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途径方式调查研究_实践

时间:2019-05-14 15:25: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途径方式调查研究_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途径方式调查研究_实践》。

第一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途径方式调查研究_实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途径方式调查研究

班级:12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三班

组长:付志辉201201010004

电话:***

组员: 王庆 201201010041石效丽 201201010022

张继尧 201201010023史振振201201010030

左阿龙 201201010031丁策策201201010032

景安伟 201201010047张勇201201010061

高少华 201201010056毛轩201201010059

刘 琦 201201010039杜振东201201010033

李建涛 201201010037熊永昌2012010100

51指导老师:宋晓辉

实践时间:2014年5月10日—6月1日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了新时期大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数以千万计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锻炼、在历练中弥补不足就成为了大学生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帮助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扩展视野。

社会实践利于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社会实践是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构建与个性塑造与检验的良好方式。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认识人生意义大有裨益。使自己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

关键字:大学生 社会实践 实践意义 实践途径方式

查目调的: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好处及其实践过程遇到的困难和解决途径调查对象:安阳工学院全体在校学生

调查途径:调查问卷

一、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

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教育的四大支柱》指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教育的四大支柱。教育应围绕这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通过体验自己学习和工作上的成功与不足,进行自我反思,不断地完善自我,进一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对大学生来说,社会实践是他们受教育、长才干的重要渠道,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学会认知。在招聘会上,用人单位大多喜欢参加过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大学生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对自身进行客观评价,同时也对不同职业的发展前景和任职资格有一定的了解,这对将来顺利择业、成功就业十分重要。“学以致用,贵在实践”,大学生必须把自己的所学应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增长自己的见识和才干,体现自身价值。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提高大学生应付各种情况的能力,促进集体协作。社会实践可以培养广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学会管理自己,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今天的事情今天做完。在与社会的互动中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学会做人做事,最终实现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内化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在全球化的今天,由于各种思潮的冲击,大学生中出现了盲目崇拜西方价值观的倾向,他们追求物质享受,忽略对人生崇高意义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作为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注重个人价值,呈现出对社会责任的淡漠。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学会共同生活、工作,构建社会责任感。学会生存不仅是学会紧急避险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发掘自身潜能,以适应世界和时代的变化,增强生存能力。当前许多大学生对于职业生涯发展一无所知,导致一些大学生“毕业就失业”。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认知自身的能力、兴趣、个性等,科学规划人生,对未来个人追求与社会发展进行合理定位。

社会实践是当代大学生自我完善、尽快成长的必由之路。社会实践使大学生对自己的实践活动拥有主动权,可以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服务,用自己的努

力得到他人的认同,同时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实践的逐渐深入发展,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得到了很多帮助。虽然很多高校在不断扩大社会实践的规模,但从总体上看,目前社会实践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社会实践体系还不够完善,形式单一。

有些高校不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和教育相脱节。在教学计划中,没有把社会实践作为必修课,也没有课程大纲。对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和他们取得的成果进行分析考评,也没有与学生评定奖学金等挂钩,影响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古人讲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胡锦涛总书记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就指出,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现在高校的课程设置,实践只是作为教学计划的补充,而社会实践活动又缺乏深度。社会实践大多以调查、参观、演出等形式为主,高校每年开展的社会实践项目是重复的,缺乏创新,而且实践时间短,针对性与大学生的专业特点不相符合,不能很好体现大学生的特点以及让他们学以致用。

(二)没有实践基地,经费不足。

无法保障社会实践顺利开展和实施。现在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大都是自己联系单位,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而且实践盲目性很大,专业性不强,不利于老师对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进行指导。所以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当前社会实践最常见的就是暑期“三下乡”,这个活动由团委发起,学生能够参与这个实践活动的人数较少。社会实践也缺乏经费保障。很多学校对于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专项资金很少,更有高校没有专项经费支持,而是在组织实践活动之前向有关部门申请经费,而且经费十分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院系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了学校投入经费少以外,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够了解,没有把自己的发展同大学生这一广阔的资源联系起来,因此对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资金支持很少。

(三)高校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够重视,组织领导不力。

很多高校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觉得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只是根据学校的特点有选择性的开展,因此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目前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由学校团委负责具体实施,但是社会实践活动仅仅靠团委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参加并大力支持这项工作。同时学校对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缺乏一种激励机制,另外,大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社会实践缺乏整体规划。

