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创新社会管理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共5篇)

时间:2019-05-14 15:17: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强创新社会管理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强创新社会管理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第一篇:加强创新社会管理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是全面把握国内外形势、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决策。总书记在开班式上作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了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指导思想、根本目的、基本任务、重点工作,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对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工作,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总书记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分别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奠基性、开创性工作,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制。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面对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深刻变革和快速发展,能够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充分证明我国社会管理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总体上是适应的。

同时也要看到,目前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还不少,特别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以及部分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在封闭半封闭环境和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全方位、根本性变化;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多元多样多变,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法治意识、监督意识不断增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愿望日益强烈,这些都给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深刻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第一责任,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任期考核的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好,推动社会管理取得长足进步,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切实转变社会管理理念

我们要进一步树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政治制度相适应,与开放、动态、信息化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社会管理理念,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第一,要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我们必须按照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同人民群众意愿和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充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各地区各部门要全面梳理社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符合、不适应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努力向服务型管理转变,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权益受到保障、心情更加舒畅,从而自觉接受管理、主动配合管理、积极参与管理。

第二,要树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现代社会管理既是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并依法对有关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调节的过程,也是社会自我服务并依据法律和道德进行自我规范和调节的过程。在社会管理中,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和成效,另一方面要不断增强社会自我管理能力。我们必须树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在发挥好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和政府主导作用的基础上,发挥好各种社会力量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自治、自律、他律、互律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保障社会安定有序的合力。上世纪90年代,中央就作出了对社会治安实行综合治理的战略决策。实践证明,这是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有效形式,我们要坚持和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第三,要树立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理念。在我们这样一个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的发展中大国,发生一些社会矛盾和问题是难以避免的。关键是要及时发现矛盾问题,弄清其产生的原因、发展的规律,从源头上主动解决问题、减少矛盾,把社会管理的关口前移,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有效性。许多社会矛盾是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也要靠改革发展去解决。特别要积极构建源头治理、动态协调、应急处置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的新机制,最大限度地使社会矛盾不积累、不激化。这不仅仅是社会管理部门的责任,也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共同责任。

第四,要树立统筹兼顾、协商协调的理念。当前,我们面临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大多属于利益诉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要求,正确反映和协调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阶段的利益诉求,兼顾好各方面群众的关切,既左顾右盼,又瞻前

顾后,促进社会动态平衡。同时,要学会更多地运用民主的方式、群众路线的方式、说服教育的方式,尽可能通过平等地沟通、协商、协调、引导等办法进行社会管理。

第五,要树立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的理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全党全国致力于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牢固树立依法管理的理念,加强社会管理领域立法、执法工作,使各项社会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坚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真正依法调整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查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树立依法办事、守法光荣的风尚,引导群众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强制性行为规范,对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坚决依法处理。同时,要综合运用经济调节、行政管理、道德约束、心理疏导、舆论引导等手段,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减少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特别是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很好地传承,使其在社会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动员组织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新途径新办法,真正把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和加强教育引导融入到社会管理中。要顺应社会信息化的新形势,把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手段,提升社会管理信息化水平。

二、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社会管理领域的一场改革。改革沿着什么方向、按照什么思路进行,事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成败。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来考虑,确保改革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我们党是执政党,有着广泛深厚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党组织覆盖全社会、延伸到最基层,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领导核心作用,这与一些国家政党的性质和作用有着本质区别。我们的国有企事业单位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支柱,其所有制性质与一些国家的行业协会组织也是不一样的。我们的工青妇等群众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覆盖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一些国家的非政府组织也不一样。我们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既担负着大量社会服务的职能,也担负着部分社会管理职能,与一些国家的自治组织性质也不一样。最重要的是,我们国家的这些组织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工作的。这些本质的不同,决定了我们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坚持党的领导,走自己的路。我们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制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发挥传统优势同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关系,绝不能全盘否定过去,推倒重来,另搞一套。

