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物业管理打造文明社区居民满意构建和谐街巷
物业管理打造文明社区
居民满意构建和谐街巷
——开福区湘雅路街道社区物业化管理工作简况湘雅路街道位于芙蓉中路、湘春路、湘江大道与竹山园交汇处,面积1、2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万户、4.67万人,流动人口4.87万人,辖7个社区。街道地处老城区,棚户区、开放式居民小区多,流动人口多,社区管理工作难度较大。自2009年以来,街道积极、大胆探索社区物业化管理模式,将社区管理的相关职能“下放”给专业化社会物业公司,让社区居委会安心“掌舵”,腾出力量做好社区民众的其他服务工作,同时“坚持一个理念、把握两个准则、实现三级联动、推行四位一体”,从而走出了一条社区管理的新路子。2010年,在开福区委、区政府提出全面实现社区管理社会化工作之机,进一步延伸公共服务的“触角”,进一步优化社会管理的机制,将社区物业化管理持续深入推进。
一、坚持一个理念,全民参与力求工作实效
社区物业化是一个新事物,如何实现有效化管理,成为了一个摆在街道领导面前的难题。湘雅路街道在不断研究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以居民满意为目标,以居民参与为手段”的管理理念,充分发挥了社区居民自我管理的主体作用,让居民成为监督者、裁判员。
一是管理机构由松散式转向统筹化,做到覆盖无“死角”。街道成立社区物业管理中心,将所有七个社区全部纳入管理范围,通过“街道择优推荐、社区自主选择”形式,由签约的专业物业公司,对各社区开放式居民小区的保洁、1
保序、保绿、保安,进行维护作业。同时,对已有物业公司管理的小区,进行统一的监督指导。各社区分别成立社区物业管理站,分别作为推行社区物业化管理的监督管理机构和具体执行机构。社区物业管理委员广泛吸收居民代表参与,其主任由社区主任担任;社区物业服务中心主任由社区指定一名副主任专职担任,下设公共事务、保安、保洁绿化、维修和财务等职能部门。二是管理内容由笼统式转向标准化,做到管理无“缝隙”。社区物管围绕公共保洁、公共安全、公共秩序、公共亮化、公共绿化养护、公共设施维护等制定“菜单式”服务标准和收费办法,在整个社区征求意见后,由居民委员会或居民代表大会协商确定具体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并制定《社区物业服务标准化试点规范》,对11个方面的物业管理内容进行了细致的规定,形成了书面材料,从而使居民和业主对所享受的服务做到心里有数、有据可查。同时,坚持“先服务后收费”,让广大居民深切感受到物业化管理的好处后再收费,从而赢得居民的认可和支持。三是管理理念由管理式转向服务化,做到主体无“缺位”。社区物管中心制定了投诉、处理、回访和联席议会制度,积极采纳群众的意见,不断拓展物业服务领域和内容。社区物业化管理专项经费设立独立账目、专款专用,费用开支明细情况进行定期公示,随时接受居民群众的监督。定期组织业主观摩物业服务现场,使其在了解物业服务情况的同时,谈想法,提意见。通过这些方式,先由物管中心发现服务中的问题和不足,并制定整改方案,逐项进行整改,并将整改的内容及效果及时在物业项目的明显位置予以公示。从而有效
地督促物业管理公司从意识上进行转变,摆正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让物业“服务”慢慢取代物业“管理”。使物业公司和业主处于一种相互促进、不断改善的良性合作之中。
二、把握两个准则,提升以人为本保障民生
在社区物业化管理中,最为难以解决的问题就是社区卫生环境的清扫和商业经营秩序的整治,特别是对流动摊贩的管理工作,几乎成为“死结”。小摊小贩需要生存,市民的消费习惯也已经养成,一味地强制驱赶和取缔并不能解决问题。在把握“以人为本、保障民生”这两个准则的前提下,湘雅路街道城管办为此多次召开专题研究会议,邀请居民、经营户和流动摊贩一起讨论。根据各社区的实际情况,在综合了各方面的意见之后,街道从“通民意、保秩序、抓规范、促繁荣”的角度出发,按照“疏堵结合”的原则,实行社区牵头、划定区域、统一格局、专人管理、规范经营的管理方式。划定了专门摊位,规范摊担经营,有效解决摊担乱摆乱放、无序流动的难题;划定停车区域,规范车辆停放,有效解决老城区停车难、停车乱的难题;建立社区义务巡防队和治安巡查签到卡制度,协助派出所开展24小时不间断巡逻,有效解决居民区治安防控难题。此外,还发放了各种便民服务卡和宣传资料,对市民进行文明劝导为主的“温和式”管理。平均每月规范劝导各管区的“摩的”600多次,劝导擦皮鞋人员300多次,劝导乱摆摊设点行为800多次。
三、实现三级联动,以科学化管理力求长效
湘雅路街道始终坚持社区物业化管理由基层党组织领导,从规范管理入手,促进科学实施和高效运行,确保社区
物业化工作实现管理常态化,成果长效化。同时,由街道物管中心、市容监管所、社区物管分站三级监督考核,以科学化运作和管理,力求工作实效。一是完善管理体制。制定包括实施方案、中心章程、部门职责、岗位制度及奖惩办法等在内的社区物业化管理一系列制度,对工作人员实行日常管理和督促检查相结合的绩效考核机制。实行“日巡查、周通报、月讲评”的监督考核机制,由街道物业管理办公室、市容监管所、社区等几级进行检查监督,定期召开工作会议,讨论决定涉及居民利益的重大事项。二是推行公示制度。在卫生清扫、治安巡防方面,对道路、楼栋和庭院采取承包责任制,指定区域由专人责任,并制作卫生、巡防监督牌,对服务人员的姓名、照片、服务内容、服务承诺、投诉电话等进行公示,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三是提高专业水准。物业管理中心聘请物业公司资深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协助制定服务项目和服务流程,通过细化物业服务内容,加强日常管理。有的社区还专门邀请社区户籍民警对保安进行防御指导,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四是加强督查工作。湘雅路街道成立了创人民满意社区督查组,采取每日一督查,每周一通报的方式,全面推进督查工作,并根据每月的督查结果进行排名并进行奖励与处罚,确保物业化管理无死角、无漏洞。
四、推行四位一体,老街道呈现出新和谐
经过将近一年的实践,总结出社区物管人员、物业公司工作人员、治安巡防队员、驻街单位物业安保人员“四位一体”协作模式,并在全街范围内推行。湘雅路街道社区物业
化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社区面貌可谓是脱胎换骨,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一是居住环境大为改观。社区物管在充实社区保洁人员后,实行片区化、岗位化管理,将城市维护作业的触角延伸到庭院、楼栋及住户,社区保洁质量明显提升,环境卫生大幅改善。二是治安秩序明显好转。在驻社区民警的指导下,通过整合现有的巡防员、“红袖章”义务巡逻员等保安人员,社区群防群治网络不断健全和完善,社区发案率明显下降。如上麻园岭社区由于辖区面积大,外来人口较多,居民无安全感,实行社区物业化管理后,每天24小时都有巡防队员巡逻,案发率下降了60%,居民安全感明显增强。三是文明素质大幅提升。社区物业化管理通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居民参与社区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居民文明素质也得到大幅提升,养成了良好的生活文明习惯。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纷纷表示,现在搞检查再也不用打“突击战”了。四是干群关系更为融洽。湘雅路街道在实行物业化管理过程中,始终把居民满意度作为评价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街道和社区干部定期组织入户走访,征求居民对物业管理的意见和建议,拉近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增强了干部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据城调部门入户调查结果显示,湘雅路街道90%以上的居民表示支持社区推行物业化管理,社区居民满意度平均达到90%以上。社区物业化管理收费率在85%以上。
