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西部地区社会管理创新的法治化路径

时间:2019-05-14 15:20: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析西部地区社会管理创新的法治化路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析西部地区社会管理创新的法治化路径》。

第一篇:试析西部地区社会管理创新的法治化路径

试析西部地区社会管理创新的法治化路径 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攻坚阶段,历史表明,社会的黄金发展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往往是交织并存的。随着社会转型不断深入,不仅过去长期积累的社会矛盾凸显,而且又出现新的复杂社会矛盾,与旧有社会矛盾交织,构成风险社会多重矛盾与冲突的背景。西部地区因为经济欠发达更容易积聚矛盾,社会管理面临巨大挑战和危机。西部地区必须重视各种社会问题的研判与化解,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一、西部地区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

西部地区具有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经济政治环境,同东部地区相比,在社会管理方面既存在共同性也有其特殊性。

(一)民族与贫困问题突出,针对性地方性法规严重缺失

西部地区是全国民族与贫困问题最集中的地区,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达307个。由于产业结构、交通通讯、对外开放、科教文化等明显落后,使西部发展长期受客观物质条件的限制,而且民众观念保守,认识接受新生事物缓慢,形成了一种“贫困的恶性循环”态势。

西部民族与贫困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缺乏有针对性的地方性法规。一些地方政府受传统“人治”观念影响,容易忽视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同时立法技术低下、执法不守法、红头文件大于法等现象仍然存在,导致社会管理拥堵不堪,效率低下,最终导致民族和贫困问题积重难返。

(二)经济竞争力低下,制度严重障碍

西部地区传统农业与不发达工业并存,构成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式,政府在各项制度、政策供给和取舍上,优先偏好农业,导致农业发展缓慢,工业发展也缺乏市场竞争机制。当前我国区域经济竞争加剧,东部地区受惠于经济体制优先改革,同时充分利用市场规律的体制优势和灵活的经济手段,迅速增强了本区域竞争力,而西部地区在区域竞争中一开始就处于劣势,东西部差距将不断拉大。

东西部发展差距很大程度是制度障碍造成的。东部地方政府在推动地区发展中,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提高政府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灵活制定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经济制度,使地区经济得到飞速发展。而西部地区的制度供给需求不均衡,尤其是政府提供的制度无法满足经济主体的需求,如法律实施变异严重,制度创新绩效不高,习惯用传统管理办法管理经济,直接插手生产要素配置等等。

(三)社会管理模式僵化,矛盾化解机制不健全

西部社会管理多为一元模式,刚性的管理手段较多,柔性的管理手段较少;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缺乏有效的平台;社会管理习惯搞运动,制度化常态化欠缺。社会管理手段存在着“行政方法不能用、经济方法不好用、法律方法不会用、思想教育不顶用”的尴尬。

当前西部地区社会运行机制不完善,特别是矛盾冲突的化解机制很不健全。政府正处于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过程之中,旧的运行机制正在解体,新的运行机制正在确立,特别是矛盾冲突的化解机制,正在探索建立阶段,政府在矛盾化解时还常常处于缺位、越位、错位的境地。

二、推进西部地区社会管理创新应当依靠法治

社会管理是社会良性运行的调控活动,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关系和谐,形成更好的社会秩序,产生良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创新社会管理,是在现有社会资源和管

理经验的基础上,为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引入先进的社会管理方法和理念,对传统社会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进行改进。

在当下中国,“依法治国”已是普遍共识。社会治理模式从传统的全能政府的控制模式逐渐转向公共导向性的法治模式,社会自治、人权保障和法制变革更加重视。在法治规则下,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广泛权利,所有公民和组织必须依法行事,必须承担法律规定的法律义务;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力部门依法律产生,受法律约束,对法律负责,都必须在法律框架内有序运行。同时,法治通过对权力界定、规范、约束和控制,使社会管理具有合法性、权威性和操作性。

因此,西部地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应当依靠法治。要逐步完善西部地区相关地方性法规和制度,通过法规和制度来规范和促进社会管理和社会管理创新,实现解决问题和创新发展的最终目的。

三、实现西部地区社会管理创新的法治化路径

(一)创新地方性法规

西部地区应当加强地方性法规的创新,使社会经济关系能动地决定和配置社会权利义务关系,更好地调整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具体而言,以下几个方面应作为重点:一是创新民生立法。西部地区应当通过创新地方性法规,加大投入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改善民众居住生活条件。当前,户籍制度改革是改善民生的一个重要环节,户籍改革的出路在于实现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良序互动。如成都、重庆正通过创新地方性法规的形式,尝试打破二元户籍制度,实现城乡一体化。试点一旦取得成功,政府对社会的管理必将大大加强,有利于维护西部的社会稳定。又比如可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将一些有益的政策固定下来上升为地方性法规,在法规上明确责任主

体、确定权属、完善操作程序,使社会保障有法可依,使有限的社保资金得到合理有序使用。此外,可以尝试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将城镇的医疗、养老保险向农村开放,使农民也有参加社会保险的权利。

二是创新农村土地制度。当前体制下,农村土地是难以改变集体所有制性质的。因此,创新现行西部土地制度,关键要确认农村土地的性质与权属,充分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固化权利期限、丰富权利内容等形式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通过明晰产权的方式激励农民脱贫。在地方立法上确认家庭承包经营权为独立完整的物权,包含使用、占有、处分、收益等权能,该物权可以依法转包、转让、互换、继承、入股等等,与使用权紧密结合,由土地承包经营者掌握。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各项内容都由物权法予以明确,在法律上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期限,当事人不得通过合同加以改变,在承包期内不得随意调整承包土地,承包方不得擅自收回承包土地。

三是创新教育立法。创新西部教育,义务教育是根本,职业教育是关键,所以应当创新西部职业教育立法,大力加强西部职业技术教育。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培训,让城市贫困人口和失地农民以及少数民族群众逐步适应社会形式的发展,获得更多更好的谋生技能和手段。虽然我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颁布了《职业教育法》,但由于条文笼统概括,只提出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要求,没有切实有效的程序保障,至今仍然没有一套完整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因此,创新职业教育培训法势在必行,西部地区可以将职业教育培训的责任主体、资金渠道、实施程序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明确下来,规范教育投资市场,加大公益性职业教育投入,放开教育市场限制,鼓励民间投资职业教育,逐步形成以国家投入和民间筹资相结合的投资模式,使职业教育培训多样化、多元化。

