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保障学模题
《社会保障法》课程模拟题
第一章社会保障法导论
1.简述社会保障的概念。
2.社会保障的三大基本领域指的是什么?
3.社会保障有哪些功能?
4.对社会保障应如何分类?
5.试分析我国社会保障的类型。
6.世界社会保障立法发展过程可以分为那几个阶段?
7.简述世界社会保障立法各个阶段的特征与标志。
8.真正现代意义的社会保障立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9.福利国家实施的社会保障立法的改革说明什么?
10.我国社会保障立法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大的阶段?各个阶段有何特征? 11.我国各个时期的社会保障立法对于当今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有哪些?
第二章社会保障法概述
1.什么是社会保障法?
2.为什么说社会保障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3。社会保障法在法律体系中居于怎样的地位?
4。社会保障法有哪些形式?
5.如何理解社会保障法的效力?
6。为什么说社会保障法律体系是具有一定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的有机整体?
7.社会保障法的本质是什么?
8.如何理解社会保障法的立法理念?
9.社会保障法的立法原则有哪些?
10.什么是社会保障关系和社会保障法律关系?
11.社会保障法律关系有哪些种类?
12.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特征有哪些?
13.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要素是什么?
14.如何理解受领权势社会保障法律关系内容的核心?
第三章社会救助法
1.社会救助法的概念及其在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如何?
2.社会救助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中国的社会救助法有何特征?
4.从国际社会救助立法的发展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5.中国应构筑怎样的社会救助法律体系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第四章社会保险法
1.社会保险法律体系是如何构成的?
2.简述社会保险法律体系的复杂性。
3.社会保险立法的原则有哪些?
4.社会保险的特征有哪些?
5.简述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保险立法的发展过程。
6.试分析各个社会保险项目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7.中国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8.借鉴国际社会保险立法的经验,分析中国应如何加强社会保险立法?现阶段的立法重点是什么?
第五章社会福利法
1.简述社会福利法的主要内容。
2.社会福利法的立法原则有哪些?
3.试分析我国的职工福利制度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关系。
4.社区福利与社会福利是什么关系?
5.特殊群体的社会福利制度以及社会福利事业中的城市无着地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制度与社会救助法律制度有哪些相似之处?
第六章社会优抚法
1.试对社会保障实体法的各个部分进行比较,分析其各自具有什么特征?
2.社会优抚法在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中居于何种地位?
3.中国社会优抚法的体系如何构成的?
4.简述中国优抚法的内容。
第七章社会保障组织运行法
1.简述社会保障组织运行法的主要内容。
2.社会保障组织运行应遵循哪些原则?
3.中国社会保障管理是否适宜采用分散管理或按行业系统管理的模式?为什么?
4.中国应如何构建社会保障实施机制?
5.中国在社会保障的监督方面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6.社会保障组织运行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机构如何设置?各机构具有什么职责?
第八章社会保障基金法
1.社会保障基金法有哪些主要内容?
2.简述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立法的核心内容。
3.简述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的法律原则。
4.国际社会保障基金法的立法实践经验对中国的实践有何借鉴意义?
第九章社会保障争议法
1.什么是社会保障争议?
2.简述社会保障争议法体系的构成。
3.解决社会保障争议的方式与原则有哪些?
4.目前我国是如何处理社会保障争议的?
5.如何构筑我国的社会保障争议的法律体系?
案情选编:
1.被抚养人终止扶养协议后应对履约扶养人进行赔偿或补偿
[案情]
赵某年老多病,丈夫于1980年病故。因无人照顾,与其居住地的镇敬老院订立遗赠抚养协议:敬老院负责赵某的生养死葬,赵某所有的三间临街房交敬老院使用,死后作为遗产赠给敬老院。协议签订后,赵某与1984年搬进敬老院生活。赵某在敬老院一日三餐有人照顾,生活的很好。1986年赵某的哥哥来敬老院找赵某,商量将赵某接到自己家中抚养,让敬老院交出赵某的三间临街房,由其用来开店。赵某兄妹二人决定后,由哥哥出面找敬老院解除遗赠抚养协议。敬老院方认为,赵某与敬老院订立协议已经两年,这两年时间内一切都是敬老院供养,没有正当理由不能解除协议。但赵某哥哥在没有征得敬老院统一的情况下,擅自把赵某接到他家,并多次要求退还赵某的三间临街房。就在双方交涉过程中,1992年12月赵某突然病故,但赵某哥哥提出要继承赵某的三间临街房。赵某哥哥多次找敬老院讨要三间临街房,未果,遂将镇敬老院告到法院。
2.未建个人账户不影响养老金待遇水平
[案情]
河北某市某商场营业员刘某,高中毕业后,曾到内蒙古牧区插队5年,1972年返城后在家中待业2年,1974年1月分配到商场工作。自1993年1月起,单位就从其工资中代扣养老保险费,至2000年退休前一直没有中断过。其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改革,实施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保险模式,从1998年1月1日刘某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养老保险账户。退休时,刘某担心其个人账户养老保险费用过少,会影响今后的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故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求将其建立个人账户前的视同缴费年限的工龄折成钱,记入自己的个人账户。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答复:根据刘某本人情况,到1999年底,刘某缴费年限记31年,其中,视同缴费年限24年,实际缴费年为7年。从1998年1月1日起已给其建立了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在此之前得出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共29年,可作为计发养老金的依据,但不能折算成钱记入个人账户。对此答复刘某自认不满,认为不能折算成钱记入个人账户,必然要影响到老侯的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3.企业可否为已退休的职工建立补充养老保险?
[案情]
某金融企业是一家实力雄厚、经营规范的全国性股份制公司。该公司共有职工7000多人,退休人员230人。该公司与1991年参加了当地的社会保险,每月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近年来,该公司效益好、资金雄厚,内部管理制度健全,民主管理基础较好。最近,该公司为了进一步胶东职工工作积极性,增强凝聚力,决定为其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办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其基本方案是:补充养老保险的资金由经营的成本列支,按月从本公司工资总额的10%部分中提取;实施范围包括本企业在职职工和已从该公司离退休(含病退)并从当地社会保险局领取养老保险金的人员; 对于在职职工实行完全个人账户制,退休后从本人个人账户中领取补充养老金,对于已离退人员是其在本公司工作的时间、本人年龄及其基本养老金情况一次性发给补充养老金;公司建立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由公司专设机构管理;方案准备经职代会审议通过后开始实施。但在职代会审议过程中有人提出:公司的离退休人员已经不是企业职工,为他们搞补充养老保险不妥。双方各执己见。
4.破产企业的退休人员能够分享社会发展成果
[案情]
某人退休后,其所在单位因经营不善,于1996年破产,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由所在县社会保险局按月支付。此后其养老金待遇水平没有调整过。该退休人员曾向社会保险局询问,答复为:被卖掉企业的退休人员不享受国家每年调整养老金的规定的待遇。该退休人员对答复不满,申请行政复议。
5.交通事故引发的工伤可否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案情]
李某妻子乘单位的汽车去参加上级单位在京郊召开的年会。开车回来的路上,经过怀柔北车务段管辖的一个铁路道口时,遇到有火车路过。当时道口实施了警示措施,但司机却不顾道口监护员的拦截,盲目抢越。虽然火车司机残躯了鸣笛和紧急刹车的措施,由于距离太近。火车车头的排障器仍刮到轿车,轿车副驾驶一侧的车身与火车相撞。李某地妻子恰好坐在副驾位置,出事后道口监护员看她还有呼吸,忙拦截车辆将其送往医院抢救,最终因为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发生后,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司机驾驶不慎造成事故,应负全部责任。死者是在为单位开会的同种,因司机过错被夺去生命的,故单位有责任按照工伤处理。出事后,死者单位积极妥善处理死者的后事,并考虑参照有关规定对家属进行补偿。由于李某妻子的单位是事业单位,所以单位对家属的补偿只是参照劳动部颁发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等相关规定执行。
《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中规定,因公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遭受交通事故或其他意外事故造成的伤害或者失踪的,应当认定为工伤。职工因工死亡,因感召规定打给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办法中规定了,由于交通事故引起的工伤,应当首先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处理。但单位考虑到此时给李先生一家带来的伤害,在有关规定的基础上予以适当放宽。
多次协商后,今年3月21日,单位和家属最终达成因工死亡善后处理的协议。单位补偿来包括一次性死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直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生活困难补助共计人民币19万多元。
李某与妻子单位协商过程中直至双方签协议前,始终坚持赔偿中应该有精神损失赔偿一项,但单位没有统一。因此在协议中,李某把协议条款中“本协议为终结性协议”改为“本协议为工亡补偿的终结性协议”,他认为不包括精神赔偿损失赔偿的协议,不是终结性协议。11月5日李某将其亡妻单位和直接责任人作为被告,向区法院起诉要求精神损失赔偿,计人民币15万元。
6.职工不服伤残等级鉴定结论,不能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案情]
1999年12月5日,某区法院接到市金属公司魏某的行政诉讼起诉书。起诉事由是魏某对市劳动鉴定委员会给其作出的工伤等级7级的鉴定不服,将市劳动鉴定委员会诉至法院。该区法院接到起诉书后,进行审查,5日后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
7.并非所有的医疗费都由基本医疗保险支付
[案情]
伊军在北京通州区一家建筑公司做财务工作已三年。2002年9月,伊军突然昏倒在办公室,被同事们紧急送往附近医院,经抢救后苏醒过来,不久被确诊为心肌炎,同时还有肺部中囊的并发症,需住院治疗。于是伊军便办理了相关手续,休病假在医院治疗。
2002年底,痊愈出院,前后共计花掉各种医疗费及其他杂费9.8万元,其中包括:挂号费、检查治疗加急费、点名手术附加费、气功治疗费、急救车费、护工费、电冰箱费、空调费、电视费、门诊煎药费共计2万元,于心肌炎和肺部囊肿物管的医药费0.05万元;治疗头部外伤相关费用0.25万元。回到工作岗位后,他把有关单据送到当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准备报销。三天后,他被告知:根据有关规定,他的医药费只能报销6万元,其余部分自负。对此,伊军很不解,便去找医疗办险经办机构的主管领导理论。那位领导指着长长的药费单,问他:头部外伤怎么回事?伊军承认,那是因为在住院期间,与人吵架被打所致。于是领导告诉他:按有关规定,头部外伤的这部分费用加上挂号费、检查治疗加急费„„门诊煎药费和与心肌炎及肺部肿囊无关的医药费(经查实伊军用自己的医疗保证伟别人开药的药费)总共2.3万元是不能报销的。另外,由于当地职工的年平均工资是1.8万元(0.15*12=1.8),医疗统筹保险基金的最高支付额是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四倍,即7.2(1.8*4=7.2)万元。但这7.2万元不能全部由统筹基金负担,按规定个人也要担负一定比例。一次,他的医药费只能报销6万元。
8.“封顶线”以上的医疗费由谁负担?
[案情]
今年,某公司小朱因患重病住院,共花费6.4万元。小朱所在单位已经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所以小朱按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规定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报销3.4万元(当地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为3万元,个人自付0.4万元)。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经办人员说:“你的费用已有一部分超过了基本医疗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超过部分不属于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报销。”小王患病已经十分困难,无力承担余下的3万元。无奈之下,小王到公司找经理,要求公司报销余下的医药费。公司经理答复:“公司已经参加医疗保险,你应去找医疗保险机构报销。公司除按时交医疗保险费外,任何医药费的报销,概不负责。”问:“封顶线”以上的医疗费由谁负担?
9.合同制女职工也应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案情]
小李是在某县一家敌人服装厂工作的一名合同制女工,2000年6月1日于单位签订了3年的劳动合同。在2003年4月1日,她在医院顺产一男婴,接着开始休产假。对于小李的接生费、住院费、医药费等,服装厂一次性予以报销。但是,在4月28日,小李突然接到服装厂的电话,她被告知,因其工作岗位已有人代替,单位准备解除与她的劳动关系。对此,小李深感委屈。他与服装厂的劳动合同还未到期,对方不能单方面解除与她的劳动合同。于是她与服装厂交涉,希望对方遵守相关规定,在劳动合同尚未到期前,要发给她一定的生育津贴了。
无奈之下,小李在休完产假后,于2003年7月5日到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申请仲裁。
10.产后大出血,医疗费用应由谁负担?
[案情]
棉纺厂职工冯玉于2002年12月6日生一子,分娩过程还算顺利。其丈夫考虑到自己家离医院不远,在家里照顾更方便,产后第二天便将其母子接回家里。当天晚上,冯玉突发产后大出血,家人急忙将其送往医院,前后住院15天,花掉2700元的医疗费。产假过后,冯玉找到本厂财务科,要求按照规定报销医疗费。财务科科长回答说,棉纺厂只能报销分娩的费用,至于产后大出血的报销厂里没有先例,现在单位参加了职工医疗保险,这个费用应该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报销。冯玉来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要求报销医疗费。医疗保
险经办机构经办人员说:产后大出血属于生育保险范畴,不属于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应该由单位或生育保险基金解决。”冯玉的产后大出血的医疗费究竟该由谁负担?
11.被判有期徒刑的人能否领取失业保险金?
[案情]
汪利伟是河南某县居民,1998年9月,因未能考上大学,便进入该县的醉苏李制酒公司工作。制酒业竞争激烈,小汪一直不甘心在这里干,但一时又没有其他门路,于是每日拖拖拉拉,不求上进,有时甚至还旷工。鉴于小汪的表现,2000年2月醉苏李公司开始裁员时,“汪利伟”的名字便进入了首批“下岗”人员名单。就这样,小汪在毕业后不到两年时间里便失业了。
失业后的小汪更是消沉,几乎每日借酒消愁,无所事事。2000年4月5日,小汪酒后因琐事与他人争执起来,一时性起,他抄起酒瓶将对方头部打伤,也因此惹来官司,被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被判刑后小汪警醒了很多,他决心振作起来,重新做人,并准备借些钱,在积攒起来自己的事业保险金,已开设一个杂食店。可自五月份起,当小汪按时去银行领取失业保险金时,他发现账户上总是空的。于是小汪到公司询问原因,她被告知,因为他被判徒刑,所以再没有资格领取失业保险金了。
12.劳动合同解除,失业人员怎样才能得到经济补偿金?
[案情]
小龚是某工厂的一名女工,因工作调整,该工厂与其解除了劳动合同。但小龚与另一家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由于小龚要照顾孩子,不同意接受这家单位提供的三班倒的岗位,双方没能就劳动合同条款达成一致,致使劳动合同没能签订,小龚失业了。在这种情况下,小龚去原单位申请经济补偿,但原单位拒绝支付。小龚该怎样才能得到经济补偿金?
13.原告应否得到《革命烈士证明书》和应否享受抚恤金?
[案情]
原告贾某在1953年其父死亡是年届20岁,以摆小百货摊、做零工等承担赡养母亲、抚养弟妹的义务,维持一家生活。其父死亡时遗留草屋二间,别无遗产。其母与其兄妹3人(2男1女,贾某为长子)共同生活。由于家庭生活困难,曾将小女儿送人抚养,后由贾某领会自己抚养。1959年其母患癌症,1960年病故。其弟贾越,父死时年仅10岁,1959年中学毕业,在家闲居半年,后外出打零工,月收入11元,日常生活及衣服等由贾某夫妇照料,19岁时帮贾某摆摊做小生意,1963年3月应征入伍,同年9月,地方政府给贾某军人家属待遇。1965年6月其弟贾越在部队因公牺牲成为烈士,部队和地方政府承认贾某为烈属,有原县人民委员会于1965年6月发给贾某抚恤金180元。至此,民政部门已将贾某作为抚养贾越烈士长大的其他亲属,贾某此后享受烈士待遇,直到1983年发新证时,民政部门对贾某作出不予换发《革命烈士证明书》的结论。为此,贾某先后到乡、市有关单位多次上访未果,于1992年9月向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
第二篇:社会保障专业题
社保专业类
388、“社会保障”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中。
389、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法律强制实施,为工薪劳动者在年老、疾病、生育、失业以及遭受职业伤害的情况下,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的制度。
390、社会保险项目分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391、社会救济也称社会救助,是政府对生活在社会基本生活水平以下的贫困地区或贫困居民给予的基本生活保障。
392、社会福利是政府为社会成员举办的各种公益性事业及为各类残疾人、生活无保障人员提供生活保障的事业。
393、1997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394、2005年1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395、2009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
396、1998年1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397、1999年1月,国务院颁布《失业保险条例》。
398、1996年8月,国家劳动部发布《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
399、1994年12月,国家劳动部发布《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
400、英国于1601年颁布了专门的《济贫法》,标志着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来介入济贫事务。
401、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公平原则、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责任分担原则、普遍与选择性原则、互济性原则、法制性原则。
402、社会保障的特征:公平性特征、社会化特征、福利性特征、法制规范性特征、多样性特征、刚性发展特征。
403、慈善事业的三大支柱:宗教慈善事业、官办慈善事业与民间慈善事业。
404、我国历史上最富有特色与创建的官办慈善事业是仓储后备和以工代赈。
405、在宗教慈善事业中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对慈善事业的影响最为深远。
406、19世纪80年代德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起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
407、1883年德国颁布的疾病保险法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标志。
408、社会保障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社会全体成员的生活质量和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发展。
409、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特色,国家负责、单位包办、全面保障、板块结构、封闭运营、缺乏效率。
410、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新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保障明显不足;法制建设滞后;责任模糊;新制度有效性还有待提高。
411、当前理论界公认的“福利国家”概念的评价指标有四个:①福利支出占政府公共支出的比重;②公共支出占福利支出总额的比重③福利支出占GDP的比重;④福利制度中是否存在力度较大的再分配。
412、实行“社会福利型”模式的欧洲国家,以瑞典和英国为代表。
413、实行“社会保障型”模式的欧洲国家,以德国和荷兰最为典型。
414、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区别:
(1)性质不同;(2)经营目标和经营主体不同;(3)经营方式和经营体制不同;保险责任主体和所有者权益不同;(4)运行机制和运行环境不同;(5)被保障对象和被保障水平不同。
415、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面向贫困人口和工业劳动者的阶段;面向贫困人口和一般劳动者的阶段;面向全体国民的阶段。
416、医保卡由当地指定代理银行承办,是银行多功能借计卡的一种。
417、参保单位缴费后,地方医疗保险事业部门在月底将个人帐户金部分委托银行拨付到参保职工个人医保卡上。
418、医保卡使用范围:参保职工在定点医院,药店就医购药时,可凭密码在POS机上刷卡使用,但无法提取现金或进行转帐使用。
419、医保卡余额查询:参保职工可通过拨打电话进行余额查询,也可在中行储蓄所或市区定点医院,药店查询。也可以上网在社保查询系统登录查询。
420、医保卡密码:参保职工若修改密码,可拨打电话进行修改,也可持身份证到中行储蓄所进行修改。参保职工若忘记密码,可持身份证到中行储蓄所挂失原密码并更改密码。
421、养老保险即劳动者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时,在养老期间发给生活费,以及生活方面给以照顾。
422、失业保险即劳动者在失业期间的生活费、医疗费的给付以及转业培训、生产自救及 职业介绍等保障措施。
423、工伤保险即劳动者因工负伤,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后的工资收入补偿,也是对因工负伤劳动者的医疗护理和生活照顾措施。
424、医疗保险即劳动者在患病期间在医疗、护理方面的保障措施。
425、生育保险即女职工在生育期间的收入补助和保障措施。
426、养老保险必须累计缴够15年,退休后才能享受退休金待遇。
427、缴费180天后即可享受医疗保险的待遇。
428、生育保险基本由三部分组成:产假、生育津贴、医疗服务。
429、失业人员本人持户口簿、身份证、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于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60日内到户口所在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登记申领手续,失业保险金自办理登记之日起计算,按月领取失业保险金。430、失业保险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满5年的,最长可领取12个月的失业保险金;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满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为18个月;累计缴费时间满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为24个月。
431、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
432、住房公积金必须连续缴纳6个月才能提取。
433、住房公积金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职工所在单位缴存,另一部分由职工个人缴存。
43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435、新农合缴费方式: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43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3年起在全国部分县(市)试点,到2010年逐步实现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
437、自2013年起,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280元。
438、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其他社会主体对于遭受自然灾害、失去劳动能力或者其他低收入公民给予物质帮助或精神救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需求,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各种措施。
439、社会救助对于调整资源配置,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40、社会救助的社会意义:1.有利于保护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2.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3.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4.有效地弥补了社会保险制度的不足。
441、社会救助的资金来源:1.国家财政拨款;2.信贷扶贫;3.社会捐赠和国际援助;4.社会救助基金增值。
442、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渠道:国家财政拨款、雇主和个人缴费、社会筹资、其他渠道(社会福利服务收费、基金运营收益、发型特种国债、国际援助)。
443、社会保障基金的给付方式:货币支付、实物支付、服务支付。
444、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工具:金融投资包括储蓄存款、债券、股票;实业投资包括房地产基础设施等不动产。
445、补充保障是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之外的,以非政府主导性,非强制性为特征的各种社会保障机制的统称。
446、补充保障与政府主导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一起,共同构成国民生活保障系统,主要包括员工福利,慈善事业和社会救助等。
447、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特征:
1、社会保险的性质上是权力与义务结合型;
2、社会保险制度的根本目的是解除社会成员的后顾之忧;
3、保障水平是基本保障型;
4、保障过程是规范化、强制性。448、各国政府对社会救助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种类型:中央政府集中管理制度、地方政府分散管理制度、中央和地方政府分层管理制度。
449、决定最低生活标准的具体方法有市场菜篮子法、恩格尔系数法、国际贫困标准法、生活形态法。450、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各种政策和社会服务,旨在解决广大社会成员在各个方面的福利待遇问题。
451、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对生活能力较弱的儿童、老人、母子家庭、残疾人、慢性精神病人等的社会照顾和社会服务。
452、商业医疗保险是医疗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单位和个人自愿参加。
453、商业医疗保险是指由保险公司经营的,赢利性的医疗保障。
454、商业医疗保险投保渠道:网上投保、代理人服务、保险代理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和银行投保。455、商业医疗保险种类:普通医疗保险、意外伤害医疗保险、住院医疗保险、手术医疗保险和特种疾病保险。
456、金保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劳动保障部门的一项十分重要、艰巨和光荣的任务。457、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劳动法规是1802年英国议会颁布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
458、19世纪初期颁布的劳动法规是以工厂立法的形式出现的。
459、国际上通常将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合称为《国际劳工标准》。
460、从工人运动角度分类,可以将劳动关系分为利益冲突型劳动关系、利益一体型劳动关系、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
第三篇:社会保障基础知识题
社会保障基础知识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城镇工伤社会保险,个人需要缴纳的比例占其工资额的百分之几? A.1% B.2% C.3% D.不需要缴纳
2.职工在单位工作期间突发疾病且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能否按工伤处理? A.按工伤处理 B.不能按工伤处理 C.由企业自行决定
3.城镇职工在上下班路途中遭遇了交通事故,必须符合什么条件才能按工伤处理? A.机动车事故 B.在上下班必经路线上 C.在上下班必经路线上的机动车事故 4.我国工伤社会保险的实施对象是哪类企业及其职工?