第二篇:全面推行物业管理 构建和谐平安社区
全面推行物业管理 构建和谐平安社区
全面推行物业管理 构建和谐平安社区
XX市综治委
作为全省最年轻的地级市,XX的城市社区发育滞后,社区物业化水平不高。近年来,市委、政府大胆改革创新,以满足社区居民安居要求为目标,全面推行社区物业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心城区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城市文明和环境卫生明显改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社会治安状况逐年好转,公众安全感稳步上升。XX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城市、园林城市、全国十佳宜居城市称号,在今年上半年的全省“民调”中,公众“目前的安全感受”得分位居全省第一。我们的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高位推动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市委政府把推进新一轮社区建设和社区物业管理作为开展“三个创建”、提升城市品位、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来抓,连续召开两次市委常委会议、三次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先后出台《XX市进一步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XX市中心城区单位院落及家属区全面实行物业管理的通知》,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顾问,市长任组长,政法委书记任常务副组长的社区建设领 导小组,组建专门办公室。在市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设立社区物业管理办公室,由市房地产管理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方案拟定、综合协调、政策指导、督促检查、考核评比等工作。将社区物业管理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城区机关事业单位和街道办事处实行物业管理的工作成效直接与“一把手”的政绩考评挂钩。市里两次召开高规格的动员大会,营造氛围,动员各种社会资源投入社区建设和社区物业化管理,采取进度“倒逼制”和缴纳保证金的办法,务求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全市70%以上社区达到全省文明和谐示范社区的标准,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二是强化投入保障。市政府颁发《XX市物业管理暂行办法》,对推进此项工作所需人财物保障做了相应的制度安排。制订《XX市房地产开发项目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资金提取管理办法》,规定从近三年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中提取1%,作为社区建设基金专款专用,夯实了社区物业服务基础。为鼓励物业管理成绩突出的小区,本着“扶上马、送一程”的原则,市财政每年预算100万元,连续安排三年,对实施物业管理成绩突出的小区,采取以奖代投的方式进行奖励,奖金从社区建设配套资金中列支。此外,采取市、县两级在职领导和工作部门联点帮扶的方式,筹措社区公共设施建设资金6000余万元;采取建、买、租、换等多种方式,建设社区办公用房,并引导辖区单位捐资扶持。三是强化目标考核。实行单位院落及 家属区物业管理一把手负责制,列入全市“三个文明”建设和领导班子绩效考核内容,并与综治目标责任挂钩。年终,由市社区办会同综治、住建、房地产等部门综合考核排名,考核对象中,行政事业和中央、省属企业单位院落及家属区物业管理落实情况,考核所属单位;改制企业单位院落及家属区物业管理落实情况,考核所在街道,考核结果在市级媒体通报,对不合格单位予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黄牌警告和一票否决。
二、先易后难,分类实施
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广的原则,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居民自治的物业服务运行机制,分三个层面在全市城市社区推行物业管理。一是新建住宅小区全面推行市场化、专业化物业服务,与小区竣工验收同步。二是基本具备物业管理条件的小区,由街道办事处和房产部门督促指导和帮助小区依法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通过引入物业公司或社会服务组织、开展居民自治等方式实行物业管理。三是对暂不具备实施市场化物业服务条件的小区,引导社会组织以低偿、微利的方式,指导和帮助实行自我管理,开展社区物业服务。政府对开展物业服务的社会组织给予支持,对开展物业服务的企业给予政策倾斜。XX年,各试点社区全部推行物业管理;计划到XX年,实现全市社区物业管理服务“全覆盖”。为加强舆论引导和行业自律,规范社区物业管理,市里印发《XX 市推进城市社区工作宣传方案》,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物业管理政策法规,帮助群众树立“花钱买服务”的理念。制订《XX市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办法》、《XX市物业管理招标投标管理办法》、《XX市物业管理行业标准及考核办法》,逐步形成对物管行业的市场准入、企业运作、考核验收、市场退出全过程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管理,形成“菜单式”物业服务。
三、依托物管,共建共享
把全面推进物业管理作为新一轮社区建设重点和突破口,依托物业管理,落实综治措施,实现共建共享,促进社区工作一体化。一是开展治安整治,构建平安社区。健全社区警务室、综治工作站,配齐流动人口协管员,全面清理社区户籍人口,落实“以房管人”机制,实现对社区实际居住人口全覆盖管理。所有治安、人口信息全部通过社区物业管理进入社区信息平台,实行信息资源共享。建立住宅小区、背街小巷的电子监控设施,并入城市治安电子监控网络。依托物业保安、社区警务室、治保会,构筑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群防群治网络,积极开展巡逻守望、看门守栋、调纠解纷等活动。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维护好老年人、残疾人和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关心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强社区、学校内部及周边的治安整治。二是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市里在制订“十二五”规划时,将社区公共服务 设施建设统一纳入城市建设中,和文化、卫生、体育、绿化等一同规划、一同建设、一同验收。采取新建、改扩建、购买、置换、资源整合等多种方式,加快解决社区功能用房问题,规定社区的功能用房不得少于300平方米,示范社区的功能用房不得少于400平方米;实行“一站式”服务的社区服务中心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已建好的社区功能用房要逐步实现统一标识。三是整治社区市容,改善社区人居环境。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社区市容协管员队伍,全面推行社区网络综合执法管理。按照“三个创建”工作目标,采取上下联动、单位帮扶的办法,深入开展中心城区小街小巷、老旧居民点、拆迁安置小区、改制企业院落环境综合整治和达标改造,力争三年之内使城市社区的“脏、乱、差”现象得到彻底改观。
