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分工》读后感
《社会分工论》读后感
《社会分工论》发表于1893年,是涂尔干的博士论文,也是他确立前期思想的奠基之作。在本书中涂尔干提出了“社会团结”、“集体意识”、“功能”、“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社会容量与社会密度”等等这些被后来的社会学一直沿用和争论的术语,也通过对“机械团结”“有机团结”、“环节社会”与“分化社会”以及“压制性制裁”与“恢复性制裁”的纵向二元划分,探讨了历史演进的基本规律。同时本书也是涂尔干意图运用社会学的独特方法的初步尝试。该书的主题是劳动分工带来了社会的现代转型问题,在分工的条件下现代社会呈现了与传统社会不同的特质。简言之,传统社会中由于人们之间相似性导致社会呈现机械团结的面貌;而劳动分工使得人与人的差别越来越大,每个人对他人也就越来越依赖,从而形成一种有机的社会团结。
这部著作中,涂尔干是从法的角度来具体阐释集体意识的社会作用的,社会结构还仍然充满了浓重的斯宾塞色彩和强制性的意涵。
社会学研究并不单单是以利益出发的,不管是个人利益还是集体利益,它所关注的是能够将个体维系起来的社会纽带,即涂尔干所说的具有道德特性的集体意识或共同意识。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涂尔干批判了古典经济学和古典法学把分工研究完全建立在“私利”与“公益”,或者是“私法”与“公法”基础上的研究取向,并反其道而行之,深刻揭示了分工形成的社会根源以及分工特有的社会功能。
涂尔干为本书撰写的《第二版序言》对诸多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澄清。首先,是对社会急剧变迁所导致的欲望膨胀、行为偏差和社会混乱的失范问题的讨论;其次,是对如何消除社会病态,恢复正常秩序的整合问题的探索。并为摆脱社会危机开出了一个救市良方:即通过职业群体或法人团体的组织方式彻底拯救日益败落的伦理道德,并以此搭建起一个功能和谐与完备的新型社会。
失范现象或反常现象是涂尔干社会思想中的一道难解的谜题。实际上,这也是涂尔干社会思想始终面临的困境。涂尔干拒绝将各种反常现象看作是社会分工自然造成的结果,同时也剥夺了研究反常现象之社会根源的权利。涂尔干以社会本质主义为基础构建的伦理大厦,不可避免地需要以纯粹的社会整合作用作为支架。然而,一旦它遇到社会变迁及其连带的“反常”现象的强烈挑战,便不能不面临大厦将倾的危险。
在这部著作中,我们所能体会到的不是行云流水似的思想脉络,而是涂尔干始终在物质论与观念论、经验论与决定论、实证主义与唯理主义以及个体主义与本质主义之间的徘徊和犹疑,以及搅拌其中的阵阵痛苦。
涂尔干在为本书撰写的第一版序言中说道:这本书是根据实证科学方法来考察道德生活事实的一个尝试。同其他事物一样,道德事实也是一种现象。这些现象构成了的各种行动规则,并可以通过某些明显的特征而得到的认识。由于人类行为总是与某些外在的力量发生联系,这就会导致一种决定论倾向,就像那些内在于我们和外在于我们的事物一样,是不可知的。然而,这并不能否定物理科学和生物科学的可能性。
涂尔干在本书中指出,分工现象不仅在工业、农业、商业中普遍存在,还在大多数的社会领域里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政治、行政和司法领域的职能也越来越呈现出专业化的趋势,科学和艺术也是如此。劳动分工已经渐渐地成为了社会秩序最重要的基础。然而,社会一方面愿意驱使人们不断专业化,另一方面又总是担心他们过于专业化。
涂尔干认为,高等社会若要维持自身的平衡,就必须实行分工。人们之间的相互吸引已经越来越难以产生这种结果了。分工不仅能够展现出我们所确定的道德特征,也可以逐渐成为社会团结的本质条件。
任何一种理论都应该有它的现实意义,尤其是社会学理论。联想到当今的中国,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我觉得就是存在集体意识薄弱这一问题。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可以说是当时的集体意识或共同意识,在新中国初期,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可以说是当时的集体意识(是否可以说当时的中国仍然是机械团结下的社会?)。而在现代社会,或者说90年代后的中国,儒家思想早就被打倒了,至于共产主义,虽然官方仍在强调,但我看不到它在民间还有多大的地位。自由、平等、公正等西方抽象价值原则在中国又没有得到完整建立。所以说,现代中国并没有一个完善的集体意识。而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仍不完善,分工带来的经济性依赖也不是太强。孙中山先生说中国人像一盘散沙,我看以现在尤甚。如果放任不管,依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那么迪尔凯姆所说的社会解组并不是没有出现的可能。
那么应该如何解决呢?迪尔凯姆也做出了一些论述。我觉得在现在有重要意义。他在针对治疗有机团结的破坏时提出,应全面加强社会道德规范的调节功能,建立一种与社会分工结构相适应得多层次的社会道德体系。虽然做起来有难度,但现在我们应该格外注意
第二篇:《社会分工论》读后感
《社会分工论》读后感
——行政管理丁鑫20130031
最近拜读了艾尔米.涂尔干先生的《社会分工论》,使我受益匪浅。涂尔干先生在书中几乎一直在回答人类社会最根本的“存在和变迁”问题,而且保持了与同行之间的密切对话,其深厚的理论修养和知识内涵是不得不给予崇高评价的。
所谓社会分工,是指人类从事各种劳动的社会划分及其独立化、专业化。社会分工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社会分工,就没有交换,市场经济也就无从谈起。社会分工的优势就是让擅长的人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使平均社会劳动时间大大缩短。生产效率显著提高。能够提供优质高效劳动产品的人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高利润和高价值。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最深刻的含义就是由社会分工得出的。
另外,提到社会分工,必然要说到“三次社会大分工”: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一书中提出的发生在东大陆原始社会后期的三次社会大分工,即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商人阶级的出现。恩格斯对于三次社会大分工的论述,是与他把人类社会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文明时代的论述相结合的。三次社会大分工发生于野蛮时代的中后期,经过这三次大分工,人类进才得以进入文明时代。
