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大党委制

时间:2019-05-14 15:33: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区大党委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区大党委制》。

第一篇:社区大党委制

区域化党建与城市社区“大党委”制研讨会召开

会议开始首先由奎文区代表对自身的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创新做法进行了推介,全省各地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经验交流。针对奎文区的经验介绍,结合各自实情,全省各地区领导也就城市社区“大党委”制进行了讨论。济南市历下区委组织部、青岛市委组织部代表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省内其他地市作了书面交流。

近年来,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等各方面均取得了崭新的发展和显著的成就,通过不断推进思想理论教育、扩展党教阵地、推进社区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深化社区党员队伍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举措,切实提升了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成效,形成了强基固本促和谐、凝心聚力促发展的良好格局。

奎文区探索建立的社区“大党委”模式,按照 6000户左右规模、10分钟服务半径,将全区所有村庄、社区、驻区单位调整为 42 个“网格”,在“网格”内建立社区“大党委”。在保留各自党组织的基础上,又在“网格”内参与共建成立社区大党委。在社区大党委下,根据党员爱好特长、从业性质等,灵活组建交流提升型、便民服务型、维护稳定型等突出特点型党支部;按“地域相邻、行业相近、业态集聚”原则,探索建立新经济社会组织模式;按“楼区建支部、楼栋建小组、门洞建活动点”方式,成立党员活动点组织网络,实现党组织设置纵到底、横到边。目前,奎文区成立社区大党委“42个”,实现了100%全覆盖,已建立功能型党支部133个、楼宇楼栋党支部186个。通过社区大党委的服务平台,基本满足不同社区成员的各类需求,使社区成员在养老、购物、健身、医疗、救助等八个方面的事情不出社区即可办理。

奎文区的社区“大党委”模式,实行党员“双诺双述双评”,创新建立了“1+3”组织模式,“四站两岗一家”管理方式等一些列创新举措。党员“双诺双述双评”,即每年初,社区党委与驻区单位签订双向服务承诺书,推行契约式管理,促进社区资源社会化共享。“1+3”模式,即在“社区大党委”领导下,建立健全了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委员会和社区监督委员会,形成了社区党委行使领导权、社区成员代表大会行使决策权、社区委员会行使执行权、社区监督委员会行使监督评判权,社区内各单位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参与、条块结合、优势互补、相互配合的社区工作机制。“四站两岗一家”管理方式,即在社区服务中心建立党员之家,在党员之家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站、在职党员管理站、直管党员活动站、党员志愿者工作站和党员谈心岗、党员先锋岗。通过分类管理,有效的调动了各类党员的工作积极性。

建立社区“大党委”制 推进城市社会管理创新

社区是社会建设和管理的起始点与城市基层社会的重要组织形式,社区建设,党建先行。奎文区是潍坊市的中心区,辖8个街道办事处、100个社区,人口44.3万,共有基层党组织

731个,党员14364名,是全市的金融服务、商贸商务、总部聚集和时尚休闲中心。近年来,奎文区主动适应城市化加快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推进基层社会管理的新模式,建立推行社区“大党委”制,通过完善运行机制、凝聚各方力量、统筹各类资源、深化管理服务,初步构建起了“体制理顺、管理有序、资源融合、服务一体”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有效提升了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水平。

一、背景与动因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奎文区和许多城市中心区一样,社区组织结构、人员结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和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是政府公共服务不均衡“管不全”。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奎文区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大量行政村变成城中村和近郊村,大量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并且随着单位社会职能下放、住房制度改革等因素,职工由原来从单位得到的服务全部转向社区,大量新经济社会组织也融入城市社区,形成了一定区域内农村、城市社区、各类经济社会组织交错“杂居”的状态。而政府公共服务资源大多集中在城市社区,广大农村普遍处于一种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状态,公共服务不同程度地存在“缺位”和“短腿”,城乡一元结构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这对社区管理服务功能提出了新要求。二是管理运行体制不理顺“管不着”。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区党员构成和组织类型日趋多样,社区与驻区单位联系日趋紧密。然而党的领导体系垂直管理模式和条块分割下的属地管理体制,一直是基层党建工作难以突破的瓶颈。存在社区与驻区单位在党的组织互不隶属、行政上互不关联、管理上条块分割的现状。虽然建立了“社区党建联席会议”等协调议事机构,但由于这些机构比较松散,工作推进缺乏抓手,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格局难以形成。三是社区服务资源不充足“管不了”。随着各类社会人大量涌入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社会管理功能和服务职能逐步转入社区,而社区服务资源短缺、服务能力相对不足,“小马拉大车”、“想管却管不了”的问题一度比较突出。同时,驻区单位共建意识不强,大企业、市属以上单位协调难,拥有的大量服务设施和资源得不到利用和整合,这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有效解决各类社区居民服务需求多样化的问题。四是党员参与意识不到位“不好管”。“单位体制”的长期运行,强化了许多人的单位归属感,只承认自己是“单位人”,只接受单位的管理,而没有意识到自己同时还是“社会人”,还是自己所属社区的一员。党员参与意识参差不齐,社区直管党员参与意识较高,多数居住在社区的在职党员、社区单位党员、新经济社会组织党员社区意识不强、社区共建意识比较淡薄。一些流动党员更是游离于组织之外,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不愿暴露党员身份,迫于工作和生活压力,存在“一心一意去挣钱”的心态。

二、主要做法

(一)优化组织设置。按照服务半径不超过1公里,以街、路、巷、河为界,将全区调整划分为51个社区网格,在每个社区网格内分别成立社区“大党委”,将辖区内的社区党组织、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驻区单位党组织全部纳入统一管理。在社区“大党委”下实行“点、线、面”相结合的组织设置模式,根据党员爱好特长、志愿服务内容等,组建各类“功能型”党支部。同时,依托市场、楼宇等,按照“X+1”模式建立党支部(总支)。目前,全区已建立“功能型”党支部133个,楼宇楼栋党支部186个。

(二)明确职能定位。通过“四推一(直)选”或公推直选,即由居民代表、直管党员、在职党员、驻社区单位和新经济社会组织中的党员,从所有社区党员中推选产生党委班子候选人,然后召开社区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社区“大党委”班子。社区“大党委”的主要职责是审议决定社区党建重大事项,决定社区建设与管理重大问题,领导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团结、组织、发动党员群众积极投身社区建设以及对社区各类成员进行服务、管理、协调和监督。其中,社区“大党委”对辖区内居委会、新经济社会组织及无上级主管单位的企业党组织实行直接管理;对上属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企业党组织实行双重管理,不干涉其党建工作和职能业务。

