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社会管理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19:12: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新社会管理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新社会管理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

第一篇:创新社会管理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

创新社会管理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1-05-10 11:16:00 来源:《学习时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互联网发展二类地区,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全区网民数1226万人,普及率达到25.2%;域名总数 61856个,占全国域名总数比例为0.7%;独立网站数量33737个,占全国网站数的比例为 0.8%,在西部省市中处于领先地位。鉴于广西在我国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情况,课题组于2011年4月24日前往广西,开始为期5天的调查研究工作。通过调研发现,广西作为后发展地区,在网络舆论引导方面有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也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这些问题来探求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的对策是本次调研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所在。为此,建议如下。

创新网络舆论引导的治理结构

首先,政府一方面要扶持主流舆论网站的建设,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力度,贯彻“突出重点、办出特色、形成合力”的原则,以建立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影响力的网站,使之在网络舆论中充当“领头羊”的角色,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坚决克服多家齐头并管的局面,多头管理只会造成部门间互相推诿、职责不明确、责任不落实的尴尬和被动局面。

其次,网络媒体是网络舆论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党和政府对网络舆论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指导性意见都要通过网络媒体才能起作用,他们的态度和责任感与网络舆论的引导有直接的关系。

最后,特别是我国未实行网络实名制,政府对人的管理要实现“从虚拟到现实”是不切实际的。所以,引导网民自发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操守,特别要发挥中国互联网协会的管理作用,要继续加强组织、协调工作,进一步完善行业自律规范,为会员需要服务,为行业发展服务,为政府决策服务,为我国的互联网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拓宽网络舆论引导的实现路径

首先,加强网络立法工作。事实证明,网络立法是控制网络舆论负功能的有效保障。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大约 97%的受调查者相信“相关法律不健全,可能诱发网络暴力”,超过 90%的受访者认为“加强立法,使网络监督有法可依”。立法应以预防为主,并充分考虑到网络技术的发展水平,使法律具有可行性。政府应积极主动地运用现代法治社会的通则来规范网络,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正面舆论引导功能。鉴于此,在规范网络舆论立法方面,调查组建议应该构建包括一般性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三者相结合的网络立法体系。网络立法关键环节是明确信息管制和责任主体。调查组认为,应该及时出台法案对网络信息做出管制规定,特别是对涉及政治、宗教、民族和两性的内容,必须严格审查。在责任主体确定方面,调查组认为:坚持网络实名制立法,实现谁发帖,谁负责,谁让发帖,让谁负责。各主要网站在网民留言之前,必须对留言者的身份证号、姓名等信息进行记录和验证,否则将对网站处以一定数额的罚款,对恶意发帖者予以法律制裁。如果由于网站未能有效进行实名制登录而造成法律纠纷,网站将代替无法被追查到的被告接受惩处。

其次,整合现有网站资源。我国的网站数目较多,但部分网站应用效率低下,协调性不足,远未发挥整体优势。基于此,调查组建议由政府牵头,联合新闻出版、信息产业等单位,整顿和规范现有网站,对陈旧过时的网站予以裁汰或合并,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放在进一步打造国家和地方重点网站上,发挥现有重点网站的影响优势。通过调查发现,“如果多方在网络发布信息各有冲突”,将近70%受访网民仍然认同官方网站的权威性。例如,2006年1月,广西区将党委宣传部主管的“桂龙新闻网”和广西日报社主办的“新桂网”进行整合,成立新的“广西新闻网”。通过战略调整、资源重组、理顺机制、明确定位、规范运作,使广西新闻网的综合实力有了很大提高,跻身全国地方重点新闻网站排名前十名。

第三,提升技术系统支持。技术是网络管理的基础和保障,通过各类网络研判分析软件,将无序复杂的网络信息变为有序鲜明的网络舆情。基于此,应该及时提升技术系统支持,运用智能型软件进行敏感词组的自动过滤;对论坛发帖的延时审查及发布;对国外敏感网站浏览限制;部分重要论坛实行实名认证制度等。同时,调研组认为,人是技术应用的主体,应分期分批地对各级网络宣传管理人员,主要新闻网站、商业网站、政府网站以及国企网站负责人进行网络技能培训,提升从业人员技术素质。

