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工作人才发展大事记
社会工作人才发展大事记
1987年9月民政部在北京马甸举行了社会工作教育论证会,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中国的恢复和重建奠定了基础。
1988年北京大学设立了改革开放后第一个社会工作专业。截至2010年底,内地已经有252所高校设立了社会工作本科专业。
2006年7月原人事部、民政部联合发布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标志着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的初步建立。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了“建设规模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决策部署,提出“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2006年12月民政部在深圳召开全国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会。
2007年民政部发布了《关于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并选择了全国75个地区和90家单位进行首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
2007年以来民政部受中组部委托,先后在上海、深圳、南昌、厦门、包头、成都组织举办了9期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专题研究班,培训了近500名地市级和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
2007年10月 在借鉴上海、香港经验的基础上,深圳市出台了系统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1+7”文件,社会工作专业化在深圳获得了迅速发展。
2007年12月民政部在深圳举行全国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座谈会。
2008年国务院通过机构改革“三定”方案,在民政部设立了社会工作司,成立了两个专门处室,赋予了拟定社会工作发展规划、政策和职业规范,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相关志愿者队伍建设等政府职能。
2008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社工首次大规模介入突发灾难性事件,先后有1000多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深入地震灾区,促进灾区恢复重建。
2008年6月民政部举办首次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至今已产生54176名持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其中社会工作师13421名,助理社会工作师40755名。
2008年10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联合出台《关于民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第一次提出了民政事业单位原则上以社会工作岗位为主体专业技术岗位的要求,第一次明确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职级待遇,第一次确定了大多数民政事业单位主要提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发展方向。
2008年12月民政部在江西省万载县召开全国农村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经验交流会。
2009年4月 民政部印发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登记办法》;同年9月,民政部印发了《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办法》,规范了社会工作者登记管理和继续教育。
2009年民政部在总结第一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经
验、评选第一批试点示范地区和试点示范单位基础上,发布了《关于开展第二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从全国确定了90个地区和170家单位进行第二批试点。
2009年10月民政部发布了《关于促进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的通知》,引导各地培育、扶持发展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行业组织。
200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33所高校获得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MSW)教育授权。2010年,首届MSW开始招生。截至2010年底,开办MSW的院校和科研机构共计58所。
2009年12月民政部在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召开全国城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经验交流会。
2010年3月 民政部在广州市召开全国机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经验交流会。
201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社会工作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中与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并列的6支主体人才队伍之一,纳入党和国家人才发展大局。
2011年5月民政部在广东省东莞市召开全国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战略研讨会。
2011年10月中组部、中央政法委、民政部等18个部门和组织联合出台《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进行顶层制度设计,成为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总纲。
第二篇:社会工作人才
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
调研和思考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目标要求,并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在我党的历史上是开天辟地第一次。这是我国社会工作发展新的里程碑,预示着社会工作将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这既是对社会工作人才的极大鼓舞,对社会工作的一个极大的推动,同时也为新形势下的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挑战。
在我国,社会工作还未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和理解,从中央到地方,对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尚未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工作意见和经验做法。从我县的现实情况来看,与全国、全省的情况相似,我县与社会工作相关的社会服务工作主要由政府相关部门和少数社会组织来承担的,所涉及的领域和范围还比较狭窄,总体上还处于非专业化、低组织化状态,社会工作人才尚未作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的重要力量进入人们的视野,有组织、有计划、系统性的社会工作人才开发培养工作还未真正启动。因此,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