我们要树立世界眼光,在总结我国社会管理经验、借鉴国外社会管理有益成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进一步形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

党委领导,既要发挥好党委在社会管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又要组织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投身于直接服务群众的工作。各级党委要把领导社会管理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像经常分析经济形势那样,经常分析社会形势,科学制定社会管理政策措施,支持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引导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提高引领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特别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努力渗透到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把党的政治、组织优势转化为管理、服务优势,实现党的领导作用全覆盖。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社会管理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才能统筹好各种社会管理资源和力量,真正形成社会管理合力。

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是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的根本性、基础性环节。基层党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承担着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直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引导群众的重大责任。动员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直接去做群众工作,是团结群众、凝聚人心、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最有效的途径和办法。我们党拥有380万个基层党组织、7800多万名党员,处在群众工作的第一线。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要下定决心,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群众谋利益的战斗堡垒。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共产党员在直接服务群众中体现先进性,增强荣誉感、自豪感,发挥好在引领服务群众、反映群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把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组织起来,把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组织起来,把各方面社会工作者及志愿者组织起来,去做直接服务群众的工作,不断增强党的威信,提高党的凝聚力。

政府负责,主要是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努力使政府及各职能部门的管理更加协调有效。各级政府要按照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的要求,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强化社会管理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对于应该由政府负责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一定要做到人员到位、投入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只有把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好,才能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特别要科学界定各职能部门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职责任务,确保各职能部门形成运转协调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合力。同时,要通过完善法规政策、健全社会管理体系、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好社会组织、畅通公民参与渠道等,切实发挥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社会协同,主要是发挥好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的协同作用,形成党委和政府与社会力量互联、互补、互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网络。社会管理是对全社会的管理,也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管理。大量社会性、公益性、事务性的社会管理,如果统统由党委和政府来管,是管不了也管不好的,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协同、自治、自律、他律、互律作用。工青妇等群众组织要在党的领导下加强自身改革和建设,完善组织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职能,充分运用党委和政府赋予的工作资源和条件,做好直接服务群众的工作,发挥好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对于社会组织,要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纳入党委和政府主导的社会组织体系,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真正发挥好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重要作用。企业要形成兼顾国家、社会、股东、管理者、员工等各方面利益的平衡治理机制,处理好企业内部的劳动关系,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加强对员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改善用工环境,保持员工队伍基本稳定,真正承担起社会责任。在这方面,国有企业要发挥表率作用。事业单位要按照分类指导、分业推进、分级组织、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推动公益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益服务需求。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集自治功能、服务功能于一体,同时协助基层政府从事一些与群众利益相关的行政工作,这是我们的特色和优势。今后,要着力强化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充分发挥其在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积极作用。特别是随着基层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城乡社区越来越成为社会生活的支撑点、社会成员的聚集点、各种矛盾的交汇点,构建以城乡社区为重点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越来越成为当务之急。各地要建立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自治组织为主体、以政府部门派驻社区力量为依托、以物业管理机构和社区社会组织为补充、以社区信息综合管理平台为载体、驻社区单位和社区群团组织密切配合、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新型社区管理体系,真正把城乡社区打造成政府社会管理的平台、居民日常生活的依托、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各地区各部门要很好地研究一下,如何创新工作机制,健全党组织领导的社区居民自治制度,推进社区居民依法民主管理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服务,努力使居民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把居民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消化在社区;如何培育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志愿者有序有效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社区在管理“社会人”方面如何发挥好作用,努力使“社会人”变成“社区人”;如何建立健全社区信息综合管理平台,使社区管理服务达到全方位、无缝隙、全覆盖;如何进一步明确社区工作人员的身份、地位、待遇,稳定社区工作者队伍;如何破解城乡社区特别是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面临的难题,确保其有能力解决好面向基层广大群众的日常服务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好了,社区管理服务就会上一个大台阶。