(三)完善运行机制。一是建立“1+3”组织模式。即在社区“大党委”领导下,建立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委员会和社区监督委员会。对涉及居民群众、驻区单位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社区党委受理后,均提交给社区成员代表大会,采取票决的形式进行决策。对形成的决策,由社区委员会负责执行。二是实行“双诺双述双评”。每年初,社区与驻区单位明确双向需求,相互作出共建承诺,签订双向服务承诺书,年底组织召开“双述双评”会议,双方分别述职、双向打分评议,驻区单位的评价结果由街道党工委抄报其上级党组织,社区党委的评价结果作为街道党工委考核社区的重要内容。三是建立社区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社区党代表大会实施年会制,每年召开一次会议,由社区党委向大会作工作报告,征求党代表意见建议。社区党代表实施任期制,每届任期3年。建立党代表视察制度,定期不定期组织党代表就社区党建、文化、平安、文明等进行视察,调动各方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

(四)健全保障机制。一是保障“有人管事”。通过选、考、转、挂、聘等方式,选拔社区干部,优化社区干部队伍结构。先后招考20名社区工作者、15名高校毕业生进社区,90多名街道机关干部转到社区前台工作,6名社区党委书记挂任街道副职或担任副科级干部,面向社会招聘了50名法律等专业技术人员和371名社区民情巡访员。建立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定期增长机制,在去年普涨300元的基础上,今年工资普调500元,社区书记全部按照事业单位人员标准缴纳保险,不断提高社区工作岗位的吸引力。二是保障“有钱办事”。按照每户20元的标准拨付办公经费,每年从区管党费、干部教育培训经费中列支50万元党建工作专项经费,按每名党员100元的标准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拨付党建经费。区财政每年还拿出200万元资金,通过以奖代补政策,支持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建设。按照“费随事转”原则,各部门进入社区开展工作时一并解决相应经费,确保了社区党建工作有序进行。三是保障“有场所议事”。采取旧址改建、开发助建、村改带建、单位合建、无偿捐建等方式,在每个大社区网格内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四是建立协调考核机制。区里成立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街道层面建立“街道党建联席会”,定期对社区党建工作进行研究调度。同时,将社区“大党委”建设纳入街道党工委书记履行基层党建述职重要内容,实行重点调度,重点考核。

(五)搭建服务平台。一是建设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在每个网格内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全部剥离到社区服务中心,设立计生、劳动等前台窗口,实行“一站式”服务。加强集服务热线、短信平台和12343“民生万事通”于一体的社区信息平台建设,普及推广社区“一键通”呼叫服务系统,实现就医、托幼、养老、购物、休闲、健身、救助、调解“八个不出社区”目标。目前,全区51个社区服务中心均达到600平米以上,其中1000平米以上达到24个。二是建立“四站两岗一家”。在社区服务中心建立社区党员之家(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社区党校),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站、在职党员管理站、直管党员活动站、党员志愿者(党员义工)工作站,加强对党员的分类教育管理。同时,建立“党员谈心岗”、“党员先锋岗”,积极开展党员谈心和争创“党员先锋岗”活动。三是建立“党员(社区)服务联盟”。将辖区内的党员志愿(义工)队伍、青年志愿队伍、顾问团等各类志愿服务队伍纳入服务联

盟统一管理,并在“党员(社区)服务联盟”及各类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上建立党组织,积极组织志愿者开展为民服务活动,不断激发广大党员参与社区服务的动力。

三、初步成效

(一)实现了区域范围内党组织管理全覆盖,夯实了党在城市社区的执政基础。建立社区“大党委”,突破了原党组织隶属关系,将辖区内100个居委会、544家驻区单位党组织全部纳入社区“大党委”统一管理范围,特别是将106名优秀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选入社区“大党委”班子,使社区“大党委”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有效解决了以前管理体制不理顺的问题,提升了社区党组织横向协调、纵向领导的权威性,实现了基层党建由垂直管理向区域整合的转变,形成了统筹党建一起抓,统筹工作一起推的区域化城市社区党建新格局,构建起了无缝隙、全覆盖、整齐划一的社区管理体系。

(二)有效整合了社区各类服务资源,提升了社区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党委”模式使辖区内的党建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经济资源都得到了有效的整合和利用,实现了高度共享,社区的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每个社区网格内都建立起1处社区服务中心,积极开展政府公共服务以及社会化服务,政府职能得到最大化前移,社会化服务得到有效拓展。通过在党员(社区)服务联盟及各类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上建立党组织,并将其纳入社区“大党委”统一服务管理,充分发挥了服务的集聚效应。目前,已建立“党员服务联盟”51个,吸纳各类服务队伍300余支。同时,以社区“大党委”组织体系建立为契机,深入推进了城中村拆迁改造、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和村改居等综合配套改革,建立群众工作组织体系,实施“民情巡访”工程,开展“领导干部社区群众日”活动,大力推动干部下访群众制度化,实现了群众工作无缝隙链接、全方位覆盖。

(三)充分发挥了各类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增强了各类组织和党员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实行双向服务承诺,建立评先树优、干部选拔任用征求社区“大党委”意见和“双述双评”机制,实施社区内各类党员属地化管理等,社区各类组织的资源优势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同时也赢得了驻区单位和居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使社区各类成员的社区认同感、归属感显著增强,各村、居、驻区单位等配合社区工作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变“漠不关心不愿做”为“热情参与抢着做”,变“碍于情面帮着做”为“树立形象主动做”,变“个别参加”为“广泛参与”,变“形式单一”为“丰富多彩”,真正将社区营造成了一个各方利益共同体,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明显增强。原北苑街道则尔庄村主动拿出200万元为社区建了服务中心,华安集团无偿为梨园街道樱园社区提供了120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东关街道苇湾社区47名在职党员主动加入了党员义工队,60余名“隐性”党员主动亮明了身份。

四、思考与启示

(一)理顺管理体制是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确保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推进基层社会管理的基础。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科学设置党组织,构建体制理顺、管理有序、运行顺畅的组织体系,是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确保基层党组织作用充分发挥的组织基础。工作中,要敢于打破传统体制束缚,积极创新组织设置,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城市基层党建和社会管理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动员各方力量,提高横向协调和纵向领导的权威性,不断健全完善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自治、社区决策、社区监督工作体系。