(二)强化依法行政

西部地区民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环境与东部地区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西部地方

政府在实施社会管理时更要依法行政,否则民众不仅不会遵循依法办事的原则,反而在制度之外去寻找潜规则,导致地方政府执法公信力严重下降。为了避免发生这种现象,必须加强依法行政,要明确要求社会管理工作应当按照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严格进行,要从主要依靠政策操作转变为主要依靠法律操作,真正实现由行政手段到法律手段的改变。

同时,西部地方政府要在社会管理中发挥正确作用,逐步还权于社会,自觉约束和限制对社会生活的不合理干预行为。社会资源应由市场机制而不是由政府来配置,特别是对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社会管理活动尽可能以市场化运作,不能以公共利益为名与民众争利,减少因滥用行政权而导致不正当竞争行为,避免由此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逐步形成公平竞争、非歧视的的社会环境,保障社会的公平交易权,为社会活动提供最基本的信任基础。通过强化依法行政,就能增强主体对社会对未来的预期信心,促使其依据社会普遍规律果断长期决策,这将有助于西部地区吸引投资并形成良性的经济发展局面,有助于从整体上实现社会和谐。

在依法行政的同时,还需明确政府承担责任的形式和程序,《国家赔偿法》的颁布和修订就是在明确政府承担责任、维护公民权益上的一大进步。但具体到西部地区,应当出台相关的地方性法规,使《国家赔偿法》更具有操作性,例如根据西部地区经济状况制定赔偿标准,或者进一步明确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的操作流程,使公民的权益受到公权力非法侵害后可以便捷地得到应有赔偿。

(三)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引导公民依法参与社会管理

媒体经常爆料一些地方政府以维护稳定为名阻碍民众诉求表达,这种压制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矛盾,反而容易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与突发公共事件的“蝴蝶效应”,社会稳定更不容易维护。因此,西部地区应尽力畅通正当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尊重和发挥

良性的社会力量,用法治化的形式让社会利益群体表达意志和权益,引导公民和社会组织依法有序协助政府管治社会,着力实现社会秩序的法治化、民主化,促进社会整体和谐稳定。

西部地区应当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将公民依法参与社会治理的方式、途径、内容固定下来,做到有法可依,依法参与,使公民参与社会治理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同时,重大行政决策应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制度,所有与公民利益相关或者间接相关的重大决策部署,都应当通过协商、辩论、听证、谈判等渠道,面对面直接听取民众意见,让公民向立法机关、行政机关通过正规渠道提出建议和意见,使行政相对人与行政执法机关良性互动,为公民依法参与自主管理、行政管理、社会管理提供更多更宽的选择机会,务求避免类似“什邡事件”②的发生。例如,西部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区域广阔、社会管理薄弱,社会管理的合理程度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基层管理的前进路径和发展水平。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管理,引导村民依法参与自治管理,是西部农村最终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必须迈出的关键步骤。但是,完善村民自治管理的同时,也要维持村民自治和政府管理的平衡,防止自治偏离正确方向。

四、结语

社会管理创新在于依法推进,既要强调依法建构相应的机制和制度,又要强调依法确立相应的管理模式。西部地区只有树立正确的法治理念,用法治程序、法制体系作为支撑,以方法创新、机制创新逐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并使之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建构自治型、互动型、参与型社会管理,最终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

第二篇:以法治文化建设引领西部地区社会管理创新

以法治文化建设引领西部地区社会管理创新

摘要:社会管理创新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也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之所在。社会自然需要管理,并且变动着的社会,管理更需要不断创新。否则,管理方法和模式的滞后,就会导致社会解体的后果。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只有以法治理念为指导,以法制体系、法治程序和规范为支撑,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才能真正实现最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是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的重要环节。

一、社会管理创新的概况

(一)社会管理创新提出的背景

党中央提出社会管理创新与我国当前面临的经济社会形势有直接的关系。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转型社会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会出现诸多利益冲突和矛盾,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当前,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社会矛盾和纠纷的多发期,使得经济社会稳定问题日益突出,社会管理面临重大挑战。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很多人有传统的“体制内”走到了“体制外”,由原来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很多问题由原来的单位解决变为了社会解决,很多人处于一种分散化、原子化的状态,尤其是在非传统单位体制中就业的人员以及农民工组织化程度低,相互之间形成一个“陌生人”社会。在“陌生人”社会,人际关系疏离、情感纽带缺失、内部关系松散、信任程度较低、社会制约因素相对较少,这也为社会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启蒙和提高了公民的权利意识、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人民群众要求扩大民主,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他们希望党和政府切实保障自身权益有,希望有更多渠道能了解、参与党和政府的工作。而互联网的兴起,1 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增加了透明度,公民的表达空间进一步拓展,给社会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与难度。

但是,由于传统的影响,我们在制约、监督公权力方面的制度积累与还不充分,思想理念、行动能力上也有不足。(阶层群体冲突增加

传统中国社会的社会阶层结构是相当单一的,就是“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在计划经济的背景下,他们之间的利益是高度趋同的,不仅没有根本性的冲突,甚至直接的冲突都几乎没有。但这些年来中国社会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纷纷出现,新的社会阶层与传统社会阶层之间,新的社会阶层内部由于利益获取模式的不同往往会发生各种冲突与纠纷,这些冲突与纠纷极易引发社会问题。像前段时间出现的农民工因讨薪而自焚跳楼、土地拆迁中的暴力争端等等社会性事件,背后其实都是阶层利益在冲突。

而且,伴随着阶层分化,社会管理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过去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基本上都要属于一个“单位”,干部在机关、工人在工厂、农民在生产队。按单位管理,政府好管也省事。但现在社会上出现越来越多的自由人,不再是“单位人”而成为了没进入麻袋的土豆。对于这些人,仅仅依靠单位模式是想管也管不住了,就算把他们吸纳为临时工,临时工已经没有必要也没有动力像“正式工”那样本分地听话了。流动性问题

目前我国有超过2亿的流动人口,在中国的东西部地区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流动。这种流动对社会管理提出很大挑战。传统的户籍管理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萝卜就在坑里边,而人口流动,西边的萝卜跑到了东边,导致东边的一个坑里可能有几个乃至好几十个萝卜。相应的社会福利保障、公平正义诉求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社会治理等等一系列问题就产生了。比如,农民工建设了城市,但却很难在城市中居住下来,只能像候鸟似的飞来飞去。如何调动流动人口建设流入地的积极性,保障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各项社会福利,让流动人口不至于因心态失衡引发行为失控,已经成为了城市化发展不能回避的紧迫问题。