第三篇: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文明社区
天津农村2011(4)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文明社区
---------------------------对津南区咸水沽镇社区文化建设的调研
鲍伯丰
社区文化指的是特定社会区域中人们各方面行为所构成的文化生态系统。它既包括这一区域内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包括该区域内社会成员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生活习俗、审美方式、娱乐时尚等。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在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促进人际和谐、增强社区凝聚力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一、咸水沽镇社区文化建设成效
咸水沽镇现有13个社区,10万人口。咸水沽镇社区文化建设一直走在津南区的前列,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加快,“村改居”的数量剧增,在这种情况下,咸水沽镇加大了社区文化建设的力度。各社区也从实际出发,坚持以创造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环境为目标,协调辖区单位共育共建,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群众喜闻见乐、便于参与的社区文化活动,增强了辖区单位和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提高了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社区文化建设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另外,咸水沽镇还结合全民素质提升工程,出资举办还迁村社区化建设培训会。邀请南开大学唐忠新博士进行授课,全镇27个村两委班子成员和13个社区居委会成员参加了培训。唐忠新博士围绕“城镇化社区及社区建设的基本知识”、“城镇化建设与村民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城镇化社区的突出任务和操作”三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使与会人员受益匪浅。
(一)硬件投入不断加大
在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各个社区居委会积极克服困难,开辟文化阵地,设置了各式宣传栏、阅报栏等,新建了图书室及一室多用的文化活动站。镇政府也积极投资治理大街小巷,改装安装照明灯,新建、改建绿地,打造整洁优雅的社区环境,为群众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提供了方便条件。
(二)组成成份日益丰富
一是参加人员日益多元化。由过去老年人逐渐向青少年延伸。除了城镇居民外,外来务工人员、党员干部、退休教师等社会成份所占比例逐年增加。二是活动日趋经常化。过去大都是小群体、小范围,如今每天早、晚不同时段,在小区、公园、广场,到处都能看到三五成群,自发开展各类文艺活动的群众队伍。群众不光自娱自乐,而且相互交流。三是形式日益多样化。如今,社区文化已从过去的戏曲、书画、健身模式,发展成为门类齐全,品种繁多、百花齐放的新格局。
(三)精神文明主阵地作用日益突出
1、提高了居民的精神境界。例如光明楼居委会组织干部及部分楼门长于4月28日参加镇里组织的“咸水沽镇新型社区居民文明礼仪”辅导讲座,会上听取专家从走、站、座、语言、手势等多个方面进行文明礼仪的讲解。通过讲座,使群众们丰富了文明礼仪知识,规范了各种礼仪行为,提高了自身素质和修养。三八妇女节这天,咸水沽镇红旗楼社区以提升全民素质、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开展了庆“三八”系列活动。活动中,红旗楼社区向社区居民发出了倡议,倡导广大居民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携手共建健康、文明、和谐、优美的社区环境。社区文明督导员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材料,宣传环保节能知识、文明礼仪规范。社区居民和辖区内幼儿园的孩子们还在创建环保模范城,人人都是责任人的横幅上签字,表达了共建绿色和谐社区的心声。随后,伴着铿锵的锣鼓、喜庆的秧歌,该社区的妇女群众和孩子们健身游戏,将居委会大院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另外,社区还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提倡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良好风尚,弘扬了正气,抵制了 16
陈规陋习和歪风邪气,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2、增进了群众之间的团结。社区文化活动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增强了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了社区的和谐安定。
3、发挥了社区与社会对接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区委、区政府、镇政府的工作部署,被加工成各种社区文化产品,在群众中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极大地鼓舞了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有的社区积极配合职能部门,广泛开展环保、普法、党建知识宣传活动,为津南区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持。
4、发挥了老年人的余热。津南区咸水沽镇益华里社区坚持办社区老年大学六年之久。六年来,得到上级领导的支持和经费帮助,使许多老年人在这里学到了一技之长。他们焕发了青春,为社区文化建设经济献言献策,使他们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二、存在问题
(一)部分领导在思想上认识不足。认为社区文化建设对经济发展影响不大,社区文化可有可无,搞社区文化就是随便弄两间麻将室,配一些健身器材,把社区文化建设简单化,单一化。
(二)社区文化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目前小区建设中专门为开展社区文化活动配套建设的场所极少,社区居民对此反映强烈。
(三)经费紧缺、设备不足,活动难以开展。经费是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基础,没有经费购置活动用的设备、器材,文化活动也难以开展。