(二)发挥党员作用是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确保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推进基层社会管理的关键。广大党员是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主体。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如何,对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活动载体、活泼新颖的活动形式,吸引广大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让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增强党员参与意识、奉献意识。必须不断探索完善加强各类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模式,积极推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先锋岗等有效做法,不断健全完善党员激励、考核、监督机制,积极引导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

(三)提升服务水平,是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确保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推进基层社会管理的前提。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社区是人民群众生活的家园,社区党组织是联系和服务居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确保基层党组织作用充分发挥,必须始终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服务群众,必须要把为居民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只有不断整合服务资源,拓展服务空间,优化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能力,才能为居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才能把广大居民群众紧紧团结凝聚在党组织的周围,夯实党在城市基层建设中的群众基础,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

第二篇:《关于健全党委制》

《关于健全党委制》

1,毛泽东《关于健全党委制》一文的写作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1948年9月20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qicaol《关于健全党委制》的决定,这是基于全国形势的变化和人民解放战争的需要而作出的。

人民解放军转入全面进攻以后,原来各分散的许多解放区联成一片,许多城市获得解放或即将解放,人民解放军和人民革命战争的正规性程度大为提高。为了适应革命胜利发展的需要,中共中央及时地强调提出加强党的组织性和纪律性的问题。

坚持党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的四项原则和组织原则。过去,由于长期处于被敌人分割的农村游击战争环境之下,中共中央曾经允许各地地方党的和军事的领导机关保持相对的自治权,从而极大地发挥了各地方的党组织和军队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在同时,也产生了某些无纪律状态和无政府状态,地方主义和游击主义。例如,有些地方的负责人,对于中共中央的路线和政策不细心研究,不认真执行,擅自处理某些带政策性、原则性的问题,事前既不请示,时候又不报告,意志某些行动和宣传直接违反中共中央和上级的决定,造成错误,而且不能迅速纠正。还有一些有意向党闹独立性的人,故意歪曲中共中央的指示,该表中共中央政策的性质,以便在工作中发展其个人的或少数人的意志。这些无纪律状态或无政府状态,以及各自为政和各行其是的地方主义和经验主义,给革命事业造成了许多损失。对此,必须坚决加以克服。同时,为了便于集中力量进行全国规模的革命战争的着手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各种新的建设,全党全军必须在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级你不统一起来,将一切可能和必须集中的权力集中于中共中央和中央代表机关,而适当地缩小个地方党组织和军事领导机关的自治权,这也就不能不着重反对在工作中存在的而某些无纪律和无政府状态。

为了加强党组织组织性饿纪律性,反对某些武装纪律和无政府倾向,中共中央连续发出了一系列建立和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的指示和决议。之粗,为了及时反映情况,使中央有可能在事先或事后帮助各地不犯或少犯错误,争取革命战争更加伟大的生理期间,全党各级领导机关,必须改正对上级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汇报的不良习惯。个中央局和分局,有书记负责,每两个月向中央和中央主席做一次综合汇报。各野战军首长和军区首长,每两个月要做一次政策性的综合汇报和请示。强调必须坚决地克服许多地方存在着的某些无纪律状态和无政府状态,即擅自修改中央的或上级党委的政策和策略,执行他们自以为是的违背统一意志和统一纪律的极端有害的政策和策略;在工作繁忙的借口下,采取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汇报的错误态度,将自己管理的地方,看成好像一个独立国等。毛泽东提出,各地要加强上下级之间的互相联系,以便掌握运动的动态,随时互通情报,交流经验,及时纠正错误,发扬成绩。不要等候几个月。或半年,甚至更长时间,下面才向上面做总结性报告,上面才向下面作一般性指示。这种报告和指示,往往过时,失去作用,或者减少了作用。犯错误的已经犯过。来不及纠正,损失太大。全党迫切需要的,是不失时机的、生动的、具体的报告和指示。

毛泽东《关于健全党委制》和一系列关于加强党的组织性、纪律性的指示,总结了党的历史经验,加强了全党全军的纪律性,加强了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促进了党的空前统一,使党更加坚强,更具有战斗力,从而为党夺取全国政权创造了基本前提。

第三篇:大工委和大党委制

柿铺街道党工委关于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的

实 施 意 见

为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加强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发挥街道党工委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充分整合辖区内各类党的建设资源,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经街道党工委研究决定,提出区域化党建工作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提升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水平,按照“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原则,创新党组织设置,整合党建资源,不断增强完善街道、社区党组织在区域内各项事务中的领导、统筹、协调功能,全力构建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辖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为实现“现代服务业明星街、新型工业名牌街、城乡一体化示范街”——“三街”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总体目标

坚持“横向并联、纵向贯通、覆盖全面”的原则,探索建立和健全“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领导体制,着力打造大格局、大协调、大服务、大保障的网络化街道社区党建共同体,有效带动区域内各类基层党组织积极参与区域党建、经济、社会等事务,加强辖区社会管理,拓宽为民服务渠道。坚持从群众和辖区单位实际需要出发,创新工作载体,广泛开展多层次的双向服务,实现党的组织、活动和影响在区域内全覆盖,合力促进辖 区的繁荣和谐。

三、主要措施

以党组织在街道、社区范围内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动态延伸、全面覆盖为目标,按照“有利于开展党的工作,有利于实现资源整合,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工作机制和活动方式。

(一)建立健全区域联建组织体系

1、成立街道大工委。推行街道大工委“1+3”模式,街道大工委按“区委包点领导+街道党工委成员+辖区单位党组织聘任委员”的模式设置。街道大工委“第一书记”由区委包点领导担任,书记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兼任,副书记由办事处主任和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兼任,委员由街道党工委委员和辖区内规模较大、党员较多的单位党组织书记兼任。

街道大工委的主要职责:贯彻落实街道党工委的重大决策部署,组织委员讨论和决定街道建设与管理、发展与改革、社区居民自治、“城中村”改造、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全面领导和统筹协调区域范围内的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党建工作;指导社区大党委、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协调解决社区大党委、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召开联系协调会议,开展相关问题的讨论、协商、评议活动,并通过研究提出具体意见和实施办法。

2、成立社区大党委。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实行“专职委员+兼职委员”的“社区大党委制”,以社区党组织成员为主体,把辖区内有影响、作用发挥好的单位党组织负责人融入社区大党 2 委,发挥辖区单位优势,统筹开展区域内各项工作,实现“大事共议、急事共商、要事共决、实事共办”。街道党工委包点班子成员兼任社区大党委“第一书记”,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大党委书记,部分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大党委兼职委员。