人口流动好歹还能看得见,信息的传播与扩散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信息开放与信息封闭状态下的社会管理方式是截然不同的,难度更是天壤之别。在信息不畅通的情况下,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先捂住再慢慢应对。可是互联网让信息迅即甚至呈几何级数传播,往往“网下刚冒烟,网上已燃烧”。本来一个小事情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信息一传播到网上,马上情绪激愤。加之,互联网还有强大的组织功能,它可以把全世界各地看似一点联系也没有的人在不知不觉间组织在一起形成集体行动。

更近一步看,在信息化环境中,人的社会交往已经不仅仅是实体的交往,不仅仅是面对面的交往,而变成了网络的交往与沟通。一个人足不出户并不意味着孤立无为,闭门也能造车,网上也可以开店。现在社会上的一些宅男宅女很可能是社会中交往关系最复杂、最广泛的群体之一,据说目前中国网民已经超过4亿人。虚拟社会不同于现实社会,但它又与现实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虚拟社会的所作所为都有着强烈的现实指向。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既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崭新要求,又是社会管理创新的紧迫任务。

维权意识更加强烈。这些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很快,跨越了温饱,实现了小康。但是,在老百姓吃饱穿暖的同时,对政府的意见也不断增多,群众与干部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凸显出来了。为什么啊?社会诉求在提高,群众愿望在升级。我们党员干部在实现群众经济小康方面成就很巨大,但让群众精神小康方面准备不足。可是,准备不足,群众就会聚集起来和你要、和你闹。尤其是随着社会公众权利意识不断增强,过去不 3 是问题的问题今天成为了大问题,过去理所当然的事情今天越来越理不直气不壮了,过去坚不可摧的合法性基础今天越来越有些靠不住了。邓小平晚年的时候说过一句话:我们过去总认为发展慢了不行,现在看来,发展起来之后,发展快了问题更多、更棘手、更复杂。后邓小平时代10余年后重温这句话,确确实实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是伟人的高瞻远瞩。社会失范引发风险

社会发展可以突变,社会价值观的培育却不能一蹴而就。中国社会用30余年走过了西方社会数百年的历程,既有价值观已经失去了共识,新的价值观又没有真正形成。而一个社会只有存在共同的价值观才可能产生一致的行动。当出现价值真空的时候,一切行为都将自以为是,都将无所顾忌,都将不可预期。有权的“官二代”信奉赢者通吃,自鸣得意而视法如无法;弱势群体则绝望无助,看不到过上好生活的希望便铤而走险非理性杀人。就算那些自诩为只是“打打酱油”的群体,在其貌似超然的背后何尝不是一种无奈与愤懑,这使得他们往往是“无直接利益冲突”的肥沃土壤。当一切都不再相信、一切都不敢相信、一切都不能相信的时候,谣言就会主宰社会,恐慌就会降临社会、动荡就会席卷社会。前些天的“盐慌”背后并不仅仅是经济投机,更多的是社会性的焦虑与迷茫。

没有社会的稳定,就不可能有经济政治的繁荣发展。面对这些新的社会管理问题和管理要求,我们用惯了的、会用的、曾经很管用的、数十年来延续下来的一些社会管理模式与管理方法越来越不适应、越来越力不从心了。如何在新的发展背景下,有效地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社会管理创新成为了必由之路与不二法门。社会管理国际经验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与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政府社会管理的方式方法也不同。

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时期,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十分有限,主要是维护社会秩序的职能。这一阶段政府社会管理的基本特点与主要经验是:第一,社会管理以社会自我管理与社会自治为主,政府对社会基本上采取放任自由的态度,政府对社会自我管理采取自由放任的不干预政策。地方自治特别是市镇自治是政府社会管理的基础,是公民社会不断发展的前提条件。第二,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主要是进行社会秩序管理。维护社会秩序的主要目标是保护财产权,维持一种建立在财产权基础上的社会秩序,其主要手段是运用财产权利保护的法律维护社会根本秩序的基础。第三,政府承担起了济贫的职能,但济贫职能的履行尽量利用非政府组织进行。

20世纪初至1978年左右的混合市场经济时期是福利国家建立与完善时期,政府社会管理的基本特点和主要经验是:第一,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福利国家或福利社会。福利国家是指承担维护和增进全体公民基本福利或社会福利的职责的国家;其主要目标是维持全体公民的最低生活水平与教育水平,实现充分就业,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第二,建立和完善基本社会关系管理制度。建立资本与劳动合作的社会制度;完善社会主要利益集团围绕国家政府与公共支出的多数表决制度;同时,发展社会自治和社会自我管理。第三,始终注重提高消费需求,以促进充分就业、维护宏观经济稳定作为政府施政的重要目标。混合经济时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福利经济发展模式,它是一种追求资源配置的全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经济制度和模式。

1978年以来,是全球化的市场经济时期,这一阶段政府社会管理的基本特点与主要经验是:第一,以教育、培训、基础科技领域为主要投资方向,以人力资本投资为核心,将“消极的福利国家”转变为“积极的福利 5 国家”、“工作福利国家”或“社会投资型国家”。第二,以充分就业政策为核心,将“福利”转变为“工作”,并适度限制福利支出的增长,达到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发展、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相中和的社会管理与经济增长目标。第三,主动利用基本社会组织、社会利益群体、非政府组织进行社会协作治理。福利国家改革时期也是非政府组织大发展的阶段,如法国1990年就有60000多个私人社团成立,而60年代每年只有11000个组织成立;在德国,每十万人口的社团数量从1960年的160个增加到1990年的475个,增长了近3倍。瑞典公民社会的参与率世界最高,创建了一个每十万人口就有2300个社团的稠密的社会网络。第四,重视社会资本、重视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向社区回归的发展趋势,即社会社区化或社会人文化的趋势。)

(二)社会管理创新的内涵

“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是化解社会矛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①社会管理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广义上的社会管理又不限于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它还包括其他主体以及社会自身的管理。作为政府职能之一的社会管理,是指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社会政策和法律规范,对社会组织和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引导;培育和健全社会结构;调整各类社会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维护和健全社会内外部环境;促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协调发展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过程。广义上的社会管理则是多元主体以多样化形式进行的上述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过程。