第四,主动设置网络议题。网络媒体的报道强度、报道方式方法及新闻编排的主次顺序直接影响到民众的关注度,对某个问题或事件的突出报道和聚焦,通常能使之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话题。设置网络议题,还需要研究网民的心理特征,做到因势利导。媒体可以通过在线交流或者做调查的方式,了解网民的兴趣,制定引导措施。

最后,积极提倡媒体自律。当前,我国并未实施上网实名制,这使得网络行为具有很强的自主性。此外,由于互联网的技术特性和网民上网习惯,网络舆论在监管上有诸多难题和不便。过严的监管会限制网络舆论的表达,而过松的限制又会导致言论的无序和混乱,为保证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成熟而有效的行业自律机制必不可少。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网络信息的第一把关人,媒体在自身在公众视线中“受关注”程度同时,必须加强自律,使网络信息的发布与时代主题相适应,与主流文化相契合,与人民要求相一致。2004年6月,《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的正式公布和签约,表明我国的互联网经营者在行业自律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明确网络舆论引导的评价标准

一方面,网络舆论引导要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当前,中国社会深刻转型,社会结构从同质向异质发展,深层次矛盾凸显,不稳定因素增多。长期以来,全国通过“两报一刊”以达到“舆论一致”的政治表达已经改变。每一个网络政治舆论传播的参与者,诸如政府、媒介组织,不同的组织之间,都有不同的利益要求。基于此,调研组认为,网络舆论引导首要目的就是协调各阶层的利益诉求,进而维护社会稳定。

另一方面,网络舆论引导要有利于促进民主政治。中国存在浓厚的“强政府、弱社会、小公民”的传统政治氛围,在此背景下,网络舆论的民主参与功能成为其发挥社会影响力的最大亮点。网络舆论强调了公民个体的存在,强调公民在宪法和法律框架内言论自由的权利,强调了公民对政府的行政行为批评的权利。通过网络舆论,党和政府可以及时了解网民的利益诉求,促进了普通民众对政府官员和政府决策的监督。

健全网络事件的处理机制

首先,健全网络舆情常态预警机制。对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苗头要及时反馈,做好预警防范。一方面,建立信息报送工作制。广西网络研究中心设立了舆情信息监看与报送小组,每天至少安排3名工作人员重点负责当天网上舆情信息收集和报送工作。除周六日,每天编印《网络舆情动态》报送自治区主要领导和本部领导,还不定期编报《网络要情快报》和《网上舆情专报》,基本上做到突发性、敏感性舆情快事快报,专事专报。另一方面,建立技术检测与人工监管相结合的舆情信息采集模式。2008年,广西网络研究中心建立广西互联网信息监测系统,对所采集的信息通过语义分析进行初步筛选和分类,工作人员再对筛选后的重点监测信息进行研判分析和提出处置建议。调研组认为,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区网络评论员协同管理平台,集中采集网评员在监看网站中发现的敏感舆情。

其次,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应急反应机制。在调研问卷中,问及“如果网络舆论演变成公共管理危机,您认为政府最应采取的措施”,近85%受访者中认为“第一时间澄清事实”。同时,调研组认为,与网络舆论相比,人民群众更看重事态的发展状况。基于此,要想从根本上平息负面舆论,最主要的是政府或事件当事人要勇于承担事件的相关责任,有效缓解危机事态。2010年发生的“日记门”事件中,虽然网络舆情已经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但是广西区纪委能够抽调力量迅速查清韩峰受贿事实,给予其开除党籍和开除公职处分,并移交司法部门处理。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2010年第一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中,“日记门”事件应对能力排在第二名。