社区大党委的主要职责:研究和协调大型活动、公共服务、和谐社区建设等重大事务,明确街道党工委、事业单位与辖区企业党组织的共建职责。定期不定期召开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通报社区工作和共建成果,征询辖区单位党组织的意见建议,协商解决社会管理、社区建设、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围绕服务城市管理和加强社区建设开展“党建工作联抓、公益事业联办、社会治安联防、文体活动联谊、社区环境联保”的“五联”活动,合力创建“三型三化”新社区;积极开展党组织结对帮扶、党员设岗定责、环境卫生整治等一系列共建活动,全面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3、成立联合党组织。对辖区内条件成熟的社区、机关事业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单独建立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党的建设事业。对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先行组建群团组织,派驻党建指导员、联系员;也可以根据行业特点、服务形式、社会功能等,按照就近、方便、灵活原则,采取联合建、挂靠建等多种方式建立联合党组织,使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努力达到全覆盖。

(二)建立健全区域联动工作机制

1、健全良性互动的工作运行机制。推行协调议事制度,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协调议事会议由书记召集并主持,根据议 3 题内容确定出席委员。实行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协调会议,遇到重要情况可另行召开,共同探讨公益性事务,共同制定目标性规划,共同协调区域间利益,使不同单位党组织作用在区域党建平台上得到有效体现,增强组织凝聚力。

2、健全资源整合的基础保障机制。以区域化党建为纽带,整合成员单位资源优势,通过与成员单位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书》,明确各方的权力与义务以及合作的目标任务。街道大工委要主动搞好服务,加强与辖区单位党组织的联系,并通过形式多样共建活动,实现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在“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中,不断完善资源联享、活动联办制度,进一步创新党建活动裁体,深入开展一系列创先争优活动,使基层组织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3、健全目标明晰的评议考核机制。按照“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标准和区域化党建工作要求,制定实施社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量化、细化、个性化目标考核,对成员单位党组织区域化党建工作进行综合考评,对党员干部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评优评先、兑现奖惩的主要依据,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争做先进和党员勇当先锋的动力。年终街道党工委开展先进典型评选活动,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同时查找并总结工作中存在问题,进而安排部署下的区域化党建工作。

(三)建立健全全员参与的活动方式

1、争创星级支部。结合基层党组织的分类定级工作,在全街基层党组织中开展以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为内容的“堡垒星”、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为内容的“实力星”、以改善社区事务管理为内容的“民主星”、以增强为民服务能力为内容的“民心星”和以提高创新意识为内容的“创新星”的“五星”党组织创建活动,建立以“目标管理、考核监督、奖惩兑现”为核心内容的规范化星级党组织管理机制,进一步增强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服务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2、争做“五好”优秀党员。依托街道、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志愿者服务”等活动,根据居民群众需求和社会服务需要,设置方针政策宣传岗、党建工作岗、治安维护岗等社会公益岗位供广大党员自愿认岗,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鼓励引导广大党员在区域性事务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励动员广大党员争做“五好”优秀党员。进一步完善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制度,组织区域内各类单位党员广泛开展“双进双促”承诺办实事等活动,不断激发党员的活力。推行党员定诺、示诺、践诺、评诺机制,并建立在职党员表现情况反馈制度和活动情况定期通报制度,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将在职党员进社区的表现纳入年终民主评议党员内容进行考核。

3、争当发展先锋。把推进“三街”建设作为第一要务,全面开展“创业我先行,发展当先锋”特色党建活动,以街道党工委为主导,社区党组织牵头,辖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参与的形式,围绕“基层组织创事业、服务大局发展,企业团体创产业、助推 集体发展,党员群众创家业、促进全民发展”主要内容,号召全街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学赶创业典型、勇当创业先锋、争做创业表率”,进一步引导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促进和谐的实践中创业建功。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建章立制(2012年4月),“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机构正式建立并开始运作,初步建立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形成覆盖区域内各类党组织的组织、工作网络。

第二阶段:全面推进(2012年5月—7月),区域化党建工作制度、运行机制不断完善,“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机构发挥作用明显,区域各类党组织共建合力增强。

第三阶段:深化提升(2012年7月后),进一步完善“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体制,运行规范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结合基层党建研究工作,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高效运转。

五、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确保实效。把区域化党建工作作为贯彻落实区党代会精神、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街道成立以党工委书记为主要责任人的区域化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街道区域化党建工作总体规划、组织实施和督查指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刘传合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街道组织办负责组织协调,科学制定规划,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各阶段工作落到实处。

2、打牢基础,统筹推进。街道、各社区党组织要主动深入辖区单位,加强走访、联络和沟通,摸清辖区内各类单位党组织、党员的基本情况,建立资源库,第一时间掌握信息、了解需求,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做牢基础工作。要统筹安排好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与街道“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与街道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做到相互促进。

3、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树立典型,加大舆论引导和宣传力度,利用《柿铺工作》、《襄阳日报》、《襄阳晚报》等媒介,及时推广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成果,营造全社会普遍关注、共同参与区域化党建的氛围。同时,将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宣传教育作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促进党员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顺利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中共樊城区委柿铺街道工作委员会

2012年4月10日

第四篇:山东潍坊奎文区创新社会管理构建社区大党委制

八个创新构建“大党委”制

加强社区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核心是党对社区的领导体制创新。在这方面,中共山东潍坊市奎文区委首先构建社区“大党委”,在“大党委”制的框架下,着力推进八个方面的工作创新:

构建社区“大党委”,创新基层社会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奎文区是潍坊市的中心城区,总人口38万。区内原有59个村、43个居委会、544家驻区单位。按照城市化的发展要求,区委将其进行科学的“网络化”定位,定格为42个基层社会单元,统一设置为42个城市社区,对原村、居党组织进行改革创新,每个社区组建一个社区“大党委”,作为新型社区的领导核心,实现了基层社会领导体制创新。在区委和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社区“大党委”对原村、居委会体制实施稳步改革,统一建立42个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居民委员会行使执行权、社区监督委员会行使监督评判权。

领导和推进全新的社区服务,不断满足社区所有成员的服务需求。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因此其核心是服务。奎文区调动社区内的所有力量和资源,积极参与社区服务;经过调整与融合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在社区服务中,确立了“八个不出社区”的服务体系目标,通过不断创新服务载体,为社区全体成员提供优质的基本公共服务、社会化服务、信息化服务和群众诉求服务等,并不断拓展社区服务内容和拓宽服务领域。这些全新的服务,日益赢得民心。