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依据社会自身运行规律乃至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和规范,尤其是依据社会自身运行规律乃至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和规范,研究并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对传统管理模式及[1] 6 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的活动或者这些活动的过程。社会管理创新既是活动,也是活动的过程,是以社会管理存在为前提的,其目的在于使社会能够形成更为良好的秩序,产生更为理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义:

1、只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发挥人民首创精神,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

2、只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更好地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增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之间的协调性,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只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地区发展,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才能落实科学发展的统筹兼顾的要求。

4、只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才能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二、社会管理创新的最佳路径选择是加强法治文化建设

(一)法治文化建设的提出

中国人对法律的理解,往往把它看成是一种工具或制度的东西,把它看成是一种治理的规则和惩治的手段。我们缺少一种人文的、文化的层面去审视法律。如此,我们对法律只有畏惧而没有尊敬,只有抵触而没有服从,这不能不说是法律发展的缺陷和法治发展不健全的一大重要根源。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已取得丰硕成果。在新时期新阶段应向更深层析发展,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法治文化建设的形成。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报告强调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法制观念教育等。“法治文化”,就是这个国家的法律制度、法律机构、法律设施体现出的文化内涵,是公民理解并遵循以法律价值观为核心的心理意识与行为方式,它体现或代表了人们的法治意识、法治原则、法治精神及其价值追求。

古希腊先贤亚里士多德对法治有精辟的认识:“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 亚氏的这段话在后世被奉为法治的经典公式,其贡献在于,通过对法治实践环节与形式要素的完整把握,以“良法”与“普遍服从”两个特定概念的链接,建立了法治的基本逻辑结构。由此演绎,法治是一个地区或国家在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社会状态,法治的表层含义是一种社会管理模式,深层含义则是一种体现治国理念和规范人们言行的文化精神。“法治文化”,就是这个国家的法律制度、法律机构、法律设施体现出的文化内涵,是公民理解并遵循以法律价值观为核心的心理意识与行为方式,它体现或代表了人们的法治意识、法治原则、法治精神及其价值追求。

当代法治文化至少包括四种意识:一是崇尚法律的意识,它反映着人们对法律的情感和态度,是法治能否真正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二是遵守法律的意识,它强调不仅普通公民要守法,而且掌权者更要守法。三是运用法律的意识,它意味着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运用法律来分析问题。发生纠纷时要寻求法律的保护,诉诸法律来解决争端,四是维护法律的意识,它意味着,法律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要通过法律扬善惩恶,保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利益,维护社会的秩序、公平和正义,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不允许以权压法,以钱代法。

(二)用法治文化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时代的迫切要求。

邓小平同志说:“最重要的是一个制度问题”,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在所有制度中,法律制度最具明确性和国家强制性。通过法律明确社会建设的发展方向,形成社会建设的长效机制,从而使社会建设和管理不因领导人及领导人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时代要求从法治层面为社会建设和管理提供坚实的保障。党的十七大强调,进一步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提出要从发展教育、扩大就业、完善分配体制、建立社会保障机制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社会管理等方面入手。这种“以人为本”的社会建设,特别需要通过法治来强化社会权利的平等和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因此,我们在创新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同时,要高度重视法治保障的重大意义。

(三)法治文化建设是影响社会管理创新的灵魂

社会管理创新是法治的具体化,法治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保障。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应当在法治的规范之下进行。社会管理需要法治化,法治需要丰富社会管理的内容。法治文化建设是法律制度得以产生和正常运转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动力。没有法治文化建设的协作和支撑,社会管理创新就难以向广度、深度推进。在现实生活中,民众在做出一个行为时,一般是凭借自己的理解,基于自己的法治文化水平做出判断或选择。法治文化建设使得法律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的效力不仅仅是来源于外部的强制和权威,而是来自于内心的信仰和服从。

(四)法治文化建设有利于社会矛盾化解。

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目标是实现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绝对不是一个没有矛盾和冲突的社会,而是看社会有什么样的化解矛盾的机制。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能够理性对待并妥善化解各种矛盾和冲突的社会,达到使各方利益都得到表达和维护、不同利益主体相互理解和认同的和谐状态,并由此实现利益大体均衡的法治的社会。而要实现这种调节和均衡就必须靠“法”。因此,社会各阶层一定要有 “法”的精神和信仰。

当前社会,群众需求千差万别,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社会问题各式各样,社会诉求机制不畅造成社会协调断裂,社会建设相对滞后造成社会控制整合相对不力,社会关系紧张导致群体性事件多发高发。要从源头上预防和降低社会风险,就要建立公众广泛参与的多维度的利益表达机制,为社会各阶层提供顺畅的利益表达制度平台,形成规范的对话、协商和处理问题的反应机制,立足于处置“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真正从源头上预防和降低社会风险。在处理矛盾和问题时,应以民意为导向,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使“维稳”的思路从“保稳定”转变为“创稳定”。

三、用法治文化建设引领西部地区社会管理创新的具体操作

1.加强法治文化理论研究,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坚实的理论保障。对于西部地区乃至全国而言,法治文化理论目前还属于初创阶段,法治文化体系更是一个创新的概念。法治文化理论的研究决不仅仅是法学家的事,还需要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工作者共同探讨。西部地区应针对自己的社会经济状况,研究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法治文化建设,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举办“法治文化论坛”、“法治文化讲座”等形式,加强法治文化理论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应用对策研究;注重在法治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法治文化理论,更好地指导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鼓励引导支持法治文艺创作,努力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的法治文化产品。同时,法治文化建设还需构筑法治文化人才高地。没有人才的支撑,一切都可能是空话。深入研究和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必须要有一批大师级人物,有一批在法治文化事业各方面有号召力的领头人和一大批专家、学者、能工巧匠,并以此形成有特色的法治文化人才队伍。在此基础上,成立法治文化创作队伍,组建法治文学、法治曲艺、法治美术等创作基地,有计划地组织法治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和生产;应组织力量集中攻关,重点推出一批 10 反映时代精神、富有生命力、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精品,努力提高作品的影响力和震撼力;加强执法机关法治文化人才的培养,分期分批组织培训和采风活动;加强基层法治文化骨干的专业辅导,积极为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建立和完善优秀法治文化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西部地区的社会管理创新中,法治文化之水源源不断,为其提供更多更好的方式,保证社会管理创新的成效。2.2.管理创新要注重培养西部地区公民法治素养