在书中,涂尔干先生首先是对社会急剧变迁所导致的欲望膨胀、行为偏差和社会混乱的失范问题的讨论;其次,是对如何消除社会病态,恢复正常秩序的整合问题的探索。在文中,涂尔干先生亦像在《自杀论》结尾那样,为摆脱社会危机开出了一个救世良方:即通过职业群体(或法人团体)的组装机方式彻底拯救日益败落的伦理道德,并以此搭建一个功能和谐与完备的新型社会。因此,通过这篇文献我们也可以清晰地感觉到一个社会学家由衷而发的社会关怀及其与思想倾向之间的微妙关系。《社会分工论》一书共分为三卷,第一卷从功能分析视角阐述了社会功能确定的实证主义范式,随之提出了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两个核心概念,并重点对二者的区别做出了详尽的分析;然后转入对(社会)有机团结形成过程与逻辑的分析中,其中社会分工的功能得到自然地彰显;最后明确指出了契约团结与有机团结之间的关系。本书第二卷集中分析了社会分工进步的原因所在,首先它证伪了功利主义对该问题的解释框架,然后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模式,社会客体本身和集体意识成为整个原因解释的核心概念,然后还提出了两个次要原因要素:集体意识形成的非确定性和遗传性,最后自然地提出了原因结论——人类社会自身的变化决定了人的变化,社会分工的进步是社会自发规律的体现。第三卷所讨论的分工形式迥然不同于前两卷,很显然,所谓失范的、强制的或反常的分工形式并没有划归分工研究的中心议题。相反,它们常常被
当成存之无用、弃之可惜的“鸡肋”,被排斥在边缘角落。涂尔干先生以社会本质主义为基础构建的理论大厦,不可避免地需要以纯粹的社会整合作用作为支架。然而,一旦它遇到社会变迁及连带的“反常”现象的强烈挑战,便不能不面临大厦将倾的危险。
由于经济事务主宰了大多数公民的生活,成千上万的人把整个精力投入在工业领域和商业领域。这样一来,一旦这种环境的道德色彩不浓,许多人就会越出一切道德范围之外。在这本书的主要部分里,涂尔干先生特别说明了劳动分工并不对这种事态负有任何责任,有的人对分工微词颇多,这是不公平的。分工绝对不会造成社会的支解和崩溃,它的各个部分的功能都被彼此充分地联系在一起,倾向于形成一种平衡,形成一种自我调节机制。然而,这种解释也很不充分的。这是因为,尽管各种社会功能总想共同求得相互间的适应,达成彼此固定的关系,但就另一方面而言,这种适应模式要想成为一种行为规范,就必须要靠某个群体的权威来维持。
在书中涂尔干先生还提出了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涂尔干在该问题上的立场十分鲜明,他一贯强调社会的优先性,认为个人是社会的产物,“与其说个人决定了共同生活,还不如说个人是共同生活的产物”。在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中,他选择的对话者是斯宾塞:一方面,他在一定程度上认同社会进化论者关于社会有机体的论述,承认生命有机现象与社会现象之间的类比合理性;另一方面,他坚决反对斯宾塞的个体主义方法论,反对通过对个体人的“理性”以及对幸福的追求来分析社会整体的变迁。涂尔干认为,集体意识是社会的产物,而个体是集体意识塑造的人;“社会并不是人类进化的次要条件,相反,它是人类进化的决定因素”;“只有社会的变化才能够解释同时产生的个人本性的变化。我们不能象斯宾塞那样,认为社会生活仅仅是个人本性所带来的结果,相反,后者恰恰是前者的结果”。
反观身边的社会,我们不能不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作为社会主人的个体人到底存在多大程度上的“自我”?功利主义者和人本主义者把社会变迁的动力放在了对个体行为的考察上,他们特别看重个体人的反思能力和行动能力,认为社会仅仅是人的一种集合形式。但涂尔干反其道而行之,提出个体人是社会的产物,其最得力的证据莫过于对原始社会的考察,这些考察说明当时的社会个体人主要受着集体意识的有力控制,“个人在原始社会里是不存在的,它知识随着文明的发展才逐渐产生出来”。但他也分析了文明之后的社会,最终认为,“个人精神的发展并没有削弱社会的精神生活,只是使这些生活发生了转变……随着个人意识的发展,社会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灵活”;也就是说,社会性在塑造人性的功能上并没有退化,人仍旧是“社会木偶剧”中的演员。在后来的阐述中,涂尔干还提出:“实际上,绝大部分的心理事实是社会事实在个人意识里的延伸”,同时它还是强调:“社会并不能在个人意识里找到其现成的基础,这些基础是它自己创造出来的”。可见,涂尔干的“社会唯实论”思想是一贯的。
第二个问题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运行形式。涂尔干在强调社会的决定性作用之余,还分析了社会本身变化的机制问题,它认为“文明是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不断发生变化的必然结果”,“人类之所以不断进步,只是因为它必须进步,而决定这种进步速度的是人们相互之间形成的压力是大是小,是多是少”。同时,涂尔干一再强调社会分工与“文明”(即社会进步)之间的因果关系,“文明不能解释分工的存在和进步,因为它本身没有固有或绝对的价值,相反,只有分工本身成为一种必然存在的时候,文明才有存在的理由”。也就是说,分工的进步是社会的内在规律(人口密度的增加是关键要素),而社会进步之结果则是随之发生的;但涂尔干同时也说到:“我们并不是说文明是没有目的的,而是说进步的原因并不在于这个目的”。在这里涂尔干实际上在说:社会进步是一种自然的客观规律,人类社会的本质在于其客观性,这个过程是人所不能主观控制的。
沿着以上分析思路,涂尔干还提出了社会的常态是自发秩序。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的转变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趋势,前者基于集体意识的高度控制能力,使所有社会成员都在一个为大家共同认可并遵守的集体规则下团结起来;后者基于社会成员之间的分工和相互依赖,并最终依靠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多层次道德规范实现社会的新团结。从涂尔干对两个核心概念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对社会运行机制的裁定,而其中关键的论点是“每个社会都是道德社会……任何合作都有其固有的道德……利他主义注定不会成为我们社会生活的一种装饰,相反,它恰恰是社会生活的根本基础”;“无论何时何地,社会中都有利他主义的存在,因为社会的是团结的……只从人类呱呱落地之日起,就有了利他主义,甚至是超越了所有界限的利他主义”。涂尔干对人性估计的乐观超过了一般人;正是在该论点的基础上,他认为社会失范和冲突是临时的,是不正常的社会现象。