公众参与,主要是动员组织群众依法理性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在我国,人民群众一直是广泛参与社会管理的。我们在实践中创造的群防群治模式、人民调解模式等都是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好经验。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期间,遍布城乡大街小巷的“红袖标”,就是群众广泛参与社会管理的生动实践。我们要认真总结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成功经验,努力形成社会管理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扩大基层民主,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深化政务公开、司法公开,拓宽群众参与渠道,健全群众参与机制,积极为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使广大群众不断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切实履行公民义务。

三、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把社会管理提高到新水平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管理的实践,同经济建设一样,也是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实践。面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新形势,面对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特征,我们必须进一步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积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制度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之路越走越宽广。

第一,在人口服务管理方面,要完善居民身份证制度。我们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的一个户口本、一个粮油证、一张介绍信的人口服务管理制度,主要是管户籍人、“单位人”的,而不是管实有人口、“社会人”的,现在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能够覆盖全部实有人口的动态管理体系。我们要从我国实际出发,修改居民身份证法,完善居民身份证使用、查验制度,以公安人口信息为基础,融合人口和计划生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住房和城乡建设、民政、教育、交通、工商、税务、统计等部门和金融系统的相关信息资源,建立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唯一代码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实现对所有人口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住、服务好。同时,要完善公民信息管理、使用的有关规定,依法保护公民信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第二,在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设管理方面,要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协商机制。企业劳动关系是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和工会组织要认真总结推广一些地方的成功经验,推动建立健全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经营管理者、工会、员工共同参与的员工工资集体(平等)协商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三方协调劳动关系的机制,建立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与员工利益共享机制,健全劳动关系预警和争议处理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第三,在社会组织发展管理方面,要建立分类发展、分类监管机制。为保障社会组织成为党委和政府进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补充,必须坚持一手积极引导发展、一手严格依法管理,建立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管理体制。特别要建立社会组织负责人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完善年度检查制度,健全查处、退出机制,逐步形成信息共享、工作协调的管理机制,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同时,要适应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需要,依法加强对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活动的管理和服务,既保护正当交往合作,又依法查处违法违规活动,充分发挥其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第四,在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建设管理方面,要建立综合管理格局。要以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为目的,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严格管理、企业依法运营、行业加强自律、全社会共同监督的综合管理格局,形成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互联网管理体系,提高依法管理、规范管理、系统管理、动态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要依法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建立投诉、查处机制。要依法严厉打击网络色情、赌博、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净化网络环境。

第五,在社会矛盾化解方面,要建立主动依法维护群众权益的机制。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维护群众权益放在首位。要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特别要总结开展大接访、大走访、大下访活动和一些地方建设“民心网”的经验,完善信访工作机制,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回访、联系群众制度,畅通、规范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依靠基层党政组织、行业管理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发挥工青妇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共同维护群众权益,引导群众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积极化解社会矛盾。

第六,在社会治安方面,要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我国是当今世界治安状况最好的国家之一,但社会治安形势也不容乐观。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是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一个重要方面。各地区各部门要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以深化平安创建活动为载体,建立健全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网上网下结合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不断提高预知、预防、应急处置能力,让人民群众感到越来越安全。特别要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健全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长效机制,加大对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黑恶势力、涉枪涉爆、抢劫抢夺盗窃、拐卖儿童妇女等犯罪活动的防范打击力度,坚决遏制严重刑事犯罪高发的势头;要善于用好宽的一手,通过完善立法、司法解释、刑罚执行制度等,把减少社会对抗、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落实到侦查破案、批捕起诉、定罪量刑、监管改造等执法各环节。要把近年来大型活动安保工作取得的成功经验运用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大力加强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群防群治的新途径新办法,提高对社会治安局势的控制力。

第七,在市场经济秩序维护方面,要建立社会诚信制度。只有重信守诺,社会才能和谐发展。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社会信用管理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社会诚信行为规范,建立公民个人和企事业单位信用管理制度;建立统一的信用记录平台,对守信者予以鼓励奖励,对失信者予以惩戒;强化社会信用管理体制,明确有关部门的责任。各地区各部门在探索建立社会诚信体系过程中,要注意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舆论氛围。这不仅对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而且对整个社会和谐稳定,都将发挥基础性、长远性作用。