目前,在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群众中,还存在畏上、畏权、不畏法的情形,这说明了社会法治观念的淡薄。而且,群众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参与者和监督者,因此,着力提高群众法治意识必不可少。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抓法治文化建设首先要从青少年抓起,要保障每个学校实现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法制副校长配备率达到100%,做到青少年普法的常态化。要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执法守法情况考核。建立健全公务员,特别是执法人员学法培训与考核、晋级、表彰相结合的配套机制,建立健全公务员普法的报告、抽查、通报和建议制度,确保公职人员全年学法不少于40学时,司法、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更新培训每年累计不少于15天。要加强群众的普法力度,通过开展专题普法讲座、出动普法大篷车、聘请律师解答群众提问等各种途径,积极开展居民法律服务,宣传有关法律法规,保障与维护居民的权益。引导群众依法诉求、依法办事、诚实守信。从整体上提高全社会的法律素质。

3.与西部地方特色文化相结合,搭建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管理平台。法治文化建设本质上就是以法治精神塑造人、以法治信仰引导人,以法治实践提高人,以法治文化熏陶人。要运用法治文化的特有功效,渗透到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成功架起法与群众之间的桥梁,以一种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力量默默地传播法治,以它的独特优势与魅力体现法治文化的人本意识 和人文关怀。当前形势下,要把满足人的需要、增强人的需求、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西部在久远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并形成了包括语言、宗教信仰、自然崇拜、神个话传说、故事、歌谣、舞蹈、节目、服饰、建筑、手工艺、礼仪习俗以及生存理念、生活和生产方式等在内的民族文化。在新时期的社会管理创新中,我们必须依托西部地区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的优势把法律知识通俗化,把法律规范直观化,把法律历史形象化。通过编制琅琅上口的歌谣、丰富多彩的节目、脍炙人口的故事,让群众感觉到原来法律并不遥远,法律就在身边,更容易保证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社会协调发展。、4、法治文化建设有利于崇尚法治的社会氛围的形成。

法治文化建设同法治实践相结合才有生命力。既不能离开经济发展空谈法治文化建设,更不能用法治文化建设干扰和阻碍经济发展。要支持和引导法治文化建设朝着促进依法行政、服务大局等方向发展,努力推动经济社会的法治化,形成崇尚法治的社会氛围和文化导向,使之作为新时代深入推进西部地区法治文化建设的“倍增器”,成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助推器”。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必须以人们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要适应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多采用接近大众、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表现形式。应更多地依托各种媒介,如公益广告、手机短信、普法网站,运用图片、文艺节目、法制短信、法制动漫等多种形式开展工作,增强法治文化的渗透力。西部地区应争取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中,发掘特色,打造品牌,如选择贴近老百姓的题材播放普法电影、建设法治文化主题广场、举办“法治文化艺术节”、开展“律师送法进村入户”活动;创建“百米法治长廊”和大型法治公益广告,积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法治文化品牌,让人民充分感受社会法治文化的气息,有助于社会稳定发展。5.12

①***:《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求是》2010年第4期。

第三篇:推动社区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

推动社区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

2011年10月14日 02:41 来源:郑州日报 热点专题 手机看新闻

社区是社会管理的基石,是社会管理最主要的基层载体,加强社会管理已成为当前社区党组织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惠济区以社区物业管理党建联建为抓手,创新活动载体、拓宽服务领域、打造党建品牌,构建起联系广大党员和服务城镇居民的工作体系,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党建活动和提供多种服务,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一、选好创新社区社会管理的切入点。一是走访调研寻找突破。创先争优活动启动初期,开展了“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到全区102个小区、楼院逐一进行了走访调研。针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落实党建工作任务、转变干部作风建设等,在全省率先提出了开展社区物业管理党建联建,着力破解社区物业管理难题,增强社区社会管理的针对性。二是制订方案明确任务。在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邀请有关领导、专家学者进行论证,经过反复酝酿,制定了《关于加强居民社区物业管理党建联建工作的意见》,明确了联建标准、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要求等,明确把社区物业管理党建联建作为加强社会管理的有效抓手。三是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层层召开动员会进行安排部署,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做到相关部门责任明确、具体到人,形成了齐抓共管、协调推进的工作格局。镇、街道明确党(工)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实行责任追究、工作问责等,切实把创新社会管理落实到开展联建的工作中、服务群众的实践上。

二、把握创新社区社会管理的关键点。一是建立联建网络。围绕强化基层党组织功能,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加强社会管理、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全面推行了“1+3”社区服务模式,建立了在镇、街道党(工)委统一领导协调下,以社区(小区)党支部为核心,以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居民议事会)和物业服务企业为主体的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同时,还建立了社区、小区、楼院、楼栋、楼栋长五级网络新格局,服务社区居民群众。二是畅通诉求渠道。围绕转变干部作风,落实“提高三个效率”、“建立七个机制”、“落实十个不允许”具体要求,主动了解社会动态,积极回应群众诉求,着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完善社区问题协商解决机制,建立了畅通的居民诉求反映渠道,社区楼栋长每周征求居民意见,社区党支部对居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梳理归类,镇、街道实行分级负责、归口解决,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使群众生活更有幸福感。三是扩大组织覆盖。惠济区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加强基层党建的经常性工作,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鼓励党员主动参选业委会、竞选楼栋长,严把业主委员会“代表推荐、党员比例、主任人选”等关键环节,已有27名党员当选业主委员会成员,3名党员当选业主委员会主任,发挥出党组织对业主委员会(居民议事会)的政治领导和思想引领作用,实现党的工作在群众中的全覆盖。

三、找准创新社区社会管理的着力点。一是提升服务能力。坚持从联建实际和党员工作特点出发,加强素质培训,深入开展岗位练兵和各类物业服务竞赛活动,使不同单位、不同行业之间的党员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打造社区物业管理党建联建服务品牌。二是实行分类管理。围绕“群众满意、破解难题”,结合联建内容,发动广大党员深入讨论、建言献策,使每个基层党组织在创新社会管理中都有一个鲜明的联建主题。社区党支部定期组织法律法规、服务技能等专题培训,提高物业服务企业党员服务技能;采取定期谈心、发送生日贺卡等形式关心业主委员会(居民议事会)中的党员,激励他们在设岗定责服务活动中为居民办实事、做好事;到社区报到的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中的流动党员,主动认领公益岗位,实行双重管理。三是创设活动载体。结合创先争优活动中的公开承诺,全面推行了党员挂牌上岗、党员示范岗等活动,广泛开展党员志愿服务,让党员身份亮出来、旗帜树起来,营造出党员参与社会管理的浓厚氛围;先后建立了167个党员责任区、成立了36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设立了86个党员特色岗等,开展了“亮身份、作表率、树形象”、“党员奉献在社区”、“金牌服务、满意物业”等主题活动,更好地发挥了党员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先进模范作用。