(四)社区文化骨干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目前社区文化工作处于一种自发状态,主要靠一些爱好文艺的热心居民,大多情况是离退休的老同志在维持。社区文化管理队伍和服务队伍人才匮乏,缺乏懂文艺、有经验的社会文化工作者。
三、以创新精神开展社区文化建设
(一)以社区党建为核心奠定和谐社区建设的领导及组织基础。只有以社区党建为龙头,以社区服务为切入点,以社区就业为重点,以社区文化为载体,才能为社区居民创造一个“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良好生活环境。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和谐社区的前提和基础。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工作的基础,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领导核心。为此,一要结合当前形势变化,根据社区党员的分布情况,及时健全和调整党组织的设置。同时,加快社区党务公开工作,进一步推市社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高群众、社区居民对街道党组织和辖区党组织的公认度,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二要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以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为重点,加大社区党组织干部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做居民工作、为群众谋利的本领。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模范行为树立社区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三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通过广泛开展社区“党员奉献日”、“我是党员”、党员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切实关心群众生产生活,进一步在为群众服务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为建设和谐社区提供强大的领导基础和组织保障。
2、加强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和公民道德建设
加强对社区居民的思想政治工作、确立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是社区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社区文化建设的好坏,对于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尊重科学、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抵制各种歪理邪说的健康氛围,对于加强社区成员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培育高尚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道德观念,都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
3、充分发挥政府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政府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的。一是发挥好社区文化建设的启动作用。社区文化建设从总体上仍处于探索实验阶段,在这种现实背景下,为了加快社
区文化建设的步伐,必须建立一个启动机制,根据当前的社会现实条件,政府应当积极承担启动者这一重任,积极作好社区文化建设的规划,制定扶持励政策以及发动宣传工作。二是发挥好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组织和协调作用。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具体工作涉及到政府的各个部门,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政府应当严密组织,使各项工作协调一致,有序推进。三是发挥好社区文化建设的宏观作用。具体而言就是作好规划和制定政策两方面的工作。社区文化建设在本质上是一项社会性的群众运动,政府一般不直接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活动、不干预基层和有关各方面的实施活动。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探索性事业,它同时又具有强烈的区域性特征,政府应当鼓励社区在工作中努力创新,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按照自己的计划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工作。
4、注重文化多样性的培养,因人制宜安排社区文化活动的内容
社区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的基石,它经过高度的整合,抽象之后,往往被浓缩进主流文化之中,成为支持社会发展的文化基础。然而,社区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又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因此,在大力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同时,应该研究如何避免社区文化建设中千篇一律局面的出现,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要改变单纯由政府办文化的组织方式,依靠社会力量建设社区文化,走“共识、共建、共办、共荣、共存”之路,其中共识是前提,共建是重点,共办是合力,共荣是目标,共存是目的。
社区居民的年龄层次、文化层次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家庭情况不同,因此要吸引他们广泛参与,就必须开展适合不同口味和需要的活动项目。社区的文化活动既要有适合大众口味的大合唱、秧歌队、晨练队,又要有适合少数人口味的舞蹈队、时装表演队,既要有适合老年人的老年文化协会,又要有青少年喜欢的社区学习乐园。因此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做到多样化,千方百计激发、引导居民参与,将家庭文化、楼院文化、广场文化等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提高居民参与率,满足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达到全民共乐的目的。