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建议

(一)完善社会实践体系,创新实践内容。

高校作为实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力量,应该建立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制定相应工作制度,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正常开展。高校要明确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社会实践的内容、保障措施和奖惩办法,使社会实践活动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学校应该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教学相挂钩,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规定学时和学分,制定与大学生各学习阶段和专业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教学计划,编写教材,规定实践的内容和要求,并配备专门指导教师。这样,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

动的主动性就能得到充分发挥。学校党政部门要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从组织上确保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落实到位。调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成绩与学生德智体综合测评成绩挂钩,并把社会实践与开展各类先进集体相结合,建立激励机制,让广大教师和学生都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同时,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根据大学生培养专业的特点,除了社会调查、政策宣传等传统的内容和形式外,要与时俱进,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的,开展技术推广,以支教、社区援助等形式大力开展文化普及,设立特色项目。

(二)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实践基地。

高校要积极争取社会的支持,努力拓宽社会实践的经费来源渠道。要有效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必须要有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这就要求高校整合各种资源,主动与当地社区、周边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基地。进一步把高校的科技、教育、人才资源动员起来,探索实现社会实践基地与生产实习基地、创新创业基地、就业实践基地一体化的道路。实践基地还要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和学生的专业优势,并与促进地方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既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有所学,又推动实践基地的发展。

(三)切实加强高校对社会实践重视,建立合理的社会实践成果的审核方法。

学校各级党团组织引导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营造氛围,在校园内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工作。要求高校在社会实践开始前集中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与方法、实践论文与报告的书写方法的培训,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工作开展前就对所研究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高校还要提高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把经验丰富的教师安排到实践中,以保证实践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结果的评定从学生的自身发展与提高,从学生社会实践所取得的成果和社会效益和提高、学校知名度的方面来评定,广泛动员整个社会资源来促进高校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

四、结束语

经过小组成员的不断努力,我们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途径方式调查进行了有了良好的进展,培养了我们社会实践本领,也对我们日后社会实践中积累经验。作为大学生这样的社会实践是非常有意义的,培养我们社会实践本领。谢辞:衷心感谢小组各成员的辛勤付出和团结,以及各网站及书籍资料的支持,以及被调查人员的大力配合。同时也感谢老师能给我们这次机会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刘德宇,关于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建设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 姚丽娟,江波.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j】,基 层高校.【3】 董文波,深化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对策思考【j】

【4】 周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j】,2004年11月.【5】 孙羽枫,《教育与职业》【j】,2009年第02期.【6】 马德峰,唐文跃,马琴芳,《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及问题——对494篇 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j】,2004年第04期

第二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途径方式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途径方式调查研

摘要: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将知识具体化,并且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因此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适应社会,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的调查,分析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目的与收获,以及途径与意义。了解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倾向与特点,反映出实践活动中的一些问题,也相应提出了引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实践 目的 途径 意义

系: 国际关系学院 专业:英语专业 年级:2011级 班:5班

姓名:赵腾 学号:姓名:史迎文 学号:姓名: 葛月华 学号:姓名: 胡文阁 学号:姓名: 罗小芳 学号:姓名: 李奇异 学号:20201102070056 20201102070064 20201102070067 20201102070077 20201102070082 20201102070150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途径方式调查报告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及原由

众所周知,现在大学生面临的就压问题越来越严重。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而随之而来的竞争也非常严峻的摆在了我们的面前。社会所需要的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知识型人才。时代赋予人才新的定义——不仅能够驾驭新科技、具有创新意识,更需要有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报都总写着有社会实践经验者优先。而时下,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打暑期工、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挣钱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却认为挣钱并不是大学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学把打工看作是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许多学校也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学生生活实践情况,从而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使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见真知。在往后实践中能更好地接触社会、实践自己的专业技能,寻找发展的机会。

此外,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一种以实践方式实现高等学校教育目标的教育形式,是高校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现实社会,参与具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以了解社会,增长知识技能、养成正确的社会意识和人生观的活动过程。它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共同完成高校人才培养任务,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因而已成为各高校关注的重点。