为掌握我县社会工作情况,找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问题,研究探讨加强队伍建设的对策措施,笔者对我县社会工作状况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现状进行了调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理性思考,指出了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五点对策建议。
一、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人才内涵界定
研究和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人才。根据有关资料,社会工作是指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机构和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帮助其舒缓、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的职业活动。它与人们把本职工 作之外的福利性、公益性和非专业性助人活动称为的社会工作,有本质不同。社会工作人才是指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通常简称“社工”。
鉴于上述定义所指社会工作是“提供专业社会服务”的“职业活动”,社会工作人才是“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的“专业”人才,而我县尚未形成身份与岗位界定明确、相对独立地从事专门性工作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因此,本文中所指的社会工作人才,主要包括在机关部门、社会团体、群团组织、事业单位、社区和中介机构中直接从事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和管理的工作人员,以及这些组织的负责人。
二、我县社会工作及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一)我县社会工作概况
多年来,我县的社会工作基本上由民政、卫生、劳动和社会保障、妇联、团委、残联、总工会、司法等相关职能部门及下属事业单位、街道社区为主,少量社会组织参与为辅来完成,社会工作的基本特点和初步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保障工作得到了加强。建立和完善了农村五保对象的集中供养制度、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等,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等方面展开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成功地实施了以“五险合一”为主要内容的养老保险制度。二是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大力发展。广泛开展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深入实施了农村贫困家庭危房改造工程,农村特困家庭危房改造按照预定的计划有序进行。三是优抚安置措施进一步落实。农村户口和非农户口安置率都达到百分之百;及时调整了在乡重点优抚对象优抚金自然增长的标准,落实了在乡重点优抚对象修建房的经费保障。四是医疗服务工作全面开展。积极组织医疗卫生工作者进社区、进农村开展义诊、咨询、免费健康体检、宣传活动;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载体,广泛开展了以个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的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和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五是社区教育网络初步形成。以整合 和扩充各类教育资源为抓手,基本建成了以县社区学院为龙头、街道(乡镇)社区教育中心为骨干、各社区(村)市民学校为基础的三级社区教育培训网络。六是弱势群体服务工作成效明显。大力实施了“春蕾计划”,积极开展下岗女工和失业妇女再就业培训,并通过在各乡镇设立妇女儿童维权站,维护了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此外,司法矫治、法律援助等方面的工作人员也为我县社会稳定做了大量的工作。
(二)我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基本状况
根据本次调研中相关部门提供的材料,我们对我县目前从事社会工作及相关服务工作的人才队伍状况进行了初步统计和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人才数量:总人数为5238人,具有一定规模,但除居委会、村委会外,基本上是兼职人员。借鉴美国等国际经验,职业化的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应占人口的千分之二,以此推算,我县需要1240人。但我县具有社会工作相关的职业资格(兼职心理咨询教师等)仅378名,仅为国际标准30.5%,专职从事相关工作的职业化人员就更少,并且其中尚无一人为注册的专业社会工作人才。(见图1)
2、人才分布的领域:目前从事社会福利的26人,社会救助的77人,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建设的862人,社会慈善的4人,殡葬服务的37人,教育辅导的333人,优抚安置的11人,医疗卫生的553人,青少年事务的11人,就业服务的101人,司法矫治的117人。其中民政部门和卫生部门分别占2%和11%,社区占了16%,司法部门占了2%。从中可以看出,社区、司法和青少年服务等方面的人才严重不足。(见图2)
3、专业技术水平:初级职称为2058人,占39.3%;中级职称的为1690人,占32.3%;取得高级职称的只有320人,只占6.1%;无职称人员为1170人,达到22.3%。很显然,中高级技术人才十分缺乏。(见图3)
4、学历构成:从事相关社会工作的人才中,参加过与社会工作有关的短期培训的为2895人,占55%。学历情况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2417人,占46%;高中文化程度1892人,占36%;大专及以上学历为929人,占18%,因此,高中及以下学历占了绝大部分,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才严重缺乏。(见图4)
5、年龄结构:30岁以下的有1268人,占23.8%;31—45岁的有2552人,占47.9%;45岁以上的有1508人,占28.3%。总体上结构基本合理,但年轻的人才比例偏低,说明在就业选择上要进一步加强引导。(见图5)
具有职业资格职31%无职业资格69%
图表 1专兼职分布图
青少年服务0.21%社区16%卫生11%民政2%其他68%
图表 2所在领域分布图
司法2%
高级6%无职称22%中级32%
初级39%图表 3技术职称分布图
图表 4学历分布图
45岁以上28%30岁以下24%31-45岁48%
图表 5年龄分布图
综上分析,我们对我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现状得出这样的初步结论:人才数量不足,专业人才奇缺,注册专业人才为零;人才技术水平不高,中 高级技术人才十分缺乏;学历层次偏低,高学历人才不充裕;年轻的社会工作人才数量不多。
(三)我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