四、明确创新社区社会管理的落脚点。一是创新服务模式。开展社区物业管理党建联建,既是区域化党建的具体举措,又是创新社会管理与党建工作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形成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党建工作合力,构建起共驻共建、共创共赢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着力打造了“联合党委统领一会六部”的联建体系,即:街道党工委成立驻街道联合党委,联合党委建立由辖区单位党组织组成的党建理事会,理事会设立“两新”组织、驻区单位、党员帮扶、党员志愿者服务、流动党员和文明共建六个联络部,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制度完善,打造出区域内党组织共同参与社会管理的新模式。二是搭建服务平台。围绕服务群众、改善民生,创设多种形式的服务载体,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推行街道建同心家园、社区建党员服务站、企事业单位建党员服务点,建成“园、站、点”36个,形成立体化、全覆盖的区域化党建体系。同时,打破党员隶属单位、行业和党组织的局限,建立了党员向居住社区报到、党员社区表现评价等制度,形成了“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在岗位”的党员管理新机制。三是着力改善民生。解决民生问题是加强社会管理的根本,社区物业管理党建联建牢牢把握改善民生这个核心内容,坚持不懈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居民。王雅伟

(作者为中共惠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第四篇:全面提高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

全面提高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近年来,湖南以法治化为基本方向,以法治湖南建设为重要载体,积极探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方式和途径,在全面提升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升全社会法治意识。把法律交给群众,让群众知法懂法、遵法守法,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社会管理法治化才能全面推进。湖南省把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作为提高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来抓,制定了《湖南省法制宣传教育条例》,推动法制宣传教育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法治理念教育和法律知识培训,着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和依法管理能力。全面落实党委(党组)中心组集体学法、领导班子成员“述法”等制度,开展“依法决策示范领导班子”创建活动,促进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崇法学法,培养法律思维,提高法律素养,更多地运用法律手段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深入推进全民普法教育,采取“法律下乡”、“律师进社区”等形式,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月、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周、“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等活动,积极推动法律知识进机关、进乡村、进企业、进学校,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人人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尊严和法律秩序的良好氛围。

坚持依法执政,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党委在社会管理中居于领导核心地位。党委坚持依法执政、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以法治理念和手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实现党的领导和各项工作的法治化,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础。湖南省积极探索地方党委依法执政的具体路径,努力提高各级党委法治意识、法律思维能力和依法办事能力,逐步使依法管理成为经济社会管理的基本方式。改革和完善党委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发挥党委在同级各种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积极支持各方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责。坚持各级党组织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全体党员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科学界定各级党委的决策权,研究制定党委重大决策程序,广泛听取民意,充分集中民智。建立党内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切实保证党内文件合法。加强省委对地方立法的领导,建立省委提出立法建议、审

定立法规划、讨论重要法规规章草案等重要制度,支持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权,把党的意志与人民的意志通过人大这个制度平台统一起来,让省委的主张和重大决策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地方性法规、规章,成为人民群众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推进依法行政,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依法行政是社会主义法治对行政机关的基本要求,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关键。湖南省把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突破口来抓,在全国率先出台系统规范行政程序的地方政府规章——《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并相继配套出台了一系列重要规定,提高了政府服务效率和水平。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规范政府服务行为,将政府服务固定为法律义务。合理划分和依法规范省、市、县三级政府的职责和权限,并科学合理设置政府机构、核定人员编制,推进政府职责、机构、编制的法制化。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减少和下放行政审批。加强行政决策程序建设,健全重大行政决策规则,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并完善重大决策听证制度,从源头上保障政府决策更好体现人民意愿。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综合执法,减少行政执法层级,提高基层执法能力。严格执行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裁量权的行使,加强行政执法责任追究。改进行政执法方式,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处置与疏导结合,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防止执法不当引发社会矛盾。推进公正司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司法是法律调整的最终阶段,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紧紧抓住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关键环节和人民群众最关心、最不满意的问题,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不断增强司法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以司法公正保证社会公平正义。湖南省认真落实中央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各项部署,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创新司法工作机制。加强司法规范化建设,完善司法各环节的工作规范。推进“阳光司法”,进一步完善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狱务公开,完善司法听证制度、新闻发布制度以及群众旁听庭审、裁判文书上网、诉讼档案查询等制度,推行庭审同步录音录像、同步记录、同步显示和重要案件庭审的电视或网络直播,以司法公开促进司法公正。强化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司法不公问题,确保司法权的正确行使。拓展法律服

务领域,建立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组建湖南省法律顾问团,为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依法办事提供法律服务。加强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做到应助都助,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的公平与正义。

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法治是以理性平和方式解决矛盾纠纷的最佳途径,是社会治理的基本手段和最佳模式。湖南省把依法化解社会矛盾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工作重点,进一步健全多元化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建立健全诉求表达机制,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确保不同职业身份、不同利益群体和利益相关方充分发表意见;建立社会协商对话机制,搭建领导与群众的对话平台,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良性互动,妥善处理群众各种利益诉求。完善领导干部定期接访制度,加强市县两级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和县级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建设,建立联合接访机制,妥善接待处理信访问题。依法规范信访行为,促进信访与诉讼、复议、仲裁与执法监督相结合,积极引导信访当事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矛盾纠纷。加强社会矛盾纠纷的经常性排查,建立社会矛盾预警机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充分发挥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重要作用,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结合起来,完善“三调联动”工作体系,形成省、市、县、乡、村“五级三调”工作模式,统筹化解矛盾纠纷。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管理服务,加强虚拟社会综合管控,加强食品药品和安全生产工作,保持社会秩序稳定。

