实际缴费工资(社保核定数)检查数与社保核定数差异
养老失业医疗养老失业医疗养老失业医疗
合计
(二)参保单位××年底欠费情况。至××年月底,我市养老保险费欠费总额为万元。其中足额缴费能力单位欠费万元,占总欠费额的;部分缴费能力单位欠费万元,占总欠费额的;没有缴费能力单位欠费万元,占总欠费额的。失业
保险费欠费总额为万元。其中足额缴费能力单位欠费万元,占总欠费额的;部分缴费能力单位欠费万元,占总欠费额的;没有缴费能力单位欠费万元,占总欠费额的。
(三)应参保未参保户情况。截止××年月底,我市有户应参保未参保企业,其中:国有户,占;集体户,占;私营户,占;外资户占;其他户,占。应参保未参保人数人、工资基数万元,应纳而未纳养老保险费万元、失业保险费万元。
二、我市社会保险费征缴缴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参保单位缴费能力不足。全市有的养老保险参保户和的失业保险参保企业生产经营处于不正常状态,大部分参保企业无正常经营收入,只能靠资产变现来维持缴费,职工个人应缴部分也因无正常收入而难以征缴到位。并且,目前一些企业已严重资不抵债,企业生产经营不正常,绝大多数职工长期待岗,由于企业缺乏经济补偿能力,无法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企业扣缴个人应缴部分时,待岗在家的无力缴,谋职在外的无法缴,企业也无法寻人缴,发了财的也不屑缴,也正是因为这一部分没有能力缴费企业使得社保费的征缴日益困难,每年约有万元的养老保险费和万元的失业保险费无法确保应收尽收,导致我市的社会保险费收支矛盾日益突出,支付缺口日益增加。
(二)部分参保单位的缴费人数和缴费基数核定不实。全市具有足额缴费能力和部分缴费能力的户养老保险缴费企业和户失业保险费缴费企业中,应参保人数与已参保人数分别相差人、人,年应缴费基数与核定基数相差万元、万元。没有缴费能力的养老、失业缴费企业中,应参保人数与已参保人数分别相差人、人,年应缴费基数与核定基数相差万元、万元。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一是企业对社会保险费认识模糊,认为缴纳社保费增加了负担,存在少报、瞒
报的主观意识。二是社保部门由于在队伍、专业技术上的不足,无法及时了解企业缴费工资的真实情况,从而未能及时掌握参保单位缴费人数、基数的变化情况。
(三)没有缴费能力的参保企业欠费数额庞大。截止××年月底,我市没有缴费能力的参保企业欠费为养老保险费万元、失业保险费万元,分别占欠费总额的和。主要原因有,一是一些技术含量低、竞争能力不强的企业,无法适应当前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被迫“关、停、并、转”,失去缴费能力;二是一些已经破产改制的参保企业,由于未能解决职工的养老保险接续问题,造成部分未能实现再就业或松散就业的职工无力缴费;三是大量停产半停产及名存实亡的公有制企业,与其解除劳动关系及离岗挂编的人员,未及时转为个人缴费方式或已转为个人缴费但本人无力缴费。
(四)扩面征缴工作不到位。我市户未参保户中的为私营、有限责任、外
资等非公有制企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劳动关系未能理顺。一些国有、集体企业不在岗人员,在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后,由于未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形成人在非公有制经济干,而保险费公在公有制企业缴的怪现象,使得这部分人员的社会保险费既难以征缴到位,又不能扩面。二是非公有制企业想方设法不为职工参保。目前,我市劳务市场供大于求,职工求职不易,非公有制企业多与雇员不签定用工合同,加之一些年轻员工只顾眼前利益,不敢要求雇主为其参保,从而增加了扩面工作的难度。
三、加强我市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的思考
(一)加强社会保险费宣传工作。将社会保险费宣传工作纳入日常税收宣传工作范畴,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加强对社保费政策的宣传力度,以增强企业和个人的缴费意识,扩大社会参保覆盖面。同时要注重政策宣传的针对性。对职工 的宣传,一要重在以直观利益感化。通过离退休人员、失业人员基本养老金、失业金的及时足额发放这个直观生动事实来提高社会保险的信誉度,增强职工参保缴费的自觉性。二要充分发挥职工的监督作用。教育职工自觉拿起法律武器,监督企业按时足额为职工缴费。对参保企业法人代表的宣传,一要重在责任教育。使企业法人代表意识到为职工按时足额缴费既是其经济责任,也是其法律责任,更是其社会和政治责任。二要辅之以必要的法律强制。对拒不参保缴费和欠费的,要依法依规强制参保和强制征缴,端正其思想认识。此外,还要经常向当地党政领导和各有关部门领导及时汇报和反映税务机关征收的优势、征管工作取得的成绩、征管的现状,并提出进一步做好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获得党政领导的肯定和支持。
(二)大力培育和涵养费源。造成淮南市社会保险费征缴困难的关键因素在于参保企业经济困难,因此,大力发
展地方经济,精心培育和涵养费源,是解决社会保险费问题根本。当前应着重处理好企业改制过程中涉及到的社会保险费问题。一要处理好企业改制中的职工安置问题。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改制,都要将职工社会保险费缴纳的责任规定清楚和解释清楚,将改制后的补偿资产优先清偿职工社会保险费。二是处理好改制后企业的续保缴费问题。对改制后的企业要重新进行登记,对进入改制后企业重新上岗的职工要及时督促其签订劳动合同,由改制后企业为其缴纳社保费;对下岗分流的职工,应将职工一次性补偿费的一部分或全部预缴以后的社保费,不足部分,应及时转变为职工个人缴费的方式继续缴纳;对下岗后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职工由再就业服务中心代为扣缴;对领取失业保险费的职工,由失业保险机构代为收缴。
(三)夯实社会保险费征缴基础。一是实行分类管理办法。对具备足额和部分缴费能力的企业,应加强日常管理,严格压缩欠费,确保应收尽收;对没有缴费能力的单位,劳动部门要实行另册管理,对其离岗在册人员实行封编管理。二是做好缴费人数、基数核实调整工作。对缴费单位申报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数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单位,地税部门按其实际计税工资计征社会保险费,并及时通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调整其缴费基数。三是加强社会保险费的欠费管理。将缴费单位的欠费纳入地税征管软件欠费管理模块,利用地税征管信息系统来实现对缴费单位应征、实征、欠费的管理,并确保数据的真实准确。四是协调做好扩面征缴工作。地税部门要将未能按规定参保的企业及时传递至社保经办机构,督促其按规定参保缴费,对拒不参保的单位,应由劳动监察部门依《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理。
(四)进一步发挥地税机关的征缴优势。××年,我市制定了《淮南市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条例》,明确了地税机关
社会保险费征缴的主体地位,并赋予了地税机关相应的管理职能,为地税部门征缴社会保险费提供了政策依据。地税部门应充分利用《条例》赋予的职能,做好以下工作一要全面实行社会保险费缴费登记制度。充分利用税收管理征收信息化平台,开展社会保险费缴费登记工作,要求缴费单位在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日内,到地税机关办理相关申报缴费手续。二要进一步强化征缴主体作用。除少数零星分散的费源采取委托代征方式外,其它一切形式的社会保险费要充分依靠自身力量进行征收。三要加强社会保险费检查。充分利用现有的税务稽查机构和管理方式,制定相应的社会保险费稽查业务规程和文书,在缴费单位基数核定失实的情况下核定缴费单位的缴费基数和人数,依率征收社会保险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