对照六中全会关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我县在该项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对社会工作的思想认识还比较滞后。社会工作在发达国家开展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社会工作”是我国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引进的概念,尽管,此前我们也有“社会工作”一词,但并没有成为职业术语、专业术语。在我国,这项工作还主要依附于政府有关部门,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还在研究起步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加强社会服务工作,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但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无论是被调查对象,还是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群众,对社会工作的内涵、意义、作用,对社会工作者的定义、范围等方面,都还不甚了解,少数人甚至一无所知。对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在实际工作中,对这一工作的考虑较少,缺少思路和措施。因此,在认识上与中央的要求存在着如此大的差距,是做好社会工作,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思想障碍。
2、缺乏有力的社会工作组织保障。多年来,各有关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服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社会工作在部门工作中,只是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没有作为一项专门性的工作来看待,并且往往表现出临时性、阶段性的特点,缺乏规范化、经常化和制度化。主要原因之一是,从县级层面到各有关部门,都未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如长兴社会工作协会等。组织保障机制的不健全,导致整个工作处于一种不稳定、不经常的状态,而且社会服务工作的计划、实施、总结、评价以及社会工作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等方面,基本处于缺乏管理的局面,新的人才得不到开发引进,现有的人才得不到培训提高,人才的数量得不到充实,综合素质不能稳步提高等问题的存在,障碍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3、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尚未形成。从数量上来看,我县在民政、卫生、劳动和社会保障、妇联、团委、残联、总工会、司法和社区等部门和单位从事社会工作的总人数有5328多人,但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深入分析即可看出,目前我县的社会工作从业队伍中存在着专职人数极其匮乏、学历层次偏低、专业技术职称总体水平不高,从业人员年龄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特别是经过系统培训和专业资格考试认证,取得合格证书的,还在零起点上。从教育培训角度来说,我县更是十分缺乏专业的教育资源,社会工作人才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提升迟缓。这种队伍状况,与社会服务的需求和高质量的标准,显得十分薄弱和不相适应。
4、社会工作从业队伍不够稳定。由于全社会还没有对社会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长期以来,人们不是更多地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的宽广领域去诠释社会工作,而是片面地认为社会工作工作属于民政部门的服务性工作。社会工作的职业准入没有统一标准,从业人员的资质、职业道德没有统一的制度体系,职业的通用性、公正性、权威性不强。目前,社会工作者的身份从招聘性质看,主要有二类:一类是事业编制,一类是合同聘用制。属于合同聘用制的,应聘的大都是体制外的,而已经在编的一般都不会再应聘这份工作。从待遇来看,社会工作者一般月收入在1000—1500元左右,也有比较高的,年收入在3万元左右。因此,总体上,社会工作者还没有统一的薪酬制度,没有统一的资格准入制度,没有相关的工作激励制度,客观上还存在编制问题,社会工作者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也没有得到相应的加强和提高,大家对社会工作的认同程度还较低,这种状况极大地影响了目前正在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的积极性和任务的稳定性,有一部分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正在流失。
三、加强我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发展社会工作,而发展社会工作关键又在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社会工作是要靠人去做的,有了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人才,才能做好高素质的社会工作;有了相当规模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才能使社会工作担负重大的社会任务。针对我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在当前条件下,我县要造就一支适应和谐社会要求的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我们认为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1、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创造适合社会工作人才成长发展的社会环境。正确理解社会工作的内涵,扩大社会工作的社会影响,增强全社会对社会工作人才的认同感和社会工作人才自身的光荣感,对队伍建设至关重要。一是对社会进行广泛宣传。要在电视、报纸和政府网站开辟专栏,采取知识讲座、系列报道、公众论坛等形式,大力宣传六中全会决议精神,广泛宣传什么是社会工作、什么是社会工作人才;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是什么;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是哪些,主要对象是哪些;社会工作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是什么,等等。努力把人才发展环境同和谐社会建设发展的大环境有机统一起来,创造社会工作人才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二是对领导干部进行宣传。目前在社会工作领域,政府仍然发挥着主导作用,由非政府的专业社会工作队伍来承担全部社会工作,既不现实,也不合理。因此要强调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注重学习社会工作知识,理解社会工作理念,了解社会工作专业技能。只有当领导干部掌握了社会工作知识,深入了解和深刻理解了社会工作以后,才能实现六中全会提出的“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因此,要以开设专题培训班、把社会工作知识纳入各期主体培训班主要内容,并采取邀请专家讲座等形式,不断提高领导干部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和研究社会工作的能力,为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把握方向,做出科学决策。三是对社会工作人才进行宣传。要大力宣传社会工作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宣传社会工作的内涵、范围和做好社会工作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宣传全国、省、市、县陆续出台的关于社会工作人才建设的政策意见和工作措施。通过宣传,使社会工作人才进一步了解自身工作的性质、定位和工作要求,进一步增强光荣感和责任感,激发提升素质、做好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建立组织管理体系,形成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合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离不开有关职能部门和组织机构的作用发挥,要以政府主导、社团运作、社会各界共建的思路,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促进我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快速壮大,推进社会工作的加快发展。