A.中国境内所有企业 B.城镇所有企业 C.城镇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D.国有企业 5.工伤社会保险实施所依据的理论是什么?
A.有过失补偿理论 B.雇主责任补偿理论 C.无过失补偿理论 6.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共有多少种情形可以认定为工伤? A.5种 B.7种 C.8种 D.10种
7.劳动能力鉴定标准是鉴定劳动者伤残后丧失什么能力的客观依据? A.生活能力 B.劳动技能 C.劳动能力
8.职工被借调期间受到工伤事故伤害的,由哪一方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A.原用人单位 B.借调单位 C.原用人单位与借调单位共同承担 9.职工发生工伤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为职业病后,其医疗费用由谁支付? A.基本医疗保险基金
B.工伤保险基金
C.都可以 10.职工在下列情形中,不能认定为工伤的是哪一类?? A.患职业病的 B.医护人员在救护“非典”病人过程中感染“非典” C.因公外出下落不明的 D.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11.工伤保险根据下述什么原则设立工伤保险基金,对工伤职工提供经济补偿和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 A、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 B、社会统筹和单位管理 C、社会统筹 D、个人帐户管理
参考答案:1D,2A,3A,4A,5C,6B,7C,8A,9B,10D,11C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工伤社会保险费率采用哪几种模式?
A.均一费制 B.差别费率制 C.浮动费率制 2.工伤社会保险待遇具体包括哪些部分?
A.医疗待遇 B.伤残待遇 C.因工死亡待遇 D.亲属工作安置待遇 4.职工因工死亡,应按照有关规定发给哪些补助?
A.丧葬补助金 B.供养亲属抚恤金 C.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D.精神损失费 5.职工因工伤而死亡,以下哪些亲属有可能享受供养亲属抚恤金? A.父母 B.未成年子女 C.没有收入来源的妻子 D.祖父母
6.《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为了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工伤保险要做到哪二者相结合?
A.工伤事故预防 B.职业病鉴定 C.工伤康复 D.医疗保险 7.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以下哪一些不能认定为工伤?
A.犯罪或违法 B.自杀或自残 C.斗殴或酗酒 D.借调至外单位受伤 8.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以下哪些可认定为工伤? A.在生产工作环境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造成职业病的 B.因履行职责遭致人身伤害的 C.因工作需要陪酒伤亡的
D.因公、因战致残的军人复员转业到企业工作后旧伤复发的 9.我国工伤保险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一些?
A.“有过失补偿”原则
B.“优待”原则
C.企业一方缴费和差别费率原则 D.保障与赔偿相结合的原则
10.工伤职工出现了下列哪些情形,应该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A.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 B.拒绝治疗 C.被判刑正在收监执行 D.自愿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
??参考答案:1BC,2ABC,3AC,4ABC,5ABCD,6AC,7ABC,8ABD,9CD,10ABC
三、是非选择题
1.凡在从事与工作相关的活动时发生的工伤事故或职业病,均可享受工伤社会保险。答案要点:
(1)对。
(2)我国《工伤保险条例》对工伤或职业病的界定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工伤认定的范围,不仅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而且也包括“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情况。由此判断:凡在从事与工作相关的活动时发生的工伤事故或职业病,均可享受工伤社会保险。2.工伤保险必须与工伤预防相结合。答案要点:
(1)对。
(2)工伤保险是对职工发生了工伤及职业病后的一种事后补偿,无论是对职工本人还是工伤社会保险而言,花费代价均比较大,而工伤预防作为一项事前的预防性行为,花费相对要少得多,因此将两者结合能够减少工伤社会保险费用支出,切实保障职工权益,更为有效。3.工伤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答案要点:
(1)错。
(2)工伤事故属于职业性伤害,工伤社会保险待遇具有明显的劳动力修理与再生产投入的性质,属于企业生产成本的特殊组成部分,因此个人不必缴费,由企业负担全部保险费。4. 职工因公外出途中遭遇交通事故,可同时享受工伤保险补偿和民事赔偿。答案要点:
(1)错。
(2)工伤社会保险实现的是工伤保险补偿与民事赔偿不同时享有的原则。5.临时工在工作场所和工作时间内因工作原因而受伤,不能享受国家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答案要点:
(1)错。
(2)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只要与企业建立了劳动关系的职工,不论其是否是正式工,发生的工伤事故均应认定为工伤。
6.建立工伤社会保险制度,是保障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伤职工基本权益的重要条件。答案要点:
(1)对。
(2)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职工发生工伤事故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如果没有工作社会保险制度的保证,工伤职工的基本权益就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7.我国的工伤社会保险实现工伤预防及工伤康复相结合的原则。答案要点:
(1)对。
(2)实现工伤预防及工伤康复相结合的原则,其目的是要做到预防与救治并举。既减少工伤事故发生的概率,又确保工作职工的基本权益。
8.凡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的企业,其职工患职业病后均能够享受工伤社会保险待遇。答案要点:
(1)错。
(2)只有当企业职工患了国家法定的职业病,才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四、论述题
1.工伤社会保险基金筹集为什么采取差别费和浮动费率? 答案要点:
(1)差别费率。即对单一企业或某一行业单独确定工伤社会保险费的提缴比例,以体现对不同工伤事故发生率的企业、行业实行差别性的负担,以保证该行业、企业工作保险基金的收付平衡。由于企业的安全生产,关系职工权益和工伤社会保险费用支出,因此,出于工伤社会保险的实行目的,采用差别费率能够体现对企业安全生产的奖优罚劣。
(2)浮动费率。是在差别费率的基础上,每年对各行业或企业的安全卫生状况和工伤社会保险费用支出状况进行分析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由主管部门决定该行业或企业的工作保险费率上浮或下浮。通过费率的活动可以促使企业将降低工伤事故的发生率作为已任,切实保障职工的权益。
2.什么叫工伤?工伤和职业病的认定根据什么原则? 答案要点:(1)工伤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所遇到的意外事故伤害和职业病伤害。劳动者(雇员)在生产、工作过程中和准备生产劳动的过程中遇到的意外事故伤害和职业病伤害;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以及履行职责遭受人身伤害,从事抢险救灾、救人等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利益的活动等等,不慎导致本人或他人负伤、致残、死亡的情形,这些都属于工伤的范围,应当界定为工伤。
(2)在工伤社会保险中所称的职业病,通常是指国家法律明文作出规定的法定的职业病类型。目前我国确定的职业病各类包括职业中毒、尘肺、物理因素职业病、职业性传染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等九类共四种职业病范围。
(3)工伤的认定实现无责任赔偿制度,也即只要是在工作时间及工作场所发生的伤害,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情况,均应该作为工伤处理;举例来说:如劳动者在上下班路途中,发生了机动车交通事故,不管责任在哪一方,均属于工伤。但劳动者如若违法犯罪、自杀等情形的,不算工伤。关于职业病的确定。必须以职工工作的环境和诱发职工致病的成因作为依据。按照卫生部制定和颁布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五、案例分析题
1.某建筑施工单位与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约定了“死伤概不负责”条款,后来该劳动者在施工过程中因跳板断裂滑落,摔成重伤,施工单位要该劳动者工作自负,医疗费自理,单位概不负责。请问该单位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案要点:
(1)不正确的。
(2)本案例中的劳动合同虽然表面上是双方自愿订立的,但“死伤概不负责”一类的生死合同不可能是劳动者真实意思表示,用人单位约定这类条款的主观用意非常明显,是利用了劳动者的弱者地位。根据《劳动法》第18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是无效的。因而是不合法的,不能作为处理职工工伤事故的依据。企业应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和《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等文件的规定进行调查、报告、处理,并要根据事故原因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2.职工王某,在骑自行车上班途中与另一骑车人刘某相撞,造成骨折。责任完全在刘某,刘对此无异议。事后王某以在上班途中发生意外为由,要求按工伤处理。请问王某的要求是否合理?能否按工伤对待? 参考答案:
(1)王某不应按工伤处理。
(2)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具备上下班途中和机动车事故伤害两个要件,就可以认定为工伤。王某虽然符合上下班路途这一要件,但却与“道路交通机动车事故”条件不符,因此,不能认定为工伤。
3.1997年3月,某集体砖厂职工与单位签订了承包合同,合同中注明:“......如发生伤亡,砖厂概不负责......”。不幸的是,该职工在第8天工作时左脚就被砖头砸伤,花去医药费3000元。砖厂以该职工已承包,合同中已有规定为由,拒绝支付与其脚伤有关的任何费用。请问,这种做法对吗?
参考答案:(1)不对。
(2)根据规定,企业与职工个人签订承包合同,是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并未改变企业和职工的劳动关系,也未改变承包者的职工身份,因此企业应按照国家现行政策保障职工的社会保险权益。此合同将伤亡的风险推给职工,不符合宪法和社会保险政策的规定。
4.1996年7月7日,某县一运输公司职工,在送货路上因超车不当,与对面一货车相撞,造成车毁人亡。请问,此种情况能按因工伤亡处理吗? 参考答案:(1)能。
(2)根据劳动部劳办发[1996]271号文规定,司机驾驶车辆执行本单位正常工作任务时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即使司机负有责任,只要不是故意犯罪、自杀、自伤、酗酒和蓄意制造交通事故,本人伤亡都应认定为工伤。
5.申诉人刘某系某制药厂临时工,于1997年3月31日上午9时在药厂五楼仓库往简易货梯上装货物时,货梯突然与吊钩脱离,致使申诉人刘某从五楼坠入地面摔伤,经治疗于1997年6月23日出院。申诉人申诉到仲裁委后,在审理过程中,申诉人坚持不做伤残等级劳动能力鉴定。请问刘某能否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分析要点:(1)不能。
(2)申诉人刘某发生的意外事故,根据工伤认定的原则,理应属于工伤。
(3)但此案中申诉人的请求事项必须依赖于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评定伤残等级后才能做出是否支持申诉人的申诉请求。但申诉人拒不同意做劳动能力鉴定,只能中止审理。6.某厂职工小A长期旷工,按照该厂厂规,扣发其3个月工资。小A得知后心怀不满,经预谋策划于某日闯入厂长办公室,持铁棍将厂长手部击伤。经鉴定为骨折,该厂长能否算做工伤?
分析要点:
(1)应认定为工伤。
(2)该厂长因履行职责,遭致报复伤害,按照工伤社会保险条例,凡非本人主动动机所受的伤害包括“因履行职责遭致人身伤害”应认定为工伤,该厂长应认定为工伤。
7.某职工从家里驾驶摩托车到公司上晚班,途中与停在路边维修的公交车相撞受伤。经交警部门认定,该职工负此次交通事故的主要责任。这位职工能认定为工伤吗? 答案要点:(1)能。
(2)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只要具备上下班途中和机动车事故伤害两个要件,只要不具有第十六条规定的排除事由,就应认定为工伤。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这位职工发生的交通事故具备了以上两个条件,即使其负该事故的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也应认定为工伤。
8.杨某原系某厂职工,经厂方安排借调到某公司工作,并由某公司向杨某支付劳务费。99年2月,杨某在某公司工作时意外受伤。由于其劳动关系在某工厂,故杨某向所在的工厂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要求按伤残等级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但该工厂认为,杨某是在某公司受的伤,应该由某公司承担工伤保险的责任,请问某厂的看法是否正确? 答案要点:
(1)不正确。
(2)《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被借调期间受到工伤事故伤害的,由原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但原用人单位与借调单位可以约定补偿办法。
(3)本案例中的杨某虽然是在某公司受的伤,但由于其劳动关系在某厂,因此某厂应该承担工伤保险的责任。但由于某厂与某公司之间存在一种职工的借调关系,因此两家企业之间可以协商,如果某公司同意,由某公司支付一定的赔偿费用。
9.某厂职工小A和小B上班期间,因互相开玩笑而引发口角,小A被小B打伤,小B被刑事拘留。小A认为,其所其的伤害是在工作地点及工作时间内发生的,要求按工伤处理,请问他的要求是否合理?
答案要点:
(1)不合理。
(2)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的认定必须同时满足工作时间、工作场所以及因为工作原因三个条件。小A所受的伤害虽然符合前二个条件,但与其所从事的工作没有关系,因此不符合工作保险中的工伤认定原则。
(3)其不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但可以申请民事赔偿,由小B承担一定的经济补偿。10.张某为A建筑公司的员工,一天其在某综合楼工程第十层梁上施工,梁底料突然断裂,从2.9米高处坠落,造成左手版头条关节上段粉碎性骨折。在其治疗期间,其所在的A公司被另一家B建筑公司收购。张某要求B建筑公司按工伤处理,但B建筑公司以工伤发生在A公司为理,予以拒绝。请问B公司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案要点:
(1)B公司的做法是不正确。
(2)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当职工所在单位发生分立、合并及转让等情形时,由承继单位承担工伤保险的责任。张某原所在的A公司已经转让给B公司,因此B公司必须承担相应的工伤保险责任。
六、实务操作题
1.某搪瓷厂职工刘某,在喷花车间工作20多年。2000年的一天,刘某感觉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经职业病防治所检查,被诊断为I期矽肺病。如果刘某要申请工伤保险待遇,她必须经过哪些程序?
参考答案:
(1)刘某应该在职业病确诊后,要求企业在30天内为其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当地社会保障经办机构在接到申请后,应该进一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定:一是必须有企业确认是因为生产工作中长期接触职业病有害因素造成的意见,二是经市以上职业病防治所(小组)诊断,三是属于国家规定的102种职业病名单中的病种,四是报经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审批并认定工伤。第六章 生育社会保险
一、单项选择题
1.城镇生育社会保险,个人需要缴纳的比例占其工资额的百分之几? A.0.5% B.1% C.2% D.不需要缴纳
2.生育保险基金提取比例最高不得超过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之几。A.1% ? ???B.1.5% C.2% D.3% 3.企业参加生育社会保险后,女职工生育或流产后的生育津贴由谁支付? A.生育保险基金? ??B.企业工资基金?? ??C.计划生育基金 4.目前,符合计划生育的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多少天的产假? A.90?天 ???B.100天 ??C.120天
D.56天
5.女职工生育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按下列哪种原则在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A.实报实销
B.按规定的医疗服务费和药费报销 C.定额包干 6.生育保险基金的筹资采用什么样的原则? A.全国统一费率 B.统筹地区自行决定
C.全国规定最高缴费率为职工工资的1% D.全国规定最低缴费率为职工工资的1% 7.国家最早对生育保险作出规定的法规是哪一个?
A.《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B.《母婴保健法》 C.《劳动法》 D.《劳动保险条例》 8.我国的生育社会保险资金筹集采用何种方式?
A.单位缴费,职工个人不缴费 B.单位和职工共同缴费 C.单位不缴费,职工个人缴费
D.社会福利机构资助
9.生育保险基金的管理部门是谁?
A.劳动保障部门的经办机构 B.税务部门 C.妇联 D.计划生育委员会 10.下述哪个有关生育津贴概念的描述是正确的?
A.女职工生育时单位给予的困难补助 B.女职工生育时得到的医疗补助 C.女职工生育时报销的医疗费
D.劳动保障经办机构发放的产假期间生活费用
11.按《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规定,生育津贴支付期限一般有多长? A.1-3个月期间 B.1个月之内 C.3-6个月之间 D.3-6个星期之间 12. 按照国家现行的规定,女职工的生育津贴应该按什么标准发放?
A.所在企业上一月平均工资 ???B.生育女职工生育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 C.统筹地区上一职工月平均工资
D.生育女职工生育前的工资 13.我国目前唯一一个仍以试行办法实施的社会保险是哪一个? A.养老保险 ???B.工伤保险 ??C.生育保险
D.失业保险 参考答案:1A,2A,3A,4A,5B,6B,7D,8A,9A,10D,11C,12A,13C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医疗费用可以在生育社会保险基金中报销?
A.生育检查费 B.接生费 C.因引生育引发的疾病治疗费 D.生育住院费和药费 2.享受生育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包括哪一些?
A.个人缴费记录 B.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
C.职工所在单位参加生育保险并满一定期限 D.参加工作满两年以上 3.生育社会保险的优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A.保护生育妇女及胎儿的身体健康 B.均衡单位之间生育费用的负担
C.有利于促进妇女就业 D.有利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 4.生育社会保险的特点包括哪一些?
