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余杭区2011年1—8月份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情况通报
余杭区2011年1—8月份村(社区)法律顾
问工作情况通报
在去年底检查、考核的基础上,年初,区司法局对部分(社区)法律顾问进行了调整,并且对考核办法进行了修改、完善,实行百分制考核,下发了《余杭区2011年度村(社区)法律顾问考核办法》。年中,为了深入了解全区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开展情况,扎实推进村(社区)法律顾问各项工作,7月18日至7月22日,区司法局组织人员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专项检查。采用实地检查与各方面统计两结合的方式进行,重点对村(社区)法律顾问开展“一月一坐班”、法制宣传讲座、服务村(社区)换届选举等工作进行了检查。总的来看,检查情况总体较好,各村(社区)的法律顾问及时按要求履行了工作,为服务于新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延伸“法治余杭”工作触角,切实加强我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是服务意识和态度进一步提高。大部分村(社区)法律顾问认真落实“一月一坐班”制度,每月到顾问村(社区)坐班,提供法律咨询与服务,部分村(社区)法律顾问每月还多次到该村(社区)提供服务,围绕居民社区工作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提供法律服务。并且积极对村(社区)各种组织和村(居)民进行法律培训。如:浙江振
业律师事务所开展的系列“送法下乡”便民服务活动,为广大基层群众宣传法律法规,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又如:浙江诺力亚律师事务所的吴莉琴律师与中泰乡双联村党总支部、临平〃东湖街道钱江社区党支部、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党总支部三个党组织携手在双联孟坞举行“携手献党礼,真情系双联”“一村一社区一机关”党支部主题活动。现场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同时还免费为双联村村委会起草法律文书两份。
二是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法律顾问平时积极与司法所进行工作沟通互动和反馈,及时参与村(社区)解决重大疑难纠纷调处、村规民约的制定与修改、班子换届选举工等问题,受到了村(社区)干部的一致好评和赞扬。如:运河街道诸家坝社区的法律顾问韩琪律师通过调解成功的帮助该社区的居民周某收回了被租客霸占近一年的到期房屋,让当事人正确行使了自己房屋的所有权。又如:黄湖镇青山村的法律顾问,在得知该村发生的一起意外死亡纠纷极易转为群体性事件后,及时赶到该村参与调解,经过5次夜以继日的调解,终于使双方当事人达成了调解协议。
三是服务实绩和效果进一步提高。通过实地了解与村(社区)干部座谈的方式得知:村(社区)干部普遍认为,政府推行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是一项真正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有效举措。律师通过进入村(社区)宣传法律,提
供咨询,参与调解,代理诉讼等专业法律服务,积极引导群众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力,理性表达利益诉求,能够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1—8月份,全区法律顾问共接受委托办理法律事207 件,接受电话咨询2398人次,上门提供服务 1492次。开展法制宣传讲座、培训168 场,起草、审查法律文书143 件,成功调解案件137件,代理民事案件27件,代理刑事案件2件。发放宣传资料 15100余份,开展村务“法律体检”1208次。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个别法律顾问落实“一月一坐班”制度不到位。个别律师没有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半年来一次未到顾问村(社区)提供服务;个别律师为顾问村(社区)提供法律服务次数较少,没有达到一月一坐班的要求。根据统计一次未到顾问村(社区)提供服务的有:临平东湖街道的工农新村社区:朱苏;红旗社区、丁塘社区、胡桥社区:钟华强。经济开发区的结网社区、滩里社区、南横港社区:钟建伟;圣塘河社区:陈汶强。良渚街道的施家湾社区、万年桥社区、新桥社区、三和社区:郭安。五常街道的五常社区:吴琳。较少到顾问村(社区)提供服务的有:临平东湖街道的星火社区:袁根泉。经济开发区的龙安社区:钟建伟。鸬鸟镇的雅城村、仙佰坑村、秀山社区:胡建华。塘栖镇的西界河村、三文村:
刘晓;宏畔村:张自杰。五常街道的横板桥社区、荆丰社区、文一社区、沿山河社区:王江毅。
二是个别律师服务意识不到位。部分律师没有按照要求由本人提供法律服务,而是派律师助理代为提供服务,没有做到一一对应。
三是个别法律顾问造成不良影响。个别律师在提供法律服务中没有尽心尽职,或者态度推诿,村(社区)、镇政府要求撤换该法律顾问。
三、下步工作安排
一是及时通报,做好整改。对部分开展工作不够认真的法律顾问进行了个别谈话,将该情况告知对应的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并在半年度法律服务单位交流会上进行通报。同时,要求落实工作不到位的法律顾问提出整改意见,并由所在律师事务所及基层法律服务所提供监管保证。
二是及时回访,查漏补缺。对列入整改的法律顾问工作开展情况定期进行回访,同时做好各镇乡月度、季度村(社区)法律顾问统计工作,及时发现问题,使工作不流于形式。
三是及时总结、宣传典型。对此次抽查活动中发现的典型人物、典型案例及时进行总结提炼,在《余杭法治网》、《城乡导城》、余杭电视台《学法看法》栏目及余杭电台《小米看法》栏目等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第二篇:村(社区)法律顾问公示工作指引(范文)
XX村(社区)法律顾问公示工作指引
第一条
为提高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公众知晓度,扩大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的成效,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的规定,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实行村(社区)法律顾问公示制度,公示内容应当包括村(社区)法律顾问的基本信息、服务内容、监督信息等情况。