第八,在精神卫生方面,要建立监测、预警、疏导、救助机制。卫生、民政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推动建立监测、预警、疏导、救助机制,及时发现、积极疏导、有效解决精神卫生问题,防范和降低社会风险。要在全社会开展关爱行动,在企事业单位、社区建立交流和互助平台,开展帮扶志愿服务;规范、发展专业心理服务机构,提供社会化心理咨询和心理救助服务;建立个人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对因工作生活等受到挫折而失去信心的人进行疏导、救助,调适他们的身心,舒缓他们的压力;建立对心理疾患人员的治疗管控机制,预防、减少个人极端案(事)件的发生。

对于我国社会管理领域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必须通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以解决。比如,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越来越高度重视,采取了很多措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需进一步加大解决力度,特别要把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重大举措落实到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把改善民生的重点放在农村和困难群众上,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民生和谐促进社会管理的改善。又如,关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关键是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要确立平等保护与特殊保护相结合的制度,给予困难群众一定的倾斜保护,保障他们的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等基本权益,真正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普通百姓。要通过行政体制、司法体制、教育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等方面改革,保障行政、执法公正廉洁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再如,关于加强宣传教育问题,我国30多年快速发展,客观上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教育引导人们正确认识这些矛盾和问题,始终给人们以信心、以良好预期,努力培育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当前,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特别要加强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群众工作,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加强舆论引导工作,为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作出积极努力。对此,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已经明确了大政方针,中央作出了一系列具体部署。我们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研究部署工作,落实民生优先的要求,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从源头上、根本上、基础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创造条件。

第二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主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主体

管理学大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曾说过:世界上没有最优的管理,只有令人满意的管理。一个完整的管理链条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这些环节能否取得令人满意的绩效,关键在于有没有合适的管理主体。我国社会管理的格局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这一表述点出了管理主体的类型,但没有明确具体的职责划分。那么,社会管理究竟由谁来管呢?

近代以来,理论界对管理主体的认识经历了三阶段变迁。第一阶段是二战后,受凯恩斯主义和福利国家思潮的影响,公共行政理论占据了主流,政府对社会政策等一系列事务大包大揽。第二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后,以借鉴企业管理经验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大行其道。美国学者盖布勒和奥斯本在《重塑政府》一书中提出,政府的职能是掌舵,而不是划桨,即许多政府职责可以通过合同外包出去。第三阶段是21世纪初,新公共服务理论兴起,该理论的代表作——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一书提出,政府的职责是服务,而不是掌舵,政府要尽量满足公民个性化的需求,而不是替民做主。诚然,我们不能用西方学理简单套用中国实际,但其对社会管理格局的理解具有启发意义。

党委领导,主责是“掌舵”。党委要“抓大”,做好社会管理的价值理念、战略规划以及制度建设等顶层设计,而不应当被具体的事务所困。过去,党委在社会方面的领导主要表现为政法委领导。尽管这种做法有一定优势,但政法委管控社会秩序的功能定位与社会管理的内涵外延并不一致,突出表现为民政、社保、信访等与民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政府部门无法纳入政法委系统。近年来,各地积极创新体制,探索出多种组织形式。例如中央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更名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北京、南京等地成立社会工作委员会,以海南为代表的群众工作部模式也受到广泛关注。各地政法委通过联席会议等形式,承担起协调社区建设、发展社会组织、培养社会工作者等职责。