大力发展社区文化,全面提升社区所有成员的文明素质和城市基层社会的文明程度。奎文区的社区文化富有自己的特色:一是按照“健康、和谐、开放、包容”的社区理念,创造性地提出“孝为先、和为贵、诚为本、法为上”的社区主题文化命题,普遍推进社区主题文化建设。二是打造社区居民的和谐邻里文化,通过“邻里节”活动,打造和谐邻里文化。三是依托红色节日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依托传统节日推进社区文化创新,依托周末休息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四是努力推进社区信息文化建设。

实施社区党建工作“集群化”创新,日益增强党员与社区群众的创造力。全区的42个社区建设和社会管理如何创新,奎文区委的探索是实施社区党建“项目制”建设,让社区党委都展开项目论证与申报,用党建“项目制”建设推进社区建设与社会管理“集群化”创新。实施的初步结果是“民生服务”、“和谐创建”展示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推进社区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社会管理创新,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要有一个基本标准,追求标准化建设;二是在贯彻标准中,不断实现创新。奎文的做法是,通过党建“项目制”建设推进社区建设与社会管理“集群化”创新;通过追求与推进社区“标准化”建设,加强社会管理,全面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奎文区委和社区党委主要在社区服务和基本服务设施建设、社区党的群众工作、社区党组织建设和社区民主管理四大方面,追求标准化建设,通过社区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了社会管理水平。

加快城中村、城郊村改造,实现无震荡的“村变社区”。奎文区先是确立城中村、城郊村嬗变为社区的“四步走”战略;其后是按照“网格化”对城中村、城郊村进行定位;三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中村、城郊村改造,稳步推进村级服务向社区服务转变,稳步推进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最后是“村改居”,实现无震动的“城中村”消失。奎文区的无震

动的“城中村”消失,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创举。

对“两新”组织的党组织实施“网链式”管理,不断增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管理和服务员工的社会责任。奎文区创新“条块结合、三级管理”方式,构建起“链条为主、网络兜底”的新模式,强化党员队伍建设。通过党的建设,使“两新”组织在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中健康发展。

实施党员与群众属地化管理,开辟党员与群众管理的新篇章。奎文区委和社区党委对社区内的所有党员和所有成员实施属地化管理和服务。在实践中,探索在职党员双重管理,充分发挥在职党员的服务作用;探索驻区单位党员管理属地化,推动驻区单位党组织和行政、经济组织支持社区建设;探索流动党员与进城就业人员的属地化管理,为他(她)们提供统一标准的社区服务。

“大党委”制是对创新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有益探索

奎文区的社区“大党委”制,是对创新党的基层领导体制的有益探索。它有利于解决党对城市基层社会领导体制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即党的领导体制不够顺畅,社区党组织横向协调和纵向领导的“权威性”较小的问题。通过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理顺社区各类管理与服务主体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政府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实现了中心城区一元化管理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在组织管理方面,通过社区“大党委”制的组织管理模式,将辖区内的社区党组织、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驻区单位党组织,全部纳入统一服务管理。同时,奎文区委建立的社区“大党委”制,也是对创新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有益探索,它改变了传统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必将对我国城市社会的发展起到重大的作用。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课题组在深入潍坊市奎文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撰写了《社区“大党委”制与城市社会管理创新——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推进城市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探索》一书,对奎文区建立社区“大党委”制的做法和经验作了全面介绍和一定的理论升华。其中的“社区‘大党委’体制、提供全新的社区服务、社区党建‘集群化’创新、推进社区标准化建设、实现无震荡的‘村变社区’”等几个问题,可以说是开创性的时代探索,需要给予进一步的研究,需要在新时期的社会管理创新中给予学术探讨和争鸣。

值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这一课题研究的出版,也是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38万人民向党的生日的一个献礼。

第五篇:“党委制”的内涵和实践要求

“党委制”的内涵和实践要求

《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第八条规定: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是党对军队领导的根本制度。简称“党委制”。这一制度从提出到完善有一个发展过程。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标志着我军的诞生,为了加强党对起义部队的领导,在前敌委员会的领导下,确定军设军党委,师设师党委,团设支部,从中可以看出,在这个时候我军的党委制就已经提出来了,只是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个制度还是秘密的。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部队进行三湾改编,确定在营以上各级建立党委,把支部建在连上,这就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组织体系,确立了党对军队领导的根本制度。著名的古田会议肯定了党委是部队的领导核心,强调党委必须在军队中成为“领导中枢”,并且规定部队的一切工作在党委讨论和决定之后,再经过群众去执行。从而为我军的党委制奠定了基础。1942年9月1日,《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组织关系的决定》规定:“军内大事、军事政策、军事行动等大的方针,需要交党委讨论,但具体行动由司令员、政治委员决定之”,这个规定既强调了集体领导,又提出了军政首长分工负责。1953年,毛泽东同志把党委制和军政双首长制相结合的领导制度,概括为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从此,在党的文件和军队政治工作条例中,都把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作为党对军队领导的根本制度加于固定。

党委制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有三个方面,一是党委的统一领导,二是党委的集体领导,三是首长分工负责。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的整体,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分三个问题来讲解。

一、党委的统一领导

(一)正确理解党委的统一领导

所谓党委的统一领导,主要是指党委的职权而言的,即党委对所属部队的一切组织、一切部门、一切人员、一切工作实行统一领导,部队的一切重大问题,除紧急情况下由首长临机处置外,都必须由党委做出决定。党委的统一领导,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从领导范围上看,它有三个规定性。一是单一性,实行统一领导的只能是党委,不允许其它任何组织有这种领导权。二是整体性,部队的各类人员,包括本级最高行政首长与司、政、后、装机关,都必须置于党委统一领导之下,不能和党委并列,更不能凌驾于党委之上。三是一致性,对部队重大问题的讨论,在会议上允许有不同意见的争论,党委一旦形成决议,必须坚决执行,做到行动一致,不能各行其是。

2、从领导的内容上看,统一领导指的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政治领导主要是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的领导。思想领导主要是开展思想工作和宣传教育。组织领导主要是建立健全党在军队中的各级组织和政治机关。搞好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落实各项法规制度。