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树立“共驻互动”的理念,结合居民的文化需求,加强与社区内单位和经济主体的横向交流,不断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共享的形式新举措,积极争取辖区内单位、学校、企业的内部资源,对社区群众开放,筹建社区文化建设的“资源共建网”;通过完善、健全和创新社区文化建设的指导机制、责任机制,加强社区文化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居民群众主动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再有意识地加以引导,使之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以群众日常关注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为中心,积极探索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贴近生活、深受广大社区居民喜欢的文化活动,增强社区文化活动的吸引力,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从而进一步推动社区文化品位的提升和全面发展。
5、适当拓展一些有偿服务和文化经营项目,以增强社区文化建设的后劲
社区文化活动应逐步由福利型的无偿服务过渡到一种文化经营机制。这种有偿服务活动项目的开辟不但可以弥补社区文化活动经费不足,给社区文化单位自身发展带来活力,而且还能大力支持社区的其他各项活动,从而大大增强社区文化建设的后劲,以保证社区文化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方向。因此,各社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文化艺术节、文化夜市、文化汇演等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并对某些项目收取一定的成本与管理费用。
(作者单位:津南区委党校)
责任编辑:毛科军
第四篇: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文明社区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文明社区
摘要: 社区文化建设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文化综合实力也有高低之分,想要搞好社区文化建设还需要解决许多难点。因此,为了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现结合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社区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利用,以促进和谐社会发展为目的,正确处理社区文化与构建和谐社区的关系,从而构建出和谐文明社区。
关键词:社区文化;宗旨;和谐;建设途径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视,社区文化建设取得了满意的成绩,通过发挥社区文化在群众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把满足社区群众的各方面需求作为开展社区各项文化活动的重点,极大地陶冶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情操,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发展。但是,社区文化建设并没有最大程度的普及到全国各地,一些地区社区基础文化建设仍然比较薄弱。因此,政府因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总体思想指导下,对社区文化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加大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努力践行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战略。
一、和谐社区的涵义
和谐社区的概念来自于和谐社会。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党中央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一次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强调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建设层面合乎逻辑的展开,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美好愿望的集中体现。和谐社区是一种以和谐为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当代人为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理想而实施的一种具体实践模式。和谐社区建设适应了我国社会转型期政治、经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要求。
二、社区文化建设的宗旨
社区文化建设的宗旨是服务广大社区群众,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社区居民精神需求。开展社区文化活动要以满足社区居民为最终目标,要注意倾听群众意见和建议,考虑他们的精神和文化需求,鼓励他们的首创精神,使他们在活动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教育。同时,也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既是社区文化的创造者,又是社区文化的受益者,从而调动他们参加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不仅能够有效地保证社区居民平等地享受文化,而且有利于培养居民的家园意识,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促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三、和谐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为依据,认真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居民自治程度较高、社会秩序稳定、社会保障充分、生活环境舒适、公共服务完善、各种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现代城市社会生活共同体,为建设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社区文化与构建和谐社区的关系
1、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平台。它的发展体现一个城市鲜明的特色和旺盛的生命力,它的健康和文明程度是城市形象的标志。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社区作为社会整体的一个子系统,其发展状态对于社会整体的良性运行与发展具有很大影响。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社
区文化是社会文化在社区的反映,它不仅具有社会文化的一般特征,而且具备鲜明的个性,涵盖居民诸多生活内容的文化形态。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群众喜闻乐见的社区文化活动,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支撑。社区通过文化建设,净化社会风气,倡导良好社会心态,营造融洽和谐、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形成自觉遵守社会秩序的舆论氛围和民主、平等、法制、科学、诚信的社区生活环境,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基层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社区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全面加强和谐社区建设,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区是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和谐社区建设对整个城市社区建设管理的发展具有全方位的辐射作用。