最后,健全舆情危机事后处理机制。一要对网络热点舆论发生、传播和处置情况进行总结、梳理,编写典型案例,反思工作得失,形成书面报告和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二要对舆情中发现的问题,不护短、不回避、不推诿,深入剖析原因,建章立制,堵塞漏洞,从根源上减少舆情危机的发生。三要对网络舆情引导控制不力、发生重大网络舆情事故、造成工作被动、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的单位和个人严肃处理。

尊重网络舆论引导的基本规律

首先,遵守“弱效果理论”规律。该规律认为,宣传可以强化公众原来的偏好,但是并没有、而且可能也不能够改变它们。鉴于此,进一步改进硬性管理方法,同时更多地通过柔性手段来管理媒体,研究运用新闻语言,遵循媒体规律,潜移默化地影响媒体,实现宣传目标。特别是由党和政府主管的主流媒体,要尊重传媒规律,改革话语符号系统,调整言说方式,提高新闻业务水平,提供更多高品质的分析性新闻,才能提升主流媒体的竞争力,承担起主流媒体本应肩负的引导舆论、教育民众、服务人民的重任。

其次,遵守“第一时间效应”规律。正面的声音如果跟不上,负面信息就会乘虚而入。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党和政府主管的网络媒体要利用网络传播快捷性特点,及时与相关部门主动沟通,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做到关键时候不“失语”。同时,针对网民最为关心、质疑最多的问题,请专家学者解答,或请相关部门直接与网民对话交流。总之,网络媒体通过准确、客观、全面的报道,满足不同社会群体不同层次的信息需求,消除可能产生负面舆论热点的信息盲点。

再次,重视“沉默的螺旋”理论。比如有些网民经常会盲目附和多数人的观点,而不会提出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即便有少数网民表达出了自己的不同于他人的观点,也可能会受到其他网民的群起反对,于是“沉默的螺旋”中强势的声音逐渐成为主流意见,最终导致“群体极化”(群体中形成极端观点的一种现象),使网络舆论发展走向极端。为了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调研组认为:可以通过培养“意见领袖”和建设“网络评论员”队伍以达到网络舆论引导的最佳效果。网络媒体中的“意见领袖”和“网络评论员”以自己深邃的思想、独到的言论和个性化的写作风格而成为网络中的强势话语者,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尤其是当受众面对大量的无法分辨真伪的网络信息和一些偏颇的极端言论时,就更加需要“意见领袖”来分析解惑,强化主流舆论,争取中性舆论,孤立不良言论,从而避免网民盲目跟从他人意见。

最后,强化“网络把关人”作用。网络信息的爆炸性增长极易导致信息失控,大量虚假性、非理性信息充斥网络,不仅误导网络舆论导向,而且对社会及其文化的正常发展带来了负面效应。因而,“网络把关人”在信息选择、引导舆论方面至关重要。但网络把关人应当讲究把关的方式:变“把关”为“指路”,变网上“堵截”为“疏导”,实现“堵、疏、督”三结合。网络编辑应该借助于所要表达意见本身的说服力,以及说服的技巧来把握和引导舆论的走向。同时,要运用理性力量和情感因素来进行舆论引导,通过所报道的事实和评论来引导网民思考,以条分缕析的解剖、睿智豁达的阐述,帮助网民走出暂时存在的“视觉盲区”和“认识误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使之产生认同与共鸣。

(中央党校第30期中青1班3支部第5调研组 调研组成员:戴和根、何开长、宋欣、李刚)

第二篇: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

当前,随着卫星电视、互联网等传媒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传媒格局和舆论形成机制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网上论坛、新闻跟帖、博客播客、聊天评论等十分活跃,很容易将一些非主流舆论发酵催化,形成舆论热点。因此,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让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当前网络舆论的主要特点