为了充分了解大学生实践活动的现状,整合大学生们所反馈的信息,以便高校和学生自身更好的认识社会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予以改进。我们开展了此次“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现状调查”。对大学生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最想参与何种社会实践,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能否体现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习中获得了什么等问题进行展开。

二、(一)具体调查统计结果分析如下: 一):调查目的,调查对象:

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大学生社会实践已成为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不能忽视或放弃大学生社会实践。因此这次调查就选择了四川外国语大学70名在校大学生。通过对各个年级、各个学院的学生进行调查,从而了解了他们对大学生实践最为关心的问题。

调查方法: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7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70份,收回问卷50份,有效问卷50份,回收率约70 %。

经统计结果显示,大部分高等院校大学生都参加过社会实践1~3次,74%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很有必要,40%的大学生愿意投入两周之内的时间参加实践活动,32%的大学生愿意投入一个月以上的时间,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应安排在周末和寒暑假等任意闲暇时间,70%的大学生通过网络、报刊、广播电视的方式了解社会实践的信息,62%的人通过传单、海报和老师同学介绍,40%靠学校通知,74%的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社会实践最感兴趣,其次是生产劳动及社会服务和创业尝试,72%的大学生最想去事业单位参加社会实践,50%的人最愿意在政府机关部门,36%的学生基层单位和工厂企业,84%的学生倾向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践内容,64%的人倾向于选择与自己专业密切相关的实践内容,大多数人最想通过实践活动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广交朋友,其次64%的人最想积累经验,56%的人想增强工作能力,绝大多数(90%)把积累经验、为就业做准备作为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其次是关注、了解社会现实和学有所用、锻炼自我,70%的人认为参加社会实践的困难在于寻找实践机会,52%的学生认为与学习产生冲突是参加实践活动的困难之处,54%的人认为现在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意义不大、成了廉价劳动力的问题,其次是时间短,无法真正进入角色和项目空翻,太过形式化以及实践中缺乏应有的指导,在课题感兴趣的情况下,绝大多数(80%)认为时间问题会让他们想要放弃社会实践,60%认为客观环境因素和学习压力会让他们想放弃社会实践。

(二)调查问题分析

1、动机与认知

实践动机与对实践的认知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先导地位,是否具有端正的动机与明确的认知对整个实践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所以我们在问卷调查的设计上首先调查的便是对参加社会实践的态度与看法,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普遍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是很有必要的,并且身体力行,或多或少的进行了某些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次数依照大学生年级的升高而增加,而对于实践动机来看,积累经验、为就业做准备和关注、了解社会现实、学有所用、锻炼自我作为绝大多数大学生的主要思量,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旨在锻炼自己,提高自身竞争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3、4、11题的设计就是对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知与态度的考量。2具体实践情况

第 5、6 题的设计是为了了解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从结果中看,大部分学生认为在周末寒暑假等空闲时间时间做社会实践,而且愿意投入较长时间,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的兴趣高涨,十分乐意响应社会需求。8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参加志愿活动,这体现了我们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的同时,当代大学生人不忘体验人间疾苦的成熟心态和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品质。7题说明了现实生活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兴盛发展,多媒体等传媒捷径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更为便利的了解社会实践具体信息的途径。

9、10 题的设计理念在于对大学生就业去向的探索,大部分学生想要从事事业单位而且喜欢从事自己感兴趣的职业,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对创业和事业十分期待,雄心勃勃,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的荣誉称号。

3困难与需求

第13、14、15题的设计着重调查目前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困难与问题,结果表明:寻找实践活动机会和与学习冲突成为了主要困难,而且多半数人认为参加的实践活动意义不大,成了廉价的劳动力,时间短无法进入角色。缺乏应有的指导,由此,揭露了当前的现状:社会上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具体项目不够专业,不够用心,而且在时间的安排上也不合理,没有考虑到大学生的实际问题,例如:时间和距离无法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

二、(二)具体的访谈分析如下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的访谈,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是非常认可社会实践的,但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大学生能过获得实践的机会少,途径少,骗子多(尤其是有些中介机构)。所以也导致那些想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畏惧社会实践,不敢轻易涉入其中。

三:经过调查及访谈研究我组总结,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点意义:

1、社会实践利于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大学校园毕竟不是完全的社会化,实践提供这样一个契机,让大学生们更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现象,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从实践中学习新的知识,通过所从事的工作,一方面挖掘自身潜在的能力,另一方面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综合能力往往是一个学生在社会交往,社会适应多方面能力的体现,在与社会的交流中,已有的能力得到锻炼,亟需提高的能力使大学生对自己缺陷有所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可以在以后的发展中为社会需求做好准备。

2、社会实践是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构建与个性塑造与检验的良好方式。

高中时代的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们的视野局限于纯粹的知识中,告别高中时代,大学的自由度提高很多,特别是思想的自由度,价值观通常在这个时期形成,很多学生的思想仍旧停留在高中阶段,思维模式的转变,独立思考的能力与自我判断的能力都有待提高,学生们的思考方式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验证,从而主动积极的吸收利于自身发展的思想方法,由于文化思想的多元并流,社会的不良风气对学生也有影响,这就考验他们的判断力与决策力,种种不同方式的实践从许多不同方面检验学生的价值观,对其价值观的形成修复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3、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认识人生意义大有裨益。

这同时也是价值观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要在实践中学习马克思主义,弘扬民族精神,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有文化有纪律,社会实践正式这些优良精神品质的试验方式,学生可从中体会劳动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实现自我价值,对学生的价值追求,政治文化信仰都将有影响。

4、大学生社会实践意义在于能够推进其职业生涯的建构。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前奏。高等教育肩负着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重任。然而,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才,必须深化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当前相当多的大学生只是急于找到一份工作,而对于生涯发展意识、生涯决策能力、自我价值认知、职业定位等却一无所知,导致了不少“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出现。这与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初衷更是相去甚远。要培养合格的人才,这就有必要以社会实践为

方法入手,推进大学生职业规划进程,以“规划”促“合格”。首先,通过行进中的社会实践,大学生个体可以逐步建立与发展一个整合而适当的自我概念(包括职业自我),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选择与生活方式,实现个体的生涯发展目标。至此,大学教育便成为实时调整以满足社会市场需要的一种“液态”教育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前社会需求与高校在在教学理论、专业和课程结构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常与现实脱节的局面,促进高校办学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其次,人生规划中的关键是合理职业定位。定位准确,才能使规划实用有效,否则,规划制订得再好也无法变成现实。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将在以活生生的职业情境中,进行正确决策,科学规划人生;认知自身的能力、能力倾向、兴趣、兴趣、个性等,以及明晰个人的职业价值,利于未来将个人追求与社会发展相结合,进行合理定位。途径方式

1、从实践客体的商业性和实践主体的个人倾向出发,可以把其分为有偿性与无偿性。这也是主要的区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形式。有偿性包括商品促销,家教,翻译员,家政员,商业贸易,校园代理人,文化演出,打杂工,文化宣传员,广告张贴发布等等;无偿性包括义务工作者,志愿者,社区义务劳动者等等。大学生的个人倾向不同,对实践客体的选择也不同,学生们普遍希望获得报酬,对自己的生活也是一种补充,对于义工来讲,体验不同,意义自然不同,学生们从中获取的不是物质金钱上的鼓励,没有功利性,完全是自愿,精神上得到的影响会更大些。下面针对上述的几种方式加以阐述。

(1)打杂工是很多大学生暑假的主要生活方式。现在大学暑假一般都两个

月左右,这么长的时间找些零工做做既能锻炼自己,又能赚些学费钱,减轻父母压力,不失是一种很受欢迎的社会实践方式。但是,这也是最危险的一种社会实践方式,因为很多大学生在急切找工作时,胡乱投简历,或者轻信招工人,往往是打了工但拿不到钱,或者是被骗报名费材料费等。更有甚者,陷入传销的陷阱,得不偿失。

(2)志愿者的实践活动是既辛苦又光荣的。他们既要做好自己,又要服务好别人。在取得圆满成功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数以万计大学生报名参加的奥运志愿者。在采访中,有大学生志愿者感言:“这是我一生最宝贵的经历!”我想,这些幸运的志愿者同样也称得上有了一次最宝贵的社会实践!作为志愿者的大学生,他们可以是公路上维护交通秩序的协管同志,可以是义务到农村、到西部边疆执教的人民教师,可以是到基层当村长的干部。这种实践方式,在我看来是伟大的,是有智慧、有志向、有勇气的青年大学生所青睐的。