2、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区的有效途径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居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现代化程度和文化教育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是文明城区的重要标志。和谐社区要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通过坚持不懈的建设,更好地发挥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为社区和谐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通过正面引导和正面教育,形成健康向上的思想舆论环境;通过深入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形成优美丰富的文化生活环境;通过培养平等、协调、合作的和谐意识,形成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环境:通过倡导学习、进取、创新的精神,形成求知奋进的环境。通过广泛开展构建和谐社区、和谐家庭等各种和谐创建活动,使之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突出思想教育内涵,吸引群众参与,着眼于增强公民、企业、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的社会氛围。倡导科学、文明、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和团结互助、奋发向上的风尚,提高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不同角度展示本地区文化的魅力和发展成果。运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社区发展的良好局面,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和文化品位,是不断推进社区文明、城市文明、社会文明的关键所在。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发挥文化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从而有效地辐射、带动整个城市和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构建整体和谐社会的能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3、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社和谐社区的核心和基本保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社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整合社区文化资源、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对于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公众文化权益,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传承中华文化、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社区文化建设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是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对全社会而言,社区文化建设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内含着人们高度认同的价值观念,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特征。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文化条件。和谐社区越发展,社区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对每个人来说,社区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引导价值观念、传承文化风尚、规范行为方式,教育娱乐群众等重要功能和作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社区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建设和谐社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需要,社区文化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在文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必须找准切入口,抓住结合点,以文化为载体,来提升社区文明程度,推动和谐社区创建,进一步为人民群众构建美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周亚峰.关于社区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的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2] 王光.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冷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
第五篇: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文明社区
天津农村
2011(4)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文明社区
---------------------------对津南区咸水沽镇社区文化建设的调研
鲍伯丰
社区文化指的是特定社会区域中人们各方面行为所构成的文化生态系统。它既包括这一区域内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包括该区域内社会成员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生活习俗、审美方式、娱乐时尚等。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在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促进人际和谐、增强社区凝聚力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一、咸水沽镇社区文化建设成效