涂尔干社会思想对今天的意义,不仅仅表现为他所确定的各种概念、假设和命题,更重要的是,它始终蕴含着“必要的张力”,为人们思考他所切身感悟的各种问题提出了各种可能的途径。在这部著作中,我们所能体会到的不是行云流水似的思想脉络,而是涂尔干始终在物质论与观念论、经验论与决定论、实证主义与唯理主义以及个体主义与本质主义之间的徘徊和友谊,以及搅扰其中的阵阵痛苦。
涂尔干理论当中最大的矛盾之处也在于对“社会建设”计划的陈述,它在发出以上表示的同时,也指出:“我们应当制止这种失范状态,找到一种使这种相互混战的机构调和起来的方法。我们应该在这些关系里加进更多的公平因素,把不平等的外部条件统统消除掉,把我们的病根统统消除掉”。但这里所阐述的问题似乎是不能依靠社会自身来解决的,因为我们并没有看到社会个群体之间达成“共识”的希望,不仅当时而且如今仍旧如此。那么我们现在是不是可以隐约感觉到“涂尔干主义”的空想特色了呢?而这些矛盾的根本就在于对社会本质的判断。也许本文开头对《社会分工论》一书的称赞在目前的分析中显得自相矛盾,但我要说的是,以上各部分对本书观
点的批判丝毫不影响对它学术价值的评判,很多著作的价值不在于向我们提供了什么问题的具体答案,而在于它提出了一个新鲜的问题或解释框架(比如反还原主义的整体论和实证主义思想的具体应用),并指引着后来者继续进行相关的思考,并不断超越他们的思维。
最后,我们应当从对以上问题的分析中看到《社会分工论》一书的学术价值了,首先它提出了社会学最核心的话题,其次它给出了一种崭新的解释框架,再次它从一个侧面详尽阐述了社会与个体人之间的关系形态,最后它提出了其理论的意义所在。同时,我们还必须强调:虽然在对以上问题的分析中对本书进行了强烈的批判,但这并不是说与本书观点相悖的理论就是成立的;恰恰相反,正是前人这些值得批判和反思的具有极端色彩的理论路径启发了后人,使我们在学术的道路上勇敢前行。
第三篇:《社会分工论》读书笔记(本站推荐)
《社会分工论》读书笔记
吴 锋 滨
(武汉大学 社会学系,湖北 武汉 430072)
[作者简介]吴锋滨(1988-),男,浙江金华人,武汉大学社会学系2010级硕士研究生,主要学习和研究经济社会学。
[内容摘要]《社会分工论》一书作为涂尔干的博士,奠定了涂尔干在社会学界的地位,在这部著作中涂尔干提出的思想理论成为其后来研究的来源之一。该书总共分为三卷,第一卷为劳动分工的功能,第二卷为原因和条件,第三卷为反常形式,本文对后两卷的主要内容做了一个梳理。
[关键词] 社会分工;原因;条件;反常形式
涂尔干作为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之一,其特殊的理论地位和思想影响是不言而喻和不容置疑的。《社会分工论》发表于1893年,它不仅仅是一篇涂尔干为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而提交的论文,更是他最初确立其思想理论的开山之作,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在这部著作中,涂尔干即提出了“社会团结”、“集体意识”、“功能”、“社会容量”、“道德密度”以及“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这些后来一直为社会学界所沿用、修正和争论的概念,也通过对“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环节社会”与“分化社会”以及“压制性制裁”与“恢复性制裁”的纵向二元划分,探讨了历史演进的基本规律。概言之,涂尔干的社会学主义之基本立场在本书已出现端倪:一切存在与现象的根源,皆为“社会”(埃米尔·涂尔干,2008:1)。
第二卷的主要内容是社会分工的原因和条件,分为五章来进行论述。第一章,在结构上可以说是第二卷的一个引子,而内容上主要是批判了一种观点,即社会分工源于人类持续不断地追求幸福的愿望。本章围绕“幸福”与“分工”,又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快乐的产生及分工受限,第二部分对幸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第三部分则讲了两种乐趣及快乐对分工的作用。在本章开头,作者进行了一番论述与引题。“随着历史的不断进步,分工也相应发展起来”,这是作者首先阐述的一个普遍事实。接着,作者指出,“分工的作用在于维持社会的平衡”,但这“绝对不是分工产生的社会原因”,分工还有潜在的“副作用”。接下来,作者开始引题,指出了通常的理论所认为的“分工的来源就是人类持续不断地追求幸福的愿望”这一典型观点,同时又依据政治经济学的经典解释,指出了“正是对幸福的需要才驱使个人日益走上专业化的道路”。为了检验这种观点的“原因所在”,作者分三部分进行了批判,第一部分,主要提出了许多命题,即“快乐的产生要适当”“中庸理论”及“最高限度”。
快乐的产生要“适当”,“快乐并没有伴随着太强或太弱的意识状态”,快乐不符合一种刺激规律,即“刺激太弱,则不会产生感觉;如果刺激超过了一定程度,它的增量也会产生越来越少的效果,直到人们完全感觉不到它”(埃米尔·涂尔干,2008:191)。在此,我联想到了社会学上另一个概念,即霍曼斯的剥夺—满足命题,或者经济学上的边际效益递减规则,一个人在最近越是经常得到一种特殊的报酬(在此为快乐),那么该报酬的追加也是对于这个人来说,就越来越没有价值。如果某人所占的资本不多,他就很难相应地增加自己的资本,也难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自己的境遇,经济活动并没有给他带来快乐;同样,如果某人所占有的财富太多,那么他在额外利润里也不会发现快乐,他总是根据自己已有的财产来衡量这些利润的重要性。最后,作者提出了“纯粹快乐的强度能够产生变化的范围是有限的”。
在文章的第193页,作者提出了“中庸”理论,“刺激过多或过少都不会带来快乐,只有千金难买的中庸才算是幸福的条件”,紧接着又说,“假使劳动分工在现实中为了增加我们的幸福而不断进步,那么它本应该会像它所形成的文明一样,早就到了黔驴技穷的地步了,也就是说,两者早就会止步不前了。既
然平庸的生活最容易得到快乐,那么要想使人类获得这种生活,就不必毫无止境地追求所有刺激,这样,人类就会史无前例地进入到一种停滞的状态之中”(埃米尔·涂尔干,2008:193)。从而,反正了劳动分工的进步并非是为了增加我们的幸福。