第三条
村(社区)法律顾问公示实行悬挂《村(社区)法律顾问公示牌》、张贴宣传海报和印制便民服务卡等制度。
第四条
公示牌公示的村(社区)法律顾问基本信息应当包括村(社区)法律顾问的姓名、照片、执业机构、联系电话(含手机)、电子邮箱以及执业机构的地址等内容。
第五条
公示牌公示的监督信息包括村(社区)法律顾问每月现场服务的时间,负责监督指导的司法行政部门的名称和联系电话等。
第六条
公示牌公示的服务内容应当包括村(社区)法律顾问提供专业法律意见、法律咨询、法治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五个方面。
第七条
地级以上市司法行政部门应当统一全市的《村(社区)法律顾问公示牌》格式和村(社区)法律顾问台签。
第八条
《村(社区)法律顾问公示牌》应当悬挂在村居委办公楼门口及周边显眼位置或者村务公开栏等村居民经常关注的地方。
第九条
村(社区)法律顾问发生人员变更的,县级司法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村(社区)及时更换《村(社区)法律顾问公示牌》。
第十条
村(社区)法律顾问在现场提供法律服务过程中应当摆放台签。
第十一条
县级司法行政部门应当统一印制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公益服务海报张贴在辖区村(社区)公共场所。
第十二条
县级司法行政部门应当为辖区所有村(社区)法律顾问印制便民服务卡,正反两面包括便民服务卡名称、律师姓名、律师事务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和服务内容。
便民服务卡应放置在村(委)会或其它公共场所供群众取用。律师开展现场服务时,应放置便民服务卡。
第十三条
本指引由省司法厅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指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2014年7月30日发布的《村(社区)法律顾问公示工作指引(试行)》同时废止。参考样式一:
说明:
1、规格:长50cm,宽30cm;
2、整体颜色由深蓝色(CM100)与白色相间构成;
3、左上角放置司法行政徽;
4、公示的内容:律师的姓名、手机、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律师所在的律师事务所名称、联系电话、地址,司法行政部门的监督电话,简要描述村(社区)法律顾问服务内容。
参考样式二: 说明:
1、规格:长50cm,宽30cm;
2、整体颜色由深蓝色(CM100)与白色相间构成;
3、左上角放置司法行政徽;
4、公示的内容:律师的姓名、手机、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律师所在的律师事务所名称、联系电话、地址,司法行政部门的监督电话,简要描述村(社区)法律顾问服务内容。
律师台签:
第三篇:余杭区村、社区民族工作制度(试行)
余杭区村(社区)民族工作制度(试行)
一、民族工作职责
1、学习、宣传、贯彻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维护本村(社区)少数民族村民(居民)及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合法权益。
2、全面了解、掌握本村(社区)少数民族常住人员和流动人员的情况。
3、做好少数民族的帮扶工作,帮助少数民族解决实际困难。
4、完成镇(街道)和区民宗局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工作例会制度
村(社区)要成立少数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并规定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学习党的民族政策,分析村(社区)民族工作形势,及时沟通信息,了解村(社)情民意,协调少数民族群众工作,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三、走访慰问制度
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要对本村(社区)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少数民族困难户进行走访慰问。对生活遇到困难的少数民族家庭,要及时了解情况,满腔热情地做好帮扶工作。
四、交友联谊制度
要从实际出发引导支持少数民族群众建立各种形式的联谊组织,将那些与党和政府同心同德、热心民族工作的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吸纳进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具有民族特色的联谊活动,将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为和谐村(社区)的建设做出贡献。要充分利用各种联谊组织,努力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切实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五、宣传教育制度
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村(社区)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学习教育活动,学习民族宗教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及民族知识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新时期、新阶段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六、处理突发事件制度
村(社区)要按确保一方平安的原则,及时处理本地区涉及到民族问题的突发事件,要及时了解情况,掌握信息动态,配合有关部门把问题化解在初始状态。
七、双向服务制度
村(社区)要树立全心全意为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的理念,实行五个必须服务。一是落实民族政策,必须服务;二是利益受到重大损害,全力提供帮助支持;三是家有下岗失业的,优先介绍优先提供公益性岗位;四是居家养老全力提供优质服务;五是家政服务,由村(社区)爱心服务社提供优惠服务。积极引导、鼓励少数民族参加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共同参与文明村、社区创建工作。