3、从领导全党途径上看,主要是能过坚强有力的思想工作和严密审慎的组织工作来实现。

从以上讲的内容可以看出,实行党委的统一领导,决不意味着党委包揽一切,党委必须领导行政首长、机关和其它组织,但不能代替他们的工作,党委必须统一领导部队的各项工作,但不能包办一切。

(二)区分重要问题与非重要问题的界限

党委的统一领导是指对一切重大问题的统一领导,实施好统一领导,必须区分在部队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和非重要问题。这样才不至于大事小事一把抓,才能把党委的职权与首长的职权区别开来。因为党委的职权是讨论决定部队的重要问题,首长的职权是贯彻执行党委的决议。

所谓重要问题,一般是指带有政策性、全局性、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政治工作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需要党委讨论的问题有八项:

1、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宪法、法律,军队的法律、规章,上级党的委员会的决议和上级首长、领导机关的命令、指示的贯彻执行。

2、部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学习。

3、党组织建设、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共青团建设的重大问题。

4、部队作战、训练和建设的方针原则,和阶段性工作计划,完成重大任务的要求和措施。

5、领导班子的调整配备、干部的考核、选拔、培养、任免调配、奖惩、军衔和职级的调整。

6、本级党的代表大会和党的委员会决议的贯彻执行情况,向上级党的委员会的请示报告,向本级代表大会的报告。

7、财务预算、决算以及重大经费开支。

8、其它必须由党的委员会讨论和决定的问题。

所谓非重要问题,一般是指行政首长职权范围内可以处理,不需要提交党委讨论的事,也就是通常讲的行政事务。

在实际工作中要把好两关:一是把好行政事务不进党的会议关;二是把住党委只揽决定权,不揽实施权的关。党委对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具体实施办法由首长机关确定。

例一:某师在召开常委会前,接到司、政、后、装机关提交常委会讨论六项提案:

1、全师进行一次军容风纪整顿。

2、检查一个团的武器装备情况。

3、党委进行党风整顿。

4、对连队普遍进行财经纪律检查。

5、审批两名营职干部的请假报告。

6、讨论选配一名副团长人选。请大家分析这六项提案,哪些属于重要问题,应提交常委会讨论,哪些属于非重要问题,由行政首长和机关按照职权处理。

这个师的正副书记接到这六个提案,分别作了处理:军容风纪整顿、武器装备检查、两名营职干部的请假报告属于行政事务,由首长办公会决定,由司、政、后机关具体承办。对连队进行财经纪律检查,属于党纪方面的工作,也属于行政事务,先由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讨论决定,然后由组织部门协助财务部门具体承办。党委进行党风整顿、选配一名副团长人选,属于重大问题,应由党委讨论决定。这样做,既缩短了会会议时间,又避免了党委包揽一切,六件事都落到了实处。

例二:某团党委会讨论与某县开展军民共建活动,作出六项决定:

1、开展军民共建活动的原则是,以地方领导为主,以发动群众自建为主,以做思想工作为主。

2、派出10名干部进共建点开展工作。

3、拨1000元作为开展军民共建活动的经费。

4、召开一次军民共建大会,由政委和一名代表发言。

5、给县里放一场电影。

6、三个月后出一期简报,总结经验,宣扬典型。你认为这个团常委会作出的六项决定有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做才对?

这里的1和2属于重大问题,应由党委会讨论决定,3、4、5、6、由首长机关按照职权分别处理。

例三:某师召开常委会,七名常委委员全部到会,讨论一名副团长的人选取问题,党委书记根据平时的考察情况,提出两名人选,一名是教导员李强,一名是组织科长赵虎,通过讨论三人同意李强,三人同意赵虎,还有一名常委委员因为调来时间不长,没有明确表态。你作为党委书记,根据什么原则正确处理这个情况?

这种情况应暂缓决定,下次再议。下次仍然是这种情况,可报请上级党委裁决。

例四:某团执行紧急任务,上级要求在五个小时内做好一切准备,三营教导员因病住院,上能要求尽快召开常委会,提出三营教导员人选,电报师政治部,当时只有正副书记在位,其它委员均外出,常委会开不进来。你认为根据什么原则来处理这一情况?

根据紧急情况下首长的临机处置权来处理。正副书记研究后上报,事后向党委报告。

区分重要问题和非重要问题,必须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者在一定的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有时会出现大事非大,小事非小的情况。比如:我们到上级机关去开会,对首长和机关的指示,以往一直作为大事来处理,其实,有的可以作大事来处理,有的可以通过行政职权来处理,类似这样的问题叫“大事非大”。有的事情看起来是小事,但在有的时候、有的单位必须当作大事来处理。比如,有个团,为了一个连队的杀猪问题一连开了三次常委会,事情是这样的,这个团的二连过春节杀了两头猪,由于干部多,加上临时来队家属多,还有一些干部离家比较近,结果两头猪的心、肚、腰子等都被干部拿走了,这个连队的战士对干部的做法有意见,向团党委控告干部侵占战士利益,团党委对二连的问题极为重视,他们认为,这件事从现象上看,属于行政事务,但它所引出的问题,却反映了部分干部的思想作风问题,必须当作思想建设的大事来抓,于是他们连续开了三次常委会。第一次常委会,对连队战士提出的问题作了分析,并就此事展开调查。第二次常委会,对调查情况进行研究,作出处理,并决定在全团范围内进行一次思想作风整顿。第三次常委会,总结整顿情况,表扬好的,批评差的,处理不像话的,从而促进了基层干部队伍建设。这就叫“小事非小”。

区分重要问题与非重要问题要把握四条原则界限:

1、属于中心工作还是行政事务。

2、属于方向性、政策性问题还是一般的技术性问题。

3、属于带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还是不具广泛影响的个别现象。

4、属于工作过程中的中心环节还是具体实施中的细节问题。

(三)建立和健全党的会议制度

有的党委包揽一切,还由于缺乏严格的会议制度,没有把党的会议与行政会议区别开来。习惯于用一揽子会议解决问题,这种做法削弱了党委的统一领导。建立和健全党的会议制度要注意三点;

1、要把党(常)委会与行政会(首长办公会议)区别开来。这两种会议是不同性质的会议。主要有五个不同:一是会议的性质不同;二是主持人的身份不同;三是参加会议的人员不同;四是讨论的内容不同;五是决定问题的原则和方式不同。所以这两种会议,从内容到与会人员都要严格分开,不能搞成两种名称,一套人马,一样内容,一样开法。