紧接着,作者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最高限度”,“是什么限制了人类的幸福?就人类在肉体和精神的发展程度而言,始终存在这幸福的最高限度,是不可逾越的”(埃米尔·涂尔干,2008:194)。这四个方面分别是科学理论,道德准则,审美活动以及物质生活,作者强调了任何事情都是有一个限度的,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度,都会给我们带来冷漠和痛苦。
第二部分,作者对幸福做了详细的解释与分析,区分了幸福不同于快乐,以幸福与自杀对比,指出了社会分工的原因不在于对个人幸福的追求,而在于社会环境。首先,作者认为,快乐与幸福是并存的,“我们感受到的快乐越多,痛苦也就越多。”“幸福是一种持续和普遍的状态”、“快乐是幸福的一个因素,但快乐毕竟不是幸福”、“快乐常常是以幸福为基础的。”接着,作者提出了“一种可以测量不同社会的情感强度变量的客观标准和定量标准,我们同时就可以测量在同样环境下不行的平均强度的变化,这个标准就是自杀的数量。”在对自杀现象的描述中,作者从利他型、利己型两方面描绘了欧洲的“自杀分布图”,指出了法国德国等国家分工程度高,同时自杀率也高,即说明了他们的幸福感低,因此,得出的结论是“幸福的变化与分工的进步是没有联系的,我们的幸福并没有随着文明的进步而得到增长。”第三部分,作者点明了本章的主旨,“人们常常完全根据个人动机来解释分工发展,根本不考虑任何社会因素”,从而暗示出社会分工的根本原因来自社会!
本卷的第二章是改卷的关键,涂尔干认为只有从社会环境的动态变化中才能找到解释分工发展的真正原因。涂尔干在本书中指出“随着环节结构逐渐消亡,组织结构渐渐产生了,继而劳动分工也合乎规律地发展起来了”。作者认为环节结构的存在是劳动分工不可逾越的障碍,由此看来分工不断发展的原因就在于社会环节丧失了自己的个性,分割各个环节的壁垒被打破了。我个人认为环节结构可以有很多含义,比如可以具体理解为阶层、地区、职业等。关于社会分工的原因涂尔干在本节中有一段集中的描述“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是引起分工变化的直接原因,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分工之所以能够不断进步是因为社会密度的恒定增加和社会容量的普遍扩大”(埃米尔·涂尔干,2008:219)。社会密度包括物质密度和道德密度,其中道德密度指“人们的相互结合及其所产生的非常活跃交换关系”。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社会密度的不断增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人口密度不断增加;
二、城镇的形成和发展,城镇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的增加,另一方面城镇的形成也离不开道德密度的增加,如果仅有大量移民而道德密度没有增加就不可能形成城镇。比如,19世纪初美国淘金热逐渐兴起,大量人口由东部涌入西部在很多金矿附近聚居起来,然而,随着淘金热的逐渐冷淡下去,这些移民也逐渐散去,而很多移民聚居区并未形成城市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没有固定的生产关系(或者说道德密度尚没有增加到足以形成城镇的程度)将这些移民固定在这些聚居区;
三、沟通手段和传播手段的数量和速度的扩张等。沟通手段和传播手段的多样化消除或削弱了各个社会环节之间的隔绝状态,促进了道德密度的增加。
社会容量的普遍扩大,简言之,就是人口的数量规模扩大。一般而言,社会越是进步,社会容量就越大,劳动分工也就越发达。人口数量规模的扩大就要求提供更多的物质产品同时随着社会进步社会只能逐渐趋于专业化就要求分工不断发展。另一方面,涂尔干指出仅有人口数量规模的扩大而个体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增加也同样不能引起分工的变化,这从西欧先于人口相对集中的中国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可见一斑。在中国和俄国,劳动分工并没有随着社会容量的增大而得到发展。这是因为,如果社会密度没有在同一时期按照同样的比例增长,容量的增长也不能成为进入高等社会的标志,正是因为如此涂尔干在后面引用斯宾塞的说法特别强调“社会容量的增加之所以能够影响分工的发展,并不是因为它决定了分工的发展而是因为它促进了分工的发展”(埃米尔·涂尔干,2008:220)。
如果说随着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的增加,劳动逐渐产生了分化,这并不是因为外界环境发生了更多变化,而是因为人类的生存竞争变得更加残酷了。达尔文说得不错,两个有机体越是相似,就越容易产生激烈的竞争。同样的需要,共同的追求目标使他们每时每刻都陷入一种互相敌视的状态中。换言之,竞争的人数越多,对匮乏资源的欲望越强,战争就会越激烈。当然,如果他们的生活或者生存方式不同,就会互不妨碍,因为相互遭遇的机会越少,相互冲突的机会就越少。人类也是如此,在同一个城镇里,各种不同的职业可以同时存在,互不侵害,因为他们追求的目标是不同的。士兵追求的是赫赫战功,牧师追求的是道德权威,政治家追求的是权力,资本家追求的是财富,科学家追求的是学术声誉,但是,各种职能越是比较相近,接触点越多,也就越容易产生冲突。所以,不同地界上的同种只能往往会产生竞争,而且竞争的激烈程度与这些职能的相近程度成正比例的关系。如果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任何社会群体不断接种的趋势,特别是人口增长的趋势最终决定了劳动分工的发展。社会成员越多,这些成员的关系就会更加密切,他们的竞争就会越残酷,各种专门的领域也会迅速而又完备地产生出来。
第三章论述了集体意识逐渐形成的非确定性及其原因。本书的前半部分认为,随着分工的不断发展,集体意识变得越来越微弱,或者说,正是因为这样,分工成了团结的主导因素。但是,集体意识和分工进步的原因是相互矛盾的,分工发展越缓慢,集体意识越明确;分工迅速,集体意识越薄弱。分工的产生与发展的原因在于个人具有变化的可能性,在斯拉夫人,希腊,罗马和卡比尔都可以找到相关的例子。同样,社会生活也有同样的现象发生,宗教也是一种共同意识形式,但只有在他失去了某些权威以后,哲学才能产生,宗教也是一种集体意识,而哲学可以看作是一种分工与进步,它的出现影响了宗教这种集体意识功能的发挥。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那些集体情感是如何在各种不同的装扮下,阻碍着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发展。在各种次要因素中,首要的次要因素就是个人相对于群体而言,逐渐具有了自己的独立地位,群体允许他们自由的发生变化,针对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增加,涂尔干做出了具体分析。