一是整合有关部门力量。要围绕六中全会“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要求,明确各有关部门职责,落实工作任务和责任。按照党管人才要求,建议县委 加强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科学和宏观指导;县委组织部(人才办)履行好牵头抓总职能,积极协调好人事、民政、劳动、卫生、教育、司法、残联、街道社区和工青团妇等有关单位,认真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建立社会工作人才库,夯实工作基础,并积极探索队伍建设的思路、办法和途径,共同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人事、民政、劳动部门作为骨干力量,加强与社会工作人才的日常性联系和工作指导,切实做好社会工作人才职业资格培训考试和水平等级的认定工作。二是发起成立社会工作协会。社会工作主要由政府、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提供的福利性和公益性服务,包括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团体主要承担政府赋予的部分具体职能,架构起政府与社会工作人才的桥梁。要提高社会工作的组织化程度,加快社会工作的职业化进程,当前要以民政、劳动、人事部门为依托,建立县社会工作协会,明确协会宗旨、主要工作职责和基本任务,加强对现有社会工作机构的注册登记、资质评估、年审和职业培训、职业推荐,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工活动,提高社工的组织化程度,指导和带动全县社会工作发展。三是设置专门科室管理社工人才。借鉴律师、审计师的职业方式,在县人才交流中心设置社工资源配置科,对我县各地各行业根据发展需要推荐合适的工作者人选。人才交流中心对已取得社工资格,具有职业准入条件的社会工作者,接受其人事档案的管理,有关人员可以凭借自己的职业特点自主选择社会工作,其职业待遇、职业保障及其工作任务等,可以委托社工资源配置科与相关单位签约,也可以自己直接与应聘单位签约,明确工作性质、报酬及其相关权利,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促进优秀社会工作者脱颖而出。四是支持社会力量创办社工组织。要以县社会工作协会为龙头,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依法注册成立公益性社会服务机构,如司法社工、教育社工、医务社工、社会行为矫治社工、青少年工作社工等等,逐步形成覆盖面各领域的社会工作网络。通过社会工作协会加强与各社会服务机构的协作联系,促进社会工作在各领域的蓬勃开展。
3、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提高社会工作人才的整体素质。明确培养目标、加强教育培训是培养造就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基本手段,是社会工作专业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举措。一是制定实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计划。适应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切实掌握社会工作人才的状况,结合我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人才发展规划,研究制订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计划,提出今后一个时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工作举措。在具体工作中将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与其他各类人才队伍同步考虑、同步推进、同步考核。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在职培训。社会工作人才主要分布在四类岗位:民政、劳动、教育、卫生等部门的公务员岗位;社会福利院、敬老院、救助管理站等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类事业单位;与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相关的群团组织和相关民间组织;社区居委会。目前社会工作人员组成中大部分是兼职社会工作者,少部分是专职社会工作者,因此,教育培训也要分清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一方面,对热心社会工作和公益事业的工作者和志愿者,要通过培训,掌握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方针政策和实务基础,以适应开展相关工作的普遍性要求;另一方面,对专门从事社会工作的人才,除了加强社会工作知识普及培训外,还要分别强化行业业务培训,以适应不同行业部门的特点和要求。如教育社工、医疗社工、司法社工、社区工作者等,都要在具有社工共性素质的基础上分别掌握各行业的特殊技能。三是启动职业资格培训工作。利用省内外高校和县人才培训中心、人事培训考试中心阵地,积极组织行政事业单位从事社会服务相关工作的人员、社区工作者和社会人士进行分期分批培训。对照人事部、民政部出台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条件,对经考核合格的从事政府公共服务的相关工作人员、义务工作者(志愿者)、社区和社会人士进行认证和注册,逐步建立拥有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和高级社会工作师的专业化、职业化人才队伍。
4、探索人才使用机制,拓展社会工作人才的发展平台。人才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人才发展空间有多大,是能否有效集聚人才、推进工作的决定性因素。现在全国有130多个大学开设了社会工作本科、大专专业,培养社会工作者人才。按照每个学校每年应届毕业生40人计算,每年应该至少有4000名社会工作者走上工作岗位,但由于种种原因,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90%以上流向非本专业岗位;上海市近1800万人口中社会工作人才只有3000名,其中注册登记的仅727名,这些都说明社会工作人才的岗位选择余地不大,发展平台不宽。因此,建议我县尽快探索建立社会工作人才使用机制,吸引更多人才从事社会工作,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一是完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明确一批社会工作岗位。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对各类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公益性服务类事业单位、社区中的工作岗位要进行认真甄别,究竟是社会工作岗位,还是行政事业工作岗位,首先加以明确。增设一批社会工作岗位。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在社区、学校、医院等社会服务组织中设立专门的社会工作岗位,社会工作人员通过职业资格考试,获得资格证书后,可应聘这些岗位。另外在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辅导、行为矫正等领域,适时增设相应的社会工作岗位,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二是拓宽社会工作领域。适应政府职能转变需要,建议充实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的社工数量,在每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招考中招收一定数量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建立符合实际的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录用、聘任制度,通过多种渠道吸纳社会工作人才进入社会工作领域。