A.享受对象主要是女职工 B.实行产前产后都享受的原则
C.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模式 D.个人需缴费 5.目前我国生育社会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A.假期偏短,标准不一 B.补助标准较低
C.保费来源单一,社会化程度低 D.管理混乱,缺乏监督 E.有关立法滞后 6.下述哪些有关生育社会保险的说法是正确的? A.生育社会保险的保障水平高于其他保险项目 B.生育社会保险的参保对象是已婚妇女
C.生育社会保险的享受有投保时间的规定
D.生育社会保险仅仅是为了弥补女职工在生育期间的收入损失 7.我国生育女职工能够享受的生育保险待遇包括哪一些? A.产假
B.生育子女的特殊津贴
C.生育津贴 D.生育医疗服务
8.下列哪些女性劳动者应该纳入我国城镇生育社会保险之中? A.城镇企业的在职妇女 B.城镇企业的失业妇女 C.城镇女性个体户
D.家庭保姆
9.下列哪些情形属于生育社会保险的保障范围?
A.女职工计划内生育 B.意外妊娠而流产 C.计划内生育但死胎 参考答案:1ABCD,2BC,3ABCD,4AB,5CE,6ACD,7AB,8AB,9ABC
三、是非选择题(简要说明理由)1. 生育社会保险覆盖城镇所有的女性劳动者。答案要点:
(1)错。
(2)据《企业职工生育社会保险试行办法》,职工生育社会保险的适用范围主要是城镇企业和职工,但仍有千千万万的城镇女职工没有被覆盖在生育社会保险中,她们主要是在城镇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女性:如个体户、家庭保姆、钟点工、临时工及非全日工以及在自已家里干活的人。
2. 失业的生育妇女也能够享受生育社会保险。答案要点:
(1)对。
(2)我国生育社会保险的享受对象包括从业和失业妇女。生育妇女如为失业妇女,享受本市同类人员当月失业保险或失业救助的标准。失业已不能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妇女,按照本人失业保险享受一个月的标准;
3. 只要所在企业缴纳了生育社会保险,女职工生育时均能无条件地享受生育社会保险。答案要点:
(1)错。
(2)女职工能否享受生育社会保险是有条件的。一般只是在达到法定结婚年龄,正式登记结婚,并符合国家计划生育规定的女职工计划内生育或妊娠后流产时,才能享受生育社会保险待遇。
4. 实行生育社会保险有利于促进妇女就业。答案要点:
(1)对。
(2)建立生育社会保险制度后,虽然就业市场上歧视女性的现象仍然存在,但由于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及其医疗费用由社会保险基金支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这种招工时的性别歧视,企业也会减少因为女职工的怀孕和生育问题而找借口辞退女性职工。这一切均有利于促进女性的就业。
5.我国生育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以城镇企业女性职工的工资总额为基数。答案要点:
(1)错。
(2)我国的生育社会保险是以企业全部职工的工资总额作为缴费基数的。
四、论述题
1. 实行生育社会保险制度有什么意义?
答案要点:
(1)生育社会保险是通过立法的形式,由社会建立基金,对女职工因妊娠,导致不能正常工作,工资收入暂时中断时,国家和社会给予必要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2)实行生育社会保险的意义在于:其一,实行生育社会保险是对妇女生育价值的认可。其二,实行生育社会保险能够保障女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劳动力的再生产。其三,实行生育社会保险具有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其四,实行生育社会保险可以促进计划生育的贯彻执行。其五,实行生育社会保险有利于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2.为什么生育社会保险的保障水平较其他社会保险项目高? 答案要点:
(1)由于妇女生育是履行繁衍人类的重要天职,为了保证新一代劳动力有较高的先天素质,同时又要保护履行繁衍人类天职的妇女的身体健康,生育社会保险待遇的给付标准,大多数国家都确定得比较高,(2)妇女生育补偿一般相当于被保险人生育前基本工资的100%。3.我国生育社会保险的立法为什么较其他社会保险项目滞后? 答案要点:
这与企业用工的性别歧视有关。由于生理上和传统主观认识上的原因,女性就业较男性更难。一些用人单位以女性结婚、生育、抚养孩子影响工作为由,不愿录用女性职工。即使是那些已经录用了女性职工的企业,也在女性职工怀孕、生育期间设置各种障碍,损害了女性职工的生育权利。
生育社会保险试行办法出台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均衡不同企业女性生育的负担,消除用工的性别歧视。但由于认识上和体制上等方面原因,一些企业以种种借口拒绝参加生育社会保险。少缴、拒绝缴纳的现象在全国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推出生育社会保险条例的时机尚未成熟。
六、案例分析题
1.曹女士是某公司的一名职员,在怀孕之后因在上班途中不慎跌倒,造成怀孕7个多月的胎儿流产。曹女士向该公司人事部说明了情况,希望能够按照国家有关政策的规定休42天的产假。该公司人事部经理答复说:按照公司规定,女工流产,最长只能请假20天,并且这期间只能享受病假工资待遇,即原工资的70%。请评析该公司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
(1)公司处理曹女士生育待遇上的做法不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2)理由:第一,女性流产的产假待遇是国家为保护女性职工的身体健康而赋予女性职工的权利,企业不能无视国家的法规自行制定任何损害职工权利的规章制度。即便是在国家有关法规出台之前制订的规章制度,也应在国家相关法规出台后自行废助。但该公司以本企业制定的有关规章为依据,只允许曹女士休假20天,侵犯了曹女士的合法权益。第二,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因此,该公司按70%的病假工资支付曹女士的产期待遇,也违反了上述法律规定。
2.某市某皮厂没有按国家规定参加生育社会保险,职工邱某于1998年11月7日与该厂签订了五年期限的劳动合同,2001年9月24日休产假。产假满后重新回企业上班。在领取生育津贴和报销生育医疗费时,该厂财务部门按厂里规定一次性付给邱某生育包干费2000元。请问:该厂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分析要点:
(1)该皮件厂不依法参加生育保险,已经违反了《劳动法》的相关规定,该厂又采用包干的办法支付女职工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费,侵害了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2)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原劳动部1994年12月14日发布的《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劳部发[1994]504号)规定,女职工生育保险待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育津贴,二是生育医疗费。对于生育津贴,该办法规定,女职工生育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享受产假。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按照本企业上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采用包干的做法显然是错误的。
(3)该皮件厂不仅应该支付全部医疗费,而且还应该按规定支付生活津贴。具体的金额应该按照国家或所在统筹地区的有关生育社会保险的规定结算。
3.1996年女职工A某被一家公司录用。双方签订劳动合同期限为4年。1999年A某开始休产假。原公司合同规定:“女职工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生育的,产假为56天”。A某没有按照公司的规定休产假,而是按照国家规定休息了90天。当A某上班时,公司根据内部规定,认定超出56天的假期为旷工,并给予除名处理。公司的规定是否合法,请说明理由。
分析要点:
(1)撤销该公司对A某的除名处理决定;补发按照旷工处理期间的有关待遇。
(2)《劳动法》第六十二条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八条分别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产假”。该公司与A某签定的劳动合同中关于女职工产假为56天的规定,违反了《劳动法》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属于无效合同,A某有权利享受90天的产假,不应视为旷工。
4.李先生是厦门一家商场的员工,户口在厦门,所在单位也为他投保了生育保险。他妻子的户口在泉州。李先生以为他已经投保了,生小孩是夫妻两个人共同的事,应该能享受自己所交的生育保险。但是答案却是不能,请问为什么李先生参加了生育社会保险,其妻子不能享受生育社会保险待遇?
分析要点:(1)按照我国现行的相关政策规定,生育社会保险的参保对象为所有职工,但享受对象仅限于按计划生育政策生育的女性职工。
(2)按照这一规定,一个企业即使都是男员工,也要参保生育保险。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社会统筹,避免企业用工上的女性歧视。女员工的生育费用不再由企业单独承担,而是由社会统筹支付,这样就为那些女性员工多的企业减轻了负担。
(3)案例中李先生的妻子所在的泉州单位如果也参保了生育保险,那么就按泉州的规定办理。即使夫妻双方都在厦门,先生单位投保了生育保险,而妻子单位没有,则妻子生育仍不能享受生育保险的待遇。
5.某市一合资企业,按规定1997年参加当地的生育保险,并按照要求以企业中方职工工资总额的0.7%的比例,按月向当地社会保险机构缴纳生育保险费。企业自行规定按照每个职工月工资0.3%的比例,向职工个人征收生育保险费。该企业职工认为,国家规定职工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用。因此,向劳动仲裁部门反映此情况,劳动部门与企业就这一问题进行协商。企业这种做法是否符合国家有关下策,请说明理由。分析要点:
(1)原劳动部颁布的《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劳部发[1994]504号)明确规定,企业按照其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生育保险费,建立生育保险基金。职工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该企业向职工个人征收生育保险费显然违反国家规定,应予以纠正。
(2)企业撤销向职工征收生育保险费的决定;企业退还已经向职工征收的生育保险费。
六、实务操作题
1.小王是某市食品厂的女工,2000年计划内生育一女,系难产,生育时检查费、接生费、住院费、手术费共花了1470元,在规定的生育医疗费用之内。该食品厂上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67元。请问:按现行的国家规定,小王能够享受哪些生育社会保险,可以领取多少生活津贴? 参考答案:
(1)女职工生育保险待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产假;二是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三是生育医疗费。对于产假,顺产3个月,难产加半个月,因此小王能够享受105天的产假;,该办法规定,女职工生育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享受产假。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按照本企业上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
(2)关于生育津贴,按照《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上一所在企业的平均工资发放。该食品厂上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67元。因此,小王的生育津贴应计发为1984.5元。
(3)关于生育医疗费,该办法规定,女职工生育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小王某此项费用根据医院出具的收费单据凭证为1470元。(3)两项费用共计为3454.5元。第七章 社会福利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福利属于社会保障的哪一级别的纲领?
A.最低纲领
B.最高纲领
C.基本纲领 D.特殊纲领 2.国家层面的社会福利面向哪个群体?
A.全体居民
B.城镇居民
C.城镇企业职工 D.城镇劳动者 3.我国的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A.社会保障是社会福利的一部分
B.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一部分
4.根据有关规定,下列哪项支出不应列入企业工资总额范围? A.计时工资 B.计件工资 C.加班工资 D.职工福利费用 5.企业为职工负担福利费用,采用哪种核算方法?
A.直接列支法
B.先按标准计提后开支
C.两种方法都可以 6.下列哪一项属于社会福利的范畴?
A.社会服务
B.社区服务 C.中介服务
7.企业职工福利是否是国家通过社会立法强制实施的一种保障制度? A.是
B.不是
8.我国农村地区是否实施社会福利项目? A.有
B.没有 参考答案:1B,2A,3B,4D,5C,6B,7B,8A
二、多项选择题
1.职工福利与其他社会福利的区别主要是什么?
A.举办的主体不同 B.享受对象不同 C.保障水平不同 D.保障时期不同 2.下述哪些项目是由政府和社会举办的福利事业?
A.职工福利 B.残疾人福利 C.社区福利 D.老年福利 3.社会福利不同于社会保障体系中其他内容的主要方面是什么? A.覆盖对象最为广泛 B.免费、减费提供某种生活用品或劳务 C.法制性、政策性最强 D.经费主要来源于社会集资 4.职工集体福利的项目包括哪几大类?
A.福利补贴
B.企业补充保险
C.福利设施 D.文化生活服务 5.按享受对象划分,社会福利可分为哪几个大类?
A.未成年人福利 B.老人福利 C.妇女福利 D.社区福利
6.我国住房分配制度改革后,职工购房的主要资金除自有资金外,还有哪些来源? A.向政府申请贴息贷款 B.职工住房公积金 C.个人住房贷款 D.住房补贴 7.城镇职工购房申请公积金贷款额的多少取决于下面哪些因素?
A.已有住房面积
B.每月缴纳的公积金基数 C.每月的还货能力 8.与一般的社会服务相比,社区服务具有哪些特点?
A.以社会效益为目的B.盈利性 C.面向社会全体成员 D.以社区组织为依托 9.住房制度改革前,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特点为哪些? A.福利性
B.非商品性
C.产权清晰性 D.供给性
10.目前我国社会福利的给付采用哪几种形式?
A.货币形式
B.实物形式
C.服务形式
D.福利设施形式
参考答案:1AB,2BCD 3ABCD,4ABCD,5ABCD,6BCD,7AB,8ABD,9ABD,10ABCD
三、是非选择题
1. 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社会成员的生活。答案要点:
(1)对。
(2)社会福利是指社会为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在享受基本生存权利的基础上,由国家及各种社会团体提供各种公共福利设施、社会性津贴、社会服务和保护性的福利措施。是社会保障的最高纲领。
2. 在社区办的各类服务业都属于社区服务。答案要点:
(1)错。
(2)社区服务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由社区组织举办,二是以非盈利性为目的。而在社区举办的服务除了社区服务外,还包括一些组织性组织举办的盈利性服务。3. 领取退休金的老年人不能享受老年福利。答案要点:
(1)错。
(2)老年福利是社会福利中的一种,享受对象以年龄为资格条件,也即老龄和长寿年龄的老人,而不管是否享有退休金。具体的项目包括敬老院和托老所、老人俱乐部服务,等等。4. 我国当初对城镇职工实现福利分房制度,是对职工低工资的一种补偿。答案要点:
(1)对。(2)我国城镇职工的福利分房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当时国家对城镇职工实行的“低工资、高福利”的政策,住房保障制度就是国家对职工低工资的一种补偿。5. 企业为职工提供的各种社会保险,不属于职工福利的范畴。答案要点:
(1)错,应该属于职工福利的范畴。
(2)职工福利是指国家和职工所在单位通过举办集体福利设施,建立补贴制度等,为职工提供生活上的方便,减轻职工经济负担和丰富职工文化生活的一种保障制度。企业按照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为职工提供各种社会保险,是保障职工生存权益、减轻其经济负担的一种体现,因此属于职工福利的范畴。
6.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福利主要包括国家和社会为困难群体、弱势群体所提供的物质帮助和服务。答案要点:
(1)对。
(2)我国仍是个发展中国家,国家的财力有限,因此现阶段的社会福利主要是狭义的社会福利制度,也即主要是国家和社会为困难群体、弱势群体所提供的物质帮助和服务而作出的制度安排。
四、论述题
1.与其他社会保障项目相比,社会福利具有哪些特征?
答案要点:社会福利与其他社会保障项目一样,都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渠道和形式,都属分配范畴,都是为了满足和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社会福利的一般特征表现为:(1)社会福利的目标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属于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
(2)社会福利的资金来源不同于社会保险资金,它是“单向性”的,完全由国家和社会来负担。
(3)社会福利的标准具有不确定性。社会福利水平高低,没有硬性指标规定,不具法律强制性。
(4)社会福利的享受对象是全体公民,充分体现出社会福利权利的一致性。2.我国现现阶段实行职工福利的意义和作用有哪些?
答案要点:
我国的职工福利制度是适应计划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计划经济时期为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曾经起到过积极的作用,其作用包括:(1)增强单位职工的凝聚力。
(2)提高职工觉悟,促进其努力工作。
(3)有利于提高精神文明。
(4)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职工福利也是一种投资而且能长远地取得效益。3.我国为什么要对住房福利分配制度实施改革? 答案要点:
(1)我国的住房福利分配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后,职工住房实行福利性实物分配的体制更是暴露出许多弊端,迫切需要加以改革。
(2)住房福利分配制度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一是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难以实现住房资金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抑制了城镇居民有支付能力的住房要求的发展,不利于住房市场的健康发展,抑制了房地产业的发展;二是不利于贯彻社会主义“按劳分配为主”的原则,难以解决住房分配不公,苦乐不均问题;三是以实物形式直接把住房分配给职工使用,缺少约束机制和调节手段,不利于抑制不合理的住房需求,容易出现以房谋私等不正之风;四是限制了职工在住房消费方面的投入,不利于加速解决职工住房问题。因此,必须改变福利性实物分配的住房分配体制,代之以工资性货币分配的体制。
(3)对住房福利分配制度实施改革,正是为了克服上述弊端,寻求和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住房保障制度。第七章 社会救助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救助属于社会保障的哪一级别的纲领?
A.最低纲领
B.最高纲领
C.基本纲领 D.特殊纲领 2.最低生活保障属于哪个社会保障项目范畴: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3.某地有一些无生活收入的寡残孤幼,政府关心并帮助他们得到起码的生活条件,这种情况应属于哪一类社会保障项目?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4.社会救助的给付标准按照什么水平确定?
A.当时当地的最低生活水平?B.当时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C.当时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或略高于当时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D.高于当时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5.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以哪一个国家所颁布的《济贫法》为标志? 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日本 6.最早被采用的社会保障形式是哪一个项目? A.社会保险 B.社会福利 C.社会优抚 D.社会救助 7.我国的社会救助由哪个部门具体负责实施?
A.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B.民政部门 C.街道社区 D.企业组织 8.我国各地城镇在实施社会救助时,以哪一类人口为对象?
A.常住人口 B.本地户籍人口 C.本地户籍人口和有居住证的人口 D.全体居民 9.我国社会救助对象的确定采用什么制度?
A.社会救助申请制 B.社会救助调查制 C.社会救助申请制和社会救助调查制
10.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后仍无法就业者,可申请领取失业救助,失业救助金从哪一个基金中开支? A.失业保险基金 B.社会福利基金 C.养老社会保险基金 D.社会救助基金 11.社会救助的最主要特点是什么? A.恩赐性 B.惩罚性 C.无偿救助性
参考答案:1A,2B,3A,4A,5A,6D,7B,8B,9C,10D,11C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救助的对象有哪些?
A.相对贫困的城镇家庭 B.孤寡老人 C.重病的无劳动能力者 D.孤儿 2.具备领取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对象包括哪几类?
A.本地户籍居民中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的三无人员 B.最低工资的城镇职工C.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城镇最低生活标准 D.失业人员、下岗人员在领取了失业救济金、基本生活费后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城镇最低生活标准的 3.确定和调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哪些因素? A.城镇居民必需消费品价格指数的变化
B.社会平均工资水平C.生产力发展水平
D.就业状况
E.地方财政的承受能力 4.下列关于社会救助的表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A.社会救助只保障居民的最低生活水平B.社会救助是一项慈善事业
C.现代社会救助的对象是处于绝对贫困的家庭和个人 D.现代社会救助是一种重新分配国民收入的手段
5.社会救助制度除具有义务的单向性特征外,还包括以下哪些方面的内容?
A.社会救助基金由政府财政拨付 B.对象的有选择性 C.救助目标的低层次性 D.救助形式的多样性 E.实施程序的无序性
6.从目前实施状况来看,我国社会救助资金主要有以下哪些来源?
A.国家财政负担 B.企业积累基金 C.各类帮困基金 D.各类慈善基金 7.社会救助按照给付的形式划分主要包括以下哪几种?
A.现金救助 B.提供服务 C.专项补助 D.家属津贴 E.实物救助 8.以下关于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线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是一种绝对保障 B.是社会保障最后的安全网
C.是一种相对保障 D.是社会救助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9.以下哪些不是我国各大城镇确定最低生活保障线的主要方法?
A.市场菜篮法 B.恩格尔系数法 C.国际贫困标准法 D.生活形态法
参考答案:1BCD,2ACD,3ACE,4ACD,5ABC,6ACD,7ABE,8ABD,9BCD
三、是非选择题(简要说明理由)1. 申请社会救助的对象必须是无依无靠、无劳动能力以及无生活来源的三无人员。答案要点:
(1)错。
(2)三无对象是社会救助的对象,但社会救助的对象不仅如此,还包括其他处于社会底层、生活贫困的城镇社会群体如下岗失业人员。
2. 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者,可以全额领取所在城镇的最低生活保障。答案要点:(1)错。
(2)我国有关政策规定,当城镇居民家庭的人均收入低于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线时,可以按月领取所在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但只能差额领取。3. 社会救助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答案要点:(1)错。
(2)社会救助只是保障居民的生存权,在社会保障项目中属于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4. 我国社会救助的享受对象仅限于城镇居民。答案要点:(1)错。
(2)我国的社会救助项目面向全体居民,不仅包括城镇地区,也包括农村地区。5. 社会救助的最基本的特征是克服贫困。答案要点:
(1)对。
(2)实现社会救助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人的生存权,因此克服贫困是其最基本的特征。
四、论述题
1.社会救助的意义和作用有哪些?