必须承认,党委有强大的政治、组织优势,具有其他主体无法比拟的社会动员能力和统筹协调功能。在当前许多工作由地方政府负总责的制度安排下,各级党委要把领导社会管理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像经常分析经济形势那样,经常分析社会形势,科学制定社会管理政策措施,支持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引导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提高引领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尤其是要提出符合本地实际的社会管理时间表和任务书,每个发展阶段都要有侧重点,如劳动力输出地区做好农村留守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发达地区侧重公民的自我管理和服务,经济正在起飞的地区关注征地拆迁、企业改制等群众利益矛盾突出的领域。

政府负责,主导做“服务”。政府要“做细”,按照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的要求,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强化社会管理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满足公民多元化的需求。特别要通过法律法规和“三定方案”科学界定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职责任务,确保形成运转协调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合力。现代管理学理论认为,目标一致、激励相容和信息对称是影响管理绩效的主要因素,其分别回答了“想不想管”、“能不能管”、“会不会管”的问题。市场机制是人类社会已知的配置资源的最佳方式,通常比政府直接干预更为有效。政府负责供给而不是生产公共服务,许多外部性不强的服务种类,完全可以交由市场解决,政府着重做好监督管理。考虑到当前各级地方政府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经济建设中,不妨在公益性社会事业与经营性社会产业相结合的领域寻找突破口。例如上海、广州等地通过市、区两级财政出资采购服务的方式,将社区文化、家政服务、心理疏导等外包给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又达到了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的目的。

社会协同,主动来“划桨”。社会要“共治”,重点是发挥好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的协同作用,形成党委政府与社会力量互联、互补、互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网络。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认为,社会建设要建设社会,但社会管理不能异化为管理社会,否则就会走上“管、卡、压”的老路。哈佛大学帕特南教授通过对南北意大利经济社会水平的对比分析,认为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发达程度是影响地区发展绩效的主要原因,因为紧密的社会关系有助于人们形成良好的社会心态,进而促进人与人互信,降低交易成本。与政府相比,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恰恰具有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的优势,其可以将触角延伸到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了解公民原子化的个体诉求,掌握离散分布的个人信息。

居委会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集自治功能、服务功能于一体,同时协助基层政府从事一些与群众利益相关的行政工作,这是我国的特色。今后,要着力强化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并充分发挥“平安协会”、“老娘舅调解会”等新型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由社会自己来决定“划桨”的力度、频率乃至协同度。

公众参与,主要是“自治”。公众要“律己”,就是动员组织群众依法理性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社会管理是对全社会的管理,也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管理。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因此一定要调动每个公民的积极性。社会管理的目标包括秩序和活力两方面,一个良性运行的社会,通常具有自我调解和修复功能。我国历来有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社会管理的传统。我们在实践中创造的群防群治模式、人民调解模式等都是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好经验。例如“非典”时期,疫情之所以没有向广大农村蔓延,一个重要原因是千千万万农民自发把守在村头巷尾,阻止任何可能的病毒携带者进入。我们要认真总结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成功经验,努力形成社会管理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一枝独秀不是春”,须“一花引得万花开”。社会管理不可能由一个主体管好,必须是多元的,更是渐次递进的。我们在选择社会管理主体时,一定要坚持社会自治和市场优先原则,党委掌好舵,政府提供好服务。能够由市场机制调解的,就一定不引入政府直接干预,公众则作为自我管理和服务的首选主体。唯有如此,才能发挥每个主体的比较优势,达到满意的管理绩效。

第三篇: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系

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系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同做好群众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深入研究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对群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把群众工作贯穿到社会管理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突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关键。要按照中央的要求,结合宁夏实际,总结既有的经验,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努力提升我区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水平。要把以人为本、改善民生贯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过程。突出抓好群众普遍关注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保、医疗、住房等问题,把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运用到保障和改善民生上。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特别要解决好100余万扶贫对象的脱贫致富问题,实施好35万贫困群众的生态移民攻坚计划,同时还要重视解决残疾人等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为全体社会成员创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更多的发展机会。要把积极化解社会矛盾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突破口。从眼前的具体事情抓起,从最突出的、最紧迫的问题抓起,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地去解决。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以客观公正、合理合法的处置方式和处理结果赢得群众的信任,防止矛盾升级、激化、转化。引导群众合理合法表达诉求,对群众反映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能解决的要抓紧解决、立即办理,一时解决不了的也要做出安排,让群众理解,对于群众不合理的诉求,要耐心地做好解释、疏导和思想教育工作。大力推行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依法清权确权,实行阳光作业,公开办事项目、办事制度、办事程序、办事结果,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把抓好重点难点工作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突出抓好以下重点难点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传教育活动,加强社会诚信教育,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把全区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建设和谐富裕的新宁夏上来。始终坚持党管媒体,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努力实现新闻效果与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相协调。