支持民间社工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可先在街道进行试点工作,分别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帮教刑释人员等社工服务项目进行招标,通过“购买服务”实现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探索社会工作的新机制,不断拓宽社工组织和社会工作人才参与各领域社会工作的空间。三是设立社会工作见习岗位。在街道社区和有关社会服务管理部门设立社会工作见习岗位,为新引进的社会工作类大中专毕业生、新招考的社会工作人才提供实践锻炼机会,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尽快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尽快适应和胜任专业岗位工作。主管社会服务的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服务机构,要尽量录用接受过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使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能人尽其才、学以致用。
5、完善制度措施,强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保障。培养造就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制度建设是关键。一是探索建立配套工作制度。要按照六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工作人才制度的总体要求,根据省市即将研究出台的实施意见,结合本县社会工作实际,探索建立包括社会工作人才资格认证、注册管理、继续教育、岗位配置、职业守则等在内的系列配套制度,高起点、规范化地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完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针对我县职业化社会工作人才紧缺的现状,探索建立有利 于社会工作人才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为社会工作人才合理流动、有效开发消除障碍。二是完善人才激励保障制度。落实《长兴县人才资源开发工作若干政策意见(试行)》精神,对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引进工作进行激励扶持;建立健全集各类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为一体的保障制度,实施住房公积金支持新就业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制度,为社会工作人才解决后顾之忧;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探索建立专业社工职业薪酬指导标准,年收入不低于当地在职职工上一年的人均收入水平,保证社会工作人才的经济收入与岗位相匹配,与社会贡献相适应。三是实行工作督查制度。加强对人才政策贯彻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确保社会工作人才与其他各类人才的同等待遇,将各项有利于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吸引、使用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建立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工作班子,参照“人才开发十项计划”的实施办法,同步实行社会工作人才供求信息月报、工作推进情况双月报、工作班子季度例会、半工作督查、工作考核等制度,促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稳步推进。
第三篇:社会工作人才问卷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调查问卷
(请社会工作机构一线社工填写)
尊敬的社会工作者: 您好!
这是来自武汉科技大学的一项国家级课题的调查,我们是武汉科技大学社会工作研究中心的调查员,为了全面了解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情况,促进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特进行此次调查。本次调查是匿名的,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在给出的答案中选择合适的答案前直接打“√”。您的意见和建议对我们十分重要,我们会对问卷内容进行保密,真诚谢谢您的配合与支持!
武汉科技大学社会工作研究中心
2015.9
1.您的性别: A.男 B.女
2.您的年龄: A.25岁及以下 B.26-35岁 C.36-45岁
D.46岁及以上 3.您的政治面貌: A.中共党员 B.共青团员 C.群众 D.民主党派 4.您的最高学历: A.初中及以下 B.高中 C.专科 D.本科 E.硕士及以上 5.您所学专业类别:
A.社会工作专业 B.社会工作相关专业(心理学、社会学)C.其他专业(请注明)_________ 6.您获得职业资格的级别是:
A.助理社会工作师 B.中级社会工作师 C.高级社会工作师 D.其他 7.您从事该工作有多长时间:
A.1年以下 B.1-3年 C.3-5年 D.5-10年 E.10年以上 8.您是本地人吗?(以所在户籍为准)A.是 B.否 9.您现在的工作地点在 省 10.您的服务领域为:
A.学校社会工作 B.老年社会工作 C.残疾人社会工作 D.社区社会工作 E.妇女社会工作 F.社区矫正/司法社会工作 G.家庭社会工作 H.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 I.其他(请注明)______ 11.您对从事的社会工作岗位满意吗?
A.非常满意 B.比较满意 C.一般 D.不太满意 E.非常不满意 12.您的岗位职责是否明确?
A.非常明确 B.较为明确 C.一般 D.不太明确 E.非常不明确 13.您认为社会工作者能得到服务对象的认可吗?
A.非常认可 B.比较认可 C.还可以 D.不太认可 E.非常不认可 14.您所在的团队合作氛围怎样?
A.非常融洽 B.较为融洽 C.一般 D.不太融洽 E.非常不融洽 15.您看过马来西亚的电视剧《超级社工》吗? A.看过 B.没看过 16.您月平均收入(元)为:
A.1300以下 B.1300-2000 C.2001-3000 D.3001-4000 E.4001-5000 F.5000以上 17.您对目前的收入满意吗?
A.非常满意 B.比较满意 C.一般 D.比较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18.您期待的薪酬是:(元/月)
A.2000-3000 B.3001-4000 C.4001-5000 D.5000以上 19.您想在哪些方面提升自己?(最多可选三项)
A.专业理论知识 B.实务技巧 C.人际沟通能力 D.创新能力 E.管理能力 F.研究水平G.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____ 20.工作中,您与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关系是:
A.领导与被领导 B.合作 C.没有什么关系,完全独立 D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 21.工作中,您与社区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的关系是:
A.领导与被领导 B.合作 C.没有什么关系,完全独立 D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 22.在社区开展社工服务,您一般是:
A.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合作 B.独立工作 C.与志愿者或义工一起工作 D.其他(请注明)________ 23.您在社区开展工作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A.社区组织的干预过多 B.社区居民不认同 C.经费不足 D.行政化倾向严重 E.其他_______ 24.社区居民对社工的认同情况是?