(3)实习工作也是一种比较受大学生欢迎的实践方式。大学生经过学校的介绍信或者通过自身努力,找一些政府机关或企事业单位,通常采取无偿的方式,对在学校学习的知识进行锻炼。大部分家长支持子女的此类实践活动。在家和学校一门心思学习,需要在社会上慢慢磨炼,锻炼他们意志的品质。

2、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相似的职业是最优的,比如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在旅游区做义务讲解员;法律专业的学生在社区做法律宣传,法律调解员,师范生最好是家教工作。

3、实践客体的多元化,也就是职业角色的多角度化,包括文化教育,经济,娱乐等领域的职业,能够培养大学生们在不同方面的兴趣,锻炼不

同的能力,比如做主持人与做家教是两种不同的形式,分别侧重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与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这也依学生们的兴趣所为。

社会实践是当代大学生自我完善、尽快成长的必由之路。离开了社会实践,就谈不上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更谈不上发明创造。那么面对新时期社会的转型,国家的教育方针也发生了变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俭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认真组织大学生参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总之,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对学生自己来说是一次有益的对社会环境的积极适应,对自己综合素质的初次测评,对以后的学习自身素质的养成都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以后在社会上的作用不容忽视,社会实践使学生们逐步走入职业化道路,感受到职业人士的行为生活习惯,社会发展,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都有赖于大学生们自身素养的提高。因而社会实践很重要,实践方式的选择可以多样化,当今社会,复合型与创新型人才亟需,社会实践也是一种磨练自我的途径。

最后,希望通过我们小组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意义和途径方式”的调查报告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有一个建议或指导的帮助作用。

附录:

[1]问卷调查表及问卷结果统计 [2]访谈提纲及访谈过程记录

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2

第三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途径方式调查研究 2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途径方式调查研究

摘要:社会实践利于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社会实践是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构建与个性塑造与检验的良好方式。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认识人生意义大有裨益。使自己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综合素质,就业问题,实践方式。

引言

大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大学生的学习状况,就业率,学术研究问题成为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伴随着金融危机,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国教育制度改革,这些大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生存状态值得关注,现在作为当代大学生中的一员,就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研究是有很重要的意义。

中国的高考制度自从1977年恢复以来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大学生,社会整体的受教育程度有很大提高,社会阶层构成也在变化,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多元化日益明显,包括文化价值观,职业,社会分工的多元化,市场经济与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对社会成员的整体素质技能要求愈来愈高,特别对于大学生这样一个将来建设国家的主力军团,大学生这个巨大的人才供给市场的自身素质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能否缓和,这对大学生提出很大的挑战,社会实践仅是培养良好素质的一个方面,意义却不容忽视。

哲学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社会实践的定义,社会实践即通常意义上的假期实习,对于在校大学生具有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确认适合的职业、为向职场过渡做准备、增强就业竞争优势等多方面意义。也有些学生希望趁暑假打份零工,积攒一份小小的私房钱。

留校勤工俭学,家教、零工等更侧重经济利益,是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的首要选择;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学生选择做义工、支教,既锻炼了能力,又奉献了爱心;更多学生则是倾向于选择与专业相关的单位实习。

我们可从社会实践的定义结合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

第一 社会实践利于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大学校园毕竟不是完全的社会化,实践提供这样一个契机,让大学生们更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现象,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从实践中学习新的知识,通过所从事的工作,一方面挖掘自身潜在的能力,另一方面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综合能力往往是一个学生在社会交往,社会适应多方面能力的体现,在与社会的交流中,已有的能力得到锻炼,亟需提高的能力使大学生对自己缺陷有所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可以在以后的发展中为社会需求做好准备。

第二 社会实践是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构建与个性塑造与检验的良好方式。高中时代的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们的视野局限于纯粹的知识中,告别高中时代,大学的自由度提高很多,特别是思想的自由度,价值观通常在这个时期形成,很多学生的思想仍旧停留在高中阶段,思维模式的转变,独立思考的能力与自我判断的能力都有待提高,学生们的思考方式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验证,从而主动积极的吸收利于自身发展的思想方法,由于文化思想的多元并流,社会的不良风气对学生也有影响,这就考验他们的判断力与决策力,种种不同方式的实践从许多不同方面检验学生的价值观,对其