答案要点:
(1)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险的补充,是社会的最后一张安全网,其对维护社会稳定意义重大;(2)社会救助的作用包括:一是有利于安定人民的生活;二是有利于保持社会的稳定;三是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
2.中国的社会救助制度有哪些内容和特点? 答案要点:
(1)我国的社会救助以无偿救助为基本特征,社会救助主要由民政部门实施。
(2)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是逐步发展起来的:主要是对城市中的贫困人口实施救助,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救助项目也逐步扩大到对孤寡病残的救助、城乡贫困户救助以及自然灾害的救助,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救助体系。
(3)现行的社会救助制度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自然灾害救助制度、贫困地区扶贫制度以及城镇低收入家庭和农村五保户家庭的日常救助制度。
3.最低生活保障属于哪个社会保障项目范畴?建立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线的重要性何在? 答案要点:
(1)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是指维持城市居民中无收入或低收入人群最低生活的水平。它属于社会救助的范畴。
(2)我国建立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意义非凡。第一,表明我国社会救助的覆盖面扩大到城镇所有的家庭,使更多人群的生存权得到了保护;第二,表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体现了国家对城镇居民的保护;第三,为在城镇地区进一步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稳定的社会条件。
五、案例分析题
1.小王今年43岁,正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每月160元。他的妻子一直没有工作,孩子正在上小学,一家人靠这点钱生活,十分困难。小王的邻居对他说,咱们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费标准是每人每月120元,你们家人均生活费达不到这个标准,可以去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小王找到街道领导,街道领导说,因为你家有收入来源,不符合申请低保的条件。请问,街道领导的回答对吗? 参考答案:
1)不对。
2)按照《条例》规定,失业人员符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按照规定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从上述情况看,小王一家人均生活费不足120元,可以按规定申领最低生活保障金。
3)小王家可差额领取低保,每月的领取额为:360-160=200元。
六、实务操作题
1.家住上海的中学生小明,最近家里接连遭受了一系列的不幸,先是原在一家国有大企业工作的爸爸因为企业经济效益滑波而下岗,接着妈妈又得了不治之症,一家人的生活顿时陷入了贫困的境地。小明为了帮助父母减轻生活的压力,准备放弃参加高考,提前参加工作。街道干部王阿姨知道情况后,上门到他家看望,并根据小明家的实际困难,建议申请最低生活保障。请问:小明申领最低生活保障线,需要经过哪些手续? 答案要点:
(1)首先,小明应该向所在街道的社会保障所提供书面的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线的申请;(2)街道社会保障机构受理申请后,即开展社会救助调查,以确认小明家的经济生活现状已经达到了申请社会最低保障线的标准;
(3)如小明家确实无生活来源,即可领取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如小明爸爸重新就业,但全家收入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则小明家可以领取小明爸爸收入与最低生活保障的差额。第八章 社会优抚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优抚属于社会保障的哪一级别的纲领?
A.最低纲领
B.最高纲领
C.基本纲领 D.特殊纲领 2.复员军人的就业安置一般由哪些部门具体负责?
A.劳动部门 B.民政部门 C.民政部门和劳动部门 D.街道 3.我国社会保障项目中覆盖面最小的保障项目是哪一个? A.社会救助
B.社会福利
C.基本社会保险 D.社会优抚 4.下述哪一类对象不是社会抚恤的享受对象? A.退伍军人 B.伤残军人 C.病故军人家属 5.国家实行社会优抚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A.保障优抚对象的最低生活 B.保障优抚对象的基本生活 C.保障优抚对象的生活水平不低于当地群众的平均水平
6.我国保障水平最高的社会保障项目是哪一个?
A.社会救助
B.社会福利
C.基本社会保险 D.社会优抚 7.复员退伍军人属于哪一类对象?
A.救助对象 B.抚恤对象 C.安置对象 8.我国的社会优抚制度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A.随着革命军队的产生而产生 B.新中国成立后 C.改革开放后 9.社会优抚保障不同于其他社会保障的最主要特点是什么? 褒扬性 B.法定性 C.普遍性 D.经济性 10.社会优抚的资金来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A.单向性 B.双向性
C.多渠道性
11.社会优抚制度是否是我国特有的社会保障制度? A.是 B.不是
参考答案:1D,2C,3D,4A,5C,6B,7C,8A,9A,10A,11B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安置制度所包括的对象主要有哪几类?
A.退伍义务兵 B.复员军人 C.军属 D.转业志愿兵 E.军队离退休干部 2.社会优抚制度具体通过哪几种方式进行? A.抚恤 B.优待 C.救助 D.安置 3.下述哪种关于社会优抚的说法是正确的?
A.社会优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应负的责任 B.社会优抚制度通过立法加以实施
C.社会优抚的对象仅限于军人及家属 D.社会优抚是覆盖面最广的一种社会保障项目。4.社会优抚具有哪些特点?
A.褒扬性 B.优待性 C.法定性 D.普遍性
5.社会抚恤的内容具体包括哪几项?
A.死亡抚恤 B.伤残抚恤 C.家属抚恤 D.离退休抚恤 6.社会安置的内容包括哪几个部分?
A.就业安置 B.户口安置 C.回原籍安置 D.离退休安置 7.下述哪些属于社会优待的内容?
A.物质优待 B.优先照顾 C.走访慰问 D.帮工代工 8.社会优抚制度的特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A.保障对象 B.保障手段 C.保障水平D.保障时期 9.社会优待对象包括下述哪几类对象?
A.现役军人 B.在乡的老红军 C.老复员军人 D.现役军人家属 10.社会抚恤的对象包括下述哪几类对象?
A.现役军人 B.伤残军人 C.病故军人家属 D.伤残军人家属
参考答案:1ABDE,2AB,3ABC,4ABC,5AB,6ACD,7ABCD,8ABC,9ABCD,10BC
三、是非选择题(简要说明理由)1. 社会优抚的享受对象不仅仅限于军人及其家属。答案要点:
(1)对。
(2)社会优抚是国家和社会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令和有关政策对为社会作出特殊贡献者所实施的一种保障制度,军人及其家属是主要享受对象,但不是惟一的对象。2. 社会优抚制度是一项带有褒扬性质的普遍的社会保障制度。答案要点:
(1)错。
(2)由于社会优抚是对为社会作出特殊贡献者的一种保障制度,具有褒扬性的特点,保障水平较高,一般要求保障优抚对象的生活不低于当地群众的平均水平。但其保障的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保障手段及保障的水平也较其他社会保障项目不一样,因此是一项特殊的社会保障制度.3. 社会优抚基金采用国家、集体、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的原则。答案要点:
(1)错。
(2)社会优抚是我国特有的社会保障项目。社会优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应负的责任。社会优抚的资金来源也主要由国家承担。
4. 社会优抚制度针对不同的优抚对象,采取不同的优抚政策。答案要点:
(1)对。
(2)社会优抚一般分为社会优待、抚恤及社会安置等三个方面,国家对这三个方面的优抚内容及其待遇均有具体的规定。不同的优抚对象,所享受的优抚政策也有所差异。5.社会优抚是我国所特有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答案要点:
(1)错。
(2)社会优抚制度随着军队的产生而产生。世界许多国家为了保家卫国,都对军人等为社会作出特殊贡献的人士实施社会优抚制度。
四、论述题
1.与其他社会保障项目相比,社会优抚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要点:
(1)社会优抚的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特殊性表现在其为社会作出过特殊的贡献,包括贡献者本人,也包括贡献者的家属。
(2)社会优抚的保障水平较高。一般高于当地群众的平均水平。
(3)覆盖面较窄。所保障的只是社会中小部分为社会作出特殊贡献的人士。2.举例说明社会优抚工作是一项行政性很强的工作? 答案要点:
(1)与其他社会保障内容相比,社会优抚是一项行政性很强的工作,这是因为不论就其具体工作项目,还是工作的推行与实施方式,都具有行政管理的属性和运用行政手段来执行的特点。
(2)优抚工作的这一社会性和行政性的特性,没有也不应该因为经济体制的变化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也就是说不论是在计划经济条件还是在市场化经济条件下,作为国家的行政机关—政府,都必须运用行政手段,采取行政措施,搞好优抚对象的社会保障。
(3)以复员军人的安置工作为例,说明社会优抚工作不能因为社会经济转型而改变其行政性很强的特点。
3.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优抚制度存在哪些不足?如何加以改革? 答案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国家提供的资金尚不能完全满足优抚事业发展的需要。
(2)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将使集团、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同时,分配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其他不正常因素的作用造成的分配不公现象,将会使一部分优抚对象,在就业、收入等方面受到不可避免的强烈冲击。
(3)社会权利与义务的矛盾增大,服兵役是适龄青年应尽的义务,而优抚只能起到部分补偿的作用。
(4)改革的方法主要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采用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实施社会优抚制度。增强社会化机制,扩大优抚经费的来源。加强国情和国防教育,等等。
五、案例分析题
1.小郑前些年响应政府的号召,应征入伍。由于表现突出,因此多次获得部队的嘉奖。今年初,他从部队退伍回到家乡,不久即到所在民政部门报到,要求给予工作安排。可当地民政部门以小郑没有专业特长,以及政府机构改革,不好安排,企业用人有自主权,难以安插等理由,暗示小郑应该自主择业。可小郑到就业市场应聘了几次,都被婉言拒绝。请问,当地民政部门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案要点:
(1)当地民政部门的做法是错误的。
(2)对退伍军人实行就业安置是我国社会优抚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家规定,这是一项行政性工作,不会因为市场经济体制而有所改变。
(3)小郑的就业完全应该由当地民政部门通过与有关部门协调等方式解决
社会保障的概念与含义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
1.一般定义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和行政措施设立的、旨在保证社会成员基本经济生活安全各种项目的总和。
2.国外对社会保障定义的理解
英国:认为社会保障是一种公共福利计划,旨在保护个人及其家庭免除因失业、年老、疾病或死亡而在收入上所受到的损失,并通过公益服务(如免费医疗)和家庭生活补助,以提高其福利。
美国:社会保障是安全网,对生老病死、伤残孤寡、衣食住行、工作学习等方面提供安全性保护。
德国:认为社会保障是为因生病、残疾、老年等原因而失去劳动能力或遭受意外而不能参与市场竞争者及其家人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其目的是通过保障使之重新获得参与竞争的机会。
法国:社会保障是使在竞争中失败的人不致遭受不预之灾,为那些由于失去劳动能力或遭受意外困难而不能参加竞争的人,在生活上提供保障。
国际劳工组织:社会保障是通过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的政策和措施而追求到的一种社会成果,这些政策和措施是对因疾病、失业、年老以及死亡而中断收入来源、陷入贫困的公众(或者是其中的大部分)加以保护。
我国对社会保障定义的理解: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因年老、疾病、失业、伤残、生育、死亡、灾害等原因而失去劳动能力或生活遇到障碍的社会成员提供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项社会安全制度。
3、各国对社会保障定义理解的共同点
认为社会保障是为丧失劳动能力以及需要某些特殊帮助者提供的维持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保障制度。
综上所述,社会保障不仅与政治、文化有关,而且还受到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制约,是个多维的概念。
二、社会保障的含义
对社会保障的概念要给予比较全面的、准确的、科学的概括,至少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把握:
1、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国家和社会:补偿弱化的家庭保障功能,解决特定的社会问题以稳定社会。
2、社会保障的目标是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一是基于人的生存权的保护,二是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3、社会保障面向社会全体成员:社会成员只要符合社会保障的条件,就应该无一例外地成为社会保障的对象。但是就具体的保障项目来讲,谁被保障,谁不被保障,是有严格的限制的。如社会救助只包括在基本生存上遇到困难的特殊社会群体;
4、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保证和依据是社会立法:即国家以立法的形式来确定社会保障的范围、资金来源及支付标准等基本内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其得以实现。
三、社会保障的范围和对象
1.保障的一般对象
社会保障的一般对象全体社会成员。按经济活动性质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即,国家公务员(包括军人、我国包括比照国
家公务员待遇的人员)、工商业工人、农业工人(包括渔业)实现农业商品化如在农场工作的人员以及个体劳动者。
2.具体的保障范围:视保障的原则及国情而定。
实现普遍性原则国家:保障对象为全体社会成员;
实现特殊性原则国家:保障对象有选择,为部分社会成员;
我国的社会保障范围:面向社会全体成员,但许多项目只面向城镇的工薪阶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在建设之中,由我国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决定。大多数地区农民是家庭保障。但如果进城打工,就应该受到保障;
发展趋势:随保障内容的完善而不断扩大。但何时扩大到更广的领域,要视各国经济发展的情况、经济承受能力而定。
本节重点:
1、社会保障的一般概念
2、社会保障的含义
选择题:
1.社会保障制度旨在满足人们什么水平的生活需要?(单选)
A.小康生活需要 B.基本生活需要 C.富裕生活需要D.现代化生活需要.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依据是什么?(单选)
A.社会立法
B.企业和个人的自觉性 C.思想教育
是非题:
1、社会保障不是一项社会安全制度
(1)错,社会保障是一项社会安全制度。
(2)因为社会保障的目标是保障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使社会成员不至于因为年老、疾病、失业、伤残、生育、死亡、灾害等原因而陷于贫困。
第二节 社会保障的特点与作用
一、社会保障的目的和意义
制度设计的目的:维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
1、经济目的
通过社会保障,使社会成员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最基本的生活条件;
2、政治目的
通过社会保障,保证国家的各项政策得到贯彻和实施,维持社会稳定,巩固现存的社会制度。
二、社会保障的特点
一是社会性
社会保障对象具有社会性,即其保障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
社会保障组织管理机构的社会性;
社会保障资金来源的社会性。社会共同承担制。
二是强制性
各国均用法律的形式将社会保障制度固定下来,以确保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避免了主观随意性。社会保障所规定的某些保障项目,不论个人或雇佣单位愿意与否,都必须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参加并接受其保障;社会成员个人无权选择所参加的社会保障的项目、待遇,社会保障机构也无权拒绝社会成员享受其权利的要求;
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以立法形式保证实施,符合缴纳条件的个人和团体,都必须按要求缴纳,否则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案例分析:
某市外商投资企业以本企业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为理由,拒绝参加企业的基本社会保险。问外方老板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分析要点:(1)不对。
(2)城镇企业参加基本社会保险是政府立法规定的,立法范围内包括外商投资企业。
(3)劳动法第七十二条中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参加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是应参保企业的义务,是其职工应享有的权利,因此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绝参加社会保险。
三是普遍性
保障项目普遍:社会保障的项目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险又包括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等多个方面;
保障对象普遍:覆盖至全体社会成员;
四是公平性
符合保障的对象能够均等地获得社会保障的机会和权利;
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公平和进步。
案例分析
某企业以经济效益不好以及留住人才为由,只为企业中层以上干部缴纳了社会保险费,问该企业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分析要点:(1)不正确。
(2)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法律规定,企业必须为所有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只为部分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违背了社会保障的公平原则。
五是互助性
横向互济:部分保障项目如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遵循的是一种大数法则,也即是多数成员实现对少数遭遇风险成员的收入补偿,此外,还有企业间、地区间的互济;
纵向互济:代际之间的互济。养老保险社会统筹部分体现的是下一代对上一代的反哺。
案例分析:某企业是一家私营企业,于2001年建成投产,招收的均是30岁左右的年轻劳动力。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求该企业按规定缴纳各类社会保险费,但该私营企业主以本企业没有退休职工为由,只答应承担与本企业员工相关的社会保险费用,拒绝缴纳社会统筹的其他社会保险支出。请问:该企业老板的做法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分析要点:
(1)该企业老板的做法是错误的。
(2)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基金筹集实现社会统筹的原则,也即全社会各类企业按照相同的资金筹集原则,缴纳各类社会保险基金。(3)企业缴纳的各类社会保险基金中,一部分划入本企业职工的帐户,另一部分纳入社会统筹基金,在不同的地区包括不同企业之间统筹。因此仅为本企业缴纳社会保险的做法违背了社会互济的原则,不利于社会统筹。
六是储蓄性
一部分社会保障项目的资金是先行扣除、缴纳和储存,然后分配和使用。其实质是“取之于已,用之于已。”
三、社会保障的功能
1.社会保障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市场经济的特点:一是通过市场机制作用于社会,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市场机制存在不可避免的弊端:盲目性、外部不经济、无法协调效率与公平等。
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有效手段之一。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由竞争性的市场体系与以政府为主体的宏观调控体系两部分组成,二者相互作用,进行资源配置。国家运用社会保障干预市场失灵。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公共利益。
2.社会保障的社会性功能(对社会发展、社会稳定的作用)
社会保障的稳定功能:通过保证劳动者乃至国民在特殊情况下的生活问题,从而实现整个社会乃至统治秩序的稳定。
被誉为“社会安全网”和“社会减震器”。国际劳工组织在总结各国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时指出:“没有社会的安定,就没有社会的发展;没有社会保障,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客观地描述了社会保障作为社会稳定机制的重要性和功能。
社会保障的公平功能(即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关系的功能)
起点公平:通过社会保障,使社会成员不致于因先天不足或生活无保障而陷入生存困境;
过程公平:则意味着能够通过社会保障,让一部分竞争的失败者重新参与社会的公平竞争;
结果公平:而社会保障所具有的收入再分配功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在客观上起到了降低社会成员发展结果的社会不公平性的作用。(公平是相对的)
2、社会保障的经济性功能(对应于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调节投融资功能:社会保障的资金直接来源于社会保障费、国家资助(财政补贴)以及资金运营收入,经过长期积累,数量巨大,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成为国家调节投资的一大支柱。
平衡需求功能:经济要保持健康的发展,就要保持需求与供给的总体平衡。在经济扩张时期,就业比较容易,失业率低。在经济紧缩期,找工作困难,失业率高,可支配的收入减少,容易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社会保障被称之为调节经济的蓄水池,具有非常有效的平衡需求的作用。
当经济衰退而失业增大时,由于失业给付,抑制了个人收入减少的趋势,给失去职业和生活困难的人们以购买力,从而具有唤起有效需求的效果,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复苏。
而当经济高涨失业率下降时,社会保障支出相应缩减,社会保障基金规模因此增大,减少了社会需求急剧膨胀,最终又使社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达到平衡。
可见,社会保障支出自动地随着国民经济运行变化情况呈现出反方向增减变动,这就是社会保障支出手段的“内在稳定器”功能,以支出为手段,调节社会总供求关系,自动地平抑经济过热或过冷的现象,维持社会安定,促进和保持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国民收入再分配功能:通过税收的环节,在一次分配的时候,将高收入者以征税的形式收上来,通过财政手段转移支付,再分配低收入者,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公平。
保护和配置劳动力功能
维持劳动力再生产:通过失业救助,使失业者能够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通过就业培训,又使得失业者得到了新的技能,重新就业。
促进劳动力有效配置:通过社会保障调控,劳动者无后顾之忧,可以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要素的有效配置。部分劳动力则通过失业救助,找到了最能发挥其能量的工作,也即实现了有效配置。
选择题:以下哪些是现代社会保障所具有的基本功能?(可多选)
A.实现共同富裕 B.维护稳定社会 C.保持社会公平D.促进经济发展
三、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1、经济发展状况对社会保障的影响作用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社会保障的对象范围:发达国家“从摇篮到坟墓”的全民高福利,发展中国家面向部分成员的保障,我国主要面向城镇居民。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社会保障的项目和内容:社会保障项目和内容的扩大基本上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同步前进。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社会保障的水平:社会保障的支出要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有关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它不仅可以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而且又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及健康发展。
2、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社会保障的经济性功能)
社会保障通过国家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社会保障收支是调节经济的自动稳定器,政府可以利用膨胀性和紧缩性政策,刺激经济稳定增长。
社会保障对人力资源投资及经济增长具有影响作用:社会保障为劳动者提供医疗健康服务,提供各种教育、培训机会,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
社会保障对资金积累和资本市场具有影响作用: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有二个基本模式,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不同的筹资模式对资金积累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现收现付制,对资本市场的作用不大;但完全积累制作用较大。在完全积累制下,每年巨额的社会保障基金流入资本市场,提供经济增长所需的货币资金。不仅使社会保障资金不断保值、增值,而且推动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社会保障为经济增长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社会保障所起的稳定社会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市场机制造成的分配不公,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3、社会保障应与经济保持协调发展
社会保障发展速度如果超前或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都是有损于社会发展的。
本节重点:
1、社会保障的特点
2、社会保障的功能
3、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是非题: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不大。
分析要点:
(1)错,社会保障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2)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保障通过维护劳动者的生存权益,能够保证劳动力的再生产,从而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二是社会保障基金能够起到调节积累与消费的功能,从而引导经济正常平稳地向前发展;三是社会保障承担了诸如义务教育、困难救助等社会发展方面的责任,发挥了稳定社会的作用,从而能够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第三节 社会保障的内容和体系
一、社会保障的体系构成
一般大致划分为核心(基本)保障与补充保障两大层次。社会保险是核心保障,因为社会保险覆盖了人口群体中最重要的部分—劳动者群体,因此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主导地位,是实现社会保障的基本纲领。其他社会保障项目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为补充保障。
二、各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美国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退伍军人补助、老人医疗服务、教育、住房。
英国:包括:社会保险、社会补助(住房、儿童、食品、高龄老人)、社会救助(低收入户、贫穷老人、失业者)、保健服务、社会服务。
瑞典: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义务教育、家庭福利、职业培训。
日本:包括社会保险、国家救济、社会福利、义务教育。
中国:
社会救助——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保障最低生活;
社会保险——基本保障,保障劳动者失去劳动能力,从而失去工资后仍能享有基本生活;
社会福利——增进城乡全体居民生活福利的高层次社会保障;
社会优抚——特殊性质的社会保障,保障社会上备受尊敬的军人及其家属的基本生活。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下涂黑所选答案项的信息点,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本大题共有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B)。
A.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代表大会制
C.民主集中制 D.政治协商制度
2、承认客观实在性是物质唯一特性的是(C)。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3、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是(A)。
A.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B.保持物价稳定,抑制通货膨胀 C.实现充分就业 D.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
4、在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中,(A)占主体地位。A.劳动者 B.生产工具
C.劳动资料 D.劳动对象
5、一定社会上层建筑所包括的内容(C)。
A.是一切阶级的意识形态 B.只是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
C.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意识形态及与此相应的各种制度、设施的总和 D.只是国家政权及其设施、组织的总和