A.非常认同 B.比较认同 C.一般 D.不大认同 D.非常不认同 25.您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是?
A.继续从事社会工作 B.如果有机会,会跳槽 C.说不清楚 D.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 26.近两三年您有流动的想法吗?
A.有(请回答27题)B.没有(请直接回答28题)27.您想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最多可选三项)
A.薪水太低 B.个人发展空间有限 C.专业发展前景不好 D.社会地位低 E.工作环境 F.家庭原因 G.政策原因 H.地域原因 I.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 28.工作中,您认为还有哪些方面的困难?(最多可选三项)
A.专业理论和技巧用处不大 B.缺少专业理论 C.专业技巧不足 D.价值观冲突 E.服务对象不理解 F.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____ 29.遇到困难后,督导对您的帮助大吗?
A.非常大 B.比较大 C.不大 D没有督导帮助 30.您是否参加或享有以下社会保障项目?(可多选)
A.养老保险 B.医疗保险 C.失业保险 D.工伤保险 E.生育保险 F.住房公积金 G.上述项目都没有 31.您认为下列激励方式的激励作用从大到小(1-6)依次排序为:
表彰与奖励 完善的薪资待遇 教育培训 绩效考核 晋升成长 其他
32.您是否接受过社会工作方面专业的培训:(如是,请回答33-34题)A.是 B.否
33.您平均每月接受培训的时间大概有多少小时?
A.5小时以下 B.5-12小时 C.13-20小时 D.20小时以上 34.您接受培训的方式是:(最多可选三项)
A.机构内部专业技能培训 B.行业培训 C.学历培训 D.港澳台及海外学习考察 E.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 35.您认为社会工作培训应该在什么方面加强?(最多可选三项)
A.语言表达能力 B.组织协调能力 C.专业技巧 D.专业价值观 E.职业道德 F.政策法律知识 G.学历教育 H.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 36.您所在单位有哪些方面的考评?(可多选)
A.工作态度 B.基础能力 C.业务水平D.责任感 E.协调性 F.业务量 G.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 37.您认为当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最多可选三项)
A.从事专业社会工作的人才少 B.专业技能水平不高 C.年龄结构不合理
D.学历层次较低 E.人员流动性大 F.人才分布不均衡 G.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 38.您认为社会工作发展的最大困难来自哪一方面?
A.国家和政府不够重视和支持 B.社会工作机构内部原因 C.公众不了解,不接纳 D.社会工作人才缺乏 E.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 39.如果最大困难来自于国家和政府,您认为最主要表现在哪一方面?
A.国家政策支持不够 B.政府资金扶持不到位 C.对社会组织的培育不够 D.行政化干预过多 E、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_ 40.如果最大困难来自于社会工作机构内部,您认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最多可选三项)A.社会工作机构管理制度不健全 B.缺少对社工人员的培训 C.社工机构筹资困难
D.社工机构缺乏专业管理人员 E.员工的凝聚力较弱 F.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_ 41.您对社会工作者的未来发展有什么建议及意见:
非常感谢您的参与!
请把填写好的文档发到邮箱:shegongdiaocha@163.com
第四篇:社会工作人才汇报
莱西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2011年上半年,莱西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省、青岛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强化领导,统筹规划,培育队伍,改革创新,积极营造社会工作人才建设、成长良好环境,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人才在社会服务性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有力推动了和谐莱西建设。
一、加强领导,搞好规划。在市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落实“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职责科室具体抓,相关科室和下属单位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增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和长远性,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制定了涵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使用、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社区社会事业发展等内容的《莱西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规划(2010年-2020年)》,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与社区建设、社会事业发展一同谋划,营造了良好的人才队伍发展环境。
二、改革创新,建立专职队伍。根据社区工作岗位需求,面向社会招聘专职社会工作者,经过笔试、面试、体检、政审、竞选等程序,实行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录取,新招聘人员学历均在大专以上,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下。在岗位设置中,本着专业技能与社区工作相匹配原则,安排他们具体从事社区管理、保障救助、纠纷调解、权益维护、帮扶转化等工作,最大限度发挥社会工作者个人特长和专业素质。进 1