2、要正确处理常委会与全委会的关系。毛泽东指出,委员会又须分为常委会与全委会两种,不可混在一起。常委会与全委会在职权范围上是有区别的。全委会是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是党组织的最高领导机关。常委会是全委会选举产生的,在全委会闭会期间,行使全委会的职权。全委会要履行对常委会的领导、检查和督促的权力,常委会必须接受全委会的领导,定期向全委会报告工作,不能把两者的关系颠倒了。

3、要提高会议质量。健全党的会议制度,必须把每一次党的会议开好。毛泽东在《关于健全党委制》一文中指出:“必须注意每一次会议时间不可太长,会议的次数不可太频繁,不可沉溺于细小问题的讨论,以免妨碍工作”。有些党的会议开得不好,大都没有掌握好这三个不可。要提高会议质量,各级党委对每一次会议议题的确定一定要慎重,可开可不开的会议尽量不开,无准备或准备不充分的会议尽量推迟开,会议期间无论是谁提出临时动议,一般不列入本次会议的议程,可以作为下次会议的议题。

二、党委的集体领导

(一)什么是党委的集体领导 所谓党委的集体领导,是指党委执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而言的,即凡属重大问题都要由党的委员会或常务委员会民主讨论,集体作出决定,个人不得专断。

这种集体领导具有三个特征:第一、在组织方式上,集体领导机构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而不是上下级关系。第二、在权力行使上,集体领导机构的所有成员都无权单独决定重大问题,一切重要问题必须集体讨论并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定。第三、在责任问题上,集体领导机构所有成员共同对产生这一领导机构组织或会议负责。

(二)为什么要实行集体领导

1、实行集体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这是由党的领导的内容决定的;集体领导有许多优点。

例五:某团发生一起重大凶杀案,这个团四连代理副连长高志永,因想当连长的愿望没有实现,由悲观失望发展到行凶杀人,1987年上半年,高犯持冲锋枪打死连长、指导员、文书和团长。这起重大凶杀案,除高犯个人主义膨胀外,与这个团党委没有能坚持集体领导,团长个人搞家长制有直接关系。

1986年2月,这个团政委确定转业,未能及时配上,团长冯国良公开说,只要我在团一天,就是我说了算,党委开会,团长决定一切。1986年7月,这个团有4名战士考取大连陆军学院,冯不听其它常委的劝告,无故将录取通知书压了下来,为此师领导多次催促,都不起作用。部队整编,全团提拔20多名干部,其中冯的老乡就有8名,群众意见很大,这个团有个连长也是冯国良的老乡,本人要求调到机关,未经党委研究,也未报请上级批准就进了机关。高志永与团长都是四连出来的,就把自己升官希望寄托在团长一个人身上,曾几次找团长请求过,当升官的目的达不到时,就认为团长对他有成见,从而行凶报复。这个事件就是这个团不坚持党委集体领导原则造成的恶果。

2、集体领导是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主要形式。从1927年6月1日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改党章开始,我们党一直把民主集中制原则写进党章,特别是七大的党章对民主集中制作了具体规定:民主基础上的集中,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并提出了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纪律。贯彻民主集中制关键在于实行集体领导。因为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是通过集体领导来实现的,民主集中制在党的领导实践过程中的体现和完成是集体领导。民主集中制与集体领导是互相联系的统一体,如果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要坚持集体领导,要坚持集体领导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既加强集体领导,又使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得到贯彻落实。

3、实行集体领导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党的领导工作中的应用。党委对重大问题的讨论和决定,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这种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善于集中一班人的智慧,把各个委员的正确意见集中起来,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形成党委的决议。二是每个委员必须把个人的智慧同广大党员的智慧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每个委员的意见真正代表广大群众的利益和意志。从而使党委作出的决定更加科学和正确。

(三)如何实行党委的集体领导

正确实行集体领导必须处理好四个关系

1、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毛泽东指出,民主是对集中而言,自由是对纪律而言,这些都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矛盾着的侧面,它们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我们不应当片面地强调某一个侧面,而忽视另一个侧面,在人民内部,不可能没有自由,也不可能没有纪律,不可能没有民主,也不可能没有集中,这种民主和集中的统一,自由和纪律的统一,就是我们的民主集中制。由此可见,我们所讲的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离开民主讲集中,就会变成个人的独断专行,导致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同样,我们讲的民主,是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离开集中讲民主,就会出现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导致分散主义、极端民主化和无政府主义。因此民主和集中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在实际工作中要克服两种倾向:一是只讲集中,不讲民主搞家长制,个人说了算。有的正副书记不民主、怕民主、形式上的民主实际上的不民主,都会出现这种情况。二是借口民主,否定集中,搞极端民主化和个人主义。有的正副书记个人意见第一,唯我正确,对集体的决议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就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党委对重大问题的讨论,一定要充分发扬民主,在会上允许有不同意见的争论;要善于集中多数人的意见。如果对重大问题发生意见分歧,双方人数比较接近,通常情况下可以暂缓作出决定,下次再议。紧急情况下,属于政治工作方面的由政治委员决定,属于军事工作方面的,由军事主官决定,事后向党委报告。

2、正确处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少数服从多数是集体领导决定重大问题的重要原则。它是指党委讨论问题时,必须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定,以保证集体领导的实现。(应到会的半数以上)这里有三点需要注意:一是既要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又要防止假多数。有时书记民主作风不好,或者对党的政策不了解,或者搞人情交易,都会出现假多数。二是既要服从多数,又要尊重少数。因为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情况也是常有的。三是有不同意见可以保留,或向上级党组织,直至中央反映,但必须服从多数人通过的决议,不得在行动上有任何反对的表示。

3、正确处理书记与委员的关系。要正确处理书记与委员的关系,对书记来说必须确立三个观念:一是平等观念。明确在党内书记与委员的关系是平等关系,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决不能把行政职务带进党内,凌驾在委员之上。二是原则观念。作为书记要严格执行一人一票的权利,不能超越一票之权,书记一票被否决之后,应坚决服从大多数人通过的决议。三是民主观念。要尊重其它委员的民主权利,细心听取大家的意见。对委员来说也要做到三点:一是要关心全局,积极参加集体领导,站在关心党委建设的高度,敢于发表意见。二是要坚持党性原则,特别是讨论重大问题,对任何人提出的意见和主张,正确的就支持,投赞成票,错误的就不支持,投反对票,决不盲从,随声附和。三是要充分肯定书记在党委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支持书记开展工作。