6、我国政府职能的主要实施手段是(A)。
A.依法行政 B.行政手段 C.经济行政 D.其他手段
7、社会主义法律得以实现的主要方式是(C)。
A.依靠法律监督机关的有效监督 B.依靠执法机关的严格执法 C.依靠人民群众的自觉守法 D.依靠司法机关的强制
8、贯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在适用法律时,(B)。A.就不必考虑形势 B.也应考虑形势
C.必须考虑形势 D.法律必须无条件服从形势
9、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C)。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主集中制
10、“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C)。①我国各族人民在现阶段的共同理想
②我国各族人民的远大目标
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规定的奋斗目标 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十七大报告指出,(C)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A.四项基本原则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党的路线 D.和谐社会建设
1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精髓是(C)。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13、近代粒子物理学研究表明,除了强力和弹力之外,还存在着(A)。A.电磁力和引力 B.电磁力和离心力 C.吸引力和离心力 D.吸引力和重力
14、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是(D)。A.乡镇人民政府 B.公安派出所
C.街道办事处 D.公安局法制科 15、1951年和平解放的地区是(A)。A.西藏 B.四川 C.海南 D.广东
16、宪法的最高效力表现在(B)。A.宪法的内容涉及国家的根本制度 B.宪法是普通法律制定的基础和依据 C.宪法的制定和修改过程不同于普通法律
D.宪法是一国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全面、集中表现
17、法的指引作用的对象是(B)。A.违法者的行为 B.本人的行为 C.一般人 D.他人的行为
18、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D)。
A.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B.人在神的启示下可以认识世界 C.世界万物不过是“感觉的复合” D、认识归根结底来源于精神
19、如果当事人申请复议后又向法院起诉的,只要是因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诉讼是在复议期满之日起15天内提出的,人民法院(C)受理。
A.必须 B.应当 C.可以 D.不能
20、在我国,有关法定继承人的顺序,错误的说法是(D)。A.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
B.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可作为第一顺序人 C.第二顺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D.前一顺序排斥后一顺序,同一顺序的继承人间也有先后次序之分
21、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指的是()。A.权利的平等性 B.权利的广泛性 C.权利的真实性 D.权利的平衡性
2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A.农民 B.工人 C.知识分子 D.国家 23、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给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做了三个界定,并指出为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国家将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各级财政要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纳入预算,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下面哪项不属于新型农民的范畴?()A.有文化 B.会经营 C.懂技术 D.搞生产
24、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日之后第三个跨越10万亿次计算机研发和应用的国家的事件是()。
A.曙光超级服务器的面世
B.曙光4000A的正式启动
C.“星光”系列数字多媒体芯片的开发
D.自主研发的中国芯“龙芯”和“凤芯一号”
25、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是()。A.圣西门和欧文 B.马克思和恩格斯 C.列宁和斯大林 D.毛泽东和邓小平
26、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
A.可以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 B.可以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 C.可以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D.可以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27、在合同履行时,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给债权人增加的费用,由()。A.债权人负担 B、受益人负担 C.债务人负担 D.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负担
28、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A.发展才是硬道理 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9、下列哪些情况不可以联合行文()。
A.同级政府之间 B.政府及其部门与同级党委之间 C.上级政府与下一级政府之间 D.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之间 30、当代人事行政发展的总体方向最主要的表现为()。A.集权主义 B.工具主义 C.人本主义 D.功利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它们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号后的相应字母涂黑。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5分 ,共30分)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表现在()。A.市场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发生联系的场所、渠道和领域 B.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具有经营自主权
C.政府部门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D.整个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健全的法制基础
2、下列哪些情况下公务员不得辞职()。
A.涉及重要机密不满解密期 B.正在接受审查
C.在国家行政机关工作未满五年 D.工作不称职连续两年
3、关于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辩证统一,正确的说法是()。
A.绝对运动是具体物质形态产生的根源,相对静止则是物质存在和分化的条件,二者的统一说明了物质世界的无限多样和丰富多彩
B.只有承认和肯定相对静止,我们才能具体认识和区分事物,对事物及其运动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也只有承认和肯定物质的绝对运动,我们才能够因势利导,改造事物
C.割裂物质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和相对主义的诡辩论 D.正确处理社会改革与社会稳定的关系,注意政策的调整与连续性,符合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原理
4、当事物处在量变状态时()。
A.事物处在数量上的增减变化 B.事物表现为平衡和静止
C.事物从一种质转化为另一种质 D.事物矛盾的双方只有统一没有斗争
5、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A.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 B.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 C.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D.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6、根据行政职权的产生和方式,行政主体可以划分为()。A.授权性行政主权 B.内部行政主体 C.职权性行政主体 D.外部行政主体
7、人们发现和掌握真理的能力,要受到()的限制。A.社会实践水平B.历史条件 C.主体认识水平D.客体无限性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包括()。A.所有制结构 B.价格制度和市场体系
C.农村经济体制 D.完备的法律体系
9、下列第一审刑事案件,哪些应当有中级人民法院管辖()。A.张某玩忽职守案 B.陈某组织或武装叛乱案
C.钱某故意杀人案 D.岳某抢夺某外国公民财物案
10、我国要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内容广泛,它包括()。A.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11、下列各项中能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是()。A.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B.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C.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请求 D.向债务人提出请求
12、行政处罚法规定了一系列保证行政处罚公开的制度是()。A.资讯公开制度 B.告知制度 C.听取意见制度 D.听证制度
1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政府机构的行政管理权由人民授予,对人民负责
B.政府机构的权利高于社会其他机构 C.政府机构对社会行使广泛的行政管理权 D.政府机构控制着其他国家机构
14、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也就是在哲学上坚持()。
A.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15、黑格尔说:“脱离了身体的手是名义上的手”说明了()。A.部分依赖于整体
B.脱离了整体的部分就失去了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C.整体是部分相加之和 D.整体依赖于部分
16、决定和影响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因素主要有()。A.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
B.商品的价格水平
C.货币发行量
D.货币流通速度
17、王某购买的家用汽车存在质量问题,多次维修未果。王某与汽车销售商之间无仲裁约定,其消费纠纷,王某可以寻求的解决途径是()。A.与销售商协商和解 B.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C.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D.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8、甲某使用某公园月票在公园内露天舞池学舞时,被树上坠落枯枝砸中后颈,致颈椎损伤,花去若干医疗费。甲因损害赔偿与公园管理处发生纠纷。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A.损害结果是不可抗力造成的,所以公园管理处不承担责任
B.损害结果不是公园管理处的故意行为,所以公园管理处不承担责任
C.损害结果是公园管理处的疏忽造成的,所以公园管理处应当承担责任
D.损害结果是公园管理处的不作为造成的,所以公园管理处应当承担责任
19、“明代四大奇书”除《金瓶梅》外,还有()。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20、某区科技局为举办一场演讲比赛,给区政府送达一份报告,区政府未予回复。根据公文行文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区政府对所有报告事项均可不回复 B.报告是陈述性公文,不可含请示事项
C.科技局没必要呈送这份报告 D.科技局应将报告送区委宣传部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对错,并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号的相应符号涂黑。对的涂黑“√”,错的涂黑“×”。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2、宏观调控手段系统是由税收杠杆、信贷杠杆、外汇杠杆、价格杠杆组成的。()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调整和完善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解决基本矛盾。()
4、公文处理是指对公文的撰制、传递处理与管理,是使公文得以形成并产生实际效用的全部活动。()
5、行政制裁措施在同一事件中只能使用一次,不能反复使用。()
6、农民耕种的自留地的所有权属于国家。()
7、甲企业和乙企业签订合同时,把甲企业的名称转让给乙企业,此合同无效。()
8、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9、只有法才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10、行政处分包括行政制裁、行政处罚和劳动教养。()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对错,并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号的相应符号涂黑。对的涂黑“√”,错的涂黑“×”。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2、宏观调控手段系统是由税收杠杆、信贷杠杆、外汇杠杆、价格杠杆组成的。()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调整和完善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解决基本矛盾。()
4、公文处理是指对公文的撰制、传递处理与管理,是使公文得以形成并产生实际效用的全部活动。()
5、行政制裁措施在同一事件中只能使用一次,不能反复使用。()
6、农民耕种的自留地的所有权属于国家。()
7、甲企业和乙企业签订合同时,把甲企业的名称转让给乙企业,此合同无效。()
8、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9、只有法才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10、行政处分包括行政制裁、行政处罚和劳动教养。()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人民代表大会则是我国权力机关。故选B。
2、C【解析】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惟一特性。
3、A【解析】注意这里问的是基本目标,B、D都是其目标之一,C是不可能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有一定的失业率,而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在于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4、A【解析】生产力包括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三要素,其中劳动者是主体要素,居于主体位。
5、C【解析】只有C是最全面地概括了一定时期一定的社会上层建筑的内容,他是一系列要素的总和。
6、A【解析】政府职能的实施有赖于多种手段的采用,包括行政、经济和法律及其他,其中最主要的是依法行政,即通过行政立法、执法实施其职能。这也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7、C【解析】这是因为我们国家的性质为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因此我国的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而这种性质和利益上的一致性,必然要求法的实现主要依赖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遵守。
8、B【解析】这一原则是我国刑事立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我国《刑法》明确规定罪刑法定原则,但社会生活和犯罪的现实是多样的,在适用法律的过程中,也并非一概不考虑客观形势。刑法原则不是僵硬死板的。
9、C【解析】略
10、C【解析】这是党的基本路线中明确提出的奋斗目标,也是我国各族人民的愿望。但这不是一项基本国策,只能说是理想和目标,因此④是错误的。
11、C【解析】党的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12、C【解析】党的十五大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命名为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13、A【解析】在自然界存在四种基本力:强力、弹力、引力和电磁力。前两者是短程力,后两者是长程力。
14、D【解析】公安局法制科是公安局的办事部门,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对外由公安局承担责任。
15、A【解析】略
16、B【解析】宪法具有最高效力是指当其他法律和宪法发生冲突时,不能违背宪法,这一效力的依据就在于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基础和依据。
17、B【解析】法的指引作用是法的规范作用的首要体现,即对本人行为的指引。行为的主体是每个人自己。
18、D【解析】物质与意识何为第一性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焦点,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是唯心主义的主张。
19、C【解析】这里需要法院审理后决定是否受理,法院可以受理也可以不受理,应该根据具体复议的事项和管辖的范围以及是否超过了法定的期间决定。
20、D【解析】我国《继承法》明确规定,法定继承中前一顺序的继承人排斥后一顺序的继承人,这是正确的,但同一顺序之中不分先后,平等享受继承权。
21、A【解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指的就是公民在法面前无特权,不论性别、民族、职业、地位等都平等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这充分体现了法律上权利的平等性。
22、A【解析】略
23、D【解析】略
24、B【解析】略
25、B【解析】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26、A【解析】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其一,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其二,人口数量、密度增长率影响社会发展。其三,人口的构成,人口质量的优劣影响社会的发展。
27、C【解析】在提前履行不会给债权人造成损失时,债权人以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无故拒绝,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给债权人增加的费用,由债务人承担。
28、C【解析】“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理论问题。
29、C【解析】根据公文写作的要求,上下级之间是不可以联合行文的,同级政府之间或者政府与同级党委或者人民团体之间是可以联合行文的。
30、C【解析】选项D为个人主义,B项为只注重工具理性,A项为管理模式的集权,均与目前人事行政发展精神不符。人本主义是人力资源管理时代最为重要的精神和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解析】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有四个:竞争性、平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社会主义条件下推行市场经济就是要把这些一般的市场经济特征同我国的具体经济制度结合起来。A体现的是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市场上就是生产者和经营者之间以及和消费者的不同形式的竞争;B从市场主体的角度看市场经济的平等性,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由企业自主权直接参与竞争;C政府不干预企业,负责宏观调控,让企业在宽松的开放的条件下充分竞争;D无论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都离不开健全的法制,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法制经济。
2、ABC【解析】我国新颁布的《公务员法》对公务员辞职的限制性条件有明确的规定,A、B、C三项内容属于第八十一条中的规定,而D项则属于辞退的范围。
3、ABCD【解析】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之一就是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发展的,其中物质的运动是和静止对立统一的,理解静止和运动的辩证关系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和方法。四个选项从不同的角度正确的分析了此观点。
4、AB【解析】量变不等于只有统一没有斗争,矛盾无处不在的原理告诉我们,在事物的量变之中仍是对立和统一的结合,C则为质变,不合要求。
5、ABCD【解析】这要求理解社会主义目标的实现途径,四个选项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故全选。
6、AC【解析】行政职权的产生和方式只有原始性的职权或者通过有职权的行政机关的依法授权,而内部和外部行政则是依据行政行为的对象和关系进行的划分。
7、ABC【解析】人们发现和掌握真理受到社会实践水平、历史条件和主体认识水平的限制,但不受客体条件的限制,故选A、B、C。
8、ABCD【解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包括:所有制结构、现代企业制度、宏观调控体系、价格制度与市场体系、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十四届三中全会对这一框架做了补充:农村经济体制、对外经济体制、科技教育体制、完备的法律体系。
9、BC【解析】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刑事案件:(1)反革命案件,危害国家安全案件:(2)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3)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
10、ABCD【解析】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
11、ABCD【解析】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包括:(1)起诉,包括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包括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请求以及向仲裁机构提出仲裁。(2)请求,指权利人直接向义务人请求履行的意思表示。(3)许诺,即义务人在诉讼时效进行中直接向权利人做出同意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
12、BCD【解析】设定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危害社会程度相当。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成为行政处罚的依据。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13、AC【解析】政府机构作为国家社会管理的职能机构,是由各个职能部门构成的,在我国宪法中明确规定我国的权力属于人民,因此政府机构管理权是由人民授予的,并对人民负责,故A项正确。在C项中,政府机构作为国家管理的职能部门,其管理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也就要求了他们拥有行使广泛的行政管理权。
14、ABCD【解析】此题是考查对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理解和把握。理论创新就是理论观点、思想体系不断根据实践要求进行新的、创造性的提升和发展。实践创新就是指人们改造和变革客观世界的活动要富有创造性和超前性,在哲学上就是坚持题中所给定的A、B、C、D的内容,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有关原理。
15、AB【解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题中黑格尔的话非常形象地描述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即“部分依赖于整体”(A项),“脱离了整体的部分就失去了原有的性质和功能”(B项),但整体却不是各部分机械相加总和(C项)。此外,黑格尔的话是说明“部分依赖于整体”,而不是“整体依赖于部分”(D项)。
16、ABD【解析】考查对货币流通规律的理解。货币流通规律即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进入流通领域的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市场上待售的商品数量,二是各种商品的价格水平,这两项的乘积就是一定时期内的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三是货币流通速度。因此,A、B、D、都是正确的选项。
17、ABD【解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4条: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①与经营者协商。②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③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④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本题中当事人之间并无达成仲裁协议)。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8、CD【解析】不可抗力是不可预见、不可避免、不可克服之事件,既然是枯枝,就应当预见,A项不选;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过失也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B项不选。
19、ABD【解析】略
20、AB【解析】“报告”作为陈述性公文,用于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报告”中不可以夹带请示事项。“报告”不同于“请示”,上级可以不作回复。科技局向政府呈送报告是正确的,但它与区委宣传部无隶属关系,所以不应向其呈送报告,但可以将呈送给政府的报告,抄送给区委宣传部。
三、判断题
1、√【
2、×【
3、×【。
4、√【解析】略
5、√【解析】略
6、×【解析】
7、√【解析】企业名称的转让必须取得企业登记机关的批准。
8、×【解析】可以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但不能说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9、×【解析】10。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下涂黑所选答案项的信息点,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本大题共有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决定政府机构的设置及其规模的是(B)。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政府职能 C.中国共产党 D.全国政协
2、某中学生在上网查询资料时,发现有人正在利用国际互联网泄露国家重要的经济情报。他及时将此事报告了有关部门。这名中学生履行了(A)。A.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B.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 C.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D.维护国家荣誉的义务
3、下面(D)是政府办事机构。
A.中央办公厅 B.县工商局
C.乡工商所 D.县驻京办事处
4、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的原因在于(B)。
A.人民群众是人口的大多数 B.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C.人民群众具有先进思想 D.人民群众通晓历史发展规律
5、对妨碍行政诉讼的拘留决定不服可以(D)。
A.起诉 B.上诉 C.申请复议 D.申诉
6、作为我国首位“月球使者”,(B)于2007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A.“神舟一号”卫星 B.“嫦娥一号”卫星 C.“嫦娥一号”探月飞船 D.“嫦娥”号月球车
7、从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来看,(B)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关键。
A.必须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B.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C.必须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D.坚持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
8、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应该成为(C)。
A.由国家直接经营管理的经济单位 B.由国家统负盈亏的经济单位
C.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实体 D.拥有全部资产所有权的经济实体
9、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国(C)。
A.社会主义法的基础 B.社会主义立法的基本原则
C.社会主义法实施的基本原则 D.宪法的总的指导思想
10、公民要正确行使权利,必须做到(C)。
A.自主行使权利 B.自由行使权利
C.依法行使权利 D.主动行使权利
11、中央军事委员会的领导体制是(D)。
A.合议制 B.集体负责制 C.双重从属制 D.主席负责制
12、义务教育的本质特征是(B)。
A.国家免费性 B.国家强制性 C.社会普遍性 D.公民自觉性
13、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其思想的先导是(C)。
A.粉碎“四人帮” B.邓小平出来主持工作
C.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D.以上答案都不对
14、上行文是指(A)。
A.向具有隶属关系的上级领导、领导机关报送的文件
B.向所属被领导机关或组织发出的文件
C.向一切比本机关级别层次高的机关发出的文件 D.向一切比本机关级别层次低的机关发出的文件