首先,越是较小的社会,因为每个人的生存条件都大致相同,导致他们意识状态也表现出了同样的特征,个人意识融汇为集体印象,集体印象是固定的,明确的,但是当社会扩大以后,共同意识就会变的抽象,具有共性。这是因为社会扩大后,就覆盖了较大的范围,集体意识为了适应这一切,也必须变得抽象,人们的生活环境也不是处处相同的,这导致个人印象五花八门,集体印象也抽象起来。比如宗教力量起初只不过是事物的特征,但后来它们远离了这些事物,被物化了。这样的结果就是共同意识越普遍,越会给个人变化留出地盘。集体意识越理性,个人的变化也会得到允许。集体意识朝着更理性的方向发展,它的强制性色彩也就会越来越少,也不再阻碍个人的自由变化和自由发展了。其次,共同意识的形成是非常缓慢的,要想形成普遍化的或结晶化的行为模式或信仰,就必须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要想失去这些行为模式和信仰,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共同意识几乎完全是过去时代的产物。集体意识的权威也是有传统权威造成的,权威越明确,环节社会就越明显,并且在它们依靠地域和家族存在时,个人被牢牢地维系在本土范围内,一则是因为他必须依附与这种关系,二则是因为他不能到别的地方去。血缘关系成为了最重要的力量之源,每个人都围绕着它。所以有一条普遍规律:社会结构的环节特征越明显,越会形成庞大的,密集的,不可分割的和与世隔绝的家族。
再次,社会扩大,逐渐密集,也就越难控制人的分化。比如,在小城市里,个人非常难摆脱已经得到普遍认可的习俗的限制,在大城市则相反。这是因为人们与公共舆论联系越紧密,越容易受到监视。当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每个人的一举一动的时候,如果有人稍有一点闪失,就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并立即遭到制裁。古语“人海之中,最易藏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最后,涂尔干指出了机械团结与环节社会类型之间存在的联系。他认为,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结构能够使社会把个人牢固的维系起来,使个人紧紧地依附于家庭环境,既而依附于传统。所以结构不仅为社会范围划定了界限,而且也使这种界限变得更为具体和准确。因此,这些纯粹的机械原因把个人人格吸纳进了集体人格,假如个人人格有一天脱离了集体人格,其原因也莫过如此。
接下来的部分论述的是社会分工的次要因素,即遗传性。这部分给我最大的感觉是逻辑非常难以理清。遗传性对社会分工的发展起了阻碍作用,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遗传性对社会分工的作用在不断的减弱,要想劳动分工真正得到发展,人们就应该逐渐摆脱遗传的桎梏。作者在文中指出,遗传性对社会分工起阻碍作用的原因来自于遗传性的两个特征:保守性和稳定性,同时,作者给出了遗传性在社会发展中重要性降低的原因—不受遗传性影响的新的行为方式的产生,遗传性已经不能够为我们提供生存所需的各种武器了。在书的第271页,作者同样用职业遗传的例子来批驳——有些职业能力是从遗传而来的——这一观点。作者指出想证实遗传的确实作用,仅仅说明父子之间具有同样的学术天分是不够的,还要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家庭环境的影响等。然而,作者在书中的第277页提到“这些智慧和感情都是与生俱来的。”显然这个观点是作者想当然的给出来的,同样作者没有排除掉家庭的影响,另外,在书本的第274页“只有数学的思维能力和音乐的感受能力才是与生俱来的禀赋,是从父母那里直接继承下来的。”这个观点也有待考究。
在本卷的最后,作者进行了一个总结,阐述了社会分工与生理分工的重要区别。在有机体中,每个细胞都有自己比较明确的职责,很少发生变化。在社会中,各种工作的分配形式却很容易发生变化,生理分工在段时间内具有稳定性,固定性,严密性,有比较明确的职责,很少发生变化;而社会分工则具有可变性,延续性,其分工程度越发展,它的灵活性和任意性就越大,它的复杂性越大,弹性也越大。人类的发展主要收社会因素的支配,随着社会元素和社会密度的增加,相互结合的群体也越多,人们之间就越容易产生相互作用,而这些相互作用的结果势必会超出有机体的范围,从而个人逐渐摆脱了有机体的支配力量,而主要受社会因素的支配。人们的分工越细化,相互间合作程度也越高,人类个人人格,自我意识,精神生活也更加发达,即人类的社会性也越强。因此,涂尔干甚至认为,与其说个人是社会的创造者,还不如说个人是社会的产物。
涂尔干在对社会分工进行功能分析时,区分了常态分工和变态分工,分别考察了前者对社会团结的正面功能和后者对社会整合的负面影响。涂尔干具体分析了如下三种反常分工:失范的分工,强制的分工和不协调的分工(侯钧生,2006:48)。失范的分工往往会导致社会对个人的行为缺乏法律道德的约束,对分工产生的新角色的规范模糊而不详尽,结果是社会成员丧失了知道他们行动的共同信仰和价值观,从而导致社会失范和有机团结的发展。涂尔干认为,社会分工要想产生有机团结光靠人们遵守社会规则,各行其则还不够,他们之间的责任还必须相互适应和平等分配。然而,当这些社会规范不再与事物的真实状态想呼应,不再具有自身的道德基础时,它就会表现为外部的强制,由此产生的分工是一种病态的强制分工。强制性分工是一种不平等的分工,它往往会造成偏离有机团结的社会不平等现象(如由财产继承引起的不平等,阶级之间的不平等),加剧社会冲突,从而威胁社会秩序,只有在机会均等的基础上消除不平等达到公正合理的条件下,才能实现有机团结。涂尔干指出的最后一种变态分工是不协调的分工,它是由不适当的分工组织的出现导致社会成员行动不和谐,劳动积极性缺乏所产生的。他认为,如果社会成员的老公更加集约化,组织化,分工组织组织之间的关系更加持久、和谐,那么他们之间更容易产生相互需要和相互依赖感,从而加强社会团结;反之,就会损害有机团结。
涂尔干对社会分工的论述,虽不能代表其全部思想,但我们可以看出,在这部著作中,涂尔干是从法的角度来具体阐释集体意识的社会作用的,社会结构还仍然充满了浓重的斯宾塞色彩和强制性意涵,正如涂尔干所说,“劳动分工的最大作用,并不在于这种功能分工方式提高了生产率,而在这些功能彼此紧密的结合,也就是说,没有这些功能,社会就不可能存在。”“事实上,劳动分工所产生的道德影响,要比它的经济作用显得更重要些;在两人或多人之间建立一种团结感,才是它真正的功能。”
第四篇:关于浅析孟子的社会分工学说论文