4、正确处理坚持党内生活的原则性与增强团结的关系。一个党委的原则性强,团结就好,领导就坚强;原则性差,团结就不好,领导就软弱。增强党内生活的原则性,搞好党委内部的团结,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在讨论研究干部问题时,要特别强调坚持党性原则,防止感情用事。

二是在大家积极性都比较高的情况下,要增强全局观念,防止互相冲撞。

三是在工作有了成绩或出了问题时,要讲友谊,讲风格,不争功诿过。

四是在汇报班子成员情况时,要客观公正,防止以个人好恶论短长。

五是在听到闲言碎语时,要认真加于分析,防止偏听偏信。

只有增强了党内生活的原则性,才能使党委保持“一年好,二年强,三年更向上”,避免“一年好,二年差,三年闹分家”的局面。

三、首长分工负责

首长分工负责是党委制的重要内容,党委集体讨论形成决议后,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落实和实施,它是通过首长分工负责来实施的,没有首长去组织实施,决议就成了一纸空文。

(一)首长分工负责制的含义

所谓首长分工负责,是指军政两名主官的分工负责。即党的委员会或常务委员会作出决定后,由军政首长负责组织实施,属于军事工作方面的由军事主官组织实施,属于政治工作方面的由政治委员组织实施,副职协助正职进行工作。

但是在较长时间内,对首长分工负责的认识和做法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什么是首长含义认识来清,把同级领导干部都看成是部队首长,这样就把党委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误解为所有行政领导干部的分工,而不是两名主官的分工。二是以常委分工代替首长分工。有些单位指导部队的经常性工作直接由常委会向每个委员作固定分工,各常委委员的工作直接向常委汇报、请示,向常委负责,这种做法有三大问题:其一是各项行政工作都拿到常委会上讨论,由常委决定,造成党委包揽行政事务,影响党委集中精力抓大事。其二是由于常委干涉过多,妨碍首长和机关行使职权和作用的发挥。其三是容易模糊副职接受正职领导并向正职负责的观念。因此,实行常委分工,不利于党委领导和党委建设。

(二)委员会制与首长制相结合的原则

领导制度就决定事务的权利和承担的责任来分,可分为两种基本形式:委员会制和首长制,这两种制度优缺点都很明显。

委员会制,它是一切事务由委员共同讨论决定,其责任由委员会集体承担。优点是:能够发挥集体领导的作用,考虑问题比较周全,可以避免由于个人决定问题而出现的失误,就是出了问题,纠正起来也比较容易。缺点是:责任不明确,遇事不能作出果断处置,有时因意见分歧,往往使问题议而不决。

首长制,就是首长有最后的决定权,是一种加强首长权力和责任的领导制度。优点是:权力集中,责任明确,行动迅速,效率比较高。缺点是:个人的智慧和才华毕竟有限,考虑问题难免不周,如果主要决策人选择不当,有可能导致滥用职权。

我军实行的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比较好地集中了委员会制和首长制的优点,避免了两者的缺点,形成了党对军队领导的科学制度。当然,党对军队领导的根本制度,并不是委员会制与首长制的简单相加,而是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制度给党委和首长规定了四种关系:

1、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党委是部队统一领导和团结的核心,首长在党委领导下工作。

2、决策与实施的关系。重大问题的决策权归党委,实施权归首长。

3、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一方面,首长在党内是常委委员,要积极参加党委的集体领导。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首长的个人负责制,按照分工认真执行党委的决定。

4、党与行政的关系。党委和首长各有各的职权范围,各有各的作用,重大问题由党委决定,由首长组织实施;一般问题由首长处理,党委要保证首长行使职权,不要干预首长职权范围内的事情,首长要切实履行职责,防止把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事情推给党委。

(三)党委必须保证首长行使职权

党委作出决定之后,应该放手让首长按照分工组织实施,军政首长在不违背党委决定的前提下,有权决定职权范围内的事务,首长执行党委决定的情况,党委应该检查,凡是首长能够决定的事或行政会,机关部门能解决的问题,应该放手让他们去办,不要再摆到党委会上来。

军政首长要勇于负责。军政首长一般都是同级党委的正副书记,既要主持好党委的工作,组织对党委决定的实施,又要对部队的作战训练、政治工作、行政管理、后勤工作等全面负责。这样就必须把自己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向党委请示报告,同时也必须根据上级的批示和党委的决定积极地开展工作,特别是在现代战争条件下,行动突然,情况变化急剧,如果没有首长的坚决负责态度和强有力的指挥,就容易贻误战机,因此,政工条例规定:在紧急情况下,可由首长临机处置,事后向党委报告。

要开好首长办公会议。首长办公会议是保证首长行使职权的一个重要形式,它的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党委决议,协调部门之间的关系,由军政首长根据内容分别负责召开。

下载社区大党委制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区大党委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区

    社区(农村)警务室民警岗位职责 社区和农村警务室民警是公安派出所从事治安防范、管理和群众工作的主要办量,主要承担六项职责任务;即管理实有人口、收集情报信息、组织安全防范......

    社区

    社区“两委”干部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专题会,确保十九大精神在整个白云辖区开花结果、落地生根。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关键在行动,归根结底落实到一个“干”字上。街道......

    社区2011

    大青沟社区2011-2012年科普之冬(春)活动实施方案 为推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提高社区广大居民的科学素质,使科普更好的服务于民生,根据全旗2011-2012年“科普之冬(......

    社区

    社会服务与认识实习报告 实习地点:合肥市蜀山社区琥珀街道安农社区居委会 实习时间:2011年9月1日——2011年10月30日 实习目的:1.认真做好社居委的日常事务 2.通过在社区的实习......

    精品社区

    “精品社区”争创工作汇报材料 **街道**社区位于***东部,毗邻金坑河,社区办公室设在皇金海岸宾馆后侧一楼。辖区范围东***小学,西至***路,南起**大街,北接**大街,面积0.25平方公里......

    社区材料格式

    附件1材 料 格 式一、标题标题统一为“个人对照检查材料”,字体为“华文宋体”,二号字,加粗,行间距为30磅。标题下一行为写对照检查材料的时间,统一为“(2014年8月)”,三号字,中文字......

    社区材料

    1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更关系到我们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社区

    党支部(总支)会议制度 1、支部(总支)党员大会每三个月召开一次,主要任务是听取党支部(总支)的工作汇报,讨论、决定本支部(总支)的重大问题、传达贯彻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指示;选举新的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