15、公务员晋升正科、正处级职务,需分别任副科、副处(B)。A.一年以上 B.二年以上 C.三年以上 D.四年以上B
16、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A)。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实现国家统一
C.加强民族团结 D.增强民族凝聚力
17、不属于行政职权的是(D)。
A、行政处罚权 B、行政复议权 C、行政指导权 D、行政审判权
18、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因为(A)。
A.哲学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B.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C.哲学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D.哲学是科学的理论体系
19、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其最主要的特征是(C)。
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20、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或基本要求是(C)A、协调发展 B、统筹兼顾 C、“五个统筹” D、“三个代表”
21、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在于(D)。
A.是否反映了客观实际
B.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
C.是否符合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D.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
22、(C)属于行政处罚简易程序。
A.立案 B.调查取证
C.制作当场处罚决定书 D.制作申辩笔录
23、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意味着(D)。A.人类哲学思想发达到了顶峰
B.科学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
C.绝对真理的体现
D.人类优秀哲学思想集大成和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
2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B)。
A.工业革命的兴起 B.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生
C.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25、在法学上,一般认为,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依据是(B)。
A.法律调整的效率 B.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方法
C.法律规范的数量 D.法律调整后果
26、国家的实质是(D)。
A.阶级调和的机关 B.为全民服务的机关
C.正义、公正的社会组织 D.统治阶级进行阶级压迫的暴力工具
27、国家公务员录用的首要原则是(B)原则。
A.平等 B.公开 C.竞争 D.择优
28、行政立法的主体是(C)。
A.国家机关 B.国家权力机关
C.国家行政机关 D.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
29、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劳动是公民的(C)。
A.权利 B.义务 C.权利和义务 D.职责
30、下列行为中,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要求的有(A)。
A.国家有关执法部门查处并没收毒害青少年的淫秽光盘
B.某营业性歌舞厅向未成年人优惠开放
C.某父母因购买“六合彩”负债累累,强迫其就读初二的孩子辍学,外出打工
D.某同学违反课堂纪律,其任课老师把他赶出教室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它们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号后的相应字母涂黑。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传统经验决策的特点是()。
A.较为客观、科学 B.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 C.过程简单 D.随意性大
2、真理的相对性是指()。
A.真理的有限性 B.真理的条件性
C.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近似的正确反映 D.真理中有错误
3、犯罪未遂具有()特征。A.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B.犯罪没有得逞,即没有具备构成某个具体犯罪的全部要件
C.犯罪没有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D.以上答案都不对
4、理论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指()。
A.理论要反映事物丰富多彩的个性,同具体事物的特点相符合B.理论要反映实践的各种具体形式,表现其具体的、历史的特点
C.理论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同变化了的实际相符合
D.理论要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依据具体情况去指导实践
5、行政处罚包括以下形式()。
A.责令停产停业 B.吊销许可证 C.责令具结悔过 D.吊销执照
6、毛泽东把“实事求是”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这条思想路线是在()。
A.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B.在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C.在反对把苏联经验绝对化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D.在反对把共产国际的指示神圣化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7、紧急避险必须具备()条件。
A.必须是为了避免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遇到危险而采取的
B.必须是在正在发生危险的情况下采取的
C.必须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的,如果能采取其他方法避免危险,就不能实施紧急避险行为
D.紧急避险不能超过必须的限度
8、下列属于因果关系范畴的是()。
A.播下良种在先,粮食丰收在后 B.适度灌溉在先,粮食丰收在后 C.治理施肥在先,粮食丰收在后 D.看见闪电在先,听到雷声在后
9、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色有()。
A.党管干部 B.政治中立
C.为人民服务 D.德才兼备的选才标准
10、经济全球化趋势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这一趋势主要表现在()。A.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加强了各国的经济联系 B.国际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
C.全球和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进程加快
D.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不断向世界各地扩展
11、下列在我国《宪法》上规定了的是()。A.国旗 B.国歌 C.国徽 D.首都
12、在认识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世界经济地区集团化发展的趋势,具体表现是()。
A.欧洲联盟的经济一体化 B.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发展 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不断发展 D.亚欧经济合作的发展
13、下列属非领导职务的是()。
A.副专员 B.巡视员 C.调研员 D.科员
1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保证作用表现为()。A.保证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B.为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C.为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稳定环境和社会秩序 D.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
15、公务员的工资形式包括有()。
A.职务工资 B.岗位津贴 C.工龄工资 D.基础工资
16、行政复议不同于行政诉讼,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原则()。A.有错必纠原则 B.公开原则 C.便民原则 D.公正原则
17、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明显表现有()。A.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B.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C.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投资格局多元化 D.国际金融贸易总额大大超过国际贸易总额
18、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因为()。A.市场具有及时、灵敏的特点和优点 B.市场能够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 C.能够通过市场竞争达到资源优化配置
D.能够通过价格传递的信息及时协调生产和需求
19、撰拟规范性公文应遵循()要求。A.高度的一致性 B.高度的严密性 C.公文的稳定性 D.公文的连续性
20、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其基本条件是()。
A.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B.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搞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C.企业要面向市场,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D.价格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成为可靠的市场信号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对错,并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号的相应符号涂黑。对的涂黑“√”,错的涂黑“×”。本小题共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 会主义生产的矛盾。()
3、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扶助义务,既包括承担、提供父母必要的生活费用和赡养费用,也包 括在精神上给予父母必要的慰藉。()
4、十四大提出面向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
5、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性,作出它们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结论的论证 方法是对比法。()
6、分配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7、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高技术则是一切现代化国家的立国基础,是衡量任何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志。()
8、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也是国家公务员应当回避的两种关系。()
9、组织人事部门考查是选拔任用党务管理干部的第一道程序。()
10、国家公务员的级别按照所任职务及所在职位的责任大小、工作难易程度以及国家公务员
二、多项选择题
1、CD【解析】
2、AB3、4、ABCD
7、ABCD 8
9、ACD。
10、ABCD
11、ABCD
12、ABC。
14、ABCD
15、ABCD。
16、ABD【
17、ABCD 【解析】略
18、ABCD 【解析】
19、ABCD 20、ABCD。
三、判断题
1、√【解析】略
2、√【解析】略
3、√【解析】略
4、×【解析】提出面向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的是十五大,而不是十四大。
5、×【解析】此题考查对比的定义。只要熟知即可知道这里所说的是一种类推的方法,而不是对比。
6、×【解析】此种说法颠倒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而不是分配关系决定生产关系。
7、√【解析】略
8、×【解析】根据我国新颁布的《公务员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国家公务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行政首长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监察、审计、人事、财务工作。因此,师生和同学关系不在回避所要求的范围内。
9、√【解析】略
10、√【解析】略
第四篇:社会保障基础知识题3
社会保障基础知识题3 分享
首次分享者:懒懒ëDE高贵 已被分享1次 评论(0)复制链接 分享 举报 第五章 工伤社会保险
一、单项选择题
1.城镇工伤社会保险,个人需要缴纳的比例占其工资额的百分之几? A.1% B.2% C.3% D.不需要缴纳
2.职工在单位工作期间突发疾病且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能否按工伤处理? A.按工伤处理 B.不能按工伤处理 C.由企业自行决定
3.城镇职工在上下班路途中遭遇了交通事故,必须符合什么条件才能按工伤处理?
A.机动车事故 B.在上下班必经路线上 C.在上下班必经路线上的机动车事故
4.我国工伤社会保险的实施对象是哪类企业及其职工?
A.中国境内所有企业 B.城镇所有企业 C.城镇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D.国有企业
5.工伤社会保险实施所依据的理论是什么?
A.有过失补偿理论 B.雇主责任补偿理论 C.无过失补偿理论 6.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共有多少种情形可以认定为工伤? A.5种 B.7种 C.8种 D.10种
7.劳动能力鉴定标准是鉴定劳动者伤残后丧失什么能力的客观依据? A.生活能力 B.劳动技能 C.劳动能力
8.职工被借调期间受到工伤事故伤害的,由哪一方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A.原用人单位 B.借调单位 C.原用人单位与借调单位共同承担 9.职工发生工伤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为职业病后,其医疗费用由谁支付? A.基本医疗保险基金
B.工伤保险基金
C.都可以 10.职工在下列情形中,不能认定为工伤的是哪一类?? A.患职业病的 B.医护人员在救护“非典”病人过程中感染“非典” C.因公外出下落不明的 D.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11.工伤保险根据下述什么原则设立工伤保险基金,对工伤职工提供经济补偿和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 A、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 B、社会统筹和单位管理 C、社会统筹 D、个人帐户管理
参考答案:1D,2A,3A,4A,5C,6B,7C,8A,9B,10D,11C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工伤社会保险费率采用哪几种模式?
A.均一费制 B.差别费率制 C.浮动费率制 2.工伤社会保险待遇具体包括哪些部分?
A.医疗待遇 B.伤残待遇 C.因工死亡待遇 D.亲属工作安置待遇 4.职工因工死亡,应按照有关规定发给哪些补助?
A.丧葬补助金 B.供养亲属抚恤金 C.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D.精神损失费 5.职工因工伤而死亡,以下哪些亲属有可能享受供养亲属抚恤金? A.父母 B.未成年子女 C.没有收入来源的妻子 D.祖父母
6.《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为了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工伤保险要做到哪二者相结合?
A.工伤事故预防 B.职业病鉴定 C.工伤康复 D.医疗保险 7.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以下哪一些不能认定为工伤?
A.犯罪或违法 B.自杀或自残 C.斗殴或酗酒 D.借调至外单位受伤 8.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以下哪些可认定为工伤? A.在生产工作环境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造成职业病的 B.因履行职责遭致人身伤害的 C.因工作需要陪酒伤亡的
D.因公、因战致残的军人复员转业到企业工作后旧伤复发的 9.我国工伤保险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一些?
A.“有过失补偿”原则
B.“优待”原则
C.企业一方缴费和差别费率原则 D.保障与赔偿相结合的原则 10.工伤职工出现了下列哪些情形,应该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A.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 B.拒绝治疗 C.被判刑正在收监执行 D.自愿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
??参考答案:1BC,2ABC,3AC,4ABC,5ABCD,6AC,7ABC,8ABD,9CD,10ABC
三、是非选择题
1.凡在从事与工作相关的活动时发生的工伤事故或职业病,均可享受工伤社会保险。
答案要点:
(1)对。
(2)我国《工伤保险条例》对工伤或职业病的界定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工伤认定的范围,不仅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而且也包括“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情况。由此判断:凡在从事与工作相关的活动时发生的工伤事故或职业病,均可享受工伤社会保险。
2.工伤保险必须与工伤预防相结合。答案要点:
(1)对。
(2)工伤保险是对职工发生了工伤及职业病后的一种事后补偿,无论是对职工本人还是工伤社会保险而言,花费代价均比较大,而工伤预防作为一项事前的预防性行为,花费相对要少得多,因此将两者结合能够减少工伤社会保险费用支出,切实保障职工权益,更为有效。
3.工伤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答案要点:
(1)错。
(2)工伤事故属于职业性伤害,工伤社会保险待遇具有明显的劳动力修理与再生产投入的性质,属于企业生产成本的特殊组成部分,因此个人不必缴费,由企业负担全部保险费。
4. 职工因公外出途中遭遇交通事故,可同时享受工伤保险补偿和民事赔偿。答案要点:(1)错。
(2)工伤社会保险实现的是工伤保险补偿与民事赔偿不同时享有的原则。5.临时工在工作场所和工作时间内因工作原因而受伤,不能享受国家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答案要点:
(1)错。
(2)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只要与企业建立了劳动关系的职工,不论其是否是正式工,发生的工伤事故均应认定为工伤。6.建立工伤社会保险制度,是保障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伤职工基本权益的重要条件。
答案要点:
(1)对。
(2)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职工发生工伤事故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如果没有工作社会保险制度的保证,工伤职工的基本权益就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7.我国的工伤社会保险实现工伤预防及工伤康复相结合的原则。答案要点:
(1)对。
(2)实现工伤预防及工伤康复相结合的原则,其目的是要做到预防与救治并举。既减少工伤事故发生的概率,又确保工作职工的基本权益。
8.凡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的企业,其职工患职业病后均能够享受工伤社会保险待遇。
答案要点:
(1)错。
(2)只有当企业职工患了国家法定的职业病,才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四、论述题
1.工伤社会保险基金筹集为什么采取差别费和浮动费率? 答案要点:(1)差别费率。即对单一企业或某一行业单独确定工伤社会保险费的提缴比例,以体现对不同工伤事故发生率的企业、行业实行差别性的负担,以保证该行业、企业工作保险基金的收付平衡。由于企业的安全生产,关系职工权益和工伤社会保险费用支出,因此,出于工伤社会保险的实行目的,采用差别费率能够体现对企业安全生产的奖优罚劣。
(2)浮动费率。是在差别费率的基础上,每年对各行业或企业的安全卫生状况和工伤社会保险费用支出状况进行分析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由主管部门决定该行业或企业的工作保险费率上浮或下浮。通过费率的活动可以促使企业将降低工伤事故的发生率作为已任,切实保障职工的权益。2.什么叫工伤?工伤和职业病的认定根据什么原则? 答案要点:(1)工伤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所遇到的意外事故伤害和职业病伤害。劳动者(雇员)在生产、工作过程中和准备生产劳动的过程中遇到的意外事故伤害和职业病伤害;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以及履行职责遭受人身伤害,从事抢险救灾、救人等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利益的活动等等,不慎导致本人或他人负伤、致残、死亡的情形,这些都属于工伤的范围,应当界定为工伤。(2)在工伤社会保险中所称的职业病,通常是指国家法律明文作出规定的法定的职业病类型。目前我国确定的职业病各类包括职业中毒、尘肺、物理因素职业病、职业性传染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等九类共四种职业病范围。
(3)工伤的认定实现无责任赔偿制度,也即只要是在工作时间及工作场所发生的伤害,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情况,均应该作为工伤处理;举例来说:如劳动者在上下班路途中,发生了机动车交通事故,不管责任在哪一方,均属于工伤。但劳动者如若违法犯罪、自杀等情形的,不算工伤。关于职业病的确定。必须以职工工作的环境和诱发职工致病的成因作为依据。按照卫生部制定和颁布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五、案例分析题
1.某建筑施工单位与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约定了“死伤概不负责”条款,后来该劳动者在施工过程中因跳板断裂滑落,摔成重伤,施工单位要该劳动者工作自负,医疗费自理,单位概不负责。请问该单位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案要点:
(1)不正确的。
(2)本案例中的劳动合同虽然表面上是双方自愿订立的,但“死伤概不负责”一类的生死合同不可能是劳动者真实意思表示,用人单位约定这类条款的主观用意非常明显,是利用了劳动者的弱者地位。根据《劳动法》第18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是无效的。因而是不合法的,不能作为处理职工工伤事故的依据。企业应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和《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等文件的规定进行调查、报告、处理,并要根据事故原因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2.职工王某,在骑自行车上班途中与另一骑车人刘某相撞,造成骨折。责任完全在刘某,刘对此无异议。事后王某以在上班途中发生意外为由,要求按工伤处理。请问王某的要求是否合理?能否按工伤对待? 参考答案:
(1)王某不应按工伤处理。
(2)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具备上下班途中和机动车事故伤害两个要件,就可以认定为工伤。王某虽然符合上下班路途这一要件,但却与“道路交通机动车事故”条件不符,因此,不能认定为工伤。
3.1997年3月,某集体砖厂职工与单位签订了承包合同,合同中注明:“......如发生伤亡,砖厂概不负责......”。不幸的是,该职工在第8天工作时左脚就被砖头砸伤,花去医药费3000元。砖厂以该职工已承包,合同中已有规定为由,拒绝支付与其脚伤有关的任何费用。请问,这种做法对吗? 参考答案:(1)不对。
(2)根据规定,企业与职工个人签订承包合同,是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并未改变企业和职工的劳动关系,也未改变承包者的职工身份,因此企业应按照国家现行政策保障职工的社会保险权益。此合同将伤亡的风险推给职工,不符合宪法和社会保险政策的规定。
4.1996年7月7日,某县一运输公司职工,在送货路上因超车不当,与对面一货车相撞,造成车毁人亡。请问,此种情况能按因工伤亡处理吗? 参考答案:(1)能。
(2)根据劳动部劳办发[1996]271号文规定,司机驾驶车辆执行本单位正常工作任务时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即使司机负有责任,只要不是故意犯罪、自杀、自伤、酗酒和蓄意制造交通事故,本人伤亡都应认定为工伤。
5.申诉人刘某系某制药厂临时工,于1997年3月31日上午9时在药厂五楼仓库往简易货梯上装货物时,货梯突然与吊钩脱离,致使申诉人刘某从五楼坠入地面摔伤,经治疗于1997年6月23日出院。申诉人申诉到仲裁委后,在审理过程中,申诉人坚持不做伤残等级劳动能力鉴定。请问刘某能否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分析要点:(1)不能。
(2)申诉人刘某发生的意外事故,根据工伤认定的原则,理应属于工伤。(3)但此案中申诉人的请求事项必须依赖于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评定伤残等级后才能做出是否支持申诉人的申诉请求。但申诉人拒不同意做劳动能力鉴定,只能中止审理。
6.某厂职工小A长期旷工,按照该厂厂规,扣发其3个月工资。小A得知后心怀不满,经预谋策划于某日闯入厂长办公室,持铁棍将厂长手部击伤。经鉴定为骨折,该厂长能否算做工伤? 分析要点:
(1)应认定为工伤。
(2)该厂长因履行职责,遭致报复伤害,按照工伤社会保险条例,凡非本人主动动机所受的伤害包括“因履行职责遭致人身伤害”应认定为工伤,该厂长应认定为工伤。7.某职工从家里驾驶摩托车到公司上晚班,途中与停在路边维修的公交车相撞受伤。经交警部门认定,该职工负此次交通事故的主要责任。这位职工能认定为工伤吗? 答案要点:(1)能。
(2)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只要具备上下班途中和机动车事故伤害两个要件,只要不具有第十六条规定的排除事由,就应认定为工伤。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这位职工发生的交通事故具备了以上两个条件,即使其负该事故的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也应认定为工伤。
8.杨某原系某厂职工,经厂方安排借调到某公司工作,并由某公司向杨某支付劳务费。99年2月,杨某在某公司工作时意外受伤。由于其劳动关系在某工厂,故杨某向所在的工厂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要求按伤残等级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但该工厂认为,杨某是在某公司受的伤,应该由某公司承担工伤保险的责任,请问某厂的看法是否正确? 答案要点:(1)不正确。
(2)《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被借调期间受到工伤事故伤害的,由原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但原用人单位与借调单位可以约定补偿办法。
(3)本案例中的杨某虽然是在某公司受的伤,但由于其劳动关系在某厂,因此某厂应该承担工伤保险的责任。但由于某厂与某公司之间存在一种职工的借调关系,因此两家企业之间可以协商,如果某公司同意,由某公司支付一定的赔偿费用。
9.某厂职工小A和小B上班期间,因互相开玩笑而引发口角,小A被小B打伤,小B被刑事拘留。小A认为,其所其的伤害是在工作地点及工作时间内发生的,要求按工伤处理,请问他的要求是否合理? 答案要点:
(1)不合理。
(2)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的认定必须同时满足工作时间、工作场所以及因为工作原因三个条件。小A所受的伤害虽然符合前二个条件,但与其所从事的工作没有关系,因此不符合工作保险中的工伤认定原则。
(3)其不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但可以申请民事赔偿,由小B承担一定的经济补偿。
10.张某为A建筑公司的员工,一天其在某综合楼工程第十层梁上施工,梁底料突然断裂,从2.9米高处坠落,造成左手版头条关节上段粉碎性骨折。在其治疗期间,其所在的A公司被另一家B建筑公司收购。张某要求B建筑公司按工伤处理,但B建筑公司以工伤发生在A公司为理,予以拒绝。请问B公司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案要点:
(1)B公司的做法是不正确。
(2)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当职工所在单位发生分立、合并及转让等情形时,由承继单位承担工伤保险的责任。张某原所在的A公司已经转让给B公司,因此B公司必须承担相应的工伤保险责任。
六、实务操作题
1.某搪瓷厂职工刘某,在喷花车间工作20多年。2000年的一天,刘某感觉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经职业病防治所检查,被诊断为I期矽肺病。如果刘某要申请工伤保险待遇,她必须经过哪些程序? 参考答案:
(1)刘某应该在职业病确诊后,要求企业在30天内为其提出工伤认定申请。(2)当地社会保障经办机构在接到申请后,应该进一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定:一是必须有企业确认是因为生产工作中长期接触职业病有害因素造成的意见,二是经市以上职业病防治所(小组)诊断,三是属于国家规定的102种职业病名单中的病种,四是报经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审批并认定工伤。
第六章 生育社会保险
一、单项选择题
1.城镇生育社会保险,个人需要缴纳的比例占其工资额的百分之几? A.0.5% B.1% C.2% D.不需要缴纳
2.生育保险基金提取比例最高不得超过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之几。A.1% ? ???B.1.5% C.2% D.3% 3.企业参加生育社会保险后,女职工生育或流产后的生育津贴由谁支付? A.生育保险基金? ??B.企业工资基金?? ??C.计划生育基金 4.目前,符合计划生育的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多少天的产假? A.90?天 ???B.100天 ??C.120天
D.56天
5.女职工生育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按下列哪种原则在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A.实报实销
B.按规定的医疗服务费和药费报销 C.定额包干 6.生育保险基金的筹资采用什么样的原则? A.全国统一费率 B.统筹地区自行决定
C.全国规定最高缴费率为职工工资的1% D.全国规定最低缴费率为职工工资的1% 7.国家最早对生育保险作出规定的法规是哪一个?