价值观的形成修复有积极地促进作用。个性塑造是与性格自身的素质紧密相连的,学生可以在社会大浪中尽力展示自己,也可能遭到前所未有的打击,学生对社会的诸多不适应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要求,实践使学生发现自己性格特点,行为特质,生活习惯与社会标准的距离,为将来完善自己探路。

第三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认识人生意义大有裨益。这同时也是价值观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要在实践中学习马克思主义,弘扬民族精神,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有文化有纪律,社会实践正式这些优良精神品质的试验方式,学生可从中体会劳动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实现自我价值,对学生的价值追求,政治文化信仰都将有影响。

第四 以上几点是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意义的内在表述,此外,大学生实践从以后走入社会来看,社会实践大多数人关注自己所学的专业,了解此专业的最新动态,关心行情与就业前景,培养职业素质,增强职业技能,为就业找出路,同时也不乏一些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报酬,增加物质生活来源途径,使自己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

不同的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的意义是不一样的,以上所述是所有社会实践的共同普遍的意义。

因为社会职业需求的多元化趋势,实践方式也多元化。下面是观于实践途径方式的调查研究。

从实践客体的商业性和实践主体的个人倾向出发,可以把其分为有偿性与无偿性,有偿性包括,商品促销,家教,翻译员,家政员,商业贸易,校园代理人,文化演出,打杂工,文化宣传员,广告张贴发布等等,无偿性包括,义务工作者,志愿者,社区义务劳动者等,大学生的个人倾向不同,对实践客体的选择也不同,学生们普遍希望获得报酬,对自己的生活也是一种补充,对于义工来讲,体验不同,意义自然不同,学生们从中获取的不是物质金钱上的鼓励,没有功利性,完全是自愿,精神上得到的影响会更大些。

此外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相似的职业是最优的,比如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在旅游区做义务讲解员,法律专业的学生在社区做法律宣传,法律调解员,师范生最好是家教工作。

另外实践客体的多元化,也就是职业角色的多角度化,包括文化教育,经济,娱乐等领域的职业,能够培养大学生们在不同方面的兴趣,锻炼不同的能力,比如做主持人与做家教是两种不同的形式,分别侧重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与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这也依学生们的兴趣所为。

总之,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对学生自己来说是一次有益的对社会环境的积极适应,对自己综合素质的初次测评,对以后的学习自身素质的养成都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以后在社会上的作用不容忽视,社会实践使学生们逐步走入职业化道路,感受到职业人士的行为生活习惯,社会发展,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都有赖于大学生们自身素养的提高。因而社会实践很重要,实践方式的选择可以多样化,当今社会,复合型与创新型人才亟需,社会实践也是一种磨练自我的途径。

第四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途径方式调查研究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途径方式调查研究

112111A

12012111027

陆阳阳

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参加社会实践能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社会实践利于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社会实践是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构建与个性塑造与检验的良好方式。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认识人生意义大有裨益,使自己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因此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十分重要。

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在高校开展的很多诸如“三下乡”的社会实践活动,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让学生把自己的理想与艰苦工作的客观现实结合起来,同时推进学生们对自己职业生涯的建构。但是现在整个社会实践体系还不够完善,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

社会实践的定义,社会实践即通常意义上的假期实习,对于在校大学生具有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确认适合的职业、为向职场过渡做准备、增强就业竞争优势等多方面意义。也有些学生希望趁暑假打份零工,积攒一份小小的私房钱。留校勤工俭学,家教、零工等更侧重经济利益,是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的首要选择;具有一定经

济基础的学生选择做义工、支教,既锻炼了能力,又奉献了爱心;更多学生则是倾向于选择与专业相关的单位实习。

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

第一 社会实践利于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大学校园毕竟不是完全的社会化,实践提供这样一个契机,让大学生们更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现象,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从实践中学习新的知识,通过所从事的工作,一方面挖掘自身潜在的能力,另一方面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综合能力往往是一个学生在社会交往,社会适应多方面能力的体现,在与社会的交流中,已有的能力得到锻炼,亟需提高的能力使大学生对自己缺陷有所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可以在以后的发展中为社会需求做好准备。