第四篇:健全管理体系

健全管理体系,树立质量意识和全局性观点

——2009年校长工作述职报告

法雨完小:徐世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2009年的学校工作在各位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我校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已经画上了一个句号。现在,我把一年以来的工作向大家作述职,敬请各位领导给予审议,恳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一、加强思想修养,带头率先垂范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一年以来,我严格执行上级教育部门及中心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遵纪守法、坚持原则、团结同志、严以律已、为人师表,保持良好的师德。在工作和生活中,不论做什么事都从全局出发,把集体的利益、教职工的利益放在首位,不图利、不徇私、廉政自律、秉公办事。视校如家,坚持每天7:50前到校,5:10离校,始终如一,从没无故离开过学校。在工作中,以教职工为组织核心,广泛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形成互相协作的良好集体。

二、加强学习,提高管理能力

1、为了提高管理水平,我阅读了有关学校管理的报刊杂志、论坛,筛选学习了各期的《云南教育》、《课程教材教 1

学研究》、《云南教育通讯》等相关书籍,以及一些重要讲话。

2、为完善学校管理,找到管理方向,我认真阅读了《丹凤镇中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汇编》一书,对中心学校的各种管理措施做到心中有数。工作中,不断反思总结,在总结中不断提高。

三、健全制度,完善管理

1、科学而完整有序的管理机构,是实现学校工作管理高效率的组织保证。为了加强组织机构建设,促进学校工作顺利开展,保证各种工作顺利实施,相应成立了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校务委员会、履职考核小组。以“学校是我家,学校发展靠大家”的管理理念,让每位老师有事做、会做事,结合各块工作和各位教师的实际,确定了各块工作负责人,并定出相应的工作职责,为各块工作指明了方向。

2、制度是管理的保障,计划是工作的方向。学年初,制定了学风建设条例、师风建设条例、班风建设条例、学生安全条例、安全工作计划、卫生管理制度、体育管理制度、财产管理办法、教学常规管理办法、教师师德量化考核、教育教学奖惩办法、教职工考勤制度等。“法雨完小教育教学实施细则”汇编了各块管理办法。在管理中注重检查与落实,都有档案记录。为发扬民主,集群众智慧,保证“长治久安”,避免“朝夕令改”,几块主要工作都通过校务委员会讨论,全体老师通过。

3、推行“争先创优”评选活动,调动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积极性。出台了文明班集体、优秀班集体、卫生先进班、先进值周班的班级创建活动;学生设立成绩优秀奖、优秀班干部、优秀少先队员、鼓励奖,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完成上级任务,抓好学校各项工作

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是一个校长的耐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校长“至死不渝”的决心,谋求学校发展是一个校长的恒心。一年以来,自己做好学校工作的有心人,带头执行工作纪律,带头承担工作任务,与全体教职工团结协作,努力工作。虽然学校工作拉拉杂杂、千头万绪,我牢固树立“学校工作无小事”的全局性观点,做到每件事抓紧、抓实、抓好。

一年以来,以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着重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认真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按时按质上报各种表册和材料,及时传达上级会议和各种文件精神,有序安排学校工作。

2、公平、公正地完成师德师风和教师履职考核工作,以及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评选工作。