一步完善市、街道两级社区服务中心网络,在城市社区居委会统一安装了中国社区志愿者注册管理系统,将社会志愿者基本信息和服务事项进行注册记录。
三、强化培训,提升整体素质。大力抓好“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新录用社会工作者上岗之前,对他们进行岗前业务培训,帮助他们尽快进入工作角色。通过各类主题培训班、社工论坛、外出参观等形式组织“在岗”培训,今年以来,先后两次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基层居委会主任到四方区、市南区、胶南市参观考察,提高认识,拓宽视野。按照市局要求,对2008年以来考取助理社会工作师和社会工作师的32名人员进行了统计、资格认定、登记注册和信息上报。积极鼓励并大力支持社会工作者参加各类自学考试、在职学习和到专业院校学习深造,提高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知识化水平,6月份,组织部分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到济南参加2011全国社会工作师资格考试。
四、创新机制,营造良好工作环境。实行社区工作准入制度,根据社区自治和社区建设的基本内容,将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治安、卫生、计生、保障等服务内容作为社会工作者的主体工作内容,其他规定可以不予承担,以此减少工作负担。推行“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形式,对一些虽属政府职能部门但确需社区协助办理的,如民意调查、统计普查等工作,按照“费随事转,权随责转”原则,由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规定拨付相应的工作经费,规范政府、社区之间的运行
机制,避免工作的“行政化倾向”,进一步培育社区工作者“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理念。
五、拓宽层面,培育民间队伍。在积极打造政府主导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同时,拓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层面,积极培育民间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各类社会专业技术人才兴办民办非企业单位和服务性社团机构,如敬老院、慈善机构等。由民政部门利用工作例会、年检等时机,对他们进行培训指导,规范管理,提高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下半年,着重抓好四个方面工作落实。
(一)继续做好组织社会工作者参加职业水平考试工作。对民政系统从业人员、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进行大规模、分专业集中培训。对民办的公益性、慈善性社会团体、民办社会服务机构中的社会工作人员,积极开展引导性培训。对新招募从事养老、社会救助等工作岗位的人员要提高准入门槛,明确规定必须是高校社工专业毕业。积极组织参加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培训,引导更多从业人员参加全国社会工作师职资格认定考试。
(二)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调查研究。结合莱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开展社会工作岗位需求及设置调研,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建议,制定相关政策,力争在社会工作岗位设置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建设。以“社会化招聘、契约化管理、专业化培训、职业化运作”为方向,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建立专职制、聘用制、派遣制、委托制等多种用人渠道相结合的柔性用人体制机制。围绕建立系列化、网络化、规范化的社区服务工作机制,形成社区居民自我服务的社区环境。在福利院、老年公寓、养老院等服务性单位深入开展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试点工作,探索新途径,拓宽新路子,积累新经验。
(四)进一步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合力。加强向市委、政府的工作汇报,协调组织、人事、劳动、教育、财政等部门积极参与,在建立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教育、考核评价、岗位设置、薪酬待遇、激励保障和资金投入等政策体系上形成整体合力,全面促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为莱西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
莱西市民政局
二O一一年七月十二日
第五篇:社会工作人才总结
共青团眉山市委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建设情况报告
今年,团市委认真履行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重点,结合自身实际,深入推进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扎实做好社会人才工作。
上半年,全市青年志愿者工作围绕构建和谐眉山主题,弘扬志愿精神,拓展服务领域,强化基础建设,努力探索将志愿服务供给与需求良好对接的长效工作机制。半年来,全市共招募注册青年志愿者21325人,建立青年志愿者标准化服务站14个,服务基地28个,专业服务队56支,组织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关爱农民工子女、建设低碳城市、服务市第二届残运会等大型志愿服务行动12次,服务人群达10万人次,青年志愿者的身影遍布广大城市农村,正呈现出百舸争流、欣欣向荣的生机和活力。