第二 社会实践是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构建与个性塑造与检验的良好方式。高中时代的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们的视野局限于纯粹的知识中,告别高中时代,大学的自由度提高很多,特别是思想的自由度,价值观通常在这个时期形成,很多学生的思想仍旧停留在高中阶段,思维模式的转变,独立思考的能力与自我判断的能力都有待提高,学生们的思考方式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验证,从而主动积极的吸收利于自身发展的思想方法,由于文化思想的多元并流,社会的不良风气对学生也有影响,这就考验他们的判断力与决策力,种种不同方式的实践从许

多不同方面检验学生的价值观,对其价值观的形成修复有积极地促进作用。个性塑造是与性格自身的素质紧密相连的,学生可以在社会大浪中尽力展示自己,也可能遭到前所未有的打击,学生对社会的诸多不适应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要求,实践使学生发现自己性格特点,行为特质,生活习惯与社会标准的距离,为将来完善自己探路。

第三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认识人生意义大有裨益。这同时也是价值观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要在实践中学习马克思主义,弘扬民族精神,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有文化有纪律,社会实践正式这些优良精神品质的试验方式,学生可从中体会劳动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实现自我价值,对学生的价值追求,政治文化信仰都将有影响。

第四 以上几点是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意义的内在表述,此外,大学生实践从以后走入社会来看,社会实践大多数人关注自己所学的专业,了解此专业的最新动态,关心行情与就业前景,培养职业素质,增强职业技能,为就业找出路,同时也不乏一些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报酬,增加物质生活来源途径,使自己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

因为社会职业需求的多元化趋势,实践方式也多元化。下面是观于实践途径方式的调查研究。

从实践客体的商业性和实践主体的个人倾向出发,可以把其分为有偿性与无偿性,有偿性包括,商品促销,家教,翻译员,家政员,商业贸易,校园代理人,文化演出,打杂工,文化宣传员,广告张贴发布等等,无偿性包括,义务工作者,志愿者,社区义务劳动者等,大学生的个人倾向不同,对实践客体的选择也不同,学生们普遍希望获得报酬,对自己的生活也是一种补充,对于义工来讲,体验不同,意义自然不同,学生们从中获取的不是物质金钱上的鼓励,没有功利性,完全是自愿,精神上得到的影响会更大些。

此外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相似的职业是最优的,比如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在旅游区做义务讲解员,法律专业的学生在社区做法律宣传,法律调解员,师范生最好是家教工作。

另外实践客体的多元化,也就是职业角色的多角度化,包括文化教育,经济,娱乐等领域的职业,能够培养大学生们在不同方面的兴趣,锻炼不同的能力,比如做主持人与做家教是两种不同的形式,分别侧重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与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这也依学生们的兴趣所为。

总结此次调查研究

总之,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对学生自己来说是一次有益的对社会环

境的积极适应,对自己综合素质的初次测评,对以后的学习自身素质的养成都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以后在社会上的作用不容忽视,社会实践使学生们逐步走入职业化道路,感受到职业人士的行为生活习惯,社会发展,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都有赖于大学生们自身素养的提高。因而社会实践很重要,实践方式的选择可以多样化,当今社会,复合型与创新型人才亟需,社会实践也是一种磨练自我的途径。

第五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途径方式调查研究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途径方式调查研究

摘要:胡锦涛总书记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指出,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参加社会实践能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因此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十分重要。

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在高校开展的很多诸如“三下乡”的社会实践活动,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让学生把自己的理想与艰苦工作的客观现实结合起来,同时推进学生们对自己职业生涯的建构。但是现在整个社会实践体系还不够完善,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

一、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

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教育的四大支柱》指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教育的四大支柱。教育应围绕这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通过体验自己学习和工作上的成功与不足,进行自我反思,不断地完善自我,进一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对大学生来说,社会实践是他们受教育、长才干的重要渠道,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学会认知。在招聘会上,用人单位大多喜欢参加过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大学生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对自身进行客观评价,同时也对不同职业的发展前景和任职资格有一定的了解,这对将来顺利择业、成功就业十分重要。“学以致用,贵在实践”,大学生必须把自己的所学应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增长自己的见识和才干,体现自身价值。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提高大学生应付各种情况的能力,促进集体协作。社会实践可以培养广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学会管理自己,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今天的事情今天做完。在与社会的互动中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学会做人做事,最终实现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内化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在全球化的今天,由于各种思潮的冲击,大学生中出现了盲目崇拜西方价值观的倾向,他们追求物质享受,忽略对人生崇高意义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作为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注重个人价值,呈现出对社会责任的淡漠。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学会共同生活、工作,构建社会责任感。学会生存不仅是学会紧急避险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发掘自身潜能,以适应世界和时代的变化,增强生存能力。当前许多大学生对于职业生涯发展一无所知,导致一些大学生“毕业就失业”。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认知自身的能力、兴趣、个性等,科学规划人生,对未来个人追求与社会发展进行合理定位。