孟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面系统阐述社会分工的思想家。他关于“劳心者”与“劳力者”分工的论述揭示了最基本的社会分工现状,孟子还对社会分工的现象的必要性和其导致的社会不平等现象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因此,对孟子学说的解读对于我们认识社会分工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孟子社会分工学说的基本内容
孟子对社会分工的现象进行了描述和说明,通过其详细的论述我们不仅可以看出孟子对社会分工必要性的认可,并且还可以透视社会分工背后隐藏的社会不平等现象。
(一)社会分工现象阐述
“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卜之通义也。”“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是孟子有关社会分工的集中论述。其中,“君子”指官吏,即劳心者、治人者,即我们所说的脑力劳动者;“野人”指居住于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即劳力者,治于人者,即我们认为的体力劳动者。这段话的意思是,有劳心、有劳力之分,劳心者治劳力者,劳力者被劳心者统治。劳力者依靠劳心者占有的生产资料而吃饭,劳心者依靠劳力者生产的食物而养活。孟子认为,这就是天卜通行的原则。孟子的这些阐述指出劳心者与劳力者是社会最基本的分工,分工的基本内容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问的差别,而分工的依据则是是否占有生产资料。
(二)社会分工的功能
“或劳心,或劳力”“天卜之通义也”。“劳心”“劳力”的分工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产物,社会分工对社会进步和生产发展也是必要的。孟子认为,社会分工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基本要素,要维持人们的物质生活,必须对生产劳动进行必要的分工,同样一个健全的社会不仅有从事于物质生产的劳动者,而且也要有从事于“仁义”之类的劳心者,两者同样都对社会有所贡献,都是在“食功”。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劳动产品有了乘}l余,于是一少部分占有更多生产资料的人脱离了体力劳动,专门从事管理工作,他们就是“劳心”者。而大部分仍然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他们就是“劳力者”。“劳心者”与“劳力者”的出现也就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工的出现。这就是人类社会的第一次重大的分工。有了一部分脱离体力劳动的脑力劳动者,社会的生产和管理有了秩序,生产效率自然就提高了,同时,社会有了分工,大家各司其职,社会也就稳定了。
(三)社会分工与社会不平等 社会分工必然会导致人类社会的不平等现象。“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孟子认为:“治于人者”不占有生产资料,他只能依靠拥有生产资料的人,并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而得到食物;但是“治人者”却不同,他们占有生产资料,然而不从事农业劳动,因此,他只能是依靠从事农业劳动的“人”提供食物。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从一定程度认为孟子通过这些论述揭示了由于社会分工而带来的不合理、不公正:“劳心者”不劳动而得到食物;“劳力者”终年劳动,还要为“劳心者”提供食物。在人类进入奴隶社会以来,脑力劳动就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而被统治阶级只能从事体力劳动,他们被剥夺了生产资料而只能依靠统治阶级生存。统治阶级利用脑力劳动制造出一系列统治手段压制体力劳动者,并利用一些思想愚弄他们。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卜层人民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劳心者”阶层,这正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一个社会不平等的现实,脑力劳动者在社会上是被全社会人都向往的一个群体,人们很合理地认为体力劳动比脑力劳动低卜,并且脑力劳动者统治体力劳动者也是必然的。虽然孟子也认为“劳心者”和“劳力者”在社会中各司其职,各自有各自的作用,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的现实。因此,社会分工的存在必然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社会不平等现象,从事不同类型劳动的社会成员的社会不平等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社会分工的结果。
二、孟子社会分工学说的意义
孟子的社会分工学说不仅首次在历史上指出了社会分工的现实从而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在今天这一学说也不失其重要意义。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社会的分工越来越复杂,现代社会的分工表现为各种职业的分工,尽管职业种类复杂多样,但从根本上来说可以归结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两者的分工。体力劳动者的劳动创造了社会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脑力劳动者主要从事上层建筑方面的工作,在维护社会秩序,整合社会资源方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对社会的进步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每个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很多却不能不说是由这种不平等的分工引起的,每一个社会里,人人都梦想摆脱体力劳动挤进脑力劳动的群体,因为自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以来,社会都默认了脑力劳动在社会上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社会地位上都占有的比体力劳动多,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社会曾出现的“脑体倒挂”现象被认为是一个社会的病态现象,所以每个社会的人一方面承认“劳心”与“劳力”的分工是社会的不平等现象,但同时都在追逐从事脑力劳动的职业,而且认为脑力劳动者应该比体力劳动者的报酬多,地位高。所以,孟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劳力”与“劳心”的分工思想即使在现代社会也是社会分工的基础,因而他的学说不仅有巨大思想史意义,而且对于认识现代社会的一些现象仍然具有很大参考价值。