1.网上舆论具有极强的的独立性、自主性。

网络媒体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传播工具,网民在网上有了从来不曾有过的话语权,能够自主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观点和看法,表达自己的愿望、要求和呼声。网络舆论的自主性极强,网民可以以博客、播客、微博等形式自由发表言论。高度自主的网络舆论,成了网民传递信息、表达意见、评议时政、释放情绪的主渠道,并快速发展成一些舆论事件生成的策源地,不时地催化产生突发网上舆论事件。如前一阶段沸沸扬扬的“郭美美事件”,给中国红十字会造成巨大信任 危机,其起源就在郭美美自身一条炫富的微博发言和“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身份认证。

2.网上舆论具有极强的扩散性、影响力。

受网络开放性明显的特征影响,网络舆论的扩散速度极快、影响力也非常大。可以由境内网站向境外网站扩散,还可以由网络媒体向传统媒体扩散。网络舆论常常会由小及大、由点及面,使得对个别人物、个别问题的关注,变成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讨论,直至影响到整个社会层面。网络舆论强大的扩散性,使得一次偶然的信息发布、或者一个普通人的跟帖在网上都有可能被迅速放大,成为数万、数十万人的关注,甚至引发一场舆论哗变。这种“放大效应”,在近几年网上窜红的网络事件表现的非常明显。如“周老虎事件”、“躲猫猫事件”、“范跑跑事件”等,都是由一个普通发帖引起,一步步放大,最后流变成网络乃至整个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

3.网上舆论具有极强的负面影响力。

网络舆论的整体形势好的,特别是各级主流媒体通过各种形式宣扬倡导真善美和社会的进步,但受当前社会国际国内形势复杂性的影响的影响,人们对负面舆论的关注成度甚而超过了正面舆论,特别是网上权力腐败、野蛮执法、暴力案件、不法行商等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丑恶现象更易引起网民的兴趣和关注,多数情况下,网民会情绪性非理性化,很 多时候对问题的探讨往往演变为谩骂和损人,甚至是极端的人身污蔑与攻击,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近几年,我县就出现了一些针对个人特别是个别领导干部的负面网上信息,造成了许多不好的社会影响。

二、我县目前网络舆情引导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各级重视,初步建立了网络舆情监督引导机制。县委、政府重视,县委宣传部牵头,建立了网络舆情监管机制,各单位、各部门确定了新闻发言人,建立了信息员队伍,但各项工作还在起步阶段

2、相当一部分网民鉴别能力低,容易被煽动利用。我县网民主要来源于在校青少年、党政机关员工、企事业单位职工及社会闲杂人员,网民群众低龄、低学历化特征明显,对网络信息、特别是虚假信息的鉴别能力有限,容易扎堆起哄。据县公安局网监大队、县文化局不完全调查,XX年全县使用过互联网的6周岁以上网民约15万人,其中35岁以下网民占到总体的70%以上。另一方面,我县网民对网络信息缺乏鉴别意识,鉴别方式也有限。据不完全统计,我县网民即使对某些信息有所怀疑,也不乐于去求证,却会频频相传,当做茶余饭后的笑谈,甚而会胡乱跟帖炒作,只有20%左右的人会根据自己的直觉进行逻辑分析和判断,然后通过政府官方网站、报纸、电视等途径了解相关信息。

3、缺乏专业的网络“舆情引导人”,不能有效及时梳理 引导负面舆情。从我县近几年出现的网络舆情事件的发展来看,在网络舆论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大部分网民是跟帖,发帖,引领讨论的“舆情引导人”几乎没有。

4、网络舆论监督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网络舆论干预机制建设力度有待提高。职责明确、人员相对固定的县级网络管理部门还未组建,其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目前由县宣传部对外新闻宣传中心兼理。在应对突发网络事件时,多按单个事件进行处置。在实战处置中,也有多数依靠部门员工的人脉关系推进,处置渠道单