3、支持并协助教导主任做好招生、教学常规落实、教

学教研活动,档案建立等工作。

4、经常深入村小落实工作,了解各种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和排解。

5、结合“丹凤镇中心学校2009年教育教学目标管理责任书”起草拟定各块工作计划和管理办法,并认真落实,进一步规范了学校管理。

6、强化安全教育及安全防范工作,严格按“丹凤镇中心学校2009年安全管理责任书”实施管理,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一年来没有出现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7、合理计划公用经费的支付与使用,按期上帐,认真核实帐目,做到不负债。

8、严肃考风考纪,严格按丹凤镇中心学校的检测要求去精心准备,认真组织。顺利完成考试、阅卷、汇总、撰写质量分析等一系列工作。

9、在中心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完成完小危房和厕所的材料申报和手续办理等工作。

10、支持并协助各块工作负责人按计划开展工作。少队工作在大队辅导员的精心指导下,进行得有声有色。

11、狠抓学风建设的检查与落实,改变了学生学习自由散漫、不讲卫生、经常违纪等很多坏习惯,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学校正朝着一个良好的趋势发展。

12、狠抓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校园卫生做到从早到晚

一个样,见不到废纸、果皮、烟头等大样垃圾。安排人员按时出好教室内和室外黑板报,定期检查。

13、实行民主管理和公开制度,对政务、教务、财务、卫生、文体活动、学风管理等定期公示。

通过这次述职,总结了自己一年来的工作,更进一步明确下一年的工作方向。今后,我将在丹凤镇中心学校的领导和支持下,全体教职工的团结协作下,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坚定信念、锐意创新、真抓实干,切实抓好学校的各项工作。

谢谢!

第五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在社会管理中,坚持党委的领导作用,既要发挥好党委总揽全局、把握方向、整合力量、统筹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又要组织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投身社会管理和服务活动,直接服务群众。各级党委要把领导社会管理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科学决策,支持政府履行职能,引导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提高引领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政府负责,就是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服务型管理能力。当前,紧要的是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政府的服务意识更加增强,使政府管理更加协调有效。对于应该由政府负责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必须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切实对人民负责,体现出人民政府的本质。政府要把更多的钱用于社会建设和社会服务,把更多的钱花在民生上。

社会协同,就是发挥人民团体、基层自治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协同作用,推进社会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和法制化。社会事务,千头万绪,政府包打天下的做法,既做不到,也行不通。政府从过去“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领域逐渐退出,把该市场做的事还给市场,把该社会做的事交给社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供给公共服务的职能将不断强化,但政府职能的履行方式需要不断创新,政府直接提供的公共服务比重将逐步缩小,通过政府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将逐步扩大。

公众参与,就是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培养公民意识,履行公民义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政府应该带头倡导社会管理的新理念。政府要带头改变公共管理中行政管理的衙门作风,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须从根本上改变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减少对立情绪,惩治贪污腐败。

下载加强创新社会管理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强创新社会管理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以人为本,抓好社会管理创新,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和谐

    以人为本,抓好社会管理创新,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新蒲新区新蒲镇政法委书记刘友杰 我参加了培训班进行了学习,现就结合乡镇工作实际,围绕如何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推进和谐社......

    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当前,随着卫星电视、互联网等传媒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传媒格局和舆论形成机制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网上论坛、新闻跟帖、博......

    关于创新社会管理、健全社区应急体系的提案

    关于创新社会管理、健全社区应急体系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案第0800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案 由......

    创新社会管理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精选五篇)

    创新社会管理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1-05-10 11:16:00 来源:《学习时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互联网发展二类地区,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全区网......

    创新社会管理[范文]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既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

    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第一讲为何要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一、社会转型对社会管理的挑战1、政府社会管理的能力遭遇瓶颈,公信力下降。财政状况;体制机制;管理手段;人员能力;事务繁杂;新事物层......

    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 强化社会管理创新,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当前,我镇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而艰巨......

    社会管理创新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既是当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紧迫任务,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任务。 让人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