八、档案管理制度
村(社区)少数民族工作要建立二本台帐,即基本情况台帐、开展工作情况台帐,做到工作有组织、落实任务有范围、联系走访有记录、工作对象有重点,使村、社区少数民族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第四篇:松阳县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绩效考核办法
松阳县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绩效考核办法
为全面落实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的实施,充分调动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的积极性,推动全县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向纵深发展,根据《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浙委办〔2017〕11号)、《丽水市司法局关于进一步推进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的实施意见》(丽司〔2014〕5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实际,制定本考核办法。
一、考核对象及时间
1.考核对象:全县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和担任法律顾问的执业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2.考核时间:每年11月20日前。
二、考核内容
(一)对法律服务机构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 1.协助配合签订村(社区)法律顾问合同情况;
2.执行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总结上报制度情况; 3.执行重大事项、疑难案件报告和处置制度等情况; 4.对顾问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教育开展等情况; 5.执行县司法局交办的临时性工作任务完成等工作绩效情况。
(二)对担任法律顾问的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考核内容包括 1.制定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计划; 2.及时与村(社区)签订法律顾问合同情况;
3.执行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定期服务制度、工作回访制度、工作联系制度、工作日志制度、年终工作总结上报制度等情况;
4.遵守职业道德、执业纪律和行业规范等情况; 5.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情况;
6.执行县司法局交办的临时性工作任务完成等工作绩效情况。
三、考核程序和方式
(一)考核程序
1.每年11月初,各法律顾问人员对一年来开展的法律服务工作情况进行自我总结,上报《松阳县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业绩考核申报表》,及时反映顾问工作情况和相关数据;填写《松阳县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考评表》自评栏;上交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个人计划、总结、及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手册等台账资料,并将上述材料报所在执业机构。
2.每年11月10日前各法律服务机构负责对所内担任村(社区)法律顾问的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工作绩效进行考评,出具所在执业机构考核意见(详见《松阳县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业绩考核申报表》),统一收齐后上交县司法局基层科。
3.县司法局组成考核组,对法律服务机构及担任村(社区)法律顾问的人员进行考核,得出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考核综合评定工作绩效意见,于11月中旬由考核组将综合评定工作绩效意见,提交局党组审定。
(二)考核方式
听取汇报、查看台帐资料、听取服务对象意见、进行问卷或电话调查等方式进行综合评定工作绩效。
四、考核结果及运用
(一)考核结果
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绩效考核采取量化考核办法,考核实行百分制,并将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90分(包括90分)以上为优秀,70分(包括 70分)至89分为合格,69分以下为不合格。
(二)结果运用
1.考核结果作为法律服务机构和法律顾问人员的评先评优和经费补助及奖励的重要依据之一;考核为优秀的个人给予表彰,对考核评定为不合格的个人进行通报批评,被村(社区)投诉有经查实的法律顾问人员,责令其限时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取消其担任相应顾问村(社区)法律顾问的资格。
2.考核结果作为法律服务机构和顾问人员整体工作检查考评(注册)的重要依据并记入诚信档案。
五、经费补贴措施
全县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补贴按省级专项经费下拨实数落实。具体按以下给予补贴:
1.顾问补助基数。2.工作考核经费。
3.交通费补贴:交通费根据距离县城远近给予补贴,分五档,最高1600元最低500元。①10公里以内,500元/年;②11-20公里内,700元/年;③21-30公里内,900元/年;④31公里-40公里内1100元/年;⑤41公里以上,1600元/年。
4.协助县重点建设项目及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化解,顾问人员参与重大疑难矛盾纠纷调解并调解成功的补贴500元/件;调解未成功的根据工作实际情况给予补贴300元/件。