一、方法有限,缺乏应有的规范化操作流程及制度安排。

三、提高我县网络舆情引导能力的几点建议

1、加强网络监督管理,加快建立健全网络舆论监管部门及运行机制。应更进一步建立完善起县委、县政府领导下的全县网络管理部门,充实人员经费及办公室场所,同时赋予其综合协调专项执法权力,迅速完善相关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制定颁布各类网络规章规则。加强与省内外重点网站联络,积极和省内外重点网站的沟通联系,构建相关网站、论坛舆论干预快速通道。加强网吧等重点上网场所的监控,引导网民良性上网,以使全县网络舆论引导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2、培养“舆情引导员”,进一步加强我县网络信息员队伍建设。我县虽已成立了相关部门级单位的网络信息组织 机构,各单位各部门有新闻发言人及信息员,组建了信息队伍,但目前工作只停留在形式上,工作进展也不平衡,还有待于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在充实人员,落实经费,规范运行机制,多渠道组织培训学习活动上添措施,健全考核制度,真正使其成为引导全县网络舆情良性发展的主力军。

3、面对负面舆情,要从以下三方面做好舆情引导。

一要敢于面对,提早介入,逐步实现在第一时间内抢占网络舆情引导先机。当网上传出负面舆论特别是具有重大影响的舆论事件时时,网民最希望尽快了解事实真相,情况到底怎样。而且人的观念具有先入为主的特性,一种观念一旦形成,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改变,因此第一印象对受众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县网络舆论部门要第一时间介入新闻事件,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乃至第一时间做出客观评论,占领网络媒体的优势,突出一个“快”字,用正确的导向防止和消除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用真实的声音挤占谣言传播空间,不仅有利于提高传播效果,而且有利于赢得舆论先机,能够有力地提升政府公信力、展示地方形象、增强安县软实力。

二要敢于说话,加强疏导,始终做到敢于直面网络热点,善于触及敏感问题。当前,我县正处于也将长期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不可避免会有一定数量的突发事件发生,使网络舆论时时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势。面对县内重大突发事件和 相关舆论热点,县网络舆论引导部门要勇于触及敏感问题和矛盾,及时、准确地向各网络媒体提供权威报道,通过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加强疏导,引导民众正确客观的认识问题,只有掌握了舆论引导的话语权、主动权,我们才能有效地引导网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三要会说话,善于说话,不断增强网络舆论引导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网络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网络舆论引导错误,误国误民。所谓舆论引导能力,实质上就是用新闻舆论改造和同化公众舆论的能力,以媒体的立场观点改造公众的立场观点的能力,简言之,就是导致公众“态度的改变”的能力。县网络舆论部门要积极主动与各新闻网站建立良好关系,支持各网络媒体落户本地,积极与上级宣传部门一道,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优势和特点,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

总之,随着网络传媒应用在我县的进一步普及及广泛应用,上网人员的增加,网络舆情引导将成为今后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要进一步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积极探索应对各种网络舆情的新方法、好路子,宣传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重点监控负面舆情并发掘其来源,及时双向交流沟通,化解矛盾,营造“领导亲 民、基层稳定”的良好格局,构建和谐社会。

第三篇:关于如何加强舆论引导 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考

关于如何加强舆论引导 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考

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途径。记者通过长时间的新闻采访及新闻报道了解到,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使社会管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原有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地方党委和政府必须深入研究现阶段社会建设的客观规律,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路和方法,提高社会管理的效能和水平,并且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及时发现和解决现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有力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能够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序的生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这就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全局工作的视角,深入研究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条件下如何更好地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更好地统筹抓好经济发展这一硬道理与和谐稳定这一硬任务,切实把深入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提高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科学化水平。

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提升社会管理效能和水平的必然选择。社会建设水平的高低、社会管理能力的强弱,是衡量和检验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应当看到,随着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组织结构、人员结构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原有的社会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有些已不适应、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人民群众以及不同的社会群体对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而现阶段社会管理又面临着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从源头上如何解决好一些地区和部门出现的管理分散、多头管而又不管、管不好、社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位、不到位以及社会管理现有的资源和力量整合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在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中认真改进和完善。