社会实践是当代大学生自我完善、尽快成长的必由之路。社会实践使大学生对自己的实践活动拥有主动权,可以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服务,用自己的努力得到他人的认同,同时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实践的逐渐深入发展,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得到了很多帮助。虽然很多高校在不断扩大社会实践的规模,但从总体上看,目前社会实践还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社会实践体系还不够完善,形式单一。有些高校不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和教育相脱节。在教学计划中,没有把社会实践作为必修课,也没有课程大纲。对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和他们取得的成果进行分析考评,也没有与学生评定奖学金等挂钩,影响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古人讲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胡锦涛总书记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就指出,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现在高校的课程设置,实践只是作为教学计划的补充,而社会实践活动又缺乏深度。社会实践大多以调查、参观、演出等形式为主,高校每年开展的社会实践项目是重复的,缺乏创新,而且实践时间短,针对性与大学生的专业特点不相符合,不能很好体现大学生的特点以及让他们学以致用。

第二,没有实践基地,经费不足。无法保障社会实践顺利开展和实施。现在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大都是自己联系单位,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而且实践盲目性很大,专业性不强,不利于老师对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进行指导。所以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当前社会实践最常见的就是暑期“三下乡”,这个活动由团委发起,学生能够参与这个实践活动的人数较少。社会实践也缺乏经费保障。很多学校对于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专项资金很少,更有高校没有专项经费支持,而是在组织实践活动之前向有关部门申请经费,而且经费十分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院系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了学校投入经费少以外,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够了解,没有把自己的发展同大学生这一广阔的资源联系起来,因此对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资金支持很少。

第三,高校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够重视,组织领导不力。很多高校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觉得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只是根据学校的特点有选择性的开展,因此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目前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由学校团委负责具体实施,但是社会实践活动仅仅靠团委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参加并大力支持这项工作。同时学校对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缺乏一种激励机制,另外,大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社会实践缺乏整体规划。

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建议

第一,完善社会实践体系,创新实践内容。高校作为实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力量,应该建立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制定相应工作制度,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正常开展。高校要明确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社会实践的内容、保障措施和奖惩办法,使社会实践活动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学校应该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教学相挂钩,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规定学时和学分,制定与大学生各学习阶段和专业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教学计划,编写教材,规定实践的内容和要求,并配备专门指导教师。这样,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就能得到充分发挥。学校党政部门要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从组织上确保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落实到位。调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成绩与学生德智体综合测评成绩挂钩,并把社会实践与开展各类先进集体相结合,建立激励机制,让广大教师和学生都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同时,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根据大学生培养专业的特点,除了社会调查、政策宣传等传统的内容和形式外,要与时俱进,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的,开展技术推广,以支教、社区援助等形式大力开展文化普及,设立特色项目。

第二,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实践基地。高校要积极争取社会的支持,努力拓宽社会实践的经费来源渠道。要有效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必须要有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这就要求高校整合各种资源,主动与当地社区、周边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基地。进一步把高校的科技、教育、人才资源动员起来,探索实现社会实践基地与生产实习基地、创新创业基地、就业实践基地一体化的道路。实践基地还要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和学生的专业优势,并与促进地方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既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有所学,又推动实践基地的发展。

第三,切实加强高校对社会实践的重视,建立合理的社会实践成果的审核方法。学校各级党团组织引导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营造氛围,在校园内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工作。要求高校在社会实践开始前集中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与方法、实践论文与报告的书写方法的培训,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工作开展前就对所研究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高校还要提高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把经验丰富的教师安排到实践中,以保证实践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结果的评定从学生的自身发展与提高,从学生社会实践所取得的成果和社会效益和提高、学校知名度的方面来评定,广泛动员整个社会资源来促进高校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

下载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途径方式调查研究_实践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途径方式调查研究_实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