三、孟子社会分工学说的局限性
孟子的社会分工学说像其他很多思想家的思想一样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首先,孟子虽然指出了社会分工对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要性,但是他并没有从根本上说明当时社会分工出现的真正原因。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也就是人与人之问关系的基础,因而“劳力”与“劳心”的分工的本质是生产资料占有的不平等,而孟子更多是从社会分工对于社会的功能来论述社会分工出现的必要性的,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当时的统治者的利益。其次,孟子并没有把社会分工看成是历史的产物,而看成是永恒不变的法则“天卜之通义也”。以历史的观点来看,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者流动的障碍在不断减少,而且,社会上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在不断减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减小的可能性也在增加,社会的分工越来越表现为职业之问的分工。更进一步说,劳心、劳力的分工未来必然会消逝的。孟子的这种学说在一定程度上为当时由于劳心与劳力分工的不平等引发的阶级不平等现象的合理性作了辩护。
孟子社会分工学说在两千年前第一次全面系统阐述了社会分工的存在极其必要性,尽管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他的学说存在着一定历史局限性,但是,我们不能用科技取得巨大进步,文明高度发展的背景卜的眼光来苛求古人。毕竟他的思想正确敏锐地揭示了自阶级社会以来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为后人进一步研究打卜了坚实的基础,具有伟大的思想史意义和不可磨灭的现实意义,我们应该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公正地评价孟子的思想。
第五篇:社会分工论读书报告
《社会分工论》读书报告
一、全文概要
《社会分工论》从结构上分为导言与三卷正文,分别为第一卷——劳动分工的功能、第二卷——原因与条件,以及第三卷——反常形式。
其中导言揭示了写作的目的,作者认为万事万物都存在分工的现象,而分工也是社会最终得以形成的重要原因,从而强调了分工理论的重要性。
第一卷——劳动分工的职能,共有七章。第一章以确定功能的方法为题,以两性关系作为例子引入,指出差异的存在是相互需要的前提,也是有机结合得以形成的关键。而随着社会进步,社会分工不断深化,因此需要法律规范进行相应的约束。
第二章与第三章则是分别以压制法对应的机械团结及恢复性制裁对应的有机团结为主题,论证了一个观点,即在以集体为主体的社会里,是存在以集体意识为社会纽带的现象,社会之所以能够紧密连接在一起必须建立在个人牺牲自己的一部分个性,求同存异的情况下。在这个前提下,个人的意识行为关联着社会共同的利益,因此任何违反集体意识的不当行为都可能会得到一定的制裁。
第四章到第六章为一个连续的论证过程,随着分工的不断深化,群体之间的差距缩小,而个体之间的区别会更加明显,分工的模式会趋于有效率的一致,从而促进了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文明的进步必定导致个人意识的觉醒,因此机械团结逐渐无法适应发展变化的社会;相反有机团结则逐步显现出其递增优势,最终会淘汰机械团结成为新型的连接方式。
第七章则是对第一卷的总结,同时介绍了有机团结与契约团结。
第二卷——原因与条件,作者在开始讨论分工的原因及群体幸福感的来源,指出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是分工变化的直接原因,而社会密度的恒定增加和社会容量的普遍扩大则是分工进步的原因。之后第三章集体意识不确定性的形成及原因指出集体意识的淡出与法律意识的增强,第四章遗传性与第五章结论则指出了原发性的遗传作用影响了社会功能的分配,总结了第二卷的主要内容。
第三卷——反常形式,主要是通过列举各种分工失常的案例来展开的。第一章失范的分工,通过工商业的危机破产为例,指出不当的分工会割裂科学的统一性,不仅无法产生团结,《社会分工论》读书报告
还会导致失范。第二章强制分工,提出分工常见的另一误区即是个体的分工并非按照个人意愿,而是强制性的安排,从而导致了效率的低下。第三章另一种反常方式则指出了环境的变化会产生变数影响分工的质量,提出了不确定性。而结论作者总结了整部著作一直围绕的话题“社会”与“分工”,指出分工本身的道德性,并认为新的适应社会的道德规范需要被建立。
在这本著作中,作者提出了“社会团结”、“集体意识”、“功能”、“社会容量”、“道德密度”以及“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的概念,而这些概念在后来的社会学研究中不断地被沿用、修正以及争论;这些概念相应地也对“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环节社会”与“分化社会”以及“压制性制裁”与“恢复性制裁”进行了纵向的二元划分,研究了社会历史的基本规律。
二、本文论证结构
本书的章节行文基本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证方式进行分析,使内容纲目清晰,层次并然。
而总文则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列举个例—探求新问题”的路线,在第一卷分析社会分工的背景,提出社会分工的必要性,第二卷则探讨了社会分工的原因与形成条件,第三卷以反例为主分析分工反常的原因,最后于结论中提出了新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是否应该以新的道德规范去适应团结与分工?