一、以宣传动员为前提,青年志愿服务的氛围初步形成团市委利用重要节假日,在三苏雕像广场、摩尔玛商场外等地设置青年志愿者宣传招募点,在城区20多个公共宣传栏和人群流量大的重点地段张贴志愿者工作动态、招募倡议书和海报;在全市80多辆公交车、400多辆出租车上,张贴宣传标语,播放青年志愿服务知识视频;组建了一支青年志愿者宣讲团,开展
1志愿精神宣讲活动3次;借助眉山网、眉山人论坛、四川共青团网、眉山电视台、眉山日报等媒体和移动短信平台,宣传报道青年志愿者相关信息52条,发送招募短信3次10万条,推出了郭卓、柴东强、雷双瑜等一批优秀青年志愿者典型,掀起了广大青年踊跃报名参加志愿服务的高潮。截止目前,全市共登记注册的青年志愿者21325人,其中在眉山志愿者网上登记注册的有16291人;人人争当志愿者、人人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已初步形成。
二、以组织网络为基础,青年志愿服务的体系初步建立
一是开通眉山青年志愿者网站。4月,成功开通眉山志愿者网站。该网站集宣传、管理、服务于一体,开设了工作动态、服务需求、志愿学堂、志愿者论坛等栏目,实现了全市注册志愿者、注册机构和需求单位的网络化管理。目前,该网站已有48449人访问,最高日访问量达658人次,正在成为全市青年志愿者的网上家园。二是建成一批标准化志愿服务站和服务基地。团市委面向社会公开招募15个志愿服务站,统一的标牌、章程及工作流程,配备了近3万元的物资设备,设备设施现已全部到位。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福利院、敬老院、博物馆、旅游景点、学校、留守儿童之家、市民广场等单位和公共场所,建立了28个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三是建立一批专业青年志愿服务队。重点组建了应急救援、无偿献血、城乡环境治理、反扒、宣传、法律、医疗、环保等8支核心青年志愿服务队,配备了标识、相关设备,建立了完整的组织机构,健全了服务队章程和有关管理规章制度,确立了相对固定的志愿服务项目和发展规划。
三、以活动项目为载体,青年志愿服务的作用有效发挥
(一)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志愿服务。以“城乡环境共清洁,革除陋习我行动”为主题,以文明劝导为核心,组建了城市美容师、交通劝导、卫生劝导、文明经营劝导四类志愿者队伍300余人,采取定点包片,周六、周日轮流对11条街道和8个社区开展清除“牛皮癣”和文明劝导服务行动,共发放宣传资料4000份,出动宣传车3辆,制作专栏4期,制作了网页,清除“牛皮癣”小广告20000多张,规范乱停乱放的车子5000多辆,制止乱过街道、乱扔垃圾、乱摆摊设点的市民8200人次。市民从开始的抵触、不理解到最后的支持、配合、称赞志愿者的工作。
(二)开展维护稳定志愿服务。一段时间,眉山城区偷盗猖獗,给市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威胁。团市委联合市公安局,组织反扒青年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有时周一至周五随机选一天行动),重点在小北街、商业街、纱辜巷、大北街等人流量大的街道、商场和公交车上开展反扒活动。自5月成立以来,反扒队开展活动13次,抓捕小偷7人,找回自行车3辆,手机3部,钱包4个,挽回经济损失一万余元,极大地震慑了小偷,伸张了社会正气。同时,为维护校园环境安全,团市委组织市应急志愿者,在学校上学放学时间段,到东坡中学、大北街小学等校周边进行
安全巡逻;在高考、中考期间,组织志愿者帮助学校排查校园安全隐患,维持校外交通秩序,为校园安全做出了贡献。
(三)开展抗旱抗震救灾志愿服务。团市委积极应对突发事件,针对年初西南干旱,发出了“每天节约一升水”的倡议书,组织志愿者开展了“青春光明行——我为旱区送瓶水”、“抗旱救灾,我们有责任”主题活动,为灾区捐款1万余元。东坡、彭山、丹棱、青神组织捐款活动。团县委面对青海玉树震灾,团市委快速反应,发布了关于紧急招募抗震救灾医疗卫生专业志愿者和支援青海玉树抗震救灾的紧急通知,派遣市应急志愿者郭卓、柴东强于4月15日下午启程,16日深夜到达玉树,为灾区群众送去了价值5000余元的食品、药品,并组织各级团组织捐款10万余元,极大地支援了灾区群众生产生活。
(四)开展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团市委组织青年志愿者参与为期三天的残运会队伍引领、现场秩序维持、赛场服务和照顾残疾运动员起居生活等服务工作;参与“眉山市2010夏至低碳日”主题活动,50多名青年志愿者以骑游的方式宣传低碳生活,此项行动受到人民网采访报道和瑞士驻华使馆参赞梅尔先生的高度赞扬;眉山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会议后的第二天,市级机关、彭山、青神组织青年志愿者种下3000多株花树苗。洪雅、丹棱团县委分别在“2010中国四川〃柳江古镇旅游文化节”和“齐乐桃花源〃丹棱乡村游”活动中,开展环境保护、文明监督、义务导游等志愿服务,成为活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以机制建设为保障,青年志愿服务的基础有力巩固
团市委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市青年志愿者工作的意见》、《眉山市青年志愿者守则》、《眉山市标准化志愿服务站管理办法》、《服务站工作服务流程》、《青年志愿服务队章程》、《青年志愿服务队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对全市志愿者统一编号,统一了服务证、徽章和帽子,实现志愿者工作规范化。邀请绵阳市应急服务支队、雷锋志愿服务站来眉指导交流志愿工作,培训志愿者 220人次,提高了志愿者服务技能。
回首工作,成功多于失败,收获多于付出,青年志愿者工作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广大青年志愿者的无私奉献。在此,我谨代表团眉山市委,向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青年志愿者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志愿者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和困难:志愿服务氛围不够,专门工作力量薄弱,志愿服务经费缺乏,服务管理运行机制有待完善。在下半年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拼搏进取,务实创新,推动志愿者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共青团眉山市委
2010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