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满足人民群众期待的重要举措。社会管理创新,是回应和满足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的一项重要举措。社会管理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直接关乎服务民众、改善民生、促进民和、维护民利、保障民安的重大责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越来越期待社会和谐、社区平安、民生改善。社会管理创新,就是要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让人民群众通过高效、有序的社会管理,感受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文明进步。

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基础在基层,根本在落实。因此,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目标责任,精心规划项目,突出实践特色,狠抓工作落实,务求取得实效。要以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体系为目标,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服务人民群众为着眼点和落脚点,以有效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为切入点,以改革创新发展为动力,从基层基础建设入手,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加快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要正确认识新时期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特点,紧紧围绕当前社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开创进取,创新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社会管理工作的新路子,为新时期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积极的贡献。

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依据社会自身运行规律乃至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和规范,研究并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对传统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的活动或者这些活动的过程。社会管理创新既是活动,也是活动的过程,是以社会管理存在为前提的,其目的在于使社会能够形成更为良

好的秩序,产生更为理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

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而艰巨。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尤为重要。党的十七大提出“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强调要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去年年底,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提出,要紧紧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第四篇:创新社会管理中的舆论引导

创新社会管理中的舆论引导

安康市委理论讲师团

为了探求健全创新社会管理中舆论引导机制的对策,安康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结合工作实际,对全市新闻宣传战线如何在社会管理创新中进一步发挥好舆论引导作用进行了调研讨论,较全面地收集了我市舆论引导能力建设的基本情况,提出加强舆论引导能力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一、舆论引导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和地位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重大任务,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途径。

我们正处在一个传播技术快速变革,传播格局空前变化,受众个性高度多样,价值理念日趋多元的时代,新闻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挑战。受众的需求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呈现出思维多元化、判断自主化、追求个性化的特点,对新闻的接收拥有很大的自主权。现代传播手段也在发生着快速变化,由媒体的单一传播变为媒体与受众越来越多的双向互动,出现了传统媒体舆论场、网络舆论场、口头传播舆论场等三个舆论场。因此,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大胆实行改革,创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法、创新管理手段,从机制上真正“还权”于媒体,充分发挥媒体在提高自身舆论引导能力方面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媒体力量不可忽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的很多利益矛盾,有的是由于不全面、不准确的信息误导而引发的;有的是由直接利益冲突的当事人为争取支持和同情,夸大其辞,甚至捕风捉影,

第五篇:加强网络舆论引导推进虚拟社会管理

加強網絡輿論引導推進虛擬社會管理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对于各级政府是一个新的挑战,如果领导干部对网络媒体一无所知,甚至是“网盲”,就会一筹莫展,束手无策。尤其对一些负面的网络舆论,如果不重视,不及时澄清、引导和处理,轻则出现“一边倒”的负面言论误导舆论,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重则煽动不稳定因素,由网络走向现实社会,演变成真正的群体性事件。

网络舆论是一把双刃剑,在发挥其重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问题。一是虚假信息时有泛滥,内容监管成为难题。网络信息在资本的逐利性下,往往具有被滥用的冲动,例如通过网络“水军”制造虚假民意,混淆视听。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技术的匿名性和虚拟性,一些普通网民往往缺乏自律意识,出于好奇等原因而散布谣言和虚假信息。二是意见领袖引领舆论,网络民意遭“绑架”。意见领袖的声音越强,群众的声音就越弱。意见领袖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对于网络舆论氛围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但他们也可能通过博客、微博等发表过激或诱导性的言论,引发网民产生强烈情绪或非理性共鸣。为此,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推进虚拟社会的管理。