第五篇: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的路径探析

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的主要内容和衡量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人口城镇化即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转移。本文针对西部地区的实际,提出其城镇化应借助农村和城镇的拉力与推力,应选择做大做强现有城镇和整合现有小村庄的路径,也就是做大做强省会城市、二级中心城市、县城和乡镇以增大其容纳人口的能力,整合现有小村庄以加速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转移,从而加速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关键词】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320.3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时至今日,我国农村仍然生活着7—8亿人,农民的生活水平仍然很低,农村的贫困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软肋”。城镇化对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引导农村劳动力由传统农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对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西部地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城镇化水平低,现有城镇也是零星分布,孤立无援,城镇化进程缓慢,从一定意义上说,西部农村是众多贫困山区农村的一个缩影,因此,研究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问题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分析其路径对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和价值。

一、西部地区农村的现状特征

1、村庄数量多,分布广且规模小

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为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而人口仅占全国的28.8%,但自然灾害频繁,历来经济落后。这一地区的农村大多规模较小,而且分散不集中。据统计,位于陕北地区的枣园,其农村70%以上为11户至30户的小村落,100户以上的仅占0.6%,1~10户的占9.7%;子长县辖8镇7乡,354个行政村,1295个自然村,总人口22.74万人,每村平均不到110人。①

2、基础设施滞后且使用效率低

虽然西部地区的公路通达率很高,但存在公路等级低,县与乡、乡与村之间的公路路面窄,路况差,村组公路多数为等外级公路,抗灾能力低,缺桥少涵的问题比较普遍,晴通雨阻现象非常突出,使用效率不高。90%以上的农村卫生计生机构缺乏基本医疗设备,难以开展好服务工作,现有设备基本闲置。随着一些小学的撤并,许多学生集中到中心学校,中心学校的教室和宿舍满足不了撤并后的需要,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农村文化设施、公益事业建设少,很多农村没有休闲娱乐的场所,有的农村甚至没有像样的日用百货商店。

3、公共服务水平低且费用高

西部地区农村的公共服务水平低且费用高。首先是电,一到除夕、春节等大的传统节日农村经常停电,而且电费要比城镇居民高很多,城镇居民电费一般为0.5元∕度,而农村居

民及城郊未入网居民电费一般为0.7—0.9元∕度;其次是交通,暂且不说农村居民出行的方便程度和城镇居民相差甚远,单就交通费用也高出城镇居民好多倍,城镇居民乘公交进城车费一般为1—2元,而农村居民乘车进城车费一般为5—15元;再次是通信,农网话费一般为0.2元∕分,而市网话费一般为0.1元∕分,而且农网和市网信号质量相差很远;最后是教育,农民为了让子女享受和城镇学生一样的教育资源也需付出高出城镇居民好几倍的代价。这些都是农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公共服务,具有一定刚性,弹性大的公共消费品更是无法相提并论。

二、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的思路

城镇是聚集一定数量人口、产业和生产要素的特定空间,城镇化则是三者向城镇聚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农业人口不断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农业劳动力不断转变为非农业劳动力;第一产业人口流向第二、三产业,第二、三产业人口不断向城镇聚集发展。[1]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的主要内容和衡量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首先应该是农村人口城镇化。农村人口城镇化即大量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转移,但这种转移必须是农民自觉自愿的,为此我们应考察一下城镇和农村的拉力与推力问题。

从城镇的拉力方面看,城镇的就业机会多,预期收入高,还有生活的自由度较高,医疗条件较好,交通便捷,子女可以得到良好的教育,有丰富的文化生活等。从推力来说,城镇社会治安混乱、过高的房价、空气污染严重、生活费用昂贵、交通拥挤、文化歧视等使得一些人在城里待不住,只得离开城市回到农村。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清洁的空气和水、淳朴的民风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农村也存在推力,如生活相对贫困、就业机会少、教育资源缺乏、医疗条件低劣、文化生活贫乏,这些都导致了年轻人纷纷往城里跑,有人说现在的农村种田的称之为“7086部队”(七零八落),基本上是老的老、少的少、残的残。[2]

由此可见,要加速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转移,从而加速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就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城镇方面应增大其拉力减小其推力,二是从农村方面应减小其拉力增大其推力。

三、加速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的路径

(一)加快现有城镇建设以增大其拉力减小其推力

从整体看,目前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密度偏小,但布局基本合理,因此加速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应选择走做大做强现有城镇容纳功能的路子,即走增大现有城镇的拉力使其推力减小的路子。

1、加快区域中心城市的建设

重庆、成都、西安、昆明等省会城市作为西部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是毫无疑问,但是这些城市之间的绝对距离仍然比较遥远,没有形成群体效益,省会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依然没有形成强大的辐射效应,即区域中心城市的拉力不足。为此应加快建设作为联系省会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纽带的二级中心城市,形成一级中心省会城市——二级地区中心城市——县乡村经济互动发展的局面,完善和强化二级中心城市的城市功能,构筑城市经济圈,以增大其

容纳人口的能力;同时二级中心城市还应健全公共服务设施,改善社会治安环境,缓减交通拥挤,提供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改善人居环境和质量,以此来吸引人,挽留人,即减小城镇的推力,从而扩展人口规模,发挥人口聚集规模效应,加速西部地区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转移。

2、加快区域县城建设

县城,是一个县域内经济文化政治中心,是县域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首选,其对农村的影响和辐射作用最直接、最显著,也就是对农村人口的推拉作用最直接、最显著。所以加速西部地区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转移重点应做大做强县城经济,发达的县城经济不仅能推动居住、消费等功能的建设,而且可以带动县城就业和县城环境建设,增强县城对农村的吸引力和辐射力。重点把县政府所在镇建设好,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将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西部地区的县城规模过小,如陕西省的黄龙县,人口不到5万,显然作为建制县其经济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很弱。根据西部地区人口居住稀疏、地理环境特殊的实际,条件好的县城争取逐步发展为县级市,条件差的则应建成县域内的中心小城镇,努力扩大县城中心市镇的辐射半径[3]。从西部小城镇发展的特征出发,以质的提升取代量的扩张,重点发展县城镇、交通及区位条件较好且有一定基础的工业镇、资源条件优越近期有可能得到大规模开发的城镇[3]。西部小城镇建设的重点应该在县城镇,这已经是学者们的共识。发展县域经济,一定要从自身实际条件出发,因地制宜,发挥特长,办好做强县城支柱特色产业。陕西的神木、靖边两县,煤炭、天然气开发已初具规模;绥德、米脂、横山、镇川(镇)处在重要的交通线路上,成为商品集散地,商品贸易繁荣;洛川的苹果种植基地、安塞的名俗文化开发都是颇具特色的。