5.对受邀为乡镇(街道)、村(社区)干部集中开展法制讲座及有关培训,每次发放补贴500元。
6.根据工作需要顾问人员参与县重大活动坐班的每人每次补贴300元。
7.顾问人员参与其他法律服务的给予相应的补贴。
六、考评要求
各法律服务机构及顾问人员对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务必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行动上切实负起责任,工作上认真落到实处,切实按照工作内容和要求,实事求是地开展好村(社区)法律顾问的各项工作,为村(社区)提供多种形式的法律帮助。要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服务形式和方法,积极发掘和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并及时上报县司法局。
附件:1.《松阳县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业绩考核申报表》
2.《松阳县村(社区)法律顾问服务抽查情况表》 3.《松阳县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考评表》
第五篇:三大因素制约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成效
三大因素制约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成效
近年来,通过对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性投入、大力度推广和广泛性宣传,公共法律服务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成效。
一、存在问题
1、思想认识不够导致建设力度不均衡。部分工作人员对公共法律体系建设将是一项新的长期工作的认识不强,积极主动性不够,上级领导安排一点做一点,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部分村(社区)“两委”对公共法律体系建设暨“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不尽理解,认为村(社区)法律顾问法律顾问在插手村(社区)工作,干预了村(社区)的自我管理;部分群众对免费法律顾问的工作质量持保守态度,接受公共法律服务的主动性不强。
2、工作机制不健全影响整体工作成效。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暨“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工作的考核评价是一个综合性很高的系统工程,需要有明确的准入制度、规范的值班机制和科学的考核体系。考核机制方面需要有明确的考核主体、有针对性的考核内容和合理的考核标准以及恰当的考核方式等。而目前大部分地区对村(社区)法律顾问的聘任、选用以及考核都比较松散,不成体系,由于村(社区)财政经费大部分都是是由区(镇、街道)两级共同承担,镇、村(社区)的法律顾问均是各自选任、续聘,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不利于规范全区的公共法律服务队伍。另外,考核的主体是区级司法局,出现了区级司法行政机关既是提供者又是考核主体的制度漏洞,不利于将公共法律服务的制度要求落实到位。
3、服务力量单一不利于调动律师顾问工作积极性。多元的力量保障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性指标。以苏州市为例,每个村(居)顾问费每年至少1万元,按照每个月值班一次,相当于800元/每次,与欠发达地区相比较已经是相对不错的费用,但是由于服务队伍较为单一,缺乏相应的竞争机制,不利于调动村(社区)法律顾问的工作积极性。另外,由于公共法律服务开展时间比较短,这项工作还没完全走进老百姓的心里,部分公共法律服务站点,服务频次不是很高,浪费了服务资源。
二、对策及建议
1、明确权责,完善机制,形成合力。一是明确权利义务,避免权力滥用,督促法律顾问切实履行好职责,避免消极懈怠使法律顾问制度流于形式。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尽快出台具体指导性文件,对这项工作有长期性的规范,打消基层顾虑,增强干事信心,明确工作目标任务。三是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是有效解决基层普法难、依法治理难、群众依法维权难的重要途径,不是某个单位、个人能够完成的,应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动,齐心合力,才能把这项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2、把住关口,选好队伍,完善考核。一是村居法律顾问筛选一定要把是否了解农村工作作为一大标准。不少村民遇到一些纠纷问题,往往会选择上访渠道,缺乏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这种情况下,筛选村(社区)法律顾问, 一定要注重农村法务处理实践,熟悉农村工作,选精选细,真正能为群众提供高效服务,二是完善考核机制。要将“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的有关指标,特别是乡镇(街道)政府法律顾问推进情况,纳入对各乡镇科学发展观考核,引导和促进各项工作部署落实,通过加压基层政府,促进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的开展。
3、落实经费,强化保障,扎实推进。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涉及面广,提供服务的方式多样,必须有可靠的保障作后盾。建议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尽快落实省、市、县关于一村一法律顾问经费保障,为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提供资金支持,保障辖区内村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补贴、培训经费、办公设备和硬件购置等支出,落实法律顾问工作待遇,按规定发放待遇报酬,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调动其参与公共法律服务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