一、转变虚拟社会管理理念,重视网络媒体舆论。网络文化已经成为一种强势的大众传媒文化,网络虚拟社会既使得网民能自由地表达真实的民意民声,也使得网民意愿借助网络社会巨大的传播能力而形成强大的公共舆论压力。为此,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网络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转变虚拟社会管理理念,重视并善待网络媒体,认真学习网络知识,切实掌握好网络发展的基本态势,消除网络恐惧症,避免采用堵的方法和远离的态度,掌握使用网络的基本技巧

1和与网民沟通的基本方法,充分利用好网络这个最快、最广、最强的交流平台,了解民意、汇集民智,推动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提高网络管理水平和自身执政能力。

二、创新虚拟社会管理模式,把握网络舆论导向。以往社会管理的模式往往采取单方面发布政务信息,而不与网民进行沟通的单向模式。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舆情,必须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实现政民互动的双向模式。一是要建立舆情搜集机制。舆情就是社情民意,可依托论坛版主、网络联络员、网络志愿者等队伍的力量,组建以相关部门为依托、以网络论坛为主要来源的舆情搜集系统。二是要改变“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思维方式,妥善处理网络舆情事件。过去发生负面性事件,通常做法是先把事情捂住,然后慢慢在内部化解。现在出了问题已经捂不住了,应当本着信息公开、依法公正的原则,加强政民交流,尽快建立完善网络发言人制度,使网民不信谣、不传谣,及时应对和引导网络舆情事件。

三、提高虚拟社会管理水平,防范网络舆论危机。为防止网民受到极端言论的影响,导致网民“群体极端化”现象的出现,必须健全虚拟社会管理机制。要将常态信息观察处理机制与应急反应机制相结合。对于网民普遍关注的事件,要及时处理;对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苗头要及时反馈,做好应急预警。要将信息披露机制与责任约束机制相结合。要及时全面掌握舆情,在第一时间将客观、准确的事实真相传达给网民,正确疏导负面舆论。另外,要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要发现和培养一批“网络意见领袖”,构筑网上信息舆论引导的桥梁,以网上评论来引导舆论,针对一些负面舆情,可依托网站、论坛、贴吧等载体,及时开展引导工作,用正面声音引导舆论导向,用权威信息稳定群众情绪。

下载创新社会管理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新社会管理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应急管理和舆论引导

    《应急管理和舆论引导》观后感 9月27日下午,县局党委组织观看了由清华大学董关鹏教授做的《应急管理与舆论引导》讲座录像.董教授分别从认识舆论、关注新发展,管理创新,案例分析......

    网络舆论引导机制的构建

    网络舆论引导机制的构建与传统纸质媒体相比,网络具有全时、无界、互动的特点。网络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传播结构,信息单向流动变成了双向沟通。公民在网络上可以自主发表言......

    加强网上正面舆论引导调查问卷(精选5篇)

    《加强网上正面舆论引导研究》调查问卷1、你的网龄有几年? A.1年及以下 B.1—5年 C.6-10年 D.10年以上 2、平时你了解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哪些? A.报纸 B.广播 C.电视 D.网络 E.......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重在创新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重在创新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人民日报社讲话精神有感 ×××××× ×× 在人民日报社创刊60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来到该社考察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形势下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的构建

    新形势下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的构建 从本质意义上讲,舆论不仅仅是“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综合”,更是不同群体进行利益博弈的重要方式。当前,许多舆论事件与突发事件......

    控违拆违舆论引导工作机制

    控违拆违舆论引导工作机制为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造势和监督作用,建立控违拆违专项整治舆论引导工作机制。 一、目标要求 按照市委、市政府控违拆......

    公正廉洁执法舆论引导机制研究[五篇材料]

    公正廉洁执法舆论引导机制研究 [摘要]进一步促进和加强政法机关公正廉洁执法,不仅关系政法机关的执法公信力,而且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大局;不仅关系政法干部队伍的形象,而且......

    构建宣传舆论引导机制的思考

    构建宣传舆论引导机制的思考 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形势的发展,当前社会已经逐渐步入社会转型的阵痛期,构建宣传舆论引导机制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古人曾云:防民之口,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