A.《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B.《母婴保健法》 C.《劳动法》 D.《劳动保险条例》
8.我国的生育社会保险资金筹集采用何种方式?
A.单位缴费,职工个人不缴费
B.单位和职工共同缴费 C.单位不缴费,职工个人缴费
D.社会福利机构资助 9.生育保险基金的管理部门是谁?
A.劳动保障部门的经办机构 B.税务部门 C.妇联 D.计划生育委员会 10.下述哪个有关生育津贴概念的描述是正确的?
A.女职工生育时单位给予的困难补助 B.女职工生育时得到的医疗补助 C.女职工生育时报销的医疗费
D.劳动保障经办机构发放的产假期间生活费用
11.按《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规定,生育津贴支付期限一般有多长? A.1-3个月期间 B.1个月之内 C.3-6个月之间 D.3-6个星期之间 12. 按照国家现行的规定,女职工的生育津贴应该按什么标准发放?
A.所在企业上一月平均工资 ???B.生育女职工生育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 C.统筹地区上一职工月平均工资
D.生育女职工生育前的工资 13.我国目前唯一一个仍以试行办法实施的社会保险是哪一个? A.养老保险 ???B.工伤保险 ??C.生育保险
D.失业保险
参考答案:1A,2A,3A,4A,5B,6B,7D,8A,9A,10D,11C,12A,13C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医疗费用可以在生育社会保险基金中报销?
A.生育检查费 B.接生费 C.因引生育引发的疾病治疗费 D.生育住院费和药费
2.享受生育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包括哪一些?
A.个人缴费记录 B.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
C.职工所在单位参加生育保险并满一定期限 D.参加工作满两年以上 3.生育社会保险的优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A.保护生育妇女及胎儿的身体健康 B.均衡单位之间生育费用的负担
C.有利于促进妇女就业 D.有利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 4.生育社会保险的特点包括哪一些?
A.享受对象主要是女职工 B.实行产前产后都享受的原则
C.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模式 D.个人需缴费 5.目前我国生育社会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A.假期偏短,标准不一 B.补助标准较低
C.保费来源单一,社会化程度低 D.管理混乱,缺乏监督 E.有关立法滞后 6.下述哪些有关生育社会保险的说法是正确的? A.生育社会保险的保障水平高于其他保险项目 B.生育社会保险的参保对象是已婚妇女 C.生育社会保险的享受有投保时间的规定
D.生育社会保险仅仅是为了弥补女职工在生育期间的收入损失 7.我国生育女职工能够享受的生育保险待遇包括哪一些? A.产假
B.生育子女的特殊津贴 C.生育津贴 D.生育医疗服务
8.下列哪些女性劳动者应该纳入我国城镇生育社会保险之中? A.城镇企业的在职妇女 B.城镇企业的失业妇女 C.城镇女性个体户
D.家庭保姆
9.下列哪些情形属于生育社会保险的保障范围?
A.女职工计划内生育 B.意外妊娠而流产 C.计划内生育但死胎 参考答案:1ABCD,2BC,3ABCD,4AB,5CE,6ACD,7AB,8AB,9ABC
三、是非选择题(简要说明理由)1. 生育社会保险覆盖城镇所有的女性劳动者。答案要点:
(1)错。
(2)据《企业职工生育社会保险试行办法》,职工生育社会保险的适用范围主要是城镇企业和职工,但仍有千千万万的城镇女职工没有被覆盖在生育社会保险中,她们主要是在城镇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女性:如个体户、家庭保姆、钟点工、临时工及非全日工以及在自已家里干活的人。2. 失业的生育妇女也能够享受生育社会保险。答案要点:
(1)对。
(2)我国生育社会保险的享受对象包括从业和失业妇女。生育妇女如为失业妇女,享受本市同类人员当月失业保险或失业救助的标准。失业已不能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妇女,按照本人失业保险享受一个月的标准; 3. 只要所在企业缴纳了生育社会保险,女职工生育时均能无条件地享受生育社会保险。答案要点:
(1)错。
(2)女职工能否享受生育社会保险是有条件的。一般只是在达到法定结婚年龄,正式登记结婚,并符合国家计划生育规定的女职工计划内生育或妊娠后流产时,才能享受生育社会保险待遇。
4. 实行生育社会保险有利于促进妇女就业。答案要点:
(1)对。
(2)建立生育社会保险制度后,虽然就业市场上歧视女性的现象仍然存在,但由于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及其医疗费用由社会保险基金支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这种招工时的性别歧视,企业也会减少因为女职工的怀孕和生育问题而找借口辞退女性职工。这一切均有利于促进女性的就业。
5.我国生育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以城镇企业女性职工的工资总额为基数。答案要点:
(1)错。
(2)我国的生育社会保险是以企业全部职工的工资总额作为缴费基数的。
四、论述题 1. 实行生育社会保险制度有什么意义? 答案要点:
(1)生育社会保险是通过立法的形式,由社会建立基金,对女职工因妊娠,导致不能正常工作,工资收入暂时中断时,国家和社会给予必要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2)实行生育社会保险的意义在于:其一,实行生育社会保险是对妇女生育价值的认可。其二,实行生育社会保险能够保障女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劳动力的再生产。其三,实行生育社会保险具有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其四,实行生育社会保险可以促进计划生育的贯彻执行。其五,实行生育社会保险有利于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
2.为什么生育社会保险的保障水平较其他社会保险项目高? 答案要点:
(1)由于妇女生育是履行繁衍人类的重要天职,为了保证新一代劳动力有较高的先天素质,同时又要保护履行繁衍人类天职的妇女的身体健康,生育社会保险待遇的给付标准,大多数国家都确定得比较高,(2)妇女生育补偿一般相当于被保险人生育前基本工资的100%。3.我国生育社会保险的立法为什么较其他社会保险项目滞后? 答案要点:
这与企业用工的性别歧视有关。由于生理上和传统主观认识上的原因,女性就业较男性更难。一些用人单位以女性结婚、生育、抚养孩子影响工作为由,不愿录用女性职工。即使是那些已经录用了女性职工的企业,也在女性职工怀孕、生育期间设置各种障碍,损害了女性职工的生育权利。
生育社会保险试行办法出台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均衡不同企业女性生育的负担,消除用工的性别歧视。但由于认识上和体制上等方面原因,一些企业以种种借口拒绝参加生育社会保险。少缴、拒绝缴纳的现象在全国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推出生育社会保险条例的时机尚未成熟。
六、案例分析题
1.曹女士是某公司的一名职员,在怀孕之后因在上班途中不慎跌倒,造成怀孕7个多月的胎儿流产。曹女士向该公司人事部说明了情况,希望能够按照国家有关政策的规定休42天的产假。该公司人事部经理答复说:按照公司规定,女工流产,最长只能请假20天,并且这期间只能享受病假工资待遇,即原工资的70%。请评析该公司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
(1)公司处理曹女士生育待遇上的做法不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2)理由:第一,女性流产的产假待遇是国家为保护女性职工的身体健康而赋予女性职工的权利,企业不能无视国家的法规自行制定任何损害职工权利的规章制度。即便是在国家有关法规出台之前制订的规章制度,也应在国家相关法规出台后自行废助。但该公司以本企业制定的有关规章为依据,只允许曹女士休假20天,侵犯了曹女士的合法权益。第二,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因此,该公司按70%的病假工资支付曹女士的产期待遇,也违反了上述法律规定。2.某市某皮厂没有按国家规定参加生育社会保险,职工邱某于1998年11月7日与该厂签订了五年期限的劳动合同,2001年9月24日休产假。产假满后重新回企业上班。在领取生育津贴和报销生育医疗费时,该厂财务部门按厂里规定一次性付给邱某生育包干费2000元。请问:该厂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分析要点:
(1)该皮件厂不依法参加生育保险,已经违反了《劳动法》的相关规定,该厂又采用包干的办法支付女职工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费,侵害了女职工的合法权益。(2)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原劳动部1994年12月14日发布的《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劳部发[1994]504号)规定,女职工生育保险待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育津贴,二是生育医疗费。对于生育津贴,该办法规定,女职工生育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享受产假。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按照本企业上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采用包干的做法显然是错误的。
(3)该皮件厂不仅应该支付全部医疗费,而且还应该按规定支付生活津贴。具体的金额应该按照国家或所在统筹地区的有关生育社会保险的规定结算。
3.1996年女职工A某被一家公司录用。双方签订劳动合同期限为4年。1999年A某开始休产假。原公司合同规定:“女职工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生育的,产假为56天”。A某没有按照公司的规定休产假,而是按照国家规定休息了90天。当A某上班时,公司根据内部规定,认定超出56天的假期为旷工,并给予除名处理。公司的规定是否合法,请说明理由。
分析要点:
(1)撤销该公司对A某的除名处理决定;补发按照旷工处理期间的有关待遇。(2)《劳动法》第六十二条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八条分别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产假”。该公司与A某签定的劳动合同中关于女职工产假为56天的规定,违反了《劳动法》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属于无效合同,A某有权利享受90天的产假,不应视为旷工。
4.李先生是厦门一家商场的员工,户口在厦门,所在单位也为他投保了生育保险。他妻子的户口在泉州。李先生以为他已经投保了,生小孩是夫妻两个人共同的事,应该能享受自己所交的生育保险。但是答案却是不能,请问为什么李先生参加了生育社会保险,其妻子不能享受生育社会保险待遇?
分析要点:(1)按照我国现行的相关政策规定,生育社会保险的参保对象为所有职工,但享受对象仅限于按计划生育政策生育的女性职工。
(2)按照这一规定,一个企业即使都是男员工,也要参保生育保险。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社会统筹,避免企业用工上的女性歧视。女员工的生育费用不再由企业单独承担,而是由社会统筹支付,这样就为那些女性员工多的企业减轻了负担。(3)案例中李先生的妻子所在的泉州单位如果也参保了生育保险,那么就按泉州的规定办理。即使夫妻双方都在厦门,先生单位投保了生育保险,而妻子单位没有,则妻子生育仍不能享受生育保险的待遇。
5.某市一合资企业,按规定1997年参加当地的生育保险,并按照要求以企业中方职工工资总额的0.7%的比例,按月向当地社会保险机构缴纳生育保险费。企业自行规定按照每个职工月工资0.3%的比例,向职工个人征收生育保险费。该企业职工认为,国家规定职工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用。因此,向劳动仲裁部门反映此情况,劳动部门与企业就这一问题进行协商。企业这种做法是否符合国家有关下策,请说明理由。分析要点:
(1)原劳动部颁布的《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劳部发[1994]504号)明确规定,企业按照其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生育保险费,建立生育保险基金。职工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该企业向职工个人征收生育保险费显然违反国家规定,应予以纠正。
(2)企业撤销向职工征收生育保险费的决定;企业退还已经向职工征收的生育保险费。
六、实务操作题
1.小王是某市食品厂的女工,2000年计划内生育一女,系难产,生育时检查费、接生费、住院费、手术费共花了1470元,在规定的生育医疗费用之内。该食品厂上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67元。请问:按现行的国家规定,小王能够享受哪些生育社会保险,可以领取多少生活津贴? 参考答案:
(1)女职工生育保险待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产假;二是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三是生育医疗费。对于产假,顺产3个月,难产加半个月,因此小王能够享受105天的产假;,该办法规定,女职工生育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享受产假。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按照本企业上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
(2)关于生育津贴,按照《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上一所在企业的平均工资发放。该食品厂上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67元。因此,小王的生育津贴应计发为1984.5元。
(3)关于生育医疗费,该办法规定,女职工生育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小王某此项费用根据医院出具的收费单据凭证为1470元。
(3)两项费用共计为3454.5元。第七章 社会福利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福利属于社会保障的哪一级别的纲领?
A.最低纲领
B.最高纲领
C.基本纲领 D.特殊纲领 2.国家层面的社会福利面向哪个群体?
A.全体居民
B.城镇居民
C.城镇企业职工 D.城镇劳动者 3.我国的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A.社会保障是社会福利的一部分
B.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一部分
4.根据有关规定,下列哪项支出不应列入企业工资总额范围? A.计时工资 B.计件工资 C.加班工资 D.职工福利费用 5.企业为职工负担福利费用,采用哪种核算方法?
A.直接列支法
B.先按标准计提后开支
C.两种方法都可以 6.下列哪一项属于社会福利的范畴?
A.社会服务
B.社区服务 C.中介服务
7.企业职工福利是否是国家通过社会立法强制实施的一种保障制度? A.是
B.不是
8.我国农村地区是否实施社会福利项目? A.有
B.没有
参考答案:1B,2A,3B,4D,5C,6B,7B,8A
二、多项选择题
1.职工福利与其他社会福利的区别主要是什么?
A.举办的主体不同 B.享受对象不同 C.保障水平不同 D.保障时期不同
2.下述哪些项目是由政府和社会举办的福利事业?
A.职工福利 B.残疾人福利 C.社区福利 D.老年福利 3.社会福利不同于社会保障体系中其他内容的主要方面是什么? A.覆盖对象最为广泛 B.免费、减费提供某种生活用品或劳务 C.法制性、政策性最强 D.经费主要来源于社会集资 4.职工集体福利的项目包括哪几大类?
A.福利补贴
B.企业补充保险
C.福利设施 D.文化生活服务 5.按享受对象划分,社会福利可分为哪几个大类?
A.未成年人福利 B.老人福利 C.妇女福利 D.社区福利
6.我国住房分配制度改革后,职工购房的主要资金除自有资金外,还有哪些来源?
A.向政府申请贴息贷款 B.职工住房公积金 C.个人住房贷款 D.住房补贴 7.城镇职工购房申请公积金贷款额的多少取决于下面哪些因素? A.已有住房面积
B.每月缴纳的公积金基数 C.每月的还货能力 8.与一般的社会服务相比,社区服务具有哪些特点?
A.以社会效益为目的B.盈利性 C.面向社会全体成员 D.以社区组织为依托
9.住房制度改革前,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特点为哪些? A.福利性
B.非商品性
C.产权清晰性 D.供给性 10.目前我国社会福利的给付采用哪几种形式?
A.货币形式
B.实物形式
C.服务形式
D.福利设施形式
参考答案:1AB,2BCD 3ABCD,4ABCD,5ABCD,6BCD,7AB,8ABD,9ABD,10ABCD
三、是非选择题
1. 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社会成员的生活。答案要点:
(1)对。
(2)社会福利是指社会为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在享受基本生存权利的基础上,由国家及各种社会团体提供各种公共福利设施、社会性津贴、社会服务和保护性的福利措施。是社会保障的最高纲领。
2. 在社区办的各类服务业都属于社区服务。答案要点:
(1)错。
(2)社区服务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由社区组织举办,二是以非盈利性为目的。而在社区举办的服务除了社区服务外,还包括一些组织性组织举办的盈利性服务。
3. 领取退休金的老年人不能享受老年福利。答案要点:
(1)错。
(2)老年福利是社会福利中的一种,享受对象以年龄为资格条件,也即老龄和长寿年龄的老人,而不管是否享有退休金。具体的项目包括敬老院和托老所、老人俱乐部服务,等等。
4. 我国当初对城镇职工实现福利分房制度,是对职工低工资的一种补偿。答案要点:(1)对。
(2)我国城镇职工的福利分房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当时国家对城镇职工实行的“低工资、高福利”的政策,住房保障制度就是国家对职工低工资的一种补偿。
5. 企业为职工提供的各种社会保险,不属于职工福利的范畴。答案要点:
(1)错,应该属于职工福利的范畴。
(2)职工福利是指国家和职工所在单位通过举办集体福利设施,建立补贴制度等,为职工提供生活上的方便,减轻职工经济负担和丰富职工文化生活的一种保障制度。企业按照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为职工提供各种社会保险,是保障职工生存权益、减轻其经济负担的一种体现,因此属于职工福利的范畴。
6.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福利主要包括国家和社会为困难群体、弱势群体所提供的物质帮助和服务。答案要点:
(1)对。
(2)我国仍是个发展中国家,国家的财力有限,因此现阶段的社会福利主要是狭义的社会福利制度,也即主要是国家和社会为困难群体、弱势群体所提供的物质帮助和服务而作出的制度安排。
四、论述题
1.与其他社会保障项目相比,社会福利具有哪些特征? 答案要点:社会福利与其他社会保障项目一样,都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渠道和形式,都属分配范畴,都是为了满足和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社会福利的一般特征表现为:
(1)社会福利的目标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属于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
(2)社会福利的资金来源不同于社会保险资金,它是“单向性”的,完全由国家和社会来负担。
(3)社会福利的标准具有不确定性。社会福利水平高低,没有硬性指标规定,不具法律强制性。
(4)社会福利的享受对象是全体公民,充分体现出社会福利权利的一致性。2.我国现现阶段实行职工福利的意义和作用有哪些? 答案要点:
我国的职工福利制度是适应计划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计划经济时期为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曾经起到过积极的作用,其作用包括:(1)增强单位职工的凝聚力。
(2)提高职工觉悟,促进其努力工作。(3)有利于提高精神文明。
(4)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职工福利也是一种投资而且能长远地取得效益。3.我国为什么要对住房福利分配制度实施改革? 答案要点:(1)我国的住房福利分配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后,职工住房实行福利性实物分配的体制更是暴露出许多弊端,迫切需要加以改革。(2)住房福利分配制度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一是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难以实现住房资金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抑制了城镇居民有支付能力的住房要求的发展,不利于住房市场的健康发展,抑制了房地产业的发展;二是不利于贯彻社会主义“按劳分配为主”的原则,难以解决住房分配不公,苦乐不均问题;三是以实物形式直接把住房分配给职工使用,缺少约束机制和调节手段,不利于抑制不合理的住房需求,容易出现以房谋私等不正之风;四是限制了职工在住房消费方面的投入,不利于加速解决职工住房问题。因此,必须改变福利性实物分配的住房分配体制,代之以工资性货币分配的体制。
(3)对住房福利分配制度实施改革,正是为了克服上述弊端,寻求和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住房保障制度。第七章 社会救助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救助属于社会保障的哪一级别的纲领?