3、加快现有乡镇建设

农村人口城镇化可以向大城市转移,也可以向小城市转移,还可以向产业特色突出、引领作用显著、辐射功能较强的乡镇转移,并且这是转移距离最短、转移成本最低的人口转移方式。目前西部地区的建制镇即乡镇,虽然数量偏少,但分布均匀,只要做大做强这些乡镇,其辐射力可以遍及西部地区的角角落落。按照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的要求,加大对乡镇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投入,建立起城乡统筹的公共交通、供水供电、环境保护、通讯设施、娱乐教育、卫生保健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以此来增大乡镇的拉力,促进农村人口快速地城镇化转移;加快现行户籍、土地流转、社会保险、劳动人事管理体制改革,为农村人口有序快速地城镇化转移扫清障碍。另外,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和农村产业及专业合作组织,活跃乡镇经济,为乡镇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和就业机会,以聚集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进而加速西部地区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转移。

(二)积极整合现有村庄以加速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西部地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75%以上,而且受限于地质地貌条件,人口居住分散不集中。这样一个农业人口比重大且居住分散的地区,仅仅靠做大做强城镇的拉力来实现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目标,显然是不够的,还应借助农村的推力,鉴于西部农村的现状,应选择走整合现有村庄的路子,即走利用村庄整合推动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转移的路子。西部地区好多农村一半以上农户是城里农村两头跑,过着所谓的“两栖式”生活,有的为了孩子上学,有的为了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这些农户只要适当地推他们一把,就会移居城镇实现非农化转

移,而村庄整合正是这个“推”的着力点,一定意义上讲,村庄整合就是做大小村庄的推力。具体做法是以地域为依据就近将分散的小村庄整合为不少于1000人的大村庄集中居住生活。理由是:

1、这种村庄整合具有可行性

首先,从理论上讲,人具有社会属性,农民也是如此,所以从本质上讲农户有选择集中居住生活的本能趋向。其次,农民选择时会进行成本比较做出理性选择。虽然村庄整合对农户来说不可能是零成本,但是他们会比较就近移居新村的成本、城里农村两头跑的成本以及直接移居城镇的成本,显然,只要三者之中就近移居的成本最小,农户选择就近移居新村的倾向就很大。最后,农户就近移居集中居住生活,农户间相互比较熟悉,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非常相似,所以不会有背井离乡的感觉。总而言之,只要控制好农户就近移居的成本,这种村庄整合就会得到农户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事实上,我国已成功实现了许多村庄的整村迁居就是很好的例证。

2、这种村庄整合可以提高西部地区农民的生活质量而不增加生活费用,有利于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这种整合并不一定要农民集体住楼房、使用冲水厕所,只是将农民集中在某一宜居区域集中居住生活,针对西部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农民可以住自己的窑洞或平房,他们仍然可以拥有自家的小院,可以饲养家禽,实现食物的循环利用,不会得诸如食物垃圾等“城市病”。整合后的新村有小百货店、餐馆、美容美发店、卫生室、棋牌室、文艺队、学校、书店、通讯费代收点,甚至有银行、网吧等。整合前这些日常生活消费品大部分需跑到城镇才能消费,整合后在自己村里就可以消费,既省钱又省时,同时这些日常生活消费品集中提供还有助于其质量提高和品种丰富。如学校,西部地区200人以下的村庄为数不少,一个村庄学龄儿童平均每个年级不到1人,要配置各科老师都不可能,更不要说图书馆、体育场了,整合后则不同,新村学龄儿童数量增多,不仅可以配齐各科专业老师,有条件的村庄还可以配置图书馆、体育场、电教室等教学设施,从而缩小农村和城镇的教学资源差距,进而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再如生活用电、自来水、天然气集中提供成本大大降低,既方便了农民生活又不增加生活费用。可能有人会担忧把农民集中起来居住会增加农民耕作农地的成本,但是只要认真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种担忧其实没有必要,农民不在自家农地附近居住,但就近移居地域跨度不会太大,可骑车去耕作花费时间不长,成本也不大;有些农村可根据所经营的作物特性在农忙季节搭简易房子暂住山上,这种做法在国外也不乏其例,农民耕作农地的成本根本不会增加。总之,这种村庄整合可以提高西部地区农民的生活质量而不增加生活费用。

这种整合也有利于加速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一是整合时农民会选择就近移居新村还是移居城镇?人的正常选择心理是就高不就低,略有条件的农户很有可能会选择城镇;一些暂住城镇不打算移居城镇即城里农村两头跑的农户,村庄整合会促使他们移居城镇,加速了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转移。二是整合后的新村,各种配套生活服务集中提供,就需要有人专门经营,这些经营农户从实质上讲已不再是农民了,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不再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而是以商业经营为主,属于社会化大生产,这样又减少了一部分农业人口。这些农业人口的减少和城镇化转移都要归功于村庄整合这一举动,因此整合现有村庄有利加速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本文章由西安牛皮癣医院http:///整理发布,欢迎分享!

下载试析西部地区社会管理创新的法治化路径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析西部地区社会管理创新的法治化路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理念与路径创新-修改稿0329

    引用格式:李庆雷,段炼. 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理念与路径创新[J].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3,24(3):10-13.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理念与路径创新1李庆雷1段炼2(1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

    地方治理法治化困境与路径

    地方治理法治化困境与路径 2016-01-04 16:24 来源: 人民论坛 作者: 刘 云 【摘要】地方治理法治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环节和重要内容,也是地方治理体系走向完善的必由之......

    浅谈如何加强农村社会法治化建设

    浅谈如何加强农村社会法治化建设农村社会法治化建设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各种新的社会矛盾层出......

    唐山探索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路径

    唐山探索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路径2011-05-04中国妇女网2009年6月以来,唐山市妇联紧密结合新形势下妇女群众工作实际,在全市探索推行了妇女信访代理模式,经过近两年的工作......

    创新社会管理[范文]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既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

    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第一讲为何要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一、社会转型对社会管理的挑战1、政府社会管理的能力遭遇瓶颈,公信力下降。财政状况;体制机制;管理手段;人员能力;事务繁杂;新事物层......

    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 强化社会管理创新,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当前,我镇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而艰巨......

    社会管理创新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既是当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紧迫任务,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任务。 让人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