咸水沽镇现有13个社区,10万人口。咸水沽镇社区文化建设一直走在津南区的前列,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加快,“村改居”的数量剧增,在这种情况下,咸水沽镇加大了社区文化建设的力度。各社区也从实际出发,坚持以创造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环境为目标,协调辖区单位共育共建,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群众喜闻见乐、便于参与的社区文化活动,增强了辖区单位和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提高了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社区文化建设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另外,咸水沽镇还结合全民素质提升工程,出资举办还迁村社区化建设培训会。邀请南开大学唐忠新博士进行授课,全镇27个村两委班子成员和13个社区居委会成员参加了培训。唐忠新博士围绕“城镇化社区及社区建设的基本知识”、“城镇化建设与村民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城镇化社区的突出任务和操作”三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使与会人员受益匪浅。
(一)硬件投入不断加大
在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各个社区居委会积极克服困难,开辟文化阵地,设置了各式宣传栏、阅报栏等,新建了图书室及一室多用的文化活动站。镇政府也积极投资治理大街小巷,改装安装照明灯,新建、改建绿地,打造整洁优雅的社区环境,为群众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提供了方便条件。
(二)组成成份日益丰富
一是参加人员日益多元化。由过去老年人逐渐向青少年延伸。除了城镇居民外,外来务工人员、党员干部、退休教师等社会成份所占比例逐年增加。二是活动日趋经常化。过去大都是小群体、小范围,如今每天早、晚不同时段,在小区、公园、广场,到处都能看到三五成群,自发开展各类文艺活动的群众队伍。群众不光自娱自乐,而且相互交流。三是形式日益多样化。如今,社区文化已从过去的戏曲、书画、健身模式,发展成为门类齐全,品种繁多、百花齐放的新格局。
(三)精神文明主阵地作用日益突出
1、提高了居民的精神境界。例如光明楼居委会组织干部及部分楼门长于4月28日参加镇里组织的“咸水沽镇新型社区居民文明礼仪”辅导讲座,会上听取专家从走、站、座、语言、手势等多个方面进行文明礼仪的讲解。通过讲座,使群众们丰富了文明礼仪知识,规范了各种礼仪行为,提高了自身素质和修养。三八妇女节这天,咸水沽镇红旗楼社区以提升全民素质、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开展了庆“三八”系列活动。活动中,红旗楼社区向社区居民发出了倡议,倡导广大居民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携手共建健康、文明、和谐、优美的社区环境。社区文明督导员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材料,宣传环保节能知识、文明礼仪规范。社区居民和辖区内幼儿园的孩子们还在创建环保模范城,人人都是责任人的横幅上签字,表达了共建绿色和谐社区的心声。随后,伴着铿锵的锣鼓、喜庆的秧歌,该社区的妇女群众和孩子们健身游戏,将居委会大院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另外,社区还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提倡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良好风尚,弘扬了正气,抵制了 16 陈规陋习和歪风邪气,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2、增进了群众之间的团结。社区文化活动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增强了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了社区的和谐安定。
3、发挥了社区与社会对接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区委、区政府、镇政府的工作部署,被加工成各种社区文化产品,在群众中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极大地鼓舞了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有的社区积极配合职能部门,广泛开展环保、普法、党建知识宣传活动,为津南区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持。
4、发挥了老年人的余热。津南区咸水沽镇益华里社区坚持办社区老年大学六年之久。六年来,得到上级领导的支持和经费帮助,使许多老年人在这里学到了一技之长。他们焕发了青春,为社区文化建设经济献言献策,使他们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二、存在问题
(一)部分领导在思想上认识不足。认为社区文化建设对经济发展影响不大,社区文化可有可无,搞社区文化就是随便弄两间麻将室,配一些健身器材,把社区文化建设简单化,单一化。
(二)社区文化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目前小区建设中专门为开展社区文化活动配套建设的场所极少,社区居民对此反映强烈。
(三)经费紧缺、设备不足,活动难以开展。经费是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基础,没有经费购置活动用的设备、器材,文化活动也难以开展。
(四)社区文化骨干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目前社区文化工作处于一种自发状态,主要靠一些爱好文艺的热心居民,大多情况是离退休的老同志在维持。社区文化管理队伍和服务队伍人才匮乏,缺乏懂文艺、有经验的社会文化工作者。
三、以创新精神开展社区文化建设
(一)以社区党建为核心奠定和谐社区建设的领导及组织基础。只有以社区党建为龙头,以社区服务为切入点,以社区就业为重点,以社区文化为载体,才能为社区居民创造一个“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良好生活环境。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和谐社区的前提和基础。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工作的基础,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领导核心。为此,一要结合当前形势变化,根据社区党员的分布情况,及时健全和调整党组织的设置。同时,加快社区党务公开工作,进一步推市社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高群众、社区居民对街道党组织和辖区党组织的公认度,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二要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以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为重点,加大社区党组织干部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做居民工作、为群众谋利的本领。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模范行为树立社区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三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通过广泛开展社区“党员奉献日”、“我是党员”、党员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切实关心群众生产生活,进一步在为群众服务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为建设和谐社区提供强大的领导基础和组织保障。