A.最低纲领
B.最高纲领
C.基本纲领 D.特殊纲领 2.最低生活保障属于哪个社会保障项目范畴: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3.某地有一些无生活收入的寡残孤幼,政府关心并帮助他们得到起码的生活条件,这种情况应属于哪一类社会保障项目?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4.社会救助的给付标准按照什么水平确定?
A.当时当地的最低生活水平?B.当时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C.当时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或略高于当时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D.高于当时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5.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以哪一个国家所颁布的《济贫法》为标志? 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日本 6.最早被采用的社会保障形式是哪一个项目? A.社会保险 B.社会福利 C.社会优抚 D.社会救助 7.我国的社会救助由哪个部门具体负责实施?
A.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B.民政部门 C.街道社区 D.企业组织 8.我国各地城镇在实施社会救助时,以哪一类人口为对象?
A.常住人口 B.本地户籍人口 C.本地户籍人口和有居住证的人口 D.全体居民
9.我国社会救助对象的确定采用什么制度?
A.社会救助申请制 B.社会救助调查制 C.社会救助申请制和社会救助调查制
10.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后仍无法就业者,可申请领取失业救助,失业救助金从哪一个基金中开支? A.失业保险基金 B.社会福利基金 C.养老社会保险基金 D.社会救助基金
11.社会救助的最主要特点是什么? A.恩赐性 B.惩罚性 C.无偿救助性
参考答案:1A,2B,3A,4A,5A,6D,7B,8B,9C,10D,11C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救助的对象有哪些?
A.相对贫困的城镇家庭 B.孤寡老人 C.重病的无劳动能力者 D.孤儿 2.具备领取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对象包括哪几类?
A.本地户籍居民中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的三无人员 B.最低工资的城镇职工C.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城镇最低生活标准 D.失业人员、下岗人员在领取了失业救济金、基本生活费后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城镇最低生活标准的
3.确定和调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哪些因素? A.城镇居民必需消费品价格指数的变化
B.社会平均工资水平C.生产力发展水平
D.就业状况
E.地方财政的承受能力 4.下列关于社会救助的表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A.社会救助只保障居民的最低生活水平B.社会救助是一项慈善事业
C.现代社会救助的对象是处于绝对贫困的家庭和个人 D.现代社会救助是一种重新分配国民收入的手段
5.社会救助制度除具有义务的单向性特征外,还包括以下哪些方面的内容? A.社会救助基金由政府财政拨付 B.对象的有选择性 C.救助目标的低层次性
D.救助形式的多样性 E.实施程序的无序性
6.从目前实施状况来看,我国社会救助资金主要有以下哪些来源?
A.国家财政负担 B.企业积累基金 C.各类帮困基金 D.各类慈善基金 7.社会救助按照给付的形式划分主要包括以下哪几种?
A.现金救助 B.提供服务 C.专项补助 D.家属津贴 E.实物救助 8.以下关于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线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是一种绝对保障 B.是社会保障最后的安全网
C.是一种相对保障 D.是社会救助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9.以下哪些不是我国各大城镇确定最低生活保障线的主要方法?
A.市场菜篮法 B.恩格尔系数法 C.国际贫困标准法 D.生活形态法
参考答案:1BCD,2ACD,3ACE,4ACD,5ABC,6ACD,7ABE,8ABD,9BCD
三、是非选择题(简要说明理由)1. 申请社会救助的对象必须是无依无靠、无劳动能力以及无生活来源的三无人员。
答案要点:(1)错。
(2)三无对象是社会救助的对象,但社会救助的对象不仅如此,还包括其他处于社会底层、生活贫困的城镇社会群体如下岗失业人员。2. 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者,可以全额领取所在城镇的最低生活保障。答案要点:(1)错。(2)我国有关政策规定,当城镇居民家庭的人均收入低于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线时,可以按月领取所在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但只能差额领取。3. 社会救助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答案要点:(1)错。
(2)社会救助只是保障居民的生存权,在社会保障项目中属于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
4. 我国社会救助的享受对象仅限于城镇居民。答案要点:(1)错。(2)我国的社会救助项目面向全体居民,不仅包括城镇地区,也包括农村地区。5. 社会救助的最基本的特征是克服贫困。答案要点:(1)对。
(2)实现社会救助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人的生存权,因此克服贫困是其最基本的特征。
四、论述题
1.社会救助的意义和作用有哪些? 答案要点:
(1)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险的补充,是社会的最后一张安全网,其对维护社会稳定意义重大;
(2)社会救助的作用包括:一是有利于安定人民的生活;二是有利于保持社会的稳定;三是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2.中国的社会救助制度有哪些内容和特点? 答案要点:
(1)我国的社会救助以无偿救助为基本特征,社会救助主要由民政部门实施。(2)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是逐步发展起来的:主要是对城市中的贫困人口实施救助,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救助项目也逐步扩大到对孤寡病残的救助、城乡贫困户救助以及自然灾害的救助,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救助体系。(3)现行的社会救助制度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自然灾害救助制度、贫困地区扶贫制度以及城镇低收入家庭和农村五保户家庭的日常救助制度。
3.最低生活保障属于哪个社会保障项目范畴?建立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线的重要性何在? 答案要点:
(1)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是指维持城市居民中无收入或低收入人群最低生活的水平。它属于社会救助的范畴。
(2)我国建立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意义非凡。第一,表明我国社会救助的覆盖面扩大到城镇所有的家庭,使更多人群的生存权得到了保护;第二,表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体现了国家对城镇居民的保护;第三,为在城镇地区进一步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稳定的社会条件。
五、案例分析题
1.小王今年43岁,正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每月160元。他的妻子一直没有工作,孩子正在上小学,一家人靠这点钱生活,十分困难。小王的邻居对他说,咱们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费标准是每人每月120元,你们家人均生活费达不到这个标准,可以去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小王找到街道领导,街道领导说,因为你家有收入来源,不符合申请低保的条件。请问,街道领导的回答对吗? 参考答案: 1)不对。
2)按照《条例》规定,失业人员符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按照规定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从上述情况看,小王一家人均生活费不足120元,可以按规定申领最低生活保障金。
3)小王家可差额领取低保,每月的领取额为:360-160=200元。
六、实务操作题
1.家住上海的中学生小明,最近家里接连遭受了一系列的不幸,先是原在一家国有大企业工作的爸爸因为企业经济效益滑波而下岗,接着妈妈又得了不治之症,一家人的生活顿时陷入了贫困的境地。小明为了帮助父母减轻生活的压力,准备放弃参加高考,提前参加工作。街道干部王阿姨知道情况后,上门到他家看望,并根据小明家的实际困难,建议申请最低生活保障。请问:小明申领最低生活保障线,需要经过哪些手续? 答案要点:
(1)首先,小明应该向所在街道的社会保障所提供书面的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线的申请;
(2)街道社会保障机构受理申请后,即开展社会救助调查,以确认小明家的经济生活现状已经达到了申请社会最低保障线的标准;
(3)如小明家确实无生活来源,即可领取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如小明爸爸重新就业,但全家收入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则小明家可以领取小明爸爸收入与最低生活保障的差额。第八章 社会优抚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优抚属于社会保障的哪一级别的纲领?
A.最低纲领
B.最高纲领
C.基本纲领 D.特殊纲领 2.复员军人的就业安置一般由哪些部门具体负责?
A.劳动部门 B.民政部门 C.民政部门和劳动部门 D.街道 3.我国社会保障项目中覆盖面最小的保障项目是哪一个?
A.社会救助
B.社会福利
C.基本社会保险 D.社会优抚 4.下述哪一类对象不是社会抚恤的享受对象? A.退伍军人 B.伤残军人 C.病故军人家属 5.国家实行社会优抚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A.保障优抚对象的最低生活 B.保障优抚对象的基本生活 C.保障优抚对象的生活水平不低于当地群众的平均水平
6.我国保障水平最高的社会保障项目是哪一个?
A.社会救助
B.社会福利
C.基本社会保险 D.社会优抚 7.复员退伍军人属于哪一类对象?
A.救助对象 B.抚恤对象 C.安置对象 8.我国的社会优抚制度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A.随着革命军队的产生而产生 B.新中国成立后 C.改革开放后 9.社会优抚保障不同于其他社会保障的最主要特点是什么? 褒扬性 B.法定性 C.普遍性 D.经济性 10.社会优抚的资金来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A.单向性 B.双向性
C.多渠道性
11.社会优抚制度是否是我国特有的社会保障制度? A.是 B.不是
参考答案:1D,2C,3D,4A,5C,6B,7C,8A,9A,10A,11B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安置制度所包括的对象主要有哪几类?
A.退伍义务兵 B.复员军人 C.军属 D.转业志愿兵 E.军队离退休干部
2.社会优抚制度具体通过哪几种方式进行? A.抚恤 B.优待 C.救助 D.安置 3.下述哪种关于社会优抚的说法是正确的? A.社会优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应负的责任 B.社会优抚制度通过立法加以实施 C.社会优抚的对象仅限于军人及家属 D.社会优抚是覆盖面最广的一种社会保障项目。
4.社会优抚具有哪些特点?
A.褒扬性 B.优待性 C.法定性 D.普遍性
5.社会抚恤的内容具体包括哪几项?
A.死亡抚恤 B.伤残抚恤 C.家属抚恤 D.离退休抚恤 6.社会安置的内容包括哪几个部分?
A.就业安置 B.户口安置 C.回原籍安置 D.离退休安置 7.下述哪些属于社会优待的内容?
A.物质优待 B.优先照顾 C.走访慰问 D.帮工代工 8.社会优抚制度的特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A.保障对象 B.保障手段 C.保障水平D.保障时期 9.社会优待对象包括下述哪几类对象?
A.现役军人 B.在乡的老红军 C.老复员军人 D.现役军人家属 10.社会抚恤的对象包括下述哪几类对象?
A.现役军人 B.伤残军人 C.病故军人家属 D.伤残军人家属
参考答案:1ABDE,2AB,3ABC,4ABC,5AB,6ACD,7ABCD,8ABC,9ABCD,10BC
三、是非选择题(简要说明理由)1. 社会优抚的享受对象不仅仅限于军人及其家属。答案要点:
(1)对。
(2)社会优抚是国家和社会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令和有关政策对为社会作出特殊贡献者所实施的一种保障制度,军人及其家属是主要享受对象,但不是惟一的对象。
2. 社会优抚制度是一项带有褒扬性质的普遍的社会保障制度。答案要点:
(1)错。
(2)由于社会优抚是对为社会作出特殊贡献者的一种保障制度,具有褒扬性的特点,保障水平较高,一般要求保障优抚对象的生活不低于当地群众的平均水平。但其保障的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保障手段及保障的水平也较其他社会保障项目不一样,因此是一项特殊的社会保障制度.3. 社会优抚基金采用国家、集体、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的原则。答案要点:
(1)错。
(2)社会优抚是我国特有的社会保障项目。社会优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应负的责任。社会优抚的资金来源也主要由国家承担。
4. 社会优抚制度针对不同的优抚对象,采取不同的优抚政策。答案要点:
(1)对。(2)社会优抚一般分为社会优待、抚恤及社会安置等三个方面,国家对这三个方面的优抚内容及其待遇均有具体的规定。不同的优抚对象,所享受的优抚政策也有所差异。
5.社会优抚是我国所特有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答案要点:
(1)错。
(2)社会优抚制度随着军队的产生而产生。世界许多国家为了保家卫国,都对军人等为社会作出特殊贡献的人士实施社会优抚制度。
四、论述题
1.与其他社会保障项目相比,社会优抚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要点:
(1)社会优抚的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特殊性表现在其为社会作出过特殊的贡献,包括贡献者本人,也包括贡献者的家属。
(2)社会优抚的保障水平较高。一般高于当地群众的平均水平。
(3)覆盖面较窄。所保障的只是社会中小部分为社会作出特殊贡献的人士。2.举例说明社会优抚工作是一项行政性很强的工作? 答案要点:
(1)与其他社会保障内容相比,社会优抚是一项行政性很强的工作,这是因为不论就其具体工作项目,还是工作的推行与实施方式,都具有行政管理的属性和运用行政手段来执行的特点。
(2)优抚工作的这一社会性和行政性的特性,没有也不应该因为经济体制的变化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也就是说不论是在计划经济条件还是在市场化经济条件下,作为国家的行政机关—政府,都必须运用行政手段,采取行政措施,搞好优抚对象的社会保障。
(3)以复员军人的安置工作为例,说明社会优抚工作不能因为社会经济转型而改变其行政性很强的特点。
3.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优抚制度存在哪些不足?如何加以改革? 答案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国家提供的资金尚不能完全满足优抚事业发展的需要。
(2)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将使集团、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同时,分配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其他不正常因素的作用造成的分配不公现象,将会使一部分优抚对象,在就业、收入等方面受到不可避免的强烈冲击。
(3)社会权利与义务的矛盾增大,服兵役是适龄青年应尽的义务,而优抚只能起到部分补偿的作用。
(4)改革的方法主要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采用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实施社会优抚制度。增强社会化机制,扩大优抚经费的来源。加强国情和国防教育,等等。
五、案例分析题
1.小郑前些年响应政府的号召,应征入伍。由于表现突出,因此多次获得部队的嘉奖。今年初,他从部队退伍回到家乡,不久即到所在民政部门报到,要求给予工作安排。可当地民政部门以小郑没有专业特长,以及政府机构改革,不好安排,企业用人有自主权,难以安插等理由,暗示小郑应该自主择业。可小郑到就业市场应聘了几次,都被婉言拒绝。请问,当地民政部门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案要点:
(1)当地民政部门的做法是错误的。(2)对退伍军人实行就业安置是我国社会优抚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家规定,这是一项行政性工作,不会因为市场经济体制而有所改变。
(3)小郑的就业完全应该由当地民政部门通过与有关部门协调等方式解决。分享 已被分享1次 分享来自
第五篇:劳动社会保障的基础知识题
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试题 课程代码:0332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确定的医疗保险合同的期限为()A.半年 B.1年 C.2年 D.3年
2.按我国《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小张与所在企业依法履行缴费义务满8年后,他可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A.6个月 B.12个月 C.18个月 D.24个月
3.女工李某从事有毒有害工作12年后要求退休,其法定最低退休年龄为()A.40岁 B.45岁 C.50岁 D.55岁
4.社会保障关系的特征不包括()A.保障的普遍性 B.内容的经济性 C.主体的多方性 D.法律部门的多样性 5.公民的生存权不包括()A.社会保障权 B.健康权 C.劳动权 D.生命权
6.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的类型不包括()A.赔偿责任 B.行政责任 C.刑事责任 D.民事责任
7.在劳动合同中依法产生的,在合同书中必须具有明确意思表示的内容,称为()A.明示条款 B.商定条款 C.依法条款 D.法定条款
8.下列表述中不属于社会合作协议特征的是()A.多主体 B.内容广泛
C.依靠协议各方信誉与合作来保障履行 D.强制性 9.劳动合同的乙方是指()A.用人单位 B.劳动者 C.公司老板 D.法定代表人
10.集体合同生效的标志是()A.合同文书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B.集体合同双方首席代表在合同文书上签字
C.集体合同文书报送当地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备案
D.劳动行政主管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 11.有关集体协商代表的表述,下列错误的是()A.首席代表可以由工会和企业代表协商决定 B.每方代表至少3人,并且人数对等 C.各方都要有一个首席代表
D.职工民主推举的代表需要经过半数职工以上的同意 12.制定最低工资标准需要考虑的因素不包括()A.物价水平B.家庭人口状况 C.住房状况 D.城乡收入差距
13.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支付工资不得低于()A.全国最低标准 B.行业最低标准 C.当年最低标准 D.当地最低标准 14.劳动保护法的主体是()A.用人单位 B.工作地的劳动者 C.劳动保障部门 D.工会
15.按照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每日标准工作时间不得超过()A.10小时 B.9小时 C.8小时 D.7小时
16.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有关规定,不需劳动者负担费用的社会保险是()A.养老保险 B.失业保险 C.工伤保险 D.医疗保险
17.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确定的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起付标准为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A.5%左右 B.10%左右 C.15%左右 D.20%左右 18.《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处理办法》规定,经办机构作出复查决定的期限为自接到复查申请之日起()
A.10天内 B.15天内 C.20天内 D.30天内
19.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担任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的应当是()A.职工代表 B.工会代表
C.用人单位代表 D.劳动行政部门负责人
2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律意义上争议的法律特征是()A.特定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纠纷 B.基于合同或法律规定的义务而发生 C.关系到当事人的财产利益
D.围绕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解除和终止而发生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劳动关系按照用人单位的性质,可以分为()A.政府部门劳动关系 B.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劳动关系 C.营利组织劳动关系 D.个体经济组织劳动关系 E.集体劳动关系
22.无效劳动合同的确认机关有()A.用人单位的工会组织 B.县级以上的工会组织 C.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D.人民法院 E.律师事务所
23.下列不能作为最低工资组成部分的有()A.加班加点工资 B.下井劳动津贴 C.法定的劳动者保险福利待遇 D.夜班补助 E.高温劳动补助
24.职工因工死亡后,其直系亲属可从工伤保险基金中获得的遗属抚恤费包括()A.丧葬补助金 B.供养亲属抚恤费 C.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D.子女教育费 E.配偶安置费 25.《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职工停止享受工伤待遇的情形有()A.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 B.拒绝治疗
C.被判刑正在收监执行 D.经治疗完全恢复劳动能力 E.已享受更优的养老保险待遇
26.根据我国《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处理办法》的规定,下列属于社会保险行政争议的有()
A.用人单位就缴费问题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生的争议 B.小李退休后就养老金调整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生的争议 C.小林因住房补贴而与企业发生的争议
D.小刘因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而与经办机构发生的争议 E.小张为解决配偶调动问题与单位发生的争议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由。
27.国家机关与其工作人员是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
28.劳动者如有特殊情况不能上班,可自行请他人代为工作,并不违反劳动合同。()
29.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企业宣告破产时,劳动者可以主张工资优先权,但不能主张其他费用(如休假补贴)的优先权。()
30.生活有困难的中国公民都属于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1.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的概念及确认违约责任的条件是什么? 32.简述集体协议与劳动合同的不同之处。33.中国三方协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4.女职工特殊保护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5.根据我国《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须满足哪些条件?
五、论述题(本大题12分)
36.试述劳动和社会保障的法律责任的概念、类型及构成要素。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5分)
37.谢某与某私营皮革厂于2002签订了五年期劳动合同。其中约定:劳动过程中出现伤残,责任自负。2004年谢某在操作机器时,因皮带断裂而砸伤左手,造成粉碎性骨折,经治疗后,被有关机构确认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出院后,该厂以谢某不能再从事该工作为由提出解聘。为此,谢某向当地法院起诉,要求单位不得解除与自己的劳动合同。问:(1)谢某是否能够直接向法院起诉?为什么?(5分)
(2)劳动合同中规定“伤残责任自负”条款是否有效?该劳动合同是否有效?(5分)(3)单位是否能解除同谢某的劳动合同?为什么?(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