除此之外,作者在写作中也大量运用了各种论证方法,如正反例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类比论证与下定义等方式,使观点鲜明,案例形象具体,同时使行文流畅,逻辑清晰。
三、本文理论框架
基本概念
功能:劳动分工的分析概念、运动与有机体相应需求的关系。
法人团体:指那些由从事同一种工业生产而单独聚集和组织起来的人们所构成的群体,它为组成团体的人们提供道德约束、职业伦理及规范体系。
机械团结:在劳动分工较低的传统文化中,大多数的社会成员从事相似的的职业,共同的经验和共享的信念使他们相互结合。是相似性的紧密联系。社会是个几无分化的同质体,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也是直接的,其成员之间的团结可称之为机械团结。
《社会分工论》读书报告
压制法:建立在犯人的损失与痛苦之上,具有压制性,例如刑法。
有机团结,或译为有机连带,是一个社会学术语,用于描述一种依靠相互依赖的集体意识,当社会有较复杂的劳动分工是,就会显现这一特性。它与机械团结相对。
集体意识:集体意识是指的是成员对集体的认同态度。(与归属感和认同感相联系的现代组织意识)
犯罪:一种触犯了强烈而又明确的集体意识的行为。
说明原则
全文围绕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展开。因而可作为本书的理论框架进行分析。
涂尔干认为,在以共同意识为社会纽带的机械社会里,社会的壮大是以牺牲个性为基础的,在传统社会中,集体意识是维护社会团结的重要作用,而压制性制裁往往存在于机械社会里,以集体利益为出发点,对触犯了集体利益的犯罪行为进行残酷的制裁。但社会分工的逐渐深入使得社会团结的纽带发生变化,集体意识随个人意识的觉醒而变弱,社会分工开始走向更加文明进步的方向,与此相对应的是恢复性制裁,其以社会利益为出发点,使得物权形成的规范形成了统一的系统。
四、本文解释效力
论证结构的合理性:
本书的章节行文基本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证方式进行分析,使内容纲目清晰,层次并然。除此之外,作者在写作中也大量运用了各种论证方法,如正反例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类比论证与下定义等方式,使观点鲜明,案例形象具体,同时使行文流畅,逻辑清晰。
基本概念的适用性:
书中的很多概念,放眼今天仍然有很多借鉴的意义与实用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壮大,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群体之间的差异在不断地缩小,个体之间的差异却在不断地变大,这源于个体意识的深入人心。因此,当独立意识日益强化的今天,集体意识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社会,原始的“氏族环节社会”在逐渐消失它的地位,并将被新的社会组织给替代。这也正如作者一开头所说,社会并不是因为许多相同的个体而存在,相反,它的存在意味着许多不同元素的集合与相互作用,这种情形决定了在日后的社会发展中,个体的地位如何将逐渐不再取决于他在群体中的连带关系如何,而是取决于他在群体中所具备的功能,这也印证了当前
《社会分工论》读书报告
社会人才紧缺,良将难求的局面。所以,在当前正蓬勃发展的新中国中,拒绝个体觉醒则是拒绝发展,机械团结的局面必将逐渐衰落,有机团结会呈现增长的趋势。
五、思考与批判
一、《社会分工论》是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1893年的博士论文,是其开山之作。一开始他就显示了他反对单一的功利主义思维的立场,他指出社会是多元的,是由种种矛盾的部分组成的,是要适应相互矛盾的种种需要的,必须有一种限定与平衡。他选取的题目是一个经济学的对象,但他却要从其中找出非经济的内核来。这本书的中心思想就是,劳动分工并不是纯粹经济现象。
而如今,两百年过去,迪尔凯姆的理论虽然仍然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特别是对于当代中国面临的转型问题来说,很有借鉴意义;但放至如今社会阶级矛盾日益紧张的时刻,却略显时代局限性。面对社会矛盾,我们不仅可以从劳动分工的方面思考,更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考量。社会是多元的,也可以是一体的,跳脱出这个界面,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则经常扮演一个整合者、监督者的姿态。要解决新时代独立意识到来所产生的种种问题,寻求新的道德规范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就像每个时代特有的动荡时期一般,社会要真正适应新兴的团结形式,只从个体评判者的角度做工作不可取,需要综合多方面考虑,进行换位思考,建立独立的个体与庞大的集体之间新的利益交接点,让个人最终能回到社会中进行运作,才能真正长久地解决社会分工中产生的矛盾与冲突。
二、不能、也不要拒绝差异,是本书给我的最大礼物。这无关学术性的内容,却与我个人的心理历程有关。或许每个人都曾经想过,如果我能够再完美点该多好。然而在有机团结的社会里,社会并不是由某些同质的和相似的要素复合而成,而是成为了各种不同机构组成的系统,其中,每个不同的机构都有自己的职能,而且它们本身也是由各种不同的部分组成的。正如莱布尼兹所说,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社会因为差异而团结,人因为差异而共存,如果每个人都一模一样,自然无所谓美丑高矮胖瘦,但像迪尔凯姆所说那样,人因改变与进步而快乐,我们又从何体验自身不断提高的幸福呢?既然无法拒绝,那就坦然接受。接受自己是无法取代的个体,社会与自我才有不断发展的可能性。