2、加强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和公民道德建设 加强对社区居民的思想政治工作、确立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是社区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社区文化建设的好坏,对于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尊重科学、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抵制各种歪理邪说的健康氛围,对于加强社区成员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培育高尚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道德观念,都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
3、充分发挥政府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政府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的。一是发挥好社区文化建设的启动作用。社区文化建设从总体上仍处于探索实验阶段,在这种现实背景下,为了加快社 17 区文化建设的步伐,必须建立一个启动机制,根据当前的社会现实条件,政府应当积极承担启动者这一重任,积极作好社区文化建设的规划,制定扶持励政策以及发动宣传工作。二是发挥好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组织和协调作用。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具体工作涉及到政府的各个部门,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政府应当严密组织,使各项工作协调一致,有序推进。三是发挥好社区文化建设的宏观作用。具体而言就是作好规划和制定政策两方面的工作。社区文化建设在本质上是一项社会性的群众运动,政府一般不直接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活动、不干预基层和有关各方面的实施活动。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探索性事业,它同时又具有强烈的区域性特征,政府应当鼓励社区在工作中努力创新,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按照自己的计划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工作。
4、注重文化多样性的培养,因人制宜安排社区文化活动的内容
社区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的基石,它经过高度的整合,抽象之后,往往被浓缩进主流文化之中,成为支持社会发展的文化基础。然而,社区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又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因此,在大力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同时,应该研究如何避免社区文化建设中千篇一律局面的出现,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要改变单纯由政府办文化的组织方式,依靠社会力量建设社区文化,走“共识、共建、共办、共荣、共存”之路,其中共识是前提,共建是重点,共办是合力,共荣是目标,共存是目的。
社区居民的年龄层次、文化层次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家庭情况不同,因此要吸引他们广泛参与,就必须开展适合不同口味和需要的活动项目。社区的文化活动既要有适合大众口味的大合唱、秧歌队、晨练队,又要有适合少数人口味的舞蹈队、时装表演队,既要有适合老年人的老年文化协会,又要有青少年喜欢的社区学习乐园。因此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做到多样化,千方百计激发、引导居民参与,将家庭文化、楼院文化、广场文化等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提高居民参与率,满足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达到全民共乐的目的。
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树立“共驻互动”的理念,结合居民的文化需求,加强与社区内单位和经济主体的横向交流,不断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共享的形式新举措,积极争取辖区内单位、学校、企业的内部资源,对社区群众开放,筹建社区文化建设的“资源共建网”;通过完善、健全和创新社区文化建设的指导机制、责任机制,加强社区文化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居民群众主动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再有意识地加以引导,使之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以群众日常关注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为中心,积极探索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贴近生活、深受广大社区居民喜欢的文化活动,增强社区文化活动的吸引力,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从而进一步推动社区文化品位的提升和全面发展。
5、适当拓展一些有偿服务和文化经营项目,以增强社区文化建设的后劲 社区文化活动应逐步由福利型的无偿服务过渡到一种文化经营机制。这种有偿服务活动项目的开辟不但可以弥补社区文化活动经费不足,给社区文化单位自身发展带来活力,而且还能大力支持社区的其他各项活动,从而大大增强社区文化建设的后劲,以保证社区文化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方向。因此,各社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文化艺术节、文化夜市、文化汇演等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并对某些项目收取一定的成本与管理费用。
(作者单位:津南区委党校)
责任编辑:毛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